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諺包含的物候知識范文

時間:2023-04-10 06:52:23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農諺包含的物候知識,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農諺包含的物候知識

篇1

清明早,小滿遲,谷雨種棉正適時。

清明刮了墳頭土,瀝瀝拉拉四十五。

清明要晴,谷雨要淋。谷雨無雨,后來哭雨。

清明晴,六畜興;清明雨,損百果。

谷雨有雨兆雨多,谷雨無雨水來遲。

立夏不下,桑老麥罷。

立夏東風到,麥子水里澇。

立夏到小滿,種啥也不晚。

立夏刮陣風,小麥一場空。

小滿前后,種瓜種豆。

小滿暖洋洋,鋤麥種雜糧。

過了小滿十日種,十日不種一場空。

芒種不種,過后落空。

芒種麥登場,秋耕緊跟上。

芒種刮北風,旱斷青苗根。

夏至無雨三伏熱,處暑難得十日陰。

夏至無雨,囤里無米。

夏至未來莫道熱,冬至未來莫道寒。

夏至有風三伏熱,重陽無雨一冬晴。

夏至進入伏里天,耕田像是水澆園。

夏至刮東風,半月水來沖。

小暑不種薯,立伏不種豆。

小暑風不動,霜凍來的遲。

大暑到立秋,積糞到田頭。

立秋無雨,秋天少雨;白露無雨,百日無霜。

立秋處暑云打草,白露秋分正割田。

立秋有雨樣樣有,立秋無雨收半秋。

立秋雨淋淋,來年好收成。

處暑種高山,白露種平川,秋分種門外,寒露種河灣。

頭秋旱,減一半,處暑雨,貴如金。

白露天氣晴,谷子如白銀。

白露早,寒露遲,秋分種麥正當時。

秋分不割,霜打風磨。

篇2

(洪湖市瞿家灣鎮中心學?!?33228)

初中地理是地理教育的啟蒙階段。在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的背景下,初中地理學科課時較少,但學習任務重。那么學習更要講究方法,科學的學習方法能正確地指導學習實踐。下面簡單談談初中地理的幾個學習方法。

一、學會從地圖中獲取信息

各門學科都有自己的特色,都有自己獨特的學習方法,地理學科也不例外。地圖是地理學科的第二語言,是地理知識的載體,是學習地理必不可少的工具,在地理學習中發揮著獨特的作用。掌握正確的讀圖方法,培養良好的用圖習慣,才能形成基本的地理技能,才能學好地理這門學科。

首先,養成良好的讀圖、用圖習慣。我們講“左圖右書”,是說要注意隨時運用地圖,查閱地圖,善于從地圖中發現地理知識。從地圖中來,到地圖中去,用地圖記憶問題,用地圖思考問題,用地圖分析問題。長期堅持,就能做到眼中有字,心中有圖,文字和地圖有機結合,形成正確的空間概念。

其次,掌握正確的讀圖方法。讀圖要注意先后順序,先看圖名、圖例、比例尺、方向這些基本要素,知道該圖表現的主要內容、范圍等,再觀察地圖的具體內容。觀察要全面,不要漏掉任何一個信息。

第三,善于觀察和發現。不同的地圖,如地形、氣候、河湖、植被、土壤等自然地圖,人口、城市、農業、工業、交通、旅游等人文地圖,所承載的內涵、信息或者主題是不同的,但表達的內容都比較形象、明晰、深刻。通過觀察,我們可以發現問題,找出規律,分析原因。

第四,要掌握位置和輪廓特征。有些地理事物需要掌握它們的位置:半球位置、經緯度位置、海陸位置、相對相鄰位置、戰略交通位置等。還有一些地理事物,比如大洲、重要國家、島嶼、我國的省區等,要觀察它們的輪廓,用形象記憶法掌握其特征。

二、學會從文字中獲取信息

教材是我們獲取地理知識、提高地理素養的重要途徑,課文中正文、閱讀材料、各種地圖、活動,包含著許多地理知識,我們要認真閱讀和理解,從而分析歸納出其中蘊含的知識信息。讀書時我們應該注意把握以下幾個要點。

首先,讀出書中有什么。閱讀教材,先要讀懂,明白書中講了些什么。比如,教材在這里介紹某個地理區域時,一般從構成這一區域的各地理要素分別進行論述。這個區域在哪兒?這里的自然地理特征包括地形、氣候、植被、土壤等如何?經濟發展包括工業、農業、交通情況怎樣?存在什么生態環境問題?解決的途徑是什么?怎樣謀求人地協調發展?

第二,讀出知識網絡。地理環境是一個有機整體,組成地理環境的各個要素是相互制約、相互影響的,其中任何一個要素的改變,都可能影響到其他要素的變化。我們應該理清這些要素之間的相互關系,在頭腦中形成這一地域的知識網絡。

三、學會在必要的訓練中培養解題能力

初中學生年齡較小,心智尚未發育成熟,空間想象能力較差,在學習地理學科的過程中,會碰到一些難點問題,如經緯網的特點、地球的運動、黃赤交角、地形圖的判讀、氣候的分布和特點等。這些知識是地理學科的基礎,又是不可回避的問題。怎樣突破這些難點知識呢?教師深入淺出地講解固然重要,必要的適量的規范的訓練,重要且必不可少。如果訓練了各種形狀的經緯網圖,那么學生會加深理解經緯線的特點;如果訓練了一定題量的地球運動知識題,那么學生會更深刻地認識地球的自轉公轉特點以及產生的地理現象;如果訓練了各種等高線圖,那么學生判讀等高線地形圖的能力會大大提高。解題能力的培養是一個長期的、漸進的過程,只有通過持之以恒的規范訓練,才能幫助學生完成從知識到能力的轉變。訓練是重要的地理學習方法。

四、學會與生活相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