檣櫓灰飛煙滅范文

時間:2023-03-17 08:46:39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檣櫓灰飛煙滅,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1、“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翻譯:從容瀟灑地在說笑閑談之間,就把強敵的戰船燒得灰飛煙滅。

2、這句話出自宋朝蘇軾的《念奴嬌·赤壁懷古》。這首詞是公元1082年(宋神宗元豐五年)蘇軾謫居黃州時所寫,當時作者四十七歲,因“烏臺詩案”被貶黃州已兩年余。蘇軾由于詩文諷喻新法,為新派官僚羅織論罪而被貶,心中有無盡的憂愁無從述說,于是四處游山玩水以放松情緒。

(來源:文章屋網 )

篇2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

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

亂石穿空,驚濤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杰。

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

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

故國神游,多情應笑我,早生華發。

人生如夢,一尊還酹江月。

2、譯文

大江之水滾滾不斷向東流去,滔滔巨浪淘盡千古英雄人物。

那舊營壘的西邊,人們說那就是三國時周郎大破曹兵的赤壁。

岸邊亂石林立,像要刺破天空,驚人的巨浪拍擊著江岸,激起的浪花好似千萬堆白雪。

雄壯的江山奇麗像是圖畫,一時間涌現出多少英雄豪杰。

遙想當年的周瑜春風得意,小喬剛剛嫁給了他做妻子,英姿雄健風度翩翩神采照人。

手搖羽扇頭戴綸巾,談笑之間,就把強敵的戰船燒得灰飛煙滅。

如今我身臨古戰場神游往昔,可笑我有如此多的懷古柔情,竟如同未老先衰般鬢發斑白。

篇3

2、原文

《念奴嬌·赤壁懷古》

蘇軾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

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

亂石穿空,驚濤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杰。

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

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

故國神游,多情應笑我,早生華發。

人生如夢,一尊還酹江月。

3、譯文

大江之水滾滾不斷向東流去,滔滔巨浪淘盡千古英雄人物。

那舊營壘的西邊,人們說那就是三國時周郎大破曹兵的赤壁。

岸邊亂石林立,像要刺破天空,驚人的巨浪拍擊著江岸,激起的浪花好似千萬堆白雪。

雄壯的江山奇麗如畫,一時間涌現出多少英雄豪杰。

遙想當年的周瑜春風得意,小喬剛剛嫁給了他做妻子,英姿雄健風度翩翩神采照人。

手搖羽扇頭戴綸巾,談笑之間,就把強敵的戰船燒得灰飛煙滅。

如今我身臨古戰場神游往昔,可笑我有如此多的懷古柔情,竟如同未老先衰般鬢發斑白。

篇4

我撫摸著這座古城的每一處縫隙,感受著它千百年來的回憶和呼吸,憶起回憶里的那個我,一身戎裝,策馬出征,馬蹄聲洶涌,如你淚奔;揮劍轉身,血如花開,似你一點朱唇,似你指上丹蔻。還來不及為你撫琴,還等不及看你一舞,還想再聽你喚我一聲“瑜郎”!

世人都嘆,羽扇綸巾俏周郎,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他們卻不知,萬里疆場不及你似水眼波,縱是鐵骨錚錚也挨不過你低眉一笑!

如果一次緣分,結一次繩,我的繩上有幾個結了呢?回憶深深,我今生還在等,等一個人。這一世,只能有一次的認真!

篇5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②。亂石穿空,驚濤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杰!

遙想公瑾當年③,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④。羽扇綸巾,談笑間、強虜灰飛煙滅⑤。故國神游⑥,多情應笑我⑦,早生華發。人生如夢,一尊還酹江月⑧。

[注釋]

①赤壁:指黃州西赤鼻磯。三國時周瑜敗曹的“火燒赤壁”之赤壁傳說有五處。但以黃州赤鼻磯為古戰場。

②故壘:古時的軍營四周所筑的墻壁。人道是:人們傳說是。周郎:周瑜,字公瑾,廬江(今安徽廬州)人。建安三年,自居巢還吳,孫策授其建威中郎將,逾時年二十四歲,吳中皆呼為周郎。穿空:形容峭壁聳立,好像要刺破了天空似的。千堆雪:形容很多白色的浪花。

③當年:當時,或解作盛壯之年。

④小喬:周瑜之妻。時在建安三年或四年,周瑜二十四五歲,赤壁之戰在建安十三年,周瑜三十四歲,結婚已十年。言“初嫁”是突出其風流倜儻,少年得志。雄姿英發:周瑜有姿貌。英發:指談吐不凡,卓有見識。

⑤羽扇綸巾:魏、晉時儒雅之士的裝束。羽扇:白羽做成,可用作督戰指揮的標幟。綸(guān)巾:用絲帶做的便巾?;绎w煙滅:形容火燒赤壁時曹軍的慘敗及周瑜的事功。

⑥故國神游:神游故國。此“故國”指舊地、古戰場。

⑦多情應笑我:應笑我多情的倒裝。

⑧尊:酒器。酹(lèi):把酒澆在地上祭奠。

(8)英發:英俊勃發。

(9)羽扇綸巾:手搖動羽扇,頭戴綸巾。這是古代儒將的裝束,詞中形容諸葛亮從容嫻雅。綸巾:古代配有青絲帶的頭巾。

(10)檣櫓:這里代指曹操的水軍戰船。

(11)故國:這里指舊地,當年的赤壁戰場。指古戰場。

(12)華發:花白的頭發。 華:《現代漢語詞典》這個字讀hu?。ㄒ宦暎?,花白義

(13)人生:現有版本作人間。

(14)尊:同“樽”,酒杯。

(15)酹:(古人祭奠)以酒澆在地上祭奠。這里指灑酒酬月,寄托自己的感情。

譯文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

長江朝東流去,千百年來,所有才華橫溢的英雄豪杰,都被長江滾滾的波浪沖洗掉了。

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

那舊營壘的西邊,人們說,那是三國時周郎大破曹兵的赤壁。

亂石穿空,驚濤拍岸,卷起千堆雪。

陡峭不平的石壁插入天空,驚人的巨浪拍打著江岸,卷起千堆雪似的層層浪花。

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杰!

祖國的江山美妙如畫,那一時期該有多少英雄豪杰!

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

遙想當年周公瑾,小喬剛剛嫁了過來,周公瑾姿態雄峻。

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

(諸葛亮)手里拿著羽毛扇,頭上戴著青絲帛的頭巾,談笑之間,曹操的無數戰船在濃煙烈火中燒成灰燼。

故國神游,多情應笑我,早生華發。

神游于故國(三國)戰場,應該笑我太多愁善感了,以致于過早地生出白發。

人生如夢,一樽還酹江月。

人的一生就像做了一場大夢,還是把一杯酒獻給江上的明月,和我同飲共醉吧!

[賞析]

篇6

在人類看來,那是一只孤零零的長尾山雀。白色的短羽從頭頂一直綿延到腹部,在晚霞的光芒中閃爍著柔美的淡金色。墨黑與金褐色相間的羽翼驕傲地垂在身后,其間幾片淡淡的白色羽毛更是給他的身影增添了幾分俊朗。一條纖細墨黑的長尾不服輸地翹著,在亮閃閃的金色中顯現出一絲瀟灑,一絲豪邁。

他,便是長尾山雀天國的大俠――逆仙?幕簾伊瑟親王。

此時,這位小個子親王正站立在眾山之巔,高傲地掃視著這片廣闊的土地。在夕陽余暉的陰影里,一抹淡淡的愁緒悄悄漫上了他的心頭。

幾百年來,幕簾峰一直是他們幕簾世家祖祖輩輩生活的伊甸園。他這個小親王也曾羽扇綸巾地指揮過幾場地盤之戰,智慧和才能讓他屢戰屢勝,始終保護住這片富饒的土地不被外來之敵侵犯。然而,就在兩天前,一場洶涌異常的山洪趁著夜色從頂峰傾瀉而下,幾小時的工夫便把這個“群山王國”淹沒成了一片濁水。災難啊,殘酷的天災!

已經兩天沒有吃東西了,戰士們費盡周折打劫來的小青蟲已遠遠無法滿足這上千鳥的溫飽,逆仙親王也在逐漸消瘦。曾經的幾場大戰,早已得罪了周圍幾個山頭的鳥兒們。如今大難臨頭,也不見有幾只見義勇為的來伸出援助之手。戰爭可真不是個好東西!

逆仙親王低低地嘆了口氣,早知今日,何必當初!

“已經餓了兩天兩夜,戰士們開始軍心渙散,有些正籌劃謀反了。這股山洪也不見退潮之勢,要不,咱們投靠一下鄰鄉……”天國大臣湊到他耳邊小聲嘀咕道。

“不到末日誓不甘休,我們幕簾家族的祖訓你都白背了嗎?”逆仙親王打斷他的話。“若真到了末日,這倒也未必不是個好辦法?!蹦嫦捎H王又補充了一句,語氣中潛伏了一絲絕望。是啊,如果光明已然拋棄了我們,投靠黑暗也是一條活路??蓭装倌陙斫⒌暮陚ゼ覙I哪能就這么輕易地放棄,那他這個逆仙親王可不就成為“敗家子”了?老祖先們肯定會氣得從土里跳出來,臭罵他一頓。逆仙親王又陷入了沉思。

遠處的天邊,余暉逐漸褪去了最后的一抹光亮,絕望而痛苦地消失在山腳下。夜幕,悄然垂下了厚厚的珠簾。

幕簾,這個名字還真是象征著黑暗。

逆仙親王煩躁地晃了晃腦袋,大臣早已退下。枝頭,只剩他孤寂地獨守黃昏。光明,究竟在哪里?

逆仙親王疲倦地瞇上了黑寶石般的眼睛,夕陽的最后一抹亮色在眼中轉瞬即逝,然后天地墜入了無盡的黑暗。

逆仙親王伸了伸羽翼,又是絕望的一天。清空思緒,明天的光明終究是明天的事,養足精神才是王道。

于是,在眾目睽睽之下,這位偉大的小親王慵懶地合上了眼,成為了整個家族第一只入睡的鳥。

寂寥空曠中響起了翅膀扇動的聲音,晨曦溫柔地籠罩在逆仙親王的身上,他睜開了眼睛,光明的世界。光明?光明的出路呢?

他抖抖羽翼昂起了頭,遠處,一輪紅日正冉冉升起,那么親切,那么充滿希望。

他想留住這份希望。仿佛那里,才是他真正的歸宿,真正的家。

那份希望,此刻就近在眼前,那么真切,同時又那么虛無縹緲。難道在太陽的那頭,也有一個家,一個像幕簾峰一樣繁榮絢麗的家?雖然他的家族從來沒有傳授過這一方面的知識,但他要放飛自己,要為幕簾家族的戰士們,做一個先例。

逆仙親王微閉著眼,大腦飛速運轉,他在憧憬著,憧憬著。

未來的某一天,鳥族的史冊上印著這樣幾行小字:

姓名:逆仙?幕簾伊瑟。

職業:幕簾峰鳥族親王。

榮譽稱號:“光明探索院之天下第一鳥神”“史上最偉大的鳥族親王”“戰神之王”“光明大帝”……

贊美詩: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

心情仿佛也光明了起來,這個與淡泊名利沾不上邊的親王,在枝頭傲然地舒展了幾天沒有活動的花色羽翼。隱約可以瞧見的幾縷月白色閃爍著溫潤的淡金色,像和田玉上迷離的光芒。他“撲棱”飛下枝頭,一直飛到了幕簾峰的巔峰之處――芳菲崖――“放飛崖”!

他梳理了一下略顯凌亂的短羽,隨后助跑,昂首,展翅,騰飛!

放飛自己,是啊,放飛自己!

像是一塊閃光的獎牌,逆仙親王再次翱翔在蔚藍的九天之上。他自豪地回過頭來,用洪亮有力的嗓音吶喊:“幕簾家族的戰士們,你們聽著。我――即將代表幕簾家族的繼承人,盡我終生力量朝太陽的盡頭飛去,尋找下一個‘幕簾峰’。倘若三天以后我還沒有凱旋,那么請大家不要再徘徊留戀,集體組隊去投靠北面的‘曦霜河’家族,并永遠守候著幕簾峰這片純凈的天空。別了,幕簾的戰士們,三天以后,等待我的好消息!”

聲音在幕簾峰的上空久久回蕩,而親王的身影卻早已消失。幕簾峰的傳人們敬仰地遙望著太陽的盡頭,亦或是,光明的盡頭。

一天過去了。

兩天過去了。

三天過去了。

逆仙親王卻像從世間蒸發了一般失去了音訊,天國大臣悄悄地抹著一把把眼淚。

篇7

成長是漫長的,成長是曲折的,成長又是幸福的。

我從小就盼望快快長大。長大后,我就可以像諸葛亮那樣,輕搖羽扇,“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我也可以做一名為祖國自由而戰的勇士,體驗一下“醉臥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幾人回”的悲壯;我還可以肩挑重擔,替父母撫平眼角的皺紋,盡一點“報得三春暉”的孝心。這些都是我兒時憧憬的長大后的情景,可是成長是漫長的,盡管我成長了十多年,我還是不成熟,我依然很幼稚。

成長是曲折的。在成長中,有風有雨,有寒冷有風霜,只有笑著對待這些挫折,才能更好地成長。在成長中,有苦有淚,有憂傷有彷徨,有時還會有“看破塵俗”的想法,真的是成長豈能盡如人意?把困難視為朋友,以積極的態度對待它,并堅持到底,你就成功了。在成長中,有陷阱有深淵,要時刻保持清醒的頭腦,臨陣不慌,鎮定自若,三思而后行,才不會產生“一失足成千古恨”的遺憾。要是你能以這種態度應對生活中的各種困難,你離成熟就不遠了。人的成長如寒梅吐蕊,“若非一番寒徹骨,哪得梅花撲鼻香”?

成長是幸福的。磨難和幸福是一對孿生姐妹,時刻伴隨我們成長的每一天。你家境貧寒,但父母節衣縮食,供你上學,使你成長得更充實,你怎能不幸福?每次回家,父母都會為你準備家中最豐盛的食物,你怎能不幸福?有一天,你忽然發現自己和父母一般高了,父母欣然地笑了,看到父母的笑,你怎能不幸福?你和朋友在一起共同討論問題,盡管有時爭得面紅耳赤,互不相讓,卻在下一刻喜笑顏開,互相鼓勵,那怎么不叫幸福?在你生日那天,你原以為沒有人知道你的生日,還為此失望嘆息;當你回家后,卻發現父母和幾個朋友正共同為你舉行一個Party,你怎能不熱淚盈眶?誰能說你不幸福呢?

篇8

千百年來,多少英雄好漢,忠臣良將輩出。雖然隨大江東去,但是他們的精神以及人格魅力卻深深地烙印在我們的心中,終身難忘。而在這些閃耀著璀璨光芒的珍珠之中,我卻對其中一顆情有獨鐘---諸葛亮。

我崇拜他的聰明才智。當劉備第三次拜訪他時,他提出“三分天下”的預言。并勸劉備跨荊譯兩州,占“人和”之利,獨霸一方,與曹操、孫權抗衡。在赤壁之戰未打響之前,足智多謀的他草船借箭,從曹操那里獲得了十萬余支箭。而這些箭在赤壁之戰中發揮了巨大的作用,也引出了后人“羽扇輕搖,八十萬檣櫓灰飛煙滅”的感嘆!赤壁之戰后,他派趙云、張飛、關羽在華容道上堵截曹操,讓曹操險些喪命。白帝城劉備病逝,他一邊輔佐少帝劉禪,一邊策劃北征曹魏,一統中原。他還七擒孟獲,讓孟獲心悅誠服地歸順自己,這樣既穩固了蜀國的后方,又可以一心一意地攻打魏國,真是一舉兩得。但是,這還只是他一部分的功勞,,真是令人大吃一驚呀!當然了,他最為膾炙人口的事跡則是在他打魏國之際,如“智收姜維”、“六出祁山”、“造木牛流馬”等,不勝枚舉。

至此,相信大家都會對他發出嘖嘖贊嘆。然而,在我看來,他最令人敬佩的并不是他的神機妙算,而是他鞠躬盡瘁,死而后已的精神。

我敢說外國以及中國歷史上沒有哪位的功勞能與他相媲美了!從火燒博望坡到火燒新野,再到火燒赤壁,三把火燒出了劉備的半壁江山。從七擒孟獲再到斬張怡,造諸葛連弩,他又創造了多少令人瞠目結舌的功勞!細想想,從初出茅廬至秋風五丈原,他創下了多少豐功偉績,恐怕不言而喻了!更可貴的是他斬馬謖時因喂完成統一中原之愿時而流下的兩行熱淚!他一生忠心耿耿,為蜀國立下了汗馬功勞,只為了報答劉備三顧之思。這些難道還不值得我對他崇敬仰慕么?!

感受諸葛亮的人格魅力。他的義膽忠心,對人寬容友善,一直是我做人的準則。讓我們共同攜手,感悟成長吧!

篇9

作者:蘇軾(北宋文學家、書法家)

朗讀者:王佩瑜(著名京劇演員)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

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

亂石穿空,驚濤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杰。

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

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

故國神游,多情應笑我,早生華發。

人生如夢,一尊還酹江月。

2、1、《寫給母親》

作者:賈平凹(當代作家)

朗讀者:斯琴高娃(著名女演員)

人活著的時候,只是事情多,不計較白天和黑夜。人一旦死了日子就堆起來:算一算,再有二十天,我媽就三周年了。

三年以前我每打噴嚏,總要說一句:這是誰想我呀?我媽愛說笑,就接茬說:誰想哩,媽想哩!這三年里,我的噴嚏尤其多,往往錯過吃飯時間,熬夜太久,就要打噴嚏,噴嚏一打,便想到我媽了,認定是我媽還在牽掛我哩。

我媽在牽掛著我,她并不以為她已經死了,我更是覺得我媽還在,尤其我一個人靜靜地待在家里,這種感覺就十分強烈。我常在寫作時,突然能聽到我媽在叫我,叫得很真切,一聽到叫聲我便習慣地朝右邊扭過頭去。從前我媽坐在右邊那個房間的床頭上,我一伏案寫作,她就不再走動,也不出聲,卻要一眼一眼看著我,看得時間久了,她要叫我一聲,然后說:世上的字你能寫完嗎,出去轉轉么。

篇10

“孔明強支病體,令左右扶上小車,出寨遍觀各營;自覺秋風拂面,徹骨生寒,乃長嘆曰:‘再不能臨陣討賊矣!’嘆息良久,返歸帳中……孔明不答,眾將進前視之,已薨矣,壽五十四歲……”

東漢末年的一天里,一座極其普通的茅屋中,二人侃侃而談:“將軍欲成霸業,北讓曹操以站天時,南讓孫權以占地利,將軍可占人合,先取荊州為家……”話不過一席,時不過半更,這位未出茅廬的青年人竟將數十年后的天下大勢分析的如此透徹,比之孫吳亦無愧矣。

當時劉備正遭大挫,不禁深感生不逢時,而諸葛亮的加入正如雪中送炭一般,在曹操部下大將夏侯惇帶兵十萬來剿滅兵不過三千的劉備時,,他紋絲不動,依舊身披鶴氅,身長八尺,面如冠玉,頭戴綸巾,手搖羽扇,笑對曰:“對十萬軍馬,何需精兵三千,只得關張趙三人足矣?!惫蝗缛?,臨敵之時,指揮有方,調動有序,在峽谷處火燒十萬曹兵,大勝而歸。

自此孔明便開始了他生命中最輝煌的時段,火燒新野、火攻赤壁、計取南郡、三氣周郎、智取漢中、七擒孟獲、六出祁山、收服姜維、罵死王郎、空城退敵、以滿腹韜略與過人的膽識將氣數已盡的漢王朝延續了數十年。他用計的神出鬼沒,料敵的精致準確,使史稱“治世之能臣,亂世之奸雄”的曹操聞風喪膽,望影而逃,甚至數次在諸葛亮手下險些身首異處。

縱觀孔明一生,前期似乎是春風得意,一切盡在意料之中,笑看風云,“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然而到了后期可能是蜀國人才凋零以及司馬氏的出現,漸漸敗像大露:關公大意失荊州遇害、張飛鞭打士卒被刺殺、黃忠中冷箭而亡、馬趙二人先后病故;自己亦病重,國力衰弱,六出祁山皆無功而返,最后無奈星落秋風五丈原,至死后又有魏延之叛國。寫到最后羅貫中不得不回歸歷史——蜀為魏所滅,所以只能極力渲染孔明的各種失策,其實當初從孔明追隨劉備開始就已經注定了他的命運?;蛟S是天不叫其成功吧,否則在一次司馬父子與孔明的對決中,司馬父子三人被前后夾困于谷中,前后有火藥地雷一起爆發只待取其性命之時又怎么會有一場大雨澆滅火雷?此不外乎于人力所不能及否?

最為可嘆的是孔明跟隨了劉備這個碌碌之輩,無能不說又喜歡意氣用事,,無奈又生下了劉禪這個“扶不起的阿斗”,加速了孔明失敗的宿命,無奈當時“君叫臣死,不死不忠”的思想韁繩把人們栓縛的太緊,使孔明這樣的人也成為這種思想的犧牲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