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角球范文
時間:2023-03-24 12:04:35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羊角球,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1)落實《規范》是知與行的統一體。日?!兑幏丁繁砻婵雌饋砗芎唵?,實際上是包含人類傳統和人類優良品質的復雜的道德體系,是將人類社會文明發展的成果簡化為具有明顯行為標志的倫理綱要。“聽膩了”,正說明我們長期停留在口頭說教階段而忽視了行為的養成,應當把“講”的過程深化為對學生進行指導、訓練的過程?!兑幏丁肥侵c行的統一?!爸笔呛唵蔚模ㄟ@里指口述或背誦而言,徹底的“知”應指真正理解其復雜的道德內涵)?!靶小眲t困難得多,所謂“困難”主要是難在持續不斷,難在養成習慣。實踐告訴我們:時斷時續的教育結果往往是功敗垂成。
(2)落實《規范》需要全體教育者形成“合力”。學校的教育工作是不可分割的一個整體,班主任和任課教師只是分工不同,培養學生的大目標都是完全一致的,班主任抓了行為規范,為任課教師上課創造了條件;任課教師以自己的良好習慣影響學生,并時時配合班主任抓好行為規范,又給班主任工作帶來了方便。任課教師和班主任只有形成“合力”,才能使行為規范較快地影響到學生心理品質的形成。認真品味“養成”二字,可以認識到,它就是連續的、一貫的,而決不是時續時斷的。
(3)落實行為規范與提高教學質量是相輔相成的。落實《規范》中關于“學習方面”的準則,實際上是“非智力因素”的培養,它對于大多數學生提高學習成績,有著極其重要的幫助。應當在抓學習成績的過程中落實《規范》,應從落實《規范》的實際行動中要學習成績,兩者是不可分割的。
講究養成教育的方法。養成教育的方法論,首先要求我們必須端正指導思想,糾正片面追求升學率的傾向,全面貫徹教育方針,按教育規律辦事,根據小學生身心發展的特點及其行為表現,充分調動教師的工作積極性。在這個基礎上,我們要講求養成教育的方法,努力提高養成教育的質量。
(1)定時專一法。行為規范的內容廣泛,涉及方方面面,不可能一步到位,一次訓練達到要求??啥〞r重點抓“一”條(專一),要求學生對照《規范》,努力改正“一”個缺點。只有目標專一,才便于強化訓練,也易于見到成效。第8條規定:“不挑吃穿,不亂花錢,愛惜糧食和學習、生活用品,要節約水電?!痹谶M行教育時要求學生對照這一條,進行檢查??梢园阎饕杏凇皭圩o學習用品”這一具體的“點”上。如,有一學生有十幾支圓珠筆,經常亂丟。集中了一條后,他主動把多余的圓珠筆放回家中,只帶一支到課堂上;這時,教師給予表揚,使其他學生也受到教育,紛紛仿效。
(2)分類突破法。在落實《規范》的過程中,學生既有菜性的問題,也有個性的問題,有落實起來感到困難的答款,也有落實起來相對容易的條款。對共性的、難以落實的條款,可組織學生自己制定切實可行的“行為目標”,或由教師把《規范》分解成具體細致的“規章制度”,要求學生按照這些“行為目標”或“規章制度”進行學習、實踐。教師利用班會時間單獨立項檢查,經常給以鼓勵表揚。通過檢查、鼓勵,提醒學生時時注意自己的“行為目標”是否落到實處。
(3)自我教育法。要求每個學生自己教育自己,在周記本中,每周開辟幾行字的專欄,以“教師”的口氣評判己一周的表現,由教師閱讀這些評判,看看是否與事實吻合。應該看到,培養良好的行為習慣的過程,是教育者、被教育者在信息傳遞與行為反饋活動中的協調過程,只有充分發揮被教育者的主體作用,使之與教育者形成“合力”,才能達到最佳效果。如果被教育乾缺乏主動性,就不可能把《規范》轉化為個體的日常行為。進行養成教育必須借助一些具體的,便于觀察和操作的手段,只有這樣才能適應小學生依賴性和沖動性的心理特點。
(4)說理引導的主要措施有:聯系學校實際表現舉辦專題講座;組織學生開展日常行為問題討論;找不同類型學生談話;到校外進行調查、參觀、訪問等等。
篇2
秋季可以分初秋、中秋、晚秋三個階段,每個階段的氣候各有特點,所以防病保健也應隨氣候的變化而采取不同的對策。
初秋――濕熱重,防暑降溫要繼續 俗語說“熱在三伏”,而第三伏一般都在立秋之后。故在初秋時期,盛夏的余熱未消,天氣仍然十分炎熱,故有”秋老虎“之說。天氣以濕熱并重為特點。這個時期稱為“長夏”,而長夏“六”之邪的主氣就是“濕”。所以,這個時期的養生仍需重視防暑降溫,及時補充水分,還應特別注意防止濕熱、寒濕之邪侵襲機體。
中秋――養陰要防燥,潤肺益腸胃 “白露”過后,雨水漸少,天氣干燥,晝熱夜涼。這個時期的氣候特點是“燥”邪當令,而燥邪最容易傷肺傷胃,所以養生重點是養陰防煤,潤肺益胃。這個時期人的汗液蒸發快,因而常出現皮膚干煤,皺紋增多,口干咽燥,干咳少痰,甚至會毛發脫落和大便秘結等。所以,室內要保持一定濕度,同時注意補充水分,避免因劇烈運動、過度勞累等耗散精氣津液。
晚秋――防燥又防垛,情緒要樂觀 俗話說:“一場秋雨一場寒?!敝星锕澾^后,秋風蕭瑟,天氣漸涼,甚至會氣溫突降,寒潮來臨,最容易引發慢性氣管炎、肺氣腫、風寒濕痹關節疼痛等疾病,心腦血管疾病也容易在這個時期誘發與加重。故養生重點除仍需要預防燥邪損傷外,還必須預防寒邪傷人,并重視耐寒鍛煉。但老年人和患有各種慢性宿疾者,更應該注意防寒保暖,防止“凍”出病來。要特別注意調整情志,避免不良精神刺激,培養樂觀情緒,保持內心寧靜。
老年人生理特點與秋氣的對應表現
老年人身體各方面的機能都出現不同程度的下降,表現在感覺和知覺及反應能力的下降、記憶力和智力減退、情緒不穩定或反應過激等,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對老年人的健康造成不利影響。
尤其是在秋季,本身氣候就偏于干燥,由于煤邪傷人,容易耗人津液,必現一派“燥象”,常見口干、唇干、鼻干、咽干、舌干少津、大便干結、皮膚干燥甚至皸裂等癥。因肺喜清肅濡潤,主呼吸與大氣相通,外合皮毛,與大腸相表里,故燥邪最易傷肺,引起咳嗽或干咳無痰、口舌干燥、皮膚干燥、便秘等癥。再加上本身老年人的呼吸肌、膈肌以及韌帶萎縮,肋軟骨鈣化,使肺臟及氣管彈性減弱,呼吸功能減弱,肺活量下降。由于換氣困難,老年人常常感到說話多時也會氣促。
所以,在秋季老年人一旦出現咳嗽,無論是在癥狀表現的劇烈程度上,還是對生活的影響都要比年輕人重,而且萬一老人因為咳嗽誘發肺氣腫或者導致原有疾病加重都會對家屬造成一定的精神和經濟壓力。所以在即將進^秋季的時候就積極做好預防工作顯得十分重要和必要。
秋季咳嗽的用藥及調護
咳嗽是人體的一種保護性呼吸反射動作??人缘漠a生,是由于當異物,刺激性氣體、呼吸道內分泌物等刺激呼吸道黏膜里的感受器時,沖動通過傳入神經纖維傳到延髓咳嗽中樞,引起咳嗽。
按中醫理論:“五臟六腑皆令人咳,非獨肺也。”由此可看出咳嗽的原因很多,所以在治療時一定要找準病因再下藥。臨床上把咳嗽分為熱咳、寒咳、傷風咳嗽和內傷咳嗽,選用中藥止咳糖漿時,因藥性不同,也有寒、熱、溫、涼之分,須對癥服用。
蛇膽川貝液具有祛風鎮咳、除痰散結之功效,主治風熱咳嗽、咳嗽多痰等癥。對于風寒引起的咳嗽、咯白稀痰、夜重日輕者切勿使用。
復方枇杷膏,具有清肺、止咳、化痰之功效,適用于風熱咳嗽、咽喉干燥、咳嗽不爽等證。
鮮竹瀝藥性偏寒,有清熱潤肺、化痰止咳作用,適用于燥咳及痰黃帶血者。風寒咳嗽則不宜服用。
消咳喘藥性偏熱,不能用于老人的發熱咳嗽、痰黃帶血者。
另外,百日咳糖漿藥性偏溫,用于傷風感冒引起的咳嗽比較適宜,如果是風熱感冒引起的咳嗽,則不可服用。
虛證咳嗽多為慢性咳嗽,且咳嗽無力,并伴虛弱多汗,四肢發涼,此時宜用桂龍咳喘丸、固腎咳喘丸等。還有一種臨床上比較常用的止咳藥――傷風止咳糖漿,也叫非那根糖漿,以止咳為主,兼顧化痰,并有鎮靜作用,適用于夜間咳嗽多痰、影響睡眠及由于過敏引起的支氣管炎等病。
還要告誡您一句:不要長期服用抗生素,要找出病因,治療原發病的基礎上,在醫生指導下選擇恰當的止咳祛痰藥。
要知道任何事情的發生都是內因和外因共同作用的結果,所以在入秋之后老年人一定要更加小心自己的身體,不可將衣服驟增驟減,保持心情舒暢,才有利于保持健康。
是藥三分毒,防咳最好是飲食
俗話說“防病一毛錢,看病兩塊錢”??梢婎A防的重要意義。而直接用藥品來預防秋咳是不適宜的,所以這里給大家介紹幾款美味又有效的防咳食療方,讓大家品嘗美味,吃出健康。
一、百合款冬花飲
用料:百合30~60克,款冬花10~15克,冰糖適量。
制法服法將上料同置沙鍋中煮成糖水。飲水食百合,宜晚飯后睡前食用。
功效主治:百合潤肺止咳??疃ㄐ翜?,有潤肺下氣,止咳化痰作用。本品提取液可使支氣管略擴張,對組織胺引起的痙攣,有解痙作用,因此具有止咳,祛痰平喘功效。兩藥合用可潤肺止咳、下氣化痰。治療慢性支氣管炎,支氣管哮喘(緩解期),咳嗽、咽喉干痛。久咳不愈。
注意事項:本飲以秋冬咳嗽、略見有痰者適宜。對支氣管哮喘或痙攣性支氣管炎,則藥力不及,但可作輔助治療用。
二、荸薺百合羹(專治:咳嗽)
用料:荸薺(馬蹄)30克,百合10克,雪梨1個,冰糖適量。
制法服法:將荸薺洗凈去皮搗爛,雪梨洗凈連皮切碎去核,百合洗凈后,三者混合加水煎煮,后加適量冰糖煮至熟爛湯稠。溫熱食用。
功效主治:荸薺味甘,性微寒,能清熱生津,涼血解毒,化痰消積,含淀粉、蛋白質、脂肪、鈣,磷、鐵、維生素C和荸薺素等成分,荸薺素對金黃色葡萄球菌、大腸桿菌及綠膿桿菌有抑制作用;梨能清熱生津,潤燥化痰;百合潤肺止咳。三者合用起滋陰潤燥,化痰止咳的作用。治療痰熱咳嗽,痰黃稠,咽喉不利。用于嬰兒慢性氣管炎見痰熱癥者。
注意事玩脾虛便溏、咳痰清稀者不宜選用。血虛體弱的嬰兒忌用。
三、川貝母蒸梨(專治:咳嗽)
用料:雪梨或鴨梨一個,川貝母6克,冰糖20克。
制法服法:將梨于柄部切開,挖空去核,將川貝母研成粉末后,裝入雪梨內,用牙簽將柄部復原固定。放大碗中加入冰糖,加少量水,隔水蒸半小時。將蒸透的梨和其中的川貝母一起食用。
篇3
秋冬養生的方法
以心為主。
清代蘭陵堂《格言》有云:“慎風寒、節飲食,是從吾身卻病法;寡嗜欲、戒煩惱,是從吾心卻病法?!边@里強調養心是養生的根本。現代養生理論也認為:心寬則體胖,心靜則身健,心平則氣順,心正則行端。善于調整情緒,使自己總是持有樂觀愉快的心態,是養心保健的最好方法。人們應該學會在快節奏中提高自己的心理承受能力,在紛亂的事件中保持平衡的心態,科學地安排自己的工作和生活,制訂切實可行的工作計劃或目標,并適時留有余地。無論每天工作多么繁忙,都應留出一定的休息時間,讓繃緊的神經盡量松弛下來。
以和為貴。
心和方能做到萬物蕭條心寧靜。入秋之后,萬物蕭條,易引起悲秋垂暮之感,易產生抑郁情緒。因此,收神斂氣,保持內心寧靜顯得尤為重要;天和方能做到強身健體又防病。秋冬轉換季節,晝夜溫差逐漸增大,此時,循序漸進地經受“秋凍”,加強御寒鍛煉,可增強心肺功能;食和方能做到秋燥氣干津亦盛。秋燥是秋冬轉換季節的重要氣候特征,易引發咽喉疼痛、肺熱咳嗽等癥。因此,宜吃清熱生津、養陰潤肺的食物,方可使臟腑陰陽氣血和諧,達到滋補身體之功效。
知“足”常樂。
“養樹護根,養人護腳”,養好腳,對人體健康有諸多益處。睡前洗腳,勝吃補藥。熱水洗腳對腳掌是一種良性刺激,能夠活躍末梢神經,改善足部的血液循環,保持雙腳的柔軟。另外,人的五臟六腑功能在腳上都有相應的穴位,洗完腳后經常進行腳部按摩,使涌泉、太沖、隱白、昆侖等諸多穴位受到熱力刺激,就會促進人體血液循環,達到強身健體、祛病延年的養生功效。
食之有 “理”。
秋冬季節天氣干燥、寒冷,飲食宜遵循“秋冬養陰”的原則。此時,可多食些梨、西紅柿、柑桔、葡萄、大棗、蘿卜、芝麻、蓮子、銀耳、蜂蜜、紅豆等滋陰潤肺、補液生津的蔬菜、水果。另外,要注意補充水分,每日不少于2000-3000毫升。進入冬天,為增加御寒能力,日常營養應以增加熱能為主,可適當多攝入含糖和脂肪的食物,多食富含維生素的食物。但要注意秋冬時節食欲增加、飲食過量、運動減少、熱能消耗量少而容易導致肥胖,需要多食低熱量食品。同時注意不要過量進補,以免加害身體。
動之有“度”。
秋冬交替之際,天高氣爽,溫度適宜,此時進行適當鍛煉有利于舒展筋骨,增強體質,提高人體對寒冷天氣的適應能力和機體免疫力。如果盲目鍛煉,不僅達不到強身健體的目的,相反會使身體受到不同程度的傷害。早上起床后,別立即到戶外去活動,要給身體適應溫度變化的時間。運動后要多喝開水,多吃水果、新鮮蔬菜等柔潤食物。運動強度要適中,運動量應循序漸進。鍛煉時覺得自己的身體有些發熱,微微出汗,鍛煉后感到輕松舒適,這就是效果好的標準。飽飯后不宜運動。
秋冬換季養生注意事項
收精
精如果不收,就可能表現為遺精、遺尿。為什么會這樣?那時因為我們腎的收藏功能正在下降。如果患者沒有出現舌苔厚膩、口苦、小便黃赤等濕熱下注的癥狀,那就應該要考慮怎么去補腎固精了。遺精者可取桑螵蛸10克煮水服,遺尿者可取益智仁10克煮水服,二者分別有固精縮尿之功。除此之外,還可艾灸關元穴(肚臍直下三寸),每次10分鐘,每日1次,也可以起到固腎斂精的作用。
收汗
很多人有汗出的異常,有人白天出汗,有人夜間出汗,還有人頭部出汗。一般來說,白天出汗的屬于陽虛不固,可以將黃芪、生牡蠣、山茱萸三味藥煎水服;夜間出汗多屬陰虛不斂,可以服用六味地黃丸來緩解;頭部出汗多是體內有郁滯,建議找醫生具體辨證分析。
收液
液指的是腸液,腸液不收則表現為腹瀉,腹瀉又可以導致體液的丟失。秋季是腹瀉的高發期,經常腹瀉者,建議用赤石脂30克、蒼術10克用水煎服;還可用手圍繞肚臍做逆時針揉腹,有健脾澀腸的功效。
收氣
氣指的是呼吸之氣,如果有氣喘或咳嗽,則是肺氣不收不降的表現。肺氣不收有兩種原因:一是受了外邪,肺氣受到寒氣逼迫就要上逆來抵抗,這時不能單純收肺氣,需要先發散外寒,常用藥有麻黃湯、桂枝湯等;第二個原因是肺氣本身不降,這時一般沒有感冒發燒等癥狀,身體也沒有酸、懶等不適,可以將枇杷葉、杏仁、浙貝各10克用水煎服,有降肺平喘之效。
篇4
中藥泡腳的應用在我國有悠久的歷史,泡腳可以減輕疲勞,改善血液循環,促進新陳代謝,去除污垢,使身心舒暢、精神爽快。
加入中藥的泡腳不光具有促進血液循環的功能,還可通過皮膚在溫水作用下的強滲透能力,充分吸收中藥成分,疏通筋骨關節,改善體內的水分分布和血液循環,溫腎補腎,起到祛病、護膚、美容的作用。
中藥泡腳四誤區
1.中藥泡腳效果差。
很多人用中藥泡腳一兩次,發現作用不明顯,就覺得中藥泡腳效果差,這個想法是錯誤的,大家都知道,中醫中藥療法在療程方面都是比較長的,所以中藥泡腳需要堅持一段時間,才能看到明顯的效果。
2.中藥可以翻煲幾次。
不少人覺得中藥比較貴,煲一兩次就丟垃圾桶太浪費,所以他們會把中藥翻煲多次,其實這樣的做法是浪費時間而已。中藥藥效一般煲兩次就已經全部釋放,如果再煲第三次,那么這些中藥水幾乎沒有什么藥效了;而中藥泡腳片更是一次性使用的產品。
3.泡腳時間越長越好。
這個想法同樣是錯誤的,中藥泡腳一般泡40分鐘即可,40分鐘可以讓足部毛細血管吸收夠有效中藥成分了,而且泡腳時間太長容易冒大汗,汗液流失過多對心臟是有損害的。
4.泡腳水越燙越好。
很多人在泡腳的時候都是選用高溫度的水,他們認為溫度高,對促進中藥成分的吸收和血液循環方面有幫助。其實這是錯誤的,因為40度左右為人們比較適應的溫度,過高的溫度,會燙傷皮膚,而且血液循環一下子太快的話,導致血液上沖,反而引起不適,甚至出現虛脫。
中藥泡腳流程
泡腳前
需要選擇泡腳桶,中藥泡腳一般使用木質材料的泡腳桶,這樣吸收藥物的效果更好;中藥泡腳水溫度控制在40度左右,深度要沒過腳踝。
泡腳時
在泡腳的過程中,最好用手按摩腳部,按摩方法如下:
推法:腳底板上半部“人字形”下約1厘米處,為腎反射區。雙手大拇指并攏,用力摁住該位置,往上推36次,至腳底發熱為止。此法對腎虛、中氣不足者,有一定的益處。
壓揉法:腳底后跟內圓上方中間的位置,為失眠反射區。雙手大拇指按住該位置,用力壓36次,壓到有酸痛感為宜;再揉3到5分鐘,至發熱為宜。此方法對頭暈眼花、嚴重失眠者有幫助。
刮法:用雙手食指關節用力刮腳踝骨以下內外兩側36次,至有酸痛感為宜。對前列腺等疾病有一定幫助。
泡腳后
一般泡腳30到40分鐘即可,泡腳后,如果覺得中藥水臟的話可以用熱水洗腳,完成后要注意腳部保溫。
篇5
關鍵詞: 比較文學 全球化時代 教師專業素養
一
比較文學是一門跨域民族、跨越語言、跨域學科和文化的世界性文學研究。在全球化時代,社會轉型,文化多元,高校教育改革不斷深化,比較文學的教育與研究作為能夠促進民族文學發展,推動國際間文化交流的重要學科,具有更加廣闊的視域。知識、能力和職業道德是高校教師素質的“三要素”。比較文學教師肩負傳播中西文學學術思想的重任,學科性質決定其面臨巨大挑戰。
1.政治素質
文學的內容涉及所在國別與文化的意識形態。在傳播中西先進文明與文化的同時,教師要把握好“取其精華,去其糟粕”的尺度,在洋文學引入比較文學課堂的同時,引導學生合理、正確地借鑒和吸收其精華思想。盲目自大不可取,全盤西化亦不可取,要避免進入意識形態的誤區而不能自拔。
2.知識結構與教學方法
在一些高校,比較文學課程被看做是邊緣學科,不能得到校方的重視,僅能以選修課的形式存在?,F有的比較文學課程設置多鎖定為“比較文學概論”,對文學功底尚未深厚的本科生來說,抽象的概念、方法論、研究對象和學科聯系脫離了學生的知識積累和范圍,導致學生學習興趣不濃厚,積極性不高。教師自身學習層次和知識結構單一,教學理念跟不上,教學方式方法落后,難以激發學生興趣,學生滿意度差,教學效果和質量受到很大影響,這也造成現有比較文學教師的身份焦慮。
3.科研水平
教學和科研是衡量教師水平的重要內容。高校部分教師對此存有錯誤認識,認為只要講好課程,完成教學任務就是一名合格教師。殊不知,脫離了科研的教學完全是無水之花。比較文學教師往往受限于慣有的文科科研經費緊缺的現實,逃避科研任務,造成科研與教學的脫節。
4.語言功底
比較文學作為跨語言的學科存在,要求教師具備多語種的學習能力和功底。在英語日益成為通用語種的全球化的今天,不具備流利的英語水平,難以寫出一流的國際學術文章,教學上也難以令學生信服。另外一種情況是:教師的英文水平是過關的,而中文功底恰恰不足。在分析中西方文論時,對中文古文的理解往往不到位。
二
全面提高比較文學教師的綜合專業素養,可以從以下方面入手:
1.學科定位與理論體系的建構
比較文學以世界文學的差異性和統一性為研究對象。我們在進行學科定位和理論體系構建時要正確處理其同中西方文論、學說等理論體系和世界文學史、比較文學原理、比較詩學、跨文化研究等架構板塊的關系,樹立正確的學科觀。包括:學科范圍、性質、特點、理論、方法、體系等主體觀念;人文關懷、對人的培養和塑造、對文學和文化的促進的價值觀念;對全球人類友好合作、平等對話、共享、共建全球多元文明的學科宗旨,等等。
2.跨文學、跨文化、跨學科知識體系的建構
文史哲不分家是人文社會學科的共同特點。從事比較文學的教師在練好文學基本功的同時,要有跨學科學習的意識和能力。比較文學自身就借鑒了淵源學、媒介學、主題學、符號學、闡釋學、接受美學等的研究方法,同時與宗教學、哲學、戲劇學、古典學、人類學、社會學等的關系也極密切。深諳多學科領域,對擴大教師的教學和研究視野、激發學術創造力必然是有益的。
3.夯實并不斷更新教育學、國學和語言功力
高校教師應當既是自己所教學領域內的專家,又是教育家。因此,大學教師不僅要有較高的學術水平,而且要有教育科學理論和技能的知識,懂得教育規律。全球化語境下,教育教學亦呈現出多元化和國際化的特點。這就要求教師深刻地理解并不斷更新教學活動的規律、教學和教育的原理與方法,只有掌握教育科學理論與方法,并把這些理論與方法靈活運用到實際工作中,才能使教學和教育工作富有成效。在語言學習方面,向大師和一流研究院所看齊??v觀國內外的比較文學大師,如林語堂、季羨林、張隆溪等,多語言的功力都極其深厚。當前國內比較文學界泰斗曹順慶先生在培養博士生時,要求每位學子入學后進行系統的古文功底訓練,系統學習《十三經》,背誦中國古代經典文論,奠定堅實的國學基礎。這對于當前的比較文學教師來說也是十分迫切和必要的。目前哈佛大學的比較文學系也在倡導和鼓勵原文閱讀,將英文作為備選語種。
4.科研創新思想
科研創新非一日之功。在正確認識科研與教學關系的同時,比較文學必須定期關注并研究國內外權威學術期刊如《比較文學研究》、《中國比較文學》等的前沿成果,參與各種學術訓練、集體討論、會議交流、課題和書籍的申請和編寫等,在與國內外同行的切磋和交流中勇敢提出新觀點和新見解,積極發表自己在領域內的研究成果,在實踐中培養科研創新能力。
比較文學是參與和更新世界文學建構的重要途徑,全球化的發展對比較文學教師的綜合素質提出新要求。教師素質決定了學科教育質量,為此,教師的教學和研究更要具有一種貫通古今中西的全球文學史觀,教學同時輔以豐碩學術成果的推出,在科研與教學的相互促進中與時俱進。
參考文獻:
[1]方漢文.中國比較文學:學科定位于體系建構[J].北方論叢,2004,(6).
[2]胡鐵生.全球化語境下比較文學教師的素質建設[J].外語與外語教學,2006,(12).
[3]樂黛云.比較文學原理新編[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4.
篇6
關鍵詞: 球類游戲 心理發展 自我中心 規則 心理環境
在任何時代,在任何環境中,所有健康的幼兒都曾經玩過或正在進行某項游戲。皮亞杰曾說,任何形式的心理活動最初總是在游戲中進行的。兒童在游戲中生活、學習和成長,游戲是學前兒童的主要文化生活方式,同時也是促進兒童全面發展的常用“法寶”。
幼兒游戲的種類有許多,其中球類游戲是比較古老的兒童游戲。從材料上來講,球類可分為皮球、足球、籃球、氣球、乒乓球、保齡球、棒球、曲棍球等。從游戲形式上,球類游戲可分為拍球、拋球、接球、滾球、運球、踢球等。從游戲主體的數量上還可分為單獨玩球、合作玩球、集體玩球等。球類游戲的功能也有許多,其中非常重要的一點是促進學前兒童心理發展。
一、游戲幫助幼兒認識自我
自我是自我意識的簡稱,我們通常將自我意識理解為個體對自我的意識。自我意識包括自我評價、自我體驗、自我控制。一個嬰兒在出生后的很長一段時間里還不能稱之為“人”,除了沒有完成社會化之外,還有很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他還不認識自我。
在球類游戲中,我們可以看到同伴與老師對于幼兒游戲情況的評價。老師對于幼兒拋接球、拍球、運球等情況的指點與評價,冠亞軍的評定,這些可以幫助幼兒進行自我評價,了解自己的動作發展水平。在球類球戲中,同伴的加油鼓勁也讓幼兒感受到同伴對自己的支持與期待,在獲得這種反饋后,情不自禁更賣力地參與到球類游戲中,并對自己的動作發展與游戲情況進行評價。
當幼兒彎曲身體進行拍球、運球時,活動材料與幼兒身體的接觸讓幼兒的生理和心理上感受到這就是“我”,是我在拍球、運球,是我在玩球,而不是別人。幼兒感知自我、認識自我,這是幼兒的自我檢驗。
當幼兒玩球時,必須讓自己的身體保持某種姿態,如蹲、跑,或者需要重復某項動作,如拋接、拍踢等,這些動作都需要一定的毅力與耐力,這就需要幼兒具備一定的自我控制力。當球不聽話了,離開預定的軌跡,這時幼兒需要調整姿勢,直到球按照預定軌跡運動,游戲才能繼續正常進行,這是一項艱巨的任務,要求幼兒具備堅持不懈的品格、不怕困難的精神。
二、游戲促進幼兒消除以自我為中心的心理
處于“自我中心”時期的幼兒不能把自己的思想同他人的思想區分開來,他不能了解他人的觀點,也不能體驗別人的思想感情,完全從自己的角度來看待世界,這與現代社會要求的相互合作、相互交流背道而馳。而幼兒在許多的情況下都是通過游戲活動與同伴交往的,許多的球類游戲如拋接球、接力運球、棒球、乒乓球等都需要有同伴共同參與,需要設身處地地為他人著想,識別并體驗他人的情感,同時還要緊密配合他人進行合作游戲、競賽游戲,并在相互比較中發現自己的不足,從而克服以自我為中心,形成與人平等相處、謙讓、合作、互助及共享等品質。
在分散活動中,奇奇拿到了羊角球,可是貝貝沒有拿到她想要的羊角球,她就想請奇奇玩一會兒后把羊角球借給她玩,可是奇奇怎么也不同意,貝貝傷心地哭了。在第二天的分散活動中,奇奇沒有拿到羊角球,他不開心地纏著老師幫忙,可是沒有小朋友愿意把自己的羊角球借給他玩。在貝貝傷心難過的時候,奇奇不能體會他人的情感,不愿意和他人分享玩具。而當奇奇也遇到和貝貝同樣的情況,他終于體會到了沒有玩具的失落,他渴望同伴能和自己分享。下一次再有伙伴向奇奇求助時,奇奇就能夠感同身受,愿意和他人分享玩具了。
三、游戲建立幼兒的規則意識
在任何一次球類游戲之前,教師都會提出一些要求,幼兒必須按照要求、遵守規則來游戲,否則將失去游戲的機會或失去此次游戲的意義。球類游戲中對操作球類的動作要求、空間的約束、競賽的輪次、先后順序、違規的“懲罰”和“勝利者”的評判這些都是球類游戲中的規則。游戲中的規則體現的是趨向于現實的同化作用,讓幼兒帶著責任感進行游戲,促進幼兒完成社會化。這種規則意識的傳遞是隱形的、潛移默化的,使幼兒在快樂的球類游戲活動中漸漸成為一個遵守秩序、嚴于律己的合格公民。
涵涵是個聰明機靈的小家伙,別人說什么事情,他都會好奇,都會湊上前去看個究竟。只要我一個轉身、一不留神,涵涵不是在教室里這里走走、那里看看,就是在和別的小朋友說話。我一直在尋找一種適合的方法,培養他的自控能力,希望他能更加遵守班級里的各種規則。操場上新增加了兩個籃球架,小朋友們高興地取了籃球爭先恐后地投籃。我提醒他們排好了隊伍一個一個投球,涵涵投的第一個球就進了,小臉上一下子就揚起了燦爛的笑容。接著投了幾次球,涵涵的進球率都很高。我靈機一動,就對涵涵說:“涵涵,你真像個籃球運動員呀!”周圍的小朋友聽了都很崇拜地看著他,涵涵更加高興和自信了。于是我又對他說:“如果你做別的事情能夠遵守規則,按照老師的要求去做,那你就更像個運動員了?!敝?,我發現涵涵在平時自律多了,有的時候說話了,只要老師一提醒,就能馬上改過來。大家都看到了他的進步,請他當小老師的機會就更多了。
四、游戲創造良好的心理環境
英國哲學家斯賓塞在他的著作《心理學原理》中提到,動物的游戲是剩余精力的表現。動物在解決了生存問題后,不可能將剩余的精力都用來互相廝殺,而是將部分精力以游戲的方式釋放出來。提高一個層面,將斯賓塞的“盈余”說運用在幼兒身上,運球、拍球、踢球等活動都是需要持久耐力、消耗大量體力的游戲,這些游戲讓幼兒將剩余的精力宣泄出來,那么就可以減少焦慮、消極的情緒,宣泄被壓抑的攻擊性,從而得到內心的平衡,減少幼兒之間的矛盾和糾紛,增強信心和自尊,建立起積極、穩定的心理環境。
在一次晨間活動時,個子矮小、皮膚白白的嘟嘟在獨木橋上瑟瑟發抖,嘴里還在說:“這個好難啊?!倍藭r,其他的小朋友卻斗志昂揚地向終點前進。在美術活動時,當老師講解怎樣涂色時,其他小朋友說這個很容易,而嘟嘟卻說:“這個好難啊,我不想畫了。”他甚至還想請老師來幫忙涂色。由此判斷,這是一個個頭不高、缺乏鍛煉、動手能力比較的孩子,而他最大的問題就在于缺乏自信。
又是一天的晨間活動時間,我選擇了紙球的拋接游戲。當小朋友們找到自己的紙球朋友后,就分散開來進行拋接練習。嘟嘟在練習中發現,這確實很有趣,輕輕的,就算接不住也不會砸疼自己和小朋友。雖然嘗試了幾次都沒有成功,但他并不氣餒。這時,我走到他的身邊,幫助他找到了拋接的竅門:輕輕往上拋,伸出雙手去接球。最后,他終于成功了。他抓著他的紙球好朋友,歡快地奔跑著去告訴好朋友這個喜訊。
就是這樣一個簡單的球類游戲幫助嘟嘟體驗到了成功的喜悅,找回了自信,最重要的是,他發現了自己的潛力,不再懼怕困難,有了挑戰困難的勇氣和力量,這將為他今后的學習和生活打下良好的心理基礎。
五、總結
球類游戲的功能還有許多許多,但在目前五花八門的游戲材料面前,許多幼兒教育工作者拋棄了傳統的球類游戲,而選擇市場上那些華而不實、功能固著、模式單一的現代玩具,這是不明智的選擇。筆者在此提出了幾點對球類游戲作用的看法,希望眾多教育者關注球類游戲,將球類游戲更好、更多地運用到幼兒園活動中,促進幼兒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楊寧.皮亞杰的游戲理論.學前教育研究,1994(1).
篇7
摘 要 眾所周知,排球意識是排球運動的靈魂。在短暫的高校學習時間中,我們大多數把教學的重點放在了技術訓練中,卻忽略了對排球意識的重點培養。我們能不能在平時的技術訓練中培養排球意識呢?文章從普通高校排球技術訓練入手,指出如何在排球教學中加強對排球意識的培養,讓學生在短暫的時間不僅學到扎實的技術,還要讓學生擁有一定的排球意識。
關鍵詞 排球意識 排球教學 技術 培養
中圖分類號:G842 文獻標識:A 文章編號:1009-9328(2016)06-040-01
在普通高校的業余時間里,打排球是學生們比較喜歡的一項體育運動。排球運動是一個需要集體參與、隔網對抗的體育活動項目。在平時的排球比賽中,我們總能看到各種各樣的失誤,這種不該出現的小失誤就跟排球意識有很大關系了。在我們學校組織的校內排球賽可以看出:排球意識差的隊伍,在比賽中往往會表現出不該有的失誤,沒有一定的戰術組織,打的節奏比較亂,隊員們有心無力。情緒就會急躁不安,這樣一來,沒有了進攻,很快就會敗下陣來。排球意識強的隊伍機會把握很好的攻防節奏,減少失誤,發揮每個隊員優勢,很快拿下比賽。所以說,排球意識的強弱直接影響個人技術、集體戰術和比賽成敗的結果。由此可見,排球意識非常重要。
一、排球意識
(一)排球意識的觀點
排球意識是指排球活動員在從事排球實踐過程中,包羅進修排球理論知識、操練技戰術和加入比賽,促使大腦踴躍思維過程而發生的一種準確反應排球活動規律性的特別性能和本領。 也便是排球運動員在持久排球實踐的熟悉過程當中提煉堆集起來的一種準確生理和生理性能的反射性思維的總和。
(二)排球意識的內容
排球意識主要包括:一是技術的目的性,讓比賽隊員明白完成一項技術是為了實現何種戰術目的;二是行動的預見性,比賽隊員要能及時的判斷同伴及對手的意圖并做出相應的對策;三是判斷的準確性,要求比賽隊員在一瞬間作出精準判斷二傳手所傳的球是什么戰術球;四是進攻的主動性;如果進攻點被盯防,就要求隊員們提高發球能力和強攻能力。
二、技術訓練中對排球意識的培養
發球教學中對排球意識的培養:發球是由隊員本身拋球,用一只手將球從網上空兩標記桿內擊入對方場區的技能行動。發球是一場比賽進攻的起頭,是防反的前奏,是得分的一種本領,也是排球技能中獨一不受他人制約的技能行動。
盡人皆知,發球非常重要,發好球在一場比賽中加倍重要。但是現在的授課中對發球技能的練習并無太大的正視,現實練習中,其他技能遠比發球練習耗時多,只把發球練習當作一種放松來練習顯然是難以培養出杰出的發球意識。
三、戰術訓練中對排球意識的培養
(一)在技術訓練中滲透戰術意識
培養學生們的戰術意識不是說說就可以了,可以說是一項非常艱難的任務,需要長期時間不斷的練習,因此在學生們平時的技術訓練中加上對戰術意識是培養是一個重要的舉措,也是一種非常有效的一種方式。以前,很多高校都是教師講授一些理論教一些基本動作和技巧,就讓同學們花費大量的時間去熟悉練習這些動作。就算同學們把基本動作學的再好,但是在比賽場上不能靈活運用也是白搭。
在技術訓練中,我們不能只是單獨練習基本技術,而是要全面系統地在技術訓練過程中貫穿排球意識。在平時技術訓練中的基本動作要求同學們多加練習,讓學生們養成正確的手型和運用方法,讓同學們把幾項技術放在一起相互練習,要根據實際比賽中該如何去運用模仿練習,使同學們了解和掌握每項技術在比賽中該如何去運用。
(二)在戰術訓練及比賽中培養排球意識
團隊運動最忌諱有一個主次之分,在排球運動中,每一個位置都非常的重要,分工不同是因為你在這方面的能強于別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優點,所以在比賽分配中要盡量發揮每個人的優勢,相互合作、緊密配合才會不讓整個隊伍成為一盤散沙。其次,要讓同學們了解比賽規則,清楚的知道每一輪的比賽中自己該在什么位置和隊友的位置,這樣才能更好的組織有效的戰術。在訓練中,要反復的練習,讓同學們明確自己要在正確的時間出現在正確的地點做好自己該做的事情。
四、對培養排球意識的影響因素
雖然我們需要大力加強對排球意識的培養,但是其中對培養排球意識有一些影響因素。大致可以分為兩大類,主觀因素:一是同學們對排球專業知識的掌握程度;二是同學們的智力水平、技術水平、文化程度、神經類型、身體素質、訓練時的態度都會影響戰術意識的形成與發展。客觀因素:一是教練員本身的技能水平、科學的組織安排、采用的訓練方法和手段;二是訓練的場地、器材、時間等客觀因素都可能會對運動員意識的形成和發展構成影響。
五、結束語
排球運動不僅是一項大眾健身的體育項目,也是一項非常具有觀賞性的比賽項目。不管是業余比賽還是專業比賽,觀眾都希望能夠看到一場精彩的比賽。當然如果沒有一點技戰術可言,相信觀眾也會看的沒意思,同時排球運動就失去了觀賞價值。所以學習排球,不僅要學到扎實的技戰術,同時要在技戰術中體會排球意識。
參考文獻:
[1] 陳鐵成,曲東華.論高水平運動員的“排球運動意識”[J].解放年體育學院學報.2002,(09).
[2] 馬金玉.論高校排球技戰術教學中對學生排球意識的培養[J].齊齊哈爾大學學報.2007(06).
[3] 楊陽.朱建軍.論排球運動員戰術意識的培養[J].河南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02(04).
篇8
摘要:所謂籃球意識指的是籃球運動者在大量的籃球運動中通過大腦積極思考而形成的一種生理機能反射的能力,以及能夠正確反映籃球規律的心理素養。運動者具有良好的籃球意識對參與籃球運動將產生積極作用。筆者在文章中基于自身多年的籃球教學和籃球訓練經歷,簡要地論述了對學生進行籃球意識的培養方法與途徑,以供廣大同仁們參考,共同推動籃球運動的發展。
關鍵詞:籃球教學與訓練;籃球意識;發展與培養
通過對大量比賽現場及視頻資料的分析研究,當今世界的籃球發展方向是強對抗、高超技巧、高空優勢以及高速度,要求運動員的速度與高度并重、體力與智力并重,技術既要全面又要具有特點,進攻與防守趨向于平衡方向發展?;@球運動員能夠在比賽中取得大比分,除了具備良好的心理素質和身體素質以及頑強勇猛的戰斗作風外,筆者認為還必須具備在高超戰術、籃球技巧中反映出來的且又十分重要的籃球意識。這種意識將直接影響其技術水平的發揮程度,以及其所采取的戰術行動的實效性、實戰性和合理性。因此,筆者認為在籃球教學和訓練過程中,尤其重要的是培養學生的籃球意識。
一、簡要分析籃球意識的涵義
所謂籃球意識指的是籃球運動者在大量的籃球運動中通過大腦積極思考而形成的一種生理機能反射的能力,以及能夠正確反映籃球規律的心理素養。形成籃球意識具有一定的規律性,需要籃球老師對學生進行系統地、長期地且潛移默化地訓練與熏陶,同時也需要學生自己在大量的訓練與實踐中進行自我提煉與自我感悟。所以說,良好的籃球意識是在學生形成一定的籃球技能后,進一步發展籃球戰術與技術,且經過大量的運動實踐后逐漸形成的?;@球比賽的基本特點就是高強的對抗性和頻繁的攻防轉換,所以要求運動員除了具備全面而精湛的技術外,還能夠在觀察場上變化情況下,做出準確的判斷以及預判,從而采取正確的行動加以應對。判斷是否正確、預判是否準確就可以反映出運動者的籃球意識能力如何。因此,在籃球教學與訓練中培養學生的籃球意識是非常重要的行為。
二、在籃球教學與訓練中培養學生籃球意識的具體措施
1、在強化技術教學與訓練過程中積極滲透籃球意識。老師在技術教學與訓練過程中,正確的科學的示范與講解以及講清楚技術動作的目的性是最基本要求的,筆者認為更為重要的還是積極啟發和引導學生對技術動作的思考,積極探討其運動規律,使學生充分明白如何在實戰中運用相關技術動作。從而使學生能夠在練習中積極思考、在思考中積極練習,進而學生在大量的練習與思考中日積月累,形成和發展其思維與技戰術意識。在學生初步掌握籃球技術后,要及時組織他們進行動作組合練習與對抗練習,有利于學生的技術動作更加具有實用性、穩定性和技巧性,有利于學生形成和發展其籃球意識。學生形成籃球意識必須是有步驟的、有計劃的,而且還是長期的和潛移默化的,將其滲透在教學與訓練過程中,使其在發展技術與戰術的過程中得到培養和發展。
2、強化視野訓練,培養和發展學生的觀察能力和應變處置能力。籃球比賽,場上很多變化都在瞬息之間,時時都需要運動員在場上用眼睛的余光對場上的變化情況進行觀察,及時捕捉戰機,做出及時的應變。如觀察對方運動員的攻守特點、配合的路線、球的落點、節奏、角度、方向、移動速度以及面部表情等等。因此要強化對學生的視野加以訓練,對學生的余光觀察能力進行培養,比如學生在運球時,要求其不看球或是用眼睛余光看球,但觀察重點是場上己方和對方狀況。又比如,在進行傳球訓練時,練習方式可采用多人快速傳接球方式,要求學生用眼睛余光對接球人以及場上防守狀況進行觀察,接球后就可以快速地把球傳出,在這個過程中要求傳球必須準確到位和及時。在涉及到兩個及以上的技術組合銜接時,更需要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這樣的訓練對提高學生的運用技術應變能力相當有效。此外,對無球隊員來說,還可以利用反跑、策應等技術,對場上的位置進行準確觀察,及時跑出空擋,隨時做好接球進攻的準備,所有這些都必須要求運動員具有良好的視野才可能實現,這也是培養和發展學生的籃球意識的意義所在。
3、對教學與訓練進行進一步完善,通過發展學生的協調配合能力和判斷能力,提高學生的籃球意識。在籃球運動中,大量的能力與技術基本上都是在教學和訓練中形成和發展的。在訓練技術動作運用在實戰中的過程中,可以很好地培養學生分析判斷能力和運用技術中所表現的應變能力。不管哪種技術動作都有其自身特點、適用條件以及適用范圍,在實際比賽中都有著獨有的戰術價值。認識到這些價值所在既是運動員能夠在比賽中實施有效的意識活動的基礎前提,同時也是通過技術動作訓練對學生進行籃球意識培養的重要內容??旃澴嗍腔@球比賽的重要特點之一,場上情況瞬間變化,不管哪種技術動作都不可能是一成不變地運用,同一動作在不同條件、不同位置、不同時間中的運用都存在較大的區別。因此,筆者認為對學生籃球意識的培養要從平時的技術動作訓練中進行,充分利用對抗條件和對抗因素對學生的籃球意識進行有效培養,還要充分利用真假技術動作對學生的籃球意識進行培養。為此,筆者認為就必須對訓練過程進行必要的完善,既要有基本技戰術訓練,還要有實效性、應變性和對抗性的訓練,使學生具有處置臨場發生的具體問題的能力。加入實戰運用訓練內容后,可以有效地幫助學生在充分掌握各種基本技術動作的基礎上,更加充分理解和掌握各種技術的運用特點、運用范圍和運用條件以及其變化規律,為進一步提升臨場運用各種技術打下堅實的基礎。同時,還要可以進一步培養和發展學生在面對各種不同的攻防環境下的分析判斷能力以及應變能力,使其能夠在實際的籃球比賽中進行準確及時的分析與判斷,進行合理地應變,使其技術動作更具實效性。
4、進一步強化學生的心理訓練,以此提高學生的籃球意識。所謂籃球意識指的是籃球運動者在大量的籃球運動中通過大腦積極思考而形成的一種生理機能反射的能力,以及能夠正確反映籃球規律的心理素養,集中反映了學生的心智能力。因此,發展學生籃球意識的重要因素之一就是良好的心理素質。學生能夠形成良好的籃球意識,老師精心設計的技戰術訓練,同時,還要對其施以意志訓練、心理調整訓練和認知訓練等一系列的心理輔訓練,使學生的心智能力得到進一步的提高與改善,為提高學生的籃球意識打下扎實的基礎。利用這些具有較強目的性和針對性的心理輔助訓練,有利于學生的感知反應速度得到有效提高。而這些專門的知覺能力訓練,也是培養和發展學生籃球意識的重要內容之一。因此,老師在平時的訓練中必須加強學生的臨賽感覺和球感訓練,對學生的意志品質進行培養和發展,促進學生自我調節能力以及對情緒的控制能力得到有效提高,使其具備調節心理的具體方法。
綜上所述,學生的籃球意識是經過長期訓練與培養而形成的,這種意識其實是學生心理活動的具體反應。外界因素能夠對籃球意識產生刺激而使之得到提升,但它不能促進籃球意識的形成?;@球意識是運動員在面對瞬間變化的情況時所產生的應變想法,對運動員的要求更高。因此,籃球意識的形成是一個長期積累和長期實踐的過程,需要師生共同為之做出大量的努力才可能形成。(作者單位:西安培華學院)
參考文獻:
篇9
關鍵詞:溶膠凝膠;工藝噴霧造粒;微觀形貌;物相;拋光性
中圖分類號:TG732 文獻標識碼:A
氧化鋁是一種重要的工業材料,有著非常廣泛的用途.作為磨削和研磨材料,即通常所謂的剛玉磨料時,其具有高硬度和易于制備等特點.剛玉磨料產品的傳統生產方法是用電能加熱電弧內的氧化鋁粉末使之熔化,并最終全部轉變成高溫相氧化鋁熔塊(αAl2O3相),熔塊冷卻后再經破碎和篩分等工藝,得到不同顆粒直徑的剛玉磨料.用這種方法制備的磨料晶粒粗大,硬度較高,易產生微裂紋,磨削時,磨粒破碎易從磨具上脫落,因此作為磨削和拋光材料還有些不足之處\[1-2\].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新材料和難以加工材料的不斷涌現,對磨削加工精度、加工效率和加工能力都提出了新的挑戰.
20世紀80年代中期,美國Norton公司研發出了主要用于研磨和拋光的,采用溶膠凝膠法(solgel)制備的新型剛玉磨料(sg磨料).sg磨料具有韌性、自銳性、耐磨性好和加工精度高及使用壽命長等特點\[3\],磨削和拋光性能遠遠優于普通電熔剛玉磨料,價格則遠低于金剛石和立方氮化硼(CBN)磨料,因而在諸多高端加工領域顯示出良好的應用前景,近年來引起了國內外廣泛的關注.
目前陶瓷剛玉磨料制備工藝大多是:溶膠凝膠、破碎、燒結.本實驗是將制得的鋁溶膠在凝膠前噴霧造粒,再將噴霧造粒后的粉料煅燒.避免了以往破碎過程中球磨介質的混入,并且制得的粉料形狀較為規則.與以往研究者大多采用高純硝酸鋁或鋁酸鹽制備溶膠不同,本實驗采用工業級擬薄水鋁石作為原料制備溶膠,成本較低.本文制備的球形氧化鋁具有較好的球形度,用于拋光研磨料時,可減少對工件表面的劃傷,提高工件表面質量.
1實驗
1.1原料
工業級擬薄水鋁石;硝酸:分析純; 去離子水:自制.
1.2實驗過程
將擬薄水鋁石和去離子水按照質量比20∶80的比例混合,機械攪拌均勻制成懸浮液.加熱懸浮液到60 ℃時保溫,機械攪拌的同時向其滴加質量濃度為10%的HNO3溶液,使懸浮液形成溶膠,然后通過型號為WPG220的噴霧干燥器,在噴霧氣體壓力為0.3 MPa,干燥器內溫度為220±5 ℃時噴霧造粒;造粒獲得的粉料干燥后置于馬弗爐中,分別在不同的最高煅燒溫度或不同保溫時間下煅燒,從而制得所需的試樣粉料.
1.3材料表征
用D5000型X射線衍射儀(XRD)分析了試樣粉料經不同溫度煅燒后的物相組成,用JSM6700F場發射掃描電子顯微鏡(SEM)觀察了試樣粉料在不同最高煅燒溫度及不同保溫時間條件下的微觀形貌,采用馬爾文激光粒度儀(mastersize,2000)測定試樣粉料經不同溫度煅燒后的粒度分布情況.用JB4C型集成表面粗糙度儀測定經不同溫度煅燒后粉料的拋光性能.
2結果和討論
2.1試樣的物相分析
從圖1可以看出,隨著煅燒溫度的升高,試樣的衍射峰變得更尖銳.在850 ℃和900 ℃煅燒時\[4-5\],試樣的主晶相是γAl2O3,隨著溫度的升高,γAl2O3相的衍射峰增強,表明γAl2O3晶形趨于完整;當煅燒溫度為1 000 ℃時,γAl2O3相開始向θAl2O3相轉變,煅燒溫度達到1 100 ℃時,θAl2O3相已全部轉化為αAl2O3相;當煅燒溫度為1200 ℃時,其衍射峰變得更尖銳,說明較1 100 ℃時,αAl2O3相晶體發展得更完整.由此可知,隨著煅燒溫度的升高,粉料物相變化規律為:γAl2O3―θAl2O3―αAl2O3.
2.2試樣形貌觀察
2.2.1煅燒溫度對球形氧化鋁微觀形貌的影響
從圖中可以看出,經噴霧造粒及煅燒后制得的氧化鋁大多為規則的球形.當煅燒溫度為1 000 ℃時(圖2(a)),試樣分散性較好.當煅燒溫度為1 100 ℃(圖2(b)),粉料之間發生少許粘結,煅燒溫度提高到1 200 ℃(圖2(c))時,較多球形磨料相互粘結在一起,形成較大的顆粒.這是因為顆粒間的粘結一般是通過其表層原子的擴散來完成物質遷移的過程\[8\].在煅燒溫度低時,粉料內質點的擴散僅發生在晶格內部,因此粉料在1 000 ℃煅燒時顆粒間幾乎無粘結的現象.隨著煅燒溫度的升高,粉料內質點的擴散將不僅限于晶格內,而且可以擴散到晶格表面,甚至擴散到與之相鄰的晶格內,最后發展到在顆粒互相接觸點或接觸面上擴散,甚至在顆粒間形成連接頸.煅燒溫度提高,在顆粒接觸面上,空位濃度提高,原子與空位交換位置,不斷向接觸面遷移,使頸長大,顆粒間的接觸面增加,粘結力增強,從而顆粒間相互粘結在一起形成較大的二次顆粒.
2.2.2保溫時間對球形氧化鋁微觀形貌的影響
圖3為噴霧造粒后的粉料在最高煅燒溫度為1 100 ℃,保溫時間不同時試樣的SEM照片.
(a)60 min(b)120 min (c)180 min
從圖可以看出,當保溫時間為60 min時(圖3(a)),粉料為較規則的球體,并且分散性較好;當保溫時間為120 min時(圖3(b)),有些尺寸很小球形粉料與尺寸較大的球形粉料粘結在一起;當保溫時間為180 min時(圖3(c)),磨料變為外形較不規則,且粘結在一起形成團聚體.Zener\[9,13\]曾假定在三維情況下,新相為球體,X為粒子的半徑,只考慮尺寸大小,X與時間t的關系如公式所示: X=aλ(Dt)1/2,其中:D為擴散系數,t為時間,單位為min.因為當煅燒溫度一定時,質點之間的擴散會存在一個動態平衡,即擴散系數D恒定.此時,顆粒尺寸只與燒結時間t有關,即保溫時間越長,粒子的尺寸越大,但煅燒時的保溫時間超過一定值時,球形粒子的大小不再遵循Zener公式規則.因為粒子在長大“粗化”階段,當新相成分與母相成分相同時,新相晶體的長大動力學主要由界面能決定\[10-11\].隨著煅燒時間的延長,新相粒子為了降低其界面能,會改變自身的形狀及大小,從而加速了粒子在長大初期晶界的消失和晶粒的合并.當粒子的尺寸長大到一定程度時,延長保溫時間會促使粒子沿著粉料致密區的方向長大,直至與該區的粉料粘結.
\[5\]徐兵,趙惠忠,賀中央.前驅體噴霧干燥法制備氧化鋁超細粉體\[J\].應用化學,2010,27(8):984-986.
XU Bing, ZHAO Huizhong, HE Zhongyang. The preparation of ultrafine alumina powders with spray granulation \[J\].Practical Chemistry, 2010,27(8):984-986.(In Chinese)
\[6\]鄭水林.超微粉體加工技術與應用\[M\].北京:化學工業出版社,2004:10-11.
ZHENG Shuilin. The processing technology and application of superfine powdder\[M\]. Beijing: Chemical Industry Press,2004:10-11.(In Chinese)
\[7\]KAROLY ZOLTAN, SZEPVOLGYI JANOS. Hollow alumina microspheres prepared by RF thermal plasma \[J\]. Powder Technology,2003,2(132): 211-215.
\[8\]張一敏.球團理論與工藝\[M\].北京:冶金工業出版社,2003:102-105.
ZHANG Yimin. The theory and technology of pellets\[M\]. Beijing: Metallurgical Industry Press, 2003: 102-105.(In Chinese)
\[9\]蓋國勝.超微粉體技術\[M\].北京:化學工業出版社,2004:4-6.
GAI Guosheng. The technology of super powder\[M\]. Beijing: Chemical Industry Press, 2004: 4-6.(In Chinese)
\[10\]陸佩文.無機材料科學基礎\[M\].武漢:武漢理工大學出版社,1996:283-312.
LU Peiwen. Fundaments of inorganic materials science\[M\]. Wuhan: Wuh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Press,1996: 283-312.(In Chinese)
\[11\]程小蘇,曾令可,王慧,等.陶瓷微球的制備工藝及微球性能研究\[J\].過程工程學報,2004,4(5):292-294.
CHENG Xiaosu, ZENG Lingke, WANG Hui,et al. Study on preparation technology and property of ceramic microspheres \[J\]. Journal of Process Engineering, 2004,4(5):292-294.(In Chinese)
\[12\]孟祥才,孫振淋,呂奎龍.燒結工藝對HA粒子尺寸的影響\[J\].佳木斯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5,23(1):86-87.
MENG Xiangcai, SUN Zhenlin, LV Kuilong. Effects of sintering process on HA particle size \[J\].Journal of Jiamusi University: Natural Science , 2005,23(1):86-87.(In Chinese)
篇10
關鍵詞:籃球運動培養教學與訓練
“現代籃球”運動員要想擠身于強列之中,除具備勇猛頑強的戰斗作風、良好的身體素質和心理素質外,還必須具備十分重要的、在高超的籃球技、戰術中表現出來的“籃球意識”。它直接影響運動員技術水平和戰術行動的合理性、實戰性和實效性,戰術意識的好壞也直接影響到籃球運動員技術、戰術水平的發揮。所以說,在籃球教學與訓練中,對于運動員籃球意識的培養及其訓練也就想得尤為重要。
一、籃球意識
籃球意識是指籃球運動員在從事籃球實踐活動中,經過大腦積極思維,提煉積累起來的一種正確反映籃球運動規律性的特殊心理素養和生理機能的反射能力?;@球意識的形成有一定的規律。需要經過教練員長期地、系統地、潛移默化地熏陶與訓練,以及運動員在運動實踐中自我提煉加工的過程。它隨著運動技能的形成而產生,也隨著籃球運動技術、戰術的發展和在比賽中經受磨練而積累提高升華?;@球比賽的特點是攻守轉換頻繁,場上對抗爭奪激烈。
二、籃球教學與訓練中籃球意識培養
(一)強化技術教學與訓練
在技術教學與訓練中,不僅要有正確的講解、示范、更應講明關于動作運用的目的性,啟發引導學生思考問題,探討規律,使學生明白自己掌握的技術在比賽中應如何運用。這樣就使學生在練習中做到“練中想、想中練”想練結合,學生不斷獲得反饋信息,日積月累,使思維和技戰術意識不斷提高。
(二)關注視野訓練
在正規的籃球比賽中,比賽瞬息萬變,絕大多數情況下運動員主要用眼睛的余光來觀察場上的變化,捕捉戰機,及時應變,如觀察運動員的面部表情、移動速度、方向、角度、節奏、球的落點、配合的路線、攻守特點等等。
所以要特別關注學生的視野訓練,具體可用有助于擴大視野的技術動作來培養學生的余光觀察能力,比如在運球技術時,要求學生用余光照顧球或不看球,觀察的重點是場上雙方全面的攻守情況;在聯系傳接球技術訓練時,可采用多人快速傳接球練習,要求用余光觀察接球人及其防守情況,接球后立即將球傳出,并要求傳球及時、準確到位。在兩個技術動作以上的組合性技術銜接中,特別要注意觀察能力的培養,這對提高運用技術的應變能力極為重要。另外,無球隊員還可以利用策應、反跑等技術,準確觀察場上的位置,隨時跑出空擋,接球進攻,而這些能力都需要在良好的視野下才能完成,這也是提高籃球意識的重要方面。
(三)完善教學與訓練過程,發展學生判斷力、協調配合能力等,促進籃球意識的提高
在籃球運動中,諸多技術、能力都是在教學與訓練的過程中得到發展的,而通過技術動作的實戰運用訓練,可培養學生的分析判斷與運用技術的應變能力?;炯夹g中的每個動作方法都有其特點、應用范圍、條件及規格標準,在比賽中具有相對獨特的戰術價值。這些既是運動員在比賽中意識活動的物質基礎,又是技術訓練中培養學生籃球意識的重要內容?;@球比賽激烈多變,每個技術動作在運用方式上不可能一成不變,同一動作在不同時間、不同位置、不同條件下都可能千差萬別。
所以,要重視從技術動作個性訓練中培養學生的籃球意識,在對抗因素和對抗條件中培養學生的籃球意識,在運用真假技術的變化中培養學生的籃球意識。這就要求在訓練過程中必須完善訓練過程,還要有基本技術、戰術訓練,同時,要使技術動作具有對抗性、應變性和實效性,以簡練適時的方式去解決臨場的各種具體問題。
通過技術動作的實戰運用訓練,可使學生在掌握規格標準的技術動作基礎上,進一步強化技術運用的特點、范圍、條件及變化規律,為在比賽情況下合理地運用與應變技術、創新發展變異性個性絕招技術打下物質基礎。同時,不斷培養學生在各種攻守具體情況下的分析判斷和應變能力,積累技術運用與應變的實踐經驗,就能使學生在籃球比賽中分析判斷及時、準確,應變合理,運用有實效,達到在技術動作的運用訓練中既掌握動作應變方法又培養應變意識的目的。
(四)加強心理訓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