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吃月餅的由來范文
時間:2023-04-05 15:41:55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中秋吃月餅的由來,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對于中秋節我們并不陌生,它是傳統節日之一,也是一個團圓的節日,在中秋節的時候,也會有許多不同的習俗,那么中秋節的來歷是什么呢?下面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關于2021中秋節的歷史由來介紹,歡迎大家來閱讀。
中秋節的由來關于中秋節的由來,民間有很多說法,一種說法是起源于古代帝王的祭祀活動?!抖Y記》上記載:“天子春朝日,秋夕月”,意思是早在春秋時代,帝王就已開始祭月、拜月了。后來貴族官吏和文人學士也相繼仿效,逐步傳到民間。另外一種說法是與農業生產有關。八月中秋時,農作物基本都成熟了,農民為了慶祝豐收以“中秋”這天作為節日。
而流傳最為廣發的是源自天象崇拜,由上古時代秋夕祭月演變而來。祭月,在我國是一種十分古老的習俗,實際上是古時代我國一些地方古人對“月神”的一種崇拜活動。據考證,最初“祭月節”是定在干支歷二十四節氣“秋分”這天,不過由于歷史發展,后來歷法融合,使用陰歷(夏歷),所以將“祭月節”由干支歷二十四節氣“秋分”調至夏歷(農歷)八月十五。
據記載,中秋節普及于漢代,漢代是我國南北各地的經濟文化交流融合時期,各地文化上的交流使節俗融合傳播?!爸星铩币辉~現存文字記載最早見于漢代文獻,成書于兩漢之間的《周禮》中。
到了唐代,中秋節成為官方認定的全國性節日,中秋風俗已在我國北方地區流行。北宋時期,中秋節已經成為普遍的民俗節日,并正式定陰歷八月十五為中秋節。
到了明清時,中秋已成為中國民間的主要節日之一。歲時節日中世俗的情趣愈益濃厚,功利性的拜祭、祈求與世俗的情感、愿望構成普通民眾中秋節俗的主要形態。
中秋節自古就有祭月、賞月、吃月餅、玩花燈、賞桂花、飲桂花酒等習俗,流傳至今,經久不息。中秋節時,云稀霧少,月光皎潔明亮,民間除了要舉行賞月、祭月、吃月餅祝福團圓等一系列活動,有些地方還有舞草龍、砌寶塔等活動。發展至今,吃月餅已經是我國南北各地過中秋節的必備習俗。除月餅外,各種時令鮮果干果也是中秋夜的美食。
中秋節吃些什么食物中秋節吃月餅應該是很多人都知道的傳統習俗,但其實除此以外,在很多地方中秋節會有著不同的飲食習慣,但相同的地方就是都寄托著人們對美好節日的祝福。
月餅
這個不管是什么地方,什么民族,只要是我們中國人,在中秋節這天基本上都會食用,這也是中秋節最傳統的食品。
桂花酒
人們經常在中秋時吃月餅賞桂花,食用桂花制作的各種食品,以糕點、糖果最為多見。中秋之夜,仰望著月中丹桂,聞著陣陣桂香,喝一杯桂花蜜酒,歡慶合家甜甜蜜蜜,已成為節日一種美的享受。到了現代,人們多是拿紅酒代替。
藕盒子
中秋食藕,也是寄團圓之意也,尤其是吃“藕盒子”。江浙人多將藕切片,每兩片間下端相連,中間夾肉、文蛤等調制而成的餡,外拖面煎至金黃,此又稱藕餅,與月餅有異曲同工之妙。
田螺
至于中秋食田螺,則在清咸豐年間的《順德縣志》有記:“八月望日,尚芋食螺?!泵耖g認為,中秋吃田螺,可以明目。但為什么一定要在中秋節特別熱衷于食之呢?中秋前后,是田螺空懷的時候,腹內無小螺,肉質特別肥美,因此是食田螺的最佳時節。如今在廣州民間,不少家庭在中秋期間,都有炒田螺的習慣。
柚子
柚子也是中秋節的傳統食品,人們通常會買來送禮吃食,古人認為其寓意保佑團圓,很多地方都有吃柚子賞月亮的風俗。
菱角
中秋節吃菱角,據說能讓孩子長得聰明伶利。菱角的大多數吃法是將菱角用清水(或鹽水)煮熟,然后剝殼當零食吃;也可以將剝了殼的菱角加米煮成咸味的白稀粥,在吃了甜膩的月餅后,喝上一碗菱角粥,胃中的油膩當場去除不少。
桂花鴨
江南一帶的民間在中秋節人習俗也是多種多樣。南京人中秋愛吃月餅外,必吃金陵名菜桂花鴨?!肮鸹啞庇诠鹱语h香之時應市,肥而不膩,味美可口。酒后必食一小糖芋頭,澆以桂漿,美不待言。
大閘蟹
大閘蟹是江浙地區人們中秋必不可少的助興菜肴,每人一只,伴著姜醋,拆分食之,是最好的消磨時間的方式。不過,大閘蟹屬涼性,吃的時候要配一些黃酒暖胃,食后再飲一杯姜茶,對健康有益。
中秋節吃月餅的寓意月餅是圓形的,象征團圓,寓意團圓美好。反映了人們對家人團聚的美好愿望。
相傳我國古代,帝王就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禮制。在民間,每逢八月中秋,也有左右拜月或祭月的風俗,“八月十五月兒圓,中秋月餅香又甜”,這句名諺道出中秋之夜城鄉人民吃月餅的習俗。月餅最初是用來祭奉月神的祭品,后來人們逐漸把中秋賞月與品嘗月餅,作為家人團圓的一大象征,慢慢的,月餅也就成為了節日的必備禮品。
篇2
中秋過節,始于唐代。中秋節的韻事是賞月,有唐明皇游月宮的傳聞,到宋代,吳自牧《夢粱錄》中,有中秋節“臨軒玩月,……安排家宴,團聚子女,以酬佳節”的記載,形成風尚。月餅被列為節日佳品,流傳至今。坡有詠《小餅》詩:“小餅如嚼月,中有酥與飴?!币褜ⅰ霸隆焙汀帮灐甭撓翟谝黄?。
明代以來,有許多關于中秋節賞月吃月餅的記載。月餅用以祭月,及作為饋贈的禮物,流行于民間?!锻鹗痣s記》說,每到中秋,百姓制作面餅互贈,呼為“月餅”。《熙朝樂事》也說,中秋,民間以月餅為禮品相互贈送,取團圓之意?!段骱斡[志》亦云:“中秋民間以月餅想遺,取團圓之義?!泵髂┡硖N章在《幽州風俗》中寫道:“月宮餅,制就銀蟾絮府影,一雙蟾兔滿人間?;谏锋隙鸶`年藥,奔入廣寒歸不得,空勞至杵駐單顏?!闭f明廚師將嫦娥奔月的傳說藝術地再現于月餅之上。
到了清代,清統治者的宮廷生活皆襲明制,每遇中秋,便制月餅。為了適合本民族的飲食習慣,清宮月餅的餡心中摻入了奶油等,出現了“敖爾布哈月餅”、“**月餅”等特色品種。敖爾布哈為滿語,漢意是奶餅子。在塊形上,清宮月餅小者寸許,大者尺余。重量上,輕者盈兩,重者二十斤強。在品種上,除以上所舉**月餅外,尚有桃頂月餅、供尖月餅、自來紅月餅等二十余種。月餅的花色品種進一步斗奇爭妍。據說大的直徑有一尺余,上繪月宮蟾兔之形,用做祭祀。
中秋節到來時,家家戶戶除吃月餅外,有些地區還有自己的應節食品,以增添節日氣氛。比如陜西西安一帶,每到中秋節,當地每家做饃,全家共吃一饃,稱“團圓饃”。饃有頂、底兩層,中間加芝麻。饃上層用大碗拓一個圓圈,象征中秋之夜,圓中刻“石頭”一塊,上站一個吃蟠桃的“小猴子”。饃在鍋里烙熟后,切成尖牙狀,全家每人一牙,家人短期外出,則留下一牙。出嫁的姑娘,父母家則送饃上門,以示全家團圓不忘。在江臺一帶,每逢中秋節,則以藕橫斷為餅,包以碎肉,敷以小麥屑,入油鍋炸熟,謂之藕餅。俗稱“荷花”,寓意和睦團圓。
中秋佳節,各地有不少有趣的風俗。東北的一些地區,人們采摘葡萄、梨子等生果祭月;陜西的一些地區,賞桂花、劃船、爬山、夜吃西瓜;安徽婺源地區必食塘魚;江蘇南京一帶食烤鴨或鹽水鴨;云南昆明每戶必做“合家大月餅”,然后一人一塊分而食之;山東泰安一帶吃小包子;江蘇武進人早上吃糖芋頭。有些少數民族更是隆重。仡佬族人在中秋前全寨合伙宰一頭公牛,取出牛心留到中秋節晚祭祀祖先,分吃牛肉。朝鮮族人于中秋之夜,由幾位德高望重的老人,爬上“望月架”,以先看到月亮為好運。最后點燃“望月架”,人們圍著火堆吹起筒簫、嗩吶,敲起長鼓、銅鑼,歡歌曼舞直至深夜。
·中秋節對聯 ·中秋節古詩詞選 ·中秋節習俗 ·中秋節的由來 ·中秋節短信
篇3
20xx年中秋節是法定節假日嗎20xx年開始中國大陸將中秋節列為法定假期,如當天與周六周日重合,則在下周一補休一天。
在臺灣,中秋節當天放假一天,若與周六、日重疊則不另外補假,但若與周休假期僅相隔一工作日者,該工作日則調為假期,并擇另一星期六補班補課。
香港的中秋節公眾假期定在農歷八月十六日(中秋節翌日)。如果碰上星期日,則在星期一補一天假;如果碰上星期六則沒有補假。
中秋節的由來介紹關于中秋節的起源,說法較多。中秋一詞,最早見于《周禮》,《禮記·月令》上說:“仲秋之月養衰老,行糜中秋節粥飲食。”
一說它起源于古代帝王的祭祀活動?!抖Y記》上記載:“天子春朝日,秋夕月”,夕月就是祭月亮,說明早在春秋時代,帝王就已開始祭月、拜月了。后來貴族官吏和文人學士也相繼仿效,逐步傳到民間。
二是中秋節的起源和農業生產有關。秋天是收獲的季節。“秋”字的解釋是:“莊稼成熟曰秋”。八月中秋,農作物和各種果品陸續成熟,農民為了慶祝豐收,表達喜悅的心情,就以“中秋”這天作為節日。“中秋”就是秋天中間的意思,農歷的八月是秋季中間的一個月,十五日又是這個月中間的一天,所以中秋節可能是古人“秋報”遺傳下來的習俗。
也有歷史學家研究指出,中秋節起源應為隋末唐軍于大業十三年八月十五日,唐軍裴寂以圓月作為構思,成功發明月餅,并廣發軍中作為軍餉,成功解決因大量吸收反隋義軍而衍生之軍糧問題。
中秋節的習俗1、賞月
在中秋節,我國自古就有賞月的習俗,《禮記》中就記載有“秋暮夕月”,即祭拜月神。到了周代,每逢中秋夜都要舉行迎寒和祭月。設大香案,擺上月餅、西瓜、蘋果、李子、葡萄等時令水果,其中月餅和西瓜是絕對不能少的。西瓜還要切成蓮花狀。在唐代,中秋賞月、玩月頗為盛行。在宋代,中秋賞月之風更盛。明清以后,中秋節賞月風俗依舊,許多地方形成了燒斗香、樹中秋、點塔燈、放天燈、走月亮、舞火龍等特殊風俗。
篇4
團圓菜品:講究好意頭
記者從幾大酒樓飯館了解到,今年中秋節的各種價位的菜品多以意頭取勝,比如一家四星級酒店推出的百年鴻運、花開富貴、點點心意、錦繡蝦、喜洋洋、花好月圓等等。向來佛山人都喜歡這些寄托著家人美好愿望的菜品,讓人們品嘗美食的同時,感受團圓幸福以及家人的美好祝福。
俗話說:無雞不成宴,在佛山人的習俗中,宴會上基本缺少不了雞,他們把雞比喻為“鳳”,而鳳是吉祥之物,因此白切雞、豉油雞、飄香雞等菜品應運而生。
另外,蝦和魚也是團圓飯中不可缺少的原料,據老佛山人盧姨介紹,在粵語中,蝦的諧音就是“哈”,團圓飯中有蝦就有“哈”,代表著一家團聚喜氣洋洋,開開心心;魚則是“年年有余”的意思。
除此之外,團圓飯套餐的搭配也頗有“學問”,比如,葷的、素的、甜的、辣的,主食、甜品、水果等各種菜式搭配,選擇種類盡量多樣化,另外點菜時需要注意的是菜品的質量和分量,避免浪費。宴上的飲料搭配,市民不妨選擇富含維生素的桔子汁或者葡萄酒等,既可消除油膩感覺,減少體內堆積的油脂,又可開胃健脾。
月餅:傳統白蓮蓉口味大熱
中秋月餅今年以懷舊為主題,傳統餡料重新成為市民的選擇,其中蓮蓉、五仁最受歡迎,比如五仁甜肉月餅、雙黃白蓮蓉月餅。
經營蓮蓉餡料月餅30多年的榮華餅家有限公司董事經理梁文韜介紹說,辨別蓮蓉是否優質,可以用兩種方法。一種是將少許的蓮蓉餡料放在舌尖,慢慢磨開,優質蓮蓉沒有顆粒的感覺,既均勻又有種綿綿的感覺,滑而且濃香充滿整個口腔,假如餡料摻粉則會出現小顆粒;另一種方法就是將餡料放入一杯清水,攪動后看沉淀物,優質蓮蓉全部沉淀在杯底,水慢慢變清,假如是摻粉餡料,則水中懸浮微小顆粒,水質變得渾濁。
此外,曾經風靡一時的水果風味月餅,今年多數以“迷你”裝亮相,喜歡購買此種月餅的王小姐說:“這種包裝很適合小朋友,分量適中,口味豐富。”記者在好又多超市看到,這種“迷你”月餅就有28種口味,水果風味外還有黑芝麻、栗子、馬蹄等餡料。
與甜餡月餅相比,咸餡月餅的口感比較新奇,佛山賓館的鮑魚月餅、金城酒店的單黃肉松月餅等等開創了月餅口味的先河,這兩年頗受歡迎。
應節小食:賞月時吃 別有意味
提起中秋的應節食品,按照佛山人的傳統習俗,賞月時除了月餅外,還有芋頭、菱角、柚子、石榴、楊桃、柑桔等等,這些小食在佛山人看來有著不同寓意。
篇5
今晚也許見不到月亮了,但是,我又多久沒有在意月亮了,多久沒在意哥哥了?現在想起,已經太晚了,哥哥與我是遠隔他鄉啊,天一定是在懲罰我!我忐忑不安的問母親:“媽媽,下學期能不能轉到老家去上學??!”我只知道,那樣,就可以見到哥哥了,在媽媽面前,我永遠也說不清對哥哥的思念,心里是內疚的,有道傷痕永遠也不會抹掉,母親不會明白我的心意,每次對她說,他只能找一個個理由來敷衍,這次,又找到個令我十分反感的理由了:“不行不行,只有下半期的,你初中回家都不行??!這里哪里惹到你了,不回家讀你是不會死心的嗎?真不聽話。”這一次,說了好多,是因為找到合適的理由了?我背著媽媽,悄悄在眼角流下兩行委屈的淚水,我好痛,我已經差不多一年沒有回家了吧!為什么要這要對我,為什么,小心翼翼地拿走了媽媽的電話,虛偽的說自己看時間睡覺,播起了家里的電話,我確信,那第一聲“喂”是哥哥的聲音……
嗯!是哥哥,爺爺奶奶出去了,我激動地大聲叫道:“哥哥!中秋節快樂,你好嗎?”哥哥似乎比剛才閹了一大截,用無聊的語氣道:“哦!好,你也是,再見。”我靜靜地拿著電話,過了一會,他還沒掛,我放心了,又趁機抽了點無聊的話語來:“你在做什么呀!”就傻傻地笑著,似乎哥哥來了點興致,“我在吃月餅呀!你再吃沒有啊!”雖然沒有吃,一整個夜晚顯得清淡,但哥哥高興了,就說:“我也有再吃啊!是南臺月呢!”不知道從哪里瞎折騰個南臺月,但愿有這個品牌的月餅。哥哥似乎又有點消沉了,他被爺爺叫住了,“雪峰,妹妹?。∥医酉?。”“哦!”爺爺就來接了:“蓮蓮?。?rdquo;“哦!嗯!爺爺,我告訴你個好事,考試考了一百分,老師表揚了……”聊了些祝賀的話語,還談得來,很愉快的對話,但和哥哥談起來,話語好少好少。望著天空,我思念著月亮,天依然是那樣的陰暗,我的心也如此,沒有星星、沒有月亮,永遠什么也沒有……
我似乎更加害怕了,怎么?一種凄涼!婆婆叫我接電話,??!是哥哥,我慌亂中給婆婆說了聲“中秋樂”,又拿了桌上婆婆拿來的一個月餅,邊吃邊拿著電話說:“哥哥,又是我哦!中秋節快樂,吃的什么月餅呢!最近你學校有什么趣事呢?開心嗎?”是在百般思考下琢磨出來的問題。哥哥先是笑了一陣,說:“中秋節快樂,那個中秋節晚會好無聊哦!你看了沒有,我差點吐月餅了,我也吃得南臺月哦!”嘴里難吃的月餅變得好香,好香?。?ldquo;哥哥,我倒沒有看,不過光是聽了就想發吐,因為每次什么晚會都好難看?。∥医o你講個無聊的月餅笑話吧!”“我聽著。”“哥哥真是被騙了,你再吃月餅啊!沒聽到”月“字嗎?那就是你把月亮吃嘍!今天沒月亮嘍!”我是小心的,很小心的,說了個都會嘲笑我的笑話,至少我是這么想。哥哥似乎真的明白了我的心思,哥哥那句話很小聲的,小心的卻又被我聽到的話語是:“我只希望你……天天快樂!”隨后輕輕地掛了。月亮是那么明亮的,它沒有消失,它永遠印在了我的心中,我看見了,看見了,這,是今晚最美的月亮……
吃著甜甜的月餅,望著美美的月亮,我感覺到了,哥哥與我一起,過一個美好的中秋節,真是享受?。≡铝恋乃寄畎。∏迩宓?,不易發現的,緩緩流在我心中的月亮!我陶醉在其中,哥哥,謝謝你!
我徹底的明白了,兄妹之間是不記仇的,哪怕犯了一個錯誤,你仍是我哥哥,原諒我,我愛你。
篇6
傳說以前后羿到山里去尋友訪道,看見西王母路過此地,就向西王母求到一包不死藥。回到家后,后羿舍不得撒下妻子嫦娥,就暫時把不死藥交給嫦娥保管。但這正好被徒弟蓬蒙看到了,蓬蒙就起了壞心眼。
有一次后羿帶著徒弟去打獵,蓬蒙假裝生病,留了下來。后羿一走,蓬蒙就拿著寶刀闖進房間里逼嫦娥交出不死藥,嫦娥沒有辦法,突然她靈機一動,把不死藥一口吞了下去。因為嫦娥心里牽掛著丈夫,所以嫦娥飛到最近的月亮上成了仙。
后羿回來后,發現嫦娥在天上對他說:“今天晚上月亮會變圓,你晚上做一塊面團在屋子東北角,等到午夜時我們夫妻二人就團圓了。”后羿按照嫦娥說的做,到了午夜,夫妻二人終于團圓了。兩人離別時嫦娥對后羿說:“每年的8月15這天,你都要做好面團,等到午夜時分我回來了之后再走。”每年都做好面團,等著嫦娥回來。后來,這個習俗被大家繼承下來,發展成為現在的中秋節,中秋節吃月餅也就成了習俗。
篇7
中秋節精美文章篇【1】中秋夜,人們仰望如玉如盤的朗朗明月,自然會期盼家人團聚,遠在他鄉的游子,也借此寄托自己對故鄉和親人的思念之情。
據考證,我國人民在古代就有“秋暮夕月”的習俗。夕月,即祭拜月神。 每逢中秋夜人們都要舉行迎寒和祭月。設大香案,擺上月餅、西瓜、 紅棗、李子、葡萄等祭品,其中月餅和西瓜是絕對不能少的。西瓜還要切成蓮花狀。在月下,將月亮神像放在月亮的方向,紅燭高燃,全家人依次祭拜月亮,祈求月亮神的保佑。
八月十五吃月餅的習俗由來已久,俗話中有:“八月十五月正圓,中秋月餅香又甜”。月餅最初是用來祭奉月神的祭品,后來人們逐漸把中秋賞月與品嘗月餅結合在一起,寓意家人團圓。月餅最初是由家庭制作的,到了近代,有了專門制作月餅的作坊,月餅的制作越越來越精細,餡料也越來越考究,外型更加多樣、美觀,在月餅的外面還印有各種精美的圖案,如“嫦娥奔月”、“銀河夜月”、“三潭印月”等。以月之圓兆人之團圓,以餅之圓兆人之長壽,用月餅寄托思念故鄉、思念親人之情,祈盼生活幸福、平安。
中國地緣廣大, 風俗各異,中秋節的過法也是多種多樣,并帶有濃厚的地方特色。記得小時候過中秋節 ,中午母親會用鏊子烙南瓜菜餅和茄子菜餅,茄子菜餅通常要買鲊子(一種水鳥)作餡。也買月餅,但那是生活條件不好,月餅也很單調,記得有帶冰糖的,有帶紅綠絲餡的,用一般紙包裝。還有一個風俗就是八月十五看閨女,十五前人們要帶上月餅去看姑母或姐姐、妹妹。平民百姓家很少有設宴飲酒賞月的,而且正值秋收秋種大忙季節,白天舍不得在家休息,晚上吃飯時每人分個月餅,就算過節了。
繼春節之后,中秋節是一年中的第二大節日,家家戶戶再忙也都要過的。
中秋節精美文章篇【2】中秋節,那萬家燈火,家家團圓的美景演繹了數千年,諸多神奇的傳說,賦予了人們太多的遐想。
中秋的月,持一顆純潔無瑕的心,高懸清空,澄澈玉宇,為大地披銀,天地間煥然一新。
和著明月, 我想邀李白對飲,感觸他那“舉酒邀明月,對影成三人”的豪放和孤獨。 拜讀他那“依石醉月,對酒當歌,歌出人世的煩煩憂憂; 醉月成歡,歡出塵間的渾渾濁濁”的悲壯詩篇。
和著繁星閃爍, 我想踏著時光做成的長梯,緩步走進廣寒宮,帶著一身的輕松和無染的心,邀吳剛對飲解其煩憂,和嫦娥共舞去其閑愁,擁玉兔同眠排其孤寒,從而體驗 人居月明地,月游人夢里,人月心相印,月人互慰藉的意境。
此時我想,假如真的能穿越時空,李白再世 ,月圓之夜,他定能用他那“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的恢弘氣勢,謳歌祖國的太平盛世,用他那豪飲的氣度嘗盡現代美酒,世間的美宴。
此時我想,假如能真的時空倒轉,寂寞嫦娥會重返人間,她那阿娜多姿的身影,定會出現在央視的舞臺上,為人們帶來無限的歡樂。
此時我想,假如真的能人仙同歡,有著釀酒特技的吳剛,會把桂花酒制作工藝傳遍人間,中秋月圓之夜,人們團聚家中、飯店,暢飲著桂花酒,品嘗著香甜的月餅,敘說著天上人間。
中秋月圓之夜有著太多的遐想 ,盼望國家興旺,人民安康,中國夢穩步實現。
中秋節精美文章篇【3】曾幾何時,飛馬揚鞭,奔騰萬里長河,只為追逐。今夜,此時,月圓人靜,閑敲棋子,期盼化身鳳尾蝶,碥躚花叢之間,傾醉月光之下,緩了流年,慢了歲月。
遙相思,多少次歡聚與離別,蘭舟催發,來不及盡述惆悵;故知偶遇,敘不盡悲歡迷途。只是一遍又一遍地念叨著“人有悲歡離別,月有陰晴圓缺”,期盼著,遙望著,不可忘懷,終不能“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一曲悲歌,多少個癡情男女,無休無止,等待著一個又一個失落,如這般“汽笛一聲腸已斷,從此天涯孤旅”,這又何必,只是默默祈禱,等待,任歲月沖洗了漫漫的愁緒,淡化夜以繼日的煎熬,如此便好,只是苦了中秋,苦了曾經傾盡的年華。
篇8
中秋節來歷作文范文一
中秋節是我國的傳統佳節在農歷八月十五日,是我國僅次于春節的第二大傳統節日。
八月十五恰在秋季的中間,所以稱中秋節。根據史籍的記載,“中秋”一詞最早出現在《周禮》一書中。到魏晉時,直到唐朝初年,中秋節才成為固定的節日。中秋節的盛行始于宋朝,至明清時,已與元旦齊名,成為我國的主要節日之一。
中秋之這一天,天上的圓月分外明亮特別的大特別的圓,所以這一天被看著是團圓的大好日子,也被人們喻為最有人情味、最詩情畫意的一個節日。有人說,每逢佳節倍思親。中秋節這一份思念當然會更深切,尤其是一輪明月高高掛的時刻,不要忘了,讓真情賀卡給遠方的親人朋友一個問候祝福團圓之夜,明月高懸。因此,又稱八月十五為“團圓節”。古往今來,人們常用“月圓”、“月缺”來形容“悲歡離合。”客居他們的游子,更是以月寄托深情。唐代詩人李白的“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杜甫的“露從夜今白,月是故鄉明。”宋代詩人王安石的“春風有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等詩句,都是千古絕唱。
現在中秋節這一天,全國人民還可以享受一天的假期,合家團圓呢!
中秋節來歷作文范文二
中秋節有許多習俗,比如吃月餅,但是你知道中秋節的由來嗎?
傳說以前后羿到山里去尋友訪道,看見西王母路過此地,就向西王母求到一包不死藥?;氐郊液螅篝嗌岵坏萌鱿缕拮渔隙?,就暫時把不死藥交給嫦娥保管。但這正好被徒弟蓬蒙看到了,蓬蒙就起了壞心眼。
有一次后羿帶著徒弟去打獵,蓬蒙假裝生病,留了下來。后羿一走,蓬蒙就拿著寶刀闖進房間里逼嫦娥交出不死藥,嫦娥沒有辦法,突然她靈機一動,把不死藥一口吞了下去。因為嫦娥心里牽掛著丈夫,所以嫦娥飛到最近的月亮上成了仙。
后羿回來后,發現嫦娥在天上對他說:“今天晚上月亮會變圓,你晚上做一塊面團在屋子東北角,等到午夜時我們夫妻二人就團圓了。”后羿按照嫦娥說的做,到了午夜,夫妻二人終于團圓了。兩人離別時嫦娥對后羿說:“每年的8月15這天,你都要做好面團,等到午夜時分我回來了之后再走。”每年都做好面團,等著嫦娥回來。后來,這個習俗被大家繼承下來,發展成為現在的中秋節,中秋節吃月餅也就成了習俗。
我非常喜歡這個神話,也非常喜愛中秋節。
中秋節來歷作文范文三
關于中秋節的由來有以下一種解釋。
有的人說:很久很久以前,天上有10個太陽,曬得莊稼寸草不生。后來一個名叫后羿的人,力大無窮,運足神力把9個太陽射了下來。
后來,后羿娶了一個名為嫦娥的女人。后羿除了教徒弟和狩獵外,終日與妻子同在。人人都羨慕這對恩愛的夫妻。
有一天,后羿到昆侖山訪友求道,便向皇母娘娘求得一包不死藥。據說,服下藥,就能升仙。
后羿讓嫦娥保管那包藥,但不巧被小人蓬蒙看見了,他想偷吃不死藥,讓后自己成仙。
三天后,后羿外去打獵,蓬蒙假裝生病沒去。待后羿走后不久,篷蒙手持寶劍闖入后院,逼嫦娥交出不死藥。嫦娥知道自己不是篷蒙的對手,就拿出不死藥一口吞了下去。由于嫦娥牽掛丈夫,便飛落到人間最近的月亮上成了神仙。
傍晚,待后羿知道所發生的事時,想殺了蓬蒙時,可小人“小人”早已逃之夭夭了。忽然,他看見月亮上面有一個影子,他就跟,可是他怎么也跟不到那個影子,因為他前進三步,影子也跟著他前進三步。
后來后羿就放棄了,回到家,由于牽掛妻子,就在嫦娥平時最愛的花園那里點香、供水果等。
后來百性知道這件事以后,就也學點香、供水果等后來就發展到了吃月餅。希望嫦娥能保佑他(她)們。
看了中秋節來歷作文的人還看
1.中秋節的來歷作文3篇
2.中秋節的來歷作文500字
3.中秋節來歷作文
4.中秋節來歷作文
5.中秋節的來歷作文450字
篇9
農歷8月15日,是我國傳統的中秋節,也是我國僅次于春節的第二大傳統節日 。八月十五恰在秋季的中間,故謂之中秋節。下面是小編精心推薦的歡慶中秋節主題策劃方案,僅供參考,歡迎閱讀!
歡慶中秋節主題策劃方案一【活動目標】
1通過活動讓幼兒初步了解中秋節的來歷,知道中秋節是我國傳統的團圓節。
2體驗與家長、老師、同伴一起過節的快樂。
【活動準備】
1圖片袋:月亮、兒童畫、已剪好的黃色月亮(圓形或月牙形)足量
2視頻:《月亮做衣裳》
3足量的月餅
【活動過程】
1介紹節日向幼兒介紹中秋節的來歷,讓幼兒知道8月15是中秋節
2欣賞故事聽《月亮姑娘做衣裳》的故事
討論:月亮有沒有穿上好看的衣裳?為什么?師幼互動交流,了解月亮是不斷變化的。
3談話品嘗
A中秋節我們吃什么?
B教師出示月亮圖片,師幼一起賞月。(引導幼兒說一說月亮里都住著誰?)
C朗誦華文早讀兒歌《看月亮》
D吃月餅
【親子時間】
“月亮的故事”放飛夢想活動:以“月亮”為主題,幼兒與父母自由創作
歡慶中秋節主題策劃方案二在這一天很多企業公司舉辦中秋活動是個很不錯的策劃。既宣傳了企業公司文化,同時也是對企業公司一個美好未來的既定,更加堅定員工的信念,大大提高員工的歸宿感。
一、活動背景
每年的農歷八月十五,作為中國傳統的中秋佳節,在這一天所有的中國人都會抬頭望著一年中最亮的月亮,寄托自己的思念之情。中秋豐收節,同時也是一個人們對美好生活向往的節日。
二、活動目的
借著節日活躍公司氣氛,豐富員工業余生活,實現公司與員工間的互動,密切內部的人際關系,活躍身心,使員工能以更蓬勃的朝氣,更積極樂觀的心態、更融洽的關系投身工作。鞏固企業文化氛圍。
三、活動主題
“同喜同賀中秋佳節,同歡同樂精彩華聯”
四、活動時間
今年的中秋節為_月__日
五、活動地點
_____區
六、活動人員
公司全體員工
七、相關準備
由人事部預先聯系好前期準備事宜,做好活動安排;相機;(可以上傳到群空間里面)。準備好員工通訊錄,確保在活動中與每位員工聯系。
八、活動安排
1、吃飯:A、__區直港大道34附5號“____”人均¥32元;
B、___區__大道上___“____”人均¥49元。
2、唱歌:地址:___西郊路19號歡樂迪KTV。
3、互動游戲(可定為飯桌上的游戲)。
果園,菜園,動物園
九、活動經費
餐飯預算標準:控制在4000元以內。
娛樂預算標準:豪包消費控制在800元內。
總統包消費控制在1500元內。
十、活動準備
略
歡慶中秋節主題策劃方案三隨著中秋節的到了,我_小學特制定了小學中秋節活動方案如下:
一、活動目的
通過形式多樣、豐富多彩的活動,讓學生走近中秋,感受中秋佳節的思鄉之情和祝福團圓的美好情感,傳承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培養學生良好的語文素養,激發學生的民族自豪感。并在活動中培養學生主體參與意識、動手能力和團結合作精神。
二、活動主題
月兒圓圓話中秋。
三、活動時間
_月_日。
四、活動內容
1、“中秋月圓知多少”十分鐘隊會
讓學生收集有關中秋節的來歷、習俗、美食等知識、圖片等,通過十分鐘隊會,在交流、討論、展示中走近中秋文化。
2、賞月品月話月餅
中秋月圓夜,與爺爺奶奶爸爸媽媽一起賞月品月餅,三代人從品種、味道、價格、包裝等方面話一話、比一比各自童年的月餅。
3、小小歌謠傳情意(一年級)
利用音樂課學唱歌謠《爺爺為我打月餅》,激發學生懷念爺爺的情感,在理解歌曲內容的基礎上,在學習歌曲的過程中,知道老人曾為我們祖國,為我們大家,為自己的家里做了很多事,吃了很多的苦。
4、佳節感恩送祝福(二年級)
用自己喜歡的制作形式和材料,自制一張精美的愛心卡,寫上一句祝福的話語,送給自己最親近的人,傳達感恩祝福之情。
5、追根溯源話中秋故事會(三年級)
收集中秋由來的傳說,組織開展最根溯源話中秋故事會。
6、情滿中秋詩詞吟誦比賽(四年級)
通過詩詞吟誦,讓學生接受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熏陶,培養他們積極向上的審美情趣和懂得感恩的思想,營造詩意的校園學習生活環境。
要求:內容不拘,自己作品、唐詩宋詞、中外詩歌、兒歌童謠等皆可,形式力求新穎,每班不少于10人參加,時間不少于2分鐘。
7、同享中秋明月,共建綠色家園(五年級)
月餅盒的過度包裝浪費了寶貴的木材、紙張和金屬材料,為了減少環境污染,善用資源,倡議隊員們巧用月餅盒,開展變廢為寶小制作,并可用來布置教室。
歡慶中秋節主題策劃方案四一、實施背景
通過本次活動策劃讓學生充分了解我國各地各民族在中秋節里各種各樣的風俗習慣,增加學生學習的興趣,了解節日的淵源、形成,民間各種不同的慶祝方式以及其中所承載的中國所獨有的文化內涵,以此來體驗中秋節吃月餅慶豐收、慶團圓、送祝福、送親情的意義;體會班級就是一個大家庭,每個人都是班級大家庭的成員,應該相互關心,相互愛護;增強學生愛父母愛家鄉愛祖國的感情,同時通過這次活動,使學生真正了解節日,了解中國傳統文化,幫助青少年增強科學節日文化理念,弘揚創新節日文化,讓節日真正給我們帶來快樂與幸福。
二、活動時間
中秋節前兩天
三、活動目的
1.初步了解中秋節的名稱、起源及節日風俗習慣。
2.通過了解家鄉過中秋的風俗習慣,激發學生熱愛家鄉、熱愛祖國的情感,體會家庭歡樂、生活甜美的幸福。
3.通過對節日的了解使學生感受中華民族文化的特點。
4.培養學生搜集,整理,比較,分析和運用資料的能力以及語言概括和表達能力。
四、活動準備
將學生分為六組分課題收集各地中秋節的節日和風俗習慣,以及中秋的相關資料。
五、中秋節活動方案
(一)第一階段:活動準備
1.搜集有關中秋節的名稱、由來、中秋燈謎和中秋節的傳說故事等等。
2.調查訪問身邊的長輩,了解家鄉過中秋節的風俗習慣。
(二)第二階段:以班會形式進入活動
1.情境導入
2.進入活動主題,交流感悟
第一主題:話說中秋
(1)中秋節的由來
(2)中秋節的傳說與民間故事
(3)中秋詩詞佳句知多少
第二主題:中秋實踐活動
(1)設計別致、精美的月餅圖案
(2)舉辦月餅宴
3.討論中秋節活動方案
(1)中秋節就要到了,你們有什么想法嗎?談談今年打算怎么過中秋節。
(2)同學們之間交流。
4.小結
同學們了解了那么多關于中秋節的知識,又為過今年的中秋節出了那么多好主意,雖然大家采用各種各樣的形式來慶祝這個傳統佳節,但每個人心中有個共同的最美好、最傳統的愿望,那就是:花常開!月常圓!人常在!老師感到好開心!看來,我們班是一個完整的大家庭,就像中秋節的月亮一樣圓圓整整!
(三)第三階段:拓展,延伸
中秋節是歡慶豐收的節日,是團圓的節日。中秋的月餅象征著人們渴望家人團圓、生活甜蜜的美好愿望。通過今天的活動,我們初步了解中秋節的名稱、起源及節日風俗習慣,欣賞吟誦了月亮的詩詞。今后我們還要進一步研究,在以后的研究中,你想研究些什么?
1.中秋的風俗習慣。
2.中秋的傳說和故事。
3.月亮的傳說與故事。
4.關于月球的小知識。
5.關于中秋的詩詞。
6.關于中秋的食品。
六、反思與拓展
通過師生討論交流、學生作品的展示與評比,指導學生總結研究成果,最后舉行主題展示活動策劃,讓學生在活動中充分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與價值,同時,教師適當引導與鼓勵學生進行其他研究活動的興趣。
期待每個學生的參與,相信我們的明天會更美好。
歡慶中秋節主題策劃方案五一、活動指導思想
中秋節,又稱團圓節、八月節。時在夏歷八月十五日,正值三秋之半,故名中秋。與春節、元宵節、端午節并稱四大傳統佳節。中秋節最早源于古代帝王秋天祭月的禮制;兩漢時已具雛形,時在立秋日;魏、晉、唐、宋以來,逐漸演變成賞月的風俗。“中秋”一詞,最早見于《周禮》一書,而真正形成全國性的節日是在唐代。據傳這個中華民族重要節日的形成與“唐明皇夢游月宮”的故事有關。八月是作物收獲季節,慶豐收、賀團圓,“花好月圓人壽”便成了中秋節的主題。中秋節闔家團圓,月亮升起時,獻月餅、瓜果以祭月,古風延續至今。
我們開展此次班會,培養學生的傳統觀念,從中國傳統佳節中秋中體會中國結——福祿壽喜財安康——源遠流長的華夏文化情結,增強民族自信心、自尊心和自豪感。
二、活動目的
1、通過活動,使學生對中秋節這一傳統節日有更深刻的了解,培養學生的傳統觀念和意識,重視友情、親情,理解“團聚團圓”在民族文化中的特殊意義,從而更加珍惜眼前所擁有的幸福生活。
2、通過活動,使學生了解傳統佳節中秋文化,關于月亮傳說、中秋習俗、詩詞歌賦、中秋燈謎等,從中深刻體會中秋節的意蘊,感受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悠久歷史,讓學生初步懂得人類優秀文化的共性和追求美好生活的共同信念,培育中華民族精神和傳統美德。
三、活動安排
1、活動主題:月到中秋分外圓。
2、活動對象:全班學生。
3、活動時間:班會課。
4、活動形式:觀看資料片、知識競賽、歌曲競猜。
5、活動準備:
(1)挑選兩名主持人主持活動并注意記分和計時。
(2)收集相關的中秋燈謎和歌曲。
(3)全班分成四組,選出答題代表,組長做好組員溝通工作,準備組內節目表演以備懲罰之用。
(4)競猜規則宣讀。
(5)準備書簽。
四、活動流程
第一階段:主持人開場白。(2分鐘)
主持人男女:各位老師、同學,歡迎大家參加我們的“月到中秋分外圓”的主題班會。
女:提起中秋,大家會想到什么嗎?像中秋的詩歌,古人關于詠月暢懷的詩歌何其之多呀。
男:那就讓我們來考考大家。舉頭望明月。
同學們:低頭思故鄉。
女:海上升明月。
同學們:天涯共此時。
男:月是故鄉明。
同學們:茶是故鄉濃。
男:看來大家對于中秋佳句都了解得較深啦。那么,中秋節的來源不知大家又了解多少呢?
女:這個我知道,是跟“唐明皇夢游月宮”有關的。
男:沒錯,這個故事自古以來就廣為人們傳頌,請大家欣賞短片《中秋節》。
第二階段:女主持人放短片。(5分鐘)
第三階段:競猜。(15分鐘)
必答題:猜燈謎,每組兩道,由代表抽題。
搶答題:月亮與歌曲聯姻共八首歌曲。
篇10
又是一年圓月夜,秋風習習慶佳節,中秋十五懸燈彩,家家戶戶樂陶陶,平安團圓中秋夜,美滋美味品月餅,祝你健康更幸福,下面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中秋節賞月有什么象征意義,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肯定對大家有所幫助。
中秋節賞月有什么象征意義中秋節始于唐朝初年,盛行于宋朝,至明清時,已成為與元旦齊名的中國主要節日之一。受中華文化的影響,中秋節也是東亞和東南亞一些國家尤其是當地的華人華僑的傳統節日。自2008年起中秋節被列為國家法定節假日。2006年5月20日,國務院列入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中秋節自古便有祭月、賞月、拜月、吃月餅、賞桂花、飲桂花酒、等習俗,流傳至今,經久不息。中秋節以月之圓兆人之團圓,為寄托思念故鄉,思念親人之情,祈盼豐收、幸福,成為豐富多彩、彌足珍貴的文化遺產。
關于中秋節的起源,說法較多。中秋一詞,最早見于《周禮》,《禮記·月令》上說:“仲秋之月養衰老,行糜中秋節粥飲食?!币徽f它起源于古代帝王的祭祀活動?!抖Y記》上記載:“天子春朝日,秋夕月”,夕月就是祭月亮,說明早在春秋時代,帝王就已開始祭月、拜月了。后來貴族官吏和文人學士也相繼仿效,逐步傳到民間。二是中秋節的起源和農業生產有關。秋天是收獲的季節?!扒铩弊值慕忉屖牵骸扒f稼成熟曰秋”。八月中秋,農作物和各種果品陸續成熟,農民為了慶祝豐收,表達喜悅的心情,就以“中秋”這天作為節日?!爸星铩本褪乔锾熘虚g的意思,農歷的八月是秋季中間的一個月,十五日又是這個月中間的一天,所以中秋節可能是古人“秋報”遺傳下來的習俗。
中秋節賞月的寓意每年農歷八月十五日,是傳統的中秋佳節。這時是一年秋季的中期,所以被稱為中秋。在中國的農歷里,一年分為四季,每季又分為孟、仲、季三個部分,因而中秋也稱仲秋。八月十五的月亮比其他幾個月的滿月更圓,更明亮,所以又叫做“月夕”,“八月節”。此夜,人們仰望天空如玉如盤的朗朗明月,自然會期盼家人團聚。遠在他鄉的游子,也借此寄托自己對故鄉和親人的思念之情。所以,中秋又稱“團圓節”。
我國人民在古代就有“秋暮夕月”的習俗。夕月,即祭拜月神。到了周代,每逢中秋夜都要舉行迎寒和祭月。設大香案,擺上月餅、西瓜、蘋果、紅棗、李子、葡萄等祭品,其中月餅和西瓜是絕對不能少的。西瓜還要切成蓮花狀。在月下,將月亮神像放在月亮的那個方向,紅燭高燃,全家人依次拜祭月亮,然后由當家主婦切開團圓月餅。切的人預先算好全家共有多少人,在家的,在外地的,都要算在一起,不能切多也不能切少,大小要一樣。
相傳古代齊國丑女無鹽,幼年時曾虔誠拜月,長大后,以超群品德入宮,但未被寵幸。某年八月十五賞月,天子在月光下見到她,覺得她美麗出眾,后立她為皇后,中秋拜月由此而來。月中嫦娥,以美貌著稱,故少女拜月,愿“貌似嫦娥,面如皓月”。
在唐代,中秋賞月、玩月頗為盛行。在北宋京師。八月十五夜,滿城人家,不論貧富老小,都要穿上成人的衣服,焚香拜月說出心愿,祈求月亮神的保佑。南宋,民間以月餅相贈,取團圓之義。有些地方還有舞草龍,砌寶塔等活動。明清以來,中秋節的風俗更加盛行;許多地方形成了燒斗香、樹中秋、點塔燈、放天燈、走月亮、舞火龍等特殊風俗。
今天,月下游玩的習俗,已遠沒有舊時盛行。但設宴賞月仍很盛行,人們把酒問月,慶賀美好的生活,或祝遠方的親人健康快樂,和家人“千里共嬋娟”。
古代過中秋節的習俗1、賞月
在中秋節,我國自古就有賞月的習俗,《禮記》中就記載有“秋暮夕月”,即祭拜月神。到了周代,每逢中秋夜都要舉行迎寒和祭月。設大香案,擺上月餅、西瓜、蘋果、李子、葡萄等時令水果,其中月餅和西瓜是絕對不能少的。西瓜還要切成蓮花狀。
在唐代,中秋賞月、玩月頗為盛行。在宋代,中秋賞月之風更盛。明清以后,中秋節賞月風俗依舊,許多地方形成了燒斗香、樹中秋、點塔燈、放天燈、走月亮、舞火龍等特殊風俗。
2、偷菜
在古代,許多地方流傳著中秋夜“做賊”的習俗。皓月當空,夜深人靜的時候,未婚少女們偷偷地出動了,她們躡手躡腳,借著月色摸到別人家的菜地上偷菜。
相傳,如果在中秋夜偷得別家菜圃中的蔬菜或蔥,就表示她將來會遇到一個如意郎君。臺灣有句俗語“偷著蔥,嫁好郎;偷著菜,嫁好婿”指的就是這一習俗。
3、觀潮
“定知玉兔十分圓,已作霜風九月寒。寄語重門休上鑰,夜潮留向月中看?!边@是宋代大詩人蘇軾寫的《八月十五日看潮》詩。除中秋賞月外,觀潮可謂是又一中秋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