鳥叫聲音范文
時間:2023-03-19 19:47:33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鳥叫聲音,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鳥叫聲為了從“高手”到“第一”,拜托風把它吹到它最能發揮特點的鳥兒身邊;流水聲也拜托可憐的風把它吹到小鳥站的樹枝下面的小河旁。倒霉的風走了那么多路,怕又有人拜托它,飛回家了。由鳥叫聲開始:它碰了碰鳥兒,鳥兒便發出了優美動聽的聲音。鳥叫聲得意極了。鳥兒還沒唱完,流水聲忍不住了,覺得它比鳥叫聲好得多,便一屁股坐在河面,河發出了嘩啦啦的聲音,流水聲得意極了。兩者互不相讓,開始胡亂操縱小鳥小河了。又是唧唧喳喳又是嘩嘩啦啦,太陽公公被吵得受不了,人們也從午間熟睡中驚醒了。
大家紛紛斥責它們,因為要一比高下,把鳥和河累得,還把我們吵醒了,壞蛋。
兩種聲音隱隱臉紅,轉頭看了一下小鳥和小河————它們已經非常累了。
它們現在明白——大家不應該互相攀比,這樣不僅自己很生氣,給別人也帶來不便,所以大家就不應該攀比。
篇2
養鳥注意事項:
1、清潔衛生:養鳥最重要的是飲水用具和水浴缸要每天清洗,因為不干凈的環境很容易讓鳥兒患病,糞便應及時打掃,食缸也應定期清潔。
2、鳥是一種很愛清潔的動物,大多數鳥兒都喜歡在下雨的時候沐浴,而養在籠子里的鳥兒也希望得到這種款待,作為主人應該勤幫鳥兒洗澡,滿足這種有益的本能要求,每天或隔天洗一次。
篇3
與鳥兒對話的老人
大清早,我走在上學的路上,忽然聽見一聲聲嘹亮的鳥叫:“呦兒呦,呦兒呦兒。”那聲音多么婉轉動聽,我敢說世界上任何一種樂器都彈奏不出這么好聽的鳥叫聲。等等,鳥叫?鳥兒怎么可能發出這么響亮的聲音呢?可是……那就去看個究竟吧。
我繼續朝前走去,哪里有什么鳥嗎,只有一個老人站在那里,他60歲左右,穿一身藍色中山裝,戴一頂藍色鴨舌帽,只見他頭微微向上抬起,右手的五個手指聚攏在一起放在嘴邊,左手食指和中指搭在右手邊上,那聲音正是從他嘴里發出的。什么?我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這么美妙的聲音竟然只是用嘴吹出來的!簡直跟真的鳥一么一樣。細細聽來,中間還夾雜著小區里畫眉鳥兒興奮的叫聲,不過比這聲音小多了。
我戀戀不舍的走了,耳邊還回響著那既響亮又動聽的“鳥叫”聲。
河南周口七一路二小六(5)班六年級:呂紹涵
篇4
關鍵詞: 《詩經》 摹聲重言 判定標準
我們將《詩經》中的摹聲重言詞分為以下幾類,并分別進行探討。
一、模擬勞動之聲
1.《大雅?綿》:褐―鏟土聲。
度之薨薨―填土聲。
筑之登登―搗土聲。
削屢馮馮―括土墻聲。
2.《周頌?良耜》:獲之―收割作物的聲音。
積之栗栗―堆積作物的聲音。
3.《小雅?斯干》:約之閣閣―捆時的咯咯聲。
林橐橐―夯土聲。
4.《小雅?伐木》:伐木丁丁―刀斧砍樹的聲音。
伐木許許―伐木時眾人共同用力的呼聲。
5.《魏風?伐檀》:坎坎伐檀兮―伐木聲。
6.《豳風?七日》:鑿冰沖沖―鑿冰聲。
按《詩經》創作的先后順序劃分后,發現早期的模擬勞動聲音的詞,在形式上多以“動詞+之+重言”的形式出現,而這些重言詞也是通過模擬當時勞動時的聲音而進行具體表義所產生的摹聲重言。到了《詩經》后期,模擬聲音的形式有所具體化,即將“之”的含義具體化,如:“伐木丁丁”,用具體的名詞“木”代替了代詞“之”,使文意表達得更清楚、明了。同時,這些模擬勞動聲音的重言詞在認為是摹聲重言的確定上,基本沒有什么異議。
二、模擬鳥獸的鳴叫聲
1.《大雅?卷阿》:其羽―鳥飛羽毛聲。(還是眾多貌。)
2.《小雅?鹿鳴》:呦呦鹿鳴―鹿叫的聲音。
3.《小雅?車攻》:蕭蕭馬鳴―馬鳴叫聲。
4.《小雅?鴻雁》:哀鳴嗷嗷―雁哀鳴聲。
5.《小雅?伐木》:鳥鳴嚶嚶―鳥和鳴聲。
6.《小雅?小牟》:鳴蜩GG―蟬鳴聲。
7.《小雅?出車》:倉庚喈喈―鳥鳴聲。
8.《周南?葛覃》:其鳴喈喈―黃鳥相和的叫聲。
9.《鄭風?風雨》:雞鳴喈喈―雞鳴聲。
雞鳴膠膠(通EE)―雞鳴聲。
10.《邶風?匏有苦葉》:tt鳴雁―雁相和的鳴聲。
11.《召南?草蟲》:翰莩妗蟲鳴聲。(還是描述草蟲的態貌)
12.《小雅?鴻雁》:肅肅其羽―鳥拍動翅膀的聲音。(還是整齊貌)
《唐風?鴇羽》:肅肅鴇羽―鳥拍動翅膀的聲音。(還是整齊貌)
13.《小雅?桑扈》:交交桑扈―鳥叫聲。(還是“小小的樣子”)
《秦風?黃鳥》:交交黃鳥―鳥叫聲。(還是“小小的樣子”。)
14.《齊風?雞鳴》:蟲飛薨薨―蟲群飛聲。(還是眾多貌。)
15.《豳風?鴟{》:予維音嘵嘵―因恐懼而發出的叫聲。(還是恐懼的樣子。)
16.《衛風?碩人》:@鮪發發―魚尾擺動聲。(還是盛貌。)
17.《周南?關雎》:關關雎鳩―水鳥相和的叫聲。(還是和諧貌。)
關于一些模擬鳥獸鳴叫聲的重言,歷來在確定是否為摹聲重言的問題上都有不同看法。主要集中在有“鳴”字和無“鳴”字在表示鳥獸聲音的判定上。按《詩經》創作順序來看,早期表示鳥獸鳴叫聲的形式多是“名詞+鳴+重言”?!缎⊙拧分谐霈F的次數尤為多。大雅中表示模擬鳥叫聲的例子只有一例,但此例從舉例中可看出在判定上仍有異議:“”《毛傳》認為是形容羽毛的眾多貌,《詩集傳》認為表示鳥飛羽毛聲,而《詩經詞典》中認為是鳥飛聲。這里我贊成《毛傳》的觀點。同時,還有其他無“鳴”字后接重言詞,在重言詞義上都有歧義。如:《秦風?黃鳥》中的“交交”,《毛傳》解釋為“小貌”,《詩集傳》解釋為“飛而往來之貌”,而《詩經詞典》為“鳥鳴聲”。本文仍是贊同《毛傳》觀點。我認為把“交”看做是“小”的通假,即為“小小”,能更好地表達文義。因此,本文將所有沒有“鳴”字為標志結構下的重言都不劃分為摹聲重言。
三、模擬車行聲、鼓聲、佩玉聲
以鼓聲、佩玉聲為例進行討論:
1.《周頌?執競》:鐘鼓牛ㄍ“BB”)―鐘鼓聲。
《周頌?有瞽》:咆噬(同“BB”)―鼓聲。
《小雅?斯干》:其泣擰哭聲。―(還是形容哭聲洪亮。)
2.《小雅?靈臺》:橐鼓逢逢―鼓聲。
《小雅?伐木》:坎坎鼓我―鼓聲、擊鼓聲。
《小雅?鼓鐘》:鐘鼓將將(同“鏘鏘”)―象聲詞。
《商頌?那》:奏鼓簡簡―鼓聲。(還是形容鼓聲和大。)
3.《小雅?鼓鐘》:鼓鐘欽欽―鐘聲。
4.《小雅?采芑》:伐鼓淵淵,振鼓闐闐―皆鼓聲。(還是鼓聲有節奏的樣子。)
《魯頌?有》:鼓咽咽(同“淵淵”)――鼓聲,(還是鼓聲有節奏的樣子。)
5.《周頌?執競》:磬`將將(同“鏘鏘”)――象聲詞,樂器聲。
關于一些模擬鼓聲、佩玉聲的重言,形式都是具體名詞(鐘鼓、磬`等),后接摹聲重言,或是“具體名詞+“聲”+重言”,而有歧義的一些重言詞,形式與前兩種結構略有區別,都是以“動詞+名詞+摹聲重言”的結構,如:《商頌?那》中“奏鼓簡簡”,“奏”為動詞,后接具體名詞“鼓”,重言“簡簡”在《詩經詞典》中認為是鼓聲,《爾雅》、《毛傳》中“簡簡”譯為“大也”,《詩集傳》為“和大也”。這里我認同后者,“簡簡”應表示形容鼓聲很大的意思,而不是模擬鼓聲。類似的還有“淵淵”、“咽咽”、“闐闐”,都是名詞“鼓”前面有動詞“伐”或者“振”等,“淵淵”在《毛傳》和《詩集傳》中都認為是鼓聲,《詩經詞典》解釋為鼓聲有節奏的樣子,是一個形容詞,而不是摹聲詞,我同意《詩經詞典》中對這一詞的解釋?!把恃省迸c之義同?!瓣D闐”在《詩集傳》和《詩經詞典》中均解釋為鼓聲,我認為欠妥。與前面“淵淵”的形式是相對的,詞性也應相同,為形容詞。同時,“闐”在《說文解字》中意思是“盛也”。因此,“闐闐”可以理解為形容鼓聲很大的樣子。還有,《小雅?斯干》中“其泣擰幣彩欽庵紙峁梗“泣”為動詞,“其”指代人,為名詞,只是名詞、動詞的順序顛倒了,因此,“其泣擰鋇摹擰庇Ρ硎拘穩菘奚很洪亮。所以,得出結論就是在表示模擬鼓聲、佩玉聲的重言中,如果結構是“動詞+名詞+重言”的形式,一般不認為后面的重言為摹聲重言。(其中,動詞和名詞的順序可以顛倒。)
四、模擬自然風雨之聲
1.《小雅?蓼莪》:飄風發發―風疾吹聲,(還是疾貌。)
飄風弗弗―風疾吹聲(還是大風揚塵的樣子。)
2.《小雅?車攻》:選徒囂囂―聲也,(還是形容聲音嘈雜。)
3.《鄭風?風雨》:風雨凄凄―寒冷的樣子。
風雨瀟瀟―暴疾貌,(還是風雨急驟之聲。)
4.《邶風?終風》:虺虺其雷―暴若震雷之聲,(還是雷將震未震貌。)
5.《衛風?碩人》:河水洋洋―水盛大的樣子。
北流活活―水流聲。(還是表示水流貌)
施B琛撒網入水聲。
關于一些模擬自然風雨之聲的重言,我認為很多都不是摹聲詞,而是形容詞。他們的結構都是“名詞+重言”。如:《小雅?蓼莪》中“南山烈烈,飄風發發”,“烈烈”為形容詞,“發發”在《毛傳》和《詩集傳》中均解釋為“疾貌”。在《詩經詞典》中解釋為風疾吹聲,為摹聲詞。這里我覺得按照《毛傳》和《詩集傳》的理解,把“發發”看做形容詞,會更恰當。其他的都由此證,應把這些重言都理解為形容詞,更符合文義及表達。但《衛風?碩人》中“施B琛鋇摹琛苯饈臀“撒網入水聲”,為摹聲詞,我覺得有道理可言。同時,“施B琛鋇慕峁掛彩恰岸詞+名詞+重言”,與其他例子的結構不同。因此,在《詩經》中結構為“名詞+重言”,名詞為自然風雨現象的詞,后面的重言不應理解為摹聲詞,而為形容詞。而“動詞+名詞+重言”的形式,其中,名詞為自然風雨現象,重言可理解為摹聲詞,但是例子不多。
通過以上對《詩經》中摹聲重言詞的整理與判定,我們對摹聲重言有了更進一步的了解,為《詩經》重言的語音特點研究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李學勤.十三經注疏?毛詩正義.北京大學出版社,1999.
[2]朱熹.詩集傳.中華書局,1958.
[3]向熹.詩經詞典.四川人民出版社,1986.
[4]鄧春琴,李小云.疊音詞和重疊式的區別.內江師范學院學報,2004.
[5]孫冬妮.《詩經》疊字分析.襄樊學院學報,2003.
篇5
音樂課程標準中寫道:“興趣是學習音樂的基本動力,是孩子們與音樂保持密切聯系、享受音樂、用音樂美化人生的前提”。著名音樂教育家卡巴列夫斯基也說過:“激發孩子對音樂的興趣,是把音樂美的魅力送給他們的先決條件,培養和激發孩子們對音樂的興趣,必然成為他們熱愛生活、陶冶情操的助長劑?!笨梢?,要想讓孩子們學好音樂,培養和持續他們對音樂的學習興趣是第一要素,作為音樂教學重要組成部分的課堂器樂豎笛的教學也不例外,我們要從孩子們的身心發展規律和學習行為特征出發,實施豎笛趣味化教學。
1 激發興趣
在不同的教學階段,根據學生身心發展規律和審美心理特征,激發和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音樂課上課前,一位學生興奮地拿著豎笛在教室里亂吹。他無意中吹奏的聲音很像小鳥的叫聲。我發現后讓他在課堂做示范,學生們也覺得很像,爭先恐后地模仿他的演奏動作學鳥叫。于是教師因勢利導引導學生思考,是不是可以在不同音區學不同的鳥叫?有的學生用簡單的二度音程吹出了消防車的叫聲,于是一下興趣大增強。 學生學習音樂的主要動力是對音樂的興趣和愛好,也是學生在人生的道路中不斷學習音樂、享受音樂、發展自身音樂能力所必須的催化劑。根據學生生活實際和認知水平的實際出發,激發、培養、發展學生的音樂興趣,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變要我學為我要學。尊重學生的學習需要,教師也會從學生那里學到知識,教師和學生都獲得了自己原來所沒有的體驗和收獲,課堂充滿智慧、活力和情趣。
2 嘗試創造
蘇霍姆林斯曾說:“在人的心靈深處,都有一種根深蒂固的需要,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個發現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兒童的精神世界中,這種需要特別強烈。”因此在豎笛教學中常??梢栽O定一些生動有趣的創造性活動內容、形式和情景,發展學生的想像力,增強學生的創造意識,持續學生的學習興趣。可讓孩子們用豎笛自由探索模仿生活的聲音,如救護車的聲音:“14 14 | 14 14 |”警車的聲音:“51 51 |51 51| ”布谷鳥叫聲:“3 1|3 1|”八哥鳥叫聲“33 31 0 |33 31 0|”……也可用豎笛為生活中的某一情境為主題進行創作,如漲潮“11 11|3 — |”,退潮“33 33 |1—|”,沖鋒號:“ 55 55 |1— | 11 11 | 3 — | 33 33 | 5— |”等等。還可用豎笛創編音樂故事,如:讓孩子們用豎笛吹奏出“11 22 |33 44| 5—|”等表現“農夫在地里播下種子,種子發出嫩嫩的小芽,并快樂的成長”;吹奏“55 44|33 22|1—| ” 等表現“可好景不長,農夫地里的莊稼苗都得了病,倒了下來”;吹奏“55 44 |55 44| 55 44|”等表現“農夫趕緊給莊稼苗噴灑農藥”;吹奏“11 22 |33 44| 5—|”等表現“農夫的莊稼苗又活過來,并茁壯的生長著”。豎笛不僅是一件學具還是唱游教學的好道具,在教學實踐中在參與樂曲表演時學生把豎笛扛在肩上,走著彈簧小跑步進教室,笛子整齊,形體優美,別有情趣。他們把笛子當作“槍”、“鋤”、“馬韁繩”、為唱歌表演增添了色彩,用笛子搭成“山洞”“大橋”為唱游活動創設了情景。孩子們是創造的天使,在唱游活動中他們會把豎笛變成形形式式的道具,使唱游活動更加絢麗多彩。
篇6
我睜開雙眼,隱約聽見了陽臺上有“刷刷”的聲音。我穿上衣服,躡手躡腳地跑向陽臺,看見媽媽在洗衣服。
“媽,你在干嘛呢?”我明知故問。“傻孩子,媽在洗衣服呀!”媽媽一邊洗衣服,喘著氣對我說。“可是……不是有洗衣機么?為什么……“哎呀,怎么一大早就像只小麻雀一樣嘰嘰喳喳地,快一點去刷牙洗臉。”媽媽數落著我。
“那您不冷嗎?”我問。“我熱得很呢,正好涼快一下呢!”媽媽笑著說。
我知道媽媽在“說謊”,可我沒再說什么,沒有拆穿媽媽這“愛的謊言”。我一轉身,眼角的余光不禁看到了媽媽在洗我的衣服,那衣服上的污漬是那么刺眼。她的手已經通紅。
我的眼眶濕潤了,我有走到媽媽的身邊,幫媽媽洗起衣服來。我發現,冰冷的水是那么地刺骨,想起媽媽每天都這樣為我洗衣服,眼角幾滴咸咸的東西不由自主地劃過臉頰……
篇7
因為小雞,我哭了很久,現在想起,淚水也止不住,因為我不能接受這樣的現實,盡管我與它只在一起相處了一兩個星期。
那天,婆婆把小雞放到黃桷樹下,讓它自己玩。可是,剛離開幾分鐘就沒看見了。我們又找了找,始終不見它的蹤影,我吃飯也吃不下,天漸漸黑了,我特別擔心小雞:小雞,你冷嗎?你餓嗎?還沒喂你“晚餐”呀!你回來吧!我才帶你逛了一次楊家坪呀!一天上課,窗外傳來一陣叫聲,我的第一反應:小雞來找我了。但我意識到這是不可能的,小雞怎么可能跳上這么多階梯,怎么知道我的學校和班級呢?但是,我還依然心存一絲希望。放學后,在家做著作業,聽見背后傳來兩聲雞叫聲,往后一望,卻只是養小雞的盒子,我的心冰涼冰涼的。多想上天發發慈悲,把小雞還給我。
發愣時,回想起小雞給我帶來的歡樂。剛買回來時,小雞叫個不停。它羽毛淡黃色,黃得可愛,嘴呈紅色,紅得鮮艷,眼睛好奇地望著四周,身子圓滾滾的,像一個絨球,丟失時,在我們一家的照顧下,翅膀的羽毛都長長了。每天回家一開門,第一個聲音就是清脆的雞叫聲,那聲音似鳥叫,可比鳥叫聲可愛,也比一般的雞叫聲響亮、動聽,陪伴著我做作業的是小雞的叫聲與鉆到我的腿和褲子之間的舒服感覺,而現在呢?有一天,我和媽媽帶它到楊家坪去玩,把它放在地上,我們小跑幾步,它就飛快地跟上來,腿好短,可交換得好快,分不清是在跑還是在滾,那樣子好逗人愛,每一次追上,就沖我“嘰嘰嘰”地叫,好像在得意洋洋地告訴我:“我追上你了,我追上你了!”走到工管院,人多了,它就像只無頭蒼蠅似的不顧一切地亂跑起來,根本分不清方向,一邊跑還一邊“尖叫”著呢!我趕忙把嚇壞了的小雞抱了起來。走到楊家坪,它的叫聲引起許多人關注,看了都不禁發出感嘆:“好乖喲!”我心里自然一陣得意??粗械娜藸恐约业墓烦鰜砩⒉?,我不羨慕,因為我在心底自豪地說:“我有我的小雞!”而現在呢?
小雞,我想你!你回來吧!我還想見到你!我還想把你養大!我真的非常非常非常思念你!
篇8
活動名稱:《各種各樣的聲音》(小班)
設計意圖:生活中各種各樣的聲音無處不在,有鳥叫聲,雷鳴聲,樹葉的沙沙聲,琴兒的叮咚聲……這些都有會引起孩子們的好奇和探索,為滿足幼兒的探索欲望,教師采用“六個一“交互使的辦法,充分調動幼兒的積極性。
活動生成:激發幼兒進一步尋找、發現更多生活中各種各樣聲音。
活動目標:1、使幼兒樂于傾聽各種悅耳的聲音,培養幼兒的傾聽能力。
2、通過探索,操作活動來激發幼兒對各種聲音的興趣。
活動準備:
1、人手一件能發出聲音的玩具。
2、電腦、投影儀、投影屏、激光筆《這是誰的聲音》的光盤
3、錄音機,有
“牛、羊、下雨、洗衣機、小蜜蜂、公雞“的圖片
活動過程:
3、聽一聽:老師啟動“會發聲音“的玩具狗
2、玩一玩:請幼兒自選玩具
3、說一說:玩具發出的聲音。
4、看一看:根據圖片模仿各種聲音。
5、唱一唱:《
模仿聲音》的歌表演
6、猜一猜:電腦娃娃中的《這是誰的聲音》
播放課件“小孩笑聲、馬叫、掌聲、槍聲、汽車跑的聲音“
小結:今天我們玩得真開心,聽到了這么多好聽的聲音,請小朋友每人拿一件玩具,我們繼續去尋找更多的聲音吧!
活動延伸:請小朋友們和老師繼續尋找更多的聲音。
篇9
“砰”只聽見一聲槍響,這聲音打破了林中的寂靜。原來是一位叔叔在用汽槍打鳥。我們急忙向樹林中跑去,邊跑邊大聲向叔叔喊:“叔叔,叔叔,不要打鳥,不要打鳥!”“不過就是一只小鳥嘛!緊張什么?你們沒聽過‘寧吃飛禽二兩,不吃走獸半只’嗎?為什么不能打鳥???”叔叔若無其事的回答到。
“叔叔您知道嗎?鳥是大自然的歌手,如果您打死了它,就少了美妙的鳥叫聲!”我著急地說。
另一名同學搶著說:“對呀,對呀,鳥類的存在有利于維護生態平衡,一只大山雀一天捕食的害蟲相當于自己的體重,一只貓頭鷹一個夏季可捕食一千只田鼠。如果沒有鳥類的存在,這些害蟲可就逞兇了。
“鳥類還是環境保護的檢測員。許多鳥類對有毒氣體十分敏感,當這些有毒氣體超過濃度時,它們便會出現不適的癥狀,給人們啟示?!庇忠幻瑢W說出了自己對鳥的了解。
篇10
生活
生活這個詞對于人類是再熟悉不過的,我們生活在大自然中,在生活中,有酸,有甜,有苦,有辣,也有喜悅,苦痛和寂寞的時候。
生活是五線譜,可以在上面盡情地譜寫曲子,瘋狂地彈奏,歡樂地歌唱,隨心所欲地跳舞。
生活是一杯濃濃的苦咖啡,苦澀中帶著一點甘甜,當你遇到困難的時候,當你無人幫助的時候,當你被人誤解的時候,,,生活難道不是一杯濃濃的苦咖啡嗎?是的,她的確是一杯枯澀的咖啡。生活是讓人捉摸不透的東西。
用心聆聽
聽,是誰在歌唱!
聽,是誰在彈奏!
用心聆聽,你會知道這一切都是她的所做所為。
用心聆聽,這些大自然的聲音是多么奇特美妙。
‘吱,吱,吱’幾聲鳥叫聲讓我在考試中告訴自己,這一次一定要考好,于是馬上挺起腰來,繼續寫那些枯燥的文字。用心聆聽,你會聽到更多的聲音。
后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