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恩母親的文章范文
時間:2023-04-10 14:57:16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感恩母親的文章,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感恩母親,感謝她賜予了我生命。感恩母親,感謝她對我的教育。感謝母親,感謝她的善解人意。
就在這次,我的語文成績只考了70多分,這對我這個一向成績挺好的學生來講,無疑是個沉重的打擊?;氐郊遥铱薜乖谀赣H的懷里,母親卻柔情的對我說:"沒事!孩子,做不了一個偉大的人,可以做一個快樂的人,但至少要像小草一樣,可以為人們奉獻綠色,提供氧氣。人生的道路上還會有很多次失敗發生,不能因為一次失敗就承受不了,這一次沒考好說明你沒有努力,平時要多努力才行。
感恩母親,感謝她的柔情。一次,我在和小伙伴一起玩沙子,不小心被沙子里面那無情的玻璃割破的雙手。我哭著跑回家,母親心疼地看著我,一邊給我擦藥,一邊為我唱歌,讓我忘記了痛苦。
感恩母親,她只是一位平平凡凡的工人,卻能說跟一般母親說不出的話語,一次,我不小心打破了一位同學的墨水,盡管我不停地向這位同學道歉,但他還是欺負了我。放學了,我傷心地對母親說了這件事。母親對我說:"你怎么不和他打一架呢?"我說:"可是老師不讓打架。"母親說:"打架有時是一件壞事,但有時卻是一件好事情。"這次別人打了你,如果你也打了她,她就會把你當做一個不好欺負的人,不敢再欺負你了。就像一個小男孩被開水燙傷過,就會對水特別小心一樣。如果你打過了她,不僅是一種武力上的征服。我聽了后,想想很有道理。
感恩我那心胸寬大的母親!您像一首甜美的詩歌,時刻吹指著我的心;你是大海,我是海中的小魚,歡快地游來游去。您是藍天,我是小鳥,在您的懷抱里飛來飛去。您是陽光,我是小草,感謝,您賦予我的生機。
篇2
一、初中語文課本中感恩教育的內容概述
1.感恩父母
父母的恩情是窮其一生都難以為報的,教科書中有很多文章都體現了父母之恩,如《背影》《我的母親》《父母的心》等。
2.感恩祖國
祖國是人類另一位偉大的母親,課本中很多內容介紹了幅員遼闊、地大物博的祖國,她有燦爛的文化,還有萬千優秀的兒女,他們在祖國危難之際挺身而出,體現出對祖國的感恩與回報之情,如《七律?》《岳陽樓記》《巍巍中山陵》等。
3.感恩教師
尊師重教一直是社會文明的象征之一,在教學中要引導學生懂得感恩教師,如《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我的老師》等。
4.感恩大自然
美麗的大自然給予人類生存的物質條件,還以無與倫比的美麗和神奇裝扮著世界,讓我們的精神得到美的熏陶,如《濟南的冬天》《春》等。
二、寓感恩教育于初中語文教學中的策略
1.知恩教育
知恩教育是感恩教育的基礎環節。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教師通過對課文的認真解讀,結合課文的性質,引導學生感悟文章體現了一種什么樣的恩情。對于表現父母之恩的文章,教師要引導學生通過對文中所敘述的事件及人物形象的解讀,來感知其中的恩情;對于體現祖國之恩的文章,則要從文中一些優秀的愛國兒女的精神來細細品悟。
2.感恩教育
學生只有經歷了深刻的情感體驗,才能在知恩中萌生感恩之心,從而使感恩教育取得實效。學生情感體驗的方式主要有以下幾種:
(1)在誦讀具有感恩教育意義的課文中體驗。具有感恩教育意義的課文,大都蘊含著豐富的情感。學生在誦讀中只要認真品味,就會感受到文中的感恩之情。教師在引導學生經歷文章知恩環節的啟發后,再引導學生進行情感誦讀。其一,對具有抒發感恩之情的語句和段落進行反復誦讀。如《我的母親》一文,引導學生誦讀課文的第三節:“在我的記憶中,她的手終年是鮮紅微腫的。白天,她洗衣服,洗一兩大綠瓦盆。……父親遺留下的幾盆石榴與夾竹桃,永遠會得到應有的澆灌與愛護,年年夏天開許多花。”由此讓學生感受到母親的終日勞苦,體會母親的偉大和作者對母親深深的感恩之情。其二,對文中人物形象、語言描寫、心理描寫、動作描寫等語句進行反復體味,準確表達,領會人物形象的情感世界。如在《甜甜的泥土》中:“‘知……道……’她目光呆滯地低聲喃喃著,無力地垂下腦袋,慢慢松開手,從大襟棉襖口袋里,掏出一包裹得很緊的、還帶著體溫的糖:‘大伯,麻煩……給孩子?!庇纱耸箤W生感受到母愛是那樣溫暖,那樣公正無私,感人至深。其三,對描寫大自然景物的語句及段落,也要反復誦讀,激發對大自然的敬畏和熱愛之情。如《濟南的冬天》中:“一個老城,有山有水,全在天底下曬著陽光,暖和安適地睡著,只等春風來把它們喚醒?!薄疤靸涸角纾逶骄G,就憑這些綠的精神……”學生只有反復誦讀這些語句,才能感受到大自然的神奇之美,體味作者的愉悅情感。
(2)在對課文內容的想象中體驗。對于表現英雄人物的文章,學生通過想象可以更加深刻地認識人物形象的閃光點。如對《老山界》這篇課文進行想象,使學生聯想到勇敢地翻越“五嶺極頂,華南之巔”的事跡,感受在困難面前堅忍不拔的革命樂觀主義精神。
(3)在對課文內容的深入思考中體驗。引導學生對一些揭示事物意義的課文進行深層次的思考,使學生從中感受到恩情的深厚。如引導學生對《敬業樂業》進行深層次的思考,使學生感受到自己幸福的生活跟一些敬業樂業的人密不可分,因此要感恩他們,要以敬業樂業的精神去學習,實現生命的價值。
3.報恩教育
篇3
感恩教育的前提是讓學生知“恩”懂“恩”,小學語文教材中“恩”的表現形式是多種多樣的,首先是父母之恩,俗話說“百善孝為先”,感恩教育首先提倡感恩父母,在小學語文教材里感恩父母的例子有許多,如《探母》、《母親的恩情》、《第一次抱母親》、《月光啟蒙》等等,這些都是對學生進行感恩教育的佳作。孔子曰:“弟子入則孝,出則悌。”蘇教版語文教材中也有許多體現師長之恩的范例,如《孔子游春》、《理想的風箏》、《師恩難忘》、《莫泊桑拜師》等等。感恩父母師長是立德之本,另外,我們還要感恩祖國,如蘇教版語文教材中的《錢學森》、《徐悲鴻立志學畫》、《大禹治水》等都是對學生進行感恩祖國教育的典型之作。除了這幾種“恩”之外,還有手足之恩、朋友之恩、自然之恩、社會之恩等等,教師要精研文本,挖掘有效資源,使學生從小就識恩、知恩、感恩、報恩,做一個有高尚道德情操的人。
二、激感體驗,提升感恩之心
在朗讀中感悟。語文教材里的文章,大多文質兼美,在教學時可以引導學生通過朗讀體會文章所要表達的情感,從而提升學生的感恩之心。如在教學《母親的恩情》一課時,可以讓學生自讀課文,畫出能表現出母親恩情的句子,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深刻理解“夜深了,母親還在縫補衣服……把兒子送到郊外……你可要早點回來啊!”由此看出了母親對兒子深深的牽掛,因此,在教學時,可以讓學生就孟母的話“郊兒,你可要……”進行反復品讀,讀出牽掛,讀出情感,只有這樣,學生才能從朗讀中體會到母親的恩情,從而增強感恩之心,在朗讀中受到感恩教育。在想象中體驗。在語文教學過程中,運用形象直觀的教學手段可以使學生產生一種身臨其境之感,而合理想象則可以使文學形象更為飽滿,使美感直抵學生的心靈。如教學《木蘭從軍》一課,由于課文描寫的時代距離現實生活較遠,學生很難有深切的體會,因此,在教學時,首先可以運用信息技術向學生呈現古代戰爭時征兵的畫面,激發學生的直觀體驗感受,然后再引導學生想象,如果是你,遇到父親年邁、弟弟年幼的情境,可朝廷頒發的征兵令又不能違抗,在這種情況下,你會怎樣做?通過結合自己想象體驗,學生更容易體會到花木蘭尊老愛幼、熱愛祖國的優秀品質。在聽說中滲透。語文是一門工具性和人文性很強的學科,在教學中結合教學內容,適當挖掘教材中的感恩資源讓學生想一想,說一說,更能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提升感恩教育效果。如在教學《探母》一課時,教師在教學時可以通過多媒體課件向學生展示的事跡,使學生對有初步的了解和認識,然后結合課文,讓學生說一說回到家里以后給母親做了哪些事?(蓋被子,嘮家常,洗衣服)從中你感受到了什么?通過說說環節,可以使學生感受到和母親之間的濃濃情意。在這種教學情境下,教師還可以讓學生說一說自己在平時生活中為父母做過哪些事,教育學生學會感恩,從心里懂得要向那樣孝敬長輩,尊敬父母,為父母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三、結合生活實踐,營造感恩文化
“語文的外延就是生活”,在對學生進行感恩教育的過程中,除了挖掘教材文本對學生進行感恩滲透以外,還可以充分挖掘生活中的感恩素材來豐富感恩教育的內涵,因此,在教學中,可以以語文實踐活動為載體,營造感恩文化氛圍。如在每年的母親節、父親節、教師節、重陽節、國慶節等節日,結合節日特點,抓住這個感恩教育的最佳時機,讓學生做一些力所能及的感恩事情,比如幫助父母做家務,給父母洗一次腳,或者參加一些志愿者活動,如利用周末或者節假日走進社區,為孤寡老人獻愛心等活動。在這些活動中,一個微小的細節,一個感人的場景,一個真誠的微笑,都會成為“感恩”行動中最美妙的音符。
四、結語
篇4
讀了《感悟母愛》,我加深了對感恩的理解。感恩,原本就是一種簡單、樸素的情感。因有父母的恩惠,才有子女的誕生和成長;因有老師的恩惠,才有學生的健康成長;因有朋友的恩惠,平淡的生活才充滿趣味;因有大自然的恩惠,人類才擁有生生不息的家園。
《感悟母愛》是我在南大街的一個路攤買的,雖說是路攤,但是里面的書卻十分好看,一章章催人淚下的文章伴隨我一生。我還記得其中有篇文章是這樣的:一個為人民勤勤懇懇的女市長,馬上就要病死了,她卻不肯瞑目,迷蒙的眼里透出一種光來,這是一種尋覓和切盼之光,張著的嘴微微的動,好像是有話語交代。眾人十分迷茫,不知道她要干什么。這時,父親把女兒領到她的床前,她就仿佛回光返照一樣,握著女兒的手去世了。秘書在整理她的床的時候,在枕頭底下發現了一張紙,上邊寫著:晚上給芳芳吃藥。原來,女市長的女兒前些天得了病,每天飯后都需要吃藥。這位女市長在臨死前,不但不擔心自己的事情,而且一心掛念著女兒的病。當時在場的人,無一人沒有被這場景感動。大家看看,這是多么令人感動的?。∥覀円鹬刈约旱母改赣H,父母其實處處都為著我們想啊!
我們都同樣有感情,我們都不是冷血的人,其實動物也是有情感的,相信大家都讀過沈石溪的動物小說:《狼王夢》,之中的狼母親多么可敬啊!估計它的孩子都覺得她母親太冷酷了,其實不是,母親永遠都是愛我們的,現實中也許我們的父母親經常責罵、打我們,那我們就應該好好反思一下自己,父母打我們也是愛我們呀!所以,讓我們伴隨感恩走好人生的每一步!讓我們理解感恩!懂得感恩!學會感恩!要學會感恩很簡單,比如:當我吃到好吃的東西時,首先要讓父母先嘗一下,或給他們留好;當他們累的時候,我給他們遞上一杯茶,或給他們捶捶背。這就是感恩,感恩的方法很多,說幾句感謝語給朋友這也是感恩。
同學們,我們一定要學會感恩!
常州市五星實驗小學五年級:第、③次
篇5
最近,我反復讀了《風雨中的》這篇文章,心中泛起了一層層漣漪……
這篇文章主要講述的是一個小男孩用乞討來的二十美元買了一束萬壽菊獻給去世的媽媽,冒著風雨給媽媽過生日的事。
是呀,誰能不受感動呢?小男孩心中燃燒這一份真摯的愛。如果小男孩不愛自己的媽媽,就不會一直記得給媽媽過生日;如果小男孩不愛自己的媽媽,就不會用辛辛苦苦討來的錢給自己的媽媽買成萬壽菊;如果小男孩不愛自己的媽媽,就不會冒著風雨到公墓去看望媽媽。小男孩本來可能可以用那些錢買棉被、食物、玩具……但他沒有這樣做。小男孩家境本來就很貧窮,但他還是把一切都置之度外了。在母親生日那天,仍然不忘去為母親買一束萬壽菊。
在我的生活中,也有過感恩父母的例子。那天是母親節,我打算用一種特別的方式為媽媽慶祝節日。凌晨兩點時,我預設的鬧鐘響了,我趕緊關閉鬧鐘,小心翼翼地走下床,偷偷地將禮物放在媽媽的桌上……第二天,媽媽看見了,非常高興。
讓我們懷著一顆感恩的心去孝敬父母、珍惜和父母相處的每一天吧!記得,感恩是一種永不泯滅的美德,我們應該時刻懷著一顆感恩的心,讓感恩永存人間。
篇6
1、爸爸媽媽對我們的養育之恩,是我們一輩子也還不清的,但我們也要報。讓爸爸媽媽看到我們能感到安慰!不好再讓他們擔心!孝順父母永遠都不會遲,但是子欲養而親不待是人生最大的悲哀。
2、學會感恩,孝敬父母。感謝父母,因為父母給予了我生命,使我來到了人間,長大成人,走自己的路。對父母的感恩不僅在母親節、父親節的那一天,感恩的形式也是多種多樣的。送一枝花,泡一杯茶,幫母親做家務,洗一次碗,拖一次地,洗一次腳,捶一次背,打一個電話都是不錯的選擇。
3、心中懷著感恩,帶著一顆感恩的心,時時刻刻感謝著父母的養育之恩,感恩不需要驚天動地。為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在父母生日時獻上一句祝福和一張卡片,在父母勞累后為他們揉揉肩,捶捶背。幫母親洗碗,掃地,疊衣服。與父母多說說知心話,多交流,有事就要讓父母知道,不要讓他們擔心。我們要用心去體會父母的艱辛和不易,為了我們他們多么辛苦。用心去傾聽父母的煩惱,讓父母減少點壓力。心懷感恩,感謝父母養育之恩,心懷祝福,祝福父母,天天快樂,天天幸福。
(來源:文章屋網 )
篇7
20xx感恩母親節活動總結范文一我校從5月2---5月13日在學生中開展了 “感恩母親”主題教育活動。我校以活動為載體,遵循德育生活化的教育規律,通過形式多樣的活動去引導學生懂得感恩。讓學生從感受最深的身邊人、身邊事開始,學會感激父母,感激父母給予的生命、感激父母的養育之恩。再由近及遠,由淺入深,深入引導學會感激他人,感激社會,感激一切為自己的健康成長付出心血和汗水、提供服務和幫助的人,讓學生對感恩真正做到知行統一。本次活動,取得了預期效果,現總結如下:
一、做好宣傳動員工作,讓學生明感恩知感恩。
為了統一認識,做好宣傳發動工作,學校少先隊大隊部利用國旗下講話向全體學生宣讀“感恩母親的倡議書”,向全體學生發出了“感謝母親”的號召。同時,各班主任積極召開了動員會,組織好學生閱讀倡議書,講解活動意義,使廣大學生知道什么叫感恩,明白知恩、感恩、報恩是人生美德,是中華美德的重要內容,滴水之恩,當涌泉相報,是古今仁人志士的至理名言。青少年,要從自己做起,從小事做起,在家庭、在學校、在社會做到有恩必報。負恩知愧,把自己培養成為建立和諧家庭、和諧社會的好少年。
此外,為了使感恩教育更深入孩子們的內心,學校各班舉行了“感恩母親”的主題班隊會活動。通過這一系列的動員、宣傳、教育活動的開展,為我校感恩教育活動的高質量地開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二、開展感恩實踐活動,讓學生做到知行統一。
現在的學生在家都是小公主、小皇帝寵愛集于一身,盡享榮華富貴,而全然不理解父母的辛勞,對父母的愛不領情,不道謝,認為是理所當然的,對家人無私付出認為是天經地義……針對這些現狀,我們在“感恩教育活動”中根據德育生活化的原則設計并開展了一系列的感恩教育實踐活動,通過活動,讓學生提高自己的認識,對感恩做到知行統一:
1、開展“我為母親做些事,我對母親說知心話”活動:在感恩教育活動中,學校號召學生們積極為母親多做事,對母親多說知心話,回到家里,要懂得為母親揉揉腰、捶捶背、洗洗腳。中高年級的同學,要嘗試參與“幫母親做飯洗衣”等。活動中,全校學生全都認真去完成了“我為母親做些事,我對母親說知心話”這個環節的活動內容,并按學校統一要求對自己的活動過程進行了記錄。通過這個環節的活動,學生們用自身的經歷體驗了母親的艱辛和不易,也讓學生更懂得感激父母的養育之情,而孩子們在活動中的優良表現,也讓父母看到了未來的希望。
2、為母親制作一張感恩卡和發一條短信:在感恩教育系列活動中,讓學生在母親節當天親手為母親制作一張感恩卡,將對母親的感激之情通過感恩卡寫給母親,感激父母賜予的生命、感激父母養育之恩、感謝父母無微不至的照顧。并在母親節當天親手交到母親手中。同時,各班主任還指導學生在母親節當天利用家校通系統將“在母親節最想對媽媽說的一句話”以短信的形式發到自己母親的手機上。讓每個學生母親在“母親節”當天都洋溢在濃濃感恩之情的氛圍中。
此外,學校少先隊大隊部還在校園里展出了學生們制作的優美感恩卡,讓全體學生都分享了各自的這份感恩情懷,同時也將我校的感恩教育活動推向一個。
3、開展“媽媽我愛您”的活動:為了讓學生更深刻感受母愛的偉大,我們開展了1-3年級以“我和媽媽”為題畫一幅畫, 4-6年級以“媽媽,我愛您”為標題的感謝信,送給媽媽。使學生充分感受到了父母對自己的呵護是多么地不容易,更加真真切切感受到了父母之愛的偉大。
三、拓展感恩教育體系,多方位多角度進行延伸。
我們在這次的感恩教育月活動中,除了使我們的學生更懂得去感激父母愛以外。我們還對感恩教育體系進行拓展,將感恩教育跟環保教育、勞動教育等有機地結合起來,多方位、多角度進行延伸。
我們讓學生認識到:生活在世上,應該感激的東西有很多,要常懷感恩之心。除了感激生你養你的父母之外,還要懂得去感激我們的國家、感激這個社會、感激自己的學校。也更應該要感激教給自己知識,提高自己修養的老師。甚至還要感激苦難逆境,是它們教會了自己堅強。感謝曾幫助過自己的人,他們用暖暖的心燈讓自己發現生命是如此豐厚而富有。此外,還要感謝肯接受自己幫助的人,是他們用淡淡的柔弱讓自己可以把這份良善續延……
同時,我們的學生明白到:自己生活在這個地球上,就要懂得感謝大自然。因為,大自然是人類生存的基礎,而勞動是人類生存的保障,因此,在熱愛大自然,愛護生存環境的同時,更要熱愛勞動,感激勞動人民。通過這些拓展和延伸,使我們的學生對感恩有了更高層次的認識,感恩的思想覺悟也有了更進一步的提高。
20xx感恩母親節活動總結范文二今年5月13日是母親節,我們學校借此機會在學生中開展了一次“報恩父母,奮發圖強”的系列教育活動,得到了同學們的熱烈響應,收到了良好的教育效果,下面是我們的活動總結:
一、字里行間表真情。開展了給媽媽寫一封信的活動,教育學生牢記父母恩情,感謝父母的辛勞養育,表達自己的成長之意。評出24封情真意切的信件。
二、親手制作獻祝福。學生在美術老師的指導下,親自制作賀卡,融入濃濃深情。在活動中,教育學生懂得感恩。
三、親情檔案藏心底。要求每個孩子制作親情檔案,了解家人的生日、愛好、特殊的日子等,把愛家人的心化為具體的行動。孩子們在活動中才發現,自己的生日等重要的日子和自己的飲食習慣、喜好等,父母很了解,可自己卻不了解自己的父母,在對比中深化孩子的愛心、孝心、感恩心。
四、自立計劃促成長。每個孩子寫出自己的自立計劃,從學習、生活等方面給自己定出目標,邁出堅實的成長步伐。評出優秀自立計劃24份。
五、化為行動共和諧。要求孩子們為媽媽或社區做一件有意義的事,并記錄經過,寫下感想。在做的過程中,孩子們體會到父母的辛勞,體會到小區清潔工人的辛勞,促進家庭和諧,社會和諧。共評出24個愛心小天使。
這次活動不僅營造了孩子們共同“感恩母親,體驗親情,傳承美德”的良好氛圍,而且讓學生體會到了父母的艱辛,增強了愛家、愛父母、愛生活的感情。
20xx感恩母親節活動總結范文三感恩,就是對別人所給的幫助表示感激。感恩是一種文明,一種生活態度,更是一種責任。在“三.八”國際婦女節來臨之際。為了讓孩子們學會感恩,開展了以“知恩懂理”為主題的感恩教育活動。
我特意做了充分準備。
1.利用周一晨會時間對學生發出感恩活動倡議,對全體學生進行感恩教育,讓每一個學生真正體會父母辛苦,培養學生的感激之心。
2.讀感恩諺語和關于贊美母愛的文章,進一步使全體學生認識母愛偉大、至高無上,激發學生的感激之情。
3.布置感恩作業。要求學生:察、聽、想、做、寫。觀察母親或長輩從早到晚做了哪些家務。聽媽媽、長輩講他們的故事,了解他們的艱辛。想一想媽媽和長輩們都為你做過什么?哪些事情令你難忘?令你感動?平時你又是如何對待媽媽和長輩的?有沒有尊敬他們?是否為他們做過家務?
在“三.八”婦女節這天,可以為媽媽、長輩們說一句暖心、感恩的話語;給他們一個小小的擁抱;為他們捶一次肩、洗一回腳;給他們親手做一張賀卡;幫他們分擔點家務等等,用自己的實際行動來表達對他們的感激、孝敬之情。給媽媽、長輩、老師寫一封信,抒發自己對他們的愛。還可以把感恩活動的體會和收獲寫下來,讓大家看到孩子們一點一滴的成長。
4.開展“最佳孝星”活動
讓各位學生講述他們的感恩事跡,展示相關資料,評出2名“最佳孝星”。
篇8
大家好!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感恩母親》。
感恩,其實是無處不在的。我站在這里的理由是什么?就是感恩。感謝老師同學的支持,感謝學校給予的機會,感謝母親的培養,因為謝著這些,我今天便站在這里了。說道感恩,不知道大家的第一個念頭要感恩誰,我第一個想起得就是我的母親!
感恩的心,感謝有你,伴我一生,讓我有勇氣做我自己。感恩的心,感謝命運,花開花落我一樣會珍惜!每每這首《感恩的心》在我的耳畔響起,都會滋生出不同的感動。其個中滋味,相信在坐的每個人都有體會!
與其說這首感人肺腑的手語歌感人不如說這首歌的由來與內涵更催人淚下,激人奮進。有一個天生失語的小女孩,爸爸在她很小的時候就去世了。她和媽媽相依為命。媽媽每天很早出去工作,很晚才回來。每到日落時分,小女孩就開始站在家門口,充滿期待地望著門前的那條路,等媽媽回家。媽媽回來的時候是她一天中最快樂的時刻,因為媽媽每天都要給她帶一塊年糕回家。在她們貧窮的家里,一塊小小的年糕都是無上的美味了啊!有一天,下著很大的雨,已經過了晚飯時間了,媽媽卻還沒有回來。小女孩站在家門口望啊望啊,總也等不到那熟悉的身影。天,越來越黑,雨,越下越大,小女孩決定順著媽媽每天回來的路自己去找媽媽。她走啊走啊,走了很遠,終于在路邊看見了倒在地上的媽媽。她使勁搖著她的身體,媽媽卻沒有回答她。她以為媽媽太累,睡著了。就把她的頭枕在自己的腿上,想讓媽媽睡得舒服一點。但是這時她發現,那雙眼睛沒有閉上!小女孩突然明白:媽媽可能已經死了!她感到恐懼,拉過她的手使勁搖晃,卻發現手里還緊緊地拽著一塊年糕她拼命地哭著,卻發不出一點聲音.雨一直在下,小女孩也不知哭了多久。她知道媽媽再也不會醒來,現在就只剩下她自己。那眼睛為什么不閉上呢?是因為不放心她嗎? 她突然明白了自己該怎樣做。于是擦干眼淚,決定用自己的語言來告訴媽媽她一定會好好地活著,讓媽媽放心地走。小女孩就在雨中一遍一遍用手語做著這首《感恩的心》,淚水和雨水混在一起,從她小小的卻寫滿堅強的臉上滑落。就這樣,小女孩站在雨中,不停歇地做著,一直到那雙眼睛終于閉上。這段故事我曾經讀過不下 10遍!每一遍卻都有不同的感動!確實感人肺腑!發人深省!
母親得恩情是我們做兒女得一輩子也報答不完的?;叵胛以浀膸状我馔鈧?,在醫院醒來的第一刻見到的總是母親,您用棉簽濕潤著我昏迷后容易干裂得嘴唇,用溫熱得毛巾小心得擦拭著我受傷的臉龐。幾天幾夜不知疲倦的守候在我的病床前!前幾年的一次暴風雪很短暫的車程,因為路滑,騎車行駛困難,平時兩小時的路程,那天行駛了六個多小時,或許是因為當時年紀小,也或許從沒在自己的心里衡量過自己在母親心中的份量到底有多重,竟然不知道打個電話回家報平安,母親竟一個人在車站打著傘等到凌晨一點多,一個人在車站門口足足站了四個多小時。下車時,當我看清這站在鵝毛大雪中的人是母親時,我第一次被這人間大愛感動的說不出一句話,含著淚說聲謝謝是我當時唯一能做到的!
篇9
關鍵詞:感恩 感恩教育 中學語文教材
感恩教育是德育的分支,開發利用中學語文教材中的感恩教育資源,提倡感恩教育,能夠提高學生的道德品質。本論文將從實行感恩教育的策略與方法這個方面來進行探討。
感恩教育實施的策略與方法
感恩教育實施的策略與方法豐富多樣,但利用中學語文教材實施感恩教育的策略,筆者根據其在語文教學過程中的實際應用,將其概括成以下幾個方面:
(一) 信息篩選
這一步驟要求教師根據教材中文章的特點篩選出可供利用的感恩教育信息。主體是中學語文教師。作為一個語文教師對所教授的課文一定要有一個整體的認識和全面深刻的理解,把握住課文的語文因素和德育因素等,確定恰當的教學目標與方法,還要充分了解學生的心理、思想狀況和知識儲備情況有的放矢地進行語文教學,做到語文知識的傳授和能力培養及思想道德素質教育的完美統一。
教師要在全面深刻把握教材內容的基礎上篩選出具有感恩教育價值的信息。具體說來,首先在體裁上,感恩自然類的文章在體裁上多是詩歌、寫景散文和說明文;感恩父母、祖國、社會類的文章在體裁上多是敘事散文、小說。其次,從角度上,有的文章直接謳歌自然如《春》、《敬畏自然》等;有的文章側重自然對人心靈的凈化,如《再別康橋》、《荷塘月色》等。此外,也要注重課文之間在某一感恩主題上的聯系及閱讀教學與作文教學間在感恩教育上的聯系等。總之,要求教師在全面深刻把握教材的基礎上,深入挖掘其中的感恩教育資源,并將其融入具體地語文教學中,做到傳授知識的同時不忽略學生思想品德的教育。
(二) 情感體驗
這一步驟是在具體的教學實施過程中通過具體的教學方法引導學生體驗感恩。具體策略如下:
1. 在閱讀與想象中體驗
(1)重點把握景物描寫細致的語段,體會詩歌與散文(寫景題材)的語言美,感知恩情?!伴喿x優秀作品,品味語言,感受其思想、藝術魅力,發展想像力和審美力;在閱讀中,體味大自然和人生的多姿多彩,激發熱愛生活、珍愛自然的感情;感受藝術和科學中的美,提升審美的境界;通過閱讀和鑒賞,陶冶情性,深化熱愛祖國語文的感情,體會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追求高尚情趣,提高道德修養。”比如,《再別康橋》一詩,全詩七節除首尾兩節外其余每節都有一個中心意象,優美語句的交織構成了一幅幅令人神往的畫面;平仄壓韻回環往復,具有一種音韻之美;詩行排列整齊,符合詩人提倡的“建筑美”的創作原則。仔細閱讀,在欣賞主體的腦海中便想象出一幅有聲有色動靜相宜的康河夕照景,讀者仿佛身臨其境陶醉于自然創造的美景之中,感受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融,感恩自然。再如《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中對于百草園的描寫可謂生動形象,請看:“不必說碧綠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欄,高大的皂莢樹,紫紅的桑椹;也不必說鳴蟬在樹葉里長吟,肥胖的黃蜂伏在菜花上,輕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從草間直竄向云霄里去了。單是周圍的短短的泥墻根一帶,就有無限趣味。油蛉在這里低唱,蟋蟀們在這里彈琴。翻開斷磚來,有時會遇見蜈蚣;還有斑蝥,倘若用手指按住它的脊梁,便會拍的一聲,從后竅噴出一陣煙霧。何首烏藤和木蓮藤纏絡著,木蓮有蓮房一般的果實,何首烏有擁腫的根。有人說,何首烏根是有象人形的,吃了便可以成仙,我于是常常拔它起來,牽連不斷地拔起來,也曾因此弄壞了泥墻,卻從來沒有見過有一塊根象人樣。如果不怕刺,還可以摘到覆盆子,象小珊瑚珠攢成的小球,又酸又甜,色味都比桑椹要好得遠?!弊x來如身臨其境,仿佛自己回歸到了童年時代,跟隨著當年的作者一同在百草園中探秘尋寶。
(2)品味動作、語言、心理描寫細致的語段,把握其中所體現的人物性格。比如表現母愛的散文《我與地壇》,作者在塑造母親這一形象的時候并未通過太多的對話描寫,而是借助形象的動作、神態、細節描寫真實地刻畫出了人物的心理,于無聲處感受母親心中的萬語千言。讀者似乎看到了那個送兒子出門久久呆立在原地孤獨無助的母親的背影,深刻體驗著母愛的苦難與偉大,感同身受,聯想到自己的母親,感激、愧疚之情油然而生。
2. 在思考與回味中體驗
在整體全面把握教材內容的基礎上,聯系前后課文,通過對比、類比等方法,引導學生在思索與回味中體驗感恩。比如在教學《我與地壇》一課時,作者那種面對厄運不屈不撓的心路歷程深深感染著學生,教師可以聯系同冊課文中《面朝大海 春暖花開》的作者海子及《花未眠》的作者川端康成,引導學生探討生活與生命的真諦。海子是天才詩人,少負盛名;川端康成學貫中西,曾獲諾貝爾文學獎??梢詥l學生思考,海子和川端康成才氣名氣皆有,無身體疾病卻都選擇了自殺的方式來結束生命,史鐵生不過是蕓蕓眾生中的一個且遭受車禍致殘卻選擇了堅強地活下去。這樣,通過作者之間的對比,使學生懂得精神上的空虛軟弱遠遠甚于身體上的病痛,使學生懂得不怕挫折笑對人生,懂得感恩生命,珍愛生命。
3.身體力行
教師篩選信息引導學生學會感恩,最終還是要歸結到報恩上來,知恩的目的是圖報。感恩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是報恩,感恩教育最終要落實到行動中去。教師要善于以教材為突破口聯系生活結合學生實際培養學生的感恩意識,幫助其轉化為外在行動。
總之,感恩教育大有可為,提倡感恩教育也是在傳承中華民族的優秀美德。開發和利用中學語文教材中的感恩教育資源,既是語文學科所具人文性特質的要求,也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要求。感恩教育能夠培養中學生良好的道德素質,使其在學習知識的同時學會如何做人。本論文關于感恩教育在中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只是進行了理論上的探索,其中的理論觀點仍有待語文教學實踐的檢驗。
注釋:
1. 劉淼 李櫻,縱觀英國當前的語文教學,中學語文教學,2003.3
2. 趙鑫珊,科學.藝術.哲學斷想,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出版社
1985年版
參考文獻
1.普通高級中學語文課程標準
2.全日制普通初級中學語文教科書(必修)1——6冊,人民教育出版社
3.全日制普通高級中學語文教科書(必修)1——6冊,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版
4. 潘文富,《傳統禮儀與語文教學》,《語文教學與研究》,2002.4上半月
5. 施紅燕, 《語文學科中的心理品質教育》, 《語文教學與研究》,2002.7上半月
6.閔智亭,《熱愛自然 尊重生命》 新華網專題報道,
7. 林姍姍, 《小學語文中的感恩教育》,小草資源網
篇10
關鍵詞:小學;感恩教育;主題活動
中圖分類號:G62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010X(2014)05-0012-02
知恩圖報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是我們做人的本分。然而,感恩之心并非與生俱來,它需要教育的引導和環境的影響。為此,我們根據小學身心發展特點,以“在活動中感悟,在發展中生活”為原則,開展了豐富多彩的“感恩教育”主題活動。
在我們的成長歷程中,人人都受父母的呵護,師長的指導,仰承天地甘露之恩?!案嵫蚬蛉?,烏鴉反哺”,動物尚且如此,我們更要有一顆感恩的心。然而,現在大多數獨生子女承受著來自父母、師長、親朋、社會如山似海的厚愛,但他們往往不屑感受,更談不上回報。孩子們不知道感恩,不是孩子的過錯,而是學校教育存在盲點,忽視了對孩子們的情感教育。因此,我們把“感恩教育”作為德育工作的重點,開展了各種形式的“感恩教育”主題活動?;顒臃譃槿齻€階段:第一階段是感悟母愛,從心靈喚起;第二階段是孝敬父母,從小事做起;第三階段是學會感恩,從身邊做起?;顒釉u選出100名“小孝星”、100名“好公民”和100名“好學生”。
第一階段:感悟母愛,從心靈喚起
母愛是世間最偉大的愛,正是無私奉獻的母愛教會我們用心去關愛他人、關愛社會、關愛世界,可很多時候我們并未感悟到母親為我們所做的一切,從來都以為那些都是自然的,都是我們天經地義該享受的,所以不曾發現。因此,我們啟動了“感悟母愛”的德育活動,從二年級的“夸夸我的好媽媽”講故事比賽拉開了活動的序幕。
在比賽日,校園里蕩漾著《世上只有媽媽好》、《媽媽的吻》等歌聲,學校領導、老師和學生及其家長聚集在操場,觀看小選手“夸夸我的好媽媽”講故事比賽。小選手們聲情并茂的演講博得了熱烈的掌聲,媽媽們的動人故事感動了在場的每一個人,家長們看到自己的孩子真的懂事了,個個熱淚盈眶。家長代表也發了言,說出了對孩子的期望。這次活動得到了家長及社會的好評。
接著,我們在三年級開展“愛心日記”活動,讓學生把媽媽每天為自己做的事記錄下來;在四、五年級開展制作歌頌母親的手抄報活動,摘錄歌頌母親的格言、詩篇和感人故事;在六年級舉辦“我的父親母親”作文競賽活動。
“感悟母愛”活動讓孩子們體會到母親為自己的成長付出的艱辛,了解母親的無私、母愛的偉大,體驗了愛的情感,懂得了愛的責任,學會了愛的奉獻,自覺地用實際行動去孝敬父母。
第二階段:孝敬父母,從小事做起
孔子曰:“孝悌也者,其為人之本也。”如果連自己的父母都不愛,將來又怎么可能愛事業、愛國家?所以感恩教育應從孝敬父母開始。
孝敬父母并不是為父母做驚天動地的大事,而是從日常生活中的一件件小事做起。首先,我們在各班召開了“孝敬父母”的主題班會,并開展“在家做個好孩子”活動,制訂“好孩子行為自律表”,由家長參與評價,學校定期檢查,最后評出“小孝星”。
“好孩子”活動讓孩子們孝敬父母,變成了實實在在的行動,很多家長欣喜地說:我的孩子懂事了,勤快了,變得會體貼人了。
此外,我們還開展了孝敬教育“四個一”活動:給父母洗一次腳,讓父母輕松愉悅;自己動手做一件小禮物送給父母,讓父母感到幸福;當一天媽媽,體驗媽媽的辛勞;給父母寫一封感謝信,增加與父母的溝通和交流。
第三階段:學會感恩,從身邊做起
我們不但要感恩養育我們的父母,而且要感恩教給我們知識的老師,感恩幫助、關心和愛護我們的所有人,感恩我們偉大的祖國,感恩大自然……只有從我做起,從身邊做起,我們才能學會感恩。
在“教師節”我們舉辦“我為老師獻禮”活動,開展“在校做個好學生”活動(形式同“在家做個好孩子”活動),讓學生懂得尊敬師長;開展“當個小小好公民”活動,讓學生懂得尊老愛幼,主動幫助有困難的人和殘疾人,乘車主動購票、讓座等;開展“評選環保小衛士”活動,讓學生懂得熱愛大自然,保護環境;舉辦“愛我中華”讀書活動,讓學生懂得熱愛祖國……
感恩,讓學生懂得了孝敬父母;
感恩,讓學生懂得了尊敬師長;
感恩,讓學生懂得了關心、幫助他人;
精品范文
10感恩教育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