勵志短篇文章范文

時間:2023-04-01 05:10:42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勵志短篇文章,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勵志短篇文章

篇1

【關鍵詞】小學語文;課堂教學;創新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A

一、創新是語文的源動力

在我國,從小學至高中,語、數、英三大科目都是學生的必修科目。而語文不同于數學的死板,也不同于英語的陌生,它最大的特點就是能夠給人在熟悉的環境中創造一種感性的思維模式。因此,創新應該是語文課堂本應具備的特點。但是很多老師并沒有將創新融入課堂教學,而是將富有感情的課文講解得很死板。同時,由于語文就是關于文學的科目,因此很容易使得學生對于語文課堂失去了學習興趣,更提不上能夠真正地感受語文所帶來的樂趣。語文本應能夠在很大的程度上加強學生的基本能力和思維,但由于學生對于語文課堂失去興趣,致使他們的綜合能力素養并沒有真正地得到提高。

因此,語文老師如何能夠真正地將創新和趣味融入語文課堂教學,這對于提高語文課堂教學質量有著重要的意義。

二、如何提升小學語文課堂教學質量

(一)課前需備課

備好課是上好課的前提,課前備課是準備一堂課的基礎,教師必須認真而充分地備課,才會有精彩課堂的呈現。有一些老師尤其是年輕老師,很容易忽略課前備課這一關鍵環節。然而老師在課前的充分備課對于上課的效率有著極大的影響。老師只有認真備課后,確定文章的重點方面,才能夠在教學過程中有的放矢、泰然自若,下面以蘇教版小學語文第七冊為例作簡要分析。

分析:在蘇教版小學語文第七冊第二課《但愿人長久》中,雖然這篇詞曲老師已經熟悉于心,但是老師也應該在課前預習課文。充分把握文章所要體現的內涵和意義,做好教學設計。例如,為何蘇軾要寫這首詞曲?因為老師面對的是一群稚嫩的小學生,因此老師應該摒棄華麗的辭藻,盡量在課上向學生使用簡潔明了的詞闡述課文,引導學生進入課文。只有這樣充分備好課,換位思考,老師才能夠在課上輕松面對學生的問答。因為小學生往往很羨慕擁有淵博知識的人,而老師是他們的啟蒙者,老師在課上的一切表現都是學生學習的模范。因此,充分備課是提升小學語文課堂教學質量的首要條件[1]。

(二)創造課堂情境,情景交融

我國小語專家崔巒老師曾經說過:“在小學的閱讀教學中,對于景美、情深的課文,教師要重視創設情境,使學生自然而然地入情入境,陶冶學生的性情?!眲撛烨榫?,是提升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關鍵所在。課改前,舊教育的老師們通常只注重理論知識,并沒有真正地將感情融入到課堂教學當中。課改后,由于新課程的理念要求老師要在課堂上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因此,如何在課堂中提起學生們對語文的興趣,也是老師們重點解決的問題。以蘇教版小學語文第七冊為例題作簡要分析。

分析:在蘇教版小學語文第七冊第六課《徐悲鴻勵志學畫》中,因為小學生的注意力往往容易分散,因此老師需要通過一些學生們感興趣的事情來使得學生集中注意力。只有讓學生在五分鐘內覺得這堂課是有趣的課,才可以保證接下來的三十五分鐘是有高效率的課程。因此,老師可以讓學生們編演關于這篇文章的短篇話劇,讓學生們真正融入到這篇文章中來。又或者,老師可以在課前給學生分好小組,每個小組分別代表著課文中的人物,讓學生對課文中的人物感同身受以后,才能加深學生對這篇文章、人物以及文章所要表達的含義的印象。讓學生走入課文中,給學生多一點探討的機會,激發他們主動求知的欲望。

(三)調動課堂氛圍

托爾斯泰曾經說過:“成功的教學需要的不是強制,而是激發學生的興趣?!迸d趣是最好的老師,興趣是學生學習語文的巨大動力,是促進學生主動學習的精神力量。由于在傳統的課堂中,語文課都是比較沉悶、木訥的,因此很難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那么老師應該如何營造一種自主、輕松的課堂氛圍呢?

分析:在蘇教版小學語文第七冊第十九課《誠實與信任》中,老師可以通過改編課文末尾兩個主人公的對話(比如改編成反例),讓學生想象應該如何編寫,從而讓嚴肅的課堂氛圍變得輕松有趣,使得學生們樂于學習,主動學習。而后再通過對反例的說明,讓學生參與到老師的講課過程中。由于提問題比解決問題更能讓人感到有趣,因此,老師可以讓學生充分想象,鼓勵其大膽發言。語文課堂將會由以前老師機械式的傳授知識變為老師引導、學生主動探索。這樣可以啟發學生邊讀邊問的學習態度,在創造性的學習過程中主動去探索、掌握知識[2]。

三、結束語

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教學質量并不是一時之事,而是應該要持之以恒。老師應通過對學生的心態做出進一步了解,換位思考學生需要的是怎樣的課堂,這是每個老師都應該考慮的問題。在教學過程當中,老師應該不斷地用新穎的教學方法引導學生學習,例如通過反問、猜測、甚至改編原文的手段,讓學生對課文能夠進一步的思考。

無論是任何科目的教學,都應該以課本為基礎,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選以有效的課程教學方法進行教學活動,才能夠真正地提高課堂質量。筆者認為,興趣是學生學習的最大內驅力,而創新和感性是語文的原始特點。老師應該抓住這兩點,積極探索如何開展教學活動才能夠更好地發掘學生對學習的熱情,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主動性。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