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廠衛生管理制度范文

時間:2023-04-02 06:19:27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工廠衛生管理制度,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工廠衛生管理制度

篇1

第二條本辦法適用于本行政區域內的下列公共場所:

(一)賓館、飯店、旅店(館)、招待所、休閑度假村;

(二)公共浴場(含足?。?、理發美容店;

(三)影劇院、錄像廳(室)、網吧(室)、歌舞廳、演藝廳、咖啡店、酒吧、茶座;

(四)體育場(館)(含室擊場、球場、溜冰場)、游泳場(館)、公園;

(五)展覽館、博物館、美術館、圖書館、文化館(室);

(六)商場(店)、書店(室);

(七)候診室、候車(機、船)室、公共交通工具;

(八)其他公共場所。

第三條公共場所衛生實行統一領導,分級管理。

市、縣區衛生行政部門是同級人民政府管理公共場所衛生的主管部門。市、縣區衛生監督機構負責本行政區域內公共場所衛生的監督。民航、鐵路、廠礦內設公共場所一律實行屬地管理,由所在縣區以上人民政府衛生行政部門監管。

第四條公共場所實行國家規定的衛生許可證制度。衛生許可證由縣區以上衛生行政部門簽發,每二年審核一次。住宿、理發美容等涉及人體健康的公共場所經營單位必須取得衛生許可證后,方可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門申請登記。

新建、改建、擴建的公共場所必須進行預防性衛生監督。建設行政部門在審批新建、改建、擴建的公共場所時,建設項目的衛生防護設施必須首先經衛生行政部門審查并簽署意見后與主體工程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建設項目竣工時,必須由衛生行政部門驗收并發放公共場所衛生許可證后,方可投入使用。衛生行政主管部門委托同級衛生監督機構對公共場所建設項目衛生防護設施設計進行評審。

第五條賓館、飯店、旅店(館)、招待所、休閑度假村、咖啡店、酒吧、茶座、公共浴場(含足浴)、理發店、美容店、游泳場(館)等公共場所直接為顧客服務的人員,每年必須到衛生監督機構指定的醫療衛生機構進行健康檢查,其他公共場所直接為顧客服務的人員,每二年進行一次健康檢查。

公共場所的服務人員必須接受衛生監督機構組織的衛生知識培訓。要按照《艾滋病防治條例》的相關規定,納入艾滋病篩查范疇,取得并持有“健康合格證”,衛生知識培訓合格者,方能上崗。

患有痢疾、傷寒、病毒性肝炎、活動期肺結核、化膿性或者滲出性皮膚病以及其他傳染性疾病者,治愈前不得從事為顧客服務的工作。

第六條公共場所經營單位、居民小區、企事業單位內所有的自備水源與二次供水設施必須獲得衛生行政部門頒發的“衛生許可證”后方能使用。發證前公共場所經營單位、居民小區、企事業單位應做好自備水源與二次供水設施的衛生管理,配備專(兼)職衛生管理人員,健全各項衛生管理制度,每半年進行一次高、低位蓄水設施的清洗消毒和水質檢驗。

第七條公共場所使用的空調進風口應當設在室外,空調濾網、管道每年進行一次清洗和更換。

公共場所的衛生間應當保持清潔,無異味,無積水,應當有自然通風管道或者機械通風裝置,便器無糞跡尿垢。便池內不得使用含萘等巨毒芳香烴和巨毒殺蟲劑。

第八條歌舞廳、演藝廳、影劇院、錄像廳、網吧、體育館、圖書館、博物館、美術館、商場(店)、書店(室)、候車(船、機)室等公共場所應當設置明顯的禁止吸煙的標志。嚴禁在公共場所非吸煙室吸煙。

第九條公共場所的主管部門必須建立公共場所衛生管理制度,配備專職或者兼職衛生管理人員,對所屬經營單位(包括個體經營者,下同)的衛生管理在人員、物資、經費方面提供必要條件,并對其衛生狀況進行經常性檢查。

第十條經營單位應當負責所經營的公共場所的衛生管理,建立衛生管理制度,對本單位的從業人員進行衛生知識培訓和考核。

第十一條賓館、飯店、旅店、招待所必須符合下列衛生要求:

(一)設有工作間、洗消間、雜物間;

(二)被套、枕套、床單等床上用品保持清潔,賓館、高級飯店每日更換,其他旅店一客一換,長住客每周一換;

(三)公用茶具、臉盆、腳盆、拖鞋用后洗凈、消毒;

(四)無洗浴設施的客房,每床備有明顯標志的臉盆和腳盆。

(五)賓館、飯店、洗浴和娛樂等公共場所的經營者,要在公共場所內放置安全套或安全套發售設施,提高安全套的使用率。

第十二條理發美容店必須符合下列衛生要求:

(一)有消毒設施和消毒制度。配備足夠數量供消毒周轉使用的理發工具、用具和毛巾。刀具、胡刷用后及時消毒,毛巾做到一客一換一消毒。理發用的毛巾與燙發、染發用的毛巾分開。刀具、胡刷、毛巾不得檢出大腸菌群和金黃色葡萄球菌,毛巾細菌總數每25平方厘米不超過500個;

(二)供頭癬等皮膚傳染病顧客專用的理發工具應有明顯標志,用后及時消毒并專柜(箱)存放;

(三)燙發、染發場所有機械通風裝置;

(四)從業人員操作時穿工作服,清面時戴口罩。

第十三條影劇院、錄像廳必須符合下列衛生要求:

(一)場次間隔時間不少于30分鐘,其中空場時間少不于10分鐘;

(二)觀眾廳座位在800個以上的有機械通風裝置;

(三)每場散場后用紫外線消毒30分鐘。

第十四條歌舞廳、演藝廳、網吧必須符合下列衛生要求:

(一)有機械通風裝置;

(二)有消毒設施,使用的茶具、飲具、面巾做到一客一消毒;

(三)舞廳內禁止使用紫外線燈和滑石粉,舞廳、演藝廳禁止使用有害觀眾健康的煙霧劑。

(四)歌舞廳、網吧內銷售食品必須取得衛生行政部門頒發的“衛生許可證”后方可經營。從業人員必須取得“健康體檢培訓”證后方可上崗。網吧內必須有換氣通風設施,空氣質量參照并符合影劇院衛生標準,由衛生監督機構每半年檢測一次并出具規范的檢測報告。網吧業主應當確定專人負責日常衛生,每人次消毒一次鍵盤、坐椅扶手和臺面,并做好消毒記錄。

第十五條商場(店)必須符合下列衛生要求:

(一)營業面積大于800平方米的商場(店),有機械通風裝置;

(二)大、中型商場(店)有公共廁所,設置果皮箱,大型商場設有顧客休息室;

(三)出售農藥、油漆、化學試劑有單獨售貨室。

第十六條游泳場(館)必須符合下列衛生要求:

(一)人工游泳池池水余氯每升0.4—0.6毫克,化合性余氯每升在1.0毫克以上;

(二)人工游泳池池水細菌總數每毫升不超過1000個,總大腸菌群每升不超過18個;

(三)池水渾濁度不高于5度;

(四)禁止出租游泳衣褲。

第十七條候車(船、機)室必須符合下列衛生要求:

(一)禁止將有礙公共場所衛生的物品攜入;

(二)按旅客流量,設相應數量水沖式廁所。男廁每80人設大便器、小便器各一個,女廁每50人設大便器一個。廁所設有洗手池;

(三)廁所、盥洗室按時濕式清掃。垃圾廢棄物日產日清,設置果皮箱,痰盂等衛生設施,并保持清潔;

(四)有專人負責健康教育,有固定衛生知識宣傳欄,定期更新宣傳內容。

第十八條公共場所因不符合衛生標準和要求造成危害健康事故的,必須妥善處理,并及時報告衛生行政部門。

第十九條市、縣區衛生行政部門在衛生監督機構設立公共場所衛生監督員。衛生監督員必須經省衛生行政部門考核合格后發給證書。

第二十條衛生監督員應當文明執法,對公共場所進行現場檢查時,必須規范著裝,佩戴統一號碼牌,出示監督證件。經營者有權拒絕持無效證件人員的檢查。

第二十一條衛生監督員對公共場所進行現場檢查,索取有關資料,經營單位不得拒絕或者隱瞞。衛生監督員對所提供的技術資料有保密的責任。

第二十二條衛生監督員必須忠于職守,依法辦事;對,,收受賄賂的,由其所在單位或者上一級主管機關給予行政處分。構成犯罪的,由司法機關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二十三條公共場所經營單位違反本辦法規定,衛生行政部門依照國務院《公共場所衛生管理條例》和衛生部《公共場所衛生管理條例實施細則》進行處罰。

衛生行政部門實施行政處罰必須下達處罰決定書。罰款必須開具由財政部門統一印制的票據,罰款上繳同級財政部門。吊銷“衛生許可證”,由原發證單位批準,同時報工商部門吊銷營業執照。

第二十四條當事人對行政處罰決定不服的,可以在接到處罰決定書之日起十五日內,向作出處罰決定機關的上一級機關申請復議,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但對公共場所衛生質量控制的決定必須立即執行。對處罰決定逾期不申請復議,也不向人民法院,又不履行處罰決定的,由作出處罰決定的機關向人民法院申請強制執行。

篇2

5.3通風

5.3.1加工、包裝車間應通風良好,配有換氣設施或空氣調節設施以防室內溫度過高,

并保持室內空氣新鮮,采用自然通風時通風面積與地面積之比不應小于1:16;采用機械通風時換氣量不應小于每小時換氣三次。

5.3.2機械通風管道進風口要距地面2m以上,并遠離污染源和排風口,開口處應設防護罩。

5.3.3排氣口應裝有防止害蟲侵入的裝置,進氣口應裝有空氣過濾裝置,過濾器應該能被清洗和重新安裝。兩者均易于拆下清洗或更換,室內空氣調節,進排氣或使用風扇時,空氣流向應從高清潔區流向低清潔區,以防止空氣對產品的包裝材料造成污染。

5.4供水

5.4.1生產供水:工廠有足夠的供水設備,水質必須符合GB5749的規定。必要時設置儲水設備,應有防治污染措施,并定期清洗、消毒。使用循環水必須經過處理,達到上述規定。

5.4.2制冰供水:應符合GB5749的規定。制冰及貯存過程中應防止污染。

5.4.3儲水池(塔或槽)應以無毒,不污染水質的材料建成,并應有防止污染的措施,應定期清洗消毒。

5.4.4用于制冷、消防和其他類似用途而不與原料或成品直接接觸的非飲用水,應使用完全獨立、有鑒別顏色的管道輸送,不得與生產(飲用)水系統交叉聯結或倒吸于生產(飲用)水系統中。

5.4.5供水設施出入口應增設安全衛生設施,防止有害動物或其他有害物質進入導致食品污染。

5.5衛生設施

5.5.1廢棄物臨時存放設施:應在遠離生產車間的適當地點設置廢棄物臨時存放設施。其設施應采用便于清洗、消毒的材料制作,結構嚴密,可防治害蟲、老鼠進入,并能避免廢棄物污染廠區和道路。

5.5.2廢水、廢氣處理系統:必須設有廢水、廢氣處理系統,保持良好狀態。廢水、廢棄的排放應符合國家環境保護的規定。廠區內部的排放有害氣體和煤煙。生產車間的下水道口需設地漏、鐵欄。廢氣排放口應設在車間外的適當地點。

5.5.3更衣室、淋浴室、廁所:應設有與職工人數相適應的更衣室、淋浴室和廁所。更衣室應設儲衣柜或衣架、鞋箱(架),衣柜之間要保持一定距離,離地面20em以上。男女更衣室應分開,室內應有適當照明,且通風良好,并設有供生產人員自檢用的穿衣鏡;淋浴室可分散或集中設置,淋浴器按每班工作人員計,每20~25人設置1個,淋浴室設置天窗或通風排氣孔和采暖設備;廁所應設置在車間外側,水沖式,備有洗手設施和排臭裝置,其出入口不得正對車間門,要避開通道,其排污管道應與車間排水管道分設。

5.5.4洗手、清洗、消毒:洗手設施應以不銹鋼或陶瓷等不透水材料建成,其設計和結構應不易藏污納垢,并易于清洗消毒。洗手設施應分別設置在車間進口處和車間內適當的地點,應設熱水和冷水洗手設施,采用非手動式開關,以防止已清洗或消毒過的手再度污染。洗手間內設置足夠數目的洗手設備(每25人設一個洗手水管,每50人設一個消毒盆)并備有洗手劑、清潔劑、消毒劑和干手設備。洗手的警示語要放在一個醒目的位置。生產車間進口處應設有工作靴(鞋)消毒池或備有防污染鞋套。消毒池壁內側與墻體成45。角坡形,池深足以浸沒鞋面,生產經營人員必須經過消毒池方能進入車間。

5.6貯藏庫

5.6.1貯藏庫應裝設可正確指示庫內溫度的溫度計或溫度測定自動記錄儀、自動溫度報警裝置,保證切割蔬菜在運輸和儲藏過程中溫度在4℃±0.5℃。

5.6.2貯藏庫內應各有墊板,墊板高度不低于10em,庫內燈光應有防爆裝置。

5.6.3貯藏庫門設有風幕裝置,以備開門時防止外部溫度的影響。

5.7實驗室

5.7.1工廠必須設有與生產能力相適應的衛生質量檢驗室,檢驗室應具備產品標準所規定的檢驗項目所需要的場所和儀器設備。檢驗用的儀器、設備,應定期校對鑒定,及時維修,使其處于良好狀態,以保證檢驗數據準確。未開展檢測的項目,可委托當地衛生行政部門認可的食品衛生檢測機構進行檢測。

5.7.2實驗室應配備經專業培訓、考核合格的檢驗人員和實驗室操作人員,從事衛生、質量的檢驗工作和實驗室管理工作。

5.7.3實驗室應有完善的實驗、檢驗制度。嚴格按照國家規定的衛生標準和檢驗方法進行檢驗,要逐批次對原材料、半成品和出廠前的成品進行檢驗,并填寫檢驗結果單。試驗和檢驗的原始記錄應齊全,并應妥善保存,以備查核。

5.7.4如對檢驗結果有爭議,應由衛生監督機構仲裁。

6設備

6.1加工設備

6.1.1設備的設計、構造和安裝必須滿足加工的要求。

6.1.2設備與設備之間應排列有序,各工序所用設備和容器不得混用,以免交叉污染。

6.1.3固定設備的安裝位置應便于徹底清洗、消毒。

6.2操作臺、工器具和傳送車等,應用無毒、無味、堅固、不易生銹、易清洗消毒、耐腐蝕的材料制成,與產品接觸的設備表面應平滑,無凹陷或裂縫。

6.3盛放食品的容器、工器具不能接觸地面,廢棄物應有專門容器存放,必要時加貼標識并應及時處理。清洗和消毒的設備和裝置的設計有專門的用途和適當的維修。為了防止污染,這些設備應該和食品貯藏、加工、包裝的地方嚴格分開。

6.4制冷設備:產品冷卻設備的設計應該能夠盡快達到和維持所要求的溫度,設備上應設計有控制和監測溫度的裝置。

6.5溫度測量裝置:為保證溫度控制精確性的需要,應該安裝、校正和維護溫度測量,記錄裝置。

6.6磁鐵:在某些操作(如切塊、切片或填充)的前后應該安裝磁鐵以保證有效去除金屬污染;磁鐵的磁力大小要適合需要,如有必要要進行檢測。

6.7金屬檢測器:金屬監測裝置的安裝、校正和維護應根據生產廠家的說明書來作,以保證有效去除金屬雜質,這可能包括產品性質的調整、目標金屬的選擇、設備大小和速度調節等。

6.8計量器:流量計(如氯喂料速率計量器、氣壓計等)在安裝時和隨后的每一年都要進行校正以確保精確性。

6.9其它儀器:其他必要的控制關鍵因素的專門儀器也要到位,如有必要也要進行校對(如氯注射裝置、氯濃度檢測設備、pH計等)。

7機構與人員

7.1機構與職責

7.1.1生產管理、品質管理、衛生管理、安全管理及其它各部門均應設置負責人員,以監督或執行所負責的工作。

7.1.2品質管理部門負責制定《質量管理手冊》,宣傳貫徹食品衛生法律、法規和有關規章制度,并監督、檢查執行情況,定期向衛生監督部門報告;組織衛生宣傳教育工作;培訓l生產經營人員,定期組織生產經營人員健康檢查,并做好記錄工作。

7.1.3品管機構應獨立設置,并直屬于工廠最高領導,對工廠監管負全面管理職責,并有充分權限以 執行品質管理任務,其負責人有停止生產或出貨的權力。

7.1.4品質機構應有食品檢驗機構,衛生管理機構,作業現場品質人員配置。生產負責人與品質管理負責人不得兼任,其它各部門人員均可視實際需要兼任。

7.2人員與資格

7.2.1品質管理部門應配備掌握專業知識的專(兼)職食品衛生管理人員。

7.2.2品質管理人員應經過培訓,并具備兩年以上食品衛生管理經驗,熟悉掌握食品衛生法律、法規和規章。

7.2.3質量檢驗人員應畢業于檢驗專業或上崗前應取得有關部門核發的檢驗資格證書。

7.3教育與培訓

7.3.1工廠應對新上崗人員進行衛生安全教育,定期對全廠職工進行《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衛生法》、本規范及相關法律法規的宣傳教育,技術人員應學習掌握最新的技術信息,做到教育有計劃、考核有標準,衛生培訓制度化和規范化。

7.3.2各部門管理人員應忠于職責、以身作則,并隨時隨地督導及教育所屬員工確實遵照既定作業程序或規定執行作業。

8衛生管理

8.1 工廠的衛生管理

8.1.1工廠根據本草案的要求,制定衛生實施細則。

8.1.2工廠必須建立相應的衛生管理機構,對本單位的食品衛生工作進行全面管理;管理機構應配備經專業培訓的專職或兼職的食品衛生管理人員,按規定的權限監督全體職工執行相關的衛生和管理規范。

8.1.3衛生管理機構職責:宣傳和貫徹食品衛生法規和有關規章制度。監督、檢查在本單位的執行情況,定期向食品衛生監督部門報告;制定和修改本單位的各項衛生管理制度和規劃;組織衛生宣傳教育工作,培訓食品從業人員;定期進行本單位從業人員的健康檢查,并作好善后處理工作。

8.1.4維修、保養:建筑物和各種機械設備、裝置、設施、給排水系統等均應保持良好狀態,確保正常運行和整齊潔凈,不污染食品;建立健全維修保養制度,定期檢查、維修,杜絕隱患,防止污染食品。

8.1.5清洗、消毒:應制定有效的清洗及消毒方法和制度,生產車間內的設備、工器具、操作臺應經常清洗和進行必要的消毒;設備、工器具、操作臺使用清洗劑和消毒劑處理后,必須用飲用水徹底沖洗干凈,除去殘留物后方可接觸蔬菜原料或產品;每班工作結束后或在必要時,必須徹底清洗加工場地的地面、墻壁、排水溝,必要時進行消毒。

8.1.6除蟲、滅害:廠區應定期或在必要時進行除蟲滅害工作,要采取有效措施防止鼠類、蚊、蠅、昆蟲等的聚集和孳生;對已經發生的場所,應采取緊急措施加以控制和消滅,防止蔓延和對食品的污染;使用各類殺蟲劑或其他藥劑前,應做好對人身、食品、設備工具的污染和中毒的預防措施,用藥后將所有設備、工具徹底清洗,消除污染。

8.1.7有毒有害物管理:清洗劑、消毒劑、殺蟲劑以及其他有毒有害物品,均應有固定包裝,并在明顯處標示“有”字樣,貯存于專門庫房或柜櫥內,加鎖并由專人負責保管,建立管理制度;使用時應由經過培訓的人員按照使用方法進行,防止污染和人身中毒;除衛生和工藝需要,均不得在生產車間使用和存放可能污染食品的任何種類的藥劑;各種藥劑的使用品種和范圍,須經省(自治區、直轄市)衛生監督部門同意。

8.1.8污水、污物:污水排放應符合國家規定標準,不符合標準者應采取凈化措施,達標后排放:廠區設置的污物收集設施,應為密閉式或帶蓋,要定期清洗、消毒,污物不得外溢,應于24h之內運出廠區處理;做到日產日清,防止有害物集聚孳生。

8.1.9廢棄物:加工后的廢棄物應及時從生產車間運出,堆集于污物設施內,及時運出/--N處理;使用的運輸工具和容器應經常清洗、消毒,保持清潔衛生。

8.1.10衛生設施:洗手、消毒池,靴、鞋消毒池,更衣室、淋浴室、廁所等衛生設施,應有專人管理,建立管理制度,責任到人,應經常保持良好狀態。

8.1.11工作服:工作服包括淡色工作衣、褲、發帽、鞋靴等;工作服應有清洗保潔制度;凡直接接觸食品的工作人員,必須每日更換;其他人員也應定期更換,保持清潔。

8.1.12車間設有專職衛生崗,負責監督檢查進入車間人員衣著和消毒情況。

篇3

*鎮具有悠久的文化歷史和革命傳統,明末清初就是周邊地區經濟、文化和商貿的中心。改革開放以來,*鎮的兩個文明建設取得了顯著成績,榮獲了“*市首批文明鎮”、“*省文明示范鎮”、“國家星火技術密集區建設單位”、“全國*X試點城鎮”、“全國創建文明小城鎮示范點”等光榮稱號。愛國衛生工作也和其他工作一樣,取得了顯著成績,多年保持“*市衛生鎮”稱號,*年成為了首批“*省衛生鎮”。

今年,省委、省政府確定*鎮為“*省中心城鎮”,鎮委、鎮政府根據時代的要求,提出把*建設成為青山、綠水的現代化科技城。同時將創建國家衛生鎮作為提高城鎮品位和今后發展的一個基礎條件來抓。今年鎮第十四屆人大會議上,鎮長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明確提出:動員全社會力量,爭取用一年左右的時間創建成國家衛生鎮,進一步提高城鎮的環境質量和衛生水平,增強全鎮人民的衛生意識和文明素質,為我鎮的社會經濟發展創造有利條件。

在鎮委、鎮政府的統一領導和部署下,全鎮廣大干部群眾同心同德,齊心協力,積極開展創建國家衛生鎮活動,通過近一年的努力工作,取得了明顯成效。下面簡要匯報幾項重點工作:

一、大造宣傳輿論,營造全民參與創建國家衛生鎮的社會氛圍,提高全民的衛生意識

創建國家衛生鎮是一項復雜的社會系統工程,需要全民的支持和參與。為此,鎮委、鎮政府召開了創建國家衛生鎮動員大會,鎮委書記*X、鎮長*X同志分別作了動員講話,省、市愛衛辦的領導也親臨大會,對我鎮的創建工作寄予厚望,并在會上作了明確指示。5月1日,我們又在中山公園和*公園組織了創建國家衛生鎮大型宣傳咨詢活動,萬余名群眾、學生和外來工人在創建國家衛生鎮的橫幅上簽名,支持創建工作,同時還發出宣傳資料1萬多份,在全鎮掀起了創建國家衛生鎮的。

為了使創建工作更具有廣泛的群眾基礎,做到家喻戶曉,人人參與,我們還印發了5萬封“同心同德,全民參與,共同創建國家衛生鎮”的公開信和5萬本《*鎮實施<*省城市市容環境衛生管理規定>細則》,出動宣傳車50多次,懸掛宣傳標語200多條,印發宣傳單張3500份。電視、報紙等宣傳陣地也開辟了創建專欄和衛生知識宣傳節目,并全程跟蹤報道創建工作,有線電視臺還將不良衛生行為,如亂丟垃圾的“垃圾蟲”等,在電視上曝光,提高群眾維護市容環境衛生的自覺性。鎮愛衛會在大街小巷設置衛生宣傳牌,并組織各機關干部職工、共青團員、中小學生及全鎮市民開展衛生清潔大行動,各單位、門店、住戶都按規定自覺清掃、洗刷門前店后外墻及道路。各街道辦公室、村委會、居委會和窗口單位除做好日常衛生工作外,還在轄區內設置固定的衛生宣傳欄,結合創建工作,積極開展衛生宣傳和健康教育活動,使愛清潔、講衛生的觀念深入人心。醫院加大衛生宣傳和健康教育力度,根據不同季節和多發病、常見病及時開展衛生防病知識宣傳,衛生防疫部門全面落實飲食、公共場所、工廠等行業的衛生知識宣傳、培訓。中小學校在全面開設健康教育課,做到有課時、有課本、有教師、有考核,全鎮中小學開課率達100%,培養學生良好的衛生意識和衛生行為。

通過全社會的廣泛宣傳,營造了創建國家衛生鎮的社會氛圍,全民的衛生意識也得到明顯提高。經調查居民、職工的衛生知識知曉率和衛生行為形成率分別為92%和86%,中小學生的衛生知識知曉率和衛生行為形成率分別為94%和91%。

二、健全創建組織管理,完善創建規章制度

鎮黨委、政府一貫重視愛國衛生工作,認真貫徹執行國家關于愛國衛生工作方針政策,長期有一名領導班子成員兼任愛衛會主任,城建、規劃、衛生、工商、城監、工交、環衛及村委會等17個部門組成愛衛會成員,辦公室設在鎮社會事務辦,有3名專職人員負責日常工作,每年做到工作有計劃、有總結,措施有落實。98年取得“省衛生鎮”榮譽后,長期做到組織機構不散,人員、經費不減,而且鎮黨委和政府還經常在有關工作會議上調愛國衛生工作和鞏固省衛生鎮成果,把衛生工作成績納入各單位年終評議內容。年終黨政兩套班子集中到各公共場所、街巷對衛生情況檢查,鎮人大代表進行檢查監督。近年來,鎮政府還先后制定、頒布了《*鎮城市管理規定》、《*鎮實施<*省城市市容和環境衛生管理規定>細則》等多項規章制度,進一步加強依法治鎮,使城鎮衛生管理工作法治化、制度化,逐步實現科學管理。

今年提出創建國家衛生鎮后,鎮委成立了創建國家衛生鎮領導小組,鎮長*X同志任組長,進一步了加強對創建工作的領導,保證創建計劃的順利實施。我們對照《國家衛生鎮考核標準》,結合自身實際,制定了《*鎮創建國家衛生鎮活動實施方案》和《*鎮創建國家衛生鎮目標任務分解表》,制訂出各階段的工作計劃,領導小組下設6個工作小組,負責有關任務的檢查落實,鎮領導班子成員分工督辦,各街道辦公室、各居委會設一名副主任,主管“創衛”工作,各單位有兼職衛生干部負責“創衛”工作,形成全面管理、層層包干負責的局面。同時將任務分解到各有關職能單位,各部門分工明確,各司其職、齊抓共管。創建工作有了強有力的組織保障,使各項工作順利完成。

三、加強市政衛生基礎設施建設,強化市容環境衛生管理,為市民創造一個舒適的生活環境

我們按照現代化城市的標準對*的城市規劃進行了重新修編,在建設新城區的同時,積極改造舊城區,努力營造現代城市環境和城市文化。*年至今,鎮政府先后投入了5000多萬元,改造了*江**堤段,把**建成集防洪、水利、娛樂休閑于一體的美麗的江畔公園,得到了國家、省、市領導的肯定和好評。今年又投入了6200萬元,改造了舊城的*路、*路,新鋪了路面、人行道,擴寬機動車道,設置計時停車位,安裝亮麗的燈飾,規范了廣告牌的設置,把這條較凌亂的街道改造成為次序井然的商業街;投入400多萬元在新城區建成了環衛綜合大樓和西湖垃圾中轉站,改造了垃圾中轉站,并將原來木制垃圾車全部換成美觀的鐵制垃圾車,增添果皮箱,改造和新建公用廁所,整治和疏通了新城區下水道,完成了舊城區排澇中心渠的改造工作。計劃投入500萬元在*岸大橋、*市場、*橋、*市場、*工業園、*環衛大樓等地新建公廁和垃圾中轉站。我鎮的綠化工作統一由鎮園林管理所負責栽培和管理綠化。對新城區綠化美化亮化的同時,舊城區見縫插綠,不斷提高綠化美化的數量和質量,現全鎮的綠化覆蓋率達25.32%,人均綠化面積20.22平方米。

為了加強市區的環境衛生管理,我們對街區的單位、門店實行“門前三包”責任制,采取門店、飲食店與城監中隊簽訂合同的形式進行監督管理,對違章者進行處罰,對屢教不改者則在有線電視上“曝光”,保證“門前三包”達標率達到90%以上。同時,鎮環衛所加強垃圾清運工作和公共廁所管理工作,上門清運垃圾由原來每天兩次增加到三次,保證道路清掃保潔率和垃圾清運率100%,垃圾做到日產日清,衛生填埋處理,鎮區17間公廁全部改為二類以上,并派專人管理,做到清潔衛生。目前,我鎮環衛所有225人,另有內街保潔員94人,樓宇保潔隊伍139人。同時,我們還有170人的園林綠化隊伍、12人除“四害”專業隊伍、15人的衛生防疫隊伍、51人的城市管理監察中隊等專業城管隊伍,對維護市容環境衛生提供了有力的保障。農貿市場做到劃行歸市,高臺擺買,有專人管理衛生,垃圾日產日清,基本消除了鼠、蚊、蠅的孳生環境。建筑工地做到文明施工,有1.8米高的隔離圍墻,工地設有無害化的零時廁所,工人廚房清潔整齊,食具有消毒措施,專人管理衛生,基本做到無垃圾、糞便存積,無大型四害孳生地。

四、注重環境保護工作

我鎮十分重視環境保護工作,根據國家和省的法律、法規,制定了*鎮環境保護總體規劃,環保分局每年工作有目標、有計劃、有總結。近年來,重點解決廢氣、廢水、廢渣及噪音污染問題,先后停辦了10余間污染嚴重的工廠;對水泥廠、電池廠和鑄造廠等采取了遷址或轉產等措施;對一些排放廢煙、廢氣、廢水超標的企業,提出限期整改達標。*年我鎮還按照國家、省、市的要求,對污染企業實行了“一控雙達標”的整治工作,對鎮內12間污染企業實行了限期治理,其中*水泥廠就投入了250萬元完善了水泥立窯的除塵設施,鎮醫院建了污水集中處理設施,規定飲食店必須建隔油(渣)池,煙筒要高于樓頂,工廠的垃圾規定由環衛所統一清運處理,禁止隨處亂倒、亂焚。我鎮正積極籌建污水處理廠,將進一步改善我鎮環境質量。

目前,鎮區的大氣總懸浮微粒年日平均值為0.1175mg/m³,二氧化硫年日平均值為0.064mg/m³,建成區噪音達標區覆蓋率50%,煙塵控制區覆蓋率為100%,飲用水源水質和地面水質達標率為100%,工業廢水排放達標率100%,醫源性廢水集中達標排放,醫源性廢棄物焚燒處理率達100%,工業固體廢物綜合利用率達100%。

五、積極做好食品衛生的監督工作,保障群眾的生命安全

我鎮認真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衛生法》,*醫院防疫科是食品衛生的監督管理部門,院長兼任鎮公共衛生監督小組組長,配備有衛生監督員8人,檢查員2人,負責全鎮近1200間食品生產、經營單位的衛生監督管理工作。鎮公共衛生監督小組積極開展經常性和預防性衛生監督,對食品生產、經營單位進行衛生審查,符合條件發放“衛生許可證”,對從業人員全部進行崗位衛生知識培訓和健康檢查,發現有病毒性肝炎、活動性肺結核、傷寒、痢疾、化膿性或者滲出性皮膚病等“五病”的從業人員及時調離。同時積極開展經常性的監督監測工作,定期抽檢各類食品、食具,對商場和市場的定型包裝食品進行經常性的檢查,發現出售過期和無標識食品,對責任單位和責任人進行處罰。*年,食品衛生抽撿合格率89.9%,食具衛生抽撿合格率90.2%,從業人員體檢合格率98.2%。全鎮的各類飲食行業健全衛生管理制度,室內外環境衛生整潔,垃圾容器加蓋,排水設施完善,餐具、廚具消毒措施落實,存放合理,倉庫、廚房有“三防”設施,加工直接入口食品間基本符合衛生要求。由于認真執行《食品衛生法》,*鎮多年來未發生集體微生物性食物中毒事故。

六、完善公共場所和飲用水的衛生管理

鎮公共衛生監督小組認真執行《公共場所衛生管理條例》,并結合實際,制定了《理發美容店衛生管理制度》、《*市公共浴室衛生管理制度》、《客房衛生間衛生操作技術規范》、《公共場所杯具衛生操作技術規范》和《游泳場所衛生管理規范》等一系列規章制度。認真開展旅業、理發店、歌舞廳等公共場所經常性的衛生監測和管理,各類監督、監測資料齊全,全鎮有公共場所119間,均持有《衛生許可證》經營,從業人員均進行健康體檢和衛生知識培訓,抽檢各類衛生用具,合格率達90%。各類公共場所的用具、用品消毒措施落實,從業人員持證上崗。

全鎮有自來水廠兩間,一間鎮水廠,一間村水廠。兩間廠的衛生管理制度落實,水源水、出廠水和管網水均達到國家生活飲用水標準,每天對出廠水進行檢測,定期對水源水、管網水進行監測,各類監測資料完整。*水廠被評為“*省農村一級水廠”和“全國百家水廠”,*村水廠被評為“市衛生先進水廠”。

全鎮有二次供水單位7間,由鎮水廠統一管理,安全衛生管理措施落實,定期清洗、消毒,水池做到加蓋加鎖。

七、大力開展除害防病工作,減少疾病的發生

鎮兩間醫院認真落實傳染病管理和傳染病報告制度,多年來傳染病漏報率為0,全鎮傳染病總發病率逐年下降。院內感染監控措施落實,記錄完整,未發生交叉感染事故。計劃免疫工作按規范執行,做到一人一針一筒,計劃內兒童的造冊登記齊全,疫苗運轉、保存、接種符合規范要求,“四苗”和乙肝疫苗接種率分別達99%和99.7%,使危害少年兒童的百日咳、白喉、破傷風、小兒麻痹癥、乙腦等疾病已經基本消滅。

我鎮自1984年起就成立了除“四害”專業隊伍,常年開展除“四害”工作。*年實現滅鼠達標,滅蚊和滅蠅工作于*年和1995年分別通過省考核鑒定。近年來,我們以鞏固達標成果為工作重點,不斷完善衛生基礎設施,在建設新城區的同時,配套建設公廁和垃圾轉運站,管理好垃圾和糞便,對道路加強防臭防蚊閘的建設,衛生防疫部門加強飲食業等重點單位的防鼠防蠅設施建設,每年的愛衛月和重大節日前,發動群眾清理室內外衛生,消除衛生死角,減少“四害”生存條件,通過環境治理,控制“四害”的生長繁殖。其次,加強除“四害”隊伍建設,開展科學除害。鎮政府每年撥出30多萬元除“四害”專項經費用于人員培訓、添置器械和購買藥物,同時專業隊還積極開展有償服務,對一些重點單位定期檢查、施藥,保障了專業隊的經濟來源,使除“四害”專業隊得以充實和發展,人員由成立時的4人發展到12人,并組織他們參加省、市舉辦的技術學習班,提高技術水平,每年除“四害”專業隊制定工作計劃和監測計劃,在鎮區常年開展蚊、蠅、鼠的監測,并進行總結分析,為防治工作提供科學依據。各街道居委會也設1-2名除“四害”人員,在專業隊的指導下,對街道公共環境開展“四害”防治工作。

在工作中,我們一靠專業隊伍、二靠基層組織、三靠有償承包,采取環境治理為主的綜合防治措施,專業隊伍與群眾運動相結合,經常與突擊相結合的辦法,科學使用藥物,對殺蟲劑進行定期更換使用。通過不斷努力,“四害”密度控制在較低水平,經自查和省、市愛衛辦組織復查,鼠、蚊、蠅密度均能達到國家標準,對保障人民群眾的身體健康,減少疾病發生發揮了積極作用。

八、廣泛開展衛生單位和衛生戶評比,促進社區衛生水平提高

篇4

1 內容與方法

1.1 評價依據

職業病危害效果評價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病防治法》、《建設項目職業病危害分類管理辦法》等法律法規;依照《工業企業設計衛生標準》、《工作場所有害因素職業接觸限值》、《工業企業噪聲控制設計規范》、《職業健康監護技術規范》、《工作場所空氣中有害物質監測的采樣規范》、《建設項目職業病危害控制效果評價技術導則》等規范標準。

1.2 評價內容

根據該起重設備廠提供的相關技術資料,對該廠總體平面布置、職業病危害因素及分布、生產工藝及衛生工程防護設施的控制效果、應急救援措施、個人防護設施、輔助衛生用室設置和職業衛生管理措施等進行控制效果評價。

1.3 評價方法與質量控制

采用職業衛生現場調查、職業衛生檢驗檢測、檢查表分析等方法,并結合職業健康檢查資料、職業病防護設施和個體防護水平,進行綜合分析與評價。評價程序按《建設項目職業病危害控制效果評價技術導則》[1]執行,并依據質量手冊、程序文件、作業指導書等質量控制文件,對控制效果評價工作實施全過程質量控制。

2 結果

2.1 基本情況

該建設項目屬機械制造業,用于塔式起重機鋼結構件的制造、油漆,及整機的裝配、包裝和發運。該項目采用其母公司的成熟工藝,廠房呈L形布局按生產工藝設計,依次為室外鋼材庫、室內鋼材庫、四跨生產車間、涂裝線、裝配包裝車間、五金庫、室外成品庫。

2.2 職業危害因素調查

通過對作業場所職業衛生學調查及生產工藝流程分析,確定本建設項目存在的主要職業病危害因素為:鋼材預處理車間產生的砂輪磨塵及噪聲;生產車間產生的砂輪磨塵、電焊煙塵、噪聲、一氧化碳、錳及其化合物;涂裝車間、補涂間產生的其他粉塵(膩子粉)、噪聲、二甲苯、環己酮、醋酸丁酯以及公用站房所產生的噪聲。各車間可能產生的職業危害因素及接觸情況,見表1。

2.3 職業危害因素檢測與評價

對生產作業場所進行連續3 d監測[1],檢測數據逐項與《工業企業設計衛生標準》和《工作場所有害因素職業接觸限值》進行比較判定。

2.3.1 毒物測定 本次檢測涉及14個職業病危害作業崗位,共檢測化學物質5種,包括錳及其化合物、一氧化碳、二甲苯、環己酮以及醋酸丁酯,獲得有效檢測數據297份,共檢測9個電焊崗位的錳及其化合物質量體積分數,超標9個,超標率為100%,其他4種化學毒物檢測合格率均為100%。

2.3.2 粉塵測定 作業場所7個點的砂輪磨塵和1個點的其它粉塵(膩子粉)的時間加權平均質量體積分數和超限倍數均符合《工作場所有害因素職業接觸限值化學有害因素》GBZ 2.1―2007的要求。9個點的電焊煙塵時間加權平均質量體積分數和超限倍數均超過國家衛生標準。

2.3.3 噪聲測定 共檢測噪聲作業點29個,超標18個,超標率為62.07%。本次噪聲檢測結果表明,生產車間各崗位的噪聲強度均超過職業接觸限值,車間辦公室噪聲強度符合職業衛生標準;涂裝車間除了底調和后處理崗位噪聲強度超過職業接觸限值外,其余各崗位以及控制室均符合職業衛生標準;公用站房各點所測的噪聲強度均符合職業衛生標準。噪聲測定結果見表2。

2.3.4 照度測定 根據《建筑照明設計標準》(GB50034―2004),機械加工行業一般加工要求照度標準值為300 lx,對工作場所內的23個作業崗位進行監測,照度值范圍為405~730 lx,合格率為100.00%,工作場所內的照度完全符合國家標準。

2.4 職業健康監護

接觸錳、粉塵崗位發現1例肺結核、1例肺間質性病變、1例肺炎,均建議調離粉塵崗位;接觸二甲苯崗位發現2例血白細胞偏低、2例脂肪肝、1例脾腫大,建議復查并調離;接觸噪聲崗位發現雙耳高頻平均聽閾≥40dB(HL)32例,建議復查,有耳鳴者調離噪聲崗位。健康監護結果表明,企業要加強對作業場所噪聲的治理。

2.5 整改后職業危害因素檢測與評價

鑒于電焊煙塵、錳及其化合物濃度超標嚴重,企業在評價單位指導下對電焊崗位進行了整改,在電焊崗位增加了30臺Easy-Trunk(tm)移動式焊煙除塵器,配備有8~10英尺長的FT-Plus除塵手臂。Easy-Trunk體積小,過濾效率高,除塵手臂可圍繞中心在360°范圍內轉動,罩的最大半徑1.0~2.5 m,罩口可停放在2~5 m直徑圓的各個位點,使焊接煙塵被有效地控制。經檢測9個點的電焊煙塵、錳及其化合物濃度全部達標,合格率為100%,技術改造前、后工作場所電焊煙塵(總塵)、錳及其化合物(以MnO2計)濃度比較見表3、表4。

3 討論

該新建項目在選址、總平面布置、生產車間和設備布置及建筑設計衛生等方面基本符合《工業企業設計衛生標準》(GBZ1-2002)要求。通過對作業場所職業衛生學調查和對職業病危害因素監測結果分析,確定本新建項目存在的職業病危害因素主要為:錳及其化合物、一氧化碳、二甲苯、環己酮、醋酸丁酯、電焊煙塵、砂輪磨塵、其他粉塵(膩子粉)以及生產性噪聲。根據衛生部《建設項目職業病危害分類管理辦法》第三條第一款規定,建設單位本期建設項目應列為職業病危害嚴重的建設項目[2]。

企業針對生產過程中存在的職業病危害因素,通過半密閉生產、加強通風等控制措施防治職業病危害,個人防護措施落實到位。有毒有害工作場所設置了警示標示,并備有醫藥箱。 企業有職業衛生管理組織和管理人員,建立了相應的職業衛生管理章程,按《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病防治法》的要求,實施職業衛生管理工作。企業能如實將職業病危害項目向當地衛生行政部門申報,接受監督。組織接觸職業病危害因素的員工進行在崗期間職業健康檢查。開展了作業工人職業病防治知識培訓。企業設有醫務室,廠區附近有醫療救援依托單位,能滿足職工日常醫療和在發生意外事故情況下的醫療應急救援。

本建設項目在對有關設備、設施、場所完成整改后,在確保職業病危害防護設施運行正常,個體防護措施到位,各項職業衛生管理制度落實的情況下,職業病危害可基本得到控制,可進行職業病危害防護設施的現場驗收。

建議: ① 定期公布有關職業病防治的規章制度,操作規程,應急救援操作和工作場所職業病危害因素檢測結果。② 對可能出現職業病危害事故的崗位應及時補充、制定相應的應急預案,并定期組織人員進行演練。③ 定期進行作業場所職業病危害因素的檢測與評價,每次檢測結果均應存入工廠的職業衛生檔案。對粉塵超標的崗位,完善防護措施后,對通風除塵設施應加強管理,使其發揮最大作用[3]。④ 在不影響生產流程的前提下,對產生噪聲源的設備采取局部屏蔽隔聲措施,控制作業場所的噪聲強度,對接觸高噪聲作業的工人合理安排和調整接觸工時,減少直接接觸時間,接噪工人應配備合適的護耳器或耳塞,應制定員工上崗前、在崗期間和離崗時的職業健康檢查制度。⑤ 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病防治法》等有關法律、法規的要求,將粉塵和噪聲作為今后職業病危害的關鍵控制點,并防止急性職業中毒事故的發生。不斷完善企業職業衛生管理工作,細化職業衛生管理制度,并確保各項管理制度的落實,切實保護勞動者的健康。

4 參考文獻

[1]GBZ159―2004.工作場所空氣中有害物質監測的采樣規范[S].

[2]2006年衛生部令第49號.建設項目職業病危害分類管理辦法[S].

篇5

國務院最新的《2016年食品安全重點工作安排的通知》指出,今年突出重點整治的問題包括規范嬰幼兒配方乳粉產品配方等的注冊管理,繼續加強對嬰幼兒配方乳粉和嬰幼兒輔助食品、乳制品等重點產品的監管。同時,“對進口嬰幼兒配方乳粉質量安全開展全面檢查?!?/p>

審計:3家乳企存管理問題

省食藥監局表示,此次食品安全審計屬常規檢查。截至目前,我省獲得食品生產許可的5家企業均未在國家專項抽檢中出現不合格嬰幼兒配方乳粉。而針對此次食品安全審計發現的問題,廣州、深圳、潮州市食品藥品監管局已督促企業進行整改。

不過,該局強調,截至目前,廣東省獲得食品生產許可的5家企業,“均未在國家專項抽檢中出現不合格嬰幼兒配方乳粉?!?/p>

通告信息顯示,雅貝氏、高培被查出的問題是:部分制度如質量管理制度、衛生管理制度等落實不到位;通過抽查記錄,結合生產工藝損耗等因素,物料平衡核對方面存在不平衡的問題。

雅士利生產工廠內,物料管理制度、質量管理制度存在不足,不合格品記錄不完善。

而從屬于雅士利集團旗下的施恩,則于今年4月11日主動申請停產。

此次被審計出有不完善處的雅士利公司,5月12日在回應記者采訪時稱,“針對潮州工廠在審查中發現了制度還不夠完善的問題,雅士利將及時排查并進行完善。”

記者留意到,雅士利潮州工廠的食品生產許可證有效期至2017年3月28日。明年3月到期后,該廠是否將停產,而將產能遷移到新西蘭工廠?對此,雅士利方面表示,目前還不確定,到期后,潮州工廠可能還會繼續申請許可證繼續生產。而且該公司在山西還有工廠。不過,該公司坦言,新西蘭工廠確實是以后生產的最主力。

對雅士利公司旗下的施恩工廠,省食藥監局的審計結果是在4月份“停產”,這一表述又引來業界諸多聯想。此前,有業內人士稱,雅士利目前正在尋找買家拋售該品牌,原因是在蒙牛、中糧的撮合下,雅士利旗下已集結多美滋、雅士利、歐世蒙牛,并形成互補矩陣,施恩反而顯得多余。

對此,雅士利方面表示,施恩奶粉并沒有停產,只是將施恩奶粉品牌轉到歐世蒙牛工廠進行生產?!皬娜ツ昶?,雅士利投10.5億元人民幣接手歐世蒙牛,為集中產能和管理,發揮產能的集約化優勢,雅士利將施恩產品轉移到歐世蒙牛生產?!睋嘎?,施恩位于廣州的工廠將通過出售,進一步優化企業的生產布局。

行業:乳企兼并重組突發展

嬰幼兒配方乳粉食品安全為國人關注,為進一步加強嬰幼兒配方乳粉食品安全監管,查找企業生產體系性問題,排查隱患,防范食品安全風險。嬰幼兒乳粉食品安全審計制從去年起成為國家相關部門加大監管這一領域的常規動作。

繼去年8月,國家食藥監總局首次對6家嬰幼兒配方乳粉生產企業食品安全審計問題的通告后,今年又陸續多個相關通告,部分省級食藥監部門亦將例行檢查中發現的問題及時通報大眾,從而讓公眾和企業了解乳企生產管理環節的狀況。業界認為,此舉對于重建國內乳制品,特別是國產嬰幼兒奶粉信心有幫助。

事實上,近幾年國家對嬰幼兒配方乳粉、乳制品從未放松,并有逐年趨嚴態勢。5月12日,記者從國家食藥監總局的《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2016年食品安全重點工作安排的通知》(〔2016〕30號)看到,今年的重點工作中就多次提到嬰幼兒配方乳粉、乳制品。

如在“突出重點問題綜合整治”內容里提到,要制定食品安全風險隱患、突出問題和監管措施清單。規范嬰幼兒配方乳粉產品配方、特殊醫學用途配方食品、保健食品的注冊管理;繼續加強對嬰幼兒配方乳粉和嬰幼兒輔助食品、乳制品等重點產品監管;要求對進口嬰幼兒配方乳粉質量安全開展全面檢查。

在嚴格落實生產經營主體責任方面,上述通知也要求食品藥品監管總局、質檢總局等負責督促和指導企業依法建立嬰幼兒配方乳粉等重點產品追溯體系。記者從省食藥監局獲悉,今年初,該部門就向省內各級相關監管部門下發通知,要求區域內的嬰幼兒配方乳粉生產企業結合實際,真實、準確、有效記錄生產經營過程的信息,建立和完善嬰幼兒配方乳粉生產企業食品安全追溯體系,實現嬰幼兒配方乳粉生產全過程信息可記錄、可追溯、可管控、可召回、可查詢,全面落實嬰幼兒配方乳粉生產企業主體責任。

國內嬰幼兒奶粉生產企業和品牌眾多,再加上近年來跨境電商業態迅速發展,吸引更多境外品牌蜂擁而至,進一步加大監管難度。為此,國家將推動嬰幼兒配方乳粉企業兼并重組,近兩年均納入國家食品安全重點工作安排,今年,上述通知更明確,該項工作內容由工業和信息化部、商務部、食品藥品監管總局負責。

專家:全面整治 堵不如疏

篇6

【關鍵詞】 飲水;衛生用具和設備;衛生保健提供;組織和管理;學生保健服務

【中圖分類號】 G 478.1 R 123.5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0-9817(2010)10-1234-03

Investigation and Strategy on Drinking Water Quality and Public Latrine Sanitation Conditions of Rural Schools in Guangdong/NIE Shao-ping, XU Yan-jun, MA Wen-jun, et al. Center for Diseas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Guangdong Province, Guangzhou(51030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understand basic sanitation conditions of drinking water quality and latrines in rural schools so as to explore the strategy for the improvement of water and latrine sanitation. Methods Sixty schools were selected from six counties through random sampling. Five or six leaders or teachers were selected as visit object, 30-50 student were selected as questionnaire investigation object in each school .The study methods included questionnaire investigation, visit face to face and water quality surveillance. There were 60 schools, 359 teachers, 912 students were investigated. Results About 73.3% schools supplied central water, 26.7% schools supplied non-central water. There were 30% drinking water were disqualification. 54.8% drinking water of students were taken from home, 25.9% were provided by schools, 5.6% students drunk raw water. 25.9% schools were dry latrines; one school was aqua privy established along fishpond; 30% schools had no toilet used specially for teachers; 31.7% toilets had no special hand-washing facilities; 16.9% toilets had no covers; 17.2% dejecta were put into river directly, 1.6% dejecta were buried by mud. All supplied water had not been sterilized or detected, and all were short of protection measures; The number of squatting position in part of rural primary school toilet were seriously insufficient. There existed behavior of urination and defecation any place;Dry, pit and outdoor latrines had more environment pollution. Conclusion There are hidden sanitation danger of drinking water and public latrine of rural schools in Guangdong; More measures should be taken to improve sanitation of drinking water and latrine in rural schools, especially village primary schools.

【Key words】 Drinking; Toilet facilities; Delivery of health care; Organization and administration; Student health services

農村中小學校生活飲用水和公用廁所的衛生問題較為突出,是學校公共衛生工作的關鍵環節之一。筆者利用2008年1-7月開展廣東省農村學校水與環境衛生現狀調查資料,收集和分析農村學校飲用水與廁所衛生狀況的信息,為推進農村學校改水改廁工作,制定綜合性對策和方法提供科學依據。

1 對象與方法

1.1 對象 采用系統抽樣方法抽取廣東省富??h、相對寬??h、貧困縣各2個共6個調查點,每點按當地經濟狀況、初中與小學的比例和學校規模選擇10所學校為調查學校;每校抽取2名校領導、2名衛生管理人員、2名任課教師為小組訪談對象;隨機抽取小學四年級或初中一年級1個班30~50名學生為問卷調查對象。共調查60所學校,其中10所中心小學,29所村小學,21所初中學校。小組訪談359人,其中副校長/校辦主任107人,一般教師135人,衛生課代課教師57人,衛生管理負責人60人。問卷共調查學生1 912人,其中小學生1 204人,初中生708人。

1.2 方法與內容 采用以現場檢測為主,訪談和問卷調查為輔的調查方法進行研究?,F場檢測包括抽查學校飲用水,對學校廁所實地觀察。飲用水采集與評價,按照《生活飲用水標準檢驗方法》(GB/T 5750-2006),對學校供水的末梢水每校采集1份水樣進行檢測,檢測項目包括總硬度、pH值、總鐵、錳、硫酸鹽、氯化物、耗氧量、硝酸鹽氮、溶解性總固體、氟化物、砷、渾濁度、色度、細菌總數、總大腸菌群、耐熱大腸菌、大腸埃希菌。水質評價標準參照《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GB/T 5749-2006),同一水樣只要有1項檢測指標不合格即判定該水樣不合格。訪談采用定性研究方法,由主持人組織訪談對象在學校中進行議題小組討論[1],訪談前先制定好訪談提綱,在獲得訪談對象知情同意的情況下進行。訪談內容包括學校安全飲水與環境衛生及現行策略,廁所的建造、衛生維護、管理及現行策略。每所學校訪談1次,每次5~6人,時間大約持續1 h,專人負責現場記錄。訪談人員均經過專業培訓并考核合格。在訪談完成的當天把現場記錄轉錄為文檔;對文檔通過編碼、分類、整理、匯總后進行定性分析和整理評價。問卷調查由專業人員組織學生集體填答調查表,內容包括相關衛生知識、衛生行為和健康教育的情況。

1.3 質量控制 對調查員集中培訓,明確調查目的和意義,了解調查設計的原則和方法,統一指標的含義及填寫要求,掌握調查程序和進程。在實施過程中,由省、市、縣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組織相關人員現場督查。調查結束后,由調查組組長對調查表進行審核,復查合格率在95%以上。

1.4 數據分析 調查數據采用由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農村改水技術指導中心編制的Epi Info數據庫雙錄入數據, 用SPSS 16.0軟件進行統計分析。

2 結果

2.1 學校供水與學生飲水狀況

2.1.1 學校供水 調查60所學校,44所學校采用集中式供水(自來水),占調查總數的73.3%;16所學校獨立供水,占26.7%。檢測60份水樣,合格樣品42份,總合格率為70.0%;有18所學校的水質不同程度受到了污染,見表1。訪談中發現學校供水存在以下突出性問題:(1)供水水源沒有衛生保障,尤其江河水、水庫水水源在雨季負影響十分嚴重,水質混濁。(2)水井水源普遍離校較遠,師生用水不方便;水量不充足,眾人用水常處于無水可用的狀況;當井內潛水泵損壞,水質被溢出的機油污染。(3)所有供水水源均未經消毒處理,也沒有進行水質衛生檢測,很難得到衛生保障。

2.1.2 學生上學期間飲水情況 54.8%的學生從家中自帶水,25.9%飲用學校提供開水,9.7%不喝水,5.6%喝生水,4.1%飲用學校有償供水(桶裝水/瓶裝水)。

2.2 學校廁所狀況 60所學校中42所學校(70.0%)有教師專用廁所;37所學校(68.3%)有學生專用洗手設施。25.9%的學校廁所為旱廁。有1所學校沒有廁所,師生借用周邊村民的公共廁所。1所村小學沒有圍墻,廁所與周邊村民共用。1所學校只有1座臨時塔建在學校旁邊魚塘上的簡漏水上廁所。

16.9%的學校廁所糞池無蓋。廁所糞便的處理,43.8%排入下水道,21.9%由學校附近農民取出施肥,17.2%直接排入河塘,6.3%由環衛部門處理,1.6%用土掩埋。

被訪教師反映,與周邊村民共用的廁所經常堵塞,衛生極差;個別學校無三級化糞池處理,排糞管道敞開的廁所,環境污染較嚴重;旱廁、坑式或露天式廁所,常臭氣熏天,雨季常糞便橫流,擔心傳播腸道傳染??;貧困縣學校廁所建筑普遍陳舊、簡陋或通風不好,甚至有村小學因蹲位不足,學生隨地大小便的現象發生。

2.3 解決學校安全飲水與廁所問題的對策 針對學校安全飲水與廁所問題,所有被訪者都認為“希望能有更多財力投入,才能有保障改善的前提”,但也存在經費和管理不到位的問題。

2.3.1 學校供水 訪談涉及飲用水衛生安全有何設想和建議時,紛紛表示“學校飲用水問題是農村普遍的飲用水問題,必須加強衛生監管,包括對學校周邊工廠的排污管理、水源保護、水廠或水庫周邊環境的衛生管理,水源水質定期監測”。提議現行改善的策略應包括“供水系統與設施、學生飲用水的改進”。

對供水系統與設施的改進:(1)采用集中式供水(自來水),建鎮級大型蓄水池/水廠,實行全鎮統一供水,實行科學管理;(2)完善水源消毒、凈化制度,建立飲用水從水源到用戶的供水安全鏈和多部門監督管理機制;(3)自來水水管最好用PPC塑管,或定期更換鐵水管,防止生銹;(4)增加學校的供水網管,如滿足學校每層樓都有供水,增設學校校內洗手設施。

對學生飲用水的改進:(1)完善設置飲水設施。教學樓應安裝飲水機,或提供開水或蒸餾水。(2)健全衛生管理制度。定期清洗飲水設備,加強對學生個人自帶水的衛生管理。(3)加強健康教育與健康促進活動。農村學校很有必要結合學生普遍存在的不良生活方式,針對性地采取學生與家長共同參與的教育方式(如結合家長會),面對面宣傳衛生安全的意識,共同督促達到自覺養成良好的衛生飲水習慣。

2.3.2 廁所建造、衛生維護與管理 所有被訪者均提議,改造和普及衛生廁所,實施糞便無害化處理,既是提高農村環境衛生質量,也是控制腸道傳染病流行和人體寄生蟲感染的治本措施?,F行改善的策略應包括衛生設施建筑和衛生管理的改進。

改進衛生設施建筑:(1)廢除旱廁,建造無害化衛生廁所(包括使用集中式供水、有洗手設施、有排污管道等);(2)安裝智能化或感應式沖水設施,如安裝24 h滴水的水箱自動沖洗廁所;(3)按需求增建學校廁所,如每樓層建造廁所。

改進衛生管理:(1)學校制定管理制度,確定專人檢查督促,如由學生輪流清洗、保潔;定期滅蠅、消毒。(2)糞便排放的管理,如建造沼氣廁所。(3)加強健康教育,如注重培養學生自覺養成便后沖水的衛生習慣。

3 討論

1981年我國響應聯合國倡導,爭取實現“人人享有安全飲水與環境衛生”的全球目標(下稱“全球目標”),開始了中國農村供水與環境衛生工作,每年都投入大量財力物力用于農村改水改廁,實施“村村通自來水工程”[2]。本次調查結果說明,廣東省農村地區尚未普及飲用自來水,農村學校集中式供水只達73.3%,比浙江、四川、安徽省的農村學校低[3-5];訪談中仍發現,有污染環境較嚴重的旱廁、坑式或露天式廁所,部分學校所處的地區條件與其他省許多農村學校一樣,仍比較貧困和落后[6]。這一結論似乎與廣東經濟發展水平的狀況[7]不一致。但何昌云等[8]調查發現,廣東省農村各縣(市、區)生活飲用水衛生狀況的差異非常大,有的縣(市、區)集中式供水普及率達100%,而有的縣(市、區)只有25.68%,尤其農村學校供水與環境衛生設施建設仍有待進一步完善[9]。而廣東省農村學校改水改廁工作相對滯后,也許與各地區不平衡發展的影響有關。筆者認為各地不僅有必要建立具有中國特色的農村供水與環境衛生體系,統一規劃,制定相關公共衛生實施策略[2],還應建立定期聯席會議及合作機制,互通互報各有關工作信息,協商解決各職能部門之間的問題。只有從上述整體上提高相關工作成效,才能促使各地區達到良性的平衡發展,全省農村學校改水改廁工作就會得到進一步的改善。

有研究表明,城鎮地面水水質合格率高于地下水 ,地下水中鐵、錳、氯化物含量較高[10]。本次調查表明,廣東省農村學校飲用水合格率為70.0%,高于外省一些農村學校的調查結果[5,11],可能與廣東省農村學校多數采用地面水(江河水、水庫水)為供水水源有關。但調查發現,供水水源普遍缺乏保護性措施,與其他省農村地區飲用水存在相同的問題[2],即使是自來水,也是鄉鎮或村級水廠(站)供水,沒有經過常規凈化(過濾、沉淀)和消毒處理,也沒有定期衛生監測,實際上只是“方便水”;其中30.0%的抽樣學校飲用水不合格。說明飲水安全存在較大隱患。學校是聚集師生學習、工作、生活、娛樂為一體的特定場所,人群高度密集,衛生安全責任重大,影響面更大。飲用受污染的水或食用被水污染的食物可導致各種急、慢性介水病的發生,如腹瀉、傳染病、腫瘤等[12]。因此,建議政府在農村生活飲用水源點基礎設施建設中,積極推進城鄉供水一體化;應鼓勵對有條件的農村學校接通城鎮地面水廠供水,從源頭上達到防控介水病在學校的暴發和流行。

(志謝:佛山、肇慶、云浮市,高明、開平、電白、羅定、封開、龍川縣(市/區)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的同志也參與了調查,在此一并表示感謝!)

4 參考文獻

[1] 王紹賢,李湞,主編.云南農村婦女的心聲.北京:北京醫科大學、中國協和醫科大學聯合出版社, 1994: 23-50.

[2] 陶勇.中國農村供水與環境衛生及其在疾病預防控制中的作用.中國健康教育,2005,21(8):580-583.

[3] 韓成星,付美華.常山縣農村學校水與環境衛生設施調查分析.中國農村衛生事業管理,2009,29(6):441-442.

[4] 金立堅,張成云,康曉熙,等.四川省農村學校飲水及衛生廁所現狀調查分析.預防醫學情報雜志,2006,22(5):129-130.

[5] 王志強,黃家林,俞家玲.2005年安徽省農村學校水與環境衛生設施現狀調查.安徽預防醫學雜志,2006,12(3):150-151,160.

[6] 郭琴,宋愛英.甘肅省農村學校生活飲用水衛生調查分析.中國衛生檢驗雜志,2009,19(5):1122-1123.

[7]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統計局,編.中國統計年鑒.北京:中國統計出版社,2008:37-62.

[8] 何昌云,曲亞斌,戴昌芳,等.廣東省農村生活飲用水衛生狀況調查.華南預防醫學,2006,32(6):15-18.

[9] 梁筱健,肖兵,黃瑞倫,等.佛山市某區農村學校飲水與環境衛生現狀調查.中國校醫,2009,23(3):277-278,280.

[10]楊文康,王娟芬,周偉斌.海寧市農村學校生活飲用水與環境衛生現狀.中國學校衛生,2009,30(5):476-477.

[11]楊虹,鐘格梅,唐振柱,等.廣西城鄉部分中小學寄宿學校飲用水污染狀況及其影響因素分析.應用預防醫學,2006,12(6):341-344.

篇7

在做工作計劃時要認真思考,好的工作計劃應像目錄樹一樣,層次分明,環環相扣,是一個完整的體系。用完整的工作計劃去指導我們的工作,會達到省時、省力,事半功倍的效果。為幫助大家學習方便,小編收集整理了公司倉庫管理工作計劃,希望可以幫助您,歡迎借鑒學習!

公司倉庫管理工作計劃1

20_年下半年,本人在公司各級領導的正確領導下,在同事們的團結合作和關心幫助下,較好地完成了上半年的各項工作任務,在業務素質和思想政治主面都有了更進一步的提高?,F將20_年下半的各項工作總結如下,敬請各位領導提出寶貴的意見。

一、思想政治表現、品德修養及職業道德方面

半年來,本人認真遵守勞動紀律,按時出勤,有效利用工作時間,堅守崗位,需要加班完成工作按時加班加點,保證工作能按時完成,認真學習法律知識;愛崗敬業,具有強烈的責任感和事業心。積極主動學習專業知識,工作態度端正,認真負責地對待每一項工作。

二、工作能力和具體業務方面

我的工作崗位是銷售內勤和倉管。主要負責統計公司線纜的發運數、上貨數。另外就是將每天發貨的數量報給客戶,核對客戶收貨情況與數量,整理現款現貨的客戶開出收據,統計每天入庫和出庫的數量。

我本著“把工作做的更好”的目標,工作上發揚開拓創新精神,扎扎實實干好本職工作,圓滿地完成了半年的各項任務:

1、統計情況:能及時做到電話跟蹤客戶收貨情況與數量核對,做到發運數與收貨數統計準確。

2、收貨情況:原材料廠家報的收貨數量,跟我接收的數量要核對準確。如有多或是少的情況,要及時匯報給采購部。

3、倉管報表:做好每天出庫、入庫的臺賬數據,就能做到周報表和月報表的數量基本準確。

三、存在的不足

總結半年的來的工作,雖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績,自身也有了很大的進步,但是還存在著以下不足。

一是有時工作的質量和標準與領導的要求還有一定差距。一方面,由于個人能力素質不夠高,成品倉庫和原材料倉庫收發數有時統計存在一定的差錯;另一方面,就是有的時候工作量多,時間比較緊,工作效率不高。

二是有時工作敏感性還不是很強,對領導交辦的事不夠敏感,有時工作沒有提前完成,上報情況不夠及時。

四、201x年上半年工作計劃

上半年我將進一步發揚優點,改進不足,拓展思路,求真務實,全力做好本職工作。打算從以下幾個方面開展工作:

一是加強工作統籌,根據公司領導的年度工作要求,對上半年工作進行具體謀劃,明確內容、時限和需要達到的目標,加強部門與部門之間的協同配合,把各項工作有機地結合起,理清工作思路,提高辦事效率,增強工作實效。

二是加強工作培養。始終保持良好的精神狀態,發揚吃苦耐勞、知難而進、精益求精、嚴謹細致、積極進取的工作作風。

公司倉庫管理工作計劃2

現在的我一直在公司擔任倉庫管理員,這是一個很重要的工作,公司的一切后勤物品和公司的物品都是儲存在倉庫中,所以我的任務十分重大。不過在我工作了這么多年以后,我開始對我的跟著有了更深層面的認識,我可以做的更好了。不過倉庫管理工作可是時刻不能大意的,在20_年中,我相信我會做的更好!

一、保證業務、工作流程的順利開展

1、對于客戶的退貨產品回倉,以對應的采購退貨單為收據收貨,倉庫核對貨單無誤后開具標準的退貨單,注明原采購單號,并經辦事處主管審核生效后返回總部調換或退貨,保持客戶能在第一時間里收到新的產品。

2、倉庫會根據產品性質和倉儲條件,對儲存的產品安排適宜的場所,合理堆碼,妥善苫墊,易碎品輕拿輕放。注意操作安全,保證產品在倉庫全年無事故,對客戶提供一流的服務。

3、產品入庫會把好驗收關,對產品的數量、質量、包裝進行驗收,如發現本次入庫產品不符,倉庫人員會迅速反映給總部,采取相應措施。

4、產品出庫會把好復核關,對于出庫產品,倉庫必須嚴格按照公司規章制度憑證發貨,對客戶要所發貨逐項復核,做到數量準確,質量定好,標志清楚,并向送貨員移清交貨,以免造成客戶收到貨物不相符的損害。

5、年倉庫會根據當地市場的情況,合理化利用備貨計劃、進出庫計劃、編制客戶暢銷產品的儲存計劃,保證客戶第一時間里拿到貨物,有個滿意的服務發貨工作。

6、倉庫會按照安全、方便、節約的原則,合理利用倉容、庫房,貨物有必要的道路和產品適當的墻距、垛距、分層。產品出庫按照先進庫的先出,有效期在前的先出的原則辦理。

二、發貨和努力提高自身的管理

1、努力提高自身的管理業務水平及加深對產品各型號的認識,爭取做到成為優秀的管理隊伍成員之一。

2、提點小意見:希望公司能在包裝上有所改裝,還有公司生產比較大的產品,把紙箱包裝改成木箱包裝,好對產品沒有損害。

3、協調好客戶定貨所發貨的時間控制,與柳市倉庫協調好所發貨物的周期。

4、倉庫嚴格管理火種、火源、電源、水源。安全工作實行分區管理,分級負責的制度,明確各級安全負責人對所在區域的倉庫安全,嚴格執行各項安全規章制度,掌握各種安全知識和技能。

5、加強對產品的進出庫驗收及清潔,安全工作,確保準確無誤,加深對公司所生產產品的了解,對客戶所咨詢的問題所提必答。

6、往后加大對倉庫每周、月的清潔力度,保持庫容整潔、,美觀、防潮。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這是一直以來我們所信奉的,作為公司中一個普通的職員,我不要求什么,我只要求自己做的更好,不斷的在進步就好了,我知道自己的能力有限,但是能力是以方面,態度是另一方面。只要我認真的工作,我相信我是會做的更好的,這些我都會認識到,我相信我能夠做好!

公司倉庫管理工作計劃3

一、做好固定資產管理,確保固定資產管理準確

加強固定資產管理,一是認真總結和吸取公司固定資產管理的以往經驗,在總結經驗的基礎上不斷完善,二是對公司固定資產進行盤點,準確統計固定資產數量、種類;確保固定資產數量的準確性;三是根據公司關于固定資產使用的規章制度,嚴格固定資產的管理和使用。

二、控制日常資金管理,提倡勤儉節約

勤儉節約是中華民族的額有兩傳統,也是企業發展壯大的重要保障,因此,無論企業發展到何種規模,都必須加強勤儉節約,只有勤儉節約才能更好為企業效益的夯實基礎,具體而言,要不斷加強日常管理成本的控制,一是在日常辦公中,加強辦公物品的管理,倡導勤儉節約,如:結合各部門實際情況對辦公用品實行定量定期發放制、辦公用品包干制等,此外還要大力提倡紙張雙面復印,隨手關閉電源等,養成良好的習慣,采購過程中嚴格詢價制度,比價制度,物美價廉,三是積極組織勤儉節約的各種活動,通過一些活動的開展,提高全員的勤儉節約意識,從我做起,從自身做起。

三、加強制度的常規化,強化監督力度

制度制定后,重在執行,要做到令行禁止,就必須要有執行和監督這兩把利劍,獎罰分明,這樣才能確保有實效性。結合公司員工的著裝要求,每日定期檢查,每周定期通報,對凡事沒有按照公司規定要求佩戴工牌,統一服裝的員工,給予相應的處罰,同時對于著裝整齊,工牌佩戴完整的員工及部門給予定期通報,納入年度綜合考評和個人評優的重要的內容。

四、大力開展衛生運動,營造良好衛生環境

良好的衛生環境能夠讓員工感到身心舒暢,員工工作的積極性也會更高,反之則亦然,沒有良好的衛生環境,員工的工作心情和工作質量也必然會受到影響,同時,整體的環境衛生也代表著公司企業的對外形象,因此,注重公司衛生環境的管理意義重大,針對目前衛生管理存在的問題,在未來的工作中,一是要建立和完善衛生管理制度,明確衛生管理職責,以部門為單位,部門負責任人為主要第一責任,全面負責本部門的衛生管理,同時制定《公司工務環境評比》細則,對于部門衛生環境進行定期和非定期的檢查,通報檢查結果并公布,二是要全面開展禁煙活動,在公共區域內不準吸煙,設立必要的吸煙區,對于亂扔煙頭的現象,發現一次,通報一次,處罰一次,同時,開展警示活動,對由于亂扔煙頭引發的事故進行宣傳,警鐘長鳴,讓員工認識到“煙頭雖小,后患無窮”。

篇8

圍繞解決群眾普遍關心、與生產生活息息相關的環境衛生問題,著眼于抓基礎求發展,治難點求長效。通過全民動員,人人動手清潔家園、美化家園,逐步形成完善的城鄉環境衛生長效管理體系,進一步提高城鄉居民衛生意識、健康素質和生活質量,有效改善城鄉環境衛生面貌。

二、行動內容

第一階段:年3月1日至31日

(一)階段目標

健全機構,組織發動,清除垃圾、污水,清潔公廁,使城鄉環境衛生狀況顯著改善。

(二)工作要求

1、組織發動。各有關部門、各街鎮制定具體的實施方案,召開動員大會,主要領導親自部署,并帶領機關干部參與整潔活動。開展多種形式的宣傳動員,報道先進事跡,充分發動機關企事業單位及廣大民眾等積極參與。

2、清除垃圾、污水。以城區主、次干道、城鄉結合部,內河兩岸,農貿市場以及單位、居民房前屋后為重點,徹底清除積存垃圾,整治污水坑溏,疏通溝渠,消滅衛生死角,使全區城鄉環境衛生狀況得到進一步改善。

3、清潔公廁。所有公廁,有專人管理,責任到人,制度上墻。強化公廁保潔,及時清運糞便,做到衛生整潔,無蠅無蛆,基本無臭,糞坑不滿溢,地面、坑位清潔,無污水橫流。

4、環境保潔。主次干道、小街巷有專人、分段、分片負責。落實清掃保潔有關制度,確保環境衛生保潔。

5、組織巡查。嚴格日常管理,加強市容市貌的環境衛生質量巡查,發現問題,及時督促整改并反饋。

6、建立投訴平臺。各街鎮設立投訴電話、信箱或電子郵箱,并向社會公布;實時收集群眾反映的問題,及時研究解決、跟蹤反饋。

7、開展集中整治活動。月20日至30日,全區開展為期11天的環境衛生集中整治行動。結合今年創建文明和國家衛生城市復審迎檢工作,有針對性地獨立及配合市里開展11場專項整治活動。

(三)評價指標

1、健全機構情況:全區主次干道、小街巷及新村樓院等保潔員配備到位。

2、組織發動情況:各街鎮要召開動員大會,主要領導親自部署,帶領機關干部開展環境衛生整潔活動,清除衛生死角。有具體的實施方案,開辟宣傳專欄,宣傳整潔行動的意義、衛生知識,報道先進事跡。

3、清除垃圾、污水情況:轄區內未見垃圾成堆、污水橫流現象;房前屋后無暴露垃圾,無雜物亂堆,無垃圾亂倒,無污水亂排等現象,群眾滿意。

4、清潔公廁情況:公廁100%有衛生管理制度、責任到人,制度上墻,公布公廁衛生舉報、投訴電話,達到衛生整潔要求。

5、長效保潔:所有街鎮落實長效保潔制度要求,做到主次干道、背街小巷、新村樓院、農貿市場等地均有專人保潔,及時清理垃圾,環境衛生整潔有序。

6、巡查落實情況:市容市貌保潔到位的情況,對環境衛生質量巡查發現的薄弱環節的整改情況。

(四)督導檢查

1、督導內容:重點督查組織動員,責任落實,大街小巷、房前屋后、沿路、沿河等部位環境衛生整治和集中整治行動開展等情況。

2、督查時間:月20-31日之間。

第二階段:年月日至30日

(一)階段目標

在前一階段環境衛生大整治的基礎上,以化學方法殺滅“四害”。動員群眾在房前屋后,庭院內外翻盆倒罐,清除容器積水、衛生死角,填堵鼠洞,抹平縫隙,徹底清除“四害”孳生地;以各街鎮為建制單位,扎實開展以滅鼠為主的“除四害”藥物防治活動,有效降低“四害”密度。

(二)工作要求

1、各有關部門、各街鎮要把“除四害”工作擺上議事日程,廣泛發動群眾,解決“除四害”工作人員和經費等問題。

2、按照“五個統一”(統一領導、統一行動、統一時間、統一藥物、統一方法)要求,做到不漏單位、不漏居民戶、不留死角。

3、實行片區和單位領導責任制。明確責任片區和工作職責,各機關、企事業單位、街鎮、社區都要有一個領導來抓“除四害”工作,負責落實具體工作。

4、各社區、機關企事業單位要配齊“除四害”管理(投藥)人員,原則上按每個單位(社區)配1-2名,具體落實“除四害”各項工作。

5、組織巡查。由區領導帶隊,抽調區直機關和相關單位人員組成“除四害”工作督導組,在本轄區開展巡查工作。

6、各街鎮愛衛辦要充分發揮牽頭作用,協助社區組織開展活動。努力提高“除四害”技術水平,區疾病預防控制中心負責布雷指數等監測,科學評價“除四害”效果。

(三)評價指標

1、組織部署?!俺暮Α本C合治理工作有組織、有部署、有總結、有評價。

2、科學用藥,合理用藥。藥械使用方法科學,效果顯著。沒有使用國家明令禁止的“除四害”藥械。

3、群眾滿意?,F場走訪,群眾對“除四害”效果較滿意。走訪10戶以上群眾,滿意度達80%以上。白天檢查各類環境未見活鼠活動。

4、成效明顯。

(1)鼠密度:轄區鼠跡陽性率不超過3%,外環境白天不見活鼠活動。

(2)蠅密度:轄區集貿市場、食品加工廠、飯店、賓館、飲食店等重點行業有蠅房間不超過2%,一般單位不超過5%;加工、銷售直接入口食品的場所不得有蠅。

(3)蚊密度:轄區各類積水的蚊蚴陽性率不超過4%。

(4)蟑密度:轄區有蟑房間不超過5%。

(四)檢查督導

1、督導內容:“除四害”綜合防治情況。

2、督導時間:月20-30日之間。

第三階段:年月日至5月31日

(一)階段目標

完善設施,保潔到位,制度健全,鞏固成果,衛生評比,使良好的城鄉環境衛生面貌得以持續。

(二)工作要求

1、完善設施。主次干道按規定配齊垃圾桶,及時更新破損(舊)垃圾箱。主次干道和小街巷等含人行道路面平整。小飲食店、小理發美容店、小旅館等配有消毒水池、消毒柜等固定的消毒設施。

2、保潔到位。落實路段、街巷衛生保潔制度,背街小巷、農貿市場有專人保潔;垃圾及時清運,做到垃圾不落地,垃圾、果皮箱不滿溢,基本無蠅、無鼠。

3、健全制度。要結合實際制定清掃保潔制度、公共場所衛生管理制度、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媒體監督制度、群眾投訴、反饋制度和檢查評比標準和制度等,及時處理群眾反映的問題,定期檢查評比。

4、衛生評比。將衛生單位、衛生小區的評選作為評選文明單位、文明小區的前置條件。在轄區開展衛生單位、衛生小區評選活動,形成一批衛生單位、衛生小區。

5、群眾滿意度調查。隨機入戶調查或走訪過往群眾,了解其對春季環境衛生整潔行動的滿意度。

(三)評價指標

1、完善設施情況:主次干道垃圾箱、果皮箱等設施按要求設置、配齊,周圍清潔、無暴露垃圾,定期消殺,基本無蠅。

2、保潔到位情況:主次干道、背街小巷、農貿市場、房前屋后等重點部位環境衛生整潔:無亂堆放,無垃圾落地,無污水橫流,垃圾、果皮箱不滿溢,溝渠通暢,無禽畜圈養,蚊、蠅密度低,未見活鼠。

3、健全制度情況:各街鎮至少要有4項衛生長效管理制度;群眾投訴或媒體反映的問題有記錄、有問題處理過程的記錄,有結果,有對群眾的回訪,聽取群眾意見;有關資料齊全。

4、衛生評比情況:相關資料齊全,有文件、有表彰、有檢查評比等記錄資料。

5、群眾滿意度調查情況:隨機入戶調查10戶,走訪20人,滿意和基本滿意率應大于90%。

(四)督導檢查

1、督導內容:重點督查設施建設、保潔到位、長效管理機制建設、檢查評比、群眾滿意度等情況。

2、督查時間:5月21-31日之間。

三、組織措施

(一)各街鎮為全民春季環境衛生整潔行動責任主體。負責動員部署、組織轄區內實施全民春季環境衛生整潔行動。

(二)全民春季環境衛生整潔行動以塊為主,條塊結合。區愛衛會各成員單位密切配合,齊抓共管,在本次活動中對各街鎮進行對口指導,落實指標任務。

(三)各街鎮要聘請社會衛生監督員,組織人大代表、政協委員等對“全民春季環境衛生整潔行動”開展監督。

四、督導檢查

(一)督導安排。區城鄉環境衛生整潔行動督導檢查組依據本方案階段目標、工作要求、評價方式,對各街鎮春季城鄉環境整潔行動開展情況進行檢查,評估并通報檢查情況。

(二)抽樣方式和數量。采取隨機抽樣的方式。

篇9

有了工作計劃,我們不需要再等主管或領導的吩咐,只是在某些需要決策的事情上請示主管或領導就可以了。我們可以做到整體的統籌安排,個人的工作效率自然也就提高了。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于個人工作計劃報告,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個人工作計劃報告怎么寫1回首過往,公司陪伴我走過人生很重要的一個階段,使我懂得了很多,領導對我的支持與關愛,令我明白到人間的溫情,在此我向公司的領導以及全體同事表示最衷心的感謝,有你們的協助才能使我在工作中更加的得心應手,也因為有你們的幫助,才能令到公司的發展更上一個臺階,較好的完成各項工作任務。其總結報告如下:

一、人事管理方面

1、認真做好常規工作,包括:優秀員工、工資、升級和其它的核定審查工作;

對廠牌、考勤卡的補辦進行核實查證辦理等等各項工作。

2、人事周報表統計工作。

每周對公司全廠各部門人數進行匯總,對新進、離廠、調動人員進行備注匯報。

3、收集信息,做好人力資源檔案開發與儲備,提高辦公效率。

4、宣傳和培訓工作。

二、行政、辦公室事務、總務方面

1、貫徹執行公司領導指示。

做好上、下聯絡溝通工作,及時向領導反映情況,反饋信息;搞好各部門間相互配合,綜合協調工作;對各項工作和計劃的督辦和檢查。

2、根據領導意圖,起草工作作計劃和其他文稿。

負責公司來往信函的收發、登記、傳閱、批示;做好公司文件的通知、審核、傳遞、催辦、檢查。加強辦公文件、檔案管理。在文件收發上做到下發的文件適時送達有關部門辦理,為公司貫徹落實上級精神、及時完成工作任務提供了有力的保證;同時,檔案管理做到井然有序,隨時為公司查詢服務;加強文字材料的草擬打印工作,能按規定的時間和內容要求完成。

3、協助公司領導,完善、制定公司制度,并執行貫徹公司制度。

4、加強溝通:與員工面對面解決問題,使員工工作有章可循,做到違紀有據可查,使他們了解、支持后勤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并注重后勤質量的提高。

5、能很好地履行崗位職責,辦事效率高。

6、監督、管理、檢查方面:每天對公司各部環境衛生、消防、紀律檢查工作,每次檢查均有書面記錄,有異常情況進行處理。

在檢查中發現的違紀、違規、等各種不良現象及時通知各部門負責人進行處理;為公司加強管理、提高后勤服;認真收集信息,全面、準確的了解和掌握各方面工作的開展情況,分析工作存在的問題,總結工作經驗,及時向公司匯報,讓公司上級能全面準確地了解和掌握最近工作的實際情況,為解決問題作出正確的決策。

個人工作計劃報告怎么寫2一、20x年工作總結:

本人于x年年10月加入公司,至今年年底已有一年多的時間?;仡?0x年工作,我總結如下幾點所做的工作內容:1、淘寶店鋪的銷售包括:下單、售后以及財務核對;2、處理網上客戶訂單和網上確認訂單發貨;3、網上付款包括:支付寶、網銀、財付通以及銀生的入帳和對財,同時處理網上留言;4、維系網上代購,包括代購咨詢、下單、售后以及每個月代購的對帳返利問題處理;5、客戶電話咨詢、投訴、客戶退貨的統講和查詢,特殊訂單的處理。

經過20x年這一年,見證了悠品的成長,自已也在這一年多的工作過程中,鍛煉出了極強的配合、協調力和組織能力,當然過去成為歷史,希望在新的一年里挑戰新的工作新的任務.

二、20x年個人工作計劃:

轉眼間又要進入新的一年——20x年了,新的一年是一個充滿挑戰、機遇與壓力開始的一年,也是我非常重要的一年,來自各種壓力驅使我要努力工作和認真學習。在此,訂立了兩項20x年度工作計劃,以便使自己在新的一年里有更大的進步和成績:

1、制訂學習計劃。

學習,對于客服及銷售人員來說至關重要,因為它直接關系到一個客服人員與時俱進的步伐和銷售方面的生命力。我會適時的根據需要調整我的學習方向來補充新的能量。專業知識、綜合能力、都是我要掌握的內容。知己知彼,方能百戰不殆,在這方面還希望各部門領導給予我支持和幫助。

2、增強責任感、增強服務意識、增強團隊意識。

積極主動地把工作做到點上、落到實處,我將盡我最大的能力完成工作。相信自已會完成新的任務,能迎接20x年新的挑戰.

個人工作計劃報告怎么寫31.在日常事物工作中,我將做到以下幾點:

(1)協助各部門做好了各類公文的登記、上報、下發等工作,并把原來沒有具體整理的文件按類別整理好放入貼好標簽的文件夾內。

(2)做好了各類信件的收發工作。

(3)做好低值易耗品的分類整理工作.

(4)配合上級領導于各部門做好協助工作.

(5)做好辦公用品的管理工作。做好辦公用品領用登記,按需所發,做到不浪費,按時清點,以便能及時補充辦公用品,滿足大家工作的需要。

(6)做好辦公室設備的維護和保養工作,

(7)協助上級做好節假日的排班、值班等工作,確保節假期間公司的安全保衛工作。

(8)認真、按時、高效率地做好領導交辦的其它工作。

在日常事物工作中,我一定遵循精、細、準的原則,精心準備,精細安排,細致工作,干標準活,站標準崗,嚴格按照辦公室的'各項規章制度辦事。

2.在行政工作中,我將做到以下幾點

(1)做好各部門服務:加強與各部門之間信息員的聯絡與溝通,系統的、快速的傳遞信息,保證信息在公司內部及時準確的傳遞到位。

(2)做好員工服務:及時的將公司員工的信息向公司領導反饋,做好員工與領導溝通的橋梁。

(3)協助公司上級領導完善公司各項規章制度。

3.提高個人修養和業務能力方面,我將做到以下三點:

(1)積極參加公司安排的基礎性管理培訓,提升自身的專業工作技能。

(2)向領導和同事學習工作經驗和方法,快速提升自身素質。

(3)通過個人自主的學習來提升知識層次。

我深知:一個人的能力是有限的,但是一個人的發展機會是無限的?,F在是知識經濟的時代,如果我們不能很快地提升自已的個人能力,提高自已的業務水平,那么我們就這個社會淘汰。當然要提升自己,首先要一個良好的平臺,我認為公司就是我的平臺,我一定會把握這次機會,使工作水平和自身修養同步提高,實現自我的價值。

4.其他工作

(1)協助人力資源部做好各項工作

(2)及時、認真、準確的完成其它臨時性工作。

個人工作計劃報告怎么寫420x年對于我來說是一個充滿壓力同時挑戰與機遇并存的一年。進入社會開始工作已經是第四個年頭了,回想這幾年的工作經歷,確實也讓我成長了不少,從一個沒有任何社會經驗的大學生走到現在,全部的經驗教訓時刻提醒我克制自己的莽撞和那顆不服輸的心,但是全部的小成績又在不斷的激勵著我,促使我必須去了解自己、經營好自己。不論我們懷揣怎樣的夢想,實現她唯一的途徑其實都普通得不能再普通,即是腳踏實地的努力,克己求實的發揮。我感謝在成長路上激勵過我的人,是你們讓我羽翼漸豐。在此,我訂立了20x年下半年年度工作計劃,以便使自己在新的環境中有所進步做出成績。

一、熟悉公司規章制度工作流程

熟悉公司的各項規章制度,嚴格要求自己遵守,明確相應的操作流程和匯報審批流程,為今后順利開展工作明確方向;

二、學習業務知識,跟進項目情況

學習公司現有項目資料,了解公司業務范圍和運作模式。目前主要了解《》資料,了解該項目的具體調研情況、開發立項、合作模式,積極掌握項目跟進程度,爭取盡快進入項目角色,為項目順利進行做好準備工作;同時收集了解與行業、項目相關的知識信息,以便更好的補充完善項目進度需求,在項目啟動前努力補給做好準備工作。

三、制訂學習計劃

學習,對于業務人員來說至關重要,由于它直接關系到一個業務人員與時俱進的步伐和業務方面的生命力。適時的根據需要調整學習方向,來補充新的能量。專業知識、綜合能力、都是我們所一定掌握的內容。因此在專業學習方面還希望領導多多給與我支持和幫助。

四、增強責任感、增強團隊意識、增強服務意識

1、增強責任感古人云:“不患無策,只怕無心”責任是分內應做的事情,是一種客觀需要,也是一種主觀追求。

有了責任心,工作起來才有激情和動力。不講責任,不愿承擔責任,不敢承擔責任的行為,必然造成工作上敷衍了事、庸碌無為;隨心所欲、弄虛作假;明哲保身、患得患失;縮手縮腳,無所作為。因此我覺得責任心是做好工作的首要條件,一個正確的出發點會帶動我們很輕松的積極向上,不斷完善自身的專業技能和工作能力。

2、增強團隊意識眾人拾柴火焰高,在團隊精神的作用下,團隊成員會產生互相關心、互相幫助的交互行為,顯示出關心團隊的主人翁責任感,在工作中能夠積極主動的為團隊服務,為團隊補臺,并努力自覺地維護團隊的集體榮譽,自覺地以團隊的整體榮譽為重來約束自己的行為,從而成為公司自由而全面發展的動力。

在加強團隊意識的同時,需要有效溝通,只有正確了解領導意圖的時候才能正確發揮執行力,我們應該努力加強自己的這種團隊意識,通過發揚團隊精神,加強建設進一步節省內耗。

3、增強服務意識很多時候服務意識能很好的幫助我們去了解項目情況、完善項目過程,這是一種積極的主管能動性。

所有項目的市場就在我們的服務意識里,服務意識應該在我們每一位員工心中,我們只有把服務意識轉化為具體的最佳服務,才能打動客戶打開市場。同樣,不僅僅是在業務方面,很大程度上來說日常工作也是服務意識的優先體現,做好各個部門的配合工作也是服務于大家、服務于自我。

以上,是我在新的一年中對自己的要求和計劃,對于我來說這一年是嶄新的,是充滿激情和挑戰的。相信自己會盡快熟悉工作,完成新的任務,做出工作成績。感謝領導,感謝我的同事們!

個人工作計劃報告怎么寫5一、做好固定資產管理,確保固定資產管理準確

加強固定資產管理,一是認真總結和吸取公司固定資產管理的以往經驗,在總結經驗的基礎上不斷完善,二是對公司固定資產進行盤點,準確統計固定資產數量、種類;確保固定資產數量的準確性;三是根據公司關于固定資產使用的規章制度,嚴格固定資產的管理和使用。

二、控制日常資金管理,提倡勤儉節約

勤儉節約是中華民族的額有兩傳統,也是企業發展壯大的重要保障,因此,無論企業發展到何種規模,都必須加強勤儉節約,只有勤儉節約才能更好為企業效益的夯實基礎,具體而言,要不斷加強日常管理成本的控制,一是在日常辦公中,加強辦公物品的管理,倡導勤儉節約,如:結合各部門實際情況對辦公用品實行定量定期發放制、辦公用品包干制等,此外還要大力提倡紙張雙面復印,隨手關閉電源等,養成良好的`習慣,采購過程中嚴格詢價制度,比價制度,物美價廉,三是積極組織勤儉節約的各種活動,通過一些活動的開展,提高全員的勤儉節約意識,從我做起,從自身做起。

三、加強制度的常規化,強化監督力度

制度制定后,重在執行,要做到令行禁止,就必須要有執行和監督這兩把利劍,獎罰分明,這樣才能確保有實效性。結合公司員工的著裝要求,每日定期檢查,每周定期通報,對凡事沒有按照公司規定要求佩戴工牌,統一服裝的員工,給予相應的處罰,同時對于著裝整齊,工牌佩戴完整的員工及部門給予定期通報,納入年度綜合考評和個人評優的重要的內容。

四、大力開展衛生運動,營造良好衛生環境

良好的衛生環境能夠讓員工感到身心舒暢,員工工作的積極性也會更高,反之則亦然,沒有良好的衛生環境,員工的工作心情和工作質量也必然會受到影響,同時,整體的環境衛生也代表著公司企業的對外形象,因此,注重公司衛生環境的管理意義重大,針對目前衛生管理存在的問題,在未來的工作中,一是要建立和完善衛生管理制度,明確衛生管理職責,以部門為單位,部門負責任人為主要第一責任,全面負責本部門的衛生管理,同時制定《公司工務環境評比》細則,對于部門衛生環境進行定期和非定期的檢查,通報檢查結果并公布,二是要全面開展禁煙活動,在公共區域內不準吸煙,設立必要的吸煙區,對于亂扔煙頭的現象,發現一次,通報一次,處罰一次,同時,開展警示活動,對由于亂扔煙頭引發的事故進行宣傳,警鐘長鳴,讓員工認識到“煙頭雖小,后患無窮”。

五、嚴格工廠倉庫管理,加強安保力量提升

篇10

一、加強領導,明確責任

明確食品安全綜合整治工作領導小組組成人員,組織鄉派出所、衛生院、民政所、農業中心、文化中心、中小學校、食品等相關部門和各村迅速組建食品安全綜合整治工作小組。明確整治內容,責任單位,責任范圍,制定實施計劃;明確組織實施方案,開展自查,自糾活動。做好階段性成效的工作臺帳和周報、月報制度。

二、廣泛宣傳,營造氛圍

通過掛標語、宣傳車、分發傳單資料等手段廣泛宣傳食品安全的法律法規,提高生產者、經營者對實施“食品放心工程”的重要性的認識,科學引導正確的消費觀,提高人民群眾自我保護能力。綜合整治工作開展以來,共出動宣傳車20多車次、張貼標語500多張,分發宣傳資料5000多份,形成了全社會重視食品安全的良好氛圍。舉辦食品、藥品安全法培訓班,與工廠、企業、學?,F場簽訂了集體食堂預防食物中毒責任書。通過培訓,增強了集體食堂負責人和衛生管理人員的衛生知識、食物中毒的防范意識,有效提高企業、學校對食品安全的責任感和管理水平。

三、扎實工作,初見成效

(一)加強農資檢查,把好農產品上市關。自開展綜合整治工作以來,我鄉不定期對農業、畜牧業投入品進行檢查,主要檢查了農藥、獸藥、飼料和飼料添加劑。通過多次的檢查行動,大大加強我鄉種植養殖環節的監管工作,遏制食品安全事故的發生。

(二)嚴厲打擊銷售假冒食品的違法行為。針對糧肉蔬菜、奶乳制品、豆制品、兒童食品等10類食品開展“八查”,深入大型商店,強化日常監督。

(三)加強流通環節監管工作。探索實施政府推動、龍頭企業帶動和市場化運作相結合的辦法、支持供銷合作社、農民專業合作社、專業技術協會等提供多種形式的生產經營服務,建立質量安全有保障、服務方便快捷的農村食品安全流通網絡。針對農村青少年和兒童喜歡食用、質量安全有保證、具有一定消費市場的食品、乳制品和兒童食品,開展優質安全食品下鄉活動。同時,強化流通環節的日常監管力度,突出重點,整規并舉,制定市場長效監管措施,保障上市食品質量安全。

(四)加強監管學校、企業食堂食品安全。重點整治全鄉餐飲店、學校食堂以及學校周邊的食品店、流動攤檔,著重檢查食品生產經營單位的衛生許可、從業人員的健康狀況、食品加工經營場所的布局及環境衛生、采購食品及食品原料索證和入庫登記、餐飲用具的清洗消毒、落實食品衛生安全責任制等情況。目前,共出動執法人員50余人次,車輛5臺次,檢查餐飲店10家,整改5家。

四、下一步工作計劃

(一)加強宣傳,提高經營者依法經營意識。運用各種宣傳工具和陣地,全方位、多角度進行宣傳,集中宣傳食品安全工作的意義、宣講國家法律法規,進一步提高經營者的守法意識,營造合法經營的良好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