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學名言范文
時間:2023-04-05 02:05:47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數學名言,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1、數學的本質在于它的自由。DD康托爾
2、可以數是屬統治著整個量的世界,而算數的四則運算則可以看作是數學家的全部裝備。——麥克斯韋
3、數論是人類知識最古老的一個分支,然而他的一些最深奧的秘密與其最平凡的真理是密切相連的。——史密斯
4、數學發明創造的動力不是推理,而是想象力的發揮。——德摩
5、數學,科學的女皇;數論,數學的女皇?!狢·F·高斯
6、我曾聽到有人說我是數學的反對者,是數學的敵人,但沒有人比我更尊重數學,因為它完成了我不曾得到其成就的業績。DD哥德
7、給我五個系數,我講畫出一頭大象;給我六個系數,大象將會搖動尾巴?!狝·L·柯西
8、我們能夠期待,隨著教育與娛樂的發展,將有更多的人欣賞音樂與繪畫。但是,能夠真正欣賞數學的人數是很少的。——貝爾斯
9、給我五個系數,我講畫出一頭大象;給我六個系數,大象將會搖動尾巴?!挛?/p>
10、我曾聽到有人說我是數學的反對者,是數學的敵人,但沒有人比我更尊重數學,因為它完成了我不曾得到其成就的業績。DD哥德
11、一個數學家越超脫越好?!獰o名氏
12、在數學的領域中,提出問題的藝術比解答問題的藝術更為重要。DD康托爾
13、一個沒有幾分詩人氣的數學家永遠成不了一個完全的數學家?!S爾斯特拉斯
14、如果誰不知道正方形的對角線同邊是不可通約的量,那他就不值得人的稱號?!乩瓐D
15、純數學這門科學再其現展階段,可以說是人類精神之最具獨創性的創造?!獞训潞?/p>
16、純數學這門科學再其現展階段,可以說是人類精神之最具獨創性的創造?!獞训潞?/p>
17、這是一個可靠的規律,當數學或哲學著作的作者以模糊深奧的話寫作時,他是在胡說八道?!狝·N·懷德海
18、發現每一個新的群體在形式上都是數學的,因為我們不可能有其他的指導?!狢·G·達爾文
19、無限!再也沒有其他問題如此深刻地打動過人類的心靈?!狣·希爾伯特
20、這是一個可靠的規律,當數學或哲學著作的作者以模糊深奧的話寫作時,他是在胡說八道。DDA.N.懷特海
21、觀察可能導致發現,觀察將揭示某種規則、模式或定律?!ɡ麃?/p>
22、如果誰不知道正方形的對角線同邊是不可通約的量,那他就不值得人的稱號?!乩瓐D
23、上帝是一位算術家——雅克比
24、純數學是魔術家真正的魔杖。——諾瓦列斯
25、上帝創造了整數,所有其余的數都是人造的?!寺瓤?/p>
26、數學不可比擬的永久性和萬能性及他對時間和文化背景的獨立行是其本質的直接后果?!2?/p>
27、數統治著宇宙。——畢達哥拉斯
28、上帝創造了整數,所有其余的數都是人造的?!狶·克隆內克
29、無限!再也沒有其他問題如此深刻地打動過人類的心靈?!柌?/p>
30、數學不可比擬的永久性和萬能性及他對時間和文化背景的獨立行是其本質的直接后果。——A·埃博
31、非數學歸納法在數學的研究中,起著不可缺少的作用?!鏍枺↖.Schur)
32、宇宙的偉大建筑是現在開始以純數學家的面目出現了?!狫·H·京斯
33、整數的簡單構成,若干世紀以來一直是使數學獲得新生的源泉?!狦·D·伯克霍夫
篇2
一門科學,只有當它成功地運用數學時,才能達到真正完善的地步。
科學上沒有平坦的大道,真理長河中有無數礁石險灘,只有不畏攀登的采藥者,只有不怕巨浪的弄潮兒,才能登上高峰采得仙草,深入水底覓得驪珠。
給我五個系數,我講畫出一頭大象;給我六個系數,大象將會搖動尾巴。
數無形時少直覺,形少數時難入微,數與形,本是相倚依,焉能分作兩邊飛。
無限!再也沒有其他問題如此深刻地打動過人類的心靈。
數學是符號加邏輯。
一個國家只有數學蓬勃的發展,才能展現它國立的強大,數學的發展和至善和國家繁榮昌盛密切相關。
篇3
1、現在努力了,你將會征服人生;而不努力,人生將征服你。——莊伶
2、舉一而反三,聞一而知十,及學者用功之深,窮理之熟,然后能融會貫通,以至于此。——朱熹
3、學習是為自己,不是為了別人,因為,別人沒有義務為你的前途負責。——饒佳
4、不學而求知,猶愿魚而無網。——葛洪
5、讀書何所求,將以通事理。——張維屏
6、士欲宣其義,必先讀其書。——王符
7、在緊張的環境下,適當地放松一下,對身心對學習都有很大的幫助。——方偉明
8、天分高的人如果懶惰成性,亦即不自努力以發展他的才能,則其成就也不會很大,有時反會不如那天分比他低的人。——矛盾
9、夫所以讀書學問,本欲開心明目,利于行耳。——顏之推
10、多詐的人藐視學問,愚魯的人羨慕學問,聰明的人運用學問。——培根
11、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孔子
12、勤學如春起之苗,不見其增日有所長。綴學如磨刀之石,不見其損日有所虧。——陶淵明
13、不愛做題的學生不是好學生。——厲富鈺
14、不怕吃苦,終可取得自己理想的成績——徐廣越
15、不敢妄為些小事,只因曾讀數行書。——陶宗儀
16、立身以力學為先,力學以讀書為本。——歐陽修
17、莫等閑,白了少年頭,空悲切。——岳飛
18、學習不是股票,想炒就炒,不想炒就拋售。——李玉冰
19、成功的科學家往往是興趣廣泛的人。他們的獨創精神可能來自他們的博學。——貝弗里奇
20、學固不在乎讀書,然不讀書則義理無由明。——朱熹
21、自控能力是指南針,有它你不一定走向成功,但沒有它你一定會迷失方向。——潘世前
22、非讀書,不明理。要知事,須讀史。——李光庭
23、知識是珍貴寶石的結晶,文化是寶石放出來的光澤。——泰戈爾
24、少而好學,如日出之陽;壯而好學,如日中之光;志而好學,如炳燭之光。——劉向
25、學到很多東西的訣竅,就是一下子不要學很多。——洛克
26、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杜甫
27、如果不學習,那將會落后于人。
28、做學問的功夫,是細嚼慢咽的功夫。好比吃飯一樣,要嚼得爛,方好消化,才會對人體有益。——
29、心向著前進的方向,全世辦界會給你讓路。——吳樂凡
30、學習是勞動,是充滿思想的勞動。——烏申斯基
31、只要付出努力,就一定能取得好成績。——洪優
32、書猶藥也,善讀之可以醫愚。——劉向
33、當我們搬開別人腳下的絆腳石時,恰恰是在為自己鋪路。——陸子健
34、人們都說現在決定未來,其實真正地是未來決定現在。——倪競
35、才須學也。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諸葛亮
36、一日不書,百事荒蕪。——李詡
37、為自己的夢想插上翅膀,飛向成功的彼岸。——趙柯
38、開卷有益。——趙光義
39、六經三史,諸子百家,非無可觀,皆是為治。——蘇軾
40、求學的三個條件是:多觀察多吃苦多研究。——加菲勞
41、當以讀書通世事。——倪元璐
42、我的努力求學沒有得到別的好處,只不過是愈來愈發覺自己的無知。——笛卡兒
43、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則知明而行無過矣。——荀子
44、應當隨時學習,學習一切;應該集中全力,以求知道得更多,知道一切。——高爾基
45、學貴精不貴博。……知得十件而都不到地,不如知得一件卻到地也。——戴震
46、學習就像爬山,目的性強爬得就快,盡管山坡陡,但堅持登上山頂才是最大的成功。——應亞男
47、既然選擇了遠方,就不顧風雨兼程。——吳逸雨
48、格天功業有本源,誰謂讀書記名姓?——歸莊
49、雖天才雋朗,而實須墳誥以廣知。——葛洪()
50、非同一般的學習,學習非同一般。——張霄崢
篇4
科學上沒有平坦的大道,真理長河中有無數礁石險灘,只有不畏攀登的采藥者,只有不怕巨浪的弄潮兒,才能登上高峰采得仙草,深入水底覓得驪珠。
一門科學,只有當它成功地運用數學時,才能達到真正完善的地步。
數無形時少直覺,形少數時難入微,數與形,本是相倚依,焉能分作兩邊飛。
數學是一門演繹的學問,從一組公設,經過邏輯的推理,獲得結論。
一個國家只有數學蓬勃的發展,才能展現它國立的強大,數學的發展和至善和國家繁榮昌盛密切相關。
上帝創造了整數,所有其余的數都是人造的。
給我五個系數,我講畫出一頭大象;給我六個系數,大象將會搖動尾巴。
篇5
1、書到用時方恨少,事非經過不知難。
2、人唯虛,始能知人。滿招損,謙受益。滿必溢,驕必敗。
3、學習的最好刺激是對所學的教材的興趣。
4、學問多深也別滿足,過失多小也別忽略。
5、讀書之法,在循序而漸進,熟讀而精思?!祆?/p>
6、只要功夫深,鐵杵磨成繡花針。拳不離手,曲不離口。
7、要學蜜蜂采百花,問遍百家成行家。
8、刀越磨越利,腦越用越靈。
9、學貴有疑,小疑則小進,大疑則大進。
10、誰游樂無度,誰沒空學習。
11、上如階盡管費力,卻一步比一步高。不經過琢磨,寶石也不會發光。
12、只有努力攀登頂峰的人,才能把頂峰踩在腳下。困難是人的教科書。
13、心專才能繡得花,心靜才能織得麻。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
14、井淘三遍吃好水,人從三師武藝高。
15、搓繩不能松勁,前進不能停頓。瞄準還不是射中,起跑還不算到達。
16、世界上那些最容易的事情中,拖延時間最不費力。
17、好高騖遠的一無所得,埋頭苦干的獲得知識。百藝通,不如一藝精。
18、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T葛亮
19、世上沒有絕望的處境,只有對處境絕望的人。
20、只要是有益的話,小孩的話也要聽。
21、三更燈火五更雞,正是男兒讀書時。
22、舊書不厭百回讀,熟讀深思子自知?!K軾
23、吃別人嚼過的饃沒有味道。
24、溫故而知新。
25、學問淵博的人,懂了還要問;學問淺薄的人,不懂也不問。
26、讀了懂不了,用處也不大。
27、心堅石也穿。好記性不如爛筆頭。勤勉是成功之母。
28、聞而不審,不若無聞。
29、學問之根苦,學問之果甜。學問勤中得,富裕儉中來。
30、怕問路,要迷路。嘴勤不走冤枉路。
31、不問的人永遠和愚昧在一起。
32、注意力是智慧的門戶。要得驚人藝,須下苦功夫。
33、事實上,成功僅代表了你工作的1%,成功是99%失敗的結果。
34、對于攀登者來說,失掉往昔的足跡并不可惜,迷失了繼續前時的方向卻很危險。
35、汗水和豐收是忠實的伙伴,勤學和知識是一對最美麗的情侶。
36、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
37、海浪為劈風斬浪的航船餞行,為隨波逐流的輕舟送葬。
38、一次深思熟慮,勝過百次草率行動。
39、心里沒有眼,有眼也無用。
40、鳥欲高飛先振翅,人求長進先讀書?!羁喽U
41、老姜辣味大,老人經驗多。請教別人不折本,舌頭打個滾。
42、世界上沒有絕對的公平,公平只在一個點上。
43、學問學問,不懂就問。
44、懂得自己無知,說明已有收獲。
45、山上的石頭能背完,河里的流水能舀干,世上的知識學不完。
46、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莊子
47、只有創造,才是真正的享受,只有拚搏,才是充實的生活。
48、吃飯不嚼不知味,讀書不想不知意。
49、學如駕車登山,不進就退。
50、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
51、一個不想過小河的人,自然不想遠涉重洋。針越用越明,腦越用越靈。
52、知識貯藏在謙虛的大海中。
53、強記不如善悟。
54、耳朵沒有底,可以從早聽到晚。
55、仔細考慮一天,勝過蠻干十天。
56、書籍是橫渡時間大海的航船。
57、身怕不動,腦怕不用。
58、知識好象砂石下面的泉水,越掘得深泉水越清。
59、讀書就應像饑餓的人撲在面包上一樣。
60、讀書百遍,其義自見?!度龂尽?/p>
61、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能吟。
62、不聽指點,多繞彎彎。不懂裝懂,永世飯桶。
63、使人幸福的不是體力,也不是金錢,而是正義和才能。
64、沒有意志的人,一切都感到困難;沒有頭腦的人,一切都感到簡單。
65、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
66、世上無難事,只要肯登攀
67、學習如鉆探石油,鉆得愈深,愈能找到知識的精髓。先學爬,然后學走。
68、不能則學,不知則問,恥于問人,決無長進。
69、日日行,不怕千萬里;時時學,不怕千萬卷。多練多乖,不練就呆。
70、書癡者文必工,藝癡者技必良?!阉升g
71、刀鈍石上磨,人笨人前學。以人為師能進步。
72、知識無底,學海無涯
73、莫容易,白了少年頭,空悲切?!里w《滿江紅》
74、書籍備而不讀如廢紙。
75、萬川歸海海不盈。
76、學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學習如趕路,不能慢一步。
77、邊學邊問,才有學問。若要精,人前聽。
78、才華是血汗的結晶。才華是刀刃,辛苦是磨刀石。
79、舊書不厭百回讀,熟讀深思子自知。
80、讀書不想,隔靴撓癢。
81、思索,就是跟自己爭論。
82、燈不撥不亮,理不辯不明。
83、同時趕兩只兔,一只也捉不到。一回生,二回熟,三回過來當師傅。
84、智者千慮,必有一失;愚者千慮,必有一得。
85、沒有艱苦的學習,就沒有最簡單的發明。
86、進取乾用汗水譜烈軍屬著奮斗和希望之歌。
87、知識需要反復探索,土地需要辛勤耕耘。
88、發奮識遍天下字,立志讀盡人間書?!K軾
篇6
關鍵詞:地名學;少數民族地名
地名的記載與研究在我國早有所查。最早關于地名的確切記載,可見于殷商時期的甲骨卜辭中,其保留下來的今天可理解的地名達幾百處。早在春秋戰國時期,《周禮》中最早出現了“地名”一詞。此后,有關地名記載及其命名原則、沿革變遷等記載和研究日益增多,沿革地理成為歷史資料中常見的內容。由此可見,地名作為人類交流工具和文化載體,隨著我國文字的出現以及國家制度的完善,逐漸為人們所關注。經過三千多年的積淀,我國地名學的發展越發迅速,地名研究儼然成為地區文化研究的重要手段之一。
一、我國地名學的發展
我國地名學的發展大致可以分為古代本土地名研究的起源和研究時期、民國建立以后受西方地名學學術影響的近現代地名學科研究、發展這兩個時期。
我國古代對地名研究的主要內容包括地名的記載、地名命名原則的總結、地名沿革的研究以及地名淵源解釋等等。早期的重要著作有先秦時期的《山海經》、《禹貢》等,其貢獻主要是對地名的記載,書中記載的許多地理名稱沿用至今。到漢朝時,《漢書?地理志》記載地名已多達四千五百多個,并對四十多個地名作了地名淵源和沿革解釋,由此我國對地名的記載和研究有了較為系統的方法?!稘h書?地理志》的出現也標志著我國地名學研究的開始。
東漢《集解漢書》、《十三州志》和《地理風俗記》等,其解釋地名淵源的方法、內容有所創新。許慎《說文解字》、劉熙《釋名》對地名的收錄和解釋有所拓展。漢代之后,在地理學者中解釋地名淵源的著作日漸增多起來,其代表是《華陽國志》。晉代,我國出現了第一部地名辭典,這就是京相的《春秋土地名》。南北朝時期酈道元《水經注》記載地名多達兩萬左右,解釋地名達兩千四百處,該書是當時地名淵源及地名沿革研究的集大成著作,標志著以解釋地名淵源為主的地名研究進入了成熟階段。唐代是我國歷史上地名學研究發展的重要階段,其表現在:地名解釋數量增加,地名解釋內容擴展(記述別名),地名淵源的記述和進一步總結,地名讀音和書寫規范化問題的探索。
唐代以后,我國的地名學研究主要以總結為主,出現了很多全國性總志。有宋代《太平寰宇記》、元代《大元一統志》、明代《寰宇通志》和《大明一統志》、清代《讀史方輿紀要》和《大清一統志》等。其地名記載數量和研究范圍有所拓展,但研究方法和研究水平仍然停留在唐代水準之上。整個古代時期,中國地名研究基本上停留在地名淵源與沿革的研究方面,所記載地名及其淵源解釋雖多,但無論在地名研究理論上還是方法上并沒有太大新建樹,只是依附于歷史學門類,沒有形成獨立的學科。
民國時期,西方地名學理論與方法傳入,我國沿革地名學受到影響。我國地名學者在這一時期總結之前地名學成果,并探索地名學規范化以及介紹和引進外國地名學理論和思想。葛綏成的《地名之研究》,羅常培的《語言與文化》等都是以新思想新理論研究地名學。這一時期的研究為我國現代地名學的發展打下了基礎。
之后,我國地名研究取得長足發展。首先是與語言學、歷史地理學、民族學等學科相結合的研究層出不窮,諸如藍勇的《中國歷史地理學》、游汝杰的《中國文化語言學引論》、周尚意、孔翔的《文化地理學》等可見地名研究在其他學科中的廣泛運用。其次,在與其他學科相結合研究的同時,地名學研究內容也不斷深化,分類也更加細致:基礎地名學、社會地名學、應用地名學、區域地名學、交叉地名學的分類出現,都是現代地名學研究的范疇。第三,大量區域地名志的出版。以區域為單位研究的著作數量極大,據學術網站收錄,已達一萬四千多部,其數量之大為地名學進一步深入研究打下了堅實的基礎。最后,新的研究理論和方法不斷出現。諸如邊界理論,為地名學的研究發展提供了新思路、新方向。
二、我國少數民族地區的地名研究
我國少數民族地名研究方面,地名學與民族學、語言學結合較為緊密。
在地名調查過程中,采用民族學田野調查法實地了解當地地名的存在、淵源及變遷,以研究實體地名之實,著重探討文化內在之結構,為研究民族文化提供新的視野。同時,民族學對少數民族地區文化的探索,也為地名學發展提供了新的研究環境。宋長棟著《地名學與民族學研究》從地名學研究的角度,探討如何為民族研究服務,并在文中提出了研究少數民族地名的方法、原則和步驟,為在少數民族地區中如何收集和研究地名提供了清晰的方法和思路。
研究民族地區的地名,結合語言學相關知識對地名進行分類,總結和歸納地名命名原則,追溯地名淵源,是研究當地地名基本方法之一。其中,研究成果比較豐富。黃宏姣《湖南湘西土家語地名的文化內涵》、李軍《論地名與語言》、石林《侗語地名的得名-結構和漢譯》等文章均是從語言學角度探討少數民族地區地名。
除了與民族學、語言學相結合外,地名學與其他領域的研究也有很多?!吨袊贁得褡逭Z地名文化》(王文,中國地名,2002),《黑龍江省少數民族地名》(韓明武,人才資源開發,2012),《民族史視野下的中國地名》(沈堅,史林,2006)等文章從少數民族語言、少數民族文化、少數民族歷史等方面探討少數民族地區中的地名問題。
雖然我國地名學對少數民族地區研究有不少成果,但相對于漢族地區地名研究來說,與上萬部地名志比起來,少數民族地區的地名研究還處于起步階段,雖然不同的研究方法和研究視野相繼投入到少數民族地區地名研究中,但研究還有待深化,還有很大的研究空間。
其研究現狀是由以下幾個原因造成的。第一,地名學者多研究的地名多與研究地區遠近程度有關,其研究內容與研究區域熟悉程度有很大關系。其二,漢語地名資料較為充足、其發展變遷多有據可查,便于研究分析。第三,少數民族地區地名研究與語言學、民族學等學科結合較為緊密,客觀上增加了研究的難度。最后,少數民族地區少有漢族地區地名沿革研究,地名大多口口相傳,增加了地名歷史變遷研究的難度。
綜上所述,我國地名研究逐漸受到學界重視,研究成果豐富,研究角度也不斷更新,在研究理論上出現了邊界理論等新的研究視野。但在研究方法上,我國的地名學研究大多還以語言學、歷史學以及統計學方法為主,缺乏或少用其他系統、新穎的諸如人類學的田野調查法等方法的運用和研究,造成了地名研究中的研究對象狹窄,研究內容的不全面的局面。這與我國地名研究的注意力還集中在漢族地區是分不開的。與堆積如山的漢語地區地名研究成果比較起來,我國少數民族的地名研究還缺乏詳實的資料,其成果大多還停留在普及性文章上面,很少有以地名學前沿理論和方法分析少數民族地區地名狀況的,更缺乏少數民族地區地名的文化探討,因此,在已有研究思路的基礎上廣泛采取地名研究的新思路、新方法,在少數民族地名研究上挖掘更多地研究成果勢在必行。(作者單位:1.吉首大學歷史與文化學院;2.重慶云陽鳳鳴中學)
參考文獻
[1] 謝前明.當代地名學發展的三大特點[J].中國地名,2008,4.
[2] 劉盛佳.地名學若干理論問題的探討[J].華中師范大學學報,1980,4.
篇7
關鍵詞:《語言學名詞》,音韻學,術語,知識體系
中圖分類號:H1;N04文獻標識碼:ADOI:10.3969/j.issn.1673-8578.2017.02.003
The System of Phonology in Chinese Terms in Linguistics: on Compiling Principles of Phonology Terms in Dictionaries//LI Qiuxia
Abstract: Chinese Terms in Linguistics innovatively constructs a knowledge system of phonology terms, which includes General, Phonetic analysis and rhyme tables, Rhyme analysis and middle Chinese phonology, Tongzhuan and old Chinese phonology, Phonetic change and transcriptions. This book fused simultaneously consensus and innovation, and provided principles for terminology specification and dictionaries to construct a clear phonology system, and to realize scientific classification of phonology terms.
Keywords: Chinese Terms in Linguistics, phonology ,term, knowledge system
收稿日期:2016-11-25
基金項目:遼寧省社會科學規劃基金合作項目“音韻學術語規范問題研究”(L15EYY001)
作者簡介:李秋霞(1979―),女,滿族,文學博士,鞍山師范學院國際交流學院副教授,主要從事音韻學研究。通信方式:。
引言
《語言學名詞》由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組織編寫、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審定。該項工作得到國家相關部門的支持,審定和編寫專家陣容強大,“每個分支均聘請資深的權威專家為首席或主持,由他們親自動手或組織其他專家(包括若干中青年教師和博士生)具體操作并進行把關。……其陣容公認為學界的‘一時之選’。”[1]因此極具權威性和科學性,是術語規范的典范之作。本文以其中的音韻學術語為主要研究對象,通過與其他辭書音韻學術語體系進行比較,發掘《語言學名詞》的音韻學術語知識體系特色,希望有助于音韻學學科發展及音韻學辭書的編纂工作。
一《語言學名詞》的音韻學術語體系
“術語規范的首要任務和首要步驟,是從宏觀上對術語按照學科的概念體系進行梳理。這種梳理之所以重要,是因為:其一,整理術語的目的就是建立這樣一個系統;其二,通過梳理可以發現哪些術語有問題,并用系統化而非原子化的觀念與手段解決這些問題。”[2]《語言學名詞》正是構建了這樣的術語體系:總論、音類分析和等韻學、用韻分析和今音學、語音通轉和古音學、音類演變和對音。
“總論”收錄了音韻學各歷史發展階段中常用的基本概念,如“音韻學、古音構擬、上古音、中古音、近代音、北音”等。讀者可以通過這些詞目了解音韻學研究的大致范圍及其發展歷程?!耙纛惙治龊偷软崒W”收錄了漢語聲母、韻母、聲調的基本術語和等韻學方面的術語,如“全清、雙聲、陰聲韻、四聲、五音、十六攝、等、獨韻、m侈、洪細、等韻學、切韻學、等韻圖、門法、類隔”等?!坝庙嵎治龊徒褚魧W”收錄詩詞用韻方面的術語,如“葉音、韻腳、詩韻、詞韻、曲韻”等和音韻學研究方法的部分術語,如“反切系聯法、正例、變例”等。“語音通轉和古音學”主要收錄語音通轉方面的術語和古音學資料的部分術語,如“正對轉、次對轉、旁轉、諧聲、諧聲系統”等?!耙纛愌葑兒蛯σ簟笔珍浺恍┮糇儗W說和對音資料方面的術語,如“喻三歸匣、濁音清化、入派三聲、梵漢對音、藏漢對音、日漢對音”等。
較以往收錄音韻W術語的辭書而言,這一術語框架體系十分新穎。其最大特色就是在保持術語體系完整性和系統性的同時,又結合音韻學各發展階段的主要研究內容而新設了“音類分析”“用韻分析”“語音通轉”“音類演變”主題。這既有益于讀者了解音韻學各發展階段的研究重點,把握各術語在整個知識體系中的地位,又凸顯了各個發展階段音韻學理論的實際應用價值,為音韻學術語規范工作開拓了新的局面。
二國內辭書的音韻學術語體系
據筆者統計,國內收錄音韻學術語的工具書共31部,包括??妻o典、知識手冊、百科全書等。如果將有序(筆順或音序除外)的音韻學術語詞目表視為術語體系的直觀反映,則納入本文研究范疇的辭書共有15部。詳見表1。
表1設立音韻學術語詞目表的辭書(15部)
編號書名出版時間術語詞目表名稱詞目表術語編排順序
1《語言文字學名詞解釋》1978.4音韻學詞目意義關系
2《辭海?語言學分冊》1987.3音韻學詞目意義關系
3《中國大百科全書?語言文字》1988.2漢語音韻學學科體系
4《古代漢語知識辭典》1988.7音韻詞目意義關系
5《古漢語知識辭典》1988.11音韻學內容
6《中國語言學大辭典?音韻學卷》1991.3音韻學學科體系框架
7《古代漢語教學辭典》1991.6音韻學詞目意義關系
8《實用中國語言學詞典》1993.3音韻學內容內在體系排列
9《中華小百科全書?語言文字卷》1994.6音韻學詞目意義關系
10《古漢語知識詳解辭典》1996.10音韻學以類相從
11《語言文字詞典?音韻學卷》1999.2漢語音韻學學科體系框架
12《語言文字學常用辭典》2001.10漢語音韻學詞目意義關系
13《實用古漢語知識寶典》2008.5音韻學知識順序
14《大辭海?語言學卷》2003.12音韻學詞目意義關系
15《語言學名詞》2011.5音韻學知識體系
關于“詞目表術語編排順序”,有的依據辭書的編纂體例說明,有的依據詞目表術語之間的內在關系。上述辭書可再分為以下兩類:
第一類,將術語按照詞目意義之間的關系編排。包括《語言文字學名詞解釋》(商務印書館,1978)、《辭海?語言學分冊》(上海辭書出版社,1987)、《古代漢語知識辭典》(四川人民出版社,1988)、《古代漢語教學辭典》(岳麓書社,1991)、《中華小百科全書?語言文字卷》(四川辭書出版社,四川教育出版社,1994)、《古漢語知識詳解辭典》(中華書局,1996)、《語言文字學常用辭典》(北京教育出版社,2001)、《大辭海?語言學卷》(上海辭書出版社,2003)。這8部辭書的術語詞目表均可分為幾個部分,內涵關聯度較高的術語集中編排,以類相從,形成多個術語組,但各術語組之間并未構成特定的邏輯關系。
第二類,將術語按照某種知識體系編排。包括《中國大百科全書?語言文字》(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1988)、《古漢語知識辭典》(武漢大學出版社,1988)、《中國語言學大辭典?音韻學卷》(江西教育出版社,1991)、《實用中國語言學詞典》(青島出版社,1993)、《語言文字詞典?音韻學卷》(學苑出版社,1999)、《實用古漢語知識寶典》(復旦大學出版社,2008)、《語言學名詞》(商務印書館,2011)。這7部辭書的術語詞目表均從不同角度呈現了音韻學學科的知識順序或者內在體系。特別是《中國大百科全書?語言文字》《中國語言學大辭典?音韻學卷》(《語言文字詞典?音韻學卷》與《中國語言學大辭典?音韻學卷》均為馮蒸先生編寫,術語知識體系相同)和《語言學名詞》。三者的術語詞目表各具特色,所構建的術語知識體系均在學界產生廣泛影響,是術語編排具有代表性的三種模式。
(一)《中國大百科全書?語言文字》“漢語音韻學”
《中國大百科全書?語言文字》“漢語音韻學”由俞敏先生主編。共收錄74條音韻學術語,按照“古音學、今音學、等韻學、北音學”的框架編排[3]??傉撔栽~目“漢語音韻學”對漢語音韻學的研究內容、研究材料和發展歷史進行了概述,幫助讀者了解漢語音韻學的基本情況?!肮乓魧W”收錄術語11條,“今音學”收錄術語16條,“等韻學”收錄術語36條,“北音學”收錄術語10條。詞目雖少,但“古音學、今音學、等韻學、北音學”概念體系的創立在音韻學辭典編纂史上具有開創性意義,為很多辭書所繼承,對音韻學教材編寫和學科理論研究也具有深遠影響。
(二)《中國語言學大辭典?音韻學卷》
《中國語言學大辭典?音韻學卷》是《中國語言學大辭典》的一個分卷,由馮蒸先生主編,收錄音韻學術語、理論和學說近750條。包括總論、分論、方法論三大部分,各部分下再分小類和子類。該音韻學術語體系依托馮蒸先生1988年提出的“漢語音韻學學科分類體系框架表”構建[4],是融音韻學理論、研究方法、音韻學史、研究資料等于一體的音韻學術語知識體系。“總論”囊括漢語音韻學學科性質及其研究范圍的術語,如“漢語音韻學、古音學、今音學”等?!胺终摗卑ā耙衾砥?、音史篇、資料篇、音韻學史篇”四個部分?!胺椒ㄕ摗卑ā耙繇嵳軐W方法論、音韻邏輯學方法論、學科方法論”三個分支。其術語體系與《中國大百科全書?語言文字》“漢語音韻學”有很大不同。首先,“總論”和“方法論”單獨設立,分別注重對音韻學研究范圍和研究方法的闡釋;其次,將音韻學不同發展階段的術語按照概念性質重新分類,尤其是集中收錄了一批音變類詞目。
音韻學術語體系應該符合音韻學教學發展和理論研究的現狀,體現音韻學理論和應用對于學科體系的價值。以上三部辭書的術語體系從不同角度展現了音韻學研究的范圍和主要內容,格局清晰,體系完整,集共識與創新于一體,其編纂理念值得繼承和發揚。
三對o書編排音韻學術語的啟示
??妻o書在編制音韻學術語詞目表時應遵循兩個原則:
篇8
“迎奧運、講文明、樹新風”,“文明奧運,和諧奧運”,這些口號在街頭巷尾已隨處可見。它的流行,顯現出我們對于某奧運會的熱度,也意味著我們作為東道主應有的風度。
在社會上要講文明,懂禮貌。愛護環境,不隨地吐痰,不隨地扔垃圾。我們要向雷鋒叔叔學習,學習他助人為樂的精神,幫鄰居把垃圾扔進垃圾箱里,在公共汽車上為老人讓座,主動幫助同學等。
在學校時,同學之間要友好相處,不罵人,不打架。在學習上只有不斷努力,不怕苦不怕累,才能取得好成績。遇到困難,要學會自己解決。愛護學校的公物,保護環境,勤儉節約,珍惜每一分錢、每一粒糧食、每一滴水、每一張紙,愛護學校的一草一木。
在家時,不嬌不慣,孝敬父母,不亂花錢,不挑食。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例如,自己洗自己的衣服,自己梳頭。幫父母多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務勞動,聽父母和長輩的話,做個好孩子。
篇9
一、學科質量檢測與命題技術研究的背景及現狀
說到命題,一線教師對于這項工作都再熟悉不過了。小至課后作業,單元復習,大到期中、期末考試。如何命題,才能體現新課標的要求,才能促進學生的語文素養的形成。題目的難易程度如何確定,才能全面的考察處在不同學習程度的學生;試題各個部分(字詞句段篇)如何合理搭配,才能真正全面反饋出一段時間來學生學習語文的實際情況。
這些問題,是需要深入地思考,扎實地開展工作的。命題就是考察教師的關鍵時刻,也能真實的反映教師的業務素質,所以命題帶給我們的不僅是個人的反思、成長,還會影響大家對你的評價。命題現狀應該引發我們深刻的思考,并促使我們不斷努力,不斷提高命題的水平,從而不斷提高自己的教學質量。
二、學科質量檢測與命題技術研究的意義價值
課程的評價目的不僅是為了考查學生達到學習目標的程度,更是為了檢驗和改進學生語文學習和教師的教學,改善課程設計,完善教學過程,從而有效地促進學生的發展。那么,小學語文期末書面考試作為學生語文學業評價的重要方式之一,要貫徹落實語文課程評價新理念,改革期末考試命題思路,更好地促進教師的教學理念、教學方式的轉變,促進學生的學習方式的改變和持續發展。
三、學科質量檢測與命題技術研究的主要內容
(一)注重趣味性――讓命題營造輕松和諧的氛圍(情境化)
新標呼吁有情趣的語文教學。同樣,在語文試卷中,也需要情趣。根據學生的心理特點、認知過程、學習過程與方法的特點,對試卷單調、嚴肅、死板的做題要求,進行大膽的改革。
①試題設計,力求生動有趣。②版面設計,力爭圖文并茂。
(二)體現工具性――讓命題折射知識的價值(生活化)
語文的學習是一個長期累積的過程,只有“厚積”才能“薄發”。廣讀熟背,強化讀書積累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已為我國傳統的語文教學經驗所驗證。因而我們的語文課程評價考試命題應注意語言積累與實踐運用的相互結合。課程標準推薦了許多課外閱讀書目,而且根據語文學習階段性特點,不同階段有不同的學習積累的要求。因此要靈活運用考試這一杠桿,有效地促進學習,把積累落實到平時的閱讀中。
①注重語言的積累。②拓展語言方法的運用。
(三)孕育人文性――讓命題洋溢關懷之情(人文化)
新的課程理念提倡命題要促進學生發展,命題內容就應蘊含人文關懷。要達成這一目標,最重要的策略就是把命題放置在學生人性發展的高度,結合語文知識點的檢測,加入一些能夠引發學生道德碰撞、情感共鳴的因素,使學生始終處在一種愉悅、積極、認真、進步的心理狀態中。
①賦予試卷以人文情調。②設計蘊含人文關懷的試題。
(四)尊重差異性――給命題增添操作的靈活性(靈動化)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語文課程“要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和不同的學習需求”“在評價時要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促進每個學生的健康發展”。在教學中,學生的差異是客觀存在的,命題時要全面考慮學生的差異,盡量照顧各層次學生的差異,滿足各層次學生的需求,力求讓每個學生在考試中都能得到充分的展示,全面保護學生學習的自信心和積極性,促進學生的整體發展。心理學告訴我們,學生智力、心理的發展具有不平衡性,個性的發展具有差異性,因而他們獲取知識的效率也具有不同步性。為了讓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獲得成功的體驗,充分發揮語文評價的導向、激勵作用,使語文評價全面、準確、及時地反映學生語文綜合素質的發展水平。
①尊重學生的個性差異。②尊重學生的學習差異。
(五)關注開放性――讓命題啟迪創新的思維(開放化)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在學生發展語言能力的同時,要注意發展思維能力,激發想象力和創造潛能?!痹谛抡n標精神的引領下,我們的命題正由“專制”走向民主,由封閉走向開放,把學生考試的過程由知識的檢測和鞏固過程轉向知識的創新和開發的過程。從而全面、綜合地測查學生的語文能力,促進學生語文素養的提高。
①注重遷移。②加強整合。③鏈接生活。
語文命題要促進學生發展,命題素材就應接軌學生的現實世界。這樣,把對語文知識的檢測放置在豐富現實的生活情境中,才能真正使語文命題煥發出濃郁的時代氣息。
新課標下的語文命題是新的評價方式的體現。如果我們仍然停留在過去的命題內容上,勢必會影響到新課標的實施,因此,在新課標下,要以課標精神為準繩,不斷探索語文考試命題新思路,尋找適合當今語文課堂教學的命題方式。使我們的評價更合理,更科學,促進學生的語文素養的養成。
總之,小學語文學科的命題思路應順應時代,與時俱進,全面落實“以生為本”的教學理念,全面貫徹新課程標準,真正使語文考試成為評價語文學習的客觀工具,成為激勵學生學習語文的有效動力,成為促進教學相長的良好載體。只有加大試卷命題改革的力度,才能全面提高學生素質,才能轉變教師的教學思想,才能切實提高語文教學質量。
篇10
1、能夠攝取必要營養的人要比吃得很多的人更健康,同樣地,真正的學者往往不是讀了很多書的人,而是讀了有用的書的人。——亞里斯提卜
2、知識上的富有可以享受心靈上的滿足。
3、讀書之法,在循序而漸進,熟讀而精思。——朱熹
4、讀書忌死讀,死讀鉆牛角。——葉圣陶
5、處處是創造之地,天天是創造之時,人人是創造之人。——陶行之
6、最淡的墨水也勝過最強的記憶。
7、僅次于選擇益友,就是選擇好書。——考爾德
8、三更燈火五更雞,正是男兒讀書時。黑發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顏真卿
9、業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毀于隨。——韓愈
10、讀書在某種意義上來說是養心。
11、讀過一本好書,像交了一個益友。——臧克家
12、高尚的語言包含著真誠的動機。
13、攀登科學文化的高峰,就要沖破不利條件限制,利用生活所提供的有利條件,并去創造新的條件。——高士其
14、偉大的成績和辛勤勞動是成正比例的,有一分勞動就有一分收獲,日積月累,從少到多,奇跡就可以創造出來。——魯迅
15、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漢樂府?長歌行》
16、在學習中取得知識,在戰斗中取得勇敢。
17、作者不一定能寫到老,但是他一定應該學到老。
18、玉不啄,不成器;人不學,不知道。——《禮記》
19、勤學和知識是一對最美的情人。
20、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杜甫
21、學到很多東西的決竅,就是一下子不要學很多的東西。
22、發奮識遍天下字,立志讀盡人間書。——蘇軾
23、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孫洙《唐詩三百首序》
24、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陳壽《三國志》
25、一個人的度量是一種精神力量,是一股強大的文明力量。
26、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諸葛亮
27、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諸葛亮
28、讀過一本好書,像交了一個益友。——藏克家
29、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朱熹
30、三人行,必有我師也。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孔子
31、年輕時讀書就像迎著朝陽走路。
32、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杜甫《杜工部集》
33、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劉彝
34、鳥欲高飛先振翅,人求上進先讀書。——李苦禪
35、莫等閑,白了少年頭,空悲切。——岳飛
36、舊書不厭百回讀,熟讀精思子自知。——蘇軾
37、再高深的學問也是從字母學起的。
38、書房是文人精神的巢穴,生命的禪堂。
39、黑發不知勤學早,白發方悔讀書遲。——顏真卿
40、閱讀的最大理由是想擺脫平庸,早一天就多一份人生的精彩;遲一天就多一天平庸的困擾。——余秋雨
41、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孔子
42、書是逆境中的慰藉。
43、讀書百遍,其義自見。——《三國志》
44、勤勉而頑強地鉆研,永遠可以使你百尺竿頭更進一步。——《舒曼論音樂與音樂家》
45、勤動筆墨勤看書。
46、科學是到處為家的,棗不過任何不播種的地方,它是不會使其豐收的。——赫爾岑《科學中華而不實的作風》
47、書癡者文必工,藝癡者技必良。——蒲松齡
48、不信書不能提高境界,光信書不如無書。
49、世界上最壯麗的宮殿是藏書最多的圖書館。
50、不好的書也像不好的朋友一樣,可能會把你戕害。——菲爾丁
51、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孔子
52、語言是心靈和文化教養的反映。
53、穿著飲食可以因陋就簡,而搞學問是不能因陋就簡的。
54、青年同志們必須記住,想要連跑帶跳地把過去的一切文化遺產得著,那是辦不到的。這需要有堅定的頑強性和艱苦的勞動。要知道,在這條路上克服困難,這件事本身就是非常好的興奮劑。——《奧斯特洛夫斯基》
55、興于《詩》,立于禮,成于樂。——孔子
56、努力耕耘,少問收獲。
57、書都讀得來的人,還怕有什么做不來的。
58、掉進知識情網中的人,時時品嘗著知識的甜蜜。
59、書到用時方恨少,事非經過不知難。——陸游
60、讀書有三到,謂心到,眼到,口到。——朱熹
61、不斷認識自己的無知是人類獲得智慧的表現。
62、路漫漫其修道遠,吾將上下而求索。——屈原
63、書卷多情似故人,晨昏憂樂每相親。——于謙
64、一個愛書的人,他必定不致缺少一個忠實的朋友,一個良好的老師,一個可愛的伴侶,一個優婉的安慰者。——伊薩克?巴羅
65、成功的科學家往往是興趣廣泛的人,他們的獨創精神來自他們的博學。
66、精神能補物質的不足。
67、立志宜思真品格,讀書須盡苦功夫。——阮元
68、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
69、如果知識不是每天在增加,就會不斷地減少。
70、立身以立學為先,立學以讀書為本。——歐陽修
71、學問對人們要求最大的緊張和最大的熱情。——巴甫洛夫
72、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莊子
73、書籍鼓舞了我的智慧和心靈,它幫助我從腐臭的泥潭中脫身出來,如果沒有它們,我就會溺死在那里面,會被愚笨和鄙陋的東西嗆住。——《高爾基論青年》
74、閱讀一本不適合自己閱讀的書,比不閱讀還要壞。我們必須會這樣一種本領,選擇最有價值最適合自己所需要的讀物。——別林斯基
75、知識好像砂石下的泉水,掘得越深,泉水越清。
76、敏而好學,不恥下問。——孔子()
77、奇文共欣賞,疑義相如析。——陶淵明
78、書猶藥也,善讀之可以醫愚。——劉向
79、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孔子
相關期刊
精品范文
10數學手抄報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