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級期末試卷范文

時間:2023-03-16 00:59:08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四年級期末試卷,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羅定市實驗小學

一、試題整體情況

試題共七大題,有選擇、填空、判斷、計算、操作、統計圖和解決問題,考查的知識面多而廣,試題重視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和解決實際問題能力的考查,題量合適,難度適中,是一份很好的試題。

二、學生測試情況分析

(一)整體情況(含平均分、合格率、優秀率、中下層生率、最高分、最低分等)

全級平均分86.1分,最高分100分,最低分5分;80-100分348人,60-79.5分75人,60分以下35人,優秀率75.98﹪,中層生率16.4﹪,合格率92.4﹪,不合格率7.6﹪。

(二)學生完成得比較好的方面:

選擇題1-4題、填空、計算題的口算、統計圖和解決問題的1-4題完成得最好。

(三)學生完成得比較差的方面:

選擇題第5題、填空題第9題、計算第2題的第2、3題,操作題2題和解決問題第5題完成得比較差。

三、教學反思(總結好的經驗,反思不足的成因)

上述做得較差方面是多方面的原因造成的,從學生方面看,主要體現在:

(一)學習對稍有變化的題目不能靈活應對。

(二)學習習慣方面還有待加強。

(三)學生在仔細審題、認真思考、仔細檢查等方面有待加強。

(四)學生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較弱。

(五)對于應用于生活中的數學問題不會分析解決。

從教師方面來看,主要體現在:雙基的落實還不夠到位,對學生認真審題培訓不夠,對數學知識和生活的聯系講得比較少。

四、對今后教學設想(即改進措施)

1.進一步強化基礎知識,要求人人過關。

2.通過多種題型訓練學生的思維能力和解題能力。

3.多訓練計算。

篇2

小朋友,帶上你一段時間的學習成果,一起來做個自我檢測吧,相信你一定是最棒的!

一、想一想,填一填。

(共8題;共17分)

1.

(8分)游泳池長50米,要游1千米,需要游_______個來回。

2.

(2分)

把16個草莓平均分給3人,每人分_______個,還剩_______個。

_______

3.

(1分)填空

有_______個三角形,有_______個平行四邊形.

4.

(1分)一條船最多坐5人,

那么16人過河,至少需要_______條船。

5.

(1分)想一想,填一填。

對邊平行且相等的_______叫做平行四邊形。

6.

(1分)看圖計算周長。

圖1_______分米、圖2_______分米、圖3_______厘米。

7.

(1分)寫出含有字母的式子.

一個長方形的長是acm,寬是bcm,這個長方形的周長是_______cm.

8.

(2分)一張長方形紙,長15厘米,寬10厘米。從這張紙上剪出一個最大的正方形,這個正方形的周長是_______厘米,面積是_______平方厘米。

二、畫一畫。

(共4分)

(共1題;共4分)

9.

(4分)請在方格圖中畫出周長為18厘米的長方形和周長是16厘米的正方形。每個小方格的邊長為1厘米。

三、判斷下面各題

(共8題;共8分)

10.

(1分)

11.

(1分)÷9=3……,余數最大是4。(

12.

(1分)一個長方形的長和寬的和就是它的周長。

13.

(1分)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四條邊都相等。

14.

(1分)10千克鐵比10千克棉花重。(

15.

(1分)一袋大米重45噸。(

16.

(1分)判斷

平行四邊形鄰邊相等。

17.

(1分)被減數是420,減數減少80,差也減少80。

四、選一選。

(共7題;共14分)

18.

(2分)下列正確的是(

A

.

1分=100秒

B

.

90秒<1分

C

.

1時=60分

19.

(2分)用天平稱一枝粉筆的質量的單位是(

A

.

千克

B

.

C

.

厘米

20.

(2分)128×7的積是(

)位數。

A

.

B

.

C

.

21.

(2分)這個旗子的邊分別是12cm、12cm、8cm、8cm,它的周長是(

)cm。

A

.

40

B

.

32

C

.

48

D

.

28

22.

(2分)一個三位數,三個數字的和是11,這個數是(

)。

A

.

561

B

.

544

C

.

155

23.

(2分)圖中,甲、乙兩部分的周長比較,甲的周長(

)乙的周長.

A

.

大于

B

.

等于

C

.

小于

24.

(2分)一個數被8除,商是36,余數是6,這個數是(

)。

A

.

254

B

.

288

C

.

294

五、算一算。

(共2題;共20分)

25.

(8分)看圖填數。

26.

(12分)用豎式計算

(1)68×304=

(2)793×48=

(3)434×57=

(4)65×670=

六、解決問題。

(30分)

(共6題;共33分)

27.

(5分)小飛今年6歲,爺爺今年78歲,再過兩年,爺爺的歲數是小飛的多少倍?

28.

(5分)用兩個長最4厘米,寬是2厘米的長方形分別拼成一個正方形和一個長方形(如圖),它們的周長分別是多少厘米?

(1)

(2)

29.

(5分)明明家有一塊正方形桌布(如圖所示),要在它的四周繡上花邊,花邊的長是多少?

30.

(5分)一塊長方形菜地的長是8米,長是寬的2倍,這塊菜地的周長是多少米?

31.

(4分)麗麗去買衣服,一條裙子64元,一雙襪子比一條裙子少56元,裙子的單價是襪子的幾倍?

32.

(9分)四(1)班趙老師帶著51名同學一起去劃船,大船每條可以坐8人,每條租金是15元。小船每條可以坐6人,每條租金是12元。怎樣租船最省錢?最少需要租金多少元?

參考答案

一、想一想,填一填。

(共8題;共17分)

1-1、

2-1、

3-1、

4-1、

5-1、

6-1、

7-1、

8-1、

二、畫一畫。

(共4分)

(共1題;共4分)

9-1、

三、判斷下面各題

(共8題;共8分)

10-1、

11-1、

12-1、

13-1、

14-1、

15-1、

16-1、

17-1、

四、選一選。

(共7題;共14分)

18-1、

19-1、

20-1、

21-1、

22-1、

23-1、

24-1、

五、算一算。

(共2題;共20分)

25-1、

26-1、

26-2、

26-3、

26-4、

六、解決問題。

(30分)

(共6題;共33分)

27-1、

28-1、

28-2、

29-1、

30-1、

篇3

姓名:________

班級:________

成績:________

小朋友們,經過一段時間的學習,你們一定進步不少吧,今天就讓我們來檢驗一下!

一、認真分析,選一選。

(每小題3分,共24分)

(共8題;共24分)

1.

(3分)

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

0是最小的數

B

.

0既是正數又是負數

C

.

負數比正數小

D

.

數軸上-

在-

的左邊

2.

(3分)

1245000000讀作(

A

.

十二億四千五百萬

B

.

十二億四千五百

C

.

十二萬四千五百

D

.

十二億五千萬

3.

(3分)

比平角小91°的角是(

)。

A

.

銳角

B

.

直角

C

.

鈍角

4.

(3分)

(2018四上·浙江期末)

下面各題,計算結果與140÷20不相等的是(

)。

A

.

280÷40

B

.

1400÷20

C

.

560÷80

D

.

70÷10

5.

(3分)

(2020四上·龍華期末)

如右圖,路曼曼家住四川,她爸爸媽媽計劃假期帶她去青海自駕旅游。路曼曼一家應往(

)方向開車。

A

.

東南

B

.

東北

C

.

西北

D

.

西南

6.

(3分)

一個數除以54,商是37,余數是22,這個數是

A

.

1700

B

.

2110

C

.

2020

D

.

2211

7.

(3分)

下面一組算式中,哪道算式計算起來更簡便?(

A

.

313+264+336

B

.

313+(264+336)

8.

(3分)

有163個雞蛋,每30個裝一箱,這些雞蛋需要????????個箱子.(

A

.

5

B

.

6

C

.

7

二、仔細審題,填一填。

(每小題3分,共18分)

(共6題;共18分)

9.

(3分)

下面各數你是怎樣估計的?

(1)

圖書館有故事書9986本,大約是________本。

(2)

李叔叔每月工資是1309元,大約是________元。

本題答案不唯一。取一個數的近似數,只要與原數接近,估計的結果合理就行。

10.

(3分)

不確定事件是________會發生的。

11.

(3分)

404÷4商的中間有________個0。

12.

(3分)

比較各組數的大?。?/p>

-5________+5

0.6________

13.

(3分)

(2020二上·通榆期末)

有三個班進行乒乓球比賽,每兩個班進行一場,一共要比賽________場。

14.

(3分)

(2019三下·扶余月考)

÷9=23……,余數最大是________,這時被除數是________。

三、算一算。

(共22分)

(共2題;共22分)

15.

(4分)

直接寫出得數.

34×20=????96÷16=

5400÷90=??22×40=????196÷50≈

840÷28=???240×50=

120×80=

350÷70=

18×19≈

16.

(18分)

用簡便方法計算。

(1)

125×45×8

(2)

33×71+33×29

四、動手操作。

(共8分)

(共2題;共8分)

17.

(4分)

(2019四上·西工期末)

過點B畫直線CD的垂線.

18.

(4分)

描出下列各點,并依次連成封閉圖形,看看分別是什么圖形?

(1)

A(1,2)??B(2,4)??C(3,2)(在圖1中標)

(1)

(2)

A(2,4)??B(3,4)?C(5,4)?D(4,2)

E(4,1)

F(1,1)(在圖2中標)

(2)

五、解決問題。

(共28分)

(共5題;共28分)

19.

(5分)

(2018三下·云南期末)

王叔叔家到昆明有218千米,他13:20乘坐平均每小時行駛60千米的客車出發,客車17:20能到達昆明嗎?

20.

(5分)

填表

因數

60

84

70

因數

40

20

300

3500

1200

21.

(5分)

下圖是三塊菜地,根據圖中的相關數據,求出A地比C地大多少平方米。

22.

(7.0分)

觀察下圖回答問題。

(1)

超市在小明家的________面,公園在學校的________面,電影院在公園的________面,超市在銀行的________面。

(2)

小明去上學怎樣走?一共走多少米?

23.

(6分)

仔細觀察,想想第四幅圖應該怎樣畫?

參考答案

一、認真分析,選一選。

(每小題3分,共24分)

(共8題;共24分)

1-1、

2-1、

3-1、

4-1、

5-1、

6-1、

7-1、

8-1、

二、仔細審題,填一填。

(每小題3分,共18分)

(共6題;共18分)

9-1、

9-2、

10-1、

11-1、

12-1、

13-1、

14-1、

三、算一算。

(共22分)

(共2題;共22分)

15-1、

16-1、

16-2、

四、動手操作。

(共8分)

(共2題;共8分)

17-1、

18-1、

18-2、

五、解決問題。

(共28分)

(共5題;共28分)

19-1、

20-1、

21-1、

22-1、

篇4

今天,楊老師一臉嚴肅地走進了教室,抱了一大堆試卷,仿佛有什么天大的事要發生。

“現在,我們要來一場考試。”我心中一陣寒顫:媽呀!都暑假班了,還考什么試啊,怎么可以這樣!對待我們這些天真可愛無邪的孩紙!

“還有。”滿臉黑線慢慢爬上了我的臉:老師你表嚇我,表嚇我!

“就是,考試時間只有五分鐘。”全班同學的嘴巴都張成了“o”型,我更是吃驚:一定是我起床的方式不對,一定是幻覺,我一定要再睡一次

剛想完,老師就把試卷發了下來,看到試卷,我都石化了,覺得三個句號外加一只烏鴉在我頭上盤旋:老師??!你想讓我們死么?二年級的試卷我五分鐘都做不完,更別說這張期末試卷了,老師你這是嚇死人不償命??!

不對,后面一定有什么玄機,我一定要好好研究一下。一邊想著,我一邊把試卷翻到了反面。

果然,作文上寫著:整張試卷不用寫,只要寫上你的姓名即可。

呀!老師你真是太善解人意了。“考試還有2分鐘!”老師說著,閃過一道冷笑。

嘿嘿,我不怕啦,肯定全對啦!時間過得快些吧。“考試結束!”同學們驚恐的抬起頭來,我卻在心里哈哈大笑:你們完蛋了。

“×××,50分。×××,50分……汪奕男,100分”全場同學都看著我:“你神啊,居然全寫完了!”

篇5

1、一個四位數,位是6,十位上是5,其余數位上的數是0,這個數寫作( )讀作( )。

2、在計算除法時,每求出一位商,余下的數必須比除數( )。

3、比687少96的數是( ) 388比112多( )

4、你7:40到校,11:40放學,上午在校( )小時。

5、8700千克=( )千克( )克 8千克-5( )=3000克

1千克雞蛋大約有( )個 你的體重大約是( )

6、在 里填上“ 或=”以及得數。

54秒÷6=( ) 2分12秒=( )秒 200秒 3分

600克 1千克 86千克=( )克 3千克+2000克 5千克

438+164 2101-90 297 573-286 967-158 809

7、把6千克、60克、5000克、5200克、按從小到大的順序排列。

二、判斷下面各題,對的畫“ ”,錯的畫“ ”。(10分)

(1)讀數和寫數時,都要從位讀起和寫起。( )

(2)在減法中,被減數必須大于減數。( )

(3)一個四位數減一個三位數,可能得一個三位數,也可能得一個

四位數。( )

(4)1千克棉花和1000克鐵比較,鐵比較重。( )

(5)男生比女生多35人,女生比男生少35人。( )

班級 姓名 得分

平時你一定做了不少計算題,現在可是你露一手的時候了,細心點,可不能讓別人說你是小馬虎。 三、

1、口算。(15分)

48+25= 340+60= 480-70= 500+4000= 86-27=

370-200= 46÷5= 0÷3= 63-36= 540-80=

60÷9= 1000+5= 700-40= 90-27= 24-16÷8=

2、列豎式計算(畫橫線的題要驗算)。(8分)

2408+3795= 8010-4568= 247+968+8293=

3、脫式計算。(12分)

4054-507+614 25÷5+168 (416-360)÷7 580-8×9

四、動手又動腦,才能有創造。(5分)

1、請你按照電子表表面的時間在右面的鐘面上補充上分針或時針。

3:05 9:30

2、小華家到學校有兩條路,學校到公園有三條路,如圖所示,那么小華家經過學校到公園,走哪條路最省時省力?(請用你喜歡的顏色畫出來。)

學好數學的用處可大呢!下面就請你用自己的本領來解決生活中的問題吧。

五、

(30分)

1、幼兒園買了48個白皮球,24個花皮球,平均分給9個班,每班分得幾個?

2、小芳看一本書,每天看5頁,9天后還剩56頁,這本書一共多少頁?

3、學校買粉筆,白粉筆比彩色粉筆多42盒,彩色粉筆39盒,買了多少盒白粉筆?

4、同學們參加方塊隊訓練,三年級22人,四年級35人,五年級24人,每9人一行,應排幾行?

5、植樹節四、五年級同學種了108棵柳樹,還種了3行楊樹,每行7棵(在下面選擇合適的問題畫上線,再解答出來。)

(1)種的楊樹比柳樹少多少棵? (2)四年級比五年級少多少棵樹?

(3)四、五年級共種樹多少棵?

加油啊,相信自己,一定能行! 智力大沖浪

1、用0、0、2、4、四個數字按要求組成四位數。10分

(1)由這四個數組成的的四位數是( )。

(2)由這四個數組成的最小的四位數是( )。

(3)一個零都不讀:( )、( )。

(4)只讀一個零:( )、( )、( )、( )

2、把一根繩剪成兩段,其中一段長24米,是另一段的3倍。這段繩長多少米?(5分)

3、一年級一班參加三個課外小組的共有25人,參加英語組和美術組的有18人,參加美術組和舞蹈組的有20人,參加三個小組的分別有多少人?(5分)

篇6

一、口算教學的現狀

(一)現在的環境

曾經聽過一位名師的講座,說在英國,四年級的學生計算24+13這樣的口算題,需要借助計算器來完成。該名師對自己學生具有這種口算技能沒有絲毫的自豪感,相反認為人家英國先進好像跟計算得慢有關。

(二)教師教

有的老師認為,一張一年級數學期末試卷上有接近80%的習題都是計算題,學生扳著手指頭就能考及格。所以數手指頭的現象比比皆是,對于沒有掌握正確方法的學生,教師不去引導,學生就更談不上形成口算技能了。

(三)學生學

有一項調查結果顯示,在一年級新生剛入學時,有超過四分之三的學生會正確計算10以內加法,有超過一半的學生會正確計算10以內的減法,有將近五分之一的學生會正確計算20以內的退位減法。學生的個體差異比較大,整個班級的計算水平處于“夾生”狀態。

低年級作為學生學習關鍵的起始階段,加、減、乘、除的入門學習對學生今后的繼續學習將會產生深遠的影響。因此,做好基礎的計算教學工作是值得我們深思的一個問題。教學實踐告訴我們,任何復雜的題都是由一個簡單的問題組合而成的。無論是兩位數乘除兩位數,還是兩位數乘除三位數,或其他更復雜的計算題,它們的基礎都是“20以內的加減法”。

二、口算教學的策略

我國的口算技能,是前人流傳下來的計算的一個“法寶”。在英國人面前,在口算方面我們每個人都身懷絕技,這是我們的優點。鑒于口算教學現狀,我認為在現在的教學中,教師應采取下列對策。

(一)數形結合練

一年級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差,以具體形象思維為主。因此教師要從“數一數”開始就十分重視直觀教學。

課堂上我讓學生借助擺小棒、看圖片、數手指、看實物等建立數感。在學10以內數的組成和分解的過程中,我在黑板上擺實物圖,學生在課桌上擺小棒或小木塊等,先讓學生直觀感受,然后抽象出數的分與合,學生在看、做、聽、想等活動中理解10以內數的組成和分解。我在學生理解的基礎上,讓學生同桌合作,“會的”帶“不會的”,一人擺實物,一人說10以內數的組成和分解,很快就能熟記了。

這樣就為10以內數的加減法打下了良好的基礎。我在教學20以內的進位加法時,為了能讓學生理解“湊十法”,我引導學生動手擺小棒,這樣學生在大腦中先建立了形,再結合數,就達到了數形結合。學生在做加減法的時候,閉上眼睛在大腦里面想擺小棒的過程就能計算出結果。

我再給學生講“笨孩子”的故事,并要求學生不要數手指頭,學生主觀認識到數手指的“笨”,漸漸地就能脫離數手指頭了。

(二)基本口算經常練

1.課前5分鐘口算

讓學生每天堅持3~5分鐘的口算訓練,結合前一天所學的新知識,有目的地選擇口算題目。這樣既能鞏固前一天的內容,又可以訓練口算能力,收到一舉兩得的效果。

2.視算和聽算結合練

視算是通過眼看、腦算、口說得數,讓學生看卡片直接說得數;而聽算則要通過耳聽、腦記,才能說出得數。大部分老師重視視算,而忽視聽算,其實聽算訓練可以培養學生的注意力,能充分調動學生的聽覺興奮,使學生的大腦始終處于高度集中和興奮狀態。我在教學中準備了一些數學口算卡,讓學生合作,一人說題目,一人直接寫得數。這樣在聽算訓練中,既培養了學生專心聽課,集中注意力的良好習慣,又提高了他們思維的敏捷性和靈活性。

(三)變換形式快樂練

為了提高學生的口算興趣,使他們不對枯燥的口算厭煩,可以采取口算比賽奪紅旗、小組擂臺賽等多種形式進行練習。

利用學生口算水平的差異,4人一組,起初讓口算好的學生擔當擂主,手持10張20以內數的口算卡片,讓另外3人輪流“打擂”,“打擂者”如果能流利答對擂主出示的10張卡片上的題,就算打擂成功,而成為新的“擂主”,擂主再出示10張口算卡,下一人“攻擂”,以此類推。這樣既活躍了氣氛,又提高了學生的口算興趣。

三、口算教學的反思

篇7

關鍵詞:民考漢小學生;語文;寫作

1 概念界定

民考漢:“民考漢”系指少數民族中、小學生在漢語授課學校上學,高中畢業后,參加漢語言高考的學生,后來泛指一切在漢語授課學校學習的少數民族人群。[1]本文主要指在義務教育階段1~6年級的民考漢小學生。

2 民考漢小學生語文學習現狀

本研究選取烏魯木齊市某區一所民考漢學生較為集中的小學,按照低、中、高段選取1、4、6年級期末試卷進行分層抽樣,卷面內容主要涉及識字寫字與漢語拼音、閱讀、寫作等方面,對問卷進行統計與分析。(1)識字寫字與漢語拼音。本次期末考試,漢語拼音部分“看拼音,寫字詞”是各個學段都有的題型,在四年級增加了“同一讀音寫出不同字”的題型,各個學段在這一部分的答題錯誤率極低,只有個別同學出現錯字、錯詞。(2)閱讀。在閱讀部分,民考漢小學生在低、中、高學段的掌握情況良好,能夠掌握文章的主旨大意。在低學段,對于細節題的考查,學生能夠根據題目要求作答,在文章中找到問題的答案,并按要求用橫線畫出,但對于找出近義詞的題目,部分學生沒有寫出與之相近的近義詞。在中學段閱讀題中,同樣出現寫出詞語近義詞的題型,題目數量從低學段的一個增長為三個,大部分學生能夠寫出一個或兩個正確答案,但全部答對的學生只占少數。(3)寫作。在寫作方面,低學段作文題為看圖寫話,學生要對圖中的人物進行描述,但學生在寫作的過程中出現較多錯誤,主要分為兩種情況:一種是學生在進行描述的過程中使用的詞匯不會寫,用拼音標注出現錯誤;另一種是由于漢語語序與維語語序不同,學生容易將謂語的位置寫錯,出現謂語后置的情況,造成句子不通順,沒能表達出應有的意思。通過對三個學段學生語文成績的統計與分析,可以看出,低學段民考漢小學生在語文學習中出現問題的概率高于中高學段,并且隨著年級的增長,錯誤率逐漸降低,漢語水平呈增長趨勢。從語文試卷中可測試的三部分內容,民考漢小學生在識字寫字與漢語拼音、閱讀兩方面掌握情況良好,但在寫作方面出現的問題較為集中。因此,如何培養民考漢小學生的寫作能力是今后教學中亟待解決的問題。

3 民考漢小學生寫作能力的培養

《2011年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中明確表述:“寫作是運用語言文字進行表達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認識世界、認識自我、創造性表述的過程。”[2]弗勞爾和海斯認為,寫作是一個問題解決的過程:作者確定一個問題空間,然后運行有關這一問題的心理表征,最終達到他們的目標。這個過程主要由任務環境、學生的長時記憶和學生工作記憶三部分構成。[3]寫作技能是主體獲得經驗的重要手段,也是獲得知識的重要條件,寫作技能通過對于知識經驗的作用,影響寫作能力的形成與發展。寫作能力的形成與發展,依賴于知識與寫作技能的獲得及類化。因此,小學生寫作能力的培養需要從寫作技能的培養、寫作知識的獲得兩方面進行分析。

(1)寫作技能的培養。在小學生寫作技能的培養中,教師在寫作教學中應當關注學生寫作過程的特點,根據學生所處的不同年齡階段給予學生不同的寫作任務,豐富學生的經驗積累,幫助學生建立寫作的原型。在教學中教師可以先進行示范,使學生形成寫作的初步認識。在寫作訓練中,教師應該發揮引導和調動的作用,提供與原型相近的材料,通過仿寫的形式,加深學生對原型的理解,并在此基礎上激發學生寫作的興趣,主動抒發內心的真實感受,隨著年級的升高,寫作練習的加強,實現寫作原型內化。以三年級寫作為例,學生由寫作階段開始過渡到習作階段,是學生寫作能力發展的關鍵時期,教師應當在教學中注重學生思維的發展,在作文命題和寫作訓練當中要以學生知識的應用和認知領域的發展為出發點。

(2)寫作知識的獲得。寫作知識是寫作能力的構成要素之一,學生寫作知識的獲得,需要多方面的努力。學校教育是學生獲得知識的主要途徑,但家庭教育是與學生最為密切,最早接受的教育。社會即學校,其范圍是最大,也是最難以調控的教育形式。學校教育中,教師要把握學生的學習規律。首先要掌握學習過程的變化與發展,其次要對制約學習過程的條件進行調適。學習過程的掌握,需要教師具有豐富的經驗和耐心,要關注學生學習過程的各個環節,每一個學生都是一個獨立的個體,其學習發生的過程各有其特點,要做到因材施教,提供學生所需的知識,就必須從學生學習的實際情況出發。在學生學習的過程中,會受到外界條件和自身條件的制約,學校要加大資金投入,給學生一個良好的硬環境,同時也要關注學生精神環境的創設。家庭教育對于小學生來說是至關重要的,由于年齡小、可塑性強,家長的一舉一動都有可能成為孩子模仿的對象,正所謂“身教重于言傳”,家庭教育給孩子帶來的隱性知識是難以預測的。家庭教育中要加強家庭閱讀的時間和容量,家長要堅持陪孩子一起閱讀,培養孩子良好的閱讀習慣。正確的實施家庭教育,為孩子提供一個良好的家庭學習氛圍,才能使孩子在家庭中獲得更多積極的正面的知識。社會教育貫穿一個人的一生,由于人的社會性,每一個人都是社會的一個分子,都會受到社會的影響。小學階段處于個人成長的初期,相對于成人來說,小學生與社會接觸的機會較少,但并不意味著不會受到社會的影響。在孩子的接觸社會的過程中,家長要提供適時引導,幫助孩子形成社會意識,逐漸養成辨別是非的能力,正確的看待社會中的現象。社會給孩子提供的知識具有廣泛性和隨時性,這就需要我們提高自身的責任意識,給孩子一個健康成長的環境。

4 結語

語文課程是一門綜合性、實踐性課程。寫作是語文學習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學生語文水平的集中體現。夯實寫作能力構成要素的各個環節,加強民考漢小學生寫作能力的培養是當前語文教學的當務之急,需要我們在今后的語文教學中給予高度的重視。

參考文獻:

[1] 張興.行走于兩種文化之間――“民考漢”社會化問題及解析[J].新疆大學學報,2008,36(1):90.

[2] 教育部.2011年全日制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S].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1.

[3] 董蓓菲.語文教育心理學[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

篇8

偶有幾次接觸到每年出期末試卷的老師,在他們面前嘮叨一線教師復習期間的勞累時,他們也總愛“調侃”一下:“你們講的都不考。”似乎一句話就能把我們所有的“功勞”都抹殺掉。

這也讓我想到幾年前一位特級教師講過的一句話:“教的都不考,考的都不教。”

特級教師這樣“講”,一線教師這樣“講”,出卷老師也這樣“講”, 此現象實在是“怪”!

那么,究竟是一線教師的“講”錯了還是教育部門的“考”錯了?我開始反思我為什么“講”并試圖為我的“講”尋找理由。

一、既然不考,為何要“講”?

――反思為什么講

我們所談的“講”,其實就是期末的復習。復習的意義有四點。

1.復習是一種鞏固強化

課堂上教師講的知識,對于學生來說并不是學完之后就能理解和掌握的。復習則是一個克服遺忘、強化理解的過程,復習得越及時,越連貫,越系統,學過的知識就鞏固得越扎實。

2.復習是一種梳理歸類

學生在復習的時候,可以把平時學到的點狀的、零散的知識系統化、完整化,形成連貫的知識網絡,就像將一顆顆珍珠串成項鏈,甚至是織成美麗的衣裳。

3.復習是一種質疑突破

“講”的同時引導學生克服定式思維,引導學生提出質疑,才能更好地抓住重點、突破重點。在復習時,針對重點知識點設計一些練習題,“講”的同時,幫助學生通過練習分清這些知識之間的聯系和區別。這樣的復習,既彌補了學生的薄弱環節,又使學有余力的學生的能力更進一步地得到提高。

4.復習是一種回顧提升

復習可以彌補教學的薄弱環節。教師平時沒有講明白的地方或者在某個環節出現疏漏,通過復習可以查缺補漏,使薄弱環節得到加強。同時,復習也是對以前學過的知識的重新認識,正所謂“溫故而知新”。從這個角度講,復習也是重新學習的過程,讓不會的變得會了,讓淺顯的變得深刻,為學生建立良好的學習自信心。

“復習是從厚到薄,又從薄到厚的過程?!睆土曊n中“講”可以延伸、拓寬,雖然講的不一定都考,但卻能體現知識的綜合性、靈活性、發展性,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意識,能夠讓不同層次的學生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如此說來,教師的“講”就絕不只是為了“一張試卷”的考,絕不只是為了“期末考試”的考。站好如此立場,教師的“講”還是很有必要的。但如何講得更科學、講得更得法、講得更有效是復習期間老師們首要思考的問題。

二、既然不考,為何要“講”?

――反思怎么樣講

教師評講究竟怎樣講?也許下面的這個例子能提供給我們一些答案吧。

閱讀下面一段文字,調整畫線部分的語序,使句子更勻稱整齊,協調一致。

我認為提高寫作水平,要從多方面著手訓練,否則便是舍本逐末。比如打籃球,如果①跑得不快,②運球不穩,③配合不默契,④戰術不得當,⑤跳得不高,⑥投籃不準,就怎么也打不好。

正確的順序為 。

我的評講過程實錄如下。

師:既然是排序類題,找到敘述的“順序”是關鍵。再讀畫線句子談談你的發現。

生:我發現六句話中有四句是四個字組成的,刪涫俏甯鱟腫槌傻摹

師(追問):所以,從題目要求當中的“勻稱整齊”,你可以得出什么結論?

生:四個字的句子連在一起,五個字的句子連在一起。

師:還有什么發現?

生:我發現這六句話可以分成兩部分,①②⑤⑥句是寫“個人”, ③④句是寫“團隊”。排序時先排“個人”再排“團隊”。這也剛好和剛才那名同學的發言相一致。

師:那我們就先來看①②⑤⑥寫“個人”的句子。哪句在前哪句在后呢?

生1:我認為①⑤句應該連在一起,先“跑”再“跳”,“跑”“跳”是連在一起的,而且讀起來也通順連貫。

生2:我想⑥句應該放在最后,因為“投籃”應該是最后一個動作。

師:所以,寫“個人”的這四句正確順序應該為①⑤②⑥。

師:我們再來看③④寫“團隊”的句子。哪句在前哪句在后呢?

生:乍一看似乎都可以,但是仔細一讀就會發現,關鍵詞是“配合”和“戰術”。我認為應該是先有“戰術”再有“配合”,所以應該是④句在前③句在后。

師:至此為止,這道題目的正確順序為①⑤②⑥④③。

一道可以只用幾秒鐘就能“對完”答案的題目,老師絮絮叨叨地評講了十幾分鐘,為的就是幫助學生分析題目、理清思路、完善整個思考過程,從而得到“正確答案”。知其然,還要知其所以然。這樣的答案才是真正有價值的,這樣的復習才是真正意義上的復習。

三、既然不考,為何要“講”?

――反思講些什么

小學階段基礎知識的復習往往就是將學過的字詞及課文記一遍,默一遍,批一遍,改一遍,過段時間整個過程再來一遍。這樣的復習耗時間,耗精力,學生機械,被動,疲倦,效果卻往往不盡如人意。而問題的根源就在于,教師的盲目包辦。復習前,教師并未了解每一個學生對基礎知識的掌握程度,不管會不會,也要一次又一次地進行全班性的集體默寫,全然不顧這樣的重復性勞動有多大的效用。

“金鑰匙學習金字塔”理論中說,通過“機械傳授”的知識,學生最多只能記住10%,而“自主參與”掌握的知識,學生能夠記住的部分高達75%。因此,復習也應該是一個“教師‘方法指導’+學生‘自主參與’”的過程。

1.借助題例,提煉方法

達爾文說:“關于方法的知識,是最有價值的知識。”因此,在充分挖掘新例子的同時,如果教給學生規律,指導學生總結規律,幫助他們利用規律反復歷練,是有可能避免學習的盲目無效的。更重要的是這將大大加快知識向能力的轉化過程,為學生的終身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如試卷中最考驗學生能力的就是閱讀理解類題目,學生覺得最難的題目往往是“請你說說你對文中某句話的理解”這一類問題,學生往往回答得較為表面和零碎。細想,這樣的題目實則是在考查學生體會關鍵詞句表情達意的作用的能力。教師可通過例題,幫助學生總結出抓關鍵詞體會的方法。

(1)先從詞句表面入手,讀懂淺層意思。

(2)潛心閱讀上下文甚至是全文,找準能表現作者思想內涵的關鍵詞,并做上記號。

(3)抓住關鍵詞,細心揣摩、體會,讀出作者蘊含于文字中的情意。

通過這樣的方法,學生就能通過淺層和深層兩個角度對句意進行較為全面的解讀,掌握到理解句子的方法。

2.知識梳理,歸類整合

復習不是簡單、機械重復過去的練習,而是對知識進行系統化的重新整合,讓學生對知識體系有縱觀全局的認識,他才能真正對知識點了然于胸。

就拿中年級段學生重點要掌握的概括文章主要內容這一類題目來說,復習時,教師可讓學生自主對所學過的課文進行梳理,看看都用了怎樣的方法概括,然后將方法相似的進行歸類,再引導學生進行討論總結。以蘇教版四年級下冊教材為例,大致可提煉出以下方法。課題與事件直接有聯系的課文,就可以在課題內容上進行擴展,如《三顧茅廬》《公儀休拒收禮物》等這一類敘事性課文;有些敘事類課文也可根據課題進行質疑,通過總結“為什么?怎么樣?結果怎樣?”這三個問題來進行概括,如《第一次抱母親》;還有些寫人類的課文,以數例事件為板塊組合,則可以通過整合板塊事件進行概括,如《祁黃羊》《永遠的白衣戰士》等;另外,還有些課文,文中就有能概括文章內容的中心句,則可以直接借用中心句來概括,如《人類的老師》《鳥語》等。

讓學生經歷這樣梳理――歸類――整合的過程,學生既能對所學過的課文有系統化的了解,又能形成知識體系,掌握方法,用于其他文章的學習,提高了復習的效率,也提升了學科的能力。

3.強化實踐,形成能力

就語文學習規律而言,語文素養的提高與知識有關,但主要依靠實踐活動?!读x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中關于課程的基本理念的敘述,其中有一句話是這樣說的:“語文是實踐性很強的課程,應著重培養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而培養這種能力的主要途徑也應是語文實踐?!卑堰@句話概括一下就是“在語文實踐中培養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

那么什么是語文實踐呢?聽、說、讀、寫、背、理解、體驗、感悟等都是語文實踐,那么與之相對應的語文實踐能力就是聽、說、讀、寫、背、理解、體驗、感悟能力等。例如,無論我們向學生傳授多少關于閱讀的知識,如果學生不開展大量的閱讀實踐,那么他們的閱讀理解能力永遠也無法提高;無論我們向學生傳授多少關于寫作的知識,如果學生不開展大量的寫作實踐,那么他們永遠也不可能擁有寫作的基本能力。由此可見,語言的理解和表達能力主要是在語言實踐中形成和發展的。語文知識的學習,也只有和讀寫實踐結合起來,才有現實意義。

4.查漏補缺,突顯自主

有了教師復習中的“方法指引”,學生就“有法可依”,對基礎知識的查漏補缺,就完全可以交給學生自主進行。教師可以幫助學生組建學習小組,在自主查缺的基礎上,互相幫助,互相檢查,開展小組競賽等,通過多種形式激發學生復習的興趣。教師在學生自主復習的基礎上,提供知識體系的線索,如多音字、同音字的運用,一詞多義的妙用,形近字的辨析等,引導學生進行知識的梳理,發現規律。這樣的基礎知識復習才能避免枯燥機械與低級重復,走向更有廣度與深度的境地。

因而,教師“講”并不只是單純地講某個知識點,而是在講的過程中,幫助學生鞏固知識的同時,讓他們掌握復習的方法和技巧,從而讓自己的學習有質的飛躍。學生在掌握了方法之后,教師設計匹配的練習,先就某種單項能力進行針對性的訓練,再逐步進行融合,形成系統能力。練習的設計一定要能夠突出重難點,堅持“下要保底,上不封頂”的原則,引導學生舉一反三,實現知識能力的遷移。

篇9

一、市場營銷專業的特點及高校認識

1.市場營銷專業的特點市場營銷概念的變遷體現了市場營銷演變的性質,體現了市場營銷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特性。在《市場營銷理論的基礎》中亨特認為:市場營銷學是一門大學學科,而大學的“業務”是存儲、傳播以及創造知識,且市場營銷這一學科要堅持大學的這三大核心“業務”。存儲知識是指通過圖書館等的方式將知識進行存儲。傳播是指通過教學的功能散布知識,并且通過調研等創造知識。亨特認為市場營銷學不應被視為一門應用學科,因為界定為應用學科后就暗示著市場營銷的學者們應該將自身限定在應用研究中,要做“咨詢研究”,即要將現有的知識應用于公司特定企業問題的解決方案,這樣界定就會使得市場營銷學知識基礎在現有的水平上停滯不前,還會使這一學科受到其他學術學科的忽視。市場營銷應該被視為一門立志成為專業學科的大學專業,那么市場營銷學可以被認為是一系列責任。對社會來說,市場營銷學者要具有對客觀知識作出原創貢獻的追求。市場營銷專業學生必須受到廣泛的教育,不僅僅是專業技能和社會責任的教育,使他們認識到不但要對自己及他們任職的公司有責任,而且對其他重要的社會成員也有責任。在對學生的培養方面,構建教學計劃時要強調市場營銷學的“微觀”和“宏觀”部分,即教學計劃范圍要跨越所有市場營銷學的八個分類,而不僅僅是兩個微觀——規范單元。要確定市場營銷的定義,必須準確地界定其所包含范圍的邊界。通常人們將市場營銷局限于營利、微觀、規范這一部分,在這種情況下市場營銷就不是一門科學,并且不能成為一門科學。三重二分法模型(見表1)則在市場營銷學的范圍內包括了更廣泛的觀念,將非營利性的情況也考慮在內,而那些希望將更多注意力投向市場營銷學的社會影響的人則能夠在宏觀——實證和宏觀——規范單元中立足。而側重于研究市場營銷學的科學方面的人們也擁有微觀——實證和宏觀——實證這兩個單元。所以,三重二分模型將很多市場營銷學觀念集中在一起,認為市場營銷者是一個由一群觀點不同、歸屬不同、貢獻不同的人所組成的多方面團體。從學生的專業教育角度來看,很多學生熟悉經濟學中的微觀/宏觀二分法,也熟悉營利性/非營利性二分法,但對實證/規范二分法卻了解不多,認為市場營銷學僅僅是廣告和個人推銷,這也正是在現有的教學中普遍缺乏深入理論研究的結果。三重二分法模型在建立學生對市場營銷學研究范圍的正確理解方面會有很大幫助。

2.高校對市場營銷專業的認識目前,各高校普遍對市場營銷專業定位是:“培養具有應用型本科層次,思想品德高尚,具有良好的職業道德、創新精神和進取精神,適應現代市場經濟發展需要,熟悉經濟學和管理學的基本知識,系統掌握市場營銷理論與方法,具有較熟悉的業務技能,能勝任推銷、市場調查、企業營銷策劃和市場營銷管理工作,能在各類工商企業及相關領域(側重于信息行業)生產、建設、管理、服務等第一線崗位工作的高等技術應用型專門人才。”由此可看出,目前許多高校都致力于將市場營銷專業的畢業生培養成應用型人才,在培養方案上也注重職業技能的培養,將學生培養成在營銷的一線工作、具備具體操作和執行能力的高等技術應用人才。有專家認為應該以市場需求為導向,突破傳統教學計劃模式的瓶頸,以職業崗位能力要求為依據,科學構建課程體系,使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養成職業素質,磨練職業能力。這樣的培養方案的好處顯而易見,就是學生在畢業就業時就具有一定的職業技能,由于在學校里就受到過相關方面的教育,在工作中容易適應。這種方式也受到學生的歡迎。學生不用于整天沉溺與理論知識當中,實際的技能也得到了鍛煉。

二、市場營銷專業現狀調查

1.調研方法本次調研對象選擇了三、四年級市場營銷專業的學生,因為一、二年級的學生還沒有接觸專業課程,特別是針對大類招生的學生,對專業的認識更加不足。問卷包括了四個方面的內容:一是專業認知方面的調查,如對市場營銷專業培養目標的認識和對未來工作的理解等。二是對學校課程設置的調查,如對所學課程的理解和對課程的理論課與實踐課比例的看法。三是對學生實踐方面的調查,如實踐的次數和對實踐類教學的看法。四是對教學效果方面的調查,如課程作業布置的接受程度等。問卷共12個選擇題和1個開放性問題。包括對市場營銷專業培養目標;專業所學知識;畢業生適應的工作崗位;人才的培養;側重理論和實踐能力;課程是否符合市場營銷專業的需要;必修課、選修課和公共選修課的比例;實踐類課程對以后工作幫助;實踐類課程所占的比例;授課內容的接受程度;課程作業布置合理;考評方式能夠全面地考查學生的能力。本研究總共回收問卷196份,有效問卷189份,有效回收率96.4%。從調查收集情況可看出:學生對于學校設定的培養目標的認識程度較好,87.3%的受訪者表示一般或比較了解;對未來所從事的工作有所認識,93.7%表示一般或比較清楚;對目前的所學知識理解程度較高,96.8%表示一般或比較清楚。但是普遍面臨著實踐不夠的問題,39.2%的受訪者表示沒有過任何專業實踐經歷。在課程認識方面,學生在回答目前的實踐性課程對未來工作的幫助程度和學校安排的課程符合專業學習的需要兩個問題時沒有表現出明顯的傾向。但在被問及課程比例是否合理時,46%的受訪者明確表示不太合理,33.3%表示一般。在能力培養方面,高達88.8%的受訪者表示實踐性課程所占的比例偏少;高達94.2%的受訪者表示目前學校的考評方式不能夠全面考查學生的能力;81.5%的受訪者表示作業布置不是很合理。在對市場營銷的特色認識上,學生普遍認為市場營銷專業人才培養的側重點應該偏向實踐。

2.探索性因素分析結果利用SPSS軟件對所收集的數據進行因子分析,在因子分析前對變量進行了KMO取樣適合性檢驗為0.747,Bartlett球形檢驗值為405.082,對應的概率值為0.000,小于顯著性水平0.05,達到顯著,表示本次研究所得的數據時可以進行因子分析。以特征值大于1作為標準進行因子萃取,并使用方差最大法進行正交旋轉以簡化因子矩陣,得到專業培養現狀的因子載荷陣(見表2)。提取的4個公因子分別命名為專業認識、課程認識、能力培養和特色認識。其中,把培養目標認識程度、實踐次數、對工作崗位的認識程度、對所學知識的理解程度歸為專業認識;把實踐課程對工作的幫助、課程是否符合專業需要、課程比例是否合理幾個方面歸為課程認識;把實踐課程所占比例、考評方式能否考查學生、作業布置合理程度幾個方面歸為能力培養;把人才培養的側重點理解為特色認識。

三、市場營銷專業建設的幾點建議

營銷大師科特勒指出:“營銷已經成為我們這一代人的一種核心思維方式”、“營銷不僅是一種商業職能,還是一種思維方式,一種思考如何創造、溝通和傳遞價值給目標客戶群體,并使企業最終獲利的強有效的思維方式”。因此在大學市場營銷專業的培養方面不僅要重技能的培養,更應該注重思維上的培養,只有這樣,學生在畢業以后不僅能找到工作而且還能發展下去,能在以后的目標市場中不斷發現差異化,發現機會,發現市場。

1.加強學生專業認識,增強學生實習的意識和機會從以上的調查發現,學生對市場營銷的專業認知程度較高,并且形成了市場營銷重實踐能力的專業認識,但是學生普遍面臨著實踐次數不足的問題,為此,應該增強學生實習和見習的機會,這樣不僅能鍛煉學生的技能,也能鍛煉學生溝通能力和應變能力等,使學生在實踐的過程中加深對市場營銷專業理論與實踐兩方面的認識

2.加強專業課程認識,關注實踐在課程設置和教學中的體現一些學生認為目前實踐性課程對工作的幫助不大,可對實踐性的課程進行改進,在課堂實踐教學方面可以采用情景模擬等方法讓學生模擬公司的組建、商務談判、產品推銷、市場調查等;也可以進行案例分析討論,教師事先準備相關案例,學生分組討論,再發言進行交流,教師總結。在課堂外的實踐上,有條件的學??梢钥紤]在學校建立模擬實訓室、貿易模擬室等實驗室,用軟件模擬出企業的運轉過程,讓學生參與其中。在必修課、選修課和公共課設置方面既要開設英語、數學、計算機等基礎應用性學科,在專業課程方面要努力保持一定的邏輯合理性,盡量減少課程設置的重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