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晨設計范文

時間:2023-03-16 14:04:27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早晨設計,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早晨設計

篇1

欣賞《苗嶺的早晨

[教學目標]

1、了解我國苗族的風土人情,感受苗族音樂特色。

2、引導學生結合音樂要素聽賞音樂,引導學生想象音樂描繪的內容和場景,進一步培養音樂感受和欣賞能力。營造良好的音樂課堂氛圍,通過奏音樂、演音樂、唱音樂、畫音樂、聽音樂等欣賞的形式,探究感受音樂作品的情緒及特色。

[學情分析]

作為四年級的學生,良好的聆聽習慣已經初步培養起來,如果讓他們從音樂要素方面來感知、體會、分析音樂仍有很大困難。但是學生音樂模仿能力已經很強了,所以從游戲入手,從身邊的勞動人手,加入適當的律動去感知音樂的旋律與節奏,從而掌握樂曲主題旋律困難不大,讓學生在不知不覺中感受音樂的美,感受民族音樂的魅力,并且愿意嘗試把生活與音樂聯系起來。

[教學重、難點]

聽賞《苗嶺的早晨》,綜合表現。聆聽速度和節拍的變化產生不同音樂情緒。

[教學設計亮點]

1、能運用新課程理念來設計整堂課,融入多種表現形式來豐富課堂。

2、通過引導學生律動,做聲勢動作,讓學生來體會音樂節奏和節拍的不同,獲得實踐經驗。

[教學過程]

一、熟悉和表現樂曲第二音樂主題

1、第一遍:隨音樂節奏點頭或輕拍手――感受節拍。

2、第二遍:聽音樂拍半掌感受節奏速度、情緒。

3、第三遍:畫圖譜,提出問題:有幾個樂句?每句有幾拍?

4、學生畫圖譜,并哼唱音樂。

5、老師根據音樂做幾個簡單的律動動作(如擺手、搖手等),學生模唱。

6、師生共舞,根據音樂跳出節奏感和韻律感。

7、安靜聆聽,教師提問:這段旋律用什么樂器演奏的?

8、模仿拉小提琴的手勢,最后來一遍主題音樂。

設計意圖:通過充分表現第二樂段的主題音樂這個切入點導入課堂,學生通過聲勢動作、律動等多種參與方式來充分聆聽音樂主題、記住音樂主題等。

二、整體欣賞樂曲第二樂段

1、揭示課題。

師導言:大家知道我們剛才聽到的那段音樂是哪個民族的嗎?對了,就是苗族的,今天老師想和大家一起來聽賞一首《苗嶺的早晨》,剛才我們聽到的歡快、熱鬧的就是樂曲的第二樂段的片段,接下來我們一起來完整地聆聽歌曲的第二樂段,看看第二樂段老師是怎么表現出來?

2、欣賞第二樂段,教師隨樂畫第二樂段圖譜(略)。

3、師生共同表現第二樂段,每個片段配上合適的情境設計,顯得頗具趣味性,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

4、學生對第二樂段第三片斷嘗試進行圖譜創作,教師點評。

設計意圖:直接進入《苗嶺的早晨》的主題二,通過這段輕松、活潑、歡快的音樂,營造輕松氛圍,為學生創設一種輕松愉悅的氛圍,在融洽的師生關系中開始這節愉快的音樂課。和學生一起感受音樂節奏與速度,在此環節中,音樂主題出現第二次的時候(也就是片斷3),老師留出來不劃,留給學生來完成,引導學生用喜歡的方式來呈現,引導學生積極思考并參與,突出學生主體性。

三、聆聽樂曲第一樂段

1、初次聆聽樂曲第一樂段。設問:大家邊聽邊想第一樂段和第二樂段情緒有什么不同?

2、第二次聆聽樂曲第一樂段。設問:這段緩慢又舒展的旋律使你聯想到苗嶺的早晨是什么樣的畫面?感受到什么樣的氣氛呢?(播放第一樂段音樂,師念旁白引導學生想象,并作出相應的動作。)

3、第二次聆聽樂曲第一樂段。參與活動:用身體動作隨樂表現。

四、欣賞樂曲第三樂段

1、聆聽第三段主題音樂。設問:剛才我們已欣賞了樂曲的兩個第一和第二樂段,接下來我們一起聽一聽第三樂段,第三樂段的音樂和哪個樂段相似呢?

2、師生探討并小結:感受到苗家兒女的勤勞、熱情、苗家山寨的秀麗;還發現速度、力度在表現音樂形象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五、學唱苗族飛歌《歌唱美麗的家鄉》

1、師導言:同學們,剛才我們聆聽的這首樂曲改編自一首非常好聽的苗族民歌《歌唱美麗的家鄉》,接下來我們一起來聽聽吧!

2、聆聽老師的演唱,感受歌曲與所欣賞的樂曲的異曲同工之處。

3、學唱,出示歌詞,老師通過帶唱讓孩子們感受歌曲的魅力。

六、完整聽全曲

1、完整聆聽欣賞全曲,

2、分析樂曲的曲式結構。(引子+第一樂段+尾聲)

3、完整欣賞全曲,隨樂用演唱、動作和打擊樂器等多種形式參與表現樂曲。

篇2

【關鍵字】人造板生產線除塵系統

中圖分類號:S611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

人造板既不是直接面對消費者的最終產品,也不是更新換代很快的產品,人造板主要的客戶是家居、地板、文化體育器材企業,建筑裝潢企業等等,本文就人造板在生產線除塵系統方面的設計進行一下論述。

人造板

溫濕度對人造板的影響。高溫高濕平衡處理使人造板的力學強度增加,吸水厚度膨脹率降低;低溫低濕平衡處理使人造板力學強度降低,吸水厚度膨脹率增加;高溫高濕平衡處理條件對強化木地板吸水厚度膨脹率影響較大;平衡處理對浸漬膠膜紙飾面過的人造板表面結合強度影響大于素板;平衡處理對浸漬膠膜紙飾面刨花板的內結合強度、表面結合強度和24h吸水厚度膨脹率的影響不明顯。人造板經過高溫、高濕條件處理后,內結合強度和表面結合強度測量值比標準平衡溫濕度處理后有所降低,經過低溫、低濕條件處理測量值比標準平衡溫濕度處理后有所提高。這是因為人造板具有與木材相似的吸濕性和解吸性導致的。木材具有吸濕性和解吸性,即在的不同溫、濕度條件下會從空氣中吸收或釋放水分。在一定的空氣壓力下,空氣溫度升高,則平衡含水率降低,但變化不大。在指定的溫度下,木材的平衡含水率隨著空氣相對濕度的升高顯著加大。

綜合近年各地實際實施情況和趨向,各地大多企業已直接或間接意識到兩條可行之路,一是企業注意培育和開發后備資源,為生產可持續發展奠定基本;二是大力發展非木制原料利用,一些企業還加大了開發海外木材生產基地力度,擴大建立穩定優質木材的供應渠道.很多企業均在海外建立了木材生產基地和工廠,為企業的發展提供了穩定的供應渠道,為擴大生產規模提供了保障.事實證明,誰掌握了原材料,誰就掌握了生產主動權.

生產線

整條生產線是由包括主、輔機在內的大小幾十臺乃至上百臺設備構成.其中一臺或某一部位出現故障,都會造成部分或全線停產.因此,它們之中任何一臺設備的可靠性如何、故障率高低,都將直接影響整條生產線的效益.所以,必須要求整個生產線的各臺設備都要具備良好的可靠性。人造板生產線大都是機電控制或微機控制的自動或半自動化生產線,技術含量較高,出現故障難以診斷和排除.如維修、操作人員的技術培訓跟不上,不具備相應的技術水平,設備出現故障后停機時間就長,也就難以使生產線正常發揮其效能,勢必影響生產線的效益。

除塵系統設計

(一)除塵系統的準備工作

隨著人造板在建筑、室內裝飾及家具行業的廣泛應用,各種人造板生產線在全國各地如雨后春筍般建成投產。為國家的經濟繁榮做出了貢獻。但是,人造板在生產過程中對環境的污染也是不容忽視的。人造板生產中會產生大量的廢纖維、木屑、木粉塵等污染物,如果這些污染物在生產過程中不能及時吸集處理,極易擴散到大氣中,造成大氣污染、工業污染,對生產、生活環境造成影響。因此,解決人造板生產工業中的除塵問題是人造板生產線設計中的重要內容之一。尤其是在日益重視生態環境建設的今天,解決好人造板生產工業除塵設計具要十分重要的意義。除塵系統設計是人造板生產線設計中的重要環節之一,性能的好壞將直接影響到整個生產線的正常工作。具體的除塵系統設計應該從哪些方面著手呢?首先,要了解該生產線的總體概況,設計要求及相關國家標準特別是環保標準及技術要求。與生產線的工藝設計人員交流探討,掌握生產線的工藝流程及生產設備的布局。然后,了解各生產設備的性能,技術指標、設計條件等。有必要的話還要進行相應的設備考查,對設備有更全面的了解。

(二)除塵系統方案的確定

確定方案是整個除塵系統設計工作的第一步,也是最關鍵的一步。方案制定的合理與否,直接關系到整條生產線性能的好壞是設計的重點。除塵系統布置方案主要是確定廠區除塵系統管道的布局、走向、風機、旋風分離器及集塵料倉的位置。首先,根據生產線工藝要求確定各個系統采用的氣力吸集裝置結構型式。然后根據生產車間的平面圖(標有生產線各設備的位置及工人的操作位置、車間平面的尺寸)與立面圖(標有車間的高度、屋梁及門窗等高度),以及整個廠區布置平面圖來確定風送管道的總體走向及除塵設備的位置,再根據整條生產線各設備的設備圖紙及技術說明文件來確定管道各吸口位置、管道的標高、長度等具體尺寸。各設備的除塵線路布置好后,再將各分支系統結合起來檢查總體布置是否合理,檢查系統管道之間在空間位置上是否發生沖突等問題。在這個環節上有可能要不斷檢查不斷調整各系統,直到布置合理為止。除塵系統的布置是一項比較繁瑣但又必須細致的工作。具體的布置在實際設計中因具體問題的不同而不同。除塵系統布置應遵循的原則:1氣流主管道的位置最好布置成為平行或垂直于車間的縱向。支管的位置要盡可能地按相同的方向順著排列。2對于裝在空間的氣流管道"布置時應力求不妨礙車間的采光。一般將管道的水平高度布置在車間窗戶的上方。3在設備上連接分支氣流管,應注意不能影響工人的生產操作,支管的位置不能影響車間內交通。4支管道布置要盡量減少彎頭的數量。這樣可以降低管路中的壓力損失,從而降低了生產時的能耗。5在各個與生產設備連接的支管上應設有碟閥,以控制管道的開閉,調節風量。6在各個易堵塞的地方(如彎頭的后方、三通的后方及裝料口的后方)應開設檢查孔,以便隨時可將發生堵塞的物料進行清理。7風機最好布置在生產車間外,以減少車間內的噪音。有條件時可以設風機房,將所有風機布置在專門的風機房內。8在葉輪離心式風機的進風口前應裝調節閥門,以控制風量,從而可控制風機的功率消耗。9系統的布置要盡量使結構緊湊。這樣可以減少整個系統的管線長度,從而節省動力消耗,也便于設備的管理與維護。合理緊湊的結構布置,不僅使廠區布局整潔美觀,而且可以為企業節省一定的能源消耗費用和設備維護費用,節省了生產成本。

(三)繪制除塵系統施工圖

施工圖是我們設計工作的最終產品,是工程實施的指導性技術文件。施工圖表達的是否完善將直接影響到工程的施工,因此施工圖要盡量細致完善,表達清楚。除塵系統施工圖一般包括系統的總平布置圖,各個分支系統平、立面圖,非標部件的結構及大樣圖,設計總說明及設備、材料清單等文件。施工圖可借助計算機輔助繪圖軟件來完成。

(四)設計資料的整理匯編

工程項目設計完成后,可將其設計資料整理裝訂成冊。這有利于以后在施工過程中的檢查核對,并且對于我們以后的設計工作有很大的幫助,有利于設計的不斷改進與提高??傊?,人造板生產工業除塵系統設計過程中有很多東西值得注意、值得摸索和總結。在具體的設計過和中注意上述幾點,善于學習和總結,定能設計出一套性能良好,滿足生產需要的除塵系統。

要重視維修和操作人員的技術培訓

篇3

關鍵詞:除塵改造;方案設計;節能減排;社會效益

中圖分類號:TM62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2064(2017)12-0152-03

Abstract:The existing dust collector equipment based on Shanxi Hequ power generation limited company profiles, precipitator performance are introduced and tested on the performance of filter performance, according to the test results show the necessity of Hequ power plant dust transformation. On this basis, combined with the actual production status of Hequ power plant, the boundary conditions of the reconstruction scheme are worked out, and the technical route and transformation scheme of dust removal are designed. The reform plan meets the national and local government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policies and plays a good role in energy saving and emission reduction. Considering the initial investment, maintenance convenience, energy saving and operation reliability, because the scheme two investment and operation and maintenance cost is higher, this transformation recommendation scheme is the first choice.

Key words:dust removal transformation; scheme design; energy saving and emission reduction; social benefits

1 引言

山西魯能河曲發電有限公司一期2×600MW機組是“十五”期間國家確定的開發大西北“西電東送”北通道的重要電源點之一,是大型跨省區送電項目,是典型的坑口電站。一期工程建設2×600MW亞臨界燃煤濕冷凝汽式機組。為了改善大氣環境質量,國家與部分地方政府針對火電行業制定了日趨嚴厲的排放標準,要求采取措施進行污染治理。國家發改委、環境保護部、國家能源局聯合下發的“發改能源[2014]2093號關于印發《煤電節能減排升級與改造行動計劃(2014-2020年)》的通知”明確提出要求“中部地區(黑龍江、吉林、山西、安徽、湖北、湖南、河南、江西等8?。┕膭瞵F役燃煤發電機組實施大氣污染物排放濃度達到或接近燃氣輪機組排放限值的環保改造。山西省人民政府“關于推進全省燃煤發電機組超低排放的實施意見”中要求,常規燃煤發電機組達到天然氣燃氣輪機排放標準,氮氧化物50mg/Nm3、二氧化硫35mg/Nm3、煙塵5mg/Nm3。山西省人民政府“關于進一步加快推進全省燃煤發電機組超低排放改造工作的通知”中要求,現役單機30萬千瓦及以上燃煤機組完成超低排放改造的時限為2017年底。根據上述通知精神,山西魯能河曲發電有限公司一期1號、2號機組煙氣污染物排放擬按氮氧化物濃度不大于50mg/m3(標態,干基,6%O2)、排放二氧化硫濃度不大于35mg/m3(標態,干基,6%O2)、排放粉塵濃度不大于5mg/m3(標態,干基,6%O2)控制開展可行性研究。原有脫硝、除塵、脫硫等不能滿足要求,需要進行改造。

河曲電廠一期鍋爐尾部原先配備由山西省電力公司電力環保設備總廠生產的靜電除塵器,設計除塵效率為99.7%,每臺除塵器型式為雙室五電場,由于除塵器運行一段時間后效率不能達到設計值等原因,除塵器出口煙塵排放濃度不能達到排放標準,2006年電廠將2號機組除塵器改造為六電場。2012年由龍凈環保分別改造為兩電三袋和三電三袋除塵器,設計進口含塵濃度36g/m3,除塵器出口設計濃度≤30mg/m3。

(1)設備名稱:電袋除塵器;(2)除塵器型式:靜電除塵器為干式、臥式、板式,布袋除塵器為外濾式除塵、在線或離線脈沖清灰、在線更換濾袋,并有有效的防止煙氣超溫、氧化、腐蝕損壞濾袋的手段;(3)布置方式:布袋除塵器采用水平進風、水平出風方式;(4)出口煙塵濃度:≤30mg/Nm3;(5)清灰程序采用定阻(定時)自動控制,除塵器本體運行阻力:第一次性能驗收(運行一個月后)不得超過1000Pa;一年驗收期不得超過1100Pa;除塵器平均運行阻力不得超過900Pa。(以上數值均指在機組滿負荷狀態下);(6)濾袋最小間距70mm;(7)除灰方式:采用濃相正壓氣力輸送系統;(8)清灰方式:脈沖清灰;(9)除塵器入口煙氣溫度:140~160℃;(10)每臺機組除塵器入口設計煙氣量:3971560m3/h;(11)除塵器入口含塵濃度:36g/Nm3;(12)除塵器出口濃度(標準狀態干煙氣,6%O2)≤30mg/Nm3;(13)本體漏風率≤2%;(14)過濾風速≤1.1m/min;(15)除塵器運行壽命:30年;(16)濾袋壽命≥4年;(17)電磁脈沖閥壽命:150萬次;(18)年平均運行小時數:7800h;(19)安裝條件:室外露天布置。

2 除塵器性能現狀及改造必要性

2.1 除塵器現狀及性能測試情況

河曲電廠一期機組電袋復合除塵器隨著運行時間的增長,電區高壓運行參數不穩且較低,振打效果差,陽極板、陰極線積灰嚴重,收塵效率降低;袋區環鏈反吹系統故障頻發,反吹效果變差,差壓升高,高于原設計阻力,導致引風機電耗增加,夜間低負荷隔離通道處理缺陷次數增加,因袋出現大面積破袋,很難保證長期穩定運行,運行維護費用升高。

2016年5月神華國能山東建設集團有限公司對河曲電廠1、2號機組除塵器及煙囪入口進行摸底測試,由測試結果可以看出:1號機組電袋除塵器出口煙塵濃度為40.13mg/m3(標態、干基、6%O2,以下相同),本體阻力為1450Pa,1號機組煙囪入口煙塵濃度為12.66mg/m3;2號機組電袋除塵器出口煙塵濃度為35.42mg/m3,本體阻力為1300Pa。這表明,河曲電廠2臺機組電袋除塵器出口煙塵濃度及平均阻力均無法滿足最初設計要求,且煙囪入口煙塵排放濃度>5mg/m3,無法滿足煙塵超低排放的要求。

2.2 改造必要性

根據國家發改委發改能源[2014]2093號文件及山西省《推進全省燃煤發電機組燃氣超低排放的實施意見》,要求2017年前燃煤發電機組實施超低排放改造,達到粉塵排放濃度低于5mg/m3。

目前,河曲廠一期機組煙囪入口煙塵排放濃度無法滿足超低排放要求,故對河曲電廠一期1、2號機組進行除塵系統的提效改造是非常必要的。

3 方案設計邊界條件

本次除塵器改造相關邊界條件按原設計值,如表1所示。

4 煙塵超低排放改造技術路線

根據目前河曲電廠一期機組除塵器現狀,可供選擇的煙塵超低排放改造方案有:a)電袋復合除塵器提效+脫硫系統高效協同除塵;b)電袋除塵器檢修+脫硫系統+新增濕式電除塵器。

4.1 電袋復合除塵器提效+脫硫系統高效協同除塵

根據脫硫系統可研的改造方案,考慮吸收塔協同除塵作用,新建的脫硫塔每塔設置一座三級屋脊式高性能除霧器,六級除霧器沖洗水。改造后在吸收塔入口煙塵濃度≤20mg/m3時,吸收塔出口煙塵濃度≤5mg/m3。故要求除塵器改造后保證出口煙塵濃度≤20mg/m3。電袋復合除塵器當前存在的問題有:

(1)電區運行參數低;(2)振打力度不夠,清灰不好;(3)內部極板、極線運行年久沒有更換過,腐蝕嚴重;(4)除塵器入口煙道擋板門磨損嚴重;(5)內部擋板漏風嚴重;(6)袋區差壓升高,吸風機電耗增加。

針對目前1、2號機組電袋除塵器入口煙塵濃度過高等問題,根據河曲電廠的提議及調研情況,建議在電袋除塵器入口煙箱中,加裝氣流均布及顆粒預捕集裝置。其結構及原理如圖1所示。

當煙氣進入到煙箱后,通過彎曲通道的格柵波形板,煙氣中的煙塵與其格柵波形板發生碰撞,固體顆粒的運動速度及運動軌跡發生改變后,在離心力和慣性的作用下,固體顆粒就從波形板表面上被分離下來,因重力的作用,顆粒沿著格柵板流入到煙箱底部,再流入到第一電場的灰斗中。由于格柵的作用,煙氣進入波形板后,起到了均流的作用,有利于除塵器后面的電場及布袋的收塵效果。顆粒預捕集裝置的預捕集效率隨氣流速度的增加而增加,這是由于流速高,作用于固體顆粒上的慣性力大,有利于氣固的分離。但是,流速的增加將造成系統阻力增加,也使能耗增加。而且流速的增加有一定的限度,流速過高會造成二次揚塵,從而降低固體顆粒的捕集效果。

針對目前電區的工頻電源運行參數較低的問題,建議更換原電區工頻電源為三相高效電源,且進行小分區供電改造,提高電場區的收塵效率,以減輕袋區的收塵壓力,降低電袋除塵器運行阻力。由于電場區灰量增加,建議對電場區輸灰系統進行改造。

針對電區振打效果不佳,極板極線腐蝕嚴重的問題,建議將原頂部電磁振打更改為側部機械振打,并更換電區損壞或腐蝕的極板極線。

針對目前電袋除塵器破袋較多,出口煙塵濃度較高的問題,建議將原袋區普通濾袋全部更換為超細纖維濾袋,并更換相應的袋籠,以降低除塵器出口煙塵濃度至≤20mg/m3,同時,更換濾袋后,整體阻力得以降低。具體的改造方案如下:

(1)在除塵器入口煙箱中加裝氣流均布及顆粒預捕集裝置;(2)將原電區全部單相工頻電源更換為三相高效電源,并對本體進行小分區供電改造;(3)更換原電區損壞或腐蝕的陽極板、陰極線;(4)將原有的頂部電磁振打更改側部機械振打,根據側部振打和人孔門位置,在除塵器兩側增加樓梯及檢修操作平臺;(5)將袋區濾袋全部更換為超細纖維濾袋,并更換袋籠;(6)更換除塵器入口煙道破損的膨脹節,更換除塵器氣流均布板;(7)除塵器本體內部擋板補漏,入口煙道、喇叭及灰斗保溫全部拆除更換查找漏點,更換排堵管;(8)輸灰系統控制箱移位,氣源管道及控制電纜進行相應改造;(9)一、二電場輸灰管道改型更換為陶瓷或雙金屬耐磨管道4000米,氣源管道閥門更換;(10)輸灰系統控制箱改造更換、倉泵料位計改造,倉泵入口加裝進料閥隔離門;(11)電場區、袋區內部加裝檢修平臺;(12)安裝上位機IPC控制系統,實現高低壓一體化的智能控制。

4.2 電袋除塵器檢修+濕法脫硫+新增濕式電除塵器

若僅對電袋除塵器做必要的檢修,并對破損濾袋進行更換,則電袋除塵器出口煙塵濃度可控制到30mg/m3。然后在新建脫硫塔的頂部增設濕式電除塵器,可以穩定地實現煙塵排放濃度≤5mg/m3。

4.2.1 濕式電除塵器設計方案

針對現有的場地情況,結合脫硫系統和風機系統的改造方案,本次一期機組新增濕式電除塵器的具體方案如下:濕式電除塵器直接布置在新建脫硫吸收塔頂,與新建脫硫吸收塔為一體式結構,選用立式濕式電除塵器。脫硫吸收塔出口即為濕式除塵器入口,為了降低煙氣流速,煙氣豎直向上經過漸擴段后進入濕式電除塵器,采用下進氣、上出氣方式,經過濕式電除塵器后,經凈煙氣煙道連接至煙囪。收塵極板和放電極均采用定期間斷沖洗方式。濕式電除塵器收集下來的粉塵顆粒、水霧和清洗水直接排至脫硫塔,由脫硫水處理系統進行統一處理。

4.2.2 設計參數

濕式除塵器入口煙塵濃度按

4.2.3 電氣部分

濕式電除塵器:采用6個供電區,每臺爐設計配套6臺高壓電源(高壓控制柜8臺)、低壓柜3臺(低壓控制柜、配電柜、進線柜)及相應端子箱和高壓隔離開關柜;高壓供電電源采用恒流電源(HLP規格,2套72kV/2.2A,4套72kV/1.4A),該電源能有效擬制電場放電,避免電場閃絡拉弧。控制柜布置在脫硫電氣控制室內,控制柜與脫硫改造統一考慮布置。

4.2.4 控制部分

濕式電除塵器:采用PLC控制,控制柜布置脫硫控制室內??刂乒癯叽鐬?00×800×2200mm和1000×800×2200mm。

4.2.5 土建部分

新增濕式電除塵器本體結構及出口煙道鋼支架;由于新增濕式電除塵器需布置在脫硫吸收塔頂部,因此需要對脫硫吸收塔筒體結構、基礎及樁基進行強度復核。新增濕式電除塵器水泵基礎。濕式電除塵器控制室布置于脫硫控制室內。

4.2.6 給水排水系統

濕式電除塵器清洗用水均采用脫硫工藝水,配套清洗給水泵,一運一備。濕式電除塵器設備運行時采用定期間斷噴水沖洗收塵極和陰極放電線,分8個區進行間斷沖洗,每次沖洗一個區,每天將濕式電除塵器8個區沖洗一遍即可。每次每個區沖洗3min,耗水量7.2m3/次/區,沖洗水壓力不小于0.35Mpa。清洗水和收集到的霧滴直接排放到脫硫地坑。

4.2.7 系統阻力

濕式電除塵器改造后系統增加阻力小于550Pa(癯入口至煙囪入口)。

5 建議及結論

河曲電廠一期1、2號機組通過除塵系統的超低排放改造,可保證煙囪入口煙塵排放濃度≤5mg/m3,改造后兩臺機組每年可減少粉塵排放量約97t(機組利用小時數5500h),同時對SO3,微細顆粒物PM10、PM2.5等多種污染物都具有較好的去除效果,并可控制汞等重金屬污染物排放,適應國家和地方政府環保政策,起到很好的節能減排示范效應。綜合考慮初始投資、檢修方便、節能以及運行可靠性,由于方案二投資及運行維護費用較高,本次改造推薦方案一作為首選方案。

參考文獻

[1]惠潤堂,李志強,金定強,肖寶恒,申智勇,葉毅科.燃煤電廠煙氣除塵系統技改前期工作要點分析[J].電力科技與環保,2015(2):102-106.

[2]顧建清.重力慣性袋式復合除塵技術[J].中國環保產業,2015(9):83-86.

篇4

(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五九四臺,陜西 咸陽 712000)

【摘 要】針對500KW大功率發射機機房大廳、冷凝器室環境溫度高、負壓大、灰塵多等問題,提出了從降溫、除塵、強制進風三方面入手,按照機房實際情況和科學的測算依據,選取正確合適的設備,并結合設備給出改造方案的具體設計和實現方案。

關鍵詞 環境溫度;除塵降溫;強制進風

作者簡介:景軍合,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五九四臺,工程師,。

1 機房通風系統現狀分析

我臺2005年新建了兩個發射機房,安裝了8部500KW短波發射機,在開播后近半年的運行中,冷凝器沉降室、機房大廳通風系統運行中存在一些問題,尤其是在夏季發射機運行中明顯因為室外溫度升高,而使得發射機設備運行穩定性明顯下降,嚴重影響安全播音工作順利進行。

1)冷凝器室采用自然進風,沒有加裝增壓鼓風設備,進風量無法保證,影響發射機設備冷卻系統運行效果,尤其是夏天會對發射機穩定性產生不利影響;進風通路不暢時,進風渠道無法控制,使得大廳因為冷凝器室進風而負壓很大。

2)北方地區因為進風灰塵含量較大,進風口容易堵塞嚴重影響進風,要求檢修工作周期短,檢修工作量加大;使冷凝器交換效能嚴重下降,無法滿足發射機冷卻要求。

3)進風室設計中沒有考慮進風降溫設施,陜西地區夏季溫度特別高,且高溫天氣持續時間長,由于進風溫度高達40度,使得發射機水溫較其它季節明顯升高,發射機工作穩定性明顯下降,嚴重影響安全播音工作順利進行。是發射機夏季工作穩定性下降的主要因素。

綜合以上因素,要解決我臺發射機通風冷卻問題,必須從降溫、除塵、強制進風三方面入手,才能予以徹底解決;同時要本著節約的原則,在保證有明顯效果的前提下,力爭達到節約資源、一次性投入少、運行費用低。設計時要考慮系統冗余,進風要有一定的余量,保證在極端情況下系統也能正常工作;同時要考慮系統改造后會有哪些不利影響,加強維護保養;根據季節特點,及時調整通風系統工作方式。

2 改造方案設計

2.1 冷氣機設備的選型

“壹比壹”蒸發型冷氣機有ZS、ZJ、LJ等幾個系列。ZS系列采用塑料外殼,外形美觀、結構緊湊,風量大適用范圍廣,是各個系列中性價比最高的一款;ZJ系列采用金屬外殼,經久耐用,強度高,噪聲稍大,適用范圍廣,其風量、性能與ZS系列相當,功率比ZS系列?。籐J系列采用大型離心風機(配三相電機),其風量、壓頭比軸流式的ZS、ZJ系列要高些,外形大方、壓頭大、同時噪聲較大,適合于大型場所。

2.2 利用焓濕圖確定出風口溫度

首先根據當地氣象條件在焓濕圖上確定室外狀態點W,從W點沿等焓線于85%(機器的飽和效率)的相對濕度線交于O點,O點對應的溫度即為出風口的溫度t0。從O點還可以查出出風口空氣的含濕量,這可以用于計算蒸發型冷氣機的加濕量。

2.3 冷氣機設備臺數的選擇

2.3.1 全面送風

以換氣次數為參數來確定一定空間內所需的冷氣機臺數,這是蒸發型冷氣機常用的設計方法。我們實際工程設計一般都采用這種方法。

(1)換氣次數的定義:換氣次數N(次/小時)=制冷空間總送風量(m3/h)/[室內面積(m2)×送風口以下的高度(m)];

(2)一般環境要求換氣次數25~30次/小時;

(3)人流量密集的公共場所要求換氣次數30~40次/小時;

(4)有發熱設備的生產車間要求換氣次數40~50次/小時以上;

(5)在較潮濕的南方地區換氣次數適當增加,而較炎熱干燥的北方地區則可適當的減少換氣次數。

具體的計算步驟:

(1)計算工程中需要供冷風的面積,確定送風口的高度,進而算出制冷空間的體積V。

(2)根據實際情況確定換氣次數N。

(3)將制冷空間的體積V×換氣次數N求得該空間所需的總送風量L。

(4)將總送風量L÷單臺冷氣機的實際風量L即得到所需冷氣機臺數n。

2.3.2 崗位送風

上面介紹的是全面送風的一般設計計算方法,但在很多時候,一些商用和工業建筑內部某些區域溫度很高,如機器發熱、加工發熱等,往往這種情況下室內的溫度比室外的更高,所以要通過機械通風將室外較冷的空氣送入室。蒸發型冷氣機可將室外的大量空氣冷卻并送達室內。比如,有一間工廠,其設備發熱量很高,室內溫度可達45℃,而室外的溫度只有38℃。蒸發型冷氣機可將室外38℃的空氣降溫至30℃,比原來室內45℃低了15℃,明顯可改善工作環境。這種情況我們一般不進行熱負荷的計算,只需設計一套崗位送風系統,出風口不斷的將冷空氣送至崗位,崗位周圍的熱空氣不斷的被驅散。崗位送風系統還用在另外一種情況就是沒有圍墻的開放空間,可能也沒有屋頂的場所。這些場所考慮崗位降溫是比較合理的選擇。

崗位送風風量的確定:根據崗位的實際情況,首先確定每個崗位的風量,將每個崗位的所需的風量乘以崗位的個數即可求出所需的總送風量,進而可以算出應選用的冷氣機的臺數。每個風口的風量按照實際而定,但一般情況下每個崗位送風系統(單臺冷氣機)的風口布置個數不宜超過10個(ZS、ZJ系列)。

2.4 “壹比壹”蒸發型冷氣機排風量的確定及排氣要求

“壹比壹”蒸發型冷氣機是不斷往室內注入新鮮的冷空氣來更換室內渾濁的空氣而達到降溫的目的,所以“壹比壹”冷氣機制冷系統的基本形式是“一進一出”,而不是封閉的。一般情況下利用室內正壓自然排風,在密閉的空間可以采用機械排風。為了達到良好的通風換氣降溫的效果,“壹比壹”冷氣機制冷系統的排風量應為總送風量的85%以上,自然排風的速度應控制在2m/s左右以免引起過大的氣流噪聲。

為了保持適當的換氣次數使冷氣機能達到最佳的制冷效果,系統要求有充足的排氣面積(排風量)。自然排風排氣口的要求是以每3600m3/h的風量必須不少于0.8m2的排氣口。所設計的房間必須依照安裝的冷氣機的總風量所需要的排氣口要求設定,如若沒有自然排氣口,則必須增加機械排氣以達到排氣要求。

注:普通的門提供的排氣口為1.89m2

普通的窗提供的排氣口為0.77m2

2.5 通風管道的設計

1)送風管的材料一般采用鍍鋅板(俗稱白鐵皮),也可采用玻璃鋼、塑料風管等。

2)送風口設置在實際需要降溫的地方,風口設計風量即是以其要降溫的地方所需的送風量,風口規格可根據風量與出風口速度來確定,送風口材質可采用鋁合金制品或木質等其他制品,風口型式可根據實際情況采用多種形式,但推薦選直流型四面吹風單層或雙層百葉,風口喉部平均流速控制在3~6m/s,推薦采用4~5m/s的流速;在風口處建議加裝風口調節閥以便于調節風量。

3)送風管的規格一般采用假定流速的法進行設計,主風管的風速保持在6~9m/s,支風管4~6m/s,系統末端管內的風速應保持在3~5m/s。

4)所設計的風管系統原則上要求既經濟由能達到最低的系統風阻和噪聲,使“壹比壹”冷氣機送風量盡量達到最大。風管彎管的曲率半徑一般不少于管道彎邊寬的1.5倍,以減少系統阻力。

5)根據“壹比壹”冷氣機風壓較低(70Pa~500Pa)的特點,其送風系統的管道不宜設計過長,平面布置上,能不用風管的場所就不用風管,必須使用風管的地方,盡量把風管設計短些,一般控制在25m~60m(根據各機型風壓確定)左右比較理想。

6)所設計的管道應盡量走直線,避免不必要的拐彎和分支,以減少系統管道局部阻力損失。

7)室外送風管需考慮防水防漏措施,側墻安裝機組的室外送風管須設置一定的坡度,屋頂安裝機組的室外送風管也必須做好防水措施。

8)較長管道根據風量的不同設計成多段不同規格的風管,采用變徑管連接,變徑管設置不宜過多,一般整個系統不超過四個,變徑管長度≥2(D-d)來確定。

9)送風管道與冷氣機的連接處應用軟接管,室外的送風管宜設計保溫,室內的一般無須保溫。

10)若在設計中存在支風管,則需在分支管上裝設閥門或分風擋板以調節風量,使支管的風量達到設計要求。

2.6 氣流組織

氣流組織的形式有多種多樣,應根據使用空間的要求,結合建筑結構的特點及工藝設備布置等條件合理選擇。按照送、回風口位置的相互關系和氣流方向,可分為:側送側回、上送下回、中送上下回、下送上回及上送上回。

2.7 供水、供電

1)使用干凈的水源(一般可用市政自來水)并保證水源的壓力足夠大≥1.0kgf/cm2。

2)在冷氣機的進水管(DN15)附近應該設截止閥,并預留供清洗用的水管接頭。

3)為了防止冬季供水管道的漲裂,冷氣機室外供水管須設置保溫及泄水閥。冬季不使用冷氣機制冷功能時須排凈機組內水箱的儲水。

4)保證電源電壓穩定單相在220~240V之間,三相在380~400V之間,電流達到該臺機器銘牌標定的額定電流。

5)在主電路上應安裝空氣開關以避免短路、過載等引起的故障。

3 圖紙設計

冷凝器室示意圖和空調安裝設計圖如圖1、圖2。

參考文獻

[1]GB50174-2008 電子計算機機房設計規范[S].

[2]GB/T2887-2000 電子計算機場地通用規范[S].

[3]TIA942標準(Telecommunications Infrastructure Standard for Data Centers)[S].

篇5

―、在游戲中聯系生活,培養幼兒學習數學的興趣

現實生活中包含了大量的數學信息,幼兒每時每刻都在與數學打交道,但是生活中的數學信息分散和隱蔽,幼兒難以主動感知。這就要求我們教師是數學意識很強的人,善于在生活環境中創造學習數學的興趣,引起幼兒的注意,豐富幼兒的數學知識。如散步時讓幼兒點數樹、花,分餐時讓幼兒分碗和筷子,并要說出分了幾個;加點時讓幼兒自己數點心等。還要注意引導幼兒把學過的數學知識和生活聯系起來,激發幼兒對數學進一步認識的興趣。在生活中要聯系幼兒的生活經驗,幫助幼兒理解數學知識,建構數學概念。

教育家說:“玩具是幼兒的天使,游戲是幼兒的伴侶”,幼兒就是在游戲中、在玩中一天天長大和進步的。游戲深受幼兒喜愛,融入數學知識的游戲或者說將數學活動設計成游戲則更受幼兒的歡迎。在數學活動中,我總是采用游戲的形式,千方百計地把幼兒的注意力吸引過來,讓他們全身心地投入到活動中,這樣,枯燥的數學知識就會變得有趣,簡單重復的練習也因游戲而變得生動起來,小朋友學得輕松、學得愉快,效果也會更好。

日常生活活動在小班幼兒的一日活動中占了很大的比例,從家長的心理需要考慮,他們也希望老師更多地關注幼兒的生活護理而不是學習,所以,將數學知識融入幼兒的日常生活活動中就是小班數學老師必須面對的一個課題。據此,我設計了一些游戲,讓幼兒在生活活動中學習數學知識。如:吃餅干的時候,小朋友大多關注的是“吃”這一活動,不會考慮別的更多的東西,我就啟發幼兒動腦筋讓餅干“變魔術”,一會兒變成三角形,一會兒變成圓形,一會兒變成正方形,這樣,在吃餅干這一生活環節中,小朋友們關注的就不再僅僅是吃,同時也鞏固了對圖形的認識,培養了幼兒動腦筋的習慣,還避免了浪費餅干的現象。

二、讓幼兒充分參與游戲活動,培養幼兒學習數學的興趣

大家都知道,幼兒的天性就是游戲。幼兒樂意玩、喜歡玩,幼兒的生活以玩為主,我們隨處可以發現,幼兒在玩時都很投入,很快樂。雖然是在玩,但卻像認真的做事。對于幼兒來說,游戲并非是成人眼里的隨意玩耍,而是一種“嚴肅的工作”。幼兒是把“嚴肅”的目的與游戲過程中快樂的情緒結合起來,而成人往往只注重后者,忽略前者。前蘇聯教育家馬卡連柯曾說過:“游戲在幼兒生活中具有極重要的意義,具有與成人活動、工作和勞動同樣重要的意義?!?/p>

要使幼兒的游戲健康、豐富、生動,必須配備適合的、充足的玩具操作材料。在多數情況下,幼兒的游戲是由玩具引起的,如幼兒看到了關于小醫院的玩具,(如鑷子、擔架、照口腔的小鏡子等等)他們便玩起了打針的游戲,看見積塑和積木便玩起結構游戲??傊?,操作材料均是幫助幼兒在游戲中實現假想、滿足愿望的必須物,沒有操作材料便沒有游戲活動。操作材料是學前幼兒的生活伴侶,是他們認識世界的教科書。及時更換或增添游戲材料,可以使幼兒感到新鮮有趣;增加游戲的興趣,豐富游戲的內容,發展幼兒的創造力。如用積木搭“汽車”,為“醫院”游戲增添聽診器等,在中、大班還可為幼兒提供一些半成品或廢舊物品,教師和幼兒一起制作所需的游戲材料。

三、在游戲中創設數學教學情境,培養幼兒學習數學的興趣

教學情境就是教師為實現教學目標而創設的教學環境。在游戲情境中學數學,改變了以往的數學教育方式,更加適合幼兒發展的需要,也改變了幼兒學習數學的方式,實現了幼兒主動學習和同伴之間的充分互動,提高了幼兒解決問題的能力。讓數學活動貫穿于幼兒的生活、游戲、運動中,比單純的數學集體活動和操作活動效果要好。讓幼兒在玩中學,在動中學,就既可滿足幼兒的游戲和運動需要,又可很好地完成數學教學目標。

其實,游戲本身具有一定的趣味性和情境性,同時游戲過程中有玩具、材料、動作和活動,容易吸引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在游戲中,把抽象的數學知識和豐富的活動形式緊密結合起來,幼兒能夠自發地應用數學知識,獲得有益的經驗。因此,游戲是激發幼兒對數學活動興趣最直接的方法,教師應在數學游戲活動與區角游戲中滲透數學教育的內容,為幼兒提供可展開探索的操作材料(材料的提供要體現層次性和階段性),讓幼兒通過操作材料,獲得感知和體驗。在小、中、大班開展的超市游戲中,小班幼兒可以按標記將商品分類擺放;中班幼兒可以進行“買賣”活動,教師提供點卡作為錢,根據價格畫點;大班幼兒的活動則更加豐富、多元。如,我們在大班的超市活動中開展了促銷活動,設計出一張促銷單。幼兒進行游戲的積極性越來越高,解決問題的能力也越來越強,后來我們又生成了“買一送一”等促銷活動,這些都蘊涵著數學的概念。再如,在小班開展“娃娃家”游戲時,讓幼兒在游戲中通過分發碗、勺等活動,理解“1和許多”“一一對應”等數學概念,發展幼兒分類和比較等數學能力。在提供物品時,教師可以先提供一樣多的物品,再提供不一樣多的物品,逐漸提高要求。

四、在游戲活動中精心設疑,培養幼兒學習數學的興趣

篇6

1.隨機調整,靈活把握。

新課程改革倡導了解學生的學習需要,尊重學生的主體需求,根據學生的學習情況靈活調整教學預設。預設不是一成不變的,可以在教學過程中隨機調整,最大限度地滿足學生的需要,豐富學生獨特的內心世界。例如,教學《小鎮的早晨》(北師大版語文三年級上冊),在帶領學生理解小鎮的早晨“恬靜”這一特點時,有一位學生發表了不同見解,教師隨即捕捉這一有效信息,及時調整教學預設,鼓勵學生大膽地、不拘一格地表達自己的體驗。

生1:我從“河邊停滿了各式各樣的小船,一只緊挨著一只”這句話聯想到小鎮人民有很多船,生意一定非常好,他們的生活很幸福。

生2:我從“淡淡的霞光下、寬寬的河面閃爍著片片銀鱗,水凈得透明,猶如一條碧綠的帶子,靜靜地穿過小鎮”這句話中感受到小鎮早晨的景色很美麗。

生3:讀了課文中的句子,我想每天早晨,小鎮的人們一定在溫暖的被窩里靜靜地、甜甜地睡著,這是很溫馨的。

學生用充滿生活氣息的語言表達著自己的體驗,詮釋了小鎮的早晨“恬靜”的內涵,形成了充滿生命氣息與情趣的學習環境。當然,更重要的是這一教學目標設計的轉換,真正生成了一個和諧的學習環境,它具有明顯的生長性,展示了課堂中師生之間的思維體驗從求同(感受小鎮早晨的“恬靜”)到求異(感受小鎮早晨的“幸?!?、“美麗”、“溫馨”)再求同(回歸并厚實了對“恬靜”的理解)的過程。

2.傾聽見解,及時提煉。

案例:《登鸛雀樓》(蘇教版語文二年級上冊)

教師在投影出示鸛雀樓的圖像并有感情地引導學生讀了全詩后,不料一個學生站起來說:“《登鸛雀樓》是說詩人已經上了樓,而要窮千里目,還要更上一層樓,這說明鸛雀樓應有三層,可圖上為什么只畫了兩層?”

(老師一怔,但馬上鎮定下來調整教學思路)

師:是圖畫錯了,還是詩寫錯了,或者是圖和詩都錯了?

(學生都在靜靜地琢磨詩意。)

師:《登鸛雀樓》是表達詩人登樓時的想法,還是寫詩人登了一層又登一層的行動呢?

生:可能是一邊上樓一邊想,也可能是上了樓,覺得這樓還不夠高,不能看得遠。

師:這是詩人的想法?!坝本褪窍氲囊馑迹@是一種積極向上的愿望,不是……

生:(齊)不是真的寫詩人登了三層樓去看景色。

在此案例中,由于學生還是一個不成熟的讀者,他的知識、經驗、認識與文本意義還存在著差距。對此,教師沒有置之不理,而是傾聽學生的獨特見解并及時提煉,巧妙地引導學生抓住稍縱即逝的生成信息進行探究,為學生在新知與舊知間搭橋鋪路,讓學生在層層深入、白讀自悟中發現,繼而加深對文本意義的理解。

3、引發爭論,尊重選擇。

案例:在學習課文《你必須把這條魚放掉》(蘇教版語文三年級下冊)的重點段時,無法預約的精彩不期而至。

“一個孩子在夜里能釣上這條大魚,挺不容易,人和魚誰重要?我覺得不放這條魚也沒多大錯誤?!币晃粚W生質疑道。

“你能提出自己的想法,這樣做很好。對這個同學提出的問題,大學是怎么看的?”老師不匆忙評價,而是將問題拋給學生,引導他們討論、交流。

生:我讀了這段之后,也有同感。本來湯姆放魚是很不情愿的,逼他放魚是對他心靈的打擊。

生:我不同意你們的意見,從課文的最后一段看,湯姆開始不愿放魚,但從“那晚的情景卻一直銘刻在他的記憶里,爸爸堅定的話語也一直回響在他的耳邊”這句話可以看出,他不但想通了,而且對爸爸要他放魚的話留下了極深的印象。

生:不,文中用了“可是”、“銘刻”、“堅定的話語”,這就是說湯姆一生難忘的是自己受到的教育。

生:是的,從課文中爸爸“斬釘截鐵”的話語中,可以知道湯姆爸爸的崇高品質――放掉一條魚,培養的卻是遵章守法,誠實可信的好品質。

師:同學們的爭論很精彩,對問題的認識越來越明確,感悟也越來越深,現在大家認為湯姆到底應不應該放魚?

生:(齊)放!

篇7

在北京選取了一些較為出名的視覺傳達設計公司進行調研,這部分公司以給客戶做VI、導示、包裝等起家,設計師都具備優良的設計能力,設計是其核心競爭力。然而隨著客戶群的增多,對客戶整體需求了解的加深,企業開始將品牌咨詢納入其業務范圍,并作為公司的推廣業務,以謀取更多利潤。在公司中長期發展的設計師,也伴隨公司項目的變化而不斷學習和變化,慢慢地具備更多的能力。

(一)早晨設計公司

早晨設計成立于1998年,在北京最初以平面工作室運作,2002年組建北京早晨設計顧問有限公司,2008年轉型為北京早晨品牌策劃事務所。早晨設計最初以平面設計起家,當接觸客戶變多,設計師經驗豐富了,便開始涉及設計顧問,到21世紀轉型為品牌策劃為主推廣的設計公司。從其現在的網站可以了解到現在的業務范圍,如圖1。在這樣一家設計公司,與公司一起成長的設計師都是在設計工作中慢慢接觸到品牌策劃的相關知識,他們在學生時代并沒有接受有關策劃或者傳播的知識,需要與公司一起成長才能得到長遠發展。早晨設計的公司文化在于設計師的自我管理方面,所有員工需要有較強的自制能力,對時間的管理、對文件的管理、對同事相處的處理等,對于每個人的工作環境有統一的標準,對每個人的文件管理也有統一的標準,這樣干凈整齊的工作環境給自己也給他人帶來了方便,都能愉快地工作。就像佐藤可士和的超整理術中提到的“愉快而迅速地做好工作,不但讓他人開心,自己也感到快樂”。從這家設計公司中得到的重要信息是,要教育學生學會對自己的時間管理、資料管理以及社交管理。

(二)正邦設計公司

正邦1996年創立于北京,2011年設計上海、廣州分公司,致力于向企業提供以“品牌咨詢”為核心的品牌策略、設計服務。正邦的設計體系部門細分完整,現有9個部門,分別是品牌咨詢、命名、標志VI、包裝、網絡、視頻、環境和導示、廣告、傳媒。此公司以設計起家,后將品牌咨詢作為主打業務,有專門的品牌咨詢部門,這個部門的職員是專業的品牌策劃人。在其他部門中,也分別設置了項目管理部(前期策劃人員)。在這些部門中,設計人員占大多數,約45%,項目管理人員約35%,還有其他后臺運行人員,如圖2。從人員配比上看,設計師更為重要,負責項目策劃的最終落實和表現。策劃人員也占據了重要位置,有了好的策劃才能更好地完成設計落實。設計師在進行一個項目時,僅在草圖期間使用手繪,表現和最終效果主要應用設計軟件,有時還會用手繪板繪圖。每個設計師都應有一定的解讀策劃能力,以及提案能力,每個人的方案設計都應通過全面的文字描述以及完美的ppt來表達其中的含義并與策劃人員相協調。在時間管理方面,最終交圖時間由項目管理人員下達,其他時間分配由設計師自定,這就需要設計師自身規劃好每部分內容所需完成的時間。但當客戶有特殊需求時,設計師可以自行與客戶商定時間來完成項目,這需要設計師有良好的溝通能力。從這家設計公司中得到的重要信息是,學校應該全方位培養學生。針對視覺傳達專業的學生來說,為了應對現在市場需要,應該向品牌設計復合型人才方向發展,在培養學生的設計能力同時,應該教授一些有關策劃和傳播學的知識,讓其在畢業后能夠盡快進入設計師的角色,出色地完成任務并較快發展。

(三)紫陽伙伴設計公司

紫陽伙伴成立于2002年,通過“設計師伙伴制”的獨特經營模式,將策略和創意的價值注入品牌設計中。紫陽伙伴是21世紀成立的公司,應發展趨勢,其在把握設計為主的同時,第一時間加入了品牌設計,將公司直接定位于品牌設計公司。在公司中設計師占大多數,策劃人員僅幾人。在項目進行中,策劃人員與設計師可以一同開會討論前期策劃,設計師可以為策劃提供有力的觀點。普通設計師需具備基本手繪能力,大部分設計通過電腦軟件表現,最常用軟件是AdobeIllustrator,其次是Photoshop,排版項目運用Indesign,如果能具備制作動畫和三維設計軟件更具有優勢。每個設計師需要對自己的工作進行說明、提案等,總體提案與策劃人員溝通達成一致需要設計總監來把握程度。在這個公司,設計師應具備更多的策劃知識及與策劃人員配合的能力,需要了解更多設計之外的知識,懂得團隊合作。

二、以品牌咨詢為核心競爭力的機構調研

這部分公司是以策劃咨詢為主,有的配有設計部門,有的將設計外包。在公司中,策劃咨詢部門屬于主要部門,為客戶提供專業的策劃咨詢,但需要有最終的實施,所以配備了設計部。但設計部人員極少,其設置是為了配合策劃部工作并表現其想法的。北京國富縱橫管理咨詢有限公司成立于2006年,主營3方面服務:培訓教育、營銷策劃、管理咨詢。其官方網站如圖3。營銷策劃服務過程中涉及較多設計工作,故而設立單獨的設計部門。設計部對策劃部的理念進行實施,其人數較少僅有3~4人,由一個主要的設計總監統管設計部全局,并由設計總監與策劃部進行溝通并將理念傳達給設計師。而策劃部人數是設計部人數的2倍左右,如圖4。就這類公司的普通設計師而言,僅具備基礎的設計表現能力即可,但往往在這類公司工作的設計師并不是出自于高等教育學校,僅是一般學校的設計學生也能從事。但作為設計總監,就需要具備多方面知識,不僅要有很強的設計功底,還要有充分解讀策劃的能力,較強的文字表達、提案能力,以及良好的溝通和管理能力。

三、設計師復合能力的需求

綜合上述公司的調研結果,在設計類為主的公司和品牌咨詢類為主的公司中,設計師都同樣需要具備豐富的設計能力。然而,在設計類為主的公司,每一個設計師都需要具備更多的其他方面的能力才能有較好的發展前途,這些能力包括語言表達能力、人際交流能力、傳播學能力、品牌策劃能力、設計管理能力、案例與實訓經驗積累方面的能力等。在品牌咨詢為主的公司,如果想要做到總監級別的設計師,就更需要具備較多的能力,而且應該比設計類公司的設計師懂得更多。這也就是說在學生培養階段,需要進行學科交叉教學?!皩σ环N活動著的組織系統而言,它總是圍繞著知識而進行創造、傳遞、融合與應用,在這種創造、傳遞、融合與應用的活動中,最重要的就是學科交叉”。通過調研實際公司中的設計師工作,對我們所需要培養學生的能力方向有一定指導作用,現總結能力模塊并詳細闡述如下。

(一)設計表達工具能力模塊10%

手繪是設計師最基礎的表達方式,但在工作中僅在方案初期的草圖階段使用,再有需要運用時,是需要用手繪板在電腦中繪圖,但手繪在設計表達中占比例很小。每個設計師都應該具備基本的計算機軟件表達能力,在公司中最常用的軟件是AdobeIllustrator和Photoshop,在排版中需要運用Indesign,有的公司還會運用Coreldraw。當然如果設計師會運用動畫軟件或者三維軟件,將會在求職中更有優勢。例如Flash,3Dmax等。這些軟件對于一般的設計師來說都是必不可少的。而對于設計總監,不需要進行基礎設計圖表達,需要基本的創意理念傳達,會運用PS并精通即可。

(二)設計能力模塊50%

設計能力需要在學校的基礎理論課中得到,這就需要在教學中合理配置課程完成。靜態圖設計,其中都包含圖案、圖形、版式、色彩、字體等設計,這類工作包括圖案設計、標志設計、VI設計、包裝設計、書籍裝幀設計、宣傳海報設計等。動態圖設計,其中包含了靜態圖的設計,現在工作中網絡設計居多,有商業廣告設計、動態網站設計、手機界面設計等。

(三)語言表達能力模塊10%

有了好的設計,更需要有精巧的文字表達來闡述設計思想,這就需要設計師有良好的文字功底,有深厚的文化底蘊,更需要學習文案技巧、提案技巧,其中最長用到的ppt制作技巧,以及一些其他的商務技巧等。一個強有力的提案是進行品牌建設的起點。

(四)策劃能力模塊15%

具有策劃能力的設計師能夠在公司中發展的更快更長遠?,F在的平面設計公司都在向品牌設計發展,一個設計師應該懂得一定的策劃知識、品牌構架基礎知識、行業特征知識才能夠與策劃人員更方便的交流,也能參與其中為自己的設計工作提供便利。同樣還需要具備與之相關的廣告學知識和傳播學知識,為項目的進行增添閃光點。

(五)設計管理能力模塊5%

設計師在接受了設計任務以及最終的項目提交時間之后,需要對自己的設計工作有一定的時間規劃能力,不至于在最終時間不能提交。除了時間的管理,還需要對個人工作資料也有管理。

(六)個人素質能力模塊5%

設計師對自己的形象以及話語表達都要有注意,這是個人素質的體現,也是與人交流的基礎,更能為項目的達成起到加分作用的能力。每一個員工都是代表了一個公司的形象,對自身形象的注意,對語言能力的表達提高也是設計師需要具備的能力。

(七)心理探究能力模塊5%

設計師需要具備一定的心理學知識,在談判承接項目時需要洞察客戶的需求,并能掌握客戶需求,成功接任項目;在工作中與策劃人員交流時能夠迅速了解并解讀其中含義;在表達方案時,能夠以最讓人接受的方式去闡述等。具備了心理學知識的設計師,可以在工作中更能游刃有余。綜合上述能力可知,一個優秀的設計師首先也是最重要的是具備設計及其設計表達能力,這是基礎。如果能夠擁有其他學科以及生活中的附加能力,更能夠讓設計師在公司中展現出自己的才華,也能夠又好又快地發展,這是我們應該培養學生的方向。

四、結論

篇8

隨著現代藝術教育的蓬勃發展,大型團體操的表演已成為一種人類文化財富,它具有窗口作用,能展示學校的風采。通過團體操的表演,即可以增加節日的氣氛,展現表演者的精神面貌,又能給人以心曠神怡的美的感受。

就我30多年的教學經驗,對大型團體操編排有了一定的認識。首先要明確主題思想,主題要有時代感和藝術性,然后選好音樂,再根據音樂的旋律、情緒和節奏等要求進行編導,隊形圖案的設計、表演動作的創編,服裝道具和音樂的選擇與制作為其主要創編要素。團體操所表現的是一種整體美,它要求均衡對稱,對比調和,節奏、旋律和形式既要多樣還要統一。

例如,我編排的一個大型團體操的主題為“健康運動,團圓和諧”。需要突出本校的特點,還要充分展示我校的精神面貌。于是我大膽進行了以下設計:

第一樂章為《校園的早晨》,校園的早晨要體現學生在校讀書學習的風采、天真活潑的朝氣以及勤奮求實、進德修業的思想。樂曲開始,學生就手持紅花由三個方向上場,標志著學生早晨到校讀書的喜悅心情,波浪起伏的隊形象征著學生團結向上的精神。

第二樂章為《舞動青春》,突出了靚麗青春舞起來,激揚青春跳起來的健身舞姿。整齊的五個方隊,也表現了我校樹正氣的校風,多種造型的變化都代表我們青春活潑的理念。

第三樂章為《大團圓》,我用“今天如此燦爛,明天更加輝煌,美中更美,圓夢更甜”的主題來結束整個團體操的編排過程。豐富的表演形式,高超的表演藝術,是在各種藝術裝飾配備恰到好處的時候,才能更好地突出團體操的主題及風格特點。五個花環代表我們民族的大團結,象征著祖國的和諧,人民的團結。

大型團體操的表演不僅能起到烘托大會氣氛、豐富大會內容的作用,而且也能通過團體操的訓練過程,增強學生的體質,培養他們良好的心理素質,陶冶情操,進行美育教育,而且在加強集體主義思想觀念和組織紀律性等方面,也能起到最佳效果。

篇9

一個早晨,爸爸給我一個盒子,頓時,我的思緒展開了,“是什么,平板電腦、遙控飛機、還是親愛的‘毛爺爺’”……剛打開盒蓋,我的心涼了大半截,“什么嗎,就是一個破鬧鐘,”我嘟嘟囔囔的說。然后嘛,隨便扔哪放哪。

每天早晨,小鬧鐘總把我從美好的睡夢中叫醒。因此我恨透了它,終于有一天,我受不了了,“嘭”的一聲,他重重的摔在地上。我看都沒看它一眼,獨自背上書包上學去了。那天在學校,我剛好是值日生,負責掃環境區。每天,掃地后倒垃圾總是最讓我們頭疼的事,今天呢,當然也不例外。石頭剪子布呢,幾十個回合都沒啥結果,比賽跑步呢,就更不要說了,誰肯哪,抽簽呢……簡直是包羅萬象。最后,實在是不耐煩了,得了,索性一腳,垃圾就順利搬家了——別班的環境區。

回到家,我看見了盡管已經傷痕累累但仍堅守崗位的小鬧鐘。我后悔極了,我們不應該那樣不負責任,這是老師交予我們的任務,我們卻……

篇10

既然成長是一種修煉的歷程,那就應當笑著,跬步前行――踏實每一步,快樂每一步。

一、為“情”所困,修煉感情朗讀

我清楚地記得,1991年的深秋,丹陽,我的第一堂公開課《神筆馬良》。

秋風起,秋雨冷,而我的內心和后背卻燥熱無比。失敗得很。

回杭的路上,傅張化萬先生侃侃而談,一針見血。

師傅說我上課時只是在一味地貫徹教案,而不注重與學生的情感交流。說我游離于學生之外,有些時候甚至是凌駕于學生之上。心中沒有學生,只有教案,所以一緊張就會出現遺忘教學導語的問題。師傅還說:“教師上課跟演員演戲不一樣,演員演戲時只是背事先設計好的臺詞,而教師上課時,不論教案備得多么詳細,不論準備得多么充分,都需要根據課堂上學生的具體表現作適當的調整,這就需要教師有敏銳的觀察力和隨機應變的能力,也就是說,沒有教學機智的老師絕不是好老師,也絕對上不出好課來。”“目光游移,是不夠自信和缺乏足夠的情感投入的表現。對于教師而言,蒼白的教學語言和呆板的面部表情都是致命的弱點。優秀教師的情感應該是非常豐富的,他會隨著課文的情感脈絡和學生的實際表現,或悲,或喜,或激昂,或凝重?!?/p>

在我看來,師傅的每一句話都極具道理。概而言之,便是為“情”所困。

后來,師傅為我開出藥方――強攻情感型課文,大有“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架勢。師傅認為,情感型課文豐富的情感內涵,為錘煉教師進行合理、準確的情感投入提供了充分的條件。

師傅常說,要使學生讀出感情來,教師要善于垂范。教學這類課文,教師首先要認真、反復地備讀,力圖讓課文打動自己,然后才能在課堂教學中,將體驗到的情感通過表情、動作、聲音達成外化,從而感動學生。

就這樣,反復的有感情的朗讀練習,成了我當時上課前必不可少的修煉內容。我經常是早晨早早到校,下班遲遲回家,專挑校園里空無一人時,把自己關在教室里,大聲地讀個痛快。

在練習朗讀的時候,很自然地萌發了把自己的課文朗讀錄下來的念頭。

也許是我的普通話和音質都還不錯吧,我的課文朗讀錄音深受學生的喜歡,甚至還經常被同年級的教師借用。

因為一個偶然的機會,我擁有了五盒錄有特殊音效的資料帶,據說這些帶子來自電影制片廠,大自然的各種聲音,帶子中幾乎都有。 各種鳥叫的聲音、下雨的聲音、刮風的聲音、爆炸的聲音、沖鋒號的聲音、機槍掃射的聲音等等,應有盡有。

我把這些帶子視作寶貝。我想:如果能把這些逼真的聲音用到課文朗讀錄音當中,再配上跟課文情感內涵相吻合的背景音樂,那效果一定會好得多。我為我的這個想法興奮得睡不著覺。于是第二天,便找了《珍貴的教科書》這篇課文,開始了新的嘗試。

想想簡單做做難。這話一點不假。 特別是文中指導員犧牲前說的話中有很多省略號,意為“說話斷斷續續,奄奄一息”。而我一個大活人,怎么才能讀出這種感覺呢?辦法總比問題多――我一方面想象著指導員當時的內心世界,一方面加重喘息聲,竟然淚眼朦朧……錄音完畢,我靜靜地聆聽從錄音機里發出的配樂朗讀,竟然又一次淚眼朦朧……

就這樣,我的第一個配樂朗讀錄音作品終于新鮮出爐了。同年級的教師聽后都贊不絕口。初嘗甜頭的我,從此一發不可收――《神筆馬良》《小珊迪》《十里長街送總理》《手術臺就是陣地》《在炮兵陣地上》《舍身炸暗堡》《小音樂家楊科》等20余個作品相繼誕生,整整錄制了兩盒磁帶。我還自己動手,設計了盒帶的封面,還貼上了我的“帥照”,美其名曰“虞大明配樂朗讀專輯”。

自然,我的這一舉動受到了師傅的贊許。 師傅還在一次全區語文教師教研活動中,播放了我的作品。當然,從那以后,錄音帶經常被外校的語文教師借用,而且經常會有教師找上門來,請我為他們的公開課專門制作錄音帶。

再后來,我精心制作的兩盒帶子在接力棒似的傳遞中不翼而飛了。 但我沒有覺得特別遺憾。畢竟,制作這樣的帶子本不是我的目的?;叵氘敵醯挠靡猓徊贿^是想通過朗讀訓練增強自己的情感投入罷了。

我想,我基本上達到了目標。因為,在后來的公開課上,我不太再會為“情”所困。

二、用心投入,修煉“問題情境”

1999年那段時間,我依托建構主義學習理論,著手實踐問題情境教學。《景陽岡》《廬山云霧》《觀潮》的成功實踐讓我嘗到了甜頭――“你能為武松寫一份自薦書嗎?”“你能為廬山云霧、錢塘江大潮制作音樂風光解說片嗎?”依據文本個性,創設這樣的問題情境,以此改變學習方式,令學生學得積極,學得愉悅,令課堂充滿快樂。

我真真切切地覺得,這樣的課,孩子們喜歡。

于是,浙教版第七冊教材中的《小鎮的早晨》一文進入了我的視野。該文文字質樸,行文流暢,層次分明,向讀者呈現了一個恬靜、熱鬧、緊張的蠶鄉小鎮。我準備憑借該文,再次進行問題情境教學的嘗試。

在細細研讀文本特別是第一、二自然段之后,我覺得大城市里的孩子,在學習時,會有一些難點。

《小鎮的早晨》的第一、二兩個自然段將一個恬靜的小鎮實實在在地呈現在孩子們面前:

城市的早晨,是汽車短促的喇叭聲驚醒的;蠶鄉小鎮,四周河道縱橫,它的早晨是木船悠閑的搖櫓聲喚醒的。

小鎮的早晨是恬靜的。淡淡的霞光下,寬寬的河面閃爍著片片銀鱗;河水凈得透明,猶如一條碧綠的帶子,靜靜地穿過小鎮。沿街的河邊停滿了各式各樣的小船,一只緊挨著一只。一些油光發亮的烏篷船翹起尖尖的船頭,顯得格外醒目。兩座拱形石橋遙遙相對,坐落在小鎮兩頭,不時有一葉葉小舟從半月形的橋洞中悄悄鉆出來,又在河上輕輕飄過。

……

我想,大城市帶給孩子的印象往往是“車水馬龍”“熙熙攘攘”和“熱鬧非凡”。因此,城里的孩子很難真正體會古老小鎮“恬靜”的一面:城里的孩子見慣了川流不息的車流,聽慣了尖銳嘈雜的汽車喇叭聲,他們沒聽過搖櫓聲,感受不到搖櫓聲的悠揚和靜謐……

我該如何滿足孩子的需求呢?

我素來對自己的智商還是比較滿意的。當我了解課文中所描繪的就是紹興的安昌古鎮時,一條“妙計”便形成于腦海,把自己激動得要命。

選了個少云的日子,起了個大早,約上了攝像師,驅車直奔安昌。到達小鎮的時候,晨光熹微。小鎮不大,因此,很快便找到了那條“在淡淡的霞光下閃爍著片片銀鱗”的貫穿小鎮的河。在我的指點下,約莫二十幾分鐘,攝像師便將“淡淡的霞光、靜靜的小河、遙遙相對的拱形石橋、半月形的橋洞”,還有那“油光發亮的烏篷船”等按照第二自然段行文的節奏,拍成了視頻。

在回看視頻的時候,我發現了現實與文本的差距――也許是小鎮發展變化得太快,也許是烏篷船另有泊位――河邊只泊著兩只烏篷船。這怎么能體現“一只緊挨著一只”呢?靈機一動,我想到了剛剛從拱形橋洞中鉆過去的那只烏篷船。我沿著河岸一陣猛趕,“截?!绷四侵粨u擺著身子的小船。

船主戴著氈帽,是個憨憨的老農。在向他說明來意后,他欣然接受了我的請求。我為小鎮居民的熱情而感動。

他將烏篷船搖回,與另兩只船緊挨在一起。攝像師改變拍攝的角度,乍一看,還真有“停滿了”的感覺。哈哈,大功告成。有了這些素材供孩子們評頭論足,他們不興奮才怪呢!

向船主表示完謝意,我又“得寸進尺”:“能否讓我上到你的船上?能否借你的氈帽一戴?”船主憨憨一笑,一擺手,大方地應允了。

船主搖著櫓,我頭戴氈帽,手扶烏篷,我們一搖一擺地在恬靜的河道上輕輕悄悄地“滑”著。最終,都“滑”進了攝像師的鏡頭里,成為永恒的特寫。

我對這段視頻特別滿意。因為我已經融進了小鎮,融進了《小鎮的早晨》。我想,當孩子們在預習完課文之后,如果想聽聽搖櫓聲,那么我只需輕點課件,古老而悠揚的聲音便會清晰地響起。更妙的是,當烏篷船漸行漸近,孩子們一定會驚喜地發現――船頭那個西裝革履、頭戴氈帽的人,居然是大明老師。哈哈,那是多么有意思的事情!

回到杭州,我便著手制作課件。針對課文第二自然段內容的視頻剪輯和編排還算順利。我想,有了這段視頻材料,小鎮的恬靜一定會銘刻在孩子的內心深處,久久不會忘懷。

但在制作“搖櫓聲”時,問題來了――實地隨機攝錄的聲音太輕,太模糊,根本聽不清“吱嘎吱嘎”的節奏。怎么辦?怎么辦?我于是有些郁悶。

正所謂“眉頭一皺,計上心來”。我想到了“偷梁換柱、移花接木”。那時,正值杭城大規模舊城改造,一些老房子面臨拆建。我提著錄音機,一次次地跑向工地,不為e的,只為搜尋木頭窗戶――開合間能“吱嘎吱嘎”作響的窗戶。功夫不負有心人,替代的效果奇佳。我不知道這算不算作假,應該不是吧!這就像電影后期制作中的“擬音”,我想兩者是一個道理。

不出所料,《小鎮的早晨》一課深受孩子們的喜歡。我深知,正是“為小鎮配解說”的問題情境驅動著孩子們的積極性。上完此課,我在課后隨筆中寫道:為了能讓孩子們學得積極,學得快樂,學得有效,當老師的,該付出什么呢?付出鉆研教材的潛心,付出教學設計的精心,更付出方法與策略選擇的用心。為了孩子,我愿意付出時間,付出精力,付出智慧,付出能夠付出的一切?!敖獭迸c“學”是永遠“相長”的――成就孩子的成長,亦促成自身的發展。這是多么美妙的事情。

三、為了孩子,修煉“十八般武藝”

都說小學教師應是“全能型”教師。我想,小學語文教師更是如此。

小學語文教師有時像編導――要有設計和編排課本劇的能力;有時像個演員――要有聲情并茂朗讀課文甚至表演的能力;有時像書法家――要以身作則并指導孩子寫出漂亮的硬筆字;有時像音樂家――要擅長為課文朗讀選擇合適的背景音樂;有時像畫家――要能寥寥幾筆畫出神形兼備的簡筆畫;有時像作家――要能寫下水文并對孩子的習作批批改改,評評點點,指點江山……

當然,這僅僅是“像”,跟真正的“家”比起來,相去甚遠。但是,這些涉及“聽、說、讀、寫、書、畫、唱、演”等能力的“十八般武藝”,是教師的基本素養,是一個優秀的語文教師所不能或缺的。因為,教學需要;更因為,孩子們喜歡。

我素來注重對教師基本功的練習,不論是在師范學校讀書時,還是工作以后。以致我的同事們都認為我是個能說會道、能言善辯、能歌善舞、愛好廣泛、幽默詼諧的人。我知道,這只不過是同事對我不切實際、名不副實的肯定和夸贊罷了。

直到2004年,浙江省教育廳要舉辦“中小學教師才藝大賽”,我被推薦代表杭州市上城區參賽,我才覺得――我可能是有才藝的。

比賽分復賽和決賽兩個階段舉行。

復賽時,我制作了一個巨大的電視機道具,以“崇文小海燕電視臺”的形式,播出了我表演的配樂詩朗誦《雷電頌》,以及我和一個跟我一樣可愛的學生合說的相聲《立體收音機》。結果獲得了滿堂彩,自然進入了決賽。

進入決賽的共有12位選手。決賽項目有“用肢體語言傳遞成語”“教學案例分析”“即興講故事接龍”“記憶力大比拼”等等,可謂形式多樣,豐富多彩。當我得知決賽還將由杭州電視臺錄播時,那種自然而然的緊張伴隨著臨戰前的興奮,一股腦兒將我包圍,甚至讓我有些喘不過氣來。

決賽的過程,我不想多說。反正,我發揮正常,獲得了金獎。那一刻,我如釋重負,欣喜若狂。而今,比賽的結果已成為歷史,不值得重提。但是,比賽背后的內容值得永遠“咀嚼”和銘記?!安蛔鼋虝场睉敲恳粋€有歷史使命的教師的職責和追求。那么,怎么才能不讓自己淪為“教書匠”呢?我想,大概有這些事情需要去修煉:

熱愛生活,愛好廣泛。與時俱進,樂觀向上。見多識廣,有情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