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的文章范文

時間:2023-04-10 14:20:19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中秋的文章,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中秋的文章

篇1

關于中秋的600字文章篇【1】中秋節那天最重要的便是賞月了,只有在那一天月亮才是圓形的,當然吃月餅也少不了了,中秋節前幾日菜市場里排著龍一般的隊伍,買月餅有的是自己吃,有的則是給親朋好友吃,各式各樣,看的眼花繚亂,我們家也不例外,早早就買好了月餅,這一天,我們早早的來到了姥爺家、

我們一進門所有的家人全都來了,我先拜訪了姥爺,然后就坐下來幫忙幫餃子,邊忙變聞,真好吃啊,口水止不住的往下流,到了廚房,雞鴨魚肉……哇,我們姐妹幾個驚呆了,都在說“這和過大年有什么區別呢?”爽啊,我現在就等著飯菜好了,全家在討論姐姐結婚的事情,大姨夫開口了“這個車也好了,飯也定下了,這才藝弄些什么能搞搞氣氛呢?”我一聽大事不好,正準備開溜,沒想到姐姐一下子拽住我,唉,倒了大霉了,他們送了我一個才藝名額,我頓時靈機一動,看UFO,哈哈,逃過一大劫。

開飯了,桌子上擺滿了豐盛的菜肴,天上飛的,水里游的,地下跑的,中式,西式,整個一個滿漢全席啊,全部都到齊了,大家舉杯,共飲了一杯甜蜜的水,開吃了,我們幾個小孩子,眼睛齊刷刷地看著那一大盤螃蟹,心中倒數:3.2.1所有的筷子將螃蟹一掃而光。弟弟又想和果啤了,我從小對任何酒味都特別過敏,所以就沒理他們,弟弟把一杯果啤放在我的面前還說要一口干,我卻毛不理睬他們,自己吃自己的,弟弟和妹妹,哥哥幾個人嘀嘀咕咕了好一陣,過后,妹妹猛地過來掐住我的嘴,哥哥和弟弟將果啤往下灌,不到半杯我就暈了過去,他們喝了好多都沒有事,我憤怒到了極點。

我們家的中秋是不是既豐富又充實呢?

關于中秋的600字文章篇【2】八月十五,是我國古老傳統的節日——中秋節。自古以來,多少文人雅士為中秋佳節寫下了千古流傳的優美詩篇,在這“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地意境中,抒發感嘆著“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的別樣情懷。

然而在這,我并不是抒發離別愁緒,也不是感慨悲歡離合,而是要“嘆月餅”。

吃月餅一直以來都是中秋節里必不可少的一項。想一想,一家人圍坐在一起,吃著香噴噴的月餅,甜滋滋的水果,望著天幕上皎潔的明月有說有笑,那是多么的幸福!然而現在的月餅卻吃出了另一番滋味。

以前的中秋節,人們吃的是“意蘊”,而現在的月餅,吃的卻是“面子”。

走進超市和商店,眼前的月餅令人大吃一驚:豪華的外包裝令人目眩,金光閃閃,鍍上了一層“氣派”,鍍上了一層“面子;再看價格,呵,幾百到幾千元不等,有些更豪華的,價值過萬呢!待拆開一看,一樣的質量,一樣的味道,相差的卻只是那一層層數不清的“紙盒子”。

這等“面子”老百姓可撐不起,倒是給“走后門”和“開后門”的人撐起了一條“捷徑”。比如我家對樓的某局局長,他可是收足了“面子”。中秋節這陣子,前來送禮的人絡繹不絕,各個都是小心翼翼的彎著腰進去,眉開眼笑地挺著胸出來,而且手中的月餅盒子一個比一個大,一個比一個豪華。也不知這樣的月餅還有什么滋味,這樣的中秋節還有什么意思?

當然,月餅越做越上檔次也是社會進步的一個應證。但中秋節里吃月餅嘗的是一家人團圓的喜慶,若把它當成是一種“辦事”的“工具”,那這個中秋節還有什么“意蘊”可言呢?

關于中秋的600字文章篇【3】中秋到了,對小孩們來說,最開心的就是吃月餅吧??蓪τ谖襾碚f,最留意的卻是那一輪月亮。

抬頭仰望星空,最顯眼的則是那一片漆黑。今晚的夜空,尋不到一顆星星,轉過頭來,發現的卻是那一輪明月。在這個黑暗無垠的夜空中,它是最亮的那一個;在今晚的夜空中,它成了主角,雖然沒有星星的伴舞,它仍然是最美的;在寥寥宇宙中,它用力的綻放自己的光輝,照亮大地和夜空,它不曾放棄,不同周圍的事物一樣,它不畏黑暗,它努力地嘗試用自己的光明去戰勝黑暗。想到這里,我便想起了自己,在學習中,自己常常是粗心大意,碰到難題就不愛思考,考試成績不夠優秀,便會對自己失去信心。看著這輪明月,心想:我怎么能這么軟弱呢?我應該要像明月那樣,不要懼怕眼前的黑暗,只要不斷努力,還怕發不了光嗎?我點了點頭,望著那一輪月亮說:多么明亮!

篇2

成長的路上,有你、有我、有他,人都不是獨立的,成長也一樣。缺少了別人的注目,成長也就變得索然無味。從一無所知的小孩子到懵懵懂懂的小少年,這其中的很多事情,當時覺得沒什么,回頭看看,感覺真的很可笑。

走近中學的大門,不經意間發現,人們已把“少年”這個詞用到了我們身上,“童年”已離我們遠去,我們的行為也不再是以前那個行為習慣幼稚、天真的小孩兒了。因為成長了,所以生活也變了,學會了自己做飯、學會了自己整理內務、學會了自己洗衣服、學會了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這句話早已定格在我們的行動中。又因為這。“童年”已離我們遠去,這就是成長吧!

現在的生活一天比一天枯燥,但是又不得不為了自己的將來、為父母的期盼、為老師那希冀的目光打拼。每個人都在不斷成長,不斷學習,不斷重復這日復一日的生活。每個人都經歷過成長的光榮與尷尬,成長過程中經歷的那些大大小小的事或多或少的影響了我們的生活。年少輕狂、嬌生慣養、傲慢無禮,這都是現在成長歷程中和生活中青少年普遍存在的缺點。有禮貌、講文明、學習好的青少年在現實中又有多少呢?顯而易見——并不多!

成長,一路走來一路歌,拌個跟頭也快樂;生活,酸甜苦辣五味雜,青春撞腰也沒啥!所以,我們要尋求成長中的生活,刻畫成長中的生活、創造更美的成長中的生活!

初一:張程勝

篇3

(江蘇省南通師范學校第二附屬小學,226001)

張祖慶老師《致地球新生兒》一課,從課題看,它完全不同于一般的閱讀課或習作指導課,屬于一種全新的課型,一下子讓我充滿期待。隨著教學的步步深入,豐富的內容、多樣化的手段、合作探究的小組學習模式讓人耳目一新。整堂課以“環?!睘橹黝},從《時代周刊》將“年度風云人物”授予瀕危的地球導入;接著,要求學生統整相關課文、傳媒資訊、生活現象,圍繞“評選‘地球頭號殺手”’進行小組合作探究,派代表向全班匯報,其他組進行補充;最后,在整合信息的基礎上,給地球新生兒寫信,分享交流,呼吁共同保護地球。整堂課信息量大,讀寫結合,注重培養學生的綜合學習能力,給人以啟迪。

非連續性文本怎么教?想必,張祖慶老師對此進行了深入的探索,他的這堂《致地球新生兒》就是如何進行非連續性文本教學的精彩范例。

一、與連續性文本互為補充

傳統的語文教學重視連續性文本,通過對語言文字的解讀,引導學生逐漸走進文本,體會其內涵。而非連續性文本的出現,為語文教學打開了另一扇窗,它作為連續性文本的延續和補充,能夠幫助學生拓寬視野,在分析、整合中加深對文本的理解。如學了《只有一個地球》一文,學生明白了地球資源有限,我們應該保護地球。但要讓學生加深這種感受,光學習課文似乎還不夠。而張祖慶老師的“非連續性文本群讀寫互動”就是對《只有一個地球》課堂教學的有效延伸。他通過漫畫、圖表、數據、視頻等非連續性文本,形象、真切地展現了保護地球的重要性,給予學生心靈上的震撼。

與此同時,進行非連續性文本教學時適當引入連續性文本,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表格、圖畫中的內容,從而加深感受。在張祖慶老師的這堂課上,他引導學生結合課文《只有一個地球》、《一個小村莊的故事》、《這片土地是神圣的》中的內容,評選“地球頭號殺手”,給地球新生兒寫信。在“寫信”環節,有的學生運用《只有一個地球》的開頭一段來介紹地球,一下子拉近了與地球之間的距離;有的學生模仿《這片土地是神圣的》演講詞的方式,先總寫地球資源的有限,再寫水資源、樹資源、空氣資源的有限,將意思表達得很清楚。

張祖慶老師曾說:“這堂課實現了‘連續性文本’和‘非連續性文本’的聯姻?!蔽蚁?,這應該是對兩者之間互為補充關系的最好詮釋。

二、重視整合能力的培養

眾所周知,語文教學不僅要傳授知識,更重要的是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為他們的終身發展奠基?!读x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 2011年版)》強調的“閱讀簡單的非連續性文本,能從圖文等組合材料中找出有價值的信息”,其實就是要求學生具備提取、整合信息的能力。

在這堂課上,我們處處可以感受到張老師對培養學生這種提取、整合能力的重視。如:要求學生整合以前學過的課文、收集到的相關傳媒資訊以及生活中觀察到的現象,綜合思考,小組合作,評選“地球頭號殺手”。在寫《給地球新生兒的一封信》前明確提出:“要學會整合信息,把這堂課當中學到的,以前學到的課文——《只有一個地球》、《一個小村莊的故事》、《這片土地是神圣的》等可以用的信息整合進去。還可以將報紙上、電視上、視頻中讀到的、看到的,整合進去?!痹凇胺窒斫涣鳌杯h節,要求學生認真傾聽,邊聽邊思考問題:“信的片段整合了哪些有價值的信息?”尤其是“改信”環節,更彰顯了張老師對如何提取信息的用心指導:“接下來,張老師要與大家分享一個震撼人心的視頻,請拿起筆,在空白紙上快速記錄視頻中的

關鍵詞 、數據、事實,以不影響自己觀看為唯一的原則,當你來不及記就滑過去。好不好?”在這種有效的點撥下,學生記錄了一些觸目驚心的數據和觸動心靈的句子,并有選擇地添加到自己的信中,使其更加引人深思。

綜觀教學的各個環節,張老師反復提醒學生注意提取、整合信息,并教給具體的方法,學生在他的指導下,逐漸學會了如何統整資訊信息,包括課文信息、生活信息、課堂及時呈現的信息,學會了將所搜集的信息為我所用,并據此表達自己的情感、想法。這種整合能力的培養,對學生的發展無疑是很有益處的。

三、立足學生主體

特級教師沈大安指出:“教師的‘教,是為學生的‘學’服務的。教師的任務是幫助學生利用學習環境,自主建構,實現知識、能力、方法、情感、價值觀等多方面的發展。我們要尊重學生,更多地了解學生、研究學生,尋求更加適合學生的教學?!痹谒磥?,語文教學應該呈現一種生本課堂,根據學生實際需求確定教學內容,設計實踐活動板塊,搭建發展語文素養的支架,讓學生親歷學習的過程。

在張祖慶老師的課堂上,我看到他對學生學習狀態的關注,感受到他一切從學生實際出發、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理念。課上,學生有充分的獨立學習、思考的時間,可以自由地表達,而教師則是適時地點撥、激勵,尊重學生個性化的理解,欣賞多角度的創意思維,肯定善于借鑒他人的學習方法。

小組合作學習是一種常見的教學手段,但往往流于形式、成效不大。而在這堂課上,張老師從學生的實際出發,對小組合作學習進行了細致的指導,有明確的分工,有方法的提示,有學習流程的引導

師 接下來,我們小組合作推選“地球頭號殺手”??磳W習流程:第一步,交流自己的觀點,說清理由。第二步,理由最充分的,或多個同學推薦的,就作為你們組的觀點。第三步,派一個動筆速度快的同學記

關鍵詞 ,把理由填在這些地方,(指著圖中的方框)這個橢圓填人們傷害地球的行為,這些方框里,填一個

關鍵詞 ,比如,有的同學在橢圓里填“工業污染”,他認為工業污染會導致酸雨,這個方框內就填“酸雨”兩個字。最后,將請各組派代表來學習成果。學習時間5分鐘。

師 我不希望你匯報成果的時候,只把提綱讀一遍,要把酸雨會導致地球哪些傷害說具體。其他組員做好準備,當他有困難的時候,你們要挺身而出,明白嗎?開始!你挑自己最拿手的先講。

因為教師的指導具有針對性,符合學生的需求,所以小組合作學習取得了理想的效果。學生積極參與到討論、交流、匯報中,主觀能動性得以充分發揮,課堂氣氛活躍。

在這樣的生本課堂上,學生成為了學習的主人,在輕松、和諧的氛圍中學會了思考、發現、探究、質疑,不僅習得了知識,更獲得了學習能力的提升。而這,應該是每一堂語文課都想要達到的理想境界。

四、閱讀、寫作有機結合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年版)》強調,語文教學應回歸本體,在聽、說、讀、寫等基本實踐活動中培養學生的語文素養,而讀寫結合是提高學生閱讀能力和寫作能力的有效途徑。張祖慶老師的這堂課,由對非連續性文本的解讀過渡到給地球新生兒寫信,很好地實現了閱讀和寫作的有機結合。

寫作,是發自內心的表達。劉勰在《文心雕龍·知音》中寫道:“夫綴文者情動而辭發?!睂懽髑?,教師要充分調動學生的情緒,激發他們的情感,這樣才有利于學生抒發內心的感受。張老師在課堂上引入照片、統計圖表、數據、視頻等非連續性文本資源,讓學生了解地球所受的傷害以及急需呵護的現狀。這些閱讀材料觸動了學生的心靈,激發了他們保護地球的意識,寫給地球新生兒的信自然是情真意切、水到渠成。

篇4

2、今天月亮和家都撞了個滿懷,來我家吧,月餅管夠,啥陷都有。

3、中秋節,國慶節居然在同一天,這樣的日子難得一遇,這樣的日子一定和最愛的人過。

4、什么時候3+7=8,國慶遇中秋,國慶7天+中秋3天=小長假8天。

5、今年的中秋節和國慶節碰巧就在同一天,中秋是人月團圓的日子,國慶是舉國慶祝,兩者重逢更是充滿紀念意義。

6、中秋遇國慶,月圓人團圓,舉家共賞月,親朋齊歡聚。

7、普通人有小家,中華民族有大家,中秋節日小家聚,國慶日子大家歡,佳肴美酒飯桌上,張燈結彩城樓前,家人齊聚笑容滿,萬人歡慶閑顏開,中秋國慶雙節并,大家小家皆團圓。中秋快樂,國慶快樂!

篇5

中國的中秋節指的是農歷八月十五,這是中國傳統的節日也是最重要的節日,按照中國古代立法的解釋,8月是秋季的第2個月,所以又被稱為是“仲秋”,而八月十五又是在中秋的中間,所以被稱為中秋。

中秋節的月亮是非常圓滿的,象征的是團圓,因而又叫做團圓節,同時中秋又是秋收的季節,古代人們在這個時候收獲了很多糧食,水果蔬菜等等,所以喜氣洋洋的來慶祝豐收,中國自古就在中秋節祭月的習慣。

中國的中秋節在自古就有祭月的習慣,品嘗月餅逐漸成為中秋節的一個民俗符號,唐代中秋行“拜月”的習俗。傳說唐玄宗在宮里拜月的時候步入了月宮,還看到了玉兔在搗藥以及嫦娥、仙女們在跳舞,從月宮回來以后就寫下了舞曲《霓裳羽衣曲》。

(來源:文章屋網 )

篇6

2、中秋節了,你又是一個人過吧?哈哈哈妒忌我吧!我六個人!發完微博,他捧著個五仁默默地啃了起來。

3、我收到了很多的中秋快樂,唯獨沒有你的。

4、三天中秋假日,換來三斤作業。

5、月是中秋圓,人是我最好。愛你誠摯心,天地可為鑒。

6、獨在異鄉為異客,中秋誰來陪我過。

7、我媽問我為什么中秋不去玩,說真的,我要是有錢你連我影子都看不到。

8、根據我對中秋作業的推斷,我已經無法再直視國慶的了。

9、如果你愿意一層一層一層剝開我的心,你會發現,你會哭泣,因為老子是個五仁月餅。

篇7

2.年年中秋待月圓,月圓最是相思時。

3.穩住,中秋減肥是對月亮的不尊重!

4.月亮不睡我不睡,我是人間小美味

5.祝你的月餅最好吃

6.我能和你回家吃餅嗎?畢竟今天是一家團圓的日子。

8.奔月失敗,繼續留在人間。

9.出來看月亮嗎 不看月亮 出來也行

10.今晚的月亮很圓 但是沒有你的臉圓

11.逢年過節只會讓想念更想念

12.有你,月才圓

13.一起走走?莫辜負這花好月圓。

14.共賞圓月一輪,喜迎中秋良宵。

15.月有嫦娥,我有你

16.今年中秋,愿:月圓,人更圓!

17.溫柔的暖風,一定能吹散很多的不愉快,中秋團圓夜,過好每一天。

18.逢年過節只會讓想念更想念。

19.祝你快樂 不止中秋。

20.月亮代表了太多人的心,讓它歇歇吧。

21.一個沒有你的中秋節。

22.第一次一個人在外的中秋,想家。

23.星星伴月亮,寒江伴煙火,可你獨留我一人。

24.漂泊的人,中秋注定一個人過。

25.快中秋了,月亮很圓,也很亮,你看,月亮都圓了,你什么時候跟我團圓。

26.獨在異鄉為異客,中秋誰來陪我過。

27.又逢中秋,故人可好。

28.中秋到了,據說中秋是團圓節,可我總覺得少了一個人。中秋節孤單落寞的說說 自己一人過中秋的句子

篇8

1、推薦幾款不錯的中秋節禮品:大閘蟹:中秋正是“蟹膏肥,稻花香”的季節。一輪滿月,一壺清酒,幾個老友,一盤大閘蟹,個中滋味讓神往的。是中秋送禮的不錯選擇。

2、桂花酒、桂花糕:中秋節時許多人家都會用桂花做桂花糕或者浸桂花酒。無論是桂花糕還是桂花酒都無一例外地散發出桂花特有的香味。飲桂花酒每逢中秋之夜,人們仰望著月中丹桂,聞著陣陣桂香,喝一杯桂花蜜酒,歡慶合家甜甜蜜蜜,歡聚一堂,已成為節日的一種美的享受。

3、月餅:沒有月餅的中秋節是不完整的,即使有部分人不喜歡吃月餅,但不可否認,月餅代表了一種文化傳統,象征著中秋節。這是一種氛圍。所以,中秋節送禮也確實不能沒有月餅。

4、中秋節禮品冊:中秋禮品冊是針對中秋佳節推出的一本禮品冊,每本冊內有幾十組產品,包括:月餅、食物、電器、生活百貨等多種精選品牌產品。收禮人依然可以任意挑選冊內的產品進行兌換,讓預算有限的情況下,給收禮對象更多選擇的空間。

(來源:文章屋網 )

篇9

1、農歷2020年中秋節的日期:2020年10月01日。

2、中秋節,又稱祭月節、月光誕、月夕、秋節、仲秋節、拜月節、月娘節、月亮節、團圓節等,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中秋節源自天象崇拜,由上古時代秋夕祭月演變而來。最初“祭月節”的節期是在干支歷二十四節氣“秋分”這天,后來才調至夏歷(農歷)八月十五日,也有些地方將中秋節定在夏歷八月十六日。中秋節自古便有祭月、賞月、吃月餅、玩花燈、賞桂花、飲桂花酒等民俗,流傳至今,經久不息。

3、中秋節與春節、清明節、端午節并稱為中國四大傳統節日。受中華文化的影響,中秋節也是東亞和東南亞一些國家尤其是當地的華人華僑的傳統節日。2006年5月20日,國務院列入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自2008年起中秋節被列為國家法定節假日。

(來源:文章屋網 )

篇10

2、有三個好消息要告訴你:一是中秋節就要到了,我提前祝你節日快樂;二是中秋節的月亮又亮又圓,可以免費欣賞;三是你如果送我禮物,我一定不會拒絕。

3、一塊月餅,每人一口,團圓了;一張桌子,全家圍坐,團聚了;花前月下,天倫之樂,享盡了。中秋節:祝家家幸福,戶戶平安。

4、月圓了,家圓了,肚子圓了,最好錢包也圓了,節日快樂,萬事如意,合家團圓美滿!

5、中秋到,祝福到。祝你:闔家團圓如中秋明月高懸,生活樂事如中秋葡萄串串,歡聲笑語如中秋清風拂面,心里滋味如中秋月餅層層比蜜甜。而我的祝福就是中秋月華,千山萬水阻隔不了它的執著,一定要到你的身邊。

6、無論我在何處,我與你只有一個熒屏的距離;無論我在何時,我都會銘刻你在心里,我永遠在遠方祝福你!祝遠方的朋友健康平安,萬事如意!

7、秋意撩人,愿在初秋的夜晚你我享,皓月當空,思意正濃!祝中秋快樂,記得留塊月餅給我哦!

8、中秋節就要到了。祝你心情愉快,無憂無慮,一步一步走,資源豐富,面容姣好,幸福美滿。中秋節快樂!

9、中秋月兒圓,人間慶團圓。月宮住神仙,虔誠拜月娘。香案擺當院,果蔬齊登場。香燭生光焰,元寶銀幣全。婦女孩童拜,祈福保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