羋月與秦始皇的關系范文
時間:2023-04-09 14:28:06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羋月與秦始皇的關系,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秦東陵之名,始見于《漢書蕭何傳》,但在《史記秦本紀》《秦始皇本紀》中,則稱“芷陽”。根據《史記》記載,明確葬于秦東陵的有:昭襄王、莊襄王、悼太子、宣太后、孝文王、帝太后等六人。
疑似宣太后陵園內有個“中”形墓
秦東陵為秦始皇的祖墳,共發現了四個陵園,考古專家經過調查推測:秦東陵一號陵園兩座“亞”字形大墓可能為秦昭襄王(秦始皇的曾祖父嬴稷,宣太后之子)和其王后的合葬陵園,南側大墓可能為昭襄王之陵,北側大墓可能為昭襄王之王后陵;二號陵園可能為悼太子(即秦國的太子悼,是昭襄王的太子,在魏國做人質時死去)之墓,另外三座“甲”字形大墓可能為太子嬪妃之墓;三號陵園“中”字形大墓可能為唐太后(昭襄王的妾室唐八子,即孝文王之母)的陵墓所在;四號陵園中的“亞”字形大墓,可能為宣太后(昭襄王之母)。
陜西省考古研究院在2014年,主要是對四號陵園勘探發現的建筑遺址與附葬坑進行考古發掘。他們在四號陵園東南部一“中”字形墓葬的東墓道南側,發現一座長方形附葬坑,該附葬坑疑似一車馬坑,目前考古專家才開始進行清理發掘,在該墓葬南側,考古專家發現一處殘存平面呈“凹”字形的建筑遺址。
根據勘探資料,“凹”字形建筑遺址東西長55米、南北寬40.5米,夯筑墻體寬4.8米,總面積達2230平方米。在對建筑遺址部分試掘中,出土了不少瓦片堆積與瓦當遺存,瓦片可見的有外繩紋、內麻點紋的板瓦、筒瓦等秦國、秦文化遺存,又有少量外繩紋、內布紋筒瓦這種三晉地區文化因素的遺存,瓦當有四面分割的鹿紋、四葉紋、云紋等。
建筑遺址的發掘是2014年度秦東陵考古的一個重要收獲,該建筑遺址現存為三面圍就的“凹”字形,墻體兩側有廊房類建筑,這一建筑結構當為“中”字形墓葬的禮制建筑,用來祭祀“中”字形墓的墓主人。該建筑遺址時代與墓葬同期,為戰國晚期,是戰國秦貴族墓葬禮制建筑遺存的重要發現,為研究秦公帝王陵園禮制建筑的發展演變提供了極其重要的參考資料。
“中”形大墓無文字出現
由于沒有文字出現,這座“中”字形大墓內,又葬著秦代的哪個貴族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