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海迪名言范文
時間:2023-03-14 20:06:19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張海迪名言,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1、假如真的有假如的話,我是一個健康的人的話,我想我會做的比,比今天還要好。
2、作為女性,應該寵辱不驚,或者說榮辱不驚,這是一種人生境界。
3、我像顆流星,要把光留在人間。
4、天才都是在痛苦中誕生的。
5、活著就要做個對社會有益的人。
6、即使跌倒一百次,也要一百次地站起來
7、如果我能站起來的話,我想我試試跳舞,真的,這是我內心深處的一種最大的愿望。雖然我這么多年沒有跳過舞,但是我一直沒有停止生命的舞蹈,我想生命的舞蹈可能比現實的舞蹈更美麗。
8、在困境里,要樹立信心,相信一切都會過去,還要自我鼓勵,以樂觀的心態戰勝困難。
9、只要心還在跳,就要努力學習。
10、即使翅膀斷了心也要飛翔。
11、我們活著,就要為人民做事。
12、我感謝生活給了我一支能說話的筆,它讓我去傾訴了,去抗爭,我不僅活著,而且在寫作中放飛了心靈。
13、我是一個有理想的人,不愿意一生無所作為,做一個無聊的人。不多學些東西,我就不舒服。我愿把我的一生獻給我喜愛的事業。我的腿雖然不好,可是多年我一直是那樣的樂觀,對美好的生活充滿激情。
14、今天我們的生活依然需要澎湃的激情,一個人有了激情才會熱愛生活,才有生活的動力。
15、每個人的生命都是一只小船,理想是小船的風帆。
16、如果沒有不斷更新的愛情,婚姻的花朵就會枯萎。
17、當你突然面對那么多的閃光燈、笑聲、掌聲,調整自己最重要,該做什么還是做什么,必始終像一泓碧水,那么藍,那么深。
18、一個人要奮斗,內在的力量才是永恒的,總是依靠別人鼓勁是不會長久的。
19、在人生的道路上,誰都會遇到困難和挫折,就看你能不能戰勝它。戰勝了,你就是英雄,就是生活的強者。
篇2
天空在哭泣,山川在暴怒,大地在殘忍地冷笑,災難,這不可抵擋的利箭,直我們的心里。這些天,我已經看慣了掙扎在生死線上的人與死神的殘酷較量,不禁感嘆生命的無常與脆弱,但又無時無刻不被頑強不息的生命所折服。不!更確切地說,是震撼!5.12的陰云尚未散去,仍然籠罩著中華大地,籠罩著每個人的心??墒牵齼|炎黃子孫從沒懼怕過,在這次事件中,我感悟出了生命的真諦。
在地震中,一位被壓在砸下來的石塊下的傷者,被困180小時之后獲救,在這期間,他靠喝自已的尿液來補充水分。在瓦礫里面斷水斷糧,與外界失去聯系,還不能入睡,因為一旦睡著了,就再也不會醒來了。他在與死神打仗,疲勞戰,比的是意志,他贏了,他獲救了,是強大的生存信念支撐著他,意志力是他的矛,堅定的信念是他的盾,他靠著它們,驅趕了死神。
古今中外,是一個綠茵草原,綻放著無數凄切而壯美的生命之花。一個以“有生命就希望”為名言的世界頂尖科學家------霍金,因患嚴重的肌肉萎縮癥而只能通過電腦系統和語言合成器表達自己的思想。但他憑著一個清醒的大腦和僅能活動的三根手指,創造了一個又一個震驚世界的科研成果。但是,他雖然擁有了很多四肢健全的人所沒有的東西,可他在掌聲、鮮花背后,所受的煎熬,有誰體會得到?病魔摧殘他的身體,但推不垮他的意志,是心底那個信念支撐著他,永不倒下。霍金曾說過這樣的一句讓我感觸良多的話:“無論命運有多壞,人總應所作為,有生命就有希望?!甭爜硐窭仙U?,然而這卻發自霍金的內心深處,就是最有說服力的勉勵,霍金的行動已證明一切。
另一朵花瓣上刻寫著“頑強”,的生命之花------張海迪,五大著名殘疾人、二十位最具影響力的女性之一。五歲時,張海迪因患脊髓血管瘤,高度截肢,下半輩子只能坐在輪椅上度過,要是我,我早覺得天都塌下來了,都不想活了。但她沒有,她默默地承受了這一切,接受了命運的不公平。張海迪沒有進過學校的大門,但她以不屈的精神與命運抗爭,奮發自學,以頑強的毅力,先后自學完成小學、中學、大學課程。她甚至以堅定的意志力,去攻讀哲學專業研究生課程。她在與命運抗爭!她在用實際行動來告訴人們:“我可以!”。經過不懈努力,終于奠定了她在世界上的地位------她通過了論文答辯,被授予哲學博士學位。張海迪的事跡又一次告訴我們:從容面對命運的不公,有著自已的信念和草根般的頑強生命力,一切都會好起來。張海迪以自身的勇氣證實著生命的力量。
貝多芬、愛迪生及中國最近的殘運會游泳運動員李漢華,項項鐵證都說明了生命因堅持而可敬,因頑強而變得五彩斑瀾。身體殘疾的人能做到的事令我們這些四肢健全的人感到汗顏。殘疾人能做到的事,我們就不能做到?堅持心中的信念,每個人都能做到。生命的真諦,莫過于此。感悟生命,讓生命之花開得轟轟烈烈!
篇3
汗水是滋潤靈魂的甘露,奮斗是理想飛翔的翅膀。在人生的征途上,我們每一個人都希望到達理想的彼岸。然而,僅僅有理想是不夠的,必須付出艱苦的勞動。付出了努力,才會有收獲。
有的人說:“我的智商不高,不論怎么學也沒有別人的成績好?!庇械娜擞龅搅艘粌纱问?,便灰心喪氣,以為自己天生無才。請問你付出了多少勞動?不可否認,人們的智商是有差別的,有的人智商高一些,有的人的智商低一些。然而,后天的勤奮可以彌補智商的不足。關健是在于自己付出的汗水有幾分。愛因斯坦不僅僅連小板凳都做不好,他三歲時還不會說話,讀中學時成績并不突出。但是,他靠著頑強進取的精神,走出了一條輝煌的道路。
成功之路,出于正確的方法。愛因斯坦的第一張小板凳做得很粗糙。但他并不灰心,接著做第二只、第三只,并且一次做得比一次好。這就是他以后在科學王國中取得成功的秘訣。我們生活中的每一件事,不也可以從這里得到啟示嗎?
一次嘗試失敗了,吸取教訓,再來第二次、第三次……在無數次反復實驗中,我們的智慧得到發展,意志得到磨練,成功的可能性也在一步步增加,理想的目標就有了希望。
篇4
有人說,弘一法師的成功源自他天才的大腦,而并非是認真。笨人用功,即便是認真也沒用!
也許吧!還記得愛迪生的名言嗎?天才是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加上百分之一的靈感。這句話對他本人而言,可真是一句至理名言。愛迪生沒上過幾天學,在校時被當作“低能兒”。母親在家教他,可他會做出孵小雞的蠢事。應該算是個不折不扣的低智商兒童??伤T事認真,癡迷于自己的研究發明。他永不言敗、屢敗屢戰,終于叩響了成功的大門,成為舉世聞名的發明大王。
又有人說,這與愛迪生強健的體魄分不開,一個殘疾人的認真,想也換不回輝煌的勝利。
不,殘疾人也有自己的一片天空。美國盲聾女作家海倫凱勒的事例,激勵著古今中外的多少人;輪椅上的張海迪譜寫了生命的絢麗;貝多芬的《命運交響曲》奏響的是他那敢于扼住命運咽喉的勇氣;霍金的幾節手指仍在敲擊著鍵盤,迸發出智慧的火花……
篇5
如果你聽不見美妙的天籟、看不見繽紛的世界、聞不到百花的芬芳,那么你需要有人告訴你身殘志堅、要像保爾一樣鍛煉鋼鐵般的意志、像張海迪一樣自學成才、像阿炳一樣融入自然,感受音樂……
如果你面臨考試的失敗、公司的倒閉、生活的不如意,那么你需要有人告訴你“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的名言,需要有人告訴你李嘉誠“千金散盡還復來”的事例,需要有人告訴你“放眼未來,那將是一片光明”。
如果你斤斤計較。得理不饒人,如果你自卑絕望,如果你孤獨寂寞,那么你需要有人告訴你“退一步海闊天空”,有人告訴你“每個人都是一粒閃光的金子”,有人告訴你“我是你的朋友”。
如果你還在守株待兔、如果你還在春日摘花睡覺、如果你還在荒廢學業,日日玩耍嬉戲,那么你需要有人告訴你“天上不會白白掉餡餅”、需要有人告訴你“一年之計在于春”、需要有人告訴你“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為涯苦作舟”、“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
如果你被勝利沖昏頭腦,被鮮花埋沒勤奮,因成功而驕傲自大,那么你需要有人告訴你“山外有山,樓外有樓”,需要有人告訴你“沒有最好,只有更好”,需要有人告訴你“謙虛是成功之源”。
篇6
我常常想,生命是什么呢?
夜晚,我在燈下寫稿,一只飛蛾不停地在我頭頂上飛來飛去,騷擾著我。趁它停下的時候,我一伸手捉住了它。只要我的手指稍一用力,它就不能動彈了。但它掙扎著,極力鼓動雙翅,我感到一股生命的力量在我手中躍動,那樣強烈!那樣鮮明!飛蛾那種求生的欲望令我震驚,我忍不住放了它!
墻角的磚縫中掉進一粒香瓜子,過了幾天,竟然冒出一截小瓜苗。那小小的種子里,包含著一種多么強的生命力啊!竟使它可以沖破堅硬的外殼,在沒有陽光、沒有泥土的磚縫中,不屈向上,茁壯生長,即使它僅僅只活了幾天。
有一次,我用醫生的聽診器,靜聽自己的心跳,那一聲聲沉穩而有規律的跳動,給我極大的震撼,這就是我的生命,單單屬于我的。我可以好好地使用它,也可以白白地糟蹋它。一切全由自己決定,我必須對自己負責。
雖然生命短暫,但是,我們卻可以讓有限的生命體現出無限的價值。于是我下定決心,一定要珍惜生命,決不讓它白白流失,使自己活得更加光彩有力。
《生命生命》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學會運用聯系上下文和生活實際的方法,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
3.感悟作者對生命的思考,懂得珍愛生命,尊重生命,善待生命。
教學重點:
理解三個事例中蘊含的道理。
教學過程:
一、格言導入。
同學們,在四年的學習中大家積累了許多名言、警句,是嗎?其中一定有你最喜歡的,誰愿意把自己最喜歡的名言有感情地說給大家。
1.學生說自己最喜歡的名言,教師點評。
2.教師出示自己喜歡的人生格言。
一粒貌不驚人的種子,往往隱藏著一個花季的燦爛;一條丑陋的毛蟲,可能蛻(tuì)變為一只五色斑斕(lán)的彩蝶。因為,生命本身就是一樁奇跡。
--杏林子
這是著名女作家杏林子對生命的感悟,大家自由讀一讀這段名言,想一想有沒有什么問題?(生:為什么說生命是一樁跡?)帶著這個問題,我們來學習杏林子的作品《生命生命》。
二、理清事例。
1.自由通讀全文,把課文讀正確,讀通順,遇到不好讀的地方多讀幾遍。文中有沒有讀不準的字音?老師想考考大家,誰有信心讀準這些詞?(學生領讀)
騷擾動彈掙扎
鼓動欲望茁壯
即使震撼糟蹋
2.指名讀。4名學生每人讀一節,思考:作者寫了哪幾個事例?用自己的話簡練地說一說。(板書:飛蛾求生瓜子生長心臟跳動)
3.作者就是通過這三個事例感受生命的。請同學們再認真讀讀這三個事例,看看哪些語句能讓你感受到生命是一樁奇跡?把句子畫下來,多讀幾遍。
三、精讀細品,感悟生命。
(一)飛蛾求生
語言點1:但它掙扎著,極力鼓動雙翅,我感到一股生命的力量在我手中躍動,那樣強烈!那樣鮮明!
語言點2:飛蛾那種求生的欲望令我震驚,我忍不住放了它!
飛蛾為什么能夠創造生命的奇跡?(點評:飛蛾被捉,居然能死里逃生,真個是奇跡!對這個事例誰還有補充?)
(1)自己頑強,極其珍愛生命。
師:從哪些詞語感受到頑強?讀出奮力抗掙的精神。(你們知道飛蛾能活多長時間嗎?平均壽命只有9天,只有9天啊!可它卻為了這短暫的9天拼命地掙扎著,無論怎樣危險,無論能否成功,它都沒有放棄。同學們,我們共同感受飛蛾那強烈而鮮明的生命力。伸出手來,五指用力,握空拳。有一只飛蛾就握在你們手中,正在拼命地掙扎,帶著這種感覺。我們再來讀這句話,讀時注意加重這些詞的語氣。)
師:大家想一想飛蛾能創造生命的奇跡?除了自己珍愛生命,還有什么原因?
(2)作者被生命而感動。
小結:是的,作者被生命震驚了,被感動了。在作者眼里,這飛蛾和一草一木、魚蟲鳥獸,與在座的老師、同學一樣,都是鮮活的生命,它也有生存的權力,理應受到尊重。
(二)瓜子生長。
你還從哪些語句感受到生命是奇跡?
語言點:“那小小的種子里包含著一種多么強的生命力啊!竟使它可以沖破堅硬的外殼,在沒有陽光,沒有泥土的磚縫中,不屈向上,茁壯生長,即使它僅僅只活了幾天?!?/p>
1.具體說一說你是怎樣感受到瓜子的生命是奇跡的?(點評:在不具備孕育生命的條件下,仍然能夠創造生命!這不能不說生命是奇跡。)
2.思考:瓜子為什么能創造生命的奇跡?(生:它具有頑強的意力和不屈的精神。)
⒊生生合作朗讀。誰能讀出瓜子這種不屈的精神? 指名(畫線部分全體讀)
過渡:飛蛾面對死亡,拼命掙扎,起死回生;瓜子身處黑暗,沒有泥土的滋養,憑著不屈的精神創造了生命的奇跡。那么,作者自己的生命又在哪呢?
(三)心臟跳動
語言點1:那一聲聲沉穩而有規律的跳動,給我極大的震撼,這就是我的生命,單單屬于我的。
1.請大家都來讀讀這句話,品一品有什么感受。
2.心臟跳動也是奇跡嗎?我們來聽一聽自己的心跳,(播放心跳的聲音,教師旁白)這鮮活的心跳已經伴隨你10年了,足足3650個日子;這強烈的心跳已經屬于你近9萬小時,500多萬分鐘,也許你從未關注過它;這活躍的心跳在你的胸膛里已經跳動了約4億次,你又注意過多久呢?
3.聽了這鮮活的心跳,你有什么感受?帶著你的感受再讀這句話。
指名讀--自評、他評--師范讀--全班齊讀
語言點2:我可以好好地使用它,也可以白白地糟蹋(tà)它。
過渡:是的!生命只屬于自己,所以作者才說--(出示句子)
1.齊讀,讀了這句話你知道什么了?
2.想一想,句中的“糟蹋”是什么意思?可以換成什么詞?(浪費、損害……)
3.生活中你知道哪些浪費生命、損害生命的現象?
4.通過讀課文,你來猜一猜作者是怎樣對待自己的生命的?
還是用這個句子,請你在()里填上合適的詞表明作者的生命態度。
我()好好地使用它,()白白地糟蹋它。
5.作者是怎樣好好使用自己生命的呢?我們聽聽作家杏林子的故事(出示杏林子簡介)
6.杏林子創造出怎樣的生命奇跡?聽了這段介紹你對“生命本身就是一樁奇跡”有什么認識?
四、感悟生命,寫格言。
1.你還還知道哪些珍愛生命、善待生命的人物?
師:類似這樣的生命還有當代保爾張海迪、海倫凱勒、歌手叢飛。
2.這些都是平凡世界里的不平凡人物。那么,作為普通人,我們的生命該如何度過?你對生命的意義和價值又有哪些思考?請大家拿起筆,也像杏林子,張海迪那樣,寫一句關于生命的格言。
篇7
《魯濱遜漂流記》是一部歷險小說,我只讀了幾句,就深深地迷上了這本書,愛不釋手,這本書主要講了魯濱遜在一次航海中,船不興撞上了暗礁,水手們全死了,只有魯濱遜一個人活了下來,海浪把他卷上了一個荒無人煙的小鳥上,開始了他長達28個的歷險生活。他自己在島上做了許多生存的物品,救下了一名俘虜“星期五”以及“星期五”的父親和一名西班牙人,之后,魯濱遜又遇上一艘英國船在海岸拋錨,船長和另外兩個人被船上鬧事的水手拋棄在岸上,魯濱遜帶領“星期五”奪回了船只,因此也回到了家鄉。
我很喜歡這本書中的作者笛福在《魯濱遜漂流記》中的一句名言:“害怕危險的心理,比危險本身還要可怕一萬倍。”實際上確是這樣:一個具有大無畏冒險進取的人,即使在惡劣的環境中,只要心中永存信念,勇往直前,不要堅險,百折不撓,那么他終成為一個成功者,一個英雄。
從魯濱遜的事中,我想到了自己好朋友。她的媽媽因為工作的原因在外地工作,于是1、2歲就被丟在爺爺奶奶家生活,她告訴我,她和媽媽相隔千里,一年才能見上兩次。每當看到別的小朋友在媽媽懷里撒嬌的時候,她就想起了媽媽。上學了,煩心事接踵而至,缺少了母親的關愛,她的童年世界變得那么蒼白。就在五年級的一天,她結識了《魯濱遜漂流記》,魯濱遜身上那遇到困難坦然面對,勇往直前的精神深深地影響著我。是啊,逆境才能鍛煉人,小鷹不經受磨練怎能練就搏擊長空地本領。由此我想到了帶妹求學的洪戰輝,身殘志堅的張海迪阿姨……他們都是生活的強者。而她覺得,僅僅母親不在身邊,就頹廢,喪志,自覺汗顏。五年級的下半期,她漸漸地從狹隘地思想低谷中走了出來,沒有了悲傷,沒有了哀怨,她漸漸地變得陽光起來。優異的成績,俠膽義腸的性格,使她漸漸被老師欣賞,被同學信任?,F在的她自覺請纓,擔任著她們班里的要職,以此來歷煉自己。我堅信,在以后的人生之路上,她會創設機會來不斷地完善自己,提升自己。
篇8
一、進行耐挫教育,辨證認識挫折
1.引導學生走出挫折的困惑
著名的心理學家馬斯洛說:“挫折未必總是壞的,關鍵在于對挫折的態度?!蹦痛旖逃某霭l點和歸宿是引導學生在經歷挫折的過程中,培養獨立的意識和堅韌不拔的品質。在耐挫教育中,如果我們一味地讓學生經歷挫折,而不注重在學生經歷挫折時恰到好處地進行引導,學生就容易產生比較消極的情緒和抵觸心理。據統計,目前我國中學生存在的心理疾患中,30%左右是源于學生年幼時,經歷挫折和打擊沒有得到正確的引導。因此在學生經歷挫折時,教師應及時給予鼓勵或肯定的評價,以增強學生克服困難的信心和勇氣。同時,幫助學生分析受挫的原因,使學生能勇敢面對挫折,在挫折的磨煉中造就自己堅強的性格。
2.強化耐挫的心理準備教育
說過:“應知山水遠,到處有不平?!痹趯W生進行思想教育時,我們要注意不能只進行“形勢大好”的教育,而忽視了社會中黑暗的角落。挫折本來就是生活的組成部分,教師應努力引導學生學會辯證地看世界、看人生。學生既看到光明,又看到黑暗;既看到順利,又看到挫折,長大后才能迎難而上,勇往直前!
根據小學生對遭受挫折的心理準備往往不足或根本毫無準備這一現狀,我平時利用班會、早晚集隊等合適的場合,適當地滲透這方面的教育。我在櫥窗里設置抗挫折教育專欄,展示學生戰勝困難的事跡、圖片;在教室的墻壁上掛上相關的名言警句等,讓學生在良好的校園氛圍中接受耐挫教育。這樣,學生從小就能明白人生之路不可能是筆直平坦的,從而做好面對挫折、迎接挑戰的心理準備。
二、進行耐挫訓練,提高抗挫折的能力
許多研究表明,早年的挫折經驗對人們成年后的影響甚大。許多有遠見的教育家,都非常強調從小讓孩子經受艱苦磨煉,使其懂得生活中還有逆境、坎坷、困難等。
1.榜樣學習法
課堂上,我利用古今中外的名人百折不撓、英勇不屈的事跡來感染學生、激勵學生,啟發學生懂得每個人在成才的過程中都會遇到困難和挫折,我們必須正確對待困難和挫折。課外,我和學生圍在一起看班里的“流動書”,對部分名人故事進行評點。我假設某些經受挫折的情境,組織學生展開討論,各抒己見,如:假如我競爭失敗了;假如我是一個殘疾人等。然后,我肯定那些積極向上的意見,從而增強學生的承受能力。許多學生都有這樣的感觸:“以前要是碰到一點小挫折,我就灰心失望、喪失信心,而現在,與張海迪姐姐對比,我真是慚愧不已。今后,我必將以張海迪姐姐為榜樣,勇敢地迎接挑戰。”
2.活動磨煉法
活動課程和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是實施抗挫折教育的重要途徑。小學生都喜歡參加課外活動,我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經常組織登山、球賽、田徑比賽等對抗性、競技性較強的活動。通過各項活動,磨煉學生的意志,加強學生的競爭意識和拼搏意識,增強學生戰勝困難的勇氣和信心。去年,我校組織學生去南山春游,每個學生要背十棵樹苗上山。登山的過程中,不少學生喊累,不時地向教師抱怨,于是教師給他們講了的故事,并讓學生背誦革命烈士詩《》,然后反問學生:“對比二萬五千里的,這點路又算得了什么?”一路上,很多教師還給學生介紹了沿途風景,或讓他們唱幾支活潑向上的兒歌,不知不覺大家就到達了目的地。后來,不少學生在作文中寫道:“這是一次有意義的活動,它不光讓我們領略了美好的風光,為環保出了一份力,更培養了我們吃苦耐勞的精神?!?/p>
三、加強家校聯系,形成教育合力
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師,而且小學生約有三分之二的時間是在家里度過的,家庭教育對學生心理素質的形成有著重要的影響。因此,我們必須加強家校聯系,做好家長工作,形成教育合力。在這方面,我校主要通過家訪、家長會等渠道,指導家長營造民主寬松的家庭氛圍,注重孩子心理素質的鍛煉和良好習慣的養成,建議家長從小注重磨煉孩子的意志,利用假期讓孩子參加一些體力勞動等,引導家長做到愛而不溺、嚴而有松、教而有方。讓家庭教育配合學校教育,共創優良的育人環境,從而增強學生的抗挫折能力。
篇9
這種現象真的讓我很難理解,難道女大學生真的就不行嗎?這個觀念至今仍統治著相當一部分人的頭腦,我的身邊就有這樣一位父親,自己也是知書達理的人,他的女兒和兒子在同一所大學讀書,可女兒上了大二,成績比上大一時降了幾分,于是,他便哀嘆起來,:“唉,這女大學生到底是不行!”
親愛的女大學生們,這話你們聽了能不難過嗎?作為一名女大學生,我難過,但難過以后是思索。
誰說女大學生不行!這無疑是一種無知?;蛟S他們以為名聞天下的瑪麗亞·居里竟是位男性科學家?而寫了“生當作人杰,死亦為鬼雄”這一名句的李清照則是個有胡子的人了吧!至于那位曾是美國物理學會會長的榮譽博士吳健雄——這位出生于我們家鄉的美籍華人,直到她回到家鄉鉆出小轎車,不少人才大吃一驚,竟是位女先生!
女大學生們,請暫且把煩惱擱起,你我她面對這些女中豪杰的成就,難道就不羨慕、不欽佩、不著急嗎?
你們可否看過中國女排的訓練?有人說:“中國體育不行!”好啊,不行?來呀,苦練!狠打!拼搏!怎么樣!還不行嗎?桂冠一次又一次的捧回來,國際聲威大振,國內歡欣鼓舞,這些還不這是那些女孩子們拼搏來的?
事實勝于雄辯,行!真行!女大學生們,首要的是我們應擺脫世俗偏見的束縛,比如,有的女大學生因考試不順利,就怨自己:“我真笨,唉,誰叫我是個女孩子呢!”課堂作文網那言外之意是說男孩子就該比女孩子聰明。
可笑嗎?親愛的女大學生們,你們是否也承認自己笨呢?黑格爾說過:“自卑往往伴隨著怠惰……這樣一種謙遜是一文不值的?!睘槭裁醋员?,僅僅因為自己是個女孩子嗎?自卑的結果便是消極、迷惘,而消極、迷惘才是不行的真正病根,病魔纏身的輪椅姑娘張海迪,她自卑嗎?在改革洪流中涌現的一大批女縣長、女廠長、三八紅旗手……她們迷惘嗎?她們的成就告訴我們:女大學生們,快快擦干眼淚,把自卑、自賤統統丟到太平洋去,自強奮進,用我們自己的行動向世俗偏見宣戰吧!
當然,女孩子發育階段,由于生理上的原因,體力和智力可能受到某些影響,但假如我們都像女排姑娘那樣有主心骨,再加上一大批袁偉民那樣的好教練的扶持,還有什么攔路虎不能打掉呢?還有誰不相信“天才是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加百分之一的靈感”是至理名言呢?記得,在渤海大學讀書的一個同學,上學期她其它學科成績都不錯,就是數學不太好,有人說:“女大學生,有點成績就差不多了?!笨伤筒恍判?,抓住薄弱環節,刻苦鉆研,辛勒的汗水終于換來了豐碩的成果,在今年三月份的數學競賽中,她終于拿了獎,私下里她高興地對我說:“哼!我就不信男大學生一定比我行!”
好了,我們真該搞個女大學生誓師大會,向那些至今仍有偏見的人們高聲宣布:瞧瞧吧,女大學生真的不行嗎?將來呀,你我她誰是工程師?誰是科學家?誰是文學家?巾幗敢與須眉爭高下!讓咱們比比看吧!
女大學生們,奮進吧!
篇10
如果教師能容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種種差錯,那么情況就完全不一樣了。學生會毫無顧忌地發表自己的意見,實踐自己的設想;師生間會有認識上的溝通、思想上的碰撞、情感上的交流、心靈上的對話。這將是一幅生氣勃勃、生動活潑的教育畫卷。學生錯誤的暴露和呈現,教師應把它作為教學的真正起點,而不應急于用自己的思想去“同化”學生的錯誤觀點、錯誤認識,而應站在學生的立場去“順應”他們的認識,掌握其錯誤思想的運行軌跡,對“癥”下藥,讓正誤思想在學生大腦中形成認識沖突,產生“頭腦風暴”。學生可以自私,學生也可以自我,我們有義務去影響他們,但是無權去命令他們按你的模式去生活。在工作中,有時當師生矛盾激化時,教師應清醒地認識到:師與生的很多想法不是對等的,學生出現錯誤就理論上是必然的,教師去引導施教是天職,因此,不能去頂、去爭、去壓,而應以寬闊的胸懷、和諧的包容,去做真誠的教育。用愛去教會學生愛,用寬容去教會學生寬容。每周一次的班隊課是德育建設的思想陣地,充分有效地利用班會時間是班級建設的最好途徑,在班會課上強調學生活動的自主性和創造性。在自我設計的活動中,學生能夠自由充分的發展他們的愛好、特長和各種能力,因而對于培養健全的心理有重大作用,其意義往往是課堂學科教學活動所不能代替的。我設計放手讓班干部組織、主持班級活動,給學生更多的自己管理自己的權利,這樣將確保班干部與同學之間的頻繁交往,又利用活動促進同學間的交流溝通與合作,進而滿足學生各種心理的需求。只有群體主動參與創造班級文化,形成同類價值意識、價值取向,而且參與得愈廣泛、愈長久,文化創造的愈多,積累得愈豐厚,學生個體才能在濃厚的班級文化氛圍中,如“春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自然融入班級共同的價值目標和取向中,獲得創造的自由,發展的自由。
二、賞識美麗的“窗戶”,攜來一米的陽光
當我們自己施教于學生的時候,不要忘記,學生也在呵護著我們。今生今世,教師所得的最大的快樂,還是來自學生。班主任在“教育人生”中展示的人生態度、敬業精神、情感生活、人際關系、人格特點等無不對學生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在這些嬌艷的小花中,總有一些是纖細、敏感而早熟的,只要稍不留神,他們就會剎那間“花容失色”,枯萎凋零,也許我們在“辛辛苦苦、孜孜不倦地抹殺人性”卻渾然不覺呢!難怪有人說:當一名好老師真是如臨深淵,如履薄冰?。】磥砦覀兘處熋鎸钌?、有靈性、有自尊的孩子,真的要“像一個凡人那樣活著,像一個詩人那樣體驗,像一個哲人那樣思考”。
開學的第一天,她由爸爸牽著來報名,一張端莊的臉蛋,彎彎的眉毛,高高的鼻梁,一雙憂郁的大眼睛,看上去很可愛?!八欢ㄊ莻€聰明伶俐的孩子。”我心里琢磨著。誰知她的爸爸把我拉到一旁低聲說:“老師,我們家平平生下來是個半啞,語言有障礙,4歲時已做過一次手術,現在能說話,但口齒不清楚,希望你多照顧些……”我望著她那雙憂郁的大眼睛說:“你放心吧!我會盡全力的!”開學后的一段時間里,我一直注意她。她總是趴在桌子上,不愛和別的同學講話。課堂上,無論多么有趣的內容,也提不起她的興趣。她總是默默地坐著,從不舉手。我知道她怕開口,生怕別的同學嘲笑她。身心的缺陷給她造成了很大的壓力,這樣下去,她會變得孤僻、自卑?!拔乙膭钏?,一定要鼓勵她振作起來!”每時每刻這個念頭都在我腦海中回蕩。機會終于來了。有一天,她生病了,扁桃體發炎,我在班上講了她小時候的故事。小朋友聽了很感動,平時最調皮的小曄慚愧地說:“老師,我再也不嘲笑她了!”中午,我帶領小朋友們去她家探望,她先是哭了。我給她講張海迪、桑蘭的故事,她憂郁的臉上終于露出了笑容!多美呀!就像一朵綻開的桃花!但我又看到了她那雙憂郁的眼睛里充滿了希望之光……我用我的愛心讓一朵鮮花重新開放,我打開了那扇美麗的“窗戶”,我的鼓勵、賞識便是投向那扇窗里的一束陽光。
三、期待美麗的“書香”,攜來鮮亮的陽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