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遠方親人寫一封信范文
時間:2023-04-11 04:24:52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給遠方親人寫一封信,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親愛的妹妹:
你好!
仔細想想,我們已經分別一年多了吧?!自從你知道從黑暗的那一天起,你的世界將失去一切美妙的聲音時,淚流滿面地把自己關進蝸牛殼般小房間時,我們便再也沒有見過面……
本想給你推薦幾首樂曲,驅散傷心的烏云,可是,你卻只能看到歌詞在緩緩流淌,所以我選擇了寫信。
我現在正在經歷著小雪最后一個黑暗的階段,這幾天,都忙得昏天黑地,試卷和作業堆滿了書桌,習題和作文已經塞滿一個大大的紙箱,而琳瑯滿目的書本上,筆記占據了一大部分的面積,黑壓壓的看不見課文……如果可以,我真想統計一下我一天要寫多少字。而那些玩具啦,卡片啦,撲克啦,早不知道被塞到了哪個角落??杉词惯@樣,我那可惡的成績仍讓止步不前,害得媽媽整天在我耳邊嘮嘮叨叨,唉聲嘆氣。親愛的妹妹,我想,如果你能天道聲音的話,媽媽的嘮叨和唉聲嘆氣都應該是最動聽的吧?!
面對即將到來的初中生活,好多同學都已經心如止水,想象著心中的圣地,憧憬著今后的生活,可是,無論怎樣,我都無法靜下心來復習不知道應該先填同學錄還是先把小說看完,反正,所有有關學習的事我都認為還有很多時間,可事實上,距離中考,只差兩個月了。親愛的妹妹,你有什么方法幫助我嗎?
不止我們,連老師也緊張起來,匆匆忙忙的上課,匆匆忙忙的解題,匆匆忙忙的改作業……做什么事都匆匆忙忙,讓時間也匆匆忙忙起來,一眨眼,一個周末來臨,一個星期又溜走了,時間如用手挽留流水般,總也攔不住,只能留下一雙潮濕的手。因為老師不是一分一分幫我們抓分,而是0.1分0.1分的抓,在小升初的考試中,我們沒有資本失去任何0.1分。
親愛的妹妹,一年了,你得好好聽醫生的話,直到有一天,親自體會在人生轉折點上的緊張!
好了,再見,我相信你能讀懂我紙上的心情。
祝:
篇2
如今,十幾年過去了,她沒有因命運的挫折而倒下去,并且,她的兩個孩子都考上了大學。
是什么讓她能夠不被苦難打倒?她又是怎樣哺育兩個孩子健康成長的?
李茂云的兒子,如今在湖南第一師范學校就讀的徐勝說,當愛一次次離我們而去的時候,當親人一個個離我們而去的時候,卻也一次又一次再來!我們失去了很多愛,也得到很多愛,否則,我不可能健康成長,不可能繼續求學,可以說是
傷逝之痛
1995年的春天,那是我們家遭遇第一個不幸的春天。我記憶中能干、慈祥、正值壯年的父親,溫柔善良的母親,我以及與我親密無間的哥哥,四個人,那時是一個雖然不富裕,卻也不算太貧窮的幸福之家,因為那時有父親結實的臂膀。然而,就是因為父親肩上的擔子太重,使他患上了嚴重的“勞病”。家里窮,沒有錢治,就在發病的這個春天,他就離我們而去了。
母親是個堅強的人,但是,她柔弱的雙肩無法承擔繁重的體力勞動,我家到了幾乎沒吃沒穿的地步。一天,我和哥哥在外面玩,突然看到垃圾堆里有一些潰爛的蘋果。我們實在是很久沒有嘗到過蘋果的味道了,盡管也怕別人笑話,但我們還是禁不住誘惑,撿起蘋果就吃了起來。誰知,恰巧被母親發現了,我們看到,一向剛強自信的母親,眼里閃出了淚光。
母親不僅很堅強,而且是個很有眼光的人,她知道,如果就這樣過下去,我和哥哥會成為什么樣子,生活也會越來越沒有希望。但希望之路對于我們來說,只有一條,那就是考上大學,走出村莊。然而,我們一家三口的吃穿尚且成問題,想拿出兩個人的學費來,實在是很大的夢想。
就在我和哥哥面臨輟學之際,一個好心人來到了我們家。這個人叫王光明,他沒有結過婚。他像親生父親一樣對我們,來我們家的第一天,就給我們帶來了新買的包,并跟我們說:“雖然我不是你們的親生父親,但我會盡我所有的力量供你們上學,會把你們像親骨肉一樣對待……”
繼父真的把一顆心全放在我們家里,在生活的一點一滴中實踐著他的諾言。他家里家外地整天忙活,所有的重活都自己干,農閑時,他就去城里打短工,找點零活干。每次領到工資,他都一分不少地悉數交給母親。母親知道繼父喜歡喝點酒,就拿出一點錢來給他,讓他偶爾也喝點兒,可是繼父一分也不要,他說:“等兩個孩子上了大學,我再喝?,F在掙點錢不容易,都給他們留著吧!”
這么好的人,這么好的父親,他跟我們的親生父親真的沒什么兩樣呀!很快,繼父就融入了我們家,我和哥哥、母親又真的擁有了可以依靠的肩膀。
但是,風霜雨雪總是喜歡結伴而行,僅僅過了三年,我們家的好日子又一次被災難打破。1999年,繼父由于身體不適去體檢,結果,“癌癥晚期”幾個字像刀子一樣捅在了我們的心上――為什么好人總是一個個這么快離我們而去?為什么幸福于我們總是不能長久?難道命運賦予我們的,就是不斷遭受親人離別之痛?家里的頂梁柱倒了,地里的農活卻更重了,我和哥哥的學費也越來越多,我們眼前的路一片黑暗。
黎明再現
面對無法逾越的困難,我不敢說當時的母親是如何無所畏懼,因為,她真的沒有任何辦法可以干她干不了的重活,也無法弄到足夠我們兄弟倆上學的開銷。繼父去世后,我和哥哥經常面對母親傷心和無奈的愁容,“輟學”這兩個字,像扼住咽喉的枷鎖,讓我們一想就心驚膽戰??梢哉f,如果只是靠母親的堅強和我們兄弟的執著,真的不知道怎樣才能走過那段難忘的時光。
風霜雨雪總是結伴而行,而愛和希望有時也會相繼到來,悲慘的故事感動不了天,也感動不了地,但可以感動天地間的好心人。村長了解到我家的情況后,深深為我們感到惋惜,因為我和哥哥學習都很好,也很聽媽媽的話,經常幫助母親干些力所能及的農活。全村的人都像老村長一樣和我們一起嘆息,一起無奈,盡管如此,由于我們那里的人都不是很富裕,一時也都想不到解決的辦法。無奈之下,村長在我和母親不知道的情況下,給《常德日報》寫了一封信。一周之后,《常德日報》把這封信刊登了出來。
我家的事感動了常德人,也感動了遠方的一位老人。她不僅很快給我們寄來了學費,還寫來了一封信。這是一封多么感人的信??!她在信中不僅鼓勵我們戰勝困難,還說,要一直供我們考上大學……我們簡直不敢相信這是真的。
但這的確是真的。一晃就是六個年頭過去,從中學到大學,我和哥哥的每一筆學費,都是一位我們只知道是上海一位姓“李”的老奶奶寄來的。每年開學之際,“李奶奶”都會寄來足夠的學費,還會寫一封信提醒母親和我們兄弟倆:要微笑著面對生活,世上沒有過不去的坎,辦法總是比困難多……“李奶奶”的話樸實而真摯,一次次點燃我們的生命之火,讓我們母子三人內心充滿了感激,擺脫了沉重的思想和經濟負擔。六年間,我們共接到“李奶奶”四萬多元匯款,和40多封充滿鼓勵的信件。好心的“李奶奶”究竟是誰呢?自從收到她的第一筆匯款以來,我們就不停地給她寫信,想知道她是誰,想對她說聲謝謝,可是,每次按“李奶奶”信上的地址寄去的信都原封不動地退回來,直到2005年初,我們一直不知道“李奶奶”的真實情況。
俗話說“大恩不言謝”,可是,我們一家三口的心里接受了太多人的恩情,如果連幫助我們的人都不知道是誰,母親不會安心,我和哥哥也不會安心。我接到大學錄取通知書的時候,母親就流著眼淚跟我說:“不管怎樣,都要找到這位‘李奶奶’,讓她知道我們沒有辜負她的希望,你們一定要記?。簺]有她,就沒有咱們的今天!”
《真情》圓夢
2005年1月,一次學校搞活動,在現場,我不知怎么就想起了自己的“心事”,并即興講述起來。我談到深明大義的母親,講到親生父親和繼父的不幸,講到我們村的老村長以及六年來不曾謀面的“李奶奶”,講到了我曾經的不幸和有幸,現場一次次響起了熱烈的掌聲,很多同學陪著我流眼淚,我知道,同學的眼淚里滿含著同情和感動,同學的掌聲是獻給我所遇到的一個個好人。
后來,湖南衛視《真情》欄目的編導找到了我,他們在為我的故事感動之余,想幫我和母親實現我們的又一個夢想。
這是一次充滿期待的行程,但能不能見到“李奶奶”,我和哥哥以及電視臺的“真情特派員”李銳都沒有十足的把握。因為六年來,“李奶奶”一直不愿透露她更多的信息。
果然,當我們找到匯款單位上的地址時,的確是“查無此人”。后來,在我們的苦苦追問下,管收發的大爺才告訴我們說:“你們不要再找了,‘李奶奶’從開始就不愿意讓別人知道,而且,她已80多了,這兩天又有點不太舒服,就不要去打擾她了?!?/p>
聽到老大爺說這些,我的心忽地沉了一下,80多歲的老奶奶,身體不大舒服……聽到這些,我們大家的內心都充滿了矛盾:見她,真的怕打擾她;不見她,奶奶的身體怎么樣?這內心涌動了六年的感動該如何表達?
“真情特派員”李銳說:“不管怎樣,先找到奶奶的家再說?!钡覀冊偃龖┣?,老大爺也沒有再告訴我們進一步的情況,但“李奶奶”確有其人。最后,我們根據收發室門牌,找到了“李奶奶”的單位,并最終見到了我們思念已久的老人。
“李奶奶”叫張云霞,今年82歲,頭發有些花白,但精神狀態非常好,她說話的的聲音洪亮而又溫和,看起來,她是一位幸福的老奶奶。然而,張奶奶是個更不幸的人,她從小參加革命,在生死線上摸爬滾打過,很年輕的時候就失去了丈夫,僅有的一個兒子在17歲的時候因公犧牲,她的大半生時光都是在丈夫的照片和兒子的烈士證陪伴下度過的。她跟我們說:“不幸打擊了我們,可是卻也鍛煉了我們,越是困難,就越是要堅強!”她還說:“不讓你們找我,就是怕你們為了‘報答’而傷腦筋,我也不需要報答,只要你們成才就行!”
奶奶的話再一次更加猛烈地沖擊著我的心靈,她可以把素不相識的人當成親人,她可以把并不太多的財產毫不保留地拿來幫助別人,她不為失去自己的親人而過分傷痛,她又因不圖現實的回報而得到了更為寶貴的回報――健康、安寧、平靜、安詳、長壽,這種回報,需要付出真情和博愛。
篇3
穎是一個總讓我掛念的女生,她是副班長,成績優秀,但就是性格太內向,平時說話也很少。由于新接初三思政課為了了解學生,及時化解他們的心理困惑,有的放矢開展思想教育,我和很多學生建立了QQ聯系,穎是第一個加我好友的學生。開學第一周,我就通過網上聯系了解到他的家庭背景:在她才四歲時,媽媽就改嫁到鄰村去了,爸爸經常晚上出去打牌,有時還喝得爛醉回家。奶奶也經常和爸爸吵架,主要是爸爸不給她養老金,日子過得很艱辛。這樣的家庭,穎從小培養了一些自強不息的品格,通過自己的努力,每次考試均能在班里考得數一數二,而且能為班級做很多事。由此,一開學他就被大家推舉為副班長。
上個月,無意中我的鼠標點進了穎的空間里,看到了她的近期內心獨白:她有了心中的白馬王子,對方是隔壁班有名的淘氣王陳勁,長得很帥,就是不愛讀書。穎已經和他很要好了,當然班級里的同學有些也知道了,只是我們老師還一直蒙在鼓里……
漂泊的船只,尋求港灣
奇怪之極,一個品學兼優的女生怎么會喜歡上那么一個頑劣的男生?帶著這個疑問我開始了一番了解:不完整的家庭讓穎變得孤獨無援,所以她選擇了刻苦學習來彌補內心的空虛。學習成績上來了,但是她仍難以化解內心的苦惱——媽媽的遠走、爸爸的自私、奶奶的怨言都讓她覺得自己的痛苦與不幸。初二時,他接觸了那個叫陳勁的男孩,陳勁盡管表現不好,但是對穎很是關照,經常給他互相寫信,還不時從家里拿些好吃的東西給他。為了躲避同學的目光,穎就說那是他表哥。從QQ空間的字里行間,我讀懂了穎的內心:她渴望得到更多人的關愛,特別是父愛的缺失讓他努力尋找一個溫暖的港灣,而陳勁不正是填補他內心空白的那個人嗎?
蹲下來,與孩子平等對話
由于不少老師將青春期的戀情理解為不思進取的墮落行為,往往采取叫家長甚至在公開場合進行批評的方式,而事情處理的結局往往是“打鴛鴦私自飛”,早戀的男女生最后往往由公開聯系轉入“地下作戰”,有的甚至一時沖動而發生,最終釀成慘劇。由于穎喜歡的男生是大部分同學所不能接受的學生,很多同學嘲笑他太不自重了,很多老師也說他“腦子進了水”了。但是我十分清楚她的心路歷程的,我決定用自己的愛心與策略靠近他,并逐步將她引上健康發展的軌道。由于我比較注意信息保密,低調處理問題,學生就沒有了通常所有的戒備心理。而且我不會一味地對學生的幼稚想法進行簡單地批評,他們一般都會在教師的引導下,大膽地說出自己的心理話。
我給決定給穎寫一封信到他的郵箱里。我說:“穎,老師知道你這段時間的躊躇與不安,母親丟下你和父親,父親又很少和你交流,老師感謝你將一顆透明的心交給我。我愿意和你成為心靈的朋友?!蔽覜]有寫更多,因為我知道:過早地進入他的內心將引起他的敏感與逆反,盡管她也視老師為好朋友,但也不可能一下子將心交給我呀!果然,一久他在QQ里跟我主動說了他找男朋友的事,并要求老師不要責怪她,我也答應了她的要求。
巧引導:于無聲中聽驚雷
由于青春期教育的缺失,教師可以發現時下的青少年在心理上確實需要引領。他們會在課堂上對一些敏感的話題群體起哄。我還跟他們講了青春期戀情的一些特點:究其實,這只是一種青春的萌動或者說是愛情的白日夢而已。我告誡女孩子要自尊自愛,盡可能不要單獨與異性相處;不要輕易接受男孩的物質給予。
簡單的灌輸不會有效,而機械地擺事實也不會給他們帶來什么影響,于是我就選擇了通過群體教育活動,讓他們自己來慢慢消化。我一般不將要講的話“和盤托出”,必要時我就來個“戛然而止”,給他們一個反思的余地。每次我和大家的談心,穎總會紅著臉不說話。我也感到了她內心思維的漣漪,這說明我的教育正通過“隨風潛入夜”而實現 “潤物細無聲”的效果。
明志向:讓青蘋果自然成熟
為了給青春期的學生一個正確的行為導向,我開展了題為“讓青蘋果自然成熟”的理想教育活動?;顒又?,我給他們講了這樣一個故事:在非洲的一個農村里,有三個人要到遠方的城堡去掏金,于是他們搭上了開往城堡的火車,一路上風景如畫,很多人由于是第一次外出對外面的世界欣喜不已。在中途一個景色迷人的地方,一個男子忍不住下了車,他要去畫一幅最美的畫兒帶給自己的親人。在另一個郊外,一個姑娘也下了車,因為他看到了一個英俊少年,她說那就是她的白馬王子,可下車才知道,那個所謂的“英俊少年”是一個四十多歲的賭棍。他們再回頭,火車早已經無影無蹤。而只有第三個人才最終到達了終點,沒想那兒正有一個美麗的少女正迎接他,他過上了幸福富裕的日子。同學們聽了,心理受到了震撼!
篇4
通過此次主題班會,讓學生充分認識到父愛、母愛的偉大以及周圍人對自己的關愛,從而提高初中生的感恩意識,學會感恩,發揚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學校感恩主題教育班會資料,提供幫助,歡迎你的閱讀。
學校感恩主題教育班會一
一、班會背景:感恩是中華民族優良傳統美德,懂得感恩的人才是一個真正的人。然而在當代社會生活中很多人被物欲橫流的物質世界沖昏了頭腦,個人享樂主義過強,很多青年學子不懂感恩甚至還不珍惜自己的生命,給家人與社會帶來了沉痛的傷痛,目前社會上一些腐朽落后的思潮和不良信息的傳播,正逐步腐蝕著初中生的心靈,一味的索取不知回報使得一些年輕人變得自私冷漠,道德水準滑坡。因此提高初中生的感恩意識與責任意識顯得十分重要
二、班會主題:學會感恩與愛同行
三、班會目的:通過此次主題班會,讓學生充分認識到父愛、母愛的偉大以及周圍人對自己的關愛,從而提高初中生的感恩意識,學會感恩,發揚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
四、班會時間:2012年6月10日
五、班會地點:新田中學初二2班
六、班會對象:初二2班全體學生
七、班會形式:討論、表演
1、導入:播放歌曲《感恩的心》,導入班會主題。(出示幻燈片 5分鐘)
美國把每年十一月第四個星期四定為感恩節。我們中國雖然沒有感恩節,但是中國傳統文化觀念及中國人基本做人原則中,都有“感恩”。比如熟語當中就有很多是與感恩有關的:“滴水之恩,當涌泉相報”、“飲水思源”、“知恩圖報”等。我們從出生到現在,一直享受著父母的愛,接受著父母、師長、朋友的關心,我們覺得這一切是理所當然的,很少想過“感恩”二字。那么今天就讓我們用心來體會如何感恩。 我們每一個人都獲得過別人的幫助和支持,應該時刻感謝這些幫助你的人,感謝上天的眷顧。一個人的成長,要感謝父母的恩惠,感謝國家的恩惠,感謝師長的恩惠,感謝大眾的恩惠。
沒有父母養育,沒有師長教誨,沒有國家愛護,沒有大眾助益,我們何能存于天地之間?所以,感恩不但是美德,感恩還是一個人之所以為人的基本條件!面對現在日益冷漠的青年一代,加強感恩教育尤為重要。
2、討論:觀看《感動中國》視頻材料,談談對感恩的認識 (8分鐘)
學生1:所謂“感恩”,就是對自己的親朋好友心懷感恩,因為他們幫助了我們,
使我們的生活更精彩,我們要用自己的行動去報答那些給自己幫助的人。
學生2:我認為我們在生活中就是要多幫助父母,要為父母多做點家務,因為父母生我養我不容易,要多體諒老師,努力學習,那就是感恩。
學生3:感恩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是一種積極的生活態度。我們只有學會了感恩,生活才會快樂,生活中才會有真摯的情感。
學生4:生活中我們要感恩父母,感恩老師,感恩一切幫助過我的人。
教師總結:剛才幾位同學都說了自己對“感恩”的理解,非常好。老師想,在生活中,我們首先要感恩的是父母,因為他們生養了我們;其次,我們要感恩的是老師,因為他們教育了我們;另外,我們還要感恩朋友和對手,因為他們促進了我們的成長;雖然,現在我們不會賺錢沒什么收入,但是我們要從身邊的小事做起,一點一點的讓我們的父母,老師,親朋好友感動,放心。
3、小品《種瓜得豆》(6分鐘)
“講述一個女孩在父母的呵護下從小學上初中考上重點大學讀研究生讀博士,可當父親病了母親需要與女兒商量如何給父親治病的時候,女兒說:“我又不是醫生,你跟我商量有什么用?”當母親讓女兒把沾滿了父親口水的濕毛巾拿到廚房清洗的時候,女兒極不情愿的用兩個手指小心翼翼的像拈著什么穢物”.
問題1:這個小品能讓大家思考,如果你是文章中的女兒,你會怎么做呢? 問題2:再深入的想想長這么大是否為父母倒過50杯水?
4、討論問題:(5分鐘)
(1)為什么要感恩父母?
(2)為什么要感恩老師?為什么要感恩自然和身邊的人?
(3)學生先自己考慮,然后再進行小組交流。
5、繼續討論:(4分鐘)
(1)怎樣感恩父母?
(2)怎樣感恩老師?
(3)怎樣感恩自然和身邊其他的人?
學生針對以上三個問題進行討論,而后教師總結。
6、觀看尊師重道的視頻 (7分鐘)
無論是誰只要走進我們學校的大門,都會感受到同學們濃濃的尊師之情。每天清晨,執勤的同學在校門口親切地問一聲:“早上好”,教師節,同學們會向老師送一張精美的賀卡。這一聲聲親切的問候,一張張美麗的賀卡,都折射出中華民族優秀傳統在當今時代所綻放出的絢麗色彩。有人說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是的,當我們剛入學還不懂事的時候,是老師從細小的事情入手,耐心地指導我們如何做人、如何做事。當我們犯了錯誤的時候,或是彷徨無奈的時候,又是老師循循善誘地啟迪我們,仿佛是在我們的心靈深處點燃了一盞明亮的燈,把我們的人生引向光明的彼岸。如果說學校是知識的源泉,那么在我們學習知識的過程中最離不開的就是老師了。
尊師重教是全社會的美德,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古今中外就有許多名人尊師的故事流傳下來,成為佳話。在給他的老師徐特立老先生的生日賀信中說道:“你是我二十年以前的老師,現在仍然是我的老師,將來必定還是我的老師。”這段話已成為世人的座右銘,為全國人民樹立了光輝的尊師榜樣。讓我們來舉行一次講故事比賽,聽一聽各小組收集的尊師故事。
各組尊師的故事都很精彩,接下來讓我們再來看一首膾炙人口的童謠。隨著我們慢慢長大,它可能已經被忘卻。一個體恤學生的老師,隨著慢慢長大,卻永遠忘不了??赐赀@首童謠,然后回答問題。
問題一:你以前有過那些不尊敬老師的行為?
問題二:你打算今后怎樣尊敬老師?
學生1:當我犯了錯誤,受了老師的批評,總是不服氣,有時還要頂撞老師頂。其實我錯了,老師批評我,教育我,都在教我做人的道理。以后我一定虛心接收老師的批評教育,并積極改正錯誤。
學生2:我有時上課不認真聽講,經常開小差。有時還要講話,影響課堂紀律和老師的講課,這是對老師勞動不尊重的表現。我們應該尊敬老師,上課專心聽講,獨立思考,積極舉手發言,認真完成作業,支持老師的工作,這是老師的欣慰。 學生3:我有時在校園里碰到老師覺得有些不好意思,就低著頭從她身邊走過,沒有和她打招呼,這是對老師不禮貌的表現,以后我在校園里一定主動向老師問好,不管她是不是我們班的任課老師,都要有禮貌。
主持人:同學們都說得很好,也認識到了我們平時行為中的一些錯誤,并將積極改正,做到尊師重道。
八、感恩小故事 (3分鐘)
1、六旬老父捐腎救子:2003年2月,湖北60歲的農民父親胡介甫將自己的腎臟移植給了患“尿毒癥”的兒子,固執的父親不容拒絕地告訴兒子胡立新:“沒什么比你的命更重要?我寧可自己沒命,
也不能看著你死!
2、年輕母親舍身救兒:2004年8月27日下午,沈陽市五里河公園5歲的男孩童童掉進鯊魚池。35歲的母親劉燕當時也顧不上將手上的相機和肩上的背包放下,直接跳入鯊魚池中將兒子救出。劉燕在接受采訪時只說了一句話:“兒子就是__的全部。”
3、《挨杖傷老》:漢朝時,大梁有個叫韓伯愈的人,他的母親對他管教很嚴格,稍微有點過失,就舉杖揮打。無論母親打多重,他都沒有怨言不掉眼淚。
可是,有一天伯愈在挨打時,竟然哭得很傷心。母親覺得奇怪,問道:“往常打你時,你都能接受,今天為什么哭泣?”伯愈回答道:“往常打我時我覺得疼痛,知道母親還有力氣,身體健康,但是今天感覺不到疼痛,知道母親身體不如以前,體力微弱。所以傷心禁不住流下了淚水。并不是疼痛不能忍受。”
4、孝順兒捐腎救母:2004年9月底,在深圳一家律師事務所工作的田世國得知母親劉玉環患尿毒癥后,偷偷跑到上海中山醫院作了血樣檢查;配型成功后,瞞著母親,毅然將自己的一個腎臟移植給她。
九、教師總結:(2分鐘)
學會感恩,本質上就是對他人給予自己的好處,做出回應,做出回報,而不是漠視,而不是淡然處之;學會感恩,是用放大鏡去看別人的優點;學會感恩,是溫暖的陽光,照到哪里哪里亮;學會感恩,是感情的黏合劑。
感恩父母——感謝父母、長輩的養育之恩,學會孝敬父母長輩;
感恩社會——感悟社會的饋贈和祖國的關愛,增強社會責任意識,樹立報效祖國思想;
感恩自然——感謝大自然的賜予,熱愛自然,增強環保意識;
感恩師長——感謝老師的教誨,尊師重教;
感恩他人——感謝同學、朋友的支持照顧,促進互助互愛。
學校感恩主題教育班會二
活動時間:第8周班會課
活動目的:現在的學生,普遍患有“情感冷漠癥”,有不少人令人遺憾地成了“不懂得感謝、不愿感激、不會感動,只知道享受,只知道自己需要,只知道汲取的“冷漠一代”。 以此次活動,告訴大家生命不是你一人所有,世界上的任何一件東西也不屬于你個人,請珍惜生命請珍惜你所擁有的一切,請珍惜他人為你的努力和付出,請常常報有一顆感恩的心。
活動過程:
一、聽一個感人的故事
老師:同學們,我說一個英語單詞,看看大家知不知道它的中文含義,Thanksgiving Day,對,是感恩節,大家知道,在美國,把每年11月的最后一個星期四定為感恩節,在這一天,具有不同信仰和不同背景的人們,會按照習俗前往教堂做感恩祈禱,感謝上蒼一年里對自己的恩賜和惠顧。我們中國也有著 “感恩”的傳統,像:“滴水之恩,涌泉相報”“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都是很好的寫照,但嚴峻的現實是,現在有不少學生令人遺憾地成了不會感恩,只知道汲取的“冷漠一代”。 由此我們舉行這次以《學會感恩》為主題的班會,希望同學們以此為契機,學會感恩,刻苦學習,拼搏進取,來回報父母,老師和社會,
下面請大家一起來聽一個感人的故事:蘋果樹和小男孩
主持人:大家和我們一樣,一樣都是故事中的小男孩,從出生到現在,父母的愛一直伴隨著我們成長,我們不斷的索取,父母是盡其所能,我們接受的是那么的心安理得,此時此刻我們的心情都不會很平靜,下面這首歌是否能引進大家的共鳴呢?把“父親”這首歌獻給我們偉大的父母! 這首歌不禁使我們回憶起,在我們成長的這十幾年中,父母為我們所做的點點滴滴。那么誰愿意與大家一起分享他的感動呢?請大家舉手 (同學發言)
主持人:雖然同學們每個人的成長經歷不盡相同,但誰也不能否認,成長的每一步無不透著父母辛勤的汗水,體現著父母深沉的愛。你們的父母在時時刻刻掛念著你們,祝福著你們,請聽一下來自父母的心聲:(家長代表3個)有的家長雖然沒有來,但是也給我們同學留了言。看看是誰的父母呢?(放錄像)這就是大家的父母!當你們落寞時,撫慰你們孤寂的心靈;當你們迷惘時,照亮你們茫茫的人生……
二、現場調查
可我們又對父母了解多少呢 ?下面進行現場調查
問題:1、你母親的生日? 2、你給父親買過生日禮物嗎? 3、你母親最喜歡的是哪套衣服? 4、你父母的結婚紀念日? 5、你爸爸今天40幾歲?屬什么的?6、你爸爸喜歡喝白酒嗎?那他一般喝什么牌子的? 7、你父親喜歡吃的菜是? ………
通過剛剛的調查我們發現,并不是每個同學都十分了解自己的父母,可是反過來如果被問的是父母,不用調查也會知道結果,父母會對我們的一切記憶的都很深刻!
我們還應該感謝哪些人呢?教師的工作是辛苦的,每天起早貪黑,兢兢業業,認真備好每一節,精心上好每一堂,耐心輔導每一自習,可我們又是怎么回報老師的無私奉獻的呢?是不是有時候也充滿這不理解甚至埋怨呢?其實我有自己也曾經不理解過老師,對朋友有時候也有著那樣這樣的不滿,但我相信從今天開始,同學們會和我一樣,充滿著一顆感恩的心來對待我們的老師,同學和朋友 。下面有請4個同學演唱:《感恩之心》
三、做一個感恩的人
一起做一個感恩的人吧!感恩父母,感恩老師,感恩社會……這是我們共同的宣誓,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放FKASH音樂:《感恩的心》,)老師:感恩的心,感謝有你 ,伴我一生,讓我有勇氣作我自己,感恩的心,感謝命運, 花開花落,我依然會珍惜…… 伴隨著這動人的歌曲,我宣布主題班會到此結束
四、活動延伸
讓學生回家做好三個一活動:1.給遠方親人寫一封信。2.為父母或親人洗一次腳3.每天為家里做一件家務感恩教育活動中的教育敘事一則
學校感恩主題教育班會三
活動目的:學會感恩,懂得感恩。
活動重點:為什么要感恩?如何感恩?
活動設想:創設情境導入話題——回憶成長懂得感恩——誦讀美文情感熏陶——制作卡片情感升華——課后延伸以知導行
活動流程:
一、創設情境,引出話題
1.聽故事《一杯牛奶》,想想其中蘊含了怎樣的道理?
一個生活貧困的男孩為了積攢學費,挨家挨戶地推銷商品。他的推銷進行得很不順利,傍晚時他疲憊萬分,饑餓難耐,絕望地想放棄一切。
走投無路的他敲開一扇門,希望主人能給他一杯水。開門的是一位美麗的年輕女子,她笑著遞給了他一杯濃濃的熱牛奶。男孩和著眼淚把它喝了下去,從此對人生重新鼓起了勇氣。許多年后,他成了一位的外科大夫。
一天,一位病情嚴重的婦女被轉到了那位的外科大夫所在的醫院。大夫順利地為婦女做完手術,救了她的命。無意中,大夫發現那位婦女正是多年前在他饑寒交迫時給過他那杯熱牛奶的年輕女子!他決定悄悄地為她做點什么。
一直為昂貴的手術費發愁的那位婦女硬著頭皮辦理出院手續時,在手術費用單上看到的是這樣七個字:手術費:一杯牛奶。那位昔日的美麗的年輕女子沒有看懂那幾個字,她早已不再記得那個男孩和那杯熱牛奶。然而,這又有什么關系?
2,啟發:男孩身上最可貴的品質是什么?(感恩)
二、回憶成長懂得感恩
1.感恩大搜索
感恩是個美麗而又古老的話題,千百年來,它被萬物所傳承。鮮花感恩雨露,因為雨露滋潤它成長;蒼鷹感恩長空,因為長空讓它飛翔;高山感恩大地,因為大地讓它高聳;我感恩,因為。
師:是啊,因為感恩,有了多彩的世界;因為感恩,有了真摯的親情;因為感恩,我們懂得了生命的真諦!
2.感恩的故事交流
感恩不僅僅存于心中,更重在行動。比如,羔羊跪著吃奶,來感謝媽媽的哺乳知恩;烏鴉在媽媽飛不動的時候,出去覓食,回來后像小時候媽媽喂自己一樣地去喂媽媽,來感謝媽媽的養育之恩。動物尚且如此,何況人呢,更是演繹了一個個感人至深的故事。
學生交流自己查找的感恩故事。
典型示范:感動中國的《捐腎之爭》
2004年9月“中國新聞”報道“母親患尿毒癥,子女爭相捐腎”的故事,我至今記憶猶新:山東省棗莊市的田世國是個律師,5年來一直在廣州工作,難得有空回家。今年2月,田世國聽弟弟說:母親查出患尿毒癥。田世國匆匆踏上北上的列車,回到了母親的身邊。尿毒癥患者主要靠透析來維持生命,每次透析需要花費400元左右。田世國和弟弟妹妹拿出所有積蓄并借了一大筆錢,支援母親做透析。田世國的母親為了不拖累兒女,一度想放棄治療。在得知母親的治療方式是移植一個健康的腎臟后,田世國與弟弟妹妹爭為老母捐腎,田世國14歲的兒子也搶著給奶奶捐腎:“我是全家年紀最輕的,還是讓奶奶用我的腎吧。”最后,身為大哥的田世國一錘定音:“我是大哥,我說了算,腎換我的!”手術很成功,但老母親至今不知道捐腎的“大善人”正是自己的親生兒子。田世國為老母捐腎的壯舉倍受社會關注,倍受國人贊許,被推舉為感動中國十大人物的候選人。
3.師生互動交流如何感恩
感恩的故事還有很多很多很多,其實,感恩也不一定就是要做出什么驚天動地的大事,為爸爸媽媽倒一杯茶、洗一次腳也是對父母的感恩;見了老師行禮問好,也是對老師的感恩;隨手撿起樓道里的垃圾,也是對做衛生的阿姨的感恩;是對的感恩。(全班同學交流。)
感恩方法推薦:
(1)為勞累的父母、長輩倒一杯茶,揉揉肩,洗洗腳,說說笑話。
(2)每天好好學習,學會尊重、關心老師,給老師一個好心情。
(3)體諒、理解父母、老師的苦楚,不頂嘴、爭吵,多為他們著想。
(4)每天分擔些力所能及的事,學會說“謝謝”、“您辛苦了!”。
(5)尊重父母、老師的勞動成果,天天反思過失,學會說“對不起”
(6)學會關愛身邊的人,存好心,做好人,及時給他人送上溫暖。
(7)多做善事、好事,盡自己的力量報效國家、社會、人民。
(8)列一張感恩表,記下感恩的故事,感恩的人,時時圖求報答。
4.介紹西方節日——感恩節
是啊,人生道路,曲折坎坷,難免會遭遇挫折和失敗。如果在我們危難的時刻,有人向我們伸出溫暖的雙手,解除生活的困境;如果在我們在迷茫的時候,有人為我們指點迷津,讓我們明確前進的方向;如果在我們跌倒的時候,有人用肩膀、身軀把我們擎起來,讓我們攀上人生的高峰……在他們的幫助下我們最終會戰勝苦難,遠航,駛向光明幸福的彼岸。那么,我們能不心存感激嗎?我能不知恩回報嗎?所以,在西方有一個熱鬧的傳統節日,不亞于咱們中國的中秋節,你們知道是什么節日嗎?
感恩節(thanksgivingday)是北美洲獨有的節日,始于1621年。1863年,美國總統林肯將它定為國家假日,并且規定每年11月的第四個星期四(thefourththursdayinnovember)為美國的感恩節。感恩節有四天假期。借著長假,很多人都會趕回家慶祝佳節,慶祝感恩節的習俗代代相傳,無論在巖石磷峋的西海岸,還是在風光旖旎的夏威夷,人們幾乎以同樣的方式慶祝感恩節,感恩節是不論何種信仰,何種民族的美國人都慶祝的傳統節日。所以,美國感恩節的熱鬧程度絕不亞于中國的中秋節。
三、美文誦讀情感熏陶
中華民族雖然沒有感恩節,但是卻有感恩的傳統。感恩思想已經深深地積淀在我們民族的血液中——感恩父母、感恩老師、感恩他人、感恩學校、感恩自然與社會、感恩黨和祖國。這種感恩的思想從古代流傳下來的一些與感恩有關的詞語、節日和古詩中就是能找到佐證。
1.列舉關于感恩的詞語
恩同父母、恩同再造、恩重如山、感恩戴德、感恩圖報、千恩萬謝
2.列舉關于感恩的節日
如:寒食節、清明節掃墓祭祖,春節全家團圓,重陽節敬老等等。
3.列舉關于感恩的古詩
《游子吟》孟郊
慈母手中線,游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贈汪倫》李白
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淪送我情。
4.列舉關于感恩的現代詩歌
《感恩父母》
媽媽的手粗了,她把溫柔的撫摸給了我。
爸爸的腰彎了,他把挺直的脊梁給了我。
媽媽的雙眼花了,她把明亮的雙眸給了我。
爸爸的皺紋深了,他把美麗的青春給了我。
媽媽的話語殷切,爸爸的目光深沉。
他們的愛就像一杯濃濃的茶,需要我們細細去品味。
如果說母愛是船,載著我們從少年走向成熟;
那么父愛就是一片海,給了我們一個寧靜的港灣。
如果母親的溫情,點燃了我們心中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