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級上冊語文教學計劃范文
時間:2023-04-10 21:07:34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九年級上冊語文教學計劃,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以黨的教育方針為指針,堅持以人為本,尊重學生的個性發展特點,培養學生熱愛祖國語言文字的思想感情,培養學生社會主義的思想品質,努力開拓學生的視野,注重培養創新精神和創造能力,培養學生健康、高尚的審美情趣,提高學生的文化品味,發展健康個性,逐步形成健全人格。
二、學生基本情況分析:
本班共有學生62人,其中男生34人,女生28人。從上期考試的情況來看,我的原班生成績進步很大,班平成績遠超縣平均??墒?,在本期從其他兩個班轉來了一批走讀生,而且是雙差生,這給我的教學帶來了無與倫比的壓力。現在又是最后沖刺的一年,更是具有不能承受之重。
三、教材分析:
九年級上冊在整個新課程教材體系中屬于第五階段,對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起著極其重要的作用,準確地說,是肩負著提高學生文學欣賞能力的重任。本冊教材教學內容以文學作品——詩歌、小說為主,安排了一個單元的議論文,繼續集中學習文言文。
本冊教材仍按照“人與自然”、“人與社會”、“人與自我”的新課程理念選取教學內容,突出教學的人文性、多樣性、探究性、開放性,重視學生語文素養的全面提高,特別是文學欣賞能力的提高。注重培養學生的自主意識、創造精神、合作意識與知識的整合能力。
第一單元:“詩海徜佯”。本單元編選的五首詩歌內容豐富,手法多樣,語言精美,是詩人用心靈彈奏出的自然的樂音。教學詩歌,不宜多講,更不宜偏重理性分析,要重在引導學生通過想像和聯想,感受知詩歌的形象和意象,理解詩歌。要讓學生熟讀詩歌,最好能背誦。在朗讀中體會詩歌的語言美、情感美、意境美和韻律
美。
第二單元:“思想風采”。本單元所選課文哲理性較強,注重從多方面給學生以人生的啟示,并豐富他們的生活經驗;注意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開闊學生的視野,提高學生思辯的能力;注意文體特點:演講的口語性較強,書信書面色彩較濃厚。
第三單元:“少年生活”。注意小說的體裁特點,了解人物、情節、環境等要素,分析把握小說的主題;注意培養學生的想像能力的創造能力,閱讀小說,既是接受的過程,也是再創造的過程,理解作者的寫作意圖的作品本身是首要的,但是得出自己的見解(可以和大家相同,也可以是獨創的)也是很重要的;注意揣摩小說的語言,從中得到啟發,并不斷積累,提高實際的語言運用能力。 第四單元:“求知與讀書”。這是全套教材中惟一的議論文單元,要重視。要讓學生了解一些議論文的知識(論點、論據、論證等),在實踐中把知識轉化為能力;引導學生結合自己的生活經驗、知識積累,閱讀文章,形成具有個性的、自己的認識;注意讀寫結合,充分利用閱讀的資源,指導學生的寫作。 第五單元:古代白話小說。應注意人物性格、情節。中國古代白話小說一般通過豐富、曲折、完整的故事情節表現人物性格,體現了中國小說的特點。注意與歷史結合起來,可以進行跨學科的學習;了解古人的生活,對古人要實事求是,理解不要偏頗,不要以現成的框架,求全責備;注意古代白話小說的語言。
第六單元:史傳。了解歷史,理解歷史人物;緊密結合歷史,可以進行跨學科的學習,以提高學生語文能力為主,搜集資料,篩選資料、討論、評論、寫報告等形式,進行語文能力的實踐;辯證地認識古代社會和人物,認識歷史的發展,不搞教條主義;注重文言文的教學,積累詞語,理解句式,重視誦讀。
課外古詩詞背誦:共有10首,穿插在每周早讀時間完成。
名著導讀:學期初即布置閱讀任務,鼓勵并指導學生認真閱讀,并做好讀書筆記等,學期末進行交流。
四、教學目標:
(一)、閱讀
1、能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
2、養成默讀習慣,有一定的速度,閱讀一般的現代文每分鐘不少于500字。
3、能較熟練地運用略讀和瀏覽的方法,擴大閱讀范圍,拓展自己的視野。
4、在通讀課文的基礎上,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內容,體味和推敲重要詞句在語言環境中的意義和作用。
5、在閱讀中了解敘述、描寫、說明、議論、抒情等表達方式。
6、了解詩歌、散文、小說等文學樣式。
7、欣賞文學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體驗,初步領悟作品的內涵,從中獲得對自然、社會、人生的有益啟示。對作品的思想感情傾向,能聯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評價;對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說出自己的體驗;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現力的語言。
8、閱讀簡單的議論文,區分觀點與材料(道理、事實、數據、圖表等),發現觀點與材料之間的聯系,并通過自己的思考,作出判斷。
9、誦讀古代詩詞,有意識地在積累、感悟和運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賞品位和審美情趣。 10、閱讀淺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釋和工具書理解基本內容。背誦優秀詩文10篇。
(二)、寫作
1、繼續學習寫記敘文,能根據表達的中心,選擇恰當的表達方式,合理安排內容的先后和詳略,條理清楚地表達自己的意思;學會寫簡單的議論文,努力做到有理有據;學會寫調查報告。
2、本學期應完成大作文8次,其他練筆等不少于5000字。45分鐘能完成不少于500字的習作。 (三)口語交際
1、能注意對象和場合,學習文明得體地進行交流。
2、耐心專注地傾聽,能根據對方的話語、表情、手勢等,理解對方的觀點和意圖。 3、能就適當的話題作即席講話和有準備的主題演講,有自己的觀點,有一定說服力。 4、課堂內外討論問題,能積極發表自己的看法,有中心、有條理、有根據。能聽出討論的焦點,并有針對性地發表意見。
(四)綜合性學習
1、能自主組織活動,在演講、調查、討論中,體驗合作與成功的喜悅。
2、能就教材提出的問題,或提出學習的生活中感興趣的問題,共同討論,先出研究主題,制訂簡單的研究計劃,從報刊、書籍或其他媒體中獲取有關資料,討論分析問題,獨立或合作寫出簡單的研究報告。
3、掌握查找資料、引用資料的基本方法,分清原始資料與間接資料的主要差別;學會注明所援引資料的出處。
五、教學措施:
1、從語文學科的特點和社會發展對語文的新要求出發,使學生在潛移默化的過程中,提高思想認識,陶冶道德情操,培養審美情趣,做到既教書又育人。
2、語文教學中,要加強綜合,簡化頭緒,突出重點,注重知識之間、能力之間以及知識、能力、情感之間的聯系,重視積累、感悟、熏陶,培養語感,致力于語文素養的整體提高。
3、重視學生思維能力的發展。在語文教學的過程中,指導學生運用比較、分析、歸納等方法,發展他們的觀察、記憶、思考、聯想和想象的能力,尤其要重視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
4、教學過程應突出學生的實踐活動,指導學生主動地獲取知識,科學地訓練技能,全面提高語文能力。每堂課教師根據學生實際精心備課,尤其要備好學生,改變繁瑣的教學方式,突出重點和難點。要提倡靈活多樣的教學方式,尤其是啟發式和討論式,鼓勵運用探究性的學習方式。要避免繁瑣的分析和瑣碎機械的練習。
5、重視創設語文學習的環境,溝通課本內外、課堂內外、學校內外的聯系,拓寬學習渠道,增加學生語文實踐的機會。
6、作文教學,貼近生活實際,富有生活氣息,靈活命題,形式多樣,多寫隨筆,讀書筆記,嘗試互批共批,以改促寫,有效提高作文水平。同時,結合學校的縣級科研課題,認真研究,力求取得更大的成績。
7、實行分層目標教學,根據教學內容對不同層次的學生進行分層教學。利用課外實行培優輔差,力爭整體提高。
篇2
導致學生作文水平低下的原因有很多,其中一個重要原因是作文訓練盲目,沒有建立起科學合理的作文訓練序列。
很多語文教師在新學期開學之初都會對自己的語文教學認真地制訂出一個較合理的教學計劃,在執行計劃的過程中,課文教學往往是按計劃進行的,但作文教學卻沒有一個詳細的計劃,即使有也缺乏系統性,隨意性很大,可操作性很差。由于缺乏科學的寫作計劃,常常出現這種情況:該上作文課了,臨去教室的前幾分鐘還沒想出個合適的作文題目,直到走進教室才擠出個題目來。由于缺乏合理的序列訓練計劃,作文訓練之初教師便把全套本領、所要求全方位下放,作文課將審題、立意、選材、構思一股腦地灌輸給學生,以期學生一步登天,寫出十全十美的作文來。作文教學的這些現狀,違背了學生的認知規律,遏制了學生的寫作興趣,導致學生對作文產生了厭煩、畏難情緒。
要降低作文教學的難度,提高作文教學的實效性,就必須根據《語文課程標準》中規定的作文教學的要求,針對學生生活實際和學習實際,建立科學合理的作文訓練序列。在教學實踐中,我認真研究了六冊語文教材,根據教材內容設置和學生心理發展的特點,詳細制定了各學期的作文訓練目標,確定了各學期寫作訓練的重點,建立了較為合理的作文訓練序列,使整個初中階段的作文訓練目標明確、有章可循,呈現循序漸進、螺旋上升的總體特點?,F將各學段作文訓練的重點和具體計劃呈現如下:
一、七年級上冊寫作訓練重點及作文計劃
本學期作文訓練,主要訓練寫作記敘文的能力,初步學習簡單說明文的寫作,以培養學生的寫作興趣為主,兼及一些基本寫作技法的訓練,使學生能夠運用一定的作文技巧,說真話,訴真情。要引導學生認識人生的價值和意義,樹立正確的生命意識,能在作文中表現自己的人生理想和追求;走進大自然,欣賞自然之美,感受自然之美,能用細膩的文筆描繪自然并抒寫自己的感受;在家庭生活中體悟親情,能將自己在生活中體悟到的親情從不同角度、用特別的手法表現出來;培養并進一步發展聯想和想象能力。
二、七年級下冊寫作訓練重點及作文計劃
仍然以訓練學生寫作記敘文的能力為主,但要注重在上學期寫作訓練的基礎上引導學生將觀察的視角伸向生活的深處、遠處。要引導學生體驗成長中的快樂和煩惱,能辯證地認識成長中的快樂和煩惱;了解自己所崇敬的名人的主要事跡,學習名人可貴的精神品質,從其身上汲取精神力量;能抓住特征,運用不同的寫人方法寫出人物的風貌,善于運用事例表現人物的精神品質;廣泛接觸各種形式的藝術作品,對自己感興趣的作品有獨特的感受,能用準確的語言描繪自己的感受;正確認識人類社會的各種探險活動,能對探險活動發表自己的見解,敘述事件能運用敘述、描寫、抒情、議論等表達方式,寫出真實感情,做到內容充實、中心明確。
三、八年級上冊寫作訓練重點及作文計劃
本學期作文訓練,主要幫助學生初步學習新聞寫法,熟練掌握書信的格式,學會綜合運用各種說明方法寫淺易的說明文;繼續進行寫人記事的記敘文訓練,要求學生能從多個角度表現人,根據表達需要熟練運用順敘、倒敘、插敘等方法記事;引導學生注重語言的表達和錘煉,做到語言準確、簡練、有表現力,使學生能夠運用一定的寫作技巧說真話、訴真情;引導學生深入觀察生活,認識社會。
四、八年級下冊寫作訓練重點及作文計劃
在學生原有寫作的基礎上繼續提高,鍛煉寫作的基礎能力。本學期以話題作文訓練為主,從話題作文的擬題、選材、構思、立意等多個方面進行系統訓練,使學生能寫出中心明確、主題深刻的話題作文來;能層次分明地、有條理地寫出自己所熟悉的人和事,在作文中寫出有個性的東西,學習在記敘中表達對生活的認識、感受和激情,能體悟一定的道理。
五、九年級上冊寫作訓練重點及作文計劃
本學期初步學習淺顯議論文的寫作,做到論點鮮明、正確,論據充分、準確,論證過程清晰條理、邏輯嚴密,整體有較強的說服力;繼續進行命題作文、半命題作文、話題作文、材料作文的訓練,加強對學生寫作技法的指導,使學生能夠運用一定的作文技巧,在45分鐘左右寫出不低于600字且文質兼美的文章。其具體目標為:善于選擇最能表現主題的材料;善于運用優美、有個性的語言;能擬出富有創意的標題;有新穎、別致的構思;有健康、深刻的立意;善于觀察生活,做到描寫出神;能在文章中充分張揚自我個性風采;能運用豐富多彩的作文形式。
篇3
《國文百八課》編寫體例分析
《國文百八課》是專供“初級中學國文科教學及有志自修者之用”的,編者匠心獨特,編得很有特色?!鞍侔苏n”就是把初中語文的六冊課本,按單元組成108課,108個知識訓練和教學點,按照教學計劃正好每周教學一個單元。這種以單元的組織形式而編寫教材,對大綱要求,教學計劃的需要全部考慮周全,是很有計劃性的教學單元。依據這樣一套科學的編寫體系,教師按照課本順序,一周一單元,教學任務就能很順利完成。
編輯大意中對每一課的組織清楚指出:“從來教學國文,往往只把選文講讀,不問每小時、每周的教學目標何在。本書每課為一單元,有一定的目標,內含文話、文選、文法或修辭、習問四項,各項打成一片?!蔽脑捠菃卧行模倪x是根據文話要求選的范例,習問(即練習)題是根據以上的要求來提問的。
對蘇教版語文教學的建議
通過對《國文百八課》編寫體例的分析,如何充分利用好蘇教版教材,盡力彌補這套教材的不足,是值得教師認真思考和研究的一個問題。筆者認為,至少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努力。
增加助讀資料 蘇教版教材注釋比較少,這雖然有利于提高學生自主、探究的自學能力,但是卻給教師的教學增加了一定的難度,也給學生的學習增加了負擔?,F在的學生作業量很大,他們在預習語文課文時,可能很少有時間去主動翻找資料,查找相關信息,不懂的地方會等著教師在課堂上講解,這樣并不利于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多增加一些注釋,尤其是多提供一些背景知識和作者介紹,會讓學生在預習時對課文注釋留下很深的印象,使學生能夠根據注釋進行自學。每課可印發一些小知識,比如與課文有關的知識,一些名人名言,學習語文的方法等,在激發學生興趣的同時,幫助學生提高語文素養。
完善知識體系 語文課程的核心內容是語文知識,而作為課程的載體的語文教材,在編排中,語文知識編排和訓練知識編排這兩個部分不可或缺。培養學生如何正確運用語言文字的能力是語文教學的首要任務。要做到把課本中的知識和社會、生活上的知識相聯系,做到語文知識實用化,這樣才能使語文這一學科更加科學、更加有效。教授學生語文基礎知識是語文教育的首要任務,這就要求教師根據“文選”,參考《國文百八課》等教材,創造性地、科學地編排語文的各種知識,使語文知識合理地分布在每個單元,每篇文章之中,還要使其呈現整體的階梯型布局,給語文知識加一條循序漸進的學習線索。這樣更有利于學生學習語文知識,在生活中對語文知識的運用得心應手,從而提高學生對語文知識的運用能力以及聽說讀寫能力。
注重文體分類 在《國文百八課》的編撰選文中,整套書大致按照文體三分法來編排。實際上,文體三分法是虛構的分體劃分,真正的文體不能以敘述、議論、說明這樣的文體來劃分。在閱讀和作文教學中,教師可以靈活地把整冊書按說明文、小說、散文、議論文等這樣的文體來集中學,或者就統一題材,選擇不同文體的文章來教學,這樣對語文知識的學習和寫作訓練都是很有幫助的。
加強方法指導 整套教材在方法性的指導方面是比較欠缺的,只有在九年級教材中對于閱讀方法的指導有所體現。其實,在七、八年級也應該有方法的指導,而且必須是要有層遞性的。比如,初一剛開始學文言文,就要先教會學生諸如保留、替換、刪減、增加、調整等。讀書的方法也是多種多樣的:朗讀、默讀、略讀、瀏覽、誦讀、精讀等。在寫作方面,在蘇教版寫作內容的多樣性和情境性的基礎上,將讀與寫緊緊結合在一起。寫作指導不僅有陳述性知識,也有程序性知識,如七年級上冊第三單元:“要描寫景物,就要進行細致地觀察,用自己的眼睛去發現美。我們既可以隨著方位的變化,從不同角度觀察事物;也可以選擇幾個景點,一一進行觀察;還可以選取特定對象,進行重點觀察。但無論怎樣觀察,都必須抓住景物的特點?!笨梢粤信e一些景物描寫的常用方法:“一是把景物擬人化。課文《春》和《濟南的冬天》都用了這種寫法,把春天的生機勃勃、冬天的多姿多彩描寫得活靈活現。同樣,我們也可以用這種方法,把秋天描寫得如詩如畫。二是用比喻的方法來描寫景物?!洞骸防镞@樣描寫小雨。三是用色彩來描寫景物?!稘系亩臁防镞@樣寫小雪。四是用比較的方法描寫景物?!边@樣的編排不僅介紹了描寫景物的常用方法,而且與課文相結合,以課文為例子,使學生更容易掌握和運用。
結束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