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聽的網名范文
時間:2023-03-15 12:10:56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動聽的網名,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每個人都有很多名字:中文名,英文名,筆名,小名,昵稱,網名等等。這些名字都是十分有學問,有意義的。
比如,我的中文名是張蕓。蕓取自蕓蕓眾生,給人一種溫文爾雅,淑女,文靜的感覺。聽我媽媽說,她想讓我因名而異,變成淑女,溫柔可愛。當我聽我媽媽講她給取這個名字原來是想讓我當淑女時,我差點沒跳起來,都笑得我按著肚子直叫痛。一想到我成為淑女的樣子,我就直叫惡心。(大家千萬不要學我喲!因為這是我的專利——竊取專利是非法的喲?。┪业挠⑽拿茿nna,是我爸爸媽媽在我三歲的時候,帶我去一個伯伯家做客時,伯伯收我做女兒,為我取名并辦證的。我可喜歡這個名字啦!取中文諧音為安娜。雖然我不知道這個名字的意義,不過伯伯說這是一個很多明星用過的動聽的名字。我聽了當然喜上眉梢,原來伯伯是想讓我當位明星啊。我的網名是芝紫薔玫歐。是我自己取的,里面包含了四種植物的名稱和一種鳥類的名稱?!爸ァ本褪侵ヌm,代表正氣清遠?!白稀本褪亲狭_蘭,代表永恒的美麗。“薔”就是薔薇,它是英國的國花,給人以優美的感覺?!懊怠本褪敲倒澹韾鄣氖难浴皻W”就是海鷗,代表擁有博擊風浪,永不退縮。怎么樣?這個名字炫吧?我在博客中常用筆名:簡新。發表的我的文章教就要像佳句:"刪繁就簡三秋數,領異標新二月花。”我的筆名就是取其中簡新倆字。我的別名是夢窈。相對于張蕓,大家更喜歡叫我夢窈?!皦簟本褪菈粝氲囊馑?,“窈”取自于窈窕淑女中的窈。就是我夢想當窈窕淑女。怎么樣?可笑吧?大家聽這個名字和意義就知道我一定不怎么淑女,沒錯,我是一個名副其實的假小子。我相信所有的東西都是有源由的,名字也是一樣的。
乖乖!你是不是也發現你名字的意義,源由了呢?
篇2
晚上,我很想看一些有關跨年之類的電視,心中有股說不出的熱情、興奮。我從8點開始看跨年演唱會,內容很精彩,演唱會持續了5個小時,看完的時候已是凌晨,我也幸運地聽到了敲響新年的12點鐘聲,那鐘聲一下一下鉆進我心里——仿佛那一刻,我變了。
新的一年來了。一陣微風拂過我的臉龐。
清早,我迎接新年的到來——那是多么的興奮?。∫驗?,每一次的新年,都是獨一無二的,都充滿了無數的新希望。
伴隨著兔年腳步的漸漸遠去,龍年正悄悄向我們走來,我的心情激動不已,因為即將迎來的是我的本命年。眼看著元旦就要來到,我強烈要求開個“家庭迎新會”,同是屬龍的媽媽也舉雙手贊成。爸爸只得“被迫投降”,他風趣地說:“我這只老鼠也要參加你們龍的聚會?!贝蠹叶急欢簶妨?。
晚上,我們先把客廳裝飾一新,水果、飲料都擺上了,我理所當然成了這次迎新會的主持人。我清了清嗓子宣布:“家庭迎新會正式開始?!笔紫?,我建議每人說一個帶有“龍”的成語,若接不上者,則要表演一個節目,爸爸媽媽拍手叫好。
我先開了個頭:“龍騰虎躍?!?/p>
爸爸也不甘示弱:“龍飛鳳舞?!?/p>
媽媽脫口而出:“龍鳳呈祥?!?/p>
我馬上想到自己的網名:“龍行天下?!?/p>
前面幾輪比賽進行得非常激烈,但最終我因“江郎才盡”,成了他們的“手下敗將”。我只好乖乖認輸,為大家獻上了一曲《新年好》,動聽的歌聲立刻讓大家陶醉在快樂的新年氣氛中。
接著,為了讓爸媽輕松一下,我出了一個字謎:“太陽從地平線上升起——打一字?!边€沒等我說完謎面,媽媽馬上搶答:“是元旦的‘旦’字?!?我獎勵媽媽一個火龍果。媽媽舉起火龍果說:“希望在龍年,我們的事業都能像這火龍果一樣紅紅火火?!?/p>
迎新會繼續進行著,下一環節是對對聯。我先出上聯“玉兔蹦跳去”,爸爸馬上接上了“神龍迎春來”。輪到媽媽出上聯了,當教師的媽媽故弄玄虛:“我要來句難的——剛唱兔歲歌一曲?!币幌蚍磻`敏的爸爸居然卡殼了。他口中念念有詞,卻一下子對不上來。我抓耳撓腮,拿起飲料喝了一口,“哎,可以對飲酒呀!”我馬上來了靈感,對道:“又飲龍年酒一杯”。爸爸豎起大拇指說:“對得好,對得好,我怎么沒想到呢?”我高興得手舞足蹈。
篇3
燕子
昨天(8月1日)看了楚韻老師和閆語老師寫的對王者7期和8期將近30名學生的回憶錄,感覺很真實、很感動,老師們尚能對這么多的學生一一進行回憶和評價,我們又有什么理由不對自己做一個小小總結呢。盡管自己本次面試未能如愿以償,但是對于面試基礎和語言組織能力極差的我來講,在此次面試準備中的收獲和進步是自己必須肯定的,當然這里離不開王者學院兩位老師的辛勤輔導、對題目耐心細致、獨到的講解以及師哥師姐的無私幫助和同學們的寬和包容。下面回憶一下自己在整個考試中的大致過程吧。
一、自我剖析及認識。先對自己做個簡單評價吧:我是一個慢熱型選手,性格踏實穩重,上進心較強,做事認真負責,有時過于追求細節,導致效率相對不高。從小沒有養成讀書的好習慣,對書籍沒有太多的興趣和愛好,所以知識涉獵面較窄,也就更談不上讀書看報時一目十行的本領了。但慶幸的是自己在應試方面的學習能力相對還可以,參加一些考試或競賽之類的測試時通過率還相對較高,在筆試成績方面基本能跨入優等生行列(當然是自命的哦),呵呵!但缺憾的是自己似乎不太懂得生活的藝術和說話的方式,也缺乏幽默感,說話做事過于直白(特別是對自己最親近的人或最關心自己的人更是“口無遮攔”,有啥說啥,當然從內心來講我沒有任何一點點惡意),或許這也是自己多次面試失敗的原因之一吧。所幸的是,在單位和同事交往或和朋友同學相處時我都比較內斂,能以誠相待,謙虛低調謹慎行事,所以和周圍的同事、朋友、同學關系都比較融洽。總之,自我感覺屬于那種“高分(比較勉強)低能”型選手,典型的情商不足。
二、備考過程。從4.13筆試聯考之前的準備到7.21面試結束一共持續了大致四五個月時間吧。備考的過程并不輕松,由于白天需要上班,所以只有晚上的時間可以靜心來學習一會,整個過程中唯一的感覺就是可供利用的時間好少好少。筆試基本上是自己在網上下載了一些題目做做而已。筆試結束后,感覺并不是很好,自我感覺應該基本處于面試范圍的邊緣(也就是要么剛進面,即使不進面估計也在個十來名左右吧)。在筆試結束后經歷了漫長的等待時間(山西基本屬于聯考省份中最后兩三個公布成績的省份之一吧)后終于于5月底出成績了,成績出來發現自己竟然進入面試了(筆試第二)。
由于之前對三人行比較了解,自己對三人行也非常信任。所以在知曉成績之后就迫不及待地報了名氣十足的王者學院。在這里,讓我感覺到了老師們非常雄厚的實力,對每道題目都有獨到的見解和亮點,以及兩位老師因材施教的方法(針對不同基礎和不同特點的學生給予不同的指點和教導,而且非常有耐心),讓我真正感覺到自己的選擇是非常正確的,果然是名不虛傳。
先說一下閆語老師,聲音清脆洪亮、悅耳動聽、實力雄厚、自信滿滿、精力旺盛、對同學們耐心十足,屬于難得的好老師。和閆語老師的交流屬于第二次了(去年冬天跟著閆語老師學習過七天沖刺班,但由于自己基礎太差太差,只能名落孫山,但老師的實力和對我的耐心開導是永遠都無法忘懷的),由于自己的失利感覺很對不住老師的耐心講解,以至于在這次報名王者學院時也有一點點的顧忌,總覺得無臉再次面對老師,所以就換了個網名,沒想到在上完一節課后還是被老師發現了,當然能感覺出老師沒有任何嫌棄我的想法,反而更加地關照我,希望我能有更多地進步。
對于一代名師楚韻老師,雖然聲音不如閆語老師清脆響亮(這僅僅是我的第一反應,希望老師別生氣哦),但真的是才高八斗、學富五車,除了佩服還是佩服。老師對每一道題目的解讀那絕對是獨一無二的,而且任何題目老師都能挖出亮點,聽老師的講解真的是一種享受,受益匪淺,百聽不厭啊,真希望能一直聽下去!另外,楚韻老師是一位對學生感情極深的老師,從其他同學的一些點滴細節上可以很明顯感覺到她既是一名良師,更是一位益友。
對于自己,老師們的評價是有很大的心結。的確,由于自己的基礎較差,且失敗的次數較多,所以從內心來說的確是有較大的自卑,而且總感覺面試就是自己難以邁過去的一道坎。所以在學習之初自己總覺得無話可說,無法開口,語言用詞極其匱乏,但到學習后期,在老師們的耐心開導和自己的不斷努力下,至少每道題都可以完整答完,偶爾也能想到一兩個與眾不同的點。所以慢慢地也對自己有所信心了,甚至有時候也會盲目自信一下。但是盡管如此,考試結果仍然不盡如人意,面試成績80.93,基本處于考場的平均水平(最高84+,最低77+),但這個成績從縱向與自己之前的成績來比,也是比較滿意的了。當然,我們需要追求的是不斷進步、更多成長,所以以后進步的空間還有很多很多,需要自己繼續不懈努力。
篇4
原來,天上真的會掉餡餅。
3月初的某一個下午,我在百盛對面的STARBUCKS見到那個自稱是驛澤的男人。他身著一套淺灰色的西裝,頭發整齊而服帖,握手時我慶幸他的掌心十分干燥。他要了一杯拿鐵,而我向來只喜歡膩人的摩卡。對著他微笑時我在心里嘲笑自己的無聊,不過竟還有些莫名的愉悅。
媚媚,你和我想像當中有些差別。
???哦。也許吧。
我發現他的聲音和電話里一樣動聽。只是,雖然我已經在電話里習慣他稱呼我媚媚,不過頭一次面對面的叫似乎還是有些無法適應。媚媚?那丫頭怎么會想到起這么一個別扭的網名,聽起來十分不順耳,有被人占了便宜的感覺。不過似乎也不能怪媚媚,她壓根就不知道這件事,誰叫我一時貪玩呢?
我想,我應該先介紹一下我們的媚媚。
媚媚是和我一起租房子的女孩,換句話說我們生活在同一屋檐下,并且長達兩年,感情深厚。她是個自由撰稿人,總是沒日沒夜地寫那些文字,或登在某一小報的專欄里,或出現在某一本著名雜志中,那些零零散散的稿費集中起來竟也相當可觀。半年前,媚媚在上海一家報社的副刊上開了個專欄,專門寫一些情感故事,并且死心塌地地用著同一個男主角的名字,驛澤。由于那些好心的編輯總是寄來一張又一張報紙,所以我也在空閑時讀全了她那個專欄的所有故事。有一次我忍不住問她,你怎么老用這拗口的名字?媚媚神秘兮兮地搖晃她的腦袋,笑嘻嘻地說要保密。于是,驛澤成了一個謎。
驛澤,驛澤。讀了半年多的驛澤,我發現自己對這個男人異常熟悉,甚至懷疑是否真有這么一個叫驛澤的男人。一個月前,在一個大白天我接到一通電話。電話那頭的第一句話是,我是驛澤。如果是在夜晚,我會以為自己在做夢,可是電話確實是在白天打來的,我想我總不至于白日做夢吧。
他說他叫驛澤,于是我立刻想到了媚媚。媚媚那時正在被窩里夢游蘇州。我完全可以叫他稍后打來,或者告訴他他要找的人現在不在??墒钱敃r我的反應竟是鬼使神差地告訴他,我就是媚媚。
這的確是有些無聊的一件事,而且還有點惡作劇的味道,像是小時候偷偷拿來母親的口紅樂顛顛地在額頭點上一點,然后似乎自己就成了世界上最漂亮的小公主。不過后來我想,這個他肯定也是在干一件無聊的事,難道他說他是驛澤所以他就是媚媚故事里的驛澤了嗎?
可能是生活過于平淡,或者是出于好奇,我對這件無聊的事竟起了那么點不大不小的興趣。于是我重新裝了一部電話,然后把新號碼告訴了驛澤。我得意于我對游戲的敬業,不然如果穿幫了那還有什么好玩的?
起初,我和驛澤的話題經常圍繞在媚媚所寫的那些個故事里。
你怎么總用驛澤這個名字?
瞎起的。
我還以為你認識我。
怎么可能呢?
故事寫得很不錯,我每期都看。
哦,我也覺得很不錯,呵呵。
顛來覆去的這幾句話讓我們都漸漸感到無聊,于是我們開始聊些其他的東西。聊其他東西讓我感到輕松無比,總算不用再假裝媚媚,我可以告訴他我喜歡卡拉揚指揮音樂時的那種神情,喜歡向日葵面朝火球的傲然,喜歡清脆的蘋果和冰豆漿……他說我們有些相似,卻又不太一樣。我笑著說,誰和誰會一樣呢?
電話交流經常都是在深夜,白天要面對的只有繁重的工作和壓力。驛澤說,我本以為你們這些作家都喜歡在半夜寫東西。我心想,的確是啊,親愛的媚媚正在她屋子里寫她的長篇小說呢。但是電話里我只能對驛澤說,我是很壞的,經常在上班時偷偷寫些故事賺取外快。然后我就聽到驛澤在電話那頭爽朗的笑聲。
一個星期前,驛澤對我說,媚媚,周六下午我在STARBUCKS請你喝咖啡。我心想,這個男人可真自我,他至少該用疑問句而不是陳述句。不過如果他和所有的男人都一樣的話,恐怕我早對這游戲失去了興趣。
驛澤,你真的叫驛澤?
他啜了一口咖啡,不緊不慢地對我說,需要看身份證?
我理所當然地搖頭,我能提出那么俗氣的要求嗎?再說,他不是驛澤還更好,反正我又不是媚媚。
3月的陽光十分溫和,坐在2樓貼近落地玻璃的座位恰好可以享受些許暖意。大街上車來車往川流不息,對面的百盛更是熱鬧非凡,只是一切似乎都很遙遠,一塊玻璃隔絕了所有的嘈雜。我的身邊只有漫溢的香氣,和一個高大而干凈的男人。我們時而閑扯幾句,時而沉默無語,像是一對老朋友,在繁忙之中享受一刻靜謐,默契而溫馨。
不知怎么的我忽然想到媚媚,心里有一瞬間的真空。
驛澤,我的真名叫白末。既然都見了面了,以后就不要叫我媚媚了。
分開的時候,驛澤說了一句很俗套的話。末,我們還真挺有緣分的。
我的眉頭皺了皺,隨后又舒展開來。他叫我末讓我很高興,所以我也就暫時管不了那俗套的話語了。
走在回家的路上,我心里總有一個問題在不停打轉,如果媚媚知道了這事,會如何?
我沒有把這件事告訴媚媚。
媚媚依然繼續她日夜顛倒的寫作生活,而我也自然是朝九晚五毫無變化。不過驛澤倒是變了。自從見面之后,驛澤似乎不再常??疵拿膶懙墓适拢辽俨辉俸臀姨崞?。我想,或許是因為媚媚已經不再神秘,于是驛澤便失去了興趣,就好像我如今也對媚媚故事里的那個謎失去興趣一樣。
我和驛澤開始逐漸滲透彼此的生活,像是一件自然而然的事情。沒有預備,就已經起跑。我們在不同的跑道偶爾相望,我希望他加入我的跑道,可是或許他也是同樣的想法。在等待中,兩條跑道依舊平行,可是我想,總會交錯的。
那天晚上,我正在和驛澤通電話,媚媚卻敲開了我的門,于是我只好先將電話掛斷。媚媚一副無精打采的樣子,平時這會兒她可都是精神奕奕地猛敲鍵盤。3月的天氣還有一些微寒,于是我讓媚媚鉆進我的被窩。她唉聲嘆氣地埋怨,看來我是找不到他了。
我沒有說話,我知道媚媚一定還有話說。
你知不知道我為什么總用驛澤這名字?其實我小時候在上海住過很久的一段時間,10多歲才隨全家搬去了南京。住在上海的時候隔壁有個小哥哥,我們經常是形影不離,那時大家還開玩笑說我們是什么青梅竹馬。后來,我們家去了南京,就和他失去了聯系。他名字就叫驛澤。我是想啊,說不準他還住在上海,說不準他經??茨欠莞笨?,說不準他會對我的故事很好奇然后就來找我,可是都這么久了,一點消息都沒有。前陣子倒是有個叫驛澤的發電子郵件給我,可是那不是我要找的驛澤。唉,看來是找不到了。
青梅竹馬?兩小無猜?還真會有這樣的事?我當時覺得有點暈,不過看看身邊的媚媚一本正經的模樣,我想大概是真的。
媚媚唉聲嘆氣了一會,又一骨碌爬起來去寫作。我瞪著天花板,心里變得十分慌亂。驛澤,會不會就是媚媚要找的驛澤?不會這么巧吧??墒侨f一真的是呢?我這不是棒打鴛鴦嗎?不對不對,他們小時候那些事能算什么愛情。
一晚上,我翻來覆去地睡不著,第二天頂著黑眼圈去上班的路上忽然醒悟,驛澤在不知不覺中溜進了我的心里。
焦灼了幾天,終于忍不住和驛澤見面。
我在CK酒吧門口等了5分鐘后見到了驛澤。他一見我便摸我額頭,我有些遲鈍地原地不動。他問我怎么幾天不見忽然如此憔悴,一副病懨懨的模樣。我心里恨恨道,還不是為了你嘛。嘴上卻只能說工作太忙。他說外面風大,便擁著我進了酒吧。驛澤的動作十分自然沒有絲毫做作,直至找到位子坐下后我才驚覺剛才的溫暖。
天南地北地聊上一會兒后,我旁敲側擊地切入正題。得到的答案令我十分沮喪,因為我幾乎可以確定驛澤就是媚媚小時候的那個小哥哥。一只鼓脹脹的氣球忽然被戳破了,頃刻間癟了下去。
抱著最后一線希望,我問他,驛澤,你說如果小時候的那個小女孩忽然又被找到了,你是不是還會喜歡她?其實嘛,你們小時候只是鬧著玩而已。說完話,我嘿嘿地干笑幾聲。
驛澤若有所思地望著我,很堅定地說,會啊,如果真再碰上那可是天大的緣分了,當然要珍惜。
酒吧里光線昏暗,絲絲黯淡滲進了心里,像是蒙上了一層灰。如果我不接那個電話……可是如果永遠都是假設。我對自己說,我不想告訴驛澤關于媚媚的事??墒切牡咨钐幜⒖逃幸粋€反駁的聲音,如果不說,那么我會一直不安,像是一根刺扎在那里。
喝光了驛澤為我點的冰水,我不顧他的反對要了一杯深空轟炸。烈酒讓我頭暈目眩,恍惚中被一雙有力的手臂緊緊地圈住,我聞到淡淡的煙草味和清爽的剃須水的味道。
我醒來的時候是在自己的臥室里。屋里燈火通明,驛澤坐在凳子上,而媚媚坐在床邊。他們沒有說話,他們都看著我,他們的眼睛里都有些異樣。我想,這下游戲結束了。
媚媚說要幫我準備點吃的,于是先行走出了房間。驛澤目不轉睛地看著我,似乎要看穿我的心,讓人不寒而栗。沉默,長時間的沉默,我不說話,他也不說話??諝饫锏难鯕馑坪踉絹碓较”。屓擞兄舷⒌母杏X。我忍不住,于是我說,驛澤。可是喚了他名字之后,我卻又什么都說不出了。
末,我在生氣。謝天謝地他總算說話了,我本以為他要說媚媚的事,可是他卻責怪起我醉酒的事。在接受批評的時候我覺得有些迷糊,難道他還不知道媚媚的事?可是怎么可能呢?
我正不得其解,媚媚端著一碗香噴噴的皮蛋粥走了進來。走到我跟前時,媚媚裝出一副兇惡的模樣,俯身在我耳邊低語,我那青梅竹馬總算是找到了,可惜被一個壞女人捷足先登了,你說怎么辦呀?看她調皮的語氣,我心里頓時松了一口氣,悄悄對她說,那你就把驛澤和壞女人的故事寫出來賺點稿費唄,也算是意外收獲啊。
媚媚走了后,我終于發現驛澤眼底隱隱約約的笑意。他端過皮蛋粥,低頭一邊攪拌一邊說,末,我宣布我們正式成為戀人關系。
這個男人怎么永遠都只會陳述句?我假裝不甘心地嚷嚷,才不呢,先前你不是要珍惜你小時候青梅竹馬的緣分嘛。
唉,那會兒我還以為你就是那個小丫頭呢,只當你在套我的話看我還記不記得小時候的事。說完,驛澤舀起一口熱乎乎的粥很無辜地看著我。我再也忍不住咯咯大笑,欣然接受他的服務,舒舒服服地靠在床上享受著一口又一口的美味。
篇5
[關鍵詞] 奧斯卡;中國電影;審美原則;電影語言國際化
一、張藝謀沖擊奧斯卡影像獎的艱難路徑
奧斯卡,是夢幻或是夢魘,揮之不去的悲喜情,一直縈繞在國人心中。奧斯卡是電影中的“奧運會”,它除了藝術本身有較高的含金量外,其文化含義、商業意圖、政治影響遠遠大于電影評獎本身。在法國的金棕櫚獎、意大利的金獅獎、德國的金熊獎、瑞典的金豹獎中,唯有美國的奧斯卡顯得那樣珍奇,它就像一朵帶刺的玫瑰,既嬌艷又生畏,讓人在摘取時常帶著一絲懼怕。當下,國際之間的文化交流日漸頻繁,在前蘇聯解體的情況下,世界各國誰將成為新的霸主?電影藝術在疏導各國意識形態領域的思想時起著隱逸的作用。新格局下的世界不再是大面積的戰爭侵略,文化與藝術這些被喻之為“軟實力”的東西,猶如一把利劍,直逼人咽喉。美國當代學者穆塞爾?亨廷頓將各國文化的競爭,看作是“一場看不見硝煙的戰爭”①。作為最具有文化象征意義的電影,其就成為世界的“眾矢之的”,去爭奪奧斯卡影像獎就決不是無關痛癢的,它直接關系到國家利益、民族自尊和生存空間的拓展等大事。
自從以中國北京為其歷史文化背景編導的那部《末代皇帝》在奧斯卡頒獎晚會上一舉奪得最佳影片獎后,中國電影文化終于有機會問鼎奧斯卡,引起世界影業專業人士的注目。不過,執導該片的導演不是中國人,而是意大利導演戴維?拜恩,他那“威尼斯式”的浪漫思維,對中國清朝文明還略帶點揶揄的攝影鏡頭,其實離儒學為本的漢文化相去甚遠。1987年,同樣是代表中國主流文化的《紅高粱》,也被擺在了奧斯卡的評獎桌上,6 000多奧評委員對由張藝謀所執導的這部帶有濃郁西北文化色彩的影片贊譽有加。那些火紅的高粱,黃黃的土地,彪悍的村夫,合著那場在野地里的鏡頭,都是那樣的真實,酣暢淋漓地將中國西北的本色展現給奧斯卡,遺憾的是該片只被評委們走了一下過場,提名為最佳外語片獎未果。掀起華人進軍奧斯卡的熱浪未滅,1900年,張藝謀又以《菊豆》再掀波瀾,影片講述一個被壓抑的村姑不甘淪落的故事,這部印著濃郁中國封建符號的影片,博得奧評委持博愛、自由、人權思想的西方人的一致擁戴,該片被推上了評委席,獲最佳外語片提名??墒?,張藝謀的兩度征戰都鎩羽而歸,世界媒體撰文以“排擠異域文化”“搞種族歧視”的犀利語言在報刊披露。時隔一年,1991年的奧斯卡,張藝謀的《大紅燈籠高高掛》勇搏激流,在一千多部影片中沖出重圍,第三次凸顯在奧評委的眼前,其結果仍然是“虛晃一槍”,落得個奧斯卡最佳外語片提名后又無名下臺。
經由多次失敗后,中國媒體懷疑奧斯卡影評的國際性和公正性,其間除了文化的差異、語言思維的不同外,更多問題反映在:奧評委個人的審美習慣和文化色彩的對峙上面。美國的一位學者在評論如何做好公正時有一段精辟的話:“我們在考慮公正的時候,必須從我們各種特殊的身份中抽身出來,如,德國人肩負著一種彌補大屠殺的責任;美國人肩負著糾正奴隸制和種族隔離制度之不公正的特殊任務。”②張藝謀出生在西北,“老陜”的文化背景和深厚的攝影技術,使他多次在國際樂壇上獲獎,可就是與奧斯卡無緣。畢業于北京電影學院攝影系的張藝謀,竭盡全力地打造國際化的電影語言,深入研究奧斯卡影評的游戲規則,將中國的儒學與西方的哲學融為一體,在力爭國際電影話語權的同時,也使國內媒體一度陷入迷茫,面對他那些越來越看不懂的電影思維和語意,網評、報論連篇累牘,有人毫無掩飾地說:“你到底是在向西方販賣中國傳統文化符號,還是在向西方媚俗?還是徹底投降?”③
1995年,身心疲憊的張藝謀在幾經折騰后已對奧斯卡評委們不再感興趣,他所拍攝的《搖呀搖,搖到外婆橋》,是一部講述舊社會黑幫感情糾葛的影片,該片敘述故事的方式和創作理念與香港導演吳宇森殊途同歸,被媒體惡評一陣后又被搞到奧斯卡評委席上了,同樣的最佳外語片獎提名,同樣的失敗結局,啼笑皆非的張藝謀已無話可言,他也無力反駁。繼后,他的《圖蘭朵》《千里走單騎》《十面埋伏》《英雄》《滿城盡是黃金甲》等電影,都以較高的水平彰顯了這位國際大師的實力。2008年的奧運會主題宣傳片,開幕式上奧委會主席洛克驚嘆張藝謀不凡的藝術設想,他感慨:“這是一個無與倫比的開幕式!”張藝謀終于在苦澀燥熱的內心,感到一絲清涼。
二、李安――要讓中國的名字在柯達劇院留聲
有人將張藝謀的失敗歸咎為東、西文化差異,于是,研究西方人的語言和思維就成了中國導演首當其沖的大事。破解奧斯卡,就得讀懂以美國人為主導的歐洲文化,學會他們電影的敘事方法、語言表達方式、審美習慣、文化內涵、以及隱含在電影當中的意識形態。李安――臺灣導演,正是突破了上述關口,才登頂奧斯卡,成為華人引以為榮的惟一驕傲。2001年,李安的《臥虎藏龍》攪動了奧評委的心弦,該片秉承中國文化的精髓,周潤發等演員將中國的竹海、劍術、武打、服飾、人性的儒雅、仗義行狹氣節,演繹到極致,為本片獲得10項奧斯卡提名,最終獲得最佳奧斯卡外語片獎,是對外語言獎項所設70年來首次頒發給中國人。李安深諳美國文化,24歲移居美國,在伊利諾伊州立大學戲劇系獲得學士學位。隨后,他又在紐約大學獲電影制作碩士學位。
李安雖然長期留居美國,但他的言語和行為思維始終是東方式的,他坦言:“中國文化對我來說是一種根深蒂固的東西,不單受臺灣早期文化的影響,更受家庭與各方的影響,雖然我在美國居住了14年,但思想和情感是很中國的?!雹芾畎苍谧x書期間,在美國學生中具有東方清秀、儒雅的做派,舉手投足都為在校女生所傾羨。1985年,他的畢業作品《分界線》因夾雜著東、西文化的要義,被學校多數評委看好,獲紐約大學學生影展最佳影片、最佳導演兩項大獎。他的導師預言:“我的學生終將會為世界所震驚?!弊叱鲂@的1990年,他的《 推手 》在影壇引起專業人士的注目,該片講故事的方法完全是美國式的,思維跳躍,蒙太奇銜接獨特,鏡頭干凈,畫面優美,音樂厚重……他用類似太極拳的方法,將一位中國老人生活在美國兒子家的生活情態和細膩的內心感受,講得娓娓動聽,為影片贏得亞太影片展的最佳影片獎,距離沖擊奧斯卡獎僅一步之遙。1995年,英國女作家簡奧斯汀的小說《理智與情感》叩開了李安的心,他不懼這部小說被電影多次翻拍的危險,用一個東方人的手法,詮釋了這部文學的精彩。其中的人物構思、畫面處理、音樂創作、劇本剪輯、攝影技術都超越了以往他的電影思維語言,在奧斯卡評委會上,一共獲得七項提名,最終以最佳編劇獎首次問鼎奧斯卡,隨后是他的《臥虎藏龍》獲獎。
在《臥虎藏龍》獲獎后,李安沒有沉迷于成功的喜悅,他在思考一個問題:中國人就真的不能夠獲得那最令人激動的導演獎嗎?作為執導過多部精彩影片的國際性導演,他思索著如何去理解不同膚色――那些白色人種的思維方式,他們的審美標準到底在哪里?中國人怎么能夠在跨文化的語境下進行文化的交流與傳遞?跨文化交流不單單是一個電影中的藝術現象,它已經觸及了國與國之間許多實質性的問題。有位學者認為:“跨文化溝通能力是溝通能力的一種延伸,兩者的定義大同小異,惟一區別在于,跨文化溝通能力特別強調‘情境’脈絡的重要性。這種情境脈絡的強調,除了重視人與人之間互動的有效性,也很注意人與環境之間的互動與雙方文化的認同。因此,跨文化溝通能力可以定義為互動者談判意義(cultural meanings)。”⑤李安的路還在腳下延展。
1997年,李安按照美國西部片敘述故事的方法,將他執導的《冰風雪》放在美國一個小鎮,故事敘舊、手法牛仔、荒漠與濃情交錯、美女與英雄迭置、推拉鏡頭、雙人鏡頭、西洋景、閃回、前閃等妙手珠連,就是缺乏了些狂野與粗糲,使該影片未能引起媒體和評委的足夠重視。1999年,《與魔鬼同騎》呼嘯而來,該片描寫了美國南北戰爭,敘事的手法為美女喋血街頭的場景,無與倫比的優美風光,堪稱一流。但是,美國人不喜歡一位華人去講述他們的歷史,奧評委們更是小瞧了中國人對美國文化所把握尺度的準確性,影片再一次功虧一簣。2003年李安在《綠巨人》中吶喊咆哮,借影片來宣泄激情,他企圖在科幻片中找到一絲慰藉,一樣的失敗,一樣的迷茫與苦楚。直到2006年,他的《斷臂山》問世,一位奧斯卡舞臺上的東方巨人才重顯其威力?!稊啾凵健分辽購膬蓚€層面上滿足了奧評委的心理。其一,“同性戀”主題,正好當前美國家庭婚姻出現的人與人之間的信賴危機,家庭危機,社會動蕩,甚至民權運動,行為自由,顛覆傳統習俗相對應。其二,大片的綠色森林,浪漫的吉他,優雅的情調,西北牛仔的著裝等,都與真正意義上的美國相去不遠,它給觀者提供了一個精神上的“幽谷”,一個逃避現實的世外桃源。李安再度躍起,一舉摘得奧斯卡最佳導演這個盼望已久的獎項。
三、張、李二人在奪得奧斯卡大獎后留下的思考
回顧中國軍團進軍奧斯卡走過的艱難路徑,回眸所留下的依稀腳印,我們深感悲喜交織,成敗參半。中國盡管有像李安、張藝謀、陳凱歌、吳宇森這些具有國際影響的導演,但所取得的成就卻寥寥無幾,且奧斯卡獎項的內容狹而窄,最佳電影獎這個最具分量的獎項一次都沒有。我們要坐下來認真思考,認真去研究美國主流文化所需要的東西。奧斯卡誕生于美國,這項游戲規則既然由他人所定,我們不妨找到問題的途徑,以使自己不會因多次跌倒而失去摘冠的機會。
(一)思維上的差異
中國文化以儒學為本,講究事態的平和方正,思維趨于內斂,一幅太極八卦圖,形象地說明中國人的思維模式。西方以基督教文化為宗,強調救贖與征召,開拓進取,求新尋奇,思維呈十字架形,圣教徒胸前掛著的那枚十字架徽章道出他們思維的迥異。思維方法的相異表現在電影上的敘事、語言、生活習俗、審美原則、倫理道德等諸多方面的不一樣。中國電影敘事情節發展緩慢,故事的線條進程有點像蘇州園林“曲徑通幽”,很難一目了然地讓西方評委明了電影的語意。中國電影的語序及敘述的方式要進行系統的研究,所表達的主題和專業語匯要做深入仔細推敲。我們在這方面的突破不妨借鑒中國漢字改革的經驗。眾所周知,中國文字由甲骨文演變流傳至今,是一個艱苦蛻變的過程,從甲骨文、金文、小篆、隸書、楷書、行書歷經千年。1951年,總結近百年特別是“五四”以來有關漢字改革的研究成果,指出:“文字必須改革,要走世界各國共同的拼音方向。”由繁體到簡體,由八股文到白話文,日顯其實用性和審美價值。同理,電影的出路何在?沒有人去深究中國電影“要走世界各國共同的方向”問題,對中國電影角逐奧斯卡獎敗北這一事態的關注度也不夠。國產影片要力博蒼穹、逐鹿國際影壇,只依靠少數藝術家未必顯得有點形單影只、難當重任。如何改變中國電影的敘事方法和電影語態,這不僅是一個專業的學術課題,同時也是對中國文化如何與世界文化接軌的國際化戰略思考,值得深究。
(二)文化上的差異
美國文化源于英倫文化,與歐洲古希臘、古羅馬時代的文化相去不遠。中國文化源遠流長,各種文化含因相互疊置交錯,漢代、唐代、宋代、元、明、清都各有其不同的優秀文化品種,唐代的詩,宋代的詞,元代的雜劇,明代的戲曲,清代的小說等,無一不在閃現著中國文化的光輪。據此,在電影語言表達上,會因時代的不同而顯得另樣,人物的語態、服飾、布景、飲食乃至生活習俗、人物性格特征均發生變化。美國文化相應簡潔,200年的文化歷史清晰可辨,面對中國電影中的唐朝恢宏的歌舞,元朝驚險的雜技,清朝男人的長辮等,老外未必能夠搞懂,誤解與誤判是自然。為了揭示中國封建社會對婦女精神的迫害、對人性的壓制,張藝謀電影語境下的《菊豆》的紅杏出墻,《紅高粱》鏡頭在地里的野合,《大紅燈籠高高掛》中表現的妻妾成群等的性道德意識,與基督教為信條的奧評委的思想相抵觸,與社會倡導的對男人的規范、對女人家庭觀念的要求、對婚姻的詮釋等社會問題相違背,所觸及的道德底線一定程度左右了評委公正的評判。當然,問題還不僅在此,力圖沖破中國封建思想對婦女的壓制與束縛,只憑借電影藝術是不夠的,這種呼聲勢必顯得及其微弱單薄。
(三)美國人的優越感
美國是一個極具有優越感的國家,自前蘇聯解體后情況更是如此。惟我獨尊,恃才放曠,我行我素在美國人的骨子里體現出來。掀開美國這個國家的歷史不難發現,具有英倫文化遺傳基因的美國,最初的人民來源于英國殖民者的對外擴張。1620年,英國具有冒險精神的第一批清教徒搭乘“五月花號”遠洋輪渡來到北美,他們手持英王亨利七世的“特許狀”,到達美國腓尼基亞洲開墾荒地,企圖將這個只有原始印第安人居住、雜草叢生的蠻荒之地建成一個極樂園。他們遠離英國的管轄,由于受老的英教皇的統治,秉承著“上帝的使命”。美國的先賢多以為他們是“上帝的選民”,肩負著改造社會的重任,拓展地盤、宣傳教義、同化其他民族的三大任務,自始至終橫貫美國歷史,左右他們的政治、經濟、文化、外交,等等,一種與生俱來的優越感油然而生。
在好萊塢所有獲獎影片里,美國精神和國家意識形態圍繞上述線條展開,對于電影的主題、人物的造型、內容的表達、社會風尚、倫理道德等諸問題,都高于其他國家。由此出現影片中標準的人物形態:男性高大俊美,威武彪悍,女性窈窕婀娜,身段修長,面部具有古希臘雕塑般的輪廓。克拉克?蓋博、英格麗?鮑曼、加利?格蘭特、奧黛麗?赫本、格雷高利?帕克、伊麗莎白?泰勒、托尼?寇蒂斯、瑪麗蓮?夢露……好萊塢明星從性格到身材、人品到氣質都為人們做出了模型。與其相比,在美國人和歐洲人的眼里,亞裔人種的猥瑣、拉丁族群的野蠻、西非黑人的暴力、印第安人的愚笨常常被異化,大有“種族歧視”之嫌。帶著這種“固化”的定型思維,奧評委對異族文化電影不是抱著獵奇的心態,就是持有不屑一顧的思想。我們翻開歷屆奧斯卡最優秀影片的獲獎記錄,除了少數最佳影片為英國所獲(《阿拉伯的勞倫斯》1962,《烈火戰車》1981,《甘地》1982,《角斗士》2000),其余影片均為美國導演。美國電影文化的偏執與保護主義可見一斑。
行筆至此,我們可以清晰地看到,中國電影要想在國際影壇有所表現,在奧斯卡電影獎項中實現其重大的突破,還要尋求社會諸多的力量支持,爭取學術界更多的學者和專家的關注。中國文化曾經對世界文化的發展起到了促進和推動作用。當下,有13億之眾的中國人,與獲得奧斯卡獎項的比例數,極不協調,這種尷尬有點類似我國在世界科學諾貝爾獎上獲得的獎項一樣,寥若晨星。中國電影立足國際舞臺,贏得與華夏輝煌歷史相匹配的名譽,所做的事情只有一件,那就是――突破傳統,尋找未知。
注釋:
① [美]穆塞爾?亨廷頓:著有《文明的沖突》,認為世界上固然存在多種文明形態,但最主要的是基督教文化、伊斯蘭文化與儒學的三種文明為其特征,三種文明存在著既容忍又沖突的事態。
② [美]邁克爾?桑德爾:《該如何做好公正》,中信出版社,2011年版,第264頁。
③ 邱華棟、楊少波:《電影作者101位世界杰出導演》,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10年版,第307頁。
④ 鞏寶榮(網名:三錯):《戲夢人生》,清華大學出版社,2010年版,第157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