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冬的小詩范文

時間:2023-03-24 19:58:37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立冬的小詩,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立冬的小詩

篇1

您好!

又有一個多月沒見到您了,我很想您,您近來還好嗎?

在我每天想念您的同時也對您充滿了感激之情。為了給我創造更好的學習條件,您在外辛勤地工作,忙得無法照顧好自己,卻時時關心我的學習、我的生活情況。我真的很感謝您,希望您要照顧好自己,要注意休息。

昨天學校里體檢,我又長高了5厘米,體重也比原來重了1公斤了,上學期的校服好像有點短了,媽媽說這學期要再買一套新的,我想還是等明年再買吧,因為還不會太短,而且看上去還是新新的。媽媽聽了非常高興,說我長大了,更懂事了。

上周第二單元考試了,我得了雙百,我真開心,終于沒有再犯上次粗心的錯誤了,老師還在班上表揚了我,媽媽也說要獎勵我,您是不是也要表示一下呢?我想您一定又要笑著說我“尾巴翹到天上去”了,請放心,我一定會繼續努力的,爭取更上一層樓!

親愛的爸爸,您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身體,有空要常回來看我。

最后,祝您身體健康!工作順利!

想您的兒子:吳為鑫

篇2

企業領導對營銷者有什么看法?企業的CEO是否對你和你的營銷部門足夠重視?許多營銷者都在努力向企業董事會證明自己的價值,但人們似乎仍有一個疑問:營銷活動對企業業務發展到底起到了多大的作用?

許多非營銷人員認為營銷人員正面對一堆數據茫然不知所措,或者他們吃驚地瞪大眼睛,看著營銷人員未能真正了解投資收益時,就將大量金錢投入到社交媒體上。

一個曾在多家企業工作過的商業主管說:“近年營銷者有點迷失了方向。經過了前不久的經濟衰退和預算緊縮,營銷者的形象不再那么高大,其作用遭到了質疑。”

其他商業人士認為,企業營銷不像以往那樣主要依賴大筆資金投放廣告,現在的營銷活動注重了解目標人群,并更有效地使用數字化媒體,從而讓營銷活動更有影響力。他們認為,在企業的營銷活動中,營銷者沒能夠將創意性的營銷方法和企業的商業底線很好地銜接起來。

一家企業董事會的一位成員說:“老一輩的營銷人員和營銷機構現在都在努力爭取更好的投資回報,他們借助的方式是數字化渠道、體驗營銷和贊助活動。營銷團隊應該將創意性和投資回報率結合起來?!?/p>

對此還有另一種看法:“他們必須充分了解數字化渠道,因為他們現在的確還沒做好這方面的工作。”

一家不愿透露姓名的知名品牌董事總經理說,客戶已經在“數字化革命”中掌握了話語權,由此可能會對企業營銷部門造成損害。他說:“數字化革命對營銷活動產生了巨大的影響,而營銷者正處于喪失數字化革命決策權的危險境地。但是在客戶體驗營銷中的許多創新是非常具有技術驅動性的。如果談到企業的發展,掌控發言權的不是營銷部門,而是IT團隊或數字化團隊?!?/p>

如果讓其他部門掌控了消費者洞察,那么營銷部門在企業中就面臨失去地位的危險,這位董事總經理說:“營銷部門若要保住自己的地位,必須確保自己能夠對創新活動起到指導作用,能夠了解消費者的想法?!?/p>

要重視企業其他業務部門的工作,不要忽視他們對客戶的影響力,因此,營銷者必須與技術人員交流,而不是自己單獨采取行動?!懊總€人都希望擁有一些專屬于自己的東西,但如果IT部門和營銷部門不能緊密合作,那么在合作過程中雙方就會表現出一種排斥性,這對工作的開展是十分不利的?!边@位董事總經理說,“這就要求營銷者必須很好地了解IT團隊的職能。”

還有其他的證據表明,IT部門和營銷部門在由誰掌控數字化傳播策略上存在著分歧。埃森哲(Accenture Interactive)在2010年的一份調查報告上表明,董事會成員認為數字化營銷戰略是由IT部門和營銷部門共同掌控的,這就是明顯的與現實脫節的現象。

埃森哲調查T600名首席營銷官和首席信息官,之后發現,有58%的首席信息官聲稱自己是企業數字化營銷活動的功勛。然而,只有19%的首席營銷官對上述的首席信息官地位表示肯定,與之相對,70%的首席營銷官認為自己才是企業數字化營銷的掌控者。

對于埃森哲的營銷分析師邁克爾?史維拉(Michael Svilar)而言,首席信息官和首席營銷官都能成為企業數字化營銷的領導者,但是他們要迅速、靈活地攜手合作。他說:“現在的決策變得更具有實時勝,因此人們必須謹記讓商業策略更具有靈活性,而不只是制定一個年度計劃之后讓人們按部就班地執行,這種做法相對而言是比較遲緩的?!?/p>

營銷者如果不學習如何通過技術傳播信息,那么他們的工作成績將會大為遜色,史維拉警告說:“問題的關鍵是如何運用數據,而不是花費3個月的時間去分析數據和得出結論,然后便沒有下文了。這就要求營銷者要有一種不同的心態,需要對技術知識有更多的了解,因為營銷工作已不限于了解市場。由于營銷者不能很好地了解技術,所以更應該注重團隊協作?!?/p>

IT專家和營銷者通常都在努力培養一種有利于雙方的工作關系,但是由于營銷團隊沒能和其他部門很好地進行商業交流,因此可能會給其他部門帶來一些難處。

缺乏商業意識

對于營銷部門還有另一項控訴,一個金融服務企業的營銷部董事說,營銷部門不能夠很好地了解如何將消費者洞察轉變為有用的商業信息,無法讓企業受益。大多數品牌衡量的指標正是客戶“滿意度”,但是這位營銷部董事說,有時候,營銷部門缺乏商業意識,不知道如何利用調查得到的數據,無法將數據的分析結論運用于實踐。

“當企業處于最糟糕的市場環境中,營銷部門通常會繪制大量的‘客戶滿意度’圖表和搜集一堆數據,但是隨后卻沒有開展相應的行動?!边@位董事說,“但圖表上只有X函數和Y函數,我們看不到一些能切實轉化為營銷實踐的分析結論,如果能在這些方面做出改進,那么我們便能夠證明某項工作是否會對企業有可視化的盈利?!?/p>

顯然,可視化的收益意味著必須有額外的銷售額。而由于之前的經濟衰退,企業將投資回報率作為優先考慮事項。因此,就營銷部門而言,財務部門和采購部門會更多地參與到營銷工作中。

這位董事說,經濟衰退以來,企業里涌現出新的董事會角色,譬如首席風險官,因此,營銷董事似乎變得不太重要了。他說:“董事會一共就只有那么幾位董事,而就目前的市場氣候而言,風險控制官將會掌握企業的話語權?!?/p>

對于上述觀點,咨詢服務商TeletextHolidays的營銷總監馬克?布洛斯罕(MarkBloxham)表示同意。他認為財務部門現在會更多地參與到營銷活動中,這種做法能夠有助于更好地建立客戶關系。他說:“這場經濟衰退已經讓消費者變得很謹慎了,在這種情境下,營銷部門能夠運用對以往市場的了解以及品牌信任度和客戶建立關系?!?/p>

和財務部門一起合作,能夠讓營銷人員了解較大的財務支出項目能為企業帶來什么效益,同時也能更緊密地圍繞市場目標開展營銷活動。

馬庫?斯萊頓(Marcus Leyden)以前是連鎖超市索莫菲爾德(Somerfield)的采購部負責人,現在是咨詢機構Brightsourcing的總監,他說,營銷者應該更謹慎地思考如何用更少的錢辦更多的事?!罢嬲奶魬鹪谟?,他們是否能用低于預算70%的開支完成銷售任務。然而許多人沒有花時間去作市場調查,更好地了解市場,最終無法贏得更好的投資回報?!?/p>

這就是采購部門有助于營銷贏得聲譽之處。對于斯萊頓而言,營銷者之前已經習慣了線下采購活動,但現在他們必須習慣線上采購方式,而線上采購方式則完全處在采購部門的監督之下。他解釋說:“隨著營銷者的線下采購活動更有‘技巧性’,我認為營銷者可以通過線上購買方式為自己贏得信譽。”

營銷部門和財務部門、采購部門之間的合作越發緊密,彼得?威廉姆斯(Peter Williams)以前擔任時尚百貨老店Selfridges的首席執行官兼首席財務官,他

說,營銷團隊可以和財務團隊更加協調地合作,但是現在所有的營銷者都必須了解,自己投入的預算能為企業的每個部門帶來什么效益。

威廉姆斯現在是在線時裝零售商Asos的非執行董事,談及那些沒有預算效益意識的營銷活動,他說:“多年來,我和各種營銷者打過交道,而其中就有一個人認為預算在營銷策略中是無足輕重的問題,他說:別擔心,這總能解決的。”

這種對預算考慮的馬虎態度有時候可能會導致部門之間出現摩擦。阿斯達前人力資源總監大衛?史密斯(David Smith)承認,營銷預算有時是一個讓人產生嫉妒感的話題。他說:“營銷董事通常會被視為董事會中最富有的人,因為人們認為他掌控一大筆錢?!?/p>

對于所有企業的業務部門而言,預算分配之爭變得越發重要。而難處在于,營銷者最終拿到了這筆被稱為營銷預算的錢,然而這似乎卻讓營銷部門和其他部門相互分離。

如果營銷部門把自己封閉起來,不與其他業務部門攜手合作,這種做法將不利于建立客戶關系,某知名品牌的一位常務董事如此評論說。營銷部門必須努力保護客戶的利益,因此應該更加專注扮演好自己的守門人角色。但他告誡說:“營銷部門面臨著輸掉‘業務部門之爭’的風險。因此,他們除了要保護好客戶,同時要努力實現企業的總目標。”

觀點:

一家企業的前任營銷經理,現為某家商業企業的部門經理控訴:營銷者未能了解商業底線

我開玩笑地形容營銷者是提著兩只桶水走路的人,一手一只桶。他們走路的時候水桶都會上下顛簸,但這時候你又不能用計算器去確切地計算重量,以便保持兩邊完全平衡――總會有輕微的不平衡。其中一只桶里裝的是董事會的一些表決票,投票人即使看到了一則廣告也無法識別廣告的好壞。試圖找到一個讓營銷者和董事會都覺得有價值的策略,這是一個真正的挑戰。

營銷團隊必須證明自己了解企業的需求,證明自己清楚地了解企業的商業底線,扮演好自己的角色。但是就我接觸的企業而言,企業內部的人員仍沒能做到這一點。創意和媒體策劃應當齊頭并進,尤其是圍繞數字化媒體的策劃。但我現在就可以明確地說,營銷者未能充分理解并接受數字化媒體渠道。

在過去的兩年里,關于金融、法律和企業職責的相關工作在領導力和企業支持上起到了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大體上講,在經濟衰退期,作為輔助企業發展的營銷活動減少了。但是各個企業的情況也不盡相同。如果是在一些以品牌為驅動的企業里,譬如寶潔和聯合利華,你會看到營銷的地位仍保持不變,但是營銷預算卻大幅減少了。

在快速消費品企業里,財務團隊在推動投資回報上扮演著更重要的角色。因此,處于這種企業環境中的營銷者,更關心的是自己能為企業創造什么成績,而這些正是影響財務部門決策的重要因素。

大衛?史密斯(David Smlth),阿斯達(Asda)董事會前人力資源董事,現為商業顧問控訴:營銷者拿走了一大筆錢

我認為在市場營銷部門和人力資源部門之間確實存在著一些摩擦,因為人們似乎認為營銷董事是董事會中最富有的人,因為他掌控著一大筆錢。當企業處于經濟困難時期,要削減的第一項開支是員工培訓預算,而營銷項目卻能得到庇護。

遇到類似指責,你必須以幽默的語氣為自己辯論,這就是我在企業里的處事風格。

因為,諸如此類的事都與是否同意一項重要的議程有關,與如何共同努力解決問題有關。至于通過哪種方式解決問題,可能是通過非正式的研討會、喝咖啡時的閑談,或者其他方式。

而最終形成的策略,則取決于企業希望發展成什么樣的企業。企業的每一個成員雖然都是基于某個部門的職責開展工作的,但是最終仍然要符合大議程的主要目標,而這正是阿斯達的企業策略。

企業的營銷部門和人力資源部門總會有一些業務聯系,因為關于客戶數據和客戶認知反饋的信息必須與人力資源部門聯系起來,只有獲取了相應的信息才能更好地聘用相關人員。

因此,如果阿斯達試岡雇用一些合群的員工,以便讓自己的企業更具友好性,那么便能更好地了解客戶的想法。因此整個過程先是反饋對客戶的認知數據,之后更好地開展營銷工作。我過去總會花很多時間和客戶傾聽團隊交流,阿斯達采用了“企業商店”策略一我們給某個人50英鎊,然后陪著他一起購物,了解他的購物動機,看看是什么最終影響他購買了A產品而不是B產品。

每當我們和一個客戶傾聽團隊一起坐下交流時,他們都會談到,人們之所以購買阿斯達的產品主要基于三個方面的考慮,第一是很有價值,第二是阿斯達的服裝品牌George價廉而時尚,第三是阿斯達的員工是最友善的超市導購員。

因此,努力讓員工有符合企業文化標準的表現以及讓營銷部門員工了解客戶對于品牌的看法,兩者之間有著密切的聯系。所以我們會和營銷團隊談論許多關于企業認知的各種想法。

一家企業的常務董事控訴:營銷者自顧自地采取行動,卻沒有讓其他人了解他們如何讓企業受益

一個常務董事這樣批評營銷部門:它幾乎和企業的其他業務分離開來,自己單獨運作。

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金融服務企業常務董事說,他之前工作的企業有一個營銷中心,這個營銷中心每年都向其他業務部門收取用于營銷活動的費用。

他解釋說:“我以前每年都要支付100多萬英鎊,我在年初就寫好一張支付支票。我對這個營銷中心從來都沒有熱情,我只是把它看作一項開銷?!?/p>

在這種情況下,人們會認為營銷活動和企業的其他業務相分離,即使是營銷策略最終為企業帶來成功,人們也會忽視營銷活動為企業帶來的附加值。如果某些營銷活動開展得很糟糕,那么主要原因就是營銷中心忽視了和其他部門進行接觸交流。

他認為自己被這個營銷中心忽視了?!耙患移髽I有多個業務部門,而這個全權負責營銷工作的中心在采取營銷行動時不和大家一起協商,因為其他人的想法可能略有不同,因此營銷中心的工作人員干脆忽視其他人的想法,自以為是地采取營銷行動?!?/p>

如果企業旗下的各個品牌都擁有各自獨立的營銷團隊,那么企業可能就無法和客戶建立緊密的關系。他說:“但是,對比之下,我更愿意和自己的營銷部門保持緊密的關系,而不情愿將企業各個品牌的營銷部門剝離開來成立一個‘中央品牌團隊’獨立運作。如果每個業務團隊都被收取了營銷費用,然而他們卻看不到這些支出能為自己的部門帶來什么收益,那么他們就會將這筆錢看作一種開銷,而不是業務發展驅動力?!?/p>

這位常務董事還談到,在一些董事會看來,營銷活動只是一種為了證明客戶對企業感到滿意的舉動,主要是為了讓股東高興。

他建議,經營多個品牌的企業,應該讓各個業務部門獨自開展營銷活動。“人

們對企業運營多品牌存在一些爭論,而我很少看到多品牌運營成功的案例?!彼f,“好的營銷者傾向于進行分析研究,之后將分析結果轉化為財政指標,并創建一個用于發展業務的平臺。”

成功運作的營銷部門對企業運作的流程了如指掌,他們有著明確的戰略規劃,他們了解市場,能夠把商業挑戰轉變為商業機會。

營銷者反應:

Philip Price知名油輪公司P&O Cruises品牌營銷總監

現在大多數營銷部門都在采取精簡描施,在這一點上他們的做法要比兩年前聯明得多。其中一個因素是越來越多的財務人員參與到營銷工作中。

為了了解我們的營銷活動真正能給企業帶來什么成效,并了解其商業效應,我們現在和金融分析師的合作要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緊密。其中包括月末的投資策劃報告,未來的油輪預訂情況以及其他工作。但不管如何,讓營銷活動更具有職責性并不是一件壞事。

Marc Sandsrate Media and Audiences總監,《衛報》新聞媒體前營銷總監

董事會的每個成員對于營銷活動都有自己的看法。他們的看法一般不針對個別營銷人員,而其中大多數人對“融資”都沒有很深的了解。因此有一個問題:每個人都認為自己能做好營銷工作。

問題不在于企業的營銷總監是否稱職。經過了過去的10年到20年時間,所有企業都更加以營銷為導向,因此從這個意義上講,你必須承認這是一種進步。

過去的20年里營銷活動對市場發展的影響是驚人的,譬如企業和消費者之間的關系更加緊密,更加以客戶為中心。這就是好消息。

Mark BloxhamTeletext Holidays營銷總監

向企業所有的高層解釋戰略性的營銷規劃是至關重要的,包括首席執行官、財務執行官或首席技術官,這樣他們才能對企業的營銷戰略有所了解,從而有助于確保營銷戰略和企業的目標相符。

篇3

作者簡介:黃曦,廣州市廣播電視大學財經學院講師,碩士;余樂,廣州市廣播電視大學財經學院副教授,碩士。(廣州/510091)

*本文系廣州市廣播電視大學“十二五”第一批科研項目“整體視角下高校知識管理實施策略研究”(2012KY06)的研究成果。

摘 要:文章對A大學知識管理活動的影響動因進行了問卷調查。在文獻研究的基礎上提出了影響高校知識管理活動的20個因素。研究結果顯示這20項因素可以歸為4類:文化因子、制度因子、技術應用因子和硬件投入因子。

關鍵詞:知識管理;高校;因子分析一、引言

在知識經濟時代知識已經被看作組織發展的關鍵資源,因而知識管理被組織視為提高其核心競爭力的關鍵內容。作為知識密集型組織的高校,被視為知識的生產源、集散地和需求者,高校的發展急需要知識管理的支持。因此,高校實施知識管理是一個發展的必然趨勢。高校知識管理是在現代計算機及信息技術和知識管理理論的不斷發展的基礎上延展而來的一個課題,它關乎高校如何有效的獲取、共享、創新和運用知識資源,從而不斷優化升級高校的價值鏈;通過知識管理使高校能夠發揮知識的杠桿作用,使其他資源能更發揮各自的效力??傊?,對于高校而言如何實施知識管理是其面臨的一個重要的也是現實的課題。為了更好地實施高校知識管理,有必要了解影響高校知識管理活動的動因。影響高校知識管理活動的動因是什么便是本文要著重研究和探索的。

二、文獻回顧

高校知識管理其實就是高校管理者對存在于高校內部和外部的知識的管理與利用。其管理對象包括高校的內部知識也包括高校與各種外部機構產生關系而相關的知識。[1]高校知識管理的目的是通過將各種知識和智力資源進行有效整合,最終實現將這些資源轉化為生產力和競爭力。[2]高校知識管理的核心是知識共享,通過共享知識利用集體的智慧來提高高校創新力。[3]從流程上看,高校知識管理是高校對知識識別、獲取、存儲、整理、加工、學習、開發、傳授、轉讓、生產、創造過程,以實現顯性知識和隱性知識的共享流動,以便提高高校發揮集體智慧水平和創新的能力,以適應知識經濟的時代要求。[4]高校知識管理的內容十分龐雜,一般意義上講,高校知識管理內容主要包括:知識資源的積累和擴充;知識共享和交流的知識管理平臺的建立;知識共享和交流的文化氛圍的培育;知識交流共享的激勵機制的建立;知識資料的有效利用和不斷創新。[5]從功能上看,高校具有教學、科研、服務社會三大功能,因此在知識管理內容方面包括對教學過程的知識管理、科研過程的知識管理和服務社會過程的知識管理。[6]從知識分類上講,高校知識管理的內容涉及顯性知識和隱性知識兩種知識。[7]

對于知識管理的研究視角很多,有側重技術管理研究的,有側重行為管理研究的,也有兩者兼顧的,因此就有了知識管理的技術學派、行為學派和綜合學派。[8]而對于什么成為知識管理活動的影響動因的研究中,汪克強、古繼寶認為組織結構、企業文化、管理技術是知識管理系統的三大支持系統。[9]莊越、王開明認為知識管理成功在于:營造企業知識環境,創建企業知識庫,開放的企業文化和全新的價位觀,領導層的支持和管理目標的明確。[10]王春總結出了知識活動機制的三要素即信息技術、企業文化、組織結構。[11]徐英分析總結了影響知識管理效果的知識管理構面主要有:領支持力、人力資源、組織結構、基礎設施和組織文化。[12]

已有文獻重點闡述企業或一般組織的知識管理影響因素,而本文重點希望探索高校知識管理的影響動因。本文調查A大學的教職員工,通過問卷調查了解高校工作者的知識管理活動的認知,希望通過本研究發現高校知識管理中的影響動因,并為其改善提供建設性意見。

三、研究方法與過程

1.問卷設計

為了探索高校開展知識管理活動的影響因素,本研究在文獻研究的基礎上參考了劉武成[13]、徐英[14]、王春[15],以及韓維賀等人[16]在量表設計方面的成果進行了問卷設計并展開實證分析。問卷是采用具有較佳內部一致性的李克特5點量表法(Likert-type Scale),將高校知識管理活動影響因素的問卷設計為包含20個條目的量表,如表1所示。表1 高校知識管理實施情況調查問卷

2.問卷調查

筆者于2012年9月-10月對來自A大學的教職員工發放問卷157份,收回問卷147份,回收率為93.6%,剔除問卷中題項選擇有缺失的的問卷后有效問卷142份,有效問卷率為90.4%。統計研究工具為SPSS13.0。

四、實證研究

1.樣本分布與特征

本文對被調查者的性別、學歷、職稱、職位、所在部門、工作年限以及對知識管理的了解程度進行了頻數統計。按照有效數占總數的百分比統計顯示:被調查者男性占38%,女性占62%;被調查對象的學歷基礎是大專占6.3%,本科占56.3%,碩士占35.9%,博士占1.4%;被調查者的職稱分別是正高占2.1%,副高占19.7%,中級占33.8%,其他占44.4%;被調查者的職位分布是教職員工62%,中層管理人員占13.4%,基層管理人員占24.6%;被調查者所在部門的分布是教學部門占49.3%,教輔部門占22.5%,管理部門占28.2%;被調查者對知識管理的了解程度分布是21.1%比較了解,66.9%一般了解,12%根本不了解。

2.描述性統計分析

表2是關于量表條目的描述性統計結果,它按照均值進行降序排列。其中“學校為教職工均配備計算機”和“學校有基于互聯網或內部網的論壇”的均值高于4,這兩項屬于知識管理的硬件投入因素,說明被調查者認為這方面是影響A大學知識管理實施的最重要因素。而除了“學校設計專門的流程促進部門的知識交流”以外的17項的均值都在3.0-4.0之間,說明這些項目被訪者認為比較重要,它們反映了學校文化、制度、技術和硬件因素。而“學校設計專門的流程促進部門的知識交流”的均值只有2.93,說明被訪者認為此項沒有那么重要。而從條目標準差來看,0.8以上的分值分布比較散,說明大家對于不同影響因素的認知存在偏差,這也說明了即使是高校工作者也對于知識管理沒有達成一致的認識。表2 量表條目的均值與標準差

3.信度分析

為了了解問卷的可靠性與有效性,要做信度檢驗。在李克特態度量表法中常用的信度檢驗方法為“Cronbach α”系數及“折半信度”(Split-half reliability);在社會科學的研究領域或相關期刊中,α系數的使用率甚高。[17]因此,本論文為了驗證樣本數據的可靠性與有效性,利用Cronbach α系數進行信度檢驗。

根據大多數學者的觀點,一般認為總量表的信度系數如果大于0.9,則表示該量表的信度甚佳;若在0.8一0.9之間是可以接受的;如果在0.7一0.8之間就應該進行較大的調整;如果信度系數小于0.7,就必須重新設計。但如果是針對總量表中的分量表而言,其信度系數最好要大于0.7,不過在0.6至0.7之間,也還可以接受。[18]本研究中各條目間的總的Cronbach α信度系數為0.93(見表3),大于0.9,說明量表信度非常好。

4.效度分析

內容效度(content validity):是指測驗或量表內容或題項的適當性與代表性,即測驗內容能反映所要測量的心理特質,能否達到測量所要測驗的目的或行為。[19]內容效度采用邏輯分析與統計分析結合評價。從邏輯分析來看,內容效度高低取決于題項取樣的代表性程度,這主要是依賴專家對取樣適應程度的分析而定。如果專家評價認為量表題項對于欲測量的構念有很高的代表性,就可以認為量表的內容效度高,反之則低。[20]本研究采用“量表評定法”來驗證內容效度,邀請2名管理學博士、1名統計學博士和1名管理學教授試填,20題項都得到80%以上的同意百分比。而且從調查結果來看,66.9%的測試對象對知識管理有一般性的了解,21.1%的測試對象對知識管理是比較了解的。統計分析采用單項與總和相關分析法來評價,也就是計算每個條目得分與條目總分的相關系數,根據相關系數顯著性來進行判斷,相關系數的顯著程度越高,量表效度越好。[21]如表3所示,對各條目和條目和進行相關分析發現,量表中的條目與條目和都在0.01水平上顯著相關。邏輯分析和統計分析都表明該量表具有較高的內容效度。表3 條目與條目總和的相關系數

5.因子分析

為驗證20個條目能否進一步轉化成具有概念化意義的因子,本文采用基于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s analysis)的因子分析方法,因子旋轉方式采用最大方差旋轉法(varimax),并將特征值大于1作為因子提取的標準。在進行因子分析之前需要使用KMO(Kaiser-Meyer-olkin)和巴特利特球形檢驗(Bartlett’s Test of Sphericity),來檢驗數據是否適合做因子分析。結果顯示:KMO值為0.9(大于0.8很適合),巴特利特球形檢驗統計量為1757.818,相應的P

(續表4) 注:因子提取方法為主成分分析法,因子旋轉方式采用最大方差旋轉法。

這四個因子分別被解釋為制度因子、文化因子、技術應用因子和硬件投入因子。這四個因子概括了20個問題的量表。制度因子主要包括:P6.學校各部門能有效的協調,P7.學校的管理層次扁平化(即層次少),P8.學校有取得和發現知識的流程,P9.學校的組織結構有利于知識的傳播和共享,P10.學校設計專門的流程促進部門的知識交流,P11.學校有針對不同層次教師的在職學習培訓制度,P12.學校建立有效的崗位輪換制度,P13.學校建立對創造性貢獻的獎勵制度,P14.學校有促進知識共享的激勵機制。被這些條目解釋的制度因子主要體現在知識管理制度與組織結構對知識管理的支撐作用。文化因子主要包括:P1.學校倡導學習,P2.學校鼓勵創新,營造開放和信任的工作環境,P3.在知識共享中教職工高度參與度,P4.學校尊重教職工的不同建議,P5.學校贊賞團隊精神。被這些條目解釋的文化因子說明被調查的教職員工認為組織文化是影響知識管理的重要支撐因素,知識管理必須依賴文化才能從根本上得以構建。技術應用因子主要包括:P18.學校建立了知識庫,以滿足員工的知識需求,P19.學校建立了知識地圖,以展示知識資源的聯系,P20.學校采用知識挖掘、檢索分類技術。被這些條目解釋的技術應用因子說明被調查的教職員工認同技術是知識管理活動的工具和實現手段。硬件投入因子主要包括:P15.學校為教職工均配備計算機,P16.學校有基于互聯網或內部網的論壇,P17.學校有先進的信息系統來輔助員工的工作。被這些條目解釋的硬件投入因子說明教職員工們認為學校必須有一定硬件投入才能實現信息技術的應用和最終的知識獲取、傳遞、共享與應用。

這四類因子共解釋了總方差的67.327%,其中制度因子解釋了總方差的20.6%,文化因子解釋了總方差的18.618%,技術應用因子解釋了總方差的17.094%,硬件投入因子解釋了總方差的11.016%。至此問卷設計時進行的A大學知識管理實施過程中的影響因子的分類假設基本得以驗證。

五、研究結論

在前人的理論研究和量表設計基礎上,本文提出了影響高校知識管理活動的20個因素。通過對A大學的問卷調查,結果顯示這20個因素可歸為4個因子,本文將其命名為:文化因子、制度因子、技術應用因子和硬件投入因子(如圖1)。這幾個因子共同影響著高校知識管理活動的進程,高校要更好的開展知識管理活動需要從這幾個方面著手。

圖1 高校知識管理活動影響動因

首先,要營造大學應有的知識共享與創新的文化氛圍。高校理應營造起一種“尊重知識、共享知識”的文化氛圍,實現“知識共享”和“利益分配”的有效結合,只有這樣知識共享行為和知識創新才能在高校中真正實現。[23]為了營造這種文化需要學校領導的支持;要促進學習型組織文化的建設;在高校中普遍營造團隊合作、相互信任的氛圍;同時要推進學術批判,學術寬容,鼓勵學術爭鳴。

其次,應該建立起支持共享文化實現的制度平臺。在高校中,科研工作和知識創新不是一蹴而就的工作,是需要研究人員和高校教師們花費大量的精力和時間才有可能完成的。這些付出甚至不能僅僅用薪水來補償,而知識共享卻可以輕松的實現“免費搭車”。所以如果不在制度上明確規定如何補償有關人員的付出,那么知識的傳播和共享就只能被“待價而沽”。從實際情況來看,高校往往重視特殊人才的發展,這個無可厚非;但忽視對知識共享行為的激勵卻極不利于高校的長遠發展。[24]那么在組織制度方面,需要建立柔性化、扁平化和網絡化的學習型組織來促進知識的交流與創新。同時成立知識管理專職機構,設立知識主管,使知識管理這個系統工程能有專門部門和專人管理。而在組織機制方面,要將知識共享的激勵機制、知識共享收益機制、知識壟斷的限制機制和知識產權保護機制結合起來,保障知識工作者的利益和激發他們的工作動機。

第三,應該建立知識管理的硬件及軟件支持系統,并強化技術應用。知識管理的實施必須有先進的知識管理系統來支撐,包括各種軟硬件的投入和技術應用與推廣。知識管理涉及知識的識別、獲取、組織、存儲、共享、應用等環節,這些環節需要強大的技術支持和技術推廣應用。例如,建設數字化校園;建立規范方便的知識共享操作方式;發展校外知識網絡;引進針對知識管理不同流程的技術手段和方式(如數據挖掘技術、群件技術、文獻管理技術,存貯結構技術等)。[25]

參考文獻:

[1] 丙國強,邱鳴.大學知識管理中的觀念創新[J].江蘇高教,2001(5):25-27.

[2] 周九常.試論高等院校的知識管理[J].鄭州航空工業管理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2,21(1):1-4.

[3][5][23] 張旭.論高校實施知識管理的有效策略[J].理論導刊,2007(10):112-113.

[4] 劉萌芽,李妮.論高校的“知識管理”[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0(3):44-46.

[6] 莊薇.我國高校知識管理的實踐研究[D].蘭州:蘭州大學,2008.4-6.

[7] 汪懌.大學知識管理初探[J].遼寧教育研究,2005(3):27-29.

[8] 徐向藝,辛杰.企業知識管理[M].濟南:山東人民出版社,2008.50.

[9] 汪克強,古繼寶.企業知識管理[M].合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出版社,2005.21.

[10] 莊越,王開明.企業知識管理成功因素研究[J].價值工程,1999(S1):154-158.

[11][15]王春.基于知識管理的新服務開發影響因素分析研究[D].重慶: 重慶大學,2007.43.

[12][14] 徐英.中小企業知識管理影響因子實證分析與應用研究[D].合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2007.

[13] 劉武成.工程設計項目知識管理影響因子實證分析與應用研究[D].長沙:中南大學,2009.

[16] 韓維賀,李浩,仲秋雁.知識管理過程測量工具研究:量表開發、提煉和檢驗[J].中國管理科學,2006(5):128-136.

[17][19] 吳明隆.SPSS統計應用實務問卷分析與應用統計[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3.63.

[18][20] 侯俊東.非營利組織感知特性對個人捐贈行為影響研究[D].武漢:華中科技大學,2009.86.

[21] 柯惠新,黃京華,沈浩.調查研究中的統計分析法[M].北京廣播學院出版社,1992.363.

[22]余樂,黃曦.物業服務企業知識管理影響因素實證分析[J].中央財經大學學報,2012(2):79-85.

篇4

【關鍵詞】高職院校 教師發展 內動力 機制

高職院校的發展根本取決于教師團隊。一支優秀的教師團隊是提高學校教學質量,提高學校發展速度的重要保障。教育部于2011年出臺的《教師專業標準》指出,教師要有能力為重的基本理念,堅持終生學習,并對教師的專業理念與師德、專業知識和專業能力做出了具體的要求。教師的職業生涯迎來了一個新的挑戰,同時其也為教師的發展帶來了機遇。

一、研究教師內動力的起因、目的與意義

在工作中,我們經常看教師們在煩瑣而重復的工作中奔波勞碌,在重復勞動中禁錮了思想,不知道該怎樣學習提高,應該充滿創意的教學活動變成了機械化的教學。在與教師的交流過程中我們認識到,教師們不拒絕發展,但教師的發展需要一個積極向上、良性競爭的團隊引領,需要廣闊的視野和發展目標。通過研究與實踐,我們以為教師專業發展的動力因素分為外因和內因。

(一)發展的內外部因素

社會日益進步加大了對教育的要求,迫使教師必須發展。百年大計,教育為本。教育是推動社會進步的動力之一,是提高國民素質、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根本途徑。國家發展綱要明確指出,強國必先強教。優先發展教育、提高教育現代化水平,對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奮斗目標、建設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具有決定性意義。

隨著互聯網的廣泛使用,教師與外界的接觸越來越多,能夠越來越快地接受更多的信息,越來越多的教師對專業發展有了更多的人生價值追求。如何按時代需求發展,如何持續加快專業成長,已成為每一位渴望發展的教師首先思考的問題。

(二)研究教師內動力的目的與意義

以前,國內外的研究都是有關于教師隊伍建設的理論,其中大部分是通過教師教學技能的完善來實現教師專業發展,通過培訓、交流反思來提高教師教學技能,使教師專業得到提升。目前,各地開展了越來越深入的區域培訓活動、網絡環境下的自主學習。各種各樣的培訓使教師的教學技能、教學理念得到了大幅度提高。越來越多的教師在培訓中獲益。教師們在相同的培訓中發展也有差異。有些教師想要發展,但常常力不從心;有些教師牢牢把握培訓的機會,不斷進步;還有的教師在繁重的工作中疲于奔命,培訓的情緒低迷,出現職業倦怠現象。

教師職業是高尚的,教師隊伍建設不是要培養一群技能超群的尖端人才,而是要訓練出一群有思想、能創造、有活力、持續發展的教育工作者。教師內動力提升的研究,有助于改良教師管理工作,推詠淌Χ游榻ㄉ瑁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它有助于學校推動教師持續發展,營造和諧共進的校園氛圍。

二、提升教師內動力的有效方法

(一)培養教師的職業幸福感

教師是引領社會發展的人,教師也是情感豐富的人。教育工作是一份哺育幸福、成就祖國未來的不可缺失的工作,教育工作者應該是幸福的人。教師以職業幸福作為精神動力的本源。如今,教師面對的社會大環境錯綜復雜,常常會陷入種種矛盾和沖突之中。教育專家提出,教師應該獲得和常人一樣的幸福。而筆者認為,教師應該獲得比常人更多的幸福,更應該獲得教師職業的特殊性帶給教師的特殊幸福,即精神世界的幸福。如果廣大教師都能想到這一觀點,那么,當面對暫時的教育教學中的困境時,就可以正確對待。由此可見,教師能否有自我實現的機會,能否在發展過程中獲得更多的認同感和滿足感,是教師能否提升內驅力過程中持續的動力。職業發展和提升自我水平是一個追逐幸福的過程。我們研究教師的發展,可以引導教師快樂地工作,可以讓教師們在平凡的工作中實現教育的理想、追逐人生的幸福。通過研究,可以從教師自身的特長出發,挖掘其潛質,本著以人為本的原則,點燃教師的工作激情,引導其主動發展,能幫助教師在不懈的追求中感受職業幸福,從而提升其內驅力。

(二)內動力的激勵機制

管理者必須有強大的動力,而且要正確運用動力,才能使管理持續而有效地進行。在現代管理中可將動力分為三大類:物質動力、精神動力、信息動力。本文所指的內動力主要是指精神動力,它既包括信仰、精神刺激,也包括日常思想工作。精神動力不僅可以補償物質動力的缺陷,而且本身就有巨大的威力。在特定情況下,它也可以成為決定性動力。從龐麗娟、洪秀敏的《教師自我效能感:教師自主發展的重要內在動力機制》中筆者得到很好的啟示:“教師自我效能感是指教師對教育價值、對自己做好教育工作與積極影響兒童發展的教育能力的自我判斷、信念與感受?!庇纱丝梢?,教師的持續發展,既是社會的需要,更是個體的需要。教師專業發展是綜合因素的結果,有教師自身的努力,有學校的培養,也還需要學生、家長、社會的幫助與支持。教師應在專業發展過程中不斷認識自我,建立自信,挖掘潛力,不斷實現著自我超越,在社會的認可和贊譽中不斷激發出前進的動力,得到職業幸福感,實現人生的價值。教師的自我效能感不僅影響著教師對所從事職業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對教學工作的關注和投入程度以及在遇到困難時克服困難的堅持,更能影響教師內在潛能的全面發揮,由此也必然影響著教育的有效性,這將直接影響教師對職業的認同。

(三)搭建舞臺,幫助教師發現自我

由個體組成團隊,由“一枝獨秀”走向“百花齊放”,我們可以為教師們搭建一個“八仙過?!钡奈枧_。這個舞臺既有科技教育、教育案例、心理教育等常識性培訓,又有團隊成就的快樂分享。每一位教師都積極收集資料,精心籌備,準備上臺的過程對上臺的教師來說是一次寶貴的學習經驗過程。教師們都說,做一次講座可以讓自己提升一次。小小講臺,大大舞臺,教師們在這里盡展風采,更感受到職業的幸福。

(四)專業培訓引導

教師的專業化發展離不了專業的培訓。首先,我們可以給教師們介紹和提供一些專業的培訓機構和相關的專業書籍;其二,我們的培訓專家要有豐富的經驗,這樣不僅讓被培訓者折服甚至傾倒,同時也為被培訓者揭開了謎團,打開了死結;第三,培訓專家還要耐心傾聽被培訓者陳述觀點,有時候很多被培訓教師都有自己的“觀點”,而我們就可以通過他們的傾訴來準確地把握教師們的困惑所在,這樣我們就可以對癥下藥,有針對性地進行培訓,因而,培訓者要創造更多的機會與被培訓教師進行交流;第四,新課程培訓就要運用新的培訓形式,要充分體現主體思想、互動促進、體驗感悟、合作學習的理念。我們還可以想多種辦法來引導教師提升內驅力,諸如上互聯網、買專業的書本自學、訂相關的刊物學習、主動請教身邊的同事等。從長計議,提升教師內動力應該是當前課改培訓的關鍵所在。

三、結語

教師是指受過專門教育和訓練的,通過學校向學生講解文化知識和技能的,對學生進行思想道德教育的,培養學生各種生活情趣的,把學生培養成社會各行業所需要的教書育人的專業人員。教師發展是通過各種各樣的學習和培訓途徑,不斷提高專業水平、心理素質、教育理念的過程。綜上所述,以職業幸福作為教師精神營養的根本,通過實現自我超越,教師們可發展自我,超越自我,提升教書育人的內動力。

【參考文獻】

[1]朱躍躍.促進教師專業發展創新教師培訓特色[J].重慶第二師范學院學報,2004,17(4):76-78.

[2]吳為民,李忠.特色教師的成長過程[J].上海教育科研,2004(1):65-67.

篇5

江蘇 邵雯可

風刮來一粒種子,真不幸運,這粒種子落進了一個小坑里。

種子不氣餒,扎下根來,沒過幾天發芽了,它還沒把小腦袋探出小坑洞,風兒又刮來沙子,“刷啦”又撒進了坑洞里。

沙子一直埋到小嫩芽的脖子,小嫩芽拼命地扭扭身子。沙子瘋狂地笑道:“哈哈,小嫩芽,我看你是活不了了,就別再費勁了吧!”

小嫩芽倔強地咬咬牙說:“不,我要活下來,我要長大!”它拼命地站直了身子,拼命吸收泥土里的營養,迎著陽光長啊,長啊……小嫩芽硬是咬緊牙關,長高了一厘米,可還是沒能鉆出坑洞。

風兒又刮來泥沙,泥沙無情地撲進了坑洞里。糟糕,小嫩芽好不容易從沙土里鉆出來,這次被徹底地埋進了泥沙中,直至頭頂。泥沙笑得更瘋狂了:“哈哈……小嫩芽,這回你認輸了吧,我看你啊,就認命吧!你天生命就不好,沒生在一塊平坦的土壤里。快快認命吧,別做無謂的掙扎了!”

小嫩芽在泥沙下,都快喘不過氣來了,它使盡全身力氣,扭動身子,蓋在身上的泥沙被抖落了一些。小嫩芽終于探出了一點頭,它虛弱地說:“不,我絕不認命!無論環境多惡劣,只要還有一線生機,我就絕不放棄!努力,努力,再努力!”

篇6

在投入產出比日益降低,行業競爭趨于慘烈的背景中,選擇什么方向進行市場突破?

我們關于創新的誤區在哪里?在管理、體制、產品等方面,什么才是真正的創新重點?

中國消費者的結構和認知變化是什么樣的?給我們的機會在哪里?

在中國零售業快速整合帶來的巨大壓力下,制造商需要怎樣的渠道策略?

2005年12月17-18日,在《銷售與市場》雜志社與中央電視臺廣告部聯合主辦的“2005年度中國營銷盛典”上,國內十幾名來自研究和實踐領域的著名營銷專家,同與會的300多位企業代表,針對一系列問題進行了深入探討和交流。

從2003年開始,每年12月份,都會有一大批營銷精英匯集營銷盛典,回顧過去,展望未來,總結得失,探討營銷的未來之路。作為國內最具專業深度和務實精神的年度營銷盛會,“中國營銷盛典”已成為中國營銷領域研、產、學交流,以及企業營銷管理者把握市場競爭走勢、提高認識和廣泛接觸業界精英的最佳平臺。

在各行業毛利率普遍走低,中國企業規模擴張和持續盈利的矛盾日漸突出的情況下,2005年度營銷盛典將研討的主題鎖定在“低毛利時代中國企業營銷如何破局”。多位營銷專家和優秀企業高層管理者共同檢視企業營銷行為,解讀當前低毛利時代的營銷環境變化,探討新的、可持久的競爭優勢來源,求解營銷深度化需求與成本控制、高投入與低效益沖突的解決之道。

篇7

一、師德對自身師能提高的促進作用

具有較強事業心和責任感的教師,往往具有“不用揮鞭自奮蹄”的精神。在工作上不僅能全身心投入,而且不敷衍塞責,總是認真嚴謹,精益求精,盡職盡責。這樣的教師,在工作上往往“不因事小而不做、不因分外而不理、不因利小而不為”。教師的人格力量是影響教育質量的潛在因素,它比言語教育具有更強的心靈滲透力,它對教育質量的影響也更持久、更深遠,這就要求我們教師從自身做起,努力提高道德修養和人格魅力。

實踐證明一個優秀的教師首先應該是一個優秀的人,一個愛崗敬業、熱情執著、人格獨立、富有愛心、公平正直、品行端正的人。這是作為一個優秀教師所必備的品質。而一個有良好師德的教師必然要求自己在業務上不斷提高,良好師德能夠使教師自身善于認識自我、發現自我、完善自我、戰勝自我、實現自我、超越自我,這也是一個教師不懈追求的目標。

二、師能對師德自身的牽引作用

師德并不是道德規范和行為準則本身,而是把規范、準則內化為自身的素質,師德常常通過社會輿論和教師個體內心信念等手段,確立教師內在的榮辱觀、善惡觀,從而實現教師按職業道德原則進行自我控制、自我調節、自我修養的目的。教育教學是一項長期、復雜、瑣碎、艱苦的工作,這決定了教師必須有持之以恒、任勞任怨、默默無聞的敬業和奉獻精神。有崇高的師德,才會為自己所選定的事業去奮斗,才不會計較個人得失,才會認真鉆研業務,堅持不懈,精益求精,銳意創新,才會自覺和自愿地提升自己各方面的修養。總之,師德是做好一切教學工作的前提和保證。

“學高為師,身正為范”,這八個字有力地概括了教師必備的基本素質――師德和師能。師能是發展之本,師德是教育之魂,高尚的師德是提高師能的前提,精湛的師能又是實踐師德的基礎。師德決定師能,師能提升師德??梢姡瑤煹屡c師能的關系是相輔相成的,它們緊密相連,相互作用。師德是師能得以發揮的保證,是師能不斷提高的動力;師能的不斷提高又作用于師德,對師德自身產生牽引力。

三、師德對學生的榜樣作用

“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育人就必須傾注你的愛,教師的言談舉止、興趣習慣、學識水平等都對學生有影響,“德為師之本”,“師者,人之楷模也” 。“師德是立教之本,師以德而立,無德難為師”,在學校里,老師就是學生的鏡子,是學生最為關注的人物,一舉一動、一言一行都是學生模仿的對象、學習的榜樣。這不僅關乎教師個人,而且與教學效果有著直接的關系,對學生思想品質的形成起著潛移默化的教育作用,影響到青年一代的成長。

教師不僅應有一顆忠誠于教育事業、教好學生的敬業之心,而且還要有一套較好的管理方法、教育思想和教學能力。只有具有良好的師德、深厚的知識、較強的施教能力,教師在工作中才能得心應手,游刃有余。

四、師德對教育對象的教育功能

師德對于學生成長和成才的作用不言而喻?!捌渖碚涣顒t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苯處熞陨碜鲃t、為人師表的行為總是內含著為人處事的良好導向和示范,教師良好的言行表現作用于學生集體,久而久之,有可能使學生集體表現出師德所包含的內在精神氣質,形成良好風氣。學校教育德為首,人才培養品為先,學生具有向師性。學生在學習方式、為人處事等方面向教師直接或間接地求學、求取、求尋,往往從教師的道德、思想、行為中來品位或學習為人處世的意義、觀念和行為方式等,認識是非、善惡、美丑。

有德才有愛,師愛是師德的靈魂。師愛是教師必須具備的美德,是教師的天職。能夠得到教師的關愛是每個學生最起碼的心理需求,師愛對每一個學生來說是一種鞭策和激勵。教師只有愛學生,才會用心去理解學生;只有愛學生,才會不厭其煩地耐心勸導學生;只有愛學生,才會不遺余力地督促每一位學生進步。

篇8

關鍵詞:獨立董事報酬水平;中小股東;權益保護

隨著獨立董事制度的產生與發展,其作為公司治理結構的一部分,在公司績效等方面扮演著一定的角色。然而,獨立董事能否有效承擔起保護中小股東權益的角色,也引起了資本市場的關注。目前,獨立董事的年平均報酬水平約為3~5萬,獨立董事報酬水平的高低是否影響中小股東權益,本文通過實證分析對其進行了研究。

本文結構如下:第一部分是假設的提出,第二部分是實證設計,第三部分是實證數據分析,第四部分是結論與不足之處。

一、假設提出

一個理性經濟人,往往會追求自身經濟利益的最大化。作為理性經濟人,獨立董事也不例外。他們以自身的專業知識服務于各上市公司,并參與公司決策的決議,同時也對其決議承擔相對的法律責任,因此獨立董事承擔著一定的職業風險。然而作為有限理性和自利的經濟人,必然會要求獲得與其服務的知識價值相對應的報酬。目前,我國證監會規定:“獨立董事津貼標準應由所任職的上市公司董事會制定預案,由股東大會審議通過?!比欢?,在大股東或控股股東控制著董事會和股東大會的情況下,獨立董事的津貼決策權實際上是由大股東或控股股東掌控著,如此,若獨立董事在上市公司所領取的津貼越高,越有可能違背其獨立性,在行使監督權時,越有可能與執行董事或控股股東 “合伙”損害中小股東的權益,從而放棄行使監督權,成為所謂的“花瓶董事”、“傀儡董事”。綜上所述,本文認為獨立董事報酬過低或過高,都將不利于獨立董事保持獨立性以及發揮監督作用。獨立董事報酬的高低與中小股東權益保護存在一種非單一方向的相關關系,這種現象又被稱為區間效應。為了驗證我國獨立董事報酬水平與中小股東權益保護是否存在“區間效應”,我們提出下面的假設:

H:獨立董事報酬水平影響中小股東權益保護,兩者存在倒U型關系。

二、研究設計

(一)模型構建與變量設計

借鑒相關研究的做法,本文在研究獨立董事與保護中小股權權益的關系時,主要是運用了回歸分析法,并建立了回歸模型:

擬合一次方程模型(Linear): S=a0+a1I+μ(1)

擬合二次方程模型(Quadratic):S=a0+a2I+a3I2+μ(2)

模型中的變量含義見表1。

其中,被解釋變量中小股東權益保護綜合指標涵蓋了中小股東的知情權、管理參與權以及投資收益權三方面,并選取了信息披露評級指標、中小股東參與治理、現金股利支付率以及股票投資回報率作為子因素指標,通過進行層次分析法得出的一個綜合性指標。

(二)樣本選取與數據收集

本文所選取的樣本主要來源于我國深市A股上市公司普通機械制造業板塊,主要研究數據為樣本公司在2010~2012年財務年報中所公布的財務數據及其他相關數據。為了使選取的樣本更加符合本文研究的需要,我們對樣本進行了如下篩選:

1. 考慮到凈資產值為負等極端情況的不利影響,在數據選取時剔除了業績過差的ST上市公司。

2. 剔除沒有公布具體的獨立董事的相關數據以及三年中財務數據不全的上市公司。

按照上述兩個條件依次篩選,本文最終選取2010~2012年間我國深交所普通機械制造業板塊34家上市公司為樣本公司,以這34家樣本公司2010~2012年的年度報告中所披露的數據為樣本數據,共獲得觀測樣本102個。本文使用的獨立董事數據和財務數據,通過逐個查閱巨潮咨詢網公布的上市公司的年報以及公告手工收集整理獲得。

在分析中小股東權益保護的綜合值時,主要就中小股東權益保護的子指標的選取以及權重的確定對專家進行了調研。在確定知情權指標中的信息披露數據時,主要是收集了深交所網站上披露的信息評級指標。

三、實證數據分析

針對中小股東權益保護程度的綜合得分,主要是通過運用層次分析法,得到目標層判斷矩陣的權重:S=30%X+16%Y+54%Z。這個S值就是能綜合反映中小股東權益保護程度的綜合得分。

(一)數據描述性統計分析

從表2中可以看出,樣本公司中中小股東權益保護程度普遍不高,最高得分才69.6859990862,平均得分也只不過55.2547292828??梢娫谖覈罱凰鲜械钠胀C械制造業公司中保護中小股東權益的意識不強。

從表3中所顯示的獨立董事的特征變量看,不同樣本公司的獨立董事報酬水平,其獨立董事津貼與高管前三名報酬均值之比差異較大,獨立董事津貼最小的只占了高管前三名報酬均值的3.08%,最高卻達到了69.77%,平均值才16.05%。

(二) 變量的相關性分析

篇9

關鍵詞:標準化工作體系;動態標準;電力營銷管理;信息技術

近年來在供電企業,建設標準化工作體系的重要性已被管理層廣泛認識。電力營銷管理也已形成了標準化工作體系總體框架,比如制定了有關技術標準、各崗位的工作標準、辦公室的定制標準等等,但是僅僅有這些標準的簡單疊加還遠遠不夠。一方面,隨著我國加入WTO以及我國電力體制的深化改革,對供電企業的標準化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另一方面,我國電力營銷管理本身存在著特有的復雜性、多變性、靈活性,也決定了做好電力營銷管理的標準化建設工作有著相當的難度。電力營銷應結合具體工作,讓標準化工作更加貼近每個職工,營造一個實用的、更具生命力和競爭力的標準化工作體系,并依托信息技術,收集、制定和監督實施標準,建立可自我補充、自我修正和自我提高的動態標準管理模型,使落后標準得到及時、高效地更新,并使新標準得到及時、準確地貫徹和執行。

建立和完善具體工作標準。電力營銷管理面向為數眾多、形形的客戶,并擔負著客戶和供電公司其他相關部門之間的橋梁作用,它所要處理的具體案例千變萬化。目前,很多工作都是憑借個人的經驗和能力作出處理。具備豐富經驗和專業知識的技術骨干可以對具體案例處理得游刃有余;而對于水平一般的員工來說,處理一些疑難問題時往往會有失偏頗,從而引發各種矛盾;對于新員工來說,由于沒有工作標準,只有靠跟著老員工熟悉一段時間,自行積累工作經驗,上手較慢。比如裝接班的驗表工作,有的工作人員直接對按表號找到的電表、或者用戶指認的電表進行檢驗,驗完即告結束。

但是,有經驗的工作人員則會在驗表之前多做幾項工作:①確認電表和用戶的對應關系是否準確,因為現場有可能會發生電表接錯線的情況,客戶指認的電表、或者營銷信息系統內記錄的電表號碼都存在錯誤的可能;②檢查是否存在TA,如果存在,應檢驗TA是否正常工作。驗表是一個為客戶服務、為客戶解決問題的過程,而不只是單純地檢驗某一塊表計的質量而已。如果我們將這些有價值的工作經驗加以提煉,使之成為現場驗表的工作標準,并要求所有驗表工作人員嚴格按照標準操作,那么無疑會提高工作人員的服務水平,從而提高客戶滿意度。

電力客戶的數量快速增長,且隨著供電公司自身對優質服務要求的提高,對員工服務水平的要求也將更加嚴格。單憑少數骨干的力量已經遠遠不能滿足優質服務的需要,這就要求我們必須依靠技術骨干的力量,總結出技術工作標準,要求每個員工都按標準工作。

在執行標準的同時,應該制定相關實施工作標準的規章制度,用以考核標準的執行情況,指出反饋標準的疏漏、不完善之處的途徑,制定改進標準的程序。在工作中,對超出標準范圍之外的具體案例,應認真思考,及時匯報。只有嚴格執行工作標準,并善于從具體案例中總結經驗和教訓,不斷地完善各種工作標準,才能從根本上提高我們的服務效率和服務質量。

在制定標準時,通常都是在周密的思考和充分的討論后才定稿。但是,我們不能期望各項標準能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保持不變。一方面,在制定標準時會有所疏漏,因此需要對原有標準進行完善;另一方面,電力營銷的復雜性和變化性,決定了不斷地會有新的工作、新的變化擺在我們面前,需要快速地制定新的標準和修正、完善原有標準。因此,我們必須對標準的制定、和實施做動態管理。

如為了緩解電力供應不足的局面,我們對居民客戶大面積換裝分時電表。按原計劃5月底前應完成換裝10萬只分時電表的任務。為了徹底解決電卡表帶來的一系列隱患,公司決定優先將電卡表客戶全部換裝分時表。由于任務重,而且電卡表客戶的地址等信息在營銷管理信息系統內記錄不是非常規范,公司決定對電卡表客戶的換表不采用先打印輪換工單的方式,而是印刷一批空白換表單,要求施工隊到電卡表小區內挨戶換表,并仔細填寫換表單。當換表單返回后,再補充機內電表輪換流程,將換表信息錄入管理信息系統。但是,由于工作量非常大,做回單處理的人手又不足,因此積壓了大量的換表回單不能及時錄入營銷MIS。

為此,營業部緊急招聘了一批臨時工作人員,幫助處理回單;同時對裝接班回單處理的流程作分析。原處理流程如下:營銷MIS中生成一批回單的輪換計劃營銷MIS中審核輪換計劃營銷MIS中打印輪換工單手工分撿輪換工單,與手工回單按戶對應裝訂在一起,并將手工回單上換表信息填寫到機打的輪換工單上營銷MIS中做輪換返回處理營銷MIS中做電卡表退剩余電量登記電費班編入抄表本營業柜臺作開通分時處理。

篇10

關鍵詞:市場營銷;項目管理;推動;探究

隨著市場的發展變化,市場營銷中采用的方式、方法需要進行創新和變革,改變原有的營銷方式,引進先進的營銷管理方式。在當前的市場營銷中,利用項目管理是有效推動市場營銷工作的重要方式,能夠使市場營銷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占據優勢。如何在市場營銷中發揮項目管理的方式,是當前市場營銷工作急需解決的問題。本公司的市場營銷團隊人數非常少,但是本公司的采購和管理制度比較健全,如何發揮部門每一個人的市場營銷潛力,是我們一直探究的問題。借助項目管理,可以實現我們公司的高效運轉,推動市場營銷工作。

1 項目管理在市場營銷活動中的作用

市場營銷活動的做大做強,必須依據一定的營銷理念,需要先進的項目管理思想。在原有的市場營銷活動中,市場營銷存在盲目性,缺乏科學管理。借助于項目管理,可以實現對市場營銷的科學化管理。在市場營銷中,根據項目管理的思想,以客戶的需求為前提,注重建立良好的市場買賣關系,和客戶保持密切聯系,不僅注重產品的銷售,也注重售后服務和走訪,聽取客戶的建議,對市場營銷中存在的問題,積極進行反思和改正。這樣就有利于把市場營銷進行項目的劃分,細分各項工作,提高各個環節的可操作性;有利于提升各個部門的競爭力和協調性,發揮最優的整體功能;有利于提升企業的綜合實力,為企業占據更廣闊的市場,創造更多的利潤。

2 如何用項目管理的方式推動市場營銷工作

2.1 確定項目目標,制定相應的方案

市場的開拓必須依賴一定的市場營銷戰略,只有擁有這種營銷戰略,才能有效分配和使用現有資源。根據項目管理的思想,我們應當把市場營銷活動看成是一個項目,有項目就必須有目標,目標是項目完成的方向。對于我們的營銷管理部,所確定的項目管理的目標可以是一定的零部件銷售額或者是產品制造業市場占有率。目標的制定,必須根據當前企業的發展現狀、潛力和相關的規劃。目標確定后,必須制定相應的執行方案,具體方案的制定,必須要深入零部件市場,了解客戶對價格可接受的范圍、客戶的購買習慣、市場營銷部的營銷方式以及銷售渠道、上級公司和供應商的供貨渠道。根據這些情況,制定具體的計劃方案。

2.2 制定營銷戰略,落實工作任務

在項目目標和計劃方案完成后,開始具體的方案制定,這一階段要明確具體的工作任務。根據前一階段市場調查的信息,結合上級公司和供應商供應的零部件,進行分析,明確產品存在的優勢,為了擴大零部件市場,滿足客戶的需求,可以對零部件產品進行組合,提高產品的綜合性價比,提高市場的競爭力;還要根據客戶的價格接受范圍和產品的技術含量、質量等因素,確定產品的價格;對于市場營銷部的營銷人員,根據他們的實力和潛力,分配給他們具體的工作任務,科學合理的安排他們的工作日程;公司的營銷人員人數雖然少,但我們是一個整體,每一名工作人員夠具有很強的團隊協作精神,這正是我們的工作所必需的。

2.3 具體實施營銷方案

在市場營銷工作中運用項目管理的方式,為了充分發揮項目管理的作用,應當設置項目經理一職,對每個市場機會均采用項目管理的方式,每個項目的成敗全部采用項目經理負責制。同時,在市場拓展過程中成立專門的市場信息收集專員,由他匯集各方面的市場信息,提供給項目經理,然后項目經理根據市場信息作出判斷,采取適當的措施拓展市場。

項目管理工作中需要對所有的干系人進行甄別,加強對具有重大影響的人和事實施重點管理,定期進行頭腦風暴;還要建立項目管理小組會議制度,對項目管理工作取得的突破建立里程碑事件,對市場營銷團隊發揮激勵作用;同時還可以充分發揮經濟杠桿的作用,在項目實施過程中,讓每個人承擔更多的責任,更好地發揮特長。

3 創新項目管理,適應市場營銷的發展

3.1 致力于市場營銷視角的項目管理模式的建立

在當前的市場經濟發展中,市場營銷出現了許多變化,為了更好地發揮項目管理對市場營銷的推動作用,必須轉變思想觀念,加快項目管理的體制機制的創新,提高項目管理的水平,建立適應市場營銷發展的項目管理新模式。以項目管理的思想為指導,充分運用項目管理的方法對市場營銷的各個環節進行管理,最大成效的發揮營銷人員的潛力,擴展產品的市場。

3.2 加快完善項目管理的方法

市場營銷工作的開展依賴于先進的項目管理方法,為了充分發揮項目管理的推動作用,必須創新方式方法。建立項目經理負責制,采用AB角色完善對信息渠道的采集管理,項目管理要完善相應的評審制度,基于市場營銷建立的項目管理模式,是否適用當前的市場營銷,必須進行評審,努力使項目管理和每一個營銷人員的實際情況結合起來,充分挖掘每一個營銷人員的潛力。

4 結束語

在市場營銷工作中應用項目管理的思想和方法,是有效推動市場營銷工作的保證。項目管理是一個非常復雜的過程,要想充分發揮項目管理的積極作用,必須對項目管理的方法進行變革,探索出適應市場營銷發展的管理模式。項目管理在應用過程中,必須注重對市場和產品的調研,根據實際情況制定相應的目標和計劃方案,再結合每一個人的實際情況制定具體的實施方案,最大限度的挖掘每一個人的潛力。

參考文獻

[1]封荔,張超鳳.從市場營銷視角談項目管理創新對策[J].《黑龍江科技信息》?經濟論壇,2008(162).

[2]馬智紅.從市場營銷視角談項目管理創新對策[J].河北煤炭,2009(65).

[3]李芊慧.探討市場營銷中項目管理創新[J].經濟管理,2012(48).

[4]賀嫦珍,戴國良.論團隊管理在市場營銷軟件模擬教學中的應用[J].商場現代化,201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