筍芽兒范文

時間:2023-04-02 07:37:20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筍芽兒,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筍芽兒鉆出地面后,她看見了:藍藍的天空、鮮艷的花朵、青青的竹林……

筍芽兒很開心,她對媽媽說:“媽媽,謝謝您,如果您沒有鼓勵我,我就不會鉆出來了!”

筍芽兒高興地想:哈哈,外面的世界真美呀!我一定要快快長大,長成一棵強壯的竹子。

岳陽朝陽小學二年級153班

篇2

“我們的研究證實,除非在宴會等特殊場合,兒童每餐吃飯時間應該控制在30分鐘內?!睂<医ㄗh道。

專家還說:“用餐時間超過半個小時不但食物味道變差,使得兒童更不愿進食,造成惡性循環,而且變冷的食物還影響消化,誘發腸胃疾病等?!贝送?,如果兒童養成吃飯過久的習慣,不僅影響家庭的正常作息,而且對其未來的健康、集體生活也會帶來困擾。80歲時我們要有20顆健康牙齒。

2歲~5歲是兒童養成飲食習慣的關鍵時期,但是這個時期的幼兒充滿了好奇心和自主意識,容易受到外界環境的吸引,無法專心進食,對食物的好惡也慢慢建立。幼兒在6個月左右應該開始訓練咀嚼,這個時期家長如果未能及時給予足夠的幫助,導致小孩缺乏咀嚼訓練,造成只喜歡吃流質食物,拒絕固體食物,長大后吃飯速度就會很慢。

專家提醒,如果發現孩子長期食欲不好,甚至造成生長發育比一般小孩要差,應該及時看醫生,以免拖延病情;同時父母應以身作則,均勻攝取各類食物;用餐時避免評論食物好壞,幫助子女建立良好的飲食習慣。

四歲以下幼兒慎服非處方感冒藥

喬 嬰

美國醫藥制造商曾聯合警告,告誡家長不要給4歲以下兒童服用非處方感冒藥。此舉意味著藥商承認醫師長久以來的擔憂:感冒藥對兒童沒有效用卻存在巨大健康隱患。

醫師普遍對藥商的舉措表示歡迎,但他們堅持認為,禁服非處方感冒藥的兒童年齡范圍應擴大到E歲。

醫學界不少專家一再建議禁止市場出售兒童感冒藥,認為感冒藥對兒童療效甚微卻隱患大。美國今年已有將近7000名兒童因服用非處方感冒藥送入醫院急診室,相關癥狀包括麻疹、精神萎靡和走路不穩等。由于沒有得到恰當看管,許多兒童還出現服用量超標現象。

專家列舉了家長為兒童服藥的原則性建議。

篇3

【關鍵詞】單純內減壓術;兒童;重型顱腦損傷

兒童重型顱腦損傷是臨床上較為常見的一種神經外科疾病,具有病情危重、預后效果差等臨床特征,因而會給患兒造成較大的痛苦,給社會和家庭造成較大的心理和經濟負擔。本次臨床觀察對單純內減壓術治療兒童顱腦損傷的臨床療效進行了分析,現將本次臨床研究結果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本次臨床研究選取2011年5月至2012年5月在我院就醫的11例兒童重型顱腦損傷患者為觀察對象,男7例,女4例,患兒年齡范圍在3~9歲,平均年齡為(6.5±3.4)歲。主要致傷原因為:1例重物擊傷,5例高處墜落傷,5例車禍傷?;純菏軅麜r間在0.5~11.5h之間,平均受傷時間為(6±5.4)h。其中,左側腦損傷患兒4例,右側腦損傷患兒7例。6例患兒硬膜下血腫合并額顳葉腦挫裂傷,4例為單純的額顳葉腦挫裂傷,且血腫量在10~40ml之間。多發腦挫裂傷合并顱骨凹陷骨折患者3例,凹陷深度在l~1.5cm之間,合并顱蓋骨線形骨折11例,合并腦內血腫1例,合并顱中凹底骨折l例,合并顱前凹底骨折3例。所有患者均于術前1h接受CT檢查,且檢查結果顯示為腦水腫,中線偏移程度在0.5~1.5cm之間。合并顱骨凹陷骨折3例,凹陷深度在1至1.5cm之間,合并蛛網膜下腔出血5例,合并程度不同的顱骨線形骨折11例,合并顱中凹底骨折1例,合并顱前凹底骨折3例。

1.2方法所有患兒均接受單純內減壓術治療,在發際內額顳的問號形頭皮部位行手術切口,且中線與手術切口之間距離在l至2cm左右,向后延伸到頂結節部位,順著外耳門前側lcm左右處至顴弓。骨瓣大小在(8cm×6cm)至(13cm×10cm)之間,將顳骨鱗部顴弓充分向下咬除。將硬腦膜以放射狀切開,并將腦內血腫和硬膜下血腫徹底清除,挫碎的腦組織完全清除后,1例患兒因為顱內壓力過高而需要將顳極、額極切除,3例患兒需要將顳極切除。擴大修補人工硬腦膜后,分別在硬膜外和創腔留置1根引流管,對凹陷骨折部位進行整復,骨折線粘膠粘合,骨瓣復位,固定顱骨鎖。1例患兒由于顱內壓力過高而需要懸浮回復骨瓣。

1.3統計學方法通過SPSS17.0軟件對本次臨床觀察的所有實驗數據進行統計學處理,對患者臨床治療前后的數據資料進行卡方檢驗分析,實驗t檢驗分析計量數據,若P

2結果

手術1d后再次實施顱腦CT復查,檢查結果顯示患者的顱內壓力均顯著降低,且骨瓣復位效果較為滿意。手術12h后所有患兒的GCS評分結果均有顯著的提高,手術治療前后患者的GCS評分階段對比統計學差異顯著(P

3討論

經過長期的醫學研究和實踐,現階段,臨床上已經形成了一致認可的兒童重型顱腦損傷首選臨床治療方法,即單純內減壓術,該治療方法具有可靠性高、安全性高等特征,且其臨床應用價值受到了廣泛的認可。傳統的標準去大骨瓣內外減壓手術治療雖然具有一定的可靠性和安全性,但是因為患者通常需要接受二次手術治療,以再次修補顱骨,因而患者需要承受較大的痛苦,且治療的風險性較高,易發生外貌恢復效果差、排異反應皮下積液、術后手術切口感染、麻醉意外等意外事件和臨床并發癥的發生。還有一些患者由于自身經濟承受能力較差,而無法承受二期顱骨修補手術,特別是對于兒童患者來說,因而兒童的顱骨仍處于發育階段,顱骨生長速度較快,且顱腔容積增長迅速,所以,選擇合適的兒童顱骨修補手術治療是手術治療成功與否的關鍵,并會對手術治療效果造成直接的影響,也是最為主要的醫學難題。臨床上通常認為,在11~12歲以后對患兒實施單純內減壓術治療的效果最為理想,由此造成的患兒顱骨缺損,會顯著提高患兒發生癲癇的幾率,并會嚴重影響重型顱腦損傷患兒的顱腦發育情況[1]。

與成年人相比,兒童顱腦損傷所導致的腦水腫癥狀通常更加嚴重,接受手術治療后腦膨出的發生率通常更高,嚴重者還會由于腦組織嵌頓在顱骨缺損部位而發生腦組織壞死癥狀。有醫學研究者認為使用自體骨瓣修補,能夠有效降低排異反應、皮下積液等并發癥的發生率,而且,對于兒童顱腦損傷患者,應盡早實施顱骨修補治療,所以,自體骨瓣修補現階段仍未得到廣泛的臨床應用[2]。

本次臨床研究在兒童重型顱腦損傷臨床治療過程中應用單純內減壓手術,獲得了較為理想的臨床治療效果,然而,因為本方法有關的醫學報道較少,且缺乏可參考的臨床經驗,所以,本次臨床研究前對入選病例進行了慎重的選擇,所有患兒均處于腦疝早期或腦疝形成前期,手術過程中行大骨瓣開顱,且骨瓣范圍較大,從而為硬腦膜的充分切開提供了保證,并獲得了較為理想的減壓效果。手術過程中需要將血腫和挫碎腦組織完全清除,從而緩解術后腦水腫癥狀。如果患兒的顱內壓力仍然較高,則需將額極或顳極進一步切除,以緩解顱內高壓狀態,且不管顱內壓是否恢復到了理想的程度,都需要實施硬膜擴大修補手術[3]。

參考文獻

[1]路聯想.標準外傷大骨瓣開顱減壓術治療重型顱腦損傷100例臨床體會.健康必讀,2012,11(4):112-113.

篇4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2.01.157

圍生期窒息所致的缺氧缺血性腦損傷(HIBD)是新生兒期病死率很高的疾病。傳統的治療措施對于降低病死率、減輕遲發性神經損害和改善預后收效甚微。近年來,人們通過大量的動物實驗和臨床研究證實了亞低溫對HIBD可發揮顯著的神經保護作用?,F將亞低溫治療新生兒缺氧缺血性腦損傷的療效作一報告。

資料與方法

對象:①胎齡37~40周;②出生體重>2500g;③出生1~5小時;④生后Apgar評分1分鐘<3分,5分鐘<5分;⑤由于呼吸窘迫使用人工呼吸>3分鐘;⑥生后短時間出現興奮、易激惹、嘔吐、嗜睡、肌張力異常、抽搐等神經系統癥狀和體征;⑦無嚴重的先天性異常和出血、感染等并發癥。把65例符合以上標準的入選病例分為兩組,亞低溫組35例(治療組)和常規對照組30例(對照組)。治療組需家屬知情并簽署亞低溫治療知情同意書。

方法:兩組患兒均在新生兒監護病房(NICU)接受治療,均給予三維持三對癥治療,治療組在傳統的治療基礎上加用選擇性頭部降溫方法,采用TS Med 2000低溫治療儀,降溫冒置患兒頭部,微機自動控制降溫帽溫度,以鼻咽溫度為溫控標準(維持在34℃±0.2℃),并持續72小時。低溫治療結束后6~12小時內給予患兒自然復溫并每1小時監測1次肛溫,使肛溫上升不超過0.5℃/小時,12小時后仍不能自然復溫者可用熱輔射輔助升溫。

觀察指標:臨床監護指標包括神志反應、心率、呼吸、血壓、肛溫、經皮血氧飽和度、皮膚硬腫情況等。實驗室監測指標包括血糖、血氣分析、血電解質、凝血功能及肝腎功能等。

神經學評分:采用Thompson等的研究結果,根據患兒的肌張力、意識狀態、驚厥發作次數、姿勢、擁抱反射、握持反射、吸吮反射、呼吸狀況、前囟等情況來評價。每項評分有3~4個分度(0分、1分、2分、3分),分數越高,提示神經系統功能異常越明顯,最高分數22分。具體評價標準,見表1。

新生兒行為神經測定(NBNA):要求24~26℃室溫、半暗的安靜環境中進行。其內容包括20項,分別為行為能力6項,主動肌張力4項,被動肌張力4項,原始反射3項,一般狀況3項,每項評分有3個分度(0分,1分,2分),總分40分,<36分為異常。分別于生后7天、14天和28天時進行。

結 果

兩組在治療不同時間點神經學評分比較,見表2。

3組患兒NBNA值比較,見表3。

討 論

選擇性頭部亞低溫可使體溫降低,保持鼻咽溫度34℃±0.2℃,有報道體溫降低1℃,可減少氧耗量6%[1],亞低溫實施越早,對腦保護作用越明顯,療效越好。Maier等發現[2],缺血后6小時內開始低溫治療可使神經元損傷減少50%,12小時內開始能明顯減輕神經元損傷,而超過24小時的低溫治療無腦保護作用。

亞低溫可升高的顱壓降低,降低腦組織代謝,延長因血流量不足所造成的腦損害時間,亞低溫也可以降低維持組織細胞生存所必需的最低限度的腦血流量。本研究采用神經學評分和NBNA評分來評判亞低溫治療的臨床療效。亞低溫組患兒在治療12小時、24小時、48小時、72小時神經學評分明顯低于對照組,說明亞低溫可減輕窒息新生兒缺氧缺血性腦損傷程度,對神經系統有明顯的短期保護作用,新生兒NBNA評分能夠早期發現新生兒腦功能異常,其敏感性強,特異性高。從結果中看出,兩組患兒在7天時NBNA評分均低于正常(正常>36分),14天,28天時評分有所提高,低溫組患兒14天,28天,NBNA評分結果明顯高于對照組,統計學分析差異具有顯著性,說明亞低溫對新生兒缺氧缺血性腦損傷具有明顯的短期神經保護作用。

[CSX]

參考文獻

篇5

關鍵詞:電壓互感器;二次接地短路;原因分析;預防措施

1 事故發生時運行工況

2014年6月25日,陣雨,某500kV變電站設備正常運行方式。

2 母線電壓互感器二次回路故障情況簡介

2.1 故障經過 ①2014年06月25日17點18分監控系統報:“500kV母線高抗SGR751保護1(國電南自)TV斷線”動作,“500kV母線高抗SGR751保護2 TV斷線”動作,“500kV母線電抗器保護1運行異?!眲幼鳎?00kV母線電抗器保護2運行異?!眲幼鳌"诋斨等藛T檢查監控500kV#2母線一次電壓,Ua:299kV,Ub:326kV,Uc:169kV。檢查高抗保護裝置,發現“PT斷線”燈亮,液晶屏顯示二次電壓Ua:61.1V∠0°,Ub:69.57V∠260°,Uc:35.72V∠105°。③檢查500kV#2母線電壓互感器端子箱,發現端子箱后門右下角二次電纜出現發黑燒焦的現象,同時伴有火花和黑煙。隨后發現500kV#2母電壓互感器A相接線盒開始冒煙,同時手摸引下線鋼管有燙手的感覺。④當值值長向網調申請將500kV#2母線由運行轉熱備用。2014年18點11分,500kV#2母線由運行轉熱備用;2014年06月25日9點05分,500kV#2母線由熱備用轉檢修。

2.2 設備外觀檢查情況 ①對端子箱電壓回路電纜外觀進行檢查,發現A相本體接線盒至端子箱電壓二次電纜在端子箱內8芯外皮燒焦已露出裸銅線,A相本體接線盒二次電壓電纜芯線已經粘連;B相本體接線盒至端子箱電壓二次電纜在端子箱內4芯外皮燒焦;B相、C相本體接線盒二次電壓電纜芯線未見異常。②檢查端子箱及接線盒未發現任有進水現象,端子箱內部干燥,未發現任何進水現象。

3 母線電壓互感器二次回路故障原因分析

根據電抗器保護液晶屏顯示二次電壓Ua:61.1V∠0o,Ub:69.57V∠260o,Uc:35.72V∠105o,同時根據監控電壓曲線,初步分析為A相電壓二次電纜在500kV2#母線電壓端子箱處接地,與N600接地點構成回路,造成N600電位偏移,中性點電位漂移后各相電壓變化如圖1所示。由于電纜過熱進而發展成A相電壓二次電纜絕緣下降電纜外皮燒焦。

圖1 中性點電位漂移后各相電壓變化示意圖

圖2 第一時刻短路示意圖

如上圖所示,電壓互感器開口三角通過電纜在電壓互感器端子箱內短接。在第一時刻(16:55),電壓互感器開口三角B相繞組與L602相連接的電纜在PT端子箱內距離A相電纜終端頭10cm處外皮絕緣降低,發生接地短路。短路后,電壓發生變化的原因分析如下:①接地故障造成500kV2#保護小室電壓轉接屏內500kV1#母線電壓轉接端子N600接地導線燒損,中性點偏移,而B、C兩相的電壓隨中性點的偏移而發生變化。②接地故障點與原二次線圈接地點N600產生通路,使得B、C兩相電流互感器二次繞組中通過短路電流。如等效電路圖中所示, B、C兩相線圈、2號保護小室到PT端子箱電纜以及1、2號保護小室電纜都存在一定的阻值,而此時在通路中的電流較大,因此會在各電阻上產生壓降使得B、C兩相電壓產生變化。③在B相、C相剩余繞組短路后,會對保護使用的1a、1n繞組、2a、2n繞組,測量使用3a、3n繞組產生影響,并且短路電流使得B相、C相電壓互感器中間變鐵芯嚴重飽和,在和一次電容組成的串聯諧振回路將達到起振條件,一次部分的過電壓經中間變變換至二次側,綜合作用的結果,導致C相二次電壓異常降低及B相二次電壓的異常升高。與此同時,A相電壓互感器一次、二次并無故障,可確保A相二次電壓幅值恒定。

因A相電纜的L602芯通過較大的短路電流,使得端子箱內A相電纜溫度急劇升高,和L602芯捆扎在一起的多顆電纜芯絕緣燒損。在第二時刻(17:20)L601芯因絕緣燒損發生接地短路,A相電壓互感器剩余繞組被短接,造成此時刻A相電壓下降,通過的電流急劇增大,電纜過熱燒損。

4 現場處理情況

①500kV2號母線CVT A、B、C相高壓試驗,主要進行絕緣電阻、電容、介質損耗、二次直阻、變比試驗,實驗數據無異常。②根據現場檢查情況及主控監控報表,該500kV變電站母線電壓互感器A、B、C相二次發生長時間短路過流。廠家認為電壓互感器二次長時間過流會對中間變壓器絕緣產生巨大損傷,建議更換后返廠試驗評估、維修。③綜合廠家建議,檢修人員連夜將2號母線電壓互感器備品拉至現場,并進行三相更換。④更換A相、B相本體接線盒至端子箱電壓二次電纜在端子箱二次電纜,進行絕緣、極性測試無異常。⑤進行所有500kV#2母線電壓二次回路電纜絕緣檢查,絕緣檢查無異常。⑥增加500kV#2母線1、2#電抗器保護至故障錄波器電壓二次回路,解決不能有效監視2#母線電壓二次回路。⑦對所更換的備品進行了高壓試驗,試驗合格,可以投入運行。

參考文獻:

[1]內蒙古超高壓供電《武川變電站2號母線電壓互感器二次電纜接地事故分析報告》.

篇6

--------試談《筍芽兒》一課的教學實踐

大綱指出:“小學語文是義務教育中的一門重要學科,不僅具有工具性而且有很強的思想性?!闭Z文教學中的思想教育必須通過分析具體的情節、人物、事件、景物來實現。語文能力的訓練和思想教育是一個有機的整體,課堂教學要使學生聽出“道”,讀出“情”,悟出“理”,寫出“感”,關鍵在訓練。教學的重心要落實到句中重點詞語的深究辨析上,通過層層剖析,既訓練了學生思維的深刻性,用詞的準確性,又可以使學生真正理解課文的內涵。

《筍芽兒》一課,我就是以此為出發點設計教案并授課的。當講解到“雷公公用粗重的嗓音也呼喚筍芽兒,筍芽兒再也沉不住氣了,他扭動著身子一個勁兒地向上鉆,不住嘴地說:‘我不怕,我要出去?!睍r,我依據教材設計了問題:

師: 寫筍芽兒時為什么用“鉆”出地面,用“露”或“長”好不好?

為什么?

學生展開討論,發言后教師總結概括:“鉆”突出了筍芽兒生長的艱難,要沖破泥土的阻力,反映了筍芽兒不怕困難,努力向上的精神。

師:筍芽兒鉆出地面后的心情如何?

生:成功后的喜悅、激動。

師:同學們在學習上有沒有困難?應該向誰學?

生:有。應向筍芽兒學習,不怕困難,努力向上。

篇7

一、立足文本,進行補白延伸

二年級的學生說話能力有了很大的進步,想像力也豐富,但想象擴散的面不夠廣,相對應地,語言方面也較為貧乏,所以教師要立足文本,并且多抓住文本中一些可以補白的地方,引導學生多讀文章并且通過理解文章后去朗讀,讓孩子們充分發揮想象,最終用適當的引導句打開孩子們的話匣子。

二年級下冊第三課《筍芽兒》中有一個優美的片段:筍芽兒終于鉆出了地面。她睜開眼睛一看,啊,多么明亮、多么美麗的世界呀!桃花笑紅了臉,柳樹搖著綠色的長辮子,小燕子嘰嘰喳喳地叫著……筍芽兒看看這兒,看看那兒,怎么也看不夠。她高興地說:“多美的春光啊!我要快快長大!”教師可以引導學生,讓學生去發現那個省略號的存在,并且讓學生開動腦筋:筍芽兒看到的這個美好的世界,是不是就只有桃花,柳樹,小燕子啊?還有什么?模仿“桃花笑紅了臉”這樣的句子,說一說它們都是什么樣子的?此外,還可以讓學生來扮演筍芽兒和其它的角色,把‘桃花笑紅了臉,柳樹搖著綠色的長辮子,小燕子嘰嘰喳喳地叫著……’擴寫成一組對話。教師可通過提供一些引導語,比如:桃花笑紅了臉,說:“―――――――― ?!?筍芽說:“― ― ― ― ― ― ― ― ― ― 。”柳樹搖著綠色的長辮子說:“― ― ― ― ― ― ― 。”筍芽說:“― ― ― ― ― ― ?!?小燕子嘰嘰喳喳地說:“― ― ― ― ― ―?!?筍芽說:“― ― ― ― ― ―?!?通過這樣的補白訓練,既可以調動學生的興趣,讓學生融入到角色中,又沒有脫離文本,在訓練上也不會給學生增添難度。

二、力求說話訓練有角度、有方法

在訓練中,讓學生養成規范性練說的習慣,教師可以通過提供一些引導語提示學生發言的內容、方向。一個學期的訓練,學生已經能用上一下幾個句式去表達所想。

例如從“……”這句話中,我讀懂了(明白了、想到了、體會到……)如:從“整個北京城變成了燈的海洋,光的世界?!边@個句子中我想到了北京的晚上一定是燈光閃爍,像白天一樣明亮。就像我們廣州的珠江夜景一樣,四處都是燈光,非常好看。

三、好詞共享,訓練學生“生動說”

說話過程要重視學生的說話體驗,不僅讓他們有話可說,還要讓他們有感而說,并且喜歡這個過程。但是,二年級的學生語言積累少,特別是有一部分學生課外閱讀又跟不上,如果僅僅是“我口說我心”,那么說話還是仍舊如白開水一樣,很乏味。所以要注意詞語、詞句的積累。

二年級下冊第18課《雷雨》,通過出示課文的兩幅插圖,比較兩幅圖有什么不一樣,聯系自己的生活實際,用自己的語言描繪圖中的不同景象,學生自由說,教師及時地把好詞寫在黑板上。圖1:天空烏云密布、電閃雷鳴;空中狂風怒吼、大雨嘩嘩、樹枝亂擺;小朋友關上窗戶觀賞雨景。圖2:藍天白云、彩虹高掛、空氣清新、樹木新綠,小朋友驚喜若狂。把學生的口頭語言中的精華部分呈現在黑板上,讓他們印象更加深刻,同時也可以鼓勵學生多用優美的詞句,多用個性化的語言來進行練習。

篇8

關鍵詞:個性 個性化閱讀 閱讀策略

個性化閱讀方式,充分體現了尊重學生主體地位,尊重學生個性差異,注重學生個體情感體驗。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個性化閱讀要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個性化閱讀活動體現學生的自我探究、自我體驗,使學生在個性化閱讀活動中發展能力,提高閱讀水平。那么,如何開展個性化閱讀教學呢?我認為,可以從如下幾個方面來展開。

一、要尊重學生獨特的閱讀體驗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語文課程豐富的人文內涵,對學生精神領域的影響是深廣的,學生對語文材料的反映又往往是多元的。”因此,要在語文閱讀教學中,使學生真正得到個性化體驗,在閱讀活動中,教師要關注學生的學習態度,一定要蹲下身子和學生進行交流,要以平行的目光看待學生,以微笑感染學生,以鼓勵激發學生,與學生拉近距離,提倡師生平等,反對絕對權威。在閱讀教學效果評價過程中,要允許學生有不同的見解,甚至要寬容學生在閱讀過程中出現的差錯,要鼓勵學生充分表達自己的意見,闡明自己的想法。這樣師生之間才能實現更好的溝通,真正實現在情感上的交流和心靈上的對話,教師才能做學生的良師益友。

下面是我在人教版小學語文二年級下冊《筍芽兒》一課的教學片斷:

師:你們看,筍芽兒可真是個愛睡覺的懶寶寶啊,春天都已經來了,可它還不知道醒來,實在是需要有誰來叫醒它呀!你們瞧,誰來了?誰在叫筍芽兒呀?

生:春雨姑娘、雷公公在叫筍芽兒。

師:同學們,請你們讀一讀這段話,想一想:春雨姑娘是怎么呼喚筍芽兒的呀?(自由讀)

生: “筍芽兒,醒醒啊,春天來啦!”(讀得很急。)

師:你怎么讀得這么急呢?告訴老師你怎么想的?

生:我覺得春雨姑娘是想讓筍芽兒快點兒醒過來。

師:春雨姑娘是想讓筍芽兒馬上來到這個世界呀!其他的學生還想說說自己的想法嗎?

生:春雨姑娘是“低聲呼喚”,所以春雨姑娘說的話要讀得輕一點兒,慢一點。

師:你說得也有道理,你來讀讀看。

生:(要輕柔地讀。)

師:這兩位同學讀得可真棒??!下面請小組討論一下,到底我們應該怎么讀這句話呢?

(小組討論,討論后大家一致認為這兩種讀法都可以。)

師:那就用這兩種讀法試著讀讀吧!

(生讀,他們的閱讀積極性非常高,有的學生還配上了自己編的動作。)

在學生個性體驗被充分尊重的情況下,學生的自主學習的意識才能得到充分發揮,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才能享受到快樂,真正發揮學生獨特的創造潛能,從而在個性化的閱讀過程中,充分張揚個性,不斷完善人格。

二、個性化閱讀要體現學生的自主選擇權利

在個性化閱讀中,教師要充分尊重學生對閱讀內容的選擇,學生根據自己的學習基礎及閱讀興趣,自主取舍閱讀對象,確定閱讀材料。從而促使學生不斷增強求知欲望,使學生在閱讀中體驗閱讀的快樂,變“要我讀”為“我要讀”,使學生的閱讀個性獲得發展,閱讀水平不斷提高。

1.幫助學生自主選擇閱讀材料。學習活動的主體是學生,教學中,教師應該多給學生一些自由活動的時間和空間。尤其是在新課改后的語文課堂上,我們經常會聽到“選擇你喜歡的自然段來讀一讀”“選擇你認為最優美的句子摘抄下來”這樣的課堂語言。這樣的課堂,高度尊重學生個性化的閱讀體驗,學生可以依據自己原來的學習基礎和認知差異,自主選擇自己喜歡的閱讀材料,促使學生產生強烈的閱讀欲望,從原來的“教師要我讀”轉化為“我要讀”,并從中體會到閱讀帶來的無盡快樂,進而形成獨到的見解,也極大程度地提高了學生的閱讀水平和寫作水平。例如,在學習人教版三年級上冊《風箏》一課時,我們可以讓學生自由選擇所喜歡的段落去讀,去感悟,這樣就在一定程度上把長課文變成了短課文,減少了學習的難度,也激起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習起來更會有成就感。

2.指導學生自主選擇閱讀方法。學生間的知識水平不同,興趣、愛好更是各有不同,世界上沒有兩片相同的樹葉,更不會有個性相同的人,每個學生都是獨特的個體,展現著不同的個性。因此,在教學中,教師要充分了解和尊重學生的個性差異,讓學生選擇適合自己的方法進行學習。在此教師要加以適時引導,就一定會收到較好的學習效果。閱讀的方法是多樣的,在教師的指導下學生可以掌握以下幾種方法:默讀、略讀、細讀(針對個體而言)、小組內讀、全班齊讀。在閱讀過程中尋找材料中的關鍵語句,并加以批注讀。這樣學生通過不同方式的閱讀,有疑而注,有得而寫,從而滿足學生的學習需要,促進了學生個性品質的發展。當學生選擇了自己的學習方法時,他們才會變得更主動、更積極,這樣,就不會有被動的學習帶來的痛苦和無奈情緒了,學生才能真正從心里體會到閱讀教學帶來的輕松和愉快。久而久之,學生會將這種自主的學習體驗當作一種美的享受。例如,在學習人教版六年級上冊《索溪峪的野》一課時,我會鼓勵學生用自己喜歡的閱讀方法進行學習,學生不但可以聲情并茂地朗讀,可以悄悄用畫畫的方式邊讀邊畫,還可以邊閱讀邊批注,由此使學生提高讀書效率。

3.引導學生自主選擇交流方式。在個性化閱讀過程中,學生會有不同的體驗與感受,與此同時,學生愿意與同學分享自己的獨特見解,非常希望和同學進行交流,從而體驗到成功的喜悅。在交流過程中,學生之間會產生不同的觀點,在相互研討、切磋的過程中,實現對閱讀課文的深入、全面理解,最終掌握閱讀材料的思想內容以及相關知識,從而培養學生喜歡閱讀,熱愛閱讀,從閱讀中得到思想的熏陶,從閱讀中體驗到樂趣。

三、創設自由的交流氛圍

不同的學生,心智水平、認知經驗等方面有很大差別,在個性化閱讀中,也會產生不同的理解和體驗。在學生遇到疑難與困惑時,教師要為學生創設輕松愉悅的交流氛圍,讓學生間的交流處于一種愉悅、和諧的心境下,不唯師、唯書,只唯己。從而收到良好的學習效果。因此,要鼓勵學生不斷探索,努力營造快樂的學習氛圍,讓他們盡興地表達見解、展示才華,讓學生的個性在語文教學中盡情張揚,體驗語文學習中的成功與快樂。

篇9

清晨,當一輪紅日徐徐升起,陽光就透過茂密的竹葉灑落下來。微風吹過,竹葉兒伸出細細的小手指,像在撥弄琴弦,發出沙沙沙的響聲,而不知名的小鳥這時候也在不停的鳴叫著,剎時,竹葉兒的沙沙聲與鳥兒的鳴叫聲混合在一起,變成了一首動聽的音樂。風兒稍大,竹梢隨著這音樂左右搖擺,好像在空中跳起了優美的舞蹈。

小竹林的地上,稀稀疏疏的長著一些小白花,把小竹林打扮的格外漂亮。竹桿上披了一層白紗,筍芽兒也使勁頂開頭上的泥土,迫不及待向上竄出來,而大一些的筍芽兒努力脫去身上的筍衣,露出嫩綠的衣裙,顯露在眼前。

而雨中的小竹林,顯得非常的寧靜,絲絲的小雨拍打著竹葉,雨滴滑過竹葉,像是無數的小珍珠落入土里,一下就不見了。

雨后的小竹林更加美了,每當小雨輕輕地合著節拍下了以后,竹子與筍芽兒就像洗了個澡,水靈靈的,特別干凈。從中發出的一股清香,像蜜、像糖、像那從未感受過的一種輕松、自在。一次,我和幾個小伙伴一起去摘竹筍,帶回家。

篇10

以前,竹林后面還有一條小溪,聽說那還是泉水呢!小溪旁的野花會讓你看得眼花繚亂。

春天,竹林里開滿了五顏六色的花,筍芽兒從地里探出頭來。它穿著那棕色的外衣,它慢慢地睜開眼睛,看著這五彩繽紛的世界。它想:我要快快長大,早日穿上那翠綠的長裙。

夏天,筍芽兒已經長成高高的翠竹了,密密層層的竹葉把竹林封得嚴嚴實實的。擋住了火辣辣的太陽,這時,我們都喜歡在竹林里做游戲,就是在跑步的時候也不覺得熱。

秋天的晚上,皎潔的月亮爬上了竹林,竹林顯得更美了,可愛的螢火蟲提著燈籠在竹林里做游戲。淘氣的蟈蟈也在竹子下開始了演唱會。秋天的竹林充滿了生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