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大地震的觀后感范文
時間:2023-03-22 03:45:05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唐山大地震的觀后感,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昨天與朋友一起觀看了馮小剛導演的《唐山大地震》。我很喜歡馮導拍的片子,但這部影片讓我最為感動和震撼,我從中看到了馮導在這部影片中傾注了太多的情感和心血,他以一個藝術家的角度再現了唐山大地震后讓人心碎的場景和人們對生命的渴望,同時讓人們深刻的感受到二十多年來,發展中的中國人對于人性與情感的理解和新的詮釋。這部影片從開始到結束我是一直流著眼淚看完的,影片中徐帆扮演的母親尤為感人,一個普通、純樸、善良的女人,一個母親在生與死之間心靈的掙扎,那讓人心碎語言,讓我有種從未有過的心靈震顫,心像被撕裂一樣的疼痛,作為母親我能理解她的痛苦和無奈。徐帆扮演的母親,甚至讓人感到那是發生在她自己身上的傷痛,讓人感到真實而感人,我想明年的大獎應該歸她莫屬。
這部影片看后我想對每個人不僅僅是受到一次教育,它會使人們深思,會讓人們更加珍惜友情,更加愛你的親人,愛你的朋友,愛關心你的人。而且應該帶著孩子去看,讓他們懂得關愛他人,珍惜生命。片尾王菲的歌,有一種平靜、空明、天籟般的聲音,讓我們更加懷念地震中死去的人們,歌曲給影片劃了一個完美的句號。
更多《唐山大地震》觀后感作文:
《唐山大地震》觀后有感 觀后感:唐山大地震 看《唐山大地震》有感 《唐山大地震》觀后感:哭點集結篇 唐山大地震觀后感:撕開傷口 盡情痛哭 《唐山大地震》觀后感:活著真好 《唐山大地震》感想:心靈的呼喚 唐山大地震觀后感 《唐山大地震》觀后感 《唐山大地震》感想 《唐山大地震》讀后感 唐山大地震觀后感:看的不只是電影,是人生
篇2
唐山大地震,想必總所周知,是我們每位國民刻骨銘心的事件。在那場地震我們失去了多少,無法用準確的數據表達,唯一我們清楚的,是對離去的同胞們的悼念。
為了永遠記得離去的同胞,拍攝了一部紀念性的電影,它就以原事件作為名字——《唐山大地震》。講述著以一家為代表,描述震后的生活。它震撼了數千中華人民的心,即使過去數年,但它仍以嶄新的畫面呈現在眼前。
生命是難能可貴,是多么重要。它與一切都截然不同,沒有重復的機會,無論發生什么,它從不會倒退,只會冷漠地繼續向前。由此,僅有一次的生命顯得尤為重要。
然而,一次地震,剝奪了多少個一次,無情地摧殘多少的家庭。在這部電影中,地震帶走了支持一家的父親,留下孩子。不僅如此,兩個幼小生命,只能存活下一個,那是多么殘忍的考驗。當母親選擇了年齡更小的弟弟,無情的巨石壓在姐姐之上,那時,姐姐放棄了希望,緩慢合上雙眼,縫中看著弟弟被救出。
可幸,姐姐沒被死神帶走,被雨喚醒了,被失去重要的人所留下的淚喚醒,沒錯,這是一場血淚般的雨,溶解所有的傷痛與哀傷,抹過所有的哀吼。姐姐無助地站起身,她沒有立刻尋找母親,而是迷茫地在災區徘徊,她該痛恨什么?地震剝奪她的家庭?還是母親剝奪她的生命?她什么都不知道。在她混亂的時候,一對救援者發現了她,是一對沒有孩子的夫妻,他們領養了她,給她一個“家”。但是,這并不是她的家,她的家不在這,可她的家又不久前失去了,她無處可歸。而這對夫妻收養了她,雖不是家,但至少是個歸宿。她就這樣接受了。
地震過去數年了,姐姐和弟弟都長成支撐家的人了。但他們仍未相聚,弟弟不知姐姐還活著,而姐姐則不知該如何面對弟弟,還有母親。
陳舊的齒輪開始重新運轉,姐姐被養父勸服,決定去見過去的家人。姐姐來到一間平凡的屋子前,遲遲沒有按下門鈴,直至母親買完菜回來,母親呆站在姐姐的面前,該是驚訝的表情混雜著懺愧。弟弟走了出來,僅有右手,左臂下垂著。這家人終于相聚了,每個人混雜著無數的思緒,四周沉默著。
篇3
龍門飛甲觀后感
作為一名電影愛好者,我很了解電影的資訊,運作,票房等,尤其我對3D電影非常感興趣。在今年夏天我去影院看了變形金剛3,感覺很震撼,終于體驗到3D電影的感受。伴隨著2010年阿凡達的熱映,3D電影開始風靡全球。阿凡達在中國票房更是突破13億人民幣,而全球票房為27億美元,多么恐怖的一個數字,一個電影就這么給力?~~阿凡達創下了票房神話,位列全球票房排行榜、北美電影票房榜、海外票房排行榜、中國電影票房排行榜、香港電影票房榜第一位,相信在近幾年沒有一部電影可以打破它的記錄。3D電影開始廣泛流傳,但有很多“偽3D”電影陸續上映,打著3D的旗號,卻沒有真正的3D效果。2010年四月份上映的唐吉可德就是這樣一部偽3D電影,這部電影據說投資七千萬,導演信誓旦旦的說票房能過2億,結果最終三千來萬,不僅沒達到導演的預期,反而大賠。這部電影我看過之后就一字:爛!太爛了,劇情差勁,演員差勁,3D更差勁!!中國的電影分帳比例是投資方,影院,發行方,按4:4:2,也就是說投資七千萬,票房1.75億才夠本,當然一部電影不全靠票房,還有電視播放版權、網絡播放版權、DVD、海外銷售,但票房無疑是最重要的。
拍3D電影不是那么容易的事,不僅需要特別的3D攝影機(幾百萬一臺),還需要專門的3D團隊、動作指導,導演徐克被稱為技術控,他為了拍龍門飛甲前期準備了很多,終于在2010年10月份開機了,在今年一月份拍攝完畢,接著進行后期制作,12月15日上映,讓我期待了足足一年多!同事知道我去看龍門飛甲就問我為什么去看,影院還有很多3D電影呢!我說龍門飛甲是中國的第一部3D電影!我想看看中國的3D是怎樣的!就這樣帶著興奮的心情,和老婆一同觀看了龍門飛甲,老婆之前打死都不想去看是的,結果邊看老婆邊笑,面對飛沙走石、海底的氣泡、迎面而來的樹干,老婆都忍不住去抓。真給力真過癮真刺激!看得真值,痛快。劇情也很好,還有點搞笑!老婆說陳坤演得最好!我覺得每個人演得都好!在徐克的調料下,都演技發揮的很好!
3500萬美元的投資,中國的第一部3D電影,龍門飛甲的誕生標志著我國的3D電影已經崛起。2010年11月份開機的大鬧天宮也是一部3D電影,投資三億人民幣,演員陣容強大,包括甄子丹周潤發郭富城何潤東梁詠琪等,這部電影于明年暑期檔上映,值得去看,相信到時我會去影院看的。比龍門飛甲晚四個小時上映的十三釵,相信也給力!期待兩部電影共創神話!十三釵也非常好,但不是3D,我一個無名小卒還沒那么多錢去影院。昨天網上已經有了十三釵和龍門飛甲,給力,下班看十三釵!
中國目前的電影特效小平還有待提高,白蛇傳說光做特效就花了四百萬美元,是目前中國花費特效的最高的電影之一,出品人于東說白蛇的特效四百萬美金,是斯皮爾伯格一年喝咖啡的錢!但卻是中國最高的特效制作費。據我所知,唐山大地震、狄仁杰之通天帝國特效費用是2000萬人民幣,都是特效領先的國產電影。但是好萊塢投資動輒幾億美元,中國比起來真是不行,尤其是特效,像變形金剛3,投資1.95億美元,多厲害,全球票房11億美元,多給力!十三釵的誕生也說明了中國也可以出世界級大片,張偉平和張藝謀是不會讓你失望的。
篇4
關鍵詞:全媒體時代;電影傳播;病毒式營銷
中圖分類號:G114文獻標識碼:A
在21世紀的第一個十年里,全球化進程對我國的政治、文化、社會生活都產生了巨大的影響,我國電影業在世紀之交也開始了艱難的體制化改革。自2004年深化改革以來,民營與外來資本的介入不斷增多,振興文化產業的政策強力推出,中國電影的產業道路在全球化進程和科學技術革命的雙重挑戰下不斷發展,營銷方式也隨著整個社會經濟模式與大眾傳播媒介格局的變遷出現了新的變化。電影“病毒式營銷”誕生的背景審視中國電影業所處的社會傳播大環境,目前還處于變動性很高的轉型時期。早在20世紀后半期,“信息革命”的發生,經濟全球化成為一種趨勢,使社會生產方式和產業結構隨之發生變革,也影響著傳統媒介在社會傳播中的地位、作用和相互關系。在傳統傳播技術的條件下,印刷、廣播、電視三大媒介相互獨立,各霸一方,新媒體的出現徹底改變了這一現狀。伴隨著世界網絡人口的與日俱增,全媒體時代下的新媒介格局已經宣告形成。媒介融合趨勢促使傳統媒介單打獨斗的局面得到改變,傳統媒介與新媒體在競爭中合作、在合作中競爭已成為全媒體時代下的新趨勢。
網絡的出現不僅影響了新媒介格局的形成,其技術革新還促使電影營銷方式的改變。經過短期的發展,互聯網已經從初期的web1.0時代,歷經web2.0時代的P2P技術,革新至現在的web3.0時代。在web2.0時代,P2P技術已經支持點對點傳輸與下載,極大地方便了網民觀看網絡視頻。而如今web3.0技術的更新,不僅使應用程序變得更小、運行速度更快,還可以將其放到任何設備上(PC或者移動電話)運行。更為重要的是,這種技術的更新使得應用程序可以利用社交網絡與電子郵件等進行病毒一般的擴散。根據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CNNIC)在2011年的第27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截至2010年12月底,我國網民規模突破4.5億大關,達到4.57億;互聯網普及率攀升至34.3%。我國手機網民規模達3.03億。手機網民較傳統互聯網網民增幅更大,構成拉動中國總體網民規模攀升的主要動力?!雹偃找媾噬纳暇W人數,讓商家看到了蘊藏于網絡中的巨大商機,網絡營銷隨之興起,并對傳統營銷模式產生了巨大的沖擊。電影行業也看中了網絡營銷的優勢,也應時地將觸角伸向互聯網,開始利用網絡營銷中常用的“病毒式營銷”手段來進行影片的宣傳造勢。
一、何謂“病毒試營銷”?
所謂“病毒式營銷”,就是利用用戶口碑傳播的原理,讓信息在用戶之間自發性地宣傳、遞送,這種快速復制增長的方式使得信息傳播如同病毒一般,成為一種幾乎不需費用的網絡營銷手段。高效傳播加上費用低廉,用戶主動參與加上網友集體被“病毒”注腦,這幾個特點使“病毒式營銷”手段自誕生以來就被電影營銷人員充分地應用在影片的“口碑營造”、“熱點制造”、和“網絡營銷”上。影史上投資回報率最高的美國電影《女巫布萊爾》可以說是運用電影“病毒式營銷”的鼻祖。緊隨其后的《科洛夫檔案》、《第九區》、《鬼影實錄》等電影都通過網絡營銷取得了不錯的效果。在看到中小成本電影初嘗“病毒式營銷”帶來的甜頭后,好萊塢各大制片公司也開始運用網絡來推廣自己的電影。詹姆斯·卡梅隆和克里斯托夫·諾蘭兩位大導演也不能免俗,《阿凡達》、《蝙蝠俠黑暗騎士》、《盜夢空間》等影片都對這一營銷方式進行了充分挖掘,并通過“病毒網站”、“病毒視頻”、“微博互動”、“虛構新聞”、“現實互動”等宣傳手段的運用使“病毒式營銷”得到進一步發展。
伴隨《阿凡達》與《盜夢空間》在中國上映后引發的商業狂潮,兩部影片的美學風格、技術手段與市場營銷方式等都被國內電影從業人員所關注和研究。2009年,新浪先見性地運用web3.0的精神推出了新浪微博,并于2010年在全國范圍內迅速普及,給電影營銷人員提供了SNS人際傳播工具的平臺,推動了電影“病毒式營銷”在我國的實施。從2010年到2011年,多部高票房國產影片的營銷團隊紛紛利用網絡平臺頻出奇招,眾多導演、明星和網民也積極參與其中,使中國電影在營銷手法上亮點倍出,這也更加體現了全媒體時代下的創新精神。
二、“病毒式營銷”成為電影營銷中的重要方式
Web3.0技術的研發大大提升了互聯網傳播的廣度與速度,使上網變得更加輕松與自由。網絡逐漸成為人們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來自某大型發行公司一份未經公布的調查表明,有60%的觀眾從網上搜集電影資訊?!雹谠诰W絡用戶的群體構成中,青少年占據了主體地位。這些伴隨著電視、電影成長起來的網絡一代,既是電影營銷的目標客戶群又是“病毒式營銷”的主要傳播者,這也使網絡營銷在電影營銷方式中更加凸顯了其優越性。由于各類別的社交網站、網絡游戲是這群客戶常出沒之地,網絡與傳統媒體相比更容易獲得較大的受眾覆蓋面?;趯@些目標受眾特點與需求的考慮,中國電影營銷人員也應時地在社交網站上利用人際傳播進行電影“病毒式營銷”的嘗試,在電影的“網絡超市”中運用微博、病毒網站、病毒視頻、論壇、博客、現實互動等為電影宣傳,并且獲得了不錯的效果。
(一)微博互動
作為web3.0時代的產物,微博的迅速流行讓電影營銷人員找到了與觀眾、市場溝通的更直接的方式。由于網絡的主要用戶都以年輕人為主,從用戶需求上考慮,電影的網絡營銷需要更注重趣味性、更講究創意以適應目前人們快節奏的生活。區別于傳統媒體的內容,漫畫、詩歌、微小說、凡客體廣告、戲仿海報等都已經成為微博電影營銷的內容。每條微博的字數在數十字到一百來字之間,可以配發圖片或視頻,使用十分便捷,加上其人際傳播的精準性,不少大導演和明星也都參與其中,利用微博為影片宣傳。這些大導演和明星充分發揮明星效應,利用粉絲群進行影片的信息傳播。如果一個博主擁有百萬的粉絲,那傳播的到達率就可以數以億計,非??捎^。③
馮小剛可以說是2010年使用微博為自己影片宣傳最多的導演。在《唐山大地震》和《非誠勿擾2》上映前,馮小剛每天都會更新微博,跳過媒體直接給關注他的數百萬微博粉絲講述電影相關的內容??梢韵胂螅呐逻@數百萬微博粉絲中只有一百萬的粉絲對這些內容進行轉發,而這些粉絲又將信息傳遞給各自擁有的關注群,那么馮小剛所傳遞的電影信息的到達率就相當可觀。影片《唐山大地震》最后也取得了6.7億元票房的好成績。在電影《西風烈》上映時,導演高群書也帶頭與大批圈內人士一起在微博上對影片進行討論,用微博炒熱影片的知名度。張一白執導的電影《將愛情進行到底》更是充分利用了微博的特色,不僅在影片上映前在微博上展開“微情書”征稿,還結合了時下流行的“凡客體”推出“將愛體”,為影片造足聲勢。“將愛體”推出后,在微博上被網友廣為轉發,如病毒般向各大網站蔓延。2011年票房黑馬《失戀33天》,更是利用微博營銷創造了以小搏大的奇跡。不少業內人士在微博上感嘆:“地球已經無法阻止《失戀33天》了。”如今,新浪微博用戶已經突破一億人,騰訊、搜狐等網站也將微博作為其業務發展的必爭之地。微博營銷作為電影“病毒式營銷”的最主要方式或將成為未來電影營銷的流行趨勢。
(二)病毒網站
網站是推廣病毒營銷的一個常用平臺,不少電影制片方都選擇與新浪或搜狐合作為自己公司出品的影片量身打造“病毒網站”并輔以高頻率的更新。這種利用病毒網站為影片造勢的潮流突出地反映在2010年的賀歲檔影片上。12月3日上映的《大笑江湖》拉開了賀歲檔之爭的序幕,該片不僅制作了影片官網,還與視頻網站新浪娛樂合作,推出電影的專屬網站。在網站的設計上,主創方頗費心思地結合了時下流行的武俠游戲元素,在主頁上設置了“江湖傳說”、“幕后高手”、“賀歲好禮”、“比武大會”、“俠影在線”、“大俠動態”六大板塊,讓網友在點擊動態頁面選項時更有游戲般的娛樂體驗。
此外,片方還在網站上前后推出了11款風格各異的海報,再配上兩首由小沈陽深情獻唱的MV,使得網站一經推出,就得到了網友粉絲們的爭相追捧,點擊率如同病毒蔓延般直線上升。在百度的搜索頻率上,《大笑江湖》最高達到四十萬次。④最終,《大笑江湖》上映一個月取得累計票房15,895元。⑤電影專題網頁和電影主題網站為網絡門戶提供了電影信息平臺,極大地方便了目標消費者對電影進行深度檢索,稍顯不足的是,官網更新比較緩慢,對傳播效果有一定影響。
(三)病毒視頻
視頻網站是電視媒體和網絡媒體的結合。麥克盧漢的媒介后視鏡理論形容每一種新的媒介的誕生都能看到舊媒介的影子。視頻媒體能綜合網絡和電視的優勢,觀眾可以不受電視臺播出的時間限制、隨時訪問電影的花絮、預告片、和電影相關的電視節目。⑥隨著視頻分享網站的流行,為了迎合觀眾的獵奇心理,在電影上映前各種創意十足的“病毒視頻”層出不窮,預告片、花絮還有網友模仿惡搞的視頻等都充斥在新浪、搜狐、土豆、優酷、奇異、56等幾大視頻門戶網站上。其中,熱門影片《大笑江湖》和《讓子彈飛》都將“病毒視頻”做得有聲有色。“兵哥版大笑江湖”、“胖哥版大笑江湖”等“江湖類視頻”都獲得了很高的點擊率?!蹲屪訌楋w》在影片進入宣傳季之后,每周爆出一個花絮,分別用不同的側重點吸引觀眾。在明星陣容、臺詞、男色、美女、導演等方面都有所涉及。影片在上映后還十分有創意地制作了一段觀眾觀影視頻,將觀眾觀影后的反應捕捉下來,各地觀眾觀影后興奮激動的表情和對影片的好評在視頻中被表現地淋漓盡致。這些觀眾的觀影反映要比影片畫面更具說服力,讓人充滿了好奇和期待。網友和粉絲對“病毒視頻”的積極上傳與轉發,也使得影片的關注度不斷攀升。
(四)論壇炒作
“麻匪幫”在網絡上的橫空出世及其帶來的轟動影響力使得電影《讓子彈飛》和“麻匪”成為2010年賀歲檔的新聞熱詞。而論壇作為公共話題的平臺,從web2.0時代開始就積累了較多忠實的追隨者,論壇病毒帖簡短、雷人的草根風格使其在傳播過程中極具感染性。在百度上輸入名詞“讓子彈飛”,僅百度貼吧就有相關主題13000多個,貼子11萬多篇,“麻匪”近6000人。隨著網友在論壇上對影片討論的熱情不斷增長,這個網絡平臺也吸引了電影營銷人員的關注。論壇目前已經成為大制作影片必須占領的一塊陣地,專業的論壇宣傳公司也應運而生,每部影片收費10萬元至20萬元不等,負責發動大量水軍,注冊馬甲,制造話題,并養護帖子,以期獲得吸引眼球的傳播效果。⑦在2011年電影《關云長》上映的時候,“黑水軍”也開始活躍在論壇上并對影片進行大量的負面評價。這些“黑水軍”的觀點是觀眾真實想法的寫照還是自己公司的刻意宣傳或是競爭公司惡意地“潑臟水”還尚待研究。盡管10萬元至20萬元的論壇宣傳費用對一些大片來說是九牛一毛,但對我國大多數中小成本的影片來說,這筆費用的支付還是有些困難的,何況論壇炒作的病毒式營銷對一部影片的票房收益究竟能起到多大效果也還很難考證,論壇的受眾和電影觀眾間的關系也不好確認,因此小成本影片在選擇將論壇作為營銷平臺時需謹慎處理。
(五)Blog影評
自web2.0時代博客的誕生以來,一些專業影評人與網友在Blog中發表的影評或電影觀后感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觀眾是否會走進電影院觀看影片。除了Blog之外,國外的IMDB、國內的時光網和豆瓣網也都成立了電影發燒友社區,擴寬了電影網絡營銷的平臺。國內運用Blog影評將“病毒式營銷”發揚光大的電影無疑首推《讓子彈飛》。影片還未正式上映,數十名國內知名影評人就在第一時間給出五星滿分,如此大規模一致的“交口稱贊”在整個中國電影史上怕也沒有幾個。在影片上映期間,據不完全統計,時光網上的影評超過一萬篇,正面影評較多,共有二萬多人參與打分。豆瓣影評超過3000篇,簡短評論70088篇,正面評價很多,且打分較高,總分9分(滿分10分),共有超過17萬人參與評分。騰訊網也有超過一萬人對電影進行評分,打分為8.8(滿分10分)。網友在網站上對影片的評分、留言和評論都與影片的票房收入緊密相連。那一段時間,關于《讓子彈飛》的新聞鋪天蓋地地搶占著娛樂版頭條,溢美之詞數不勝數。影片最后也毫無意外地在票房上獲得了巨大成功,刷新了中國電影單片票房紀錄,這也成為2010年度中國電影最成功的營銷案例之一。
(六)現實互動
成功的電影“病毒式營銷”活動,不僅需要網絡平臺的媒介基礎,還需要線上與線下的配合,在現實中進行互動。影片《杜拉拉升職記》改編自同名暢銷小說,在不被看好的四月檔期獲得1.5億元的票房,被業界公認為“影片的營銷好于影片本身”。由于電影講述的是發生在職場的故事,導演徐靜蕾與監制張一白不僅有效地利用網絡為影片宣傳,還在線下邀請了13位世界500強企業的人力資源總監和高管擔任名譽編輯,請來電影《穿PRADA女王》的造型師為影片做服裝設計,并打出了“王菲牌”,用一首《將愛》吸引了眾多王菲迷的關注。線上的微博營銷加上線下的名人效應,極大地增強了影片在金融界、時尚界和娛樂圈的影響力。有了這些總監、高管、世界級大牌設計師和“天后”的加入,影片在目標觀眾群體(職場女性)中得到了有效的傳播,知名度迅速提升。
除《杜拉拉升職記》外,電影《大笑江湖》在網絡上將海報、預告片以及主題曲MV相繼曝光之后,影片發行方又特別制作了100萬份報紙發送到全國影院。這些免費觀看的《江湖快報》在設計上鮮明奪目,并用無厘頭的搞笑風格將影片的賣點表現得生動有趣。這種新穎的營銷手段一出現就成為觀眾的熱門討論話題,再加上100萬份報紙在數量上的海量傳播,電影《大笑江湖》在現實中也將“病毒式營銷”手段運用得淋漓盡致。
(七)微電影
Web3.0時代的另一個催生兒“微電影”也運用“病毒式營銷”在2010年引起了很大的關注,并很有可能成為一種新興的電影營銷手段。2010年,一個名為《11度青春系列電影》的行動吸引了11位年輕新銳導演執導系列新媒體短片,其中一部叫作《老男孩》的短片不僅受到青少年的熱捧引發了一波懷舊熱潮,還在網絡視頻市場中提出了“微電影”的概念。微電影又被稱為微型電影,與傳統電影和電視相比,微電影的根本區別在于3“微”(微時、微周期制作、微規模投資)特征,使得過去曲高和寡的單項度的藝術殿堂回歸到了真正具有互動和體驗特點的、人人皆可參與的“草根秀”時代。門檻低、互動性強、傳播范圍廣等特點充分滿足了當下人們追求精神自由和交流體驗的感性訴求。這些極具創意的視頻短片通過病毒式營銷的方式蔓延于網絡,不僅改變了人們對于電影的傳統認識,也進一步影響著網站與企業的營銷理念。
筆者認為,“微電影”與web3.0的關系和當年“潮流電視”⑧與web2.0的關系如出一轍,核心精神都是“媒介融合”及“大眾參與”,因此,也將“微電影”定義為“潮流電影”。從首部“微電影”《一觸即發》,到莫文蔚的《66號公路》再到姜文的《看球記》,可以看出“微電影”的投資商均為廣告主?!拔㈦娪啊痹谶@個層面上說也是一種高級的廣告形式,只是使用了電影的拍攝手法來傳播其廣告商的品牌理念。由于“微電影”是為廣告商服務,也逐漸成為了一種新型的電影融資渠道。網絡觀看的免費性,也使“微電影”中的植入式廣告不易引起觀眾的反感。其區別于傳統電影的3“微”特征也能通過網絡的病毒傳播特點贏得更多受眾。清華大學傳播學院尹鴻教授認為,由于“中國電影的年人均觀影次數僅0.14次左右,平均每人10年才進一次電影院,但《四夜奇譚》卻能夠達到2.1億的點擊率,這是一個非常良好的運作態勢,大大提高了觀影人次”。
基于“微電影”具有以上優勢,筆者認為利用“微電影”進行電影的“病毒式營銷”應成為電影營銷的新手段。例如為一部100分鐘的傳統電影拍攝一部“微電影”(可以是短片、宣傳片或MV的形式),在影片上映前先將“微電影”放到網絡上進行“病毒傳播”。具體操作時還可以與幾大網絡視頻門戶合作,“微電影”的制作方可以將播映版權賣給視頻門戶,或者讓網絡視頻門戶用宣傳平臺來置換。影視制片公司可以有效利用微電影植入廣告的優勢,在與廣告客戶合作時,可以提出將廣告植入在微電影中而減少長片中廣告呈現的方案,進而還能降低電影植入式廣告過多引起觀眾反感的可能性。此外,3“微”特點還能使“微電影”在拍攝時將web3.0精神玩得更為徹底,可以學習當年的“潮流電視”,直接邀請觀眾來參與“潮流電影”的創作,在電影開拍時就把影片炒熱。2011年,多部打著“微電影”旗號的視頻已經陸續推出,web3.0時代新的掘金點或將由此誕生。
三、“病毒式營銷”在中國電影營銷中的利弊
電影營銷是電影產業鏈中所必需和關鍵的環節,是一部影片從制片階段的生產定位、資源整合到發行階段的宣傳推廣、商務合作、版權經營等推動影片作為一個商品產生其價值的全過程。⑨縱觀中國電影市場營銷的發展,經歷的是一個從無到有的過程。中國電影營銷方式的變遷是隨著整個社會由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轉變而實現的。直到新世紀初,我國電影才真正走向了產業化道路,開始尊重市場規律來創作電影。從2002年《英雄》的重金首映禮,到馮小剛電影對植入式廣告的運用,再到2010年“病毒式營銷”和“微電影”的興起,中國電影于8年時間內在電影營銷上的漸進式發展中取得了一定成績,其中不乏一些營銷亮點和驚喜閃現。例如在剛過去的2010年,中國電影不僅在票房上首次突破100億元,躋身世界十大電影市場,在電影營銷手段上也多有突破,既出現了如《讓子彈飛》這樣在營銷成本上首次突破影片總投資額三分之一的影片,又出現了影片推動旅游業發展的現象。可以說中國電影在票房收入外,靠營銷獲得的收入比例已大幅增加。在全媒體時代的帶動下,新興媒介平臺為電影的“病毒式營銷”帶來更多可能性,這個可能性也激勵著電影營銷人員為此進一步挖掘創新思維能力。如果能從電影項目開發的初始階段就對其進行整體、深入、全程的“病毒式營銷”定位,不僅可以有效地規避風險,還能減少資源浪費,創造出更大的利潤空間。
誠然,“病毒式營銷”在電影營銷中具有眾多不容置否的優勢,但網絡作為一把雙刃劍給電影營銷帶來的負面影響也不能忽視。從業者在做電影的“病毒式營銷”時一定要警惕預熱過度引起的反效果,將更多的注意力放在作品的創作本身而不能讓宣傳大于內容引發觀眾的集體逆反心理。此外,大眾審美品味的引導也十分重要,切勿讓電影營銷走向“娛樂至死”的境地。需要特別注意的一點是,電影的“病毒式營銷”并沒有單一固定的模式,手法的創新與多宣傳平臺的靈活運用才是使其保持生命力的核心要素。在未來的發展中,中國電影的“病毒式營銷”要避免走向被等同于宣傳的誤區,宣傳只做到了“營”,中國電影在“營”與“銷”的結合上尤為欠缺。因此我國電影將來在對“病毒式營銷”運用時,必須更加注意銷售的系統化與專業化,爭取在未來幾年內實現中國電影的“整合營銷”和“大電影營銷”。
①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第27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
②王大勇、艾蘭《電影營銷實務》,中國民主法制出版社,2011年版,第57頁。
③中國電影家協會產業研究中心《2011中國電影產業研究報告》,第100頁。
④數據來源:藝恩咨詢 http:///views/a/8857.shtml。
⑤數據來源:藝恩咨詢 http:///588499/。
⑥同②,第60頁。
⑦同③,第100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