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士比亞范文

時間:2023-04-02 04:22:50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沙士比亞,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英國暢銷書

Title: Poppy Shakespeare

書名:《珀比?莎士比亞

Author: Clare Allan

作者:克萊爾?艾倫

Publisher: Bloomsbury

出版商:布魯姆斯伯里出版社

Notable Because...

Poppy Shakespeare is an outstanding debut novel that has been widely acclaimed by critics and stands out from the norm because of its unusual subject.

Highly original and darkly funny, Clare Allan's debut novel explor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N., a patient in a mental institution, and Poppy Shakespeare, a new and disturbingly "sane" arrival who finds herself having to feign mental illness in order to be released. There are 25 residents at the Dorothy Fish, one for each letter of the alphabet - the "X" chair is vacant. The day hospital sits on the bottom floor of an impossibly tall tower, stretching so high into the sky that its uppermost residents can see right round the world and back in through the window behind them. The system is simple: the crazier you are, the higher up the tower they put you. When Poppy Shakespeare arrives, N. has already been at Dorothy Fish for thirteen years, and spends her days quietly, smoking in the common room and swapping medication with her fellow patients. But what happens in the next six months will change both of their lives forever. In this inventive and brutally comic novel, Clare Allan captures the familiar and sometimes terrifying idiosyncrasies of a modern institution, asking the question: who is mad and who is sane? And who gets to decide? By turns hilarious and heartbreaking, Poppy Shakespeare is a significant achievement of voice and insight.

《珀比?莎士比亞》是一部杰出的小說處女作,受到了評論家的廣泛好評,并因其與眾不同的主題而

篇2

威廉·莎士比亞(William Shakespeare,1564年4月26日到1616年4月23日),華人社會常尊稱為莎翁,清末民初魯迅在《摩羅詩力說》(1908年2月)稱莎翁為“狹斯丕爾”,是英國文學史上最杰出的戲劇家,也是歐洲文藝復興時期最重要、最偉大的作家,全世界最卓越的文學家之一。

莎士比亞在埃文河畔斯特拉特福出生長大,18歲時與安妮·海瑟薇結婚,兩人共生育了三個孩子:蘇珊娜、雙胞胎哈姆尼特和朱迪思。16世紀末到17世紀初的20多年期間莎士比亞在倫敦開始了成功的職業生涯,他不僅是演員、劇作家,還是宮內大臣劇團的合伙人之一,后來改名為國王劇團。1613年左右,莎士比亞退休回到埃文河畔斯特拉特福,3年后逝世。

(來源:文章屋網 )

篇3

關鍵詞:哈姆雷特;莎士比亞;人性;思想家

中圖分類號:I56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2015)21-0057-01

《哈姆雷特》情節的原形取自一段丹麥歷史,但絕不是模仿和抄襲,而是對原有的題材進行了革命性的改造。在舊題材中注入了高揚人性,崇高理性的精神,展示了處于上升時期的資產階級同封建勢力所進行的特殊搏斗,同時也對人的復雜性進行了深入的思考。這部作品在情節結構與歷史傳說并沒有多大區別,講的還是丹麥王子為父報仇的故事,其中充滿了血腥暴力和死亡斗爭。曲折廷宕的情節,緊緊圍繞著復仇而展開。

但莎士比亞用他獨特的手法,使生活在中世紀的丹麥王子哈姆雷特具有了文藝復興時期的先進思想,這就十分明確地告訴人們,作者并非拘泥于丹麥歷史傳說,而是著力表現文藝復興時期的現實斗爭。克勞迪斯也不再僅僅是謀權篡位的奸王,而是與新興資產階級對立的封建勢力的代表。

作者對沖突雙方的重新定位,使作品突出地反映了文藝復興時代新興資產階級與封建階級之間的尖銳激烈的階級沖突,也使后人從哈姆萊特的失敗中總結了經驗教訓。兩大階級之間的沖突是作品的中心,圍繞著這個中心,作者從哲理的高度表現了在這場斗爭中生與死、善與惡、人的堅強與軟弱、理性正義與瘋狂邪惡之間的斗爭,從而把中世紀的復仇悲劇演繹成了新時代的社會悲劇、人生悲劇。

艱難的思想跋涉者哈姆雷特一出場就是一個憂郁王子,因為他已經遭遇了父死母嫁的變故。但是,從他此后的言談中,我們又可窺見他在此之前的思想狀態:他所信奉的是人文主義理想,他是一個樂觀向上、無憂無慮的青年。對于他來說,生活的意義在于相信美好的理想。

他對“人”發出了由衷的贊嘆:“人類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多么高貴的理性!多么偉大的力量!多么優美的儀表!多么文雅的舉動!在行動上多么像一個天使!在智慧上多么像一個天神!宇宙的精華!萬物的靈長!”哈姆雷特如此贊嘆人并不是泛泛而論,而是源自他對父母之間恩愛的崇拜。

他多才多藝,品德高尚,以至他的愛人奧菲莉婭贊美他是:“朝臣的眼睛、學者的辯白、軍人的利劍、國家所矚望的一朵嬌花;時流的明鏡、人倫的雅范、舉世矚目的中心……”他熱愛生活積極樂觀、追求愛情。但是,正是這樣一個對人生、對生活、對愛情都懷著美好理想的王子,卻面臨著生活的無情打擊,尤其這打擊是來自他的新人,這更使他對自己的理想產生了深沉的懷疑。他不愿相信謀殺自己的會是自己的新叔叔,而且也不能理解當初那么恩愛的雙親,父親死后,母親竟投進一個殺人兇手的懷中。他不能容忍這種背叛行為,單獨面對母親時,他總是極力用言語刺痛她,想讓她有所悔悟。他感嘆道:“脆弱啊,你的名字就叫女人!”他這一聲沉重的感嘆已經不再是只對他的母親,而是對所有的女人,所有的人,可見他的絕望和痛苦。

當他充滿憂郁的眼光再去看眼前的世界時,人性的卑劣和軟弱簡直讓他目不忍睹,然而這又是他所無法回避的。豐富的思想活動是《哈姆雷特》中最突出的特色。這種思想的代表是哈姆雷特本人。莎士比亞完成了一項無比困難的藝術任務――塑造了一個思想家的形象。憂郁的王子,在危急關頭,陷入了深沉的思索,在他的思索中,閃爍出了思想家的光輝“生存還是毀滅?”這句臺詞,足以讓所有讀者心中為之一震。這也是每一個人都在思考的問題。人生本就像一場悲劇,無論生前如何顯赫、高貴,最終都逃脫不了變成一堆白骨的悲劇。哈姆雷特心中經過一番生死抉擇后,心胸已經在為開闊,他心里想的更多的是人民大眾的苦難,以及如何把他們從苦難中解救出來。自殺的念頭已經消失,行動的意志已經形成。

他已經沒有憤怒,沒有對自己的內心分裂,剩下的只有悲傷,從悲傷里可以看到平靜。但他感到力不從心,他感嘆到:“這是一個顛倒混亂的時代,唉,倒霉的我卻要負起重整乾坤的責任!”這時,作為思想家形象的哈姆雷特已經完成。我們可以看到,經歷災難洗禮之前的王子是一個十分單純幼稚的人,而經過艱苦的思想跋涉之后,他才變的成熟起來。盡管他的眼光是憂郁的,但卻看到了人生的真實和苦難。

憂郁的王子,以大段的內心獨白向觀眾展示他的精神世界,他似乎陷入重重思慮之中,以至于在有機會除掉克勞迪斯的時候,也思前想后,未采取果斷的行動。有人認為哈姆雷特只是思想的巨人,卻是行動的懦夫。其實不然,在他對生與死問題作出訣擇前,他已經在行動。首先是裝瘋,用來麻痹對方。其次是對演出的戲劇進行改動,探明虛實。最后,他與敵人同歸于盡。這一切都說明哈姆雷特自始至終都沒有停止行動。當克勞迪斯對天祈禱時,哈姆雷特本有機會除掉他,卻又欲刺又止,放棄了機會。這一情節,使哈姆萊特內心美好與現實激烈沖撞表現的淋漓盡致。

篇4

關鍵詞: 莎士比亞 雙關語 主要類別 形成要素

一、前言

雙關語(pun)既是一種文字游戲,又是一種常見的修辭手段。它常利用詞語的音與義的關系,同時關顧兩種不同的事物,產生“表”“里”兩重意思。文學巨匠莎士比亞是運用雙關語的大師。在莎劇中,雙關語不僅用來插科打諢,而且用于表達各種嚴肅話題。莎士比亞的雙關語既深深地植根于社會歷史淵源和英語語言傳統的肥沃土壤,又有著自己獨創的風格。

二、莎士比亞雙關語的主要類別

莎士比亞身處伊麗莎白時代,所使用的語言是早期新英語也稱早期近代英語。這種語言在語音、拼寫、詞匯、詞義、詞法、句法、習語等方面,都和我們現在使用的英語或習慣用法有所區別。因而莎士比亞雙關語的類別雖說與現代的雙關語大體相同,但也有其獨到之處。

1.利用同音異形的詞或發音相似、拼寫近似的詞作雙關語。

伊麗莎白時代英語的讀音問題比較復雜,有些細節問題,語言學家至今還有爭論。大多數長元音的讀音和近代英語中的長元音的讀音很相近,有所不同的是“ea”讀作[ei]。正因為當時有人讀“ea”和“ai”無區別,莎士比亞這才利用“reasons”和“raisins”之間的同音異義關系,讓《亨利四世》上篇中的福斯塔夫道出了“if reasons were as plentiful as blackberries”那樣令人捧腹的雙關語。再看莎翁在《裘力斯?凱撒》一劇中寫安東尼(Antony)所說的一段話:

Post back with speed,and tell him what hath chanced:

Here is a mourning Rome,a dangerous Rome,

No Rome of safety for Octavius yet;

Hie hence and tell him so.

快回去,告訴他已經發生了何事:

這兒是一個披喪的羅馬,一個危險的羅馬,

對于奧克泰維斯還不安全的羅馬;

快去吧,告訴他這樣。

其中的“no Rome(=room)of safety”除了可作“不是安全的羅馬”解之外,同時也可作“沒有安全的余地”解。在19世紀以前Rome[rum]與room[ru?蘼m]讀音相同,均為[ru?蘼m]若不弄清“Rome”的讀音,那就無法懂得這一雙關的妙處。此句既是諧音雙關又是詞義雙關。

有關讀音的細節,乍看起來似無甚關系,其實關系不淺。此外,發音相近、拼寫略異的諧音雙關在莎劇中也屢見不鮮。請看《麥克佩斯》(Macbeth)中的一段:

If he do bleed,I will gild the faces of the grooms withal;

For it must seem their guilt.

要是他還流著血,我就把它涂在那兩個侍衛的臉上;

因為必須讓人們認為是他們犯的罪。

文中“gild”和“guilt”的諧音雙關,暴露了麥克白夫人殺人滅口,嫁禍于人的罪惡從這些例子中,我們可見諧音雙關語的使用,不僅讀起來鏗鏘有力,繞有余味,而且能巧妙地透露人物的潛意識活動。按弗洛伊德的觀點,潛意識的東西恰恰是人物最為真實的內心實質。

2.利用同音同形異義詞(perfect homonyms)作雙關語。

作為一位語言魔術師,莎士比亞幾乎每用一個詞,都要考慮到各種不同含義上的細微差別,通過含義上的差別來造成雙關效果。在《威尼斯商人》中,鮑西婭的父親在臨死前立下遺囑,要鮑西婭的求婚者在金、銀、鉛三個盒子當中挑選一個,挑中了其中放有鮑西婭照片的盒子,才能和她結婚,所以鮑西婭說:

...So is the will of a living daughter curbed by the will of a dead father.

……一個活著的女兒的意愿要受一個死了的父親的遺囑所控制。

這一雙關語增進了悲劇的氣氛,加強了戲劇效果。當巴薩尼奧選中了鉛盒子,看著鮑西婭美麗的照片時,高興得不得了,贊美鮑西婭像太陽一樣發出光輝時,聰明透頂的鮑西婭利用雙關語打趣說:

Let me give light,but let me not be light,For a light wife doth make a heavy husband.

讓我發出光輝,可不要讓我輕佻,因為一個輕佻的妻子,是會使丈夫心頭沉重的。

這里的第一個“light”是名詞,作“光亮”解,后兩個“light”是形容詞,作“”解,較為著名的是《愛的徒勞》里面的“light,seeking light,doth light of beguile”,這里的雙關乃至三關的含義是明顯的,難怪約翰遜博士要說,莎士比亞再沒有比“light”這個詞兒更愛抓來耍弄的了。

3.利用單詞或短語的本義或轉義作雙關語。

莎劇中,人物對話中使用雙關語,交際的雙方按各自的意圖或期待視野選擇雙關意中的一種含義,排斥另一種含義,這種語義的分離??稍斐蓱騽⌒Ч?,反映劇中人物各自的潛意識深處的活動,曲折地道出各自的內在心理活動?!锻崴股倘恕分杏羞@樣一段對話:

Bassanio:Let me choose.

For as I am,I live upon the rack.

Portia:Upon the rack,Bassanio!The confess what treason there is mingled with your love.

巴薩尼奧急于選出正確的盒子,好與鮑西婭成親,這種心急的樣子如坐針氈,因而第一個“upon the rack”是轉義。而鮑西婭卻故意把此短語從字面意義上去理解,仿佛巴薩尼奧是真的綁在拉肢刑具上,因此她要他招供他的愛情里隱藏著什么。這就構成了耐人尋味頗為辛辣的雙關語。又如《羅密歐與朱麗葉》(Romeo and Juliet)劇中:

Tybalt:Mercutio,thou consort’st with Romeo,

Mercutio:Consort?What,dost thou make us minstrels?

提伯爾特:茂丘西奧,你陪著羅密歐到處亂闖.

茂丘西奧:到處拉唱!怎么!你把我們當作一群沿街賣唱的人嗎?(朱生豪譯)

提伯爾特故意用鉸鏈詞“consort”挑起爭端,而茂丘西奧亦不甘示弱,故意把“consort”理解為“一群賣唱藝人”,排斥“與……交往,結交”的含義。喬瑟夫?艾迪生(Joseph Addison)在給雙關語下定義時說:“雙關語者,兩詞之間同音異義之謂也?!倍~的義往往可表達詞的弦外之音。莎翁的雙關語的確使其詩劇的語言更詼諧、俏皮、生動、富有風趣或暗含諷刺。

三、莎士比亞雙關語豐富的兩大因素

雙關語使得莎士比亞作品常常妙語連珠。莎氏的雙關語之豐富,有著客觀和主觀兩大因素。就客觀因素而言,社會歷史背景的因素關系極大。十六世紀,隨著人文主義思潮傳入英國,古希臘古羅馬的經典著作重新受到了重視,相繼出現了有影響的教育家,他們提倡希臘拉丁教育,講究邏輯和修辭,推崇能文能武的“文藝復興式人”,也就是《哈姆雷特》一劇中奧菲利婭對哈姆雷特所形容的“一世英才”。當時英國以教拉丁文為主的文法學校(Grammar School)里,修辭學成為學生的主要課程之一。

同時,經濟的發達使得英國出現了一批能欣賞詩劇的有閑貴族。特別是進入十七世紀后,私人劇場的觀眾中來自貴族家庭和受過良好教育的人比重不斷加大。這些上層的觀眾更欣賞修辭技巧,更注意戲劇語言的優美。從民間來看,普遍英國民眾對幽默滑稽的雙關語的偏愛在這時業已形成了這一民族的特色。這些都成為了莎劇中雙關語的豐腴土壤和莎翁使用雙關語的外在動力。

此外,英語語言的發展也是一個重要的客觀因素,在整個文藝復興時期,英語正經歷著一個發展:新詞匯大量增加,語法上更現代化,表達力更加豐富、細致。英語中一個詞或短語有時具有多種意義,有時詞義截然不同的兩個詞具有同一詞形。富有表達力的英語語言本身就是雙關語產生的豐富土壤。

就主觀因素而言,莎士比亞對雙關語的興趣似乎比他人更為濃厚。莎士比亞常常窮極雙關之美,給觀眾以愉快,正如同整個戲劇的形式上的勻稱給讀者以美的享受一樣,它使雙關語起著各種修辭作用和表達作用。當然,這得力于莎翁的語言駕馭能力。莎士比亞將修辭藝術運用得得心應手,與劇情化為一體,推進藝術劇情而不露“術”的痕跡。事實上,只要有語出雙關的機會,莎士比亞是從不肯輕易放過的。他對雙關語的癖好委實太大了。約翰遜博士曾說莎士比亞之于雙關語,就像對于傾國傾城的克莉奧佩特拉(Cleopatra)一樣,他為此而丟掉了整個世界,而且也樂于丟掉這個世界。約翰遜的話中帶有幾分牢騷,他是不喜歡莎劇中太多的雙關語的,但他畢竟指出了莎士比亞的詩劇中屢見不鮮、不勝枚舉的雙關語現象。

四、結語

時代造就了莎士比亞,他語匯豐富,文體多樣,能夠模仿社會各階層不同的口氣。因而他的雙關語恰似魔術師的魔杖,在什么樣的場合出現,就可為什么樣的目的服務。莎士比亞的雙關語種類豐富,是莎士比亞語言的一大特色。莎士比亞在英國演劇傳統英國文學批評傳統和英國語言中起了關鍵性的作用。英語因有莎士比亞的文學傳統而加重了文化內涵。

參考文獻:

[1]中國莎士比亞研究會.莎士比亞研究[M].浙江人民出版社,1983.

[2]范家材.英語修辭賞析[M].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1992.

[3]朱駿公.朱譯莎劇得失談[J].中國翻譯,1998,(5).

篇5

1、Better a witty fool than a foolish wit.-Shakespeare.寧為聰明的愚夫,不作愚蠢的才子。-莎士比亞

2、Love is the season Yizhenyin sigh; The eyes have it purified the lovers of Mars; Love it aroused waves of tears. It is the wisdom of madness, choking bitterness, it does not tip of honey.愛情是嘆息吹起的一陣煙;戀人的眼中有它凈化了的火星;戀人的眼淚是它激起的波濤。它又是最智慧的瘋狂,哽喉的苦味,吃不到嘴的蜜糖。

3、Laughter is the root of all evil.笑是一切罪惡的根源。

4、Love is like a game of tug-of-war competition not stop to the beginning.愛就像一場拔河比賽 一開始就不能停下來。

5、The course of true love never did run smooth.真誠的愛情之路永不會是平坦的。(莎士比亞)

6、No matter how long night, the arrival of daylight Association.黑夜無論怎樣悠長,白晝總會到來。

7、Love to talk about a bit of a surprise to people to learn the total patient injury.談一場戀愛 學會了忍耐 總有些意外 會讓人受傷害。

8、If you understand the value of love and love you have given me I have to wait for the future.只要你明白 珍惜愛與被愛 我愿意等待 你給我的未來。

9、Love is a woman with the ears, and if the men will love, but love is to use your eyes.女人是用耳朵戀愛的,而男人如果會產生愛情的話,卻是用眼睛來戀愛

10、Bianguai people suddenly started a gentle love, love when people understand the deterioration of the niggling over.愛讓人變乖 突然間開始溫柔了起來,愛讓人變壞 懂得了什么時候該耍賴。

11、In delay there lies no plenty , Then come kiss me , sweet and twenty , Youth’s a stuff that will not endure.遷延蹉跎,來日無多,二十麗姝,請來吻我,衰草枯楊,青春易過。(英國劇作家 莎士比亞。 W.)

12、Love, and the same charcoal, burning, need to find ways to ask cooling. Allow an arbitrary, it is necessary to heart charred.愛,和炭相同,燒起來,得想辦法叫它冷卻。讓它任意著,那就要把一顆心燒焦。

13、Do not , for one repulse , give up the purpose that you resolved to effect.不要只因一次失敗,就放棄你原來決心想達到的目的。(英國劇作家 莎士比亞。W.)

14、I would like now to seriously indifferent room of wonderful.我只想現在認真過的精采 無所謂好與壞

15、The time of life is short ; to spend that shortness basely, it would be too long.人生苦短,若虛度年華,則短暫的人生就太長了。(英國劇作家 莎士比亞。 W.)

16、Don’t gild the lily.不要給百合花鍍金/畫蛇添足。 (英國劇作家 莎士比亞 . W .)

17、Words can not express true love, loyalty behavior is the best explanation.真正的愛情是不能用言語表達的,行為才是忠心的最好說明。

18、The empty vessels make the greatest sound .滿瓶不響,半瓶咣當。 (英國劇作家 莎士比亞。 W.)

19、A light heart lives long .豁達者長壽。 (英國劇作家 莎士比亞。 W.)

篇6

我從威爾士返回利物浦的里姆車站,隨即就去威廉·布朗街的沃克藝術館參觀。布朗街兩旁的建筑均為博物館或圖書館,在英國可謂獨一無二。沃克是19世紀的啤酒廠老板,做過利物浦市市長,他捐資建造的這座藝術館,據稱是英國除倫敦以外藏品最為豐碩的藝術館。

沃克藝術館的入口左側是意大利畫家拉斐爾的坐像,這也說明了該館藏品的國際性。果然,館內既藏有倫勃朗、普桑、德加和拉斐爾等古典畫家的作品,也藏有弗洛伊德、霍克內和喬治-吉爾伯特等當代畫家的作品,其中喬治和吉爾伯特是兩位藝術家,他們一直聯合署名。這在科學家中司空見慣,但在藝術圈內恐怕十分罕見。

什么樣的觀眾決定了什么樣的藝術和藝術館,這是我參觀后獲得的感想。瞧,這幅照片里,有幾十位顧客正在大廳里喝咖啡,他們是剛參觀完藝術館的觀眾,每一桌的交談都十分熱烈,相互之間卻并不影響。

從沃克藝術館出來,我徒步走向港口。途經一條步行街,遇見許多游人和街頭藝術家。其中有個愛爾蘭中學生組成的樂隊,三個男生打鼓,三個女生或敲擊鍵盤或拉手風琴。雖然每個人都賣力表演,地上敞開的琴箱里只有幾枚硬幣。

利物浦的市區可謂小巧玲瓏,僅用十幾分鐘,我便走到了水邊的碼頭區。所謂碼頭,不過是些長方形的水域,周邊坐落著商店、餐廳、咖啡館或博物館,只留一個缺口供船只出沒,阿爾伯特碼頭因為有了泰特藝術館而聞名遐邇。

多年以前,我曾參觀過倫敦的泰特現代藝術館,那是英國最大的現代藝術館。相比之下,利物浦的泰特藏品少多了,但畢竟是倫敦以外唯一的泰特,利物浦人依然為此感到驕傲。我印象深刻的是安迪·沃霍爾的《》,雖說20多年前我便在介紹西方現代藝術的書籍里看到過這件作品,但沒想到每幅肖像都畫得那么大,還有臉部和嘴唇的顏色很夸張,每一幅都很有特色。以的知名度和個性特征,畫家算是選對人了。

同樣,沃霍爾的《瑪麗蓮·夢露》也選對了人,我曾在紐約的現代藝術館見到過。除此以外,似乎再也沒有什么人的特征如此鮮明了。

甲殼蟲的紀念館

甲殼蟲屋相當于甲殼蟲樂隊(the Beatles,又被翻譯為披頭士)的紀念館,那里離開泰特只有100來米,卻迅速把我從圖像世界帶入聲音世界。甲殼蟲樂隊的出現和走紅是流行音樂史上最重大的事件之一,它在深度和廣度上大大拓展了以貓王普雷斯利為鼻祖的搖滾樂在青少年中的文化影響力。

甲殼蟲樂隊的四位成員列儂、麥卡特尼、哈里森和斯塔爾均來自利物浦,使得這座城市成為青年人喜愛的音樂之都。值得一提的是,樂隊剛成立時(1956年),只有列儂和麥卡特尼兩人,年紀分別只有16歲和14歲,卻能填詞作曲,而哈里森和斯塔爾分別是1年和6年以后作為吉他手和鼓手加入進來的。

1963年,甲殼蟲樂隊的第二首單曲《請使我高興》走上成功之路。就像貓王一樣,非常突然地抓住了青年人的熱情,在行為和裝束方面帶動起新的潮流,同時,他們的音樂也以美感和純樸贏得了那個年代處于自由開放氛圍中的比較正統的老一輩,英國女王還授予他們每個人帝國勛章。

甲殼蟲樂隊在1971年宣告解散。1980年,列儂在紐約中央公園被一個崇拜者槍殺,而麥卡特尼的事業至今依然旺盛,甚至作為世界上賺錢最多的作曲家載入吉尼斯大全。

以上信息和材料,都可以在甲殼蟲屋里看到,它處在半地下。而地上的紀念品店顧客盈門,最暢銷的商品要數卡片、T恤衫和CD。

莎士比亞的生與死

從伯明翰發往斯特拉福德的火車幾乎是莎士比亞的朝圣專列,40公里的路程仍走了一個小時,因為中間有很多小站,其中包括莎士比亞外祖父母居住的小鎮,這從月臺上的指示牌就可以了解到。鐵路兩旁的草地和菜園顯得有些凌亂,畢竟這是一座工業城市的郊區。

斯特拉福德屬于沃里克郡,從地圖上看,它與南面的牛津相距不遠。可以想象,每位在牛津就讀的學子都會抽出時間,到莎翁故居朝拜。到達目的地以后,我很快隨著人流來到城區,此時天空下起了雨,行人紛紛打開雨傘。那些沒有雨傘的,也脫下外套頂在頭上。

我首先找到的是莎士比亞出生的房子,這是一座兩層樓房。黑色的木頭鑲嵌在灰色的墻壁上,這也是鎮上許多老房子的共同特點。莎翁的故居很大,是鎮上的大戶人家,他的父親是鎮議員,還擔任過相當于鎮長的職位,而他母親家族的門第更高。有一點我難以理解,為何莎翁中學畢業后沒再升學,而是在18歲就早早成婚。

上圖是莎翁故居的全景,臨街有三個三角形的天窗,當中那間便是莎士比亞出生的屋子。雖然雨下得不小,仍有幾十位游客站在門前的街上。

仔細觀察那個小門,會發現屋檐下的徽記,上面有一支筆,不知那是不是莎士比亞家族的族微。從時間上來判斷,莎士比亞的大女兒和一對龍鳳胎兒女均出生在這里?;蛟S是因為獨子的早夭(11歲),莎翁后來把自己寵愛的長女蘇珊娜嫁給了鎮上的一位名醫。

莎士比亞被普遍認為是古往今來最偉大的作家,就像牛頓在科學界的地位至高無上一樣。雖然荷馬和但丁那樣的詩人,托爾斯泰和狄更斯那樣的小說家,都超越了民族的界限,他們的聲譽卻無法同莎士比亞媲美。與身居高等學府的牛頓不同,莎士比亞一直只為一個小劇團寫作,卻“不屬于一個時代,而是屬于所有的世紀”。

篇7

1、不速之客只在告辭以后才最受歡迎。

2、質樸卻比巧妙的言辭更能打動我的心。

3、時間會刺破青春表面的彩飾,會在美人的額上掘深溝淺槽;會吃掉稀世之珍!天生麗質,什么都逃不過他那橫掃的鐮刀。

4、我痛恨人們的忘恩,比之痛恨說謊、虛榮、饒舌、酗酒,或是其他存在于脆弱的人心中的陷入的惡德還要厲害。

5、隱藏的憂傷如熄火之爐,能使心燒成灰燼。

6、一個人思慮太多,就會失去做人的樂趣。

7、發閃光的不全是黃金。

8、充實的思想不在于言語的富麗,它引以自傲的是內容,不是虛飾。

9、生命短促,只有美德能將它留傳到遼遠的后世。

10、憑著日規上陰影底潛移,你也能知道時間在偷偷地走向亙古。

11、時間會刺破青春底華麗精致,會把平行線刻上美人底額角;會吃掉稀世之珍,天生麗質,什么都逃不過他橫掃的鐮刀。

12、生活里沒有書籍,就好象沒有陽光;智慧里沒有書籍,就好象鳥兒沒有翅膀。

13、書籍是人全人類的營養品。

14、一個驕傲的人,結果總是在驕傲里毀滅了自己。

15、愛,和炭相同,燒起來,得想辦法叫它冷卻。讓它任意著,那就要把一顆心燒焦。

16、愛情不是花蔭下的甜言,不是桃花源中的蜜語,不是輕綿的眼淚,更不是死硬的強迫,愛情是建立在共同語言的基礎上的。

17、忠誠的愛情充溢在我的心里,我無法估計自己享有的財富。

18、不良的習慣會隨時阻礙你走向成名、獲利和享樂的路上去。

19、多聽,少說,接受每一個人的責難,但是保留你的最后裁決。

20、書籍若不常翻閱,則等于木片。

21、書籍是全世界的營養品。生活里沒有書籍,就好像沒有陽光;智慧里沒有書籍,就好像鳥兒沒有翅膀。

22、愚人的蠢事算不得稀奇,聰明人的蠢事才叫人笑痛肚皮;因為他用全副的本領證明了自己的愚笨。

23、與其做愚蠢的聰明人,不如做聰明的愚人。

24、誠實比起腐敗會給你贏得更多的好處。

25、明智的人決不坐下來為失敗而哀號,他們一定樂觀地尋找辦法來加以挽救。

26、你還能說苦啊,最苦沒有了你的苦,還不曾苦到底呢。

27、當我們還買不起幸福的時候,我們絕不應該走得離櫥窗太近,盯著幸福出神。

28、勤為無價寶,慎為護身術。

29、人的一生是短的,但如果卑劣地過這一生,就太長了。

30、To be or not to be,that is a question。?;

31、懦夫在未死以前,就已經死了好多次,勇士一生只死一次,在一切怪事中,人們的貪生怕死就是一件奇怪的事,行為勝于雄辯,愚人的眼睛是比他們的耳朵聰明的多的。

32、再好的東西都有失去的一天。 再深的記憶也有淡忘的一天。再愛的人,也有遠走的一天。再美的夢,也有蘇醒的一天。

33、黑夜無論怎樣悠長,白晝總會到來。

34、為一件過失辯解,往往使這過失顯得格外重大,正像用布塊縫補一處小小的破孔,反而欲蓋彌彰一樣。

35、裝備是陽光。我們就是花朵。失去了陽光的花朵。很快就會失去鮮艷,直至枯萎。

36、即便用12把鎖,把“美”牢牢鎖在密室,“愛”也照舊能把鎖個個打開而斬關直入。

37、戀愛是盲目的,戀人們瞧不見他們自己所干的傻事。

38、不太熱烈的愛情才會維持久遠。

39、人們可支配自己的命運,若我們受制于人那錯不在命運,而在我們自己!

40、老實人就是傻瓜,雖然一片好心,結果還是自己吃了虧。

41、To be or not to be。its a question!

42、我承認天底下再沒有比愛情的責罰更痛苦的,也沒有比服侍它更快樂的事了。

43、愛是一種甜蜜的痛苦,真誠的愛情永不是走一條平坦的道路的。

44、愛情不是花蔭下的甜言,不是桃花源中的密語,不是輕綿的眼淚,更不是死硬的強迫,愛情是建立在共同的基礎上的。

45、女人,你的名字是弱者。

46、愛情的野心使人倍受痛苦。

47、未得之前是請求,既得之后是命令。

48、一個使性子的女人,就象翻騰的濁水,縱使口干舌燥,也不愿啜飲一口。

49、倘若沒有理智,感情就會把我們弄得精疲力盡,正是為了制止感情的荒唐,才需要理智。

50、愛的力量是和平,從不顧理性、成規和榮辱,它能使一切恐懼、震驚和痛苦在身受時化作甜蜜。

51、起先的冷淡,將會使以后的戀愛更加熱烈; 她要是向你假意生滇, 那不是因為她討厭你,而是為她希望你更加愛她。

52、正的愛情是不能用言語表達的,行為才是忠心的最好說明。

53、愛情里面要是攙雜了和它本身無關的算計,那就不是真的愛情。 它又是最智慧的瘋狂, 哽喉的苦味, 沁舌的蜜糖。

54、愛, 可以創造奇跡。 喬邁 被摧毀的愛, 一旦重新修建好, 就比原來更宏偉, 更美, 更頑強。

55、愛情是生命的火花, 友誼的升華, 心靈的吻合。 如果說人類的感情能區分等級, 那么愛情該是屬于最高的一級。

56、成功的騙子,不必再以說謊為生,因為被騙的人已經成為他的擁護者,我再說什么也是枉然。

57、太完美的愛情,傷心又傷身,身為江湖兒女,沒那個閑工夫 。

58、生存還是死亡?這是個問題。

59、在命運的顛沛中,很容易看出一個人的氣節。

60、我們的身體就像一座園圃,意志是這園圃里的園丁……讓它荒廢不治也好,把它辛勤耕植也好,那權力都在于我們的意志。

61、在灰暗的日子中,不要讓冷酷的命運竊喜;命運既然來凌辱我們,就應該用處之泰然的態度予以報復。

62、有一類卑微的工作是用堅苦卓絕的精神忍受著的,最低微的事情往往指向最高大的目標。

63、世間的很多事物,追求時候的興致總要比享用時候的興致濃烈。

64、新的火焰可以把舊的火焰撲滅;大的苦痛可以使小的苦痛減輕。

65、對自己忠實,才不會對別人欺詐。習慣簡直有一種改變氣質的神奇力量,它可以使魔鬼主宰人類的靈魂,也可以把他們從人們的心里驅逐出去。

66、要一個驕傲的人看清他自己的嘴臉,只有用別人的驕傲給他做鏡子;倘若向他卑躬屈膝,不過添長了他的氣焰,徒然自取其辱。

67、外觀往往和事物的本身完全不符,世人都容易為表面的裝飾所欺騙。沒有比較,就顯不出長處;沒有欣賞的人,烏鴉的歌聲也就和云雀一樣。要是夜鶯在白天雜在聒噪里歌唱,人家絕不以為它比鷦鷯唱得更美。多少事情因為逢到有利的環境,才能達到盡善的境界,博得一聲恰當的贊賞。

68、懦夫在未死以前,就已經死了好多次;勇士一生只死一次,在一切怪事中,人們的貪生怕死就是一件最奇怪的事情。行為勝于雄辯,愚人的眼睛是比他們的耳朵聰明得多的。

69、寧愿做一朵籬下的野花,不愿做一朵受恩惠的薔薇。與其逢迎獻媚,偷取別人的歡心,毋寧被眾人所鄙棄。

70、無言的純潔的天真,往往比說話更能打動人心。

71、疑惑足以敗事。一個人往往因為遇事畏縮的原故,失去了成功的機會。最好的好人,都是犯過錯誤的過來人;一個人往往因為有一點小小的缺點,更顯出他的可愛。

72、他賞了你錢,所以他是好人;有了拍馬的人,自然就有愛拍馬的人。

73、世界是一個舞臺,所有的男男女女不過是一些演員,他們都有下場的時候,也都有上場的時候。一個人的一生中扮演著好幾個角色。

74、贊美倘從被贊美自己的嘴里發出,是會減去贊美的價值的;從敵人嘴里發出的贊美才是真正的光榮。

75、黑暗無論怎樣悠長,白晝總會到來。世界上還沒有一個方法,可以從一個人的臉上探察他的居心。

76、要是你做了獅子,狐貍會來欺騙你:要是你做了羔羊,狐貍會來吃了你;要是你做了狐貍,萬一騙子向你告發,獅子會對你起疑心;要是你做了騙子,你的愚蠢將使你受苦,而且你也不免做豺狼的一頓早餐……

77、無瑕的名譽是世間最純粹的珍寶。失去了名譽,人類不過是一些鍍金的糞土,染色的泥塊。

78、虛名是一個下賤的奴隸,在每一座墓碑上說著諛媚的誑話,倒是在默默無言的一荒土之下,往往埋葬著忠臣義士的骸骨。

79、月亮明亮的時候,我們就照不見燈光。小小的榮耀也正是這樣給更大的光榮所掩。

80、能傷害我們;我們的生命可以終了,我們的名譽卻要永垂萬古。

81、死是可怕的。恥辱的生命是尤其可惱的。

82、愛好虛榮的人,把一件富麗的外衣遮掩著一件丑陋的內衣。

83、把名譽從我身上拿走,我的生命也就完了。

84、名譽是一種無聊的最靠不住的隨意賞賜;往往得來全不憑功德,失去又不是咎由自取。

85、自己的行動,而不是倚恃家門。

86、虛榮是一件無聊的騙人的東西;得到它的人,未必有什么功德,失去它的人,也未必有什么過失。

87、知過則改永遠是不嫌遲的。

88、使心地清凈是青年人最大的誡命。

89、不管饕餮的時間怎樣吞噬著一切,我們要在這一息尚存的時候,努力博取我們的聲名,使時間的鐮刀不能傷害我們我們的生命可以終了,我們的名譽卻要永垂萬古。

90、書籍是全世界的營養品。

91、不要只因一次失敗,就放棄你原來決心想達到的目的。

92、愛情里要是摻雜了和它本身無關的算計,那就不是真的愛情。

93、無數人的失敗,都是失敗于做事情不徹底,往往做到離成功只差一步就停下來。

94、人類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多么高貴的理性!多么偉大的力量!多么優美的儀表!多么文雅的舉動!在行為上多么像一個天使!在智慧上多么像一個天神!宇宙的精華!萬物的靈長!

95、人世間的煊赫光榮,往往產生在罪惡之中,為了身外的浮名,犧牲自己的良心。

96、丑惡的海怪也比不上忘恩的兒女那樣可怕。

97、母羊要是聽不見她自己小羊的啼聲,她決不會回答一頭小牛的叫喊。

98、青春是一個短暫的美夢,當你醒來時,它早已消失無蹤。

篇8

沒有一處遺產像誠實那樣豐富的了。

老老實實最能打動人心。

如果要別人誠信,首選自己要誠信。

沒有一種遺產能像誠實那樣豐富的了。

老誠實實最能感動人心。

沒有一種遺產能象誠實那樣豐富的了。

對自己的忠實,才不會對別人欺詐。

如果要別人誠信,首先要自己誠信。

篇9

莎翁的故鄉斯特拉福德鎮位于英國南部曼徹斯特與牛津之間。我們的中巴車從曼城出發,一路東進。英倫大地的田園風光令人陶醉。這時,導游一指遠處,斯特拉夫德快到了。

斯特拉福德鎮不大,方圓不足兩公里,人口2萬。穿鎮而過的艾文河兩岸,林木染翠,年代久遠的古民宅由岸邊次第排列開。步入鎮中,仿佛走進—個古老的童話。我們在鎮口下了車,懷著崇敬的心,向莎士比亞的出生地走去。

莎翁的故居在鎮中心,是一幢古舊的木結構兩層高都鐸式建筑,白色外墻,黑色窗欞,紅色屋頂,坐北朝南,臨街而建。門樓上掛一鐵牌,標明此建筑的年代是1531年。故居一樓是客廳和廚房,壁爐中的火依然殷紅,面包、牛排和刀叉擺在餐桌上,咖啡壺和杯子帶有幾分粗獷。二樓是臥室和書房。臥室安放一張鋪有床罩的單人木床,偉大的莎士比亞就出生在這張木床上。

莎士比亞幼年時,這座房屋分成兩部分,一半住家,一半作為貨棧。詩人的父親約翰原為鄉民,1551年遷入斯特拉福德,販賣農產品等物。不久,約翰進入市參議會,后升任市參議會主席。約翰在擔任主席期間,皇后劇團和烏斯特伯爵劇團曾到斯特拉福德演出,這些演出曾在他的童年兒子莎士比亞心中留下深刻印象。

少年時代的莎士比亞就顯露出卓越的文學天賦,他博覽群書,酷愛戲劇,在艾文河邊給小伙伴們講故事,令大家如醉如癡。13歲時父親破產,莎士比亞輟學,他沿著艾文河走出小鎮,到倫敦謀生。曾給出入劇場的富人牽過馬,在劇團當過跑龍套的演員,莎士比亞在惡劣的環境中開始了自己的戲劇創作。二十多年中,共創作了32部話劇和154首十四行詩,成為文藝復興時期歐洲最偉大的文學家。因創作的艱辛,莎士比亞身心憔悴,52歲病逝于布侖河邊。愈是不朽的作品,愈需要時間的考驗,莎士比亞去世一個多世紀后,其不朽的劇作在全世界廣為流傳,莎翁的名字在中國也家喻戶曉。

觸景生情,睹物思幽??粗坦示右患锲?,我仿佛走進中世紀肅殺的年代。幽暗的樓梯,好似時光隧道,一步就是一個世紀。哈姆雷特沉重的呼吸、羅密歐與朱麗葉無奈的呼喊、李爾王的無情廝殺在腦海里交替閃現,我的胸際有些發悶,生出窒息般的感覺。我加快步子,轉到樓下院子里。藍天白云,青藤繞屋,綠草如茵。修剪得平整的灌木里,有條砂粒鋪成的小徑劃著曲線。我走出沉重,回到現實,長長呼出一口氣,口中喃喃念出莎翁的詩句:舊日的朋友怎能相忘,怎能不放在心上?為了舊日時光,我們干杯友誼的酒;為了舊日時光,我們曾漫山遍野地地奔跑,還采摘美麗的野,但如今我們已長途跋涉得疲憊不堪。

這時,晴好的天氣烏云密布。導游說英格蘭的天像小孩的臉,說變就變,說話間豆大的雨滴啪啪落下。我們趕緊撐開雨傘,一路小跑,向鎮口的“圣三一”教堂奔去。

緊靠艾文河邊的“圣三一”教堂,建于文藝復興時期,是鎮上最宏偉的建筑,悠悠歲月給它的外表披上一層深厚的苔蘚。教堂內安葬著莎士比亞的陵墓。凡來鎮上的游人,無不到教堂看望莎士比亞。但遺憾的是教堂今天不對外開放。我萬分惋惜,甚至生出幾分怨恨。導游安慰我們說,咱們去看莎翁的塑像,以補今天的缺憾。

艾文河畔,莎翁的青銅塑像靜靜矗立在岸邊花園中。我三步并著兩步跑上前,把雨傘一扔,心喊,莎翁,我看你來了!

端坐在大理石基座上的莎翁身披中世紀長袍,左手拿紙,右手握筆,前額寬闊明亮,容貌安詳平和,兩眼炯炯有神,充滿了智慧和仁愛。我虔誠地肅立,深鞠一躬,伸手摸摸濕漉漉的大理石基座,冰冷的石頭卻有著灼人的溫度。我知道,那是我沸騰的熱血與莎翁靈魂的碰撞,是一個中國人與英格蘭人的閃電交流。我緊依雕像,任雨水順臉頰流淌,讓炙熱的體溫盡情傳遞著我的崇敬與眷戀。

篇10

關鍵詞: 莎士比亞 《羅密歐與朱麗葉》 《圣經?雅歌》

西方學者普遍認為,沒有圣經,就沒有莎士比亞。莎士比亞在“充滿濃厚基督教氣氛的環境中長大,其生活和作品都呈現出清晰的宗教色彩”[1]1071。作為莎士比亞經典悲劇的《羅密歐與朱麗葉》自然也不例外。羅密歐與朱麗葉故事出現在文藝復興期間,之后便廣為流傳。不少文人墨客塑造出自己心目中的羅密歐和朱麗葉。對莎士比亞起到直接影響的是亞瑟布?魯克三千多行的長詩《羅密歐與朱麗葉哀史》。在這首詩中,布魯克宣講的是新教的理論,勸誡年輕人要克制忍耐,不能放縱私欲,否則會帶來毀滅性的后果。莎士比亞也被這個故事所吸引,將之改編并呈現于舞臺之上。這場劇在當時引起了轟動,因為故事的主人公不是傳統戲劇中的帝王將相,而是同時代的一對戀人。當時的任何人可能都不會想到,這一舞臺劇在以后的四百年間經久不衰,震撼著一代又一代人的心靈。直到今天,意大利的小城維洛那還是年輕人的愛情圣地。朱麗葉的陽臺仿佛可以讓人一窺當年佳人的風姿,許愿墻貼滿了人們向朱麗葉傾心相談的紙條,市政府不得不安排專門人員回復來自直接各地的向朱麗葉傾訴和求助的信件。2010年,美國有一部名為《給朱麗葉的信》的電影,就是以此為背景展開的愛情故事。

《羅密歐與朱麗葉》歸根到底是一對戀人的悲愴結局,評論家或將其歸咎于陰差陽錯的“偶然”,或封建家長制的獨斷專行。筆者認為《羅密歐與朱麗葉》超越時空的震撼力與莎翁賦予它的基督教“愛”的內涵是分不開的?!妒ソ洝吩谥v到婚姻時,強調愛情向婚姻的生成。上帝在伊甸園確立亞當和夏娃的結合時,亞當說:“這是我骨中的骨,肉中的肉”[2]2。《圣經》中規定:“人要離開父母,與妻子聯合,二人成為一體?!盵2]2圣經不像其他宗教,比如佛教,勸誡人們克制欲望,避世修行,以超脫皮囊。圣經從《創世紀》開始就說明,只要是上帝所應許的,身體就是圣潔的?!缎录s》中的耶穌?基督就是“道成肉身”,以人的血肉形象與世人同住。很多學者都對《圣經》愛的理念進行探索和研究,最有名的是瑞典神學家虞仁格。在《歷代基督教愛觀的研究》這本著作中,虞仁格用Egape和Eros兩個詞,表示以“上帝之愛為前提的‘自上而下’的愛和以自我為出發點的世俗之愛”[3]167。很多人都認為,《圣經》排斥人的欲望,即Eros,反對愛情和婚姻,并用天主教神職人員保持獨身來支撐自己的觀點。但基督教的唯一正統讀本《圣經》卻實實在在地證明,這種看法并不客觀?!妒ソ?雅歌》是描繪愛情的佳作,它的語言華美,情感真摯,呼求熱切,將它與任何歌頌愛情的文學著作相比,都毫不遜色。盡管傳統的解經將《雅歌》中牧羊女和牧羊男子熱烈的愛情解釋為上帝與其子民之間的契合,但讀過《雅歌》的人都不能否認,這是一首濃烈奔放的情歌。

《雅歌》為所羅門王所著,是“歌中的雅歌”[2]651。新娘(也就是牧羊女)和新郎(牧羊男子)彼此應答、傾訴、贊美,描述了從彼此戀慕到婚姻生成的曲折過程。新娘和新郎的彼此贊美,大多是對外在身體之美的稱贊?!拔业募雅?,你甚美麗!你甚美麗!你的眼在帕子內好像格子眼。你的頭發如同山羊群臥在基列山旁?!盵2]653接下來,深深戀慕著自己新娘的新郎如數家珍般地贊美了愛人的唇齒、頸項?!堆鸥琛返拈_頭,新娘認為自己長時間室外勞作,被太陽曬黑了,怕對方因此看輕她,但在新郎的眼睛里,新娘“全然美麗,全無瑕疵”[2]653。同樣的,新娘眼中的新郎也是“超乎萬人之上”[2]655。新郎的頭發、眼睛、嘴唇、雙手和身形,沒有一樣不“全然可愛”[2]655?!读_密歐與朱麗葉》中,羅密歐被朱麗葉吸引,也是因為朱麗葉的絕世姿容,“?。』鹁孢h不及她的明亮;她皎然照耀在暮天頰上,像黑奴耳邊璀璨的珠環;她是天上的明珠降落人間!”[4]20在最負盛名的“陽臺訴衷情”這一段,羅密歐用“太陽”來形容朱麗葉,朱麗葉也輝映他為“俊秀的蒙太古”[4]28。當羅密歐要用誓言來表達真心時,朱麗葉回答道:“不用起誓吧;或者要是你愿意的話,就憑你優美的自身起誓,那時我所崇拜的偶像,我一定會相信你的?!盵4]28在朱麗葉看來,這位俊秀的羅密歐已然超越世間的一切。

當然,筆者并不是說愛情是俊男美女的專利,只是應了中國的那句古話:“情人眼里出西施?!睈矍槭沟秒p方在彼此的眼里那么美麗,那么完美?!堆鸥琛分械哪信p方也被稱為王和王女,我們可以理解是他們是所羅門和所羅門所愛的女子,也可以理解為相愛中的人在彼此眼中的可貴,堪比君王和王后。當然僅僅是外貌上的吸引,當然成就不了膾炙人口的《雅歌》和《羅密歐與朱麗葉》。上文中我們提到過《圣經》強調愛情向婚姻的生成。《圣經》“特別強調婚姻的神圣,譴責建立在基礎上的行”[3]169。亞當和夏娃的結合是上帝親自設立的,亞伯拉罕和其妻撒萊所生的后裔才能被上帝承認和祝福,他的妾夏甲和夏甲所生的兒子以實瑪利被放逐。大衛王貪戀別示巴的美色,害死了別示巴的丈夫。大衛雖然是上帝揀選的王,仍然被上帝重重責罰,并被詛咒“刀劍必永不離開你的家”[2]300?!堆鸥琛吠ㄆ际切履锖托吕筛杪暤膽?,互訴傾慕之情、相約之美、誤解之痛、挫折之苦和最終步入婚姻殿堂的歡欣。羅密歐與朱麗葉一見鐘情,互相盟誓,發乎情止乎禮。雖然因為兩家的世仇,兩人不能在雙方父母的祝福中光明正大地舉行婚禮,但是兩人卻鄭重地許以婚姻和未來。尤其是朱麗葉,對待愛情積極熱烈,卻又謹守愛情和婚姻之道,慨然發聲:“我雖喜歡你,卻不喜歡今天晚上的密約。”[4]28接著,朱麗葉嚴肅而又真誠地要求:“要是你的愛情的確是光明正大,你的目的在于婚姻,那么明天我會叫一個人到你的地方來,請你叫他帶一個信給我,告訴我你愿意在什么地方什么時候舉行婚禮;我會把我的整個命運交托給你,把你當做我的主人,跟隨你到世界的盡頭?!盵4]29

《雅歌》中最振聾發聵的愛情宣言就是:“眾水不能熄滅,大水不能淹沒,若有人拿家中的財寶要換愛情,就全被藐視?!盵21657]這幾句話道出了愛情的真諦:愛是心心相印、永不止息,若是物質先于愛情,那就是注定了悲慘的結局。《雅歌》中的女子,就是看守葡萄園、放牧羊群的勤勞女子,她心中的所愛也是同樣的身份。他們的愛情在山谷、果園、葡萄園中生長,在花香、成熟的果子香中浸潤,像大自然的萬物一樣日然生成,純潔無瑕。新娘對他們生活的希望就是一同往田間去,往葡萄園去,“看看葡萄發芽開花沒有,石榴放蕊沒有”[2]656,他們共同生活的房子里,“有各種新陳佳美的果子”[2]656。這些就是他們為彼此準備的禮物。同樣,羅密歐和朱麗葉決定脫離家庭的羈絆,來到勞倫斯神父面前,請神父為他們主持婚禮時,意味著他們脫離了自己富有的家庭,前途堪憂??墒莾蓚€人義無反顧,全心全意接受了自己可能面臨的一貧如洗、衣食無著的未來。朱麗葉傾吐著自己的幸福:“充實的思想不在于語言的富麗;只有乞兒才能夠計他的家私。真誠的愛情充溢在我心里,我無法估計自己享有的財富?!盵4]41

《雅歌》最后一首,新娘這樣懇請地向新郎傾訴衷情:“求你將我放在心上如印記,帶在你手臂上如戳記,因為愛情如死之堅強……”[2]657《圣經》中的愛觀可以用兩個字來表達:一個是“悅”――“兩情相悅”之“悅”,另一個是“許――“生死相許”之“許”[1]169。元好古的“問世間情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許”,使得中西文化中的愛情觀遙相呼應。朱麗葉將表親提伯爾特之死誤聽為羅密歐之死,當即心碎,情愿與所愛之人共赴黃泉:“可憐的破產者,你已經喪失了一切,還是趕快破碎了吧!失去了光明的眼睛你從此不能再見天日了!你這惡俗的泥土之軀,趕快停止了呼吸,復歸于泥土,去和羅密歐同眠在一個墓穴吧!”[4]48當聽到羅密歐被放逐,父母逼迫自己嫁給帕里斯時,朱麗葉絲毫不為父母的威脅和帕里斯的英俊富有所打動,立志做一個純潔無瑕的妻子:“要是一切方法都已窮盡,我唯有一死了之。”[4]60拿到勞倫斯神父給的可以像死一樣睡去的藥時,朱麗葉非??謶?。她害怕這是神父的陰謀,又擔心羅密歐不能及時趕到:“那時,我不是要在終年透不進一絲新鮮空氣的地窖里活活悶死,等不及我的羅密歐的到來嗎?即使我不悶死,那死亡和長夜的恐懼,那古墓中陰森的氣象……唉!唉!”[4]66雖然經歷著恐懼和擔憂的折磨,但朱麗葉對愛情和婚姻的忠貞沒有改變,她將藥一飲而盡。當朱麗葉從沉睡中醒來時,發現羅密歐竟然已經死在了自己身邊,所有的美好畫上了句號,所有努力歸于無有,朱麗葉萬念俱灰,用愛人自殺的匕首自盡。

在《雅歌》中,“新娘”歌唱的篇幅較大,對愛情最鏗鏘有力的誓言也是發自新娘之口?!堆鸥琛菲鹩谛履飳廴说恼埱螅K于對愛人的呼喚。在愛情中遭遇誤解和挫折時,新娘到尋找自己的愛人,被攔阻被打傷也不后退。新娘在愛情中積極的態度和勇敢的精神讓讀者動容。朱麗葉猶如雅歌中的新娘,愛情到來時,她沒有故作矜持,而是真心地呼求愛情,真誠地回應對方的愛慕之情,從而獲得了美好的愛情。當愛情遭遇挫折,愛人誤殺了表兄,丈夫被放逐,父母強迫自己另嫁他人時,朱麗葉始終選擇站在丈夫這一邊,為了維護自己的愛情和婚姻,寧愿一死。如果說《雅歌》中的新娘區別于朱麗葉的話,那就是新娘做出了生死相許的承諾,朱麗葉踐行了生死相許的諾言。

參考文獻:

[1]梁工.莎士比亞與圣經[M].北京:商務印書館,2006.

[2]圣經[M].上海:中國基督教協會出版,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