蜻蜓點水范文
時間:2023-03-31 03:12:25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蜻蜓點水,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1.下鄉只是蜻蜓點水式的,還要帶白饅頭。
2.咱們來好好的處理這個問題,不要蜻蜓點水似的。
3.他做事總是蜻蜓點水式的,沒有做好。
4.有的書不是讓你蜻蜓點水一樣來讀的,而是需要你的思考的。
5.她輕盈的舞姿像蜻蜓點水般優美。
6.他的輕功太厲害了,如蜻蜓點水,一躍而過。
7.學習必須踏踏實實,不能蜻蜓點水,敷衍而過。
8.他們傾向于蜻蜓點水式從一種活動轉到另一種活動。
9.做調查工作不能蜻蜓點水,要深入實際。
10.這位廠長每天到車間走一趟;不過是蜻蜓點水而已;其實他什么問題也沒發現。
11.傳統體育教學課時少內容多教材重復多,學生的學習如蜻蜓點水,印象膚淺,學生也漸漸失去學習興趣。
12.我只蜻蜓點水地提一提:如果操作不當,它可能會損害你的事業。
13.雖然他做了很多工作,然而他做事蜻蜓點水一樣,不夠深入,卻總是找理由,找借口,推卸責任。
14.他的檢討只是蜻蜓點水。
15.美麗的小燕子一會兒蜻蜓點水般掠過湖面,一會兒像離弦的弓箭飛向遠方,一會兒停留在碧綠的荷葉上。
16.做學問要靜下心來深入研究鉆研,蜻蜓點水那樣是不會有所收獲的。
篇2
人越來越大,心思也會越發細膩,也會有許多自己的見解。從初一一來,我深刻發現了交朋友如蜻蜓點水般會更高興。
為什么呢?如果你了解朋友一直到很深一層,你會發覺你和朋友地性格一點都不不符合,而且她有些缺點會令人討厭。
我這里就有一親身體驗過的例子。
我有一個小學同學,她和我是鄰居,現在在同一個學校上課,但是可惜地不是在一個班。她,是一個成績不是很好,但是是一個很好溝通的人。上初中,我們倆每天早晚一起去上學和回家。晚上,又要去她家寫作業,料一些女孩子的心事。漸漸地,我覺得這個好朋友好啰唆,寫作業慢吞吞地,一直和我說話,致使我的腦袋停止思考,只好聽她夸夸其談地講,每天晚上,作業都會做到很晚,第二天上課無精打采。因為一次考試分數地下滑,我不好意思地向她提出了要求,她非常不高興的罵我“哼,不講就不講,誰西漢,白癡?!蔽衣犃诉@話后逮住了,又不是罵她,只是很溫和的向她提議寫作業不要講話,還像是我欠她的。抄了一長假后,我們之前的感情數淡了。過了好幾天,去他家時,我們又像無事人一樣聊起來。但是,這次我不敢再深入了解她了,省的再一起又吵起來。
從那次,我就習慣了交朋友如蜻蜓點水,也不想再有知心朋友,這樣會讓我覺得更給高興,其實這樣也蠻好的。
篇3
《的背景》是江蘇省南通市通州區的一堂高中歷史公開課,也是高中《歷史》人教版選修一《》的第1課,課文從民族危機的加深、的初步發展兩個方面介紹了的背景。在這堂公開課教學過程中有下面一個片段:
師:《》反映了帝國主義怎樣的侵略要求?用八個字概括。
生:(答不出來)
師:(介紹)“資本輸出,分割世界?!闭n本提到資本主義的侵略由“商品輸出”為主轉為以“資本輸出”為主階段。(屏幕展示:商品輸出、資本輸出)
師:“商品輸出”是指資本主義國家的工業品在外國市場傾銷商品獲取利潤?!百Y本輸出”是指帝國主義為獲取高額利潤對國外的貸款和投資。(教師對這兩個概念僅作了簡要的介紹,沒有詳細比較這兩個易混概念的異同點)
師:“資本輸出”有哪些方式?
生:借款、修路、開礦、開設銀行。
師:(補充)開設工廠。
(教師出示“清政府與列強借款情況表”,讓學生分析其特點。)
生:獲利高、年息重、附帶條件多、還款年限長。
師:很好。(出示日本《朝日新聞》修筑鐵路的一段材料。)這段材料說明修筑鐵路給中國帶來怎樣的危害?
生:給中國帶來嚴重的民族危機。
師:以上材料說明帝國主義對中國的侵略進入以“資本輸出”為主的階段。“資本輸出”有四種方式,即爭做債主、修筑鐵路、開設礦山、開設工廠。
(教師轉入下一個教學環節,學生對“資本輸出”這一概念似懂非懂。)
判斷分析:
歷史概念是人們對歷史事實的概括和總結,反映了歷史現象的發展規律和歷史事件的本質屬性。再認、再現歷史概念是近年高考要求學生掌握的核心能力之一。本教學片段中教師從《》引出“資本輸出”這一歷史概念,接著簡要介紹了“商品輸出”與“資本輸出”這兩個概念,最后舉出一些例子說明“資本輸出”的主要方式。在解讀概念的過程中,教師通過創設情境、比較歷史概念的方法來試圖讓學生掌握“資本輸出”這一概念。但是在解讀過程中,教師對“資本輸出”這一概念表述不準確,“資本輸出”不是從帝國主義階段才開始的。對“資本輸出”與“商品輸出”的聯系與區別等一帶而過,最終導致學生對“資本輸出”這一概念只知其表不知其里。那么究竟是哪些原因導致教師對“資本輸出”歷史概念的講解不透呢?
首先,教師片面地解讀了課程標準和《江蘇省教學要求》。對于的背景,課程標準是要求了解產生的歷史根源,《江蘇省教學要求》是要求了解前民族危機加深、中國初步發展和早期維新思想產生的史實,探討產生的歷史根源。從這兩個文件看,本課的教學重點應該落在的歷史根源,即的初步發展。而“資本輸出”屬于19世紀末民族危機的表現之一,不是這一課的重點,故教師只是簡單地作了介紹。其實,這是教師對課標的片面解讀。19世紀末的“資本輸出”后果之一是導致自然經濟的瓦解,而這正是19世紀末中國初步發展的原因之一。學生只有準確掌握“資本輸出”這一概念,才能理解初步發展的原因。
其次,“資本輸出”這一概念,屬于歷史專有名詞,教師不易說清、學生不易理解。教師如果在自己對概念不熟悉的情況下過多講解,會出現越講越講不清楚的情況。另外學生對于抽象的概念比較頭疼,于是教師便順水推舟,一帶而過。其實弱化、回避歷史概念的講解,不符合教育教學的實際,長此以往會阻礙學生認知能力和解題能力的提升。
那么本教學片段中,教師應該如何講深、講透“資本輸出”這一歷史概念呢?
一是從課標到文本,準確地定位歷史概念。課標是教學的依據,文本是課標的具體化。教師在教學中必須認真研究課標,理清課標與文本的關系,文本各個子目之間的關系,歷史概念與子目之間的關系,最終準確定位歷史概念。如本教學片段中,對于“資本輸出”這一概念,要明白它是19世紀末期民族危機的表現,而“資本輸出”是發展原因之一,的發展是課標要求掌握的重點,故這一概念屬于本課的核心概念,需要講清、講透。
二是從內涵到外延,清晰地認知歷史概念。概念的內涵是指事物的特有屬性,對歷史概念而言,就是這一概念區別于其他概念的性質。概念的外延是指一個概念所概括的思維對象的數量或范圍(包括歷史事件的時間、空間、目的、影響、意義等方面)。本教學片段中,“資本輸出”這一概念的內涵是指利用資本對其他國家進行投資或貸款。這一概念的外延包括:時間在后至19世紀末20世紀初,主要是在壟斷帝國主義階段之后;目的是為了獲取高額利潤;主要方式是開設工廠、提供貸款、投資鐵路、辦廠等;影響是一方面使中國喪失了更多的,另一方面導致自然經濟的進一步瓦解,為的發展提供更多的勞動力、市場。這樣就可以清晰地認識到資本輸出是指壟斷資本主義帝國為獲得高額利潤用過剩資本向其他國家投資或貸款,是資本主義由自由資本主義階段發展到壟斷階段后對外經濟侵略的主要方式。
三是從已知到未知,合理地解讀歷史概念。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在《給教師的建議》中指出:“教學必須從學生已有知識出發,從已知到未知。在我看來,教給學生能借助已有的知識去獲取知識,這是最高的教學技巧之所在。”本教學片段中,學生對“資本輸出”這一概念比較陌生,而對于“商品輸出”這一概念,在必修二中有詳細介紹。在教學中可以通過以下表格,從“商品輸出”準確解讀出“資本輸出”這一概念。通過完成這個表格學生對這兩個概念的區別就一清二楚了。
四是從具體到抽象,形象地闡釋歷史概念。認識的一般規律是由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由具體到抽象。在概念解讀中,要善于為學生創造條件,引導他們通過觀察、思考、探求概念的含義,沿著由感性認識到理性認識的認知過程去掌握概念。本教學片段中,教師可以利用“清政府與列強借款情況表”“日本《朝日新聞》修筑鐵路的一段材料”,引導學生分析其原因,并適時加以點撥,讓學生透過現象抓住本質,即“這種通過貸款、開設工廠等侵略的方式就是資本輸出”。這樣形象地闡釋歷史概念,學生容易理解。
五是從理論到實踐,有效地掌握歷史概念。古羅馬政治學家、教育家西塞羅曾說:“光懂得深奧的道理是不夠的,還應當善于運用它?!睔v史理論、概念抽象程度較高,僅靠教師課堂上的解釋,學生是難以掌握的,必須通過學生的實際運用深化理解。因此,教師應當有意識地、及時地設計一些與歷史理論、概念有關的練習進行訓練,以幫助學生及時消化、鞏固概念。如“資本輸出”這一概念,教師講完這一概念后可以通過下面一道例題來進行鞏固。
【例】(2007年江蘇高考)的產生先于中國資產階級,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是( )。
A.外國資本主義在中國的早期資本輸出
B.外國資本主義在中國傾銷商品
C.外國資本主義壓迫和束縛中國資產階級
篇4
大家都已經見過蜻蜓吧,而且也已經知道蜻蜓是什么顏色的,有綠色、有紅色,就是這兩種了。
為了弄清楚,早在10年前科學家就對蜻蜓做了第一次實驗,實驗證明有兩種可能性。而另一些科學家也得到了結論,一種是把蛋放到水下到了一定得時間那些蛋就會慢慢浮到了水面上就慢慢變成了蜻蜓。二種是準備下雨時由于蜻蜓在上空太悶熱了要飛下來把后面點到收取這樣就會兩開多了,還有是預告人們大雨就要來臨了。
還有很多奧秘等著我們去發現呢!
篇5
蜜蜂是昆蟲界首屈一指的“工作狂”,我們稱它們為“勤勞的小蜜蜂”。
春暖花開,蜜蜂采蜜、釀蜜又到了旺季,花間枝頭常常可以看到這些“揮著翅膀的女孩”。這么拼,
它們的春天計劃當然是多采花蜜。
蜜蜂的工作是非常辛苦的,分為采蜜和釀蜜兩個過程。
采蜜是從尋找蜜源開始的。在大批工蜂出去采集之前,總是先由少數“偵察蜂”出去商窖罷搖5薄罷觳旆洹幣壞⑾至絲花的蜜源,就降落到花叢中,用管狀的喙,把花蜜吸進胃里。
飛回到巢中,先把帶回的花蜜一點一點地分給周圍的小伙伴,然后翩翩跳起“圓圈舞”,告訴同伴們發現了花蜜,它在哪個方向和距離有多遠。得到信息的工蜂就大量地飛向蜜源地,開始忙碌而緊張地采集花蜜。勤勞的工蜂們不辭辛苦地一次次采集,直到天黑。
工蜂采集花蜜后,交由內勤蜂進行釀蜜。
據科學家統計,蜜蜂每釀造一公斤蜂蜜,大約要采集100萬朵花,差不多要飛45萬公里,就是整整11條赤道的長度。而且,工蜂的壽命一般只有幾個月,大多死于高強度的采蜜勞作。
蝸牛:創造跑步時速新紀錄
驚蟄是將動物們從冬眠叫醒的時節,蝸牛在此之前一直在冬眠。它們冬眠時會用自身的黏液把殼密封起來,蒙頭大睡,什么都聽不到。驚蟄一到,蝸牛開始慢慢睜開眼睛,開始了美好的新生活。
蝸牛爬得太慢了,是因為它沒有腳嗎?其實,蝸牛肚子下的扁平足足一條條橫紋,這些橫紋就像水波紋一樣向后波動著。蝸牛就靠著橫紋的波動,慢慢爬行。同時,它的足上生有一個腺體,叫足腺,能分泌一種粘液幫助它爬行。蝸牛的速度足多少?據測算,5分鐘內蝸??膳佬写蠹s1厘米。由此,可以計算山蝸牛的時速,也就足12厘米。
看米,跑步可不足蝸牛的長項,也許吃東西足它的長項吧。蝸??墒鞘澜缟涎例X最多的動物,有25600顆牙齒。讓人很吃驚哦!
蜻蜓:多生一些娃
提劍蜻蜓,最熟悉的一個成語足“蜻蜓點水”。
篇6
我們今天去公園玩,一進公園就聞到雨后泥土的芳香。我們走到涼亭里,看到湖面上泛起一片片漣漪,我原以為是蜻蜓點水,后來才知道那是水上飄在湖面上跳,泛起的漣漪。突然,感覺有什么東西落到了我的臉上,涼涼的,原來是下雨了。
剛下時,湖面上泛起一大圈漣漪,可這時水上飄嚇的消失的無影無蹤,看到的只是大豆大小的雨點接連不斷的往湖里落。我感覺雨把我的頭發打濕了,這才快速的跑進涼亭。人們有的興奮的跑進雨中,盡情的享受這難得的涼爽,看他們張開雙臂,讓大雨隨意的澆撒,那陶醉的樣子真是舒服極了!有的人們像我一樣躲進涼亭里觀賞雨中的美景??催@邊,幾個小朋友圍在荷花池邊嬉戲著,有的正聚精會神的欣賞荷葉上的露珠;有的調皮的從池里撈上來一片荷葉,帶在頭上高興的跑來跑去;看他們玩的開心的樣子,我也禁不住誘惑冒雨跑過去。啊,雨中的荷花池好美呀!荷葉挨挨擠擠的,爭先恐后的吮吸著雨水,迅速的生長著。有的荷葉中間積了一大滴雨水,那雨水真像一塊晶瑩透亮的水晶;有的荷葉上只有一小滴水珠,真像美人臉上的一顆美人痣,襯的荷葉更加嬌嫩美麗。一個小男孩挑起一片荷葉的莖,呀,那么多的蜻蜓都藏在下面,原來蜻蜓這么怕雨呀!
雨漸漸小了,湖水綠的像一塊碧玉,靜的像一面鏡子。水上飄又在湖面上跳,這時出現了蜻蜓點水,那蜻蜓長的可真漂亮,金綠色的身子披著透明的紗,在水上輕盈的點水 。我走在羊腸小道上,空氣像濾過似的很清涼,也能聞到草樹的芳香 。微風吹來,也有幾絲涼意。
篇7
蜻蜓的幼蟲到長大需要一般為2年,有的長達了3至5年。蜻蜓主要生長在包括農田附近的河流、水井等地方,其特點是水的流速相對平緩,流域面積較大,具有豐富的水生植物及浮游動物,可供蜻蜓的取食的食物也較多,其種類、數量也相對來說比較多。
蜻蜓喜歡潮濕的環境,所以一般在池塘或河邊飛行,其幼蟲(稚蟲)也需要在水中發育。蜻蜓目昆蟲屬半變態發育,一生只有卵、稚蟲和成蟲3個階段,成蟲常通過蜻蜓點水的方式將卵產入水中,稚蟲又稱水蠆,在水中捕食其它水生生物,待羽化前爬出水面,產卵完成生活史。
(來源:文章屋網 )
篇8
外公先將茶具洗干凈,接著往茶壺里放進一小撮上好的茶葉。你瞧,那茶葉靜靜地躺在壺底。然后,外公拿起熱水瓶,將沸水倒入壺中。頓時,茶壺中熱鬧了起來。躺在壺底的茶葉像大海里的小魚在波濤中亂撞。不一會兒,壺中漸漸地恢復了平靜,茶葉也安靜下來了。有的在冉冉上升,有的在緩緩下沉。這時,外公拿起茶壺,在幾只茶杯的上方迅速移動,茶就像一條銀線,乖乖地落在茶杯里。
我看著外公,心里十分羨慕,就對外公說:“外公,讓我來試試吧!”外公微笑著點點頭。我拿起茶壺,學著外公的樣子做起來,可是,無論我用什么方法,都不能讓茶順順利利地進入到茶杯中,不是濺到桌子上,就是太滿了,溢了出來。我生氣地將茶壺往桌子上一放,一個人生起悶氣來。外公看見了,撫摸著我的頭,語重心長地說:“這‘蜻蜓點水’可不是一朝一夕學得成的。無論學什么,都要有耐心,不能輕易放棄?!甭犃送夤脑?,我又回到桌邊專心致志地練習起來。果然,比剛才的好多了。從那以后,我只要一有空,就向外公學習泡茶。
如果你有空到我家來的話,可要品一品我泡的茶! 指導教師:朱榮偉
篇9
《綱要》指出教育活動內容的選擇,應貼近幼兒的生活來選擇幼兒感興趣的事物和問題又要有助于拓展幼兒的經驗和視野。春天天氣暖和,萬物蘇醒,百花齊放,孩子們喜歡參加春游活動,喜歡觀察大自然的花草樹木和小動物,特別喜歡聽青蛙,春雨的聲音,喜歡看小魚在水里游來游去??梢姟秷A圓的春天》這篇散文貼近幼兒的生活經驗,是孩子興趣又切合孩子的發展水平及認知能力的。
《圓圓的春天》這篇散文體現了文學藝術美,語言簡練,篇幅短小,適合中班幼兒欣賞閱讀。散文中運用了“蜻蜓灌唱片”“青蛙唱歌”:”小魚跳舞”等擬人的修辭手法可以引發幼兒聯想,在幼兒面前展示了一個充滿童趣的世界,有助于培養幼兒的創造力和想象力。鑒于教材有一下特點,為此我確立了本次活動的兩個目標。
1.體驗春天的美,萌發幼兒對大自然的熱愛。
2.感受散文的優美意境,學習散文中的優美意境,學習散文中的優美詞句:“圓圓的池塘,圓圓的唱片,圓圓的春天”等。
二、說教材的重難點
在這篇散文中,讓幼兒感受“活潑可愛的魚娃娃跳起水上芭蕾舞”“圓圓的池塘,圓圓的唱片,圓圓的春天”等優美的意境,培養孩子的藝術想象力,這是重點。而這篇文章中“給春天灌唱片”、“圓圓的春天”和擬人的句子又是幼兒不容易理解的。所以我把他們制定為本教材學習的難點。根據重難點,我設計了一下教學環節。
三、說教學準備:
這篇散文中“唱片”“水紋”“圓圓的春天”等詞句是幼兒平時很少接觸到的。為了便于幼兒理解,我在課前做了一下準備。
1、事先讓幼兒觀察過水出現的圓圓的波紋,認識過唱片,聽過唱片中的音樂,玩過“蜻蜓點水”的游戲。
2、在春游時讓幼兒觀察過春天的動植物,聽過青蛙的叫聲,看過池塘里游來游去的小魚等。
3、一幅春天的背景圖、油畫棒和配樂錄音。
四、說教于學的方法:
為了幫助幼兒感受、體驗、表現散文,學習、理解、朗讀散文,我采用了如下方法:
1、游戲法:
游戲是對幼兒進行全面發展教育的重要形式。應以游戲為基本活動,寓教育于各項活動之中,這是《綱要》對我們提出的要求。在日?;顒又胁捎昧恕膀唑腰c水”的游戲引題,激起幼兒學習散文的興趣。
2、觀察、提問法:
每個幼兒都有自我表達和表現的需要,巧設提問,有助于激活幼兒的思維。因此,我在教學過程中采用了觀察提問法,引導幼兒認真觀察教師準備的掛圖,設置提問:在圓圓的春天這幅圖中你聽到了什么聲音?圓圓的春天這幅圖中還有哪些景物是圓圓的?
3、討論法:
我和幼兒討論:“蜻蜓會用什么方法把動聽的聲音留下來播給我們聽呢?”幫助幼兒理解蜻蜓給春天灌唱片的意思,在討論:“為什么說春天是圓圓的春天?”突破難點,使散文顯得淺顯易懂,有助于幼兒學習。
4、表演法:
我運用表演法使散文中“小蜻蜓,尾巴尖,彎彎尾巴點點水”,“青蛙唱呱呱、“雨點敲叮咚”,“活潑可愛的魚娃娃跳起水上芭蕾舞”等生動形象再現在孩子面前,將抽象的語言文字變得具體形象,更好的幫助幼兒學習散文內容
五、說教學程序:
根據中班幼兒學習語言的特點和本次活動的目標要求,我設計了以下幾個環節“
1、幼兒引入,激發幼兒學習的興趣。
興趣是學習入門的先導,沒有絲毫興趣的強制性學習將會扼殺幼兒智慧的火花。因此,在教學的開始部分,我以游戲的形式導入,激活幼兒學習的興奮點,調動幼兒學習的積極性,在游戲中孩子模仿蜻蜓點水的動作,體驗點水時水波打轉轉的樂趣,為下面學習散文奠定基礎。
2、觀察圖片,設置問題,解決散文詩的重點。出示背景圖,引導幼兒觀察后提問:“這幅畫中什么東西是圓圓的?”從這幅畫中你能看出是哪個季節嗎?為什么說春天是圓圓的?通過觀察、討論讓幼兒感知、了解春天的景色,領略圓圓春天的美麗、祥和、圓滿。
3、欣賞散文。
(1)第一遍邊看邊聽,我采用視聽結合,讓幼兒邊看教師作畫邊聽教師有表情的朗讀,使幼兒對散文有完整的印象。
(2)第二遍配樂朗讀,為使孩子們對散文優美的意境有更深刻的體會,我在第二遍朗讀時,配上優美的音樂,在音樂的烘托下,給孩子創設了體驗散文優美意境的良好氛圍,使散文在幼兒的腦中再次留下深刻、美好的印象。
(3)創景表演,在欣賞的基礎上,我讓孩子親身參與,一同體驗散文的意境。一同散文中的角色、語言和動作,加深對散文的理解。
4、討論突破難點:
在這篇散文中,“蜻蜓給圓圓的春天灌唱片”是幼兒學習的難點,為了突破難點我讓幼兒展開討論:(1)、要想把好聽的音樂留下來,可以用什么辦法?(2)、蜻蜓會用什么辦法把這動聽的聲音留下轉播個春天灌唱片,灌呀灌,灌好了;圓圓的池塘,圓圓的唱片,遠遠的春天。)(3)、我又給孩子展示“唱片”讓幼兒對灌唱片有更具體形象的認識。(4)、討論為什么說春天是圓圓的?(引導幼兒說出春天的美好、圓滿、祥和。)
5、學習散文:
通過師生看圖朗讀,分角色表揚,讓幼兒再現散文的內容。在幼兒學習朗讀過程中我與孩子共同討論:“怎么才能把這首散文念的好聽?”怎么朗讀才能表現出散文很美呢?
我們肯定兩點:(1)、注意聲調的變化。例:青蛙唱“呱呱”,雨點敲“叮咚”,這兩個相聲詞要念得粗細有別;(2)、“圓圓的池塘,圓圓的唱片,圓圓的春天“這三個圓圓必須從輕到重等。
6、想像活動:
為了拓展孩子的經驗和視野,我設計了一個想像活動。讓孩子討論:你還知道春天中還有哪些景物是圓圓的?這個問題激發幼兒想像,展開想像的翅膀,說出:“圓圓的太陽”“圓圓的地球”、“圓圓的腦袋”等,把幼兒的思維引向更廣的空間。
7、合作繪畫:
為了給孩子提供表現豐富想像力的機會,我設計合作繪畫,指導幼兒邊想邊畫,把獨特的想像繪一幅《圓圓的春天》。讓幼兒在作畫過程中體驗成功的喜悅以及合作的樂趣。
篇10
淚盡
心碎
肝腸斷
一聲嘆息化悲歌
直視塵埃
空空
似夢
情了
鴛鴦笑盡塵世人
此情怎堪比
蜻蜓點水戲池魚
情癡能幾時
春走花木謝
冬來素白裝
仰天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