當幸福來敲門英文觀后感范文
時間:2023-04-10 00:36:54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當幸福來敲門英文觀后感,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關鍵詞] 英文電影;聽說;應用策略
一、英文電影應用于聽說教學中的可行性
1 聽說的重要性
語言是交流的工具,在聽說、讀、寫四項基本技能中,“聽”列于首位,“聽”是我們人類學習語言的第一途徑。根據美國的一項調查,在人們的交際活動中11%用于寫,15%用于讀,32%用于說,而至少42%的時間用于聽(Cooper,1998),這足以見“聽”“說”的重要性。
2 英文電影聽力教學的理論基礎
任何一種語言教學途徑或教學法都有一定的理論基礎。在理論上,建構主義理論、二語習得理論、心理學原理為電影聽說教學提供了足夠的理論基礎。
建構主義學習理論的奠基人Jean Piaget認為:知識不是通過教師傳授得到的,而是學習者在一定的情境,即在社會文化背景下,借助他人的幫助,利用必要的學習資源,通過意義建構的方法而獲得的。在具體教學中應充分應用建構主義教學理念,以學生為中心,教師為教學過程的組織者、指導者、意義建構的幫助者與促進者,充分利用多媒體的輔助手段,激活英語課堂教學,以求最佳教學效果。
同時,心理學原理也主張多渠道地感知認知對象,提高感受性。語言學家威多森(H.G.Widdowson)指出“Teaching language for communication”,語言教學的根本目的是培養學生的語言交際能力。通過視、聽立體地對語言信息進行加工處理,能更有效地提高學生運用語言的能力。那么使用英語影視片做到了形、聲、像的完美統一,學生的學習興趣能夠得以大大的激發。
二、英文電影聽說教學的優越性
電影是一門綜合性的藝術,集美術、音樂、文學、表演為一體,集中反映了人類文明與文化生活。英語原聲電影由于其巨大的覆蓋面和鮮活的語言、生動的場景是非常有價值的聽力影像材料來源。因此,電影教學彌補聽力教學中資源不足,對課堂英語聽力教學起到了推進作用。
1 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最大的動力。電影以其直觀表現手法,豐富的內容和藝術感染力,刺激著學生的感官,使他們在學習中保持度的興趣和注意力。雖然完整的聽懂整部電影有較大的難度,但通過視覺得到信息幫助他們理解故事情節的發展,同時也增強了他們學習電影中目的語言的欲望。
2 讓學生學到地道的英語口語
重讀、弱讀、連讀、語調、意群等的技巧對聽力理解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重讀、語調的變化會改變語句的意思,給句子帶來不同的理解,意群的分辨也會影響聽者對這個句子的理解。電影教學可以為學生創造良好的外語環境,提供標準地道,生動真實的語言輸入。在日常會話中,外國人的語音,語調也會著場景的改變而改變,有時還會夾帶有不同的背景聲音,但這些因素并沒有包容在一些錄制的聽說材料中。有些學生聽懂了磁帶的內容,但卻聽不明白外國人說的話。電影就可以彌補上述不足,電影提供的是清晰、標準的發音和生活化語言,甚至還包括在特殊場合下的用語。學生能夠融入在原汁原味的語言環境培養語感,提高英語水平。同時,學生們在欣賞的過程中可以體會到學習語言樂趣,效果自然要好得多。
3 學生了解英語國家的語言文化
電影是文化的傳播者,無論是故事的敘述,情節的發展以及人物關系的變遷都有著很多和中式思維不太相同的地方,而這些通過語言表達出來的文化差異,卻不能僅僅用語言分析透徹,這就需要我們對西方文化,尤其是美國文化的一些特點加以了解,在了解的基礎上再逐點分析,不斷地加以總結,用心體會東西方價值觀念的不同,以及由此產生的思維方式的差異,通過對西方歷史文化等方面的綜合理解,上升到真正意義上的英語交流。
4 語言交際
人們的交際是通過言語交際手段和非言語交際手段進行的,也就是說整個信息是通過言語交際手段和非言語交際手段兩者的結合來傳遞的。非言語手段包括面部表情、手勢、姿勢、位置及身體的不同的移動方式等。非言語手段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它與言語行為是相輔相成的。在生活場景缺失的情況下學習語言的交際,英語電影是學生接觸、感受英語非言語交際的最直觀途徑。
三、英文電影用于高專聽力教學的具體實施
在英文電影輔助聽說這門課的實踐教學中,我采用了三個階段進行嘗試性教學:課前準備預覽階段,課堂播放與練習階段,鞏固提高階段。本論文以“The Pursuit of Happiness'’《當幸福來敲門》這一影片為例進行說明。
1 課前準備預覽階段
在欣賞《當幸福來敲門》之前,對影片背景知識,包括電影背景、主要演員及影片獲獎情況先作簡單講解介紹,約1課時左右。在這一階段先通過頭腦風暴的形式來“熱身”,進行思維擴展,幫助學生利用現有知識圖式,激活現有英語詞匯。教師對學生提出的問題,有的要加以回答,以便他們能更好地理解影片,有的則暫不回答,留下懸念要求學生在觀看電影時盡量找出問題的答案,以引起他們觀看影片的興趣。如以《當幸福來敲門》這部影片為例,在上課開始時利用brainstorm來引出這部影片:
Q:Have you watched this film?(看過這部影片嗎?)
Q:Have you ever seen the film acted by Will Smith?(看過威爾史密斯的影片嗎?)
Q:What's your understanding of“American Dream?”(對美國夢如何理解?)
教師在課前應該把擬播放影片的歷史背景、故事的梗概、人物次序表、好詞佳句以及生詞、難句預先打印出來,提前發給學生。要求學生課前預習這些材料,活學活用。還可布置學生通過各種途徑查閱、收集有關的單詞、句子等。這樣學生就能更加輕松自如地觀賞影片了。
2 課堂播放與理解階段
在電影教學當中,不是一次性從頭到尾把整部電影看完,而是按照電影內在的場景(scene)進行播放,放多少個場景由可用時間決定。教師針對電影里面隱藏的歷史文化現象問題進行分析?!懂斝腋砬瞄T》里面涉及到大量的美國經濟及社會現象與問題,同時又是一部非常勵志的影片,里面大量的臺詞非常鼓舞人心,結合情景,相信會比單一的聲音教學取得更好的效果。比如Will Smith扮演的Chris Gardner對他兒子說的一段話“You got a dream,you gotta protect it,People can't di something themselves,They wanna tell you that you can't do it,You want something?Go getit?Donk over let someone tell you,You can't do something,Noteven me,”“你有夢想的話你就得去保護它。那些自己沒有成才的人會說你也不能成才。別讓人家說你成不了大器,包括我,好嗎?”這些臺詞及情節的正確引導不但對英語語言的學習而且對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和人生觀都有很好的指導意義。
3 鞏固提高階段
這部分包括口頭練習和筆頭練習,2課時左右。口頭練習主要是小組討論、角色扮演、配音等,筆頭練習主要是寫電影的影評及觀后感。
(1)小組討論。學生可就各個專題如故事情節、主題音樂、某個人物甚至某句給人印象深刻的臺詞進行自由評說,如可以提問題來啟發學生進行討論:
Q:What's your definition of success?
Q:What's your attitudes towards setback and failures?
小組討論的過程。首先把班級分成四到五個小組,每組選出一名組長組織討論。然后老師分配給每個小組一個任務。例如:A組負責概括故事情節;B組負責分析主要人物,c組負責分析劇情;D組負責寫觀后感,等等。鼓勵各組學生盡情表達他們的觀點,在小組其他成員討論的同時組長要做筆錄。最后每個小組的代表公開表達本組的觀點,其他小組成員在聽后可以發表自己的見解,各小組之間可以就分配的任務內容進行探討。
(2)角色扮演,是讓學習者在愉快的課堂氛圍中進行目的語語言的實踐。主要有以下幾種形式:教師先播放片段,再分配角色,要求學生根據原話進行模仿(也就是模仿影片中的發音、語調、節奏、語氣);角色扮演對學生自由表達,自感的流露非常有利。成功的角色扮演的特點:語境應該有趣、具有挑戰性、滿足學生的需要;角色應該適合學生;每位同學都參與到其中,氣氛輕松。
(3)配音,也就是關掉聲音,只播放畫面,讓學生根據畫面自己來說。這就意味著他們表達要更加準確,這要求很高,因為學生得先認真聽對白,準確地記下來。他們還要模仿發音、語調,以使得配音真實。這種練習具有挑戰性,但是學生所喜愛的,他們認為這樣才可以在娛樂中學到知識。從這個意義上講,配音不失為一種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有效手段。
(4)寫影評。觀看、理解電影之后,要總結性地撰寫影評,借此即可以促使學生對影片的內容進行思考和理解,又可以對影片的認識有一個加深和升華,既鍛煉了學生“寫的能力”,又鞏固了學習內容,是英文電影欣賞課不可缺少的一個環節。
通過以上的這些活動,既提高了學生的英語聽說能力,又促進了英語寫作的提高及英美文化的了解。
篇2
[關鍵詞] 大學英語拓展課;英語電影賞析;教學策略
ヒ?、?言
ァ洞笱в⒂錕緯探萄б求》指出,各高校在大學英語課程設置過程中應根據實際情況,按照《要求》和本校的大學英語教學目標設置出各自的大學英語課程體系,將綜合英語類、語言技能類、語言應用類、語言文化類和專業英語類等必修課程和選修課程有機結合,確保不同層次的學生在英語應用能力方面得到充分的訓練和提高。大學英語課程不僅是一門語言基礎課程,也是拓寬知識、了解世界文化的素質教育課程。因此,設計大學英語課程時也應當充分考慮對學生的文化素質培養和國際文化知識的傳授。根據這一要求,越來越多高校在完成大學英語基礎教學后,開設各類拓展課程。英語電影賞析課為其中之一。
ザ、英語電影賞析研究概述
ビ笆幼髕繁黃搗鋇賾糜諭庥锝萄е,諸多學者對此進行多角度探討。張津梅(2002)從語詞學習、語用知識學習和文化知識學習三個方面概述了影視課教學的綜合性,并結合教學實踐就怎樣確定教學模式的針對性,充分利用教師、學生、教學設備間的交互作用,充分利用多媒體教學手段對學生語言能力進行綜合訓練提出建議。楊先明(2007)指出,很有必要建立英語影視教學理論體系,以充分發揮影視教學在英語教學中的作用。司薇(2009)對英語專業的英文電影賞析課程的教學目的及策略進行了探討。李月林(2003)在分析英語電影欣賞課教學模式的現狀及存在問題的基礎上,針對性地提出了英語電影欣賞課的教學原則與具體設想。傅琳(2006)就影視教學在可行性、操作性和優越性上進行了探討,并指出了其在大學英語教學過程中的必要性,以及其中存在的語言、思維和文化差異等問題。然而,上述研究或者針對英語專業學生,或者只是把影視作品作為部分教學內容應用于課堂。少有學者將英語電影賞析課作為一門獨立的大學英語拓展課程來研究。本文根據電影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和非英語專業學生的英語學習特點,對電影賞析課的教學策略進行初步探討。
ト、電影教學存在的問題
サ纈耙云潿撈氐撓攀莆引著許多英語學生。然而,電影賞析存在諸多問題。
ナ紫,教師和學生對課程性質認識不明確。由于缺乏教學理論體系指導,教師對該課程教學內容、教學目標等缺乏正確的認識,在教學內容、課堂模式上存在很大的放任性。加之學生自身學習目的不明確,導致某些課堂甚至成為學生的休閑娛樂時間。
テ浯,缺乏系統規范的教材。目前我國市場上沒有一本適合非英語專業學生使用的電影賞析教材。我校使用的是任課老師自編的講義,以語言能力練習為主,內容以臺詞填空、多項選擇、回答問題為主。我們在學期結束時進行的問卷調查表明,學生普遍對教材不滿。“教材簡陋,感覺不正式”;“教材形式單一,古板”;“幾張紙容易弄丟”;“講義太簡單,應該多加些背景知識介紹”;“排版密密麻麻,影響學習心情”。根據程曉堂(2005),教材的版面安排、開本大小、圖文形式和色彩等直接影響教材的可使用性和吸引力。因此,教材問題亟待解決。
プ詈,缺乏勝任的教師。目前大部分大學英語教師忙于語言基礎知識教學,對于拓展課教學,還處于初始探索階段。以電影賞析為例,許多教師自身缺乏電影相關知識,業務能力亟待提高。
ニ?、教学矄h
サ纈吧臀鍪且幻偶語詞學習、語用知識學習和文化知識學習為一體的綜合課型。(張津海:2002,15)教學策略應該結合這一課程特點和學生自身特點設置。
(一)明確教學目的
プ魑大學英語拓展課程之一,英語電影賞析教學目標應該服務于大學英語課程總目標,即培養學生的英語綜合應用能力,特別是聽說能力,使他們在今后學習、工作和社會交往中能用英語有效地進行交流(2007)。因此電影賞析課應該從語言和文化兩方面著手,既培養學生英語語言知識和語用知識,又提高學生文化素質和跨文化意識。
(二)根據教學目的選擇影片
ナ紫扔镅苑矯,并不是所有影片中的語言都適合用于教學。一些影片語速快,術語、俚語多。若將這類影片作為語言輸入用于教學,則大大超出學生能力的范圍。選擇影片時,教師應該注意其中的語速、語音、語調以及詞匯領域。其次,所選電影中體現的文化因素應盡可能反映外國主流文化。作為大學英語課程的拓展課之一,電影賞析課的選課對象為非英語專業學生。由于在大部分高校,《英美國家概況》等此類課程只為英語專業學生開設,非專業學生在英語學習過程中沒有系統接受過關于英語國家文化的教育。因此,所選影片應能從多方面展示英語國家文化。例如《阿甘正傳》除了反映美國人的價值觀外,同時也是學習美國近代歷史的好素材。然而,必須指出的是,英語作為世界語言,使用人群遠遠不止以英語為母語的國家。中國的英語教學,處于多元文化背景之下,跨文化交際對象不僅限于英美國家人士。學生有必要了解英語國家之外的外國文化。例如,通過欣賞《貧民窟的百萬富翁》,學生可以對印度社會有所了解。印度的軟件開發技術屬世界前列,與世界各國合作頗多。因此,選擇影片過程中應考慮到英語的世界語地位,注意文化的多樣性。
(三)根據教學目標和學生特點安排教學活動
ト縞銜乃述,英語電影賞析課的教學目標是培養學生的英語語言應用能力和跨文化意識。教學活動應該圍繞該目標,根據非英語專業選課學生的特點設置。選修該課程的學生大學英語四級考試成績大都在425以上,英語詞匯量較大,書面表達能力較強,但口頭表達能力薄弱,跨文化意識淡薄。根據對該課程兩個班教學過程觀察和學期末對選課學生進行的問卷調查,結合電影賞析過程論:準備――進入――共鳴――回味性延伸四個階段(袁智忠,2000),筆者認為,電影賞析課可以參照以下步驟進行。
1.放映前準備工作
プ急腹ぷ靼括:闡述選擇該片的原因、故事背景知識、演員介紹等??梢砸蚤喿x形式布置給學生相關文章;或者設計導入性討論話題。例如,在放映《當幸福來敲門》前,印發一部分《獨立宣言》的內容供學生閱讀,并講解它對美國人的影響。當片頭出現《獨立宣言》中的語句,或主人公自白中出現the pursuit of happiness相關內容時,學生能輕而易舉理解其中的內涵,以及它們對故事的渲染和點睛作用。
2.放映
ソ淌可以根據影片選擇連續播放或者節選片段播放。根據調查情況,大部分學生認為課堂連續播放太費時,連續觀看過程主要是了解故事情節。而這一點他們可以在課后自己完成。課堂上他們更希望的是與大家交流、討論。因此,筆者認為可以兩種方式結合,以片段性播放為主,偶爾連續播放;以避免課堂模式單一。片段性播放中教師要掌握好停頓的位置,盡量做到不影響欣賞的美感。
3.賞析階段
ジ媒錐問強翁媒萄е饕內容。課堂安排應以學生為中心。教學內容可以包括:(1)學生各抒己見,發表觀后感。給學生提供使用英語的機會,有助于教師了解學生對電影的理解程度和角度。(2)自由提問。學生對片中難以理解或者有疑問的部分進行提問,并組織學生討論所提問題。例如在《阿甘正傳》賞析過程中,有學生提出:What does the feather at the beginning of the movie mean? Why is the uncertainty of life similar to a box of chocolates? 這一部分機動性很大,教師無法預測學生會提出什么問題。因此,教師備課需要查閱大量背景資料。(3)教師根據影片中涉及的文化因素,選出具有代表性的進行講解,并引導學生將之與中國文化進行思考。調查表明,學生在對該課程有何意見一欄提出:希望老師多講外國社會文化知識,以幫助我們更好地理解電影。束定芳,莊智象(2008)指出了本族文化在外語教學中的作用。因此,教師在講解外國文化的同時,必須有意識地引導學生對本國文化進行思考。以《公主日記》第一部為例,教師可以從校園情景畫面生活入手,介紹美國高中教學和大學錄取制度,并將之與中國教育制度對比。該教學活動不僅要求教師精通外國文化,還要求了解中國文化及其英語表達方式。
4.語言練習階段
ジ媒錐沃饕進行精聽和精練活動。在對電影內容、主題等有較深探討后,教師選擇一段難度適當的片段進行臺詞填空、配音或者看中文字幕翻譯等練習。例如《公主日記》中Mia與女王第一次會面在花園喝茶時進行的對話適合設置成配音練習。影片最后Mia在舞會上的講話,可以設計成單詞或句子聽寫,以無畫面聽力理解的形式進行練習。調查表明,大部分學生認為配音練習不僅鍛煉了聽力和口語,也培養了自我展示能力,因此頗受歡迎。
5.測試形式
ビ捎誑翁媒萄圍繞語言技能和跨文化交際意識培養進行,測試形式應該盡量體現這兩方面內容。除了沿用傳統的測試形式檢測語言技能之外,可采用論文或個案分析等形式。
ノ?、?語
ビ⒂锏纈耙云潿撈氐撓攀莆引著許多英語學生。作為大學英語拓展課程中的語言文化類展修課,英語電影賞析課程安排應該圍繞大學英語教學目標,根據非英語專業學生特點設計。通過聽說讀寫練習切實提高英語語言交際能力,又通過文化對比分析培養跨文化意識。這就要求大學英語教師不僅要熟練掌握英語語言,而且要有較豐富的中外文化知識。
[參考文獻]
[1]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大學英語課程教學要求[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7.
[2] 程曉堂.英語教材分析與設計[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5.
[3] 袁智忠.電影欣賞過程論[J].西南民族學院學報,2000(03).
[4] 束定芳,莊智象.現代外語教學――理論、實踐與方法[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8.
[5] 張津梅.根據影視課特點改進教學模式[J].外語電化教學,2002(04).
[6] 李月林.英語電影欣賞教學新探[J].四川外語學院學報,2003(03)
[7] 傅琳.英語影視教學應用研究[J].外語研究,200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