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之路范文
時間:2023-03-14 15:17:47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未來之路,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成功可以借鑒,但不可復制。當我們把回望歷史的目光投向未來時,中國營銷的未來之路又在哪里呢?
2005年,WTO承諾的兌現使大部分產業領域以及重要的分銷、服務領域全面開放,更多的國際資本正在或即將進入我們的行業和市場。反觀國內企業,銷售收入停滯不前、銷售成本節節攀升、市場份額日漸萎縮是眾多企業的營銷現狀。現實的壓力和自身的困局,展現給中國企業的未來之路迷茫而又不清晰。
營銷迷局皆因方向迷失,決定性的突圍須從戰略層面解決。解決問題要“大處著眼,小處人手”,而我們更多的卻恰恰是“小處著眼,小處人手”。因此即使我們把營銷的細節做得無與倫比,但看不清未來就注定了我們不能走出一條光明之路,偏離趨勢就意味著遠離了成功。那么什么是未來營銷的方向和趨勢呢?
每個企業都有自己的未來之路,因此對于這個問題,聯想有它的國際并購,華為有它的“3G”攻略,格蘭仕有它的從“國內品牌,國際貼牌”到“國際品牌”……
或許,從表面來看,企業的未來之路不同。但深層次來講,一體化、整合化、品牌化、服務化、國際化、兩極化是外部市場格局變化的要求,也是未來中國企業營銷的趨勢和升級方向。
一體化:中國企業的營銷理念并未滲透到企業的各個部門,因此銷售部門同市場部門之間的矛盾至今未能有效解決,財務、人力資源、采購等部門對營銷沒有清晰的認識,所以有時非但不能為營銷部門提供支持,反而起到負面作用。一體化就是要企業的各個部門都要具有統一的營銷理念,從而把各部門統合成一部戰車,實現銷售目標。
整合化:整合營銷傳播是個很好的營銷理念,但中國企業在運用這一理念時更多側重的是傳播而非整合營銷,在渠道支持、產品支持、終端陳列、消費者溝通和售后服務上并不能同它的傳播形象匹配,消費者通過傳播所感受的,和在終端所接受的有很大的差距。
品牌化:中國企業具備做名牌的能力,但缺乏將名牌做成品牌的能力。品牌戰略是可以被具體化的,但在中國企業,品牌往往不能轉化為營銷實戰策略,而只是概念化、程式化和傳播化。品牌如何通過渠道得以彰顯,如何在終端加深對消費者的影響,如何在產品設計和服務上體現企業特性等等,都應該成為企業思考的問題。
服務化:服務不應當只體現在售后服務上,而要從營銷的全過程來實現,包括前期的消費者調研、以客戶為導向的產品研發設計、便利性購買、方便性使用、完善的售后服務這些都是服務化的內容。
篇2
在披荊斬棘中,終于有一天,我堅實了。爸媽笑首說“長大了呵,要靠自己了?!蔽覠o語,只是默默地嚼著那一片苦心,掂量著“靠自己”三個字的沉重,才發現自己靠著的,I 不僅是幾口袋子的書,更有爸爸媽媽那滾燙的期盼。
爸爸媽媽的青春交給了動蕩不安的年代,“”淹沒了校園的花朵,我深知他們的夢只有靠我圓了。媽說去考大學吧,別給自己里留下遺憾——期待。爸說要考最棒的,證明自己-——命令。于是,我上路了。
一路上,我不敢有半點耽擱,我告訴自己,日近三竿了,可是,路還很長。
好疲憊,我對自己說,大學之路竟這樣艱難嗎?三點一線的生活,沒了夢的翅膀。于是我茫然我彷徨,我開始懷疑大學的夢是不是想象中的那一片玫瑰色。
回頭看看歷史,放眼望望世界,各行各業的弄潮兒們并非都高舉著大學的文憑。于是我豁然開朗,我終于發現成功的路不止一條。于是我拿出塵封的微笑和勇氣作盤纏,更堅定、更輕松地趕著路,因為前方那一片玫瑰色令我魂牽夢縈,但我明白人生的美麗在于多彩。
于是,風雨兼程。
終于,我找到了自己的碼頭,我驚訝:我是宇宙了!我不再只是顆衛星,我有了自己軌道——我把自己交給了船——去爭渡。
篇3
2010年8月17日,是我永生難忘的日子。
那天的上午,艷陽高照,萬里無云。我與父親來到了滬寧高鐵昆山南站,這是一個非?,F代化的車站,因為鐵軌是架在高架橋上的,且從上海至南京間,鐵軌沒有一絲縫隙,時速達350km/h的高速動車就整日奔馳在這條鐵軌上。
這是我第一次體驗高速鐵路,為的就是去上海一睹世博的芳容。
走上站臺后,我細心觀察:鐵軌下沒有石子,全是厚厚的水泥板。另一邊,京滬高鐵的水泥板正在鋪設,工人們繁忙的身影就穿梭在這個極似鳥巢的車站中。動車進站了,當我找到座位坐下后,不禁感慨萬分,科技真是厲害,能制造出與疾風爭快慢的火車!
父親也感慨道:“這真不錯,人的思考探索能力太強了!你還記不記得以前爸爸工作時坐的火車?”我連說:“當然,當然,永遠也不會忘的!”
小時候,我們一家住在杭州,父親在杭鋼工作。那時,用煤作動力的老式車頭還未被淘汰,我就常與爸爸一起在車頭上玩?;疖嚴氖氰F水、鋼筋之類的東西,速度也特慢,但卻是童年的我最親近的伙伴。后來幾年間,內燃機車逐漸淘汰了老式機車,我也常去新家伙那兒玩兒。在那時,許多人都沒機會進入機車駕駛室,我卻對駕駛室內了如指掌,甚至還經常向同齡的伙伴們炫耀呢!呵呵,鐵路與我的童年是不可分割的。
客居在外,不可能不思鄉。于是,火車又成了維系我與家鄉聯系的使者。記憶中,每年的寒暑假我都會與父母一道回鄉看望年邁的爺爺奶奶,這也是難得的家庭團聚的時候。家鄉的伙伴常常羨慕我能生活在大城市中,更渴望了解對他們來說還很稀罕的火車。于是,我就成了他們的老師,將自己與火車的故事毫無保留地告訴他們。
當父母改行去開店之后,新型火車也橫空出世。那就是國人引以為豪的動車。動車大大加快了火車的速度,也使我們一家能從更遙遠的昆山以更快的速度回到家鄉。而多年來見證這些變化的,就是車票。我使用過的近百張車票至今仍被我好好地收藏著。
“旅客們,上海站就要到了,請大家做好下車準備……”什么?我頓時被驚醒過來,才這么點時間?爸爸看了看手機說:“才16分鐘?!闭媸亲屓穗y以置信?。?/p>
下車后,望著動車那潔白的車身,我不禁深思:火車,你的速度越來越快了,而我,是不是也該展翅翱翔了?上高中后,我一定會更加努力,追上你的步伐!而那兩張高鐵車票,似乎也在等待見證我新的進步吧?
篇4
[關鍵詞]低碳 低碳經濟 低碳酒店 意義 對策
低碳經濟,是在全球共同應對氣候變化的背景下應運而生,是以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為基礎的經濟發展模式,是人類社會繼農業文明、工業文明之后的又一次重大進步?!暗吞冀洕钡睦硐胄螒B是充分發展“陽光經濟”、“風能經濟”、“氫能經濟”、“生物質能經濟”。它的實質是高能源利用效率、清潔能源結構和追求綠色GDP的問題,核心是能源技術創新、制度創新和人類生存發展觀念的根本性轉變。低碳經濟的發展模式,為節能減排、發展循環經濟、構建和諧社會提供了操作性詮釋,是落實科學發展觀、建設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社會的綜合創新與實踐,完全符合黨的十七大報告提出的發展思路,是實現中國經濟可持續發展的必由之路,是不可逆轉的劃時代潮流,是一場涉及生產方式、生活方式和價值觀念的全球性革命。
低碳酒店是指運用低碳經濟的核心價值理念、應用低碳經濟的發展模式、利用低碳的科學技術來建設和運營的酒店。低碳酒店是酒店的未來之路。
一、建設“低碳”酒店的意義
1. 建設低碳酒店順應了全球經濟的發展趨勢,響應了國家的政策號召。
發展低碳經濟作為協調社會經濟發展、保障能源安全與應對氣候變化的基本途徑,已得到世界各國普遍認同。全球金融危機促使世界經濟加速向低碳化深入發展,低碳經濟成為實現全球減排目標、促進經濟復蘇和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推動力量。
中國作為一個處于工業化和城市化階段的發展中大國,經濟和貿易增長與資源、環境約束的矛盾日益突出,隨著世界低碳經濟趨勢深入發展,傳統的高碳經濟和貿易發展模式面臨嚴峻挑戰。我國從戰略的高度重視低碳經濟發展,積極借鑒發達國家低碳經濟發展經驗,逐步建立我國發展低碳經濟的政策框架。 2009年11月25日,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到2020年我國單位國內生產總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至45%,作為約束性指標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中長期規劃,并制定相應的國內統計、監測、考核辦法。會議還通過了《關于加快發展旅游業的意見》,并提出了發展“低碳旅游”這一概念。
隨著國家政策方面的大力支持,加上酒店企業本身的利益驅動和市場行為,在未來將會有很多酒店從追“星”轉向追“低碳”,創建低碳酒店必將成為當今酒店業的流行趨勢。
2. 建設低碳酒店能降低酒店運營成本,大幅提升酒店企業的盈利能力。
作為高消費場所,酒店往往需要消耗大量的資源和能源,同時排放大量的大氣污染物、污水和廢棄固體垃圾,成為碳排放的城市污染源,因此,酒店業是一個“高能耗、高排放、高污染”的行業。
而由于全球能源的需求越來越大,加之資源的短缺,能源和資源的價格不斷上升,酒店能源和資源費用的支出占營業費用的比例已達8%-15%,且呈上升趨勢,因此,對于酒店來說,節能減排能降低酒店運營成本,大幅提升酒店企業的盈利能力。
3. 建設低碳酒店能樹立酒店良好的企業形象。
目前,全球氣候問題已經前所未有地引起全人類的高度關注,作為應對氣候變化的基本途徑,發展“低碳經濟”正得到全球越來越多國家和人們的認同,低碳發展已經逐漸成為社會發展的必然趨勢,是人類社會繼原始文明、農業文明、工業文明之后的又一大進步,它將全方位地改造建立在化石燃料基礎上的現代工業文明,轉向生態經濟和生態文明。
低碳經濟、低碳發展、低碳生活不僅是一種態度、一種義務,一種文明,更是一種責任。建設低碳酒店,是酒店 “世界公民”責任的擔當,是酒店“企業公民”文明的體現。
二、建設低碳酒店的對策探究
1. 從酒店低碳建筑設計開始
建筑物碳排放占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的40%,全球50%的資源都用在建筑上,60%的木材基本上是安裝在建筑領域。中國每年的新開工建筑面積是世界的一半,80%到90%沒有達到國際節能標準。中國現在單位建筑面積采暖能耗為發達國家的三倍。中國現在建筑的能耗標準是每平方米75瓦,歐洲現在的限行標準是25瓦。建設部統計,2008年建筑能源占全國能耗的28%。建筑的熱損耗方面,窗戶是40%,玻璃窗是40%到50%,屋頂是10%。
因此,建設低碳酒店,首先應該從建設酒店的低碳建筑開始。低碳建筑的技術是低碳設計、低碳用能、低碳構造、低碳運營、低碳排放、低碳營造、低碳用材和增加碳匯。
例如,2010年1月17日,湖北武漢花山生態城生態節能技術方案專家咨詢會透露,花山新城的首個大型建筑項目花山會議中心酒店將采用節能的LED光源、綠化灌溉雨水收集系統、地源熱泵系統、太陽能熱水系統及風能與太陽能發電系統等節能環保技術,節能率可達到65%。該酒店的開放式大堂和走廊不用空調,采用四面及自然通風的設計原理。
例如,山東德州世界最大太陽能酒店太陽谷微排國際酒店屋面、外墻采用了聚苯保溫板,整體傳熱系數大大降低,比節能標準低30%左右;門窗、天窗和幕墻采用了溫屏節能玻璃和BIPV溫屏光伏組件,傳熱系數降低為國家節能標準的一半,而且隔熱、隔音、防結霜露;太陽能高效遮陽系統使得夏季實現高效遮陽;光伏并網發電系統發電量預計達到20KW。酒店投入使用后,整體節能70%,加上60%采暖、制冷,節能效率高達88%,遠遠高于國家公共建筑節能50%的設計標準。每年可節約標準煤2640噸、節電660萬度,減少污染物排放8672.4噸。
2. 低碳制度建設
低碳經營不僅僅要靠酒店管理者和員工的自覺行動,也需要酒店營造一個助推的制度環境。全面建立能耗使用情況分析報告制度、節能降耗業績報告制度和酒店員工低碳獎勵制度,促進酒店投資方、管理方和員工三方共同積極建設低碳酒店。
酒店定期對員工進行各種形式的環保培訓,舉行以環保為主題的講座,全員參與并引導和鼓勵來店客人參與以節能、降耗為主題的綠色低碳活動。
3. 低碳測試
一些酒店集團已經在開發、測試綠色節能的網絡系統,這些酒店可以通過綠色節能軟件系統直接輸入數據,系統將自動對比全球同類酒店情況,并為集團各酒店制定出一系列節能減排、節水降耗的適用措施。
4. 可再生能源利用技術
(1)太陽能發電。2009年10月18日,保定的中國首座利用太陽能光伏玻璃幕墻與建筑相結合的電谷錦江國際酒店運營一周年。一年來,該建筑累計向電網提供清潔電力達26萬千瓦時,所發電量可以滿足酒店的照明需要,減排二氧化碳260噸,二氧化硫0.9噸,成為國內建筑節能典范。
(2)太陽能熱水。三亞埃德瑞度假酒店在樓頂安裝了6600根真空集熱管,管中熱水通過水泵輸入熱水管,可滿足全部近400間客房的日常熱水供應。
(3)污水源熱泵中央空調及熱水系統。城市污水是北方寒冷地區不可多得的熱泵冷熱源。它的溫度一年四季相對穩定,冬季比環境空氣溫度高,夏季比環境空氣溫度低,污水源熱泵中央空調利用污水(生活廢水、工業溫水、工業設備冷卻水、生產工藝排放的廢溫水),借助循環系統,通過消耗少量的電能,在冬天將水資源中的低品質能量“汲取”出來,經管網供給室內空調、采暖系統、生活熱水系統;夏天,將室內的熱量帶走,并釋放到水中,以達到夏季空調的效果。
污水源熱泵不會燃燒礦物能源、沒有有害物質排放,較之外源類的制冷和采暖省略了制冷機房和冷凍水泵間,節省了商業用地費。污水源熱泵比傳統空調系統運行效率要高,節能和節省運行費用效果顯著。
保定電谷錦江國際酒店整個大廈的供熱和制冷全部依靠污水處理廠排放出的中水,每年可利用中水737萬m3,系統運行費比水冷螺桿加蒸汽系統節省188.5萬元,每年可節電188萬千瓦時,節約標準煤752噸,并減少了二氧化碳排放量546噸,二氧化硫排放量16.54噸,氮氧化物排放量7.52噸,煙塵排放量12.78噸。
(4)地源熱泵工程。地能或地表淺層地熱資源的溫度一年四季相對穩定,冬季比環境空氣溫度高,夏季比環境空氣溫度低,是很好的熱泵熱源和空調冷源。
地源熱泵系統是一種利用地下淺層地熱資源既能供熱又能制冷的高效節能環保型空調系統。地源熱泵通過輸入少量的高品位能源(電能),即可實現能量從低溫熱源向高溫熱源的轉移。在冬季,把土壤中的熱量“取”出來,提高溫度后供給室內用于采暖;在夏季,把室內的熱量“取”出來釋放到土壤中去,并且常年能保證地下溫度的均衡。
地源熱泵比傳統空調系統運行效率要高40%,因此要節能和節省運行費用40%左右。另外,地能溫度較恒定的特性,使得熱泵機組運行更可靠、穩定,也保證了系統的高效性和經濟性。據美國環保署EPA估計,設計安裝良好的地源熱泵,平均來說可以節約用戶30~40%的供熱制冷空調的運行費用。
5. 節約用電
酒店每平方米面積的年用電量達100度到200度,是普通城市居民住宅樓用電水平的10多倍。一家五星級酒店每天的耗電量大約為4萬千瓦時左右。采用變頻技術和智能化控制技術來控制電梯、空調機組、通風盤管、冷熱水的調節,進行輔助冷水機組改造、照明整體改造,采用電分類計量表、補償電容器、紅外線感應器等節能設施可以大大降低酒店能耗和碳排放。
采用低壓節電模式,客人未登記入住之前,客房內只有迷你吧運轉,空調保持著最低的轉速以節約電能。當客人辦理入住,打開客房門后,客房照明系統立即呈現歡迎模式,即少數照明燈點亮,當插入房間鑰匙卡后,所有的照明設備點亮。當客人離開房間時,拔出房間鑰匙卡,房間內迷你酒吧的電路仍在運行,空調立即恢復插入房卡前保持的最低轉速,其他照明設備均自動關閉。
6. 節約用水
一家三星級以上的酒店平均每個客人每天的耗水量在1噸左右,而目前很多城市居民每人每月的用水量一般不會超過5噸。
建立水計量系統,并對用水狀況進行記錄、分析;中央空調機設備添加自動變頻器,調節低功率下的用水和電的額度;客房采用小排量抽水馬桶。
利用天然河道收集雨水,用以澆灌綠地及花木、沖洗道路,加強對域內自然景觀的保護。
7. 減少用紙
取消紙質酒店介紹和旅游指南等,改為把這些放在電視屏幕介紹內容中。 不使用一次性碗筷和發泡餐盒等一次性餐具,餐具有完備的消毒措施。減少鮮花擺放,節約材料包裝。
8. 少換洗床單被罩
少換洗一次床單被罩可省0.03度電、13升水和22.5克洗衣粉,其相應減排二氧化碳50克。如果全國所有星級賓館都能做到3天更換一次床單,每年可減排二氧化碳4萬噸,綜合節能約1.6萬噸標準煤。20世紀90年代中期開始,歐洲許多星級酒店床單改為每72小時換洗一次,有的甚至更長;日本很多酒店房間的床頭都有“環保卡”告知客人,如果不要求天天換洗床單能享受房價的折扣優惠或者贈送水果等免費服務;我國“綠色客房”的標準是3天換洗一次床單。
9. 減少一次性日用品
酒店為客人提供的一次性日用品包括牙刷、牙膏、香皂、浴液、拖鞋、梳子等。實際上,目前酒店提供的洗漱用品已突破“六”的數量,還包括洗發水、浴帽等。全國星級酒店每天消耗的一次性洗漱用品120萬套,光是星級酒店的消耗就高達22億元。一次性用品無法回收,社會還面臨著二次處理所帶來的浪費。
2010年3月,廣東省旅游局以粵旅明電〔2010〕48號通知發出《關于我省星級飯店逐步取消一次性日用品的通知》。7天酒店集團計劃從2010年3月起推出基礎房價+自選生活用品包,即消費者可以選擇以不使用酒店提供的日用品為代價,換取便宜的房價。
10. 垃圾回收
酒店產生的垃圾分類為可回收與不可回收兩類,分別投放到垃圾房,減少垃圾排放,增加資源回收率。
11. 低碳獎勵計劃
酒店的每間客房都有一份客人“低碳獎勵計劃”,有各種環保警示及提示牌,有環保宣傳資料和報刊書籍等。
篇5
柯達本可以領先對手搶占數碼相機市場,但因為當時其傳統業務的贏利水平還不錯,所以缺乏危機意識,結果被競爭對手用數碼相機業務擊敗,300億美元市值瞬間蒸發。
同樣的例子還有曾經的手機巨頭諾基亞。諾基亞鼎盛時期的市值達到1151億美元,但在智能機飛速發展的階段,諾基亞沒有意識到“革自己命”的重大意義,造成了市值滑坡。面對iPhone和Android,諾基亞并沒有廢除塞班系統,也沒有立即停止對功能機的開發投入,導致自己被市場邊緣化。即使之后和Windows Phone的結姻也沒有挽救其頹敗的趨勢,百年輝煌從此不復存在。
企業的危機究竟在哪
全球正處于高速變革和不斷創新的時代,企業面對的競爭已經不單單來自本國和本行業。我們通過研究大量商業案例發現,越來越多的企業甚至整個行業都存在被跨界和跨境入侵者打敗的風險。做PC業務的蘋果顛覆了諾基亞;做支付業務的埃隆?馬斯克制造了“特斯拉”,震撼了汽車行業;做電子商務的阿里巴巴正在顛覆整個金融行業。面對未知對手的強勢出擊,創新變得更加迫在眉睫。
企業的未來,敢問路在何方
用“DYB”跨界創新,照亮企業未來
所謂“DYB”,就是Destroy Your Business的縮寫,意為摧毀你的業務,但我們賦予了它一個形象的說法―“革自己的命”。所以,“DYB”可以說是一種勇于“革自己的命”的創新精神,也是企業的出路所在。
在國內,零售業、服裝業、批發業、制造業、廣告業、通信業、金融業、餐飲業等傳統行業都存在被跨界“搶錢”的可能??缃?、跨境的未知對手讓企業防不勝防,有的甚至沒有看清對手,就已經被擊潰了。所以,企業現在要做的就是爭取走到市場前端,考慮如何摧毀自己的業務,革自己的命,比競爭對手更早地想出超越或顛覆自己業務的方法和商業模式,以保持行業領先地位,甚至跨界“搶錢”。
幫助產品或者服務達成“愉悅”曲線
很多人都知道Kano模型有助于分析客戶需求。Kano模型中有條“愉悅”曲線,指的是如果產品或者服務能夠令客戶非常驚喜,客戶滿意度就會特別高。客戶不僅對產品或服務印象深刻,還愿意到處傳播他的感受。
因此,尋找令客戶產生愉悅心情的產品功能或服務特色就成為了眾多企業孜孜以求的目標,成了企業突破“紅?!弊呦颉八{海”的希望。由于多數企業對新產品或新服務的創新往往停留在疊加功能或者翻新樣式,結果是客戶要么感覺不到差異,要么無所適從。因此,用什么方法能夠幫助產品或者服務達成“愉悅”曲線的要求,一直都是一個具有挑戰性的問題。以咖啡館的課程案例為例,很多人認為經營一家咖啡館十分簡單,實際上它看似普通,想要經營好卻大有學問。首先,老師要求學員調查選擇的場所,關鍵是對其進行深度觀察和體會。深度觀察的要點是:看客戶不做的,聽客戶不說的。老師同時還介紹了一些深度觀察的方法。
觀察和體驗回來后,學員先將自己在咖啡館的觀察所得通過同理心地圖進行分類,再通過編寫情境故事,隨后根據情境故事的重點逐漸完善同理心地圖。在擴散和聚斂思維交錯進行時,于復雜和紛亂中尋找規律正是設計思考的魅力所在。
如上圖所示,設計思考解決問題的路徑是發散思維和歸納思維交錯進行,這樣才能幫助學員集思廣益、聚焦重點、厘清問題的本質。例如,通過POV的篩選,學員鎖定了最需要解決的問題的領域;通過頭腦風暴法,學員碰撞出繽紛的創意和解決方案。在選擇持續創新和顛覆性創新方面,學員遵循了顛覆性創新的原則,用KJ法對學員的創意和解決方案進行歸類、精選,最后產生了解決問題的“原型”?!霸汀笨梢岳斫鉃椤案拍町a品”“創新樣品”,或者是模擬的新情境。
當學員與其他設計思考小組分享自己頗為得意的創意原型時,卻被其他小組的創意和切合人性的突破性解決方案震驚了。這時,學員才明白為什么以前根據客戶調查獲得的改進產品方案往往不是客戶真正想要的。
簡而言之,設計思考就是基于對人性洞察的創新方法。而整個設計思考的過程就是深入客戶的文化脈絡與生活脈絡去觀察、用同理心感受客戶、用體會和情境模擬來洞見客戶內心的聲音。可見,設計思考是如此與眾不同,它不僅僅只停留在客戶需求的表面,也不僅僅是將原有的產品功能進行完善,而是為了幫助我們的產品或服務達成“愉悅”曲線而度身定制的創新方法。
產品或者服務達成“愉悅”曲線后,仍然存在在面市前夭折的巨大風險。那么,如何讓產品快速成功面市?
TRIZ―快速創新利器
粹智創新方法TRIZ―發明問題的解決理論是前蘇聯發明家根里奇?阿奇舒勒(Genrich S. Altshuler)在分析了20萬個專利后所創的原理。TRIZ是系統演進的科學,是以系統演進原理和成千上萬科學家、發明家的實務經驗為基礎發展而成的。
篇6
可是慢慢的才發現世界上的難事終究是離不開你的生活。我們超市人為自己錯過了很多的路,明白了很多的道理。我們覺得世界上其實并沒有太多的困難,只要我們努力,就一定可以成功。
可是后來呀。一切都變了模樣。在發現我們一直都在欣喜和悲傷當中徘徊,世界太大了。有些人見了一面,便是最后一面。但有的時候世界又很渺小。幾次三番都能遇見那個人。
他們說有一定的壓力才能向前進步。才能有向前的動力。可我就是不喜歡被壓力壓著抬不起頭。沒有壓力的生活一樣可以過的很精彩。前行的動力是有很多種的,不只是非得有一定的壓力。
篇7
吳實和:我認為,這是各種因素綜合的結果。首先,人口老齡化催生了一個持續五十年高速增長的行業,這使得需求迅速擴大,而且很多商品是剛性需求。其次,連續多年的人均收入高速增長解決了大家的購買力問題,尤其在一二線城市,很多地區的人均GDP已經超過了一萬美金,按照發達國家和地區的經驗,達到這個數字的地區家用醫療器械的購買會持續快速增長。最后,國民的健康意識在不斷強化,解決了買不買的意愿問題。同時,我們通過努力凝聚了這個領域的大批人才,所以實現了較快的發展。
記者:近些年來,醫療器械市場空前繁榮,大道有打造醫療器械店中的“國美”的計劃,目前,企業經營重點主要集中在哪些方面?
吳實和:家用醫療器械行業是一個新興的行業,大道可以說是伴隨著這個行業一起成長的公司。目前我們已經初步確立了自己的行業領導地位,去年也開始和各地強勢藥店進行店中店合作,未來將形成以直營店和合作店為主的模式,用更快的速度來迎合行業的發展。
記者:市場在不斷變化,作為零售醫療器械經營企業,勢必將面臨人才、人工、房租等高成本的考驗,大道將如何應對?
吳實和:這個問題是整個零售行業都面臨的問題,既是普遍性的問題,肯定也有一些通用的解決方案。人工成本方面,我們一直鼓勵“家人”(大道員工的稱呼)通過為公司創造價值而實現自己的個人價值,我們強調靠本事掙錢、憑業績吃飯的理念。因此,店里經常出現收銀員收入超過財務總監、店員收入超過大區經理的現象,這方面我們不會吝惜。房租方面,當前沒有特別好的辦法,除了盡可能租期長一點以外,只能通過擴大銷售來提升坪效。
記者:您認為中國醫療器械的市場發展前景如何呢?
吳實和:中國整個醫療器械市場本身就有很大的潛力,中國醫療市場目前藥品大概占80%、醫療服務占5%左右、醫療器械只占市場的15%,而一個成熟的醫療市場,應該是醫療器械、藥品、醫療服務各占30%左右,應該是1:1:1。從這一點來看,中國醫療器械的市場發展前景非常好。
機遇和挑戰永遠是并存的,大道也清楚地看到,中國面臨醫療體制的改革會牽涉價格,而價格的壓力是企業需要去考慮的,大道對這些挑戰已經做好了充分的準備。進口的產品往往是在高端市場,我們應該更注重大眾的醫療需求,這跟中國醫療體制改革的方向是一致的。中國的醫療需求是一個金字塔,金字塔最大的部分在中低端部分,所以我認為醫療器械公司更應該考慮這個區間病人的需求。大道公司會推出高質量的、價格更合理的骨科產品,來滿足更多中國病人的需求。
記者:大道曾預計五年成為國內最大的醫療器械公司,十年成為覆蓋全國大中城市的連鎖企業。目前,企業的主要任務是什么?
吳實和:現在我們處在第二個五年計劃最關鍵的時期,這個時期就是要強化市場領導地位,實現又好又快的發展。最近三年,我們在保證公司各項指標健康的前提下,盡可能加快發展速度,爭取讓大道品牌深入人心,店鋪在全國鋪開,在大部分已進入城市爭取實現區域冠軍的目標。
記者:醫療器械科技規劃政策的出臺,指出將重點發展基層衛生體系的中高端醫療器械,作為專業的家用醫療器械經營企業,大道是否將受益?大道未來之路將朝什么方向發展?
吳實和:這個政策對于銷售醫用醫療器械的企業是重大利好,對我們家用醫療器械零售企業來說沒有太多的意義。在歐美等發達國家,大部分家用醫療器械是納入醫保報銷范疇的,也就是說只要有醫生證明,就可以去政府指定的醫療器械店刷卡購買,由國家埋單。我相信,隨著我國國力的逐年增強,未來也可以像歐美國家一樣,我們的老百姓可以到大道等行業內專業門店享受專業服務,同時享受國家醫保政策的補貼。也許到那時,家用醫療器械的春天就真正地來了。
篇8
銀江智慧醫院建設是銀江醫療五大業務的核心領域之一。銀江智慧醫院將依托物聯網基礎技術,致力研究物聯網的新應用與新技術,將智能識別、物聯網化導入醫院日常業務之中,持續改善醫療作業流程、醫療品質與保障患者的安全。
銀江智慧醫院的發展策略
銀江智慧醫院的產品開發和解決方案推出大致可劃分為如下三個階段:
1.第一階段:基于傳感器網絡、WIFI、RFID、條形碼以及其他傳感技術為基礎的部分簡單應用。在此階段,銀江智慧醫院將推出“銀江室內位置服務”、“銀江RFID數字簽名技術”以及“銀江輸液過程智能監視系統”等一系列產品。
2.第二階段:在醫院范圍內,實現“物―物”聯網及整體應用。在此階段,銀江將致力于“人―物”、“物―物”統一交互平臺的建設,以及醫院其他基于物聯網的一體化應用。
3.第三階段:無范圍、無縫隙的醫療機構及機構間“物―物”聯網及應用。物聯網化將是醫院信息化發展的一個最優狀態,也是未來努力的一個方向。
銀江RTLS系統解決方案
在醫院內部運行室內位置服務系統RTLS(Real Time Locating System)是醫院物聯網建設的一個基礎性平臺,通過RTLS可延伸很多與“人”、“設備”等相關的醫院物聯網應用,實現醫院資源與流程管理的優化。
銀江RTLS系統采用ZigBee組網技術,構建醫院無線傳感器網絡,通過無線傳感器網絡實現定位,系統采用了一種分布式定位計算方法。定位引擎根據無線網絡中臨近射頻的接收信號強度指示(RSSI),計算所需定位的位置,可實現2~3米的定位精度和0.5米的定位分辨率。
銀江基于RFID的數字簽名
醫療信息化、數字化向縱深發展,已經是一個不爭的事實。但是,如果不解決數字簽名的問題,那么所有數字化醫療記錄最終需要紙張打印、手工簽名。這樣的操作流程既給醫院帶來了額外的辦公成本,也給社會造成了巨大的資源浪費。我國電子簽名法的實施和衛生系統電子認證服務管理辦法(試行)的及時推出,為醫院的數字簽名提供了相關法律依據。
銀江醫療數字簽名解決方案是以PKI(Public Key Infrastructure)為基礎的公開密鑰技術來提供和實施安全服務。系統通過PKI體系的核心CA系統(Certificate Authority)實現數字證書的發放和密鑰管理等功能,并創新地采用了RFID為用戶存儲數字證書的存儲媒介。
適合智慧醫院傳感器的相關產品
物聯網的本質是指將各種信息傳感設備植入各種物品,實現物品的智能化,并將這些信息傳感設備與互聯網結合起來而形成的一個巨大網絡,在物品與人之間實現信息共享和互聯。因此,通過尋找適合智慧醫院的傳感器及相關技術,開發智慧醫院產品也是目前發展智慧醫院建設的一個重要途徑。
當前,銀江醫療正在著手推出一款智能靜脈輸液監控系統。通常靜脈輸液是臨床最為主要的治療手段之一,在靜脈輸液過程中,必須有人護理,以防鼓包和輸液結束時血液倒流等事故發生。尤其對術后幾乎需要24小時不間斷輸液的患者監護,更是讓護理者身心憔悴,當護理者發生困倦時,極易發生事故。因此,現在醫院內出現了有輸液患者就必須有陪護人員的現象,費時費力。
銀江智能靜脈輸液監控系統可對靜脈輸液過程進行實時監控,并利用ZigBee組網技術,形成無線傳感器網絡,監控信息可適時傳輸至護士PDA端,達到對輸液過程智能監視、及時響應的目的,大大提高了醫院護理工作的智能化水平。
篇9
從產品競爭力來看,中國的互聯網工具類,電商,社交類軟件并不遜色于全球龍頭企業的產品(甚至有些就是全球龍頭)。
此外美國的互聯網企業是產品化思維,他們不愿意將其產品做本地化調整,而是相信極致的產品在任何地方都有市場。相反,中國互聯網企業運營能力比美國企業強,更愿意做本地化的營銷和產品改變。這也讓印度,俄羅斯,巴西等這些新興市場國家給中國的互聯網企業出海提供了土壤。
中國互聯網巨頭的出海案例分析
當下正是中國互聯網企業出海的黃金高峰期。然而,全球各國不同的市場差異、以及國際巨頭的正面強勢競爭,都給出海帶來了很多風險和挑戰。阿里的速賣通,UC瀏覽器和騰訊的微信都從不同角度給予了我們一些啟示。
阿里在跨境電商出海的成功主要基于中國成熟且低價的商品供應鏈,以及阿里超強的平臺化運營能力。通過互聯網對于中間環節的打破,降低物流成本,提高效率,將中國商品的輸出從傳統渠道轉向互聯網渠道。2015年中國的出口金額是22萬億美元,占全球出口比例14%,跨境電商對比傳統貿易基數低,增速高,市場空間很大。
我們看到阿里旗下的速賣通在去年的雙十一共產生2124萬筆訂單,覆蓋到214個國家和地區,當天全球(除中國外)每100人中有1人逛了速賣通。俄羅斯是成交最大的國家,當天有300萬個包裹訂單。速賣通在俄羅斯的成功也有很強的借鑒意義:
1)正確的國家布局。過去一年原油價格的暴跌重創了俄羅斯經濟,導致了俄羅斯出現消費降級的趨勢。同時其對電商的免稅政策也扶持了行業的發展。兩大因素疊加推動了速賣通在俄羅斯的逆周期成長;
2) Marketplace的先發優勢。Marketplace本身是最高效的供需匹配模式,而速賣通很早就進入俄羅斯,建立了先發優勢;
3)優秀的本地化運營和推廣能力。包括雙十一在俄羅斯11個城市出現11輛11路公交車,并且推出專門的俄羅斯購物頻道。
聊完電商的速賣通,我們再看看社交的微信。中國第一大即時通訊和社交類產品微信早在幾年前也大舉進軍海外。根據應用分析公司AppAnnie統計的數據顯示,在社交類app全球榜單上,微信還在中國以外的另外12個國家和地區躋身前五。
從功能上來說,國內的大量用戶也感覺微信比Whatsapp更豐富,也沒有Facebook那么重,同時平均4.3次的日平均訪問量也高于Facebook1.7次的平均訪問量。然而,事實上微信的出海并不算成功。大部分海外使用微信的依然是中國人,作為和國人溝通的社交工具,而沒有中國業務的老外使用微信的并不多。筆者認為其中有兩個重要原因:
1)對于產品文化的差異。美國人喜歡簡潔的互聯網產品,微信對于他們來說內容太多;
2)錯過了互聯網流量紅利剛起來的爆發期。類似于日本和韓國都已經有了Line和Kakao,微信要切入就非常困難。
最后談談UC瀏覽器,不僅穩坐國內第一移動瀏覽器寶座,在印度和印尼兩大市場同樣具有市場占有率超過50%的壟斷性市場份額;同時其發行品牌9Apps也分別成為兩印最大第三方商店。
筆者認為,作為互聯網“標準品”的瀏覽器和應用商店產品,能夠在海外取得成功具有非凡的借鑒意義。畢竟瀏覽器和應用分發本土化的know how非常強,沒有兩把刷子很難打入當地市場。而且面臨的競爭都是來自于Chrome, IE,Safari,Google Play這種全球性品牌。UC能夠出海成功有幾個核心原因:
1)運營和產品本地化的思路。前面說過,許多美國互聯網企業出海后,拒絕做本地化的更改,給中國互聯網企業留下了巨大的生存空間。UC印度辦公室大部分是印度人,吸收了本地化知識,并針對性地提供本地化服務。據了解,UC在印度的網盤功能非常符合當地手機存儲需求巨大的特點(大部分人沒有電腦),而由于運營信號差,UC的穩定性也非常符合當地需求。UC做了大量本地市場研究從而對產品進行適當改造,公司管理層也認為,本地化研究要真正認識了解當地的文化,宗教,經濟和意識形態等。深度的本地化所形成的產品強競爭力,是國際巨頭所無法達到的。在印度板球盛事ICC期間,UC Cricket(UC瀏覽器上的板球專屬模塊)的活躍度超過了Facebook,而其中在印度對陣巴基斯坦的比賽中,UC Cricket擁有1000萬的關注用戶,超過了Facebook的800萬關注用戶。強大的本地化能力,正是UC比肩Facebook、Google等國際巨頭的殺手锏武器。
2)初期卡位成功后的強強聯手。在內容方面,UC和印度最大的在線視頻網站Hotstar、以及板球比賽報道網站Cricbuzz進行內容合作,一方面為用戶提供優質視頻內容和體育賽事實時報道,另一方面UC亦為合作伙伴帶來了強大流量效應。由于UC瀏覽器在印度市場的壟斷,對于其他希望進入印度的中國企業來說也具有強大吸引力。早前UC瀏覽器就聯手華為破局印度市場,UC幫助華為開發專屬品牌游戲,強勢聯合品牌營銷,并多次作為華為新機發售的合作伙伴。通過強大的流量效應,UC瀏覽器已成為中國企業的強勢出海平臺。
3)UC堅持做重品牌,堅信流量需要品牌化,也準備通過品牌來長期穩固地經營市場。通過印度市場的同類產品比較,UC瀏覽器將自身定位為:一個快而全的互聯網信息聚集地,并且通過硬廣宣傳產品賣點、端內用戶運營提升品牌形象(例如與印度知名藝人進行置換合作等),通過一系列抓住用戶眼球的品牌活動加深品牌形象,使得UC瀏覽器在印度的知名度和Chrome保持并列第一。
印度市場是下一個互聯網大國
那么壟斷印度瀏覽器市場到底意味著什么呢?在最新的互聯網女皇Mary Meeker報告中,她特別強調了印度是未來全球互聯網的增長引擎。
首先,印度具有移動互聯網崛起的必要因素:人口紅利。印度有三分之二的人口不到35歲,而且人口的絕對數量非常大。
其次,印度整個智能手機滲透率剛剛開始加速。在2014年底,印度智能手機的滲透率是20%,這個數字到2015年底已經超過了30%。
我們都知道滲透率從10-50%提升的過程是最快的。印度的電商業務和在線旅游業務也已經啟動。新德里的大街上,到處都是送快遞的印度小哥,大有復制十年前中國的感覺。摩根斯坦利預期,印度互聯網入網率將從2015年的32%躍升至2020年的59%。到2030年,印度有望成為坐擁十億入網人口的互聯網大國??梢哉f印度很有可能復制中國的互聯網奇跡。之前大量投資過中國互聯網公司的PE也已經在印度布局,包括南非報業,俄羅斯的DST,日本的軟銀和紐約的老虎基金。那么,這種冉冉升起的互聯網大國將是中國互聯網企業出海的絕佳選擇。已經在印度擁有50%瀏覽器市場份額的UC很有可能獲得大量和其他國內企業合作的機會。
篇10
全球手機市場規模市占率變化
全球手機市場近年來維持穩定的增長速度,包括IDC、Gartner及Strategy Analytics的3家國際級研究機構皆陸續統計報告及對2008年的預測,3家研究機構皆認為2008年全球手機銷售量增長率將稍遜于2007年;至于在廠商表現上,Nokia(諾基亞)全球市占率再突破40%,2008年可望再上一層樓,第2到第5名也出現變化,Motorola表現不佳市占及排名持續下滑,三星電子及Sony Ericsson急起直追有往順利擠入前3大。
1.IDC:2008年全球手機銷售增長僅個位數
根據IDC最新報告,雖然受到美國次貸風暴及物價上漲的影響導致增長趨緩,手機商量在節日購物季的增長從30.0%跌至11.6%,但在傳統圣誕旺季的帶動下,2007年第四季全球手機銷售量仍創新高,達到3.340億支,比第三季度增長了15.3%,2007年全年度銷售數字也達到11.44億支,較2006年增長12.4%。
在廠商表現上,Nokia依舊獨占鰲頭,2007年第四季手機出貨量增長率,較2006年同期增長26.5%,而其銷售總量的1.33億支,更超過前3大競爭對手的總和的1.18億支,全球市占率亦成功的由2006年同期的35.2%,提升至40%。而以全年度而言,Nokia也大幅領先群雄,拿下38.2%的市占。
另外三星電子在第四季依舊排名第2,手機出貨量達4,630萬支,市占達13.9%,在2007全年的表現也超越Motorola躍居第2;Motorola出貨量僅4,090萬支,市占由22%驟滑至12.2%;Sony Ericsson手機出貨量達3,080萬支,市占由8.7%小幅增長至9.2%;LG電子則以2,370萬支出貨量和7.1%的市占,排名第5。
IDC指出,三星電子從Motorola手中奪得全球手機市場第2名的位置是無庸置疑并值得稱許的。在過去的幾年里,三星電子的手機銷售增長率一直與全球手機市場同步,在2007年其增長率幾乎是全球手機市場的4倍;同時三星電子也成功抓住了美國和歐洲市場手機更新換代的機會,推出了一系列中檔和高端手機。至于Motorola在2007年的多數時間都在解決歐洲、中東和非洲地區以及亞洲的產品庫存的問題,市占率也自2006年第四季開始就持續下滑,這正是兩者排名出現變化的原因。
展望2008年,IDC預計全球手機市場增長將大幅趨緩,增長率將下跌至僅有個位數,而且今后幾年也可能保持這種情況。
2.Strategy Analytics:2008年全球手機銷售上看12.4億支
根據Strategy Analytics的調查報告,2007年第四季全球手機出貨量達到3.32億支,增長趨勢不變,除Motorola仍陷低潮、手機部門持續虧損外,其余四大手機廠商都創下單季出貨量新高,其中Nokia更是持續拉大領先差距,市占率超過40%,手機出貨量接近其它四大手機品牌的總和,Samsung、Sony Ericsson及LG也都出現穩定的營收增長及獲利能力。
在全年度的表現上,由于新興市場的手機銷售量增長,2007年全球手機銷售量比2006年增加10%,達到11.2億支。Nokia由于非洲和中東地區的手機銷售量大增,2007年手機銷售量高達4.37億支;三星電子2007年手機銷售量增長達1.61億支,超越Motorola,成為全球第二大手機制造商;Motorola 2007年的手機銷售量則降至1.59億支,市占率也從2006年底的23%降至13%;Sony Ericsson在2007年手機出貨量則首度突破1億支,音樂手機累計出貨已達到1.45億支,透過在新興市場猛推低價手機,市占率可望進一步挑戰10%大關。
展望2008年,雖然新興國家特別是非洲市場的手機銷售量將維持此一增長態勢,但飽和的歐美市場增長動能將趨緩,加上第一季部分供貨商可能會遇到零組件短缺的情況,因此預估2008年全球手機的出貨量為12.4億支,比2007年的11.2億支增長10%。
3.Gartner:2008年全球手機增長速度將下滑至10%
根據Gartner最新公布數據,2007年全球手機銷量達11.5億支,比2006年的9.909億支增長16%,大幅增長的原因主要得益于發展中市場的旺盛需求,Gartner指出,發展中市場是全球手機銷量增長的主要動力,其中以中國和印度最為突出。另外在日本和西歐等發達市場,隨著更多帶有電視調諧、全球定位和觸摸屏等新型功能的手機出現,消費者的需求得到了滿足。
在廠商表現上,Nokia仍然穩居全球第一大手機廠商的寶座,而且2007年第四季度占有的市場份額首度達到40%,2007全年共售出了4.35億支手機,遙遙領先其它競爭對手;至于Motorola的市場份額則持續下滑,被三星電子超越而退居全球第三大手機廠商,另外在其它手機廠商中,LG電子、三星電子和Sony Ericsson的市場份額均有所增長。
展望2008,Gartner認為雖然發展中市場將繼續高速增長,但北美和西歐等發達市場已經趨于飽和,因此導致市場增長速度減緩,預計全球手機銷量將增長10%,增長速度較2007年有所下滑。
5大手機廠商2007年表現及未來發展策略
1.Nokia第四季度凈利潤增長44%手機銷售1.335億支
得益于新型手機的熱銷,Nokia 2007年第四季度凈利潤同比增長44%,達18.35億歐元(約合27億美元),每股收益47歐分,超過了分析師的預期。營收則為157.17億歐元,比去年同期的117.01億歐元增長34%。
在部門表現上,手機部門銷售額為74.38億歐元,比去年同期的70.76億歐元增長5%;多媒體部門銷售額為30.26億歐元,比去年同期的21.36億歐元增長42%;企業解決方案部門銷售額為6.70億歐元,比去年同期的3.05億歐元增長120%。至于Nokia-Siemens第四季度銷售額為45.83億歐元,去年同期為21.84億歐元。
第四季Nokia共售出1.335億支手機,同比增長26.5%,比上一季度增長19.5%,全球市占率40%,高于去年同期的36%。其中在歐洲售出3720萬支手機,同比增長11.7%,比上一季度增長28.3%;在中東和非洲地區售出2360萬支手機,同比增長52.3%,比上一季度增長22.3%;在中國售出2020萬支手機,同比增長38.4%,比上一季度增長6.9%;在亞太地區售出3400萬支手機,同比增長43.5%,比上一季度增長15.3%;在北美售出510萬支手機,同比下滑13.6%,比上一季度下滑5.6%;在拉丁美洲售出1340萬支手機,同比增長7.2%,比上一季度增長39.6%。
另外Nokia在歐洲、中東和非洲、亞太、以及中國搶占了更多市場份額,但在北美洲和拉丁美洲的市場份額有所下滑。其第四季度的手機平均價格為83歐元,低于去年同期的89歐元,高于上一季度的82歐元。Nokia手機平均價格的季度增長,主要由于中高端手機在手機銷量中所占比例有所增加。
整個2007年,Nokia的凈利潤為72.05億歐元,每股收益1.83歐元;營收為510.58億歐元,比2006年的411.21億歐元增長24%;2007年共售出4.371億部手機,比2006年的3.475億部增長25.8%。
展望2008年,預估2008年第一季度全球手機銷量將低于上一季度,主要因為受到季節性因素的影響,而Nokia市占率將與上季持平,但手機平均價格將有所下滑。
另外為了鞏固其龍頭寶座,Nokia也有以下發展策略:
a.關閉德國廠打造羅馬尼亞成為最大手機工廠
在全球布局動作上,Nokia于1月16日宣布將于2008年中期關閉位于德國Bochum的手機制造工廠,預計將裁員2,300人,未來將把更多的生產任務轉移到成本較低的歐洲工廠,主要在羅馬尼亞。Nokia將與雇員代表進行談判,爭取與每位雇員達成滿意的解決方案。
據了解,位于德國Bochum的工廠在此之前的表現一直不如人意,盡管母公司追加了投資依然沒有起色,因此Nokia決定關閉工廠以挽救公司長期的競爭力。EQ Bank分析師Jari Honko表示,Bochum已經喪失競爭優勢,額外的投資無法提升市場競爭力。此外德國方面的勞動力成本10倍于臨近的羅馬尼亞,因此在德國維持制造工廠似乎并不明智。
而Nokia計劃到2009年底前將其一家位于羅馬尼亞北部的工廠打造成該公司最大的手機制造工廠。位于羅馬尼亞北部城市克魯日附近的這家工廠將于2008年2月11日投產。據了解,發展羅馬尼亞這個工廠的部分原因要歸結于政府改進道路和基礎設施,以及改造最近飛機場的計劃。
b.在手機中加入Google搜索引擎
Nokia于2月12日宣布,將在手機中加入Google的搜索引擎,初期只針對特定市場和特定手機,之前將擴展至超過100多個國家以及一些大眾型號的手機。Google搜索最初將與Nokia自己的搜索應用整合在一起,并預裝在Nokia新推出的四款多媒體手機之中。目前諾基亞有40款手機預裝了搜索應用。
其實在此之前,Nokia已經在一些領域上和Google展開合作,包括在Nokia互聯網平板計算機也Google搜索;此外,一些頂級型號的Nokia手機也支持Google旗下的YouTube網絡視頻共享服務。
c.持續進軍新興手機市場
另外看好新興手機市場商量,Nokia持續推出多款新手機,包括Nokia 2600經典和Nokia 1209,定位為新興市場的入門級用戶。其中Nokia 2600有多款顏色可供選擇,并可自由更換外殼,擁有彩色屏幕和MP3鈴聲,屏幕為128x160分辨率,內置FM收音機和30萬畫素的VGA相機,零售價格在稅前或補助前約為65歐元(約合94美元),目前已經開始上市銷售。
Nokia 1209為針對首次購買者而設計的手機,將在今年第二季上市,支持名片式電話簿,最多可儲存200個號碼數據,功能同樣簡單易用。Nokia 1209的手電筒功能可以為用戶提供斷電時的暫時照明,或者外出時作為手電筒使用,售價為65歐元。
2.三星去年第四季手機銷售創歷史新高的4630萬支
三星電子去年第四季手機銷售額達5.07億韓元,較去年第三季的4.8兆增長6%,全年度銷售額則達18.37兆韓元,較前年的17.19兆韓元增長7%,單季銷售量達4630萬支,創下歷史新高,全年銷售量達1.61億支,較2006年增長42%,全球市占率達14.4%。
三星電子指出,由于超薄型、500萬像素手機等高階產品及3G手機的銷售量增長,加上歐美等先進國市場及新興市場的穩定增長,使得銷售量及營業利益均超出預期。不過三星手機的平均單價也由第三季的151美元,下降至第四季的148美元,顯示低價手機擴大所帶來的風險仍未完全排除。
展望2008年,三星預估全球手機市場規模為12.3億支,而其銷售目標則為2億支以上,并將采取細分市場的策略來維持領先地位;另外除了將維持2位數的利潤之外,也希望藉由強化在北京奧運的營銷活動,提高其品牌形象。
至于在產品策略上,三星電子今年仍將持續加強其在高階手機及北美市場的銷售力道,其中高階手機將鎖定在500萬像素、智能型手機、GPS導航及觸控屏幕這4個主要項目,并期望能成功銷售5,000萬支價格在200美元以上的高階手機。除高階手機外,三星電子也全力搶占低價手機市場,計劃推出至少6款價格約30美元的低價手機,搶占東南亞、印度和拉丁美洲等新興市場。
3.Motorola第四季凈利潤下滑84%
Motorola于1月23日了2007年第四季度財報,由于手機業務表現不佳,Motorola第四季度凈利潤同比下滑84%為1億美元,每股收益為4美分,雖與去年同期相比有較大幅度下滑,但但仍然超過了分析師的預期;第四季度營收為96.5億美元,比去年同期的118億美元下滑18%。
第四季度Motorola共售出了4090萬支手機,低于去年同期的6570萬支。全年Motorola凈虧損為4900萬美元,每股虧損2美分;營收為366億美元,比2006年的428億美元下滑15%。
Motorola日前也宣布,作為全球裁員計劃的一部分,該公司2007年第四季度又裁員1600人??傆?007年前9個月,Motorola已經裁員約5100人,再加上第四季的1600人,2007年度總共裁員達到7500人,占其員工總數的11%。另外Motorola日前也宣布將關閉其設于美國伊利諾斯的Urbana-Champaign設計中心,并且裁員183人,該中心預計于今年8月中旬關閉。
面對手機部門的虧損日益增加,加上市占率的下滑及排名的被超越,Motorola也在思考未來的發展方向,市場上也傳出其可能出售手機部門的消息。究竟Motorola未來之路將如何走?是出售較佳還是如何翻身,在下一段將做更深入的剖析。
4.Sony Ericsson第四季共售出3080萬支手機
Sony Ericsson于1月16日2007年第四季度財報,其中受到中低端手機銷量增加導致手機平均價格走低,第四季度凈利潤同比下滑16.6%,僅為3.73億歐元(約合5.53億美元),為連續第二個季度出現下滑;銷售額為37.71億歐元,略低于去年同期的37.82億歐元,自公司2001年成立以來首度出現下滑。
第四季Sony Ericsson共售出約3080萬支手機,比去年同期的2600萬支增長18%,主要得益于中低端手機銷量的增加。由于繼續向中低端手機市場擴張,Sony Ericsson過去一年在全球手機市場占有的份額增加2個百分點,達到9%以上,但是其第四季度手機平均價格同比有較大幅度下滑,由146歐元降至123歐元。
整個2007年Sony Ericsson凈利潤為11.14億歐元,高于2006年的9.97億歐元;銷售額為129.16億歐元,高于2006年的109.59歐元;共售出1.034億支手機,高于2006年的7480萬支。
在產品策略上,除持續推出音樂手機產品外,Sony Ericsson也宣布與10家唱片公司達成合作協議,該公司將在PlayNow服務上增加內容,讓使用者經由他們的行動電話下載音樂。這些唱片公司包括Sony BMG、Warner Music Group、EMI、The Orchard、IODA、The PocketGroup、Hungama、X5Music、Bonnier Amigo及VidZone。透過這項合作,Sony Ericsson的PlayNow arena內容下載平臺將新增超過500萬首新歌曲。另外,Sony Ericsson也在法國Cannes秀展上宣布正與多家地區唱片公司進行協商,進一步將本土音樂內容直接帶給消費者。
Sony Ericsson在2004年2月推出PlayNow服務,為用戶以“先試聽、再購買”方式獲得和弦鈴聲,提供了最簡單的途徑。這項服務一推出,便受到消費者的歡迎。目前PlayNow服務已經覆蓋32個國家,用戶每年通過PlayNow和Fun & Downloads下載免費及付費的內容超過2億次。自從PlayNow推出以來,Sony Ericsson的服務范圍從手機擴展到包括MP3鈴聲、游戲、整首歌曲、主題及墻紙在內的多種內容下載服務。
另外Sony Ericsson也推出多款手機新品,包括在今年CES展上推出一款手控手機-Z555,不僅擁有炫麗的外表也具備一切智能型手機的功能,其最特別之處就在于手勢操控功能,使用者只要前后揮舞這款手機,就可以讓來電鈴聲靜止,或是讓Z555的鬧鐘轉為貪睡模式。Sony Ericsson還推出了可以高速上網的音樂手機W760,其內建GPS系統及Google Maps功能服務,并有1GB的內存,約可儲存900首歌曲,使用者還可以玩3D游戲。
展望未來,Sony Ericsson也定下了2008年將全球手機市占率增至15%、進入全球前三大手機廠商的目標,其策略是在2008年將優先關注北美市場和新興國家市場的高收入消費群眾,由于目前該公司在美國手機市場的占有率僅有2%,未來將集中力道進軍美國市場,擴展其手機產品陣容;至于新興國家市場方面,Sony Ericsson已規劃在中國及印度等地建立生產及銷售網絡,全力搶占當地市場。
5.LG電子去年第四季手機銷售創歷史新高的4630萬支
2007年第四季度LG電子移動通信部門銷售額為3.050萬億韓元(約合33.12億美元),同比增長10.3%,第四季度共售出2370萬支手機,再創歷史新高,主要得益于多款新型手機包括Prada、Shine等高階手機的熱銷,以及在新興市場表現優異,其手機營收占LG整體營收比重也突破4成。
展望2008年,LG電子預計手機業務將繼續有出色的表現,特別是在新興市場,預估該公司2008年手機出貨量可望突破1億支。
在產品上,LG電子2008年除將推出五大系列產品-“音樂手機、時尚手機、高階影像手機、移動上網手機及入門級機”外,也將持續強化其3G手機產品,預計推出10~15款的3G手機;在高階手機方面,LG電子也定下2008年售出4000萬支售價超過200美元的手機,占其2008年手機總銷量的40%。為了達到此一目標,LG也規劃今年將在全球各地砸重金進行廣告與營銷活動,將LG品牌打造成高價位,以拉近與Sony Ericsson之間的距離。
Motorola手機部門未來之路
由于手機銷售業務持續下滑,近來市場上也開始出現Motorola將出售手機部門的消息,此傳聞更在Motorola于1月31日宣布考慮出售手機部門后正式扶上面,各家可能出線的廠商,包括三星、Sharp、中國廠商華為、中興、甚至已退出手機市場的Ericsson也在傳聞行列之中。
分析Motorola手機業務之所以下滑如此快速的原因,大致有以下3個因素:
1.研發與產品推出速度不一致:Motorola一直被人垢病的就是其對市場敏感度不足,加上應變性不夠靈活,其手機產品在研發及推出的速度上更是不一致,導致其手機上市后已落居潮流下風,跟不上市場的節奏。
2.產品組合不當,新鮮度不足:Motorola雖每年都推出多款新商品,但其款式卻是非常的雷同,以Razr2、Rokr、Z8等為例,雖然增加了許多新功能,但在外型上卻愈來愈相同,感覺就只是升級版而已,完全沒有嶄新的產品,自然無法捉住消費性的心。另外像Motofone也是失敗產品的代表。
3.盲目追求市占率表現導致虧損增加:過去Motorola盲目的追求市占率及出貨表現,以為沖高出貨量就能帶來利潤,但卻在大量推出低價手機之下,導致手機平均價格大幅下滑,令其虧損日益增加。
不過在市場沸沸揚揚及一陣猜測之中,Motorola CEO Greg Brown又在2月11日表示,該公司仍將全力發展手機業務,現在的戰略評估是為了幫助這一持續虧損的部門通過新產品實現復蘇;Motorola主管企業開發和戰略的高級副總裁Don McLellan也表示,將盡快完成評估,并相信未來能重新奪回市場領先地位。因此究竟Motorola手機部門將何去何從,仍是個謎。不過雖然Motorola手機銷售成績及市占率連年下滑,但其超過1億支及13.9%的市占率仍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未來的方向,是否留下或退出被誰并購,都將沖擊著整個手機市場,也將讓整個手機市場版圖出現變化。
以目前的情況來看,有分析師認為其手機部門應可賣到200億美元。至于可能的買家或合作廠商,市場分析有兩種說法,一種說法認為韓國廠商三星有可能借此進攻Motorola掌握的美國市場;另一種說法則認為,三星這樣的廠商憑一己之力就能在國際市場進擊,收購Motorola毫無意義,反而是受困在區域市場的亞洲廠商,如日本Sharp、中國的中興、華為,甚至聯想,收購Motorola手機部門才更有意義,可以以Motorola為跳板,進軍美國與國際市場。
不過日前三星電子及LG電子也已表示無意購買Motorola手機部門。三星電信部門總裁Choi Gee-sung就表示,該公司在美國的市占率約為20~25%,因此無需購買其它公司資產;LG電子也表示從未考慮過要購買Motorola手機業務。因此目前看來以中國廠商呼聲最高。
中興營銷副總裁熊輝也表示,該公司一直就更廣泛的合作事宜與Motorola保持聯系,但沒有給出現有關系和未來計劃的細節。據分析師估計,Motorola的手機部門價值約在90~120億美元。當被問及對這個價格的看法時,熊輝拒絕評論合并的前景,只稱中興的財政實力很強,并表示如果想籌集資金,他們就有能力去籌集。
但分析家也指出,中國廠商能否解決Motorola目前軟件、硬件和營銷上存在的難題,將是收購問題的關鍵。Strategy Analytics也指出,大陸廠商買下Motorola手機部門的可能性不大,因為之前已有明基收購德國西門子手機業務這個失敗的教訓,這將會讓這些有意愿的廠商們好好的思索及參考。
除出售外,市場上也出現不同的聲音。Gartner分析師就認為,Motorola應該尋找一家合作伙伴,成立合資公司,就好比當初的Sony和Ericsson合資公司。投資者卡爾?伊肯則表示,Motorola應該一分為四:一家移動設備公司,一家企業移動公司,一個家庭聯網公司,一個移動網絡基礎設備公司。野村證券分析師Richard Windsor也認為,Motorola手機部門的問題完全是其自身的問題,而不是市場的問題;市場競爭需要有更多、更具吸引力的新產品,而Motorola的新產品并未吸引太多的用戶。
不管這些分析師如何建議,Motorola勢必得有一番改革才行。因此Motorola若無法找到適合的買家,則其振作是必須的。
1.重組其業務結構:過去由于Motorola多元股權結構導致董事會在戰略方向及業務重心等方面長期存有較大分歧,無形之中會給公司CEO操作具體業務和應對市場競爭造成很大的壓力,也往往使其決策受到牽制,Motorola今年計劃在2008年對其業務體系結構進行必要的調整和節約成本,以保證公司能實現既定的目標。
2.加重中高階手機產品力道:近兩年Motorola過于注重新興手機市場而推出多款低價手機,令其手機平均銷售價格大幅下跌而導致虧損連連,未來Motorola勢必改變其產品方針,加重中高階手機產品的力道,增加產品線以擴展市場,扭轉過去Motorola給人低階產品的印象。
總的來說,到底Motorola將何去何從,值得關注,畢竟雖其市占率連年下滑,但仍是全球前3大手機業者,不論是誰將其買去,都將使全球手機版圖出現重整。
結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