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品代理范文
時間:2023-04-12 00:58:31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藥品代理,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近年來梨果套袋技術發展較快,對于提高梨果品質和經濟效益起到了重要作用。但生產中也有少數套袋梨園沒有收到預期的效果,主要原因不是套袋前管理和套袋中管理不周,而是摘袋時間把握不準,摘袋后忽視管理。有鑒于此,故必須加強摘袋時間和摘袋后管理。
摘除果袋的時間要根據品種和氣候條件來確定。為了防止果面出現明顯的果點、日灼病、果實失水、果面污染和果面碰傷,對于在果實成熟期不需著色的品種,采果前一般不進行摘袋,而在果實成熟后連同果實一并采收,等到分級時再脫除果袋,這樣果皮細嫩不粗糙。對于果實在成熟期需要著色的紅皮梨和褐皮梨,應在采收前分兩期除去果袋,先是在采收前15~20天,摘去雙層袋的外層袋,使袋內果實迅速適應強光等外界環境,防止日灼;當果實不至于被灼傷時,再除去內層袋;去除內層袋的紅皮梨會很快著紅色,即使是黃花梨、清香梨、豐水梨等褐皮梨品種也會迅速由褐色變成紅色。摘袋時間應安排在晴天上午10時到下午4時進行,上午摘除樹冠東側和北側的果實袋、下午摘除南側和西側的果實袋,這樣可減少日灼的發生。摘袋時一手托果子,一手解袋口扎絲,以防果實墜落。
摘除擋住果實陽光照射的葉片摘葉可增加光照強度,從而促使果面著色和著色均勻,并提高果實內可溶性糖類的含量。對于需要著色且需要在采收前摘袋的紅皮梨品種和褐皮梨品種,在摘袋后第6~7天摘葉。重點摘除樹冠中、上部的背上直立枝、內膛徒長枝、競爭枝上的部分葉片和覆蓋在果實上直接擋光的葉片,以摘除全株葉片約15%為宜。為防摘葉過多,也可部分采用轉葉的方法,在采果前將直接遮擋果面的葉片轉到果實側面或背面,使其不再阻擋果面陽光。摘葉時,可用剪刀剪除,但要注意保留葉柄,以免影響幼芽的發育。
轉果即轉變果實自然陰面的方向,其作用與摘葉相似,是為了促進果面著色和著色均勻,一般可使果實著色指數增加20%左右。在摘除果袋的第6~7天轉果,轉果時間以早、晚為好,中午氣溫高不要轉果。轉果時用透明膠帶把果實固定在相鄰的枝條上,注意用手托住果實,輕輕向同一個方向轉移,切不可往返旋轉,以免造成落果。第一次轉果后,每隔5~6天轉換一次,連續2~3次。
鋪反光幕摘袋后鋪反光幕可增加果園由地面向樹冠的反射光,提高果實含糖量。果實采摘前15~20天,平整樹盤后及時將涂有銀粉、有強烈反光作用的塑料薄膜鋪放在樹冠下,并做到膜外緣與樹冠外緣對齊,用磚、石和土塊多點壓實,防止被風吹走。每667平方米梨園需鋪反光幕360平方米左右。■ (甘肅武威市農牧業科技推廣中心733000牟水元)
篇2
關鍵詞:組織機構;代碼產品信息庫;建設作用
在社會飛速發展的今天,科學技術的廣泛普及不僅提高了人們的日常工作效率和生活水平,更是提供了方便的生活和工作方式。而在此基礎之上,組織機構紛紛以技術作為基礎建立本組織的產品代碼信息數據庫,并且利用圖片的形式來講企業內部所通行的各種信息以及產品的各種數據來建立產品的信息數據庫。這一方法是我國政府掌握企業生產具體情況的主要方式和有效性手段,這樣不僅能夠增強我國政府的掌控能力,還能進一步增強我國政府的知曉水平。這樣作出的決策更加符合企業發展的實際需要,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性意義。
1 代碼產品信息庫建立的簡要概述
代碼產品信息庫是我國政府機構代碼中心根據國家總體所做出的需求,以當前經濟飛速發展為背景,做出的及時行應對和舉措。也是質量監督管理部門為了進一步貫徹落實我國政府頒布的《質量發展綱要》所做出的應對性舉措。之所以要建立代碼產品信息庫,主要目的在于進一步滿足我國企業在發展過程中對產品信息查詢的極大需求,這也是我國現階段儲存戰略性信息的關鍵性緩解。建立的代碼產品信息庫不僅能夠及時的反映企業生產經營活動,并且提供一個動態的生產經營過程。使得政府更加清楚的掌握當前經濟行業整個趨勢和生產動態,從而保證政府統籌管理整個區域,為整個區域的發展做出最貼合的宏觀決策奠定下堅實的基礎。
2 建立代碼產品信息庫的關鍵性條件
2.1 工作人員的素質水平要求高
我國政府必須要從思想角度認識到代碼產品數據庫的重要性作用,在現代化的信息時代中,代碼信息開始起到越來越重要的作用。這就要求企業在相關人員的聘請方面必須要加大控制力度,尤其是專業性人才的聘用。企業在工作人員的選擇方面,必須要擦亮雙眼,制定嚴格的聘請規則,并且需要工作人員具備相應的工作證書,只有這樣才能保證代碼在錄入階段就保證著極高的準確性,同時滿足政府對其內容高規格的要求性。而工作人員的整體素質要保持平衡的水平,并且有著極強的應對能力和反應能力,只有這樣才能進一步的保證我國政府在日常的社會管理生活過程中,將代碼產品信息庫的能力發揮到極致。
2.2 加強生產企業與政府之間的溝通協調
政府需要加強與生產企業的溝通和協調能力,只有這樣才能進一步宣傳和普及產品信息代碼庫的重要作用以及建立其給企業帶來的各種便利,才能保證企業大力度的配合政府的要求。另外,在代碼產品信息庫的建立過程中一旦出現任何的疑點和難點,都可以對信息數據進行及時的更新和更改,從而加強了政府對企業的監督和管理控制能力。
2.3 信息庫所需要數據的收集情況
根據數據庫不同的內容標題,針對不同的業務內容對企業產品進行分類,可以從不同的環境和場所中對生產企業的各種數據信息進行收集、整理和錄入。在現階段的社會發展過程中,政府所需要的這些數據信息主要包括企業的組織機構代碼、機構名稱、企業所在的地理位置、企業的郵政編碼、企業不同部門的聯系電話、企業在相關部門進行注冊登記時的注冊號碼、稅務登記證號碼、生產產品的具體名稱、執行標準名稱和執行標準編號、生產許可證上的所有編號以及生產許可證等證件的有效時期、企業生產產品中最受歡迎的明星產品名稱等主要信息。這樣就可以在政府、企業和產品之間建立起“政府-企業-產品”三者合一的信息數據庫。
3 建立代碼產品信息庫的具體用途
產品信息庫的建立,可使生產企業通過本單位的組織機構代碼號或組織機構代碼IC卡,查詢本單位的產品信息;同時,也可以向公眾開放查詢,查詢單位可通過注冊、登記等方式,對生產企業的產品信息進行詳細查詢。考慮到生產企業信息的相關隱私問題,可查詢的信息必須嚴格劃分安全等級,按管理需求授權查詢。將為工商、稅務、銀行等部門,可通過組織機構代碼信息庫了解生產企業的資產狀態、生產狀態變化,實施全程監控,使社會誠信更有保障、人民食品安全、產品質量的監督法網漏洞更小。通過產品信息庫存的查詢,既能監督又能為相關部門提供最新的企業生產現狀,是信息現代化、信息資源共享最明確的體現。
4 建立代碼產品信息庫的意義
組織機構代碼產品信息庫的建立以組織機構代碼信息為基礎,聚齊生產企業更多、更為詳細信息,將是信息現代化發展的重要進程。然而,附著在9位數字號碼上的產品信息,仍然太少,比如產品的外型、標簽、型號、規格、圖片等重要數據,還未包括在內。而且,各監管部門職能分散、信息系統的建設也不統一,即使采集一些生產企業的部分資料,也難以發揮最佳的效用。所以,建立所謂代碼產品信息庫,關鍵就在于信息的“聚齊”。這個數據庫包括產品的外型、標簽、規格、產品圖片等信息,并將全國聯網,信息共享。這樣的產品信息數據庫,無疑有助于將工商、稅務等政府部門提供準確有效的信息,堵住常見的偷稅、漏稅、造假等違規、違法行為;也是匯集中國制造的大平臺。
另外,代碼產品信息數據庫,不僅是在生產企業誠信方面有效,在社會管理中同樣重要,以全國性的產品數據庫為基礎,通過代碼主品信息庫的設立,建立完善的社會信用體系。一方面,能激勵生產企業遵紀守法、誠實信用,防止自己的信息中涂上“污點”;另一方面,面對制假、造假等犯罪活動,這也能成為發現線索的重要渠道。同時,還能填補相關的管理漏洞,提高政府機構工作效率。因此,代碼產品信息庫建立將搭建起全國統一的產品信息平臺,通過拓展代碼服務新領域,為政府管理和社會服務提供新的技術支撐,進而為組織機構代碼事業創造出新的發展空間。
結束語
組織機構代碼以及信息作為實現不同部門、不同行業之間信息共享、互通互聯的紐帶和橋梁,將是我國政府在政務建設過程中所需要的寶貴的信息資源才讀,也是政府加強社會企業監督管理以及對社會經濟生活進行規范,建立社會誠信體系的一個主要性的手段。我們要對這一制度抱著信任的態度,相信它能夠為我國的社會發展做出更突出的貢獻和努力,尤其是在政府政務工作建設過程中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參考文獻
[1]孫潔.論建立組織機構代碼產品信息庫的重要性[J].品牌與標準化,2014(12).
篇3
關鍵詞:藥品收入下降 社會效益分析 分析方法
根據調查統計表明,我國醫院大多數的藥品收入比例占了醫院總收入的60%以上,有的甚至達到了70%以上,與發達國家的的5%~20%有很大的差異。所以近年來,我國一直在不斷的尋求一直醫藥費快速增長的方法,為促進醫藥行業快速健康穩健的發展做出了不少努力。其中對藥品費用的下降的社會效益分析結果往往是人們做藥品價格相關調整的主要依據,確保對藥品價格進行良性調控的同時能夠確保各級醫療機構運營良好,和為廣大的百姓帶來益處。
一、藥品費用的管理
針對著我國藥品管理中存在的弊端,例如藥品推銷中的暴力和藥品回扣等問題,采用了一系列的一些措施來抑制藥品的價格,像藥品的集中招標采購等,降低總收入中的藥品收入比例,實現藥品的正常的管理。本文主要介紹了在醫院的管理中幾種常采用的降低藥品收入的措施:
(一)臨床藥學上,醫生合理用藥
對醫院的各科室的用藥進行定期的統計,若藥品的用量持續的呈大幅度的增長,則要對相關部門予以調查和監控,找出藥品用量異常增長的原因。若是發現醫藥代表不合理的促銷活動和義務人員收取不正當的回扣,根據相關規定予以適當的處罰,若是藥品處于客觀的異常增長,則由醫藥采購方與臨床藥師進行共同分析,更換該類藥品的同類替換藥品。今年藥品占醫院收入的比重逐步下降,上半年由去年的29%左右下降至20%左右,第三季度和10月份又下降至18%,遠遠低于衛生廳2006年醫院管理目標責任書中提出的要求(藥品收入占醫院業務收入比例的45%)。
(二)控制“大處方”和貴重藥品的使用
一般的門診處方藥品用量為三至七天,對于慢性疾病的藥品用量可以適當的延長,凡是違反相關規定藥品用量的處方為“大處方”。對于門診處方進行定期的抽查和管理,尤其是對金額比較大的處方。對于不合理的“大處方”予以公布和相關醫師要予以處罰。在貴重藥品的管理上要額外的注意。醫生在根據患者的病情使用藥物時,首先應考慮同等功效的價格較合理的藥品。如需必要使用貴重藥品,需如實的告訴患者。在患者和上級醫師的簽字同意后方可使用。
(三)藥品的審批、采購和臨時用藥管理
對醫院的藥品的采購實施共同管理,市的醫療機構藥品實行集中招標。然后在根據醫院的不同的情況選用比較好的制度,公平公正的選用新藥品,在藥品質量能夠得到保證的前提下,選用價格較低廉的藥品。對于特設情況下需要臨時使用的“醫院基本藥物目錄”之外的藥品,按照臨時使用的審批程序審批和采購,臨時用藥要本著專人專方,一次有效的原則,用藥量一般不超過七天。在滿足臨床用藥需求的狀況下,杜絕私自進藥。
二、社會效益分析
(一)節約了費用開支
在對醫院總體收入中藥品價格收入下降問題的社會效益分析中,以辯證的角度分析。在我國公立的醫療機構的收入來源主要是靠國家的投入和醫院的營運收入。而在醫院的營運收入中主要的是診療收入和藥品收入。醫療機構的經濟收入是決定醫療機構存在價值的重要指標,同時影響該醫療機構的服務質量和服務能力,直接關系到全民的身體健康。所以在控制藥品收入的情況下,為了能夠增加醫院的收入,必須提高醫院的服務質量和提高療效。對醫院而言,他們會主動的采取措施減少過度用藥、濫用藥物和過度檢查等現象,能夠更為慎重的評估患者的情況,提高治療患者的效率。而且在醫療機構的運行過程中會減少不必要的支出,能夠優化機構的結構,減少其中的冗雜和功能重復的單位,降低運營成本。
(二)提高了醫療水平和優化藥品市場的管理
在降低藥物收入的情況下,會促進診療水平的提高,更快更好的醫學診療會運用到患者身上,提高服務質量,以在有限的醫療設備的前提下服務更多的患者,增加診療方面的收入。而且可以減少不必要的患者的住院時間,能夠充分的利用和分配醫療設備,實現設備利用的最優化。醫院總體中藥品收入比例的下降,縮小了藥品交易中的利潤,而且對藥品價格的控制和調整,減少了藥品在流通交易中的不法現象,例如醫藥代表的不合法競爭和哄抬藥品價格的現象。集中的招標等控制措施讓整個藥品行業不再呈現出現無序,混亂的經營。嚴格的檢查,保障了藥品的安全性。
三、分析結果討論
進行醫院總體收入藥品收入比例下降引起的社會效益分析中可知,對藥品價格的調控不僅帶來了經濟方面的益處,而且在節約能源和促進我國相關行業如藥品行業的發展和管理上做出了很大的貢獻,我們必須充分的意識到,我國和其他的國家藥品收入比例的差距,在實行對醫療機構和我國的醫療情況的管理和分析中,必須堅持的實行控制藥品價格的政策,發揮其自身的社會效益,為社會發展做出貢獻。
總而言之,本文從醫療機構調控藥品價格的手段和措施開始,逐漸的延伸到關于對藥品價格調控以縮小藥品收入占總體收入的比例的社會效益,更根據分析的結果給出了堅持藥品價格下調的結論,總而言之,我國對醫療機構的管理還存在著嚴重的不足,關于藥品的價格的下調以抑制其在醫院總體收入所占的比例是對醫療機構的管理邁出的重要的一步,部分解決了百姓的看病問題。隨著社會的進步,我國的醫療制度必將越來越完善和健全。
參考文獻:
[1]謝紅光,周宏灝.藥物經濟學的基本理論與方法[J];藥物流行病學雜志;1995年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