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山區小朋友的一封信范文

時間:2023-04-06 11:01:35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給山區小朋友的一封信,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小朋友:

你好!

我知道我不認識你,但我在電視上面看見你們的生活不及我們,你們的學校沒有我們的美,你們在陰暗矮小屋子里學習,你們操場上那些設備與我們有著大大的區別.

但是,你們不要為設施不好而沮喪,要把握好機會努力學習,我們學校,我們大家都在幫助你們,為你們捐款,把我們的書,衣服等捐給你們,讓你們過上好的生活,你們要好好學習,天天向上,長大以后,好好報效祖國,為祖國做貢獻.

當然我們也在努力,努力讓祖國的科技飛速發展,為了我們祖國的將來,讓我們一同創造美好未來!讓我們一起把努力轉成動力,把動力轉成能力,把能力轉成智慧,讓我們成為一顆顆閃爍的明星,照著祖國的江河山川吧!

祝:

學習進步,身體健康!

篇2

你們好!

我是一名五年級的同學,前段時間,我們在老師的講述中,知道了你們那里的狀況,我覺得你們真的很不容易,在那么艱苦的環境下,還堅持學習。

和你們相比,我覺得自己很慚愧,在明亮的教室里,還有嶄新的課本,這么好的條件我卻不珍惜,每天學習都不怎么努力。我以后一定要糾正自己的學習態度,珍惜現在自己擁有的機會。

篇3

你好!

我們雖然沒見過面,但我很希望和你成為好朋友。我是朱依婷,今年11歲半了,在陜縣第二實驗小學學習。我的愛好是交朋友和看書。我是個活潑的小女生。我長著一頭烏黑的長發,一雙小小的眼睛,白白的小臉,和一張櫻桃紅的小嘴。

我生活在一個快樂的家里,有慈祥的媽媽,嚴肅的爸爸,可愛的妹妹,還有調皮的我。

可我每天都在寬敞明亮的教室里學習,教室里不僅有空調、電扇,還有投影電視和飲水機;學校還有計算機教室、舞蹈教室和大的操場等。與你們相比,我們的學習條件非常優越??墒牵矣袝r卻身在福中不知福,不努力學習,白白浪費大好時光。一想到你們,我就真慚愧!

我很愿意和你們交朋友,也很想幫助你們。放假我很想去你們那里,看看你們是怎樣頑強地學習和生活的,也歡迎你們到我校來參觀。我們可以常通信,互相幫助,互相學習,共同進步。

今天就先寫到這里。最后祝你們學習進步,生活愉快!

此致

篇4

你們好!

我是廣州市暨南大學附屬小學一名五年級的學生,我叫林安然。你們可能會感到很奇怪,我們從未見面,素不相識,我怎么會寫信給你們呢?放心,我不是惡意的。其實是我們這兒想舉辦一次“手拉手”活動,歡迎你來參加哦!

你們或許和我一般大,但是我們的生活環境卻相差很遠。你們大部分都家境貧困,你們憧憬美好的生活。你們有些吃不飽、穿不暖,有些甚至無法讀書!我在網上看見過你們的記錄片,我發現,你們很珍惜,也很努力,一直在刻苦地學習。一對比,我們真是“身在福中不知?!?。在家里,我們都想是溫室里嬌嫩的花朵,整天都要父母圍在我們身邊轉,為我們“服務”。你們條件那么艱苦,卻那么努力。我真佩服你們??!

這次“手拉手”活動能讓我們感受到社會的溫暖。畢竟,“有福同享,有難同擔”嘛!我們捐的東西或許微不足道:幾支鉛筆、幾本書、幾樣玩具……這些東西都表達了我們的心,因為我們都盡力了。在愛的天平上,它們永遠是平等的。我相信,這些小禮物一定會給你們帶來快樂和溫暖。難道不是嗎?其實,還有許許多多的人一直在默默地關注著你們。

我多么希望你們能像我們一樣??!在寬敞明亮的教師里面讀書學習,在美好的環境中健康快樂地成長……我真誠地祝愿你們!

我們都是祖國的未來和希望,我們一定要努力學習,克服一切困難,永不放棄,去開辟一片屬于自己的藍天,迎接祖國的美好明天!

學習進步,身體健康,天天快樂!

篇5

在人看來,這也許是枚很不起眼的郵票,但它卻隱藏著一段教我刻骨銘心的故事。

三年前,學校開展了“手拉手,獻愛心”的活動。盡管那時我家的經濟條件不算富裕,但當我回想起貧困山區小朋友們那一雙雙渴求知識的眼睛,我的心……終于,我連夜寫了封信,連同20元人民幣寄給了遠方的一名同齡人,名叫郭廣鋒,家住寧夏回族自治區同心縣馬高莊張莊村。

信發出很久了,但始終不見回信。許多人都笑我傻,居然把20元人民幣寄給一個素不相識的人。但是,我并不這樣認為。我相信那封信他一定收到了,20元人民幣肯定對他有很大的幫助。他沒回信,一定有他的原因。

直到上中學初一年時,小學李老師轉來了一封我的信。一看,寧夏回族自治區,他給我回信了,我又驚又喜,迫不及待地小心翼翼地撕開了信……

信中除了表示對我的感激外,還道明了晚回信的原因。原來,他父親早逝,母親病重臥床不起,所寄20元人民幣抓了藥給母親治病,解了燃眉之急。然而家庭的貧困,使得兄妹兩人輟學在家,是“希望工程”挽救了他一家,也讓他有機會寫了一封信給我,更使他重新捧起了課本,踏上了求學之道。

篇6

黃秀梅:

你好!

我是廣東省東莞市的一名小朋友??戳四闵畹沫h境,我深有感觸。

我上的是一所貴族學校。我的爸爸是學校的一名老師。雖然我們家不如同學富有,但一個月也有幾千塊錢的工資。我雖然很想資助你,但我爸爸卻不讓??赡苁撬麄兲挥辛税?,浪費一詞對他們如兒戲。我將給你聽聽。

有一次,我們班有個同學,他爸爸媽媽給他買了幾瓶維他奶。有一次,他不想喝,就把整瓶奶給扔掉了。當時,我就想:“怎么那么浪費啊,如果給山區的孩子喝,他們還舍不得喝呢?!编?,與其浪費還不如捐款。你說呢?

我從你家照片上看見你家的房子很破舊了,甚至有的地方還有洞,甚至還有裂縫!這樣的房子,我肯定住不到一天,就憑這一點,就能看出你是一個很有毅力的人。

你的學習也令我敬佩。在你的照片里,我看到你的學習不是第一就是第二。而我呢?雖然擁有著那么好的條件,但是,學習成績連第十都拿不到。我真因該反省一下了。真可謂,窮人子弟,隨窮,但學習棒。

你的處境深深的打動了我。我一定會說服我爸爸,給你捐錢,寫信。

祝學習進步。

篇7

2016年3月5日,受主席的委托,國家局回復了一條短信,表揚一個小志愿者。她就是張嘉淼,今年10歲,是西安市碑林區一所小學的學生。她熱衷公益,積極參加志愿活動,先后被評為西安公益小明星、陜西優秀志愿者。

張嘉淼出生于一個愛心公益家庭,父母是熊寧愛心促進會的發起人。她很小的時候,就跟著父母一起做志愿者,扶危濟困、幫助別人。雖然家里的條件并不富裕,但一家人舍得為公益投入,幾年下來,也花了好幾萬元。

讓張嘉淼影響最深刻的是熊寧,這個美麗的女孩短暫的一生致力于公益。29歲那年,她到青海玉樹救災,不幸遭遇車禍身亡,被譽為“西安最美女孩”。父母接過愛心接力棒,牽頭成立了愛心組織,在大災大難中,他們沖到最前面,遠赴青海玉樹奉獻愛心、救助藏族重病少女。父母的善舉深深地影響著張嘉淼,也在她心中種下了公益的種子。

一天,張嘉淼跟父母慰問一所貧困山區的學校。出發前,愛心物資放在地上,還沒有裝車。人手有限,時間又緊,她咬著牙,跟父母一起將物資搬上車。汗水濕透了衣服,手上起了血泡,可她一點沒有抱怨。想到那些貧困的小朋友有了御寒的衣服,冬天不至于那么難熬;有了圖書,可以多學到一些知識,再苦再累她也心甘情愿。

她是團隊里最小的志愿者,個子不高,干活卻很賣力,每次出去又是搬又是抬的。父母很心疼,畢竟只有10歲,叫她少干點??伤褐^,像個小大人似的,安慰父母:“這點苦算什么!”

節假日,只要沒有大型的捐助慰問活動,她會跟進城的農民工子女一起玩耍,教他們做作業,還用積攢的壓歲錢買學習用品送給他們。同學到了假期,會纏著父母逛公園、看電影,她也羨慕,但她才不去呢,那些時間都白白浪費了,沒有一點意義和價值。

張嘉淼很節儉,一個書包用了四年沒有換,給貧困孩子捐款捐物卻很大方。父親給她買了一件新衣服,是她喜歡的顏色和款式,衣服上面還有一只可愛卡通熊,她很喜歡。隔天,父親要組織一個慰問貧困學生的活動,需要一些衣服。她二話不說就把新衣服捐了出去,還拿出積攢的壓歲錢。父親一點不驚訝,女兒很善良,為了幫助貧困孩子,不怕“傾家蕩產”。

一個14歲的小女孩因車禍住院,家里的積蓄花光了,實在拿不出錢來繼續治療,只能等死。張嘉淼看到這條新聞后,很揪心。正好父母發動募捐,經過QQ群的傳播后,很多志愿者主動捐款,張嘉淼也捐出了零花錢。父親代表志愿者團隊將募捐到的1萬元及時送至醫院,緩解了這個家庭的燃眉之急。想到后續還要不菲的醫療費用,張嘉淼印了傳單,來到大街上,請好心人伸出援助之手。為了方便聯系和捐款,傳單后面留有電話和證人,確認事件的真實性。一天下來,她跑了很多地方,腳上起了泡,聲音嘶啞。路人看到張嘉淼這么拼,以為他們是親戚。當知道他們素不相識時,紛紛豎起了大拇指。

2015年7月,張嘉淼獲得由阿里公益頒發的“公益小明星”獲獎證書。這次活動,她從數百名選手中脫穎而出,得到一等獎。2016年2月4日,張嘉淼寫了一封信,向匯報了當志愿者的經歷、遇到的困難以及想要得到的幫助。為了寫好這封信,她幾易其稿,寫了一千多字??吹叫藕?,還專門委托部門回復短信。

身為公益小使者,張嘉淼身體力行,傳播正能量,成為人們學習的榜樣。她說:“幫助需要幫助的人,讓他們沒有后顧之憂,社會才和諧,這就是我的公益夢,中國夢也是倡導和諧,跟我的夢想重合。做好了公益,中國夢才會早日實現!”

【張嘉淼和她的父母收到國家局的來信】

這份寫有“國家局”字樣的信紙上寫道――

張嘉淼同學:

篇8

一封致網友的信漸漸在網絡上流傳開,引得眾人矚目。

“親愛的網友們!當您和您的單位買了新電腦,舊電腦是如何處理的呢?是否賣給走街串巷的小攤販呢?

……我們國家很多農村還十分缺乏電腦,很多農村的孩子正在遠離信息時代……

為此,中國扶貧開發協會村絡工程辦公室發起‘綠色電腦扶貧行動’,請您和您的單位把廢舊的電腦捐獻給我們……”

這是中國扶貧開發協會村絡辦公室“綠色電腦扶貧行動”致網友的一封信,呼吁網友為農村信息化積極捐贈廢舊電腦。繼“以舊換新”后,公眾多了一個處理舊電腦的方式。但是,這新的方法能不能得到眾人肯定和認可呢?

2000臺舊電腦“下鄉”

對于雙臼小學的學生來說,電腦是一個神秘且奇怪的“電視”。沒有筆居然能寫字,沒有水彩居然能畫畫,長得像電視還不叫電視……那些叫“電腦”的東西雙臼小學的學生只在學校里見過、摸過,還玩過一會兒。

雙臼小學是河北大廠回族自治縣里一個小學。在這個離北京只有40公里的學校里,孩子們對電腦的認識來自于學校上世紀末淘汰的386電腦。20臺電腦中只有五六臺能開機,而開機時間長達半小時……“我想要一臺電腦,可以畫畫、玩游戲、上網、學習知識。”雙臼小學的一個孩子說。

2010年2月,“綠色電腦扶貧行動”給雙臼小學捐贈了一批舊電腦,圓了孩子們的電腦夢。“綠色電腦扶貧行動”的電腦從何而來?除了雙臼小學,還有誰成為了受惠者?帶著這些問題,記者走訪了中國扶貧開發協會村絡辦公室。記者到時,村絡辦公室的工作人員正要去巡查項目。其項目部主管黃少云向記者介紹:“所有的舊電腦都是募捐而來的。包括雙臼小學在內,河北大廠回族自治縣的17所小學都是我們的捐贈對象?!?/p>

記者從村絡辦公室還了解到,“綠色電腦扶貧行動”每一個接受捐贈的學校都有很嚴格的選擇標準。接受捐助的學校必須先向村絡辦公室提出申請,評估小組按照“能用、會有、長用、常用”的標準對申請學校進行評估,評估申請學校符合捐助條件后再根據學校人數確定電腦的捐贈數量。

項目部另一名主管彭英巧表示:“目前捐贈的電腦數量是有限的,為了保證電腦捐助的效果,我們要求申請學校要有使用電腦的條件。首先學校要通網,其次要有懂電腦的老師能教學生使用?!?/p>

顯然,雙臼小學是符合條件的。而像雙臼小學這樣的學校有多少呢?黃少云做了一個統計:截至今年5月,“綠色電腦扶貧行動”已經走進了15個省市392個學校和農村信息服務機構,而捐贈出去的電腦數量也超過了2000臺。

扶貧電腦受歡迎

“以前我在山西工作時,我看到呂梁山區還有一些孩子們無法享受良好的教育,他們的貧困狀況讓我落淚?!敝袊鲐氶_發協會會長胡富國說,“‘綠色電腦扶貧行動’是個好事,希望能幫助農村貧困地區的孩子學習知識?!薄熬G色電腦扶貧行動”在轟轟烈烈地開展活動時,不少人也參與到電腦捐贈的行動來。那么捐贈的電腦去了哪里,被如何使用了呢?

對此,黃少云表示,項目組和每一個受助學校的負責人都建立了雙向的聯系。每個受捐贈學校除了定期向項目組反饋電腦使用情況外,還開通了網上博客。記者網上訪問了寧城縣三座店鄉西窩鋪小學的博客,一名小學生在博客的感謝信里寫:“我們坐在寬敞明亮的微機室里,認真地聆聽著老師講課,這是我們的第一節微機課。”

不過,除了西窩鋪小學,記者在網上并沒有找到其他受贈學校的博客。“受贈學校開博客并不是硬性規定,這都是學校的主動行為。有些受贈學校的博客并不是以學校的名字命名的,所以并不好找?!秉S少云說。她表示,受贈學校都向“綠色電腦扶貧行動”項目組反饋了電腦使用的照片,近期,河北大廠回族自治縣邵府小學還舉行了打字比賽。

為了進一步了解電腦使用情況,記者電話聯系了河北大廠回族自治縣夏淀小學的郝老師。郝老師是夏淀小學唯一的計算機老師。采訪中,郝老師言語之間不斷流露對贈送的電腦很滿意。郝老師表示:“以前的電腦配置太低,一節課死機五六次,其他老師是圍著學生轉,我是圍著電腦轉?!焙吕蠋熣f,“自從有了捐贈的電腦后,我們就再沒有用過以前的電腦?!?/p>

為打造農村信息化的夢想

“目前,北京每年有超過300萬的電腦淘汰量,即使能募集到其中十分之一,那也是一個可觀的數目。這是一個很值得去做的公益項目。”黃少云說。“綠色電腦扶貧行動”項目的負責人蔣任重和寇忠寶也正是看中這個公益項目的發展空間。

其實,做“綠色電腦扶貧行動”項目,并非發起者一時興起。一直以來,蔣任重和寇忠寶都在盤算如何進行農村信息化建設,2008年恰逢諾基亞公司搬家,留下一批廢舊電腦急需處理,這讓項目萬事俱備只欠東風了。

2008年2月,蔣任重和寇忠寶開始對項目進行評估?!岸鄶祻U舊電腦成了電子垃圾,造成嚴重的環境污染。而與此同時,廣大農村地區缺少電腦而被信息化的浪潮越拋越遠。這二者之間有很大的空間,而我們愿意做這二者的牽線人?!笨苤覍氄f。而后,“綠色電腦扶貧行動”正式啟動,河北大廠回族自治縣的17所小學的學生率先成為受惠人。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沈志剛教授對項目予以肯定:“‘綠色電腦扶貧行動’不僅解決了垃圾環保處理的問題,更推進了中國農村信息化的進程?!?/p>

萬事開頭難,作為一個“值得做”的項目,“綠色電腦扶貧行動”是不是能進展順利呢?記者電話咨詢了寇忠寶。他表示:“目前電腦還僅限在北京募捐,是否向全國推廣還得看項目進展。而限制項目向全國推廣的一個硬性因素就是物流?!秉S少云也向記者證實,“綠色電腦扶貧行動”在近五年內沒有向全國推廣的規劃。

記者了解到,目前,“綠色電腦扶貧行動”募捐的電腦大部分來自企業捐贈。2010年5月,項目在高校、社區開展各項推廣活動,加大對個人募捐的呼吁力度。黃少云表示:“不僅是北京電腦淘汰量的10%,我們希望,以后80%甚至90%的電腦淘汰量都能流到‘綠色電腦扶貧行動’來,為農村信息化建設貢獻力量。"

市民贊者眾和者寡

“我爸爸告訴我,在貧困地區,還有一些孩子沒有電腦用,而我當時已經有第二臺電腦了,所以我把電腦捐出來,希望可以幫助這些朋友。” 來自北京市翠微小學的周路遙小朋友說。他是參加“綠色電腦扶貧行動”的第一個個人捐贈者。

和周路遙一樣,需要將舊電腦處理出去的人并不少,“我們小區里很多人家里都有舊電腦,正愁著不知道怎么處理呢。”北苑社區的岳女士對記者說。

下午4點,記者來到了岳女士居住的北苑社區。這時正是上班的時間,小區居民明顯較少。在小區里,記者和岳女士聊了起來。岳女士表示,她并不知曉這個活動。不過在看到記者手中的活動宣傳單時,她很有興趣地不斷向記者咨詢。“這是個好事啊。如果我有廢舊電腦很愿意捐贈的?!彼硎?“舊電腦又賣不了多少錢,為農村孩子們做點事挺好的?!?/p>

在北苑社區,記者采訪了十來個居民。大部分人和岳女士一樣,都表示不知道這個活動。為何居民對活動的認知度這么低?是居民不關注還是活動宣傳不到位?居民林先生解答了記者的疑問:“大家很忙,平常也不怎么關注,所以不知道也不奇怪?!秉S少云也認為居民的認知度低是正常的,“目前大家對慈善的關注度還是比較低,這是公益事業普遍存在的情況?!?/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