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鳥節范文
時間:2023-03-28 21:03:20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愛鳥節,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一天,我去公園里散步,走著走著,突然,有一個“不明物體“砸到了我的腦袋,我俯身一看,是一只受了傷的小鳥。我想一定是有人用槍或彈弓這樣的武器傷害小鳥的,我輕輕地把它捧起,趕快送到寵物醫院急救。那些醫生看我著急的樣子,還以為是我的寵物呢。很快,傷口就包扎好了,可是要把小鳥送到哪里呢,媽媽又不同意養寵物。于是,在我的再三懇求下,醫生叔叔同意暫時代為照管。
回家的路上,我在想鳥兒們真可憐,人們濫砍濫伐已經讓很多鳥兒無家可歸了,現在難得有公園這塊凈土,也不讓他們自由生活。想到這里,我想建立一個愛鳥節,向人們宣傳愛護動物,保護環境的主義,動員人們愛護鳥類,讓所有鳥重歸家園,也讓鳥給大自然帶來生機。同時告訴人們,鳥兒也是人類的朋友,應該和它們和睦相處。讓鳥兒在人們的關愛下,不再逃避?。?!
愛鳥節——期待你的早日到來!
四年級:王文昊
篇2
她來到這座陌生的城市只為了遺忘一段失戀的傷痛。她已29歲,每次往家打電話,父母總是催她盡快解決婚姻問題??少即蟮亩际校撕CC?,哪里又有她要找的那個人?她等來的多是失望,漸漸地便不再渴盼那個人出現,每天只是孤獨寂寞地工作生活。
那年冬天奇冷,接二連三下了好幾場大雪,屋子里呵氣成冰。經過和房東太太好言商量,她終于可以在家生一個煤火爐取暖。
她買來爐子,又安上了長長的鐵皮煙筒?;馉t生起來以后,小小的房間漾滿了溫暖。周末,她坐在火苗正旺的爐邊,捧一本書靜靜地讀,偶爾抬頭望望窗外煙筒里裊裊飄出的輕煙,心里就漾滿了美好和溫暖。
春暖花開的時候,她的火爐停用了。她思忖著要把煙筒取下來,以防雨水侵蝕,來冬再用。有一天她下班回家,卻聽見煙筒里傳來一陣撲棱棱的聲音,她詫異地發現有兩只小麻雀在煙筒里安了家。那兩只鳥鉆在煙筒里,時而露出灰灰的小腦袋,往下俯瞰;時而飛出來,站在窗臺邊唱歌,聲音短促、婉轉,很快樂的樣子;偶爾它們還會并排站在晾衣繩上晃晃悠悠地蕩秋千。
她看得有趣,又感嘆鳥兒聰明,這煙筒確實是個好所在,風吹不著,太陽曬不到。她想,在這鋼筋水泥的城市里,對于鳥兒來說,這樣的家大概要屬于別墅級了吧。
她沒有把煙筒取下,一任鳥兒在里面安身。閑暇的時候,她躲在窗內悄悄觀察它們,看它們騰挪、跳躍、鳴唱。有小鳥為鄰,她很快樂。
秋去冬來,天越來越冷,又到生爐火的季節。但看著在煙筒里怡然安家的小麻雀一家,她不忍心趕走它們,不忍它們四處流浪,再苦苦尋覓家的溫暖。
她沒有生火爐,屋子里依舊是冷。
他就在這時因一個偶然的機緣出現在她的生活中。
有一天周末她正在家休息,他用火鉗夾了塊煤球敲開她的門,他說家里的爐子滅了,能不能點塊煤。她不好意思地說,今年家里沒有生火。為什么呢?這么冷的天,他指向窗外說,我看見你外面有煙筒,以為你生煤火了。
她輕輕地笑了,煙筒成了小鳥的家,就沒有生火。
他聽了,很驚奇,說,有這么好玩的事?于是隨她走到室內悄悄看外邊,果不其然,一只小鳥在窗臺上唱歌,另一只鳥兒在煙筒里發出撲撲棱棱的聲音。他關心地說,生不成火,你要有個取暖器才好。又囑咐,你以后熬粥或燉菜就用我那邊的爐子,煤火做出來的飯特好吃。
她含笑答應。
他是個兒童插畫畫家,成熟穩重的外表下,童心燦爛。他幫她在陽臺外面安裝了一個小小的食品盒,經常在里面撒些食物。閑下來的時候他就和她在陽臺上看那兩只鳥,聽著小鳥嘰嘰喳喳地說話,兩人常常會心一笑。她做飯的時候,他會把她的鍋端過去,在爐子上咕嘟嘟地燉,把粥煮得綿軟清香。
篇3
[關鍵詞] 腹部手術;糖尿?。谎强刂?/p>
[中圖分類號] R473.6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3-7210(2011)07(a)-116-02
糖尿?。―M)可以引起一系列代謝紊亂綜合征,嚴重危害人們的身心健康[1],臨床上以高血糖為主要特點。結腸癌是我國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近年來,結腸癌的發病率有逐年上升的趨勢,目前手術仍是治療結腸癌的重要手段之一[2]。DM患者手術前后的血糖常有波動,進而導致手術并發癥較多且較嚴重,而老年人身體機能下降,手術耐受性較差,因此加強對老年結腸癌合并糖尿病患者的圍術期護理十分重要。我院于2002年1月~2008年1月對老年結腸癌圍手術期并發糖尿病患者40例進行加強血糖控制的護理,效果滿意,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74例患者均為我院收治的擇期進行結腸癌手術合并糖尿病患者,糖尿病符合1999年WHO診斷標準,將其分為觀察組(40例)和對照組(34例),入院時無糖尿病史入院后確診為1型糖尿病13例,2型糖尿病61例。其中,男46例,女28例;年齡17~79歲,平均(56.5±7.8)歲;病程3個月~18年,合并高血壓18例,腦梗死4例;結腸癌部位:降結腸癌37例,升結腸癌23例,橫結腸癌14例;手術前結腸鏡檢查提示:未分化癌13例,低分化腺癌17例,高、中分化腺癌21例,狀腺癌23例。兩組患者在年齡、性別、病程、糖尿病分型、結腸癌的部位等方面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對照組
1.2.1.1 術前護理 ①心理護理:心理護理關系著患者能否配合手術。老年結腸癌患者存在的心理問題比較突出,普遍存在恐懼、緊張、信心不足及擔心手術治療效果,針對這種情況,護理人員要加強與患者的溝通,以真誠的語言幫助患者正確地認識疾病,耐心向患者及家屬講解手術的目的、方式、效果及安全性,關心體貼患者,盡量滿足患者生理和心理的需要,取得患者的信任,鼓勵患者調整穩定情緒,使他們配合術后的治療。②飲食護理:每日三餐要定時、定量,避免過飽,如按早、中、晚的分配方案,適當增加蛋白質比例,使其占總熱量的20%;將碳水化合物占總熱量的比例控制在45%~60%。多進含維生素、蛋白質和纖維素、低糖、低脂飲食,忌食葡萄糖、蔗糖和甜制品。③腸道準備:術前3 d進食流質,術前12 h禁食、4 h禁水,術前1 d午餐后2 h內用20%甘露醇250~500 ml分次口服1次,術前1 d晚及手術日晨用肥皂水灌腸1次。④遵醫囑口服降糖藥,術前1 d停用,改為皮下注射胰島素。
1.2.1.2 術后護理 ①飲食護理:術后1周內全胃腸外營養,7~10 d起通過空腸造瘺管給予腸外營養,腸內營養溫度38~40℃,應該低濃度、少量,濃度應≤18%。腸功能恢復后可進清淡流質飲食,逐步過渡到半流、普食[3]。②引流管護理:術后患者留置胃管、空腸營養管及導尿管,應確認各引流管是何部位,且引流管均須注意保持通暢,嚴防脫落、扭曲、堵塞;并應注意引流液的量、性狀及顏色。按時巡視病房,及時發現各引流管有無異常。按時在無菌條件下進行管道護理,防止感染。③基本護理:加強生病體征的監護,生命體征平穩后,改為平臥位。進行感染的預防,要及時合理的應用抗生素。對于老年患者要預防壓瘡等并發癥的發生,禁食期間做好口腔護理,定期為患者翻身、叩背,鼓勵有效咳嗽。為防止出現肩部疼痛可按摩肩部,協助患者做肩部運動。
1.2.2 觀察組
在對照組的基礎上采用胰島素泵持續皮下胰島素輸注控制血糖的護理。①采用胰島素泵經導管持續皮下輸注諾和靈R,置泵后1~2 d內,每日監測7段血糖,檢查胰島素泵運行是否正常,根據血糖調整胰島素用量,平均使用胰島素717 U,避免血糖波動過大,預防低血糖的發生。待患者能進食后,改為皮下注射胰島素,三餐前追加餐前劑量。一般要求術前空腹血糖為6.0~8.0 mmol/L,餐后2 h血糖為8.0 mmol/L,監測尿糖、尿酮的變化。②穿刺部位的選擇:選擇較直、管腔稍粗的血管,妥善固定穿刺部位,確保軟針插皮下部位,避免膠布松脫,采用輪換法進行注射,兩次穿刺部位距離在2~3 cm,以上觀察局部皮膚有無紅、腫、出血及膠布過敏現象,及時發現藥物滲漏并采取相應處理措施。
1.3 評價指標
比較兩組患者護理術中及術后血糖水平。并對兩組患者手術耐受性、術后并發癥(肺部感染、泌尿系統感染)、切口愈合時間、住院時間的情況進行統計。其中手術耐受性分為[4]:①優:心、肝、肺、腎功能良好,無糖尿病或血糖、血壓控制好;②良:心、肝、肺、腎功能經術前糾正可耐受手術,血糖、血壓基本得到控制;③差:未達到以上標準,術前糾正效果不理想。
1.4 統計學方法
用SPSS 13.0統計軟件,數據以均數±標準差(x±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術中、術后血糖變化及手術耐受性比較
觀察組的術中及術后血糖水平、手術耐受性顯著優于對照組(P
2.2 兩組并發癥、切口愈合及住院時間比較
觀察組的術后并發癥、切口愈合時間、住院時間均顯著少于對照組(P
3 討論
癌癥和糖尿病均為全身性疾病,老年結腸癌合并DM患者危險性大,其患者血糖受手術和麻醉等應激因素而上升,引起應激性高血糖,并發癥多,在圍術期要嚴格控制好血糖。胰島素泵持續皮下胰島素輸注模擬正常人體生理性胰島素分泌模式,持續小劑量地泵入胰島素,較易將血糖穩定控制在7~9 mmol/L之間,使患者血中的胰島素濃度相對平穩,從而平穩快速降糖,且血糖波動小[2],有利于切口的愈合并防止低血糖的發生[3]。本研究在常規護理的基礎上采用胰島素泵持續皮下胰島素輸注控制血糖的護理,避免出現相關的靜脈腫脹,較好能控制血糖,延緩并發癥的發生和發展[7]。結果表明,觀察組術中血糖水平及術后血糖水平、手術耐受性均顯著優于對照組(P
[參考文獻]
[1] 范麗風.我國糖尿病教育的現狀及存在的問題[J].實用護理雜志,2002,18(5):55-56.
[2] 韓妮妮,閆偉英.老年惡性腫瘤23例臨終護理[J].齊魯護理雜志,2008,14(4):54-55.
[3] 馬慧萍.老年結腸癌合并糖尿病患者的圍手術期護理[J].中國中醫藥咨訊,2010,12(13):45-46.
[4] 吳階平,裘法祖.黃家駟外科學[M].5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92:1222-1224.
[5] 于紹珍,尤奎成.結腸癌的診治進展[J].醫學綜述,2006,12(13):298-299.
[6] 雷晨.微量泵治療2型糖尿病合并酮癥酸中毒的臨床研究[J].醫師進修,2002,25(4):39.
[7] 吳萍.高齡大腸癌合并糖尿病的圍術期護理[J].當代護士:學術版,2006,9(3):78-79.
(收稿日期:2011-02-28)
篇4
結直腸癌的治療目前仍以外科手術為最主要、最有效的方法。而結直腸癌合并糖尿病患者使手術耐受性下降,危險性增加,圍手術期的護理對于結直腸癌伴糖尿病患者的順利康復尤為重要。我院自2005年1月至2008年12月共收治結直腸癌1087例,其中49例結直腸癌合并有糖尿病,我們在對這類患者圍手術期護理中獲得了一些體會,現介紹如下。
1 臨床資料
1.1 一般資料 本組49例患者中,男30例,女19例,年齡36~83歲,平均63.1歲。腫瘤位于升結腸6例,橫結腸4例,降結腸2例,乙狀結腸14例,直腸22例,肛管1例。其中4例為1型糖尿病患者,45例為2型糖尿病患者,且其中27例入院前無糖尿病病史及任何糖尿病癥狀,入院后術前常規檢查發現血糖增高,確診糖尿病。
1.2 手術方式 本組患者除2例因腸梗阻行急診手術外其余均行擇期手術。其中右半結腸切除術6例,左半結腸切除術30例,dixon8例,miles3例,橫結腸造口1例。乙狀結腸造口1例。
1.3 圍手術期護理
1.3.1 術前護理
1.3.1.1 腸道準備 清潔腸道是術前準備的重要環節,目的是排空腸腔內積糞,使腸腔空虛,最大限度地降低腸道內細菌的數量和毒力[1],減少術中污染,防止術后腹腔及切口感染,保證吻合口的良好愈合,預防吻合口漏等。本組病例中所有患者入院后均給以半流質飲食,手術前3 d進食流質飲食。術前3日給予緩瀉劑如石臘油及腸道不易吸收的抗生素如滅滴靈、鏈霉素等口服,術前日晚口服磷酸鈉鹽口服液45 ml沖溫開水500 ml口服導瀉。術前30 min靜脈點滴抗生素,使血中保持一定的濃度,對減少術后感染有很大作用,這對糖尿病患者尤為重要。
1.3.1.2 飲食指導與營養支持 美國癌癥中心營養專家認為,大約40%的癌癥患者死于營養不良而非癌癥本身和治療因素。[2]因此,合理的飲食及營養支持治療和適當的降糖藥物的應用,對于腫瘤合并糖尿病者至關重要。首先,手術前對高血糖者給予飲食控制。術前積極與醫生配合制定糖尿病飲食計劃,限制每日攝入的總熱量。交代患者多食谷類和新鮮蔬菜,禁食葡萄糖、蔗糖、蜜糖及其制品。均衡飲食,定時、定量。在飲食控制的基礎上加用口服降糖藥或皮下注射胰島素(諾和靈)控制血糖。其次為營養的支持治療。 本組有6例患者因年老體弱胃腸功能衰竭,飲食不佳給予靜脈高營養治療一段時間后全身狀況得到了明顯的改善而順利完成手術治療。
1.3.1.3 血糖的監測和控制 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與手術并發癥的發生率呈正相關。因此,控制血糖是保證手術順利進行的關鍵。我們告知患者及家屬血糖監測的重要性。手術前采用血糖儀監測每日空腹及三餐后2 h血糖。根據病情使用胰島素控制血糖,保持空腹血糖在8.0 mmol/l以下,餐后2 h血糖在10.0 mmol/l左右,提高患者對手術的耐受性。術前1周停用口服降糖藥,改用胰島素皮下注射,劑量根據血糖高低調節。本組術前采用飲食治療控制糖尿病14例,加服降糖藥物治療11例,胰島素治療24例,均收到較好效果。
1.3.2 術后護理
1.3.2.1 病情觀察 嚴密監測生命體征,同時注意患者的一般情況及傷口有無滲血滲液。麻醉清醒后血壓平穩者可改為半臥位,以減輕呼吸困難,有助于腹腔引流,使炎癥局限化,并可減輕傷口縫合處的張力,有利于傷口的愈合[3]。密切關注術后切口疼痛,插管不適限制患者咳嗽等情況。術后應充分鎮痛,本組術后6例患者使用止痛泵持續鎮痛 48 h。其余患者根據耐受情況遵醫囑給予度冷丁80 mg或100 mg肌肉注射。一方面減輕疼痛,另一方面可使患者充分休息,保持體力,利于恢復。
1.3.2.2 管道護理 患者術后常帶有胃管、尿管及腹腔引流管、會引流管等,回病房后應及時將各種導管接袋或負壓器,并妥善固定,防止受壓、扭曲、脫出。隨時觀察引流管是否通暢,準確記錄引流液的量、性狀、色澤變化,并注意負壓器是否處于負壓狀態,發現異常及時報告醫生。
1.4 并發癥的預防及護理
1.4.1 加強呼吸道管理,預防肺部感染 由于手術麻醉創傷,可引起呼吸容量減少,造成呼吸增快或變淺,同時切口疼痛,患者害怕咳嗽、呼吸,痰液多而黏稠難以排出,容易引起肺部感染。護士應指導患者深呼吸,并在呼吸氣末從深部咳嗽,以利于排除痰液。痰液黏稠不宜咳出時,可給予霧化吸入。以稀釋痰液,減少痰液阻力,有利于痰液排出。
1.4.2 防止切口及泌尿系感染 由于糖尿病患者蛋白質合成能力降低、組織修復能力減弱、免疫功能下降致使抗感染能力減弱,且長期高血糖有利于細菌的生長,使感染難于控制,不利于傷口愈合。因此,術后除積極控制血糖、每天嚴格按無菌要求換藥、應用高效廣譜抗生素外,還要加強傷口周圍皮膚及會護理,病情許可時盡早拔除尿管,嚴密監測體溫及傷口愈合情況。
1.4.3 積極控制血糖 術后血糖的控制對糖尿病患者渡過圍手術期相當重要,可預防感染、吻合口漏、傷口裂開等并發癥的發生[4]。術后早期胰島素管理最安全的方式是靜脈給藥,胰島素與葡萄糖的比例控制在1 u∶3~4 g, 4~6 h檢測血糖1次,根據血糖情況調整胰島素用量,使血糖控制在11.0 mmol/l以下,防止發生高血糖、低血糖反應。
2 結 果
49例患者均安全度過圍手術期。術后并發癥10例。切口感染3例,肺部感染2例,泌尿系感染2例,吻合口漏3例。均在更換強有力抗生素治療及禁食腸外營養支持等處理而獲痊愈。無死亡病例發生。
3 討 論
糖尿病是外科手術患者的一個危險因子[5]。糖尿病患者由于糖原儲存不足,高血糖等易產生酮癥酸中毒,組織愈合不良,感染、心血管意外等嚴重并發癥,給外科治療帶來嚴重的危險性。通過對49例結直腸癌合并有糖尿患者圍手術期的護理,我們體會到術前充分的腸道準備,飲食指導與營養支持,血糖的監測與控制,是最大限度減少手術危險性和術后并發癥的發生的關鍵,而術后的嚴密觀察病情變化,加強基礎護理,做好血糖的監控、治療,預防感染,對患者安全順利渡過圍手術期,避免并發癥的發生具有重要的意義。
【參考文獻】
[1] 熊蓮花,李素娥.大腸癌術前不同腸道準備方法觀察[j].實用護理雜志,2004,20(3):239240.
[2] 蔣介壽主編.臨床腸內及腸外營養支持[m].北京:人民軍醫出版社,1993:96.
篇5
作者:李世寬 周巖冰 周成富
【摘要】 目的 探討2型糖尿?。?DM)對胃癌病人術后近期結局的影響。方法 2006年1月~2008年6月我院手術治療的胃癌病人639例,按WHO 1999年制定的2DM診斷標準將病人分為2DM組與非2DM組,對病人手術情況、術后情況、術后并發癥發生率和病死率進行統計和分析。結果 2DM在胃癌病人中的發生率為12.8%。2DM組病人肥胖超標的發生率明顯高于非2DM組(t=3.868,P<0.05)。2DM組病人術后并發癥的發生率明顯高于非2DM病人(t=4.447,P
【關鍵詞】 糖尿病,2型;胃腫瘤;外科手術;治療結果
[ABSTRACT]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influence of type Ⅱ diabetes mellitus (2DM) on shortterm surgical outcomes in patients with gastric carcinoma. Methods From January 2006 to June 2008, a totall of 639 patients with gastric carcinoma underwent sugery in our hospital who were pided into type 2DM group and nontype 2DM group according to WHO parameters (1999) of diagnosis and classification of diabetes mellitus. Clinical data of operation, postoperation,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and mortality were reviewed and analyzed. Results The incidence of type 2DM in the cancer patients was 12.8%. The prevalence of obesityoverweight in patients with type 2DM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patients of nontype 2DM group (t=3.868,P
[KEY WORDS] diabetes mellitus, type 2; stomach neoplasms; surgical intervention; treatment outcome
胃癌是我國高發的惡性腫瘤之一,2型糖尿病(2DM)是我國高發的內分泌疾病,其中胃癌并2DM者臨床上也不少見,而2DM作為手術后并發癥的危險因子,不得不引起外科醫師的關注。本研究回顧性分析了2006年1月—2008年6月我院手術治療的胃癌病人639例,探討2DM對其近期結局的影響?,F將結果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我院手術治療胃癌病人639例,其中男451例,女188例;年齡25~87歲,平均(59.3±11.9)歲。
1.2 方法
采用WHO 1999年制定的2DM診斷標準,將病人分為2DM組與非2DM組。測量其身高及入院體質量,計算其體質量指數(BMI)值,并對結果進行分析比較。2DM組通過皮下注射胰島素等方法將血糖濃度控制在
1.3 統計方法
應用SPSS 12.0及PPMS 1.5[1]進行統計學分析,計數資料比較采用卡方檢驗,計量資料比較采用t檢驗,P
2 結
果
2.1 2DM在胃癌病人中的發生率
胃癌病人中2DM發生率為12.8%(82/639),其中男性為11.3%,女性為16.5%,兩者之間比較差異無顯著性(P>0.05)。
2.2 兩組間超標肥胖情況的比較
2DM組病人中超標肥胖的發生率為47.6%,非2DM組為26.9%,兩組比較差異有顯著性(t=3.868,P
2.3 兩組手術情況比較
兩組的手術方式比較,差異無顯著意義(P>0.05);2DM組與非2DM組根治性手術的比例分別為68.3%和78.5%,兩組比較差異有顯著性(χ2=4.18,P
2.4 兩組術后恢復情況比較
兩組病人術后平均發熱時間、排氣時間及術后5 d引流量均無顯著性差異(P>0.05)。兩組術后并發癥的發生率、病死率、住院時間及住院費用比較差異有顯著性(t=2.165~4.447,P
3 討 論
流行病學調查顯示,糖尿病與胰腺癌等多種癌癥風險相關[23],日本的流行病學研究顯示,高糖血癥是胃癌發生的危險因子[4];并且,應用磺脲類藥物和外源性胰島素的病人比應用二甲雙胍的病人癌癥相關病死率高[5]。
本研究結果顯示,胃癌病人中2DM的發生率超過10%。盡管手術前已經控制血糖水平,糖尿病組的手術并發癥的發生率明顯高于非糖尿病組。糖尿病多與肥胖超標共存,而肥胖超標可對手術操作造成一定影響。肥胖病人皮下以及腹腔內脂肪組織增加了入腹和手術過程中解剖分離血管以及清掃淋巴結的難度[6]。本研究顯示,2DM組病人根治手術中清掃的淋巴結數目以及根治性手術的比例低于非2DM組,可能與此有關。
眾所周知,糖尿病病人胃排空緩慢,即使未行手術,其胃排空障礙的發生率也比正常人高[7]。本研究顯示,在手術方式無差別的情況下,2DM組手術后的胃排空障礙的發生率明顯高于非2DM病人,進一步證實了糖尿病是胃排空障礙的危險因素。應加強圍手術期的營養支持并調控血糖,防治胃排空障礙的發生。一項系統回顧和薈萃分析顯示,口服補充或管飼糖尿病配方的腸內營養支持有利于血糖控制,并可降低并發癥的發生率[8]。
本研究結果顯示,兩組間切口感染、腹腔感染和肺部感染等感染性并發癥無統計學差異(可能與充分的圍手術期處理有關),然而,糖尿病病人的感染率仍呈現增加趨勢。糖尿病病人的白細胞向炎癥病灶移動遲緩、吞噬能力減弱,一旦發生感染,相對難以控制,并且可出現二重感染,因此,嚴重并發癥導致的病死率可能增加。本研究結果亦顯示,并2DM的胃癌病人的手術后并發癥的發生率和病死率明顯高于非2DM病人,相應地,前者的住院時間延長、住院醫療費用增加。
術前普通胰島素餐前皮下注射或請內分泌科醫生協助制定圍手術期血糖控制方案是必要的。無論是否并發糖尿病,手術創傷可導致以應激性高糖血癥為特征胰島素抵抗。機體發生胰島素抵抗的意義在于減少外周組織對糖的利用,保障腦、免疫器官等重要臟器的能量供應。但胰島素抵抗嚴重時,可影響機體內環境的穩定;對于糖尿病病人而言,特別在出現感染并發癥的情況下,未加控制的高糖血癥可誘發酮癥酸中毒。為了控制手術后應激性高糖血癥,我們的做法是,無論是否并發糖尿病、無論普通靜脈補液還是腸外營養,術后均予補充外源性普通胰島素。手術后禁食期間,每日輸入葡萄糖量約150 g,糖尿病病人按葡萄糖與胰島素3~4 g∶1 U比例給予胰島素,非糖尿病病人胰島素用量減半,維持血糖濃度在8.5 mmol/L以下,若隨機血糖超過11.1 mol/L,即追加胰島素的用量。
針對胃癌手術后胰島素抵抗的問題,近年來,進行了一系列胰島素強化治療(血糖控制在4.4~6.1 mmol/L)的隨機對照的臨床研究。研究對象為非糖尿病病人,結果發現胰島素強化治療組術后血清空腹血糖、胰島素、C反應蛋白、白細胞介素6、腫瘤壞死因子α、胰島素抵抗指數均低于對照組[910],不僅如此,前者的手術后并發癥也低于對照組[10]。毫無疑問,胰島素強化治療對糖尿病病人更為適用,但是由于糖尿病病人胰島素的用量大,需要密切監測血糖,防止低糖血癥的發生。
隨著國人生活水平的提高,2DM等代謝綜合征的發病率逐年增加,胃癌病人中并2DM的比例也必然增加,外科醫師應加強其圍手術期管理,通過控制血糖及選擇合理的營養支持途徑,盡可能改善病人的臨床結局,降低病人的病死率。
參考文獻
[1]周曉彬,紀新強,徐莉. 醫用統計學軟件PPMS 1.5的組成和應用特點[J]. 齊魯醫學雜志, 2009,24(1):2932.
[2]JEE S H, OHRR H, SULL J W, et al. Fasting serum glucose level and cancer risk in Korean men and women[J]. JAMA, 2005,293:194202.
[3]STATTIN P, BJOR O, FERRARI P, et al. Prospective study of hyperglycemia and cancer risk[J]. Diabetes Care, 2007,30:561567.
[4]YAMAGATA H, MATSUMOTO T, KIYOHARA Y, et al. Impact of fasting plasma glucose levels on gastric cancer incidence in a general japanese population——the Hisayama study[J]. Diabetes Care, 2005,28:789794.
[5]BOWKER S, VEUGELERS P, MAJUMDAR S R, et al. Increased cancerrelated mortality for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es who use sulfonylureas or insulin[J]. Diabetes Care, 2006,29:254258.
[6]LEE J H, PAIK Y H, LEE J S, et al. Abdominal shape of gastric cancer patients influences shortterm surgical outcomes[J]. Ann Surg Oncol, 2007,14(4):12881294.
[7]SAMSOM M, VERMEIJDEN J R, SMOUT AJPM, et al. Prevalence of delayed gastric emptying in diabetic patients and relationship to dyspeptic symptoms——a prospective study in unselected diabetic patients[J]. Diabetes Care, 2003,26:31163122.
[8]ELIA M, CERIELLO A, LAUBE H, et al. Enteral nutritional support and use of diabetesspecific formulas for patients with diabetes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J]. Diabetes Care, 2005,28:22672279.
篇6
近幾年老年性越來越多的患者被診斷為結腸癌合并糖尿病的發病,其中Ⅱ型糖尿病較Ⅰ型多,對于糖尿病并發癥的預防,圍手術期控制好血糖是治療的關鍵[1],如圍手術期血糖控制不好,則易導致傷口愈合延遲及感染等很多并發癥。因此,在圍手術期采取相應的整體護理措施是非常必要的。我科于2010年1月——2012年1月期間共收治37例老年性結腸癌合并糖尿病患者。針對這類患病群體,我們認真制定了相應的整體護理計劃,按護理程序認真實施,效果十分明顯,全部患者均痊愈出院。
1臨床資料
1.1一般資料老年性結腸癌合并糖尿病患者共37例,其中男性24例,女性13例;年齡65-83歲,平均年齡68.4歲。所有患者均經過纖維結腸鏡的檢查患有結腸癌,且有病理學診斷支持;患有糖尿病的依據來自WHO提出的糖尿病診斷標準[2],所研究的患者均符合2型糖尿病的診斷標準。
1.2患者癥狀患者出現食欲減退、下腹疼痛、腹部包塊、有黑便出現的消化道癥狀;還同時伴有多飲、多尿、體重減輕三多一少的糖尿病表現等。
1.3方法回顧性分析筆者手機的37例結腸癌合并糖尿病患者的臨床資料。
2結果
37例患者術后發生高滲性昏迷1例(2.7%),發生低血糖性休克3例(8.1%),經過積極科學的治療和護理,所有患者恢復良好,沒有酮癥酸中毒的出現。
3護理措施
3.1心理護理老年性結腸癌患者病期較長,同時患有糖尿病的患者有較大的心理壓力。因此,護士對這部分患者做健康教育時應把患者當成自己的親人一樣,多于老人交流,用親切、平和、易懂的語調,并將疾病相關知識宣傳給患者及其家屬,消除患者思想顧慮,舒緩患者心情。
3.2飲食護理在應為結腸癌需要手術時,應該再手術前禁食,術后密切觀察同時給予糖尿病飲食,定時定量,禁食高糖的食物,以低糖、高蛋白飲食為主。限制淀粉類的飲食,主食以大米、玉米面等為主;副食以優質蛋白為主,如豆制品、瘦肉、魚、牛奶,可食用低糖水果。飲食可以少時多餐,在避免高血糖的同時,也要注意有無低血糖的發生,每天3-4餐,3餐熱量比例為1/5、2/5、2/5,如果為每日四餐比例則為1/7、2/7、2/7、2/7[3]。
3.3觀察血糖變化控制圍手術期血糖是手術成功的關鍵。因此,每個患者入院后都應該嚴密觀察血糖情況,掌握每個患者的血糖變化,為指導臨床用藥和治療提供有力的依據。對于使用胰島素的患者,應該嚴格控制胰島素的計量,在使用胰島素后要按時進餐,防止低血糖的發生,杜絕患者外出,防止出現意外。筆者控制患者血糖的目標:空腹血糖:7.30-8.75mmol/L,餐后2h血糖:10mmol/L以下,尿糖維持在(+)以下[4]。
3.4預防并發癥糖尿病患者由于高血糖的存在,容易造成術后切口感染、延期愈合,甚至不愈合。要避免該不良事件的發生,應做好術后營養及熱量的補給,同時監測生命體征、血糖等指標,密切觀察患者病情變化,并做認真記錄,盡早發現并發癥,及早處理。在胃腸外營養(TPN)、腸內營養(EN)補充時應及時向患者做好解釋工作,取得患者配合,以便于患者術后的及時康復,避免術后并發癥的發生,也可以避免糖尿病高滲性昏迷或酮癥酸中毒。
3.5健康教育糖尿病作為一種慢性疾病,長期困擾著患者,給患者的生活帶來諸多不便,這列患者一般不住院治療,在家的治療和護理較為常見,因此要做好對患者的健康教育,告訴患者每天檢測血糖的重要性,告知患者家屬一些避免血糖過高,過低的方法。對患者提供必要的照顧。并教會患者及其家屬如何使用血糖儀,按醫囑監測空腹血糖、餐后血糖和隨機血糖。還應宣教適當鍛煉、控制飲食和堅持正確的用藥的必要性,告知隨身攜帶糖尿病急救藥,并定期隨訪。保持良好的心態也是合理控制血糖的一部分。
參考文獻
[1]陳雪敏,欲斌.老年人直腸癌合并糖尿病的圍手術處理[J].中國肛腸病雜志,2009,22(6):9.
[2]文玉瓊,劉艷紅.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的護理體會[J].實用醫學雜志,2008,20(5):595.
篇7
【關鍵詞】結腸癌;血管生成;血管生成抑制劑;Canstatin蛋白
Efficacy of recombinant canstatin protein plus fluorouracil in treatment of colon cancer
MA YAN,WANG Li,JIAO Dong-xiao,et al.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Nanhua University,Hunan421001,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anti-tumor effects of recombinant canstatin protein plus 5-fluorouracil(5-FU)on colon cancer in order to develop a new treatment modality.Methods Tumor xenografts were established by subcutaneous inoculation of 1×107 SW-480 colon cancer cells into the right flanks of 30 nude mice.When the tumors reached 2~3 mm in diameter,mice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6 groups.All the agents were injected intraperitoneally.During the treatment,the subcutaneous tumors were measured by compasses and caliper every 3 or 4 days.At the end of the experiment,all the tumors were resected and both routine pathological and immunohistochemical staining examinations were performed to observe the drug toxicity and intratumoral microvescular density(MVD).Results ①In every treatment group tumor growth was suppressed significantly.Intraperitoneal injection of canstatin low-dose group,canstatin high-dose group,5-FU group,5-FU group+ low-dose canstatin group,5-FU group+ high-dose canstatin group resulted in a significant inhibition of the growth of SW-480 in vivo compare with that of control group(P
【Key words】Colon cancer;Angiogenesis;Angiogenesis inhibitors;Canstatin protein
結腸癌是一種嚴重危害人類健康的惡性腫瘤,全球流行病學調查結果顯示,大腸癌的發病率居肺癌、乳腺癌之后占第三位,近年各地資料顯示其發病率呈逐年上升趨勢,嚴重威脅著人們的健康與生命[1,2]。隨著分子生物學的發展,利用DNA重組和基因轉移技術的結腸癌基因治療成為極有發展前景的治療方法。在迄今發現的的多種抗腫瘤藥物中,血管生成抑制劑以其顯著的抗腫瘤效果吸引了眾多的研究,Canstatin是繼血管抑素和內皮抑素后新發現的一種內源性血管生成抑制劑[3-6]。 體內外實驗表明,Canstatin具有抑制新生血管生成,抑制異種移植人前列腺癌和人腎癌的生長的作用,療效甚至強于內皮抑素,引起人們普遍關注。但是,Canstatin對人結腸癌的作用如何,尚未見報道,其與傳統化療藥物聯合應用的療效亦有待闡明。筆者在既往研究中,成功克隆了Canstatin基因[7],并表達出活性重組人Canstatin蛋白,在此基礎上,筆者探討了Canstatin蛋白聯合化療藥物5-FU治療結腸癌的療效,旨在探索結腸癌治療新途徑。
1 材料和方法
1.1 試驗動物、細胞株、藥品及試劑 SPF級BALB/c裸鼠30只,4周齡,體質量16~18 g,購自中國藥品生物制品檢定所(合格證:京質字0052997)。SW-480結腸癌細胞系購于美國ATCC公司,南京凱基公司提供,單層貼壁生長,集落形成率為40%,裸鼠致瘤性為100%。5-FU購自江蘇南通精華制藥有限公司,CD31抗體購自北京中杉金橋生物公司。
1.2 動物模型的建立 將已培養好基本長滿瓶壁的SW-480結腸癌細胞棄培養瓶內培養基,用平衡鹽溶液(PBS)沖洗培養瓶2次,加入體積分數為0.25的胰蛋白酶數滴消化,將消化好的細胞吸入離心管內,600 轉/min的離心機離心6 min,棄上清,加入不含小牛血清的RPMI-1640培養基3 ml,吸管吹打混勻(取適量計數細胞)再離心,棄上清,按每只裸鼠皮下接種細胞數2.5×1019/L,再加入無血清RPMI-1640培養基,供裸鼠皮下接種用。準備好的SW-480細胞懸液經臺盼藍染色活細胞數占0.95以上,按每只0.2 ml SW-480細胞懸液注射于消毒后的裸鼠皮下,觀察腫瘤移植成功率。
1.3 試驗分組 30只小鼠皮下移植處均成瘤,接種4 d后隨機分成6組(每組5只)。①對照組(生理鹽水0.3 ml/kg);②Canstatin低劑量組(1 mg/kg,用藥3周);③Canstatin高劑量組(10 mg/kg,用藥3周);④5-FU組(5-FU 12.5 mg/kg,用藥5 d);⑤聯合5-FU+Canstatin低濃度治療組(5-FU 12.5 mg/kg,用藥5 d加Canstatin 1 mg/kg,用藥3周);⑥聯合5-FU+Canstatin高濃度治療組(5-FU 12.5 mg/kg,用藥5 d加Canstatin 10 mg/kg,用藥3周),以上組別均采用隔天腹腔注射給藥,療程3周。
1.4 觀察指標和方法 用圓規和游標卡尺測量皮下移植瘤長短經。按通用公式[V(mm3)=長×寬2×0.52]計算腫瘤體積V。計算瘤重抑制率,瘤重抑制率/%=[1-(試驗組平均瘤重/對照組平均瘤重)] ×100%。合并用藥效果根據文獻[8]提供的金氏公式求出q值進行判斷。q=Ea+b/(Ea+Eb-Ea×Eb),Ea+b為兩藥合用的抑制率,Ea和Eb為各藥單用的抑制率,若q
1.5 光鏡觀察及免疫組化 無菌條件下取出腫瘤組織,稱重,以40 g/L甲醛固定。 為觀察藥物毒性反應,同時取出實驗動物的心、肝、胃、胰腺、腸等組織以40 g/L甲醛固定。免疫組化染色采用鏈霉素抗生物素蛋白-過氧化酶法。鏡下微血管計數分級方法參照Wender等[9]的方法,先在低倍光鏡下(40倍)確定腫瘤內新生血管最密集區作為“熱點”,進行血管計數,然后在高倍鏡視野(200倍)計數5個視野,每個視野的血管平均數為該切片的MVD值。
1.6 統計學方法 計數資料數據采用均數±標準差(x±s)表示,采用SPSS 13.0軟件,單向方差分析(One-way ANOVA)進行樣本均數間多重比較,兩兩比較用非配對t檢驗。
2 結果
2.1 裸鼠體內成瘤情況 自接種后第5天,所有裸鼠均可見接種部位小結節,約5 mm×5 mm大小,隨后結節逐漸增大,至第10天,約7 mm× 7 mm。42只裸鼠全部成瘤,成瘤率達100%。
2.2 各組藥物對裸鼠皮下移植瘤生長的影響 試驗結束后,各用藥組瘤質量及瘤體積明顯低于對照組(P
2.3 各組藥物對裸小鼠毒性的影響 用藥期間,各治療組小鼠均未逐漸出現精神不振、食欲下降、消瘦等表現,未見明顯不良反應。療程結束時,Canstatin治療組和5-FU治療組與對照組相比較,小鼠體質量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聯合治療組小鼠體質量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2.4 移植瘤組織的病理形態學觀察 試驗結束后,進行移植瘤組織病理學切片,光鏡下均可見癌組織,癌細胞圓形或橢圓形,核大,核仁明顯,病理分裂核多見,癌細胞被纖維組織分割成大小不等的癌巢,其間可見腺管、腺腔樣結構。
2.5 免疫組化改變 療程結束時,病理切片經免疫組化染色,以5個高倍視野計算,各試驗組MDV分別是:A組36.4±5.6; B組 31.2±4.0;C組28.2±3.7; D組25.0±4.8;;E組 22.6±3.6;F15.0±2.8 。見圖2。
3 討論
長期以來,對于結腸癌的治療的實驗研究,以往主要集中在對腫瘤細胞本身的抑制或殺滅作用的研究,但由于腫瘤細胞的異質性、遺傳不穩定性和易產生耐藥的特點,目前為止,尚未取得滿意效果。自1971年,Folkman[10]首次提出,腫瘤生長依賴于新生血管形成,而后大量研究證實:腫瘤生長經歷兩個階段:血管前期和血管期,在腫瘤血管前期,腫瘤細胞主要依賴彌散作用獲取營養,當腫瘤生長至1~2 mm3、細胞數達到107左右時,其繼續生長就必須要由新生血管來提供足夠的氧氣及營養物質[11]。同時,腫瘤細胞還可通過新生血管向周圍組織浸潤和遠處轉移,在繼發部位形成轉移灶,而轉移灶的繼續生長和轉移仍然需要新生血管[12]。因此針對腫瘤血管的“抗血管生成療法”近年被廣泛應用于這一領域的研究,天然多肽類血管生成抑制劑以其高效、低毒、不易產生耐藥等特點成為研究熱點。
Canstatin是新近發現的一種內源性血管生成抑制劑,其蛋白的相對分子量約為24 KD,它是Ⅳ型膠原α2 鏈NC1 區的功能域,最新研究表明:Canstatin作為膠原來源的內源性血管生成抑制因子,可劑量依賴性抑制內皮細胞管結構形成,有效抑制內皮細胞增殖和轉移,且能誘導內皮細胞凋亡。其抑制腫瘤生長的效力可能超過內皮抑素[13]。李玉英等其在體外抑制血管內皮細胞增生的半數有效劑量(ED50)是內皮革抑素的1/3[14],顯示了其強大的抗血管生成作用。
本研究表明,Canstatin 10 mg/(kg•d),腹腔注射,治療第10天起,腫瘤體積顯著低于對照組,第21天時,抑瘤率達52.98%。 而治療期間,整個治療用藥過程中小鼠活動良好,未見脫毛、腹瀉等明顯毒副作用。而隨著Canstatin蛋白濃度的增加,抑瘤率明顯增加,由30.02%到52.98%。 Canstatin治療組小鼠體質量與對照組相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 免疫組化結果顯示,Canstatin治療組高濃度組小鼠腫瘤內MVD顯著低于對照組(P
另外,本實驗研究結果表明,聯合治療組療效最好,自第3天起,移植瘤瘤重及體積顯著小于對照組(P
化療藥對腫瘤細胞本身具有殺傷作用,而血管生成抑制劑通過抑制腫瘤新生血管形成,切斷腫瘤繼續生長的營養來源產生抗瘤效應。 而且參照Folkman對腫瘤抗血管生成提出的 “誘導休眠”理論,抗血管生成治療使腫瘤體積縮小到一定程度,當腫瘤生長不再依賴新生血管時,腫瘤便蟄伏起來。但若和細胞毒藥物聯合使用,則有可能徹底殺死腫瘤細胞。療程結束時,聯合治療組小鼠體質量甚至略高于對照組,經統計學檢驗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總之,筆者的研究證實,重組人Canstatin蛋白能有效抑制人結腸癌生長,其作用機制是抑制腫瘤新生血管形成,與細胞毒藥物聯合應用,能顯著增強抗腫瘤效果,且不增加對機體的毒副作用,為結腸癌綜合治療開辟了新的途徑,有良好的應用前景。
參考文獻
[1] Go VL,Butrum RR,Wong DA.Diet,nutrition,and cancer prevention:the postgenomic era.J Nutr,2003,133(11):3830-3836.
[2] Cappell MS.The pathophysiology,clinical presentation,and diagnosis of colon cancer and adenomatous polyps.Med Clin North Am,2005,89(1):1-42.
[3] George DK,Pablo CC,David J,et al.Canstatin,a novel matrix-derived inhibitor of angiogenesis and tumor growth.J B iol Chem,2002,75(2):1209-1215.
[4] Narazaki M,Tosato G.Canstatin:an inhibitor of angiogenesis and tumor growth revisited.Cancer J,2006,12:110-112.
[5] Kamphaus GD,Colorado PC,Panka DJ,et al.Canstatin,a novel matrixderived inhibitor of angiogenesis and tumor growth.J Biol Chem,2000,275:1209-1215.
[6] Hou WH,Wang TY,Yuan BM,et al.Recombinant mouse canstatin inhibits chicken embryo chorioallantoic membrane angiogenesis and endothelial cell proliferation.Acta Biochim Biophys Sin,2004,36:845-850.
[7] 蔣日成,方唯意,冬畢華,等.重組人Canstatin的克隆、表達及其活性鑒定.中國腫瘤生物治療雜志,2002,9(4):283-286.
[8] 戴體俊.合并用藥的定量分析.中國藥理學通報,1998,14(15):479-480.
[9] Weinder.Intratumor microvessel density as a prognostic factor in cancer.Am J Pathol.1995,147(1):9-19.
[10] Folkman J.Tumor angiogenesis:therapeutic implications.N Engl J Med,1971,285:1182-1186.
[11] Mahadevan V,Hart I R.Metastasis and angiogenesis.Acta Oncol,1990,29(1):97-103.
[12] Fidler I J,Ellis L M.The implications of angiogenesis for the biology and therapy of cancer metastasis.Cell,1994,79(2):185-188.
[13] Kamphaus GD,Colorado PC,Panka DJ,et al.Canstatin,a novel matrix derived inhibitor of angiogenesis and tumor growth.J Biol Chem,2000,275(2):1209-1215.
[14] 李玉英,錢桂生,黃桂君,等.Canstatin基因表達載體的構建及其生物學效應研究.第三軍醫大學學報,2004,26(19):1723-1725.
[15] Corinne L.Remer,Naoki Agata,et al.Antineoplastic effect of chemo therapeutic agents are potentiated by NM 3,an inhibitor of angiogenesis.Cancer Research,2002,62(3):78-785.
篇8
[關鍵詞]結直腸癌;伊立替康;四氫葉酸鈣;5-氟尿嘧啶
[中圖分類號]R735.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1959(2009)07-0056-02
結直腸癌是最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占所有腫瘤患者的10%-15%[1]。我國結直腸癌的發病率呈逐年上升趨勢,男女性結直腸癌發病率均位居第三。由于目前臨床上對結直腸癌的早期診斷率低,部分患者確診時已屬于晚期,加之手術后部分患者復發,使得大部分患者主要依靠化學治療。近年來,隨著新抗癌藥的問世,如奧沙利鉑、伊立替康(CPT-11)和卡培他濱等,晚期結直腸癌的治療效果有了一定提高。我院自2005年01月至2008年01月應用以國產CPT-11為主的FOLFIRI方案治療晚期結直腸癌82例,取得了較好的臨床療效,現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82例晚期結直腸癌患者,其中男性52例,女性30例,中位年齡48歲(27~79歲)。原發部位為結腸58例,直腸24例。全部病例均經病理診斷證實。其中低分化腺癌26例,中分化腺癌45例,高分化腺癌11例;轉移部位:肝轉移46例,肺轉移20例,淋巴結轉移16例,盆腔內復發12例,骨轉移12例;一線(初治)化療26例,二線(復治)化療56例(以往使用含奧沙利鉑的方案化療,距末次化療時間超過四周)。全部患者PS評分≤2,治療前無Ⅲ度以上的慢性腹瀉,血常規、肝腎功能、心電圖均正常,體檢及影像學檢查均有可測量的病灶,預計生存期4個月以上。
1.2治療方法:82例患者均采用FOLFIRI方案化療,即CPT-11(商品名:艾力江蘇恒瑞醫藥有限公司)180mg/m2靜脈滴注90mind1;四氫葉酸鈣200mg/m2靜脈滴注2hd1-2;5-氟尿嘧啶400mg/m2靜脈推注,隨后用5-氟尿嘧啶600mg/m2持續靜脈推注22hd1-2。用藥前常備洛哌丁胺膠囊(易蒙停),每2周重復用藥,用藥4個周期后評價療效,如療效評價為完全緩解(CR)、部分緩解(PR)或穩定(SD)且患者能夠耐受化療,可繼續化療至第9個周期或病變進展或患者不能耐受為止。
所有患者同時輔以5-HT3受體抑制劑或加用胃復安、維生素B6預防嘔吐。因化療引起的Ⅱ度以上中性粒細胞減少應用粒細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治療。
1.3評價標準:療效評定按照WHO關于實體瘤抗癌藥物治療標準進行。療效分別為:CR、PR、SD、疾病進展(PD),有效率(RR)包括CR率和PR率(CR+PR)。中位疾病進展時間(timetoprogression,TTP)指化療開始到腫瘤出現進展或開始其他治療的時間。毒副反應評定按照美國國立癌癥研究所(NCI)抗癌藥物毒性反應分度標準分為Ⅰ~Ⅳ度。
2結果
2.1療效:全組82例均可評價療效,26例一線治療患者中CR4例,PR10例,SD7例,PD6例,RR53.8%;56例二線治療患者中CR0例,PR22例,SD20例,PD14例,RR393%;隨訪至2008年07月,一線治療TTP8.5月,二線治療41月。
2.2毒副反應:該方案常見的血液學毒性主要為中性粒細胞減少,多數為Ⅰ~Ⅱ度,Ⅲ~Ⅳ度發生率較低,為11%。應用G-CSF治療后很快恢復,無并發感染者,有4例因此而推遲化療。非血液系統毒副反應主要表現乙酰膽堿綜合征和遲發性腹瀉。乙酰膽堿綜合征發生率32.9%,均為Ⅰ~Ⅱ度,表現為流淚、流涕、口腔分泌物增多等,應用小劑量阿托品治療后均緩解;遲發性腹瀉發生率為40.2%,多數為Ⅰ~Ⅱ度,Ⅲ度遲發性腹瀉發生率僅為3.7%,另外患者還可出現疲乏感,一般能耐受,無需特別處理。少數患者出現口腔粘膜炎及肝功能轉氨酶升高,予以對癥處理后緩解。(見表1)
3討論
40多年來晚期結直腸癌的化療一直以5-氟尿嘧啶為主,單藥治療RR為10%~20%,中位生存期為6~8月,采用持續靜脈給藥方式,或與四氫葉酸鈣聯合應用可以進一步提高療效,中位生存期大約為12月。5-氟尿嘧啶聯合四氫葉酸鈣近10余年來一直被認為是結直腸癌最基本的化療方案。
CPT-11是半合成的水溶性喜樹堿衍生物,進入人體后迅速被轉化為活性代謝物SN38,SN38與拓撲異構酶Ⅰ-DNA穩固結合,特異性抑制拓撲異構酶-Ⅰ對斷裂DNA鏈的修復,阻止DNA的復制和轉錄,最終導致腫瘤細胞的死亡。CPT-11近年來用于治療多種常見腫瘤,尤其是對結直腸癌有較好療效。Rothenbeng[2]總結了CPT-11治療晚期大腸癌707例的結果得出:作為一線藥物,RR為25%(19%~32%),中位緩解期為7.6~9.0個月,中位生存期為11~12月;作為二線藥物,RR為16%(11%~27%),中位緩解期為6.4~9.0個月,中位生存期為8.3~10.4月;由于5-氟尿嘧啶抑制腫瘤核酸合成,CPT-11抑制腫瘤細胞核酸重組,因而二組聯合應用具有協同作用,研究顯示[3],CPT-11與deGramant方案組成的FOLFIRI方案對晚期大腸癌的RR為31%,中位生存期14月,與FOLFOX4方案療效相當。CPT-11與奧沙利鉑無交叉耐藥性,GERCOR試驗[4]提示FOLFIRI方案一線治療失敗的結直腸癌患者換用二線FOLFOX6方案有效率15%,而FOLFOX方案一線治療失敗的結直腸癌患者換用二線FOLFIRI方案有效率4%,無明顯統計學差異。我們曾應用含進口CPT-11(開普拓)的FOLFIRI方案二線治療晚期結直腸癌,RR達333%[5]。在此研究中,我們應用含國產CPT-11的FOLFIRI方案治療晚期結直腸癌,一線RR53.8%,TTP8.5月;二線RR39.3%,TTP4.1月,取得了較好療效,提示含國產CPT-11的FOLFIRI方案治療晚期結直腸癌療效肯定。
CPT-11引起的遲發性腹瀉與劑量有關,且可危及患者的生命[5]。由于用藥前對患者家屬加強了宣教以及及時的對癥處理,本組病人遲發性腹瀉發生率為40.2%,多數為Ⅰ~Ⅱ度,Ⅲ度遲發性腹瀉發生率僅為3.8%,無因嚴重腹瀉而導致藥物減量及化療中止者。同時,我們也注意到大多數的遲發性腹瀉僅為Ⅰ~Ⅱ度,如果按照CPT-11毒性常規處理方法處理[6](出現大便次數增多或稀便后,患者立即口服洛哌丁胺4mg,之后每2h口服2mg,直至癥狀緩解12h停止),有許多患者因服用洛哌丁胺而出現腹脹、便秘等不適,反而影響了患者的生活質量,因此,我們對于遲發性腹瀉的處理進行了適當的調整:在本人一旦出現腹瀉或大便性狀發生改變后,立即口服洛哌丁胺4mg,然后密切觀察大便情況:如在2h內再次出現腹瀉,則按照CPT-11毒性常規處理方法處理,并予以補液,必要時應用抗生素或生長抑素治療;如2h內未再出現腹部不適及大便,暫不予以口服洛哌丁胺;2h后如再次出現腹瀉,立即口服洛哌丁胺2mg,按兩次腹瀉間隔時間口服洛哌丁胺2mg,直至大便停止12h后停用;如2h后較短時間內患者出現多次腹瀉同樣按照CPT-11毒性常規處理方法處理。這樣避免了許多患者因服用洛哌丁胺而導致的不適,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質量及對治療的依從性。
篇9
范麗娟
春天一到,紅花草艷艷。紅花草是花嗎?花園里沒有它,花壇上看不到它,花譜中列不上它,詩人不去歌頌它。
紅花草的不幸,在于它多了一個“草”字,且又生長在鄉村田野,土生土長,它的花沒有玫瑰那么鮮艷,也沒有牡丹那么高雅,散發著泥土味。除了廣大農民,很少有人了解它,器重它,欣賞它,歌頌它,至今還登不了大雅之堂。然而它不計較這些,依然毫不氣餒地生長著。秋天,它隨著金風余熱,下地生根;冬天,它不為霜雪所屈,茁壯成長;春天,它隨著和風暖雨微笑開花?!盃奚约?,貢獻人類”是它固有的高貴品格,當農民需要它的時候,它毫無怨言,慷慨無私地把火紅的青春,獻給大地,哺育著五谷。待到稻浪滾滾,碩果累累的季節,它便把自己的喜悅,溶入農民的笑聲。
古人說:“不要人夸顏色好,只留清香滿乾坤?!奔t花草雖不顯眼,但高風亮節。它對農民來說,是希望、是明天;對游人、詩人來說,只不過是一株小草而己。我們要有紅花草那種品格,不為名,不為利,為建設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而“鞠躬盡瘁,死而后已”。
名人愛鳥留佳話文
文/孫書靜
自古名人多愛鳥。這里舉幾個現代名人愛鳥寫鳥的故事。
林語堂先生認為,自然界中美的東西很多,鳥就是其中一種。他說:“孔雀、鸚鵡、云雀和金絲雀唱著不可摹擬的歌兒。宇宙間沒有一樣東西比鳥更好。”
梁實秋先生在世時,愛鳥但不養鳥,對鳥有一種特殊的感情。他的小品文《鳥》,開篇便是“我愛鳥”三字,表達了簡潔濃烈的感情,酷似熱戀人的海誓山盟。他愛鳥,不獨是喜聽鳥的婉轉歌唱,也愛鳥的形體。他認為世界上的動物數鳥最俊俏。在《鳥》中,他不惜花大量筆墨,維妙維肖地描寫各種各樣枝頭鳥的體態,觀察之細致,比喻之貼切,無人匹敵。
秦牧先生最喜歡的鳥是云雀(百靈鳥)。他說:“對于這種羽毛并不美麗,而歌聲嘹亮的小鳥兒,我每每懷著一種近乎景仰的愛慕心情。”秦牧先生最愛聽鳥鳴,他曾在《南國鳥節》一文中寫道:“它們真是出色的歌唱家,叫得那么美妙、神奇,有時竟唱出一串長長的顫音,讓人獲得美的享受?!?/p>
盆景構景種種
文/王福才
古:多為樹樁盆景。取材松、柏、榆等,以松為主,有“無松不古”之說,塑造古老蒼勁的形象。
雅:取材以蘭為主,“無蘭不雅”,形成幽雅,樸素的氣氛。
清:取材竹子等常青植物,以竹為主,“無竹不清”,形成清秀明快的景觀。
俏:多為觀花盆景,以梅為主,“無梅不俏”,形成奇麗多彩的美姿。
幽:多為山林盆景,用茂密的植物和山石等,構成如“青城天下幽”的叢林峽谷。
雄:多為山石盆景,取材以石為主,配以樹木和建筑,用相對高大的石料構成泰山雄姿般的景觀。
險:也是山石盆景,但要造成懸崖陡壁之形。
奇:以奇形石為主的山石盆景,構成如“黃山天下奇”般的景觀。
篇10
關鍵詞:膠州灣濕地;鳥類;棲息環境
中圖分類號:S718.5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9944(2010)10015402
1 引言
膠州灣濕地是河口海灣濕地,主要位于青島地區大沽河入??谔?此處濕地海水與淡水相匯交融,是河口海灣型原始生態系統的代表,也是國家濕地中少有的類型。該區域自然景觀獨特多樣,生物多樣性豐富,分布著許多珍稀物種,是亞太地區候鳥遷徙的主要通道之一,也是水鳥繁殖地、越冬地。此處鳥類有有156種,隸屬12目26科。包括冬候鳥34種,夏候鳥25種,留鳥7種,旅鳥90種。
2 膠州灣鳥類資源現狀
據候鳥遷徙環志監測和“隆冬國際濕地水鳥調查”,已記錄到的濕地鳥類有156種,隸屬12目26科。包括冬候鳥34種,夏候鳥25種,留鳥7種,旅鳥90種。屬于國家級重點保護的水鳥有21種,其中一級保護鳥類有丹頂鶴、白鶴、白鸛、中華秋沙鴨等8種,二級保護水鳥有大天鵝、灰鶴、蓑羽鶴、鴛鴦、小勺鷸等13種;濕地猛禽 6種;濕地游禽49 種;濕地涉禽92 種;濕地鳴禽9 種。據近年來專項調查發現,還有10余種全球瀕危、稀有繁殖水鳥種群如黑嘴鷗、黑翅長腳鷸、大杓鷸等。每年春、秋季節遷經本區域的水鳥有數百萬只,遷來越冬的水鳥數量可達數十萬只,其中雁鴨類越冬數量可達5萬只,特別是經過近十幾年的“挽留海鷗”行動,每年在此越冬的海鷗有10~15萬只。國際鳥類保護聯盟在其發表的“全球生態區2000年規劃”中已經將膠州灣濕地列為國際重要鳥區。
3 膠州灣濕地鳥類生活環境分析
3.1 膠州灣鳥類生活自然條件分析
3.1.1 鳥類生活的氣候條件
膠州灣屬暖溫帶東亞季風性氣候,因受海洋季風的影響,空氣濕潤,雨量充沛,溫度適中,四季分明。年平均氣溫12.1℃,一月最低,平均為-3.2℃;八月最高,平均為25.4℃;極端低溫-19.2℃,極端高溫39.7℃;年均降水量672.5cm,最大局部降水量1 100cm。年平均相對濕度71%,無霜期178~220d,有效積溫3 700~4 500℃。歷史上膠州灣曾出現冰凍,濕地最低氣溫曾到-16.9℃。膠州灣沿岸春季回暖晚,雨水少,風次多;夏季涼爽多雨;秋季氣溫偏高;冬季多行西北風,氣溫寒冷。灣內潮汐屬正規半日潮,晝夜漲落各兩次,年平均水溫比氣溫高1.5℃左右。海水鹽度為30~31‰。全年太陽輻射量115.7~123.0kCal/cm2,總日照2 400~2 650h,降雨量725~1 100cm,無霜期200~240d,平均風速3.4~7.4m/s。是我國同緯度地區中氣候條件最優越、動植物資源最豐富的地區,適宜野生動物生長繁育特別是鳥類的棲息繁衍和停留。
3.1.2 鳥類生活的棲息地條件
膠州灣膠州段海岸線北起大沽河口,南至洋河北岸全長25.49km。這里北高南低,最高海拔位于南莊村南泄洪區,高程5.8m,南部即為海面。沿海岸線有大沽河、洋河兩條河流,正常年景兩河全年有水注入淺海,雨季注入較多。從北向南,依次主要分布著濱海鹽化潮土、水稻土、濱海潮化鹽土等土壤類型。濱海鹽化潮土,土層深厚,土體總厚度為150cm以下,耕性良好,具有一定的鹽堿性;水稻土,土層深厚,45~150cm之間出現單粒狀,緊沙土漏水漏肥,但在28~45cm之間有一結構較為細膩的中壤層,對水肥的滲透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表層質地疏松,易于耕作;濱海潮化鹽土,由于土層含鹽分較高,故地表聚集鹽斑,多以生長蘆葦為主,部分為鹽堿荒地、光板海灘。這些年代久遠的沉積物含有豐富的有機物質和各種微生物土質,濕地資源豐富,是鳥類棲息和覓食的良好場所。
3.1.3 鳥類生活的食物條件
膠州灣潮下帶濕地、潮間帶濕地海水中營養鹽含量高,浮游植物、浮游動物、底棲動物種類多。據調查,膠州灣海水中浮游植物以硅藻和甲藻為主,共有53屬175種、3變種和6型。其中硅藻種類最多,有12屬53種和3型,硅藻的細胞數量占浮游植物的95%以上,海水中擬旋鏈角刺藻、中肋骨條藻、短角灣角藻等優勢種細胞數量達1.04×108~3.17×108個/m3。其淡水區域以綠藻和硅藻為主,共有6門29屬;其中綠藻有13個屬,硅藻有8個屬。膠州灣海水中浮游動物有8門64科66屬116種,以近岸低鹽種為主,生物量在6月最高,達795mg/m3。膠州灣底棲動物生物量高于灣外數倍到10多倍(各月平均50~160g/m3),底棲動物中軟體動物占絕對優勢,生物量15.3~134g/m2;棘皮動物生物量占第2位(月平均20g/m3);甲殼類、多毛類底棲動物的種類和數量也很豐富,生物量居第3、4位。膠州灣及鄰近海域有魚類8目,28科,42屬約有100多種,其中暖溫性種占61%,暖水性種占23%,冷溫性種占17%,優勢種有斑、梭魚、青鱗魚和牙鲆,其它優勢種有赤鼻棱、中頜棱、細條天竺魚、、長蛇鯔、黃鯽、帶魚、焦氏舌鰨、白姑魚、長綿、黃姑魚、短吻舌鰨、油、綠鰭馬面、鱸、銀鯧、木葉鰈、皮氏叫姑魚等,23種魚構成漁獲尾數的96%。膠州灣還是魚類洄游的必經海灣以及優良的產卵、育幼海域,海水中魚卵密度最高達2 000個/m2,牙鲆、青魚、魚的卵密度最大。春、秋兩季在膠州灣產卵、索餌的魚類有近百種,其中經濟魚類58種。膠州灣豐富海洋生物給鳥類提供了豐富的食物。
3.2 膠州灣鳥類生活社會條件
(1)加大鳥類宣傳力度,提高群眾愛鳥意識,擴大宣傳范圍,增加鳥類管理人員隊伍。
(2)加強鳥類保護監管措施,成立專業護鳥隊,加強候鳥遷徙季節的巡回保護。設置鳥類保護舉報電話,發揮群眾監督力量,暢通群眾監督渠道,重視群眾舉報事項,做好舉報案件的處理工作。
(3)采取定期與不定期,經常和突擊性檢查相結合的辦法,深入市場、飯店、汽車站、火車站巡回檢查,嚴禁經營野生鳥類,使不法分子無機可乘。
(4)建立查處非法捕殺鳥類的長效機制,治標更治本,斷其源頭,避免重犯。每年組織“愛鳥周”和“野生動物保護宣傳月”宣傳活動。為提高全市人民對野生動物的保護意識,加強保護野生動物的法律觀念,特別是加強對鳥類的觀愛和保護,在每年的“愛鳥周”期間,都組織開展有關愛野生鳥類,創造美好家園的“愛鳥周”系列活動。愛鳥宣傳活動中每年向當地群眾發送萬余張“愛鳥護鳥”宣傳圖片、材料,開展鳥類保護講座,組織學校學生參觀鳥類,舉辦“愛鳥周”知識競賽等一系列宣傳活動,懸掛鳥箱招引鳥類繁殖,聯合地方電視臺和新聞中心等媒體進行廣泛宣傳,征求對市民對愛鳥、護鳥的各種建議和要求,普遍提高了人們環境保護和愛鳥護鳥意識,加深了人們對鳥類知識的了解,在社會上引起了愛鳥護鳥心聲的共鳴。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