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節的習俗范文
時間:2023-04-06 00:05:23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兒童節的習俗,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從1949年開端,中華人民共和國正式定每年6月1日為世界孩童節。校園通常會為此安排相關的團體活動,并要求學生正式著裝(遍及校服前為白襯衣藍線褲)。香港現時雖屬共和國一部份,但民間在約定俗成下,香港孩童節的日期仍保存與中華民國共同的4月4日。民間慶祝的方法多以送玩具禮物給小朋友,或陪小孩出外吃大餐或游玩。
日本
日本是世界上慶祝孩童節次數最多的國家,他們一年要慶祝三次孩童節,并且慶祝方法十分有意思,充滿了濃濃的日本風情。
3月3日女孩節這個節日是專門為小女子建立的,每到這一天,家中有女兒的爸爸媽媽會在家里設置一個陳設臺,臺上放上穿戴日本和服的美麗女娃娃玩偶,作為給個人女兒的節日禮物。5月5日男孩節
節日當天,有兒子的家庭,門前都懸掛“鯉魚旗”,標明鯉魚跳龍門的意思。鯉魚旗,用布疋或綢緞裁成“空心鯉魚”,分黑、紅和青藍三種色彩。黑,代表爸爸;紅,代表媽媽;青藍代表男孩個人。家里有幾個男孩兒,門口就懸掛幾面青藍旗。青藍旗子越多,標明這家的哥們兒就越多。在日本人心目中,鯉魚標志力氣和勇氣。11月15日“七五三”孩童節在日本風俗里,三歲、五歲和七歲是小朋友格外走運的三個年歲,所以每年的這一天,會專門為這三個年歲的孩子熱烈地慶祝一番。這一天,小朋友會穿上的傳統和服,還會背上一個畫了松樹、烏龜或鶴等圖畫的小紙袋,紙袋里裝滿了爸爸媽媽買的糖塊和玩具。穿戴整齊后,爸爸媽媽會帶小朋友上神社,請求并謝謝神明給小朋友帶來安康和高興。
韓國
韓國的孩童節于1923年,從“男孩節”演化過來的。也是韓國的大眾假期,每年的5月5日。這一天,孩子們能夠縱情享用歡喜,爸爸媽媽要給孩子預備他們最想要的禮物。許多孩子也會在這天穿上韓服,體會傳統的韓國文明。
哥倫比亞
哥倫比亞將每年的7月4日定為孩童節。在這個節日里,全國的校園都要舉辦各種生動活潑的慶?;顒?孩童們還常常戴上林林總總的假面具,扮成小丑的姿態在街頭游玩,十分開心。
巴西
巴西的孩童節在8月15日,這一天正巧也是巴西的“全國防疫日”。所以,每到這個日子,各地的醫師們都要為孩子們治病,還要給5歲以下的孩童注射防止小兒麻痹癥的疫苗,標明政府十分關心孩童的安康。別的,巴西的“圣母顯靈日”10月12日也往往作為孩童節,有一些慶?;顒?。
瑞典
瑞典也把孩童節分得比擬細,每年的8月7日是“男孩節”,又稱為“龍蝦節”,意思是鼓動全國的小男孩學習龍蝦的英勇精力。這一天,孩子們要裝扮成龍蝦的姿態,扮演一些十分活潑可愛的節目。
12月13日則是瑞典的“女孩節”,又名“露西婭女神節”。露西婭是瑞典傳說中專門維護女孩的女神,每到這個節日,女孩子都要裝扮成女神的容貌,為其他孩子做好事。
俄羅斯
俄羅斯的孩童節和世界徹底“合拍”,就在6月1日。每逢孩童節降臨的時分,俄羅斯各地的孩子們都會興致勃勃地喜度個人的節日,還會扮演一些民族歌舞,校園里則舉辦慶?;顒?。
其實說起孩童節的來歷,與俄羅斯有重要相關。1949年11月,世界民主婦女聯合會在莫斯科舉辦理事會議。為了確保世界各國孩童的生存權、保健權和受教育權,改進孩童的日子,會議決定以每年的6月1日作為世界孩童節。
西班牙
西班牙的孩童節在1月5日,其實這是一個宗教節日,從西班牙語譯過來是“戲法國王之日”的意思。傳說很久以前,從東方來了三個國王——黑臉國王、黃臉國王和白臉國王到西班牙,這三個國王給大家帶來了美好和歡喜。他們仍是專門給小孩送禮物的“欽差大臣”。送禮物時刻就定在每年的1月5日,所以這個節日就和孩童掛上了鉤。
為慶祝這一節日,在1月5日黃昏、6日早晨,西班牙各地都有花車*?;ㄜ嚿稀叭齻€國王”不斷撒出各式糖塊來慰勞孩童。當*部隊抵達市政府或區政府的大門口時,凡能坐在國王腿上的孩童都能得到一件精巧的禮物,得到禮物的孩子也必須向國王確保一定會好好學習。
英國
1925年8月,54個國家的代表在瑞士日內瓦舉辦“孩童美好世界大會”,經過《日內瓦確保孩童誓言》?!妒难浴穼⑼Φ南碛谩⒇毟F孩童的救助、孩童營生時機的取得等疑問宣布熱切的呼吁。大會今后,各國政府先后擬訂本國的“孩童節”,借以鼓動孩童,使他們感到個人巨大、美好和歡喜,也使社會人士注重和保護孩童。英國政府定每年7月14日為英國孩童節。
德國
在冷戰期間,東西德國在兒童節上做法迥然不同。首先,日期就不一樣:東德定在6月1日,西德定在9月20日;其名字也不同:東德稱為“國際兒童節”,西德稱為“世界兒童節”。另外,節日的傳統也有區別。
在民主德國,兒童節開始于1950年,之后每年的這一天,都是孩子們一年中最開心的日子。往往會收到家長的祝福和禮物,在學校里也會舉行特別慶?;顒?例如郊游等。在聯邦德國,兒童節并沒有特別的意義,許多人甚至都不知道這個節日的存在。
隨著1990年德國統一,西德地區的兒童節日期和名稱成為全德國官方的統一標準。然而在東德的許多地區,人們仍然無法改變舊有的習慣和稱呼。因此,在每年的6月1日,許多家長仍然會和孩子一起慶祝兒童節的到來。
新加坡
新加坡節假日法規的第一條規定,10月1日兒童節當天不僅給小朋友放假,還要給所有大人放假。原因就在于如果只給小孩放假的話,大人都出去上班了,沒人陪小朋友玩,可憐的小朋友在兒童節當天只能在家看電視。另外,新加坡是一個福利特別高的國家,但是它的人口很少,這條有關兒童節的法規也有利于促進那些喜愛度假的年輕夫婦,通過多生小孩獲得更多的假期。
更有意思的是,新加坡的國家游樂場還專門為兒童節制訂了一條特殊規定,兒童節當天小朋友要購買全票,大人則要購買半票。這樣子,不僅讓小朋友高高興興體驗了一次做小大人的感覺,更讓大人們重新找回了久違的童年時光。而且,因為這條特殊規定,還曾經鬧出了一段令新加坡人捧腹大笑的趣聞。
伊斯蘭國家
大多數伊斯蘭國家將齋月后第14天定為“糖果節”,孩子們,這也是最快樂的兒童節。
篇2
【摘要】 目的: 通過監測哮喘兒童血清白細胞介素(IL)25、 嗜酸細胞趨化因子(Eotaxin)表達水平, 探討其水平變化及其在哮喘發病中的作用。方法: 收集哮喘急性發作期、 緩解期兒童及健康兒童的靜脈血標本, 用雙抗體夾心ELISA法測定血清IL25、 Eotaxin的水平。結果: 哮喘兒童急性發作期組血清IL25水平(56.75±11.68) ng/L顯著高于緩解期組(47.09±10.96) ng/L及健康對照組(45.77±10.43) ng/L,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關鍵詞】 哮喘; 兒童; 白細胞介素25; 嗜酸細胞趨化因子
支氣管哮喘是由多種細胞與因子參與的慢性氣道炎癥性疾病, 其發病機制極為復雜。目前認為: 細胞因子網絡的失衡是其發病的基礎, 而Th2細胞因子、 Eotaxin共同誘導的嗜酸性粒細胞的募集與浸潤, 進而引起的氣道炎癥則可能是發病的關鍵。為此, 我們檢測了不同時期哮喘兒童血清IL25、 Eotaxin的水平, 以探討其在支氣管哮喘中的變化及臨床意義。
1 對象和方法
1.1 研究對象 60例哮喘兒童均來自2006-09/2007-10我院兒科哮喘專業門診, 均符合2003年中華醫學會兒科分會呼吸學組修訂的兒童支氣管哮喘防治常規(試行)[1]診斷標準。據其病史及臨床表現分為兩組: 哮喘急性發作期組30例(男20例, 女10例), 年齡4~13歲, 平均7.5歲; 哮喘緩解期組30例(男19例, 女11例), 年齡4~15歲, 平均8.8歲; 對照組為我院同期健康體檢兒童27例(男18例, 女9例), 年齡4~14歲, 平均7.6歲, 均無變態反應性疾病史, 近期(1個月內)無全身感染性疾病、 未使用抗生素及糖皮質激素等。各組間兒童年齡及性別構成上均無統計學意義,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分別留取健康體檢兒童、 哮喘急性發作期及緩解期兒童靜脈血4 mL, 室溫靜置2 h, 以2 000 r/min離心10 min留取血清, 以-70℃冰箱保存留待一次性檢測用。應用美國R&D公司進口分裝的人IL25 ELISA定量檢測試劑盒及人Eotaxin ELISA定量檢測試劑盒測定IL25、 Eotaxin水平, 主要儀器為芬蘭Thermo公司生產的酶標儀(型號: DENLEY DRAGON Wellscan MK3, 分析軟件為Ascent software for Multiskan)和洗板機(型號: Wellwash 4 MK2); 數字顯示隔水式電熱恒溫培養箱(型號: PYXDHS)為上海躍進醫療器械廠生產。具體實驗操作步驟均嚴格按照試劑盒說明書進行。
1.3 統計學分析 檢測結果均以x±s表示, 實驗數據經SPSS13.0統計軟件包處理。各組間不同水平的比較采用方差分析、 t檢驗, 以P
2 結果
2.1 哮喘急性發作組、 緩解組兒童與正常對照組兒童血清IL25、 Eotaxin水平 三組間IL25水平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F=8.602, P
2.2 哮喘兒童血清IL25與Eotaxin水平之間的相關性 哮喘兒童血清IL25與Eotaxin水平明顯升高, 經直線相關Pearson分析發現兩者之間呈顯著正相關關系(r=0.642, P
3 討論
兒童哮喘是一種以氣道高反應性和氣道慢性炎癥為特征的變態反應性疾病, 研究表明在哮喘患兒中存在輔T細胞(Th細胞)功能失衡, 主要表現為Th1亞群功能低下, Th2亞群功能亢進。IL25是Th2細胞產生的細胞因子, IL25受體(IL25R)選擇性表達于Th2細胞[2], 且IL25可促進Th2細胞的分化, 故IL25可能與哮喘等Th2型免疫反應性疾病有關。本研究顯示, 哮喘急性發作期組兒童血清IL25含量明顯升高, 緩解期組降低, 且有研究發現IL25在哮喘患者的支氣管黏膜下表達上調[3], 提示IL25含量升高與哮喘發作有關。
圖1 哮喘兒童血清IL25與Eotaxin水平間的相關性
動物試驗證實: 無論是經氣道給予外源性的IL25還是轉基因在肺內內源性表達IL25, 均可引起Th2細胞因子如: IL4、 IL5、 IL13等以及Eotaxin的增多, 嗜酸性粒細胞的增多浸潤, 氣道高反應性等表現; 而給予抗IL25抗體可顯著降低致敏階段的氣道高反應性和IL5、 IL13的產生, 杯狀細胞增生, 嗜酸性粒細胞的浸潤和血清免疫球蛋白(Ig)E的分泌, 即使在有Th2型炎癥存在的激發階段也可降低其氣道高反應性[4]。提示IL25是調節肺部Th2型變態反應性炎癥的關鍵因子, IL25可通過對Th2細胞因子的調節而在哮喘的發病中起重要作用。
Eotaxin是趨化因子CC家族成員之一, 具有選擇性趨化嗜酸性粒細胞的功能, 能惟一選擇性地與嗜酸性粒細胞表面表達的CC家族趨化因子受體3 (CCR3) 結合, 從而趨化嗜酸性粒細胞向炎癥部位聚集, 引起嗜酸性粒細胞炎癥。大量研究表明, 支氣管哮喘時氣道黏膜Eotaxin 表達顯著增強, 其表達強度與支氣管壁嗜酸性粒細胞數及與哮喘嚴重度呈顯著正相關[5, 6]。而給予抗Eotaxin抗體可使致敏小鼠的支氣管肺泡灌洗液中嗜酸性粒細胞減少, 或給予CCR3的拮抗劑后減少嗜酸性粒細胞在過敏的氣道中的募集[7]。本研究結果表明, 在哮喘急性發期Eotaxin水平升高, 緩解期降低并接近正常水平。因而Eotaxin 升高是反映哮喘急性發作、 病情嚴重程度及氣道炎癥變化較為客觀的指標。
本研究結果顯示哮喘患者血清IL25和Eotaxin 呈正相關, 提示兩者具有量效關系。有研究表明, IL25不僅可以促進Eotaxin的表達, IL25還可延緩嗜酸性粒細胞的凋亡并呈劑量依賴性, 同時還可誘導嗜酸性粒細胞釋放趨化因子如單核細胞趨化1(MCP1)、 單核細胞炎性蛋白1α(MIP1α) 、 IL8、 IL6等[8, 9]。近來又有研究報道: 活化的Th2細胞可持續表達低水平的IL5, IL5可提高嗜酸性粒細胞的活性與壽命; 而活化的嗜酸性粒細胞可分泌IL25, IL25可促進經TSLPDC活化的Th2細胞產生細胞因子, 尤其是IL5的產生, 如此形成一個正反饋[2]。提示IL25與Eotaxin同樣具有趨化和調節嗜酸性粒細胞功能的作用, 兩者相互作用, 協同調節嗜酸性粒細胞在組織中的趨化、 活化及細胞毒性顆粒的釋放, 促進氣道變態反應性炎癥的發生, 參與哮喘的發病。
目前對哮喘治療的研究方向已轉向細胞因子領域, IL25、 Eotaxin 水平能反應哮喘氣道炎癥活動情況及疾病嚴重程度, 兩者具有正相關性, 對嗜酸粒細胞的功能有協同調節的作用。通過抑制其產生, 調節細胞因子網絡平衡, 控制以嗜酸性粒細胞增多及浸潤為主的慢性氣道炎癥, 將成為治療哮喘研究新的方向。
參考文獻
[1] 中華醫學會兒科分會呼吸學組、 中華醫學會《中華兒科雜志》編輯委員會. 兒童支氣管哮喘防治常規(試行)(2003 年修訂) [J]. 中華兒科雜志, 2004, 42(2): 100 -106.
[2] Wang YH, Angkasekwinai P, Lu N, et al. IL25 augments type 2 immune responses by enhancing the expansion and functions of TSLPDCactivated Th2 memory cells[J]. J Exp Med, 2007, 204(8): 1837-1847.
[3] Le’tuve’S, LajoieKadoch S, Audusseau S, et al. IL17E upregulates the expression of proinflammatory cytokines in lung fibroblasts[J]. J Allergy Clin Immunol, 2006, 117(3): 590 - 596.
[4] Ballantyne SJ, Barlow JL, Jolin HE, et al. Blocking IL25 prevents airway hyperresponsiveness in allergic asthma[J]. J Allergy Clin Immunol, 2007, 120(6): 1324 -1331.
[5] 朱訴陽, 呂麗麗, 夏春偉, 等. Eotaxin 和CCR3在哮喘豚鼠肺和骨髓組織的表達及調控[J]. 細胞與分子免疫學雜志, 2007, 23(6): 543-545.
[6] 李 靜, 李玉琴. 哮喘大鼠模型肺組織中嗜酸粒細胞趨化因子及肺組織和骨髓組織中嗜酸粒細胞趨化因子受體的表達[J]. 鄭州大學學報(醫學版), 2007, 42(1): 157-159.
[7] Das AM, Vaddi KG, Solomon KA , et al. Selective inhibition of eosinophil influx into the lung by small molecule CC chemokine receptor 3 antagonists in mouse models of allergic inflammation[J]. J Pharmacol Exp Ther, 2006, 318(1): 411-417.
篇3
【關鍵詞】兒童情緒 情緒調節策略 影響因素
【中圖分類號】G6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3)09-0255-01
情緒調節是人類早期社會發展的重要方面,也是個體適應社會生活的關鍵機制。情緒調節策略是具有目的性的情緒調節方法及手段,影響個體情緒調節的能力和水平。了解兒童情緒調節策略的類型和發展特點及其影響因素,將有助于兒童積極情緒調節能力的形成并維護其心理健康。
一、兒童情緒調節策略的類型
兒童情緒調節研究對情緒調節策略的分類與成人研究有很大不同。國內比較有代表性的幼兒情緒調節策略分類是將其分為認知重建、問題解決、替代活動、發泄、被動應付和自我安慰六類。[1]認知重建是兒童用積極的方式來看待挫折或其他消極事件,對消極情境中的各項參數進行重新思考或重新解釋。問題解決指兒童積極面對問題,通過自身的力量,采取一切可能的適應和手段來消除挫折來源、擺脫所面臨的困境,減少或消除消極情緒。發泄指兒童旨在通過運用破壞性或傷害性的行為來表達和宣泄自己的消極情緒。被動應付指兒童不主動地采取任何積極的行動來解決所面臨的問題,而是離開或回避引發消極情緒的情境。替代活動就是把注意力從引發挫折或消極情緒的情境中轉移開來,投入其他可被觀察到的活動之中。自我安慰指兒童運用一些話語來安慰自己或在行為上重復相同的、無意義的身體動作。
二、兒童情緒調節策略的發展特點
兒童情緒調節策略的發展主要具有以下顯著特點:第一,從依賴他人導向的社會策略到自我引導的個人策略。第二,隨年齡增長,出現越來越多的內在策略。如Masters研究發現,2歲前兒童的情緒調節策略主要是通過感覺運動方式來進行;4―5歲的兒童更多地使用認知方式,如分心、樂觀的思考、轉變觀念等進行更積極的評價來調節情緒體驗。[2]第三,使用策略和情境配對的能力隨發展而進步。隨著年齡增長,兒童的認知能力逐漸成熟和復雜化,具備轉移注意力到其他事物、以象征能力轉換情景的能力,使用多種解決問題的方法。[3]實證研究表明,3歲兒童更傾向于使用情緒釋放策略,4歲兒童較多的使用建構性策略,5歲兒童更喜歡使用回避策略。由此可見,幼兒期兒童的情緒調節策略是不斷發展和不穩定的,但無論是哪種策略的嘗試,都對其以后情緒調節策略的選擇準備了信息基礎。[4]
三、兒童情緒調節策略的影響因素
(一)教養方式對兒童情緒調節策略的影響
1.親代教養
(1)父母對孩子情緒反應的關注。父母能否對孩子發出的情緒信號做出及時的反應,對孩子情緒調節能力發展和情緒調節策略的使用有很大影響。研究發現,在親子互動中,如果父母面無表情,嬰兒的積極情緒反應少,消極、冷漠的情緒反應多,并更多采用自我安慰或視線轉移等情緒調節方式[5];相反,如果父母對孩子的情緒反應方式是積極的,則會培養孩子對自身情緒的意識和注意,提高孩子的情緒調節能力。
(2)父母對孩子情緒表達的態度。不同的父母對孩子情緒的表達態度存在差異,而這些差異可能會對兒童情緒調節策略的運用和情緒調節能力的發展產生影響。研究發現,對情緒表達的控制過于嚴格會導致孩子隱藏消極情緒,特別是受到虐待的兒童,在碰到沖突情境的時候,通常會抑制自己的情緒表達,表現出較低的情緒調節能力。[6]
(3)父母與孩子間的情緒談話。一項針對3歲孩子的情感觀點采擇研究發現,母親在討論家庭成員的情緒上花的時間越多,孩子的情感觀點采擇能力越好。[7]另有研究表明,常常與父母討論情緒問題的兒童具有更多的情緒調節策略。[8]
2.隔代教養
調查研究表明,城鄉隔代教養幼兒在認知重建和發泄上均存在顯著差異。城鄉之間的祖輩在生活環境、社會經歷等方面的不同,造成了其在對待不同事物時不同的情緒反應和選擇不同的處理策略,幼兒和祖輩長期相處,進而也就會對幼兒情緒調節策略的選擇產生不同的影響。祖輩的文化程度對兒童的認知重建、發泄和自我安慰有著顯著影響。文化程度越高的祖輩在看待問題時要比文化程度低的祖輩更為清晰、全面和透徹。[9]
(二)兒童自身的特質對情緒調節策略的影響
1.兒童氣質類型
實證研究對各種氣質類型的兒童進行比較時發現,易養型兒童比難養型兒童更多地運用問題解決的策略,更少地運用被動應付的調節策略,而難養型兒童對認知重建的策略運用最少。易養型兒童更多地傾向于運用具有積極意義的調節策略,而難養型兒童恰好相反。隨著年齡的增長,易養型兒童會更多地轉向主動應付或認知重建等相對更復雜、更高級的調節策略,而難養型兒童卻仍舊囿于相對低級的情緒調節策略,不肯付出更多的意志努力。[10]
2.兒童間性別差異
研究表明,不同性別的兒童在表達憤怒情緒時存在顯著差異,女孩更善于調節憤怒情緒,男孩則更多地出現破壞。研究者認為,男孩似乎覺得他們在選擇表達憤怒的方式時較少受限制,因而更多地考慮如何使自己心里更舒服;女孩調節消極情緒的能力更為明顯地受到父母和社會化的影響,對女孩的憤怒加以管理和控制也是文化習俗之一。
此外也有研究認為,情境也會對兒童情緒調節策略使用產生影響,實證研究表明,在不同情境中兒童情緒調節策略的使用存在顯著差異,但具體成因仍有待于進一步的探究。
參考文獻:
[1][10]陸芳.學齡前兒童情緒調節策略的發展及其相關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碩士論文,2004.
[2]劉凌.兒童情緒調節策略的發展及其對教育的啟示[J].遼寧教育行政學院學報,2011,28(6).
[3]唐荷花,呂曉.幼兒情緒調節策略研究述評[J].教育導刊,2011,1.
[4]徐西良.兒童情緒調節能力的研究綜述[J].社會心理科學,2012,5.
[5][6]Mikulincer M, Shaver P R. Attachment Theory and Affect Regulation: The dynamics, development, and cognitive consequences of attachment-related strategies [J]. Motivation and Emotion, 2003,27(2),34-46.
篇4
除了這個國際上統一的兒童節,世界上很多國家還有專屬于本國的兒童節,慶祝方式不同、習俗特點各異。本期我們就將為大家細數各國趣味十足的兒童節。
各國“兒童節”時間
泰國:1月的第二個星期六
印度:11月14日
印尼:7月23日
新加坡:10月1日
韓國:5月5日
日本:3月3日、5月5日、11月15日
土耳其:4月23日、齋月后第14日
英國:7月14日
瑞典:8月7日、12月13日
俄羅斯:6月1日
巴西:8月15日
哥倫比亞:7月4日
南亞:泰國、印度
泰國:與水難分的節日
在沿海多水、氣候濕熱的泰國,孩子們的節日被人性化地安排在了每年1月的第二個星期六。這一天,泰國大多數父母都會帶自己的孩子外出游玩或參加聚會,過一個快樂充實的兒童節。在一些生活較為困難的家庭中,孩子們習慣聚集在水中,共同玩耍。
印度:紀念日是兒童節
作為一個曾經被占領過的國家,印度人民非常珍惜來之不易的自由和獨立。為了讓孩子們從小珍惜自由,印度將獨立后的第一任政府總理莊亞魯的誕辰紀念日作為兒童節,也就是每年的11月14日。在這個特別的日子里,印度的兒童會表演各種民族氣息濃郁的舞蹈、樂器,官方也會組織一些慶?;顒?,烘托節日氣氛。東南亞:印尼、新加坡
印尼:政府出面同慶祝
印度尼西亞的兒童節定于每年的7月23日。由于印尼貧富差距較大,貧困人口較多,這一天孩子們也是以不同的方式度過:家境好的孩子上游樂場、逛商場;貧苦的孩子卻依然要幫助家里打工掙錢。為了孩子們能夠享有歡快的節日,政府會在首都雅加達舉辦大型慶?;顒?,讓有條件的孩子都能夠參與進來。2004年,總統梅加瓦蒂還親自現身慶典現場,表達了對孩子們的希望與祝福。
新加坡:尊重、愛護、歡樂
經濟發達的新加坡更注重對孩子的教育與培養,他們將每年的10月1日定為本國的兒童節。在這一天,一向忙碌的新加坡父母都會特意休假,帶著孩子去好玩的地方共同開心、享受節日的快樂。他們希望通過特意的休假與陪伴,讓孩子感受到童年的幸福和快樂以及全社會的重視與愛護。
東亞:韓國、日本
韓國:節日禮物不可少
韓國傳統的兒童節是每年的5月5日。節日來臨之前,爸媽們都會精心地為自己的孩子準備他們最希望擁有的禮物,各大購物中心也紛紛配合節日氣氛,進行各種促銷活動。在禮物的選擇上,爸媽一般都以實用為主,比如書籍、衣服、玩具等。也有一些父母覺得最好的禮物應該是孩子喜歡的,他們通常提倡在節日當天與孩子共同挑選禮物。這樣,孩子不僅擁有了自己最愛的節日禮物,還能充分體會到“我是小主人”的節日氣氛。
日本:一年三次兒童節
日本是世界上慶祝兒童節次數最多的國家,除了國際兒童節,他們一年還要慶祝三次兒童節,其慶祝方式充滿了濃濃的日本風情。
在日本,一年中最早來到的兒童節是3月3日的女孩節。這個節日是專門為日本的小女孩設立的,每到這一天,有女兒的父母會在家里設置一個陳列臺,臺上放上穿著日本和服的漂亮女娃娃玩偶,作為給自己女兒的節日禮物。
過完女孩節不久,就到了每年5月5日的男孩節。這一天,日本家家戶戶同樣會在家里放置武士裝扮玩偶作為兒子的節日禮物。同時,為了祝福家里的男孩健康、快樂,很多家庭會用紙或布做成色彩鮮艷、形狀像鯉魚的彩帶,然后把這些彩帶掛在竹竿上,并將其與金色的風車綁在一起,懸掛在屋頂上。之所以這樣做,是因為日本人希望自家的男孩能夠像鯉魚一樣充滿活力。所以,這一天又稱“鯉魚日”。
11月15日,日本又有一群幸福的孩子迎來“七五三”兒童節。在日本習俗里,3歲、5歲和7歲是小朋友特別幸運的三個年紀,所以每年的這一天,會專門為這三個年紀的孩子熱鬧地慶祝一番。這些被贈予特殊祝福的孩子們穿著傳統和服,背上一個畫了松樹、烏龜或鶴等圖案的小紙袋(紙袋里裝滿了父母買的糖果和玩具)和父母一同前往神社,祈求并感謝神明給他們帶來健康和快樂。
中亞:土耳其
土耳其:多過兩個兒童節
說到過兒童節,土耳其的孩子們也很幸福,不僅每年有三個兒童節可過,三個節日的時間也分配得比較均勻,分別是每年的4月23日、6月1日、齋月后第14天(一般在10月或11月)。
土耳其兒童節場面非常隆重。節日當天,不僅有眾多本國的現場表演,在與歐洲相鄰的小鎮上,還能看到不少外國表演團隊共同慶祝。能歌善舞的土耳其兒童從小就有著強烈的表演欲望,總是能夠忘我地沉醉在音樂和舞蹈之中。在音樂中,孩子們能夠享受到輕松與愉悅,釋放自己的能量與激情。
作為伊斯蘭教國家,土耳其的孩子們還能享受到另一個節日:糖果節。伊斯蘭國家將齋月(伊斯蘭教歷9月)后第14天定為“糖果節”?!疤枪潯币话銥槠?天,孩子們三五成群,到附近的各家各戶索要糖果。按照當地傳統習俗,任何人都不能拒絕孩子的要求,所以這一天,孩子們總是能夠滿載而歸。
歐洲:英國、瑞典、俄羅斯
英國:全民公開慶祝日
英國將每年的7月14日定為本國的兒童節。節日當天,舉行各種全民公開慶?;顒樱杭文耆A游樂場對兒童打折、部分游樂場所免費開放、商家奉送各種小禮物等等。大人們希望,在這豐富的一天中,孩子們能與家人或是朋友共同享受歡樂、體會英國傳統文化。
瑞典:男孩女孩各不同
瑞典人將兒童節細分,分法類似于日本。每年為男孩和女孩各制定了一個屬于自己的節日。
夏季,留給熱情的男孩。每年的8月7日是“男孩節”,又稱為“龍蝦節”,意思是鼓勵全國的小男孩學習龍蝦的勇敢精神。這一天,男孩們要打扮成龍蝦的樣子,表演一些活潑可愛的節目。
冬季,屬于安靜的女孩。每年的12月13日是“女孩節”,又叫“露西婭女神節”。露西婭是瑞典傳說中專門保護女孩的女神,每到這個節日,女孩子都要打扮成女神的模樣,為其他孩子做好事。這樣的安排,寄托了大人們對女孩的希望:長大后可以像女神一樣善良高雅。
俄羅斯:兒童節的誕生地
俄羅斯的兒童節和國際完全“合拍”,就在6月1日。俄羅斯兒童節的慶祝方式和中國非常相似。孩子們會興高采烈地歡度自己的節日,還會表演一些民族歌舞,學校里也會舉行些慶?;顒?。
美洲:巴西、哥倫比亞
巴西:兒童節更重健康
巴西的兒童節是每年的8月15日,這一天正好也是巴西的“全國防疫日”。所以,每到這個日子,各地的醫生們都要為孩子們看病,還要給5歲以下的孩子注射預防小兒麻痹癥的疫苗。
篇5
日本的兒童節
日本是世界上慶祝兒童節次數最多的國家,他們一年要慶祝三次兒童節,而且慶祝方式十分有意思,充滿了濃濃的日本風情。
3月3日女孩節:這個節日是專門為小女孩設立的,每到這一天,家中有女兒的父母會在家里設置一個陳列臺,臺上放上穿著日本和服的漂亮女娃娃玩偶,作為給自己女兒的節日禮物。
5月5日男孩節:節日當天,有兒子的家庭,門前都懸掛“鯉魚旗”,表示鯉魚跳龍門的意思。鯉魚旗,用布匹或綢緞裁成“空心鯉魚”,分黑、紅和青藍三種顏色。黑,代表父親;紅,代表母親;青藍代表男孩自己。家里有幾個男孩兒,門口就懸掛幾面青藍旗。青藍旗子越多,表示這家的哥們兒就越多。在日本人心目中,鯉魚象征力量和勇氣。
11月15日“七五三”兒童節:在日本習俗里,三歲、五歲和七歲是小朋友特別幸運的三個年紀,所以每年的這一天,會專門為這三個年紀的孩子熱鬧地慶祝一番。這一天,小朋友會穿上的傳統和服,還會背上一個畫了松樹、烏龜或鶴等圖案的小紙袋,紙袋里裝滿了父母買的糖果和玩具。穿戴整齊后,父母會帶小朋友上神社,祈求并感謝神明給小朋友帶來健康和快樂。
韓國的兒童節
韓國的兒童節于1923年,從“男孩節”演變過來的。也是韓國的公眾假日,每年的5月5日。這一天,孩子們可以盡情享受歡樂,父母要給孩子準備他們最想要的禮物。很多孩子也會在這天穿上韓服,體驗傳統的韓國文化。
哥倫比亞的兒童節
哥倫比亞將每年的7月4日定為兒童節。在這個節日里,全國的學校都要舉行各種生動活潑的慶?;顒?,兒童們還常常戴上各式各樣的假面具,扮成小丑的樣子在街頭玩耍,十分開心。
巴西的兒童節
巴西的兒童節在8月15日,這一天正好也是巴西的“全國防疫日”。所以,每到這個日子,各地的醫生們都要為孩子們看病,還要給5歲以下的兒童注射預防小兒麻痹癥的疫苗,表明政府十分關心兒童的健康。另外,巴西的“圣母顯靈日”10月12日也往往作為兒童節,有一些慶?;顒?。
瑞典的兒童節
瑞典也把兒童節分得比較細,每年的8月7日是“男孩節”,又稱為“龍蝦節”,意思是鼓勵全國的小男孩學習龍蝦的勇敢精神。這一天,孩子們要打扮成龍蝦的樣子,表演一些非?;顫娍蓯鄣墓澞?。
12月13日則是瑞典的“女孩節”,又叫“露西婭女神節”。露西婭是瑞典傳說中專門保護女孩的女神,每到這個節日,女孩子都要打扮成女神的模樣,為其他孩子做好事。
俄羅斯的兒童節
俄羅斯的兒童節和國際完全“合拍”,就在6月1日。每當兒童節來臨的時候,俄羅斯各地的孩子們都會興高采烈地歡度自己的節日,還會表演一些民族歌舞,學校里則舉行慶?;顒?。
其實說起兒童節的來歷,與俄羅斯有重要關聯。1949年11月,國際民主婦女聯合會在莫斯科舉行理事會議。為了保障世界各國兒童的生存權、保健權和受教育權,改善兒童的生活,會議決定以每年的6月1日作為國際兒童節。
西班牙的兒童節
西班牙的兒童節在1月5日,其實這是一個宗教節日,從西班牙語譯過來是“魔術國王之日”的意思。傳說很久以前,從東方來了三個國王——黑臉國王、黃臉國王和白臉國王到西班牙,這三個國王給人們帶來了幸福和歡樂。他們還是專門給小孩送禮物的“欽差大臣”。送禮物時間就定在每年的1月5日,于是這個節日就和兒童掛上了鉤。
為慶祝這一節日,在1月5日傍晚、6日早晨,西班牙各地都有花車*。花車上“三個國王”不斷撒出各式糖果來慰問兒童。當*隊伍到達市政府或區政府的大門口時,凡能坐在國王腿上的兒童都能得到一件精美的禮品,得到禮品的孩子也必須向國王保證一定會好好學習。
英國的兒童節
1925年8月,54個國家的代表在瑞士日內瓦舉行“兒童幸福國際大會”,通過《日內瓦保障兒童宣言》?!缎浴穼和竦南硎?、貧苦兒童的救濟、兒童謀生機會的獲得等問題發出熱切的呼吁。大會以后,各國政府先后訂定本國的“兒童節”,借以鼓舞兒童,使他們感到自己偉大、幸福和歡樂,也使社會人士重視和愛護兒童。英國政府定每年7月14日為英國兒童節。
德國的兒童節
在冷戰期間,東西德國在兒童節上做法迥然不同。首先,日期就不一樣:東德定在6月1日,西德定在9月20日;其名字也不同:東德稱為“國際兒童節”(internationalerKindertag),西德稱為“世界兒童節”(Weltkindertag)。另外,節日的傳統也有區別。
在民主德國(東德),兒童節開始于1950年,之后每年的這一天,都是孩子們一年中最開心的日子。往往會收到家長的祝福和禮物,在學校里也會舉行特別慶?;顒?,例如郊游等。在聯邦德國,兒童節并沒有特別的意義,許多人甚至都不知道這個節日的存在。
隨著1990年德國統一,西德地區的兒童節日期和名稱成為全德國官方的統一標準。然而在東德的許多地區,人們仍然無法改變舊有的習慣和稱呼。因此,在每年的6月1日,許多家長仍然會和孩子一起慶祝兒童節的到來。
新加坡的兒童節
新加坡節假日法規的第一條規定,10月1日兒童節當天不僅給小朋友放假,還要給所有大人放假。原因就在于如果只給小孩放假的話,大人都出去上班了,沒人陪小朋友玩,可憐的小朋友在兒童節當天只能在家看電視。另外,新加坡是一個福利特別高的國家,但是它的人口很少,這條有關兒童節的法規也有利于促進那些喜愛度假的年輕夫婦,通過多生小孩獲得更多的假期。
更有意思的是,新加坡的國家游樂場還專門為兒童節制訂了一條特殊規定,兒童節當天小朋友要購買全票,大人則要購買半票。這樣子,不僅讓小朋友高高興興體驗了一次做小大人的感覺,更讓大人們重新找回了久違的童年時光。而且,因為這條特殊規定,還曾經鬧出了一段令新加坡人捧腹大笑的趣聞。
伊斯蘭國家的兒童節
大多數伊斯蘭國家將齋月后第14天定為“糖果節”,孩子們,這也是最快樂的兒童節。
篇6
春節的習俗實在歷史中沿襲下來的,比如“臘月二十四,撣塵掃房子”的掃塵,掃塵在民間的說法是因為“塵”與“陳”諧音,新春掃塵有“除陳布新”的涵義,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窮運、晦氣統統掃出門。這一習俗寄托著人們破舊立新的愿望和辭舊迎新的祈求。
另一種習俗是大街小巷都看得見的,沒錯,就是貼
春聯和窗花。春聯也叫春貼、對聯、桃符等,它以工整、對偶、簡潔、精巧的文字描繪時代背景,抒發美好愿望,是我國特有的文學形式。而在民間人們還喜歡在窗戶上貼上各種剪紙——窗花。窗花不僅烘托了喜慶的節日氣氛,也集裝飾性、欣賞性和實用性于一體。
除了這些貼的,還有守歲,拜年,點爆竹,蒸年糕,包餃子等習俗,在小孩子眼中,也許拜年是最好的習俗,因為拜年可以得到壓歲錢,據說壓歲錢可以壓住邪祟,因為“歲”與“祟”諧音,晚輩得到壓歲錢就可以平平安安度過一歲。
蒸年糕,年糕因為諧音“年高”,再加上有著變化多端的口味,幾乎成了家家必備的應景食品。年糕的式樣有方塊狀的黃、白年糕,象征著黃金、白銀,寄寓新年發財的意思。真正過年的前一夜叫團圓夜,離家在外的游子都要不遠千里萬里趕回家來,全家人要圍坐在一起包餃子過年,你們知道餃子的來歷嗎?相傳東漢末年,“醫圣”張仲景辭官回鄉時,正好趕上冬至這一天,他看見老百姓饑寒交迫,兩只耳朵凍傷,當時傷寒流行,病死的人很多。張仲景總結300多年的臨床實踐,在當地搭了一個醫棚,支起一面大鍋,煎熬羊肉等祛寒提熱的藥材,用面皮包成耳朵形狀,煮熟之后連湯帶食贈送給窮人。
篇7
如果幼兒缺乏正確的角色意識,不懂得每個角色的獨特含義,不知道如何正確扮演社會角色和如何進,行角色轉換,那么幼兒將難以正確認識自己需要的是什么、自己該做什么、自己能做什么。 “小大人”穿著成人的服裝、模仿著成人的動作、做著成人的事情。這些典型的行為是因為幼兒缺乏正確的角色意識,是幼兒過早成人化的表現。培養幼兒正確的角色意識,有利于幼兒明確自己是誰,自己應該干什么,自己能夠干什么。
1 幼兒園創設適合幼兒的生活環境,培養幼兒正確的角色意識。不論是環境的創設、教學內容的選擇、教玩具的投入,還是教師言行舉止都要注意適合幼兒的年齡特點。例如,小班語言活動“小朋友愛上幼兒園”,就是通過兒歌的形式培養幼兒正確的角色意識,讓幼兒懂得各種不同的小動物喜歡在什么地方玩,自己目前該去什么地方學習,自己該做什么,表達愛上幼兒園的心情。
2 家長引導孩子做適合自己年齡的事情,培養孩子正確的角色意識。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師。通過家長的言傳身教,能夠潛移默化地把現世的各種社會文化規范、生活技能和傳統道德習俗等價值體系傳遞給孩子,使其在體格成長的同時也獲得品格的塑造和人性的完善。但令人遺憾的是,經常在一些家庭中看到孩子像模像樣地模仿成人表演各種節目,而家長還引以為豪,覺得自己的孩子很能干,家長的贊賞讓孩子以為這樣的表現是適合自己的。為了博得他人的贊賞,孩子會繼續扮演不適合自己年齡的角色,養成了錯誤的角色意識。因此,當孩子表現出與自己年齡特點不相符的行為時,家長要及時制止,積極引導孩子做適合自己年齡的事情,培養孩子正確的角色意識,知道什么是適合自己的,自己該做什么,預防孩子過早成人化。
(鄭秀鳳,永春縣東平中心幼兒園)
如何防止童年的消逝
如何防止童年的消逝?基爾伯恩提供了三種方法:一是“限制”孩子接觸電子媒體;二是重視兒童閱讀和“親子共讀”;三是拒絕性感文化。
所謂限制孩子接觸電子媒體,第一,要限制孩子在媒介前的時間,第二,要仔細監督孩子接觸的媒介的內容,并持續為他們提供有關媒介內容的主題和價值方面的批評?;鶢柌髡f,兒童電視劇的原則應該是“娛樂至上”,而不是“教化第一”,如走紅全球的《天線寶寶》,它沒有明確的教育目標,而是希望孩子們在感受嬉笑玩鬧的樂趣中,培養起自信自尊。
對于重視閱讀和“親子共讀”,基爾伯恩認為,首先,社會都應重視兒童閱讀,家長和學校都應該鼓勵兒童多看書,,出版社要為兒童提供優秀書籍的書單,而一些經典讀物如《小王子》、《獅子王》等更適合家長和兒童一起閱讀,這些書中的主角沒有刻意性,更容易成為孩子愿意親近的偶像或者伙伴。
針對拒絕性感文化,基爾伯恩說,“在街頭,隨處可見一些女童穿著緊身衫,上面寫著‘男孩太多,時間太少’,家長認為這話很好玩,但到了孩子性發育的時候,這種話語往往會對孩子產生不良的影響。很多時候孩子的衣服是由其母親挑選的,所以拒絕性感文化應該從家長做起?!?/p>
(朱潔,摘自《新聞晚報》)
去成人化――正確對待成長過程
俄羅斯著名批評家別林斯基說:“凡事各有其序。勉強的、過早成熟的兒童是精神上的畸形兒?!币驗槌砷L不僅有量的要求,更有質的規定,只追求“智力成長”的成年化過程,既不符合成長量上的要求,也沒有達到成長質的規定,這樣的成長必然是不合格、最終會被淘汰的。因此,要讓兒童去成人化,就必須把兒童當兒童看,不要以“成人的標準”要求他、束縛他,而要讓他自由地在屬于他們的世界中去經歷、去體會、去磨煉,并在經歷中積累經驗,在磨煉中鍛煉意志,在體會中收獲成熟。
此外,成長不僅追求結果,更看重過程??释砷L是每一名兒童的心理訴求,但是,如果過早地把成人世界全部展現在兒童面前,則會嚴重破壞兒童對“成人世界”的向往所產生的心理張力。同時也讓兒童喪失了成長的樂趣和動力,就好像一部已經知道結局的小說,是無法激起讀者的興趣和閱讀愿望的。因此,保持成人世界對兒童的神秘感是必要的,甚至有時為了達到這個目的,善意的欺騙也是應該的。電影《美麗人生》中的父親,為了讓兒子的心靈不遭受戰爭的負面影響,就故意把這場戰爭說成是一場游戲。因為對兒童來說,他們在很多方面尚缺乏“免疫力”,承受不起過于沉重的心靈打擊。而作為成人,在兒童具備是非善惡的判斷能力之前,有義務有責任去保護他們,讓他們有理由相信“人生是有趣的”、“世界是美好的”。而一旦讓他們擁有了這樣的信仰,我們就不必擔心他們在成長中遭遇的挫折會擊垮他們,我們也不必擔心他們在以后的人生道路中會因一時失足而喪失活著或繼續發展的勇氣。
(郭子東 吳葭葭,摘自《家庭醫生》下半月)
請別催我長大
中國自古就有“揠苗助長”的故事,農夫為了自家地里的秧苗長得快一些,就把每棵秧苗拔高了一點兒,結果這些秧苗不但沒長高,反而很快就枯死了。
心理學家David Elkind在25年前就提出了“催促兒童”這一問題,25年后的今天,他認為這種情況變得更加嚴重了,比如以前只是一些父母讓孩子忙于各類足球課、鋼琴課和藝術課等,現在發展到社會、學校、網際網絡、現代化的電子技術都或多或少地加入到催促幼兒成長中來。一些過于超前的玩具、電子游戲、生活方式,不適合幼兒的“兒童節目”等等,都讓幼兒逐漸遠離自然單純的幼兒游戲生活,變成了外表稚嫩、內心復雜的“小大人”。
那么作為父母,我們如何能在有限的范圍內給孩子提供一個符合其年齡特點的成長環境呢?
建立一個合理寬松、有伸縮性、符合孩子興趣特點的時間表或活動表。幼兒喜歡穩定、有規律的生活,這會讓他們產生安全感和歸屬感。另外時間表的伸縮性很重要,因為這樣會為自己和孩子都留有余地,不會總在“最后時刻”急促地做事情?,F代繁忙的工作族父母們常常會一廂情愿地讓孩子按照自己要求的生活方式去生活,孩子像是一個物件一樣,從一個地方被移到另外一個地方,他們不顧孩子自己的想法和需要。請我們大家都試著從孩子的角度考慮問題,也許我們就能更好地理解他們。
勇敢地對不符合孩子年齡的活動、時尚潮流說“不”。許多家長有時有這樣一個顧慮,別的孩子有的,我的孩子沒有,擔心自己的孩子是不是落后了。流行的不一定就是好的,時尚的不一定就適合孩子,請不要盲目跟著所謂的時尚潮流走。如果您覺得露背裝、露臍裝、手機不適合您的孩子,請您對孩子說“不”。
選擇合適的兒童節目、圖書和玩具給孩子。目前許多所謂的“兒童節目”,“兒童圖書”,充斥著一些有關暴力、恐怖或者過于成年化的內容。圖書和電視節目在幼兒的世界中扮演了一個示范的角色,影響巨大。如果能善用,會扮演一個積極的角色,否則情況會變得更加糟糕。
留出一些特殊的時間給孩子,一起做游戲,一起去看樹下的螞蟻,多和孩子做他們喜歡做的事情。我至今仍然記得兒時與父親嬉戲的場景,那種快樂的感覺永遠難忘。雖然那時沒有什么高檔的玩具,也沒有精彩的電視節目,但是,義親的愛和時間是我一生中最珍貴的回憶之一。
篇8
我喜歡的校園活動
學校開展的校園活動豐富多彩,有學唱民族歌曲、學跳民族舞蹈、中隊會展示······在這一項項活動中,我最喜歡的還是5月31日在水立方召開的大隊會。
那天5點左右,我們來到了奧運游泳場館——國家游泳中心(水立方)。待大家全部坐好后,隊會正式開始。合唱隊員先演唱歌曲,接著就是一年級小同學入隊儀式。一年級學生代表一個個精神抖擻的走上舞臺,給55個少數民族同學獻上花環,伴隨著隊歌,少數民族同學為一年級同學配帶紅領巾。儀式結束后,少數民族同學跟我們一一見面打招呼?!拔沂嵌弊宓?,我叫黃訓節······”少數民族伙伴做自我介紹,還簡單的介紹了自己的民族。聽完他們介紹,我吃了一驚。
原來還有很多少數民族我連聽都沒聽說過,更別說了解他們的風土人情了!看來我以后還要多學習,掌握更多知識。幾位少數民族伙伴代表還為我們表演了節目,其中有獨具風韻的舞蹈,特點鮮明的歌曲等等很多。這次我真正了解了少數民族,他們有自己的習俗,獨特的歌舞。雖然歌中的方言我聽不懂,但我還是感覺它有一種說不出的、特殊的美麗;雖然我并不懂舞蹈,但我還覺得舞蹈十分優雅。我更深地領悟到了民族文化的多姿多彩,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節目演完了,緊接著,我們到場的所有同學為少數民族哦同學表演了我們自編的5段民族舞蹈。舞蹈動作非常優美,少數民族的同學們也跟我們跳了起來。一時間,我們都融入到舞蹈之中了。伴隨著優美的歌曲,這次大隊會結束了。為了慶祝六一兒童節,我們還觀看了情景劇北京的傳說。
我喜歡這次民族活動,它讓我懂得了許多知識,也給我帶來了很多歡樂。
篇9
那么,我們的歷代祖先,在少兒時期都玩些什么呢?生活又怎樣呢?這可從古人遺留的詩詞中管窺一斑。
唐代詩人杜牧在《清明》一詩中寫道:“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毙腥顺钅c欲斷,可以找酒家避雨,而牧牛的孩子卻在春寒料峭的雨中放牧,多么辛勞啊!劉克莊在《冬景》詩中說“晴窗早覺愛朝曦,竹外秋聲漸作威;命仆安排新暖閣,呼童熨貼舊寒衣”;蘇軾的《花影》有句“重重疊疊上瑤臺,幾度呼童掃不開”;唐代賈島《尋隱者不遇》曰“松下問童子,言師采藥去”……這些農村孩童,小小年紀,或為童,或為仆,或從藝,已經從業謀生。宋詞人辛棄疾的《清平樂?村居》就以寫實的語氣說:“大兒鋤豆溪東,中兒正織雞籠?!?/p>
古代兒童雖有勞作之苦,但也苦中寓樂,童趣盎然。唐詩、宋詞都有不少描寫兒童天真活潑形象的佳句。詩人范成大史稱“田園詩人”,他在組詩《田園雜興》中寫道:“雨后山家起較遲,天窗曉色半熹微。老翁欹枕聽鶯囀,童子開門放燕飛。”一場春雨剛過,辛勤的農民可稍緩耕作澆灌之勞,老者難得多睡,晚些起床,可是生性好動的孩童卻睡不住了,急急忙忙打開屋門,讓棲息堂梁、啾啾作語的燕子早些飛向雨過晴朗的藍天。范成大把兒童向往明媚春光的歡躍情態寫得活靈活現。
唐代詩人杜甫在《江村》寫道:“老妻畫紙為棋局,稚子敲針作釣鉤。”稚子閑來無事,自制釣鉤,欲作垂釣之樂。宋代胡令能的《小兒垂釣》更是把頑童垂釣寫得惟妙惟肖:“蓬頭稚子學垂綸,側坐莓苔草映身,路人借問遙招手,怕得魚驚不應人?!彼稳死渍鸬摹洞逋怼酚芯洹澳镣瘹w去橫牛背,短笛無腔信口吹”,牧童短笛躍然紙上。范成大《回家》中的“晝出耘田夜績麻,村莊兒女各當家。童孫未解供耕織,也傍桑陰學種瓜”,表現了農家少兒從小喜愛勞動的天性。辛棄疾的“最喜小兒無賴,溪頭臥剝蓮蓬”,這小孩看著哥哥鋤豆、織籠,自己卻淘氣地臥剝蓮蓬,頑皮可愛的神情刻畫得多么傳神。
楊萬里還寫了不少描繪兒童天真爛漫形象的詩句,如:“日長睡起無情思,閑看兒童捉柳花”;“籬落疏疏一徑深,樹頭花落未成陰,兒童急走追黃蝶,飛入菜花無處尋”;“戲拘清泉灑蕉葉,兒童誤認雨聲來”……由此可見,兒童的無邪活潑在哪個時代都是一樣的。
清?孔尚任《甲午元旦》曰:“蕭疏白發不盈顛,守歲圍爐竟廢眠。剪燭催干消夜酒,傾囊分遍錢。聽燒爆竹童心在,看換桃符老興偏。鼓角梅花添一部,五更歡笑拜新年?!痹娭小奥牊裢脑凇迸c孩子有關,詩人像孩子一樣圍爐守歲,竟忘記了睡覺。詩心即童心,除夕是中國人必過的一種文化習俗,守了歲,生活才完整。
清?袁枚《所見》有句:“牧童騎黃牛,歌聲振林樾。意欲捕鳴蟬,忽然閉口立。”這年仲夏,詩人袁枚騎著小毛驢行走在江南道上,蟬兒一大早就“吱吱”地叫個不停,老詩人一邊咀嚼著上好的茶絲,一邊對書童說:“今天又是個大好的晴天,一路就聽昆蟲音樂家對大自然的絕唱吧?!钡搅松挝纾柖纠崩钡貢裰蟮?,湖泊水澤蒸騰著一層白煙,江南的夏天熱得薄如蟬翼。袁枚吟誦道:“垂矮飲清露,流響出疏桐。居高聲自遠,非是藉秋風。”書童說這是唐人虞世南的《蟬》詩啊,袁枚說:“嗯,蟬聲遠傳,蟬品格的高貴不是秋風吹送的,聽,這個夏天,蟬聲不是很熱烈么?”正在閑聊之際,高大的桑樹林那邊傳來牧歌的聲音,清幽而沁人心脾。
篇10
×鄉位于汶上縣西南部,××萬人,××萬畝耕地,屬于典型的農業鄉。為總結基層婦聯組織建設經驗,進一步研究新形勢下加強基層婦聯組織的新思路、新舉措,××鄉婦聯組織專門力量,對全鄉××個行政村進行了深入細致的調查研究,具體情況如下:
一、××鄉村級婦聯組織建設的現狀
近年來,鄉婦聯采取多種措施,加強了村級婦聯組織建設,取得了一定成效。村婦代會主任進村“兩委”比率為,村級婦女組織健全率為?;鶎計D女干部年輕化,文化層次有了較大幅度提高,現任村婦代會主任平均年齡歲,其中歲以下的占;—歲占;—歲的占;—歲的占;歲以上的占。具有高中文化程度的占;初中文化程度的占;初中以下文化程度占。
近年來,各級黨委、政府對農村婦女工作的開展重視力度不夠,未充分發揮婦聯組織在“三個文明”建設中的優勢。因村情不同,待遇落實情況也不盡相同,的村以工資形式發放,的村以其他形式發放,的村無工資待遇,婦代會主任年工資僅在元左右。
二、存在的問題
⒈舊的傳統觀念影響了婦女群眾的參政意識。長期以來,男性為主的封建思想,使中國的女性深受其害,男尊女卑,男強女弱,男主外,女主內,女人當家墻倒屋塌的封建思想成為群眾的社會習俗。
⒉婦女進村“兩委”的比例偏低?!洞逦瘯M織法》第九條村民委員會成員中規定,婦女應當有適當的名額,××鄉婦女進“兩委”比率與縣委、縣政府要求相差甚遠。就當前狀況來說,男勞力大多外出務工,而婦女成了家庭的頂梁柱,我們就應充分認識到這一點,為她們選出帶頭人,有利于農村工作的開展。
⒊農村婦女受教育程度較低,科技水平較差。農業現代化的發展,農業產業結構調整,需要的不是簡單的勞動力,而是掌握現代農業科技知識的人才,而廣大農村婦女由于受教育程度較低,科技素質較差,沒有一技之長,缺少致富門路。
三、進一步加強基層婦女組織工作的建議
⒈加強對基層婦女組織建設的領導,各級領導應充分認識到農村婦女是農業生產的主力軍,以及在農村“三個文明”建設中的作用,進一步樹立婦女觀,堅持男女平等基本國策。利用“三八”節、“六一”兒童節,母親節搞好宣傳,爭取村婦代會班子健全率,村婦代會進“兩委”比率至少要達到以上。
⒉改善基層婦女組織的工作待遇。沒有經濟地位就沒有社會地位,我們應充分認識到基層婦女組織工作的艱辛與勞苦,采取多種形式,發展農村經濟,為農村婦女干部解決后顧之憂。婦代會干部爭取享受村“兩委”成員工資待遇,符合退休年齡的辦理退休手續,調動其工作積極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