畫蛇添足的歇后語范文
時間:2023-04-07 16:59:55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畫蛇添足的歇后語,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畫蛇添足——多此一舉
釋義:七手八腳--形容人多手雜,動作紛亂。
歇后語畫蛇添足的歇后語是什么,畫蛇添足是很出名的成語,加上后面的一句‘多此一舉’,就是一個古老的歇后語,意思是做多余的事有害無益。
意思:比喻做多余的事有害無益。
出處:《戰國策·齊策二》:“ 楚有祠者,賜其舍人卮酒,舍人相謂曰:“數人飲之不足,一人飲之有余,請畫地為蛇,先成者飲酒。”
故事:
古時候,楚國有一家人,祭完祖宗之后,準備將祭祀用的一壺酒,賞給幫忙辦事的人員喝。參加的人很多,這壺酒如果大家都喝是不夠的,若是讓一個人喝,那能喝個痛快。這一壺酒到底給誰喝呢?
大家都安靜下來,這時有人建議:每個人在地上畫一條蛇,誰畫得快又畫得好,就把這壺酒歸他喝。大家都認為這個辦法好,都同意這樣做。于是,在地上畫起蛇來。
有個人畫得很快,一轉眼最先畫好了,他就端起酒壺要喝酒。但是他回 頭看看別人,還都沒有畫好呢。心里想:他們畫得真慢。又想顯示自己的本領, 他洋洋得意地說: “你們畫得好慢啊!我再給蛇畫幾只腳也不算晚呢!”于是,他便左手提著酒壺,右手拿了一根樹枝,給蛇畫起腳來。
正在他一邊畫著腳,一邊說話的時候,另外一個人已經畫好了。那個人 馬上把酒壺從他手里奪過去,說:"你見過蛇嗎?蛇是沒有腳的,你為什么要給它添上腳呢?所以第一個畫好蛇的人不是你,而是我了!"
那個人說罷就仰起頭來,咕咚咕咚把酒喝下去了。
揭示道理:
1.做事不可多此一舉,否則有時還會失去一些東西,得不償失,弄巧成拙。(多此一舉,不僅無益,反而有害。)
2.無論做什么事情都要尊重客觀事實,實事求是。()
篇2
大海撈針--------沒處尋
竹籃打水--------一場空
打開天窗--------說亮話
船到橋頭--------自會直
飛蛾撲火--------自取滅亡
百米賽跑--------分秒必爭
拔苗助長--------急于求成
仇人相見--------分外眼紅
芝麻開花--------節節高
新官上任--------三把火
瞎子點燈--------白費蠟
兔子尾巴--------長不了
偷雞不成--------蝕把米
王婆賣瓜--------自賣自夸
老虎屁股--------摸不得
老虎拉車--------誰敢
老鼠過街--------人人喊打
麻雀雖小--------五臟俱全
墻上茅草--------隨風兩邊倒
三十六計--------走為上計
塞翁失馬--------焉知禍福
韓信點兵——多多益善
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
有借有還--------再借不難
貓哭耗子--------假慈悲
餃子破皮--------露了餡
扁擔挑水--------一心掛了兩頭
對牛彈琴--------白費勁
八仙聚會--------神聊
霸王敬酒--------不干也得干
最新的小學生歇后語
板上訂釘--------跑不了
背鼓上門--------討打
草把做燈--------粗心(芯)
竹筍出土--------節節高
菜刀切豆腐--------兩面光
釘頭碰釘子--------硬碰硬
高山上敲鼓------四面聞名(鳴)
狗咬呂洞賓--------不識好人心
關公走麥城--------驕必敗
鐵打的公雞--------一毛不拔
雞蛋碰石頭--------不自量力
姜太公釣魚--------愿者上鉤
腳踏西瓜皮-----滑到哪里是哪里
十五個吊桶打水——七上八下
老鼠鉆風箱--------兩頭受氣
八仙過海--------各顯神通
泥菩薩過江——自身難保
蠶豆開花--------黑心
孔夫子搬家——凈是書(輸)
打破砂鍋--------問到底
和尚打傘--------無法無天
虎落平陽--------被犬欺
畫蛇添足--------多此一舉
篇3
一、標題:巧用新穎的標題
眼睛是心靈的窗戶,標題是文章的眼睛,“眉眼盈盈”能給人以清新脫俗之感,收到先聲奪人的效果。俗話說:“花香蝶自來,題好一半文?!焙玫臉祟}會讓讀者眼前一亮,既可以樹立自己的信心,又可以獲得評卷教師的贊揚和肯定。擬一個好的標題,將是文章成功的一半。好題目應能充分體現文章中心,應講文采,題目不宜太長。那么,如何使文章的“明眸”含情脈脈,在最短的時間內吸引讀者特別是評卷教師的眼球呢?擬題的技巧多種多樣,有多種修辭法、引用化用法、中外結合法、詩情畫意法等,這些方法會讓標題異彩飛揚。如引用佳句:《贈人玫瑰,手有余香》《感時花濺淚》;巧用修辭:《誠信如水》;以“放棄”為話題:《放棄為成功另辟蹊徑》《放棄是一把雙刃劍》;以“誠信”為話題:《眾里尋他千百度》;以“理解”為話題:《對面的老師看過來》;以“學習”為話題:《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以“親情”為話題:《Modern,老媽》;以“電腦”為話題:《因特網,my love》;以“鄉情”為話題:《那河,那船,那人》等。
二、開篇:奇句奪目,巧編鳳頭
好的開頭會使評卷教師“一見鐘情”,產生好的“第一印象”,可能會影響到全篇的評分,所以,我們要舍得花氣力來編織文章的開頭。所謂“鳳頭”,就是說文章的開頭要像鳳凰的頭一樣小巧而精美。清代人李漁說:“開卷之初,當以奇句奪目,使之一見而驚,不敢棄去?!蔽恼碌拈_頭一般要“開門見山”“開宗明義”,使閱卷教師一看便知你要闡明的觀點,千萬不能在開頭玩含蓄,給人頭緒不明的印象。散文類的好開頭,可興,可比,可壯思逸飛,可直接入題;記敘文的開頭可先寫環境,可先寫人物,寫人物既可是描形繪像,又可是未見其人,先聞其聲,可順敘,也可倒敘等。
好的開篇要點題,要新穎,要簡潔明快。在方法上,可以設置疑問,吊起人們的胃口;可以單刀直入,切入正題;可以運用修辭格,營造一種氛圍;可以抒情開篇,撥動讀者的心弦;可以引用名言,顯得精練又深刻。恰當地引用古典詩詞、名言警句、諺語、歇后語,善于運用整齊句式、各種修辭,能使文章光彩照人,妙不可言,收到先聲奪人的效果。如:未成曲調先有情的《遲來的郁金香》的開頭:“小北,我來遲了!原諒爺爺!”一位白發蒼蒼的老人站在一個小小的墳塋前,手中拿著一束潔白的郁金香;用名言,起點高,像《誠信》的開頭:俗話說“人無信不立,鳥無翅不飛”;用排比,造聲勢:學會分清是非,懂得明辨善惡,這正如我們看這個世界一般,要不為障目的浮塵所蔽,那樣,我們定會看見清流之清,濁水之濁,看見藍天之藍,陰霾之暗,看見綠野之美麗,荒漠之單調?!陡冻霰赜谢貓蟆返拈_頭:俗話說:“一分耕耘,一分收獲?!蔽覀冎v這句話的時候往往是肯定這樣一個道理:有付出就會有回報。《用“心”寫作》的開頭:古人云:“登山則情滿于山,觀海則意溢于海?!睂懽饕惨粯樱獙懗鼋^妙的佳作,就得全力以赴,用心為之。
三、結尾:妙語結尾,豹尾短促有力
豹子的尾巴粗、短、壯,有力量。文章的結尾也要這樣?;蚋爬偨Y、或抒情議論。李漁曾說:“終篇之際,當以媚語攝魂,使之執卷流連,若難遽別?!彼^“媚語”,即富有文采、意蘊深刻的語言。有文采的結尾,或呼應開頭,或出奇制勝,或卒章顯志,或耐人尋味,會讓評卷教師愛不釋手。如“聽,那是波濤里的勝利之歌;看,那是人性之美的畫卷。翱翔吧,那是整個宇宙的書卷。面對大海,聆聽、欣賞、品味……”。再如“揚起生命之帆,讓濤聲為伴奏,扯纜繩作琴弦,掬勁風當號角,奏一曲超越時空的樂曲,礁石間,狂風里,我張開雙臂,用沸騰的流著我熱血的心,擁抱博愛——緊緊地——一生無悔”等。
要注意,如果有意外,時間不夠了,寧可刪簡正文內容,中間部分少寫一點,也絕對不能缺少結尾段。這樣全文的結構才完整,才能給人留下你有完整寫作能力的印象。沒有結尾就像一幅畫得很美的卻沒有裝裱的畫一樣,給人惋惜的感覺。結尾忌用省略號來表示余味無窮,這樣容易給人造成你的文章沒有寫完的誤會,結尾要有力、有韻味,與開頭呼應,切忌無病、畫蛇添足、‘拖泥帶水?!按蠹抑模谖闹ヂ?,不唯能發異光,而且長留余味”。
四、卷面:干凈整潔,使人“一見鐘情”
“文若其人,字若其人”,卷面能反映出一個人語文的基本功,甚至更多。卷面是文章的臉面,是人的第二面孔,字跡端正清晰、書寫正確的文章容易贏得評卷教師的好印象,可獲得感情分。
篇4
最近,高三年級的老師普遍反映學生不聽課,覺得語文復習課非常難上。古人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知者?!蹦芊裾{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能否讓學生更好地投入復習課中,這與高三的教師是否有幽默感是分不開的。
蘇霍姆林斯基說過,“上課要有趣,課上得有趣,學生就可以帶著一種高漲的、激動的情趣從事學習和思考?!庇腥税延哪扔鞒扇伺c人之間關系的劑。在高三復習課中更需要幽默。一個有幽默感的老師的講課,對學生來講是一種享受。下面就自己在教學實踐中獲取的經驗來談淡如何運用幽默。
一、課堂教學中需要幽默
在幽默感方面,學生對老師的要求往往不是很高,也許一個小故事、小笑話,一句歇后語,一首打油詩,或者比喻、夸張等修辭的運用。幽默語言是“劑”,應當用到需要“”的時候。從教學實踐看,一般地說,在這樣幾種情況下,是最需要運用幽默語言創造良好課堂氣氛的時候。
1.開始上課的時候。在一個下午的語文課上,由于前一節課剛上體育課,學生還處在興奮之中,上課鈴響過,我走上講臺,有些學生還在低頭忙著別的什么。我煞有介事地說:“警報已經響過,還不趕快‘隱蔽’呀!真是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干自己事!”學生都樂了,立即坐得端端正正。一句幽默,創造了課堂氣氛和老師講課的良好開端。
2.在學生聽講出現疲倦樣子的時候,用幽默喚起學生的情緒。高三的復習課大都是以前學過的知識,沒有什么新意,每天就是專題復習之類的。特別是在春天的課堂里,和煦的春風吹得學生睡意朦朧,我見狀,也佯裝打瞌睡,并絮絮囈語:“暖風吹得師生醉,直把教室當臥室……春眠不覺曉,還是睡覺好?!闭Z調抑揚頓挫,充滿幽默風趣的情味,學生被逗樂了,教室里一片笑聲,驅散了學生的朦朧睡意。
3.在學生對老師講授抽象原理感到枯燥,不集中精力聽課的時候,運用一點幽默語言,往往會比訓斥學生的效果更好。教師故意在教學時將一些學生易于辨析的東西錯位,然后反戈一擊,同樣有益于產生幽默的效果。
二、課下輔導及批改試著需要幽默
在高三的備考復習中,肯定會對學生進行課外的輔導,這個時候更好的對學生進行接觸,使學生在談話中覺得你非常好接近,接近師生之間的距離。課下輔導是面對面的,并且來輔導的學生大部分都是在語文上成績不好或者因為某些原因耽誤課的,所以他們在心理上有一種歉疚感或對老師有一種畏懼感,這時候就需要用幽默來消除學生心理上的障礙。針對學生寫作只注重名言佳句的引用和詞語的華麗,而忽略文章整體和諧美的傾向,教師在點評時用比喻幽默一下:“關于人的眼睛,中國傳統的審美觀是杏仁眼、丹風眼均為美女的特征,但若有人左眼是丹鳳眼、右眼是杏仁眼,這會不會是一個美女呢?”在笑聲中,學生對于寫作技巧有了新的認識。
相對于課下輔導來說,批改試卷更需要幽默,高三復習時試卷量是非常大的,有些教師認為,如此大的試卷量,只要在批改試卷時,指出錯誤,給出對錯就行了,最多在批改作文時,提出本篇作文有何優點,有何不足,怎么改才更好。的確,這是應該做的,但是,如果我們運用下幽默這個非同尋常的工具,會使學生對你提出的意見或建議欣然接受,收到更好的效果。我在對一個作用“了”的學生下的評語:該用“了”你不用“了”,不該用“了”你盡用“了”,你“了”字用得太多了,希望今后不要濫用“了”了。這個學生看了這段諧趣橫生的評語必然會欣然接受批評并改之。所以,幽默不是萬能的,但是,有時一句幽默的話可以完全改變學生對老師甚至對文學課的看法。
三、教學中運用幽默應注意的問題
當然,課堂幽默不同于一般的生活幽默、戲劇幽默,它是以育人為目的的,故而幽默的語言、方式、內容應符合教學文際。把握好幽默的時機,要注意有機地結合教學內容,做到適時、適地、適人,讓學生在愉悅中啟智益性。教師如果善于結合教學內容,創設情景,挖掘趣味性元素,就能創造和諧氣氛,讓學生在愉悅中學習,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1.態度真誠。在運用幽默時一定要擺正自己的心態,幽默的目的是為了教育學生,以便收到更好的教學效果。不能借助玩笑來挖苦學生,這樣會傷害學生的自尊心,效果會適得其反的。
2.內容健康。在教學過程中,絕對不能為了幽默,而說一些低級庸俗的內容,說一些讓學生反感的笑話。這樣會讓學生覺得這個老師輕浮,學生對老師產生了這樣的印象,就更不會聽這個老師的課了。
3.因時而宜。把握適度原則,不能不顧教學內容以及課堂時間,為了賣弄而幽默,這樣會使學生反感,會使學生感到這個老師有些俗。幽默的目的是緩解氣氛,或把難點容易化,在高考語文復習中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所以不能生搬硬套,否則會畫蛇添足。
當然,善于制造幽默不是一件簡單的事,語文老師應該從以上各個方面來提高自己的、業務素養,讓學生喜歡自己的課。
四、結束語
幽默是教師睿智的表現,是才華的流露,也是內心情緒的表達。通過幽默,把良性的信息既快又準地傳達給學生,使學生喜歡他們的語文老師,喜歡語文,高考考出好的成績。親愛的老師們,讓我們愉快地走進教室,讓我們的高三語文復習課笑起來吧!
【參考文獻】
篇5
摘要:在英語翻譯工作中的時候,英漢互譯是最具難度的一種學習環節,而增譯法與省譯法是最為主要的兩種翻譯技巧。本文首先就增譯法與省譯法在英語筆譯中的運用原因進行了簡要的介紹,進而將增譯法與省譯法在英語筆譯中的運用重要性作出了闡述,最后就增譯法與省譯法的實踐應用進行了分析,旨在推動英語筆譯工作的開展。
關鍵詞:英語;筆譯;增譯法;省譯法;探析
現如今,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不斷的發展,我國的英語教學中對于英語語言的綜合應用能力等方面有了更高程度的要求。特別是對于英語筆譯水平的要求更是比以前高了許多。由于英語與漢語之間的差異性決定了在進行筆譯翻譯時,直譯往往不能達到固有的語言表達效果,因此,此時,增譯法與省譯法在英語筆譯中的使用就變得尤為的重要,本文就就此進行了相關的分析。
一、增譯法與省譯法在英語筆譯中的運用原因
(一)英語與漢語的語言差異
在進行英語筆譯工作中的時候,由于英語和漢語存在著其固有的一些語言差異,使得翻譯工作者在進行筆譯的過程中應該有所側重。其首先表現在,英語與漢語之前有著不同的文化背景。英語筆譯是所有英語學習中最為復雜的一個環節,因為,漢語與英語本就屬于不同的語系,其在發音或者書寫方面都存在很大的差異,而且在使用的語言背景下也有很大的不同。例如,漢語中的一些歇后語、成語之類的表達英語中根本沒有,于是,在筆譯的過程中,面對諸如此類的語言差異就需要在無論是漢譯英還是英譯漢的工作中,進行一定的增減,這樣有效的增減才能使得翻譯出來的文字將原意表達清晰,讓讀者覺得跟貼近譯文的語言環境。
其次,英漢表達之間存在著側重點不同的差異。這個差異就要求在進行翻譯的時候,注意對語句中的中心意義進行適當的調整,對語句中的主謂語等進行適當的增減,這樣才能達到較好的翻譯效果。
最后,英漢語之間的詞語運用存在著一定的差異性。一般而言,英語的詞語運用比漢語的表達相對要簡單一些,在英語中一詞多義的詞語有很多,因此,在翻譯的過程中,應該多對這些不同的應用結合語境進行推敲,只有這樣,才能較好的表達筆者的原意。
(二)譯文結構的變化
英語和漢語在結構上住主要的區別就是被動與主動使用的區別。漢語中習慣較多的使用主動表達,而英語則較多的使用被動的語態。因此,在互相翻譯的過程中,應該注意這點區別,以免使得翻譯出來的意思與原意不符。
(三)譯文語義的完整與準確性要求
在翻譯工作的開展過程中,準確的表達原意是對翻譯工作的最主要的要求。因此,在翻譯的時候,翻譯工作者應該盡量本著尊重原意的基本原則,對翻譯進行一定量的增減,以達到較好的翻譯效果。
二、增譯法與省譯法在英語筆譯中的運用重要性
(一)增譯法有利于英語詞匯的學習
翻譯工作者在進行英漢語的筆譯工作的時候,是對于英語詞匯的最好的一個學習的過程。因為,翻譯工作的開展必須在牢固掌握和應用詞匯能力的基礎上才能進行。詞匯的學習涉及語言學習的方方面面,在對于母語學習的時候,如果對于不太清楚的詞匯,我們可以根據語境或者自覺進行推測,而推測的結果大都八九不離十。但是對于外語的學習,如果對于一個詞匯存在意義上的模糊性的話,就會影響我們對整個句子甚至是整篇文章的理解。如一些科技術語、專有名詞等,有時候雖然翻譯者費勁心思進行了解釋,但是對于有的學習者而言也是晦澀難懂。
因此,在翻譯工作進行的過程中,針對這類詞匯的翻譯,便可以利用增譯法來幫助血虛者徹底理解領會這些詞的內涵和外延。此外,增譯法還可以給詞匯提供一個很好的語言環境,而能取得較好學習效果的詞匯學習就往往是詞匯被放在一個特定語境下進行的學習。同時,翻譯時提供的語境還能夠幫助翻譯者加深對于詞匯的理解與記憶,使得學習者達到最佳的記憶和理解的效果。
(二)省譯法有利于牢固掌握語法規則
語法的學習程度的好壞直接影響著其對整個語言的掌握程度的優劣。語法的學習對于語言的學習就是基礎,就是起點。良好的語法基礎能使得學習者記住相關的法則,對于以后的學習起到觸類旁通的作用。
但是在我國的英語教學過程中,語法的學習一直都是學生的短板之一,很多學生對于語法的理解就認為語法就是簡單公式的堆砌,認為學好語法就是為了應付日常的考試。但是其實省譯法的開展往往需要譯者具有很好的語法功底,并且對于培養譯者的語法應用能力有著非常巨大的效果,尤其針對于漢譯英的進行,翻譯者往往在這個過程中會有意識地將漢語與英語的兩種表達方式進行一定程度的對比,經過這種對比就能使得翻譯者體會英語語法知識的實際運用。如在翻譯中,英語中的系動詞、代詞、介詞、冠詞、名詞復數形式以及連詞等有時便可以在適當的時候省略不譯,而由于漢語的詞性概念也較微弱,因此就算不翻譯也不會影響整個句子意思的完整與表達。所以省譯法的學習與進行,既能幫助學生減少在語言規則等方面的錯誤,提高其語言運用能力,又能使得學生自發的進行語言實踐的具體操作,進而提整體的高學習效果。
(三)有助于跨文化意識和能力的培養
英語和漢語屬于不同的語言體系中,其自然就是這兩種不同文化的語言表現形式。這就要求翻譯工作者就進行翻譯的時候,要保留語言原先的文化特征。但是這個在實際的翻譯過程中,往往很難做到,一個詞語意思的表達不妥,就會使得整個文章的表達變得有歧義,而不被讀者理解。
因此,在翻譯的過程中,不要僅僅把工作停留在理解與表達語言的層面,而是要通過語言的表面,了解其更深的文化意義與文化內涵。翻譯工作是對是語言的翻譯,也是對文化內涵的翻譯,良好的翻譯工作有助于對于翻譯工作者文化意識和相應人文情懷的熏陶與培養。
三、增譯法與省譯法的實踐應用
(一)there be結構句式的增譯法和省譯法
there be結構句式是英語中的一個最為基本的句式,這個句式在英漢互譯的工作中往往能夠取得意想不到的重要的效果。當漢語表達一定存在方式的句式的時候,漢語往往是不能完全的翻譯出來的,這就是英語筆譯中的省譯方法的具體體現。同樣,在進行漢譯英的時候,there be結構句式也可以用來作為翻譯句式的增補,通過這樣的增補,才能使得句式變得意義明確與完整。
(二)詞語的增譯和省譯
在翻譯工作進行的過程中,翻譯工作者常常會遇到一些詞語的含義有著隱藏的含義,沒有具體的漢字或者單詞在進行具體的表達,這個時候就需要在翻譯的過程中進行相應的增補法和相應的省譯法了配合翻譯的進行了。
(三)詞性的轉換
在進行英語翻譯的過程中,翻譯工作者常常會遇到一些常見的名詞、冠詞、動詞等的翻譯,而如果翻譯工作者采取的翻譯措施不合理、不規范很有可能會造成這些名詞、冠詞、動詞的詞性發生轉換。故而為了避免這樣錯誤的出現,在翻譯過程中便可以應用到增譯法和省譯法。增譯法的使用能夠使得語句的表達變得豐富詳實,而省譯法的使用則能使得翻譯的表達更加的地道且符合語言的原意;同時也能最大限度地保證翻譯過程中詞性不發生轉換。
(四)增譯法與省譯法的注意事項
翻譯工作者在進行翻譯工作的時候常常會使用到增譯法和省譯法,那么在使用增譯法和省譯法的時候有一定的必須需要注意的事項,其主要是以下幾點。首先,在翻譯時使用增譯法和省譯法的時候不要畫蛇添足,這樣反而會是譯文弄巧成拙。增譯法和省譯法都是一種翻譯的技巧,都只能用在該用的地方,不能作為翻譯的“萬金油”,哪里都在使用,這樣比較容易造成的后果就是使得翻譯的文字變得冗繁復雜,喪失了翻譯的精髓所在。
其次,在翻譯工作者進行翻譯的時候最應該注意的是忠于原意的翻譯表達。因為翻譯工作的最終目的說到底還是對于原意的準確表達,因此,不管任何的翻譯技巧其實都是為了更好的表達原意而進行服務的。翻譯工作中最重要的就是尊重原意,切記在翻譯工作中為了使用技巧而使用技巧,因此,不要為了要使用增譯法和省譯法等方法進行不夠原意的翻譯工作,這樣顯然是違背翻譯工作的中心意義與初衷的。
結束語:
翻譯工作者在進行英語筆譯的翻譯過程中,要尊重翻譯工作的主旨與初衷,認識到每一種語言的翻譯都有其一定的特性。而在英語筆譯的工作中,使用增譯法和省譯法等一定的翻譯技巧,使得翻譯的文字更加豐富和流暢,符合翻譯工作的需要。(作者單位:吉林師范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