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月的作文范文

時間:2023-03-17 22:54:18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關于月的作文,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關于月的作文

篇1

中秋節,幾乎是家家戶戶都在吃月餅,有蛋黃餡的,有豆沙餡的、有綠豆糕餡的、有棗泥餡、水果餡、有香芋餡……。,每一家都吃得開開心心,每一戶都吃得高高興興,那種感覺無法形容,然而月餅的由來你知道嗎?也許有很多人不知道吧!現在我就給大家講講,月餅的由來和在海上世界吃月餅的時候發生的一些有趣事情吧!

月餅,原本是祭月時供品的一種,在民間,每逢八月中秋,也有左右拜月或祭月的風俗。“明代田汝成《西湖游覽記》曰:“八月十五日謂中秋,民間以月餅相送,取團圓之意?!卑嗽率逶聝簣A,中秋月餅香又甜”,這句名諺道出中:秋之夜,城鄉人民吃月餅的習俗,?著科學的發展,祭月現在催向理性,慢慢成為民間互相饋贈的禮品。

月餅象征著團圓,也是中秋佳節必食之品。在節日之夜,人們拿著月餅、西瓜、水果,等物品對著月亮:祈祝家人生活美滿、甜蜜、平安。

篇2

據史記記載,早在春秋時代帝王已有拜月、祭月的禮制,后來逐漸成為民間的習俗。

《禮記》:“天子春朝日,秋夕月。朝日以朝,夕月以夕?!薄跋υ隆奔窗菰隆?/p>

韋莊詩:“八月中秋月正圓,送君吟上木蘭船?!?/p>

宋代《東京夢華錄》記載,中秋節賞月,民間爭占酒樓玩月,連宵嬉戲,至于通曉。

南宋吳自牧《夢梁錄·中秋》:“八月十五日中秋節,此日三秋拾半,故謂之中秋;此夜月色倍明于常時,又謂之月夕;此際金風薦爽,玉露生涼,丹桂香飄,銀蟾光滿,王孫公子,富室巨室,莫不登危樓,臨軒玩月……至如鋪席之家,亦登小小月臺,安排有宴,團圓子女,以酬佳節。雖陋巷貧窶之人,解衣市酒,勉強迎歡,不肯虛度。此夜天街賣買,直至五更,玩月游人,婆娑于市,至曉不絕?!?/p>

月餅始于唐,盛于宋。

北宋詩人坡曾有“小餅如嚼月,中有酥和飴”的詩句。

每年的農歷八月十五是中秋節,這個時候人們都要吃月餅、賞月、家人團圓,因為那天的月亮最圓。關于中秋的月亮還有許多美妙的故事,帶著這些憧憬,今年中秋節,我也賞月了。

那天晚上,我在看電視,忽然想起今天是中秋節,便叫上媽媽拿上望遠鏡,一起來到小區門口賞月。我們等了半天,天空一片空白,連星星的影子也沒有,天上空空的,只有深色,沒有其它顏色,我們有些失望了。但是,一會兒,我看見了天上有一朦朧的光芒,也有了一些些星星。我想:星星都出來了,那么月亮一定也會出來。我望著天上,慢慢地有了一絲光芒,彎彎的,一會兒又變成了小船;最后變成了一個大圓盤子。“啊,月亮出來了!”圓圓的月亮在天空上,把它那皎潔的光芒灑向大地,把大地照得亮晶晶的。月亮的銀白色光芒照在樹上,樹像披上了一件白紗衣,照在花上,花像一面鏡子,把光線反射到我的臉上。看著月亮,月亮上面似乎有什么東西?噢,那可能就是傳說中的士嫦娥和玉兔吧,正望著亮晶晶的大地。不一會兒,月亮不見了“是什么東西?”慢慢地那東西飄走了,借著月光看,那是云。原來,晚上也有云呀。這時,我發現,地上的螞蟻不動了,好像也在看月亮。月亮多么迷人?。寢尭嬖V我:“因為人們為了日子能過得圓滿,所以,人們要望著月亮許愿。”于是我也許了一個愿:希望每天日子能過得圓滿。

月亮真神秘啊!又圓又美又亮,下一次我一定還會再賞月。

明《西湖游覽志馀》記載:“八月十五日謂之中秋,民間以月餅相遺,取團圓之義,是夕,人家有賞月之燕,或攜瞌湖船,沿游徹曉。蘇堤之上,聯袂踏歌,無異白日?!?/p>

篇3

關鍵詞:閱讀;作文教學;橋梁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作文教學是重要內容之一。從學生的作文內容來看,內容空洞無物,且缺乏真情實感,且存在嚴重的辭不達意,無法表達心中所想、所感的情況。而這種情況的出現,在一定程度上由于學生的閱讀量少,作文練習比較少,無法運用小學閱讀到的語法、句式等來準確表達所要表達的意思。

一、目前初中作文教學的現狀

1.閱讀與作文教學脫節嚴重

在作文課堂教學中,語文老師總是抱怨學生的作文內容空洞,重復上一段的內容,缺乏實質性的東西,不懂得運用學到的知識和觀念等。從實際情況看,從上小學開始,學生已經學習了很多的文章、詩歌,但卻無法在作文寫作中應用。筆者發現這一情況的原因包括兩個方面:

(1)作文教學與課本教學脫節

學生寫作的主要目的是得到分數,作文教學的目的也正是圍繞這一目標,因此,為了得到高分,學生不得不根據教師提供的范例進行寫作。各類的小學作文大全便是一個證明。在這種情況下,學生只能按照標準寫作,而無法有效發揮,所以,寫作的內容趨于一致、趨于空洞、言之無物。眾所周知,作文并沒有一定的成法,如果按照要求寫命題作文,學生的思維便被限制了。

(2)教學內容與作文寫作的內容脫節

學生從語文課本上學到的知識,在考試中可以用到,但是在作文中卻很少引用或者應用。因此,學生的作文中無課本中的知識,也就不足為奇。

2.學生的閱讀范圍狹窄

俗話說:“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边@強調的是閱讀量和范圍的重要性。但是目前小學生的閱讀范圍很狹窄。除了教科書之外,小學生幾乎無其他的閱讀經歷,印象深刻的閱讀經歷。另外,學生認為閱讀對學習幫助不起作用,或者是在短期內效果不明顯。由于作文教學注重分數,而通過閱讀提升寫作水平需要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因此,二者之間存在矛盾。

學生閱讀范圍狹窄,加上沒有經過系統的寫作訓練,則寫作水平在短時間內無法提高是必然的,作文內容必然空洞無物。

二、閱讀與作文之間架設橋梁的方法

1.有效閱讀與作文分層次訓練的結合

學生在寫作時,可模仿文本結構、修辭手法和句式等,然后再尋求個性表達,從而把文本內容的感悟運用到作文寫作之中,讓作文的思想活躍起來,內容充實起來,體現語言的趣味性,這樣便可把閱讀教學與作文教學有機地結合起來。比如,在宋詞的閱讀中,由于宋詞意境深遠,可充分發揮學生的想象空間,把事情的起因、過程和結果用白話文描述一遍,通過這樣的方式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

在閱讀教學中,教師要積極引導學生通過自身的經歷、閱歷和文化積淀等,使其感悟、體察作品中所蘊含的豐富哲理和思想,從而豐富學生的內心世界,讓學生在閱讀教學中獲得“內功”的提升。

2.注重閱讀方法,提升閱讀的有效性

有效的閱讀方法,是個性化的閱讀方法,旨在通過調動生活經驗和知識積累,通過積極的思維活動和情感體驗,獲得獨特的閱讀體驗。因此,提升學生閱讀的有效性,可從以下三方面入手:一是創造性閱讀,二是發展性、思辨性閱讀,三是批判性閱讀。閱讀貴在提出疑問,俗話說:“小疑則小進,大疑則大進?!薄疤岢鲆粋€問題比解決一個問題更重要?!痹陂喿x中應采取有效的方法,讓學生敢于質疑課本,質疑教科書,讓學生從“被動挨打”轉變為掌握主動權的“舵手”。

3.拓寬學生的閱讀面,提高學生的閱讀量

筆者在上文中已經分析指出,學生的作文言之無物,很大一個原因在于學生的閱讀面比較窄,在表達自己內心的想法時,存在著“言不由衷”的現象,寫下的語言往往無法準確表達內心的真實想法。這一方面是由于天賦不足,另一方面是因為閱讀量達不到,沒有掌握良好的表達技巧。因此,教師在閱讀訓練中,應與學校配合,拓寬學生的閱讀范圍,開闊學生的視野,使學生既要閱讀名家名作,又要閱讀無名小作,吸收各種作品中思想精華,從而使自身的寫作水平得到升華。

4.寫作訓練的科學化與系列化

寫作水平的提升,需要經過大量的訓練,但是訓練又不能盲目開展,如果訓練缺乏科學性,則無法收到預期的效果。比如,在第一階段的訓練中,可單一注重語言的生動、形象和活潑,不關注準確性,而在后一階段,則注重描述的準確性等。通過系統的、科學的訓練,提高學生的作文寫作水平。

閱讀與作文之間需要架起一座橋梁,這樣才能夠把小學閱讀到的知識運用到寫作當中去。但是目前這一橋梁的架設還有很多的困難,比如,作文教學與閱讀教學脫節嚴重等。因此,這就要求我們重視這些問題,采取有效的措施,比如,拓寬學生閱讀面、進行系統的、科學的寫作訓練等,提高學生的作文寫作水平。

參考文獻:

[1]李有利.架設閱讀與寫作之間的橋梁[J].語文教學:寫作教學,2012(09).

篇4

Knowledge can be acquired from many sources. These include books, teachers and practical experience, and each has its own advantages. The knowledge we gain from books and formal education enables us to learn about things that we have no opportunity to experience in daily life. We can study all the places in the world and learn from people we will never meet in our lifetime, just by reading about them in books. We can also develop our analytical skills and learn how to view and interpret the world around us in different ways. Furthermore, we can learn from the past by reading books. In this way, we won’t repeat the mistakes of others and can build on their achievements.

Practical experience, on the other hand, can give us more useful knowledge. It is said that one learns best by doing, and I believe that this is true, whether one is successful or not. In fact, I think making mistakes is the best way to learn. Moreover, if one wants to make new advances, it is necessary to act. Innovations do not come about through reading but through experimentation. Finally, one can apply the skills and insights gained through the study of books to practical experience, making an already meaningful experience more meaningful. However, unless it is applied to real experiences, book knowledge remains theoretical and, in the end, is useless. That is why I believe that knowledge gained from practical experience is more important than that acquired from books.

【參考譯文】

篇5

The second class, I once again see Zhang Yue sitting quietly reading position. I ran to repeat a sizable once had said, and this time Zhang Yue finally spoke, she said: "because reading can let us learn a lot of extra-curricular knowledge, can make our mind to move up, turn up." Zhang Yue words, I also think reading is a very good thing, since then I became like Zhang Yue love reading. In second grade, I and Zhang Yue were named as the "king" reading by the teacher!

Because Zhang Yue, I had the very big change, I now is becoming more and more love reading, book knowledge let me open horizon, enrich my mind, every day I swim in the ocean of knowledge. I must get to read this good habit to stick to it!

在我讀一年級的一次下課的時候,我正在和同學們玩得開心,突然看見張越正坐在位子上專心致志地看書。我很奇怪,跑上前去問她:“張越,為什么我們都在玩,你卻在看書呢?”張越沒有吭聲。

篇6

關于閱讀方法的英語范文【一】

Very good question, the answer to which needs to be in English as reading English has nothing to do with Chinese.

When reading English,that brain should think English and only English,not Chinese.

There are two pathways to lead information to the brain:by sound or by sight.

Sound becomes meaning,all in English,and goes to an area in the brain named 'letterbox' to be understood.

Sight becomes sound (for a lot of people) then becomes meaning,(all in English,and goes to an area in the brain named 'letterbox' to be understood.)

All of the above.That is the only single complete way to understand English when reading.

關于閱讀方法的英語范文【二】

if we have a book ,we will not be felling of being longly.

When I'm free or in trouble, I always take out a book and read quietly. In no time, I've put my heart into it so that I'll forget all the troubles. It's in this way that I've formed the habit of reading in any time.

Little boys as I was, I was interest in picture books and storybooks. I was struck by them. No sooner had I entered the middle school than I began to read novel, plays, essays and so on. I found I could get much from them. Little by little I took great interest in literature and last term I won the first prize in the composition contest among middle-school students in Zhe Jiang.

Reading “The Emperor's New Clothes”, I had to let out a burst of laughter over his fool. “The Little Match Girl” couldn't keep me from crying for her misery. “ Robinson Crusoe” took me into a strange world full of danger. And I was also deeply impressed by Helen Keller's patience and perseverance… Besides these, books also tell me other thing -how to be a man and how to tell the difference between right and wrong.

In a word, good books can make me know what I didn't before. So I think of a good book as my best friend.I'll never forget this famous saying,“ Good books are best friends who never turn their backs upon us.

關于閱讀方法的英語范文【三】

We all known that reading should focus on method, but what methods are good for reading? Firstly, the difficulty of the book you read should be moderate. Too difficult or too easy are not so good.

篇7

聽到一首喜歡的歌,我會一直聽下去,會為了一首歌去看演唱會,因為現場跟錄音版差別真的很大,氣氛很不一樣。

那天,我坐在第一排,主唱倍倍站在舞臺的中間唱歌,他就在我前面,很開心和激動。

第一次離得那么近,喜歡的主唱就在臺上唱歌,每一首我都熟悉,我都會唱。

在那一刻,我覺得生活真的是很美好,《給大家的歌》《失眠》《晚安》《小夜曲》等等鹿把所有的歌都唱了一遍,每一次想起的時候就會覺得很美好,即使生活有時候很糟糕,但是一想到這些美好,難受和不安都會減少,再減少。

有一天晚上,我看了成員冰冰的微博,她的微博只有幾十條,但是每一次看的時候我都會得到正能量。

鹿先森樂隊所有成員都有自己的本職工作,開演唱會、做音樂就好像是他們的業余愛好一樣。最打動的我是,他們并沒有打算成為真正的職業音樂人,因為一旦成為,或多或少音樂就會成為生存的需要,有些東西也許就會變了。

演唱會結束的時候有簽售會,排了很長的隊伍等到了鹿成員的簽名,因為很喜歡主唱倍倍,特地找了他的照片要了簽名,

那天我穿了周邊的衣服,被倍倍夸好看,適合我。簽售的人太多我不敢想要合照,只想要握手,可是我忘記了,簽完名后沒走一直看著大家簽名合照。后來想起要去握手,走到倍倍面前跟他說:我有個很重要的事想跟他說,我想跟你握個手。然后很爽快的答應我,并且握手了。讓我開心了一晚上。我想,這就是美好,關于我整個十月的美好,貫穿整個以后。

李斯和pp一直在對每一個從他們手里拿過簽名的人說辛苦了,其實最辛苦應該是他們。

有時候,我迷茫不知所措,常常問自己:這就是生活嗎?生活真的只能是這個樣子嗎?

我所能做到的喜歡和追求,完成自己的工作之余,就是學會生活,所謂的學會生活就是去做自己喜歡的事和完成不喜歡不得不做的事情,所有的酸甜苦辣放在一起就是生活了,我必須接受和學會享受。

篇8

您好!

每當我走進校門,一股清晰的空氣,一陣陣樹的清香撲鼻而來,我很喜歡我們的校園,因為校園之內有許多花草樹木。但是校園內有一個地方使我特別惱火,那就是食堂,每次我去洗米的時候都會看到小水滴孤單的流下眼淚,我想小水滴流眼淚的原因是;有些小朋友個子不夠高,水龍頭擰不緊所以小水滴留下了眼淚。有些同學可能是時間的關系,太匆忙忘了關水龍頭,所以又一次,小水滴留下了眼淚。正是這一次又一次的小錯誤可能就會影響我們的下半生?。?/p>

節約用水,不僅僅是一個口號,應該從珍惜一點一滴水做起,要牢固樹立‘節約用水光榮,浪費用水可恥’的觀念,時時刻刻注意節約用水。作為本校的的學生,我提出以下建議;

一、在每個水龍頭下面放一個水桶,可以把淘米水倒在水桶里,這樣這些淘米水就可以洗碗了,還可以澆菜,一舉三得!……

篇9

關鍵詞:閱讀;中專語文;教學

中圖分類號:G718.3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4)34-0235-02

在如今這個千變萬化的社會中,中專學生的思想體系還沒有建立完全,很容易受到來自環境各方面的影響而失去判斷的能力,所以對中專學生的知識水平、道德品質、人文素養等進行培養是至關重要的。而課外閱讀這項活動可以拓展學生的視野,讓學生獲取更多的知識,并在其中養成健康、正確的思想品質,形成正確的世界觀與人生觀。所以在語文教學中,應該引導學生多看書,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在閱讀中發現問題并解決問題。課外閱讀對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道德品質都有著重要的作用。

一、課外閱讀的作用

1.拓展學生的視野。在中專語文的教學中,課本上的內容是有限的,課外閱讀可以拓展學生的視野,擴大學生的知識面,令學生獲得更加豐富的知識,這樣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彌補課本的不足,同時又能令學生通過閱讀來培養情感,融入到情境中去。這樣才能使感悟更加深刻,有益于他們形成自己的思維模式,從而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提高閱讀與寫作的能力,為今后的發展打好基礎。

2.提高學生的領悟能力。書是人類的朋友,在課外閱讀中,如果學生閱讀一本好書,就相當于交了一個好朋友。不斷感悟、理解書中文字的內涵,與書進行思想上的交流,心靈上的溝通,情感上的融合,這樣對學生思想美德的形成是至關重要的。例如讀了《人生的意義》,學生會對人生有所感悟,明白人生的價值與意義。正確的課外閱讀對學生思維的形成與發展有著重要的作用,學生通過閱讀提高領悟的能力,這使學生在學習語文課本知識的時候能夠容易理解,對語文教學有著重要意義。想要更好的學習語文,最重要的就是多閱讀,豐富知識的同時還能領悟內涵。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能夠使人們獲取知識,從而才能推動社會不斷進步。從某種層面上來說,書籍與人生有著莫大的聯系,要想有一個豐富的人生,就要不斷閱讀。那些博覽群書的人思維模式更加活躍,對世界的感悟更加豐富,情感也更加豐厚。所以在語文教學中,課外閱讀非常重要。有很多語文成績好的或者寫作方面很突出的同學大多都是讀的書比較多。讀書是一種心靈的感悟,思想的提高,并且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學生的修養。

3.增強寫作能力。語文教學中的一個重要環節就是寫作,而要想能夠流暢地寫出文章,就要增加閱讀量,這樣才能使學生的頭腦中有豐富的知識與情感,下筆才能順暢。而且當今的作文教學倡導的是個性化表述,只有學生本身的知識、情感豐富了,這種個性化才能被激發出來。文字所行形成的世界很大,學生在生活上接觸的方面還是很少,所以可通過閱讀來豐富自己的見識,而且閱讀也對學生寫作的真實性有著一定的幫助作用。

4.培養學生的情操。在中專語文的教學中,有各種各樣的文章,例如一些情感飽滿的詩篇、經典的勵志故事、令人熱淚盈眶的感人故事以及一些愛國英雄們的光輝事跡等,這些都對學生思想水平的提升、道德情操的培養有著很大的作用。學生在閱讀后會受到文章的感染,更好地理解其中的寓意,體驗其中的情感,從而凈化學生的心靈,學生的思想道德品質也會因此而提高,才能夠使學生全面發展。

總之,閱讀作為一種心理活動過程,可以使學生獲得更多的知識,并在理解與感悟的過程中形成自己的思維模式,還可以為學生的寫作提供靈感,從而培養學生多方面發展??梢姡喿x對語文學習有著重要的意義,課外閱讀作為課內閱讀的延伸,可以起到補充的作用。

二、怎樣培養學生養成閱讀的好習慣

在以前的語文教學中,閱讀材料基本都是教材上的內容,這就致使很多學生都覺得閱讀就是為了學習,為了考試,有些學生就會產生抵觸的心理,也有的學生應付了事,這樣就難以令他們感受到閱讀的真正樂趣,從而無法從閱讀中獲取知識,更不要說有所感悟了,所以培養學生進行正確的閱讀是至關重要的。

1.做好摘抄筆記。在中專語文的教學中,教師可以讓學生準備一個筆記本,并制定一個閱讀計劃,例如每周都要讀一本好書,然后將書中的精美語句或是自己喜歡的語句摘抄下來,并對有感觸的地方寫下自己的想法,表現出自己的個性。教師要每周都進行抽查,并將做的好的筆記本進行展覽,讓同學們互相交流,發表看法,或者讓同學們互相交換筆記來看,這樣可以取長補短,促進學生共同進步。學生的閱讀成果及想象力在小小的筆記本上得到了充分的發揮,學生會慢慢養成自己的閱讀思維模式與閱讀習慣,而且在這種自由模式下,學生的想象力沒有限制,可以自由地表達自己的想法,這有利于提高學生對閱讀的興趣以及積極性,從中真正體會到閱讀的樂趣。只要找到了閱讀的樂趣,學生就會喜歡閱讀,從而提升他們對閱讀的主動性。

2.學會泛讀與精讀。學生可以選擇的各類課外書有很多,想要全都精讀是很費時間的,也是不可能的。所以要將書籍進行合理的區分,有的書籍要進行精讀,有的書籍可以進行泛讀。在這個過程中,要對經典作品、名著加以重視,教師應當給予相應的指引。對于一些可以進行泛讀的文章,教師應該指引學生抓住文章的重點,以便能夠準確地把握好整篇文章的中心。同時在這個過程中要注重語言的積累,增加自己的見識。泛讀不僅拓展了學生的知識面,也在一定程度上培養了學生的情操,訓練他們形成快速閱讀的能力,能在快速閱讀中找到有價值的信息加以利用。對于一些經典的散文集,可以指引學生進行精讀。散文的篇幅較短,不會花費很長的時間,很適合精讀。散文的線索也是比較明確的,學生容易分析與把握,而且優美的語句使學生容易受到感染。在精讀的過程中,教師要指引學生先抓住重點,然后展開精讀。對每一句都要進行仔細推敲,分析它的內在含義,理解它所要表達的意思,最后做到對文章的整體思路以及中心思想能夠有一個充分的了解。

三、結束語

文字構成的力量是很大的,所以閱讀具有廣闊的天地。在中專語文教學中,課外閱讀是很重要的,它對學生的思維模式的形成、道德品質的提高都有一定的促進作用。本文首先對課外閱讀的作用進行了詳細的分析,接著對培養學生養成閱讀的好習慣提出了兩點建議,旨在促進學生能夠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從閱讀中獲得更多。

參考文獻:

[1]張玉琴.淺談閱讀在語文教學中的作用[J].中學課程輔導教學研究,2012,(2).

[2]黃國笑.淺談閱讀在語文教學中的作用[J].華章,2011,(29).

[3]劉慧慧.中職語文課外閱讀教學策略分析[J].課程教育研究,2012,(1).

篇10

關鍵詞:作文 閱讀 觀察 思考

小學生怕寫作文,寫起來總覺得無話可說,空話連篇,缺乏真情實感。究其原因,主要是因為:一是沒有東西可寫,缺乏必要的生活經歷。二是有內容可寫,但是不知道怎樣將有關內容連綴起來。三是寫文章總是寫不具體,不能寫出自己的真實經歷和真情實感,自己對自己所寫都感到不滿意。要想解決這些長期困擾作文教學的問題,解決學生無話可寫,或寫而不具體的問題,筆者認為,必須從積累素材和有效訓練這兩方面入手,從根本上解決問題,找到作文教學的捷徑。

荀子曾在《勸學》中說過:“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边@講的就是積累。作文,本來就是素材的積累,就是語言的再加工。要想寫好作文,語言材料的積累是基礎。我們常講厚積薄發,只有生活的“厚積”,才能在作文中“薄發”。那么,如何引導學生在生活中積累素材呢?在作文實踐中,我們可以通過以下途徑讓學生進行積累。

一、廣泛閱讀,學會摘錄

閱讀的范圍很大,它不僅僅是教材中課文的閱讀,更多的是大量的課外閱讀。課外閱讀是提高學生閱讀水平的重要途徑,這已成為語文教師的共識。一冊語文書才30來篇課文,如果僅僅是這些內容,遠遠不能滿足學生對語文學習的基本要求,也難以滿足積累語言材料的需要。葉圣陶先生就指出:“國文課本為了要供學生試去理解、試去揣摩,分量就不能太多,篇幅也不能太長;太多太長了,不適宜做細琢細摩的研討工夫。但是要養成一種習慣,必須經過反復的歷練。單憑一部國文教本,是夠不上說反復的歷練的。所以必須在國文教本以外再看其他的書,越多越好。”葉老的一番話道出了語文學習不能僅靠一冊書本來“歷練”,還需要其他的書,而且越多越好。要想讓學生進行大量的課外閱讀,教師應先確定學生閱讀的范圍,為學生提供閱讀的條件。具體來說,教師應做到以下幾點:一是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和閱讀需求,為學生有針對性訂閱兒童讀物,保證閱讀內容的連續性和閱讀時間的長期性。二是可以在班內設小小閱覽室,讓每個學生都從家帶來自己喜歡的書,并與大家“共享”自己喜歡的圖書,這樣就可以實現交互閱讀,資源共享,保證學生閱讀內容的豐富性。三是安排合理的閱讀時間。每周安排2-3節課的時間在班內進行閱讀,保證了閱讀時間。當然,閱讀資源的挖掘很重要,比如學生可以到農家書屋借書,可以到藏書較多的家庭借書,從而保證了每個學生有好書可看。

書不僅要多讀,還要學會讀書,提高課外閱讀的效率。這就要求教師教給學生閱讀的方法。一是讓學生學會選擇性地進行閱讀。當一本書拿到手之后,學生應先想一想,內容是不是適合自己,對自己是否有益處,從而決定是否進行閱讀。二是教會學生閱讀的方法。拿到一本書,學生應先看題目,然后快讀目錄,對內容有一個概括的了解,以獲得一個總的概要。這樣學生就能根據需要選擇自己想閱讀的內容,對自己所需要的內容進行反復誦讀,在讀中體會。對于重要的內容或者語句,學生應盡量記住其中的要點;對于那些好詞佳句、古詩名句和名人名言等,可以摘錄下來,以備以后反復吟誦、體味之用。而對書中不重要或自己不需要的,學生可以快速瀏覽,了解梗概即可。對于一些重要的書或者文章,教師要指導學生讀后思考,學會根據要點列成提綱,從而整體把握。對于小學生來說,學會閱讀,掌握閱讀方法,對將來的寫作大有裨益。

二、善于觀察,勤于思考

小學高年級學生普遍認為作文中困擾自己的問題是無事可寫。所以在作文時,學生會根據自己閱讀的內容加以改造,于是出現了胡編亂造、生硬拼湊的現象。

大家都知道,作文源于生活,生活是作文的源泉。發生在我們身邊的新鮮事不計其數,那些感人的事可催人淚下,可是我們的小學生對此視而不見,聽而不聞。其根源在于學生對于身邊的人和事熟視無睹,不善于觀察。因此,教師必須引導學生學會觀察與思考,時時處處做生活的有心人。在觀察時,教師應先讓學生了解觀察的對象,把握好觀察的角度。比如,對一個事物可以仰視、俯視、平視,可以遠眺、近觀,其得到的效果自然會不同。同時,教師還應讓學生調動一切感官,從視覺、聽覺、觸覺、味覺、嗅覺等方面進行細致的觀察。只要教師引導得法,學生觀察的收獲會很大的。觀察是寫作的第一步,教師還必須引導學生對觀察到的現象進行分析、比較,如明確哪些是自己需要的,要進行哪些取舍。只有學生多對自己提幾個問題,多問幾個為什么,才能發現素材的有用之處,然后再記下來,久而久之,素材積累就豐富了。學生掌握了大量的語言材料與生活素材,就為寫作做好了準備。在以后的寫作過程中,教師要引導學生多實踐,有針對性地反復進行習作訓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