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凡之路樸樹范文
時間:2023-04-04 09:30:21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平凡之路樸樹,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在樸樹自己心里,15年前第一張專輯時他就說過:希望別人是了解他的,希望能夠打動那些有感情和獨立思考的人,讓他們接收到自己散播出去的信號。樸樹這15年間發的歌曲數量掰著手指就能數得過來,但或許接收到他信號的人,遠比他想象的要多得多。
王東算得上是“能接收樸樹信號”組群中的一員。從1999年,到2004年,再到2014年,一個5年,又一個10年,在最年輕也最美好的年華里,每個人都會蛻變出無法預知的未來,王東在北京三次采訪樸樹。近期,他將這三段不同年代的采訪集結在一起,以“樸樹的平凡之路”命名,收錄在自己網易云音樂的DJ節目《王東電臺》當中。聽著王東與樸樹在尋常午后的蟬鳴犬吠中的聊天,我們又將認識怎樣的樸樹呢?
王東電臺77、78期:
http:///#/dj?id=764006
http:///#/dj?id=770020
失聯10年,挺害怕的
本來,從第一張專輯《我去2000年》到第二張專輯《生如夏花》,整整5年時間已經讓愛樸樹音樂的人覺得夠久了;誰曾想,從《生如夏花》到《平凡之路》,樸樹翻了個倍,讓人們又等了足足十年!
很多人都很關心樸樹這近10年的狀況,一個歌手怎么可能10年不出歌?怎么可能像隱士一樣消失在這個城市里?人們不理解,樸樹也無奈。這10年里,不僅外界和樸樹失聯,樸樹自己有時也覺得自己像一個外星人,“有時候挺害怕,覺得自己好像跟這個世界沒什么關系了似的。這10年,好像一轉眼就過去了,也沒那么嚴重。如果當時我知道一張唱片要花10年的時間,或許會承受不了,但現在,很輕松,甚至感覺理所應當,水到聚成。我的世界觀就是一切都讓老天做主,順應安排。”
現在的樸樹,生活已經和10年前發生了很大變化,簡而言之就是作息規律,注重健康――每天早晨五六點鐘就起床,鍛煉,自己做早飯吃,保證一日三餐,晚上十點鐘就按時睡覺……大多數城市人都有手機依賴癥,樸樹沒有,他甚至用的還是最原始的古董機,“反正沒那么多事兒可說,而且我也不太想有那么多交流。可能就是歲數大了吧,我也不知道,也許再老一點我又會到另一種狀態。我覺得這樣也挺好?!?/p>
無法狠心 并非沒有嘗試
對于一個熱愛音樂的人,如何才能狠下心十年都不去唱新的歌?答案只有一個,那就是:不可能狠下心。“我當然想發表自己的作品,但事實是2009年之前什么都沒做,渾渾噩噩的。我無法面對自己,沒有音樂,也沒有任何話可以說,我真的不能面對自己。直到2009年,突然我又能像原來那樣寫音樂了,我心里也發生了變化,”樸樹說,“其實我2011年的時候想做唱片來著,夭折了,到現在我就覺得:我要做,要做?!?/p>
2011年做唱片沒有成功,讓樸樹挺受打擊的,好像外在的一切條件都不具備。而這時候,他開始打定主意要做獨立唱片,不想再受到一些市場的影響和公司的控制。“但直到2012年我組樂隊才知道,獨立做音樂,說的非常好聽,但做起來實在困難。我老跟身邊的朋友說,咱們應該目光長遠一些,不要貪圖眼前的利益,我相信我寫的歌會比別人好,我要建立一個新的行業標準。但去年又頹了,原來人們不一定都愛聽我想象的那些歌。那時候,我真的慌了。”
與韓寒攜手 再發新聲
樸樹終于再發聲演唱新曲《平凡之路》。這首歌與韓寒的電影《后會無期》結了緣,“就是有這個機緣吧,有天韓寒來找我,說他需要這么一首歌。其實我也挺喜歡韓寒的,我覺得是特有意思的一個小孩兒,一個年輕人。當他電話里說這件事情的時候,我就會想公路片可能需要的是一首帶速度的歌,于是我就要準備的是別的曲子。沒曾想他需要的是一首中速的歌。無論如何,我當時就覺得這應該是一個挺好玩的事,況且我不會懷疑韓寒做這件事情的誠意和品味。”
這首最終被用來作為電影片尾曲的《平凡之路》,曲是樸樹的,詞出自韓寒之手。初次看到韓寒填的詞,樸樹猶豫了足足三五分鐘,“我那時就想,我的唱片就是這個名字?。∥移鋵嵰婚_始不希望大家過早聽到這首歌,不想先把這個名字透露出來,這個名字對我這些年挺有意義的?!?/p>
《平凡之路》眾望所歸地獲得了認可,對于樸樹來說,應該也能彌補他11年以來受到的打擊和損傷過的信心?!斑@一次確實帶回點信心,真挺讓我開心的。”雖然網絡上有人評價說首歌曲沒有到達十年前兩張專輯的高度,但樸樹自己卻對這種說法不予認同,“這首歌有一種對力量感的追尋。其實我并不喜歡自己的過去,太孩子氣了,太拘泥了,無論我表現快樂也好、痛苦也罷,都太拘泥。我覺得歌詞可以騙人,但旋律不會。比如我并不愛你但我可以說我愛你,而且沒準你還相信了,但是旋律不會,你沒有愛的時候就沒有,那個騙不了人?!?/p>
重拾信心 “9瓦臺燈的光明”
《平凡之路》不僅給樸樹自己信心,更重要的是給了很多愛他的人信心。15年前,樸樹在第一本專輯的文案里這樣寫到:“不說話,只沉默,這平淡的生活,這不快樂的生活,我的9瓦臺燈……”后來,9瓦臺燈成了一種寓意,寓意著樸樹的歌像一種溫暖的陪伴,陪伴著很多熱愛樸樹音樂的人。
“我覺得每個人都有一盞臺燈,”樸樹說,“可能在那個時候我先點亮了我的那一盞。想在這個世界里成熟地生活下去,隨著歲數的增大,生活就會變得越來越不容易。有一個挺可怕的事情,也許每個人都會漸漸失去自己的那盞燈?!?/p>
成長的道路上,樸樹說自己也曾經丟失過自己的那盞燈。“我特別特別恐懼,因為在我的生活里,那盞‘燈’對我的意義可能比一切都重要。當現在我重新擁有這盞‘燈’,我愿意把它打開,跟大家分享?!?/p>
了解自己 有益生活
樸樹嘴上說著因為成長,因為歲月,自己變了。但我們知道,他一直在追尋一份最純凈的世界,他異常堅定地追求著更好的生活。除了音樂,樸樹在生活中也讓自己活得更有益。早年樸樹曾跟好友王東說過他有一個夢想,就是忙完一段時間就要去玉龍雪山,去感受一下,放松一下。后來,他真的就去了。他想去的地方,基本都去了?!拔也粩喾趴v自己,一去再去,直到現在覺得再去沒有任何意義了。其實內心的自由跟你在過什么樣的生活毫無關系,很長時間的閑散生活一樣可以讓心不自由?!?/p>
最近,樸樹又研究中醫方面的書籍了。“簡單的感冒可以給自己看,比如我們要看感冒,肯定分寒性還是熱性。就寒性來說也是分六經辨證,并不是五行的辨證,比如說太陽感冒,還是少陽感冒,亦或是少陰感冒。如果你怕風怕寒,還得看你的脈象。如果一搭上手腕就能很清楚感覺到你的脈的話,那就是說寒氣在你的表層,那桂枝湯就好了?!边@樣的生活,讓樸樹覺得越來越了解我自己,“從身體到心,我都越來越了解自己了。這不挺好的么?”
面對舞臺 學會放松
對自己了解到一定的時候,樸樹坦承,一直以來,他的心里都有個困擾,就是他還不太習慣舞臺,“我其實非常希望能非常游刃有余地站在舞臺上,即使那不是我最愿意做的事。我希望自己能夠平和地完成它。我現在上臺真的還是挺難堪的,處于一個不自發的狀態?!?/p>
2013年,樸樹在北京、上海舉辦了“樹與花”演唱會,現場座無虛席,直到結束都沒有人愿意走,這是在演唱會上很少發生的情況。“我覺得演唱會是對自己的一次鍛煉,一次大排練而已。我曾經有特強烈的恐懼感,覺得我跟這行業沒有關系了――怎么辦?我還要不要做音樂,還要不要干下去?即使到2009年我開始寫歌的時候我也經常會有壓迫感。難道我太久沒出來了,會擔心這個行業還帶不帶我玩?現在我覺得挺幸運的,如果前些年做唱片,可能會沒有現在這么堅決,很多事情還是會半推半就,在行業里掙扎著維持自己的位置,混點錢花。如果那樣,可能我會活得很舒適,但肯定不會比現在快樂。雖然這些年我很煎熬,感覺自己離行業很遠,像絕緣了一樣,但它反而會促使我思考,思考我當時為什么寫歌,它還能不能給我樂趣,說的傻一點就是我要做一個什么樣的人……過去我特模糊,沒有原則,可以這樣也可以那樣,而現在,歲數越來越大吧,我該有我的原則了。當我想清楚些了,更有點那種義無反顧的勁兒了,我就是要和他們不一樣?!?/p>
當不知道如何用言語去表達時,樸樹選擇了用最真實的方法呈現自己想要的樣子:“我希望自己能更成熟一點。成熟并不代表很油滑,而是更放松一點,自然一點?!?/p>
平凡之路 是必經之路
其實我們都看出,樸樹很努力地適應著這個社會。年齡增長讓他感悟到一條真諦――有些彎路注定要走,有些東西只有靠時間才能完成,這些都沒有道理可講。這就是我們每個人的必經之路,平凡之路。
篇2
采訪約在三里屯一個安靜的咖啡館里。筆者走進去時,聽見有人在竊竊私語:“你看那個女孩,好像周迅啊!”抬眼望去,看見一個很瘦很瘦、個子嬌小的女子。短發、大眼,素面朝天,真的和周迅有幾分神似,她就是吳曉敏。
吳曉敏口中的“小樸”,就是她的老公樸樹。“我偶爾也叫他‘老公’,但大多時候都叫‘小樸’?!焙偷驼{、內向的樸樹完全不同,面前的吳曉敏是個開朗、直爽又有點自來熟的“話癆”。
“網上說,你和樸樹是謝娜牽的線?”面對這個問題,吳曉敏笑了:“都是記者瞎寫的,我們戀愛3年加上結婚7年,從未接受過這方面的采訪。那些人把我和小樸的故事寫得可曲折離奇了,我們自己看都覺得好新鮮好好玩呀!”沒有媒人,也沒有所謂的一見鐘情。吳曉敏說,她和樸樹是2002年8月認識的。那年吳曉敏20歲,是一個剛從上海來北京發展的“北漂”。兩人一起受邀參加一個朋友的生日舞會,樸樹被邀請演唱《白樺林》,吳曉敏也即興唱了一首歌?!暗菚r我根本不知道樸樹是誰,我之前也沒聽過《白樺林》。”吳曉敏說,她唱完歌后,樸樹走到身邊,夸她唱得不錯。
第一次見面后的第三天,吳曉敏接到樸樹的電話,他請她吃飯。“因為已經被身邊人批為‘有眼無珠’,并且很快惡補了有關樸樹的信息,所以,我不好意思拒絕他的邀約。能不去嗎?當時的我默默無聞,而人家紅得一塌糊涂?!眳菚悦粽f,兩人第一次單獨見面時,她對樸樹動了心。這個外表看起來冷漠、對一切都無所謂的男人,私底下其實很真誠、細心。他話不多,但是你說話時他會認真傾聽;當然,吳曉敏如果話太多,樸樹也會直接說:“我不想聽了。”樸樹對父母很孝順,總是會打電話和他們說“我很好,不用擔心”。真實、踏實和樸實,這是吳曉敏眼中的樸樹。
2004年底,吳曉敏的經紀人結婚了,她就對樸樹說:“我們也結婚吧。”樸樹說好。2005年1月5日,北京大雪紛飛,22歲的吳曉敏嫁給大她10歲的樸樹。朋友們都覺得她嫁得太早,但吳曉敏說:“因為我覺得沒有比小樸更適合我的男人了?!睕]有婚紗、沒有鉆戒,更沒有豪華的婚禮,甚至連蠟燭都沒有,把雙方父母叫在一起吃個飯,就算結婚了。吳曉敏說:“因為他低調、不喜歡形式的東西,我就聽他的?!?/p>
對吳曉敏來說,她是和樸樹戀愛近3年后才決定和他結婚,但因為小心翼翼從未被記者抓到“把柄”,樸樹的婚姻就成了“閃婚”。也有人看到吳曉敏后才“恍然大悟”:“活脫脫一個‘小周迅’嘛!”
結婚后不久的一天,樸樹看著吳曉敏,突然說了一句話:“很多人都說你像小周,我怎么覺得一點都不像?。 ?這讓吳曉敏很欣慰、感動,畢竟,如果樸樹僅僅因為她和前女友長得像而跟她戀愛、結婚,這感情能長久嗎?
如果他找不到與我交流的方式,那我去找
其實,吳曉敏向樸樹“求婚”時,他已經從樂壇隱退半年多了,不再出席任何活動,也停止了所有創作。一如他2014年新歌《平凡之路》里唱的: “我曾經擁有著一切,轉眼都飄散如煙,我曾經失落失望失掉所有方向,直到看見平凡才是唯一的答案。我曾經毀了我的一切,只想永遠地離開……”
我們無法得知他“毀掉的一切”是指什么,但所有人都知道,離開樂壇后的樸樹,得了抑郁癥。朋友們猜測:這個才華橫溢,也有著獨特個性的歌手,對當時的樂壇很是失望,不會為了物質而改變自己的方向,也不會為任何人而向音樂妥協,所以抑郁成疾了。
媒體只好從吳曉敏那里打探樸樹的消息,因為她是演員,會經常出來拍戲。吳曉敏出現在很多部影視作品里,但每一部由她主演的作品上映時,媒體都只關心同一個問題:“你和樸樹的婚姻生活怎樣?”“樸樹什么時候復出?”甚至是:“你是否覺得自己就是周迅的替身?”面對這些問題,吳曉敏都會笑著回答:“我和小樸挺好的,嫁給小樸挺美的!”
樸樹得了抑郁癥,婚姻生活怎么會“挺好”“挺美”呢?一如我們看到的那樣,生活中的樸樹也不茍言笑,不喜歡說話,喜歡一個人待著。“他不喜歡說話,那我就說唄;如果我說話他不愛聽,那我就走唄。”吳曉敏說,抑郁癥又不是什么要命的病,各行各業的人都可能得這個病。照顧好他的情緒,讓他按自己喜歡的方式(比如想隱退在家)就是最好的藥方。其他的,交給時間就行。“因為小樸不是傻子,即使他找不到與這個世界交流的方式,但音樂還在,我也在他身邊。”
一年多后,樸樹的抑郁癥好了很多。吳曉敏鼓勵他出去走走。“要我陪著你嗎?”她問,他說:“不要。”她就說:“那你注意安全,一個人去吧。”他一個人出去,去遙遠的、新疆,去戈壁和沙漠,一走就是一個多月。開始時是吳曉敏打電話給樸樹,后來他開始給她打電話,從兩天一個到一天兩個?!昂芏鄷r候他給我打電話,可什么都不說。我知道他不想說話,就是想聽我說。”吳曉敏說。樸樹還是樸樹,但她知道,他為了成為更好的丈夫,在一天天一點點地改變。
吳曉敏說,以前她在外地拍戲時,給樸樹打電話問他:“你好嗎?”他要是不開心的話就悶聲不語,或者干脆來一句“我不想說話”,弄得她委屈地掛掉電話。但婚姻進行到第五個年頭時,吳曉敏開始得到“我很好”的回答。再后來是“我挺好的,你呢?”到最后,樸樹會溫柔地對她說:“你也要好好的?。 眳菚悦糁?,他沒事兒了。原來不注意身體健康的樸樹,35歲時開始學習游泳、打網球和健身。2010年春天,吳曉敏發現他在寫歌,漸漸地,樸樹還會帶著樂隊去參加一些小型演出。
當媒體捕風捉影,一次又一次地說樸樹和吳曉敏離婚了時,吳曉敏和小樸的婚姻卻熬過了最艱難的時刻。“我一天天地覺得,小樸在婚姻中慢慢成長了,盡管速度不快,但我已經很滿足了!一月一點小進步,一年就是一個大進步!總之,小樸還沒有準確地找到一個與人相處的方式,但是我找到了一個很好的與他相處的方法,這就夠了?!?/p>
婚姻是相濡以沫,也是各自做最好的自己
樸樹多年不出來工作,就有人猜測養家的責任落在吳曉敏身上。媒體或旁人誤解也就罷了,因為樸樹根本不在意。但如果有好友也這樣質疑,吳曉敏會說:“男人不工作,要看他干的是什么職業?小樸是搞創作的,把錢花光了自然就會去找工作。他自己有錢,從不用我的錢!”
我們可以從她這句話里,聽出一個妻子對丈夫的保護和擔當。“他一輩子都不工作也沒關系,因為做自己比掙錢更重要!”是的,就像樸樹愛上吳曉敏,不是因為別人說她像周迅而僅僅是她自己一樣,她也用讓他做自己的方式來給予回饋。
常常會有人問吳曉敏:“你和樸樹性格天壤之別,一起走過這么多年,有什么秘訣?”其實,說“一起走過”有點夸張,吳曉敏說,因為她是演員,隔三差五要出去拍戲,夫妻倆一年能有3個月在一起就不錯了。“不拍戲回到家,常常待不到3天就想念劇組的生活了,劇組待不了3天又想小樸。我就是這么不安分的人,不像小樸,一個月足不出戶都沒關系?!眳菚悦粽f,她和樸樹一動一靜,她喜歡呼朋引伴到家里,他卻喜歡一個人待在房間里看書、創作或者發呆。
如果有朋友在家里,樸樹一般會先到門口迎接,打完招呼后再忙自己的,由他們瘋玩瘋鬧。但如果吳曉敏一個人在家里瘋,他就會給臉色看。每當這時,她會識趣地說:“我出去好了,我出去瘋去!”樸樹不會管她出去跟誰瘋,也從不會干那種電話查崗的事兒。
“他對我很放心,當然我對他也是一樣?!眳菚悦粽f,盡管樸樹和周迅分手多年,但他們私底下依然是朋友,也會見面。當然,每次和周迅見面之前,樸樹都會對吳曉敏說,她也會大方地讓他和前女友“約會”。“我才不會多想,反而覺得他這樣做很單純善良。畢竟,誰沒有過去呢?”吳曉敏說。
相對其他夫妻的如膠似漆,樸樹和吳曉敏之間更多的是給予對方足夠的空間和自由。她說:“我拍戲時,他很少來探班。他創作的時候,我也盡量不去打擾他。有時為了讓他清靜,我明明不拍戲都會去酒店住。所以,常常分居,是我們的婚姻保鮮秘笈!”
給彼此足夠的空間和自由,是吳曉敏和樸樹的婚姻保鮮秘訣。吳曉敏從不要求樸樹該怎么做,但是有一件事例外,那就是樸樹的形象打造問題,吳曉敏一個人大包大攬了。其實剛結婚那兩年,自詡為“時尚人士”的樸樹老嘲笑吳曉敏穿得土,但如果她硬是喜歡某件衣服,他也不會不準她穿。穿衣風格不斷被樸樹擠兌的吳曉敏,卻慢慢地變成了時尚搭配高手,而且2012年還擁有了自己的服裝品牌。這讓樸樹一天天對她另眼相待,到后來還對人夸獎:“我媳婦兒挺會搭配的,你看我穿的這一身,都是她整的!”
“很多人問我,樸樹有沒有給我寫歌?他真給我寫歌,我會覺得他不再是樸樹了。再說了,婚姻不就是兩個人踏踏實實過日子嗎?”吳曉敏說,“我們遇到很多問題都會討論,給出一點自己的意見。但不會去評論彼此的對錯,因為我們彼此心里都在乎對方,容納不了太多東西,用來在乎和愛就夠了。”
因為我和周迅是同一類人
2012年10月,向來低調的吳曉敏,在微博上向老公真情告白:“小樸!我記得曾經有記者問我,‘嫁給小樸你累不累’,我說挺美的呀!如果現在還有記者這么問我,我還是會這么說!你說你想成為更好的人,但卻找不到和世界交流的方式,但我要告訴你,這沒關系。親愛的,我一直在你身邊!”搞笑的是,這句高調示愛的微博在網上被瘋傳,很多人都羨慕樸樹娶了個好老婆,但從不上網,也沒有微博的樸樹對此一無所知。后知后覺的他從朋友那里得知后,對吳曉敏說:“你一直在我身邊,這事兒不說也是事實啊。”
換成別人,這樣的回答實在是很掃興,但是吳曉敏說:“這就是他的方式,所以我愛他,想一直陪在他的身邊!”
有妻子一直陪在身邊的樸樹,用10年時間治病、鍛煉和創作,也在這10年時間里,慢慢成為一個讓吳曉敏越來越覺得“嫁給你挺美的”丈夫。2013年底的某天,正在籌備首部電影的韓寒,親自去樸樹家里邀歌。他在微博里這樣描述當時的情形:“前去邀歌,初見樸樹。他站在家門口迎接,穿著運動褲T恤衫,頭發些許泛白,表情平和淡然。10年,等你太久了。”這一刻,那個曾經背著書包唱《白樺林》的樸樹,已經成為40歲的“大叔”,婚姻讓他一直做著自己,婚姻也讓他有了很大的改變。所以,這個“大叔”依然魅力萬丈。
“大叔”這稱呼,是吳曉敏最開始叫的。這個越來越細致耐心,會在妻子拍戲歸家的深夜站在門口迎接,也會在清晨為她熬一鍋糯軟小米粥的男人,真的已經成為了溫暖的“大叔”!
離開樂壇整整10年后,樸樹再次站在舞臺上唱歌的新聞,和周迅出嫁的消息一樣引人矚目。樸樹還是樸樹,已經結婚10年的他,剪短了長發但聲音未改,不再冷漠卻才情依舊,曾經拒絕任何采訪,如今面對媒體,他開口閉口就是“我媳婦兒”……
而在周迅眼中,曾經愛過,如今像親人一樣相處的樸樹,是個好男人。不然,她怎么會在2014年7月17日,也就是自己出嫁的那天,在微博上為樸樹的新歌《平凡之路》費力宣傳呢?
篇3
其實這個頭銜給徐靜蕾更合適,細數她這么多年的戀愛,包括緋聞,開始到結束,都如暗潮涌動,是一種不動聲色的精彩。從未見有人跳出來說她不好,也從未見人說她不好,她愛得一路云淡風輕,這正如她多年來留在觀眾心中的那份容顏――從來沒有姹紫嫣紅嬌艷過,卻始終保持著清淡的溫暖。
李碧華說過:“愛情,不是太餓,就是太飽,不是賠盡,便是全贏。”愛情,永遠不是難在開始,而是難在收場,難在把握適當的尺度和距離來愛。越是愛得轟轟烈烈,越會分得鮮血淋漓。將一個人從生命中摘出去的感覺,是死亡的另外一種狀態。有時候,反目成仇并不是真的恨對方,而是當愛已經失去,那么就互相傷害吧,傷到你永遠不能忘記我,這樣也等于有了另外一種聯系。
作為著名中國好前任,徐靜蕾也不是從開始就有灑脫的覺悟。她自稱從19歲開始談戀愛,最令她痛苦的失戀也是在19歲,當時她還在北京電影學院讀書?!爱敃r痛苦到走過小河的時候,就真的很想跳下去。”
事到如今,她已經忘記為什么喜歡那個人,但當年,她卻恨不得為那個人去死。人生,有很多第一次品嘗的甜蜜,也有很多第一次涉足的絕望。你最在乎的人和事,未必是你最愛的,而是最新鮮的,第一次用盡全力去體會的。人總是在傷害中成長,如果這傷害沒有將我們壓垮。
她穿過了一切都舉輕若重的年代,在以后的愛情中,她越來越聰明,越來越收放自如。
徐靜蕾的緋聞男友包括王朔、三寶、張亞東、高曉松、黃覺、黃立行,個個都是才子,也是文藝圈舉足輕重的人物,他們所教會給她的,絕不僅僅是愛情,還有才華的滲透和傳遞,他們為她建立文藝才女的個人品牌起到了重要作用。尤其是王朔,簡直傾注了自己和朋友圈所有的資源對她力捧,她的幾部電影《我和爸爸》、《陌生女人的來信》、《夢想照進現實》都是王朔操刀打造。這些人改變了她的生命。
她對他們,有她的付出,據說王朔的房子都是她買的,但她在感情上和精神上不曾吃虧,她永遠是收獲最多的那個人。原來是她從他們那里得到營養,現在她長得比他們都要高,愛情可以被辜負,深情可以被荒廢,唯有改變和得到,誰也拿不走。
在所有的分手中,有的是她要分的,也有的是別人要分的,但都沒見他們翻臉,或者失態地抱怨訴苦。因為一個得到更多的人,才會沒有怨氣,無論在不在一起,她已經成長,立足于新的高度。那還有什么必要糾纏呢。
娛樂圈知名的好前任還有周迅,樸樹周迅兩個人15年前因合作電影《那時花開》結緣,當時一個是放浪不羈的創作歌手,一個是前途似錦的耀眼新星,愛得炙熱毫無保留,但因為各自都忙于事業,缺少時間維系感情,戀情無疾而終。他們分手后依然關系良好,2014年樸樹蟄伏10年發表新歌《平凡之路》,正巧趕上周迅傳出婚訊,沉浸在幸福中的周迅還不忘在朋友圈幫樸樹打歌做宣傳。
可見要做一個好前任是有條件的,第一愛得要好看,第二分得不難看。這樣感情未曾遭受重創,即使分開會帶來一些不愉快,曾經相愛的愉悅和收獲也能給予抵消,再見亦是朋友。
篇4
我記得在很久以前的時候我們班很多人都很喜歡樸樹唱的歌,比如說他的平凡之路,曾經在我們班火了很長一段時間。后來我又去聽他其他的歌曲,很喜歡,比如說白樺樹,比如說那些花兒。
也許歌曲本身就是一種穿透靈魂的手段吧,它是一種非常奇妙而又浪漫的表達方式。那天在看歌手的時候,我聽到毛不易唱的一葷一素,娓娓道來的歌聲也許是比較直擊心靈的。雖然一直以來我都是華晨宇的粉絲,他的歌曲都是我很喜歡的樣子,因為在他的歌聲當中我能夠看到情感的共鳴。可是偶爾的去聽聽其他的歌曲也是很好的感覺。
我知道在這個世界里總是有著很多不一樣的表現方式,就好像有的人喜歡跳舞,有的人喜歡唱歌,有的人還喜歡寫字,他們通過各種各樣的方式為了表達生命表達情感,其實這一切都是很美的象征。以前的時候我一直都想著去旅游,也許是對靈魂的放縱吧,那樣自由自在的體現,無論怎樣都能夠感到完全的自由。可是后來才發現其實并不一定是這樣的,有時候帶著包袱去旅游反而會更加沉重。
最近有一個詞越來越流行,那就是斷舍離。有人理解斷舍離就是不斷地扔掉那些不用的東西,讓自己的生活變得更加輕松一點,也許有時候會讓人想到極簡主義,比如說衣服有兩身夠穿的就行了,東西不用的就完全扔掉,不要擺在桌面上,要時時刻刻保持桌面的整潔。我見過最極簡主義的人就是他的微信頭像和名字都是空白的,完全就像一個不存在的一樣,也許在這樣的過程當中,他們對生命的意義有著更透徹的理解。
或許在每一個不一樣的世界里,我們總能夠看清楚別人的心靈感悟。也許在我們看不清楚的角落里,有更多的人在用自己的夢想孜孜不倦的追求這生命的價值。也許歌聲只是一種非常委婉而又直擊靈魂的手段,可是我們卻沉溺于其中欲罷不能,我們也會伴隨著歌聲進入夢鄉。
篇5
微博推廣貫穿電影全流程
相比此前其他電影,《后會無期》更加重視微博,從決定拍攝后就在微博上啟動推廣,并貫穿立項、籌備期、拍攝期、制作期、宣傳期、上映期及上映后的各個環節。
在微博上,《后會無期》導演韓寒及其他主創擁有海量的擁躉,僅韓寒的粉絲就超過4000萬,陳柏霖、王珞丹、馮紹峰等主創的粉絲加起來也超過5000萬,再加上《后會無期》的官微、馬達加斯加等微博矩陣,該電影擁有的是“億級別”的粉絲受眾基礎,為電影的口碑熱度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龐大的粉絲矩陣也為電影在微博上帶來廣泛的關注,當韓寒通過微博正式對外公布自己執導的電影《后會無期》即將開機拍攝后,迅速吸引了人民網、中國娛樂報道等多家媒體官微同轉發報道,該條微博互動量也超過30萬。在電影的籌備期,韓寒在微博上曬出女兒照片,網友紛紛表示“被萌呆”,瞬間成為微博上的“國民岳父”,該話題一度沖上微博熱門話題榜首,也讓粉絲們對電影形成更多的期待。
與其他電影不同的是,《后會無期》在開拍時并沒有開會,而是選擇在微博逐一曝光演員。結合演員劇照、人物海報逐條公布演員名單,既能吸引演員粉絲關注,又能增加網友期待感。在公布某一演員后,韓寒、演員和《后會無期》的官微就展開聯合互動,據統計,韓寒公布演員陣容的8條微博,共引發超過70萬次互動。該劇成功塑造了“狗微博”,劇組為參與演出的“狗演員”馬達加斯加開設了微博,并申請了認證,成為微博上認證的第一個“狗演員”,馬達加斯加的每條微博都有近千次的轉評贊,并成為微博網友持續熱議的角色之一。
多形式互動提升營銷效果
話題運營貫穿了《后會無期》的微博營銷全程,除了主話題#后會無期#以外,影片還在微博上制造了多個話題#幫小馬達加V#、#后會無期大解讀#等周邊話題形成強大的陣營,為《后會無期》話題的持續火爆打下基礎,直接聚合了微博上關于電影的討論內容,讓粉絲更容易在微博上獲得影片的相關內容,僅#后會無期#的話題閱讀量就已經超過25.2億。
在話題矩陣的基礎上,《后會無期》通過微博產品功能祭出組合拳,吸引大量網友參與互動。作為影片的主題曲,《平凡之路》選擇在微博首發,這首由樸樹久別歌壇十年后的作品一就引爆了80后人群的集體情緒,讓“刷屏”成為緬懷青春的出口。歌曲后很快攀升至新歌榜第一名,并在7小時內獲得了100萬的試聽量和4.2萬個贊,這一速度也打破汪峰2013年《生來彷徨》9小時創造的百萬試聽記錄。韓寒歌曲的微博也被轉發超過25萬次,互動量超過50萬次,這都給電影帶來了巨大的關注。
此外,在整個《后會無期》的營銷推廣過程中韓寒共使用了16次粉絲頭條為電影海報、預售、主題曲、倒計時等進行造勢。宣傳期期間的10條海報微博中,有3條使用了粉絲頭條,效果是其他微博互動量的4-10倍。同時,《后會無期》投放了5次頂部通欄廣告,進一步提升了人群覆蓋??梢哉f在《后會無期》的營銷推廣中,微博商業產品發揮了重要作用。
微博口碑數據影響電影票房
電影首映日票房通常決定著上映后的排片量,已經成為電影營銷發行過程中最被重視的一環。對首日票房的營銷可以有上映倒計時、影票預售等多種方式。其中,票務預售會直接帶動首日票房,很大程度上會影響影片上映后的排片占比,已經成為各大影城的重要排片參考。
除了跟各大票務網站進行合作,《后會無期》上映前在微博上發起預售活動,4小時內賣出了1萬張電影票,受歡迎程度由此可見一斑。與之相應的是,《后會無期》上映首日勢頭強勁,排片36.86%居第一,并最終獲得7650萬元的票房。以文藝片來看,這比張藝謀《歸來》首日3000萬元創造的國產文藝片首日票房紀錄翻了1倍。
電影上映后,用戶口碑將對票房走勢產生重要影響。此前,微博已經推出了電影點評功能,組建了專業的微博點評團。從《后會無期》等多部影片來看,微博點評與電影票房存在著非常強的正相關關系,微博點評分數較高、提及量較大的影片,最終票房成績往往也更加理想。研究發現,微博點評與國產影片票房的相關系數較高,票房與打分人數的相關系數達0.68,與評分的相關系數達0.64,而與提及量的相關系數達0.61,均屬于強相關關系,相比之下,豆瓣點評三個相關系數分別為0.25、0.36及-0.32,呈弱相關或負相關關系。
篇6
當王蓉從當年文質彬
>> 2014影壇奇人錄 2014視壇奇人錄 2014奇人異士大選 2014生活啟示錄 回望2014:題材股興衰錄 2014年高考每月大事備忘錄 2014北京車展車企老總訪談錄 天津要事錄(2014年11―12月) 羅志祥《獅子吼》會酷狗獨家直播震撼樂壇 2014酷狗音樂刮起娛樂四宗“最” 樂壇奇才莫扎特 2009年樂壇漫步 樂壇新生代 古典樂壇長短鏡 我不是統治樂壇 2007國際樂壇回顧 《樂壇新強將》 樂壇夫子 學苑師范 2014年高考作文啟示錄(四)再造想象,定格場景 醫界奇人 轉世奇人 常見問題解答 當前所在位置:中國 > 醫學 > 2014樂壇奇人錄 2014樂壇奇人錄 雜志之家、寫作服務和雜志訂閱支持對公帳戶付款!安全又可靠! document.write("作者: 三石一聲")
申明:本網站內容僅用于學術交流,如有侵犯您的權益,請及時告知我們,本站將立即刪除有關內容。 腦洞大開 王蓉
當王蓉從當年文質彬彬的文藝女青年搖身一變成為百發百中的神曲制造者時,誰也不能否認她是有智慧的?!缎‰u小雞》席卷社交網絡以及眾人腦洞不過幾天的事情,有人嫌棄歌詞“腦殘化”,也有人認為旋律“太取巧”,卻不可否認王蓉和拍檔老貓融入在作品本身不錯的創意,以及那支能看得出花了大價錢而頗有質感的MV,那畫面太美真讓人太想多看幾次。
王蓉最令人腦洞大開的技能不只是拍出畫面“霉霉”的MV取悅你視覺,還在于她和她的團隊能利用一切打到球的周邊信息堆砌起大眾對她的關注度,比如她“被拍到因精神病而入院治療”的烏龍新聞,再比如網上那份未知真假但卻能令人腦洞大大大大大大開的王蓉新專輯曲目名單(讀者請自行搜索),都是王蓉會經營自己的表現。一個歌手能如此豁出去賺取關注度,恐怕也是對環境太無奈的一種不得已而為之。王蓉從不是女絲,她只是有本事令高富帥、矮矬窮都同時腦洞大開的一個話題制造者,且看起來頗有錢、任性。 入圍點評
真正的 絲是約瑟翰?龐麥郎,可惜《我的滑板鞋》在令人腦洞開了大半年后,反而被氣質不符、太過紙醉金迷的MV給關閉上了腦洞;筷子兄弟《小蘋果》開的也不是聽者的腦洞們,而是能噴口水的嘴巴們;小紅帽百元哥的《一百塊都不給我》更是一則荒誕社會新聞的變奏曲,就……還是放過善良的聽者們吧。 紅杏出墻 筷子兄弟
筷子兄弟懷揣《小蘋果》從刷爆朋友圈、微博等社交網絡到去三里屯快閃又到電影院再闖到AMA(AMA=American Music Awards,全美音樂大獎),前后沒超過半年的時間,但隨之而來的褒貶不一至今也沒消停。之前《小蘋果》被中國大媽摯愛、被網友帶有不單純目的的熱捧還只是在國內的風波,到了去美國領獎、登上AMA舞臺表演、鬧出時段烏龍等一系列的爭議之后,筷子兄弟(或曰Chopsticks Brothers)與《小蘋果》徹底成了2014年樂壇“紅杏出墻”陣營中最受爭議的一組人馬了,到底他們在AMA得到的“年度國際最佳流行音樂獎”有多少含金量,至今無人能具體知曉,恐怕這答案將要和黃曉明的身高以及范冰冰的體重一同成為娛樂圈的懸案;但另一邊,《小蘋果》“出墻”后受到的歡迎程度又是不容置疑的,比如韓國女子組合T-ara就翻唱了此曲,還保留了副歌主句中的中文詞,MV也拉了筷子兄弟一同拍攝。所以說到底,這只砸向國際的Little Apple作品質量還是較硬的。 水軍逆襲
@唯愛筷子:一首歌可以打動全部年齡層,一首歌可以站到國外的舞臺,你還有什么可以說他們不好?!
@種下希望就會收獲:假唱怎么了?他們又不是專業的唱跳歌手,歐美流行大牌邊唱邊跳也都是車禍現場,這里是頒獎禮,最重要的是保證一場完美的演出,筷子能受到國際的認可卻堵不住你們愛亂噴的嘴,你行你倒是上啊! 入圍點評
張杰在AMA“出墻”后也是無法阻止圍觀者對他造型的吐槽,至于他的表演和作品,啥?廣告時間的現場內容你也看到啦?
還有周筆暢“出墻”后得到的EMA(EMA=Europe Music Awards,歐洲音樂大獎)全球最佳藝人大獎――你懂的,在一個靠歌迷投票的獎項中,中國歌迷總是人多力量大嘛。 狗血王 周杰倫+蔡依林
自從13年前周杰倫一躍成為華語音樂流行指標,自從12年前蔡依林因周杰倫而再事業大翻身之后,這倆人的分分合合便成為媒體屢試不爽的頭條、常用常新,“雙J”也像是極度愿意配合似的,發生的新聞、發表的作品總能讓媒體找出蛛絲馬跡,聯系起兩人多年來的感情軌跡。2014年,“雙J”繼續狗血,甚至這二位各自的另一半在出席同一活動時還大方合影,分分鐘也是要幫助“雙J”上頭條的節奏啊。2014年底,繼“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男神”系列王力宏、陶先后結婚之后,周杰倫也公開了婚訊,看似“雙J戀”也該畫下句點了,卻好死不死,蔡依林先于周杰倫兩天新專輯《呸》,像是針對某事發表看法似的;周杰倫這邊的動作也是招招都戳中媒體的G點,先和未婚妻昆凌在布拉格廣場拍婚紗照(請自動腦補雙J合作的《布拉格廣場》,“那畫面太美我不敢看”),又在蔡依林大尺度MV《不一樣又怎樣》時曝光新歌《算什么男人》,歌詞內容引人遐想。這一年,“雙J”又再度成為樂壇樂此不疲的話題,難得的是,還好“雙J”這一年的交手總以音樂作品做狗血的籌碼,《呸》VS《哎喲,不錯哦》、《不一樣又怎樣》VS《算什么男人》等等,算是令人搞懂了“不想做舞娘的體操運動員不是一個好的唱作歌手”這件事。
樂壇灑狗血通常難上娛樂新聞頭條,但只要還有周杰倫、蔡依林在,“上頭條”這件事就能與歌手陣營產生關聯。 最佳鮮肉 TFBOYS
鮮肉年年有,2014特別多!2014的關鍵詞躲不掉的還有“顏值”,而“顏值”又總和“鮮肉值”分不開,于是乎,這一年有點顏值又有幾塊鮮肉在身上的新生代都爆紅了:有出道很久終于熬出頭的李易峰、陳偉霆、鄧紫棋,也有乍一亮相就被阿姨愛瘋了的TFBOYS,以及被文藝女青年們深深愛慕的馬。綜合各項影響力指數,還是應該讓TFBOYS摘冠的。
青春偶像組合總是讓人不免喜歡對號入座,去投射自己在他們身上無限美好的年少時光,上世紀風靡一時的小虎隊是這樣,千禧年后曾爆紅的F4、Twins、S.H.E也都是如此。TFBOYS除了讓人看見鮮肉、想起“青春”之外,還刷低了以上諸位前輩的年齡平均值,也刷爆了有阿姨、姐姐、媽媽們存在的各種社交渠道的話題指數,你可以忽視他們,但你將被叨逼叨至死;TFBOYS還創造了一種新的偶像模式,他們的成功比較像是我們曾經玩過的電腦游戲中“偶像養成模式”,粉絲依照自己的喜好去表達,經紀公司便尊重粉絲的喜好去培養偶像,王俊凱、王源和易烊千璽三只小可愛除了反射出粉絲爆棚的愛,還充滿了正能量??梢哉f,TFBOYS不斷的努力是勵志的,他們唱跳皆可的形象是討喜的,他們曝光在鏡頭下生動、無畏、鮮活的一舉一動是真誠且真摯的,所以,2014年鮮肉團隊TFBOYS所營造的社會性話題是理所當然的。 入圍點評
2014還有像鄧紫棋這樣已經出道6年才爆紅的“資深”鮮肉,卻因為處理不當和媒體之間的關系而有點岌岌可危;也有像馬這樣才貌艱巨的鮮肉,也是因為EQ不夠高,公共場合不注意表達措辭而有點自閉了發展前路。 最佳秀軍 華晨宇
過往在選秀節目中的出類拔萃者,總要經過一兩年的鍛煉,進而交出作品給歌迷檢驗,2013年分別在《中國最強音》脫穎而出的曾一鳴、劉明輝,在《快樂男生》摘冠的華晨宇以及在第一屆(2012年)《中國好聲音》中奪冠的梁博,都在2014年交出了音樂專輯這件成績單,而圍繞著這件成績單,他們所做的一系列動作,也代表著音樂選秀大軍在這一年來的所作所為,有人風光,有人尷尬。
2013的《快男》與《好聲音》正面PK,前者輸掉了收視率,卻贏得了口碑,所推出的冠軍華晨宇更是在人氣方面拉出同為冠軍的李琦諸多條王府井大街的距離。2014年,華晨宇參與了戶外真人秀《花兒與少年》的錄制,俘獲粉絲層面又再擴大了一些;下半年,花花發行了處女作專輯《卡西莫多的禮物》,在北京萬事達中心舉行了首場大規模的演唱會;年底參與音樂節目《Hi歌》,演繹他人創作的《春》,以高票當選年度冠軍。可以說,華晨宇這一年來的動作大多與音樂有關,人氣扶搖直上,話題度節節高攀,而在較難以討好的媒體人、樂評人的圈子里,華晨宇也難得被交口稱贊,向來逼格高鑄的樂評人們還有不少選了《卡西莫多的禮物》為2014年度專輯之一,花花的這一年,牽引著選秀大軍占據了一部分的話語權。 入圍點評
曾一鳴的專輯《神通》宣傳沒做到位,終究無人問津;劉明輝帶著《野馬之夢》去了安徽衛視《我為歌狂》宣傳并參賽,平臺原因,也導致影響力有限;梁博發行的同名專輯倒是有資質再擴大影響力,但除了幾場Live音樂會之外,也有沒什么曝光事件了。最終僅有華晨宇從選秀冠軍過渡到了人氣、口碑兼具的專業歌手范圍內。 最佳秀場 Hi歌
騰訊娛樂在2014娛樂報告白皮書時,預測了2015年電視熒屏的主流仍將是音樂節目和戶外真人秀,反正前者進進退退在熒屏、在樂壇也已經影響多年了。2014受一些限制,音樂節目大幅縮減,所剩下的幾檔還好,逼格依舊、話題依舊、燒錢依舊,唯獨造星指數不那么依舊了。
《中國好歌曲》推紅了歌曲《要死就一定要死在你手里》,《我是歌手2》帶紅了歌手鄧紫棋,《中國好聲音3》卻沒再冒出一把能令人久久記憶的好聲音。音樂節目除了繼續被要求尊重音樂之外,也被加諸了“新鮮”“好玩”這些場外因素。在節目市場的第四季檔期(10-12月),一檔“上半身”像《中國好歌曲》、“下半身”像《我是歌手》的《Hi歌》登場,才終于集齊了“音樂”“新鮮”“好玩”這些元素,召喚到了網友們的交口稱贊――嗯,《Hi歌》的收看觀眾只能是網友而非電視觀眾,這是一檔完全由網絡視頻公司制作并上線播出的音樂節目,無節操卻有下限、無風格限制卻有音樂堅守,總算是令音樂節目再翻新出新的模式,令人眼前一亮。甚至有傳統電視節目的從業者表達出對《Hi歌》的“怕”,怕這樣播出模式、新鮮指數等潛力值搶了電視節目的飯碗:因為當下電視上還能看到的音樂節目,多已是在以燒錢而彌補創意內核的不足了。 入圍點評
《Hi歌》當然不是成熟的,但卻展現出了比其他同類型如《中國好聲音》、《中國好歌曲》以及《我是歌手》等節目更無限的可能性。 最佳陪唱 樸樹
這個年頭,想出名的方法或許很多。但想要自己的歌走紅,則大抵不外以下幾種,上春晚或是電視選秀,植入熱門影視劇,或者想方法炒作成人人聽過都醉了的神曲。
一步躍龍門成為神曲固然好,然而升上神臺這件事,通常只能望天打卦,看誰運氣好而已。參加選秀又多半局限于素人,且選歌也多是老歌。新歌要想快速走紅,放下手段陪陪電影或是電視玩玩,興許轉眼就能當上個“花域總統”了。
類似例子過往每年都不少,2014年首當其沖的,自然是得看韓寒與郭敬明的電影被誰承辦了主題曲插曲咯。所以像什么陳學冬、吳亦凡、李易峰這些“小鮮肉”,或是鄧紫棋這些“風頭躉”根本就不用擔心點擊量。倒是樸樹借力《平凡之路》這首《后會無期》主題曲重出江湖,很巧妙而又結結實實地同時擊中了90后“文裝”和70后“懷舊婊”們的兩塊市場,可謂繼王菲《因為愛情》后的又一現象級操作。 入圍點評
當販賣懷舊與情懷的電影批量生產得多了,類似的音樂也容易產生聽覺疲勞,女神如王菲,《因為愛情》《致青春》一路演變至《匆匆那年》,依舊流行。但套路已老,一旦情懷耗盡,甚至拖累同類作品,譬如羅大佑的《只得一生》作品格局不俗卻是聞者不眾。換個思路,直白一點爽脆一點的影視歌曲開始喜聞樂見,譬如黃渤的《去大理》,或者更街知巷聞的《小蘋果》,聽過這歌的人比知道《老男孩之猛龍過江》的不知翻了幾十倍。這年頭,做人最重要的果然是開心。 最佳老港 謝安琪
一年都出不了幾張粵語碟的今天,還有什么是可以稱得上原汁原味港式風味的CONTON POP呢?
堅守本土的是年典范,當然不能忘記謝安琪。如果2014年唯一一部代表港劇的是《使徒行者》,那么唯一一張代表香港的CD,就是謝安琪的《Kontinue》。不僅僅因為其不亞于麥浚龍《柔弱的角》的制作考究,更因為她真切地記錄下了香港人過去一年心靈上、命運上的真實歷程,就如《天與地》女主角葉梓恩那般擲地有聲。某種程度而言,謝安琪在粵語音樂上的價值堅持好比港人對獅子山下香港精神的堅守,這樣一間獨家小店,不也正是那些堅守品質良心的老牌港式茶餐廳所恪守的傳統么? 入圍點評
陳奕迅都已經拉上內地的火星電臺來做他的國語碟,港味程度還不如金鼎軒、泰興之流的京城連鎖港式茶餐廳。近幾年撐起粵語樂壇的BAND隊,就是非常本土的中堅力量。當中最廣為內地文青熟知的My little Airport,2014年出的專輯已然到了《適婚的年齡》,更接地氣也更愛講人生哲理。只是當年的小清新,如今已開始籌謀儲錢買樓,反而不及Rubber Band、Supper Moment、KillerSoap這些從工廠大廈Band房一路熬出來的樂隊更諳平凡打工一族樂與怒。 最佳作女 徐佳瑩
在過去一年里,那些開風氣之先的創作女歌手們,像陳珊妮、陳綺貞、張懸、蔡健雅這些都按兵不動,倒是更為年輕的徐佳瑩、魏如萱、白安、朱婧四小花,如無意外將成為未來幾年內華語樂壇里面最具活力與魅力的“作女”歌手。個性突出的魏如萱跟徐佳瑩其實份屬同門,同樣是經由陳建騏悉心指導調教的兩位弟子,作品也各具格局。只是碎碎念著波德萊爾憂郁的WAWA,她的意識流小情緒也許不太容易為大眾體會,倒是陳建騏把原先用于WAWA的那些神經癥賦予到LALA徐佳瑩身上后,卻令她的《尋人啟事》這張專輯平添一份戲劇張力。而她一貫為人所稱道的唱功在過往的技巧上加了這些暗黑世界的矛盾沖突,倒像中了魔法一般,進化得恢弘而又神秘,充滿著未知而深邃的魅力。
入圍點評當中內地的朱婧,可算里面最具女神范的一位,早年出道時的作品已在嘗試云南原生態元素與流行音樂間的cross over,后又融入了更多電子、搖滾等國際化視野下的敘述方式。李宗盛的關門女弟子白安專輯的編曲制作也稱得上頂級佳作。 最佳老炮 野孩子
老有老的擁躉,新有新的腦殘粉,每年都有樂壇老炮不約而同地復出。2014年,野孩子簽約樹音樂廠牌,開始進行有計劃的巡演,只能用有一個正在變壞的詞“情懷”來形容,這是絕對的褒義。野孩子最早帶來民謠西北風的色彩,現在又再次出發,標志著北漂文藝青年的勵志性的人生成果。張、張瑋瑋、郭龍都是中國民謠圈的標志性人物之一,不論作為樂手還是藝人,都在各自審美趣味里建立了鮮明的風格,大家玩到一起來,只為友誼和音樂。逝世十周年的小索要是知道野孩子的復生,也許會欣慰一笑。 最走心 莫西子詩
莫西子詩參加音樂選秀節目出道,卻不是以走秀出名,他的成名曲苦澀、爆裂,詩意十足。然后可以憑著這首歌到處商演走穴,甚至出同名專輯時,他一轉身,出了一張更本真、更民族、更深邃的《原野》專輯,像夢囈一樣用母語講述著夢里故事,山河草木故土風物。哲思與講述,都像從夢里走出來的,這個竇唯的準徒弟,也繼承竇唯率真、自我、內向的音樂性格,在他的音樂版圖上,他不接近主流流行,顯然卻有更大的野心和企圖,他能繼續把故鄉山脈,心中塊壘繼續捏成心手相依的音樂,像山風自成一格么?非常值得期待。 最佳“廟會” 紐約摩登天空音樂節
音樂節這個外來事物,和搖滾樂一樣在文藝青年的生活里,越來越變得舉足輕重,并在全國遍地開花,成了狂歡節的代名詞。摩登天空作為中國最時髦的音樂廠牌,以及最早的音樂節主辦方之一,多年來捧紅樂隊和專輯無數,為中國獨立音樂、新音樂的發展,提供可以參考的文化樣本。當很多人還在想著如何在國內開好音樂節的時候,他們已經把音樂節開到紐約中央公園,熱鬧鬧地把洋大人的眼球賺了,師夷長技以制夷,這何嘗不是“中國夢”對美國夢一次反哺和回饋。我們想問的是,摩登天空啥時上市?歌迷買股票的錢快攢好了。 其他入圍 張曼玉亮相草莓
大家別再糾結張曼玉的唱功了,國際影后能去音樂節唱歌,就是多大的榮幸。就讓影后圓一個真實的搖滾夢吧! 上海簡單生活節
音樂不僅是一種聆聽的藝術,還是一種體貼入微的生活方式,從臺北到上海,簡單生活節印證這個道理。 彼岸花開音樂節
就像迷笛之于北京不可或缺,后起之秀彼岸花開音樂節之于廣州,也在更加變得重要,辦到第四屆從規模人次到社會影響力都已成為翹楚。 獨立英雄 李志
離首張專輯《被禁忌的游戲》發行整整十年,從單槍匹馬到如今有著蔚為壯觀的團隊,李志的成功有其必然性,也有著難以復制的時代特性。
李志一直沒有改變,至少對于音樂的表達方式,他的用詞、他的旋律,他演唱時的腔調,他一直民謠的旋律,這些統統都沒改變。但李志也不是一條道走到黑地一成不變。在2014年的專輯《1701》里,就在不妨礙他歌曲本色的情況下,在音樂構成上升了級。有搖滾,也有即興,讓音樂除了歌詞之外,又多了樂器延展時抽象的。這不僅僅是標簽意義上后謠或者迷幻的李志專輯,而是隨著音樂視野和格局的開闊,在表達外延上自然而然的伸展。
那些人與景、身影與城市、故事與經歷結合的作品,依然還是這張《1701》里最李志、所以最討人歡喜的,如《定西》和《熱河》。這種借景生情,將記憶定格的創作,一直都是李志的特點,那種詩人式的率真、敏感、熱血,也像是張楚的作品走進了新的世紀。
將李志個體放到中國獨立音樂這個大環境中,也可以看到一個音樂人,在創作作品方面的獨立和堅持。雖然這種獨立和堅持,很多時候會被洶涌的時尚洪流吞沒,但能夠挺過來的,則格外能體驗到這種執著的快樂和回味。也許,你會說李志的很多作品,還停留在九十年代的場景,這沒什么不好,更沒什么不對。有問題的反而是這個超前又超速的時代,因為它太快所以顯得許多速度正常的行進,反而變得不正常。李志的速度,其實正好。所以他音樂里的年代與情懷,也是正好。
對李志來講,2014年除了音樂本身的精彩之外,于音樂之外也體現出許多可能探索,你可以說這是商業化,但實際上這種并非傳統的嘗試,也像是獨立音樂人獨立創作的另一種延展。音樂獨立但不排斥讓音樂走得更遠,只要不放棄音樂本身的獨立,這樣的獨立甚至可以更功德圓滿。
與蝦米網的和解,讓李志也把自己2014年的專輯,在蝦米網進行了首發,MP3及WAV無損格式的下載模式,不僅讓李志的新作品,能夠有了更順暢的分享和傳播通道,還能將音樂制作上的用心,以品質的方式還原到聽者終端。玩音樂,李志專業;但在音樂傳播上,畢竟還是像蝦米這樣的音樂網站更為專業,將音樂作品進行有序、有規劃的推廣,并且不因為劣質的音頻影響到音樂的品質,這樣的結果也是雙贏。
與此同時,一年一度的李志跨年音樂會,在今年更搭上了高清直播的快車。與樂視網進行合作,以網上售票的形式進行演唱會同步直播,從站著坐著聽演唱會,到在客廳或臥室躺著聽演唱會,李志也以獨立音樂人代表的身份,與這種全新的音樂體驗,一起進入新時代。 水軍逆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