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中考試分析范文
時間:2023-03-24 14:53:00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期中考試分析,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姓名:卜彥浩
班級:盱眙第一小學5(1)班
期中考試的分數出來了,我考的不是太理想。
語文考了一百一十分,數學只考了一百零二點五分,英語也只考了八十三分,這三門主科都沒有達到我自己定的分數,我自己定的分數是95分加10分這樣,也就是105。語文達標了,數學和英語都沒有考好。
我分析過了:我數學錯在粗心大意上面,比如:拓展題第一題,我算出來的數是100.5,我卻把它寫成了160.6,你說我這是不是粗心大意呢?還有一題是第二大題的第四小題的第一題:“底是60,高是85”,算出來的得數應該是5010的,我卻把它寫成了1010;這幾題算錯就僅僅被扣了將近10分,這10分就代表了我這個人粗心大意,考過試也不細心檢查,更別說被扣的這17.5分,所扣的這17.5分都是粗心大意所造成的。附加的二十分,一共有四大題,各題的分數都不一樣,我竟然把會做的題目給做錯了,你說我是什么???比如有一題是:420*63+42*370很簡單的,得數肯定是4200,我卻把它寫成了8400了;還有一題是(如圖):BCEF是平行四邊形,ABC是一個直角三角形,BC長8厘米,AC長9厘米,陰影部分面積比三角形ADH的面積大4平方厘米,求HC的長度。也很簡單的,就連四年級同學都能做出來的,我卻做錯了。(圖本人不會制)
胡老師有過一次分析就是說:豎式計算,把豎式寫出來了,橫式的答案卻沒有寫,這就像你把一塊地你天天給它施肥、澆水、播種;到了秋天,果實長出來了你卻在那里不收,就算你再好的果實長在那里,已經是非常的飽了,再長的話就多了、爛了。也就是說你天天給它施肥、澆水、播種,但到了最后你要把那金燦燦的果實收到糧倉里,冬天就不怕餓了,要是不收的話,不給餓死才怪呢。反過來也就像你把一題題目給做出來了,卻沒有寫答案,是一樣的道理吧?現在想想老師說的很有道理,我要銘記在心?。?/p>
今天中午,我把試卷拿給回家給我媽媽看,當事我媽沒有打我,還對我說:“你這次期中考試是怎么考的啊,我就想不通你英語怎么平均分都沒有達到啊,你這個數學因為什么錯的啊,英語是因為什么錯的啊?要找到原因好好的給補上來啊,我語文就不說你了考的還可以”。我低著頭小聲的回答道:數學是因為粗心大意,沒有檢查所造成的;英語是沒有掌握重點所造成的。她又對我說:下一次考試要繼續努力,考出你理想的成績,不要讓我再看到這一點分數了。我說:我知道了,下次我繼續努力,考出理想的成績。說著我邊上樓去了,當我剛上到第二個臺階時,媽媽又說了一句話:我知道你已經努力了,但是我想你下次一定會更努力的,一定會考出理想的成績的。我說:好的,我會的,我下次一定繼續努力,考出理想的成績。
篇2
在小學階段培養孩子良好的學習習慣,是每一位老師肩負的重要職責,開學至今,我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培養學生良好的數學學習習慣:
一、培養學生準備習慣
40分鐘的上課時間非常寶貴,因此課前必須讓孩子養成認真準備的習慣。通過課前觀察我發現,每節數學課打鈴后總會有那么幾個孩子經常會亂翻東西,要么就是拿課本,要么就是找文具,還時不時的有東西掉下去,這樣不僅影響自己的學習,還經常耽誤大家的時間。因此,要想上好一節數學課就應該從課前準備開始,起初,我先就數學課上需要準備什么物品,怎樣擺放提出了如下要求:課本擺在桌角,練習本夾在書中,課上要用的文具要提前從文具盒里拿出來,擺在桌角,上課不允許鉛筆盒再發出聲音。同時,我以“休息”兩字為提示,每節課特意強調這兩個字,并告訴學生們當聽到這兩個字時就應該馬上收拾,逐漸的當每節課下課后聽到休息這兩個字后,他們會自覺地跟著說收拾,在說的同時將下節課的學習用品準備好。
二、培養學生良好的傾聽習慣。
首先,我們要用心設計課堂中的每一個環節,吸引孩子們的注意,當學生說話時,我們同樣應該認真傾聽學生說話,為學生養成傾聽習慣做好榜樣。在課堂上對于正在認真傾聽的孩子要及時予以表揚,比如,“你聽得最認真?!薄澳惆褎e人說的話都聽懂了,真了不起!”“瞧,某某聽得多認真哪!”抓住學生善聽的“閃光點”,激勵學生參與到傾聽中來。與此同時,當你表揚認真聽講的孩子時,往往受益的是一大片,這樣就能把孩子們的積極性充分地調動起來了,他們會一個比一個聽得認真。
三、認真完成作業的習慣
篇3
根據《課程標準》對各學段的具體要求進行命題,緊扣教材,重視“雙基”,能較全面考查學生的基礎知識,檢測學生的能力。
(一)語文科,從卷面分析和反饋看,學生的識字水平兩極分化,課外閱讀積累面窄量少,閱讀習慣還沒有養成。閱讀、理解、審題能力差,對較靈活的題目和課外閱讀題目不能很好解答,得分率低,反映學生語文綜合能力較低。習作能力還處在較低水平上,卷面不夠清晰,書寫能力不高,可以看出教師平時作文指導方式單一,隨意性較大,對學生交流借鑒指導力度不足,學生從同學教師中獲得的指導幫助不多。
(二)數學科,從卷面分析和反饋看,數學概念掌握不牢固,理解偏差,忽視應用,造成判斷和選擇題失誤,習慣不好,審題、漏題、抄錯題等造成失分,理解題中數量關系能力較差,胡亂應用。部分觀察題、操做題失分高,開放題束手無策,可以看出應用知識解決數學問題和生活實際問題的能力還須在今后教學中通過理解、比較、反復練習中獲得提高。
(三)學校的年段把關不力,任課教師年年換,常換常黃,缺乏足夠的質量責任感,常年傳遞,積重難返,造成知識脫節,基礎不扎實,給后續的學習帶來困難。
(四)部分教師師德觀念不高,沒有備好課,對教材的目的要求、重難點把握不好,造成知識缺漏,課堂上沒有練習鞏固的時間,造成兩極分化。加上試卷中有些題目難度偏大,較靈活,學生難適應。
(五)個別教師對新課程的理念把握不足,重視基礎知識的訓練,忽視綜合能力的培養,向四十分鐘要質量停留在口頭,未落實在課堂,惰性和責任感不強導致課堂隨意性增強,影響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六)由于學校格局、規模、師資搭配不平衡等條件限制,個別學校領導對學校發展缺乏信心。學校有關教學常規管理有所松懈,缺乏有實效性地加強質量監控的過程管理。
(七)還有家校聯系不密切,加上社會文化氛圍相對薄弱,學生的學習興趣不高、家長對學生的要求和學校的配合不強等其他原因。
5、結合教育局質量分析會有關精神特提出以下努力措施:
(一)學校管理方面:
(1)、建立學科單元測試、期末考試匯報審閱制度。加強單元考試成績的監控,強化過程管理,學校要公示班科各單元成績的狀況與變化,校長要審閱單元質量分析表,讓教師、學生心中有數,建立追蹤制度。
(2)、建立教學質量問責制,確實落實校長是教育質量的第一責任人,教導是直接責任人,科任教師是具體責任人。對人為因素造成質量下降或者虛報考試成績,追究領導責任。落實教師教學質量等級登記制度,實行質量移交。
(3)、深化課改,提高教研的實效性和針對性,加快學習型學校的建設。學校領導、教務人員要加強對課堂教學情況的了解、指導,讓課堂成為課改的主渠道,成為提高教學質量的主陣地,杜絕費時低效的課堂教學,提高課堂效益。
(4)、建立周末課外作業制度,設置周末作業本。有條件的學??梢园l周末自測卷。
(5)、全面落實省、市教育行政部門制定的常規管理意見。向管理要質量,定期或隨機檢查教師的常規工作,杜絕無教案上課、無故拖延作業、試卷的批改反饋,讓每節課、每次作業成為學生學習質量提高的臺階。
(6)、落實教學質量監測、調研、通報制度。切實抓好年段質量過關,克服每學期更換教師,爭取1-3年、4-6年小循環,提高教師責任感。
(7)、落實教師上班簽到簽退制度、上課巡查制度。把常規檢查、質量監控記錄做為教師評優評先的依據,激勵教師的成就感和進取意識,弘揚奉獻精神。
(8)、做好家校聯系,有條件的學??梢越W生晚自修巡查制度,進村入戶。通過家訪等形式要求家長督促學生晚上的學習情況,檢查學生的預習、作業完成情況,鄰近學生也可以組成學習小組,相互幫助、交流和監督,達到共同進步。家校多聯系配合,不讓學生沉迷電視、網吧、游玩,讓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二)教師個人方面
(1)、課堂教學設計要符合班生實際、教學實際,準確把握目的、重難點,深入鉆研教材,落實“雙基”提高能力,做到教學堂堂清,不上無備課的課,克服惰性和隨意性。作業設置要符合教學實際,精心設計,多種題形結合出現,及時批改反饋矯正、面批輔導與集中講評相結合,做到作業日日清。
(2)、在重視學生的學業成績的同時,要提高學生學習興趣,提升學生的學習動力、學習能力、學習毅力。讓學習成為人生的一件樂事,讓激勵評價成為學生成長的動力,讓提高學業成績成為學生內在的需求。
(3)、教師的教學能力和教學水平最大限度地決定課堂的教學效益,也最大限度地決定學生的學業水平,全體教師要自覺主動參與教研、學習、培訓活動,努力借鑒優秀教師提高課堂效益的方法,在模仿、比照、內化、提升中不斷提高自我課堂效率和教學能力。校內可以“你聽我上、我聽你上”,校際可以“請進來、走出去”,在比較交流中提高學校教師的教學水平。
(4)、保護與發展學生的求知欲望,幫助學生養成適宜高效的學習習慣。如每天預習、小結、完成作業;學習中確定目標發現重點,提出不懂問題與學生交流,向教師請教;做好筆記和課堂練習等。
(5)、積極開展培優扶困工程,有目標、內容、方法、成效等過程記錄,充分發揮學生“結對子”、“一幫一”等課外互助形式的作用,課內多提問、激勵、檢查,關注學困生的每一個微小進步。
(6)、開展豐富多采的校園文化生活,閱讀、調查、課外活動、綜實活動、文體競賽,提高學生多方面興趣和才能,增進親校近師的情感,促進教育教學活動開展。在給教學質量下猛藥同時,全體教師不要忘了把握正確的教育質量觀,它是以素質教育為價值取向,以學生的身心全面發展為目標的教育質量觀。
總之,只要我們學校,全體教師端正意識,明確責任,按“理直氣壯抓課改、扎扎實實抓常規、不移余力提質量、兢兢業業講奉獻”要求,我們的教育教學質量將得到飛躍。
5、努力措施:
(一)學校管理方面:
(1)、加強單元考試成績的監控,強化過程管理。學校公示班科各單元成績的狀況與變化,讓領導、教師、學生心中有數,建立追蹤制度。
(2)、學校領導、教務人員加強對課堂教學情況的了解、指導,讓課堂成為課改的主渠道,成為提高教學質量的主陣地,杜絕費時低效的課堂教學,提高課堂效益。
(3)、定期或隨堂檢查教師的常規工作準備情況,杜絕無教案上課、無故拖延作業試卷批改反饋,讓每節課、每次作業成為學生學習質量提高的臺階。
(4)、切實抓好年段質量過關,克服每學期更換教師,爭取1-3年、4-6年小循環,提高教師責任感。
(5)、把常規檢查、質量監控記錄做為教師評優評先的依據,激勵教師的成就感和進取意識。
(6)、做好家校聯系,通過家訪等形式要求家長督促檢查學生的預習、作業情況,學生每晚應有相應的學習時間,鄰近學生可以組成學習小組,相互幫助、交流和監督,達到共同進步。家校多聯系配合,不讓學生沉迷電視、網吧、游玩。讓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二)教師個人方面
(1)、課堂教學設計要符合班生實際、教學實際,提高“雙基”能力,教學堂堂清,不無備課上課,克服惰性和隨意性。作業設置要符合教學,減緩坡度,分層設計,面批輔導與集中講評相結合,做到作業日日清,及時批改反饋矯正。
(2)、提高學生學習興趣,讓學習成為人生的一件樂事,讓激勵評價成為學生成長的動力,讓提高學業成績成為學生內在的需求。
(3)、自覺主動參與教研、學習、培訓活動,努力借鑒優秀教師提高課堂效益的方法,在模仿、比照、內化、提升中不斷提高自我課堂效率和教學能力。校內可以“你聽我上、我聽你上”,校際可以“請進來、走出去”,在比較交流中提高學校教師的教學水平。
(4)、幫助學生養成適宜高效的學習習慣。如每天預習、小結、完成作業;學習中確定目標發現重點,提出不懂問題與學生交流,向教師請教;做好筆記和課堂練習等。
(5)、積極開展培優扶困工程,有目標、內容、方法、成效等過程記錄,充分發揮學生“結對子”、“一幫一”等課外互助形式的作用,課內多提問、激勵、檢查,關注學困生的每一個微小進步。
(6)、開展豐富多采的校園文化生活,閱讀、調查、課外活動、綜實活動、文體競賽,提高學生多方面興趣和才能,增進親校近師的情感,促進教育教學活動開展。在給教學質量下猛藥同時,不忘注意減壓、解毒、降火。
提出三點建議:
1、試卷的導向性、及時性,確保單元監控的有效性。
2、教師的合理調配,確保教育的公平性。
3、教育質量監控的延續性,確保質量發展評價的客觀性。
一、 主要成績
(一)期中試題根據《課程標準》對各學段的具體要求進行命題,緊扣教材,重視“雙基”,中心教研組長依據7+2+1命題,題型較靈活。整體上,大部分學生對基礎知識掌握比較扎實,理解能力、閱讀能力初步形成。
(二)語文科在拼音、句段,數學科在基本計算等基礎性知識和基本技能技巧方面掌握較好,得分率較高。中高年段作文成績小有進步。
二、 存在問題
語文:
(一)卷面不夠清晰,書寫能力不高。只注意內容,忽視書寫能力是語文一種基本能力,缺乏足夠認識,反而影響語文學習,學生書寫態度不端正。
(二)課外閱讀積累面窄量少,閱讀習慣還沒有養成。對較靈活的題目和課外閱讀題目不能很好解答,得分率低,反映學生語文綜合能力較低。
(三)習作能力還處在較低水平上,閱讀積累量少。平時作文指導方式單一,隨意性較大,對學生交流借鑒指導力度不足,學生從同學教師中獲得的指導幫助不多。
數學:
(四)審題,漏題現象普遍存在,數學概念掌握不牢固,判斷和選擇易失誤,理解卷面文字的能力和理清題中數量關系能力還須強化。
(五)應用知識解決數學問題和生活實際問題的能力還須在教學中通過理解、比較反復練習中獲得提高。
管理:
(六)年段把關不力,任課教師年年換,缺乏足夠的質量責任感,常年傳遞,積重難返。
(七)向四十分鐘要質量停留在口頭,未落實在課堂,惰性和責任感不強導致課堂隨意性增強,影響課堂質量。
三、 努力措施
依據東教〔2005〕086文件精神,貫徹落實質量監控措施,各小學應在以下幾各方面進一步加強。
(一)學校管理方面
1、加強單元、期中考試成績的監控,強化過程管理。學校領導要翻閱試卷,公示班科各單元成績的狀況與變化,讓領導、教師、學生心中有數,建立追蹤、跟蹤制度。
2、中心小學利用每周四加強對課堂教學情況的了解、指導,學校領導也要加強聽課,讓課堂成為課改的主渠道,成為提高教學質量的主陣地,杜絕費時低效的課堂教學。
3、定期或隨堂檢查教師的常規工作準備情況,不無備課上課,特別注重作業的批改,杜絕無故拖延作業試卷批改反饋,讓每節課、每次作業成為學生學習質量提高的臺階。
4、切實抓好年段質量過關,進行質量移交,克服每學期更換教師,爭取1-3年、4-6年小循環,提高教師責任感。
5、把常規檢查、質量監控記錄做為教師評優評先的依據,按文件要求進行評價,激勵教師的成就感和進取意識。
6、要求家長督促檢查學生的預習、作業情況,家校多聯系配合,不讓學生沉迷電視、網吧、游玩,并養成不愛學習不思進取習慣。
7、學生每晚應有1-2小時學習時間,鄰近學生可以組成學習小組,以相互監督交流和幫助,達到共同進步,有條件的學校要進行晚自修巡查。
(二)教師個人方面
1、課堂教學設計符合班生實際、教學實際,提高“雙基”能力,教學堂堂清,不無備課上課,克服惰性和隨意性。作業設置符合教學,減緩坡度,分層設計,面批輔導與集中講評相結合,做到作業日日清,及時批改反饋矯正,做到課課過關。
2、針對學情,設置有特色的作業布置方式,如課堂作業、課外閱讀詞語積累,提高學生學習興趣,讓學習成為人生的一件樂事,讓激勵評價成為學生成長的動力,讓提高學業成績成為學生內在的需求。
3、自覺主動參與教研、學習、培訓活動,努力借鑒優秀教師提高課堂效益的方法,在模仿、比照、內化、提升中不斷提高自我課堂效率和教學能力。校內可以“你聽我上、我聽你上”,進行結對子,校際可以“走出去”,在比較交流中更快提高學校教師的實力。
4、幫助學生養成適宜高效的學習習慣。如每天預習、小結、完成作業;學習中確定目標發現重點,提出不懂問題與學生交流,向教師請教;做好筆記和課堂練習等。
5、積極開展培優扶困工程,有目標、內容、方法、成效等過程記錄,設置輔導作業本,充分發揮學生“結對子”、“一幫一”等課外互助形式的作用,課內多提問、激勵、檢查,關注學困生的每一個微小進步。
6、開展豐富多采的校園文化生活,閱讀、調查、課外活動、綜實活動、文體競賽,提高學生多方面興趣和才能,增進親校近師的情感,促進教育教學活動開展。
下階段我們將依據東教〔2005〕086文件精神,貫徹落實質量監控措施,針對問題和原因,在以下幾個方面進一步加強整改。
(一)學校管理方面
1、加強單元、期中考試成績的監控,強化過程管理。學校領導要翻閱試卷,公示班科各單元成績的狀況與變化,讓領導、教師、學生心中有數,建立質量追蹤、跟蹤制度。
2、中心小學利用每周一天時間加強對課堂教學情況的了解、指導,重點跟蹤成績退步的班級,學校領導也要加強聽課,讓課堂成為課改的主渠道,成為提高教學質量的主陣地,杜絕費時低效的課堂教學。
3、定期或隨堂檢查教師的常規工作準備情況,不上無備課的課,特別注重作業的設置與批改,杜絕無故拖延作業試卷批改反饋,讓每節課、每次作業成為學生學習質量提高的臺階。
4、切實抓好年段質量過關,落實質量跟蹤移交制度,克服每學期更換教師,爭取1-3年、4-6年小循環,確保質量跟蹤的延續性,提高教師責任感。
5、針對部分教師對教材的鉆研能力不高,出臺周末作業的設置要求,力求使每次的作業設置都能提高教師鉆研教材的實效,并把周末作業作為常規制度加以落實。進行常規檢查、質量監控記錄做為教師評優評先的依據,按文件要求進行評價,激勵教師的成就感和進取意識。
6、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要求家長督促檢查學生的預習、作業情況,家校多聯系配合,不讓學生沉迷電視、網吧、游玩,并養成不愛學習不思進取習慣。
7、確保學生的學習時間,加強早讀、寫字課的管理,促進學生朗讀、寫字能力的提高,同時保證有足夠的時間進行作業的完成和培優扶困。加強學生在家學習要求,學生每晚應有1-2小時學習時間,鄰近學生可以組成學習小組,以相互監督交流和幫助,達到共同進步,有條件的學校要進行晚自修巡查。
(二)教師個人方面
1、課堂教學設計應符合班生實際、教學實際,提高“雙基”能力,教學堂堂清,不無備課上課,克服惰性和隨意性。作業設置符合教學,減緩坡度,分層設計,面批輔導與集中講評相結合,做到作業日日清,及時批改反饋矯正,做到課課過關。
2、針對學情,設置有特色的作業布置方式,如周末作業、課堂作業、課外閱讀詞語積累,提高學生學習興趣,讓學習成為人生的一件樂事,讓激勵評價成為學生成長的動力,讓提高學業成績成為學生內在的需求。
3、自覺主動參與教研、學習、培訓活動,努力借鑒優秀教師提高課堂效益的方法,在模仿、比照、內化、提升中不斷提高自我課堂效率和教學能力。校內可以“你聽我上、我聽你上”,進行結對子,校際可以“走出去”,在比較交流中更快提高學校教師的實力。
4、幫助學生養成適宜高效的學習習慣。如每天預習、小結、完成作業;學習中確定目標發現重點,提出不懂問題與學生交流,向教師請教;做好筆記和課堂練習等。
5、積極開展培優扶困工程,有目標、內容、方法、成效等過程記錄,設置輔導作業本,充分發揮學生“結對子”、“一幫一”等課外互助形式的作用,課內多提問、激勵、檢查,關注學困生的每一個微小進步。
6、開展豐富多采的校園文化生活,閱讀、調查、課外活動、綜實活動、文體競賽,提高學生多方面興趣和才能,增進親校近師的情感,促進教育教學活動開展。
五、提出幾點建議:
1、試卷的導向性、科學性、及時性,確保質量過程監控的有效性。
2、質量的提高關鍵在教師,要求對薄弱學校進行師資調配傾斜,確保教育的公平性。
篇4
一、語言積累
第1題的默寫題出現的失誤有:第4小題和第7小題的“惟”和“唯”分不清,第6小題“髫”較多學生寫成“髻”,第8小題出現審題失誤,很多學生寫成“坐觀垂釣者,徒有羨魚情”。
平時詩文教學時,要非常注意默寫落到實處,而且要注意內容的了解、審題的細心。
第2小題很多學生只得3分,最主要的是第一處的回答較沒到位,對于過年團聚的氛圍較忽視。平時應多注意相應的練習,引導學生注意扣題。
第3小題的抄詞都正確,但走之底寫得很不規范,而且卷面如果涂改較多的酌情扣1分。注音與書寫的選擇做得相對較好,補寫句子的基本上都懂得扣住題目要求,但語言表達較差。
二、語言運用
第4小題的名著丟分較多的是“溫馨”和“批判”,“判”“鯉”錯別字較多,其他答得較好。
第5小題的仿寫出現較多格式不對稱或者表達不通順,對聯的下半聯得分率較高,而詩歌的畫面再現普遍得2分,扣分主要是缺少想象、語言不優美,增設新欄目則是缺少“閩臺”或者“兩岸”。
第二部分閱讀部分
三、文言文部分:
6、解釋加點詞的意思:“褻”回答正確的不超過5人,“直”多數解釋為聳立、屹立,表現為大詞小用;“絕”只有幾個答對,很多人解釋為“極點”或“妙極了”。
7、 多數人回答正確。
8、 多數人翻譯正確。部分同學采用意譯的方法,老師應敦促學生以直譯為佳。多人對“偕”的意思沒理解清楚。
9、 這一題作答較好。多數人喜歡“花之君子”,認為本質美比外表美更重要。
四、《老王》片段閱讀
10、滿分者寥寥無幾,多數人只得1分。
11、答得較好。關于“地點”,參考答案是——“我”家門口,但很多學生答“我家”。因為門框算是家門的一部分,所以算是對了。
12、部分學生因沒有寫出修辭手法和描寫方法而被扣分了。
13、基本上知道不能改,但一些學生說不清原因,缺乏針對性。
14、小部分學生審題粗心,答題沒抓住“情感”二字來答題。
五、課外閱讀
15、一些學生分不清哪個國家與哪個國家打仗。
16、知道不能去掉“唯一”,但理由說不到位的,大有人在。
17、“推動情節發展”,幾乎寫成“為下鋪墊”,也算對。
18、真正最好的標題,應該是“第二次選擇”,而其他兩個雖然可以,但題目太長,且不夠含蓄,不好。不過,只要學生說得清理由的,適當給2分。
19、個別學生沒看清題目,將續寫做成是評價議論,很不應該。
第三部分 寫作
不管好生,還是差生,都能盡量寫到500字??墒?,暴露的問題很多,比如,對文題出現的詞語“分享”和“欣賞”,意思理解不到位,所以取材產生迷茫心理。擬題能力普遍較差。取材不當和記敘的詳略都存在誤區,主要是因為學生對自己的寫作目的模模糊糊,想到哪里寫到哪里。
篇5
第一部分 語言積累與運用(44分)
一、語言積累
第1題的默寫題出現的失誤有:第4小題和第7小題的"惟"和"唯"分不清,第6小題"髫"較多學生寫成"髻",第8小題出現審題失誤,很多學生寫成"坐觀垂釣者,徒有羨魚情".
平時詩文教學時,要非常注意默寫落到實處,而且要注意內容的了解、審題的細心。
第2小題很多學生只得3分,最主要的是第一處的回答較沒到位,對于過年團聚的氛圍較忽視。平時應多注意相應的練習,引導學生注意扣題。
第3小題的抄詞都正確,但走之底寫得很不規范,而且卷面如果涂改較多的酌情扣1分。注音與書寫的選擇做得相對較好,補寫句子的基本上都懂得扣住題目要求,但語言表達較差。
二、語言運用
第4小題的名著丟分較多的是"溫馨"和"批判","判""鯉"錯別字較多,其他答得較好。
第5小題的仿寫出現較多格式不對稱或者表達不通順,對聯的下半聯得分率較高,而詩歌的畫面再現普遍得2分,扣分主要是缺少想象、語言不優美,增設新欄目則是缺少"閩臺"或者"兩岸".
第二部分閱讀部分(46分)
三、文言文部分:
6、解釋加點詞的意思:"褻"回答正確的不超過5人,"直"多數解釋為聳立、屹立,表現為大詞小用;"絕"只有幾個答對,很多人解釋為"極點"或"妙極了".
7、 多數人回答正確。
8、 多數人翻譯正確。部分同學采用意譯的方法,老師應敦促學生以直譯為佳。多人對"偕"的意思沒理解清楚。
9、 這一題作答較好。多數人喜歡"花之君子",認為本質美比外表美更重要。
四、《老王》片段閱讀
10、滿分者寥寥無幾,多數人只得1分。
11、答得較好。關于"地點",參考答案是——"我"家門口,但很多學生答"我家".因為門框算是家門的一部分,所以算是對了。
12、部分學生因沒有寫出修辭手法和描寫方法而被扣分了。
13、基本上知道不能改,但一些學生說不清原因,缺乏針對性。
14、小部分學生審題粗心,答題沒抓住"情感"二字來答題。
五、課外閱讀
15、一些學生分不清哪個國家與哪個國家打仗。
16、知道不能去掉"唯一",但理由說不到位的,大有人在。
17、"推動情節發展",幾乎寫成"為下鋪墊",也算對。
18、真正最好的標題,應該是"第二次選擇",而其他兩個雖然可以,但題目太長,且不夠含蓄,不好。不過,只要學生說得清理由的,適當給2分。
19、個別學生沒看清題目,將續寫做成是評價議論,很不應該。
第三部分 寫作(60分)
不管好生,還是差生,都能盡量寫到500字。可是,暴露的問題很多,比如,對文題出現的詞語"分享"和"欣賞",意思理解不到位,所以取材產生迷茫心理。擬題能力普遍較差。取材不當和記敘的詳略都存在誤區,主要是因為學生對自己的寫作目的模模糊糊,想到哪里寫到哪里。
【閱讀教學建議】學生在審題、理解和表達等方面不足多多。所以,今后,在古文和現代文閱讀教學中,教師應做到細致入微,既重視課文的整體感知,又要挖掘文章的文化底蘊。學生只有徹底讀懂了全文的中心意思了,答題才可能具有針對性。其次,學生的綜合運用能力較差,要改變現狀,務必從訓練他們對鮮活生活的體味和感悟入手,提高他們對社會、自然和人生的認識和理解。這,還可為寫作教學打下堅實的基礎。
篇6
期中考試已經結束,回顧兩個多月的教學工作,面對學生半期考試的成績,七年級教師喜憂參半。語、數、英個科目總分320分,全年級295位考生中高分段的學生雖然鳳毛鱗角(有6位學生七(2)蒙祖佳271分;張夢睛264.5分;王啟臻263.5分;七(1)楊啟金261.5分;蒙霽芳259分;陳代斌256.5分),但是比較進校的考試成績,卻發現有了小小的進步。私下里老師們都感覺到兩個月的努力沒有白費。但是不難發現無論我們的老師多么努力,待轉率仍然觸目驚心。
一、先回顧七年級教師在前半個學期教學情況,概括三個方面的優點:
七年級教師教書是勤奮的。每天看到教師批改作業,找學生輔導或談心的忙碌身影,辦公室里的話題基本上都是圍繞教學過程中出現的現象和問題展開的
七年級教師是團結的。教師們盡心盡力想把自己份內工作做好。
前半學期,凡有老師請假,需要代課時,老師都能欣然接受。盡管有能力,技術的差異,沒有出現工作互不合作互相攻擊之類不愉快的現象。相反教師之間能夠互相幫助,互相配合,保證教學秩序的穩定。
七年級教師是謙虛的。教師們能夠看待自己的不足,努力改進自己的教育教學。能夠正確看待別人的長處,并加以改正。沒有一位教師因為一點點成績沾沾自喜,也沒有一個教師因為暫時的落后而泄氣放棄,相反老師們常常私下里經常交流如何改變教法才能讓學生適應。經??吹轿覀兊睦蠋煵粎捚錈┑刂v、教,練,此情此景不由的讓人心生感動。
二、下面就本次期中考試做一個簡單的分析,目的是通過半期以來的教育教學效果,查找不足,便于調整教學進度和教學方法,讓教學工作穩步進行
(一)進校成績對比半期考試。
1.語文。每個班平均分進步明顯,
2.數學。數學學科很明顯也有所提升。
3.七個班的總分都有不同程度的提升。離不開老師們的辛勤付出。
(二)語數英三學科總分對比;語數英前100名學生分布情況
1.七(3)班比較突出;七(5)班其次;七(7)班需要加強
2.七(6)七(4)七(3)三個班比較突出,年級前50名的學生。
(三)語文
1.首先及格率和及格人數明顯提高。(進校及格人數為11人,上升至30多人)。
2.優分率。七(2)出現兩位達到了80分的優分,特別不易。與老師的付出密不可分
3.待轉率;很明顯有所改觀
(四)數學
1.要知道我校學生由于生源等原因,基礎很弱。導致老師們的上課比校吃力,據我所知,有些數學老師在上新課之前,先從學生們的小學的乘法口訣開始著手。
2.從各班成績中可看出,兩個A班的平均分相差不大,七(2)班的優分高于七(1),待轉率七(2)高于七(1),下半期可改進。
3.5個B層次班中比較突出的是七(5)班,全年級數學及格人數11人,七5就有出現了2位同學。建議王勇老師的教法也應該分享一下。
(五)英語
1.由于一些特殊原由,拋開七(1)(2)兩個班,暫時不分析。
2.5個B層次班中,七(3)的英語非常優秀,優分率,及格率,待轉率都突出。這跟李成艷老師平時對學生的要求和付出分不開,每天的讀、聽,寫、背等都做得非常到位
3.5個B層次班中只是平均分相比,幾個班的成績相差較大,七(3)和七(7)相差32分。跟七(6)班也相差了13分。每個班對比相差5分屬正常的上下浮動。所以請相應老師盡快調整教法,爭取在下半學期能有所改觀。
(六)歷史
由于田茂妮老師前段時間應付學校各種資料,準備說課,后來又參加賽課,等工作非常繁忙。基本上本次考試是隨堂進行。
1.A班的及格率較低,七(2)班的待轉率能不能在下半期調整教法,爭取有改觀。因為訪科目是中考學科
2.5個B層次班中平均分相差不算大,但是待轉率七(4)班稍高一些。
(七)道德與法治
1.由于此次考試本人是命題人,占據了一些優勢。出題方向也有意無意按平時上課的思路和方向傾斜。再加上用了兩周的課時進行做題講題,導致成績差別有些大。
2.七(3)班的課時比兩個A班都多(晚自習),七(1)經常會有很多代課。首先課時的安排就不一致,導致一班二班相差較大。下半期將調整進度及教法,爭取消除較大的差別。
3.B層次班中除七(3)班其他幾個班都比較平均
(八)生物
1.七(1,2)兩個班優分中,七(2)稍高都比較平均,七(2)因有了待轉率,導致綜合評價有了些許差距。
2.5個B層次 班中,七(6)班比較突出,全年級3位優分,七(6)班就又有一位同學。平均分較突出的是七(5,6)兩個班,與其他幾個班相差8分左右。
(九)地理
1.本次地理半期考試成績不理想。全年級無優分,特別是兩個A層次班及格率很低,全年級的待轉率很高。地理學科雖然不列入中考,但是進入高中后地理卻是必學學科,初中地理如果基礎出問題,進入高中的學習會有困難。
2.希望地理老師下半期能調整一下教學方法和思路,爭取在期末考試中能有進步
半期年級微調后各班語數英各科成績對比
七(1)(2)班兩個班語文和數學總平均分七一班119.7分,七二班118.1分,相差1.6分 (相比較未調整前七一班上升4.48分,七二班上升6.15分)。(其中語文1班調整后總平均分上升0.6分;2班上升3.27分; 數學1班上升3.88分;2班上升2.88分;)(英語1班上升1.76分;2班上升8分)
調整后語數總平均分七(3)下降0.73分;七(4)下降1.67分;七(5)下降0.31分;七(6)下降3.32分;七(7)上升2.66分;
四、期中考試是前半個學期教學效果的檢閱,通過成績分析,至少顯示了這幾個方面的問題。
(一)從整體成績看:
1.學生學科成績不平衡。
2.全科合格人數減少。語數英主要學科教學之間存大較大差異
3.總分低分人數仍居高不下。
(二)從班級差異看:
1.班級管理效果參差不齊,班級日常管理還需要細化,學習風氣還沒有形成,后進生面較大。
2.班級管理很重要,學生的行為習慣如果不細化,管理不到位,就無法營造班風,學習風氣也無法營造,所以仍然建議七年級的學生首抓行為習慣
3.行為習慣包括衛生、校服的穿戴、紅領巾的佩戴,早讀、課間、頭發、指甲等
4.作業的收交應強調,上課的紀律(講話,睡覺,不做筆記)應管理。(學生在校學習就必須動筆,那怕是假的,裝也要裝個樣多)。各班主任及科任教師如果對學生沒有要求或是要求太低,導致學生空閑時間多,這樣容易出現更多的事端,會一直處理一直有,最后會越來越多。
5.揚正氣,常表揚。
(三)從教師個人看:
1.同一學科同層次間教師成績存在較大差異。
2.小部分教師課堂管理不到位,無視學生睡覺、講小話等。
3.小部分教師常規工作未做好,批改作業不及時,次數少。
篇7
本次試卷從難易程度來看,全卷比較偏易。從考試范圍來看,,考察了八年級上冊整本書,側重了第二章和第一章第一節、第四章交通、農業部分,按照《初中地理新課程標準》(2011版)的相關要求,對于自然地理部分應該是重點考察部分,對于地理各要素之間的聯系是考察難點,但本次考試注重基礎,對于難點的突破和提升關注度不夠,對于即將參加會考的學生的能力考察不夠詳盡。
由于本學期有要完成兩本書的學習,與前旗一中對接后,一中老師停下復習一周,我并未按照一中進度進行復習,而是繼續學習八年級下冊內容,后進生對部分知識已經有所遺忘,也導致部分選擇題如15、16、17題出現了問題,部分易錯點掌握的還不夠扎實,還有部分同學審題仍然不吸取經驗教訓,如第19題問的是自然原因,好多同學還將人文原因選為正確答案,因此失分。同時,兩個班有多位同學對于考試中出現的原題還是存在原則錯誤,在試題課上應多讓同學們進行分析。
對于大題來看:
1.學生的識圖能力有待加強,例如:21題是由行政區劃及周邊鄰國、海域為主的填空題,偏向基礎,學生對于被遮擋住的緬甸的辨識錯誤率高,22題對于地形的判斷部分同學仍不是很熟練。
2.在氣候地形與農業,本次涉及不多,但此處確實會考易錯點高發的部分,各要素之間的聯系也主要是考察此部分。
3、答題中未加后綴詞,如“畜牧業”缺失“業”字
不仔細審題,對24題“四大工業基地”只看前面的A而忽視了B,存在對應錯誤,答案不完整導致丟分。
篇8
1、早讀質量
2、課間安全問題多,追逐打鬧現象還是屢禁不止。
3、某些學生忘記課堂作業的存在而先玩,總要等到老師組長提醒和催促之后才寫。
4、上課聽課問題:個別學生的聽課效率不高,導致訂正作業需要大量時間。
5、我們班有幾位常好動的同學,很難集中注意聽課,并且影響其它同學。
6、作業習慣差,作業完成質量低,對于不會做的題目,沒有問其他同學或老師的習慣,不懂就不懂,作業做錯了,沒有及時進行訂正。
7、不會聽課,不懂得如何做筆記,和課本亂涂亂畫,
8、粗心馬虎,常丟三拉四,每天都有好幾個學生,忘記做作業,忘記抄作業或忘記改作業,特別是周末的作業,幾乎是一句空話。有些同學都要到學校里抄一下。
9.學習方法不科學:具體表現在出力不少,但效果不佳。沒有養成預習和復習的良好習慣。
10.學習主動性還存在一些問題:我班一些孩子把學習當成是任務來完成,而沒有把學習擺在正確的位置,處于被動應付的局面。
11.自信心嚴重不足:在班上,特別是一些學習比較困難的學生,由于學習落后,對學習失去了信心,這需要加強正面的引導。
12、存在偏科現象:這是我班孩子最突出的問題,需要引起重視。
13、學生的一些良好的習慣沒有形成:如上課有小動作現象,“愛插嘴”。總是我知道,我清楚,不會傾聽別人的發言。
14、不會安排時間
如何指導孩子課外閱讀。
1、培養每天閱讀的習慣。2、培養良好的閱讀習慣。
3、培養專心閱讀的習慣。 4、培養讀書動筆的習慣。
5、培養邊讀書邊思考的習慣。6、培養帶工具書閱讀的習慣。
我的觀點
注重的是方法
教育孩子的過程中,有一種現象相當普遍——家長們都有一顆愛孩子的心,都掌握著千萬種科學的教育理論,卻唯獨缺少愛孩子和教育孩子的實踐方法。
篇9
試題考查了一年級上冊1-5單元教學內容。試題突出了對重點、難點知識的考查,無難題與偏題。整套試卷注意了題型的多樣性,在較全面考查基礎知識的同時,重視對數學思想、方法以及學生進一步學習潛能的考查,試題難度適中。
二、考試成績分析:
最高分100分. 最低分4分.
及格率(60分以上)98% 優秀率(90分以上)85%
平均分 93.17分
三、學生答卷中反映出來的主要問題及分析1. 對基本概念的理解不深刻,掌握不牢固。
如第一題:最大的一位數是( )最小的兩位數是( )最小的三位數是( )等個別學生不能正確填出,第二題:在根據計數器上的珠子寫出幾個數,個別學生把寫作寫成讀作。
2計算能力不強。
第三大題:口算題,個別學生由于粗心而出現計算錯誤或看錯數等現象。
3.對現實生活中的問題不能準確解決。如第六大題:逛商店認識人民幣解決問題,第七大題解決問題,學生或者看錯要求,或者計算錯誤,或者不理解題意,或者對試卷中出現的新型問題不會舉一反三
4. 有的學生基礎太差。
有部分學生的基礎相當差,許多題都動不了筆或者亂做。四、對今后教學的啟示
1. 立足教材,夯實基礎
閱卷中發現學生基礎知識掌握不牢固導致失分大量存在。所以在平時的教學中,要注意夯實基礎,沒有扎實的基礎知識作后盾,能力的培養就是空談。講解要精*與準。要給學生更多的探究、思考的時間,練習訓練的時間,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到數學活動中來。在新授課階段務必使學生把教材中基礎知識、思想方法掌握牢固,并能靈活正確地運用。
2. 注意學生能力的培養
在教學中要注意對學生數學能力的培養。如運算能力的培養,解決問題能力的培養,動手實踐與創新能力的培養,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能力的培養以及良好的學習習慣的培養。
3. 加強對學困生的輔導
篇10
關鍵詞:中考化學;試題分析;綜合評價;教學啟示
文章編號:1005-6629(2011)03-0047-02
中圖分類號:G424.74
文獻標識碼:B
2010年江西省中考化學試題分值分配和試卷結構相對往年比較穩定。但從命題選材和考核的知識能力角度看卻大有不同。
1 試題結構
試卷滿分100分,考試時間為120分鐘,分為5道大題,30道小題,客觀選擇題與主觀題分數比例為3:7,整卷以容易題和中等難度題為主,難度梯度較為明顯,其試卷結構如表1所示。
整卷集中大部分分值考核化學基礎理論、物質的性質和分類、常見的化學反應等內容,分別在填空與說明、實驗與探究兩類題型中出現,分值之和占總分60%,體現了對學生運用知識能力的考核。
2 試題特點
2.1注重基礎、把握重點
2.1.1利用信息材料考查基礎知識
整套試卷的命題選材緊密結合現實生活,從一些常識性情境(如世博會、環保、低碳等)考查對基礎知識的把握。
例:(第4題)“吸煙有害健康”,我國政府規定:從2011年5月1日起,公共室內禁止吸煙。煙草燃燒釋放的有害物質中,能與血紅蛋白結合引起中毒的是( )。
A 尼古丁 B 一氧化碳 C 焦油 D 甲醛
這道簡單選擇題出得非常好,一方面從政策上宣傳了我國的環保政策,讓廣大中學生了解吸煙的害處;另―方面,從基礎知識考核了學生對CO氣體的物理性質的掌握情況,而甲醛是現代環保材料的熱點。象這樣,把基礎知識和信息材料結合的選擇題有很多,如第2、3兩個小題,就是結合了上海世博會,來考察金屬的性質和環保的措施。
2.1.2 從情景中考查基礎知識的運用
現代教育改革的熱點是讓學生變被動為主動,從情景中主動學習和探究,有利于發揮學生的主體能動性,對基礎知識的考核,滲透在情景中進行,也是今年中考化學的一大特色。
例:(第17題)“中國最美麗的鄉村”――江西婺源,以“紅、綠、黑、白”四大特色而聞名。
(1)“紅”指紅鯉魚:食用紅鯉魚可以補充的營養素主要是_______;
(2)“綠”指婺源綠茶:綠茶中含有兒茶素(C15H14O6?H2O),兒茶素是由______種元素構成;
(3)“黑”指龍尾硯:羅紋金星石(主要成分是FeS2)是制作龍尾硯的基材,FeS2中鐵元素和硫元素的質量比是_________;
(4)“白”指江灣雪梨:種植雪梨需施適量氮肥。下列肥料中屬于氮肥的是________。
A KCl B CO(NH2)2 C Ca(H2PO4)2
這道題綜合了生活中的營養素元素的質量比計算、常見元素種類和常見的肥料等知識,從知識層次上是簡單題。而此題設置的情景卻頗有典型性,設置的背景是本地的鄉土特色,讓知識貫穿于學生身邊實際環境中得以運用。相類似的試題還有第19題的84消毒液、第21題的溫室效應等。
2.1.3計算題中重點考核基礎知識的運用
試卷降低了最后的計算題的難度,以考核常見的物質質量比例的計算為結尾,而填空和實驗探究中貫穿了溶解度的計算和化學反應方程式的書寫,可謂是把握重點,穩中求活。
2.2靈活多變、突出能力的考查
運用化學知識來解釋現象和說明問題是能力展示的關鍵,加強對應用能力的考查依然是2010年中考化學試題的特色。這類試題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實驗探究部分內容中,同時結合新情境展示新型考題,區分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水平。
例:(第24題)以下是某研究小組探究影響化學反應速率部分因素的相關實驗數據。
(1)通過實驗①和②對比可知,化學反應速率與
有關;從實驗③和④對比可知,化學反應速率與溫度的關系是__________;
(2)化學反應的實質是微觀粒子相互接觸、碰撞的結果,化學反應速率與微觀粒子碰撞的概率有關。試從微觀角度解釋“反應物濃度越大,化學反應速率越快”的原因是___________;
(3)用一定量15%的過氧化氫溶液制氧氣,為了減小反應速率,可加適量的水稀釋,產生氧氣的總質量
(選填“減少”、“不變”或“增大”)。
這道題聯系微觀的角度考核學生觀察數據、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考題不同以往的從圖像來分析,而需要學生對比數據,區分哪些數據不變,哪些數據改變能影響速率,同時必須處理反應時間與速率的問題。此題結合了具體的情境,把分析處理數據、探索、創新能力(微觀角度解釋)的考核融為一體,做到了靈活多變,突出能力的考查。
3 教學啟示
3.1命題與時代同步要求走情境教學的主線
新的《考試標準》特別強調:“注重考查運用所學知識分析、解決具體問題的能力,著重知識之間的內在聯系,注意與生產實踐、科技發展、社會經濟和生態環境之間緊密聯系”。因此,加強情境教學是當代教育教學的主線不能動搖,學生只有從情境教學中多加訓練,才能從容面對眾多的材料信息新題型。
3.2命題對能力考查要求注重實驗技能的把握
知識是能力形成的基礎,也是推動個人能力發展的動力,而能力又反映并制約著知識的把握。增大主觀能力測試題的比例,是2010年江西中考化學試題的典型特點。實驗是引發學習興趣、開展自主探究式學習的好途徑。在教學過程中應抓住教材規定的重點實驗進行模擬,同時配合探究型實驗,就能得到較為滿意的效果。
3.3命題的思維拓展要求師生共進、團結合作
江西省2010年中考化學命題的特點及趨勢告誡廣大師生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能動性,改變應試方針,逐步適應改革后的教育教學方針,落實三維目標的實施,保證學生的科學素養得到真正的提高,通過師生合作、團結共進、打造生動活潑的有效課堂。
作為新時代的化學教師,應非常清楚地認識時代的發展對考生提出更高更遠的要求。只有迅速做出教學改革的調整,變被動為主動,師生共筑一條心,穩中求變,切實落實新課改,才能將化學教育推向新的水平。
參考文獻
[1]江西省教育考試院.江西省2010年中等學校招生考試指導說明――化學[M].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2010
[2]于世華.新課程三維目標一體化的落實[J].教育理論與實踐2010(4):19―21
[3]黃梅.中考化學探究性試題的解法探析[J].化學教學2008(2):69―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