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念的日子范文
時間:2023-04-07 20:13:29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懷念的日子,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那年夏天,我低壓槽來到這個班級,第一天上課,第一個和我說話的人是個男生,叫小管,坐在我前面。最巧的是,我的同桌小張竟是我的小學同學!因為我們幾個是前后桌,低頭不見抬頭見,很快就熟悉了。但是,小管總是和他的同桌議論小張,所以小張看不慣前桌的兩個男生,尤其是和小管,動不動就為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吵得不可開交,相反,前面兩個男生就和我關系比較好,小管總是叫我姐姐,我和小管的關系自然而然就更好了。
小管人挺好的,學習嘛,也說得過去,就是除了數學課,別的課都睡覺,但他特別聰明,盡管常常睡覺,成績卻可以保持不變,學起數學,可認真了,這點我這個做姐姐的就特別的佩服。他長得不算帥,但特別可愛,看見他,就有一種想笑的感覺,而且他很愛打籃球,動作挺敏捷的,別看他個子小,打起籃球來,還挺像模像樣的哩!
介紹了一下小管,相信大家對他也有一定的了解了吧?我在這里有姐姐,有妹妹,有哥哥,就是沒有弟弟,所以,一年多以來,他一直叫我姐姐,我也就拿他當弟弟看,我甚至可以依賴他,以至于有些事情我也有點兒偏向他,就因為這,小張還冤枉我“重色輕友”呢。
在那一年半的時間里,是我最快樂的。我們聊天,一起吃東西,考試前一起復習,為了一道數學題討論好久,說說笑笑,日子一天天過去,挺快樂的,在學校,我們面對面;放假了,我們在QQ上聊天,說笑……我以為,我們會一直這樣下去,不因環境和時間的改變而的改變,就算畢業了,同學們各奔東西,我們還是像原來一樣不會改變,但事情并不像我想象的那樣美好。
篇2
——題記
小時候的風柔柔的,軟軟的,香香的,吹嘯在臉上,仿若春天降臨的芬芳,又若大朵的棉花糖壓在臉頰上。
小時候的風輕輕的,緩緩的,悄悄的,叫枯葉跳起芭蕾,叫花朵抹上胭脂,要不然風吹過的花朵怎么總是變得紅艷一些呢?
這樣的風,怎能叫人不喜愛、不懷念?
我懷念有風的日子,為了那份清新。小賣鋪里有燕子風箏,龍形風箏,不過我只要一只“老鷹”。接過風箏,稍加拼接,就可以放了。長長地拖在身后,我奔跑起來,風箏隨著我的步伐搖搖晃晃地向上飛舞,借助著風勢,它愈飛愈高了。我拉著線無拘無束地飛奔呀飛奔呀,清新的風在我耳畔唱歌,我的白裙子,飛舞的發絲,像一枝雨后清新的荷。驀地想起一句詩:“兒童放學歸來早,忙趁東風放紙鳶。”高鼎的句子,當時“鳶”還不認識,念成“鳥”。我們是在田壟上放,天空布滿各種“鳥”。有時“燕子”和“老鷹”擰在一起“廝打”起來,兩家主人各自為自家的“鳥兒”助陣,使勁拉線,戰斗結果要么是兩根線扭在一起打了個死結,怎么解都解不開,要么是繩斷“鳥”飛,兩家落得個人財兩空。清新的風呀就這么樂呵呵地看著,笑著,走著。長大后也想放風箏,只是滿天的電線根本沒有“鳥兒”翱翔的地方。
我懷念有風的日子,為了那份呼嘯。老家門口就是一條下坡路,陡得很。我常常會騎著自行車,從那里沖下去,有時還會張開手臂,風呼嘯著,呼呼的,好像在為我加油打氣似的。衣服被吹得像發漲的氣球,人仿若一只大翼的鳥,沖下去的時候,我大有雄心壯志在身之感,一副春風得意的樣子?,F在怎么也不明白當時怎么會那么大膽,一不小心就會跌下去的。
我懷念有風的日子,為了那份童趣。沖下坡畢竟危險,放紙船則充滿歡愉。我會折出很精致的小船,寫上我的名字,像“女王號”“公主號”之類。我把它們放進澄澈的池塘,放進涓涓的小溪,放進奔騰的大河。輕輕的風兒呀,帶著它們漂流,給它們作伴,它們應該不會寂寞吧。悄悄地,它們就離我好遠,好遠了。我記得泰戈爾寫過《紙船》,是唯美的散文詩,字字珠璣。我的紙船里有我的童年,以及童年的風。很久之后我用錫箔做了一只防水的紙船,煞是精巧,被取名為“童年”,只是沒有放走它。因為無風,無澄澈之水。
我的童年去了,我的童真去了,那樣清新的、呼嘯的、輕輕的風也去了嗎?我們生活在快節奏的世界,連風也是匆匆來,匆匆去,叫人連片刻都不能挽留。我有各種理由來掩蓋,沒時間,沒閑情逸致,沒……可掩蓋不掉,我已經失去童年的那顆心了!
那樣有風的日子,只能懷念。
篇3
留長發的日子是我最自我的日子;
留長發的日子是我不做領導的日子;
留長發的日子是我不接待領導的日子;
留長發的日子是我天天接送女友上下班的日子;
留長發的日子是我第一次做導演編排節目四處走穴的日子;
留長發的日子是我身無分文但從不缺錢花的日子;
留長發的日子是我做了哪個我一直想做的“我”的日子;
留長發的日子是我不用上班的日子。
總之,我懷念留長發的日子。
我向往留著飄逸的長發,隨風票擺。
我喜歡洗過頭后用我的手穿過厚厚長發觸摸頭皮的感覺。
藝術家的靈感不是來自于長發,
它來自于手。
確切的說是來自于穿過厚厚長發的手。
男人留長發,有他的魅力;
女人留長發,有她的嫵媚;
男人的長發是一種藝術;
女人的長發是一份情感;
男人的長發是火;
女人的長發是水;
男人的長發是剛強;
女人的長發是柔情;
留長發的日子徹底的擺脫了俗世的煩惱,把自己置身于閑人的天地間。置一小爐,考兩塊土豆,沏一壺龍井,外加一本《資治通鑒》。處天地之悠悠,嘆歲月之蹉跎。驚人生之浩瀚,惜滄海之桑田。
篇4
莫名的,就想起小時吃過的種種野味。
周末,我們會去尋一種野蒜。那東西特古怪,別的地方不長,偏偏長在亂葬崗。我們都結隊成群,一兩個真不敢去。野蒜是成片成片的,郁郁蔥蔥。一鍬下去,摜掉泥土,碧青的葉,嫩白的莖,滿滿的一大把,清清爽爽?;厝ハ磧?,切成段,油鍋一爆,斬兩雞蛋,盛進碟里,青黃相間,煞是好看。嘗一口,汁液滿齒,鮮!挖得多了,一時吃不完,亦可腌漬起來,待日后炒飯,舀一勺,炒飯會有股特殊的鮮香。
若是不怕刺,可掐到刺苔。那是一種類似月季的植物的莖。掐下一段,撕破皮,咬幾口,微甜,特別脆爽。但凡又嫩又的,必隱于荊棘叢生之地。若不具非凡之勇氣,終不能大飽口福也。
也有種叫“茅針”的的莖,甚是綿軟,入口即化。現在想來,該是茅草抽的穗吧。伙伴間相傳,泛紅色的決不能吃,被蛇盤過了,有毒。
最能敞開肚皮吃的,應算是夏天的桑椹(我們稱之為“桑葉果子”)了。村里有戶人家,主人常年不在。他家后面就有棵桑樹,是全村全高最盛的??珊薜氖?,被圈進了院子,唯一的院門也加了把大鐵鎖。這倒難不住活猴似的我們,架人梯,皆魚貫而入矣。這桑樹果然高大,蔭天蔽日。立于其下,熱汗全收。噌噌噌,一群猴子都上了樹。但見周圍全是桑椹,紅的發紫,紫的發黑,沉沉得綴在枝間。我們不是用摘的,是用捋。手伸出去,握住枝條,捋回來,一大把,徑直朝嘴里塞。這邊嘴里大嚼猛嚼,汁水飛濺,那邊手又伸出去。一時間,場面極其壯觀。等吃得嘴唇發烏,肚皮變圓,方才罷休。騎在樹杈上倚于樹干上,涼風吹來,好不愜意。
秋天吃的東西更多。
有種小金桔是長在地上的,味道與樹上結的倒也相仿。不過極其難尋,若無仙緣,難得一見,我也只見過兩次。
茭白倒是很常見,不過下手一定要早。反應遲鈍的,等想起來趕到池塘邊時,早已狼藉滿地。即便有一兩個漏網之魚,掰開一看,芯已發黑,用嘴撕一點,老而無味,全無脆嫩之感。不幸的是,小生正是反應遲鈍的。
最養眼的,莫過于叫“烏泡” 的果子。有拇指大,紅艷若滴、晶瑩似透,狀如荔枝,在綠葉間異常奪目,極其誘人。正因為過于艷麗了,伙伴們反而不敢吃了,怕有毒。膽大者試著吃一個,酸酸甜甜,直入心脾,果真味美。后看到魯迅先生的《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再仔細對照網絡圖片,確信為“覆盆子”無疑了。不禁頓足捶胸后悔不已。曾想回老家再找找,繼而又作罷,一者怕尋不到,再者怕也沒那個心情吃了。
水里產的也頗不少。夏天吃蓮子,秋天就吃藕。若禁得水涼,于淤泥中踩得一節藕來,洗得凈了,咬一大口,脆生生的,鮮嫩嫩的,半天仍覺齒頰留有清香。
如果不怕溺水也不忌憚刺,倒可以試著劃個澡盆去深水區摘“雞頭果”。似乎它是一種邊緣長滿倒刺的睡蓮的果實,因形如雞頭,故得名。如果你剝過石榴,就知道怎么剝它了。不過,一個腹藏紅珠,一個胸納綠玉。不論生吃或熟食,味道皆又甜又鮮。
菱角最多了。兩個角的,我們稱之為紅菱,四個角的就是刺菱了。嫩的可生吃,解渴又生津,鮮嫩且,百吃不厭。老的宜煮食,淀粉含量高,入口有嚼勁。
珍貴點的,有枸杞。雖不如寧夏的,但采來陰干,泡茶喝是最補氣的。也可在燉雞時放幾粒,紅艷艷的,在清湯中浮沉,很好看。我們小孩子可沒那個耐心泡茶喝湯,趁著陰干時放兩個在嘴里,雖說挺甜的,但終究嫌有枸杞籽,并不多吃。
每年冬末春初的雨后,我和母親、妹妹會去河堤覓一種地衣菜,跟木耳相似,但顏色稍淡。應該說,這地衣菜一年四季都有的,只要下雨就會從土里鉆出來。但聽聞冬春時的最干凈,因天冷,不寄生螞蟥等物。晃晃的,我們撿一大籃子回來交給父親。他最會烹調了,或爆炒青蒜,或加點肉絲炒韭菜,或打個雞蛋做一大碗湯。不論怎么做,都爽滑適口、鮮香滿溢,直吃得我們兄妹倆滿頭大汗,大呼過癮。唉,現在父親已經去世,母親也漸老,妹妹遠嫁。再可口的東西,也只能留在記憶中了。
篇5
中學的生活太枯燥,乏味了。每天早早的起床,跑步,之后便是永遠做不完的作業。來自生活學習等方面的壓力,我變得無精打采,整日憂心重重。不是擔心作業完不成,就是擔心上課聽不懂?,F代生活的節奏太快了,自己那緩慢的步伐實在是跟不上。在學習是之余,睡覺只是,或許是對現在生活的不滿吧,總是想起小時候的事情。和同伴們一起打球,說話,開玩笑的畫面不斷從腦海中浮現出來。
記得那年我上四年級,村里面出錢修了一個乒乓球臺。大家都十分好奇,都想要玩,可卻不知道怎樣玩,只能是望梅止渴了。但這個止渴的方法不但沒有能夠止渴,反而越止越渴。想玩卻玩不成,東西就在眼前,可望而不可即。那種感覺用現在的流行語來說,應該是很“糾結”吧!
在一次偶然的情況下,看見兩位大學生從旁邊經過,看到我們對乒乓球臺的那種向往之后,便與我們講了一下這個東西的來歷。他們說:這個東西叫做乒乓球,上個世紀有的。它是我們中國的國球,在上個世紀五十年代,我國還曾發生了一次震驚世界的乒乓外交。大家一副入神的樣子,每個人的心理活動都很復雜;每一個人的表情都不一樣。但他們的眼神中卻透露出一種對未來充滿憧憬,充滿希望的意念。我那時心里就暗自下了一個目標:一定要打好乒乓球,只因我是一名中國人?。。?/p>
為了實現這個偉大的目標,大家都忍痛割愛,每個人從自己的腰包中摸出那已經被揉皺了的,帶著絲絲溫暖的兩元錢。這兩元錢都是大家每天省下來的零用錢,兩元錢呀!當時這是個多么大的數字呀,大家得攢多長時間呀!拿了十元錢,心中很是感動,到了書店,從書包里把錢拿出來,書店老板用驚訝的目光看著我,這一張張一毛,兩毛,最大的是一張五角錢(這是我那年過年的壓歲錢)。書店老板一副高興地樣子,但又有一種數的不耐煩的樣子,為了掙錢,數就數了吧!。最終我們買了一副在當年可以算的上是叱咤風云的名牌球拍。我們付出了物質上的代價,換來了內心世界的安慰。
此后大家每天都會不約而同的來到這里,練習打球,一打就是一整天,甚至連飯都不顧得上的吃。任何困難到了我們面前都會被迎刃而解,聞聲而逃,有種欲與天公試比高的豪情壯志。天下雨了,就每人拿一把雨傘;天刮風了,就站成一排堵風;有時手指被磨破,流血了,但也絲毫不能阻止我們前進的道路,一個創可貼貼上,照打不誤。老天也拿我們沒辦法,只能望洋興嘆了。但有時我們也會學習一下阿Q思想,這或許是老天對我們的考驗,考驗完之后便是一生“榮華富貴”,如若不堅持,只能“一生碌碌無為,貧困潦倒”了!
后來我們就組織了一個小型”乒乓球協會,成員雖然只有只有十幾個人,但卻包括各個年齡段的人,小至學前班,大至高中生,十幾個人吧乒乓球臺圍得水泄不通,有吶喊的,助威的,啦啦隊,其樂融融,十分熱鬧,那種感覺太奇妙了,就像自己在參加奧運會一般,有著拿金牌的自豪,也有著淘汰的失落。在每一場比賽中,我們覺得自己就是一個優秀的運動員,一個最強的運動員,一個寫下不敗傳說的運動員?。?!
時間一天天過去,大家的技術也不斷地增長,可謂是日新月異,各有千秋,在一場又一場的擂臺賽中,我們學會了堅強,我們學會了自信,我們學會了堅韌不拔,更體驗到了兄弟的感覺。“絕對無敵的傳說,永遠不會被打破,必須戰斗,我會,我還是會奪魄折磨,驕傲戰斗……”,我們對于乒乓球的那份執著,那份熱情,悄然而生,我們之間的友誼,感情不斷地增進。兄弟,戰場上給我們力量的人。
每個人都渴望成為團隊中的精英,盛氣凌人,唯我獨尊。于是,一場沒有硝煙的戰斗打響了。每天晚上,不看電視劇和動畫片,眼睛緊緊的盯住屏幕上的乒乓球賽,十分入神,甚至叫自己一聲都會嚇一大跳。我們發揮著小孩特有的超強的模仿力和創造力,許多球員的招式都被我們學了來,加以改造,使之更加完美,變成我們自己的招牌動作,只要提起某一招,我們就可以說出這是誰的必殺技。這就是我們每一個身份的象征,就像水滸傳里的一百單八將一樣,都有各自的本領。
漸漸地伴隨著時間的流逝,我們開始組成一個技術交流會,每周一次,專門破解球員的必殺技,十幾個人圍著那臺21寸的黑白電視機,不斷地進行交流,指點和切磋。那個時候,我覺得乒乓球就是我的命,里面鑄造著我的靈魂,我就是乒乓球,乒乓球就是我,身體只不過是一個軀殼而已,球隨心走,心隨球動,那種境界真的是太完美了!我體驗到了成功,我感覺到了力量,一種莫名其妙的沖動用上心頭。
拼搏的日子是幸福的,戰斗的人生是美麗的。但我又很失望,當年的那份執著,那份熱情,那份沖動,那段轟轟轟烈烈的日子已經隨風而去,沒有留下一點痕跡,就像一陣風兒吹過,留下的只是心中無盡的遺憾。
篇6
長大了些,到了愛蹦愛跳的年齡,便經常到陽臺上,跳一個,再滾一下,接著又爬一下。一整個下午的時間就這么過去了。偶爾也“雄心大發”,試著去“探險”——所謂的“探險”,也只是想爬上陽臺的石圍墻,看下外面的風景而已。可通常是雙手搭拉著上去吊著身子,只剩下雙腳在不停撲騰。父親看見了,“哧”的笑了一聲,走過來抱著我上去。“計劃”成功后,我高興地指東指西問問題,父親則在一旁,慈愛的看著幫我講解。
上小學后,坐在教室里的我最盼望的是放學的鐘聲。每當這時,我總是背著母親新買給我的書包,一蹦一跳地回到家樓下。還沒到門口呢,就扯開嗓子:“開門!”因為我知道,我這“霸道”的聲音一經傳去,母親就會開著門在門口迎接我。接著我進門后,書包被母親拿下,又趕我到飯桌吃飯——正當我吃得粘了一臉幸福的米渣子時,嘮叨聲如期響起“瞧這孩子……”我則在一旁邊扒飯邊傻傻地“呵呵……”
初一了,因為學校要實行封閉性管理,所以只能一個星期回一次家。陽臺的石圍墻對于現在的我來說一躍而上,也不再幼稚地喊“開門”。剩下的,便只有在書山題海中走一回神,那以后所謂的“富人”生活,抑或所謂的“窮人”生活對比下,之后若有所思的點下頭,繼續撲騰于書山題海之中。父親也只能呵斥我好好學習,母親也只能給我端牛奶而已,連空氣也無端一度窒息。不知怎的,竟然對這個一起生活了十幾個春秋的舊屋起了厭舊——厭惡舊屋的就,我不想請同學來我家;厭惡舊屋沒生氣,像風燭殘年的老人。
篇7
——題記
“加油!寶貝!我們一起努力!”“不要灰心!”“再來一遍!”那些鼓勵的話語仍在耳畔響起,可是曾經的溫馨已不再,只有半夜驚醒時忙碌的背影,早起時匆匆出門的身影,越來越少的話語,“父親”這個概念對我而言越來越模糊,只有背影還殘留在腦海中。
曾經的曾經,多么久遠的時候,我還是個懵懂無知的孩子,“嗒嗒”叫喚著父親,稚嫩的童音在現在的我看來,太過幼稚,連吐字都不清晰,可是在父親眼里,那是多么令他感動的聲音,每每我“嗒嗒”叫喚,父親總是欣喜地將我抱起,笑著說道:“乖、乖?!蹦菚r我還太小,小到只會叫“嗒嗒”的地步,可是我卻明確知道眼前的這個男人是我的父親——最愛我的人。
一個在我口渴時,給我端茶遞水的父親;一個在我生病時,關心照顧我的父親;一個在我遇到麻煩時,第一個鼓勵我的父親,他不必多么富有,不必多么聰慧,不必多么能干,至少他是一個愛我的父親。
篇8
走到舊居處,那一條街上的家戶都把原先的木門土房子,換成了帶著防盜門的磚瓦房。只有一家仍沿用著舊時的木門鐵鎖,房子也有些破舊了,那便是我們的舊居了。走到舊居門前,發現大門沒有上鎖,我便將其推開,可由于木門年久失修,即使是輕輕推開,也發出了吱吱的聲響。
走進舊居的院子里,細細環顧一周,發現距我們搬家時并無太多變化,四合院的墻上依然殘留著我曾經畫下的圖畫,寫下的漢字,不過這些字畫的周圍又多了一些不知哪個孩子寫下的乘法口訣,字跡很清晰,還沒有掉色,可以清楚的看出是最近剛寫的。我家那屋的屋頂上依舊搭著塑料布,那是為了防止下雨天漏水到屋子里。院子里倒還挺干凈,一堆年貨堆在院子中央,還未燒盡。院角的小道里長滿了苔蘚,雜草叢生。我家原來蓋的小狗窩也已經坍塌了,只剩下一堆亂石。而通往廚房的小道上,因為沒有人清理,雪還沒有融化,積了厚厚的一層,我小心翼翼的踩上去,軟軟的,發出咯吱咯吱的聲音,雪一直沒到了我的小腿接近膝蓋處。
看著熟悉的此情此景,憶起昔日的點點滴滴,我心生感慨。還記得,當時我搬走的時候才六七歲的樣子,結交了一群好伙伴,點點,欣穎,小雨,李濤,淼淼,雅燕,搬家的時候他們和我依依不舍的告別,眼神里充滿了留戀和不舍,拉著的手始終舍不得放開,他們還說,搬家以后要我一定常來這里看看他們。還記得,以前我常去雅燕姐家玩,每次去了她都總會給我很多好吃的,還把她許多洋娃娃給我玩,她比我大,還常常教我認字寫字,她說認字多就好處多。還記得,以前小雨教我打側手翻,可是我笨的總是學不會,有時候膽小的都不敢翻,可是她從來不會說我笨和膽小,也從不厭煩,總是一遍又一遍的教我翻,還告訴我怎么才翻得輕巧。還記得,小時候我們總是一群人聚在一起,無憂無慮的玩,不用想作業什么時候寫,也不用想書什么時候看,更不用想怎么才能出人頭地,直到開了飯大人們才叫我們回去,我們在一起玩捉迷藏,玩寫王字,有時候遇上下雨天,地上許多泥巴,就把泥巴和成一團玩,弄得臉上手上衣服上都是泥巴,雖然大人總會批評我們,但我們在一起,怎么玩都很開心。還記得,那時還小,但我們卻有一種求知的精神,常常吵著要大人們給我們念書上的知識,聽書上的故事,還要大人們叫我們寫字算算術,從最簡單的開始,念“人口手足”,學“一二三四”,等自己學會了以后,就把小朋友們都叫過來,自己也驕傲的當一次小老師,教“學生”們學習。
我正出神,爸媽突然說了聲:走啊。沉浸在回憶中的我猛地回過神兒來,從回憶轉到現實,不免有些傷感。再看如今,我們都大了,一下子從那時的小朋友變成了如今的花季少男少女了??墒?,如今的同學,朋友,死黨,生活中誰對我還會像舊居小朋友對我那樣坦誠,真摯,無私,單純呢,也就那么一兩個罷了。應該也沒有人會冒著被爸媽訓斥的危險陪我玩和泥巴了,大家都會覺得捉迷藏和寫王字是很幼稚的游戲了。學習中,誰還會不厭其煩的教我改題,不會覺得我笨,一遍又一遍的教我呢?誰還會把自己所知道的知識和學習方法都不余絲毫地全部告訴我呢?或許沒有,也或許有,不過也只是那一兩個。大家心里都有自己的小九九,都想出人頭地,做人上人,都要偷偷的在背地里用功還要裝出一幅對成績滿不在乎的樣子……
篇9
現在的我們游手好閑,無憂無慮。而在我們六年級下冊快要期末考試時,我們總是忙手忙腳的。等的就是放假的日子。但是我們很期待這一天,可是我們又痛恨這一天。因為到了這一天的話我們就不知何時再次見面了,就算見了面,萬一49位同學有一些沒來,在一個很遠的地方,來不了了。
我現在覺得讀書的日子多好??!和同學們的打鬧或是開個小小的玩笑。雖然我們最后的一個“六一兒童節”過的很簡單,但是這種簡單體現了我們“六三班”的純真。
六年級:韓冷
篇10
晚上,看書看得頭昏眼花,便倒頭就睡??蓯旱奈迷诙叀拔宋恕钡亟袊?,腦子里便刪除一些熟悉不過的畫面。和父親在一起的時候,每到夏天的夜晚,我躺下床不久,父親便會過來,皺眉看著打開的蚊帳:“這丫頭,又不弄好蚊帳,等下蚊子就把你給分了!”他邊說邊幫我把蚊帳拉好。有時我會不耐煩地回嘴:“切!分就分唄!你女兒多的是血,它愛吸就吸!”有時,我會默不作聲理所當然地享受著這一切。而父親每次最后都是微笑著囑咐:“快睡吧!”然后替我關燈,輕輕帶上門。想到這里,我不禁淚流滿面,起床把蚊帳拉好。
段考前幾天,我打了個電話給父親,我告訴他,周三段考??记耙煌?,父親打電話給我,內容千遍一律:吃飯沒?吃什么菜?在干什么?天冷要多穿衣服等等。每一次,我都覺得心里暖暖的。如果我正在宿舍復習,父親便會輕快地說:“沒什么事,爸爸打個電話問問你而已”然后就掛了。我知道的,從小到大,他從來都不會因為任何事情來打擾我的學習。
段考當天早上,父親發了條短信給我:女兒,段考了,加把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