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綠的現代詩范文
時間:2023-04-02 09:02:05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關于綠的現代詩,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關鍵詞 園林 綠化 設計
1城市園林綠化設計的原則
1.1科學規劃、注重細節
城市園林設計要把握鮮明、準確的立意,做到科學規劃,使設計項目與整個城市區域環境相結合,要在項目的性質、功能和形式等方面準確定位;要做到 “三個協調”,即項目設計構景要素之間的協調、園林綠地與周邊環境及整個城市綠地系統的協調,植物載體的形式、體量、尺度、色彩、質地等與周圍環境的協調。
1.2 因地制宜、經濟適用
該原則要求在園林綠化設計中結合地形地貌和周邊環境的情況造景,做到既經濟節約,又在層次上體現起伏與韻律變化,避免呆板。目前我國還是發展中國家,財力有限,不可追求奢華,不能照搬西方國家那種營造大規模園林綠地和森林進入城市的做法。現階段,城市園林設計的主要工作是在協調城市生態系統的前提下改善人居環境,確保居民的身心健康。設計要以林蔭型綠化為主導,增加綠地色彩,注重立體綠化,擴展綠化范圍,發展垂直綠化,構建城市空間的多層次綠化格局。
1.3 以植物造景為主
植物造景強調在設計和建成效果上展示植物的生命美、色彩美、姿態美、風韻美、人格化、多樣化的特性,構建以喬木為主,喬、灌、藤、花、草相結合的復層混交的綠化模式。采用平面綠化與立體綠化相結合,彩葉樹種與常綠樹種相配置的綠化方式,使綠地在四季的靜態構圖中達到三季有花,四季見綠,形成多樣的生態環境、適度的園林小品、完善的園林設施、完美的生態環境。
1.4遵循以人為本的原則
園林綠化設計既要符合生態學原理,又要遵循美學法則,要體現可融入性和可參與性。綠地設計要滿足市民的需求和多樣化的審美情趣,達到生態性與觀賞性的統一、綠與美的統一、服務功能與藝術價值的統一,實現生態效益和景觀效果的完美結合。
1.5 地方特色原則
園林綠化設計必須考慮本地區的自然環境、物候和地域特點,將城市歷史文化融入園林設計,創造富有地方特色的城市園林。這就要求在充分滿足當地地形地貌和生態群落的基礎上,盡量采用和保留原有的動植物和微生物,引入與當地生態條件和景觀相適應的各種植被。
2城市園林綠化規劃設計的對策與措施
2.1強調城市總體規劃與設計人員的參與
只有使城市總體規劃科學化,符合綠地規劃的原則和要求,在進行城市總體規劃時吸納更多的園林綠化設計師和生態學專業人員的參與,才能使總體規劃更加科學。同時,在園林綠地設計過程中,應大力提倡植物造景,少建硬質景觀。因此,要更好地利用自然地形地貌,因地制宜地進行規劃設計,使城市建筑高低錯落,園林植物富有特色,營造個性化的城市景觀。
2.2提倡以人為本,營造富于創造性的地方特色景觀
園林規劃設計要堅持“以人為本”的設計理念,強調人與自然的和諧統一;要充分挖掘本區域的文化與歷史特征,把創造宜人的居住環境作為塑造城市形象的根本要求,以設計不同的人性化景觀空間來滿足不同人群的需要。同時,在運用植物造景設計過程中,要善于應用鄉土物種,按照本地自然植物群落的結構特征、種類組成、空間分布特征及規律來營建城市園林人工植物群落。
2.3加強設計人員與施工方的溝通
園林綠化設計人員要想創作好的設計作品,就必須充分了解影響園林設計作品的經濟社會、歷史文化、地形地貌、風土人情、水文地質、自然植被、人文景觀、水體水系和自然景觀等因素,要深入現場,包括對現場的明暗管線分布等情況進行充分的調研,再進行方案構思,形成絕妙的設計作品。在施工過程中,設計人員應與施工單位進行溝通、協調,做好技術交底;在工程實施過程中做到全程跟蹤,把握設計尺度,發現問題并及時調整設計方案。
2.4建立種質資源的種苗繁育與引種馴化
園林苗木生產是保障園林綠地建設成功的關鍵,政府的行業管理部門和協會應加強和維護市場在苗木生產中的健康與穩定發展,要為園林綠地建設中急需的綠化苗木的種類、數量、質量等制定相關的行業標準,為苗木生產企業提供必要的信息服務,以使科研和設計人員能夠在設計過程中研發苗木新品種,建立植物品種資源庫,使珍奇特植物品種的培育和繁殖等有章可依,從而保障園林綠化工作的順利進行。
2.5強化園林的施工與管理
保證園林設計能夠圓滿實現的重要前提是有一支素質良好的園林綠化施工隊伍,一個完美的設計只有通過好的施工隊伍才能充分體現出來,堅決避免不具備專業素質的施工隊伍在園林綠地建設中濫竽充數。對綠化工程項目實施審查工程項目許可制度,要嚴格審查其綠化工程的設計方案。工程項目要經過綠化主管部門批準后方可施工。
參考文獻
篇2
現代學徒制是傳統學徒培訓與現代職?I教育相結合,學校與企業聯合招生,教師與師傅聯合傳授知識技能,工學交替、實崗育人,校企聯合培養行業企業需要的應用技術型人才的一種職業教育制度。為了推動現代職業教育的發展,國家加強了推進實施現代學徒制的力度,加大了試點工作??梢?,現代學徒制對職業教育具有很大的推動作用,而高職旅游管理專業作為實踐性非常強的專業,應抓住這個時機,積極的推動現代學徒制改革。
1關于現代學徒制的基本介紹
現代學徒制辦學的主要內容有六個方面:
(1)校企聯合招生。職業院校根據合作企業需求,與合作企業共同研制招生與招工方案,學校招生即是企業招工,學生入校即是進入企業工作;(2)人才培養方案是校企聯合制定?,F代學徒制是企業參與人才培養的全過程,專業人才的培養要與產業需求對接,但是學校培養的學生應是全面發展的,不只是一個學徒工,所以,專業的人才培養方案應該是校企聯合制定,既要體現人的全面發展又要體現職業技能;(3)采取工學交替、實崗育人。工學交替、實崗育人就是學生的學習與工作交替進行,在學校學習理論知識,在企業實際崗位上進行實踐,爭取在畢業時成為一個職業人。具體的工學交替時間應該是合作企業與學校共同協商,不能影響學生的正常理論知識學習,且不能減少崗位實踐時間;(4)教師和師傅聯合傳授知識技能。教師在學校教授學生基本的理論知識、基本操作技能、職業道德等,企業要指派專業師傅對學生進行崗位指導。教師的工作量、企業師傅的薪酬等問題也需要企業和學校做出政策調整;(5)課程的設置既要滿足行業企業的發展需要,也要符合國家培養社會主義接班人的需要。既要讓學生掌握企業需要的實踐知識,又要掌握基礎理論知識和原理。所以在課程設置時,學校和企業要聯合設計;(6)就業去向?,F代學徒制是校方與企業共同招生學生,學生進校即進廠,既做學生又做學徒,企業為培養學生付出了一定的成本,企業希望從中得到需要的員工,因此,學生畢業后到這些企業工作,是企業和學校所希望的。
2高職旅游管理專業實行現代學徒制評價體系的具體內容
2.1基礎模塊
(1)招生?,F代學徒制與訂單式培養等中國傳統的校企合作模式的最大區別在于是否聯合招生。旅游企業根據自身的需求,聯合學校共同招收學生,學生的身份既是學徒,又是學生。學徒的合法身份為企業的(準)員工,享受與企業員工相同的勞動保護,福利保險等以及相比較少的工資待遇。因而,企業是招生的主體。由于旅游企業需求的員工數量相對較小,尤其是旅行社,所以,可以成立旅游企業職教集團或者聯盟,共同招生。
(2)人才培養計劃。現代學徒制培養的人才是企業需要的人才,也是最貼近企業實際的人才,學生的培養計劃應該由企業和學校共同制定。制定出來的人才培養計劃,應該既反映我國社會主義建設的要求,又要反映企業的需求特點。旅游企業需要的是多能、心理素質強、懂管理的人才,高職旅游管理專業制定的人才培養計劃應該體現這些特點。
(3)課程設置。現代學徒制下旅游管理專業在課程設置時,要與合作企業共同協商、制定課程,共同開發符合企業需求、聯系實際的教材。內容主要包括職業素質養成模塊、專業技術技能基礎模塊、崗位(群)技術技能模塊、學徒個人職業發展要求模塊。?P職業素質養成模塊主要包括兩課、英語、應用文寫作、計算機;?Q專業技術技能基礎模塊是使學徒掌握同一行業的基礎專業技術技能,如旅游學概論、飯店管理、旅行社管理、管理學、商務禮儀等課程;?R崗位(群)技術技能模塊,也就是合作旅游企業所需要的技術技能,如客房服務、餐廳服務、前廳服務等;?S學徒個人職業發展要求模塊,就是滿足學生個人發展的課程,這些課程是旅游企業自主開發課程,如“酒店突發事件處理技巧和方法”。
(4)師資隊伍。現代學徒制的教學任務必須由學校教師和企業師傅共同承擔,形成“雙導師”制。也就是學校專業教師和旅游企業的師傅共同擔任學生的導師。教師和企業師傅要分工明確,學校教師負責學生的思想教育、基礎知識、基本技能;旅游企業師傅負責傳授學生企業文化、操作技巧、對客服務技巧及突發事件處理以及如何成為一個職業人。
(5)就業去向。上述中提到現代學徒制是企業和學校共同培養學生,學生進校即進廠,學生的就業去向應該主要是學校的合作企業。
篇3
晨誦是什么
晨誦是什么?或許一線的幼兒教師都有這樣的一絲疑惑。小學生有晨讀課,還可以開展晨誦活動??墒怯變簣@的早晨,可不可以戶外活動為主線,進行合適的時間進行晨誦?晨誦類似于兒歌表演,詩歌欣賞,一清早就和孩子進行誦讀,他們會喜歡嗎?我帶著這些疑惑,摸索,嘗試。
利用周邊條件,我們走進附近的東洲小學教室去觀摩取經,把所見所思融入幼兒園課程,撰寫實施方案,邊開展、邊反思、邊調整,經過學?!熬G葉班”的實踐,晨誦到底會留給孩子什么樣的效果?利用一次區域游戲時間,我給記者站的孩子提供了采訪的話題:你喜歡晨誦活動嗎?為什么呢?在不影響孩子正常游戲的前提下,我一路尾隨,邊聽邊記錄,得到了“綠葉班”寶貝們肯定的回答。
在孩子們的眼中,晨誦,是興趣的感動,是浪漫的感受。在老師們的眼中,晨誦,不是臨時拿來,隨意拼湊,它應該是一門課程。這門課程每一個階段的主題都是要精心整合的。
當綠葉印染上詩情與畫意
當我們把同一主題不同的詩歌編織進我們的生活,共同玩味美好的詩詞,共享一段旅程,就會收獲不同的美好心境。
隨著每月“一事一主題活動”的開展,我們在各類誦讀教材中找尋與此相關的適合本年段孩子誦讀的詩歌,通過篩選、重組、研發,為孩子精心呈上主題晨誦“菜單”。9月,結合每月一事“大手牽小手”,在新學期第一天的清晨,為弟弟妹妹誦讀兒歌,歡迎他們成為大家庭的一員。大家一起誦讀《玉米公公》《拉拉勾》《我們都是好孩子》等,兩天一變換,有現代詩,有繞口令,也有古詩詞;在誦讀中學會交往,懂得互助合作,感受成長的快樂。10月,結合每月一事“感恩在行動”,通過兒歌誦讀、詩歌欣賞,讓孩子們懂得感恩,學會感恩,這樣的重整,省時、高效,更重要的是,讓經典與孩子們的生命完美對接,與詩歌為伴,放飛心靈,每一個清晨,每一片綠葉,似乎都印染上了詩情畫意。
孔子說:“不學詩,無以言?!碑敶骷胰~嘉瑩也說:“孩子天性是喜愛詩歌的?!痹趯ふ疫m合幼兒吟誦的詩歌內容時,發現有許多是與中國的節氣有關,于是我們嘗試著根據節氣文化整合晨b主題。中秋節,進行各種各樣關于月亮的詩誦;重陽節,“每逢佳節倍思親”等佳句;春節,我們收集、朗讀《新年好》《春聯》等符合兒童口味的作品。
“綠葉班”有屬于自己班級的特色課程――“科學探索融入語言元素”的綜合實踐。在“尋找春天”活動中,我們去文化廣場、東洲公園觀賞花卉,尋找植物在春天的變化。一段時間的每個清晨,我和孩子們一起誦讀與春天有關、與花卉有關的詩詞。我們還進行《愛在春天里》親子詩歌創編,在“有趣的豆寶寶”活動中,孩子們剝毛豆,并將豆子分類,制作豆漿。于是乎,我們的晨誦課程里有了許多童趣十足的兒歌:“綠豆豆,黃豆豆,姥姥教我數豆豆;一粒豆,兩粒豆,豆豆數得樂悠悠?!薄包S豆莢,真可愛,里面住滿豆乖乖?!薄俺葱Q豆,炒豌豆,咕嚕咕嚕翻跟頭?!薄俺远苟梗L肉肉,不吃豆豆精瘦瘦?!?/p>
“綠葉班”的約定
晨誦的時光是快樂、動情的,也是詩意、靈動的,更是積極、明朗的!我們的“綠葉班”有一個美好的約定:親子邂逅童詩,潤澤生活;鼓勵家長在節假日和孩子一起共同誦讀,與詩歌交融相匯,沉浸其中,玩味其間,享受著經典詩作的色彩與教育功能。
對于這個美麗的約定,家長們從一開始的觀望,到淺淺的嘗試,終于形成了一種習慣。有的家長說:一開始覺得有點麻煩,現在已成為一種習慣了。有的說:這樣的親子誦讀真不錯,我家女兒從膽怯不敢說,到現在能大大方方表演,進步不小?。∵€有的說:我家寶貝兒歌背多了,有時一起出去玩,冷不丁就冒出幾句押韻的句子,就像是一位小詩人。
大家知道,晨誦不是一般意義上的“學習”,它的最終目的應該是讓詩歌與孩子建立起親情關系,在充分體驗詩歌的美好中豐富孩子的心靈。應該讓孩子們在詩歌中找到自己,實現“詩中有我,我中有詩”的境界。如此說來,“編織”就是最好的方式。
例如:大班孩子誦讀詩歌《夢》,這首詩與孩子心靈的交集點在哪里呢?
篇4
關鍵詞:李商隱;意象;隱喻
李商隱的詩歌在歷史評判過程中出現了很大的轉折,經過實踐和無數學者的探究討論之后,李商隱的詩歌終于在歷史文化中占據了重要的地位。李商隱的詩歌作品采用了大量的意象,他將自己的人生經歷、審美情趣、朝代背景等都融合在了詩歌的意象之中,讓人讀起來能夠從表象的事物觀察到當時的時代縮影,對現代了解晚唐時期的歷史文化具有重要的意義。
一、李商隱詩歌意象特征
1.客觀自然詩歌意象
李商隱詩歌中出現的實體性意象主要是分為植物、動物、人體、氣象、地理、天文、無生物等。在李商隱的詩歌中有311個天文意象,主要是日、月、星、辰。在地理意象中主要是水流、山、地的意象,一共是出現了476個。在氣象意象中一共有479個,主要是風、云、雨、露雪。時間意象出現了256個,主要是夜、春、秋。人體意象有339個,女性的身體部位、腸、身,主要是體現了女性身體的美妙。動物意象一共是出現了548次,主要是鳥類、昆蟲類、馬、魚,在昆蟲類的動物意象中,碟、蟬、蜂出現的次數比較多;魚類、爬行類、獸類出現的次數很少。在植物類的意象中一共出現了738個,花、柳、桂出現較多,荷花和梅花在花類中較多。無生物意象一共是有386個,水、灰塵、波出現較多,冰出現的次數也很多,但是和水屬于同種物質,所以,就歸結到了水中。
2.歷史范疇詩歌意象
歷史類的意象主要是人物、建筑物、地理、精神活動、朝代、器物、書籍文章、機構等。其中人物意象主要有兩種,在現實中存在的人物有434個,泛指的人物有174個。在人物中主要是歷史人物,潘越、宋玉、司馬相如、西施、楊朱等出現的次數較多,泛指的人物中客、女子、帝王僧、夫君出現的次數比較多;在地理中,路、關、池出現較多;在建筑類意象中樓、宮、門、臺、殿、閣苑、亭出現的次數較多;在精神活動意象中夢、淚、魂魄出現的次數較多;在器物意象中,女性器物出現的較多;文章典籍中書典、文章出現的次數很多;周、秦朝代出現的比較多,廈、商基本上沒有出現;在機構中家、國出現較多。
3.虛擬類的詩歌意象
虛擬意象主要是詩人自身的直接或者是間接的生活經驗之上的虛擬事物,在作品中通常占據的比例很小。在李商隱的詩歌中一共是出現了378個虛擬的意象,占據著5%左右的比例。主要是人物、動物、仙境、植物、器物等。泛指的人物主要是神仙人物,動物主要是鳳凰、龍,仙境主要是大范圍的境地和具體的宮殿。李商隱認為凡人和仙人最大的區別就是是否達到了精神上的自由,所以,他使用的仙人器物很少。
二、李商隱詩歌隱喻基礎
1.在物理上存在相似性
物理上的相似性主要是包括功能、形狀、外表上的相似性,李商隱的詩歌中有的意象存在物理上的相似性,所以,存在隱喻的現象。如,李商隱在《細雨》中這樣寫道,“帷飄白玉堂,簟卷碧牙床?!贝蟾乓馑季褪羌氂旰孟袷且桓毖泳d細長的帷幕在白玉堂前漂浮著,好像是碧綠的竹席鋪展在藍天下?!鞍子裉谩薄氨萄来病北扔魈炜?,使用“帷簾”“竹席”比喻細雨,主要就是利用了他們在物理上的相似性。帷簾和竹席都是柔軟細長的織物,細雨在微風的吹拂下展現的形狀與帷簾和竹席非常相像,這就是以物喻物。
同樣在《詠史》文章中李商隱主要就是借助歷史典故來表達自己對政治的感嘆,使用了“琥珀枕”“齊威王”兩個歷史典故,突出唐文宗的重視賢能、勤儉節約。使用“青海馬”來形容能夠承擔重大責任的人,青海馬和為國效忠、輔佐君王的忠誠在功能上有很多的相似之處,都是為了主人能夠鞠躬盡瘁死而后已。
2.在心理上存在相似性
說話的人和聽話的人因為文化上的相同或者是同樣的心理感官,對兩件不同的事物產生了相同的心理感觸,這就是意象心理上的相似性。李商隱的詩歌中借助想象或者是實際存在的意象,來和想要表達的寓意進行聯系,讓讀者能夠產生心理上的共鳴。如,在詩歌《柳》中李商隱寫到在春天生機盎然的柳樹,怎么到了秋天就變成了一副蕭索的模樣?李商隱就是借助了柳樹在春天的生機勃勃和秋天的蕭索進行了對比,從而隱喻自己的生活經歷,在年輕的時候年輕有為,到了老年卻是窮困潦倒。在年輕的時候,詩人充滿了朝氣,想要用凌云壯志朝氣蓬勃的抱負實現自己的人生理想,卻不想經過了人生打擊之后,最終變成了窮困潦倒的模樣,他的生活經歷和柳樹的成長環境有很大的相同之處。
在《蟬》中李商隱給蟬塑造了這樣的形象――身居高位,孤高清苦,其身難保,徒勞叫聲。自己的命運和蟬在很大程度上存在相似,自己品德清高,卻是面對著窮困潦倒的境界,空有一腔熱血,卻是打動不了世態炎涼。
三、李商隱詩歌概念隱喻
1.人物的結構隱喻
李商隱詩歌中采用的人物結構隱喻主要是讓兩種界限不明確的事物進行概念上的疊加,用來代替另一種事物。最常見的主要是:(1)使用祥禽、瑞獸代表賢臣明君。在《重有感》中使用蛟龍、在《楚宮》中使用了長姣、在《詠史》中使用了青海馬、在《當句有對》中使用了游蜂等。(2)使用秀木代表著美人、君子。如,在《日高》中出現了藥、在《房中曲》中使用了松、在《閑游》中出現了荷花等。李商隱在進行意象隱喻選擇的時候,主要是使用松、梅、蓮花、猛馬、駿馬、麒麟、鳳凰等,隱喻選擇美好的美人、君子、明君等形象。
2.實體隱喻
實體隱喻主要是將我們的思想、情感、行為、事件等無形的概念看成了具象的事物,這樣能夠生動地傳遞感情。實體隱喻在生活中有很多的應用,如“我在幸福中長醉不醒?!边@就是把自己的幸福進行了實體隱喻,好像就是喝醉了酒的感覺,寧愿沉醉其中不能自拔。李商隱在進行描述的時候,采用了很多的意象來表達自己在生活、政治中的失意,如在《夜冷》中使用敗荷表達了自己的失意,在《滯雨》中使用殘燈,在《燕臺詩四首》中使用蠟燭,在《夜雨寄北》中使用西窗燭等。詩人在描述自己的感情的時候,對周圍的事物就有很多的把握,周圍經常出現的事物能夠很好地代表著詩人的情感,這就是常說的借物言志。
在實體隱喻中容器隱喻較為常見,主要是因為人體本身就是一個容器,對周圍的事物也可以看成獨立的容器,這樣在進行情感表達的時候,就很容易將難以描述的事件進行匯總歸納。李商隱將很多的自然界事物當作了容器,如,在《安定城樓》中的綠楊枝外、《風過伊仆射舊宅》中的敗荷、《隋宮》出現的垂柳、無題中出現的重帷深等。
3.空間比喻
空間比喻主要是將空間的事物放在非空間概念中,這樣就能夠通過空間概念總結非空間概念??臻g隱喻具有自身的特點,主要是通過一個一個的空間隱喻作為基礎,構建很多的概念,具有很強的系統性,它的產生并不是任意的,而是在豐富的文化經驗和物理經驗的前提下產生的。空間概念主要是在人們現有的理解能力之上,通過對社會地位、生存狀況、生活、時間等進行一定的了解之后,將難以表達的抽象概念進行描述,從而表達自己的意思。
如,李商隱使用“上”隱喻時間較早、社會地位較高、理想狀態較好。在時間較早中使用“上”主要是在《韓同年新居餞韓西迎家世戲贈》中出現的“千騎軍翻在上頭”。在表達社會地位較高的時候,也經常使用“上”,如,在《韓碑》中出現的“表曰臣愚昧死上”和“誓將上雪列圣恥”,在《訪隱》中出現的“泉自上方來”,在《圣女祠》中出現的“天上應無劉威武”等。表達狀態較為理想也會使用“上”,例如,在《少將》中出現的“上馬即如飛”,在《重過圣女祠》中出現的“上清淪謫得歸遲”,在《日高》中出現的“飛香上云春訴天”等。
李商隱的詩歌中以“下”進行隱喻也有所體現,“下”和“上”的狀態相反,代表著生活狀態不理想、社會地位較低、時間較晚等。在狀態不理想中,經常使用“下”。如,在《井泥四十韻》中使用的“一日下馬到”,在《閑游》中使用的“強下西樓去”,在《曲江》中使用的“玉殿猶分下苑波”等。表達社會低下的時候,也會使用下,如,《裴明府居止》中出現的“愛君茅屋下”,在《行次西郊一百韻》中出現的“下田長荊榛”“敢問下執事”,在《歸來》中出現的“敢問下執事”等。
4.語義結構
在詩歌教學過程中通常都是應該有本體有喻體,但是在詩歌中因為條件的限制,經常是出現本體或者是喻體,從而含蓄地表達思想感情。(1)只有喻體沒有本體。這種隱喻是李商隱詩歌中經常出現的隱喻結構,例如,使用美人難以嫁出去表達自己空有政治抱負。在《無題》(八歲偷照鏡)中有很好的體現。詩歌中的表面就是寫美麗動人的女子,不但情節高尚,勤學好問,而且生性活潑,很有魅力。但是到了出嫁階段之后,父母卻是不想把她嫁出去。隨著生活和時間的流逝,姿容美貌的女子對婚姻生活也產生了一些憂慮。李商隱就是用美麗的女子來表達自己不被重用的現實。自己同樣具有優秀的文采和高尚的情操,卻是難以得到賞識,在政治上一直不順利。使用黃昏、落花、鶯、蟬等表達自己的現實感慨。如,在《桂林路中作》中使用蟬和空花枝表達自己的郁悶,在《樂游原》中使用黃昏表達自己年老不得志等。(2)本體和喻體一起出現。本體和喻體一起出現在李商隱的詩歌中比較少見,我們在進行李商隱詩歌閱讀的時候,需要細細品位,才能夠體會其中的隱喻。如,在《過伊仆射舊宅》中描寫的“幽淚欲干殘菊露”,《臨發崇讓宅紫薇》中的“秋庭暮雨類輕?!保顿涏嵦幨俊分械摹案≡埔黄俏嵘怼?,《錦瑟》中的“滄海月明珠有淚”,《陳后宮》的“茂苑城如畫”等都是本體和喻體共同出現的。
5.喻體特征
李商隱詩歌的隱喻具有典型的特征,主要體現在以下方面:(1)喻體大多是哀怨感傷美麗纖柔的。他們高潔美好,但是卻是不斷地在接受著社會環境和自然環境的嚴重摧殘,它們想要反抗卻是無力反抗也不能反抗。主要體現了詩人具有高尚的情操,才華橫溢,但是家族、愛情、理想方面都接受了嚴重的打擊,一生坎坷。(2)詩歌充滿了多義性和朦朧性。詩歌之間的隱喻主要是二者之間存在很大的相似程度,或者是心理相似或者是物理性相似,而這些相似都是主觀判斷的,可能二者之間相似很少,也可能相似很多。所以,李商隱使用了有本體喻體和沒有本體的隱喻,這樣就讓詩歌充滿了多義性和朦朧性,在解讀的過程中產生了多種含義。(3)具有新穎性和創新型。李商隱的詩歌在進行隱喻的時候,增加了隱喻的形式和內容,讓原本沒有關系的事物進行了聯系,從而提高了隱喻的新穎性和創新性。
李商隱的詩歌具有很強的特點,是晚唐時期典型的代表。李商隱在選擇意象的時候,主要是人物類、建筑類、動物類、自然景觀類等,隱喻主要是進行了結構隱喻、實體隱喻、空間隱喻等,豐富了文章意象的內容,提高了隱喻的深度,對現代詩歌具有很深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