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身悠閑鄉村生活范文

時間:2023-03-20 03:16:56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隨身悠閑鄉村生活,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隨身悠閑鄉村生活

篇1

這些城市或許是世界上最富裕的城市,每年從其中一條街道上調動的資金都會達到令人吃驚的天文數字。但從表面上看,它們最大的特色不是紙醉金迷、光怪古離,而是天空都一碧如洗,空氣都異常潔凈,每個地方也都少不了讓人流連的自然公園或景點。生活方便程度:

它們吸引了世界頂尖名牌的旗艦店,也是許多全球連鎖的超市、購物廣場的大本營,每個城市都具備可以影響世界消費潮流的能力;擁有各種藝術中心、博物館、展覽館,歌劇、芭蕾舞、油畫展定期舉行,匯聚了一流的酒店、精品店、高級餐廳,這樣的城市,可以滿足不同人的生活需求。愜意指數:

這些地方具備了國際大都會的高貴氣質,又不乏藝術氣息,同時也沒有遠離大自然,當真集上天的萬千寵愛于一身。物質的追求與悠閑享受天衣無縫地結合起來,這樣的城市無疑是最適合居住與生活的地方。慢拍片段:

瑞士蘇黎士的班霍夫大街是世界上最富有的街道,這里集中了令人難以想象的資金。而蘇黎士人最驕傲的卻是蘇黎士湖,湖水湛藍深沉,那種藍色攝人心魄,潔白的天鵝在其中游弋,時不時從湖畔觀賞水景的游人手中銜走遞給它們的食物,湖邊人工搭建的水榭上,可以看見的日光浴者,在這里,人與動物都是坦然的。

澳大利亞的棒球場經常可以看到野生的袋鼠緩慢地走過。

慢拍推薦地:

瑞士:作為全球金融中心,瑞士不僅集中了令人羨慕的財富,還集中了數個深諳享受生活之道的城市.日內瓦、蘇黎士、恩格堡……

美國橘郡:美國橘郡向來以“生活輕松愉快”聞名,代表了美國生活的最高品質。

加拿大:在聯合國公布的“最適合人類居住與發展的城市”中,加拿大的各個城市已經連續七年獲此殊榮。荷蘭阿姆斯特丹西區:不同于人盡皆知的阿姆斯特丹紅燈區,西區的房屋有著整齊的紅磚墻、白窗欞,路邊的自行車就像打盹的牲口,安靜地斜靠著墻。所有人在這里都能得到身體和思想的放松。

荷蘭海牙:作為荷蘭第三大城市、政府所在地,海牙是歐洲重要的商業金融城市之一,但它同時有“歐洲最美麗的村莊”之譽。

摩納哥:能悠閑生活的地方福利總是好的,可是哪里的福利也好不過摩納哥的,那里的人不用納稅,僅此一個理由就足以讓人放松的度過每一天了。

美國拿紹、荷蘭鹿特丹、法國尼斯、澳大利亞黃金海岸、中國威海、挪威……

面朝大海,春暖花開慢拍原因:憑海臨風則逍遙環境優美指數:

傍在海邊的城市,都是美麗的。海邊或者溫香軟玉,沙子細膩得抓不?。夯蛘弑椴冀甘?,保持大海的莊嚴深邃。潔白的海鷗成群飛過,在轉彎時,經它們翅膀反射的陽光變成了銀白色。一頂頂沙灘傘如同一朵朵花,開在金黃、白色、湛藍……的沙灘上。生活方便程度:

海濱城市一般沒有明顯的市中心,各個區域沿著海岸線分布,然后再組合起來,這樣每個區域都具備了所有類型的購物場地。愜意指數:

在海邊呼吸新鮮得可以直接罐裝出口的空氣;躺在吊床上曬太陽,把頭發曬黃、皮膚曬黑;學潛水,感覺著海水對耳膜的擠壓,順便看看色彩斑斕的海底植物與動物。這次第,怎一個“爽”字了得!慢拍片段:

“峽灣之國”的挪威西海岸峽彎密布,海岸線寂寞悠K,最多的居民是海鷗,沿著峽彎,經常可以看到成千上萬只潔白的大烏撲棱棱地,從海岸線飛住靜謐的、高遠的北方天空去了。它們的聲音徘徊在天際,不絕于耳。慢拍推薦地:

美國拿紹:世界上最美的港口城市。荷蘭鹿特丹:作為世界第一大港,鹿特丹被譽為“歐洲最現代化的城市”,卻保持著小鎮一樣靜謐迷人的風采,市政府完全按照“過去的美好時代”重建市容,使鹿特丹成為摩登與懷舊并存的城市。

法國尼斯:光看看它的名字就知道為什么會推薦它:“Nice”――美麗。尼斯處于地中海蔚藍海岸區的中心,全年陽光燦爛,平均氣溫維持在20℃。

澳大利亞黃金海岸:有名的沖浪者天堂,地處亞熱帶氣候區,廣袤無垠的白色沙灘上終年可以看到躺在沙灘傘下消閑的人。

中國威海:中國第一個“國家衛生城市”和“國家環境保護模范城市群”、第一批“國家園林城市”和“中國人居環境范例城市”,并兩度榮獲“國際迪拜改善居住環境最佳范例”。是2003年獲得“聯合國人居獎”的惟一中國城市。

新西蘭、英國、美國、愛爾蘭、芬蘭、中國鼓浪嶼、意大利……

優山美地中的小城慢拍原因:簡單的人、事關系環境優美指數:

蔥蔥郁郁的森林無處不在,清澈純凈的湖水隨處可見,大部分小鎮都有統一的建筑,這些房子有可愛的屋頂及顏色,讓人覺得進入童話世界。極少數風格迥異的建筑也都被藝術地安排在一個空間之中。生活方便程度:

雖然保持著傳統的生活風格,但這些小鎮并不閉塞落后。它們散落在大城市的郊區和高速路旁。法國的漁村小鎮小玫瑰,從巴黎火車北站出發,不用兩個小時就到了。加拿大尼亞加拉湖邊小鎮,從首都渥太華開車過去,用不了一個小時。而荷蘭的豪達小鎮,從鹿特丹坐火車只需十幾分鐘。愜意指數:

小鎮功能都很齊全,一、兩萬人的鄉鎮,有小學、中學,甚至有現代化的大學,公共設施都十分考究,休閑場所也是應有盡有,甚至比大城市更具有情調。除了規模,城市化水平和舒適程度很難找出與大城市的區別。但比起大城市來,這里有更廣闊的天地,更新鮮的空氣,更大的草坪,人們的生活更加愉悅。慢拍片段:

在新西蘭,除了大城市周邊外,在公路上大多開幾十公里都不見一輛車。有時候會遇到羊群大遷徙,前面開道車上掛有“后面有牲畜群”的大牌子,后面就是大搖大擺走著的羊群。數以千計的綿羊那樣悠閑地晃過,這個時候,你會覺得自己看到時間就像那樣緩慢地流動。

下午4點多鐘,英國所有辦公室都會大門緊閉,這是他們“Teatime”(下午茶時間),這時要找人就到一個地方去.鎮上的露天廣場。此時即使有天大的事也得恭候英國人喝完了下午茶再說。一首英國民謠這樣唱的“當時鐘敲響四下時,世上的一切瞬間為茶而停?!边@種所有人民放下手中正事、去優雅喝茶的景象,現在也只有在英國的鄉村才能看到了。慢拍推薦地:

新西蘭:《魔戒》的拍攝從南到北縱貫整個新西蘭,那種美麗安靜得具有魔幻色彩的小鎮在新西蘭比比皆是。

英國:英國是典型的大城小鎮式組合,在霪雨靡靡之時,倫敦顯得灰敗討厭,倒是充滿了中世紀遺風的小鎮寂靜浪漫。

法國:法國小鎮的典型元素是莊園,這些莊園都散發著世界上最醇的葡萄酒香,在這樣的莊園中生活,光是品酒就足以度過一輩子。

愛爾蘭:愛爾蘭的小鎮生活是歐洲最安靜的,也難怪愛爾蘭盛產游吟詩人.葉芝、王爾德、蕭伯納,大片的田園風光使愛爾蘭的生活靜謐安詳。

芬蘭:芬蘭的羅瓦涅米鎮是圣誕老人的故鄉,村莊入口處位于66° 30’N,跨過北極圈就是圣誕老人的居所――一幢極具當地特色的小木屋。在芬蘭,這樣的小屋隨處可見。去那里的所有人都是一種置身仙境的感覺,周圍安靜得仿佛可以聽見時間的流動。

美國:在上世紀70年代,美國人開始向小城市甚至小鎮回歸,現在有85%的人生活在人口少于5萬的市鎮。美國的的大城市變化不大,小城市卻越來越美麗。這種規模不大、功能全面、生活品質高的衛星城市已經成了全世界城市規劃者學習的榜樣。

意大利:作為“慢拍城市”運動的發起國,意大利當然少不了保持著舒緩風格的小鎮。

世界名校:所有的世界名校都是一個自成一體的小城市,這些“城市”中的生活內容單一,“市民”極具浪漫氣質,“市容”美麗,各有各的悠閑,各有各的情趣,“水木清華”適合漫步,劍橋自然適合“尋夢,撐一支長蒿”……

中國鼓浪嶼:李叔同選擇在這里度過晚年,舒婷在這里定居,在這個家庭擁有鋼琴量全國第一的地方,生活寂靜安詳。法國、印度、墨西哥、捷克、文萊、巴西、加拿大、希臘、中國成都……

天生慵懶

慢拍原因:民族性格中天然的享樂主義

環境優美指數:

這些地方的人們之所以悠閑,很大程度上是因為靠近大自然。連綿的草地或大山便是他們的生活背景。

生活方便程度:

悠閑帶給當地人的是享受,對外來人員講有時候他們的悠閑會導致不方便。

愜意指數:

對于這些懂得享受生活的人來說,生活當然是美好的,每天都過得非常愉快,而對于度假者而言,當地人的“享受”難免帶了懶散的因素。

慢拍片段:

在印度,人們悠閑散漫到混亂的地步。街上人多車多交警少,經常是后車貼前車,前車貼后車,車道里走人,人道里行車,大家也都慢悠悠地等著,絲毫不覺得堵車會耽誤什么事。本地的一些小車子更是在車里隨身攜帶一根長竹棒,遇到車道上行人太多時,就把竹棒伸出車窗,撥拉一下邊上的人群,劃出一些空隙,再往前開一點。

在巴西赴宴,遲到120分鐘之內,主人都愿意等著,而不是選擇開宴。

在法國步出電梯時可別忘了女士優先。在女士當仁不讓出去以后,男士之間還要接著互讓。男士甲要伸手示意請對方先走,說“我在您后邊走”,這時候男士乙切不能有失風度抬腿就走,而是耍作同樣的動作,加重語氣說“在您后邊走”。如此反復若干次,其中的一位要懇請另一位原諒,因為他終于下決心要走出電梯了。在節奏快的地方,誰有時間每次乘電梯都重復這個過程呀?

在希臘,所有的商店都開門晚關門早,他們的理由是“為什么別人休息的時候我們要工作?”推薦地:

墨西哥:根據美國心理學家羅伯特?萊文的調查,從走路速度、工作速度和各國主要城市街頭時鐘的精確度三方面考察,墨西哥人的生活節奏是全世界最慢的。他們經常說的一句話是“給時間一點時間”,以便使自己不要太忙。

印度:印度有一種全民懶散的群體特征,大家都相信人是可以輪回轉世的,生命既然是無窮的,就不必分秒必爭了。文萊:一般人起床后的第一句話是“今天要做什么”,而文萊人起床后先問“今天不用做什么”。

捷克:這可能是世界上最熱愛文藝的國度,以至于他們選取一位作家當了總統。有文才的總統在世界范圍內不算少數,但是捷克前總統哈維爾是一位真正高水平的作家。也只有一直浸染在藝術中的民族才會產生這樣的作家、這樣的總統。

加拿大:加拿大人是典型的“亦張亦馳”,他們總能在動、靜之間找到最好的平衡點。

篇2

逃離都市“蝸居”:

夢想自建“小鎮”

2010年7月的一天,村莊里,午后的陽光斑駁地灑在新鋪好的瀝青小路上,空氣中飄蕩著槐花清香,幾個村民坐在門前聊天。范婷和她的幾個朋友們正慵懶地在院子里躺著,當天是周末,大家又可以集體午睡了。這座裝著大果園的兩畝大院子,有20多間房,抬頭就能看見山,村民說山上有很多野桃和野杏,熟了可以隨便摘。

“叮鈴鈴……”門鈴響起。

“汪汪”,院子里立即傳來犬吠。

“雷曼,別叫!”范嬸跑來開門。

“您好,我們在網上看見您發的租房信息,我們是來看房子的?!遍T口站著一對小情侶。

范婷笑笑,讓進二人,這已是一周內第三組來看房的房客了,自媒體報道后,看房的人絡繹不絕,有單身的、有結婚的、有為愛療傷的、有追求低碳生活的……一不留神,范婷這間小院,成了“名院”。

其實在搬到村子里之前,范婷和男友一直租住在公司附近的西直門一套30多平方米的房子里,標準的“蝸居”。從考上大學起,范婷已在北京生活10年,除了農家樂,她在北京去的最遠的地方就是北五環。隨著工作時間的不斷增加,從小在南方長大的她“逃離”城市生活的想法越來越強烈。就在這時,狹小的30平方米“蝸居”又迎來一位新客人――范婷和男友逛街時,意外撿來一條流浪狗。當時恰好趕上全球金融危機,雷曼兄弟公司的破產帶來全球金融界大地震,于是范婷就給小狗取名“雷曼”。

范婷、男友、雷曼,這仨難兄難弟就這么擠在―套30多平方米的房子里,剛開始還能湊合下去,可雷曼越長越大,很快就成了―條70多斤重、一米多長的大狗,在北五環內,雷曼這種大狗是禁止喂養的,白天關在房子里,只有晚上11點才敢偷偷牽出去溜一圈,別說人憋屈,狗也憋屈啊!

找到一個更舒適的居住地,成了范婷每天都要思考的問題,她是80后白領的典型,工作穩定,收入可觀,關注環保。自打工作后,她的朋友開始一個個成為房奴?;ǖ舾改赴肷e蓄,用自己半數以上的工資來繳房貸,換來70年不到的居住權,范婷很不愿意這樣,在南方長大的她向往青山綠水,她甚至夢想著將來有一天有這樣一座小鎮:青山綠水、阡陌交通、雞犬相聞,住在這里的都是好朋友,好不快活!

2009年7月6日,范婷在豆瓣網上建了名為“咱們自己建小鎮”的小組,發表了創建宣言:“我要養聽話的狗,看碧藍的天,我要租房,租到郊區去。生命只有一次,我不想浪費,不想接受這吃人的房價,我要住到郊區去!我要呼吸新鮮空氣,我要有大院子……”

當時,她只是試一下,看有沒有人搭理。

鄉村生活:

只為找回遺失的美好

沒想到,應征者如云,頃刻間,幾百人擁進建小鎮網上活動小組,七嘴八舌地表示支持。“快樂的烏托邦,頂?!薄拔壹尤?如果成功,我要寫一本《關于最完全的社區制度和京郊新村的既有益又有趣的嘗試》。”有人要把自己的樂隊搬到這里,有人想體驗農夫的快樂。但質疑的人也不少:“很不靠譜,你搞好了也沒產權?!狈舵脹]想過產權,她只想和朋友們一起租下院子,布置成自己喜歡的樣子,白天在城里上班,晚上回鄉村看山和星空,周末在院子里放電影,在果樹下做瑜伽。

從2009年10月開始,范婷聯系到一批對“小鎮計劃”感興趣的網友,他們開始利用周末,在北京郊區農村尋找合適的房子。對于房子,他們有嚴格的要求:通公交車,離最近的地鐵站不超過40分鐘車程;風景優美,有山有水;在現有村子邊緣,既不太荒僻,也不會吵鬧;價格便宜,加上交通費,成本攤下來,不能超過城里租房的開銷。

功夫不負有心人,范婷她們找到了這樣的院子,月租金不到3000元,離地鐵站18公里。院子里有果園,栽著幾十棵杏樹,一左一右兩座裹著青裝的小山巒正對著院門,天氣好時還能看到云朵被太陽照射后投在山腰上的倒影。就這兒了!談判、拍板、簽合同。整座院子每月租金2000多元,與城里租個普通兩室一廳差不多。

鄉村生活夢想就這樣真實地實現了。村頭有菜市場,西瓜和市區價格差不多,不過十分新鮮;村委會附近經常停著“黑車”,花上40元錢可以直接坐到地鐵站。而那些散落在鄉村舊貨市場的家具,被范婷和朋友們大批買進,―番精心改造下來,也重新煥發出另類的時尚:客廳里擺放著一個95元的紅色高低柜,這是上世紀80年代的樣式,讓范婷想起童年;120元的腳踏縫紉機既能做衣服,兼鍛煉腿部肌肉,又能當作寫字臺……

令范婷感觸很深的,是村子里相對城市更加和睦的鄰里關系。喜歡聊天的鄰居王大叔熱情地送來自家做的包子;村東頭的李大哥幫他們給院子松土,還敦促他們:地里還有寒氣,到谷雨臨近時播種最合適。在鋼筋水泥的城市里生活多年,范婷終于找回了小時候鄰里間的那股溫暖。天氣好的時候,她便和男友騎上電動車去附近農貿市場買菜、買肉,她要舉辦“燒烤晚會”,熱情招待幫助過他們的村民們。吃飽喝足,范婷和朋友們躺在院子里的果樹下,悠然地看著天空,云淡風輕,繁星漫天,真是比神仙還要快活。

范婷的客廳里,堆放著全套的張愛玲小說全集、王小波的《我的精神家園》,墻角還放著一把吉他。頑皮的雷曼在雪白墻上印下的一個腳趾印,被范婷用彩色鉛筆畫上幾片葉子,改成花朵的圖案。

模擬小鎮:

比烏托邦更現實的夢想家園

早上5點,天一亮,范婷自動睜眼起床。

這讓范婷自己都吃驚,以前是晚上12點半睡覺,早上7點半被鬧鐘催著起床,手忙腳亂踩著點趕去上班。搬來“小鎮”后,她已經慢慢合上了太陽的節奏,晚上9點多睡覺,早上5點起床。

呼吸著清晨的新鮮空氣,范婷和男友帶著雷曼去爬山,回來悠閑地吃早點,6點半出門上班。搭村里的車到地鐵口,一個小時后,范婷就能坐在西單的辦公桌前。只是這段車費不便宜,單程需30多元,范婷正考慮買車,如果坐公交車,加上等車和走路時間,會比開車多花半個小時。

田園生活比想象中還愜意。自來水、3G網、現成的衛生間、送上門的罐裝煤氣,裝上電熱水器就能洗澡,打開冰箱就有冷飲。走10分鐘,就能到村里的小賣部。長長的柜臺里擺著條狀的“大大”泡泡糖,后面的貨架上堆著防雨的膠鞋。店主和村民都很熟,買東西的時候一邊慢悠悠給你拿貨,一邊聊聊家常。買這些夠不夠呀?閨女家對象怎么樣啊?范婷想起很多年前,還沒有超市的時候,大家就是這樣買東西的。

考慮到“小鎮”的發展,范婷甚至擬了一大套“小鎮公約”,從原則上如何尊重個人自由空間,到細則上如何分攤水電費、如何加入新成員。因為上班太遠,有的猶豫不決,有的慕名加入,有人是雜志編輯,有人是平面設計師,有人是網站公關……他們都是最忠實的“鎮民”,周末天氣好時,大家便去山上,背兩大捆做籬笆的荊條,叮叮當當地布置院子。男生們脫下汗涔涔的襯衫,揮起鋤頭開始干活,女生們一邊打著下手,一邊開始忙著做飯,干活累了,有人拿起旁邊架子上的吉他,彈唱幾句甲殼蟲樂隊的歌:“昨天,所有的煩惱仿佛都已遠去?!币粫河謸Q成:“你也許會說我做夢,但我不是唯一的一個。我希望有一天你會加入我們,世界將會大同。”彈吉他的人叫小馬,是個工科博士,曾在大學里組樂隊,彈貝斯。工作以后,吉他很久才碰一次。彈唱完了,有人感嘆一句:“真的好文藝啊?!?/p>

午飯來了,擺滿半個桌子。村口買的豆腐又嫩又香,加上剛挖的新鮮薺菜,熬成翠綠的湯。11個人同坐桌子,沒有足夠的碗,就用喝茶水的敞口杯子。雷曼被正午陽光曬得直吐舌頭,開始在松過的土地上轉著圈刨坑,刨起的泥土撲向坐著的人。大家跳起來躲閃,雷曼泰然趴進坑里,肚子貼上微涼的泥土。搬到這里,這家伙最高興,以前在城里,狗繩系得緊緊的,還是老有人怕它??匆娪腥说勺约夯蚨汩_,雷曼就會非常敏感,全身都繃起來,緊張害怕?,F在天天撒歡跑,也沒人怕它,性格開朗多了。

一位“鎮民”在博客里寫:“多么希望房子是一只只,可以隨身攜帶,隨意打開收疊,跟我們去曬太陽,漂流,休息。當房子的量詞變成一座座的時候,它就像沉重的山,壓住了心靈的自由,使我們變成奴隸?!娨獾貤印?海德格爾是說給我們聽的嗎?”

篇3

去北海,是仲秋時節,路途上,受了不少苦。下午3時多上車,搖搖晃晃中,迷迷糊糊地睡,迷迷糊糊地婪迷迷糊糊地想,顛簸了整夜,清晨7點抵達北海。

來不及退去疲憊,接我們的車已等在面前。

就這樣,那顆熱烈而模糊的心,經不起半點等待,直奔銀灘。

銀灘臥波

清晨,應該下過一場雨??諝饫铮瑤追肿匀坏奈兜?,若隱若現地蒸騰。略帶腥味的海風,迎面拂來。大朵大朵的白云和湛藍的天空,是想象中的潔凈高遠。

一路上,滿目的蔥綠。成行的棕櫚,遮天蔽日的老榕樹,胡須爬滿枝丫。路邊,不時出現沒有完成的殘破建筑,如雕塑般,記錄著這座城市曾經有過的一段痛苦往事。

穿過幾條街,很快就到了北海銀灘。

正值仲秋時節,天氣涼爽宜人,陽光透過薄云照射下來,明亮而不炫目,寬闊的沙灘泛出一片純凈的銀白色。碧藍色的波濤裹攜著白色的浪花涌上沙灘,發出清脆的碎玉般的聲音,顯得格外寧靜而祥和,我的一顆心也隨之格外的平和。

面對大海,視野一下子開闊起來。天藍海綠灘白,色彩層次分明,海風拂面,是咸咸,腥腥,苦苦的感覺。遠處,海天相接,點綴著點點白帆,是那樣的美麗、寬廣、博大。

這時,我仿佛被一種神奇的力量所震懾、所吸引,來不及脫下鞋子,便像孩子一樣,在海灘上奔跑起來,張開手臂撲向大海。

清新而濕潤的海風徐徐吹來,沁入心脾,我像一只海鷗迎風飛舞,歡快地叫著,我與自然的造化,共同感受生命的神奇和壯美。在這一瞬間,我的心像天空一樣蔚藍,像海水一樣碧透。

啊,我醉了。

聆聽著這大海的聲音,仿佛,正在做著一個悠長的夢。

挽褲赤腳行走于淺灘,涼水浸腳,沫濺褲沿,心隨身動,身追潮涌?;秀遍g,人已隨浪潮而去。忽感腳背絲癢,下腰細認,小蟹眾眾,灘涂盡為小洞,洞邊為淺黃色細沙,黃白相間。如此,在這銀白的世界里,塑造了另類景觀。看來,蟹才是銀灘的主人。

海的那邊是越南,不過,肉眼無法看到。

換好泳衣,奔向大海。

海灘很平坦,走出100多米也不足兩米深。海水被陽光曬得暖暖的,裹涌著皮膚,很舒服。隨著波波浪潮,一直走到海水把身體完全淹沒到脖子的地方,海浪一波一波地沖過來,無數的水花和泡沫形成一個個浪尖。忽兒被擁上浪巔,忽兒被埋進海里,在浪花即將淹沒頭頂的時候,輕輕一躍,海水,又把我托起來了……

累了,爬上大大的橡膠氣墊,在溫暖的海水里漂浮。此刻的大海,更像愛人的懷抱,溫暖地簇擁著我。仰面躺著,發現白云似乎觸手可及,那么近,就在眼前安靜地浮著。天,也那么完整地呈現在面前,那么潔凈,那么寬廣,它俯瞰著我,目光直逼我的內心,讓我不由自主地袒露,一切心事……

繁華舊夢

去老街,已是黃昏。

比起嫵媚多情的銀灘,北海老街,無疑經歷了風霜雷雨,仿如一幅歷經滄桑的千年古典畫卷。

入口處,“異平街”立于頭頂。恰逢了細雨,游人稀疏。站在卷拱門前,看門內外不同的時光,恍如隔世。一公里長的老街,沿著海岸線,直直排布。一條平平的石板路兩邊,是一幢幢老式小樓,多是兩三層,樓房的正中,刻著自家的印記。窗頂,多為卷拱結構,卷拱外沿及窗柱頂端,刻有線條流暢、工藝精美的雕飾線。街上,天主教堂、藥堂、酒肆、茶坊等,沿著老街氣派地林立著。

薄暮中,有些迷離。

穿行于老街兩旁騎樓下的回廊間,那一條條綿長幽深,黑暗深遽的小巷道,沿著房屋的墻基往外延伸,從_個個斑駁殘缺的老字號招牌,和逐漸褪色的字跡上,老街昔日的輝煌,依稀可見。

瞬間,我穿越歷史時空的盡頭,把老街的故事慢慢掩藏、沉淀……

不必觸摸墻上那些深深淺淺的凹痕,也不必丈量那些空洞的時光,在老街,一切都是靜止的、模糊的。

在一處騎樓的間隙里,我嘗試著,穿過一條夾雜于兩座騎樓間的巷子,那巷子,寬度僅能容一人側身穿過。

路邊堆著些雜物,有嘈雜的聲音,有孩子在唱歌,還有幾個孩子在街中愉快地打鬧著。三兩個中年婦人坐著,一人面前一堆綠,邊擇菜,邊聊天。泡桐樹的枝丫上,亂哄哄地開著成串的泡桐花,空空的白里,透著些碎紫。樹下,一方石桌,兩個老人目不斜視,兀自沉浸在一片黑白世界里對弈。都是那種小巷深處極平常的老頭,一個是玻璃茶杯,濃釅釅的茶,茶葉倒有一大半,杯里的水有些發黑。一個是紫砂的壺,想必水也是黑釅釅的,有些澀。老人們那份雜亂中的閑適與散淡,一時讓我駐足。棋果然走得也是慢極。

一戶人家西墻上,滿是密密的爬山虎,恣意妄為、野性勃勃、重重疊疊的綠中,只露出二樓小小的窗子,隱隱地,可以看見窗臺上雜亂擺著仙人掌、吊蘭。吊蘭淺淡的細吡全給爬山虎潑辣的綠,給溶化了。透過窗口,有個扎紅頭繩的小女孩提著水壺,在很小心地澆水,水滴了下來,石板路上,就有了些濕濕的痕。

站著,一個看上去只有七八歲的小姑娘,在為花草澆水,一時,心就變得單純起來,有一種莫名的淡淡喜悅。才七八歲女孩兒,卻極乖巧地做著這些事兒。平白地,就覺得那片爬山虎后面,一定是個詩意盎然的家庭。

女孩低頭看到樓下巷子里的我,有些害羞地抿嘴笑笑,活潑潑一閃,就不見了。

一切,有著世俗的溫暖。

時光,就這樣,斑駁了記憶。老街的巷子,在似水流年中。也站成了永恒。歲月,將光陰的衣衫,一件件地套在它的身上,癡纏著那些前塵過往、尋常巷陌。

老街,騎樓,一個被喧囂與世俗遺忘的角落,居住在這里的人們,平靜安詳地忙著家計,口中哼著天然渾成曲調,日復一日的,勞作著,等待著。還有幾家寂寞的店鋪,頑強地守在孤獨的一隅,在這個逐漸衰敗的街巷里,靜靜地守護著,守護著心靈上的蒼遠。盡管,已守護了千百年。

余暉下,蔚藍的海水在目光遠處,輕輕蕩漾,細碎波粼,閃閃發光。輕風夜雨,送來海的味道。依稀中,只有薄雨中蹣跚踉蹌的腳步聲,擦破老街的沉默。

香盡,酒冷

客走,燈滅。

隱約間,我聽見生命的胡琴,在咿咿呀呀地響著,在萬盞燈火的夜晚,拉過來,又拉過去,說不盡的蒼涼故事。

或許,每一個人的內心深處,都有一個屬于自己的老街,那是我們歷經千世萬劫、看透萬千世事、洗盡浮脂鉛華后,仍然可以停泊,可以倚靠的港灣。

在這樣的街,這樣的雨,這樣的夜,這樣的靜里,我輕著腳步,再輕著腳步,生怕驚擾水墨般的畫卷,生怕,一屏息,一呼氣,將畫中人驚醒,將宣紙震破。

如詩如夢

走進如詩如夢的北海,走進氣勢磅礴的大海,那些怒吼的、平靜的、夕陽下、深夜中的大海,宛若一幅幅墨跡猶新的水墨畫,深淺疏密,遠遠近近,漂蕩著空靈之氣,朦朧的黑白色塊,幾乎要和著雨水,從畫中,流淌出來。

試著回憶,是懷著什么樣的心情,踏上北海之旅的呢??墒牵K究想不起來。

記憶,竟然是如此的淡定模糊。

北海的一切,留在了心底,只是拂上了一籠輕紗。這樣的旅行,是帶著一生千回百轉,前世今生的夢。

這樣的回憶,是不愿早早提起,生怕一出口,一到塵世,竟惹了塵埃,墜落凡世。

“找一個島,太陽起得不太早;找一個島,月亮爬得不太高。談天,喝酒,說笑。還有螃蟹圍著院子跑?!边@樣的想法由來已久,而北海的潿洲島便是這樣的一個所在。

陽光。沙灘。海水。螃蟹。仙人掌。古典歐化的建筑。絢麗多姿的活珊瑚?;鹕娇诘娜f年滄桑。

只一個照面,便喜歡上了,那份熱帶風情的妖嬈,讓我念念不忘。

潿洲島是數萬年前經屢次火山爆發堆凝而成的,是中國最大、最年輕的火山島,鱷魚火山公園便是其核心景點了。入得園內,便見幾處有白色的纜繩圍起來的地方'想必就是曾經不可一世的火山口。

沿著海岸線,一路上將海蝕、海積和溶巖景觀的獨特地貌盡收眼底,有洞狀、溝狀、龕狀、柱狀、臺式、窗式及蘑菇狀等奇妙造型,還有那巨型巖壁上的一輪輪波紋,讓人感覺妙不可言。而與湛藍清澈的海水親密接觸的那一塊塊巨石,更是形態各異,讓你仿佛來到了靜態的天然水族館。

大自然的鬼斧神工真是讓人驚嘆不已。

一塊幾十平方米大小的赭色巖石地,就是火山島的噴發口了。它像一張被燒壞的臉,痛苦地抽搐著,猙獰可怖,滿是疤痕。水山與海火的較量,在幾千萬年后漸漸沉淀,終化為一片祥和寧靜,留給世人的,是火的熱情,海的包容。

沿陡峭的山路拾級而下,穿過一條浪漫的木橋,便到了石壁下邊,一個巨大的海蝕凹陷裸現出來,焦黑色的山巖布滿燎痕,每一塊嶙岣的礁石都記錄著火山活動的過程或這一活動的某個瞬間畫面。這些礁石上的灰燼讓人感覺到這里剛剛被焚燒過,深深吸一口氣,似還能聞到焦糊的味道呢。

這里就是幾萬年前火山爆發的遺跡嗎?

我的思緒逆時空回到了幾萬年以前:一片浩瀚的大海有一天突然震蕩起來,滔天巨浪咆哮著,沸騰的巖漿從海底呼嘯而起,無數的火光自海底噴濺而出,整個海洋一片血光火影,大海似被燒成了一鍋粥。伴隨著這一切,一座充滿激情的島嶼便橫空出世,而面前的這個火山口便是見證當年潿洲島誕生的臍眼。

如今,幾萬年之后的火山口,依然忠實地守護在島邊,目睹了潿洲島成長的每一個腳印,見證了潿洲島跨越歲月的滄?!?/p>

還有,斑駁的天主教堂,究竟,是記錄著涸洲滄桑的歲月,屈辱的歷史,還是彌漫著絲絲縷縷浪漫氣息?遠遠的,傳來隱隱約約的鐘聲,讓人激起陣陣綿長的臆想。

一陣啁啾聲,把我的思緒拉回現實,抬眼尋聲,只見一行白鷗,在碧海藍天間翱翔,這也是潿洲島上的原居“主人”。

在這里,只有放慢匆匆的腳步,才能感受海島別有滋味。

午后,換上笨厚的潛水服,隨著潛水教練,我一步步向海水深處走去。忐忑不安中,發現眼前游過幾條魚,周圍有一些珊瑚巖,不禁伸出手去觸摸。正戲玩間,耳畔一陣嘩啦聲,我破水而出了。再次潛入海底,水域開闊了很多,水漸深,珊瑚也更多,陽光穿射在珊瑚上,將水下世界照得更美,想再潛得深些,可雙耳針刺般地疼。

人生或許就是這樣,承受不了壓力,就看不到更美的風景。原來,這海底世界比陸地世界更能體現生命的深度和力度,壓力無處不在。

亂看北海

這世上,有些喜歡,是猝然降臨的。也許只是一個回眸,也許只是一聲輕嘆,那種懂得,便入了心,入了肺。

仿佛,是前世今生的約定。

到達北海的那天早上,天突然陰冷起來,雨柔得悄無音息,盈耳的雨聲,迷蒙,纏綿,分明有一種夢幻的感覺。

都說,秋季不宜生夢。而這浮動的暗香’迷蒙的煙雨,不知不覺,浸入我的意念中,仿佛伸出去的手掌,不是接住一二滴雨點,而是握住了北海的靈魂。

濃郁的亞熱帶風情,充盈著這座西南的濱海小城,一如,我曾經到過的東南亞鄉村――隨處可見的熱帶水果,戴著尖頂斗笠,黝黑且瘦的行人,騎著摩托車飛馳而過的情侶……

只是路邊,不時出現沒有完成的殘破建筑,如同雕塑一般,記錄著這里曾經有過的一段痛苦往事,似乎,也在提醒今天的北海人:凡事不可貿然為之,須得慎而又慎。

夜晚的北海海堤上,成排的沙灘椅,現榨的檸檬汁,加冰,再配上海風,浪濤在海天相接處,忽明忽暗的點點漁燈,這一切的光與影,讓這個白色海濱小城,具有特別的寧靜與悠閑。

到海濱城市,除了看海,就是吃海鮮了。

選了一家東北海鮮排檔,生意是異常的火爆。原料是最新鮮的,生猛海鮮,蒸燜煮炸,每個人都在大快朵頤,好不快活。沙蟲煮熟后,味道如脆筍,顏色雪白,有豎的紋路'像針織的棉襪,我看了,竟不敢下筷。上菜的東北姑娘,打扮成漁家女,著對襟衫,帶斗笠,連掛著的燈,也帶著相同的斗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