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氣勛章范文
時間:2023-03-17 09:59:38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勇氣勛章,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2、點擊進入商店。
3、點擊選擇戰斗勛章。
4、點擊購買自己需要的道具,即可使用戰斗勛章。
篇2
今年50歲的徐建一是湖南省長沙市人。法院認為,徐建一身為國家工作人員,利用職務便利,挪用公款數額較大,進行營利活動,其行為已構成挪用公款罪,且情節嚴重,應依法懲處。徐建一作為國有公司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不正確履行法定職責,對單位隱瞞了成立、經營公司的有關情況,并在經營過程中意圖為他人謀取利益,造成國有公司嚴重虧損,致使國家利益遭受嚴重損害,其行為亦構成徇私舞弊造成虧損罪,應依法懲處。
犯罪記錄
1996年8月間,利用職務便利,擅自借給湖南省農民羅國清人民幣22萬元用于經營活動,此款未歸還。
篇3
國網山西省電力公司和順縣供電公司 山西 晉中 032700
摘 要:柱上智能斷路器(帶保護的高壓斷路器)在10KV配網中起著極其重要的作用,通過它實現10KV配網線路的合理分段,同時可作為線路短路故障時的保護單元,以期達到通過柱上開關有效切斷本級故障,以保證故障不越級,不破壞主干線及上級系統的穩定運行為目的;智能尋址儀可以對線路三相電流進行實施監測,當根據某相發生故障后,智能尋址儀指示燈閃同時將信息發送到后臺系統,后臺系統可以將短信分發至運維人員手機上;故障指示器對線路故障電流進行實時監測,當故障發生后,指示燈會閃,便于運維人員查找故障范圍。如何合理配合安裝以上三種設備將大大提升10KV配網供電可靠性,同時將大大減少巡線查找故障的工作量。
關鍵詞 :智能斷路器;智能尋址儀;故障指示;配電網
本文根據《山西省電力公司配電網建設改造樣板工程建設方案》的整體建設規劃要求,同時結合晉中市各縣、市配網實際運行狀況,對中壓配電網架10kV配電線路分段安裝智能斷路器位置、定值設置、智能尋址儀、故障指示器進行了具體明確。本文主要規范10KV配網線路桿上開關安裝位置選擇及定值設置、智能尋址儀及故障指示器安裝位置選擇,以期達到通過柱上開關有效切斷本級故障,以保證故障不越級,不破壞主干線及上級系統的穩定運行;智能尋址儀及故障指示器輔助巡線查找故障縮短停電時間的目的,同時確保配網的安全、穩定、可靠運行。
1 總述
1.1 適用范圍
本文根據供電區域劃分范圍,針對不同供電區域,不同供電方式,對智能斷路器安裝位置選擇、定值設定、智能尋址儀、故障指示器提出了相應指導意見及方法。
本文適用于各相關供電區域10kV配電網智能尋址儀、故障指示器、智能斷路器安裝位置選擇、定值設定。
1.2 供電區域定義
A+區域定義:適用于供電區負荷密度σ≥30MW/km2的區域。
A區域定義:適用于供電區負荷密度15MW/km2≤σ<30MW/km2區域。
B區域定義:適用于供電區負荷密度6 MW/km2≤σ<15MW/km2區域。
C區域定義:適用于供電區負荷密度1MW/km2≤σ<6MW/km2區域。
D區域定義:適用于供電區負荷密度0.1 MW/km2≤σ<1MW/km2區域。
1.3 智能斷路器、智能尋址儀、故障指示器安裝位置基本總則
智能斷路器:10kV配電線路主干線、農村部分支線起始桿(分支線之和長度大于6km,支線跨越林區);
智能尋址儀:10kV架空線路主干線、支線起始桿、10kV電纜分接箱;
故障指示器:電纜出線第一基桿塔、分支線起始桿。
2 智能斷路器安裝位置確定
2.1 供電區域劃分為A域的配電線路智能斷路器安裝原則
結合B域配電線路網架結構特點,智能斷路器安裝位置選擇按照以下標準進行:
線路主干線分3-5段,并合理布置每段搭接配電變壓器容量在3000-4000kVA。
2.2 供電區域劃分為B域的配電線路智能斷路器安裝原則
結合B域配電線路網架結構特點,智能斷路器安裝位置選擇按照以下標準進行:
線路主干線分3-5段,并合理布置每段搭接配電變壓器容量在3000-4000kVA。
2.3 供電區域劃分為C域內的配電線路智能斷路器安裝原則
結合C域配電線路網架結構特點,智能斷路器安裝位置選擇按照以下標準進行:
線路主干線分3-5段,并合理布置每段搭接配電變壓器容量在3000-4000kVA。
2.4 供電區域劃分為D域內的配電線路智能斷路器安裝原則
結合D域配電線路網架結構特點,智能斷路器安裝位置選擇按照以下標準進行:
線路主干線分3-5段,每段主干線長度不小于6km或每段搭接配電變壓器容量在3000-4000kVA;支線長度大于6km,支線起始桿加裝智能斷路器;支線跨越林區,支線起始桿加裝智能斷路器。
3 智能尋址儀、故障指示器安裝位置確定
3.1 在變電站出口第一基桿塔上安裝一組故障指示器,這樣可以判明故障是否由線路原因造成,還是由變電站出線電纜故障造成的。
3.2 對于C域配電線路支線(未加裝智能斷路器)起始桿加裝智能尋址儀,分支線加裝故障指示器。
3.3 對于D域配電線路支線與分支線長度之和小于6km時,在支線起始桿加裝智能尋址器;支線與分支線長度之和大于6km時,在支線中間桿處加裝智能巡址儀進行分段;分支線加裝故障指示器。
3.4 在B、C、D域配電線路安裝非智能斷路器時,在斷路器電源側加裝智能巡檢儀。
3.5 纜化線路在電纜分接箱內,各分支電纜頭安裝電纜型智能尋址儀。
4 故障判斷方法
以某10kV線路15號桿、32號桿安裝智能管路器;1號桿、架空線路某分支線1號桿安裝故障指示器;23號桿、10號桿、某支線10號桿安裝智能尋址儀為例,進行故障判斷。
4.1當架空線路40號桿后發生故障時
接地故障:40號、23號智能巡址儀發信息,1號故障指示器單相翻牌,經分析判斷40號桿后線路接地,拉開15號桿斷路器進行巡線。
過流故障:40號、23號智能巡址儀發信息,1號故障指示器翻牌,32號桿智能斷路器掉閘,經分析判斷40號桿后線路故障,對40號桿后線路進行巡線;若23號智能巡址儀發信息,32號桿智能斷路出線開關、15號桿智能斷路器掉閘,經分析判斷23號桿至32號桿線路故障,對23號桿至32號桿線路進行巡線;若1號故障指示器翻牌,出線開關、15號桿智能斷路器掉閘,經分析判斷15號桿至23號桿后線路故障,對該段線路進行巡線。
主干線路故障以此分析判斷進行逐個故障排查。
4.2 當架空線路某分支線1號桿后發生故障時
接地故障:支線10號、干線23號智能巡址儀發信息,干線1號、某分支1號桿故障指示器單相翻牌,經分析判斷為某支線10號桿后線路接地,拉開某支線1號桿斷路器進行巡線。
過流故障:支線10號、干線23號智能巡址儀發信息,干線1號、某分支1號桿故障指示器翻牌,某支線1號桿智能斷路器掉閘,經分析判斷某支線10號后線路故障,對某支線10號桿后線路進行巡線:若某分支線1號桿故障指示器翻牌,則為該支線1號桿后線路故障;若某分支線1號桿故障指示器未翻牌,則為該支線10號桿后線路故障。
速斷故障:支線10號、干線23號智能巡址儀發信息,干線1號、某分支1號桿故障指示器翻牌,出線開關、某支線1號桿、15號桿智能斷路器掉閘,經分析判斷為某支線10號桿后線路故障,對某支線10號桿后線路進行巡線:若某分支線1號桿故障指示器翻牌,則為該支線1號桿后線路故障;若某分支線1號桿故障指示器未翻牌,則為該支線10號桿后線路故障。
5 柱上開關保護定值計算方法
速斷保護的整定:柱上開關速斷保護的啟動電流小于變電站或上一級開關速斷保護的整定電流,應躲過本柱上開關所接后段線路變壓器的勵磁涌流,時限為0S。
過流保護的整定:柱上開關過流保護的啟動電流為開關電流互感器的一次額定電流,這取決于柱上開關互感器變比選擇,一次額定電流應大于開關安裝所接線路的實際最大電流,并取1.2-1.3的可靠系數,但應小于變電站出線線路的過流保護定值;時限設置,只有一級開關的設備為0.2S,有兩級開關的設置下級為0.2S,上級開關為0.4S,以此類推。
篇4
關鍵詞:紅色英勇勛章;亨利?弗萊明;死亡;心理變化;人格結構理論
中圖分類號:I106.4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2-2589(2014)03-0148-02
引言
《紅色英勇勛章》,出版于1895年,長期以來都被認為是斯蒂芬?克萊恩的代表作[1]。它講述一個叫作亨利?弗萊明的男士兵的故事,他幻想著戰爭的榮耀而參軍,而事實上,他的心里每天都充滿著恐懼,甚至想要逃離戰場。由于擔心被嘲笑,他時刻渴望著在戰爭中受傷一次來證明他的勇氣。終有一天他受傷了,但卻與他勇敢地行動毫無關系。他返回到戰場,卻與死亡憤怒的抗爭著。小說的結尾以亨利的宣言結束,預示著他從對戰爭及死亡的恐懼心理終于成長為一個充滿勇氣的真正的男人。這部小說實際上是主人公一段自我發現的旅程,剖析著對戰爭、友情、勇氣和生命的不斷掙扎與反復審視。這部小說更關注心理狀態而不是戰爭的暴力。斯蒂芬?克萊恩通過描寫亨利的成長來刻畫他對死亡的恐懼,在克服死亡恐懼的征程中,他經歷了顯現“本我”,體驗“自我”,升華“超我”,一段弗洛伊德的人格結構理論式的心路歷程最終發現生存的希望與價值。
一、從人格結構理論視閾解讀《紅色英勇勛章》主人公面對死亡的心理變化
1.參戰前對死亡的無意識心理
每個人都要經歷死亡。在弗洛伊德的視角中,無意識是由死亡的直覺控制,而被控制的人又有一種無意識的沖動去無限的接近死亡。但是,在亨利的思想中,根本不存在對死亡的認識,有的只是盡早逃離戰場返回家中的美好幻想。亨利天真地相信兼具勇氣、榮譽與死亡的傳統意義上的英雄是真實存在的。然而,戰爭所帶來的死亡與殺戮,使他想要成為英雄的幻想破滅了。他懷揣這英雄夢參軍,沒想到,等待著他的卻是戰爭、殺戮和死亡。
參戰前的亨利,就是“本我”的體現。在弗洛伊德的人格結構理論中,本我,就是本能的我,完全處于潛意識之中。本我遵循“快樂原則”,它完全不懂什么是價值,什么是善惡和什么是道德,只知道為了滿足自己的需要不惜付出一切代價[2]。主人公在潛意識中是存在對真正英雄的美好幻想的,他想不顧一切的用勇氣實現這個美夢,可是,當他真實地踏上戰場時,他才意識到,戰爭最終帶來的只有血腥、殺戮,甚至死亡。在驚醒的那一刻,他不再想著英雄這種虛名,他只知道他要遠離死亡,他要逃離。對生的渴望已經讓他脫離了“本我”的狀態,漸漸走向“自我”。
2.參戰中對死亡的恐懼逃避心理
當亨利一旦決定離開家奔赴戰場時,他早晚都要經歷生與死的問題。在不同的環境刺激下,他體味到了死亡的威脅和生存的本能。戰場上的死亡對亨利的心理產生了巨大的震動?!爱斳婈犘羞M穿過一片茂密的森林,他們遇到了一個死去士兵的尸體。那具尸體雙眼緊緊的凝視著天空,身上穿著一套破舊的黃綠色軍裝……”[3]他甚至在心中隱隱的期待可以走近去看一看那具尸體。起初,他對死亡毫不畏懼而是充滿好奇,但是很快地,他害怕到不行因為死亡已經超越了他的想象。而當他真正走近了尸體,他漸漸地開始思考,死亡的真實含義是什么。
亨利預感著,他就要死亡,他就要進入一個他不曾真正了解的世界。他認為,死亡是對現實種種不滿的最佳逃離方式。但是隨著離死亡越來越近,戰場上到處是“如簇叢一般”林立的士兵們的尸體,死亡的逼近擾亂了亨利原本平靜的心。因此,他的求生本能越來越強烈。就連亨利的同僚們也是這樣。當他們打斗的時候,他們盡量使用樹枝和石頭來保護自己以此避免血腥和死亡。
此時的亨利,正是弗洛伊德人格理論中“自我”的再現。自我是指面對現實的我,它是通過后天的學習和環境的接觸發展起來的,是意識結構的部分,自我是本我和外界環境的調節者,它奉行現實原則,它既要滿足本我的需要,又要制止違規范、道德準則和法律的行為[4]。當亨利經歷過活生生的戰爭,目睹了朋友的死亡,生存的本能被徹底的激發出來了?,F實的環境讓他深刻的體會到了死亡的威脅,他對死亡充滿了恐懼,生存的本能讓他選擇了逃避,但是清醒的“自我”又在時刻告誡他正在逐步走入“超我”。
3.參戰后直面死亡的抗爭心理
在返回戰場的路上,亨利親眼目睹了他的朋友吉姆的死亡全過程。死亡離他超乎尋常地近,吉姆開始變得驚慌失措,他倉皇地逃離,穿過一片片的草地。亨利看到,“吉姆臉上的表情在暗示他,他終于找到的他苦苦追尋的地方?!彼劳龅谋砬槭侨绱说目膳?。
這次可怕的經歷迫使著亨利的幻想向現實妥協。他為自己逃離戰場的膽小懦弱而深感羞愧。他曾把受傷的戰士們視為英雄,現在卻親眼目睹了他們的死亡。他曾渴望通過一個傷口證明自己的勇敢,現在卻越來越懼怕受傷和死亡。這種對死亡的恐懼心理,加之自我保護的本能驅使,深深折磨著亨利。終于他無法忍受決定起身反抗。
死亡,這一戰爭最不可或缺的元素,亨利從起初的無意識,到恐懼,再到逃避,最后終于敢于直面死亡,經歷了一番復雜的心路歷程。盡管亨利在戰場上像一只小野貓一樣,長官卻總是命令他要像“趕騾人”一樣。他決定要以死給長官無聲的還擊和報復。亨利堅信,他的死一定可以影響到長官,他的尸體一定會給粗魯的長官帶去深深的自責。因此,當亨利意識到自己的微不足道時,同時也學會了擺脫自己對世界的偏見。他變得客觀冷靜,開始漸漸地放逐自己?!叭欢?,他鼓起力量逐漸把罪擱置在遠處。最終,他的視野似乎開拓了一些新的生存方式。他發現,他現在可以坦然地回顧他曾經的夸大其詞并看到他們真正的所在。當他偶然發現他現在十分鄙視它們,他心里很高興。”[4]
此時的亨利,已經真正走入“超我”的境界。超我,是指道德化了的我,它也是從自我中分化和發展起來的,它由道德理想和良心構成,通過良心懲罰違反道德標準的行為,使人產生內疚感。亨利最后認識到,“只有真正接觸過死亡的人才會理解死亡的真正含義和價值?!盵4]經過了種種經歷,他終于走向成熟的心理狀態。他充分的了解到,他不必逃離戰場來保護自己,更不需要“一枚紅色的英勇勛章”來證明自己。在觸碰過真正的死亡之后,亨利開始了一段新的,成熟的生命旅程。
二、探究引起主人公面對死亡的心理變化的根源
要解讀引起心理變化的原因,就不得不提到一種弗洛伊德的原始自我防御機制,叫作反向形成。心理防御機制是自我的一種防衛功能,很多時候,超我與自我之間,自我與現實之間,經常會有矛盾和沖突,這時人就會感到痛苦和焦慮,這時自我可以在不知不覺之中,以某種方式,調整一個沖突雙方的關系,使超我的監察可以接受,同時本我的欲望又可以得到某種形式的滿足,從而緩和焦慮,消除痛苦[2]。反向形成可以在小說中一些包含動物的隱喻描述里得到充分的體現。例如,當亨利和軍隊同僚們成功的加入一場戰斗中,他們就被比作像“拼死的小雞”一般;當亨利沖向敵人的旗幟時,就像“一匹失控的馬駒”一樣[5]。這些動物喻的想象顯示了亨利心中對死亡的恐懼和對生存的渴望。大自然中的動物們的唯一目標就是生存下去。這些士兵們也一樣。他明明那樣害怕戰爭,懼怕死亡,但是為了活下來就不得不與所謂的敵人廝殺,造就了更多的死亡。
通過解析面對死亡的心理變化的起因,我們也可以從中獲得一些啟示。本我象征著亨利在參戰前對死亡的無意識心理,自我與主人公參戰中對死亡的恐懼及逃避心理狀態不謀而合,超我是主人公在參戰后直面死亡并與之抗爭的真實寫照。人格結構中的三個層次相互交織,形成一個有機的整體,他的道德與理想、世界觀與人生觀得到了一次嶄新的蛻變與升華。而小說的主人公也是憑借著戰爭這一歷史背景,經歷著對死亡的種種心理變化,最終走向成熟從而找到自我,發現自我的。
三、結語
本文主要從弗洛伊德的人格結構理論視閾解讀了《紅色英勇勛章》主人公面對死亡的心理變化。其實,在《紅色英勇勛章》這部小說中,作者克萊恩一直把亨利昵稱為“年輕人”??巳R恩把戰爭比作一場“實驗”,而“年輕人”只不過是這場實驗中的領軍人物而已。他把主人公放到戰爭這個大背景下,為得是去透視人類內心最原始的情感并試圖講授有關生命的真諦。對亨利來說,這場戰爭中的最主要的戰場就在亨利的心中,這場戰爭的敵人就是他對死亡的恐懼,接近死亡讓他更迅速地成長起來。作者想告訴我們,盡管死亡是我們生存下去的一個心理障礙,但是如果我們以客觀冷靜成熟地視角去審視它,我們終會找到生存下去的新源泉和原動力。
參考文獻:
[1]郭繼德.美國文學研究[M].濟南:山東大學出版社,2010.
[2]斯托爾?弗洛伊德與精神分析[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13.
[3]斯蒂芬克萊恩.紅色英勇勛章[M].黃建人,譯.桂林:漓江出版社,1996.
篇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2831(2015)08-0096-5 doi:10.3969/j.issn.1006-2831.2015.03.025
1 . 綜述
《紅色英勇勛章》是美國19世紀自然主義作家Crane Stephen的代表作。作為自然主義的代表作,學者們從多方面對其進行了研究。首先,探討寫作手法:如自然主義(風格的特點)、印象主義、現實主義等(陳向俊,2010;孫堅,2001;孫紅洪,2003;許美珍,2009);第二,探討文本主題:如探討主人公Henry的成長和戰爭等(楊玉斌,2004;鄭麗,2005;李靜,2010); 第三,探討心理活動:如從結構學角度研究主人公心理(張放放,2005)。
這些研究主要從文學層面宏觀地探討了這部作品的主題和文學意義,忽略了作者創作時為實現自己的目的對語言本身的操控。本文認為從微觀語言層面出發,通過挖掘作者在文字上所賦予人物的情感,判斷以及美學效果,可以展示語言文字的魅力,揭示文本深層主題和文學價值。鑒于此,本文運用系統功能學中的評價系統的子系統――態度系統,對主人公Henry的心理活動進行剖析和闡釋,以期揭示作者的寫作意圖和文本的深層主題。
2 . 背景介紹
2 . 1 評價理論
評價系統(The Appraisal System)是對系統功能語言學的新發展。它拓展和延伸了系統功能語言學中的人際功能,是闡釋性研究。評價系統包括三大子系統:介入(Engagement)、態度(Attitude)和級差(Graduation)。態度是指心理受到影響后對人類行為,文本/過程及現象做出的判斷和鑒賞。態度系統化為情感、判斷和鑒賞,是語言使用者對描述對象的態度、判斷和鑒賞。具體地說,情感系統解釋語言使用者對行為、文本/過程及現象做出的情感反應;判斷系統解釋語言使用者按照倫理/道德(規章制度)對某種行為做出的道德評判,如是否符合倫理道德、是否靠得住、是否勇敢等;鑒賞解釋語言使用者對文本/過程及現象美學品格的欣賞(王振華,2001)。
情感系統屬于心理學的反應范疇,是對行為、文本/過程及現象的反應。該系統分為三種情況,即品質情感、過程情感和評注情感。判斷系統屬于倫理范疇,是根據倫理道德的標準來評價語言使用者的行為,分為社會評判和社會約束。鑒賞系統屬美學范疇,指對文本/過程及現象的評價。該系統圍繞三方面形成,即反應、構成和價值(王振華,2001)。
2 . 2 文本簡介
《紅色英勇勛章》是美國文學史上一部偉大的自然主義作品。自然主義是美國19世紀盛行的一種文學表現形式,它崇尚單純地描摹自然,強調遺傳和環境的影響。
主人公Henry Fleming對戰爭充滿浪漫主義幻想,希望自己在戰場上能夠成為英雄,得到榮譽和尊重。但戰斗打響時,因受死亡的恐懼所驅駛,他逃離了戰場。然而,戰友莊重神圣的死亡令他敬畏,其他戰友的紅色勛章(負傷)令他愧疚。恰好,他的頭部被戰友用槍托誤傷。這樣,他獲得了一枚紅色勛章?;氐皆犞?,戰友們認為他負傷是作戰勇敢,因此,非常尊敬他。如此一來,這枚紅色勛章幫助主人公獲得了夢寐以求的榮譽。但擔心秘密被發現,在第二天的戰斗中, 他英勇無比,沖鋒陷陣,近似瘋狂,最終成了真正的英雄。
作品中,作者用重筆描寫戰爭場面,同時不斷地強化這種自然環境下主人公的心理變化。
3 . 態度資源研究
3 . 1 研究對象與方法
《紅色英勇勛章》從一個士兵的角度去描寫戰爭,突出戰爭環境中個人的具體感受。文本中出現大量的心理描寫,使心理描寫前景化。韓禮德認為真正的前景化的語言特征有利于體現文本的深層主題(申丹,2005:91)。因此,本文認為大量的心理描寫有助于揭示《紅色英勇勛章》的深層主題。本研究采取定性分析的方法,以《紅色英勇勛章》中描寫主人公Henry的心理話語為研究目標,以詞匯為基本分析單位,揭示自然環境下主人公的心理特征以及人的本能,從而揭示文本的深層主題。小說情節大體可以分成五個階段:打仗前、第一天打仗、打仗中止和第二天打仗和打仗后。本研究從第一天打仗、打仗中止和第二天打仗的三個階段分別選出一個語篇來研究作者如何通過環境和人的沖突體現人的本能。三個語篇都是關于Henry的心理描寫:即第一天打仗、打仗中止和打仗的第二天(即,逃跑后回來的那天)的心理描寫。通過分析同一環境下不同時期環境對他心理的影響來分析闡釋文本的深層主題。其中,第一個語篇摘自《紅色英勇勛章》的第七章(Crane, 2001: 39-40);第二個語篇摘自《紅色英勇勛章》的第十四章(Crane, 2001: 79);第三個語篇摘自《紅色英勇勛章》的第二十三章(Crane, 2001: 114)
本文首先選出語篇中表情感、判斷和鑒賞的全部詞匯,然后將詞匯歸入態度系統的三個子系統(情感、判斷和鑒賞)中??傆嫅B度資源數129個,其中肯定資源82,否定58,然后計算出各資源在總資源中占的比例以及肯定資源和否定資源所占比例。
3 . 2 研究結果與分析
在小說中,作者是以第三人稱受限視角來寫的,所以評價的主體是主人公Henry,被評價的受體分別是主人公本人,周圍的自然環境(戰爭環境)和戰友。本研究將戰友看作環境的一部分。因此,主人公評價的受體是他本人和周圍的環境。
表1是三個階段分析的總體結果。在表1中可以看出,在主人公Henry的心理描寫話語中,整個態度系統體現為:情感和鑒賞基本持平,偏重判斷。判斷在三種資源中占一半以上(56.6%)。這說明在故事發展的這三個階段,主人公一直在對自己和周圍的環境(包括周圍的人)做倫理道德的評判。另外,在三個篇章中,在情感、判斷和鑒賞,肯定的評價多于否定評價。換句話來說,從整體來看,主人公對自己和周圍環境的評價持肯定的、積極的態度。
表2是第一天打仗時,主人公Henry Fleming(評價者appraiser)因為對死亡的恐懼和對生命的渴求而臨陣脫逃后的心理話語。他逃跑了,但戰友卻打了勝仗。研究文本發現,作為評價者,主人公對自己的逃跑的評價基本是肯定的、積極的;相反,對戰友的評價幾乎是否定的,即使他們打了勝仗。如:他告訴自己“had fled”(逃跑)是因為“annihilation approached”(湮滅接近);他“wise enough”(足夠明智)“to save themselves”(挽救他們)……在他的眼里,他臨陣脫逃是合情合理的,不逃跑是不合情理;他認為自己是一個“enlightened man”(開明的人),他逃跑是因為他擁有“superior perceptions and knowledge”(超常的知覺和知識),而對戰友的評價是:“by heavens”(老天在上)一個感嘆詞,透出主人公的驚奇和厭煩,所以他說“they had won after all”(他們到底還是打了勝仗)。對他來說,“won”在這里是否定的判斷。隨后他稱已經獲得勝利的戰友為“imbecile line”(低能的隊伍)。Henry用否定的判斷直接抹殺了戰友們的功勞,否定了戰友們的能力,而且認為他們是“fools”(傻子)。最可笑的是他認為戰友們的“blind ignorance and stupidity”(盲目無知和愚蠢)“betrayed”(出賣了)他。
從傳統社會倫理道德上講,軍人或者戰士應該在戰場上英勇戰斗。正如“在一般現實主義文學創作中,英雄的典型總是積極的、勇敢的、富于犧牲精神的,尤其在戰場上的英雄更是如此(張抗抗,2005)。但是從態度系統研究發現,主人公Henry認為英勇打仗是錯的,保住生命才是明智之舉。保住了生命,才能更好地為以后的戰斗做準備,所以“逃跑”是符合社會倫理道德的。通過研究,我們看到的是主人公對死亡的恐懼和對生命的“珍惜”。按照弗洛伊德晚年發展的一套理論,每個人只有兩種基本的本能:生命本能和死亡本能。而正是由于生命本能的驅使,主人公在自己的社會倫理道德下合情合理地逃跑,而且在他看來他的逃跑富有強烈的積極意義,符合“人本”的觀念,但在讀者看來是不符合社會倫理道德的評價體系的。
表3是主人公Henry Fleming在逃跑后的第二天的心理活動,也是主人公由求生本能轉向求死本能的一個重要階段。
戰斗暫時停了下來,主人公的心智也因為這種安寧而處于暫時的正常和寧靜狀態。這其中涉及了Henry Fleming對自己逃跑的評價,對戰斗的評價和對與他一起逃跑的不認識的戰友的評價。作為評價者,Henry Fleming的判斷依然多于情感和鑒賞,說明他在考慮社會倫理道德。這個階段肯定的評價多于否定的評價。但仔細研究,我們會發現他對自己逃跑的評價多屬于肯定的、積極的:如他是“a man of experienced”(一個有經驗的人),他“fled with discretion and dignity”(逃跑帶有自由裁量和尊嚴);對戰爭的評價多用否定的評價(如:out of dragon, not hideous, inaccurate and not sting with precision)展示了戰爭本身的無能感,但反過來強化了主人公對自己肯定的評價――他英勇強大,不再恐懼戰爭;對戰友的評價仍然是否定的、消極的,如戰友“run from the battle”,他們的臉“terror struck”(受驚嚇的),他們是“weak mortals”(軟弱的凡人)。同樣的“逃跑”,他認為自己的逃跑是蔑視(defy)危險,逃離危險,值得敬佩,而戰友是受到驚嚇,逃得快,逃得野,應該鄙視和譴責。
此階段處于戰斗的中止期。雖然大環境是戰斗,但由于戰斗暫時中止,主人公的思維處于正常狀態;同時由于前一天的戰斗中,戰友在眼前的犧牲使他對自己的行為,對戰斗的環境重新做了評估。正如心理學家斯坦利?沙赫特及利昂?費斯廷認為:“當人的恐懼被喚起時,會引起合群和社會對比傾向,以減小恐懼。社會對比是指人有一種估價自己的驅動力,在缺乏客觀的、非社會標準的情況下,他們將通過與他人的對比來估價自己,并且是與相近的人比較來達到與他人的相似”。Henry Fleming希望他跟自己的戰友相似,能夠光榮地犧牲在戰場上。這為下階段他戰場上瘋狂求死的表現做了鋪墊。
表4是主人公Henry Fleming在第二天打仗的戰場上英勇瘋狂戰斗的心理描寫。在此階段,文本前景化了判斷和鑒賞,同時肯定評價也多于否定評價。但是分析發現,對判斷資源基本是肯定的。這說明在這個過程中,評價者對自己、對戰爭的環境和對戰友的社會倫理道德的判斷走向肯定和積極。鑒賞的否定評價稍多些。鑒賞是對文本/過程及現象的評價。這里主要是對打仗過程和自己的反應做的鑒賞,說明打仗環境的艱難以及自己在這種艱難環境中的痛苦感受。這強化了主人公的英勇形象,讓讀者看到:在如此艱難的環境下,主人公勇往直前,不顧性命地英勇奮戰的光輝形象。如:他覺得“the daring spirit of a savage religion mad(一個野蠻的宗教狂的勇敢精神)”,他“was capable of profound sacrifices, a tremendous death(能夠犧牲生命)”。于是我們看到:戰爭激發的是主人公的另一個本能即“死的本能”。弗洛伊德的“死亡本能”認為“每個人身上都有一種趨向毀滅和侵略的本能,這種本能是破壞性的”。主人公渴望“a great concussion when two bodies of troops crashed together(兩軍撞在一起時的巨大沖擊)”,懷想著“a thunderous, crashing blow(驚雷般的,轟然一擊)”,他的這些想法促使他在戰斗中比任何其他戰友跑得都快。
因此,在這里作者雖然展示給讀者的是Henry Fleming的英勇無敵,但讀者體會到的深層主題卻是人失去理智后的瘋狂。這符合弗洛伊德另外一種對人生基本本能的看法,即,每個人有死亡本能。正是由于死的本能的驅使,主人公在自己的社會倫理道德下失去理智瘋狂地奔走在戰斗的前沿,在他看來他英勇無敵,奮不顧身,但作者讓讀者感受到“人本”的觀念是自然環境驅使下人的“失?!?,而不是“英勇”。換言之,通過用態度系統分析,我們從作者戲謔手法中可以看到,在作者的心目中根本沒有“英雄”可言。
篇6
寶寶為什么別人帶就很乖,飯也好好吃,讓睡覺就睡覺,還會自己玩,我一帶就特別愛哭,一直陪著也總是不高興,還黏在身上不肯下來?
這個問題幾乎每幾天就會有一個媽媽來問,從兩三個月的小嬰兒,到兩三歲的孩子,都有這個現象,尤其是那種媽媽帶一半兒、老人或者保姆帶一半兒,或者已經上幼兒園的孩子,這種對比反差更加嚴重。
我家毛頭已經快上小學了,依然是如此,在學校是乖寶寶,回家就各種耍賴,各種作。
媽媽們,尤其是職場媽媽,會為此而感到內疚和困擾不已:我已經盡力去陪孩子了,我已經很溫柔耐心了,我已經努力示范規矩了,為什么孩子表現這么不好,是我帶娃水平太差勁了嗎?
可是當爸爸的、當奶奶的,帶娃手段也沒高到哪里去??!我怎么就變成惹娃不高興的壞人了呢?
解答這件事,就要好好想一想這個問題――寶寶的正常狀態應該是什么樣子的?
到底“乖巧無比,不哭不鬧”的狀態是正常狀態,還是“喜怒哀樂各種情緒都有”才是正常狀態?
孩子也是人啊,是人就有喜怒哀樂,怎么可能一直都是高高興興的狀態呢?
事實上,一直“乖巧無比,不哭不鬧”的孩子,不是個真孩子,大人還有脾氣和情緒,何況是敏感又自控能力弱的孩子?
真正的原因是:過于乖巧的寶寶只是覺得此時的環境不是最安全的,如果耍賴撒潑,他不確定周圍的環境、周圍的大人會怎樣對待自己,備不住會有可怕的事情發生。
所以當覺得不爽的時候,孩子會傾向于壓抑自己的情緒,免得惹出麻煩,自己承受不了后果,看起來就是很乖的樣子――雖然看起來和平靜,但是情緒會積累在心里。
但是當寶寶確定周圍的環境是絕對安全的,他就會認為:這個照料我的人是無條件愛我的,無論我表現出什么樣的情緒和行為,是興奮還是傷心,是暴躁還是粘人,她都不會傷害我或者拋棄我。
所以,當寶寶有足夠安全感的時候,他就會比較容易“放飛自我”,想哭哭想笑笑,耍個賴,使個小性兒,作一作,把積累在心中的一些不爽全都發泄一下,順便撈點好處,并且再次驗證一下你就是如此無條件地愛我,那不是太正常了嗎?
所以事實上,如果你家寶寶對你比較愛“作”,別人帶就很乖乖,其實是對你的一種贊美,這證明你對寶寶來說是不同的,是最讓他有安全感,最讓他依戀的人,他才會表現出這種“區別對待”。
這并不是因為你做得很差,而恰恰是因為你做得很好,寶寶對你的“作”,其實是你的勛章。
其實寶寶經常有這樣的經歷,是一件好事。媽媽不在的情況下,寶寶能夠有更好的自控力,更勇敢,更冷靜,他能學會觀察環境,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學會讓自己更有耐心,學會用語言而不是用哭鬧和人交流等等……這些能力如果媽媽在身旁,他就用不著發展,甚至沒有意愿l展。
有一句話不是這么說的嗎:孩子是在你看不見的地方長大的。
當寶寶在你身邊的時候,他回到心靈的港灣,感到無盡的愛和關懷,全身心放松,汲取足夠的力量,讓他在離開你的時候,能夠充滿勇氣,面對人世間的一些艱難,并且學會解決它們,這難道不是一件很完美的事情嗎?
所以,我也建議,媽媽們不要和寶寶須臾不離,不但你很累,寶寶也沒有空間成長,偶爾勇敢地把寶寶交給隊友們,你會發現他并沒有想象中那樣不停大哭大鬧,很可能吃得好睡得香,什么事也不會發生。
篇7
馬丁是哥倫比亞的的士司機,為了買房子,他每天都會工作到深夜。
這天夜里,天氣很冷,路上沒多少行人。一個手里拎著精致的黑色密碼箱的客人表示想用一千塊包用他的車。
路上,對方告訴馬丁他叫約克,是個商人。很快,第一個目的地斯汀達爾大街到了,約克付給他三百元定金后下了車。
好一會后,突然,“砰”的一聲,一具尸體從天而降,砸在馬丁的車頭!馬丁嚇得魂飛魄散。正在這時,約克下來了,他掏出一把裝有消聲器的手槍,對準一息尚存的那人補開了一槍!接著,他轉身對準馬丁剛掏出來的手機又是一槍。
“把尸體塞到后備箱,甭想?;ㄕ?否則別怪我不客氣!”約克惡狠狠地說。
約克此行是受哥倫比亞大毒梟理查雇傭殺掉幾個污點證人。本來約克是想瞞著馬丁的,想不到出了點亂子,中槍后的證人竟從窗戶摔了下去。
下一個目標
約克從箱子里掏出一個小本子,劃去了一個名字:“下一個目標,DB區德爾良公寓?!?/p>
馬丁按約克的命令,將車子駛入德爾良公寓后面一條僻靜的小巷里。他心里盤算著,只要約克一離開的士,他就可以加大油門,沖出小巷,然后去報警。然而,約克從手提箱中拿出一扎強力膠帶,把馬丁的雙手牢牢綁在方向盤上,雙腳捆住,還把他的嘴巴也堵得嚴嚴實實,才放心地上樓去了。
約克走后,馬丁用盡全力掙扎,但膠帶卻紋絲不動。突然,他的目光落在了方向盤上。他探出身子,用下巴和肩膀去頂車鑰匙,啪一下,電路通了,馬丁又用鼻子按下了控制兩個轉向燈的按鈕,發出了求救信號,接著他用頭不斷壓著方向盤的喇叭。
喇叭聲引起了巷口三位男青年的注意。年輕人走到了車旁,結果,他們不僅把馬丁的錢包掏走,還把約克的手提箱也劫走了!
就在這時,約克出現了。三個混混拔出匕首,圍住了約克。才幾個回合,三人就倒在血泊中。約克出手奇快,招招致命,把馬丁看呆了。
希望再次破滅
車子拐上了大路。紅燈亮了,車子停了下來,這時,路邊走來兩位巡邏的警察,機會來了!突然,他感到腰口冷冰冰的?!皠e亂來!”約克低聲喝道。
突然,一位警察停下了腳步,他發現了車頭蓋的劃痕和血痕,猛地拔出槍:“怎么回事,你是不是撞人了?”另一名警察也拔槍沖了過來。馬丁聽到了后座傳來扳動保險的聲音,一時間,空氣凝固了!“各位同仁,請立刻趕往德爾良公寓,那里發生了多起命案?!边@時,警察身上的對講機響了起來。他們收起了手槍,記下車牌,坐上摩托車遠去了。
約克抹去額頭的汗,他打開筆記本:“下一個目標就在江對面,過了江就沒你的事了?!?/p>
前面五十米處就是大橋了,橋頭設了崗哨查車,上面有許多荷槍實彈的警察,馬丁心里又騰起希望來。突然,約克一聲大吼:“停車!”
掉在腳邊的勇士勛章
“掉頭,走下游的浮橋?!瘪R丁怔住了,想不到約克對市區的情況這么熟悉。下游有一座大橋要檢修,旁邊搭了一條浮橋,那里比較偏遠,不會有人設卡。
車子在浮橋上顛簸著,此時馬丁的心情非常矛盾。雖說自己沒殺人,但這些人卻是間接死在自己的手上。突然,車頭一件東西掉到馬丁腳邊,那是一枚英勇勛章,是當年馬丁在軍隊參加剿滅毒梟的武裝隊伍時,因作戰英勇而獲得的。看到它,馬丁頓時熱血沸騰。他一踩油門,車子猛地往前躥去。
約克大叫起來。馬丁一言不發,把油門打到底,接著猛地一打方向盤,車沖破了護欄,一頭扎進河里!
車子轉瞬沉了下去,憑借出色的游泳技能,馬丁很快解開保險帶,從車窗鉆了出去,并一口氣浮到水面。這時馬丁看見一個小本子浮了上來,這是約克記錄刺殺名單的本子,馬丁順手撈了起來,然后往岸上游去。
上岸后,他好奇地打開了筆記本。馬丁呆住了,第三個名字上赫然寫著:市法院法官珍妮。
不遠處就是市法院辦公大樓。第二十層燈火通明,那就是珍妮的辦公室。看到這燈光,馬丁心里暖暖的。
突然,馬丁怔住了!一個濕漉漉的人影正沖向法院――是約克,他沒死!
此時,約克已進入了珍妮的辦公室。他舉起了手槍,對著珍妮扣動了扳機。“砰”的一聲,子彈偏了,槍脫手砸破玻璃飛了出去――就在他舉槍之際,馬丁用一個杯子砸中了他的手腕。
約克一愣,他拔出匕首,撲向了馬丁。只見馬丁手中多了把軍刀,這是他平時防身用的。
幾個回合后,鮮血染紅了馬丁的衣服,但他仍擋在約克面前,成了一道無法逾越的防線。約克瞅準空當,猛刺過去。然而在拔刀時,刀竟然紋絲不動!正詫異間,馬丁的軍刀已扎透他的手臂,約克踉蹌倒地。他無論如何也想不到,馬丁竟會用手死死抓住他鋒利的刀刃!
血泊中,約克問馬丁,一路上他一直沒勇氣拔出刀來,為什么此刻卻表現得勇猛無比?
篇8
法國一家報紙舉辦一次智力競賽,其中有這樣一道題目:如果盧浮宮失火了,情況只允許救出一幅畫,你會搶哪一幅?結果著名作家貝爾納的回答“搶救離出口最近的那幅”成為最佳答案。
的確,倘若因貪婪而踟躕不定,因惋惜而躊躇不決,所有的名家巨作都將成為灰燼中的斷想。這取舍的智慧令人贊嘆。
在人生的旅途上,我們櫛風沐雨,頂烈日戰霜雪,收獲了一路歡笑與淚水,盛滿了記憶的背囊。
掬一捧,是曾經的輝煌,以往的榮光,卻被歲月沖刷得一片黯然,猶如胸前掛著的一排失去光澤的勛章。
再抓起一把,是生命的憂傷,奮斗的坎坷,幾多苦澀,幾多辛酸,已坍塌的曾經刻骨銘心,被時光風化成碎屑,滲出指間。
這些堆砌記憶的殘垣斷壁,已斑駁了價值的光彩,化作沉沉的負擔,羈絆住我們前行的腳步。可我們不舍得,舍不得,殊不知御下它們,輕裝上陣,可以讓疲憊的腳步輕盈,讓人生的道路坦蕩。有時舍棄會使擁有的彌足珍貴。
“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碧諟Y明放棄了對仕途榮華富貴的孜孜追求,讓身心回歸自然的純凈淘洗,摒棄滾滾紅塵,尋覓一隅唯美的“世外桃源”,獨享“采菊東籬下”的逍遙和“狂歌五柳前”的灑脫。這種舍棄令人欣賞和敬仰。
對生活的點滴,我們總是貪心地攫取,占有,收藏;當不堪重負,身心俱憊時,我們依舊倔強地護著所有的收獲,像那個叫葛朗臺的老頭,吝嗇得滑稽。舍棄,需要一種勇氣,面對那些仇恨妒忌、壓迫心靈的累贅,要有果敢的決斷,因為這種舍棄是為了更好地收獲,更好地駕馭人生。
篇9
我將授予你們勛章,以表彰你們的勇氣、智慧和友誼。
感謝您,偉大的國王!您看起來很憔悴,是不是有什么心事?
不瞞你們說,我最近確實很煩。我的女兒被惡龍抓走了,鎖在妖龍塔里。
我們的公主非常美麗。自從她被惡龍抓走之后,我們整天也都提心吊膽,心驚肉跳!
那為什么不去救公主呢?
后來,國師好不容易把惡龍殺死,但它臨死前在鎖龍塔上下了詛咒。那詛咒是3個難關,多少智者去了都無法解開。
那惡龍異常兇狠,不少勇士已經一去不返……
讓我去試試吧!
天哪,又來了!
孩子們,這一路危險異常,你們一定要多加小心!不要勉強,太危險就回來!
猜猜我們誰是誰,猜對就送你們去下一關,猜錯就送你們回家!
珍妮不喜歡穿紅裙子,簡既不喜歡穿紅裙子又不喜歡穿黃裙子。珊妮喜歡穿什么顏色的裙子?我們三個分別叫什么名字?
珍妮不喜歡穿紅裙子,那么她可能穿白裙子或者黃裙子。
簡既不喜歡穿紅裙子又不喜歡穿黃裙子,那么她只能穿白裙子。.
穿紅裙子的是珊妮,穿黃裙子的是珍妮,穿白裙子的是簡。
聰明的少年,你們通過我們的考驗,去下一關吧!
站?。∠霃倪@條路通過必須回答我的問題?;卮饘α?,就放你們過去,否則我要你們的命!
a&b表示a的4倍加上b的3倍,即a&b=4a+3b,計算0.2&2.9的結果。
這道題應該將0.2看作a,2.9看作b。
0.2&2.9=4×0.2+3×2.9
答案是9.5。
完了,再也不能回家了!
竟然算出來了,要你小命!
救命?。?/p>
不用客氣!因為你,那些人才不再罵我,我該謝謝你!
快上來!
謝謝你救了我們!
這門應該怎樣開呢?
你們看,這里有機關!
這是個密碼鎖?
把一個小數的小數點向右移動一位,得到的數比原數多12.51,原來的小數是多少?此題的答案就是密碼,答案輸入后,按#鍵確認。
這個數小數點往右移動一位,相當于原數增大10倍,也就是這個數的9倍是12.51,這個數是12.51÷9=1.39。
看你的!
篇10
鼓手①的妻子去了教堂。她看見有許多畫像和雕刻了天使的新神壇。畫布上的彩像和罩著的光環、鍍金涂色的木雕像全都非常美觀。他們的頭發像金子和陽光一樣明亮,非常美麗;不過上帝的陽光卻更加地美麗。太陽落下的時候,它從樹叢中射出的光更明麗、更紅艷??粗系鄣拿婵资呛苄腋5?!鼓手的妻子望著紅太陽陷入沉思;她想著鸛要給她送來的小寶貝。于是她心中非常高興,她看了又看。她希望孩子從這里得到光輝,至少長得像圣壇墻上的一位天使那樣。待她真的在手腕里抱著自己的孩子,并把他舉向他父親的時候,這孩子的確像教堂里的一位天使,他的頭發亮得像金子似的,落日的金輝落入他的頭發。
“我的金寶貝,我的家財,我的太陽!”母親說道,親吻著他那一頭發亮的卷發,她的吻像鼓手屋子里的音樂和歌聲;屋子里充滿了歡樂、生氣,一片忙碌。鼓手敲了一陣鼓,一陣歡樂的鼓聲?;鹁穆晜鞒鋈ィ?/p>
“紅頭發,小家伙長著紅頭發!相信我這層皮,別相信你母親的話!咚隆??!咚隆?。 ?/p>
整個城市都像火警鼓一樣地說著。
小男孩到了教堂,受了洗禮。關于名字沒有什么好說的,給他取的名字叫彼得。全城的人包括鼓在內,都把他叫做彼得,“鼓手的紅頭發兒子”;不過他的母親吻著他的紅頭發,把他叫做金寶貝。
在崎嶇的道路上,在土坡上,許多人刻上了自己的名字留作紀念。
“揚名,”鼓手說道,“揚名總是大事!”于是他把自己的和小兒子的名字也刻了上去。
燕子來了。它們在長途旅行中看到在崖石旁、在印度斯坦廟宇的墻上刻著更耐久的字:強大的帝王的豐功偉績,不朽的名字。它們非常古老,老得現在沒有人能認出,也不知道是誰的名字。
但美名遠揚!無比顯赫!
燕子在崎嶇的崖道旁筑巢,在土坡上啄出了洞。風霜雨露沖蝕了名字,鼓手和他兒子的名字也被沖掉了。
“不過彼得的名字終歸在那里留了一年半呢!”父親說道?!按兰一?!”火警鼓心中這樣想,不過它只說:“咚、咚、咚!咚隆??!”
“鼓手的紅頭發兒子”是一個活蹦亂跳的小男孩。他的聲音很美,他會唱歌,而且唱起來就像林中的鳥兒一樣,好像是什么曲子,卻又什么曲子也不是。
“他該參加唱詩班!”母親說,“在教堂里唱,站在模樣像他一樣美的那些鍍金天使的下面!”
“紅毛貓!”城市腦袋瓜子機靈的人說道。鼓從鄰家的那些婦人那里聽到的。
“彼得,別回去!”街上玩耍的孩子喊道?!耙悄闼陂w樓上,那么最頂層便會著火,火警鼓也會敲響?!?/p>
“當心鼓槌!”彼得說道。盡管他很小,卻很勇敢,他給了離他最近的那個孩子的肚子一拳,那個孩子兩腳站不穩便摔倒了,其他的孩子抬腿就跑。
這個城市的音樂師是一個體面而文雅的人,他是皇室掌管銀器的人的兒子。他喜歡彼得,把他帶回家好幾個小時和自己在一起。他給他提琴并教他拉琴,就好像彼得天生十個音樂指頭一樣,他將來肯定不只是個鼓手,他會成為城市音樂師。
“我想當兵!”彼得說道。因為他還只是一個小家伙,以為世界上最美的事是扛上一支槍,“一、二,一、二”地走,穿制服,挎腰刀。
“你要學會聽鼓的話!咚隆隆,來,來!”鼓說道?!笆前?,他還能步步高升,踏上步當上將軍!”父親說道;“不過那得打起仗來才行!”
“上帝保佑別打仗!”母親說道。
“我們又不會失掉什么!”父親說道。
“會啊,我們會失掉孩子的!”她說道。
“可是他會當上將軍回來的!”父親說道。
“丟了胳膊,失了腿!”母親說道,“不行,我得讓我的金寶貝完完整整的!”
“咚!咚!咚!”火警鼓敲起來,所有的鼓都響起來,打起仗來了。士兵上了前線,鼓手的兒子也跟著去了:“紅頭發!金寶貝!”母親哭了;父親懷著“成名”的思想望著他;城市音樂師認為,他不應該去打仗,而應該留下在家學音樂?!凹t頭發!”士兵們喊道,彼得笑起來??墒侨绻腥苏f:“狐貍皮!”他便咬緊嘴唇,眼睛朝廣大的世界望去。他不理會這種罵人的話。
這孩子十分機靈,性情勇敢,心情很好,老兵弟兄都說他是最好的“軍壺”。
好多好多個晚上,他不得不被雨淋露浸,渾身濕透地在露天中過夜。然而,他的心情依舊很好,他用鼓槌敲著:“咚??!全體起床!”是啊,他顯然是天生的鼓手。
那是戰斗中的一天。太陽還沒有升起,不過已經是清晨了??諝夂?,戰斗激烈,天空中有霧,但是更濃的是火藥味。子彈、炮彈在頭上飛來飛去,穿過腦袋、身軀和肢體,可是,大家仍在挺進。有人跪倒下去,兩穴流血,面色蒼白。小鼓手還保持著自己的健康的顏色,他沒有受傷。他愉快地望著團里的一只狗的臉,狗在他前面蹦蹦跳跳,非常高興,就好像這一切都是鬧著玩,子彈飛來飛去是為了給他們助興?!扒斑M,向前,前進!”這是傳給鼓的命令,這些命令是不能收回的,不過它們可以被收回,而且這樣做是很理智的。于是就有人喊:“后退!”可小鼓手敲著:“前進,向前!”他懂得這是命令,士兵必須服從鼓聲。這鼓敲得很好,它對那些要退卻的士兵起到了鼓勵他們取勝的作用。
在這場戰斗中,有人丟了生命,有人斷了肢體。炮彈炸得血肉橫飛,傷殘的士兵拖著身子來到干草堆的旁邊,想離開戰爭幾個鐘頭。炮彈點燃了干草堆,這些士兵大概就這樣了卻一生了。想這些本來于事無補,可是有人在想,即便是離這里很遠的那個和平的城市里。在那邊,鼓手和他的妻子在想,要知道彼得在戰場上呢。
“我討厭唉聲嘆氣!”火警鼓說道。
又是戰斗的日子。太陽還沒有升起,卻已經是早晨了。鼓手和他的妻子還在睡覺,他們可是幾乎整夜未眠。他們在談論兒子,他正在外面——“在上帝的手中”。父親夢見戰爭結束了,士兵都回到了家園,彼得胸前掛著銀十字勛章??墒悄赣H夢見她走進了教堂,看著那些畫像和那些雕刻出金頭發的天使;她親愛的兒子,她的金寶貝,穿著白色的衣服站在天使中間。他們唱著美麗的歌——那種美麗的歌顯然只有天使才能唱出,他和他們一起升入太陽光里,親切地朝自己的母親點著頭。
“我的金寶貝!”她喊了一聲,立刻驚醒了?!吧系郯阉麕ё吡耍 彼f道,把雙手合起來,將頭藏在床旁的布帷幔里哭了?!八F在在什么地方安息?和許多人一起在那個為死者掘的大坑里嗎?也許是躺在深深的沼澤水里吧!沒有人知道他的墳墓!沒有人為他念過上帝的圣言!”于是她的嘴唇默默地喊著上帝;她垂下頭,她疲倦極了,又睡了過去。
日子飛快地逝去,在人的生活里,在夢里!
一天傍晚,戰場上出現一道彩虹,它掛在森林邊和低洼的沼澤上。民間傳說中有這樣的說法:彩虹能到的地方,下面埋藏著寶貝,金寶貝。這道彩虹下也躺著一個金寶貝。除了他的母親外,沒有人想著那個小鼓手,因此她夢見了他。日子飛快地過去,在人的生活中,在夢里。
他的頭上連一根頭發——一根金發都沒有受到損傷?!斑寺?,咚??!那是他!那是他!”鼓可以這樣說。要是他的母親看見他了,或者夢見他了,那她也會這樣唱的。
戰爭結束后,大家唱著歌、歡呼著,帶著綠枝返回家園。團里的狗大步地在前面奔跳著,就好像要把道路搞得比平常長三倍。
好多天,許多星期過去了,彼得走進了父母的屋子。他黑得像個野人,他的眼睛非常明亮,面孔像太陽光一樣閃亮。母親把他擁在懷里,吻著他的嘴、他的眼、他的紅頭發。她又有了自己的孩子。他不像他父親夢到的那樣胸前佩著銀十字勛章,但是他的四肢完整,就像母親夢見的那樣。全家歡騰,又哭又笑。彼得擁抱著那只老火警鼓。
“那老家伙還在那兒!”他說道。父親敲打了鼓一通。“就好像這兒著了大火一樣!”火警鼓說道?!拔蓓斨?,心燃了,金寶貝!卡、卡、卡!”
后來呢?是啊,后來呢?只消去問城市音樂師!
“彼得比鼓出息得多了!”他說道?!氨说帽任覀ゴ蠖嗔?!”這位城市音樂師是皇室掌管銀器的人的兒子,可是他一輩子學到的東西,彼得半年就學會了。
他身上有某種東西,很勇敢,很高尚。眼睛閃閃發光,頭發也閃閃發光,——誰也無法否認。
“他應該把頭發染了!”鄰家的老嬸母說道?!熬斓哪俏慌畠喝玖司秃芎茫∷喕榱?!”
“可是,頭發馬上就會變得像青浮萍一樣,得老染才行呢!”
“她染得起的!”鄰家老嬸母說道,“彼得也染得起。他出入最體面的家庭,甚至去了市長那里,教洛特小姐彈鋼琴!”他會彈!他能直接從他的心中彈出最美妙的、迄今還沒有寫在樂譜上的曲子。他在長明的夜間、也在漆黑的夜間彈奏。真叫人受不了,鄰居和火警鼓都這么說。
他演奏著,于是思想升華了,浮現了偉大的未來計劃:成名!
市長的洛特小姐坐在鋼琴前,她那纖秀的手指在琴鍵上跳躍,聲音一直傳到了彼得的心里。這聲音變得對彼得太有吸引力了,而且不只一次發生過。于是有一天他一下子抓住了那些纖秀的指頭和那只美麗的手。他吻著她的手,朝她那雙棕色的大眼望去。上帝知道他說什么,我們別人只可以猜。洛特小姐的臉一下子紅到了脖子和肩上,她一個字也沒有回答他——這時正好有外人來到屋子里,是三等參事官的兒子。他長著高闊、平展的額頭,頭朝后仰著,好像仰到了脖子后面。彼得和他們一起坐了很久,洛特小姐溫柔地望著他。那天晚間在家中,他談到了外面的大世界,談到了提琴中為他蘊藏的金寶貝。
成名!
“咚隆,咚隆,咚??!”火警鼓說道?!氨说猛耆偭?!我想家里要著火了?!?/p>
第二天,母親到市場去了。
“你聽說新聞了沒有,彼得!”她回到家的時候說道,“好消息!市長的洛特小姐和三等參事官的兒子訂婚了。是昨晚的事!”
“不可能!”他說道,從椅子上跳了起來??墒悄赣H說是真的。她是從理發師的妻子那里聽到的,她的男人是親自從市長嘴里聽到的。
彼得的臉刷的一下子全白了,他又坐了下去。
“天啊,你怎么了?”母親說道。
“很好!沒事兒!不要管我!”他說道,淚水順著臉頰流了下來。
“親愛的孩子!我的金寶貝!”母親說道,同時哭了起來。不過火警鼓唱起來了——是內心在唱,不是大聲唱:
“洛特完了!洛特完了!”是啊,那首歌結束了!
歌還沒有完,還留下了許多歌詞,最美麗的詞——生命的金寶貝。
“她亂蹦亂跳,高興得快瘋了!”鄰家老嬸說道?!叭澜缍紤撟x一讀她的金寶貝寫給她的那些信,聽一聽報紙上關于他和他提琴的事。他給她匯錢,她很需要,現在她是寡婦了?!?/p>
“他給皇帝和國王演奏!”城市音樂師說道?!拔覜]有交過那樣的好運,不過他是我的學生,不會忘記他的老師的?!薄案赣H做過這樣的夢,”母親說道,“夢見他從戰爭中回來,胸前帶著銀十字勛章。在戰爭中他沒有得到它。在戰爭中得到它看來是很難的!現在他有了騎士勛章。父親真應該能看到這一天!”
“成名了!”火警鼓說道,他出生的城市也這樣說道:“鼓手的兒子,紅頭發彼得;他們看見過的小時候穿著木頭鞋的彼得;看見當過鼓手,給舞會伴奏過的彼得;成名了!”“在給國王演奏前,他先給我們演奏過呢!”市長夫人說道?!八菚r對洛特很傾心!他總是抱負遠大。那時他既魯莽又荒唐!我丈夫聽說這荒唐事的時候還大笑了一陣!現在洛特是三等參事官夫人了?!?/p>
那個當小鼓手時曾敲著“前進,向前!”號令、給那些要退卻的人鼓起勝利的勇氣的窮苦男孩子的心靈中嵌著金寶貝。在他的胸中有一個金寶貝,那是音樂的源泉。泉水潺潺流過提琴,就好像里面是一架完整的風琴,好像夏夜所有的精靈都在弦上跳舞一樣。人們聽到了畫眉鳥的鳴叫和人類的清亮的聲音;這聲音歡欣地涌過一顆顆的心臟,馱著他的名字飛馳過各個國家。這是一場大火,歡欣激動的大火。
“而且他非??蓯?!”青春淑女們說道,連老婦人也這么說。是的,最老的那位婦人還拿來一個收藏名人頭發的紀念夾,就是為了要能從那位年輕的小提琴演奏家的濃密漂亮的頭發里求到一撮,那個寶貝——金寶貝。
兒子走進鼓手貧寒的屋子,清秀得像一個王子,比一個國王還要幸福。他的一雙眼睛十分明亮,面孔就像陽光。他把母親擁抱在懷里。她親吻著他熱烈的嘴唇,幸福地哭泣著,和在歡樂中哭泣一樣。他對屋子里的每一件舊家具都點著頭;對裝著茶杯和花瓶的廚柜點頭,對他小時候在上面睡過覺的長凳點頭??墒?,他把那面老火警鼓拖到屋子中央,他對母親和鼓說道:
“父親在今天這樣的場合一定會敲一通鼓的!現在得由我來敲了!”他敲了一通鼓,鼓聲轟鳴?;鹁母械綗o上光榮,連它的皮都裂開了。
“他干得真夠漂亮的!”鼓說道,“這下子我永遠地保留了對他的記憶!我覺得老婆子也會因為自己的金寶貝高興得笑破肚皮?!?/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