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語教學案例范文
時間:2023-04-05 11:31:57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英語教學案例,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Firstly, analysis of the lesson
I Teaching contents
Studying the pronunciations of combination “or”[?: ]/ [?: ]
II Teaching aims and demands
1 Demanding of the students to revise the pronunciations of the combinations from Unit 1 to Unit 3 .
2 Studying the pronunciations of or ,and master how to read the words with or.
3 Be able to find out the regulations of pronouncing a word with or through working together.
4 Cultivate the spirit of cooperative learning.
III Teaching important and difficult focuses
1 Im: Master the regulations of pronouncing or and read the words with or.
2 Diff: Understand and use the pronunciation rules of or.
IV Teaching methods
1 Play some games; 2 Encourage the students to think and discover the rules; 3 Tell a story.
V Teaching steps:
Step I Warm-up
1 Greetings.
2 Play a game: Whack-a-mole game(Reading the words with the letter combinations er ir ur ar and al)
Step II Presentation
1 showing a funny boy. Teacher says: ‘I am York…’
2 Let them read and judge according to the picture of York. If yes, they say ”Yeah Yeah Yeah” If no, they say “NO No No” .Of course, the students are allowed to read the sentences quickly at first.
My name is York. (Yeah)
I’m not forty years old. (NO)
I have short hair. (Yeah)
I do sports (\動)in the morning.(Yeah)
I’m not a weather reporter. (No)
3 Encourage them to read the words with or and find out what features are in these words:
York forty short sport morning reporter
4 Read again and again, then write down [?:] on the whiteboard, teach them to read.
5 show the other group of words: homework world map work worm
6 Discuss in pairs: What’s the same in these words? Let the students find out how to read the words with or after w.
7 Write down the Pronunciation [?:] and teach them to read.
8 Ask the boys and girls to read the words again and again, then draw a conclusion by themselves: ⑴ Normally the combination or is pronounced [?:]; ⑵ It’s pronounced [?:] after the letter w.
Step III Teaching practice
Making a breakthrough
1 Read the words with or by themselves on Page40.
2 Read, listen and number on Page 40.r
3 Look, listen and write on Page 40.
Step IV A funny story
York’s Horns Tell the story for them. if possible ask them to read the story that tells us helping others is a good virtue.
Step V Summary
Demanding of the students to summarize what they studied in the lesson.
Step VI Homework
1 Read the words with or.
2 Copy the four words with or and the sentences on Page40
VI Blackboard writing design
Unit 4 At the farm
Let’s spell
or [?: ] horse fork short The rules of pronouncing or
or [?:] work world map 1 Normally or sounds [?: ] 2 or is pronounced [?:] after w.
Secondly ,I briefly talk about my teaching reflection. In this lesson the main teaching content is to study and use the regulations of pronouncing or. In fact the teaching of phonics is boring. In order to make the class lively and interesting, On the one hand I brought some games into the teaching activities; On the other hand a funny story for the children, It’s called York’s Horns that tells us helping others is a good virtue.
篇2
新課閱讀方法探究課。
二、教材分析
1.教學內容
北師大版SEFC Module 6 Unit 17 Lesson 3新課閱讀方法探究。
2.教材處理
本課為本單元第三課的第一課時,內容為著名喜劇名家Rowan Atkinson的喜劇作品及其本人的人生經歷,文本內容較長,分為兩部分,為了完整地展示文本,培養學生對優秀喜劇的賞析能力和對著名喜劇演員的了解,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兩篇課文合二為一。根據新的課程標準,改變注重傳授知識的傾向,采用“任務型”教學模式,進行了一次實驗和探究。
三、學情分析
我首先考慮為什么和怎么上這節課,使教學目標的設計實在可行。我的授課對象是三級達標校中學,所任教班級雖為文科最好班,但英語基礎仍較差,好在大部分學生的思維活動、學習熱情、表現欲望和合作精神是可以在平時的教學中不斷提高和培養的。根據學情,采用活動式的教學方法上一堂新課閱讀欣賞的學習課,期待對今后學習中影評人物欣賞有所幫助;注意運用喜劇作品的語言材料吸引學生,提高學生答題的興趣,同時便于設題。兼顧設計內容簡單化,便于調動全班學生的積極性,在互動中完成教學任務。
四、教學目標
知識、技能、情感目標:理解并運用本課新出現的單詞和短語,培養學生體會文本里字里行間的意義,進行推理判斷的能力”和培養學生能根據圖像資料用英語講故事的能力。欣賞喜劇,培養個人的幽默感,培養積極的生活態度。
五、教學重難點
1.教學重點
引導學生圍繞話題,采用任務型教學模式和適當應用“Information Gap”教學法,通過生生之間的問與答及信息交換獲得閱讀過程中“Making Inferences”的能力。
2.教學難點
由于學生較少接觸英語喜劇作品,不易理解其喜劇語言動作化、個性化、口語化和富含潛臺詞的特點,因此設置層層深入的閱讀任務,引導學生由淺入深并注意學生閱讀策略的培養。根據閱讀材料的類型,采用不同的閱讀策略,引導學生“Underline the keywords”并運用“Understanding the general idea”和“Making Inferences”的閱讀策略,以閱讀課為依托,幫助學生排除障礙,提高喜劇欣賞水平。
六、教學手段
多媒體輔助教學。
七、教學過程
StepⅠ:導入(4min)
學生觀看一段喜劇視頻,猜測劇中人物角色。
Reference Question:Who is he?
設計意圖:教師通過視頻并提出問題,建立與本課主題的關聯,同時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及閱讀興趣,從而順利引入閱讀任務。
StepⅡ:閱讀(課文一)
(1)快速閱讀Exercise①:match the paragraphs with the topics.(3min)
Paragraph1 Writer’s opinion
Paragraph2 Introduction
Paragraph3 Ordered the dish
Paragraph4 Celebrated birthday
設計意圖:教師引導學生快速瀏覽每段落的首句或末句,從而快速閱讀并找出每個段落大意,使其得以盡快掌握文章主旨,提高快速閱讀能力。
(2)細節閱讀 Exercise②:Read Text1carefully and do some multiple choices.(10min)
1.Mr.Bean’s humor is universally understood because ?搖 ?搖?搖?搖?
A.his acts mainly rely on languages.
B.he is a very humorous character.
C.he can express himself well in words.
D.his acts mainly rely on body language.
2.The writer mentions Mr.Bean in a fancy restaurant in order to ?搖?搖 ?搖?搖.
A.set us an example of how he amuses his audiences.
B.tell us how funny a character Mr.Bean is.
C.prove that Mr.Bean is very clever.
D.describe how to make the audiences laugh.
3.From Text1,we know that ?搖?搖 ?搖?搖.
A.Mr.Bean wants to invite his friends to dinner.
B.Mr.Bean is invited to a birthday dinner.
C.Mr.Bean tries to show that he is invited to dinner.
篇3
Teaching methods:
Discuss in pairs and in groups.
Allow somebody to do something.
Should be allowed to do something.
Teaching difficulties:
The use of “be allowed to do sth..”
Be allowed not to do sth.
Teaching Steps:
I. Lead in
T:Do you love our class?
Ss:Yes.
T:Did you do anything bad for our class?Do you have any bad manners?
Ss:Yes.
T:Can you say something about it?(Students discuss in groups).
S:Some students often make noises.
S:Someone sleeps in class.
S:Someone is often late for school.
S:Someone often throws litter on the ground of our classroom.
S:Someone often draws on the wall and make it very dirty.
Students may be discussed in Chinese, you can help them to say in English.
II. Discuss in groups .
T:What should you do to make our class better?
You can make them into 9 groups, and there are 6 students in each group. Everyone have their own opinion, one of them take notes for what they say.
The following are the discussion of each group.
Part 1
S:I think students should keep quiet in class.
S:I agree with you. We should listen to the teacher carefully. Students shouldn't be allowed to make noise in the classroom.
Group Leader:Have you ever been sleeping in class?
S:Yes. yes,sometimes…
Group Leader:What should you do from now on?
S:No sleep.(Ss:Are you sure you will not sleep in class?We don't think you should be allowed to sleep in class from now on.
Group Leader:Do you know who often throws the rubbish in the classroom from the window?
Ss:He--(You shouldn't be allowed to throw the rubbish any where. You will be a good student if you don't do that again!
S;Sorry,anyone is not allowed to litter any where and I want to be a good student!
III. Make rules for your class.
The following are what the students say:
Students shouldn't be allowed to sleep in class.
Students shouldn't be allowed to make noises.
Students shouldn't be allowed to throw the rubbish in the classroom.
Students should be allowed to speak English loudly.
Classmates shouldn't be allowed to get to class late.
案例自我評析:
本節課,我主要運用了小組內合作學習法,通過討論培養了學生探究問題和自主解決問題的能力,同時培養了學生的團隊精神。在課的設計上,我根據本節課的語言目標(情態動詞+be+v.pp),從學生熟悉的事物入手,創建一個與學生生活密切相關的問題情景(制定班規),適當運用Body language來啟發學生帶著問題思考,從而尋找解決問題的辦法。在教學方法上,通過“任務型”的學習活動,給學生提生“成就感”的機會,特別是對于一部分發展,引導學生運用觀察、發現、歸納和實踐等方法,學習語言知識,感悟語言功能,從而達到交際的目的。新的課程標準以學生“能做某事”的描述方式設定各級目標要求。本節課我依據課程的總體目標并結合教學內容,設計了貼近學生實際的教學活動,吸引和組織他們積極參與。學生通過思考、調查、討論、交流和合作等方式,學習和使用英語,完成學習任務。課后學生反映較好,基本達到了本節課的預期目標。
在設計任務型教學活動時,我主要注意到了以下幾點:
(1)活動的目的性和可操作性;
(2)活動中以學生的真實生活和興趣為焦點話題,內容形象生動,學生易理解掌握;
篇4
案例片段一
思考的問題:聽力教學過程中,如何規范地設計訓練方式?
如下面這篇短文,是冀教版七年級英語某一課的聽力教學內容:
I’m going to talk about my favorite season. In this season, the weather is usually bright and sunny. The temperature outside is cool and the sky is blue. I often wear sweaters and scarves. I love wearing sweaters. On weekends, my family go to the farm and pick apples. It is a great season for picking apples. Often, we pick five full bags! I usually help my mum make apple pie. It’s delicious!
設置教學步驟如下:
Step 1.設計三個問題:
1. Which is Kim’s favorite season?
2. How is the weather like in this season?
3. What does Kim often do on weekends?
結合以上問題,幫助學生做好聽前準備活動。問題1:Kim最喜歡哪個季節?由此可以判斷,短文是關于一年中的某個季節的。 問題2:這個季節的天氣怎么樣?可以讓學生有針對有重點地進行聽前預測。問題3是針對短文中的相關活動內容設計的。這些聯想活動會使學生對要聽的內容有一定的了解,減輕了學生聽的負擔。
Step 2. 第一遍播放錄音,引導學生抓住關鍵詞,有重點地聽。如:bright and sunny,pick apples.
Step 3. 聽第二遍錄音,聽的過程中,指導學生進行比較準確的判斷。
Step 4. 聽第三遍錄音,指導學生進行檢測。
通過以上教學環節在課堂教學中的實施,再加上學生對不同季節中的具體活動的了解,可以讓學生準確地捕捉信息,能較好地完成教學任務。
教學反思:冀教版英語課本,每課都有與教學內容緊密相關的聽力訓練,教師應該緊扣新教材,認真鉆研教學大綱,領會新課程理念,嚴格按照大綱的要求,科學設計聽力教學。課堂是實施聽力教學的主陣地,教師要在平時用英語組織課堂教學,為學生營造一個良好的學習語言的氛圍。教學過程中,要注意培養學生聽的興趣,調動他們積極地思考,增強他們提高聽力的信心。
案例片段二
思考的問題:任務型教學模式下的英語課堂教學,如何有效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提高學生的閱讀水平?
如以下短文,同樣出自冀教版英語課本,被設計為閱讀教學任務:閱讀并回答問題。
I had a great weekend! Guess what! I can make donuts myself now. My mum taught me on Saturday. Jenny came over and helped us. It was a lot of work, but it was fun. Fresh homemade donuts are so delicious. Next week, I am going to climb a mountain! I will go with my parents, cousins, aunt and uncle. We are going to take a bus there. It’s three hours away from my house.
1. Who taught Danny to make donuts?
2. What does Danny think of homemade donuts?
3. How is Danny going to the mountain?
4. How far is the mountain from Danny’s house?
本人設計了如下閱讀教學實施過程:
閱讀前。根據閱讀理解題目的要求,從題型結構看,這是事實詢問題。此類問題以what、who、which、how等詞引導,就文中某句話或某一細節進行提問。
閱讀中。采用的應答技巧和解題步驟:首先,引導學生明確題意,瀏覽全文,把握大意;其次,細讀題材,尋找答案來源,各個擊破。
篇5
【關鍵詞】商務英語;教學;案例教學法
一、案例教學法及其主要特點
當我們探究何為案例教學法時便會先從案例的內容來入手,我們通常所說的案例也可以成為個案、個例或者實例和實例,它最初產生在醫學領域后被廣泛的應用于法學和管理學等相關的專業學科。而案例教學法則是在案例提供的一種情景的基礎上進行學習,實現對相關知識的認知和掌握的一種教學中方法。這種教學方式以學生作為教學的主體,借助于具有多元表征且具有一定的潛在價值的案例來引導學生進行相應的探討和學習。通過對典型案例的深入研究學習,使學生們掌握某種規律或者實現對某一具體問題的深刻認識。案例教學法的應用能夠實現對學生認知能力和學習積極性主動性的培養也實現了學生綜合能力的提升。在教學中教師可以根據具體的教學內容選擇相應的案例讓學生進行深入的分析探討,并通過課堂的辯論或者學生自己的歸納概括等得出一定的結論或者具體的解決方案,使學習者掌握相關概念等基礎知識的同時也提高自己解決問題的能力。因此,應用于實踐教學的案例教學法也便有了真實性、辯論性、綜合性、應用性和過程性等特點。真實性使得學生能夠更接近教學應用的實踐活動,辯論性使得學生在辯論的過程中對相關知識的理解和能力的提升,綜合性則體現為案例學習中知識的綜合和能力的綜合培養,應用性和過程性則是在案例學習過程中相關規則的掌握和知識的總結應用。
二、案例教學法對于商務英語教學的重要性
跨國貿易的發展對于高素質商務人才的需求不斷增加,商務英語專業人才的培養成為社會發展的一種必然需求。傳統商務英語教學中注重語法和翻譯的模式已經不能適應商務活動對于人才的需求,新的教學方法的探索為案例教學法的應用提供了一定的空間和有利條件。同時,案例教學本身能夠著眼于學生能力培養和案例真實性等特點也為其在商務英語教學中應以提供了一種可能。案例法教學中,學生能力的培養被放在最為重要的位置,將其應用于商務英語教學時,能夠改變傳統的將商務知識和語言能力作為重中之重的情況,從而使學生的主體地位得到重視,能夠實現對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F行商務活動所需要的是具備解決相應問題能力的全面發展的人才,因此案例法教學應用于商務英語教學中時,能夠從學生的角度出發,通過對具體案例的學習,在一種相對開放的環境下通過對相關資料的查詢、同學間的相互辯論以及自己的思考總結等掌握相關的專業知識并提升自己解決問題的能力。案例學習法下,每個學生的參與和互動都能使他們的學習主動性和對專業知識的理解掌握以及溝通交流能力等方面得到全面的提升,從而實現其商務英語的具體應用能力的提高。
三、商務英語教學中案例教學法的具體應用
當我們認識到案例教學法及其特點以及它在商務英語教學中應用的重要性后便要探索具體的實現方式。首先,根據案例教學法及商務英語的特點合理規劃教學環節。在具體的課堂教學中,每個環節都會對學生知識的掌握產生直接的影響。當我們將案例教學法和商務英語相結合時,便要針對兩者的特點對課堂構成進行合理的規劃,將一個完整的課堂劃分為課前的案例準備、教學過程中的案例分析和辯論、對于案例的總結和相關報告的撰寫等。當我們理順該種結構并以此為指導開展教學活動時便會取得較好的教學效果。其次,注重案例的選擇和準備。在商務英語教學中選擇具有典型性和一定代表性的案例能夠更好的實現教學效果,保證課堂教學的實踐性。但是教師在教學案例選擇時,應該注重案例的難度和真實性,保證所選擇的案例難易適度并能夠有效的激發學生參與學習的積極性。再次,在案例分析討論過程中教師進行一定的指導。案例教學法中討論是一個必然的環節,這個環節的實現可以通過多組的討論使得每個學生都能夠參與其中。在討論前,教師為學生提供相關背景資料被對一些專業問題進行講解,并限定學生用英語進行討論。在討論過程中,教師對于學生遇到的一些問題進行及時解答并對其討論中的一些知識運用錯誤及時糾正,使學生在分析討論的過程掌握知識并提高英語表達能力。最后,教師應注重對學習過程的總結和相關報告的審核。在案例教學的分析討論過程中會暴露出學生在知識掌握等方面的問題,在案例談論結束后教師應該對該過程進行相應的總結,及時指出案例學習過程中學生們的有點和存在的問題,為其自身綜合能力的提高提出有益的建議。并且對于學生案例學習的相關報告進行仔細評審,提高學生知識概括和語言使用的能力。
參 考 文 獻
篇6
一、信息技術與中學英語教學整合的優勢
1、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強化學生的學習動機
信息技術環境下教學集文字、圖案、音樂、影像于一體,能提供圖文聲像并茂的多種感官綜合刺激,以多樣的方法刺激學生的感覺器官,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2、優化課堂教學,豐富教學內容
現代信息技術為教師帶來了光盤、多媒體素材、網絡等,教師可以利用這些資源制作課件,在有限的課堂時間內呈現更多的信息,豐富教學內容,豐富學生的文化背景知識,增強學習效果。必要時,可通過掃描或者相機拍照把材料呈現在課件上,或者利用實物投影儀呈現在幻燈片上,既方便,又能加深學生的理解,強化記憶效果與學習效果。
3、拓寬語言知識學習渠道,豐富語言學習資源
在網絡上有各種各樣的語言學習資源,可以滿足教師教學和學生學習的需要。有大量優秀的英語教學和英語學習的專業性網站,我們可以很方便地下載到很多實用的課件、教案等資料,還可以下載最新的CNN、VOA、BBC、CRI等聽力材料或一些名人的演講,非常實用。
二、信息技術與中學英語教學整合的案例分析
以下是筆者利用信息技術整合英語教學的一個案例。
在這個教學案例中,筆者充分利用信息技術,對教材中的材料根據教學實際進行了設計與改編。利用音頻視頻剪輯軟件把材料進行處理以適合課堂的使用,縮短了時間,提高了課堂時間利用率。課前的視頻材料為活躍課堂氣氛、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利用百度搜索獲取的方言音頻材料以及童謠等文字圖片材料豐富了課文的教學內容,向學生直觀地輸入了更大容量的信息。利用QQ空間以及Blog又可以將教學效果進行展示,將教學延伸到了課外。
三、結束語
篇7
關鍵詞:課堂教學案例;新課程;教師培訓
一、研究背景
近幾年以來,隨著全國各個省、市陸續開始實行新課程,對教師進行大規模的教師培訓成了各級、各類教師培訓部門的重要工作之一。教育部規定,在各地實施新課程之前必須對教師進行培訓。師范類學校的教師也認為,中學在職教師需要培訓。各級中學的領導和教師也覺得需要參加培訓。可以說,這是一個非常好的教師培訓的大環境,教師培訓使得教師的教育、教學理念有一定的更新作用。在培訓過程中,培訓教師也嘗試了很多種培訓的方式,幫助教師在教學中進行行動研究,以課例為載體的方式,反思性的教師培訓方式促進教師專業的發展。然而,教師們對新課程培訓也持有很多不同的看法。其中,有的教師對培訓不太滿意。在教師培訓中,有“五大頑癥”,培訓專家所講授的理論比較深奧,教師難以接受,培訓的形式單一,培訓的各方面內容過多,培訓考核、管理不恰當。一次關于市級培訓的調查表明教師們對課堂教學對利用課堂教學案例來剖析新課程的理念特別感興趣。教師既然有對課堂教學案例有需求,我們就應當在這方面進行研究和實踐。因此,作者設計了一次利用課堂教學案例培訓高中英語教師的活動,以促進教師專業發展,并對這次培訓進行案例分析。
二、研究問題
(一)利用課堂教學案例培訓英語教師的效果怎樣?
(二)利用課堂教學案例進行培訓,英語教師獲得那些方面的收獲?
(三)在利用課堂教學案例培訓教師的過程中,不同的培訓環節對教師有何不同的作用?
三、培訓案例描述
(一)培訓對象
筆者組織培訓某地區高中一年級英語教師32名。這些教師已經參加過市級的新課程培訓。培訓的主要內容有《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解讀、人民教育出版社新課程教材的特點、新課程下的課堂教學設計、新課程下的教學案例分析。教師基本理解了新課程的基本理念,能夠有意識地按照新課程理念進行有效的課堂教學。但是教師對新課程理解的水平和實際教學操作的水平還有待于提高,不同教師之間的水平也不盡相同。參加培訓教師30名學歷為英語教育專業本科,2名為英語教學方向碩士研究生。教師平均年齡29歲,平均教齡7年。男教師3名,女教師29名。
(二)培訓目標
在其他新課程培訓的基礎上,參加培訓的教師能夠更加深刻地理解新課程的理念,能夠對課堂教學中的實際的、具體的問題進行更加深刻的分析。
(三)培訓環節
1、課堂教學案例的設計介紹
上案例課的教師將印好的教學設計方案發給受訓的每一位教師,教學設計方案包括教師教學的教案和學生學習的學案。教師使用的教案主要內容包括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教學重點和難點、教學方法、教學步驟、板書設計。學生學習的學案上列出了學生在課堂上要完成的口頭和書面的練習材料。上案例課的教師同時為參加培訓教師提示上述內容,只說明上案例中的大致內容,并不說明各項設計的意圖,介紹案例的時間為10分鐘。參加培訓教師提前瀏覽教學案例的教學方案,為觀看教學案例做準備。
2、觀看和評價課堂教學案例錄像
參加培訓教師觀看一節45分鐘課堂教學案例的錄像并填寫課堂教學評價表和教師的個人收獲表。本次培訓活動結束時,參加培訓教師將填寫好表格上交。
3、教師自由口頭評課
培訓教師主持評課,引導參加培訓教師評課。每個評課的教師都會得到一本教學參考書作為獎品。當參加培訓的教師不積極發言時,培訓教師提示一些分析課例的角度,如可以從教學目標的角度,可以從學生活動的角度,可以從教師素質的角度等。如果參加培訓的教師想要發言,就舉手示意。主持教師允許后,參加培訓教師說出自己對教學案例的看法。參加培訓教師既可以評價教學案例的優點,也可以評價它的缺點或者說出值得思考的問題。參加培訓教師在此期間填寫教師個人收獲表,具體寫出收獲的內容。這個活動環節的時間是40分鐘。有15名教師主動評課說出了自己的觀點。
4、上案例課教師講解案例的設計
上案例課教師對教學設計進行全面的講解,說明自己學生的實際水平、本單元的整體教學安排、平時教學的特點、每一個教學環節的設計意圖、準備課例時遇到的問題、課例錄像之前的試講情況等。上案例課教師還針對前一個活動環節中參加培訓教師提出的問題做了相應的解釋,幫助教師進一步理解本節課的設計思路。上案例課教師講解時間為20分鐘。
5、培訓教師整體評價
培訓教師針對本節課教學設計和教師提出的關于案例中的問題,依據新課程的理念進行全面的口頭評價與解釋,提出了一些值得進一步探討的問題。培訓教師整體評價時間為20分鐘。
四、數據收集
(一)評價表與問卷
研究者即培訓者預先設計了課堂教學評價表和培訓活動收獲問卷。參加培訓教師在培訓活動的進程中隨時填寫評價表和需要筆頭回答個人收獲的問卷,在培訓活動結束之前還要再利用15分鐘的時間來填寫評價表和需要筆頭回答個人收獲的問卷。
(二)研究者親自體驗
研究者即培訓者在培訓現場,觀察和體驗到了當時培訓活動的全過程。
五、數據分析
本研究的數據分析既有定量數據分析也有定性數據分析。分析包括參加培訓教師填寫的課堂教學評價表和他們在培訓活動中的收獲這兩個大方面。
(一)對教師填寫的中學英語課堂評價表的分析
表1中的數字為選擇相應項目的教師數量,總人數為32人。從表中可以看出,教師對本節課例的認可成度較高,認可度最高的項目是“符合學生實際、教師的專業素質、師生活動的比例”這三項。教師認可度最低的項目是“學生能提出有意義的問題和見解”,但是也有超過一半的教師選擇“好”這一程度。通過數據可以確定,參加培訓的教師認為這是一節好課。從教師所寫的課堂評語中也可以看出教師對這節課的評價很高。其中一位教師寫道:“本節課的教學目標明確,以學生學習為主體,很好地體現了新課程的理念。學生以體驗、探究的方式學習語法,避免了教師直接地講授語言的規則。教師有效地指導學生獨立學習和合作學習活動?!苯處煂虒W案例進行評價、反思,有利于教師更好地理解新課程的理念。
教師對本課例的評價比較高,在觀看和評價課例
的過程中,就可以從案例中體會到新課程的理念,體會到新課程理念在實際課堂教學中的具體體現。其中一位老師在填寫自己的整體收獲時寫道:“通過自己觀看和評價這節課,我更加體會到做到真正實事求是,不能脫離學生的實際水平去講授英語課,復雜語法的講解,沒有母語的幫助,一般學生是很難接受的。而且,學生應該在教師的指導下,進行語言體驗、語言探究、語言規律歸納,在情景中應用。語法課不能只是教師在講授,教師應該給學生充分的學習時間和機會進行思考,才能達到預定的學習目標?!?/p>
(二)通過問卷調查參加培訓教師的收獲
表2中的數字表示的是選擇相應項目的教師數量。從表中可以看出,參加培訓的教師在表中所列的方面收獲均比較大。教師還對上述問題做回答,說明了自己的具體收獲。
1.觀看和評價案例后,您對新課程理念的反思與收獲如何?
參加培訓教師對這個問題的回答包括:課程理念強調以學生為學習的主體,教師要指導學生進行探究式、合作式學習;語法課的過程是學生閱讀觀察一體驗一操練~歸納一應用;教師要對教材進行整合,從課文中提取含有語法項目的語句;學生與教師、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交流互動要充分;制定的教學目標要適合自己的學生;要把握好教學的重點、難點;教師要研究新課程理念和自己教學實際的結合;在語法課上,教師要適當利用母語和學生已經學會的知識。
2.聽上課教師講解課堂教學案例設計后,您的收獲如何?
參加培訓教師對這個問題的回答包括:本案例教學設計緊緊圍繞教學目標展開,教師考慮了多方面的因素,特別是學生的實際水平;教學設計思路清晰,語法課堂教學的步驟要循序漸進,要借助母語的原因就是要真正從學生的實際認知水平出發。教師在學校備課組內經常交流,充分考慮到了課上可能遇到的問題;教師與學生互動,隨時向學生提出具有啟發性的問題;語法教學的落腳點是運用語法進行語言交際,語法就應該和語言實際交流結合在一起;上案例課教師的思維比較活躍,接受新課程理念比較快;教師要結合自己學生實際,對教材進行再開發、再創造;教師盡可能讓學生自己發現問題和學習知識,教師與學生互動,引導學生發現語法規律,利用學生之間的討論解決問題的活動非常實用。
3.聽評課(包括參加培訓教師評課和培訓者評課)交流后,您的收獲如何?
從總體上講,評課教師對課堂教學案例的評價到位,既說明它的主要特點也提出了一些值得研究的問題。參加培訓教師對這個問題的回答包括:獲取到了多位老師的有益觀點;要想課堂教學具有很好的效果,教師就要把新課程理念和自己的課堂教學實際操作盡可能完美地結合;聽其他教師的評課,反思到了自己上課的一些缺點,課例中的一些具體做法值得借鑒;自己評課和聽他人評課幫助教師提高評課的水平,而且能夠及時獲取別人的經驗;教師要通過學生的語言實踐活動來提高學生對語言知識的運用能力;教師設計的學生運用語言情境要盡可能貼近學生的實際生活;在課堂上,教師有時也要根據學生在課堂上當時的反應靈活地調整某些教學環節;新課程理念下的語法課要求教師從語言的意義人手,要讓學生首先體會含有相應語法結構句子在文章中的意義,再去分析語言的結構;學生大聲朗讀是促進學生內化語言的一個重要步驟。其中一位教師這樣寫道:我想到的是,上一節好課并不只是一個人思考的結果,通過交流討論,教師們更能發現問題,改正不足,發揚優點,這樣集思廣益我們能夠提高教學水平。
4.您覺得這樣的教研活動方式的效果如何?
絕大多數參加培訓的教師認為這次培訓活動的方式很有效。他們的看法包括:教師討論熱烈、思維活躍,把這節課堂教學案例研究得比較深入,獲得了上好一節英語語法課的啟示;教師們能夠相互啟發、相互借鑒,能夠結合自己平時的教學進行反思;上案例課教師和聽課教師,通過評課、交流意見的方式提高了對新課程理念的理解程度,對今后備課有很大啟發,共同分享了有效教學的體驗。另外,有5名教師將觀看教學課例錄像與在當場聽課比較。他們認為,觀看課堂教學案例錄像不如在當場聽課效果好。主要理由是教師不能觀看到課堂上學生的實際整體表現,體驗不到課堂的實際氣氛。
六、研究結論
本次利用課堂教學案例培訓高中英語教師的活動取得了很好效果。絕大部分參加培訓的教師對培訓的效果認可,通過課堂教學案例培訓中的不同方式獲得了多方面的收獲。通過觀看和評價課堂教學案例,每位教師看到了新課程理念的具體化方式,再次體驗了一個新課程理念下的課堂教學“變式”;通過聽上課教師講解課堂教學案例設計,教師理解到了上課教師的整體設計意圖以及設計的方式和全過程,這對于他們以后的備課有啟發;通過聽多名教師評課的過程,教師的思維進一步開闊,從更多的角度來分析這節課,更加深刻地反思自己的課堂教學,從而提升了對新課程理念的認識,獲得了更多的符合新課程理念的實際課堂教學操作方式。
篇8
一、案例教學法的實施步驟和注意事項
1.準備案例。案例是實施案例教學法的基礎,案例設置的合適與否,直接影響著案例教學的教學效果和效率。教師在課前應充分收集材料,精心編寫一套與教學內容相配套、與教學對象相適應的案例。在案例的準備過程中,要考慮學生層次,依照由淺到深、由易到難的原則。在教學初期,要選擇簡單易懂的案例,保證大部分學生在思考過后都能順利發現和解決問題,一方面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一方面增加學生的自信心和課堂參與度。隨著教學進程的推進,根據學生對知識的掌握程度,再逐步提升案例難度,以促使學生積極思考,逐漸提高其各方面綜合能力。
2.組織討論。案例教學法實施的重點在于課堂上學生對案例的自主討論和分析。首先,教師要根據教學目標、授課內容和學生情況把全班分成若干小組,每個小組以4-6人為宜。接著由教師向學生展示案例,并提出難易不同的問題,讓學生在限定時間內對案例進行思考和分析,找出案例中的問題和癥結所在,思考相應的解決辦法,并在小組內對自己的見解進行闡述。然后組織小組討論,學生在聽取每個小組成員的發言后,進行二度思考和批判性分析,斟酌優劣、取長補短、相互學習,通過小組合作式學習對案例進一步深入分析和探討,最終形成一個統一的意見或結論。在這一過程中,教師要注意對學生的討論情況進行監督,控制好討論的進度和質量,同時對學生遇到的一些問題提供必要的幫助。教師應認真聽取學生的發言,對精彩之處和典型錯誤要隨時記錄,以待總結時進行講評。如果遇到冷場,教師應及時介入,參與到學生的討論中去,引導學生完成討論。案例探討中得出的結論往往是開放性的,沒有所謂的“標準答案”。因此,教師應以啟發思維為主,引導學生充分討論、多想多說、發表不同思想;如果學生的理解確實有偏差,可以采用間接提問的方式,引導學生意識到自己的錯誤所在,以此保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只有這樣,才能真正實現案例教學的教學目標,從本質上發揮其教學價值和優勢。
3.案例總結。小組分析討論結束之后,每個小組形成一個統一的意見或結論,并指派代表向全班做匯報,闡述和展示自己小組的觀點,然后教師進行總結性發言。小組匯報時要注重公平性,要求組內學生輪流進行匯報,使每個學生都有機會得到鍛煉。教師首先要對當次授課的教學目標和重要知識點進行歸納和總結,對案例涉及的問題和重難點進行講解和分析,引導學生把理論和實踐聯系起來,運用理論知識分析實際問題;同時要對各小組的主要觀點進行梳理、對比和總結,鼓勵學生發揮想象力,創造性地提出更多解決方案。其次,教師要根據學生在案例分析、小組討論和班級匯報等方面的參與情況,對各小組的整體表現進行講評。在講評中,要以表揚和鼓勵為主,表現好的要進行表揚,有進步的要給予肯定,即使有所失誤的學生,也要加以鼓勵,期待他下次有所改進。對學生的表現和評價要記錄在案,最終作為平時成績計入學期考核,以鞭策學生更主動地參與到課堂學習和討論中去。
二、案例教學所遇困難及對策
1.案例資源十分匱乏。精心編寫一套經典案例是案例教學的重點,也是當前高校英語教學實施案例教學的難點所在。由于我國目前案例教學尚處于起步階段,可供使用的成熟案例并不多,可供教學使用的案例更少。要想有效實施案例教學,必須重視案例庫建設工作,盡快建立起一套資源豐富的教學案例庫。
2.教師思想認識不夠。受傳統觀念和授課習慣的影響,許多教師接受案例教學時積極性不高。有些人認為,教學的案例化會影響學生對知識的吸收,導致學生語言基礎打不牢,最終成為繡花枕頭,空有其表,達不到理想教學效果;實際上案例教學并非不強調書本語言知識,而是注重語言知識的內化和應用,注重書本知識在解決實際問題中的靈活運用。有些人認為案例教學就是傳統的舉例子,只不過多準備些材料和例子,多給學生些時間去討論;其實案例教學和舉例子有本質的區別,是以例子為“食材”,讓學生進行自主研討活動,從而提高自身“廚藝”。因此,要加大宣傳力度,提高教師對案例教學法的認識。
篇9
關鍵詞: 案例教學法 高職飯店情景英語 運用
一、案例教學法與傳統教授法的區別
案例教學法與嘗試教學法、研討式教學法、現場觀摩、情景模擬、實際操作、練習等諸多教學方法一樣,其基本出發點是一致的,都是為了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理解分析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實際工作能力和操作能力,但案例教學法與傳統講授法則有明顯的區別(這些區別正是案例教學法的優點),從一定意義上說,案例教學法與傳統的講授法是相對立的,其主要的區別和不同點有以下幾個方面。
1.傳統講授法是教給學生正確答案、下定結論的教育,重視的是結果,案例教學法往往不給學生下定結論,不讓學生尋求唯一的正確答案,重視的是過程。一個案例幾頁紙、幾十頁紙,使學生通過對過程的了解和分析,提高認識能力。
2.傳統講授法重視的是系統地講授和灌輸,案例教學法則不強調知識的系統性,而是教給學生尋找解決問題的具體方法,是“授之以漁”的教育方法。
3.傳統講授法講的是“師道尊嚴”,把學生看作是徒弟,案例教學法則把學生置于一個實際經營者的立場上,從實戰環境出發,從一個真正決策者或執行者的角度考慮問題,來學習經營和如何經營,學習管理和如何管理,學習操作和如何操作。
二、案例教學的主要特點和意義
1.案例教學法的主要特點
(1)案例教學法目的明確。案例教學法適用于操作性強的課程,目的在于培養學生實際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教學目的明確地體現在教學內容和課堂的組織中。
(2)案例教學法符合人的認知規律。唯物辯證法認為,實踐是認識的來源。案例教學法中運用來源于實踐的案例,讓學生通過來源于實踐的案例進行學習。這個過程符合人的認識規律。
(3)案例教學有助于提高教師和學生的業務能力和綜合能力。案例教學中案例與實際業務有著直接的聯系,促進教師和學生深入社會,了解相關行業的最新動態,運用于案例教學中,這一過程對于提高教師和學生業務能力都有一定的作用。在案例教學中,可以要求學生對于某一飯店各個部門的案例查找資料,進行分析,以為單位小組開展英語情景模擬任務,最后每個小組選出代表就模擬任務發言。這個過程對學生的總結能力、研究能力、協作能力和表達能力都是一種鍛煉。可以說,這個過程也是對學生綜合能力的鍛煉。
2.案例教學在高職飯店情景英語教學中運用的意義
(1)從三年多的飯店情景英語教學體驗來看,這門課程是真正意義上滲透著案例的最具實踐性、運用性,仿真性的課程,從已經畢業離校的學生反饋交流,他們進入一些五星級酒店工作,經常在各個部門與外國客戶交流,解決問題,如果不提前進行飯店部門情景的模擬,一時很難適應工作。從高職學生的特點來看,高職學生的運用能力、學習動力相對本科生較弱。而案例教學法的運用,使課堂內容與社會實踐直接接軌,有助于引導學生運用課堂知識。案例的運用能讓學生直接地體會到該課程的實用性,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能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
(2)從高職高專英語教學的特點來看,案例教學符合高職教育的教學目的?!镀胀ǜ叩葘?朴⒄Z課程教學基本要求》中明確規定:“專科英語教學的目的是:培養學生掌握必要的實用性英語語言知識和語言技能,具有閱讀和運用與本專業有關的英文資料的初步能力,并為進一步提高英語的應用能力打下基礎。”為了達到這一目的,我們必須強調語言教學和重視語言實際應用。高職英語教育應重視語言共核,以“實用為主,夠用為度”為原則,加強學生實際應用能力的培養。而案例教學突出實踐性,對于提高學生的實際運用能力有著直接作用。最后從高職飯店情景英語課程的性質來看,該課程屬于以實踐性為主的課程,每個單元項目都有情景演練,而案例教學在實踐性課程中最能顯示它的生命力。
三、案例教學在飯店情景英語課程中的運用
據畢業生資料顯示及畢業實習崗位調查,我院酒店管理和旅游管理專業學生均在長三角地區的一些五星級酒店工作,結合地域特點和課程的特點,在高職學生的飯店情景英語課中運用案例教學法主要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1.在教學內容中滲透案例
在討論案例教學在課程中的運用方法時,首先應注意的是教學內容,我們主要考慮教學內容的編排和案例的選擇。以專題形式展開,案例較新的教學內容為佳。有必要時,可以在不同的專題部分增加新的、接近學生的案例。例如,飯店情景英語一共分為五個部門:前廳部,房務部,餐飲部,商場部,飯店管理部,那么在教學過程中,就應該根據各個部門的情景設置案例,進行對話的演練。教師也可以案例的形式設計,比如利用學校現有資源,在模擬前廳、房務等場合進行對話練習,讓學生在愉快和接近真實的氣氛中完成練習。講解完某一案例的英語情景模擬之后,讓學生在借鑒的基礎上進行同類的案例模擬,熟悉飯店各個部門的流程,同時鞏固所學的知識。這個過程要求教師提高自己的業務能力。如何按照面向社會、預測市場需求來組織教學是飯店英語課程教學設計的前提,只有教師對這個行業十分熟悉,才能合理地選擇內容,選擇案例,設計案例,增補案例,這也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時符合當今高職教育“校企合作,工學結合”的理念。
2.在教學方式中發揮學生的主動性
傳統的英語教學以教師為中心,課堂主要以教師講解課本內容展開。英語課主要采取精講多練的形式。學生的課堂參與的機會少,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得不到充分的發揮。案例教學中可以引導學生參與案例的分析,以小組為單位完成情景模擬任務,并對任務的演練進行匯報,集體評議某一環節。這些形式能提高學生的參與意識,活躍課堂氣氛,提高學生的鑒賞能力。比如在“登記入住”這一環節中,就需要設定幾個角色,包括客人、前廳接待員、行李員,他們必須對自己角色的語言熟悉,特別是運用在飯店部門的專業術語,在演練對話時,學生會根據情景自覺地明確自己的職責并發揮主動性將自己扮演的那部分掌握好,同時,與傳統的教學方式比較,學生不是對固定詞組、句子、語篇的理解,學生在案例模仿時還應該理解和對方的任務,同時達到合作。這樣的案例教學以引導學生從語篇層次進行分析,注意語篇的語域、銜接和邏輯結構,解決傳統教學中常見問題。
3.以案例進行課業評價
傳統的英語測試中案例的比重不高,或者基本不涉及案例。而飯店英語作為一門實踐性的課程,測試中以案例為主導,能產生積極的反撥作用,促進學生注意工作中常見環節的演練,體現課程的實踐性。我們可以基于案例,設計多樣的課業評價形式。從時間上看,可以采用課后測試和課堂測試。課后的測試能降低學生的焦慮感,為使用工具書、網絡協助翻譯創造機會,充分發揮學生的能動性,在模擬場合進行測試,學生結合環境和道具后,學生會覺得輕松面對考試。同時教師應該鼓勵學生參加相關的社會實踐――實踐是最鮮活的案例。學生的社會實踐情況可以以一定比重計入學生的成績中。
四、探討案例教學的問題和運用手段
案例教學在高職飯店英語課中的運用大有必要,但目前案例教學的開展還需要解決一些問題,并探討一些具體的運用手段。
1.目前的案例教學中存在的一些主要問題
一是教師的實踐和教學能力不足。采用案例教學法的前提條件是教師自身必須具備較強的分析、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但由于大多數教師是“校門”到“校門”,沒有實踐經驗,教師又不能長期深入企業,各商學院又缺乏對教師實踐方面的培訓,因而無法有效地對案例進行研究、判斷、引導學生進行思考學習。在此情況下實施案例教學,只不過是在課堂教學中穿插了某些案例作為教學的補充和說明,案例啟發角度比較單一,案例點評不夠深入、全面,影響案例教學的效果。二是學生的知識面窄,學習方法存在問題。案例教學是具有較高難度的教學模式,在對教師要求較高的同時,對學生的要求也比較高。案例教學要取得較好的效果,要求學生具有一定的管理理論知識、廣泛的背景和較豐富的社會閱歷,從而在案例教學過程中能展開討論,相互交流,取長補短,開拓思路。但管理學課程的開設安排在一年級下學期,此階段的大學生僅僅掌握了一些基本的經濟學知識,尚未涉及管理學知識,社會閱歷較少,導致學生參與較少,學習效果不甚理想。
2.結合具體課程運用具體手段
一是充分利用多媒體手段。通過多媒體手段可以更好地呈現案例,模擬案例情景,提高教學效果。因此高職英語教師應該提高自己現代化教學能力,熟練適當地在案例教學的課堂中使用多媒體教學。把自己的課件重復使用,課下不充分備課,課上不因勢利導,在教學過程中只是充當了課件的講解員,不利于提高教學質量。在課堂上,教師也可適當穿插其他適宜的教具,如標本、實物,以及教師的形體語言等強化教學內容。二是結合飯店英語課程的特殊性,重視案例的選擇。教學案例的內容應盡可能涉及所授的理論知識,達到管理學的課程目標,確保所選案例應該是真實的,是管理實踐中所發生的真實事件,是現實工作中常見的、復雜的問題,這樣的案例才有研討價值。否則,就會降低學生參與案例的積極性,也不能起到指導實踐的作用。最后,應多選擇貼近生活和我國飯店實際的案例,尤其是那些身邊的案例,如往屆畢業生的工作單位、學生的實習酒店,越是學生熟悉的案例越具有感染力。這樣既可以使案例具有強烈的時代感,又與學生的實際生活緊密聯系,從而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投入程度,提高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篇10
關鍵詞:信息技術;英語教學;課程整合;教學案例
課題〈普通高中課程標準實驗教材 選修 7 Unit 5《Travelling abroad》〉
(一)、教材分析(Warming up,pre-reading,reading and comprehending)
本單元的中心話題是“出國學習或旅游”,課文始終圍繞這一主題展開。語言知識和語言技能部分主要是圍繞這一中心話題進行設計的。
“熱身”(Warming Up)部分設計了四個討論題,幫助學生在大腦中形成一個有關出國的信息包,使之對正文有初步的感知,為后續學習做準備?!白x前”(Pre―reading)部分設計了兩個問題,第―個問題是開放性的,討論出國學習的優點和缺點??梢宰寣W生展開思維,闡述自己的觀點,為正文的閱讀作知識上和心理上的鋪墊;第二個問題要求學生預測閱讀課文中的主人公在英國學習可能遇到的困難和英國學校學習與中國學校學習的不同。
“閱讀”(Reading)部分介紹了主人公謝蕾第一次去國外求學進預科班時所面臨的問題,以及房東和導師對她的幫助,使她大膽正視困難,迎接挑戰,最終樹立了信心?!袄斫狻保–omprehending)部分的前兩題是針對課文內容而設計的理解題目,后兩題是對課文的升華與延伸,問題環環緊扣,耐人尋味。特別是第四題小組討論部分針對“讀前”的What do you think she might find difficult的問題進行進一步設計,而且采用了解決問題(Problem―solving)的“任務型”活動,有助于學生探究能力的培養。通過本課的學習,學生應該進一步地掌握閱讀技巧(scanning和skimming)。同時通過本節課幫助學生樹立國際意識,培養學生跨文化交際能力;培養學生堅強的意志,堅定克服困難、迎接挑戰的決心;幫助學生樹立學好英語的信心。突破本課重點、難點的關鍵是:
1、讓學生自己去積極尋找關于旅游的背景資料,創造性地利用學生的熱情和廣泛的途徑讓學生學會尋找和搜集資訊并更好地融人課文內容中;2、提高學生閱讀能力,設計符合課文需要并使學生喜愛的閱讀任務活動,讓學生在做中學,在學中做。
(二)學習者分析
在高中階段,雖然閱讀教學一直受教師的重視,但教學效果卻不太理想。高二的學生閱讀速度較慢,且正確率也較低;有75%以上的學生其閱讀速度達不到教學大綱的要求。部分學生能在無意識狀態下運用閱讀策略,只有少部分學生能有意識地運用閱讀策略。能運用閱讀策略進行閱讀的學生其成績顯然高于其他學生。英語閱讀策略是指學生在英語閱讀過程中有意識地調控閱讀環節的操作過程,它是有目的、有計劃地靈活運用一系列閱讀方法或技能的學習過程。學習者在學習過程中有意識地選擇和采用的各種措施,它既包括學習者的心理過程,又包括其具體行為。應教師要幫助學生在掌握一定詞匯量和語法知識的基礎上,高二階段側重培養學生的理解能力,使他們能理解字面意義、具備識別技能;讓學生提高文化意識,掌握盡可能多的知識;傳授語篇結構知識,訓練抓住文章主題和要旨的技能;培養邏輯推理、評價和判斷等技能,提高識別詞語、理解文章和評價作品的能力;訓練快速閱讀技能,增加獲取信息的量,擴大知識面,只有這樣才能提高和發展學生的閱讀能力。
(三)教學目標及其對應的課程標準
閱讀教學與綜合語言技能的培養:
1、語言技能:①閱讀技能:根據篇章特點選擇所訓練的閱讀技能的種類。②聽說技能:在理解材料的基礎上進行有關話題的討論。③引導學生發現閱讀材料中可用于寫作的素材。
2、語言知識:在語境中進行語言知識的學習。
3、文化意識 挖掘文化內容,進行跨文化比較。其中包括文化知識、文化理解、跨文化交際三個方面。
4、情感態度 培養學習興趣,理解語言隱含的情感,提高人文修養。
5、學習策略 分析問題,解決問題,推測大意。
(四)教學理念和教學方式
通過本課的學習,體現新課程標準的以下方面:
Ⅰ、致力于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強調發現學習、探究學習、研究性學習。本課教學多次開展活動課堂,重點在于強調學生參與、實踐和探究。構建旨在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學習方式及其對應的教學方式。
Ⅱ、致力于教師角色的轉變。新課程標準要求教師是學生學習的合作者、引導者和參與者;教學過程是師生交往、共同發展的互動過程。教學過程中要指導學生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掌握學習策略,建立一個接納的、支持性的、寬容的課堂氛圍,與學生一起分享學習所帶來樂趣。
Ⅲ、重點突出任務型教學。教學設計中精心設計具體目標的學習任務,每個任務應是互動型的、合作型的。具有真實性、挑戰性的任務和活動,能夠吸引學生主動參與與互動交流,可以引起學生者興趣,從而實現教育教學目的。
(五) 評價
本節課很成功,有效地完成了預設目標。課上學生積極參與各項活動,從大意到細節以及文中結構,學生都深入理解。最突出的亮點是學生有自己的想法,通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敢于質疑,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激活了自己的思維得出了很多意想不到的結論。通過本課的學習,學生能夠用閱讀技巧與閱讀方法,解決實際問題說明學生具有了一定的語言綜合應用能力。
利用多媒體和直觀教具,聲像并茂,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能夠積極地參與到教學中,激發學生學習熱情,培養學習積極性。課堂上開展活動課,教師在學生自由對話前,給予學習和練習任務,通過自主學習探究,與學生合作交流,讓學生在靈活多樣的教學中,模仿英語,運用英語,體驗英語。在實際教學中,課堂氣氛非?;钴S,積極性很高,教學效果良好。
參考文獻
[1] 朱慕菊《走進新課程――與課程實施者對話》
[2] 漆權《農村中小學遠程教育建設工程教師培訓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