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年的成語范文

時間:2023-04-01 09:32:59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虎年的成語,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虎年的成語

篇1

【中圖分類號】R156.3【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005-0515(2011)12-0070-02

隨著社區衛生服務模式地不斷推廣,社區護士逐漸成為社區衛生服務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社區護士是向社區、群體和家庭提供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和基本醫療服務的衛生管理者,更是健康教育者和不良生活習慣的干預者。因此,我院在2003年設立社區衛生服務站以來,把具有一定臨床工作經驗的優秀護士經過社區知識培訓,逐步轉到社區衛生服務機構中來,利用她們在醫院工作的優勢,在社區衛生服務中發揮更大的作用。

1臨床護士轉化為社區護士,首先必須重新學習

社區護士不僅要有豐富的護理知識和護理技能,還要有一定的社會工作能力,所以社區服務需要高素質的“全科護士”來承擔,我們對社區護士進行長期、短期的培訓學習,內容涉及社會醫學、衛生保健外、社區護理學、健康教育學、家庭護理學及溝通心理學等,以此來拓寬社區護理人員的知識面,適應社區護理工作的需要。

2臨床護士轉化為社區護士,必須轉變觀念

目前人們對社區護理工作的認識仍停留在單純的技術操作上,僅以協助醫生工作為主,其他如預防、健康教育、康復等內容并未有效開展,所以社區護士要從以患者治療、護理為中心向以全社會的預防保健、基本醫療和身心康復為中心轉變。利用社區相對固定區域的人群優勢,發揮“全科護士”的作用,來承擔社區護理的多重角色,為社區居民提供一個很好的個性化、連續化、綜合性的服務。

3掌握與患者交流和進行健康教育的技巧

目前社區護士雖然數量不足,導致工作的內容主要是疾病的護理而較少考慮疾病預防和對群體的行為干預。因此我們采取多種形式的健康教育,一方面可以幫助未患病的社區居民糾正不良的生活習慣和不健康的行為方式,提高自我保健意識和能力,以達到減少疾病發生的目的;另一方面,指導患病的居民自覺遵醫、正確用藥、選擇合理的飲食和合適的鍛煉方式,以促進疾病早日康復。再者,由于家庭所患疾病的危險因素大多以個人的不良生活方式和行為為主,而這一因素可通過個人的努力避免或祛除,使居民真正了解到慢性病的危害及預防措施。

4常見病有豐富的理論知識和技術

全面護理經驗社區衛生服務站的患者大多是常見病和慢性患者,患者對我們最基本的要求,希望得到方便、及時、安全、有效的社區服務,而社區服務工作絕大部分需要具有豐富理論知識和熟練技術的護士去完成,我們運用這些優勢,做了以下工作。根據居民健康檔案,篩選出各類慢性非傳染性疾病,配合醫生制定綜合防治計劃和干預措施,實現患者的管理與護理。在社區護理中,需要護士具有獨立判斷病情的能力和對各種危險征兆的鑒別能力,一方面在接診患者時,給以正確處理或者及時轉診;另一方面社區護士入戶服務時,在沒有其他護理人員配合的情況下在患者家庭完成的,沒有一定的搶救設備和應急搶救人員,在緊急情況下存在著巨大的醫療護理安全的隱患。所以深入研究社區護理工作內容,完善社區護理服務的合同化,使社區護理工作更趨于規范化、法制化。除嫻熟的掌握一般護理技術和專業知識外,還要懂得心電圖、放射等相關知識,當居民咨詢心電圖或CT結果時,你說不知道,居民將對你失去信任,所以拓寬知識面更是社區護士的必修課。目前社區衛生機構將社區工作的中心放在慢病管理上,而對傳染病的關注和管理顯著不如慢性病重要和認真,一旦一個傳染病流行起來,社區護士需要管理傳染病、切斷傳播途徑和保護易感人群,此時工作量和難度都是非常大的,所以社區護士要高度關注傳染病,特別是處在潛伏期和早期的傳染病,必須接受規范化的治療護理管理。社區衛生服務與大醫院相比,在常見病診療方面存在著某些優勢,如接診時間充裕、醫患相互熟悉,若能把這些優勢發揮到極致,令服務對象刮目相看。我們針對不同的疾病制定診治“套餐”,并融合了臨床醫學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加以個體化的運用,獲得了更多人群的認可和利用。開展家庭護理服務、送醫送藥上門服務、臨終關懷、康復指導、心理生活護理以方便患者和家屬,進行有效嘗試,許多患者都得益于這種廉價、有效、安全的醫療護理服務。近在咫尺的面對面式的醫護服務,讓家屬省心省力,讓患者安心放心。

5身體素質好、具有高尚、敬業、慎獨精神

社區護士經常爬樓梯到居民家做護理或家訪,常常是一名護士為相對固定的居民服務容易形成特殊的關系,所以必須具有高尚的醫德和吃苦耐勞的精神。

篇2

課堂教學是新課程教學改革的主渠道。在教學過程中,我們只有顧及額學生多方面成長、顧及了生命活動的多面性,顧及了教學活動的探究性,才能創造出充滿活力的課堂。

在漢語教學中,教師要多給學生自讀、自練的機會。允許學生選擇適合自己的教學方式,允許學生自己選用學習資料,允許學生自己確立學習目標,允許學生自我督促、自我檢查,允許學生選擇合作伙伴。

自主探究是挖掘學生潛力,發揮其自主性,培養自主學習習慣和自學能力。教師要根據教學內容為學生自主探究提供盡可能充分的時間,讓學生在讀中感知,在讀中思考,在讀中質疑。一般來說,學生自主探究可以是由學、思、疑、問四個相互聯系的學習要素組成的,學而不思,思而不疑,疑而不問,是傳統教學長期養成的不良習慣;而學有所思,思有所疑,疑有所問,是現代漢語教學提倡的優良學習方式。學生在漢語自學探究中,能把學、思、疑、問連接在一起,就會給探究性學習增添無限地樂趣和動力。因此,不必擔心學生有沒有自主探究能力,能不能達到預期效果,重要的是教師相信不相信學生,給不給學生自主探究的權利。能相信學生,也能給權利,學生自主探究水平肯定會迅速提高。

教師作為教育活動的主導者,不僅要積極參與師生間的互動合作,更要致力于組織并調動師生之間在交往中的學習和在學習中的交往。教師在課堂上要更多地為學生提供參與機會,充分發揮學生的各種感官功能,讓他們多動手,多動腦、參與觀察、思考、討論。做到特征讓學生觀察,規律讓學生發現,思路讓學生探究,方法讓學生尋找,難點讓學生突破。

在新課程中,傳統意義上的教師的教師和學生的學,將不斷地讓位于師生互教互學,互相合作,彼此形成真正的“學習共同體”。課堂教學,知識一般由三方面組成:A.教科書所提供的知識;B.教師個人的知識、學生個人的知識;C.課堂互動合作產生的知識。

如何促進情感互動,使學生在廣闊的語文天地中學得生動,獲得多方面是我滋養呢?

教材已不是學生唯一的學習資料,每次課前總是讓學生收集大量的資料。有意識地讓學生帶著問題,帶著信息,帶著期待,走進課堂,以研究者身份參加學習。實現生與生之間,師與生之間的信息、認知、情感互動。在信息的獲取、查找、整理、篩選、創新中,他們不斷地實現著情知的互動。

現代課程從強調教材的單因素到強調教師、學生、內容、環境四因素的整合。使課程變成了一種“生態環境”。學生在持續交互合作的動態情境里利用自己原有認知結構、原有的經驗去同化和索引新的知識,并且賦予新知識某種意義。個體與中介的互動,人與情境的互動就象人與自然的關系一樣日益密切。在教學中,我們有意識地創設教學情境,建構學習環境,給學生一個與情境緊密聯系自主操作活動,來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實現學生和教材的互動,學生和課程的互動。從而形成利于合作、易于合作的良好氛圍。

激趣引題是指漢語教師的課堂導要求像一塊無形的“磁鐵”,在短短的一兩分鐘里,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調動學生的情緒,打動學生的心靈,形成良好的課堂氣氛。這樣即為學生自學探究做了鋪墊,又使學生有了濃厚的興趣,很容易就主動地進入自學探究階段。

篇3

關鍵詞 未成年犯 權利 刑事法律制度 刑法保護

一、我國刑法對未成年犯權利保護的缺陷

(一)對未成年人犯罪量刑的缺陷

量刑的概念,國內外各類表述不一,日本稱為“刑罰的量定”,我國臺灣則多稱為“刑之酌科”,前蘇聯將之稱為判刑。在國內,多數理論對于量刑的定義,是從狹義的語義角度來注釋的?!傲俊本褪遣昧?,“刑”就是刑罰。量刑就是人民院對犯罪人裁量刑罰的活動。在量刑方面我國存在很多方面,如未成年犯罪人量刑平衡問題。所謂量刑平衡是指人民法院對犯罪人裁量刑罰時,綜合考慮影響量刑的情節和因素,對于情節相同(或相類似)的案件,適用相同(或相近)的刑罰,以保持刑罰穩定和罪刑相適應的一種狀態。量刑平衡是實現量刑均衡抑制罪刑沖突的重要手段,實踐中個案的不平衡現象突出,量刑的畸輕畸重明顯。

1、政策性情節影響

由于少年法的缺位,刑法中有關未成年人犯罪的規定原則、籠統,因此,長期以來,在未成年犯罪人的量刑問題上,幾乎完全是受刑事政策的指導和左右,政策性情節在量刑中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但政策無論如何總是缺少法律所固有的穩定性。司法實踐中往往在一定區域內以“公檢法司聯合發文”等形式,對具體罪名的認定以及定罪量刑作出規定,這些政策經過一段時間的實踐后,其合理部分也為最高人民法院或最高人民檢察院的司法解釋所采納,形成對全國司法機關均有指導性的規定。

2、區域間差異嚴重

無論是法律援助還是社會服務自愿者的出現,都是社會發展到一定歷史階段的產物。我國地域遼闊,經濟和城鄉差別很大,經濟發展的不平衡,不僅是東西部的經濟發展存在著客觀上的差距,就是沿海各省市也存在著不同的差異。這里就必然存在刑事政策與地區經濟發展的階段性、區域性相結合的問題,也就必然要有地方刑事政策和國家刑事政策進行適度的調整的問題,而這又是法律所不能即時解決的問題。涉及這類問題反映在刑法實體上的地方性刑事政策很多,量刑上的不平衡性也就日趨明顯。

3、罪名間不平衡眾

由于缺少法律的明確規定,目前有關未成年人定罪、量刑標準的特別規定集中體現在盜竊、搶劫、等幾類犯罪中,而相對刑法三百余條罪名來說是遠遠不能夠滿足辦案實踐需要的。絕大多數的未成年人量刑標準仍然按照成年人標準。如搶奪罪、敲詐勒索罪、尋釁磁事罪等。以搶劫類犯罪為例,搶劫作為一種嚴重的刑事犯罪,而未成年人常見類犯罪中的搶奪、敲詐勒索、尋釁滋事罪,相對搶劫罪來說,屬一般刑事犯罪,而這類非完全意義上的搶劫行為因缺少明確的規定卻要以成年人的定罪標準來追究未成年人的刑事責任,這種重罪輕罰,輕罪重罰的狀況有悖于法律的平等性和公正性,在實踐中卻廣為存在。

4、量刑的原則紛呈

在我國未成年刑事案件適用刑罰的不科學性主要體現在量刑的原則上。機械地照套成年人犯罪的量刑適用,再酌情減數。在我國司法實踐中,出現了各種約定熟成的內控規則如:減半量刑原則,有余地則減原則,以緩代減原則等。

(二)對未成年人犯罪適用程序的缺陷

1、拘捕程序的缺陷。

在我國拘捕和逮捕是分開的,而且時間較長。前者3天,最長可以延長至30天,后者一般可達3個月;拘捕之后,除規定外,一般是不允許與其親戚、朋友、監護人或者律師進行聯絡和私下對話。再者,我國沒有規定“控罪”程序。

2、訊問程序的缺陷。

在我國刑事訴訟法中雖然也規定,訊問未成年犯罪嫌疑人時,偵查人員可以通知其法定人到場,但其到場與否對口供的采信并不產生任何影響

3、行刑程序的缺陷。

適用刑法人人平等原則,也同樣要求執行刑罰人人平等。罪行輕重不同,主觀惡性不同,改造難易不同而給予差別處遇,這是行刑題中的應有之義。那么未成年人的主觀惡性、改造難易程度明顯不同于成年人,給予區別對待,體現了司法公正的精神,這并不違反行刑平等的原則,恰恰是行刑平等的實質體現。在我國,對于未成年人和成年人行刑沒有不同,如刑法第8l條第2款規定:暴力性犯罪而被判處10年以下有期徒刑、無期徒刑的犯罪分子,不得假釋,這一規定對未成年人因突發暴力性犯罪而被判重刑的來說,也是不公平的。

二、完善我國未成年犯權利保護的刑法制度

(一)完善未成年人犯罪的量刑制度

我國現行刑法對于未成年犯罪者沒有規定禁止適用無期徒刑。但我認為,應該明文禁止對其適用該種刑罰。這一方面是基于對未成年犯罪人身心特點的認識,另一方面是為更好實現與國際社會的接軌。從整體看,未成年犯罪人主觀惡性不深,人身危險性不大,世界觀、人生觀尚未定型,可塑性極強,與成年犯罪者相比,他們比較容易接受教育改造,因此從預防犯罪和教育改造的目的考慮,對其判處無期徒刑已無太大必要且增大司法成本,造成資源的浪費。我國1991年加入的聯合國《兒童權利公約》第37條規定:“締約國應確保:任何兒童不受酷刑或其他形式的殘忍、不人道或有辱人格的待遇或處罰。對不滿18周歲的人所犯罪行不得判以死刑或無釋放可能的無期徒刑;……”。雖然判處無期徒刑未成年犯罪人的人數不多且在行刑過程中多減為有期徒刑,但無期徒刑設立的目的即在于通過終生監禁將那些無悔改可能性的犯罪人永久隔離于社會之外,這與對未成年人“教育和改造”的基本原則不符合,反而給“人權衛道士”留下搬弄是非的借口。

我國刑法對于未成年犯罪者判處有期徒刑的期限與成年犯相比完全一致。我認為,對于他們應規定比成年犯罪者較短的刑期。1985年8月至9月在意大利米蘭召開的聯合國第七屆預防犯罪和罪犯處遇大會通過的《聯合國少年司法最低限度標準規則》明確指出:“把少年投入監禁機關始終應是萬不得已的處理辦法,其期限是應盡可能的必要短時間?!?這一條對于監禁限定了兩個條件,即“萬不得已的處理辦法”和“盡可能的必要短時間”,說明國際上均認同對于未成年犯罪者應采取盡量短的監禁時間。德國《青少年刑法》中規定少年刑罰的期限6個月以上5年以下,如行為是依一般刑法規定可能判處10年以上最高刑的犯罪,最高刑為10年?!懊绹箍敌侵莘ü侔逊篙p微刑事案的青少年犯事者判監禁作懲罰,但把刑期減短三分之一,其余刑期則被送到社區內的團結家庭(GroupHome)”,使他們在社工、家庭、學校和社區團體的監管下繼續學業和工作。從以上資料看出,未成年犯罪人刑罰的輕刑化是當今國際社會的主流趨勢。由于未成年人正處于早期發育成長階段,失去自由和隔絕于正常社會環境之外,這對他們身心所產生的負面影響無疑較成年人更為嚴重。所以,在我國應把對未成年犯罪者判處有期徒刑作為最后的手段且關押時間不宜太長,應明確規定較成年犯更短的刑期(最高不得超過10年)。

管制是我國主刑中最輕的一種刑罰方法,適用于罪行較輕、人身危險性較少,不需要關押的犯罪人,它不剝奪而是在一定程度上限制其人身自由,在公安機關管束和群眾監督下進行改造?;谇拔膶ξ闯赡耆朔缸锾攸c的分析,結合管制刑的特征,筆者認為對于未成年犯罪者可以多適用管制刑,這樣做有以下幾個優點:一是管制刑不剝奪人身自由的特點能滿足未成年犯正常學習的時間要求;二是在服刑期間可調動最大化的社會力量(學校、家庭、社區等)矯制未成年犯罪者,使其盡早回歸社會;三是寬松的改造環境有利于未成年犯罪者身心健康發展;四是可防止獄所中的交叉感染,減少再犯可能性。就世界范圍來看,英美各國對觸犯較輕微罪行卻又不適宜以非刑事化方式處理的青少年犯罪人采取一系列“社區為本判刑選擇” 的非監禁刑罰方法,實際與我們現行的管制刑一脈相通,因此管制作為懲罰未成年犯罪的刑罰方法大有發展空間。

刑法對于未成年犯罪人應否適用沒收財產及如何執行沒有做出規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財產刑若干問題的規定(2000年11月15日通過)對未成年罰金數額有了具體規定(不得低于500元)。但我認為對于未成年犯不應適用這一處罰,我國的未成年人一般不會有經濟收入和個人獨立財產。我認為對有自己財產的可以適用財產刑,但必須以自己的財產為限;對沒有財產的不可以適用財產刑。不能一概而論判處相當數額罰金,更不能以罰金代替其他刑罰措施的適用。

(二)完善未成年人程序罪制度

在對未成年犯拘捕方面,未成年人心理發育仍然不成熟,在拘留的時間設置上應當區別于成年人。拘留時間過長不僅對未成年人心理造成巨大的壓力,也可能對未成年人身心健康造成不可挽回的損害。而且拘捕時不能大張旗鼓,弄得世人皆知,這非常有可能對未成年人造成很大的心理傷害。拘捕時最好是選擇單獨一人或在父母的陪同下。

在訊問方面,未成年人作為一個特殊的群體,在監護人陪同的情況下取得的口供才是值得取信的。這樣可以很好的體現在刑法總則中規定的未成年人的監護人的責任和負有的義務,進而完善未成年人監護制度。對于在有監護人陪同下的訊問,未成年人的心理能夠平靜不慌張,而且不會有著想著有僥幸的可能的心理,這樣會使公安機關辦案的過程更加順利。

在行刑方面,對于未成年人與成年人的行刑,我國刑法中并沒有這種區別的待遇,在減刑,假釋的規定中,也沒有明文規定未成年人應該從寬。對于未成年犯的行刑應該與成年犯區別開來,不能用同一種刑罰。對于未成年犯不能與成年犯關押在一起,對于一些對未成年犯有著終生影響或嚴重的心理影響的刑罰也不能適用,只能以教育為主,刑罰為輔。

(三)關于刑事污點證據的取消。

所謂取消刑事污點,是對被判處少年刑罰的少年犯,根據其表現,在服刑期滿和免刑后的兩年后通過判決的方式注銷檔案中的犯罪記錄。我國刑法對此問題未作規定,我認為今后在制定有關法律時可予以借鑒。

三、結語

我國刑法在未成年人保護上起到了極大的作用,但是缺陷仍然是很大。在保護未成年人的同時,加強對未成年人罪犯的保護是今后刑事立法的重中之重。對于未成年人犯罪,我認為還是教育為主,刑罰為輔,在學校加強教育,在社會上廣泛宣傳未成年人犯罪的嚴重性,促使父母對孩子的監管和教育更加重視。這樣才能對未成年人犯罪起到遏制作用,也同時對未成年人罪犯起到較好的教育作用。刑法對未成年人的保護建設仍需時時在意,未成年人是祖國的未來,是促進社會和諧的接班人,以保障對未成年罪犯的身心健康的保護會有良好的效果。

參考文獻:

[1][英]J.C.史密斯、B.霍根,李貴方等譯.英國刑法[M].法律出版社,2000:217.

[2]康樹華.青少年犯罪、未成年人犯罪概念的界定與涵義[J].公安學刊,2000(2).

[3]康樹華.青少年犯罪與治理[M].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出版社,2000:2.

篇4

山水作舞臺,民族加現代,聲光電齊聚,是實景演出必備的“下飯菜”。自2004年第一部山水實景劇《印象?劉三姐》面世至今,實景演出已勢成燎原,它為地方塑造文化品牌、創造經濟價值的同時,也受到了文化同質化、逐利白熱化的質疑。實景演出究竟是易采的蓮花還是燙手的山芋?未來該要如何發展這一類旅游文化產品?

以“印象”系列為代表的大型實景演出在經歷了10余年的發展之后,其得失成敗值得我們思考。

10年間,實景演出一哄而上

大型實景演出,一個以真山真水為演出舞臺,以當地文化、民俗為主要內容,融合演藝界、商業界大師為創作團隊的獨特的文化模式,是中國人的獨創,是中國旅游業向人文旅游、文化旅游轉型下的特殊產物。

2002年起,實景演出創始人梅帥元創造了山水實景演出形式并邀請著名導演張藝謀合作一起在中國桂林制作并實施了中國第一部山水實景演出《印象?劉三姐》,創造了一個全新的演出形式。由此開始,張藝謀、王潮歌、樊躍3人組合又陸續推出了6部各具特色的“印象作品”?!坝∠笙盗小辈粌H開創了我國大型山水實景演出的先河,也吸引更多團隊加入,實景演出市場蓬勃發展。

此后,國內形成一股實景演出的熱潮。2007年梅帥元邀請作曲家譚盾、舞蹈家黃豆豆、少林方丈釋永信、著名學者易中天一起制作中國嵩山實景演出《禪宗少林?音樂大典》,此項目也成為中國文化產業重點項目;河南開封清明上河園的實景制作了《大宋?東京夢華》;還先后有了紅色圣地實景演出《井岡山》《太行山》。

不少景區還在熱情相邀打算涉足實景演出。

《印象?劉三姐》首演之時,觀印象藝術發展有限公司成立?!坝∠笙盗小敝械钠渌麆∧俊队∠?仃何江》《印象?西湖》《印象?海南島》《印象?大紅袍》《印象?普陀》陸續誕生。觀印象藝術發展有限公司市場總監王天崎向記者介紹,“印象系列”原創演出主要以民俗文化為主題,讓觀眾去體驗真實的歷史與故事?!叭粚а菰趧撟髦畷r,需要有在當地采集民俗文化的周期,尋找作品想要普及的主題?!?/p>

王天崎告訴記者,“印象系列”在文化演出領域中成為了知名品牌,觀看“印象演出”已經成為許多游客到當地旅游的“必選項”。

10年多的時間,“印象系列”在各地保持常年演出,不僅在藝術層而取得巨大創新,在商業運作上也開辟了一個嶄新的模式,其產生的價值也在穩步增長。

記者在互聯網上搜索發現,“印象系列”每部作品都已開辦了官網,網站中不僅有劇目的介紹、演出公告,還可以網上訂票。除了票房收入,“印象系列”每一部作品還開發出衍生產品,以服飾、日用小商品和食品三大系列為主題的衍生產品存當地劇場周邊都有銷售?!队∠?大紅袍》還正式授權某茶業公司,聯合推出該演出的專屬品牌茶葉、茶點等。

王天琦告訴記者,除了授權開發衍生產品,對于常年演出的劇目,公司團隊也在進行不斷的創新?!啊∠笙盗小拿總€項目都要進行定期的維護,包括演出中的戲劇、歌舞等部分,從服裝到演出的形式,從臺詞到劇本,都會隨著每年時興事物的變化做出調整與修改,并且通過采集觀眾的建議與意見,將觀眾喜愛的熱點放大,保持每個劇目的品質,保證觀眾每年看到的演出都有所創新與突破?!蓖跆扃硎?。

經典實景演出,看了還想看

在中國,把文化和旅游結合的一個典范是張藝謀導演的“印象”系列,尤其是《印象?劉三姐》《印象?麗江》,極大帶動了當地旅游產業的發展。

作為我國第一部大型山水實景演出劇目,《印象?劉三姐》的問世引起強烈反響。這場演出方案經過109次修改、600多名演員參與的“真正原生態演出”獲得了觀眾的贊譽。與傳統的演出方式不同,《印象?劉三姐》舞臺設置在廣闊的山水風景之中,融入當地的民間文化與傳說等,第一次讓人們領悟到實景演出的神奇魅力。

《印象?劉三姐》表演舞臺為兩公里的漓江水域及十二座背景山峰,構成全世界最大的天然劇場?!吧剿畡觥弊湓陉査房h城漓江與田家河交匯處,與聞名遐邇的書童山隔水相望。觀眾席綠色梯田造型構成,設席位2000位,其中普通席位1800個,貴賓席位180個,總統席位20個,180度全景視覺,可觀賞江上兩公里范圍的景物及演出?!队∠?劉三姐》啟用了當時國內最大規模的環境藝術燈光工程及獨特的煙霧效果工程,創造出如詩如夢的視覺效果,劇場音響采用隱蔽式設計,與環境融為一體,并巧妙利用山峰屏蔽及回聲,形成天然的立體聲效果。

演出以“印象劉三姐”為總題,大寫意地將劉三姐留給人們印象中的經典山歌、民族風情、漓江漁火等元素創新組合,不著痕跡地融入于山水,還原于自然,成功詮釋了人與自然的和諧關系,創造出天人合一的境界,被稱為“與上帝合作之杰作”。演出把桂林、陽朔舉世聞名的兩大旅游、文化資源――桂林山水和劉三姐留給人們的印象進行巧妙的嫁接和有機融合,讓自然風光與人文景觀交相輝映。演出立足于桂林,與桂林的音樂資源、自然風光、民俗風情完美地結合,我們看演出的同時,也在看漓江人的生活。

根據上海社會科學院的統計數據,《印象?劉三姐》自2004年首演以來,在前10個月中,吸引觀眾逾30萬人次,門票收入達到1000多萬元;2005年,觀眾達49萬人次,門票收入達到4000多萬元;2006年,觀眾達77萬人次,門票收入突破7000萬元;2010年以后,每年演出約400場,年門票收入2億元。

而《印象?麗江》的演出地是一個巨大的碗狀露天劇場,看上去簡樸粗獷,玉龍雪山就在不遠處聳立。來自10個少數民族的鏗鏘漢子,柴自16個鄉下村莊的普通農民,500多個有著黝黑皮膚的非專業演員,用他們原生態的動作,用他們質樸的歌聲,用他們滾燙的汗水,與天地共舞,與自然同聲,帶來心靈的震撼。

《印象?麗江》大型實景演出克服了白天演出的諸多弊端,在經過近百次的修改之后,終于將白天的劣勢轉為優勢,讓每一個身臨其境的觀者都能真實地感受到一種從未體驗過的情感。演出全長1個小時,啟用了先進的造水工程和煙霧效果工程,與自然交相輝映,營造出令人贊嘆的視覺效果。

山西本土演出《又見平遙》,是“又見”系列演藝項目在中國北方地區的第一個項目。

與以往“印象”系列的實景演出有很大不同,《又見平遙》突破了原來利用山水實景的布景,而是挪到了室內,并把古城的元素和演出有機地融合在一起。迷宮般的劇場有著繁復的空間分割,完全不同于傳統劇場:在90分鐘的時間里步行穿過幾個不同形態的主題空間,觀眾可以撿拾祖先生活的片段:清末的平遙城,鏢局、趙家大院、街市、南門廣場等,從紛繁的碎片中窺視故事端倪……看實景演出就像一次“穿越”,觀眾有時像看客,有時又像親歷者。

整個演出通過“選妻”“鏢師冼浴”“靈魂回家”“而秀”等等片段,凸顯了平遙人的道德傳統,及因為這種傳統而闡發的悲壯情懷??少F而有特征的是,平遙的道義精神是在對民俗、史實進行了高度提純的基礎上展現的,如“送別”“選妻”。同時,講述形式不僅有豐富的可視性,在文學上更有深蘊,運用了具有象征寓義的手段來表現。如:不正面地表現鏢師的死亡,而用城墻上的鬼魂來表現鏢師的精神和靈魂,這是很有創見、很有文學品位的構思。這些片段不僅沖擊了觀眾的情感,讓觀眾記住了那些人物,更體現了創作者的哲思。

那些現狀艱難的實景演出

實景演出并非個個賺錢,也不是哪個景區都適合。大型實景演出動輒需要幾千萬上億元的投資,一旦不能保證觀眾數量,無法保證演出場次,就意味著巨大的投資風險。同是知名團隊“印象”系列的實景演出,《印象?海南島》卻一直慘淡經營。有的實景演出,僅演了幾場就難以為繼,還有一些實景演出長時間不溫不火,能夠在蟄伏多年后走出困境的寥寥無幾。有的景區不顧游客規模不夠、氣候條件不適合長期戶外演出的條件限制,甚至冒著破壞環境的風險,硬是斥巨資打造實景演出,結果必然事與愿違。

作為“印象”系列的第四部作品,《印象-海南島》演繹著與之前的作品不同的命運。

投資近2億元的《印象?海南島》在2009年4月公演時雖以其高科技效果吸引了一些眼球,但短暫的絢麗過后,是長時間的落寞。

不少看過《印象?海南島》的觀眾有一個共識:缺乏藝術內涵,缺少海南本土文化?!队∠?海南島》只是一個現代時尚的高科技產物,就像好萊塢制作的商業片,除去絢爛光鮮的外殼,內里卻顯得單薄空洞。許多看過《印象?海南島》的觀眾認為,節目單靠聲嘶力竭地頌揚大海,而海南少數民族和本土文化元素卻成了點綴,缺乏內在的神韻和激動人心的力量。除了熱鬧之外,演出沒有留下多少讓人聯想、回味的東西,缺乏碰觸人心靈深處的文化內涵。

2006年10月17日,《禪宗少林?音樂大典》試演。2007年4月26日正式演出,每晚一場。至當年11月,經濟效益都沒見,每天都在賠錢。每場演出的用電、維修、人員工資、設備折舊等費用,加起來要9萬元。試演一年,賠了四五百萬元。

氣候對露天的實景演出影響很大。由于桂林、麗江氣候宜人,《印象?劉三姐》《印象?麗江》基本做到了全年演出,可以保證票房收益?!短祢?成吉思汗》每年只能演三個半月;而每年冬天,《印象?西湖》的演員則必須面對寒冷的天氣。

大型實景演出路在何方?

《印象?劉三姐》將旅游和文化“聯姻”的效應讓大型實景演出“一發不可收拾”,短短數年,各種實景演出如雨后春筍般涌現。然而,作為我國獨創的藝術表現形式,雖然實景演出市場日益紅火,但大多數演出未能真正實現贏利。高投入與低收益的強烈反差引來質疑:盲目跟風、簡單重復、浪費資源……大型實景演出路在何方?

地方政府一哄而上造“印象”,由此產生的后果不容小覷:一是動輒數百上千人的實景演出,難免污染景區環境;二是一出“印象”開價上百元,有的與門票捆綁銷售,加大了公眾旅游成本;三是巨額資金投入回報沒保證。

湖南省臨湘市副市長姜宗福實名發帖指一哄而上的“印象”讓旅游景區出現亂象。他認為,在張藝謀“印象”感召下,各地一哄而上,集體克隆,大多數景區賺了吆喝賠了買賣;演出從形式到內容大同小異,表現手法老一套;只考慮演出效果,不考慮投資利益。姜宗福說,“印象”耗資巨大、經營慘淡,其實和以前搞主題公園、世界之窗沒什么兩樣。

為什么有風險卻依然有許多地方不遺余力地炮制呢?海南省旅游研究所所長楊哲昆認為,這種對“名牌”的模仿和跟風是當前社會上普遍存在的一種心理弊病,在市場運作中尤為突出,體現了一些企業和地方政府急功近利的心理狀態?!斑@其實是很不高明的,只有跟頭摔多了才能吸取教訓?!?/p>

實景演出應該如何運作才能走的更長遠?

宴景演出要想成功,必須山水給力、演出精彩,文化與環境相得益彰。真山真水是否奇特美麗,是實景演出成功的基本條件。缺少了有吸引力的真實山水,缺少了真實山水與舞臺表演的相互映襯,即使高科技裝備制造的效果再震撼、舞臺再華美,帶給觀眾的也只是現場的強烈視覺沖擊,而沒有看完演出后的回味無窮。比如《印象?劉三姐》以漓江上的山峰為背景,《印象?麗江》的背景則是神秘美麗的玉龍雪山,這樣的實景,本身極具美感,且不可移動、不可替代,也就成為演出難以復制的核心競爭力。

文化底蘊與藝術特性同樣重要。實景演出不依靠明星陣容的號召力,演員多是當地的普通百姓,并且需要天天演出,因此,演出內容的設計是否有吸引力、內容是否有創新,也是制約實景演出市場效果的重要因素。實景演出的消費主體,既不是當地的居民,也不是文化專家,而多是“到此一游”的游客。因此,實景演出必須有文化內涵和藝術特色,藝術地展現當地的自然生態和人文風情,既不能過于抽象艱澀,也不能缺乏普通觀眾易于接受和喜愛的美感。遵循市場的需求,創造出具有地區特色的文化旅游品牌,演藝產業才能實現可持續發展,也才能帶動旅游經濟發展。

不僅如此,實景演出要想常演不衰,還必須有比較完備的旅游基礎設施條件的配合,如交通、餐飲、住宿等條件的同步完善。配套條件跟不上,再出色的演出也難以留住游客。

對于實景演出的創新意義和帶動作用,應該予以肯定。實景演出目前存在的一些問題,不少都是“成長的煩惱”,會隨著實景演出產業和旅游產業的逐漸規范成熟而得以改善。至于實景演出到底多少為宜,不可能給出具體數字,也沒有必要給予硬性限制。在快速擴容的旅游市場面前,如果實景演出能夠量質齊增,跟得上觀眾的需求,繼而轉化成有效的市場消費,這種擴張就不是虛腫和泡沫。

“印象”系列總導演王潮歌語錄:

篇5

【關鍵詞】肺部感染;排痰;過程;護理;老年患者

老年人是肺部感染的多發人群,老年人由于各器官、系統功能減退,機體防御功能低下,如遇氣候變化,容易發生肺部感染,又因老年人呼吸肌萎縮,呼吸道黏膜纖毛運動減弱,巨噬細胞吞噬功能降低,咳痰無力,難以自行排痰,造成痰液堵塞氣道,嚴重影響通氣功能,致使肺部感染經久不愈[1],因此,采取針對性排痰方法和護理措施,協助患者有效排痰,對提高治療效果,縮短病程,減輕患者心理和經濟負擔具有重要意義;本次研究筆者結合臨床經驗總結出一套有效的排痰方法和護理措施,取得滿意效果,現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選取我院2012年0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肺部感染老年患者142例,其中,男性81例,女性61例,年齡69-86歲,平均(77.4±12.4)歲,臨床表現以發熱、咳嗽、咳痰、痰液不易咳出為主;肺部聽診:呼吸音減弱,肺部散在分布干濕性噦音或痰鳴音;肺部X線檢查示肺部感染。

1.2護理

1.2.1濕化呼吸道[2]老年人常因呼道黏膜纖毛運動減弱,咳痰無力,而使痰液阻塞氣道,通過濕化呼吸道,起到增強纖毛運動功能,促使痰液排出的作用,主要方法有:①霧化吸入:利用氧氣流動作用使藥液形成霧狀,隨氧氣吸入均勻分布至氣道表面,從而達到濕化氣道與稀釋痰液的作用;方法為在霧化器中加入生理鹽水5ml,吸入用復方異丙托溴銨溶液2.5ml,α-糜蛋白酶4000單位,氧流量調至4-5L/min,囑患者吸入時深吸氣,屏氣5-10秒后做深呼氣動作,這樣藥液可隨深而慢的吸氣動作,均勻沉降于終末支氣管及肺泡,起到局部治療和化痰的作用;應注意的是霧化吸入時可因痰液稀釋造成痰液量增多,對神志不清、體虛無力及嚴重呼吸困難患者因無力咳出反而會加重病情,造成窒息,因此護理人員應密切觀察病情變化,及時協助清除痰液,保持呼吸道通暢,避免窒息發生。②補充水分:肺部感染患者常因呼吸困難而呼吸加快,并呈張口呼吸,因而使部分水分經呼吸道散失,因此,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應鼓勵患者多飲水,每日飲水1500ml以上,必要時可經靜脈給予補液,從而達到增加體內水分,濕化呼吸道,稀釋痰液的作用。③室內環境:室內空氣恒定適宜的溫度與濕度有利于保持呼吸道黏膜的濕潤狀態,利于痰液排出,室溫一般控制在18-20℃,濕度60%-65%為宜。

1.2.2定時翻身在患者病情允許的情況下,每1-2小時給予患者翻身一次[3],可有效防止肺泡萎縮和肺不張;翻身時動作應輕柔緩慢,并配合深呼吸、咳痰、拍背;對于神志不清的患者,翻身前應吸凈口鼻分泌物,防止因誤吸造成的吸入性肺炎。

1.2.3叩擊背部通過叩擊背部可間接使附著于肺泡周圍和支氣管壁的痰液松動脫落,拍背方法主要有兩種:①手拍法:五指并攏,掌指關節屈曲,指腹與大小魚際肌著落,利用腕關節力量,由下至上,由邊緣至中央,有節律的叩擊患者背部,力量不宜過猛,以患者耐受為宜;②機器振動法:利用排痰機振動排痰,根據患者情況設定振動頻率和時間,老年人頻率不宜過快,時間不宜過長。叩擊背部時,注意觀察患者面色及呼吸狀況。

1.2.4有效排痰痰液從肺泡周圍進入氣道后,應協助和指導患者進行有效咳嗽排痰;囑患者取坐位,身體稍前傾,雙手環抱于胸前使膈肌上升,緩慢深呼吸,在呼氣約2/3時進行咳嗽,并重復數次;對于體弱無力者,可用食指按壓環狀軟骨下緣與胸骨交界處刺激氣管引起咳嗽,或雙手壓迫患者下胸部和上腹部,增加膈肌反彈力量,促進痰液排出;排痰過程中密切觀察排痰效果,如出現痰液阻塞,應立即給予吸痰[4]。

1.2.5飲食指導及心理護理囑患者多進食富含蛋白質和維生素的食物,可指導患者進食四物湯、鴿蛋銀耳湯、川貝杏仁粥等潤肺化痰的膳食,并建議患者少食油膩食物;指導患者正確排痰方法,消除患者抑郁、焦慮、緊張的不良心理情緒,使其積極主動配合治療。

1.3統計學方法本組數據采用SPSS13.0統計學軟件進行處理,計量單位采用χ±s表示,組間比較經χ2檢驗,以P

2結果

142例患者排痰前血氧飽和度平均為(0.85±0.05),排痰后血氧飽和度平均為(0.90±0.05),前后差異顯著,具有統計學意義(P

3討論

隨著我國老齡化社會的到來,老年患者所占比例越來越多,老年人由于機體各系統器官功能退化,呼吸肌萎縮,呼吸道黏膜纖毛運動減弱,咳痰無力,同時合并腦梗死、長期臥床等因素時,多可出現排痰困難的情況,嚴重影響治療效果,致使肺部感染遷延不愈,增加患者痛苦和心理、經濟負擔。本次研究針對老年患者生理特點,采取濕化呼吸道、定時翻身、叩擊背部、有效排痰及飲食、心理指導等綜合護理措施,可有效促進痰液排出,改善呼吸困難,提高治療效果,縮短住院時間,值得臨床推廣。

參考文獻

[1]侯巧玲.老年肺部感染患者排痰的觀察與護理[J].臨床肺科雜志,2009,14(4):566.

[2]呂艷,陳惟雋.綜合排痰護理在老年肺部感染患者治療中的輔助作用[J].老年醫學與保健,2O10,16(3):192-193.

篇6

傳統的教材功能觀認為,教材凝聚了人類文明和人類知識的精華,具有權威性、學術性和知識性的特征。教學就是把這些文明和知識的精華教授給學生,學生的學習過程就是對這些知識的獲取和積累的過程,這種模式是以知識傳授為主的、單向傳輸的過程。教學以教材為本,教師要吃透教材,教好教材,學生要學好教材,掌握教材中的知識。隨著教育實踐的發展,這種教材功能觀受到了挑戰。新教材功能觀認為,教學的目標不僅僅是知識的傳授,還包括學生對學習過程的理解、學習方法的掌握,以及態度、情感和價值觀的培養熏陶。獲取知識、理解學習過程和掌握學習方法是顯性的,直接體現在教材之中;態度、情感和價值觀則是隱性的,是活的教學內容,需要教師在教材中發掘,并結合學生的具體情況進行教學。

這樣,教學活動就由單向傳輸變成了雙向互動。這種變革不是形式上的改變,也不是隨心所欲的改變,而是存在深刻的內在動因。首先,在一個信息爆炸、知識呈幾何級數增長的時代,知識是無窮無盡、永遠也學不完的,怎么學也跟不上知識更新的速度,不僅不能較為完整地掌握某一學科的知識,甚至這一學科的主要知識也學不完。教師講授的只能是本學科最基本、最關鍵的知識,是打牢基礎、以后發展所必不可少的知識。單向的、單純的傳授知識的教學模式已經落伍。

既然不再過分強調教材的精華性、權威性和學術性,而強調教材只是一種材料和資源,一種幫助學生學習的工具,起到的是一種媒介的作用,那么教師就不必把教材看成是神圣的、不能質疑的,必須不折不扣地照此執教。教師的教要服務于學生的學,教師是學生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和幫助者。在教學活動中,教材、教師和學生三者,學生是中心,學生的學是主要矛盾,一切圍繞怎樣學,怎樣才能學好這個中心進行。新教材提供了大量的教學材料,如教師用書、學生讀物、活動手冊、掛圖、卡片、音像音帶、多媒體課件、教學VCD等,教科書也設計了大量的問題、活動和作業。但是這一切并不是要教師全部掌握和使用,只是提供了豐富的教學資源讓教師去選擇。新教材為教師提供了更大的發揮空間,教師要創造性選擇和應用這些教學材料,而不能跟在這些資源后面跑,受其所困。

這就出現了一個問題,以前的教材留給教師和學生的發揮空間較少,只要求教師完成規定的教學任務,學生掌握課堂傳授的知識,而對于教材和教學任務來說,教師和學生處于一種被動地位,很多教師,尤其是一些老教師已經習慣了這種教學模式,新的教學模式要求他們發揮主體能動性,去選擇、去創造、去應用,他們反而不知所措。許多教材一改傳統的做法,沒有了明確的課文重點、要掌握的知識要點、教學提示與背景知識等,要求教師自己擬定教學目標,到教材和教輔書以外查閱資料,一些教師很不習慣,感到難度很大。這次研討會的經驗說明,要教好新教材,首先要研讀國家新課程標準,把握課程改革的實質,領會教材意圖,但這只是問題的一方面,是提高教學效果的第一步。另一方面則要從當地學生的特點和實際出發,有針對性地確定教學目標、教學模式,準確定位。這一點尤其重要,離開了具體環境和條件下的學生實際,教師是教不好的。

課文后的問題和課后作業的設計具有開放性,減少了明顯的暗示性的、提示型的問題,答案非惟一性,甚至是不確定的,只是提供廣泛的背景素材和知識,提供解決問題的種種可能途徑,這樣做是為了促進和發展學生的個性化思考,而不是已經暗示或提供了明確答案,只是讓學生復述或依既定的思路思考,求得一致的答案。

在傳統的學習環境中,雖然四五十個人在一個教室里學習,但學習方式卻是個體的、封閉的,學生聽課、理解、做作業、考試,除了與教師的單線聯系之外,缺少橫向的、與同學之間的溝通。這種環境和學習方式,尤其是學習的激烈競爭,容易使學生形成冷漠、自私、狹隘和孤僻的性格,這方面的教訓很多,甚至發生了許多悲劇,其根源在哪里?除了品德教育、人格修養的因素之外,與這樣的學習方式和學習狀態不無關系。

新教材在學習方式上的改革之一就是合作學習。許多教材提倡課堂學習活動化、交際化,如把學生分成各種各樣的小組,進行角色表演、游戲、做手工、完成項目、唱歌、跳舞,以及陳述、討論、辯論等。

在合作學習的過程中,隨著學生之間不同程度的交往和互相配合、互相幫助,學生的集體榮譽感、責任感、領導意識,以及與他人的交際能力、合作能力、平等意識都會悄無聲息地得到增強,這些品質在教材中并沒有明顯要求,在考試中也不會涉及,是一種隱性的東西,但是它給學生提供了一種良好的環境和引導,幫助學生形成這些現代社會所必需的素質。在歷史教學中,教師還應注意以下兩個方面。

1.新教材大力提倡自主學習和探究性學習。中學歷史學科的教學目的在于促進學生認識問題、分析問題能力的發展,形成歷史意識、國際意識、公民意識、創新意識。在實然的教學目標與應然的教學目的之間,在課堂教學目標與教學目的之間都是以教學策略作為中介的。歷史學科中的研究性學習在教學策略層面上更趨近于教學目的的達成。歷史學科的知識具有科學性、過去性、具體性、多樣性和連續性等特點,研究性學習的策略應切合這些特點。

篇7

[關鍵詞] 老年科;全程優質護理管理;效果;評價

[中圖分類號] R473.5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0742(2014)10(c)-0175-02

隨著社會人口老齡化,我國老年科患者人數呈增長趨勢[1],對于老年患者而言,其通常伴有多種疾病,且大部分均為無法根治的慢性疾病,由于疾病的反復發作,不僅對患者日常生活造成影響,也嚴重危及患者身心健康。全程優質護理管理強調了以人為本的優質護理服務[2],其通過夯實基礎護理,增強細節管理和優化護理流程等方面,最大限度的使患者心理和生理需求得到滿足,使患者生活質量得到提高。為進一步實現護理質量的提高,該研究對老年科全程優質護理管理實踐的效果進行了觀察和評價,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1年10月―2012年10月期間在該院未實施全程優質護理管理時收治的100例老年科患者作為對比組,選取2012年11月―2013年11月期間于該院治療并實施全程優質護理管理的100例老年科患者作為觀察組,其中有男性患者63例,女性患者37例,患者的平均年齡為(71.4±5.2)歲,患者的教育水平中有5例為大學文化程度,有12例為高中文化程度,有83例為高中以下文化程度;患者的疾病類型中,有84例為慢性支氣管炎患者,8例為糖尿病患者,4例為高血壓患者,4例患者為其他疾病。

1.2 方法

對比組不實施全程優質護理管理,給予患者常規護理,進行相應的健康宣教,及時解答患者提出的有關治療及護理等方面的注意事項及疑問,常規配合診療任務并對患者在治療和護理之后的相關知識和事項進行告知及強調。

觀察組實施全程優質護理管理,為患者提供全面、全程及延續的優質護理服務,包括門診、住院、出院及出院后隨訪等方面。具體全程優質護理管理方法如下:①做好入院前管理,患者在入院之前由門診護士抽取門診卡并協助患者完成所有程度,包括掛號、就診、交款、檢查、配藥及辦理入院手續等方面,以確?;颊呖杀M快的完成所有流程?;颊咴谌朐簳r應由門診護士對其進行初步的評估,在評估之后由相關的工作人員將患者送至病房,達到病房后與病房護士進行交接,詳細的告知有關患者的情況以保障患者安全。②做好入院后管理,實施責任制整體護理管理,建立責任小組,按照患者病情情況及護士能力情況進行床位的安排,由責任護理組長對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及心理狀態等方面進行全面的評估,并根據評估結果制定相應的護理對策,落實患者的基礎護理,對整個護理過程進行全面的指導督查和負責。在患者外出進行檢查時,特別是重?;颊咄獬鰴z查時,應由相應的醫護人員和工作人員陪護檢查,并對其生命體征進行隨時監測以確?;颊甙踩?。增強夜間、周末及節假日等重點時段的護理,在此時段應提供全面質量監控,并提供相應的業務咨詢,指導并協助突發事件以確保護理質量安全。如患者需進行手術治療,則在其進行手術前,應由責任護理組長對其進行準確耳朵術前評估,實施個體化的指導及宣教,在手術進行的當天,應按照相應的標準為患者佩戴腕帶,詳細標明患者的姓名及住院號,以及時確定患者身份,同時責任護理組長應將患者親自送至手術室,并與手術室護士進行詳細交接?;颊咝g后應由手術室護士及麻醉師送至病區,并與病區護士完成交接。責任護理組長則按照患者實際的治療情況制定相應的護理計劃,以預防減少患者并發癥的發生。做好健康教育,責任護理組長應對患者及患者家屬進行良好的健康教育,并對其學習的需求及能力進行評估,以事實具有針對性的健康教育,定期組織患者進行集體健康教育,可采用文字、畫冊及多媒體等方式使患者進行傾聽和反饋。③做好出院管理,在患者出院時應由護理組長為患者制定相應的出院計劃,根據患者的病情及康復等情況進行康復宣教,對患者發放自制的健康手冊,內容包括藥物宣教、疾病知識及行為和飲食的指導等方面,以促使患者可了解并掌握疾病相關的知識。在患者出院的當天,應由責任護士將患者送出病房,如患者無法行走,則應使用輪椅等工作將患者送出病房,如患者無家屬陪伴,則應由護士為患者聯絡交通工具并護送患者至交通工具之上。定期進行出院隨訪,由護理組長對患者進行出院追蹤服務,建立并完善患者的電子檔案,根據實際情況和需求,對必要的患者實行上門回訪,確保優質護理貫穿醫療服務全過程。觀察并比較兩組患者的健康知識知曉程度、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及護理缺陷發生情況。

1.3 統計方法

數據采用SPSS19.0軟件進行分析處理,計數資料采用率(%)表示,行χ2檢驗。

2 結果

3 討論

老年科患者由于年齡較大并且因長期的疾病折磨,通常會產生一定程度的不良情緒,如憂郁和抑郁感,大部分老年患者易出血煩躁、易怒等多變情緒[3-4]。對于護理人員而言,其通常與患者接觸較多,也為醫患溝通的重要渠道,因此,護理人員的護理工作態度具有重要作用,其可對醫患關系、護患關系及護理質量均可造成不同程度的影響,同時,對于住院患者而言,護理人員的工作態度可對其治療配合程度起到直接的影響作用。報道顯示[5],良好優質的護理服務可有效改善護患關系并促進患者康復,通過優質護理管理可使患者與醫護人員之間的關系得到改善,建立良好的醫患關系和護患關系,使患者積極配合治療,進而獲得最佳療效。

該組研究中,對觀察組100例老年科患者實施了全程優質護理管理,首先,成立了科內質量管理小組,小組成員主要由科護士長、護士長及護理組長組成,并制定了相應的管理制度、管理流程及管理措施。由護理組長對每日的護理工作進行檢查和反饋,由護士長對每周的病房工作護理質量進行檢查和考核,由科護士長對科內的整體護理治療進行督查。其次,優化護理流程及培訓,優化患者自門診、住院和出院的全程流程,尤其是在重點時間段的管理流程,手術患者轉運交接及重?;颊咿D運交接的流程。定期組織各級護理人員進行系統的培訓,以確保優質護理管理模式的順利實施及護理安全工作的有序進行。經護理,觀察組患者的護理缺陷發生率得到明顯降低,且觀察組患者對護理工作的滿意率及對健康知識的知曉率均明顯高于對比組(P

綜上所述,通過實施全程優質護理管理,可使老年科患者真正獲得全面化、專業化的無縫隙優質護理。同時,經開展出院后延續護理,圍繞患者需求,以患者為重點,制定并實施相應的護理措施,及時并合理的解決患者的各種護理問題,均可有效減少醫療風險,提高護理質量,促使患者康復,使患者對醫院整體滿意度得到增高,具有重要意義。

[參考文獻]

[1] 王小娟, 張玲燕. 淺析病區護理管理中存在問題與對策[J]. 中外醫療, 2011, 30(36): 149.

[2] 山習芳. 淺談基層衛生院優質護理管理[J]. 中國保健營養, 2013, 23(8上旬刊): 4437-4438.

[3] 薛M石. 新型護理管理模式在優質護理示范病房中的應用[J]. 中華現代護理雜志, 2011, 17(30): 3676-3678.

[4] 孫玉姣, 趙海劍, 高敏, 等.彈性固定配對排班模式對優質護理服務質量的影響[J].中華現代護理雜志, 2011, 17(25): 3068-3070.

[5] 侯振國, 郝連紅,郭玉芳,等.實施優質護理服務示范工程的體會[J].中國民康醫學,2011,23(22):2861.

[6] 段泉瑩.對“優質護理服務示范工程”的理解與探討[J].中國社區醫師:醫學專業,2012,14(3):286.

篇8

    童工是指未滿十六周歲的勞動者?!吨腥A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第十五條規定:禁止用人單位招用未滿十六周歲的未成年人?!督故褂猛ひ幎ā罚▏鴦赵毫畹?1號)、《使用童工罰款標準的規定》(勞動部、財政部文件,勞力字〔1992〕27號)等法規和文件明確規定禁止使用童工。

    二、對未成年工實行特殊勞動保護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規定,未成年工是指年滿十六周歲未滿十八周歲的勞動者?!吨腥A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第五十八條規定:國家對女職工和未成年工實行特殊勞動保護。第六十四條:不得安排未成年工從事礦山井下、有毒有害、國家規定的第四級體力勞動強度的勞動和其他禁忌從事的勞動。第六十五條規定:用人單位應當對未成年工定期進行健康檢查。

    《未成年工特殊保護規定》(勞部發〔1994〕498號)也對未成年工的使用在工種、勞動時間、勞動強度和保護措施等方面制定了具體規定,不得安排其從事過重、有毒、有害的勞動或者危險作業。

    三、違反相關法律規定的處罰

    法律明確規定勞動和社會保障行政部門負責有關禁止使用童工和未成年工特殊保護法律法規的執法檢查工作。對使用童工的單位處以罰款等行政處罰;對使用童工情節惡劣的,提請工商行政管理部門吊銷企業的營業執照;對使用童工的有關責任人員,提請有關主管部門給予行政處分,構成犯罪的,由司法機關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對用人單位違反勞動法對未成年工的保護規定,侵害其合法權益的,由勞動保障行政部門責令改正,處以罰款;對未成年工造成損害的,應當承擔賠償責任。

    對違反未滿16周歲的未成年人保護規定和違反未成年工保護規定的罰款具體項目標準為:

    違反未滿16周歲的未成年人保護規定:

    1、《勞動法》第九十四條:用人單位非法招用未滿16周歲的未成年人的,由勞動行政部門責令改正,處以罰款;情節嚴重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門吊銷營業執照。

    2、《禁止使用童工規定》

    第十三條:有下列行為之一的,由縣級以上勞動行政部門處以罰款:(一)單位或者個人使用童工的;(二)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允許未滿16周歲的少年、兒童做童工,經批評教育仍不改正的;(三)職業介紹機構以及其他單位或個人為未滿16周歲的少年、兒童介紹職業的;(四)單位或者個人為未滿16周歲的少年、兒童出具假證明的。

    3、《使用童工罰款標準的規定》

    第三條:對違反《禁止使用童工規定》的個人,罰款標準如下:(一)使用童工從事營利性生產勞動的,每使用一名童工,罰款600-1200元;(二)使用童工從事家庭服務性勞動的,每使用一名童工,罰款300-600元;(三)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允許兒童做童工,經批評教育仍不改正的,罰款300-600元;(四)為未滿十六周歲的少年、兒童介紹職業的,每介紹一名童工,罰款600-1200元。

    第四條:對違反《禁止使用童工規定》的單位,罰款標準如下:(一)對單位使用的,根據國務院禁止使用童工規定的規定,由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規定具體罰款標準;(二)為未滿16周歲的少年、兒童做童工出具假證明的,罰款1500-3000元。

    第五條:數次、長期使用或一次使用多名童工及數次出具假證明的,加重罰款三倍。

    違反未成年工保護規定:

    1、《勞動法》第九十五條:用人單位違反本法對未成年工的保護規定,侵害其合法權益的,由勞動行政部門責令改正,處以罰款。

    2、《違反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行政處罰辦法》(勞部發〔1994〕532號)

篇9

老年人骨質容易發生退行性病變,因此當出現輕微的撞擊或碰撞時即可發生骨折[1-2]。老年患者骨折發生后需長時間臥床休息,加之生理機制減退,易出現各種并發癥,其中深靜脈血栓(DVT)對患者危害較大[3-4]。DVT的發生與血液黏稠度增加、血流不順暢有關。DVT脫落后可引起肺栓塞,增加患者猝死發生率[5-6]。通過預防性改善患者血液高凝狀態,促進血液循環能有效預防DVT的發生[7-9]。本研究旨在對老年骨折患者實施預見性護理干預,探討其對骨折患者血流動力學的影響及對DVT的預防作用。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2年1月-2014年1月南昌市第三醫院骨科收治的128例老年骨折患者為研究對象,納入標準:(1)年齡>60歲;(2)CT或X線診斷為下肢骨折;(3)能配合本研究,具有一定的表達能力和認知能力;(4)對本研究知情,自愿參加本研究,并均簽署知情同意書。同時排除肝腎功能不全、血液系統性疾病、意識模糊、精神障礙的患者。根據隨機數字表,將患者隨機分為觀察組及對照組各64例,其中觀察組男38例(59.37%),女26例(40.63%),年齡60~78歲,平均(71.25±4.38)歲,骨折原因:跌傷38例(59.37%),車禍26例(40.63%)。對照組男37例(57.81%),女27例(42.19%),年齡60~79歲,平均(70.78±4.25)歲,骨折原因:跌傷35例(54.69%),車禍29例(45.31%)。兩組患者性別、年齡、骨折原因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對照組患者給予常規性護理,包括基礎護理、監測生命體征、健康教育?;A護理包括對骨折傷口進行消毒、清潔,保持患者呼吸道通暢,同時給予抗生素藥物預防圍手術期感染。

觀察組患者在對照組基礎上給予預見性護理干預,具體措施如下:(1)心理支持:老年患者合并多種內科疾病,后容易由于疼痛、行動不便,出現焦慮、抑郁等情緒。術后給予患者心理干預及指導對改善患者焦慮、抑郁情緒具有重要的意義。護理人員做到向患者詳細介紹病情,耐心與患者溝通,鼓勵患者早期康復鍛煉,樹立患者疾病治療信心,使患者保持良好的心態。(2)疼痛護理:術前向患者講述疼痛發生的原因及預防處理措施,讓患者有足夠心理準備,并與患者多交流,轉移患者注意力。指導患者減輕疼痛技巧,對疼痛原因不明或疼痛難以忍受的患者可給予小劑量止痛藥物治療。(3)飲食指導:指導患者多進食高纖維、高蛋白、易于消化吸收的食物,避免進食高脂肪物質,以降低血液黏稠度,改善血液循環。同時圍手術期間應囑咐患者戒煙戒酒。術后積極幫助患者恢復患肢健康,指導患者積極開展主動或被動運動,讓患者多進行踝關節背伸、伸膝、旋轉等運動。(4)DVT預防:術前對骨折患者進行健康宣教,向患者講解DVT發病原因、臨床癥狀及臨床預防處理措施,對于高血壓、糖尿病史、肥胖及吸煙等DVT高危人群應詳細告知患者DVT的危害及預防知識。術后密切監測患者生命體征,對患者做好飲食護理、功能鍛煉、護理及出院指導。保持大便通暢,避免腹腔壓力增加而引起靜脈回流受阻。以高于心臟平面20~30 cm的高度抬高下肢以促進血液循環,定時按摩患者下肢肌肉,進行被動運動,促進下肢靜脈回流。護理過程中密切留意患者下肢腫脹、皮膚溫度情況。

1.3 觀察指標 兩組患者干預前后均于清晨空腹抽取靜脈血3 mL,離心處理后留取血漿,采用美國Cardiodynamics公司生產的Bioz.Com數字化無創血流動力學檢測儀測定患者血流動力學指標。血流動力學指標包括紅纖維蛋白原(Fb)、全血黏度(nbl)、細胞沉降率(ESR)、紅細胞比積(HCT)、高切變率下全血黏度(nbh)、血漿比黏度(np)。

1.4 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 17.0軟件進行統計學分析,計量資料以(x±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組間比較采用 字2檢驗,P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并發癥分析 觀察組DVT、術后感染、便秘、壓瘡等并發癥發生率分別為3.12%、4.69%、3.12%和0,均顯著低于對照組(P

2.2 兩組患者干預前后血流指標分析 兩組干預后ESR、HCT、Fb、np、nbl和nbh較干預前均有顯著改善(P

3 討論

DVT是一種靜脈血流障礙性疾病,多發于下肢骨折老年患者,DVT脫落后容易引發肺栓塞從而導致患者猝死。近年不少研究指出,DVT的發生與患者年齡、感染、肥胖、骨折史、DVT疾病史等因素有關[2,7-8,10-13]。此外,手術因素如麻醉方式、手術創傷等均可對患者血管壁造成損害,從而增加患者DVT發生風險[14]。蔣潔等[7]認為高血脂可導致血液高度凝固、聚集,從而影響血液循環,增加DVT發生率。張霞等[8]認為骨折術后疼痛可增加患者臥床時間,從而影響患者下肢血流循環,使得患者血液阻滯,增加DVT發生風險。

DVT發生不僅影響患者術后康復,而且對患者術后生存質量產生較大的影響[15]。盡管目前已有相關藥物治療DVT,但患者療效不佳,容易復發[16]。本研究對老年骨折患者實施預見性護理干預包括術前及術后護理干預,以預防DVT發生,降低骨折患者并發癥。術前積極預防DVT發生對降低老年骨折患者病死率具有積極的作用。術前對骨折患者進行心理干預可消除患者負面情緒,提高患者遵醫行為。老年患者由于各器官功能處于衰退期,患者免疫功能低下,因此患者容易感染病原菌。術前對患者進行飲食干預,多攝取富含蛋白及維生素的食物,可提高患者免疫力,降低患者術后感染風險?;颊咝g后由于長時間臥床休息,導致腸道蠕動功能下降,因此患者術后容易出現便秘。多進食一些富有營養易于消化的食物有助于促進腸道蠕動,改善患者胃腸功能,從而能預防患者便秘,改善患者的營養狀況。術后向患者講解DVT發生原因及預防措施,有助于提高患者對DVT的認識,大大提高患者遵醫行為,同時指導患者早期康復功能鍛煉,有利于促進患肢血液循環,改善患肢血液高凝狀態,促進患者康復。

篇10

“互聯網+”時代青少年成長常常有許多“煩惱和困擾”,不但影響著他們的身心健康,而且也影響著他們的人格發展和健全。因此必須立足于“互聯網+”這一社會、科技大背景,從豐富青少年心理素質養成教育入手,著眼于青少年健康人格的塑造與培養,將青少年心理素質養成教育的變革推向全面化、系統化、高效化。

1豐富青少年心理素質養成教育的內容與形式

“互聯網+”時代中教育的內容和教學的形式得到了極大豐富,青少年心理素質養成教育既面臨巨大而嚴格的挑戰,同時也存在宏觀與微觀上的機遇,進行青少年人格健全的建設必須要立足于“互聯網+”的社會特點,要不斷深入“互聯網+”為平臺的青少年心理素質養成教育的內容和形式,通過“互聯網+”的資源加工和信息利用全面認知健康人格對青少年心理素質養成教育和青少年自主成長的重要價值與核心功能,采取“互聯網+”時代學生樂于接受的網絡平臺、溝通平臺和交互平臺進行青少年心理素質養成教育的具體工作,使學生的人格健康和人格完善得到“互聯網+”科技的基礎支持和平臺支撐,整合“互聯網+”與青少年心理素質養成教育、“互聯網+”與青少年健康人格發展的深層次關系,做到內容的豐富、層次的提升、形式的多樣,進一步挖掘青少年心理素質養成教育的潛能,為青少年健康人格的有效塑造和全面發展提供形式與內容上的保障。

2建立青少年人格健康的基礎信息庫

“互聯網+”是資源和信息在互聯網平臺上的深層次整合與重構,“互聯網+”時代更加需要基礎信息的詳實、準確和全面,青少年心理素質養成教育工作要以“互聯網+”科技作為基礎,以青少年的心理發展和人格建設為目標,建立起“互聯網+”載體的青少年認可健康信息庫。根據青少年心理素質養成教育的要求設置基礎信息庫的目類、體系、系統,并根據青少年實際做好人格健康信息的采集、測評和量化工作,使青少年心理素質養成教育通過“互聯網+”平臺及時了解青少年人格健康的信息,以“互聯網+”基礎信息庫的資源整合和信息深加工全面把握青少年人格健康的動態、特點和規律,對于人格健康的問題做到及早發現、及早診斷、及早敢于,發揮青少年心理素質養成教育的專業型、系統性優勢,真正把握學生的需求和發展特點,實現對心理素質養成教育改革和青少年人格健康建設的全面支持與服務。

3豐富青少年的學習、生活與交往環境

“互聯網+”社會中青少年的學習環境、生活情境、交往方式與傳統社會有著繼而不同的特點,青少年呈現的狀態,表現出的需要也具有巨大的差異性,基于“互聯網+”的交際和溝通方式正成為青少年相互聯系和交互式交往的基本形式,“互聯網+”逐步轉化為學生心理健康和人格完善的時代和環境大背景。作為心理素質養成教育的工作者必須重新解讀當前青少年成長的影響因素和周邊環境,正確理解“互聯網+”社會帶來的心理素質養成教育與青少年人格成長的問題和挑戰,以心理素質養成教育為主題,興辦各類講座、座談會、網絡宣傳,全面滲透心理素質養成教育的知識和技能,使學生能夠在心理素質養成教育的指導下,在優秀的校園文化氛圍中進一步優化學習、生活和交往的外部環境,使學生能夠穩定獲得心理素質養成方面的知識,全方位陶冶學生的道德情操,多方面磨礪學生的意志品質,在外部環境和結構上做到對青少年健康人格的激勵、促進、培養和提高。

4建立青少年心理素質養成教育新網絡

“互聯網+”的時代中個體與個體、個體與群體、個體與社會面臨著關系重構的問題,青少年心理素質養成教育必須要立足于“互聯網+”這一社會和時代標志進行全面整合,充分尊重學生發展的意愿和主動性,主動進行青少年心理素質養成教育結構和形式的創新與探索,將自我教育和網絡教育結合在青少年心理素質養成教育的細節和過程之中,相信學生能夠通過自主發展和自我認知有效化解青少年心理素質養成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和困擾,構建起青少年心理素質養成教育新型的模式和工作網絡,達到促進青少年心理素質發展,更好進行養成教育的目的。在青少年心理素質養成教育的實踐中可以借用“互聯網+”科技建立起微博、微信等IT2.0技術為平臺的新平臺和新載體,加強青少年心理素質養成教育的私密性、實時性,在吸引廣大青少年注意力和興趣性的基礎上,更為有效地進行心理素質養成教育。在青少年心理素質養成教育的過程中可以借用互聯網技術的核心思想組建起教育新結構和新平臺,利用學生社團、心理服務機構的專業優勢和資源優勢,積極進行青少年心理素質養成的普及、干預、指導,在更大的范圍內、更高的層次上提升青少年心理素質養成教育的內容和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