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中的父與子范文

時間:2023-03-22 15:27:51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地震中的父與子,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地震中的父與子

篇1

在徹底的破壞與混亂之中,一位父親飛奔到他7歲兒子就讀的學校。觸目所及,是被夷為平地的校園,那棟昔日充滿孩子歡聲笑語的漂亮的三層教室樓,已變成一片廢墟。他頓時感到眼前一片漆黑。他絕望地跪倒在地,哭喊著:“阿曼達,我的兒子!”嚎啕大哭之后,他猛然想起了曾經對兒子所作的承諾:“不論發生什么事,我都會在你身邊?!彼潇o下來,站起身,堅定地走向那片廢墟。他知道兒子的教室在樓的一層右邊的角落,便疾步跑到那兒,開始在碎石瓦礫中挖掘起來。

在挖掘現場,不斷有孩子的父母急匆匆地趕來,看到這片廢墟,他們束手無策,痛哭并大喊:“我的兒子!”“我的女兒!”哭喊過后,無奈而絕望地離開了。在他們中有些人試圖把這位父親勸離現場,他們說,“一切都太遲了!孩子們全死了!”“沒用的,回去吧?!备赣H雙眼直直地望向他們,問道:“誰愿意來幫助我?”沒人給他肯定的回答。他埋下頭去,接著在廢墟中挖起來。

消防隊長出現了,他也試圖把這位父親勸走,他說:“火災頻頻出現,四處都在發生爆炸,你在這里太危險了,這邊的事我們會處理,你回家吧!”對此,這位父親只抬眼看看他,問道:“你們要幫我嗎?”

警察趕到現場,對他說:“我知道。你現在很著急,難以控制自己,但是你這樣未必能找到你的孩子。還是交給我們處理吧!”這位父親回以同樣的話:“你們愿意幫我嗎?”

所有的人都認為這位父親因失去孩子而精神失常了,他們無計可施,搖頭嘆息著陸續走開了。為了弄清楚兒子是死是活,這位父親獨自_人繼續進行他的工作。

他挖掘了8小時,12小時,24小時,36小時……沒人再來阻攔他。他滿臉灰塵,雙眼布滿血絲。渾身上下破爛不堪,到處是血跡。時間推進到第38小時,父親推開了一塊巨大的石頭,隱約聽到了兒子的聲音。父親瘋狂大叫著:“阿曼達!”他聽到兒子的回應:“爸爸嗎?是我!爸,我告訴同學們不要害怕,如果你活著,你會來救我的。如果我獲救了,他們也就獲救了。因為你說過,‘不論發生什么,我永遠都會在你的身邊?!阕龅搅耍?”

“你那里的情況怎樣?有幾個人活著?”父親喜出望外。

“我們有14個活著。我們在教室的墻角,房頂塌下來架了個大三角形,我們沒被砸著。爸,我們又渴又餓又害怕,謝天謝地,你在這兒?!?/p>

父親大聲向四周呼喊:“這里有14個孩子,都活著!快來人!”

50分鐘后,一個安全的小出口開辟出來。

“快出來吧!兒子!”父親聲音顫抖地呼喚。

“不,爸,讓我的同學先出去吧!因為我知道你會和我在一起的!我不怕!不管發生什么事,我知道你永遠都會來到我的身邊!”

篇2

這對父子對人有責任心真讓我佩服,我們做人要和這對父子一樣要有責任心,才是好人。

讀了這課,我受到的啟發是:有一次,我在樓下玩,一不小心,把玻璃柜上的玻璃打碎了,我就去找做玻璃的人做一塊一樣的玻璃要多少錢,就用自已存下的零用錢買了一塊,叫人安了上去。

媽媽回來了,我就把這件事告訴媽媽,媽媽說:“你真是我的好兒子,你對這家有巨大的責任心!”

篇3

爸爸是船,媽媽是帆,載著小小的我駛向彼岸,是愛的動力,是愛的決心,是愛的毅力,是愛的自信,才使我到達彼岸,愛是無私的,愛是偉大的,愛是高尚的,愛是崇高的!自從學了《地震中的父與子》這篇課文,我才真正了解到父愛的無私、偉大。

文章記述了1994年美國洛杉磯大地震后,一位年輕的父親不顧各種隨時可能發生的危險,在人們認為幾乎不存在希望的情況下,執著地從瓦礫堆中營救兒子的動人事跡。

沒有這種無私而偉大的父愛,誰也不可能堅持這樣長時間的、希望渺茫而危機四伏的挖掘,兒子也許便因為人們的放棄而葬身于瓦礫堆中。

我讀后心潮澎湃。這位父親為了救自己的兒子,不惜犧牲自己的生命;而兒子為了救同學,讓他們先脫離危險。這真是一對了不起的父與子啊!如果這位父親僅是來到這片廢墟絕望的大喊“我的兒子!”那他的兒子和14個同學就只有長眠于地下了;如果人人都能像這對了不起父子那樣,成千上萬的孩子或許就能得救。

也許,我們的爸爸平常對我們的關愛不像媽媽那樣無微不至,但我們仍然能時時感到父愛的溫暖。

記得有一次,閆老師對我們說,區里要進行古詩背誦比賽,讓我們把背過的詩打印。其他人都不屑一顧,我卻牢記在心,一回到家,就急忙告訴了爸爸,爸爸一聽,立刻給我忙活起來。

晚上,我甜蜜的進入了夢鄉,可誰知爸爸努力抵抗著“睡魔”的干擾,依然給我打印著,生怕我完不成老師交給的任務。第二天,我一起床,發現爸爸的眼睛變成了“熊貓眼”,媽媽把事情的“來龍去脈”告訴了我,我感動極了。

還記得我小時候,只知道讓大人給我買自己心愛的玩具、零食,而不顧大人的重重困難,大人們有時也無可奈何,只好給我買。自我讀了《地震中的父與子》后,我絕不會在像小時候那樣做了。

篇4

讀《地震中的父與子》有感

讀了《地震中的父與子》這篇文章,我深受感動。

這篇文章記述了1994年美國洛杉磯發生地震后,一位年輕的父親與他兒子的故事。父親跑到兒子的學校,看到一片廢墟的時候,他沒有放棄,堅持要從廢墟中救自己的孩子。而其它孩子的父母看到一片廢墟時都悲觀失望地走了,路過的人見到他在廢墟中不停的挖,不僅沒有幫助他,還勸阻他,甚至以為他瘋了。可他絲毫不受外界的影響,堅持不懈地挖掘,終于創造了奇跡,救出了兒子和14名同學。

這篇文章給我印象最深的是一句話:“不論發生了什么,我都會和你在一起?!边@是一句多么樸實、真摯的話!它表達了父親對兒子的至愛,以及兒子對父親的信任。無論何時何地,無論天崩地裂,強烈的父愛給了父親極大的勇氣使他和兒子生死不離、永不放棄!這種愛,就是一種承諾,一種責任!我從這對父子身上不由地想到了汶川大地震后發生后無數的感人故事!多少父親、母親在地震那一瞬間用身軀擋住了石板,救下了孩子。他們用自己的行動告訴我們:愛需要勇氣,勇氣能創造更大的愛!

篇5

這篇課文我一口氣讀了三遍。文章寫了一位年輕的父親在失去了孩子極度悲痛的情況下去兒子昔日的學校不停的挖掘。在他挖掘的過程中,不斷有孩子的父母來到這里,痛苦的喊“我的兒子!”“我的女兒!”喊完后便絕望的離開。也有許多好心人來勸他,但都被他拒絕。然而這位父親心中只有一個念頭:兒子在等我!在他不停的挖掘了38個小時后,聽見了孩子的聲音,并最終開辟了一個出口,救出了自己的兒子和兒子的14個同學,表達了這位父親對兒子多有責任心??!而他的兒子在隨時都有生命危險的時候讓同學們先脫險,這個兒子又又是多么無私??!

我讀后心潮澎湃。這位父親為了救自己的兒子,不惜犧牲自己的生命;而兒子為了救同學,讓他們先脫離危險。這真是一對了不起的父與子??!如果這位父親僅是來到這片廢墟絕望的大喊“我的兒子!”那他的兒子和14個同學就只有長眠于地下了;如果這位這個兒子畏懼死神而先上去了的話,那他的14個同學就有可能升入天堂了。如果人人都能像這對了不起父子那樣,成千上萬的孩子或許就能得救。記得我小時候,只知道讓大人給我買玩具,而不顧大人的重重困難,大人們也無可奈何,只好給我買。自我讀了《地震中的父與子》后,我絕不會在像小時候那樣做了。

如果大家能把文章中那對父子的精神用在學習和生活上,我們一定會天天向上,成為對國家有用的人。

有一年,美國洛杉磯發生大地震,30萬人在不到四分鐘的時間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傷害。在徹底的破壞與混亂之中,有位父親將他的妻子在家里安頓好之后,跑到他兒子就讀的學校,而觸目所見,卻是被夷為平地的校園。看到這令人傷心的一幕,他想起了曾經對兒子所作的承諾:“不論發生什么事,我都會在你身邊。”至此,父親熱淚滿眶。目睹曾經的學校成為了一堆瓦礫,真叫人絕望。但父親的腦中仍然牢記著他對兒子說的諾言。

篇6

為什么父親在那種艱苦的情況下,竟然能連續挖掘長達三十八小時,并救出兒子。是什么力量支撐著他苦苦挖了38小時?答案只有一個,那就是他對孩子濃濃的愛!

在現實生活中,其實每一位父親都和文中的父親一樣,對自己的孩子有著深深的愛。那是一次放學的午后,爸爸和往常一樣到校門口接我回家。突然下起了大雨,當時我沒有帶雨具,爸爸看見我跑出校門,馬上把自己帶的唯一的雨傘給了我用。我說:‘爸爸,你也打傘啊!’可是爸爸說:‘沒想到會下這么大的雨,才只帶了一把傘,還是你用吧,我沒事。’我也沒多想,就撐起雨傘,往家走。而爸爸只穿了件單衣,外面胡亂套了件夾克衫,夾克衫的扣子還少了一只。爸爸只好把夾克衫捂在一起,在刺骨的冷風中瑟瑟發抖地頂著風雨走在我的前面,為我遮風擋雨。我有點不忍心,說:‘爸爸,你下來點兒,我們倆一起打傘。’爸爸卻說沒事,讓我自己用,別淋濕了。過了一會兒,我不由自主地踮起腳尖兒,把傘往爸爸頭頂挪了一些。爸爸急忙推開我,說:‘好孩子,你必須自己打傘,可千萬別淋了你!’我又想把傘給爸爸一些,爸爸突然跑開了。我想還是別爭了,于是自己打著傘往前走,但我分明看見爸爸在大雨中一步一挪地走著……

到家以后,我像沒有經歷風雨一樣,沒一處淋濕;而爸爸全身都濕透了,像剛剛洗了個雨水澡!我的眼睛不禁泛紅!

篇7

1994年,美國洛杉磯,一場突如其來的大地震襲擊了這座美麗的大都市,城市立刻變為廢墟,千千萬萬的家庭墮入血海。

接下來,作者把他的筆尖聚焦在一個普通家庭的身上。一位孩子的父親安頓好他受傷的妻子,就快速沖向他七歲兒子的學校。學校受到了地震毀滅性的襲擊,建筑物全部倒塌,到處是殘垣斷壁,除了從四面八方趕過來的父母們的哀嚎,全場死一般的寂靜,沒有一絲生命的跡象。就連政府的救援隊也這樣認為,準備放棄搜救??墒?,這位父親堅定地認為自己的兒子還活著,他一定要從廢墟里救出自己的兒子。

盡管那時還余震不斷,廢墟隨時都會再次倒塌,把他埋在里面。他依然不顧眾人的勸阻,毅然決然的沖進廢墟,硬是憑著堅韌的毅力和堅定的信念,穿行在死亡的邊緣。最終,他創造了奇跡,從所有人都認為孩子們已經無法生還的廢墟里,不但救出了自己的兒子,還救出了兒子的14個同學。當這位英雄領著孩子們出現在眾人面前時,滿臉灰塵,雙眼布滿血絲,衣服破爛不堪,渾身上下血肉模糊。

看完了這篇文章,我被深深地感動。原來不管我們身邊的人再怎么喜歡我們,對我們再好,都遠遠比不上爸爸媽媽。這個世界上最愛我們的就是他們,雖然他們有時會打我們,罵我們,可那是“恨鐵不成鋼”,正是愛我們的體現啊。我們身上存在著這樣那樣的缺點,也只有父母才會不厭其煩地指出來,幫著我們改正。

細細想來,爸爸媽媽在日常生活中的點點滴滴無一不包含著對我們的愛,我感受到父愛、母愛是多么的深沉,多么的寬廣!還在是小學生的我們又如何回報父母的這份愛呢?唯有學習,努力的學習,用好成績來博得父母片刻的歡愉。雖然書是為自己讀的,學習是為了自己而不是為了父母,但能讓爸爸媽媽欣慰,也算我們盡了一點孝道吧。( 指導教師 姚興橋)

篇8

最近,老師給我們講述了《地震中的夫與子》這篇文章。文章為我們講述了一件有關父愛的傳奇故事。1994年美國洛杉磯發生大地震,一位年輕的父親竟不顧自己的安危,克服重重困難挖了38小時,救出了包括自己兒子在內的14名孩子。

文中這樣寫道:“他挖了8小時,12小時,24小時,36小時,沒人再來阻止他。他滿臉灰塵,雙眼布滿血絲,衣服破爛不堪,到處都是血跡?!痹谶@36小時內隨時都有可能發生大爆炸??墒沁@位父親不吃不喝、不休不眠挖了足足36小時。

原來,世界上不僅母愛是無私的,父愛也同樣是偉大、無私的。這令我聯想到了我的父親:我非常喜歡玩電腦游戲,但玩起來就沒有了時間觀念,父親經常告誡我電腦游戲不要玩太久,玩太久會傷害到眼睛。而我卻當作耳邊風,左耳進,右耳出。讀了這篇文章使我明白了,父親所做的一切都是對我的一種愛,一種責任。古人說過:“養不教,父之過。”這句話正正印證了父親對我所做的一切。

《地震中的父與子》不僅讓我感受到了血濃與水的父子情。更讓我敬佩的是這位父親身上所帶有的責任感。是的,做人應有責任感!這個世界賦予每一個人生存、求知和工作的權利,也賦予我們一定的責任。生命本是脆弱的,是責任賦予它堅不可摧的動力;生活本是單調的,是責任賦予它豐富的色調。是責任譜寫了這首父愛的頌歌。人類因為有了責任而生生不息,社會因為有了責任而日新月異。

篇9

2009.10

《秋天的懷念》,一個身患重病的母親無微不至地關照著雙腿癱瘓的兒子,她要帶兒子去北??矗胱屗膬鹤酉褚粯訄詮?,可是,還沒來得及看上一眼,母親就去世了。她臨終前還想著她生病的兒子和一個未成年的女兒。她臨終前最后一句話是:“我那個生病的兒子和一個未成年的女兒……”

母親有著這么重的病害要帶兒子去看花,讓我不禁想起五月十二日汶川地震中的譚千秋老師。那天正在上課,突如其來的地震使師生來不及逃脫,困在教室里。譚老師用自己的身軀保護四個學生。當人們發現時,譚老師的手緊緊地抱著學生,無論怎樣也搬不動。而譚老師走了,可他的愛還永遠留在了人間,永不磨滅。

那次發生在美國洛杉磯大地震,父親安頓好母親后在眾人的阻擋下冒著生命危險堅持要挖被埋在地震中的兒子。因為他曾經對兒子許下過諾言:他要與兒子共存亡,無論發生了什么!而此時的兒子也有了信心,他知道他爸爸一定會來救他的,他對同學說,他爸爸一定會來救他的。父親挖呀挖,一直挖到第三十八個小時,兒子和十四名同學終于被得救了。兒子又讓同學們先出來,自己后出來,因為他說他已經不怕了——父親時刻和他在一起。

篇10

“1994年,美國洛杉磯發生大地震,一個昔日充滿……”正當我深深地被文章《地震中的父與子》所感動的時候,“啪”,腦袋被輕輕地敲了下,回頭,是老爸!只見老爸正咧著嘴朝我神秘兮兮地笑著:“西雅,今天王叔叔有事出差了,你來陪老爸一起去踢球好不好!”

“不要,踢球多臟啊,不去!”

“去吧!踢球可好玩了!”說著,老爸就連拖帶拉地將我帶到了車上,不由分說地幫我系上安全帶,一踩油門,出發了!一路上,想著那篇《地震中的父與子》,我心里很羨慕那個小男孩,而我有個“壞爸爸”!

來到足球場,看著這么大片綠油油的草地,看著球場上愉快地奔跑著的人們,我的心情頓時開朗起來。老爸拿著足球在我面前來回晃了幾下:“乖女兒,要不要試試!”

“試試就試試,足球還不簡單!”于是,我一把奪過老爸手中的足球,放在腳邊,我決定要給點老爸顏色瞧瞧,嘿嘿,等著吧!學著電視里足球運動員的樣子,我先來個助跑,1.2.3!“咻”地一聲,我跑了出去,接著對準目標,使勁一用力,我踢!球剎時就飛了出去,我還沒來得及高興,就坐倒在地?!巴郏『猛窗。 ?/p>

看著地上梨花帶雨的我正雙手抱腳,老爸哭笑不得:“傻女兒,哪有人會用腳前趾直接對準球心去踢的???”

“嗚嗚嗚……那該怎么踢嘛!”

“看好了,球應該是用腳的側方去對準球心,然后用力踢出去的!”說著老爸就做了示范動作,球很輕易地被彈了出去,飛了老遠老遠……

正當我還在揣摩老爸的動作時,這時,一個球正朝著我這邊飛來,不好,10米,5米,眼看就要正中腦袋了,我趕緊用手捂住頭,完了!

只見老爸飛快地沖上前來,起跳,再是一個熟練的倒掛金鉤,球朝著反方向飛了出去!頓時,我的瞳孔開始放大,嘴巴成“O”字型張得老大老大,老爸真是酷斃了!

原來高手都是不輕易將自己顯露的!我不僅佩服起老爸來!想起剛剛自己那個幼稚的行為,我決定要認真拜“父”學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