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松樹的詩句范文

時間:2023-04-11 20:16:17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關于松樹的詩句,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關于松樹的詩句

篇1

為了解證券市場情況,加強對市場的監管,請你們從1997年6月開始,在每月7日以前向我會報送本地區上月有關數據,具體內容如下:

一、證券營業部的數量。

二、有關資金帳戶的數據:

1.投資者開設的資金帳戶總數;

2.開設資金帳戶的投資者結構:按個人、法人(不包括證券經營機構)和證券經營機構分類;

3.各類投資者的月末資金余額。

三、有關客戶保證金的數據:

1.客戶保證金月末余額總量;

2.客戶保證金的累計存入、取出額(分別統計);

3.客戶保證金中個人與機構的比例。

四、有關證券交易金額的數據:

1.累計買入、賣出證券額(分別統計);

2.累計認購新股的金額(如有新股發行)。

請按照附表以傳真等書面形式報我會交易部。

附表:證券市場數據統計表

                                月

----------------------------------------------

|證券營業部數量                                                                            |

|---------------------------------------------|

|        |                              |個人        |法人      |  券商自營  |  合計  |

|  資資  |---------------|------|-----|------|----|

|  金金  |                              |            |          |            |        |

|  余帳  |開設資金帳戶數(萬戶)        |            |          |            |        |

|  額戶  |                              |            |          |            |        |

|    及  |---------------|------|-----|------|----|

|        |                              |            |          |            |        |

|        |月末資金余額(億元)          |            |          |            |        |

|        |                              |            |          |            |        |

|----|----------------------------------------|

|        |        |月末保證金余額            |累計存入              |累計取出          |

|  余客  |----|-------------|-----------|---------|

|  額戶  |  個人  |                          |                      |                  |

|  (保  |----|-------------|-----------|---------|

|  億證  |  機構  |                          |                      |                  |

|  元金  |----|-------------|-----------|---------|

|  )    |        |                          |                      |                  |

|        |  合計  |                          |                      |                  |

|        |        |                          |                      |                  |

|----|----------------------------------------|

|        |累計買入                      |累計賣出                |累計認購新股          |

|  (交  |---------------|------------|-----------|

|  億易  |                              |                        |                      |

|  元額  |                              |                        |                      |

篇2

不過月亮的朋友當中,也不是全都冰冷冷的。它運氣很好,交上了一個真正愛月的民族,那就是我們這些炎黃子孫。我們這個民族,賦予月亮不朽的生命,主要的不是靠神話,而是從心靈的深處,從日常生活中,從感覺上,真摯地愛上了月亮。我們賦予月亮一種永恒不朽的詩趣。

我們這個民族,認為靠月亮,更能完成“科學上的不朽的圖畫”。李白讓整個長安披上了月光,“長安一明月,萬戶搗衣聲”;杜甫讓月光為江流著色,“星垂平野闊,月涌大江流”。田園詩人王維的《桃源行》里有松樹,有房子,但不夠,再添一個月亮才全盤美起來,“月光松下房櫳靜”。白居易有名的《琵琶行》里,也有三幅“月亮圖”。如果把柔和的月光去掉,要少多少味道??!

中國人喜歡跟月亮交往。李白山下,月亮送他,“山月隨人歸”。他做人豪邁痛快,心情激動的時候,“欲上青天攬明月”。有時還請月亮喝酒,“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李白、月亮、影子,多熱鬧,三個知心朋友,但也多寂寞。于是主張“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杜甫也是“月友”,說過“幾時杯重把?昨夜月同行”。王維彈琴的時候,月亮也陪著他,“松風吹解帶,山月照彈琴”。月亮市中國人永恒的朋友,真摯的朋友。中國人相信月亮是“有情”的,通人性的,詩人張泌甚至說月亮會關懷人,市一個純情癡心的朋友:“多情只有春庭月,猶為離人照落花?!币驗檫@樣,中國人再面對明月的時候,好像躺上現代心理治療診所的大皮椅,童年、故鄉、親人、自己的身世,都涌上心頭。

篇3

高考語文《考試大綱》要求考生能夠“鑒賞詩歌的形象”,這是高考語文古詩詞鑒賞題的必考內容,能力層級為E級。形象是詩歌中最基本、最關鍵的要素。詩歌形象指的是詩歌作品創造出來的生動具體的、寄寓作者的生活理想和思想感情的藝術形象。詩歌形象主要包括三類:詩人的自我形象、山川草木自然景物、民風民俗社會風貌。高考語文考查的詩歌形象,一般包括詩歌所塑造的人物形象(詩歌敘述者以及抒情主人公的形象)、自然風物形象、比喻性形象、音樂形象及特定形象等。要求考生能夠借助對形象的賞析,洞悉作者情感及詩歌主旨,感受詩歌的意境美與情感美。

【解題技巧】

鑒賞古代詩歌中的形象,簡而言之可分為三個方面:

一、通過了解背景,把握形象的理解方向

作者抒情言志,懷古詠物,大多是因被現實生活中某種因素所觸動,有感而發,其喜怒哀樂與自己所處的歷史時代及自身的生活遭遇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系。因此,考生要解答詩歌鑒賞題,必須了解作者所處的時代背景、作者的生活背景及其創作背景。了解作者的生活背景、思想傾向及創作風格可以幫助考生理解詩歌的內容及情感;適當了解作者所處的時代風貌,有助于考生準確把握其文學作品。有時候命題者會利用注解的形式提供相關創作背景,這其中有的交代了創作的年代,有的交代了創作的緣由,有的交代了創作的經過,有的交代了創作的背景……認真分析這些信息,有助于考生對作品進行深層次的理解。

二、通過語言分析,把握形象的外形與內涵

詩歌的語言是高度凝練的,考生在鑒賞詩歌時必須弄清每一個字詞的含義,還要把握形象的言外之意,這是答題的關鍵所在。古代詩歌經常會利用一些特定的意象來表達相對固定的意思。如:杜鵑多喻愁情,歸雁多喻思歸,老虎多喻霸氣,紅豆多喻相思,楊柳多喻惜別,松樹多喻堅貞,竹子多喻勁健,梅花多喻孤傲,蘭花多喻高潔,多喻隱逸,牡丹多喻富貴,落葉多喻光陰易逝、人生短暫,大鵬、駿馬、鳳凰多喻志向遠大的人才,臺城、吳宮、黍離多喻昔盛今衰,長亭、灞橋、易水多與送別有關,大漠、孤煙、長空多指邊塞風光,夕陽、西風、殘照多指個人身世沉浮和歷史滄桑巨變等。考生要善于對這些詩歌形象的外形與內涵進行歸納和總結。

三、通過再造想象,填補形象的空白

古代詩歌言簡意賅、講究含蓄美、不直露的語言特點,要求考生鑒賞時要通過想象,充分調動形象思維去豐富詩詞所描述的形象,要在想象中看文字所構成的畫面,多角度、多側面地調動各種知識與經驗去理解作品的內容,把作品中的留白補充完整,使之成為完整的形象、情節或意境。

四、把握意象的指向,領悟言外的詩情

古代詩歌在表達思想感情時,往往通過寄情于物的方式,把復雜而深刻的內心情感投射到客觀的物象、形象上,從而使作者的思想感情和客觀的物象、形象相互交融,相互滲透,相互統一,構成具體而生動的意象。意象是滲透著作者情感的客觀物象。如何從意象入手來把握詩歌的思想內容及感情,是考生鑒賞詩歌的關鍵所在??忌阼b賞詩歌時要找出作品中的形象,確定形象在作品中的特點,思考形象為什么會有這種特點,進而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五、從意境洞察心胸

“意”是作者在詩中抒發的思想感情,“境”是詩中所描繪的事物或畫面。所謂意境,就是作者所要表達的思想感情與詩中所描繪的事物或畫面有機融合而形成的一種耐人尋味的藝術境界。詩歌中的意境往往是作者心靈的反映,是作者思想感情和創作風格的再現;把握了詩歌的意境,便有助于了解作者的風格及創作傾向。

【答題誤區】

1.從設題角度來看,高考試題有的是僅就形象、意境、情感等某一個問題單獨進行考查,有的是將形象、語言、技巧、情感等綜合起來進行考查??忌诖鹪擃愵}時有時會因為審題不清,將形象、意境和情感等混淆,或者是將要求回答的內容沒有回答完整。

2.古代詩歌經常會利用一些特定的意象來表達相對固定的意思。考生在回答關于物象類題目時,由于沒有相關的知識積累,不了解相關物象所表達的意思,導致對詩歌思想感情或者主旨的誤解。

【同步突擊】

一、閱讀下面的詩歌,按要求回答問題。

春游曲

王 涯

萬樹江邊杏,新開一夜風。

滿園深淺色,照在綠波中。

詩歌描繪了一幅什么畫面?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閱讀下面的詩歌,按要求回答問題。

九日齊山登高①

杜 牧

江涵秋影雁初飛,與客攜壺上翠微②。

塵世難逢開口笑,須插滿頭歸。

但將酩酊酬佳節,不用登臨恨落暉。

古往今來只如此,牛山何必獨沾衣③。

[注]①九日:九月九日重陽節。齊山:今安徽省池州市貴池區東南。②翠微:齊山上的翠微亭。杜牧于唐會昌四年9月赴任池州刺史,取李白《贈秋浦柳少府》詩中的“開簾當翠微”句意,在齊山之巔建翠微亭,以表追思李白之意。③牛山:《晏子春秋?內篇諫上》說“(齊)景公游于牛山,北臨其國城而流涕曰:‘若何滂滂去此而死乎?’”。

詩歌描寫了怎樣的場景?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閱讀下面的詩歌,按要求回答問題。

送嚴士元

劉長卿

春風倚棹①闔閭城,水國春寒陰復晴。

細雨濕衣看不見,閑花落地聽無聲。

日斜江上孤帆影,草綠湖南萬里情。

東道若逢相識問,青袍②今已誤儒生。

[注]①倚棹:停船。②青袍:唐三品官以上服紫,五品以上服緋,六七品服綠,八九品服青。

“東道若逢相識問,青袍今已誤儒生”一句塑造了一個怎樣的書生形象?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閱讀下面的詩歌,按要求回答問題。

秋宿湘江遇雨

譚用之

湘上陰云鎖夢魂,江邊深夜舞劉琨①。

秋風萬里芙蓉國,暮雨千家薜荔村。

鄉思不堪悲橘柚,旅游②誰肯重王孫③。

漁人相見不相問,長笛一聲歸島門。

[注]①劉琨:《晉書?祖逖傳》說東晉時期將領祖逖年輕時就很有抱負,每次和好友劉琨談論時局,總是慷慨激昂,滿懷義憤。為了報效國家,他們在半夜一聽到雞鳴,就披衣起床,拔劍練武。這里是作者以劉琨自喻。②旅游:長期寄居他鄉。③王孫:這里指游子。

詩中用了“芙蓉”“薜荔”“橘柚”等幾個意象,請分析詩歌情景交融的意境。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閱讀下面的詩歌,按要求回答問題。

桑茶坑道中八首(其七)

楊萬里

晴明風日雨乾時,草滿花堤水滿溪。

童子柳陰眠正著,一牛吃過柳陰西。

分析這首詩的意境。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閱讀下面的詩歌,按要求回答問題。

和練秀才楊柳

楊巨源

水邊楊柳曲塵絲,立馬煩君折一枝。

惟有春風最相惜,殷勤更向手中吹。

詩歌是如何借“柳”這一意象表達作者的思想感情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閱讀下面的詩歌,按要求回答問題。

贈裴十四

李 白

朝見裴叔則①, 朗如行玉山。

黃河落天走東海,萬里寫入胸懷間。

身騎白黿不敢度,金高南山買君顧②。

徘徊六合無相知,飄若浮云且西去!

[注]①裴叔則:即裴楷,晉人贊他“見裴叔則,如玉山上行,光映照人。”②金高南山買君顧:傳鄭子瞀不貪貴樂利,千金難買一顧。

詩歌是如何塑造“裴十四”這一人物形象的?請結合詩句,作具體賞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八、閱讀下面的詩歌,按要求回答問題。

少年行

王 維

出身[注]仕漢羽林郎,初隨驃騎戰漁陽。

孰知不向邊庭苦,縱死猶聞俠骨香。

[注]出身:出仕、出任。

詩歌刻畫了一個怎樣的人物形象?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九、閱讀下面的詩歌,按要求回答問題。

曲池荷

盧照鄰

浮香繞曲岸,圓影覆華池。

??智镲L早,飄零君不知。

詩歌塑造了荷花什么樣的形象?是如何塑造的?請結合詩句,作具體賞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閱讀下面的詩歌,按要求回答問題。

春山夜月

于良史

春山多勝事,賞玩夜忘歸。

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滿衣。

興來無遠近,欲去惜芳菲。

南望鳴鐘處,樓臺深翠微。

詩歌前兩聯運用“夜”“月”“春山”“花”這幾個意象,營造了怎樣的意境?是如何營造意境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一、閱讀下面的詩歌,按要求回答問題。

菩薩蠻

黃庭堅

半煙半雨溪橋畔,漁翁醉著無人喚。疏懶意何長,春風花草香。

江山如有待,此意陶潛解。問我去何之,君行到自知。

1.詩歌描繪了一幅怎樣的春景圖?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結合詩句分析詩歌塑造了怎樣的作者形象。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二、閱讀下面的詩歌,按要求回答問題。

玉樓春

周邦彥

桃溪[注]不作從容住,秋藕絕來無續處。當時相候赤闌橋,今日獨尋黃葉路。

煙中列岫青無數,雁背夕陽紅欲暮。人如風后入江云,情似雨馀粘地絮。

[注]桃溪:傳東漢時劉晨、阮肇入天臺山采藥,于桃溪邊遇二女,逐相慕悅,留居半年。后二人懷鄉而歸。后重訪天臺,不復見二女。

1.請分別簡要分析“桃溪”“秋藕”和“赤闌橋”“黃葉路”這兩對意象的內涵。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人如風后入江云,情似雨馀粘地絮”表達了主人公怎樣的思想感情?

篇4

關鍵詞:梅園;景觀規劃; 遺址保護區

Abstract:This article unified the project example, Changsha Tongguang kilnware ruins protectorate plum garden landscape plan design has carried on the detailed elaboration; Makes every effort through to try the annotation in the design to our country plum culture, manifests the Chinese tradition scenery botanical garden the energetic character. Simultaneously unifies to Tongguang kilnware ruins protection, the exploration history ruins protection and the modern ecology civilization complements one another, the design technique which complements each other.

Keywords: plum garden;landscape plan;ruins protectorate

中圖分類號:TU986.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8-0422(2010)08-0122-03

1引言

銅官窯梅園利用現代公共空間的設計手法,師法自然又高于自然,力求在設計中通過對我國梅文化的著力詮釋,體現出中國傳統山水園林的精神風骨。梅園規劃以“采擷民俗、追憶歷史”為原則,追求中國古典園林“宛若畫意、天人合一”;“雖由人作,宛自天開”的精髓,表達“弘揚傳統文化”的意境。同時結合對銅官窯遺址的保護,探索歷史遺址保護和現代生態文明相輔相成,相得益彰的設計手法,形成雙贏共生的局面。

2項目現狀概況

長沙銅官窯又名長沙窯、銅官窯,窯址位于今長沙市望城縣丁字鎮石渚湖附近。長沙銅官窯遺址是唐至五代時期制瓷遺址,距今約1000多年。1988年1月13日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并劃立保護區。在保護規劃區內山體為南北走向,中間夾一線農田,其中新河貫穿東西,清水蜿蜒,林木依依,景觀極佳。為打造國家級遺址公園,沿著“銅官窯遺址―陶文化―旅游暨相關產業”這條經濟發展思路,從大概念入手,提出了旅游區、景區兩個層次的產業發展及空間布局思路,以帶動區域相關產業的協同發展。在旅游區的建設思路中提出了打造湖南最大規模梅園的想法。經過可行性認證,擬以旅游接待中心區域的銅官窯博物館為中心,在重點保護區范圍建設千畝梅園,使陶文化產業與旅游產業有機結合。

近期梅園規劃建設用地13.3hm2,整個梅園規劃立地條件優越,依山傍水。西面湘江,以半邊山、覺華山沿線為主,向北延伸至銅官鎮。

3梅園規劃設計方案

梅園屬長沙銅官窯文化遺址公園區的一部分,在博物館遺址總體布局和規劃原則的前提下,規劃結構可總結為“一個紐帶、五個景觀區、五大景點”。一個紐帶即是園區合理規劃的景觀道路;五個景觀區為博物館區、賞梅區、詠梅區、品梅區、水景觀賞區;五大景點為“三友亭”、“悠然亭”、“梅韻別院”、“暗香亭”、“梅湖十友”等景點。

3.1景觀分區設計

3.1.1“博物館”景區

銅官窯博物館位于園區入口處,主要展示銅官窯的悠久歷史,突出一個“古”宇。景區中心博物館――“銅官窯博物館”,博物館周邊綠化主要配植梅花,適當在視覺焦點位置放置含梅花浮雕文案的陶罐小品,暢敘梅文化的同時啟示銅官窯將詩畫文化內涵用于陶瓷上的先例,表現出梅花特有的品質和價值,展現梅花幾千年的古韻,寓教于游。

3.1.2“品梅”景區

分室外展區和室內展區兩部分。室外展區名為“聞香尋梅”, 主題圍繞王安石詩句“墻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遙知不是雪 ,為有暗香來?!眮碚故久匪囆g。室外按梅品種分片種植,并在臨水區和陸地區配植不同的梅花品種,在滿足其生態要求的前提下,營造更豐富的景觀。室內的游客服務區有“品梅屋”, 魏晉南北朝時,流傳著一些關于梅的典故?!妒勒f新語》寫道:“魏武帝行失道,三軍皆渴帝令曰前有梅林,饒子甘酸,可以解渴,士卒聞之,口皆水出?!巴分箍省钡某烧Z便由此而來。“品梅屋”出售各種梅的加工食品,讓游客品嘗梅果的多種滋味,了解梅的多種用途和經濟價值。

3.1.3“詠梅”

以文化景墻為主,文化景墻雕刻藝術展出歷代名家關于梅的詩詞書畫作品。游人可以在這里揮毫潑墨、賦詩詠詞,抒發賞梅的情懷。詠梅廣場四周修有竹徑與秋葉小徑。這里是文化展示的重要區域。景墻以及點綴小品都與銅官窯的文化相結合,景墻墻面裝飾采用陶瓷藝術浮雕,不僅展示陶瓷文化藝術且景觀主題鮮明,給景墻賦予生命。景觀節點位置采用陶罐種植綠化,構造精致景觀小品。展示陶瓷藝術經久不衰,并與現代生活緊密相連。

3.1.4“思梅”

該區屬于覺華山山體一部分,以現有常綠針葉樹為主,形成幽靜而封閉的空間,與其他的開放空間形成對比,為游人提供一個靜謐舒適的境界。游人可在蒼松翠松林中,深思冥想,發思古之幽情。設有“悠然亭”等景點。

3.1.5梅溪水景區

梅溪是在原有的生態水塘的基礎上建成的,借助地形,形成上游瀑布、深潭、中游淺灘、小溪、下游靜水荷塘等多樣的景觀層次,水邊展現垂枝梅、綠萼梅、照水梅等的綽約風姿。

3.2景點設計

整個梅園的景點展示以“梅文化”為主題的特色文化景園,同時注重以各個品種的梅花成孤植、或從植、或群植、或自然配植等手段形成以梅為全園主調,多種植物(如松、柏、竹、茶……等)相配的景園植物群落,豐富景區原本雜亂的植被,園區主要通過游園步道和溪流兩條主線將各個景點連成一個整體,使游人流連忘返、享受山水、古建筑、豐富植被構成的時間、空間美,達到休閑、健康、益智、放松心靈的目的。

3.2.1“三友亭”景點―― 以方亭為中心,在建筑物周圍以“歲寒三友――松竹梅”的配植方式種植,即以梅花為主景,早園竹為配景,以松樹為背景,襯托整個環境的冰清、靜溢、平和之美,展現中國特有的文化,給游人提供一處靜思、凈化心靈的空間。在置石上刻字題名,以收點景、破題、增趣相得益彰之效。

3.2.2 “悠然亭”景點――古人云“登樓觀梅”,悠然亭位于全園至高點,亭體量可制全園;登上悠然亭,全園景色一覽無遺,給人以開闊、得意、自在的感受。悠然亭周邊綠化在本地植物種類基礎上運用植物造景的手法,從色彩、季相多方面考慮。在景點設計和種植設計中,體現梅花神形兼備、色香俱佳、傲雪凌霜的風骨,以及“不要人夸好顏色,只留清氣在乾坤”和“俏也不爭春,只把春來報”的高潔品格。唐代詩人李白寫有“郎騎竹馬來,繞床弄青梅”,“青梅竹馬”便由此而得名,梅花與愛情關系更密切了。悠然亭沿山區游路下來一處植物造景,以粉紅色系梅為主景植物,營造一個浪漫愛情梅花林。

3.2.3 “暗香亭”景點――梅香別具神韻,此名源于詩句“眾芳搖落獨喧妍,占盡風情向小園。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卑迪阃ぶ蒙硖吨?通過曲橋與周邊相連,周邊自然配置梅樹、柏樹;夏秋觀梅形、冬春賞梅花,微風掠過,幽香陣陣,置身亭中,猶如身漫花海。

3.2.4 “梅韻別院”景點――古人強調“梅花繞屋”梅韻別院建筑形式古樸,與梅園韻味想符;元朝“畫梅高手”王冕,隱居九里山,號梅花屋主。筑室三盈,環植梅花,過著“山中煮石乍歸來,滿樹瓊花頃刻開”的意境生活。梅韻別院景點即追尋此種意境,前院可觀梅、茶、菊,后院可眺“梅湖十友”,在院內游人還可品嘗梅子酒、梅花茶為游人提供一處健康休憩的場所。

3.2.5 “梅湖十友”―― 山無水不靈,貫穿全園的溪流在山谷低洼處匯集成湖,湖中置島,并在湖島間配植十友------茶蘼韻友、茉莉雅友、瑞香殊友、荷花靜友、巖桂仙友、海棠名友、佳友、芍藥艷友、梅花清友以及子禪友。整個水系區在豐富的植被承托下猶如仙境一般清逸、靜寂。

3.3道路交通體系

規劃根據功能形成一級景觀園路、二級景觀園路、車行線路為主的三級道路網絡。

篇5

從古代傳說到詩歌典籍記載,單月亮的別稱就有“嫦娥”“嬋娟”“金娥”“素娥”“素魄”“娥影”(喻人的),“蟾蜍”“玉兔”“玉羊”(體物的),“蟾宮”“金盆”“金鏡”“玉盤”“桂宮”“天鏡”“明鏡”(狀形的),“冰輪”“冰鏡”“銀鉤”“玉鏡”“玉輪”“玉環”“玉鉤”“玉弓”(示質的),等等,可舊形象別致,豐富多彩。在中國文化里,月亮哲學博大精深。月是物質的,又是精神的;是時間的,又是空間的;是生命的,還是文化的。月升月落,月圓月缺,人生的圓滿、缺憾就像月亮一樣。而望月懷遠,望月而感,對月抒懷,觀月悲秋等,往,豐成為不可缺少的文學審美意象。

月亮的情感寄托。在中國文化中,對月亮的崇拜體現在人們的精神世界里。月是夜的靈魂,是我們的精神家園,是獨處時的靈魂棲息地。它常常帶給我們一‘種“淡淡的喜悅”“淡淡的哀愁”與“融融的相思”,它成為我們情感的訴說對象,有道是“月亮代表我的心”。在我國古代詩歌中,用月亮烘托情思是常用的筆法。所以古詩中的月亮就是“思鄉”的代名詞。例如:“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边@首詩成為“望月懷遠”的代表作,表達了李白濃濃的思鄉之情。又如:“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王建《十五夜望寄杜郎中》)詩句以委婉的疑問點出了這月圓之夜人間普遍的懷人心緒,含蓄地表現了詩人對故鄉親友的深切思念。再如杜甫《月夜》:“今夜郎州月,閨中只獨看。遙憐小兒女,未解憶長安。香霧云鬟濕,清輝玉臂寒。何時依虛幌,雙照淚痕干?!边@是詩人在“安史之亂”中身陷長安時懷妻之作。全詩構思巧妙,借閨中望月訴說思念之情,其實是作者思念妻子,長夜不眠,望月思歸。從頭至尾不說自己如何思念,如何擔心等,感情更為深沉,藝術感染力更強。而蘇軾的“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水調歌頭》)蘊涵著深刻的人生哲理,也飽含著蘇軾積極進取的人生態度。遠隔千里之人,同處在這美好的月光之下,雖不能團聚,也能有所安慰。蘇軾借此表達了既然人之離合與月之圓缺是自然規律,那么只要人常在,就能同賞一輪明月,化悲怨為曠達,寄寓了詩人的美好愿望。因此,上述古詩中的月亮就不再是純客觀的物象,而是浸染了詩人情感的意象。

月亮的陰柔之美。人們常把皎潔的明月,喻為蕩漾澄澈的湖水,這是因為“似水柔情”道破了月亮陰柔之妙韻。正如古人所說:“月者,陰之宗也?!?《淮南子》)“月者,太陰之精?!?《大戴禮》)即說明月亮的陰柔之美表現在陰柔之“道”上。如追求和諧團圓,善解人意,寬容忍讓,謙和恭敬,溫文爾雅,這便是月亮陰柔之道的自然“人化”。而其陰柔之美,不僅有纖細、溫順、含蓄等方面的表現,也有纏綿、深沉、純情、熱烈等方面的流露。例如“月上柳梢”,為卿卿我我、纏纏綿綿的喜悅;“曉風殘月”是凄凄慘慘、悲悲切切的哀傷;“月照高樓”是孤獨寂寞、情到深處的眷戀。

月亮的禪宗哲學。研究表明:佛學中所謂的“以指指月”,即禪師引導、啟發弟子悟道?!岸U”就是月,語言就是指頭。禪師們經常通過對“風、花、雪、月”的吟詠,來說明禪理,表達追求寧靜淡遠的心境。所以,月亮就是禪的境界。例如:“吾心似秋月,碧潭清皎潔;無物堪比倫,更與何人說?!?寒山禪師語)又如:“見山不是山,見水何曾別?山河與大地,都是一輪月?!?《五燈會元》)佛學與中國文化相融已久,以月喻禪是禪宗哲學的傳統,月境與禪境渾然一體,萬物相融合一,月光讓人思索宇宙的永恒存在,從月光里,禪師得到頓悟的啟示,在永恒中獲得靈魂的超脫和心靈的愉悅。

月亮的生命永恒。在月神神話中,嫦娥竊取的“不死藥”及被吳剛砍伐的“月桂樹”的奇異能力,都暗示著一種不死的生命精神。因此,人們把時間對生命的劫掠和生命在時間面前的無奈,表現得淋漓盡致。例如,古詩云:“江畔何人初見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無窮已,江月年年望相似?!?張若虛《春江花月夜》)江月無情,流水無情,在“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見長江送流水”的無可奈何中,詩人們發出了對于宇宙永恒、人生短暫的追問和慨嘆。月亮的盈虧晦明循環,不僅參與締造了中國的歷法,也影響了中國哲學對生生不息的生命精神與寧靜神秘的智慧品格的追求。學者認為時間本是一條進化直線,但在中國月亮哲學中被轉化為一條循環的曲線,陰陽魚“太極圖”就是明顯的見證,這對形成時空合一的宇宙觀和文化穩定性具有深遠的影響。老子說:“物或損之而益,或益之而損?!睂⒆匀滑F象提升到一種人生智慧。“杯滿則溢,月盈則虧”的諺語婦孺皆知。于是很自然地產生出“天地迢迢自久長,白兔赤烏相趁走”(白居易《對酒》)的美好祝愿。

總之,中國文化創造出了無限的月亮意境,月亮是一個富有生命的載體。

我們這個民族認為,只有靠月亮才能完成一幅文學上不朽的名畫。

中國的月亮

予 敏

太空中那塊“離地球很近的”寂寞的大石頭,一跟多情的人類接觸,它的生命就開始豐富起來。本來無情的月,卻成了“有情的人”。世界上許多民族,文明的,野蠻的,都有著古老的關于月亮的神話。這些神話,從現代觀點看起來,不但沒有使月亮不朽,反而證明月亮已朽。那些月亮故事使現代的教育家緊張,在講述的時候忘不了補充一句“那是假的,從現代科學的觀點看,月亮……”這一聲“那是假的”,就足以使月亮全朽?,F代那種“科學月亮”實在太要命。

不過月亮所交的朋友當中,也不全都是冷面無情。它運氣很好,交上了一個真正愛月的民族,那就是我們這些黃帝的子孫。我們中華民族在文學作品中賦予月亮不朽的生命,而且主要不是靠神話。月亮照著漢朝的宮殿,照著唐朝的長安,也照著統一飯店,照著違章建筑,從古代到現代,一直安慰那些屋子里的人。

我們這個民族認為,只有靠月亮才能完成一幅文學上不朽的名畫。李白描繪著“長安一片月,萬戶搗衣聲”的畫面,似乎唐朝夜里的長安城必須靠月光裝飾才夠美,最好整座城都映著月光。杜甫畫的則是“星垂平野闊,月涌大江流”,那滔滔滾滾的大江,那波浪上跳動的月光!田園詩人王維畫得不錯,他在《桃源行》里畫松樹,畫房子,不夠,再添一個月亮就使之全盤美化起來――“月明松下房櫳靜”。松樹本身不夠美,加上月光就美極了,“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如果把柔和的月光去掉,怕味道全沒了吧。白居易的《琵琶行》里有三幅文學上的“月亮圖畫”杰作。第一幅是“醉不成歡慘將別,別時茫茫江浸月”。第二幅是“東船西舫悄無言,唯見江心秋月白”。第三幅是“去來江口守空船,繞船月明江水寒”。張九齡畫的那大幅的壯麗的文學圖畫,很使人動心,“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對中國人來說,月亮就是美的化

身,月亮就是美。

中國人喜歡跟月亮交往。李白:行一次下山,月亮送他回家,“暮從碧山下,山月隨人歸”。老人家做人豪邁痛快,心情激動的時候怕人說他是瘋子,所以只找月亮喝酒去,“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李白、月亮、影子,多熱鬧,但又多寂寞。老人家主張“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杜甫也是“月友”,也說過“幾時杯重把,昨夜月同行”,他愛月,跟月對酌。王維彈琴的時候,月亮伴著他,“松風吹解帶,山月照彈琴”。月亮是中國人永恒的朋友,真摯的朋友。

中國人相信月亮是有情的,通人性的。張泌說月亮會關懷人,是一位癡心朋友,“多情只有春庭月,猶為離人照落花”。因為這樣,中國人面對明月的時候,往往情緒波動,好像躺在現代心理治療師診所的大皮椅上,童年、故鄉、遠地的親人、自己的身世等,都涌上心頭。“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接下去的那兩句,誰不會吟,誰不能解?這是李白的,杜甫呢?“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老杜之心,千萬人之心。王昌齡想得遠,“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人未還”,盧綸也有“萬里歸心對明月”的感觸。

跟月有關的詩句,中國人愛記,“月落烏啼霜滿天”啊,“煙籠寒水月籠沙”啊,“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啊,念起來津津有味,它們跟月亮有關,美。

我們的中秋節,又叫月亮節。這一天,我們愛月的民族覺得自負,因為我們靠歷代作家詩人的努力,已經賦予那塊在太空流浪的大石頭不朽的生命。中國人把月亮迎接到現代,中國的月亮沒有一絲的礦石味兒。

(節選自臺灣散文家予敏的作品)

簡析

文章先寫“世界上許多民族關于月亮的神話”與“現代科學的觀點”的矛盾對立關系,引出中國的“月亮文化”,通過眾多詩人詩句的意境營造了一個個父于月亮的唯美的圖景,令人賞心悅目。結句“中國人把月亮迎接到現代,中國的月亮沒有一絲的礦石味兒”,再次點題,說明黃帝的子孫賦了月亮不朽的生命。

人人都愛自己故鄉的月亮。

月是故鄉明

季羨林

每個人都有個故鄉,人人的故鄉都有個月亮,人人都愛自己故鄉的月亮。事情大概就是這個樣子。

但是,如果只有孤零零一個月亮,未免顯得有點孤單。因此,在中國古代詩文中,月亮總有什么東西當陪襯,最多的是山和水,什么“山高月小”“三潭印月”等,不可勝數。我的故鄉是在山東西北部大平原上。我小的時候,從來沒有見過山,也不知山為何物。我曾幻想,山大概是一個圓而粗的柱子吧,頂天立地,好不威風。以后到了濟南,才見到山,恍然大悟:山原來是這個樣子呀!因此,我在故鄉望月,從來不同山聯系。像坡說的“月出于東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間”,完全是我無法想象的。

至于水,我的故鄉小村卻很多。幾個大葦坑占了小村面積一多半。在我這個小孩子眼中,雖不能像洞庭湖“八月湖水平”那樣有氣派,但也頗有一點煙波浩渺之勢。到了夏天,黃昏以后,我在坑邊的場院里躺在地上,數天上的星星。有時候在古柳下面點起篝火,然后上樹一搖,成群的知了飛落下來。比白天用嚼爛的麥粒去粘要容易得多。我天天晚上樂此不疲,天天盼望黃昏早早來臨。

到了更晚的時候,我走到坑邊,抬頭看到晴空一輪明月,清光四溢,與水里的那個月亮相映成趣。我當時雖然還不懂什么叫詩興,但也顧而樂之,心中油然有什么東西在萌動。有時候在坑邊玩很久,才回家睡覺。在夢中見到兩個月亮疊在一起,清光更加晶瑩澄澈。第二天一早起來,到坑邊葦子叢里去撿鴨子下的蛋,白白地一閃光,手伸向水中,一摸就是一個蛋。此時更是樂不可支了。

我只在故鄉呆了6年,以后就離鄉背井,飄泊天涯。在濟南住了10多年,在北京度過4年,又回到濟南呆了一年,然后在歐洲住了近11年,重又回到北京,到現在已經40多年了。在這期間,我曾到過世界上將近30個國家。我看過許許多多的月亮。在風光旖旎的瑞士萊芒湖上,在平沙無垠的非洲大沙漠中,在碧波萬頃的大海中,在巍峨雄奇的高山上,我都看到過月亮,這些月亮應該說都是美妙絕倫的,我都異常喜歡。但是,看到它們,我立刻就想到我故鄉中那個葦坑上面和水中的那個小月亮。對比之下,無論如何我也感到,這些廣闊世界的大月亮,萬萬比不上我那心愛的小月亮。不管我離開故鄉多少萬里,我的心立刻就飛來了。我的小月亮,我永遠忘不掉你!

我現在已經年近耄耋。住的朗潤園是燕園勝地。夸大一點說,此地有茂林修竹,綠水環流,還有幾座土山,點綴其間,風光無疑是絕妙的。前幾年,我從廬山休養回來,一個同在廬山的老朋友來看我。他看到這樣的風光,慨然說:“你住在這樣的好地方,還到廬山去干嗎呢?”可見朗潤園給人印象之深。此地既然有山,有水,有樹,有竹,有花,有鳥,每逢夜間,一輪當空,月光閃耀于碧波之上,上下空漾,一碧數頃,而且荷香遠溢,宿鳥幽鳴,真不能不說是賞月勝地。荷塘月色的奇景,就在我的窗外。不管是誰來到這里,能不顧而樂之嗎?

然而,每值這樣的良辰美景,我想到的卻仍然是故鄉葦坑里那個平凡的小月亮。見月思鄉,已經成為我經常的經歷。思鄉之病,說不上是苦是樂,其中有追憶,有惆悵,有留戀,有惋惜。流光如逝,時不再來,在微苦中實有甜美在。

月是故鄉明。我什么時候能夠再看到我故鄉的月亮啊!我悵望南天,心飛向故里。

簡析

季老游歷過祖國大江南北的名山勝地,也飛抵世界上三十多個國家,在故鄉僅僅生活6年,但心里割舍不下的仍是故鄉。而且,對故鄉的感情越來越深,越來越濃。如果尋找答案,那就是他在《人間第一愛》中所寫的:“我一生走遍了大半個地球,不管到了什么地方,也不管是花前月下。只要想到我那可憐的母親,眼淚便立即潸潸涌出。一直到了今天,我已是望九之年,還常有夜里夢見母親哭著醒來的情況?!彼裕谧髡叩难劾?,故鄉不是一個抽象的詞語,而是由親人、景物、故事構成的,蘊涵著許多情感和記憶,給人溫馨的審美感受。

揣著月朗、月潤的心情,走在生命絕佳的風景里。

創造月亮

張麗鈞

唐傳奇中,有三個小故事,叫做《紙月》《取月》《留月》。“紙月”是講有個人能夠剪個紙的月亮照明;“取月”,是說另一個人能夠把月亮拿下來放在懷里,沒有月亮的時候照照;至于“留月”,是說第三個人把月亮放在自己的籃子里邊,黑天的時候拿出來照照。我被這樣的故事折服了。

自然驚嘆古人想得奇,想得妙,將一個圍繞地球運行的冷冰冰的衛星想成自我的襟袖之物,更加慨嘆那不知名的作者“創造月亮”的非凡立意。不由得想,能夠作出如此想象的心,定然無比地澄澈清明。那神異的心壤,承接了一寸月輝,即可生出一萬個月亮。

叩問自己的心:你是不是經常犯“月亮缺乏癥”?晦朔的日子,天上的月亮隱匿了,心中的月亮遂也跟著消亡。沒有月亮的時候,

光陰在身上過,竟有了鞭笞般的痛感?!安皇俏以谶^日子,而是日子在過我。”我沮喪地對朋友說。回憶著自己走在銀輝中的模樣,是那樣的詩意盎然,但今天的手卻是絕難伸進昨天――我夠不著浴著清輝的自己,這座城市里有一個冷飲館,叫“避風塘”。我路過它,卻又踅回來,鉆進去消磨掉一個寂寥的下午。賺去我這整個下午的,是它的一句廣告詞“一個可以……發呆的地方”?;野档男?,不發呆又能怎樣?

我常常想,苦的東西每每被口拒絕,苦口的藥,也聰明地穿起討好人的糖衣服,苦,攻不破我們的嘴,便來攻我們的心。而我們的心,是那樣容易失守。苦,在我們的心里奔突,如魚得水。可以訴人的苦少而又少,難以訴人、羞于訴人的苦多而又多。憂與隱憂不由分說地搶占我們的眉頭和心頭。夜來,只有枕頭知道懷揣心事的人是怎樣地輾轉難眠。世界陡然縮小,小到只剩下你和你的煩惱。白天被忽略的痛,此刻被無限放大,心淹在苦海里,無可逃遁。這時候,月亮在哪里?天空沒有月亮,心空呢?

想沒想過,剪個紙的月亮給自己照明?

創造一個月亮,其實是創造一種心情。痛苦來襲,我們習慣浩嘆,習慣呼救,我們不知道,其實自我的救贖往往來得更為便捷,更為有效,唐山大地震的時候,有個女孩掩埋在廢墟下達11天之久,在那難熬的日日夜夜里,她不停地唱著一段段的“樣板戲”,開始是高聲唱,后來是低聲唱,最后是心里唱。她終于幸存下來。她不就是那個剪個紙月亮給自己照明的人嗎?勸慰著自己,鼓勵著自己,向自己借光,偎在自己的懷里取暖。這樣的人,上帝也會殷勤地趕來成全。

人的生命歷程,說到底是心理歷程。善于生活的人,定然有能力剪除心中的陰翳,不叫它滋生,不叫它蔓延,給月亮一個升起的理由,給自己一個快樂的機緣,揣著月朗、月潤的心情,走在生命絕佳的風景里。

(選自《青年文摘》)

篇6

關鍵詞:表現手法 復習 語文

現行初中語文教材中,幾乎沒有對“表現手法”的系統闡述,新課程標準人教版僅在課前的閱讀提示中出現過“托物言志”“象征”等字眼,但從未專門提及“表現手法”的概念。其他版本如語文版、河大版、蘇教版等,也都沒有對語文知識進行過梳理和總結。然而,試卷中卻經常涉及到“表現手法”。那么,到底什么是“表現手法”,又該如何分析其作用呢?對此,教師一般只能從“教師用書”、教輔資料中尋找答案,獲得片鱗半爪,再轉售給學生。筆者根據多年的教學實踐,談談初中語文有關“表現手法”的復習工作。

一、明確什么是“表現手法”

表現手法是一個很寬泛、很模糊的概念,從來沒有一部權威性的著作給它下一個科學的定義。百度百科的解釋是:“表現手法從廣義上來講也就是作者在行文措辭和表達思想感情時所使用的特殊的語句組織方式?!闭沾私忉專业睦斫馐?,首先,從現代漢語的角度來看,表現手法屬于修辭學的范疇。通俗的說法,語法就是把話說通,遣詞造句合乎語言的規范;修辭就是把話說好,提高語言表達效果。姚殿芳在《實用漢語修辭》中說,“修辭學就是研究提高語言表達效果的方法和技巧的一門學科”,既包括比喻擬人等積極修辭,也包括句式、語體等消極修辭。因此,表現手法當屬修辭學范疇。其次,從寫作的角度來看,表現手法屬于寫作方法的一種。一般認為,“寫作手法”包含“表達方式、修辭手法、表現手法、敘述手法等”。表達方式即記敘、說明、議論、描寫、抒情;修辭手法即常用的修辭格,諸如比喻、擬人、排比、夸張等;敘述手法即“文章的結構布局手法”,包括順敘、倒敘、插敘和補敘;表現手法包括的內容最為龐雜,諸如托物言志、情景交融、動靜結合、對比襯托、欲揚先抑、側面烘托、想象聯想、側面烘托、直抒胸臆、間接抒情、象征諷刺等。另外,開門見山、設置懸念、承上啟下、畫龍點睛、前后照應、鋪墊、伏筆、起興等結構方面的手法也往往都被羅列在此。

二、如何復習“表現手法”

理清了表現手法的大概種類,復習就有了明確的目標,有了清晰的條理。然而,面對如此龐雜繁多的表現手法,該如何進行有效復習呢?筆者嘗試了以下幾種做法。

(一)對概念要不求甚解

對于每一種表現手法,我們不必深究它的定義,即使有明確的定義,也無需死記硬背。例如,關于什么是象征,一般解釋為:“借用某種具體的可感的事物暗示特定的抽象的事物或事理,來表達真摯的感情和深刻的寓意,這種以物征事的藝術表現手法叫象征。”這種晦澀的定義,讀來就令人生厭,即使能夠背誦下來,也未必能夠真正理解。所以,最好把“象征”的概念拋之腦后。只從淺顯的例子中獲得對“象征”感性認識。

如文學作品中常以松柏象征堅貞,象征堅強不屈的英雄氣概?!皥载憽笔且环N精神,很抽象,看不見,摸不著,于是我們就用具體可感的松樹、柏樹來寄寓這種精神,這就是象征。松柏四季常青,傲骨錚錚,“歲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因此,用松柏象征堅貞,恰如其分。推而廣之,古人用“玉可碎而不改其白,竹可焚而不毀其節”的竹子來象征氣節;用色澤鮮艷、雍容華貴、國色天香的牡丹花來象征富貴。當然,高爾基《海燕》中海燕的象征意義要結合語境來分析。

(二)借助例文進行學習探究

對概念的掌握可以不求甚解,但對于教材中的經典例文,我們一定要深入研究。復習時不可丟掉課本,原因有三:其一,教材是最好的例子;其二,學生初識某種表現手法,多是通過教材中的例文習得的;其三,學生對教材中的文章非常熟悉,結合教材復習“表現手法”,往往事半功倍。比如,要復習“襯托”的表現手法,不妨深入研讀一下周敦頤的《愛蓮說》。作者為了突出蓮的品質,選用了牡丹和來作陪襯?!八懖菽局ǎ蓯壅呱蹀?,作者為什么單單選用這兩種花呢?這就要從牡丹花和的特征來考慮。牡丹因為花朵豐碩、花枝高大,顯得富麗堂皇,深得到眾人喜愛,寄托著人們對富貴的追求和向往,因此作者用牡丹來比喻追求富貴的人。而開在萬花凋謝后的深秋,一直在默默抗拒寒霜,悠悠釋放清香,因而作者用來比喻陶淵明這樣的隱士。牡丹、分別代表著兩種不同的人,作者用牡丹從反面襯托蓮的潔身自好,這是反襯;而從正面用來襯托蓮的君子風范,這是正襯。由此可見,課文才是學習表現手法的沃土,只有扎根這片沃土,才能收獲累累碩果。

(三)多加訓練,堅持不懈

從經典例文中我們得到了“表現手法”的初步印象,要想真正掌握還需要經常操練,多加運用。一是在平時的作文中要有意嘗試,在課后拓展練習中要多閱讀,多訓練。俗話說“熟能生巧”,見多了,練多了,就會在學生的腦海里生根發芽了。“動靜結合”是文學表達中常用的一種表現手法。提到“動靜結合”,學生就會聯想到“蟬噪林逾靜,鳥鳴山更幽”的以動襯靜;聯想到李白的詩句“遙看瀑布掛前川”中一個“掛”字化動為靜,神形畢現;聯想到筆下的“山舞銀蛇,原馳蠟象”。

總之,復習“表現手法”,如果從概念入手,往往得不償失,越學越糊涂;只有從例文入手,才能順應認知規律,即從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進而實現理性認識指導實踐的飛躍。以上淺見,來自筆者的教學實踐,未必完全正確,寫下來與大家共享,旨在共同促進語文教學。

參考文獻:

[1]課程教材研究所著.教師教學用書[M].人民教育出版社,2012.

[2]潘兆明.實用漢語修辭[M]. 北京大學出版社,2003.

篇7

一、認準時機,讓練習為教學服務

課堂練習的時間可以是上課開始階段,可以是課中,也可以在上課結束階段。不同時段的教學目標不同,教學內容不同,相應的課堂練習也就不同。設計課堂練習要認準時機,思考什么時候練習更恰當,使課堂教學與課堂練習不分離。

課前可先布置學生預習課文,課上初讀階段,安排檢查交流預習作業,客觀題用校對的方式;搜集資料、談感受等主觀題則可展開交流,評價并糾正修改預習作業。通過檢查交流預習作業,教師更清楚學生的學習起點,從而有針對性地展開教學。課中研讀階段,教師精心設計一些既能幫助學生更好地走進文本、習得文本語言,又能引發他們情感體驗,提升思維品質的練習。這一階段,可有意識地安排學生對文本進行批注,練習批注能讓學生潛心觸摸文本語言,積極地與文本展開對話,能讓學生的語言發展與思維、情感發展和諧共生。它是一種很實在的“教”“練”相融的課堂練習。

二、依托文本,讓練習萬變不離其文

什么樣的課文語言特色就設計什么樣的課堂練習。課堂練習設計應以課文語言特點為依據,與課文的語言情境相符,結合課文實際適當拓展。有的課文情深意濃,讀來令人蕩氣回腸,宜指導學生多角度地寫感受;有的課文語句優美,修辭運用典型,宜指導學生鑒賞、仿照句式表達;有的課文留有空白,想象空間大,可以指導學生展開想象?!耙劳形谋尽本褪且蠼處熌茏プ≌n文特點設計練習,以達到一課一得、舉一反三的效果。

課堂練習設計可謂頗具匠心。教師先讓學生用上這些連接詞說說圓明園輝煌的景觀,學到圓明園的毀滅部分,又智慧地引導學生在連接詞前加個“沒”字,在聲聲惋惜和痛恨之中,學生訴說著“圓明園沒有了……也沒有了……,圓明園沒有了……還沒有了……”。至此,對連接詞句式的學習并沒有結束。教師又出示關于圓明園的詩句、雨果的文章等等相關歷史資料、文字記載,拓展學生視野,激起學生對侵略者野蠻行徑的無比仇恨,采用教師引讀的形式,師生一起用上“沒有了……也沒有了……”等連接詞,對全篇課文進行創造性的朗讀,激發學生不忘國恥,增強振興中華的責任感和使命感,達到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和諧統一。

三、基于學情,讓練習輕松有效

我們設計課堂練習應全面了解學生,考慮學生語文學習的差異性,或抓住學生學習興奮點,激起練習期待;或放緩坡度,降低練習要求;或設計適合不同學生發展的多層次練習等。如教學一下《松鼠和松果》,課文教學目標之一是:“借助插圖、結合課文,能用‘……那么……那么……’句式說話?!闭n堂上,當學生說到去大森林摘松果很高興,因為“每個松果都那么香,那么可口”。一位教師安排了如下語言實踐練習,出示句子:“每個松果都那么香,那么可口?!痹僦饌€出示句式:

1.每只松鼠都那么( ),那么( )。

2.每棵松樹都那么( ),那么( )。

3.( )都那么( ),那么( )。

教師根據低段學生認知特點,放緩坡度,一步一步設計,先扶后放,逐層提高要求,學生學得扎實又有興趣,最終達成教學目標。

四、兼顧年段特點,讓練習更有系統

篇8

1、鉛灰色的天空中,烏云密布。鵝毛般的大雪紛紛揚揚的飄落下來,雪落在房子上,房子像是一個十里飄香的蛋糕店里造型精致的奶油蛋糕;雪落在樹上,大樹好像抽出了玉枝,開出了銀花;雪落在大地上,大地好像一張畫紙,小雞踩在上面,畫出了一幅“竹葉圖”,小貓路過這里,印出了幾朵“小梅花”。有趣極了!

2、花壇上,一片片枯葉落上面,雨后成了一碗碗甘甜的泉水。走在梧桐道上,一片片梧桐葉堆在地上,北風吹來,他們像一群調皮可愛的小人蹦蹦跳跳地跑到了大路上,北風也在我的衣服里躥來躥去。

3、窗外飛舞著雪花,像千百只蝴蝶似的撲向窗玻璃,在玻璃上調皮地撞一下,又翩翩地飛向一旁。

4、抬頭望去,深藍色的天空是那樣迷人??罩虚W爍著一顆顆明亮的小星星,它們越聚越多,好像在藍色的地毯上跳舞,又像眨著眼和我說話。?。∫雇硎悄菢拥纳衿妫铝羷偱郎蠘渖?,放出皎潔的光芒。夜,顯得十分幽靜。

5、下雪了,先是小朵小朵的雪花,柳絮般輕輕地飄揚;然后越下越大,一陣緊似一陣。

6、來到了山北的竹樹旁,只見它們毅然挺立在草地上,北風吹過,它們搖了搖頭,似乎不怕這冷冷的寒冬。

7、在俱樂部,更是人山人海,非常熱鬧。人們都穿著厚厚的棉衣,像棉花包似的。他(她)們伴隨著優美的音樂,進行晨練。

8、空中,晶瑩的雪花像輕盈的玉蝴蝶在翩翩起舞。

9、冬天大雪紛飛,小雪花像一個個小精靈一樣,蹦蹦跳跳的落了下來,給人們帶來了一絲絲寒意。雖然春姑娘已經迫不及待地想上崗了,但冬的使者--雪花卻好象特別留戀人間的美景,久久不肯離去。這不,今天就下了一場很大的雪。

10、冬天的早晨很美,不信,請看

11、一團團、一簇簇的雪飛落下來,仿佛無數扯碎了的棉花球從天空翻滾而下。

12、那雪花潔白如玉,它是天宮派下的小天將,還是月宮桂樹上落下的玉葉呢?雪花像美麗的玉色蝴蝶,似舞如醉;像吹落的蒲公英;似飄如飛;像天使賞贈的小白花兒;忽散忽聚,飄飄悠悠,輕輕盈盈,無愧是大地的杰作!只見眼前的雪花像蝴蝶一樣調皮,一會兒落在屋檐下,一會落在樹枝上,還不時飄在行人的臉上。

13、寒風“呼呼”地咆哮著,用它那粗大的手指,蠻橫地亂抓行人的頭發,針一般地刺著行人的肌膚。行人萬般無奈,只得將冬衣扣得嚴嚴實實的,把手揣在衣兜里,縮著脖子,疾步前行。而大路兩旁的松柏,卻精神抖擻地挺立著,傲迎風霜雨雪,激勵著人們勇敢地前進。

14、感謝欣賞本文,更多好詞好句請關注:跟雪有關的詩句 關于雪的傷感句子

15、雪,像一個頑皮的小孩和我們捉迷藏,有的一落下來就變成了水,讓我們找不到它,它卻在那里偷偷的笑。

16、早晨起來,我走到屋子外面,那風還在吹著,絲毫沒有減小的意思。這風大得簡直快要把我吹倒了,害得我連站都快站不住了。這時,我的穿戴簡直成了一個大胖子。雖然,我穿得那么多那么厚,可是,那風還是一股勁地往我的身子里面鉆。這時,我看到路上的行人全都拿出了各種抵御寒冷的武器,什么棉衣,棉大衣羽絨服圍巾帽子……可是,有一些人嘴里還在說:“冷死了,冷死了!”

17、我總覺得一個人呆在家里悶得出不上氣,便和我姥姥出門走走。

18、瞧,冬姑娘把準備了一年的禮物送給了我們。那潔白無暇的六角片宛如一個個墜入人間的精靈。它們那輕盈嬌小的身軀,再配上雪白的衣裳,好似一只只晶瑩的蝴蝶在空中飛舞。它們以鋪天蓋地之勢迅速籠罩了整個大地。一切都被染白了。

19、下雪了,一片片雪花從天上飄落下來,不一會兒,地上樹上房頂上都變成白色的了。

20、山上的雪被風吹著,像要埋蔽這傍山的小房似的。大樹號叫,風雪向小房遮蒙下來。一株山邊斜歪著的大樹,倒折下來。寒月怕被一切聲音撲碎似的,退縮到天邊去了!

21、風越來越大了,那朵小云變成了一片白色的濃云,慢慢地升了起來,擴大起來,漸漸遮滿了天空。下起小雪來了。陡然間,落起大塊的雪片來了。風嗚嗚地吼了起來,暴風雪來了。一霎時,暗黑的天空同雪海打成了一片,一切都看不見了。

22、這就是校園的冬天,美麗而清靜的冬天。

23、秋天一過,就是冬天了。冬天是四季中最冷的季節。

24、我認出,那些雪地上凌亂閃爍的腳印,是詩;而被踩得黯淡板結的路,是散文。落在樹上的雪,不是嫁接,而是塑造。披上雪紗的世界,終于出現了輪廓。

25、雪,是從遙遠的國度飛來的白色精靈?是天使翅膀上落下來的白絨毛?還是嚴冬特意為大地準備的白被子?是的,雪,像蘆花;像棉絮;像蒲公英那帶絨毛的種子。她飄飄灑灑,她紛紛揚揚,她婀娜多姿……

26、雪,像柳絮一般的雪,像蘆花一般的雪,像蒲公英一般的雪在空中舞,在隨風飛。

27、潔白的雪,我愛你,我愛你的純潔。你把大地裝飾得一片銀白,你把大地打扮得多么美麗。

28、雪,蓋滿了屋頂,馬路,壓斷了樹枝,隱沒了種種物體的外表,阻塞了道路與交通,漫天飛舞的雪片,使天地溶成了白色的一體。

29、黃昏的雪,深切切的,好象有千絲萬縷的情緒似的,又像海水一般洶涌,能夠淹沒一切,還有一絲揭開藏頭露尾般的裸露感。雪花形態萬千晶瑩透亮,好象出征的戰士,披著銀色的盔甲,又像是一片片白色的戰帆在遠航……

30、窗外的雪,不停地落在我的紙上,我突然感到了生命的虛度。春花秋月,沒有使我止步,這場雪卻使我迷路了。我相信,天使的羽翼就隱在雪中,用科學的顯微鏡只能探到一片虛無。肉質的眼雪地跋涉過久,會導致雪盲,只有暫回紅泥火爐的小屋,溫上一壺酒。

31、樹上披上了一件白色的紗衣,地上像鋪上了一層厚厚的白棉被。大地變成了粉裝玉砌的世界。??!真美啊!我陶醉在這銀裝素裹的世界里!雪后我迫不及待的跑出家門觀看那美麗的雪景。踏著軟綿綿的積雪,聽見腳下發出咯吱咯吱的聲響。我跑到雪堆前,我用手捧起一把干凈的雪,用舌頭舔了一下,嘗一嘗這純潔的雪,有一股獨特的清香和寒氣在我的舌頭上涌出。

32、不過,最能讓人們在家中就能最先感覺到冬的氣息的是窗戶上的冰花,有的像森林,富有神秘感;有的像小溪,仿佛在靜靜流淌;有的像圣誕老人,好像來給人們送禮物…冬姑娘真是心靈手巧啊

33、雪已經下了一個星期了。我們可以說是到了世界末日。偶爾向平原一看,它使我們的心都冰透了,那整個一片白茫茫的地方,全體是白的,凍結了的,并且像漆一樣地發光。我們可以說是上帝包好了地球,預備送它回洪荒世界里去。我告訴你:那情景真很凄慘。

34、冬天還沒有到,可是天氣已經冷得不行了。狂風吹得樹木東搖西擺,最低溫度已經降到零下了。晚上我睡在床上,聽見外面的風呼呼地吹,好像老虎在怒吼。狂風吹得我家的窗戶發出了“砰砰砰”的響聲,害得那些老年人睡覺都成了問題。那響聲響得還把熟睡的人都能夠吵醒。我也久久不能夠入睡,靜靜地聽著那考老虎怒吼一樣的風聲……過了很久很久,我才迷迷糊糊地睡著了。

35、初下雪時,往往雪片并不大,也不太密,如柳絮隨風輕飄,隨著風越吹越猛,雪越下越密,雪花也越來越大,像織成了一面白網,丈把遠就什么也看不見了。

36、出了門,我不禁得吸了一口雨后的空氣,這空氣是那樣的清新。我只見上星期開得爛漫的棘樹花被寒風嚇得落了下來,小區的野玫瑰的刺也不像以前那樣結實了,一按刺,它就掉了下來,粉紅色的花瓣也紛紛落下來。

37、雪,給我們帶來了無窮的樂趣,白茫茫的雪,代表了冬季的來臨,它是紛紛揚揚、飄飄灑灑、晶瑩透亮的六角形,給我們帶來了快樂。它還可以除去空氣里的細菌,是空氣的清新劑。雪,你是個潔白無暇的使者!

38、冬天還沒有到來就已經這么冷了,要是冬天真的來了就不知道還要怎么冷呢!可能要把人都給凍僵了

39、冬天,大雪紛飛。人們好象來到了一個幽雅恬靜的境界,來到了一個晶瑩透剔的童話般的世界。松的那清香,白雪的那冰香,給人一種涼瑩瑩的撫慰。一切都在過濾,一切都在升華,連我的心靈也在凈化,變得純潔而又美好。

40、雪后,那綿綿的白雪裝飾著世界,瓊枝玉葉,粉裝玉砌,皓然一色,真是一派瑞雪豐年的喜人景象。

41、當小雪花飄飄悠悠地落在地上,仿佛給大地蓋上了毛毯;落在房屋上,想給房子披上了棉衣;它落在大樹上時,想給樹穿上了銀裝;它落在汽車上,像一層層白奶油。這情景沁人心脾,令人陶醉!四周白茫茫一片,銀裝素裹,真是美不勝收啊!

42、春天的早晨是溫馨的,夏天的早晨是熱烈的,秋天的早晨是寧靜的,那么冬天呢

43、旭日東升,灰蒙蒙的霧似在不停地滾動,我在操場上隱隱約約地看見了人頭:一個兩個三個……操場上逐漸熱鬧起來。瞧,那邊走來了一位老教師,幾個少先隊員正在向他行隊禮,老教師笑容滿面地點頭微笑……

44、晶瑩的小雪花落在我的手掌心上,看上去是透明的,慢慢地,它融化了。

45、不知不覺中,我已站在我們家大門前,我還是看著冬天美麗的景色,遲遲不回……

46、落光了葉子的柳樹上,掛滿了毛茸茸、亮晶晶的銀條兒;冬夏常青的松樹和柏樹,堆滿了蓬松松、沉甸甸的雪球。

47、雪,在下著,飄飄揚揚地從天上落下,落到屋頂上,落到地上,很輕盈,如小貓的腳步一般。雪中,有幾塊晶瑩的冰塊,在閃閃發光。樹,被雪穿上了衣服,白帽子,白棉襖,白圍巾,好一個純白天地。

48、每天早晨推開門出去時,刺骨的寒風呼呼地吹著,不時地向我襲來。并且,偶爾會有頑皮的小雪花紛紛揚揚地落下來,就像跳舞一樣。六角形的雪花各式各樣:有的像銀針,有的像落葉,還有的像碎紙片…煞是好看。落在地上,仿佛給大地鋪上了厚厚的毛毯;落在樹上,像穿上了銀裝;落在汽車上,就像剛剛出爐的新鮮奶油蛋糕。這美麗的雪景使人們沉浸在清新的空氣里。到處銀裝素裹,美不勝收。

49、房子變白了大樹變白了大地也變白了。房子上積了厚厚的一層雪,房頂有平的有尖的還有圓的。大樹穿上了潔白的衣裳,挺立在道路的兩旁,像一個個軍人。遠遠望去,大地鋪上了潔白的地毯,穿著各色服裝的人們走在上面,就像給地毯繡上了美麗的花。

50、街上的商店已陸陸續續地開門了。我顧不得去欣賞琳瑯滿目的商品,也顧不得去品嘗那令人垂涎三尺的食品,加快腳步,到學校去尋找冬天的早晨。

51、雪花漫天卷地落下來,猶如鵝毛一般,紛紛揚揚。輕輕地輕輕地落在房頂上,落在草地上,落在山峰上。一會兒,大地一片雪白,好象整個世界都是銀白色的,閃閃發光。雪落在地上,那么純潔,那么晶瑩,真使人不忍心踩上去。

52、傍晚,大-片大-片的雪花,從昏暗的天空中紛紛揚地飄落下來。霎時間,山川、田野、村莊,全都籠罩在白蒙蒙的大雪之中。

53、在576車站旁的幾株柏樹仍然毫不畏懼地挺立著,它們是那樣的堅固挺拔。校門旁擺了幾株,似乎給冷清的校園添加了幾分活力。

54、她又仿佛是一位穿著潔白的衣裙的仙女,她的裙袂所到之處,雪原靜若處子,雪峰冷峻而挺拔,玉樹瓊花怒放,而空氣卻顯得特別的溫柔。在她溫柔的撫慰下,所有的躁動都開始安靜下來了,大地靜謐而安祥,就像一個在母親懷里睡熟的嬰兒。在這個銀妝素裹的世界里,這片耀眼的潔白使天空也黯然失色。在這片寧靜的潔白里,我們還能有什么浮躁的心事放不下呢?

55、送走了五谷豐登的秋天,雪花飛舞的冬天終于來臨了。

56、空中飄著雪花,小小的白羽毛,又像吹落的梨花瓣,零零落落。

57、雪,它是冬爺爺的送給人們的禮物,它像白色的天使那樣潔白無暇,它是美的化身,從天空中紛紛揚揚的落下,又像一只只小蝴蝶在空中飛舞。

58、一夜大雪,城市的房頂上積起了一層厚雪,站在高樓的平頂上望出去,就像連綿起伏的雪山。

59、天剛見明,我背著書包,徒步走在上學路上。天和地的界限是那么朦朧:山是白的,天是白的,水上也飄著白霧。我想摸摸這奇怪的霧,可它像個調皮的孩子,一會兒逃向東,一會兒逃向西……

60、冬泳的人,可曾想到用雪的光焰沐?。【К撻W爍的土地喲,我是走向我的來世,還是回到我的前生 我時常冥想著這場雪的邊緣,那黑白相間,為一切征程劃定的界限。

61、冬天,非常寒冷。說實話,我不希望它來臨,可是它來臨時,我卻有異樣的感覺。啊,我愛冬天,因為,冬天“疾風知勁草”,我愛它的品格

62、人工湖結上了一層很厚的冰,一些調皮的小同學在湖上嬉戲打鬧,從湖面上不時地傳來陣陣歡聲笑語?!?/p>

63、數九寒月,她化身成無數飛舞著的雪花,邁著優雅的步伐一步一步一點點的降落在世界的角落,那仿若永恒不老的松樹也被它的晶瑩所打動披上了一層層的銀白,那地上白胖胖的雪人,疑惑地睜著它的小眼睛盯著樹梢上那在陽光的照耀下閃著光的冰花,整個世界仿若進入了無聲的世界,因為誰也不愿打破這如此神圣的時刻,是冬天啊!這如此令人癡迷的冬天!

64、校園里的水池旁幾位小朋友正繞著水池嬉戲著,老人們三個一群兩個一伙坐在水池旁談天說地談古論今。水波在蕩漾著,映著四周的燈顯得波光粼粼。

65、看!多美的小雪花?。∫婚_始零零落落,小小的,又輕又柔,仿佛那高貴的白天鵝輕輕抖動著翅膀,一片片絨毛飄飄悠悠地落了下來。接著小雪花慢慢變大,變厚了,變得密密麻麻,仿佛月宮里的吳剛用力地搖動著玉樹瓊花,那潔白無暇的花瓣紛紛飛落下來。最后,雪越下越大了,雪花們在半空中你拉我扯,你抱住我,我緊擁你,一團團,一簇簇,仿佛無數扯碎了的棉絮從天空翻滾而下。

66、雪花很白很白,白得那么純潔。它們把大地變得也很純潔很美麗。我有種這樣的感覺:經典語句 傷感的句子 雪不僅僅使萬物變得純潔,也使人們的心靈變得像它一樣美麗純潔。

67、雪終于停了,茫茫的田野一片雪白,房舍、群山披上了銀裝。

68、抬頭看天空,雪花們正在空中翩翩起舞。我踩在雪地上,一個人置身于這一片白茫茫的景象當中,仿佛來到了天堂,腳下是軟軟的白云,身邊是可愛而純潔的小精靈。我用我在學校學的舞蹈跟這些小精靈們跳起了舞。

69、雪已落了兩天,上午剛停止,強烈的冰凍凝固了無限大的積雪面。在雪底下,二百四十個礦村偃臥著,仿佛已經消失了。沒有火的房子,和路上的石塊一樣冷,不能融解屋瓦上的厚層的雪。在白色的平原里,這只是一堆白礦石,看來很像死了的村莊,罩上它的殮尸布。

70、黃昏的雪,深切切的,好象有千絲萬縷的情緒似的,又像海水一般洶涌,能夠淹沒一切,還有一絲揭開藏頭露尾般的裸露感。雪花形態萬千晶瑩透亮,好象出征的戰士,披著銀色的盔甲,又像是一片片白色的戰帆在遠航……

71、冬天到了,寒流也來了,鵝毛般的大雪漫天飛舞,整個世界穿上了白色的外衣。

72、一年有四個季節,每個季節都有不同的景色,而我最喜歡冬天下雪時的壯麗景色。冬天,大雪紛飛人們好象來到了一個幽雅恬靜的境界,來到了一個晶瑩透剔的童話般的世界。松的那清香,白雪的那冰香,給人一種涼瑩瑩的撫慰。一切都在過濾,一切都在升華,連我的心靈也在凈化,變得純潔而又美好。

73、公路旁、人行道上的積雪已經融化,只有背陽的屋頂上還留有殘雪,就像戴著頂白色的小帽子。

74、外面靜悄悄的,仿佛只有雪花在輕輕飄落,在上演著一場好戲,真像是一個粉妝玉砌的銀色王國。馬路上像鋪上了一層厚厚的地毯,踩上去發出“咯吱咯吱”的聲音,留下一串深深的腳印。冰雪覆蓋的世界分外妖嬈。

篇9

關鍵詞:《紅樓夢》 黛玉 寶釵 湘云 動物

《紅樓夢》是作者理想中的女兒國,作品中的女性形象個性鮮明、生動傳神,而最為一般讀者所喜愛和熟知的,莫過于黛玉、寶釵和湘云三者了,作者對這三個主要的人物形象進行了深入而細致的刻畫。本文將選取與黛釵云有關的一些動物來進行人物分析,這些動物或是人物性格、情感的側面反映,或是人物最終命運、小說真實結局的間接揭示,寄寓了作者對這三個人物的主觀傾向和情感投射。

一.黛玉之鸚哥

說到《紅樓夢》中的動物,讀者最熟悉的應是瀟湘館里的那只聰慧機敏的鸚哥兒,在作者的筆下,鸚鵡是黛玉的知音,見黛玉來了,便嘎地一聲撲下來,若不是親近黛玉便也不會如此;它“長嘆一聲,竟大似林黛玉素日吁嗟音韻”[1],這只頗有些靈氣的會學舌的鸚鵡,經作者的塑造似乎帶上了些許林黛玉的影子。鸚鵡與黛玉嬉鬧,背出了“一朝春盡紅顏老,花落人亡兩不知”[2],似是日常生活的橋段,脂硯齋評道:“哭成的句子,到今日聽了竟作一場笑話?!丙W鵡能背《葬花吟》,恰好印證了吟誦這些“哭成的句子”已成為黛玉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作者妙筆生花,一場鸚鵡學舌的嬉鬧場面,硬生生地入一段《葬花吟》的悲音,讓人頓生涼意。黛玉葬花時的悲吟絕唱似乎不足以將她凄涼的身世和孤苦的內心感受完全表現出來,作者幾次三番地借鸚鵡學舌強調黛玉自作的讖語,當然不會是閑來之筆了。

這只鸚哥兒不僅僅獨特在“口出奇語”上,還因為偌大的榮寧二府,卻只有黛玉身邊有這么一只本該深受富貴人家女眷喜愛的鸚哥,若說作者只是將這只鸚哥作為一個道具,恐怕是無法解釋這種巧合的。實際上,鸚鵡在古典文學中代表了一個比較特定的意象,作者正是抓住了這個意象,才讓讀者感覺到黛玉和鸚鵡二者的形象結合得十分和諧融洽。

在外觀上,鸚鵡羽毛美麗,聰慧巧言,高出凡鳥,常被富家購置貯于金籠陪伴深閨女眷以解寂寞。相較于其他鳥類,鸚鵡這個意象恰到好處地比擬出了閨閣女性美麗聰慧但處境孤寂困窘的情態。賈府就是這樣一個無形的、巨大的、令人窒息的黃金囚籠,黛玉拋父進京的同時,何嘗不是拋棄了后半生的自由,一入“賈府”深似海?憑他賈府如何錦衣玉食,大觀園如何鶯歌燕舞,賈母如何把她當親孫女一樣疼愛,黛玉始終“步步留心,時時在意,不肯輕易多說一句話,多行一步路,唯恐被人恥笑了他去”。試想黛玉從前養在閨中,父母是當男孩兒看的,她必定天真、淘氣又活潑,其本性就是熱愛自由、不喜束縛的,何以一進了賈府就如履薄冰,甚至才住下沒多久就悲吟出“一年三百六十日,風刀霜劍嚴相逼”這樣令人深感震顫的內心剖白呢?賈府這樣一個畸形的、富麗堂皇的樊籠,正在一點一點地吞噬黛玉的人生自由和人生理想,然而除了被迫繼續留在賈府,家破人亡的黛玉別無選擇,她就像一只家養的鸚哥,即使還給它一片藍天,她也只能茫然無措地找不到方向。

另一方面,鸚鵡毛羽美麗,性慧能言,黛玉態度風流,能言善辯。人們喜愛鸚鵡,除卻它毛羽色彩鮮亮外,主要是憐愛其靈巧善言的獨特本領。然而人終究是活在不同于動物世界的復雜的人情世故里,過于能言善辯、伶牙俐齒,處處得理不饒人,愛鉆牛角尖都是十分容易遭忌恨的,單純的黛玉就輸在這點。最愛直言直語的湘云毫不客氣地批評她“專挑別人的不是”,“見一個打趣一個”,丫頭小紅說“嘴又愛刻薄別人,心里又細”,李嬤嬤也說“真真這林姐兒,說出話來比刀子還尖”,黛玉卓越的口才和聰敏機靈實為讀者有目共睹的。

二.寶釵之蝴蝶

《紅樓夢》為我們展現了一幅幅唯美生動的畫面,讓人目不暇接,“寶黛共讀《西廂記》”,畫面溫情脈脈、愛意綿綿,而“寶釵撲蝶”卻因寶釵難得的活潑使畫面令有一番風味。說“難得的活潑”是相比寶釵平時在眾人面前“罕言寡語”“安分隨時”的性格特點而言的,然而獨處之時她就將骨子里久久壓抑的熱情全部釋放了出來,“向袖中取出扇子來,向地下來撲”,“躡手躡腳”,“香汗淋漓,細細”,在平日社交場合,我們是絕不會見到如此有失體統的寶釵的,絕大多數時候,她都是小心翼翼的奉行“守拙”、“藏愚”的人生哲學。再者,借周瑞家的一問,作者和盤托出有深刻寓意的“冷香丸”,寶釵吃藥的原因是為了抑制“從胎里帶來的一股熱毒”!可以看出,寶釵的天性實際上也是熱情的,但后天卻不畏艱辛地配制制作過程極其繁復的“冷香丸”,每當病發時堅持服用,為的就是將這份天生的熱情強制性地打壓下去,最終才鍛煉成理智淡漠的“冷美人”形象。不過,仔細研讀“寶釵撲蝶”的情景,我們能感受到盡管是在盡情揮灑本性的時刻,寶釵的內心也是復雜的。且看這蝴蝶,它們是在寶釵看到寶玉走進瀟湘館于是轉身離開的時候被瞧見的,作者強調嬉戲的是“一雙”“玉色”的蝴蝶,似乎無意之中也在暗示在寶釵眼中,寶黛二人的親密關系就如這一對蝴蝶一樣。瀟湘館里寶黛二人不便打擾,少不得就撲起這對仿佛故意嘲弄自己的蝴蝶起來。然而作者在此處筆鋒一轉,讓蝴蝶將寶釵帶到滴翠亭上,旁人出現了,寶釵立即收斂起熱情奔放的本性,又換上一副封建淑女的面具。小紅和墜兒關于男女私情的竊竊私語恰好又在寶釵幾乎被雙蝶激怒的時刻傳入寶釵耳中,難免會引起寶釵的不滿:“難怪從古至今那些奸狗盜的人,心機都不錯?!比欢约汉螄L片刻忘記過“金玉良緣”,卻硬要將丫鬟的戀情歸入“奸狗盜”之流,這一點深刻地反映出寶釵遭封建禮教的毒害之深,在封建等級觀上,寶釵更是刻薄而冷漠無情的。這還不是矛盾最為突出的一刻,戲劇性的突變發生在下一秒,寶釵生怕“躲不及”為自己惹來“沒趣”,于是急中生智來了一手“金蟬脫殼”之計,在我們看來嫁禍于林黛玉這一手對寶釵來說似乎十分的得心應手、輕車熟路,她的本意是為嫁禍黛玉還是救自己脫身,我們難以妄下斷論,但至少能從她“自然天成”的手法中感嘆這位年僅十五歲少女的城府之深,在人事紛繁的現實社交中寶釵亦能如魚得水、隨機應變?!斑@樣看來,作者在這里安排這對蝴蝶是大有深意的,蝴蝶觸動了寶釵隱藏在心中的情愫,便自然而然地出現了追趕蝴蝶的這一情節,追趕到滴翠亭上,使得寶釵偷聽到了別人的男女私情,通過情節的突變,又順理成章地引出了寶釵嫁禍黛玉的機變,因此,蝴蝶是情節發展上不可或缺的一環。”[3]

三.湘云之仙鶴

說到仙鶴,讀者最容易聯想到的就是怡紅院中那幾只高貴優雅的仙鶴,第二十六回《蜂腰橋設言傳心事 瀟湘館春困發幽情》中,借賈蕓的眼睛第一次將仙鶴呈現出來,“那邊有兩只仙鶴在松樹下剔翎”,另一次是三十六回中,寶姐姐午間獨自往怡紅院來,看見“一并連兩只仙鶴在芭蕉下都睡著了”,只需這兩幅栩栩如生的畫面,寶玉對仙鶴的喜愛和贊賞都明晰了。不僅僅是寶玉,作品中暗示的湘云與仙鶴的微妙關系似乎更勝于寶玉,而且作者借仙鶴襯托湘云的意圖似乎比寶玉更加明顯,描寫方式也更加多樣化。

蘆雪庵眾芳齊聚聯詩,熱鬧非常,作者逐一描繪了這些美麗少女的穿著打扮,除了家境貧窘的邢岫煙較為樸素之外,個個都是明艷非常,但美人之中最為獨特的卻是湘云,作者用“鶴勢螂形”這樣一個險詞來形容她。這樣一個男性化傾向顯著的詞語似乎是為湘云量身定制的,既不同于林妹妹的“弱柳扶風”,也有別于寶姐姐的“肌骨瑩潤”,雖說男性化,但卻恰到好處地表現出了湘云樂觀、瀟灑、豁達的強大氣場,脂批贊道:“今四字無出處,卻寫盡矣。”

除了外形氣質的相似之外,湘云也常常別出心裁地將仙鶴納入自己的精神生活中。在第五十四回《史太君破陳腐舊套 王熙鳳效戲彩斑衣》眾芳聯詩的場景中,愛說愛笑、大大咧咧的湘云咕噥了一句新穎獨特的妙句:“石樓閑睡鶴?!边@讓人不自覺地將她的詩句與她著名的“醉眠芍藥P”的場景聯系在一起,自由閑適而睡的是仙鶴,亦是湘云。不少人提出,湘云有魏晉時期文人的風骨,我認為用這種觀點評價湘云是極其恰當的,而湘云對仙鶴的喜愛更印證了這一點。最早《詩經》中寫到仙鶴的叫聲“鶴鳴于九皋,聲聞于野”,我們可以體會到仙鶴的叫聲高亢有力,一般鳥類不能望其項背。西晉文學家陸機為成都王司馬穎所誅,臨死前仍遺憾地喟嘆道:“今日欲聞華亭鶴唳,不可復得?!逼涞荜懺频摹而Q鶴詩序》中也有“鳴鶴,美君子也”這樣對仙鶴極高的贊譽。這些都能看出古代文人以仙鶴非凡的叫聲喻君子超凡出眾才華的情感傾向?!都t樓夢》中的十二釵多為溫文爾雅的標準封建淑女形象,雖然王熙鳳基本也以獨特的笑的形象示人,但她的笑參雜太多的趨利赴勢和逢場作戲,因此只有史湘云單純豪放的笑聲才能真正與鶴鳴相提并論。在作者筆下,湘云是個機靈聰慧的才女,雖然不能在每次聯詩詠物時都獨占鰲頭,但她的才氣決不在釵黛二人之下。詠白海棠時湘云來晚了,在釵黛二人都已做出絕佳詩作的情況下,她一揮而就地寫了兩首,而且贏得了眾人的肯定,毫無疑義地摘得桂冠。不僅在這種正式的詩詞對壘上,湘云能與釵黛二人匹敵,即便是酒令、牙牌令和燈謎游戲這樣的大眾娛樂項目上,湘云的聰慧機智也是盡顯無遺的。

仙鶴潔白的羽毛象征著純潔和正直的品質。湘云的單純和正直表現在太多的方面,當得知邢岫煙受欺負,窮困到靠當棉衣過生活時,湘云第一個跳出來,立馬要為邢岫煙挺身而出“抱不平”,想方設法要使這個與自己毫無血緣關系的女子逃出困苦艱辛的生活,作者此時刻意安排釵黛二人與之進行對比,更明顯地襯托出這位豪門千金正義善良的品行。“潔白的鶴給人一種長在沼澤卻能出淤泥而不染的高潔品質,湘云亦如此,在封建君主專制已達到頂峰的大氣候中,她沒有像眾多被封建思想和道德毒害的女子那樣矯揉造作,而是勇敢地想要擺脫污濁現實的泥淖,做真實的自己,追求真正高尚的人格。”[4]第四十九回《琉璃世界白雪紅梅 脂粉香娃割腥啖膻》中大嚼鹿肉的場景真真是大觀園生活的一大奇觀,雖是“脂粉香娃割腥啖膻”,實際上只有湘云和寶玉是吃得最爽快的,對于寶釵黛玉一干人不僅不熱情加入反還打趣她的行為,湘云冷笑道:“你知道什么!‘是真名士自風流’,你們都是假清高,最可厭的?!睂氣O平日守拙藏愚,聰明的湘云并非不知道,但她卻將黛玉也一并歸入“假清高”的“可厭”圈子之中了,可見得湘云人生追求的境界之高之純。

另外,“仙鶴生活在遠離喧囂的沼澤深谷,很少成群結隊,一般單獨或結一兩個同伴生活,文學作品中的鶴更加具備這種孤獨的品質,它們昭示的是君子重視與志同道合的人的精神交流。”[5]作品中湘云的交往對象是有一個逐漸轉移的過程的,起初來到大觀園,湘云最為敬重的是寶釵,在第二十回《王熙鳳正言彈妒意 林黛玉俏語謔嬌音》中,黛玉打趣她“咬舌子”的毛病時,湘云毫不客氣地拿出寶釵來堵黛玉的嘴,“你敢挑寶姐姐的短處,就算你是好的。我算不如你,他怎么不及你呢”,足以見得她對寶釵的贊賞之情,然而相處時間久了,湘云逐漸近黛而遠釵,尤為明顯的是中秋聯詩時湘云對此二人的態度有了極大轉變,她責怪寶釵不守約,“可恨寶姐姐,姊妹天天說親道熱……到今日便棄了咱們,自己賞月去了”,對黛玉卻貼心關切,“何況你又多病,還不自己保養”,說到不順心的話生怕又勾起黛玉的傷感之情,連忙勸慰她?!昂炼生Q影,冷月葬花魂”, 如此默契和諧的巔峰之作正折射出湘云和黛玉心靈相交的情誼和惺惺相惜的感嘆?!皬南嬖茖︹O黛二人態度的大轉變中,我們亦能看到她擇友的標準,知音難覓,湘云在長久的相處中,逐漸感受到黛玉和自己一樣有著高遠的理想和情操,然而在冷酷的、以功利態度進行交往的現實社會中,她們二人必然會陷入“曲高和寡”的尷尬境地,”[6]如此看來,“寒塘渡鶴影,冷月葬花魂”恰恰暗示了二人此時孤苦無依的身世和最終寂寥凄涼的結局。

《紅樓夢》中與黛釵云有關的動物的描寫刻畫對表現人物性格、推動情節發展的作用是十分重大的,每個動物既是一個單獨的個體,體現或映射了這些人物的性格特點或人生遭際,更深層面上,這些動物又與整體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包含在整個情節發展的大方向和人物性格走向的大趨勢中。總之,《紅樓夢》的動物描寫精煉而獨到,為作品增添了無限蓬勃的生機,也為讀者探秘黛釵云三人的性格和命運提供了寶貴的資源。

注 釋

[1]曹雪芹著,脂硯齋評.《紅樓夢脂匯本》.長沙:岳麓書社,2011:360

[2]本文原本及脂評摘抄出處皆同1

[3]劉淑榮,李元佑.《“追隨小蝶過墻來”――寶釵“戲蝶”一解》.紅樓夢學刊.1985年,第三輯:43

[4]劉永良.《史湘云的名士風度及其深層蘊涵》.內蒙古民族大學學報.2005年,第五期:15

[5]黃柳媚.《白鶴意象及其象征意義的發生》.現代語文.2007,0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