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雨上范文

時間:2023-04-08 19:48:28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清明雨上,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清明雨上

篇1

雨還未下

心卻早已濕透

/

站在一片片墓園前

爆竹聲敲碎了我心

輕煙裊裊

載著多少惦念

飄向何方

/

人生誰無死

而生命卻往往無常

我們都一樣

在生與死的邊緣掙扎

/

看著躺在看著躺在墓園

那些曾經鮮活的生命

心,偷偷的涼了

興許死并不可怕

而可怕的卻是留下的思念

/

路過一個墓前

一個十來歲的孩子

為年輕的父親上墳

我沉默了

想說點什么

卻什么也說不出來

/

事事總無常

又怎能去預計明天

把愛留給身邊的人吧

篇2

或許,紛飛雜擾間思緒穿梭的過于深遠,讓我無法有更多的力量去探守從前的匆忙,只能任流失的歲月渲染這無言的落寞情懷。于逝水流年里,刻畫出一幅淡定的畫面,記錄一切一切的過往與美好永存心間。

隱隱錯落,時光飛逝如梭,心思感念頗多。記憶里潺潺的腳步如流水般欣然散落,回顧想當然去抒寫的時候,悲情的筆自顧無暇的獨走一邊。悠然間,我就這樣介乎于沉醉如夢之間,任滄海桑田吹塑昔日的芳華。孤芳自賞,撰寫著這夕陽的余暉。

相守歲月間,悲歡離合感受了太多,淡忘了太多。就像四季輪回一樣,匆匆忙忙,來來往往,走到一個終點又有幾人在能回到這個終點。行云流水,浮云變幻總會把一切消失的干凈徹底,任你多么堅韌,頑強,淡定,最后的結局留下的是滿心失望罷了!

一煙春韻兩閑愁。望著朦朧中浮現真實,感慨原來這一切都不從改變,改變了只不過是景色,唯一不同的是這曾經的過往沒有了伊人的嫣然笑顏。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過去了就是過去了,不管有什么樣的結果,結局已成定格,到最后只能是塵封的記憶而已。

人生的路布滿了荊棘,若能踏過去,從此海角天涯任君漂泊。若踏不過去,就只能在輪回中游離不定的飄忽,最終淪落為一個迷途者。

當我們悲春傷秋是,情感的怒放就好像與生具來的本能一樣,似乎一切都是那么的理所當然。也許,我們在歲月的流淌中心中的感傷也深埋在時光里。無論怎么改變,永遠都無從知其然由。

篇3

春絮來飄,夢入漸漸。

百花齊放,春雨楚楚;

鳥鳴鶯啼,夢境依稀。

又是清明雨上,靜坐長椅,品味清雨。

又是春雨花開,花叢之中,清香伊人。

今年的雨好像不同了;

今年的雨好像變味了;

今年的雨好像變心了。

沒有了往年的他的氣息;

沒有了往年的他的襯映;

沒有了往年的他的陪同;

沒有了往年的他的嘆息。

篇4

——題記。

我在人間彷徨,尋不到你的天堂,東瓶西鏡放,恨不能遺忘。

小夏,我們去街角那家新開的奶茶店好不好。小莫拉著我的手,搖晃。

嗯,你想去,那我們就一起去咯。溺愛的看著小莫。

嗯,小莫真的是一個可愛的女生吧,典型的蘿莉,嬰兒肥,粉色的衣服,可愛的動作。是我們學校的校花。

我,林夏,一個對人冷漠的女生,利落的短發,黑白的衣服,冷漠的臉龐。不輕易對人露出微笑。

正想著,就到了那家奶茶店了,特意看了一下店名,"生如夏花"。很喜歡這個名字。

店里面有溫暖的燈光,老板娘也有著好看的酒窩。

小莫,你還是喝熱可可吧?笑著對小莫說。

嗯,老板娘,一杯拿鐵一杯熱可可,拿鐵要濃一點。小莫也對我笑,小莫有兩個很深的酒窩。

不知道為什么,看見小莫,就有種莫名其妙想去保護她的感覺,小莫,真的是一個需要保護的孩子吧。

可可冒著溫暖的熱氣,有根奶灰色的吸管,上面有個可愛的迷糊娃娃。小莫,你知不知道,你捧著熱可可的樣子很可愛。

拿鐵有根深褐色的習慣,有個冷漠的SD娃娃,呵呵,跟我很配。這里的老板娘很會配吸管呢。

小莫,喜歡這里么?

嗯,我喜歡這里。

是么,那……以后我們天天來好不好。

真的么?太好了!~小夏,你是好人誒!~

呵呵,我什么時候對小莫不好了???

嗯!~

之后,在"生如夏花"里,天天都會有我跟小莫的身影。

不知道是因為喜歡那里溫暖的燈光;還是喜歡那里的吸管;亦或許,是因為小莫喜歡那里,所以,我義無反顧的喜歡那里。

喂,小夏吧?你去"生如夏花"等我,我有東西要給你!~

嗯,好的,我等你。

套上了跟小莫一起買的那件情侶衫。就跑了出去。

站在"生如夏花"等了很久很久,始終沒有看見小夏的身影。心里開始不安了起來。

100米前有很多人圍著,頓時大腦慌了起來。急忙跑到那里去了,撥開人群,沖了進去,躺在地上的女孩子,手里拿著Vae的專輯《尋霧啟事》,身上穿著和我一樣的情侶衫,地上躺著的女孩子,就是……小莫。

死死地抱住小莫,不停的喊著,小莫,你快起來,快起來,今天我生日,你快給我起來!然后又反應過來了似得叫著,快打120??!快打120!

該死的救護車慢悠悠的開了過來,可憐的小莫,最終還是沒有撐到醫院。在救護車上,心電圖上那條彎曲的線在那一瞬間變成了一條直線。

事后,我才知道,小莫為了買到Vae那張專輯送給我,找了整整一天;事后,我才知道,小莫是為了早點把專輯送給我,才沒有看見急速駛來的那輛汽車;事后,我才知道,小莫是為了保護那張專輯才被傷的如此嚴重。

我知道了一切,可是已經來不及了。

在CD機里放著小莫送我的那張專輯,突然,眼淚就不停的落。那張專輯后面,有4個血紅的字:生日快樂。

可以想象,小莫是怎么寫下這四個字的。心堵得很難受,很難受。

CD機里放著Vae的《清明雨上》。我看見小莫,穿著那件情侶衫,對我笑。

遠方有琴 愀然空靈 聲聲催天雨

涓涓心事說給自己聽

月影憧憧 煙火幾重 燭花紅

紅塵舊夢 夢斷都成空

雨打濕了眼眶 年年倚井盼歸堂

最怕不覺淚已拆兩行

我在人間彷徨 尋不到你的天堂

東瓶西鏡放 恨不能遺忘

篇5

微信簽名心情傷感的(精選)

1) 清明的河水越流越寬,當年的曖昧越來越緩!

2) 寂寞的月空,誰還會想起和你的那個夜晚!

3) 衾濕的被褥開始流汗,直到最后一滴淚水也要玩完!

4) 窗外的滴水凝結成冰,這樣的夜里不在溫暖!

5) 想起你那炙熱的吻,時?;貞浘驮诖介g!

6) 嫂子是我的,我只想你越走越遠別再糾纏!

7) 請別離我太遠,讓我找得到你。

8) 凝望本來是繾錈 怎么淪落成無言。

9) 誰關了窗 窒息了我的感覺;你的手心貼著臉 內心卻不再重疊。

10) 愛不需要太多的裝飾,它本來就這么簡單。

11) 愛情不過一種生活,曖昧只是一種情調

12) 不可以停下對你的思念,那是因為你太雷人了。

13) 當一切都已過去,我知道,我會把你忘記。

14) 對你的最后選擇。放棄,從來都是最輕易的決定。

15) 想趕在受傷之前忘記,卻抹不去留下旳痕跡。

微信簽名心情傷感的(熱門)

1) 閉上眼睛,清理你的心,過去的就讓它過去吧。

2) 很多事,都介于不說憋屈和說了矯情之間。

3) 沒有不能在一起的兩個人,只有靠不攏的兩顆心。

4) 以刪除有關你的一切,但卻無法格式化自己的心。

5) 世界上總會有一個人,讓你心甘情愿的沒心眼。

6) 我再也不會奮不顧身的去愛一個人,哪怕是你。

7) 過期的愛情。過期的回憶。過期的承諾。過期的我。

8) 我永遠無法找到原稿,然后將你一筆抹去。

9) 我們仍堅持各自等在原地把彼此站成兩個世界

10) 我的想念漂浮不定,我的感情一直不在。

11) 時間太瘦,指縫很寬,我們都留不住過往。

12) 你給的不僅僅是心痛的感覺,而是生不如死的感覺。

13) 沒有所謂的默契。我們的開場、注定最爛了結局。

14) 淚水還沒來得及涌上來,笑容已爬上眉梢。

15) 既然花沒有開放,那我何必思戀,愛情中沒有單項鏈。

微信簽名心情傷感的(最新)

1) 是當時的一時沖動,還是現在的無動于衷。

2) 累了,難過了,就蹲下來,給自己一個擁抱。

3) 每道傷口的背后,有多少的回憶痛到窒息

4) 你哪里都不夠好、可我就是愛的無可救藥

5) 是你不夠執著,還是我給你的不夠深刻。

6) 最美的不是下雨天,是曾與你躲過雨的屋檐。

7) 要么沒有,要么全部,要么現在,要么永不。

8) 如果我們換個心臟,我愛你就可以倒過來寫了。

9) 我曾以為舊時光只是感情里殘留過半的美好回憶。

10) 緋聞是平凡生活的味精,調節所有人的口味。

11) 看一場不癢不痛的電影,談一場沒有目的的愛情

12) 歌詞里的謊言,只是一局又一局充滿欺騙的游戲。

13) 過去了更多的只是留下回憶,為什么回憶比現實更清晰。

14) 豆蔻年華,英姿颯爽,生活像花一樣!

15) 纖纖細指,云霧繚繞,好似神仙逍遙!

16) 粘一枝花,喝一杯茶,散發淡淡清香!

17) 醉臥陽臺看美景,萬花叢中蝶飛舞!

18) 好個陰天,又添新愁,掩袖抹淚莫提憂!

19) 生活本是五味茶,酸甜苦辣咸,樣樣都有!

20) 沒有誰對不起誰,只有誰不懂得珍惜誰

21) 我的世界不允許你的消失,不管結局是否完美

22) 承諾常常很像蝴蝶,美麗的飛盤旋然后不見

23) 緣分這東西很難讓人理解,不要等失去時再去珍惜!

24) 命里哊時鐘需哊 命里無時莫強求

25) 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

26) 花自飄零水自流,一種相思,兩處閑愁

27) 即使給我盛放的薔薇,貪戀的只怕是那芬芳的氣味

28) 春天是一個美的新娘,滿地的薔薇是她的嫁妝。

29) 欲將心事付瑤琴,知音少,弦斷有誰聽。

30) 紅像薔薇任性的結局 紅像唇上滴血般怨毒

 

微信簽名心情傷感的相關文章:

1.微信心情傷感個性簽名

2.微信傷感心情的個性簽名

3.微信個性簽名心情傷感

4.心情傷感的微信簽名大全

篇6

清明上河圖,打一成語的謎底:車水馬龍。

清明上河圖,中國十大傳世名畫之一。為北宋風俗畫,生動記錄了中國十二世紀城市生活的面貌,圖中所繪城廓市橋屋廬之遠近高下,草樹馬牛驢駝之大小出沒,以及居者行者,舟車之往還先后,車象流水,馬象游龍。好一幅熱鬧非凡的情景。清明上河圖,中國十大傳世名畫之一。為北宋風俗畫,北宋畫家張擇端僅見的存世精品,屬國寶級文物,現藏于北京故宮博物院。

清明上河圖寬25、2厘米,長528、7厘米,絹本設色。作品以長卷形式,采用散點透視構圖法,生動記錄了中國十二世紀北宋都城東京(又稱汴京,今河南開封)的城市面貌和當時社會各階層人民的生活狀況,是北宋時期都城汴京當年繁榮的見證,也是北宋城市經濟情況的寫照。

(來源:文章屋網 )

篇7

明代永宣時期仿制伊斯蘭器物造型的青花瓷大量出現,與當時特殊的歷史環境不無關系。這類器物主要用于出口貿易以及與中東各國政治交往,器物的造型、紋飾均符合阿拉伯地區群眾的生活習慣及審美需求。到了明正德時期,受伊斯蘭文化風格影響的青花瓷器開始出現特殊的裝飾紋樣,器物上書寫以大段《古蘭經》里的圣訓格言以及贊頌真主的字句為主要裝飾內容。這類青花瓷器造型也不同于明永宣時期仿伊斯蘭造型瓷器,它具有典型的中原器物風格。瓷器上大多書寫“大明正德年制”官窯年款,屬官窯器物。而永宣時期御器廠生產的飾有伊斯蘭紋樣的器物,雖為官窯生產,但器物上均無本朝年款。那么,這類具有強烈的伊斯蘭文化元素的正德青花瓷器,它的用途何在?是與永宣時期相同,用于賞賜阿拉伯國家來往使臣的器物及外銷貿易?還是正德皇帝本人的御用瓷器?

我國最早出現裝飾有阿拉伯文字的瓷器可上溯至唐代(圖1)。1998年在印度尼西亞海域發現了裝有6萬余件唐代長沙窯、越窯外銷瓷器的沉船,其中長沙窯中有部分瓷器用褐綠和紅色彩料書繪阿拉伯文字及伊斯蘭風格紋飾,如書寫有阿拉伯文(我是的仆人)的褐綠彩紋碗。這類瓷器出現的歷史背景與明代永宣時期有相似之處,也是為了滿足外銷需要,有目的地去吸收外來文化元素。在宋代,南北各窯廠生產的青瓷、白瓷上也出現過類似的裝飾,但為數不多。到了元代,開始大規模生產具有伊斯蘭裝飾風格的青花瓷器,并銷往阿拉伯地區??脊刨Y料顯示,在埃及的福斯塔特遺址、伊朗的尼沙普爾遺址、印度托古拉古宮殿遺址和敘利亞的哈馬、波斯灣的巴林島等地,都曾大量出土帶有伊斯蘭風格的元青花瓷器,而這些地區也正是伊斯蘭文化興盛的區域。

明代青花瓷器以阿拉伯文、波斯文為裝飾始見于明初永宣時期。明永樂青花臥足案、宣德青花無擋尊(圖2)等器物上均有阿拉伯文飾樣,是這一時期的代表作品。然而以大段《古蘭經》里的圣訓格言以及贊頌真主的字句為主的裝飾內容,僅見于正德時期。這些瓷器上的裝飾內容多是宣揚伊斯蘭教義,按常理是應阿拉伯地區群眾所需而制,但這類器物卻有著自己獨特的造型風格,與明代永宣時期仿制阿拉伯地區金屬器、陶器、玻璃器等器物有所不同。在目前存世的以阿拉伯文、波斯文為裝飾的正德青花瓷器中,器物類別主要以碗、盤、罐為主,另有香爐、插屏、燭臺、筆山、蓋盒等日常生活用具,功能上多符合中國人的生活習慣,與同時期官窯瓷器造型基本相同。

明正德瓷器上的阿拉伯、波斯文字多被書寫在菱形或正方形開光體構圖內部,以使所書寫的伊斯蘭教教義醒目突出。此類器物中,最為典型的是收藏于英國大維德基金會的明正德青花插屏(圖3),器形呈長方形,座與器物連為一體。插屏兩面均以纏枝花承托一個大的圓形內套菱形開光,內書阿拉伯文字,可譯為“真主說一切清真寺都是真主的,故你們應當祈禱真主而不要祈禱任何物,當真主的仆人起來祈禱他的時候,他們幾乎群起而攻之,而你說:我只祈禱我的主,我不以任何物配他”。這段文字出自于《古蘭經》第七十二章“精靈”一段。紋飾下部方線框內書有“大明正德年制”楷款。因而可見得這件青花插屏是屬官窯器物,與文房四寶同類,放置書案可供欣賞之用。

篇8

欲上青天取月鳴,嫦娥趨碟引心平。

琴弦抽斷聲如雨,末路秋歌怎寄情。

隨便翻譯下;我本想到天上去借取月兒彈奏,嫦娥似乎知道我的心思特地派譴蝴碟來為我伴奏已平撫我的愁苦??墒乔傧以谑种笓]曲之間不但不不使心情平靜反而越彈越傷心。一幕幕凄殘悲運浮于眼目使得琴于人淚流滿面。不知道以后人生該何去何從,人生如歌如夢像在傾盡人生的不堪命運。此情該怎樣寄究竟該怎樣釋懷?

注;聲是雙重語一指琴弦哽咽發出的聲音。二指人落淚的聲音如同雨敲一般。竟代表琴同時也代表人。

如此翻譯下是為了我不能表達的希望詩友能幫我借簽表達出來。近日只有舒云兄點正。這里先行謝過舒云兄留墨斧正。

篇9

金工細作 純金金器

最具有代表性的明代金器當屬出土于定陵中的金翼善冠。金冠是皇帝的常服冠戴,這件著名的金翼善冠是迄今為止出土的唯一的一件完整無損的中國古代帝王金冠。其形制由前屋、后山和金折角等三部分組成,前屋部分是用極細的金絲編成“燈籠空兒”花紋,空檔均勻,疏密一致,無接頭,無斷絲。后山部分是采用,絲鏨金工藝而成的二龍戲珠圖案,金龍造型雄猛威嚴,具有很強的藝術裝飾效果。翼善冠用極其纖細金絲編結,采用傳統的掐絲、絲,碼絲焊接等方法,此冠結構巧妙,編織緊密,雖以純金制成,但薄如輕紗,玲瓏剔透,工藝技巧登峰造極,充分反映了明代金細工藝的高超水平。

明代金器制作的各種工藝如鑄造錘揲掐絲 鑲嵌等技術發展到極盛。代表皇權的龍紋和鳳紋得到空前發展,此外還有瑞獸紋雙魚紋等。凸花海水江牙魚龍獻壽金盤以范鑄、鏨花與捶打工藝制成,盤沿為二方連續回紋一周,盤心為一雙鉤篆書“壽”字。盤心與盤沿間為半浮雕式海水江崖瑞獸紋,水中有若隱若現的馬、龍、獅、象、魚等瑞獸。該盤在作上突出整體的效果,不拘泥于細部的刻畫,呈現出渾厚、粗樸的風格。(圖3)

裝飾品是明清金器中數量較多的一類,這件簪花金什件由荷葉形牌飾與下綴七物組成,牌飾上部為相對的二只鴛鴦立于荷口寸上,荷葉下有七環,連綴七條金鏈,每鏈下各綴一物,均是文人常用之物:剪、袋、劍、罐、盒、瓶。每件小綴物都極精巧,尤其是罐、瓶、袋、盒通體鏨刻精美紋飾,極富裝飾必。雙魚金飾采用澆鑄、鏨刻、焊接等技法制成,造型優美,線條流暢,刻畫精細,寓意吉祥(圖4)。

在明代出土的金飾中,以明憲宗成化帝的寵妃萬貴妃之父的夫婦合葬墓中出土的金飾品最為精美。在其墓中出土的一對簪花金鳳簪,頭簪的原意是連綴,用于束發或將冠帽別在頭發上。簪后來成為婦女頭上的裝飾品。后妃們“戴金翠之首飾,綴明珠以耀軀”,喜以滿頭金玉為榮耀。這對簪子簪柄扁尖,簪頭一只飛鳳立于祥云之上,伸展雙翅,鳳尾細長向后漂浮,上面鏨刻著細密的麥穗紋(圖5、圖6)

清代的金飾在繼承明代的基礎上,做工更加精巧。這件雙魚金飾采用澆鑄、鏨刻、焊接等技法制成,造型優美,線條流暢,刻畫精細,寓意吉祥。這些配飾小巧玲瓏,寓意深刻,工精質美,耐人玩賞(圖7)。

巧奪天工 嵌寶石金器

明代皇帝對于珠寶的搜求相當熱衷,在明神宗朱翊鈞皇帝時達到頂峰。在其親政后不久,為求得寶石,竟破天荒地規定了《欽降寶石式樣》,命令富商大賈如式為他采辦。據統計,自萬歷十年至萬歷二十八年,為采買珠寶每年要付銀120多萬兩,相當于國家收入的三分之一。神宗死后,大量珠寶被隨葬入定陵,1958年發掘定陵之時,這些珠寶又重見天日,其數量之大,質量之精,令人嘆為觀止。這件在定陵中出土的鑲珠寶三棱形金帶飾就是其中的珍品。帶飾的底部為三菱形和卮杯形組成的花絲金托,靈芝形圓鈕。正中鑲嵌貓眼石,四周裝飾紅,綠寶石及珍珠。此貓眼石晶瑩靈動,為世間罕見之奇珍(圖8)。

日月神宗對于鑲嵌寶石的金器似乎有一種特別的嗜好,在首都博物館館藏的一件金爵,為其生前的御用酒器。金爵腹壁刻淺浮雕二龍戲珠及海水江崖流云紋,平鏨線條流暢瀟灑,自然優美。內壁鑲了一層極薄的金箔,光亮平滑,便于使用。中心立柱滿飾如意云頭,插入陽鏨寶瓶中的牡丹花枝上除嵌有紅,藍寶石外,還飾以金銀錠,珊瑚,犀角等八寶裝飾。金爵與金托設計構思十分巧妙,造型優美,裝飾華麗,有強烈的穩定感,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圖9)。

在眾多的嵌寶石金器中,筆者最喜歡這件嵌寶石桃形金杯,此杯將珠寶與金器巧妙結合。杯體為剖開的半個仙桃,杯柄為桃枝與桃葉,杯中與柄部鑲嵌紅、藍寶石。全器構思精巧,制作考究、紅、藍、黃三色相互輝映,給本來因缺少紋樣而略顯單調的器物增添了富麗的效果,顯得華美而不失情趣(圖10)。

明清時期的金首飾把金、銀、珍珠、寶石等相互搭配,發揮不同材料的特點,充分展示出飾品絢麗多姿、豪華精美的風采。在萬貴婦之父的墓葬中,有一件嵌寶石葵花型金簪,分三層紋飾,采用錘、拉絲、盤燒、鏨刻、鑲嵌、焊接等多道工藝技法制成;花瓣是用纖細如絲的金絲盤繞而成,均勻厚重,中心鑲嵌的黃色碧璽晶瑩剔透,周圍環繞著16顆紅蘭寶石,三色寶石交相輝映,更展示出金簪的華麗富貴。明代金飾品追求纖細、豪華,實用的風格,與當時宮廷內后妃們的服裝,發飾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系(圖11)(圖12)。

金皮玉骨 鑲玉金器

在2008年奧運會“金鑲玉”獎牌的帶動下,“金鑲玉”飾品成為時尚的新寵?!敖痂傆瘛钡恼Q生與傳國玉璽和氏璧有關。所謂“有眼不識金鑲玉”,其實是“有眼不識荊山玉”。荊山玉就是和氏璧,它被作為傳國玉璽,到王莽篡權,欲脅迫孝元皇太后交出玉璽。太后不從,一怒之下取出玉璽摔在地上,將之摔掉一角。王莽無奈,只有讓工匠將黃金補足玉璽摔掉的一角。從此,金鑲玉成了和氏璧的代稱。

金鑲玉工藝,在漢代以前就有,中國人愛玉,將之比喻為君子。而金與玉的結合,被認為是富貴,完美的象征,所謂“金玉良緣”。但金與玉鑲嵌在一起,并不簡單。在玉石表面刻槽很難,金絲又太軟,很容易脫落。古人說有眼不識金鑲玉,也延伸為這個工藝看上去不起眼,但做起來難度很大,不是行家看不出好來。要把金絲鑲嵌到玉石里,使兩者渾然一體。做金鑲玉,最難的是金和玉的結合。玉石質地堅硬,開出槽后,黃金既要和槽口齊平,摸上去沒有明顯的凹凸感,同時,金絲還要能在玉石中長期保存,不能一碰就脫絲。清代乾隆皇帝愛玉,非常喜歡金鑲玉工藝的器具。在這一時期,金鑲玉工藝發展到歷史最高峰,以后漸漸衰退。

當我們走進博物館,數百年前的金玉文物依然散發著時尚的光芒。在定陵出土文物中有一件云龍紋金酒注,通體沙地、蓋、頸、腹、把、流、高圈足上滿鏨如意云紋,趕珠龍紋、海水江崖紋等,蓋上嵌玉鑲寶,以金鏈與把相系,腹部兩側嵌白玉鏤雕盤龍,把內外鏨刻靈芝牡丹花紋。該器出自萬歷棺內,造型端莊華貴,堪稱明代金鑲玉代表作(圖13)。累絲龍紋金玉碗是將金與玉完美結合的代表?;∶嫘谓鹕w,與白玉碗子母扣合,頂部為嵌紅寶石蓮花形鈕,蓋面為三層階梯狀,以鏤空云紋為地,飾趕珠龍紋,托盤亦飾云紋與趕珠龍紋。整器構思巧妙,造型規整,紋飾繁復,盡顯帝王用器之豪華(圖14)。

篇10

在中國傳統思維世界里,某些花鳥草蟲等自然的生靈被賦予人格與社會屬性。這些大自然的生靈入扇面畫,在文人畫家的情感中經歷了由其本真具象到人格化屬性,再到道德、精神與人格隱喻與自然生靈共存的演變。本文即是對此演變的考察,文章首先對花鳥草蟲入“別體之作”扇面畫的歷史作一梳理,再以中國國家博物館“小品大藝――明清扇面藝術”展覽中的近20件花鳥題材扇面畫為基礎,對畫家所繪內容、隱喻等做一簡要分析,以期探索隱匿在扇面畫上花鳥草蟲等自然生靈背后的意義。

從自然生靈到隱喻生成

花鳥草蟲入扇面

花鳥草蟲何時入扇面?由于史料闕如,今已不得詳考。若將花鳥畫與扇面畫發展的歷史相較來看,至少在漢末三國兩晉時期,花鳥草蟲已然成為扇面(團扇)上的常見之物。唐代畫家張彥遠撰《歷代名畫記》中記載的兩則因筆誤而改繪扇面的故事可證明此點。第一則是“楊修與魏太祖畫扇,誤點成蠅”的故事。不管楊修此舉是否有諷刺之意,然其讓不堪入文人眼的蒼蠅入扇面,它類益蟲入扇面亦當是情理之中的事;第二則為王獻之為東晉權臣恒溫畫扇,因落筆有誤,順勢改畫《烏駁牛圖》并題寫《牛賦》于扇上的故事 。

花鳥草蟲是南北朝時期扇面畫常見的主題。南朝宋武帝時畫家顧景秀以繪蟬、雀善扇面畫而聞名一時。宋明帝時宮廷畫家陸探微、顧寶光見過顧景秀所繪扇面后“皆嘆其巧絕”。值得一提的是,顧景秀所繪“蟬雀扇”經常成為宋武帝賜給朝臣的禮物。他也被認為是歷史上將蟬、雀引入扇面畫的第一人,故有“扇畫蟬雀,自景秀始”之說 。南朝梁元帝是一名繪事能手,專擅繪扇面畫。約其時代的文學家顏之推在《顏氏家訓》中記載其家中藏有梁元帝親繪蟬雀白團扇及馬圖扇等 。南齊蘧道愍、謝云與章繼伯三位畫家亦兼能畫扇,并以繪人物與馬匹扇面畫為絕技,“人馬數分,毫厘不失,別體之妙,可謂入神?!眰鹘y卷軸形式繪畫中的鳥蟲等寓意與程式在扇面上亦得以彰顯。如畫吉祥鳥、鴛鴦等必成雙的程式,時人曰:扇面之上“但畫雙黃鵠,莫作孤飛雁?!?/p>

與前一時期相較,唐代關于花鳥等入扇面的記載寥寥,我們只能通過傳世繪畫和墓室壁畫對這一時期花鳥題材扇面畫流行之情形一窺大概。在繪畫方面,盛唐畫家周所繪《簪花仕女圖》中,一仕女手持團扇,扇面上繪折枝牡丹,花朵、花葉似直接以沒骨法出之,紅、綠敷色,花朵光艷灼灼,生意盎然,似有“不須千萬朵,一柄足春風”之意。在考古發現方面,1972年吐魯番阿斯塔那唐代古墓中發掘出土一件長柄“彩繪木團扇”,團扇形似滿月,畫家在被木柄一分為二的扇面兩側繪有相對的花卉、小鳥、蝴蝶圖案,色澤艷麗而細膩,清新明快,圖案疏密有致,意境和諧,具有十足的自然氣息。以上兩例呈現出完美的構圖與精湛的畫技,足以說明唐代花鳥題材扇面畫之流行與完備。這一盛況一直延續至唐末。晚唐詩人羅隱在觀摩了友人繪 《牡丹蝴蝶圖》扇面畫之后,被畫家精湛的畫技和生動的表現力所折服,遂作七言詩《扇上畫牡丹》以贊賞之,詩曰 :

兩宋時期是花鳥畫最為繁盛的時期,花鳥草蟲之畫無不精絕。除此外,在繪畫中宋代文人畫家還為花鳥草蟲等自然生靈賦予了道德精神與象征寓意,成為文人“托物寓性”的理想對象?!缎彤嬜V》卷十五《花鳥敘論》中有曰 :

詩人六義,多識于鳥獸草木之名,而律歷四時,亦紀其榮枯語默之候,所以繪事之妙,多寓興于此,與詩人相表里焉。故花之于牡丹、芍藥,禽之于鸞鳳、孔翠,必使之富貴,而松竹梅菊、鷗鷺雁鶩,必見之幽閑。至于鶴之軒昂,鷹隼之擊搏,楊柳梧桐之扶疏風流,喬松古柏之歲寒磊落,展張于圖繪,以興起人之意者,率能奪造化而移精神。遐想,若登臨覽物之有得也。

文人畫家將花鳥的自然屬性等同于人的社會屬性,是君子人格精神力量的外化表現。時至今日,這種隱喻與象征依舊是花鳥畫家們自覺或不自覺遵循的繪畫規則。

宋代文人畫家亦將這些大自然的精靈繪入團扇扇面,以表達某種精神與寓意。清人陸紹曾在《古今名扇錄》中記載:北宋神宗時期,蘇州僧人謝興宗以繪扇面畫而聞名一方,尤善在扇面上繪草、蟲之類以“精絕”著稱。大文學家司馬光在觀賞謝興宗所繪扇面畫后,被畫家精湛的畫功所折服,遂作《謝興宗惠草蟲扇》一首以記之,曰 :

吳僧畫團扇,點綴成微蟲。秋毫宛皆具,獨竊天地功。細者及蛛蝥(蜘蛛也),大者才阜螽??葜砗?,黃蕊粘飛蜂。然得生意,上下相追從。徒觀飛動姿,莫睹筆墨蹤。兒曹取真物,細校無不同。恐其遂躍去,亟取藏箱中。

詩文中之說法雖有作者為詩詞夸張表現之需要,但我們仍就能夠領略到謝興宗所繪草蟲扇面畫的精美絕妙之處。

明清時期,折扇以其獨特的形制和“收則折疊,用則撒開”的便利性受到上自皇室貴胄,下至文人士大夫及市民階層的廣泛喜愛。文人畫家對“別體之作”的折扇畫多有鐘情,在弧形且凹凸不平的咫尺空間里揮毫撒墨,任意構圖,凡山水林木、峰巒疊石、曲橋流水、花鳥草蟲、翰墨詩文、亭臺樓閣等皆成為他們抒寫自己快意或蹉跎人生的物象。此間的折扇畫之內容以山水、花鳥、人物、書法為大類?;B入扇面,紅花綠葉、禽鳥草蟲,在尺幅墨色之間曲盡自然生命之美,賦予自然生靈以生命意象與人格精神,寄托文人畫家的情感理想。

從隱喻到道法自然

明清花鳥類扇面畫賞析

除審美的意義外,古人還賦予花鳥魚蟲道德、精神與人格等諸多隱喻,使其成為人們“托物寓性”的理想對象。畫家選擇具有某種寓意的花鳥創作,遣興娛懷、寓性言志,即是畫家個體精神物化的過程,也是畫家“借筆墨寫天地萬物而陶泳乎我” 的精神洗禮過程。古人對自然界中花鳥等自然物象本真生命的關注,使它們成為寄托精神的理想載體,并賦予其高尚的人格特質。春之桃花、夏之荷花、秋之、冬之梅花,代表著四季循環的生靈成了東方傳統思維世界中被人化了的自然物象。

有花中“四君子”之稱的梅蘭竹菊,以及牡丹、荷花等都是明清時期文人詩文與繪畫中最主要的公共題材,亦是明清文人折扇畫中常見的主題。梅花以清高絕俗、幽獨孤傲的品性為文人畫家最為青睞,在明清折扇畫中出現的頻率很高,尤其當畫家繪折扇畫送贈友人時,代表美好寓意的梅花便是首選題材之一。楊晉《雙色梅花圖》繪梅花一枝,蒼健脫俗,猶有幽獨孤傲之情。此扇面是畫家為送贈友人倪璨(1627―1688)而作,意在以梅花之品格贊譽倪璨,表達其對學界前輩倪璨的敬意。姜 《梅花萬點圖》繪折枝墨梅,系追擬詩人高啟《梅花九首》第一首中“月明林下美人來”之句意境繪就。圖中梅樹斜倚,枝椏舒展,梅朵布滿枝頭,或含苞待放,或盛開吐蕊,一派欣欣向榮景象。構圖飽滿,繁而不亂,筆法嫻熟而變化較少。高啟詩文以“瓊姿”、“美人”喻梅,獨見其對梅之靈性的喜愛,姜受“月明林下美人來”之句啟發,遂和詩一首并作墨梅圖。值得注意的是,姜此扇面畫系進呈皇帝之禮物,也能窺探出作為臣子的姜欲通過贊美梅花之絕俗之性,隱喻當朝皇帝品格之美。

“揚州畫派”重要畫家余集以精擅寫梅而著稱,其仿畫梅大家陳撰筆意繪《寒梅初綻圖》,圖中梅樹姿影婀娜,枝椏挺勁,花朵團團,扇面右側詩文更以“玉”詠贊梅花。陳撰(1678-1758),字楞山,號玉幾、玉幾山人等,浙江鄞縣(今寧波鄞州區)人,以書畫游于江淮間。工草書及寫生,所作花卉清新簡淡,天趣自然,尤精寫梅,為“揚州畫派”代表畫家之一。此亦為送贈友人之作,其意義不言而明。此類作品還有畫家錢杜 《江南春信圖》。錢杜喜畫墨梅,宗趙齋一派 。趙派畫梅法主張“濃寫花枝淡寫梢,鱗皴老干墨微焦。筆分三剔攢成瓣,珠暈一圓工點椒。” 錢杜深得其法,并融己意于其中,所繪梅花清勁秀逸,幽冷疏淡,香氣從十指間出,頗有超趙齋之氣象。然據題識可知,此圖則是仿明代畫家李流芳 《江南春信圖》筆意繪就。圖繪折枝梅花,扇面上繁枝密花,花枝自右側入圖而出左側,蒼干枝,寒香直浮紙上,且流溢出紙墨之外。梅花用圈花點蕊法出之,梅干以粗筆揮寫,濃淡相宜,筆墨清潤,梅香滿幅,頗有韻致。

宋人周敦頤贊荷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賦予其高貴品質。畫家湯祿名《風動荷花圖》繪夏日清風中搖曳的荷花,綠葉舒展,白荷綻放,一枝竹形花從旁斜出,花序彎垂。一陣清風拂過,花朵搖曳生姿。荷花以沒骨打底,花瓣淺勾,蕊株輕點,筆法簡括,色澤清淡。將此扇面送贈為官的太世伯云莊,意在贊譽其高潔的品質和清廉的為官之道。

“牡丹,花之富貴者也?!蹦档ひ郧逖诺母裾{和神韻被賦予富貴的象征,也是歷代文人畫上的常見主題。趙之謙《牡丹圖》以寫意之法繪折枝牡丹,花以沒骨法為之,葉以濃、淡綠色渲染,表現出花葉的質感與陰陽向背?;ǘ浞篝魃?,清勁秀逸,襯以墨綠花葉,尤見盎然春意,筆致清逸,敷色濃麗。畫家以寫意之法繪折枝牡丹送贈友人,春意盎然,一幅“一柄足春風”的氣象,當然,亦蘊含有畫家對友人的美好祝愿。

有“花中皇后”之美譽的芍藥、“春之使者”之稱的桃花,都象征友情或情人之愛。高鳳翰《折枝芍藥圖》作于乾隆元年(1736)四月,時年作者仍在安徽歙縣縣丞任上。圖繪折枝芍藥一枝,自右側入畫面,芍藥花朵有二,一大一小,主次分明?;ǘ?、枝葉皆以沒骨法出之,粉花綠葉,情態盎然,意態生動,有一支鬧春之妙。惲壽平《折枝桃花圖》繪沒骨桃花,題贈友人。圖中桃枝斜倚,枝頭花團錦簇,嫩秀。筆法圓熟,設色淡雅,構圖疏密相間,風格清麗不俗。王武《江南春色圖》繪折枝桃花一枝,花嬌葉肥,秀潤欲滴,香溢滿幅。畫家采用沒骨技法,以水、墨、色直接點染枝、葉、花朵,信筆渲染,敷色淡雅,頗有生趣,直追天機物趣?!疤一ù荷乳_”,畫家借以嬌艷欲滴的桃花來展現一幅江南春色。桃花爛漫,春色撩人,體現出畫家追尋高雅的生活情趣。戴洪《碧桃圖》作于乾隆四十六年(1781),繪碧桃兩枝,枝杈瘦挺,新葉嬌嫩,花團錦簇?;ㄖσ贼魃珜懗觯胰~作紅綠色,花朵為粉白色,勾染細膩,層次分明,嬌麗而不艷,精美而不俗。

無論是意態生動芍藥,抑或是秀潤欲滴的桃花,皆表現出盎然的情態和勃勃的生機,畫家以此題寫扇面禮贈友人,似乎在默默向友人傳遞著濃濃的愛意。

芙蓉、鴛鴦等象征忠貞的愛情。明末清初女畫家李因《芙蓉春意圖》繪一大一小墨芙蓉花,情態生動。一朵正面主體表現,花朵碩大,葉子繁茂,另一朵置于畫面下部,枝葉相掩,似有相互嬉戲、斗艷之感。芙蓉花以淡墨勾勒,白粉敷染花瓣,濃墨點染花蕊,情態生動,呈現出花朵的嬌艷之氣。枝葉以濃淡墨色勾染,濃淡分明,以示陰陽向背。此圖是墨色與沒骨相結合的小寫意體格,呈現出一幅墨色之美。可以大膽的揣測,這幅扇面畫或是畫家在喪夫之后仍忠貞愛情的自勵或明志之作。喪夫后的李因陷入家徒四壁,生計維艱之境,然其并未因此而消沉或依附他人,而是躬親紡績,或時寫丹青出售以自給。從畫家實際行動來看,以芙蓉花明志,表達對愛情的忠貞,大抵如此。

鴛鴦是一種美麗的禽鳥。周人師曠在《禽經》中曰:“鴛鴦……愛其類”,晉代張華注曰:“鴛鴦,匹鳥也……朝奇(倚)而暮偶,愛其類也?!?古人遂以其相喻夫妻之間琴瑟和諧、白頭偕老之意,使其成為文人詩詠、繪畫、器物裝飾等方面的公共題材之一。任頤《鴛鴦雙憩圖》取水景局部,以雙鉤填色法畫水草,玉蘭花、枝葉以沒骨法出之,以短線條繪出禽羽,尤見功力,前部一只喙部設赭色,頸部敷青色,后部一只繪有冠部,可判斷出前部為“鴦”,后部一只為“鴛”。構圖簡潔疏朗,玉蘭花樹自畫面左上部出且垂下,“鴛”閉目假寐,與“鴦”緊緊依偎,畫面左、上、右部大片空白,似有浩淼煙波之境,設色淡雅清新,素潔明快,營造出一種靜謐而又幸福的情境。此扇面畫是任頤為一名叫雪卿的人所繪,抑或祝愿友人的愛情猶如鴛鴦一樣琴瑟和諧。

在明清時期文人的世界里,甚至是生長于山野的小花,傳言能輔助除魔祛病的黃蜀葵也成為畫家寄寓美好祝愿的物象??滴鯐r期宮廷畫師李《秋葵詩意圖》,根據晚唐著名詩人薛能七言絕句《黃蜀葵》詩意所繪。根據扇面題識我們或可對畫家李繪《秋葵詩意圖》之因緣有大體之了解:康熙五十五年(1716),青年畫家李入侍內廷充畫師剛及兩年。是年秋,其侄子道元因病臥榻不起,聞及道家仙人用黃蜀葵除災降福后,李遂繪在扇面上繪黃蜀葵一株并題詩文,以祈禱侄子早日祛病安康。

文人雅集,自古皆然。閑暇之際,邀約三五友人,或游山玩水、詩酒唱和,或書畫遣興、文藝品鑒,重在表現文人的風雅與閑情?!栋俸显娨鈭D》是乾隆時期畫家張賜寧與友人韓廷秀、卜葆等書家的雅集之作。圖中繪百合數株,嬌艷秀潤,敷色明麗,花間留白處有書家題詩四首,或贊詠百合之高潔,或紀圖繪百合之緣由。詩畫合璧,體現出中國古代文人們親近自然、追尋雅致的生活情趣?!睹钒赝瑓D》是宮廷畫師蔣廷錫與侍讀學士查升的合璧之作,圖繪黃梅紫柏,扇左錄查升小楷七律一首,一詩一畫,相得益彰,此扇面是二人恭賀皇帝壽誕的禮品。翰林院侍讀學士蔣溥(蔣廷錫長子)與翰林院編修柏謙二人合作完成《詩畫合璧扇》,扇左蔣溥繪竹枝與蓮花,墨筆花卉,以細筆寫生,兼墨色點染,纖竹挺秀生姿,蓮朵雍容綻放。扇右柏謙楷書錄唐人吳筠《游廬山五老峰詩》,共贈學界前輩以示崇敬之情。

在明清文人畫家眼中,那些被賦予美好寓意的梅、蘭、牡丹、荷花、松柏等是扇面畫中的主流,然仍有一些畫家將目光投向了身邊的物象與風景。庭院花園一角或郊外山野之草蟲果蔬,甚至是溪水邊未具名的花草亦可成為明清文人畫家的畫上風景。對自然、天真、質樸、野逸之趣的追求成為此類畫家的新主張。而晚清“海上畫派”畫家們更是以繪身邊的自然為樂趣,表現鄉土自然亦成為此間的繪事風潮。

周之冕《海棠棲禽圖》畫海棠棲鳥小景,海棠花枝自畫面右側上部斜入,花繁葉茂。兩只小鳥棲于枝頭,上部一只小鳥似剛剛落于枝頭,回頭與另一只相望,似在相互言語,富有動勢,頗具自然之趣。圖以隨意之筆草草雙勾花葉,花朵正側掩映,以粉色點染。小鳥則用小筆勾勒點染,造型準確,頗具有神韻,水、墨、色的交融過渡皆呈自然之態。將花、鳥置于別致的構圖中,打破扇形的束縛,營造出頗有意趣的空間氛圍和發人浮想的機趣。

姜璜《花蝶野趣圖》繪野生花草一簇,葉繁花茂,一黑一白兩只彩蝶聞香翩遷而至,一只蟈蟈早已垂掛枝頭。用精細圓潤的線條勾繪蝴蝶、蟈蟈的輪廓,以焦墨干筆暈染、填彩,勾描精細入微,兼工帶寫,形態逼真?;ǘ洹⑶o、葉或雙鉤填彩,或以沒骨法出之,設色雅麗,布局精巧,動靜相宜,頗有田野之趣。邊壽民《菊蟹秋熟圖》以水墨寫意表現金秋時令。叢中,一只肥大的閘蟹舞動雙螯,欲攀酒尊而上。酒甕、如靜態寫生,而筆意粗獷;閘蟹動感十足,水墨勾染,濃淡得宜,活靈活現,生動傳神。

無論是周之冕《海棠棲禽圖》相互逗趣的兩只禽鳥,還是姜璜《花蝶野趣圖》中的兩只彩蝶與蟈蟈,抑或是邊壽民 《菊蟹秋熟圖》中舞動雙螯欲攀酒尊而上的大閘蟹,都可見畫家寫生之筆觸。它們或工筆精描,或逸筆草草,皆是對畫家身邊生機勃勃的生命世界的反映,也是對大自然生命的禮贊。

清末后,隨著上海成為國際性商埠而匯集在上海的一批畫家,風格各異,然其整體特征是上承唐宋傳統技藝,近取明清陳淳、徐渭、陳洪綬、山人、石濤和“揚州八怪”等諸家之長,旁受清代金石學的影響,又注意借鑒和吸收外來藝術的特點,形成雅俗共賞的新面貌。人們稱之為“海上畫派”,主要代表人物有趙之謙、“四任”(任熊、任薰、任頤、任預)、虛谷、吳昌碩、吳友如等。

在“海上畫派”畫家眼中,平常百姓家墻頭屋角之雜花,山野溪邊之無名花草亦可成為他們的畫中之物。任熊是 “海上畫派”開派之祖,人物、花卉、山水、翎毛、蟲魚、走獸,無一不精,筆力雄厚,深得宋人神髓。其所作工筆《花卉草蟲圖》繪野外山坡前雜生草花一簇,間有、牽牛花、扶桑和荊棘,纖挺,牽牛潛藏,扶桑舒展,刺棘招搖,瓢蟲憩息于寬葉,天蛾舞動于花叢,別開生面。雙勾細膩,設色明麗,花葉濃淡映襯,繁而不亂。早期“海上畫派”重要畫家周閑所作花鳥畫氣韻深厚,超逸有致,與任熊為至交,畫風受任熊影響較深。其所繪《村居秋爽圖》取秋日庭院一角的花果蔓葉為題材,籬笆墻之上瓜蔓纏繞,絲瓜垂掛于花葉之間,蔓草紅果,具有濃郁的鄉土氣息。此圖亦帶有“海派”花卉的鮮明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