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詠雪的詩句范文

時間:2023-04-03 15:18:56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關于詠雪的詩句,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關于詠雪的詩句

篇1

關鍵詞:數學工具;作用;課堂效率

中圖分類號:G6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132(2016)19-0070-02

DOI:10.16657/ki.issn1673-9132.2016.19.044

一、數學工具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作用

(一)數學工具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

數學工具直觀形象,易于操作,這一點非常符合小學生的心理特點,自然可以激起學生對數學學科濃厚的學習興趣。讓學生活起來、動起來,讓學生在積極的動手中來展開快樂而主動的數學學習。如在學習加法時,我們就可以借助身邊一切可以利用的生活材料作為數學工具,如鉛筆、粉筆、木棍、小棒等,這樣就不再是機械而枯燥的算理講解,而是讓學生借助數學工具在積極的動手中來深刻的理解。這樣的學習更加有趣,更能激起學生學習的主動性,更加利于學生對知識的理解。

(二)數學工具有利于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

數學工具是培養學生思維能力的有力武器,它能夠將生活中的實際數量轉化為數學中的數據。通過數學工具教學,有利于將學生帶入到概念化和系統化的學習中,改變學生以往死記硬背的現狀。有效的利用教學工具能夠幫助學生在學習時提高學習效率,而且也有助于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實際操作能力。不同的數學工具在教學中具有不同的作用,只有數學教師有效的利用好數學工具,才能夠切實的提高小學生的學習能力和思維能力。由此可見,小學數學工具在新課標下具有重要意義。

(三)數學工具有利于鍛煉學生的探究能力

小學數學工具是鍛煉學生探究能力的重要保障。因此,教師應在教學中給學生創設探究的環境,讓小學生能夠自己動手設計出有價值的教學工具。小學生通過對數學工具的實際探索,可以發現有意義的運算和數學知識。小學數學工具是讓學生理論聯系實際的重要幫助,也是提高小學生數學能力的利器。對于數學工具的應用,需要數學教師的引導,因為小學生還沒有自主學習能力,沒有成熟的思維方式。

(四)數學工具有利于提高學生的抽象能力

數學是一門比較抽象的學科,應用數學工具教學不僅是小學課堂教學的需要,也是促進兒童成長和發展的需要。小學生的抽象能力有限,有時候不能完全領會數學教師的講解,使得學習數學時出現迷茫和困惑。而數學工具在教學中會提高小學生的數學概念,讓小學生更加直觀地了解數學知識和數學技巧。小學數學中利用學具將抽象的數學知識變得更加形象和具體,使小學生形成良好的抽象能力。教師在教學中可通過數學符號和數學工具的有機結合,使小學生更加喜愛數學學科。

二、利用數學工具提高小學數學教學效率的策略

(一)營造愉悅的課堂氛圍,提高學生的數學興趣

小學數學課堂通過數學工具的演示,能夠幫助小學生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將抽象的數學知識具體化。數學教師在教學中要考慮到每一個學生的實際情況,運用積極的教學方式,營造學生喜愛的教學氛圍。比如在講到小學低年級識數時,數學教師可以讓學生自己在課下準備10根小木棍,在學習時,針對不同的數字,讓學生自己拿出相應的木棍,然后動手擺一擺,數一數。這樣不僅能夠讓學生提高對數的理解,還能夠幫助他們更快地掌握數學知識。同時,這些小木棍還可以在學習圖形時有用武之地,在講到相交和平行的時候,可以讓學生擺出相應的圖形,然后自己去發掘每一張圖形所具有的特性,從而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二)鼓勵學生創新思維,發揮數學的工具性作用

小學生的思維處于不斷成長的階段,在這個時期教師必須要注重學生的思想感受,結合現代化教學手段,幫助小學生形成良好的學習技巧。在小學數學課堂上利用數學工具,可以給小學生帶來直觀的感受,有利于學生增加學習數學的興趣,給學生建立基本的數學概念。比如,在講到平方分米和平方厘米的轉換時,教師可以讓學生準備不同的數學工具,平方厘米就讓學生準備好裁剪好的卡片,平方分米讓學生提前準備好線繩,讓學生能夠在感觀上掌握面積單位大體的概念,從而提高小學生的創新思維。在現實生活中,數學工具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只要我們善于發現,就能夠找到有利于學習數學的學具,發揮數學的工具性作用。

(三)培養小學生的學習能力,注重學習習慣的指導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數學教師要提高自身素質,多進行數學教研活動,注重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讓他們真正成為具有良好素質和綜合能力的小學生。在講到應用題時,數學學具也起到很關鍵的作用。比如:“動物園購入4只兔子,又購入2只鸚鵡,最后又購入1只老虎,問一共購入多少只動物?”通常小學生往往是通過文字表述分析來進行計算,如果在課前提前準備好各種小動物的頭飾,在教學時讓小學生戴上相應的頭飾,用加法計算三部分小動物的和,這樣利用數學工具來教學就能提高課堂質量,同時可以培養小學生的學習習慣,讓他們熱愛數學學習。

參考文獻:

篇2

>> 用戶數據素養教育視角下的圖書館科學數據管理研究 高校圖書館科研數據管理研究 大數據時代的高校圖書館數據管理研究 元數據在數字圖書館中的應用 國外高校圖書館科學數據的元數據服務研究 元數據在高校圖書館特色數據庫建設中的應用與實踐 淺談圖書館元數據的應用 美國高校圖書館的研究數據管理服務體系構建及策略研究 加州數字圖書館數據管理計劃工具研究及思考 試論高校圖書館數據管理體系的構建 基于元數據倉儲的圖書館信息資源管理研究 元數據及其在數字圖書館中的應用 醫院圖書館中文圖書數據庫管理系統的應用與實踐 數據挖掘在圖書館管理上的應用 圖書館信息管理中元數據的應用 大數據在圖書館的應用研究 我國大數據技術應用于圖書館的實踐研究 數據挖掘技術在圖書館中的應用 基于數據生命周期的圖書館科學數據服務研究 元數據管理系統的研究與實現 常見問題解答 當前所在位置:.

[12]Data Management Planning[EB/OL].[2014-07-20]..

[13]Khan H, Caruso B, Corson-Rikert J, et al. DataStaR: Using the semantic web approach for data curation[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Digital Curation,2011,6(2): 209-221.

[14]Steinhart G. DataStaR: an institutional approach to research data curation[J]. IASSIST Quarterly, 2007, 31(3-4):34-39.

[15]Bermudez L, Piasecki M. Metadata community profiles for the semantic web[J]. Geoinformatica,2006,10(2): 159-176.

[16]Lowe B. Datastar: Bridging XML and OWL in science metadata management[M]. // Metadata and Semantic Research. Springer Berlin Heidelberg,2009:141-150.

[17]張曉林. 機構知識庫的發展趨勢與挑戰[J]. 現代圖書情報技術, 2014, 30(2): 1-7.

[18]Dearborn C C, Barton A J, Harmeyer N A. The Purdue University Research Repository: HUBzero customization for dataset publication and digital preservation[J]. OCLC Systems & Services, 2014, 30(1): 15-27.

[19]殷沈琴,張計龍,張瑩,等. 社會科學數據管理服務平臺系統選型研究――以復旦大學社會科學數據平臺為例[J].圖書情報工作,2013,57(19):92-96.

[20]DataONE[EB/OL].[2014-07-19]..

[29]Keralis S D C. Data curation education: A snapshot[J]. L. Jahnke, A. Asher, & SDC Keralis. The problem of data, 2012: 32-43.

篇3

一、《數據庫應用技術-SQL Server》教學存在的問題

教材偏重理論知識。《數據庫應用技術-SQL Server》是一門注重實踐、注重操作的課程,從當前的教材內容來看,教材中的理論知識部分非常多,而實踐部分的介紹比較少,內容過于膚淺,導致教師在組織教學內容時難以找到更多的實踐知識和內容。關于SQL Server數據庫應用技術需要扎實的數據庫理論做支撐,然而理論知識過多實踐內容較少會使得學生難以理解和接受。

實驗項目內容單調。根據歷年來我校畢業論文的完成情況來看,用到SQL Server來做的數據庫基本相同,僅是添加幾張表格,卻不會應用 SQL Server中的存儲過程、觸發器等資源。根據我校實驗項目的內容來看,其實原內容基本來自教材,項目操作流于形式,但實際的實驗教學實踐中,學生很少參加實驗練習,學不到真正的操作知識和操作本領,導致了畢業設計作品過于雷同、單調,絕大多數的畢業設計缺少實際的內容。

教學手段單調,缺乏良性互動。當前我校教師均借助多媒體開展教學,這也成為了一種習慣,使得教師們完全依賴多媒體課件,采用這樣的教學手段使得學生們在學習知識的時候顯得非常被動,隨著多媒體課件的迅速翻篇,學生很少有思考的時間,也難以和教師就某些知識點進行互動,學生也很難完整記錄課件中的代碼,導致學生動手能力差,在真正自己做項目時缺乏相應的能力。

課程考核效率低。《數據庫應用技術-SQL Server》課程考核采取平時+實驗+期末的成績考核方式,考核方式表面上合理,然而在實際的操作環節,實驗成績部分是根據平時成績來定,使得考核非常模糊,根據期末考試的內容來看,考試內容分為客觀題和主觀題,主觀題中有問答、程序填空和分析程序部分,沒有寫代碼的題目,這樣的考試內容并不能檢驗出學生一是否,會自己獨立寫代碼。

二、《數據庫應用技術-SQL Server》課堂教學改革與實踐對策

1.合理安排教材和教學內容

在有條件的情況下可以重新編排《數據庫應用技術-SQL Server》課程教材,結合數據庫原理與應用技術,改編教材中偏重理論知識的情況,加強數據庫實用技術部分的內容。由于SQL Server 數據庫理論知識部分是SQL Server 數據庫實用技術的基礎,在教材內容設置方面,需要靈活安排教材內容,對各知識點和各章節的順序進行適當調整,例如在理論知識講解完以后適當加入技術應用部分的練習,又或者在后期的SQL Server 數據庫技術之前回顧相應的數據庫原理知識,通過這樣的教學內容的安排促進學生對知識理論的學以致用。

若不能重新改編教材,教師則需要根據這樣的思路靈活布置教學內容,例如在數據庫設計的教學內容中,就是應該先導入關系數據庫規范化理論部分的知識,然后再進行關系模式設計的學習,并讓學生根據相應的范式要求完成關系模式設計,讓學生溫故知新、理論應用到實際、學以致用。SQL 語言在實際應用中有很大的區別,這要根據不同的數據庫管理系統選擇Transact-SQL 語言,由此,教學內容應加強Transact-SQL 語言的講解,并加深學生對SQL Server 數據庫的環境配置與應用技術的學習和掌握。

由于本課程的目的在于培養學生的 SQL Server 數據庫設計和開發能力,若只是根據傳統的教學內容實施教學,必定會導致學生對技術知識方面的欠缺,使得前臺開發語言連接到數據庫這部分技術知識不能銜接,最終不利于學生在軟件開發能力方面的培養。由此,必須要通過整合程序設計類課程的教學內容,加強常用軟件開發工具所對于的SQL Server 數據庫技術。例如在案例教學中,需要對JAVA 程序、網站建設、.net 開發技術等設計編程部分加強相應的技術講解,同時加強綜合設計性實驗的相關訓練,在數據庫應用系統的設計與實現中提升實操能力。

2.創新教學方法

由于采用多媒體的教學手段的單一使得學生不能學到連貫的知識和技術,并且沒有考慮到學生的主體地位,缺乏課堂互動與反饋,導致低效的教學效率。由此,以教師為主導的課堂教學要充分發揮教師的教學創新,采取項目教學法加強SQL Server各個知識點的講解應用,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與主動性,讓學生獨立解決問題。

項目教學法。在整個教學過程中,用實際項目貫穿課程,讓學生學會項目需求分析,以此完成后期的概念、邏輯、物理等結構的設計,從而開展數據庫的實施、運行和維護,加強學生對項目運作過程的熟練程度,提升學生對相關操作的掌握。

任務驅動法。目前在很多課程中都采用任務驅動法促進學生的自主學習。在本課程中,教師圍繞一個具體的數據庫系統布置的相應的具體任務,讓學生做好課前預習和思考,在上課時教師進行啟發式提問,并在課后又再一次布置任務讓學生加強練習和預習。在課堂前、課堂中以及課堂后的每一個任務都有一定的銜接性和關聯,而學生也在任務驅動下的帶著目的去相互協作和互動,提升其對學習的興趣、主動性和成就感。

互動教學法。該教學法貫穿在本課程的所有課堂教學中,要通過教師和學生之間平等互動交流得以實現,構建以學生為主體的課程教學,讓學生主動掌握知識、主動學習。在網絡時代,各種課程平臺相繼建立,例如云班課、微信平臺、微博平臺、班級QQ等,這些都是學生課下互動的學習平臺,此時教師應主動加入學生的課后互動中,及時為學生答疑解惑,同時獲得學習反饋,便于做好課程教學的調整。此外教師也可以通過這些平臺上傳學?資料和軟件項目制作案例,讓學生的學習更加便利,幫助學生掌握知識。

3.加強實踐教學,完善考核體系

本課程的實驗課時為48課時,旨在通過實驗訓練學生的操作能力和知識運用能力。本教學環節在于考察學生對SQL Server 數據庫理論知識和相應的技術應用的情況,會在上課期間為學生布置一個大作業,根據學生作業完成情況、實驗表現、實驗報告、動手能力來給出成績,完成本環節的考核。這樣的綜合考核方式能夠較為全面地考核學生,促進其學習的信心和熱情。整個實驗環節需要注意以下工作:

每一個實驗項目都要做好精心設計,安排學生預習相關理論和操作內容,但實驗過程中為學生做好相關的操作示范,全程認真指導,及時對學生的操作給予反饋,激勵其學習。在整個操作過程中應強調協作、互動,對數據庫表結構設計的合理性、缺陷、改進方案、注意事項進行探討,提升學生的互助、溝通、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實驗過程中所布置的大作業由2~3人一組協作完成,限定2周時間,題目范圍是數據庫管理系統的開發設計。這樣的一個訓練作業起到了整合程序設計類課程知識技能的作用,根據作業中學生所學開發設計工具的應用訓練,促進學生的綜合能力。

篇4

為了全面貫徹全國和全省教育工作會議精神,落實國家和我省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大力推進素質教育,激發中小學生對優秀課外讀物的閱讀興趣,強化廣大教師對學生課外閱讀的指導,推動讀刊用刊活動的廣泛深入開展,充分發揮優秀教育期刊的育人功能,經研究,決定舉辦2011年“新蕾杯”全省中小學師生優秀教育期刊讀刊用刊征文活動。現將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讀刊用刊征文期刊范圍

江西省委教育工委、江西省教育廳主管,江西教育期刊社主辦的優秀教育期刊《江西教育》《教師博覽》《高中生之友》《初中生之友》《小學生之友》。

二、征文活動分組

分教師組(含師范類在校學生)、高中組、初中組、小學中高段組(3~6年級)、小學低段組(1~2年級)。

三、征文活動內容和體裁

(一)教師征文內容

1.閱讀《江西教育》《教師博覽》的心得體會、意見和建議;

2.談刊物或其中某個欄目、某篇文章對自己的教育、啟發和影響;

3.記敘讀刊用刊活動中的人和事;

4.指導學生進行課外閱讀的經驗和體會。

(二)學生征文內容

1.談刊物或其中某個欄目、某篇文章對自己的教育、啟發和影響;

2.就刊物中某篇文章寫讀后感或評論;

3.記敘讀刊用刊活動中的人和事;

4.與刊物有關的其他內容。

5.“中國中學生作文大賽(2011~2012)”征文。大賽高中組初賽題及相關要求請詳見《高中生之友》2011年第9期和高中生之友網省略。

(三)其他

體裁以記敘文、議論文為宜,題目自擬,字數以1500字以內為宜。

四、征文活動的組織領導與獎勵

(一)本次征文活動由省教育廳辦公室、江西教育期刊社負責,由新蕾教育文化傳播中心具體實施,聘請有關專家對征文進行評選。

(二)教師組按不超過參賽文章總數的10%、15%、25%評出一、二、三等獎;學生每組分別設一等獎60篇、二等獎120篇、三等獎360篇。

(三)全省評選36個市、縣(區)為活動優秀組織獎。

(四)上述獲獎單位和個人(含學生獲獎作品的指導老師),分別由省教育廳頒發獎牌和獲獎證書。

(五)選送50篇“中國中學生作文大賽(2011~2012)”征文參加全國復賽、決賽。

五、參評文章數量、時間及其他要求

(一)各市、縣(區)教育行政部門和各中小學校要大力宣傳《江西教育》《教師博覽》在推進我省教育改革與發展和提高教師素質,《高中生之友》《初中生之友》《小學生之友》在推進中小學素質教育中的重要作用,認真組織本轄區的征文評選活動,對參評文章進行評選和獎勵,擇優送省里參評。每縣(市、區)送參評文章各組不少于10篇、不多于30篇。

(二)參評文章必須用稿紙抄寫端正或打印,每篇文章上需詳細注明縣(市、區)、學校(學生作品注明班級)、姓名(學生作品同時注明指導教師)。各市、縣(區)寄送參評文章時須附匯總表格,并將匯總表格電子稿通過E-mail發送到: (匯總表格可從江西教育期刊社的網站省略下載)。

(三)參評文章要求貼參賽徽標(見《江西教育》《教師博覽》雜志2011年第5期、第9期和《高中生之友》《初中生之友》《小學生之友》雜志2011年7~8期合刊、第9期),各組的參賽徽標不能交叉使用。

(四)各設區市將參評文章在2011年10月30日前寄送到南昌市洪都北大道96號江西教育期刊社,郵編:330046。

電話:0791-88522306、88522019、88111817(傳真)

篇5

關鍵詞: 《紅樓夢》 “三尺” 詩意 詮釋

在現代漢語里,“三尺”本身是一個數量短語,但中國古代詩文中出現的形制長為三尺的物品非常多,在夸張、用典或借代的修辭中,“三尺”除了作為數量短語使用外,又常常被用作名詞,代指深雪、寶劍、法律等?!都t樓夢》第五十回蘆雪廣(庵)即景聯句詩,主題是詠雪,其中有一句:“誠忘三尺冷,瑞釋九重焦?!标P于詩句中“三尺”典出何處,歷來歧說紛紜,到目前為止,主要解釋有三種:一說“三尺”指邊關將士所佩寶劍,《漢書?高帝紀》:“吾以布衣提三尺取天下?!鳖亷煿抛⒃唬骸叭?劍也。”“誠忘三尺冷”是“以‘三尺’代指守邊將士,寫忠誠之心使戍邊將士忘卻了冰雪天氣的寒冷”。[1]一說“三尺”取意于唐王勃《滕王閣序》之“三尺微命,一介書生”,比喻弱小,代指身軀。又有說三尺指雪,隱用宋代游酢、楊時“程門立雪”的典故。

要想弄清楚“誠忘三尺冷”中“三尺”的確切所指,首先還是應該從比較容易理解的下聯入手。關于“瑞釋九重焦”一句的解釋,《紅樓夢》詩詞諸家注釋意見基本一致。南朝宋謝惠連《雪賦》云:“盈尺則呈瑞于豐年。”“瑞”是雪之瑞,即豐年之吉兆。《楚辭?九辯》云:“君之門以九重?!迸f時天子之居處,門有九重,唐代盧綸《皇帝感詞》四首之一詩云:“山呼一萬歲,直入九重城?!焙髞沓R浴熬胖亍贝富实郏杜f唐書?宦官傳》曰:“九重之廢立由己?!彼^“瑞釋九重焦”,就是說瑞雪之吉兆,使得皇帝對年景不好的擔憂、焦慮得以解除和排遣。理解了下聯,上聯的意思也就相對容易理解了,這是因為蘆雪廣即景聯句詩是一首五言律詩?!都t樓夢》四十九回已經點明:“即景聯句,五言排律一首,限二蕭韻?!边@樣“誠忘三尺冷,瑞釋九重焦?!鄙舷侣撝械脑~性、詞義肯定是兩兩相對的,“瑞”是雪之吉兆,是名詞,那么“誠”字也應該是名詞;“九重”用作名詞,代指皇帝,那么“三尺”也應該是名詞。之前已經有學者指出過,“三尺”在詩中代指深雪[2],用的是程門立雪的典故,北宋游酢、楊時,尊師敬師,立雪于程頤之門。程門立雪事見于《二程全書?侯子雅言》:“游、楊初見伊川,伊川瞑目而坐,二子待之。既覺,顧謂曰:‘賢輩尚在此乎?日既晚,且休矣?!俺鲩T,門外之雪深一尺?!薄端问?楊時傳》亦曰:“(楊時)見程頤于洛,時蓋年四十矣。一日見頤,頤偶瞑坐,時與游酢侍立不去。頤既覺,則門外雪深一尺矣。”值得一提的是,游酢、楊時立雪程門并非是立于雪中,《宋史》記載“侍立不去”,“門外雪深”,說得很明白,游、楊是侍立于程頤身旁。關于此事,朱熹《近思錄》也曾談及,但是以上幾種記載大都言“雪深一尺”。古時有關暴雪成災的記載,常常形容深雪厚達三尺。《宋書?五行志》曰:“吳孫權赤烏四年正月,大雪,平地深三尺?!薄杜f唐書?高宗本紀》曰:“冬十月癸酉,大雪,平地三尺余?!彼院笫涝娢挠幸浴叭摺毙稳萆钛┑模袝r是夸張,如唐李商隱《夢令狐學士》詩云:“右銀臺路雪三尺?!痹菁讹L入松?為莆田壽》詞云:“門外雪深三尺。”雪深三尺,是沒膝齊腰之雪,這樣深的雪對朱熹等所記“程門立雪”故事來說,實在有夸張太甚之嫌,所以有的注釋者稱“誠忘三尺冷”用典是“隱用其事”[3]。

實際上,《紅樓夢》蘆雪廣即景聯句詩中“三尺冷”的直接出處不一定就是儒家“程門立雪”之典,而很有可能用的是禪宗二祖慧可立雪齊腰、斷臂求法的典故。唐代智炬《寶林傳》卷八有法琳所撰《慧可碑》記載,慧可求法于達摩,“立雪數宵”。唐凈覺《楞伽師資血脈記》曰:“(慧可)從雪中立,直至三更,不覺雪過于膝,以求無上道。”宋道元《景德傳燈錄?達摩傳》亦曰:“夜大雨雪,光(慧可初名神光)堅立不動,遲明積雪過膝?!碧拼佬独m高僧傳》中還有類似的僧人立雪故事,其記載慧滿禪師“于洛州南會善寺側宿柏墓中,遇雪深三尺”。而后世所傳慧可立雪之故事很有可能又雜入慧滿事跡,宋代詩僧佛國惟白曾歌詠慧可求法事云:“三尺深雪曾立處,不知誰是雪中人?”慧可立雪求法故事在明清小說中也有表現,《水滸傳》第四十六回《病關索大鬧翠屏山》一節道:“立雪齊腰,投巖喂虎,全不想祖師經上?!被劭闪⒀┕适滤乇憩F的是其求法的至誠之心,明代小說《達摩出身傳燈傳?神光立雪從師》曰:“神光僧為從師志一,慕道精專,忘卻天時人事。時當十二月九日夜,天大雨雪,使非勵志之夫,鮮不畏寒卻步矣。彼依然堅立不動,唯知求教明心,不知六花裂體?!痹谶@里,“從師志一,慕道精專,忘卻天時人事”應當是“誠忘三尺冷”的最佳注解?!罢\忘三尺冷”所用典故為禪宗慧可立雪故事還有一個重要佐證,就是眾所周知的,《紅樓夢》受佛教思想影響很大,而曹雪芹對禪宗故事也極其諳熟,這從第二十二回薛寶釵對禪宗五祖傳法、六祖南逃故事的熟悉程度就可見一斑。

另外,《紅樓夢》詩詞為塑造小說人物服務的特殊性也決定了“誠忘三尺冷”中的“三尺”是禪宗典故的可能性比較大。在“誠忘三尺冷,瑞釋九重焦”這一聯詩中,出句的作者是黛玉,而對句則是史湘云所作。在蘆雪廣聯句詩中,曹雪芹在個別詩句上的安排上,特別注意照顧人物的不同特點,“比如那些‘頌圣’的句子就不出于寶、黛之口”。[4]《紅樓夢》第三十二回史湘云曾勸寶玉講談些仕途經濟的學問,寶玉道:“林姑娘從來說過這些混賬話不曾?”湘云“瑞釋九重焦”之類的詩句絕不會出于寶、黛之口,同樣的道理,林黛玉這樣一位孤高傲世的病弱少女恐怕很難唱出邊關將士,三尺佩劍,忠誠忘冷這樣的忠君頌圣的贊歌來。而以游酢、楊時“程門立雪”這樣的道學氣息特別濃厚的典故來配合林妹妹的形象也是不甚貼切的。至于“三尺”取意于唐王勃《滕王閣序》之“三尺微命,一介書生”的說法[5],之前已有學者進行過辯駁[2],在此就不再贅述。林黛玉本身“靈心慧性”(見三十二回脂評),能夠念出“無立足境,是方干凈”這樣富有禪理的偈子來,連薛寶釵都稱贊她:“實在這方妙悟?!被劭闪⒀┻@樣的禪宗典故,與《漢書》劉邦功業和《宋史》游、楊事跡相比,或許更為貼近林黛玉的精神世界,更能表現其性格形象。

參考文獻:

[1]馮其庸,李希凡.紅樓夢大辭典[M].文化藝術出版社,1990:582.

[2]王啟熙.關于“誠忘三尺冷”的我見[J].紅樓夢學刊,1982,(3):143.

[3]江西大學中文系.紅樓夢詩詞譯釋[M].江西人民出版社,1979:2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