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理財產品范文
時間:2023-04-02 18:24:56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互聯網理財產品,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互聯網金融理財產品對經濟、金融具有較大的影響,隨著互聯網金融理財產品在大眾中被認可度的提升,為迎合市場需求,互聯網與金融市場聯合推出了各種類型的互聯網金融理財產品,越來越多的互聯網金融理財產品進入了大眾視野,學習如何利用互聯網金融理財產品進行財務管理,也成為大眾面臨的主要問題之一?;诖?,對互聯網金融理財產品使用影響因素進行適當研究非常必要。
一、互聯網金融理財產品優勢及種類
(一)互聯網金融理財產品優勢相較于傳統金融理財產品而言,互聯網金融理財產品具有回報率高、投資門檻低、方便快捷、流動性相對好等優良特點。第一,相較于傳統金融理財產品而言,互聯網金融理財產品理財期限靈活度更高,理財產品使用者可以根據自身需求選擇恰當投資期限,獲得相對較高的回報率。第二,傳統理財投資門檻(如股票、信托產品等)大多為幾萬元起步甚至幾十萬元起步,過高的起步門檻將多數理財人士進行了分割。而互聯網金融理財產品無門檻,大眾人群、小微企業均可以參與理財,投資門檻較低。第三,資金投向高度透明、方便快捷易操作是互聯網金融理財產品突出特性,理財產品使用者僅需聯通網絡登錄手機瀏覽器或手機APP,就可以投資理財產品,或查看投資現狀,無時間限制,便于及時把控風險,節約時間。第四,相較于傳統理財產品(如銀行定期存款等)而言,互聯網金融理財產品流動性較好。一次投出后可以按周期回款。
(二)互聯網金融理財產品種類根據理財產品品種差異,互聯網金融理財產品主要包括互聯網貸款、網絡證券類、互聯網理財類、互聯網貨幣支付類等幾種類型。其中互聯網貸款基金包括京東白條、螞蟻借唄、螞蟻花唄、平安易貸等幾種類型;網絡證券類特指經營炒股軟件提供咨詢公司推出的理財產品,如平安證券等;互聯網理財類包括余額寶、網易理財、京東金融等幾種類型;互聯網貨幣支付類包括財付通、支付寶、京東支付等幾種類型。根據理財產品發行公司平臺類型差異,互聯網金融理財產品可以劃分為互聯網平臺類、基金直銷類、銀行類、電信運營商、其他類。其中互聯網平臺類又可劃分為門戶網站類(新浪微財富、網易現金寶等)、電商類(阿里巴巴余額寶、騰訊理財寶、京東小金庫等)、搜索網站類(百度百賺、百發等);基金直銷類主要是基于貨幣基金本質將互聯網金融理財平臺推廣的基金產品,如華夏現金增利貨幣基金推行的活期通、匯添富基金全額寶等;銀行類主要是由各大銀行依托原有理財產品基礎與基金公司、互聯網進一步合作推出的銀行系互聯網理財產品(如工商銀行薪金寶、平安銀行平安盈、中國銀行活期寶等);電信運營商主要是以激活手機用戶預存話費沉淀資金為對象推出的財務余額自動理財類服務,如中國電信翼支付聯合民生銀行推出的“添益寶”等;其他類主要是經互聯網平臺直接進行資金傳遞的產物,如煜達投資城、陸金所等,其本質上為P2P產品,大多對應中小型、小微企業。
二、互聯網金融理財產品使用影響因素
(一)社會因素社會因素特指互聯網金融理財產品使用者為強化社會層面效用、提升層次感而產生的使用欲望。比如,同事間均使用相同類型的互聯網金融理財產品,則其會有共同的聊天話題,甚至在獲得沒有使用對應類型互聯網金融理財產品人員的稱贊、羨慕。進而提升自身優越感、自豪感,展現個體社會價值。依據Kelman關于社會影響的研究可知,社會因素對互聯網金融理財產品使用的影響過程可以劃分為Compliance(順從)、Identification(認同)、Internalization(內化)三個環節。在個體期望獲得獎勵而接受他人(或群體)的影響時,會發生順從,但并非一定改變個體態度。在個體產生與他人(或群體)建立、維持某種關系的意愿而主動接受他人(或群體)的影響時,會發生認同,尊重他人(或群體)的價值觀。在個體因他人(或群體)價值觀與自身相符合而接受他人(或群體)的影響時,會發生內化,進而實施對方行為。依據上述理論,信息性社會影響(互聯網金融理財產品購買情況)、規范性社會影響(互聯網金融理財產品關注度)、社會認同(互聯網金融理財產品適用人群)是互聯網金融理財產品使用主要社會影響因素。其中信息性社會影響特指個體將他人信息作為判斷事物證據的傾向,認為他人信息、知識對自身有利。由于互聯網金融理財產品種類繁多、風險評估難度較大,使用者會根據其外部社會化信息進行判定,進而對潛在消費者產生產品質量信號。如互聯網理財網站會提供購買對應理財產品人數、理財產品階段銷售情況數據,較大的購買人群、較高的銷售額會給潛在投資者一個信號,即多數投資者均看好此產品,進而提升其對產品認知,產生使用對應理財產品意愿;而在規范性社會影響下,多數互聯網理財產品會融入在線游戲、SNS、移動購物等領域開展宣傳,通過關注、點贊,提高公眾認知度,激發投資者使用對應理財產品積極性;在社會認同影響下,消費者傾向于選擇、接收與群體價值觀趨同的產品。如中產人群大多使用起投點更高、年化收益較高的產品;而學生等人群傾向于風險較低、贖回期短、年化收益低的產品。
(二)情感因素情感因素對互聯網金融理財產品使用的影響機制具有獨特性,主要因互聯網金融市場中投資平臺是投資者、借款方交易平臺,投資方不具備募集資金最終用途、收益決定權,這種情況下,投資者情緒就在間接層面對互聯網金融理財產品使用造成了影響。特別是年輕群體,在使用互聯網金融理財產品時不僅關注其功能價值,而且對其時尚感、新奇感、優越感均具有一定需求。只有保證互聯網金融理財產品與消費者情感需求相適應,才可以激發其使用欲望,獲得更多消費者青睞。目前來看,取巧心理、從眾心理、品牌心理、謹慎心理均對投資者使用互聯網金融理財產品意愿具有影響。其中取巧心理、從眾心理、品牌心理對投資者使用互聯網金融理財產品意愿存在正向影響,從眾心理影響程度處于一個較高的水平,收入、年齡在從眾心理、投資者使用互聯網金融理財產品意愿間無顯著調節作用;而謹慎心理對投資者使用互聯網金融理財產品意愿具有負向影響。
(三)風險因素由“e租寶”(金易融北京網絡科技有限公司)被立案偵查可知,大眾在使用互聯網金融理財產品時不僅需要考慮互聯網金融理財產品所在行業存在的風險,而且需要考慮互聯網金融理財產品法律監管機制以及網絡技術、人員等方面存在的風險。一方面,互聯網金融理財產品所在行業存在的風險主要涉及了經營模式風險、信息披露不完整、非法風險。其中行業經營模式風險主要指互聯網金融理財產品使用受信用風險控制,互聯網僅為資金流量入口,包含“e租寶”在內的諸多網絡借貸平臺均采取類似于傳統金融機構的線下審核模式,缺乏完善的制度性保障;而根據百度搜索引擎中顯示的“e租寶”信息可看出,其披露內容多為所屬公司、注冊資金、產品類型、借款企業大致業務,缺乏擔保、保理等詳細核心信息;非法風險主要指因缺乏統一行業標準規范導致互聯網金融理財產品提供平臺資質、規模存在較大差異,極易出現非法發放貸款、非法金融租賃、非法資金拆借等其他《關于取締非法金融機構和非法金融業務活動中有關問題的通知》中規定的吸收公眾存款行為。另一方面,法律、監管機制存在的風險是互聯網金融理財產品使用期間常見風險。前者主要指我國當前缺乏關于互聯網金融理財產品的法律法規保障,以P2P為代表的網絡借貸平臺合法性始終存在爭議,導致部分不法商家“鉆空子”,出現違法行為,如“e租寶”在融360聯合中國人民大學推出的網絡貸款評級報告中就將其評為C-級,并指出無資金托管、自融、虛假標的等違法行為;后者主要是因互聯網金融理財產品隸屬于互聯網、金融交叉行業,其本質存在特殊性,無專門特定監管細則。而監管空白尷尬境地的存在,也導致整個互聯網金融理財產品使用面臨著諸多風險。此外,安全技術滯后、風險管理人員不足等,也是互聯網金融理財產品使用者考慮的主要風險因素之一。如小型互聯網平臺被黑客攻擊后極易發生對借貸方貸款截取、敲詐勒索情況,造成大量資金損失。
(四)功能因素不論是傳統金融理財,還是互聯網金融理財產品使用,消費者均較為注重理財產品的功能價值,操作更加簡單、投資收益率更高、實用價值更高、品牌信譽更好、穩定性更好的互聯網金融理財產品,往往會獲得更大的使用人群基數。特別是在投資效益率方面,由于以余額寶為代表的互聯網金融理財產品較之普通理財產品、銀行定期存款具有更高的效益,且節省了用戶排隊等候、轉賬時間,無手續費,獲得了越來越多人的關注并使用。如我國居民選擇余額寶類理財產品的本質因素是由于余額寶的購買形式不僅局限于線下購買、投資,還可以通過移動智能終端在不同時段進行互聯網網絡投資。同時相較于銀行定期存款、國債而言,余額寶可以隨時隨地的提現、存入,幫助人們更加靈活地掌握自身消費、投資額度的科學化配比。同時作為一家基金公司,余額寶具有更高的投資回報率,可以為用戶提供更高額的收益、更穩定的投資回報率。除此之外,作為現代互聯網金融中重要代表產品,余額寶依托支付寶平臺搭建了用戶消費、投資一體化理財模式,通過經營平臺與住宿、飲食、交通等商業公司合作,兼具小額貸款、商業銀行利率業務、商業銀行代管業務、類產品購買、金融機構彩票產品等功能,可以在代替現金等價物開展交易的同時,促使用戶在短時間內登陸賬戶實現多種類型生活必需品投資、購置,獲得更大的用戶群體凝聚力。
篇2
以余額寶為例。余額寶支持支付寶賬戶余額支付、儲蓄卡快捷支付,不收取任何手續費。通過余額寶,用戶的資金不僅能拿到利息,而且比銀行活期存款的利息更高,還能隨時消費支付和轉出。用戶使用余額寶,可以直接購買基金等理財產品 ,同時余額寶內的資金還能隨時用于網上購物、轉賬等支付。從這個角度看,互聯網理財產品更符合年輕人的需求,在提供相對高收益的基礎上,又能滿足生活上的消費支持。
所以,余額寶只用了18天時間,就將其合作伙伴天弘基金的增利寶推上了中國用戶數最大的貨幣基金的寶座。截至2014年2月底,余額寶規模約為5000億元人民幣,按照2月2 8日美元兌人民幣收盤匯率6.145測算,對應規模約813.67億美元,已超過全球第七大基金——富達反向基金,成為新的全球第七大基金產品。
“寶寶”究竟用了何種秘籍,征服了廣大年輕的中小散戶投資者?舉例來說。同樣10000元,通過活期存款,一年的收益有35元,而如果通過余額寶,一年的收益可以達到300元至400元,收益比活期高出近10倍。而且與銀行理財系產品相比較,“寶寶”更大的優勢在于門檻低,低到無法想象,1元即可申購。這些貼心的設計好像就是為廣大“中小微”投資者而設的,“寶寶”被親切地稱為“屌絲投資神奇”。
如此高速增長的規模和高收益,“寶寶”系列是否可以持續呢?作為余額寶唯一合作伙伴的天弘增利寶基金的7日年化收益率由最初的5%左右,到一度瘋癲的6.763%,再到回落至目前的5.716%水平一線。期間經歷了怎樣的歷程?“寶寶”的誕生有一個至關重要的內在動因。根據《支付機構客戶備付金存管辦法》,備付金規模正在給支付寶注冊資本金帶來壓力。而推出余額寶,用戶將錢從支付寶轉入“寶寶”,是進行貨幣基金的購買,錢由基金管理,收益是投資收益,與支付寶有了區隔,可以降低支付寶備付金的比例。根據央行的規定,“寶寶”可以購買協議存款,但能否購買基金,并沒有明確的規定?!皩殞殹苯柚旌牖?,實現基金銷售功能的做法,是在打球。
篇3
關鍵詞:互聯網金融;理財產品;社會認知理論;結構方程模型
DOI:10.13956/j.ss.1001-8409.2017.05.24
中圖分類號:F832.2;F724.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1-8409(2017)05-0108-06
Research on the Behavior of Online Financial Wealth
Product Purchasing Based on Social Cognitive Theory
XU Xiaoyang, LU Minghui
(School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Jiangsu University, Zhenjiang 212013)
Abstract: Based on social cognitive theory, this paper constructs the theoretical framework of purchasing intention and behavior of financial products from the consumers perspective, and discusses the formation process and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of purchase intention and behavior. Results show that: the Internet environment, cognitive of risk control and communication are the key factors that affect the purchase intention and behavior. There are significant positive correlations both between trust and purchasing intention & behavior, and between computer selfefficacy and purchasing intention & behavior.
Key words:online finance; financial wealth product; social cognitive theory;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ing
引言
20世紀90年代以來,西方發達國家和地區的網絡金融發展極為迅速,產生了覆蓋銀行、證券、保險的全方位、多元化互聯網金融服務。進入21世紀以來,互聯網技術的迅猛發展也給一直走在改革進程中的中國金融業不斷注入了新鮮血液。隨著互聯網企業介入金融業,中國的互聯網金融逐漸形成概念,與人們的生活更為密切,產生了獨特的發展形態。2012年為“中國互聯網金融元年”,基于各種平臺的金融創新產品開始出現,“余額寶”等本土化互聯網金融創新產品更是受到了廣大消費者的青睞。由于余額寶等互聯網金融理財產品借助互聯網平臺,實現消費者的碎片化理財,具有較高收益、門檻低和隨時贖回的特點,激發了廣大網民的投資熱情。與此同時,對互聯網金融及其產品創新的探討已成為我國金融領域的一大新興研究熱點。
互聯網技術運用于金融領域始于國外,但“互聯網金融”不是通用的國際術語,多見的是“E-finance”,“E-commerce”,“Network finance”,即電子金融、電子商務、網絡金融等,其范圍大于只依托互聯網技術的金融活動,并側重金融交易、服務的信息化。Manuchehr Shahrokhi總結了電子金融的發展創新狀況,分析了金融服務業和IT產業面臨的挑戰[1]。目前,互聯網金融往往被具體化為依托互聯網平臺的新興金融交易模式和產品,Garry Bruton等分析了小微金融、眾籌、P2P網貸等創新金融模式,以期為企業提供多樣化融資模式[2]。一些學者們認為互聯網金融依托移動支付、網絡社交媒體、搜索引擎和云計算等現代互聯網信息與技術,為消費者提供第三方支付、信用評價與融資以及互聯網理財等各種金融服務的一種新興金融模式[3,4]。還有一些學者對影響使用互聯網金融產品的因素進行相關研究,包括采用計劃行為理論等模型對金融的安全性[5]、消費者滿意程度、感知的易用性和有用性[6]等關鍵影響因素進行實證分析。
上述研究表明,國內外學者對互聯網金融的相關研究主要集中在內涵、互網金融模式和影響互聯網金融使用的關鍵因素。對互聯網金融網上銀行使用行為研究較多,且主要使用計劃行為模型進行分析,對互聯網金融理財產品購買行為研究較少。由于計劃行為模型側重于個體實施特定行為的態度、主觀規范和知覺行為控制,而互聯網理財產品是新生事物,需要在互聯網氛圍下進行觀察學習和親歷學習,需要關注心理認知對購買行為的影響。在不同的自我效能和社會認知水平下,互聯網金融理財產品的購買意愿和行為可能大相徑庭。但現有文獻尚未就此進行深入探討。為此,本文以社會認知理論為基礎,構建互聯網金融理財產品購買行為理論框架,深入探討影響互聯網金融理財產品購買的關鍵影響因素,從而為金融機構的產品戰略規劃提供參考,為金融監管部門與金融機構防范和控制金融風險提供決策建議。
1 理論基礎與研究假設
本文將主要基于社會認知理論和已有文獻分析構建研究框架。在查閱相關資料和相關調研之后,決定設置6個潛在變量:互聯網氛圍、計算機自我效能、風險控制認知、溝通交流、交易信任、購買意愿與行為。
Albert Bandura的社會認知理論揉合內因決定論和外因決定論兩種理念,辯證地提出個體的認知因素、環境、行為的三元交互決定論。該理論認為,人的認知、行為及其所處的環境為動態的互惠決定關系,任何兩者之間的關系都隨著個體的認知、行為和環境的變化而不斷地發生變化。環境因素包括所處氛圍、外在資源等。個體認知包括自我效能和結果預期:自我效能是個體對自我是否具備某種特殊能力的判斷,自我效能與個體的能力有關但并不能反映其真實能力,只影響個體對任務的選擇和完成任務的韌性;結果預期是個人對自身行為可能帶來結果的判斷[7]。環境因素對個人的自我認知有著重要影響,直接影響自我效能即對自己能力的判斷。組織內每個個體對互聯網以及互聯網金融產品的接觸和使用情況形成一種組織內的環境氛圍,即互聯網氛圍。在使用互聯網購買理財產品的過程中,會強化消費者對自身使用計算機能力的價值判斷。因此,互聯網氛圍會影響組織內個體對自身使用計算機購買互聯網金融產品的能力判定,這種能力的判定即計算機自我效能。
風險控制認知是指個體對互聯網金融創新產品存在風險的程度和互聯網金融企業風險控制程度的認知水平及認知行為。根據社會認知理論,個體認知包括風險控制認知,并受環境因素影響。Sutton S.G.等指出企業個體或決策群體必須正確認識到電子金融(即互聯網金融)的風險,企業才能成功實施以互聯網金融為平臺的電子商務,獲得效益[8]。因此,互聯網氛圍(即互聯網環境)會影響風險控制認知。
由于現代消費者尤其是年輕的消費者基于信息動機和情感動機,喜歡使用互聯網獲取金融理財產品信息和進行具有強烈感彩的購買評價,并通過“朋友圈”等網絡社交媒體與其他消費者(或潛在消費者)進行溝通交流。因此,互聯網氛圍也會影響人與人之間有關互聯網金融理財產品的溝通交流活動。
基于以上分析,提出以下假設:
H1:互聯網氛圍對計算機自我效能有顯著影響;
H2:互聯網氛圍對風險控制認知有顯著影響;
H3:互聯網氛圍對溝通交流有顯著影響。
成穎等提出計算機自我效能是自我效能感理論在計算機培訓及其輔助技術使用等行為活動中的應用[9]。計算機自我效能作為個體認知因素將會影響個人購買互聯網金融產品的行為。廖俊峰等將計算機自我效能作為研究個人網上銀行采用意向的主要變量之一[10]。如果某個消費者的計算機自我效能感較好,那么他(她)會更有信心并更愿意使用計算機購買互聯網金融理財產品?;谝陨戏治觯岢鲆韵录僭O:
H4:計算機自我效能對購買意愿與行為有顯著影響。
根據社會認知理論,個體對新生事物的認知程度將會影響交易信任并影響其購買意愿與購買行為。Kim等提出消費者進行網上購物時會考慮交易環境風險、本人的風險偏好、賣家的信譽度等等,這些交易過程中的相關風險需要消費者進行分析和控制,如果消費者對相關風險有著清醒的認識并知道如何進行防范,則消費者更愿意選擇信任賣方[11]。所以個體對風險控制的認知將顯著影響互聯網金融理財產品的交易信任程度。
消費者在搜尋互聯網金融理財產品信息時,由于存在信息獲取的不對稱和理解的不對稱,他們在進行購買決策時往往猶豫不決。張萬力等提出溝通交流可以降低人們對互聯網金融理財產品認知的不確定性,很大程度上影響人們的行為意愿[12]。溝通交流包括大眾傳媒對社會受眾的信息傳遞、網絡社交媒體的信息交流和人們日常交往時所進行的信息交流。有效的溝通交流活動將促進人們認知水平的提高,從而構建對理財產品尤其是創新理財產品的交易信任程度,影響人們的購買行為。交易信任一旦形成,消費者則更容易產生購買意愿并付諸行動。陳東宇等發現P2P的出借意愿主要受信任影響,交易信任影響購買意愿和行為[13]。鑒于上述分析,提出如下假設:
H5:風險控制認知對交易信任有顯著影響;
H6:溝通交流對交易信任有顯著影響;
H7:交易信任對購買意愿與行為有顯著影響。
基于上述變量設置和假設,本文的理論模型框架如圖1所示。
2 問卷設計和數據收集
為確保測量量表的真實有效,在設計調查問卷時,作者在參考相關經典文獻的基礎上,與有關專家和受訪對象進行深入交流。在與他們進行有效溝通之后,修改相關量表。然后進行范圍較小的預調查,對量表的信度和效度進行預分析,針對分析結果及訪談意見對量表的內容進行進一步修改,確定最終調研問卷。問卷所采集的基本信息有職業、學歷、年齡和年收入,問卷主體部分采用了Likert五點量表形式:數值1表示“完全不贊同”、數值3表示“不確定”、數值5表示“完全贊同”。問卷主要涉及互聯網氛圍、計算機自我效能等6個變量,共16項,問卷主要內容如表1所示。
問卷的調研對象是江蘇省南京市、鎮江市、無錫市、蘇州市的普通市民,既包括分布各行各業的工薪階層,也包括在校大學生,主要通過電子郵件、社交媒體平臺共發放問卷800份,每個地區為200份,有效問卷725份。被調查人群職業主要為女性(61.23%),以年輕人為主(20~40歲占比為75.37%)。受教育水平較高(大R隕險90.15%),收入水平也較高(收入在3萬以上占77.34%)。將樣本的人口統計學特征與支付寶注冊用戶的人口統計學特征進行比較分析后,發現各項比例基本一致,因此認為該樣本是有效的。
3 實證分析
3.1 描述統計分析
使用SPSS22.0軟件分析,各測度指標平均值在2.77~4.57之間,中位數主要以3為主,眾數以3為主,標準差范圍在0.83~1.22之間。通過上述軟件統計分析發現,大多數受訪者能熟練使用計算機并經常使用互聯網(相關測量指標的平均值均大于3,中位數和眾數都在3以上),但是他們很少進行以互聯網理財產品為主題的信息交流,并且對該類產品的風險認知程度不足(相關測量指標的平均值基本上小于3)。此外,由于對互聯網理財產品缺乏交易信任(相關測量指標的平均值基本上小于3),受訪者部分人群對互聯網理財產品持觀望態度,但也有較多受訪者愿意購買互聯網金融理財產品,在確保較好流動性的前提下,獲取較高的理財收益。觀察變量描述性統計量具體如表2所示。需要指出的是,測量指標
y1的眾數、y3的中位數和眾數、y10的中位數和眾數均為5,這說明絕大多數受訪者極度依賴互聯網,并愛好使用QQ、微信等社交網絡媒體進行信息交流。此外,測量指標y2、y5、y6、y9、與y16的標準差均超過1.1,這說明受訪者們對互聯網理財產品的了解程度和購買行為差異顯著。
3.2 問卷的信度和效度分析
信度分析和效度分析衡量調查問卷的可靠性和一致性,本文采用Cronbachs α系數進行信度檢驗,分析軟件為SPSS22.0。分析得到的Cronbachs α系數均大于0.7(參考標準為大于0.6),表明問卷內容具有較好的一致性,因此具有較好的信度,相關量表具有較好的整體可靠性和穩定性,可進一步進行驗證分析。效度檢驗采用KMO檢驗和Bartletts球型檢驗進行分析。分析結果表明KMO值為0.912,遠遠大于0.6,Bartletts球型檢驗的顯著性為0.000,表明各變量存在顯著的相關性,適合做因子分析,
因此調查問卷效度較好。通過驗證性因子分析發現,因子載荷基本大于0.5,且累計方差解釋程度均大于80%,說明相關量表較為理想。
3.3 模型的建立和適配度檢驗
本研究依據社會認知理論,基于經典文獻的基礎上,使用AMOS軟件構建互聯網金融理財產品的結構方程模型(如圖2所示),外因潛變量為互聯網氛圍,內因潛變量有計算機自我效能、風險控制認知、溝通交流、交易信任、購買意愿與行為。本研究在模型修正時發現,y1與 y3觀察變量題項所測量的特質有某種程度的類似性, y4與 y10之間、y5與 y7之間、y8與 y13之間也是如此。因此設定了上述四組共變關系,從而減少模型的卡方值,使得模型更契合實際。
為驗證上述模型的合理性和有效性,本研究對模型整體適配度和基本適配度進行檢驗。根據表3所示,良適性適配指數(GFI)大于0.9,這說明該模型的協方差在解釋樣本數據協方差時,效果較為理想。漸進殘差均方和平方根(RMSEA)、增值適配指數(IFI)、比較適配指數(CFI)、簡約調整后的比較適配指數(PNFI)等指標均完全符合標準。但卡方自由度比CMIN/DF指標略偏高,這可能是源于該樣本相對較小,從而導致該指標不夠穩定??傊撃P驼w適配度較好。
根據圖2所示,觀察變量y1和y2能被外因潛在變量“互聯網氛圍”解釋的變異量較高(分別為0.59和0.76),說明受訪者通過互聯網交流信息更能反映互聯網氛圍的構念特質,而y3能被互聯網氛圍解釋的變異量較低(因素負荷量為0.46),這說明受訪者上網的頻率對互聯網氛圍的相對重要性較低。y4和y5,尤其是y5觀察變量能有效反映內因潛在變量“計算機自我效能”所要測得的構念特質(因素負荷量分別為0.69和0.81),這說明受訪者相信自己能熟練使用計算機,尤其是熟練使用計算機購買余額寶等產品能有效反映受訪者的計算C自我效能的構念特質。同理,觀察變量y6、y7、y8能被內因潛在變量“風險控制認知”解釋的變異量較高(分別為0.63、0.88和0.79),說明受訪者通過認知余額寶等產品風險及其風險控制、互聯網企業風險管理能較好反映風險控制認知的構念特質;觀察變量y9、y10、y11能被內因潛在變量“溝通交流”解釋的變異量較高(分別為0.80、0.57和0.75),說明受訪者在購買互聯網理財產品時與朋友、同事和家人及互聯網企業進行有效信息交流能較好反映溝通交流的構念特質;觀察變量y12、y13、y14能被內因潛在變量“交易信任”解釋的變異量較高(分別為0.89、0.82和0.65),說明受訪者對互聯網理財產品及其較高收益比較放心、對互聯網企業比較信任能較好反映交易信任的構念特質;觀察變量y15、y16能被內因潛在變量“購買意愿與行為”解釋的變異量較高(分別為0.93和0.90),說明受訪者愿意購買和持有互聯網理財產品能較好反映購買意愿與行為的構念特質??傊趯δP突具m配度檢驗中,除y3互聯網氛圍的因素負荷量是0.46外,互聯網氛圍對應的其他兩個觀察變量的標準化估計值均大于0.5;計算機自我效能、風險控制認知、溝通交流、交易信任和購買意愿與行為所對應的觀察變量的所有標準化估計值均在0.5至0.95之間,且無較大的標準誤差,所以模型的基本適配度較好。因此,該模型能較好地解釋消費者互聯網金融理財產品的購買行為。
3.4 假設檢驗和路徑分析
圖2顯示了結構方程模型的各路徑系數,通過對路徑系數的顯著性檢驗表明,互聯網氛圍分別對計算機自我效能(C.R.=6.940,P
3.5 總體效應標準化估計
在標準化回歸系數通過顯著性檢驗的前提下,總體效應標準化估計結果如表4所示。潛在變量之間的直接效果和間接效果可表述為:潛在變量“交易信任”對“購買意愿與行為”的回歸系數值最大(0.619),表明“交易信任”對“購買意愿與行為”的直接效果最為顯著;潛在變量“計算機自我效能”對“購買意愿與行為”的回歸系數值為0.327,表明“計算機自我效能”對“購買意愿與行為”的直接效果也比較顯著。各潛在變量對購買意愿與行為的間接效果由高到低排列依次是:互聯網氛圍(0.785)、風險控制認知(0.319)、溝通交流(0.249)。通過對不同潛在變量之間的回歸系數值進行比較,發現各變量對“購買意愿與行為”的間接影響效果:“互聯網氛圍”對“購買意愿與行為”的間接影響效應最大,“風險控制認知”次之,“溝通交流”最小。
3.6 事后訪談
針對部分消費者的事后訪談表明,他們經常通過互聯網查看互聯網理財產品的收益情況,了解新推出的互聯網金融理財產品,并通過“微信”“QQ”等社交媒體“朋友圈”流通理財心得和信息。他們(尤其是中老年消費者)認為在購買互聯網理財產品的過程中,存在身份認證手續繁瑣、銀行支付限額過低,擔心存在產品被大量贖回的金融系統性風險、計算機(或手機)感染“木馬”病毒等技術風險、計算機操作風險等。因此一些消費者認為購買互聯網理財產品存在較高的風險。
然而,大部分受訪者(尤其是年輕的消費者)仍然愿意購買互聯網金融理財產品,認為該類產品實質是對貨幣基金的“團購”,具備無門檻、零收費、隨時贖回且具有較高收益。當前股市大幅震蕩、樓市泡沫嚴重,民眾的投資渠道較少,購買互聯網理財產品仍是不錯的理財方式。此外,受訪者大都認為,雖然國家金融監管部門在不斷壓縮“第三方支付”的生存空間,他們今后仍將繼續購買或持有“余額寶”等互聯網金融理財產品。
4 結論與啟示
基于社會認知理論,本文研究了互聯網金融理財產品購買意愿與行為的影響因素,建立了結構方程模型。通過適配度檢驗和假設檢驗,認為該模型適合于解釋互聯網金融理財產品的購買意愿與行為的形成過程。具體來說,本文的研究結論主要有以下幾點:
第一,由于作為環境因素的“互聯網氛圍”對“溝通交流”“計算機自我效能”和 “風險控制認知”的影響效應均非常明顯,“互聯網氛圍”對“購買意愿與行為”的間接影響效應較大,并且“計算機自我效能” 和“風險控制認知”對“購買意愿和行為”也有一定的直接影響,這正好符合社會認知理論中環境因素(互聯網氛圍)和個體認知(計算機自我效能和風險控制認知)對個體行動(購買意愿與行為)的重要影響作用。
第二,“溝通交流”對“購買意愿和行為”具有較強的簡接影響效應。這表明通過大眾傳媒、網絡社交媒體、日常人際交往等不同渠道進行信息的傳遞和交流對消費者金融理財產品的購買意愿和行為影響顯著。這也說明基于大眾傳媒、網絡社交媒體和人際交往的信息交流,能促使人們形成偏好意愿。
第三,“交易信任”對“購買意愿與行為”具有較強的直接影響效應,這說明消費者對金融理財產品及所屬互聯網企業的信任程度直接影響其購買意愿和行為。
為有效增強消費者互聯網金融產品的購買意愿和行為,互聯網金融企業應以互聯網的接受程度和計算機操作能力作為劃分互聯網金融創新產品客戶群的標準之一,應多關注互聯網氛圍良好的社區中那些計算機應用能力相對較強的消費者,進行互聯網理財產品的消費者精確定位;互聯網企業應設計簡潔的產品、便于操作的工作流程、合理的風險內控和信息披露制度,畝贏得消費者的信任;應結合使用傳統大眾傳媒和人員促銷等方式對中老年消費者進行宣傳和溝通,促使他們接受這種全新的理財產品;使用微信、微博等社交網絡媒體幫助消費者建立互聯網金融理財新理念,提高消費者的計算機自我效能感,從而促使他們購買適合自身需求的互聯網金融理財產品。
參考文獻:
[1]Manuchehr Shahrokhi. E-finance:Status,Innovations,Resources and Future Challenges[J]. Managerial Finance,2008(34):365-398.
[2]Garry Bruton, Susanna Khavul, Donald Siegel, et al. New Financial Alternatives in Seeding Entrepreneurship: Microfinance, Crowdfunding, and Peer-to-Peer Innovations [J].Entrepreneurship Theory and Practice,2015(1): 9-26.
[3]羅明雄,唐穎,劉勇. 互聯網金融[M].北京: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2013.10-15.
[4]謝平,鄒傳偉.互聯網金融模式研究[J].金融研究,2012(12):11-22.
[5]Evanschitzky H,Iyer G R,Hesse J,et al. Esatisfaction:A Re-examination[J]. Journal of Retailing,2004,80(3) : 239-247.
[6]Szymanski D M,Hise R T. E-satisfaction: An Initial Examination[J].Journal of Retailing,2000,76( 3) : 309-322.
[7]Albert Bandura.Social Cognitive Theory[A]. R Vasta. Annals of Children Development[M].Greenwich, CT:JAI Press,1989.5-15.
[8]Sutton S G, Hampton C, Khazanchi D,et al.Risk Analysis in Extended Enterprise Environments:Identification of Critical Risk Factors in B2B E-commerce Relationships[J].Jourals of the Association for Information Systems,2008(9):151-174.
[9]成穎,孫建軍,張敏. 基于結構方程模型的信息素質影響因素實證研究 [J].現代圖書情報技術, 2011(12):9-14.
[10]廖俊峰,張路延,王中強,等.個人網上銀行采用意向影響因素研究[J].廣東社會科學, 2011(6):106-113.
[11]Kim D J, Feeein D L, Rao H R. A Trustbased Consumer Decisionmaking Model in Electronic Commerce:The Role of Trust,Perceived Risk,and Their Antecedents[J].Decision Support Systems,2008(44):544-564.
篇4
(一)互聯網理財業務特點(1)品類比較單一。目前,出現的互聯網理財產品基本上全都是網絡平臺與貨幣基金的合作產品,其本質都是由第三方支付平臺擔任媒介或供應商的角色,為在平臺上交易的個人用戶推出的貨幣基金理財產品,其收益隨著貨幣基金收益率的波動而波動。例如,余額寶就是支付寶支付平臺與天弘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合作推出的,投入資金均用于購買天弘基金。由此可見,目前互聯網理財業務投資品類比較單一,可供選擇的投資項目有限。(2)收益率偏高、風險較低。就整體而言,銀行理財產品是年化收益率,收益率水平相對穩定,尤其是固定收益率產品,其收益是固定無風險的,收益率也相對低?;ヂ摼W理財產品的收益水平緊盯貨幣基金,采用的是7日年化收益率。7日年化收益率的波動性更強,多隨著市場環境的改變呈現出波段式的變化。貨幣基金由基金管理人運作,專門投向以短期的銀行存款以及有固定票息的債券為主的風險小的貨幣金融工具,區別于其他類型的開放式基金,屬于穩健型理財產品,具有高安全性、收益穩定的特點。(3)成本低、流動性強、投資門檻低,充分利用客戶的閑散資金?;ヂ摼W理財利用互聯網平臺進行電子支付,申購和贖回均不需要實際的交易場所,只需耗費少許網絡流量,交易快速便捷,成本低?;ヂ摼W理財產品的流動性極強,真正開啟了理財產品的“T+0”模式,可用電腦、手機通過互聯網隨時交易,隨時申購和贖回,并可立刻將贖回的資金通過理財產品的支付平臺進行購物和其他消費,相當于收益率偏高的活期存款。第三方支付平臺長期儲存了大量網購用戶的備付金,通過互聯網理財概念,將這些閑散零碎的資金集合起來,進行了充分利用,推進了資金的合理優化配置,使用戶得到收益的同時,也不影響客戶對于備付金的使用,客戶能夠隨時轉出并進行消費支付,真正實現了投資零門檻、大眾化。(4)投資者受眾年輕化,投資期限短期化?;ヂ摼W理財產品是產生僅一年多的新事物,目前客戶群多為第三方支付平臺的老客戶,接受并適應網絡支付和消費模式,客戶群為相對年輕、愿意接受新事物的時尚網絡人士。從長遠來說,互聯網上發售的那些理財產品,基本屬于流動性強的短期投資,因此非常適合投資股票、期貨和商場上的生意人等經常擁有大量短期現金流的客戶。
(二)傳統銀行理財業務特點(1)品種多、范圍廣,適合各類人群。銀行理財產品的投資范圍更加廣泛,不僅僅局限于貨幣基金。目前我國傳統銀行理財產品品種接近5萬,部分產品還包括股票等高風險的金融工具。銀行理財產品的投資范圍各有不同,因而理財產品的風險和針對的客戶群也各不相同。目前銀行理財產品的投資標的不僅局限于股票等金融工具,同時越來越多地出現與紅酒、藝術品、文化產業等掛鉤的理財產品,這類理財產品的風險和收益都相對高,其風險與收益與相關產業的市場變化相關,與金融市場的關聯不大。如表2,傳統銀行理財產品只有部分現金管理類產品可以做到“T+0”和低門檻,其余大多有一定的投資期限,整體流動性較弱,尤其是封閉性理財產品,在投資期間不可提前贖回,也不能追加投資,因而大部分銀行理財產品更加適合有中長期的投資需求的客戶,投資者如果對資金流動性要求不高且追求穩定收益率,則應該考慮投資傳統銀行理財產品。而一些收益率較高的傳統銀行理財產品的投資門檻都高達百萬,屬于小眾化產品,普通客戶難以企及,這類產品則適合企業和年齡偏大,有經濟實力的個人。(2)收益率穩定。整體來看,目前傳統銀行理財產品以穩健為主,收益率比較穩定,平均收益水平不高。大部分傳統銀行理財產品的平均年化收益率介于4%-5%之間,面對的客戶也是風險承受能力相對較低的人群。(3)傳統銀行理財業務監管比較嚴格,機制更加完善。2003年4月25日,中國銀行業監督管理委員會成立,根據國務院授權,統一監督管理銀行等金融機構,維護銀行業的合理合法、有秩序的運行和發展。2005年起,銀行理財產品的監管文件相繼推出(見表3)。2005年9月,銀監會頒布《商業銀行個人理財業務管理暫行辦法》和《商業銀行個人理財業務風險管理指引》,正式明確了銀行理財投資者的管理原則和行為制度規范,成為銀行理財法規的基礎。此后,相關部門會定期出臺銀行理財監管的法律法規,管控銀行理財風險。此外,銀監會會定期和不定期對理財市場的理財產品進行抽查和監管,在不斷加強對理財產品業務的監管中,進一步促進傳統銀行理財的行為人保持理性,不斷推進銀行理財業務的良性健康發展的腳步。而互聯網理財因為上線時間不長,從理財產品的發展階段來說還處在試用階段,而互聯網金融業務的監管政策還有待完善。因此,目前互聯網金融理財產品存在更大的監管問題風險,其未來發展也難以定論,需要對于監管政策保持關注。
二、政策建議
(一)加強對互聯網理財業務的監管目前,互聯網理財業務屬于新生事物,大部分互聯網理財業務還游離于監管之外,還存在一些技術風險隱患,有關部門急需加強對互聯網理財業務的監管,引導互聯網理財朝著正確的方向發展。近年來互聯網科技和互聯網金融飛速發展,然而,相關部門的立法卻沒有跟上互聯網金融發展的需要,目前我國幾乎沒有涉及互聯網金融的相關條款。2014年7月,央行終于開始擬定互聯網金融的監管原則,隨著《關于促進互聯網金融健康發展的指導意見》即將,互聯網理財業務的法律法規要盡快建立。與此同時,相關部門應加強對相關配套法規的建立和完善,保護理財客戶權益,如個人信息保護法、電子交易法等,為保障互聯網理財業務的信息安全提供法律依據。此外,應賦予各相關部門對金融理財業務監管的職責,相互協作,各盡其責,做到對互聯網理財業務全面監管。充分發揮金融市場提高資金配置效率的作用。
(二)銀行需加大科技投入,積極與互聯網理財相融合目前互聯網理財業務收益率開始下滑,國家相關部門也即將出臺監管互聯網理財業務的法規,互聯網理財業務近期增長規??赡軙艿揭欢ǔ潭鹊挠绊?。銀行必須抓住時機,加大對科技建設的投入,跟上網絡時代的步伐,將先進的計算機技術(大數據、云計算等)運用在銀行系統中。通過這些先進技術加速信息處理效率,更加精確的處理大量數據,統計客戶信息,分析客戶現有需求和潛在需求,借用自身已有的平臺和資源,積極與互聯網理財相融合,對接互聯網理財業務,線上和線下相結合,通過線上交易成本低、門檻低等優勢拓展更多客戶,線下為線上做依托,為線上理財產品的開發設計和安全運行做強大的依托和保障。
篇5
當前局勢下,我國經濟的發展水平不斷上漲,人們的生活水平隨著經濟推動也有了質的改變。近年來,我國平均每個家庭都能達到幾萬的均收入標準,隨著我國互聯網的不斷發展,互聯網理財產品隨著互聯網的發展也取得了部分成就,當下互聯網理財產品已得到了你們的廣泛認可?;ヂ摼W理財產品會讓人們每年得到10%收入,并且,理財產品投資風險低,資金流動快,所以備受人們喜愛,即使是這樣,還仍有大部分人依然應用傳統的銀行儲蓄,這也說明互聯網理財產品的發展還仍沒有徹底被完善,就此筆者作為一個高中生,分享了互聯網網金融下家庭理財方式。
二、互聯網金融發展
理財,一直都是家庭、個人在收入穩定的前提必須要考慮的問題,而互聯網金融這種剛剛崛起的理財產品,利用自身優勢在全國發展,現階段已經是理財界的“新寵”。相比較其他理財方式,互聯網金融風險低,卻有著穩定性高且收益高的優勢?;ヂ摼W金融可以令理財者可以在第一時間得知理財產品的信息,免去了排隊辦理業務的麻煩,只要在家里利用互聯網就可以對產品的各種信息獲取,并且可以完成理財產品的購買。這種新式的理財,顛覆了傳統的理財方式,使得理財更加現代化、富有層次化,對我們國家的經濟發展意義非凡。
三、升級家庭理財觀念
受傳統觀念的影響,家庭理財大都是選擇存進銀行,尤其是郊區、農村的家庭,認為資金不多沒有必要“理財”,也有不少城市家庭只選擇家庭存款存在銀行。但,隨著銀行利息的降低,儲蓄理財的利息變得很少,很多家庭在理財觀念上開始發生轉變。因此,更多的家庭應該從實際出發,改變家庭理財的陳舊的觀念。剛開始對家庭理財轉型的可以是一些長期的、風險低的理財產品,當有一定的經驗或收益以后可以試著投資一些股票、基金、信托等增值潛力大的種類。
四、適當擴大家庭理財方式
時下中國的金融市場雖然還處在發展初期,但是發展速度甚是可觀,而且規模龐大,投資者的理財渠道不再局限于銀行儲蓄理財,還有債券理財、保險理財、基金理財、國債理財、信托理財、期貨理財、網貸理財等多種不同的理財方式,尤其是在互聯網理財時代,更是誕生了眾多互聯網理財產品,人們理財更加方便、快捷,在這個時候應該適當的增加家庭理財方式或者說渠道。例如,現在互聯網+理財已經不是停留在概念上的了,同時從互聯網中篩選一些比較靠譜的線上理財平臺進行投資,讓其為自己的理財需求服務,但是在投資的時候要注意互聯網理財風險。
五、多接觸新型理財產品
目前,我國經濟的不斷發展,經濟市場已經有了向國際化發展的現象,并且國內的理財產品已經廣泛應用到了人們的生活之中。金融經濟市場在在國內已開辟出屬于在自己的新市場。在當前局勢下,國外的市場理財知識以面向國內,并且,金融理財在我國市場中利用門檻低、安全、收益高的優勢已在國內站穩腳步?,F在,我國正在為國內引進新的理財產品,且對引進的新產品也進行了初步分析,對新產品的了解也能基本掌握了。而一般,只有理財者對理財產品進行一部分了解,才會進行對其投資。且在投資者投資前,都會對理財產品的風險問題、安全問題以及收益問題進行分析掌握。與此同時,資金流動的走向、收益的多少,這些都是投資者時刻關注的,在這里筆者建議人們,快樂理財,開心收益,這樣才是理財的真正本意。
六、合理配置家庭資產
互聯網飛速發展下,家庭資產結構也受到了影響,我國理財產品的復雜多樣,種類繁多,其中有高風險、高收益的理財產品,也有很多低風險但收益穩定的理財產品。尤其是在互聯網發達的當下,家庭、個人對理財神品的掌控更加的得心應手,而金融素養好的家庭對理財產品的掌握方面更合理所獲得的收益也更多。例如,家庭收入一般,盡量選擇固定收入的產品,這種產品的流動性更好,也是家庭理財中資產配置重要的部分。家庭收入理想,可以投資一些風險高的產品,例如,股票、基金等等。
七、制定家庭理財計劃和方案
家庭理財的需要合理的計劃和方案的實施,萬萬不可看好一種理?方式就將錢一投就撒手不管,這種理財方式是最不可取的。并且,家庭理財也需要依據家庭的實際情況合理進行安排,這也是因為家庭情況的不同收入方面不同,因此在理財方案的制定上要根據收入選擇合適自己的理財計劃。
篇6
關鍵詞:互聯網金融;現狀;風險;監管
隨著互聯網工具被越來越廣泛地應用,在這個信息技術時代傳統金融服務已無法滿足當代人對資金融通以及支付的需求,于是依托于互聯網工具的“互聯網金融”便應運而生,并且逐漸發展壯大,我國的互聯網金融在近幾年的時間里更是得到了迅猛的發展。
說到中國的互聯網金融就不得不提國內最早涉足金融業的互聯網公司搜狐,以及把我國互聯網金融推向的阿里巴巴。2002年4月17日搜狐宣布聯合國聯證券有限責任公司共同成立合資公司,該公司主要從事在線金融證券交易技術服務,此舉拉開了中國互聯網金融的序幕。[1]但由于受到當時互聯網技術水平以及金融監管等方面的限制,搜狐的“互聯網金融”最終沒能真正地發展起來。此后,阿里巴巴引領我國互聯網金融走向了新的領域。阿里巴巴通過推出支付寶、余額寶等產品,全面進軍金融領域,引領了我國互聯網金融的熱潮。截至目前,阿里巴巴、騰訊、京東、百度、新浪、網易、盛大等互聯網企業已紛紛進軍中國互聯網金融領域,陸續推出了自己的支付工具,并已開始涉足理財、信貸以及保險等金融領域。
相較于傳統的金融模式,互聯網金融擁有它獨特的優勢。例如,獲取信息更加全面、交易成本相對較低、資源分配廣泛等。我國的互聯網金融正是利用了這些優勢,抓住了時代給予的機遇以及互聯網技術發展的契機,在近十年的時間里從企業數量到金融產品廣度上都得到了巨大的發展。而在取得不錯成績的同時,也要認清我國互聯網金融的現狀,及時敏銳地發現影響我國互聯網金融發展的潛在問題,并找到有效的解決方法,這樣才能保障我國互聯網金融健康發展。
(1)互聯網理財市場。自互聯網金融“領頭羊”阿里巴巴2013年6月13日推出互聯網理財產品“余額寶”已一年有余,在這一年多的時間里諸多電商、互聯網企業陸續推出了自己的理財產品,相較于傳統金融機構銀行推出的理財產品,這些互聯網理財產品在推出初期就憑借著其靈活流動性以及高收益在理財市場出盡風頭。根據2014年3月中國青年報社會調查中心對10234名被訪者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在購買互聯網理財產品意愿方面,有84.7%的被訪者表示購買過互聯網理財產品;有66.0%的被訪者表示會將銀行存款轉投互聯網理財。在對互聯網理財產品的了解方面,有55.4%的被訪者并不了解互聯網理財產品背后的基金和盈利方式;37.5%的人對要承擔的風險不清楚。而在被訪者的年齡分布方面,90后占36.3%,80后占36.0%,70后占16.7%,60后占10.0%,還有1.0%的人為50后及以上。[2]
通過以上調查數據可以看出互聯網理財產品已在理財市場中占有一席之地,并且部分銀行存款已轉移或將轉移至互聯網理財產品中,這說明在未來一段時間內互聯網理財產品仍將對銀行存款造成一定沖擊。調查數據同時也顯現出目前互聯網理財產品的受眾絕大多數是35歲以下的青年人,這與青年人更多地接觸互聯網以及更能接受新鮮事物不無關系。而互聯網理財產品要想占領更多的理財產品市場份額僅僅依靠青年人是遠遠不夠的,如何吸引擁有更強大投資能力的中年人是未來互聯網理財產品發展的難題之一。雖然被訪者中絕大多數都購買過互聯網理財產品,但投資者對于互聯網理財產品的投資方向及風險并不了解,這暴露出了投資者的風險意識不強、對產品缺乏了解,這很有可能給一些借助互聯網理財產品進行大規模集資的企業提供機會。因此,資金的相關監管問題亟待規范和完善。
(2)互聯網第三方支付。第三方支付是由第三方支付公司替代客戶與商業銀行建立聯系并進行清算的一種支付方式。目前在互聯網小額交易中這種支付方式已被廣泛使用,它在滿足小額支付需求的同時還可以起到信用擔保的作用。我國的第三方支付產品主要有支付寶、拉卡拉、財付通、快錢、網易寶、匯付天下等。根據iResearch艾瑞咨詢統計的數據顯示,2013年第三季度我國第三方互聯網支付市場交易規模已達14205.8億元。[3]
隨著第三方支付產品隊伍的不斷壯大以及交易規模的不斷擴大,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也日益凸顯,這些問題制約著第三方支付產品的發展。首先是資金風險問題。2014年3月13日央行發文暫停了第三方支付平臺中的二維碼支付和虛擬信用卡業務,并表示此舉意在防控風險。同時央行也表示鼓勵互聯網金融創新的政策不會改變,但也要予以適度監管,其中網絡支付應堅持小額支付的原則。[4]除了央行已發文暫停的業務存在風險外,由于在使用第三方支付產品時需要輸入或驗證許多涉及資金賬戶的信息,如果該類信息被缺乏監管或存在問題的第三方支付企業泄露或利用,將造成個人信息的泄露,甚至經濟損失。其次是道德風險問題。互聯網第三方支付不僅僅涉及資金與信息的安全,由于使用第三方支付平臺交易具有匿名性和隱蔽性等特點,這也給資金非法轉移、洗錢、套現等非法活動創造了可能。為防控以上風險,目前我國主要采用的是發放第三方支付牌照的方式對第三方支付產品進行規模控制和資格審查。按照規定,第三方支付機構必須取得央行頒發的《支付業務許可證》才能向用戶提供支付服務。這相當于在市場的入口設置了“安檢”,在一定程度上控制了第三方支付的風險。
(3)互聯網信貸。我國目前的互聯網信貸主要通過P2P方式進行。P2P網絡信貸是指投資者通過互聯網平臺將資金借給有資金需求的借款者,并通過網貸公司提供的平臺自由競價撮合成交。采用P2P方式借貸快捷、便利。在一般銀行貸款需要接受苛刻的貸款申請條件、提供繁復的材料準備,并且等待審批的時間長,而P2P金融服務相較銀行貸款優勢要明顯得多。截至2014年6月我國已有人人貸、拍拍貸、人人聚財、陸金所、微貸網等百余家P2P網絡借貸平臺。
與互聯網第三方支付相似,P2P網絡信貸也同樣存在風險,由于網絡交易的虛擬性,在交易時對于借貸雙方的資信情況很難進行認證。因此,與傳統信貸方式相比互聯網信貸更容易產生欺詐以及不歸還欠款等違約糾紛。此外,互聯網信貸還面臨著被黑客攻擊以及網絡病毒等問題,這很容易引起借貸雙方的資金損失,還可能影響平臺的正常運營。由于目前我國還沒有出臺專門針對P2P網絡信貸的管理辦法,仍需依靠《合同法》《民法通則》等法律對該行為進行約束。因此,在缺乏專業監管與引導的情況下,通過P2P網絡信貸借貸的風險仍然較大。
(4)互聯網保險。2013年9月29日中國保監會對眾安在線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進行了開業批復,眾安保險獲得了保險會審批的國內第一家網絡保險牌照,就此拉開了我國互聯網保險發展的序幕。我國目前的互聯網保險主要是由保險機構通過互聯網平臺開展保險活動,也有一部分獨立的第三方保險網站參與其中。截至2013年底國內經營互聯網保險業務的公司已達60余家,規模保費已達291億元。[5]在互聯網保險取得高額回報的同時,據保監會2014年7月公布的2014年上半年保險消費者投訴情況通報顯示,開創互聯網保險先河的眾安在線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在上半年的億元保費投訴量在財產險公司中是最多的。[6]投訴的主要原因包括客戶對于定損的價格有異議、對理賠的時效不滿意以及對拒賠的原因不認可等。由于網絡的虛擬性,互聯網保險公司與保戶間的溝通都是通過這個虛擬的平臺進行的。因此,保險公司對保戶的評估以及對保戶進行保險條款的告知等都要求保險雙方擁有更強的自覺性。此外,由于目前一些互聯網保險企業屬于中小保險企業,其償付能力有限,這就增加了投保人所承擔的風險。
為了降低互聯網保險的風險、規范互聯網保險市場,相關部門需要在加強監督、完善管理等方面做大量工作。在2014上海新金融年會上,保監會副主席陳文輝表示“互聯網保險具有互聯網和金融的雙重屬性。因此,如何在二者之間建立平衡的規則,是互聯網保險監管面臨的挑戰。”據了解,目前監管層正在醞釀互聯網保險的監管辦法。他認為互聯網保險的監管應該在鼓勵和包容的同時,堅持底線思維、堅持一致性監管原則、堅持保護消費者權益。[7]
通過以上的現狀分析不難看出互聯網金融使金融借助互聯網科技得到了更加廣闊的發展,同時也將互聯網的特性注入到了金融中,這些特性既可以促進金融產品更加完善,但也帶來了一些新增的風險。因此,更需要專業部門制定規范的行業標準以及進行有效的監管,這是我國互聯網金融健康發展的保障,也是我國互聯網金融亟待解決的問題。
參考文獻:
[1] 姚文平.互聯網金融[M].中信出版社,2014.
[2] 孫震,孫慶玲.66.0%受訪者欲將銀行存款轉投互聯網理財[N].中國青年報,2014-3-20(07).
[3] 王維東.2013年中國第三方移動支付市場交易規模破萬億[Z].艾瑞咨詢,2014-1-21.
[4] 華曄迪,王宇.央行發文暫停二維碼支付、虛擬信用卡業務[DB/OL].新華網,2014-3-14.
[5] 譚謨曉,李延霞.2013年我國互聯網保險規模保費達291億元[DB/OL].新華網,2014-2-25.
篇7
摘要:互聯網理財產品是金融市場未來發展的一個趨勢,本文以在校大學生為調查主體,了解他們對互聯網理財產品的認識及使用情況、從而將互聯網金融進行普及,為大學生樹立一個良好的消費觀和理財觀。
關鍵詞 :互聯網理財;余額寶
一、引言
去年底以來,互聯網理財產品來勢洶洶,這種產品具備低門檻、高收益、快速贖回機制,對投資者來說無疑是極富吸引力的。特別是年輕一代,余額寶的平均用戶年齡在28 歲左右,大學生也是余額寶等互聯網理財產品的消費群體之一,大學生如何看待互聯網這種新興的理財方式,對這種理財方式的發展有什么樣的想法,直接影響著金融市場的未來發展。
二、調查過程
本文以嘉庚學院會計系在校大學生為調查對象,共發放問卷200 份,收回有效問卷179份,回收率為89.5%。在此次的抽樣樣本中,男生和女生比例分別為25.2 %和74.8%。
二、發現問題
通過隨機對200 財務會計專業的嘉庚學院的在校大學生進行問卷調查和實地采訪,發現以下問題亟待解決:
1.發現大學生的消費還是集中在日常的生活開銷,沒有進行投資理財。同時對理財知識的了解和掌握情況也不佳,很多同學從來不去關注理財產品,也不了解相關理財的概念;一部分同學從老師或者網絡上了解一些理財方式,但從來沒有去實踐過。只有很少一部分同學會對理財產品進行了解并進行理財規劃,可見,大學生的理財意識淡薄,理財觀念不佳,需要對在校大學生進行良好的消費和理財引導。
2.互聯網理財作為一種新興的理財方式,將對未來的金融市場產生深遠影響,需要大學生對其進行了解和拓展。當被問及現在投資的理財產品時,大部分同學買入余額寶進行理財,因為起點低,操作簡單。大學生對互聯網上的理財產品更有興趣。
3.需要加強宣傳互聯網理財產品的收益性和風險防范措施。大部分同學對認為互聯網的風險一般,當被問及互聯網理財產品還有別的風險的時候,大部分同學答不上來,可見,大家對互聯網這種新興的理財方式還是不太了解,對其風險更是知之甚少。
四、對大學生進行互聯網理財普及的應對策略理論、實踐相結合拓展理財教育,課堂理論教育與課外實踐活動相結合是培養大學生理財能力的重要途徑。
第一,通過開設《理財學》、《投資分析》、《證券投資學》等傳統選修課,還可以開設《互聯網理財》、《互聯網投資分析》、《新型投資方式研究》等新型課程,全面提升學生對新型個人理財工具的理論認識和實踐操作。通過調查我們發現,同學們還是很渴望掌握、了解新型的投資工具,提升自己的理財知識和理財管理能力的。
第二,鼓勵大學生社團開展豐富的課外理財活動教育,進一步培養大學生對理財知識的興趣。例如可以開展以“理財知識競賽”為主題的活動,利用我們現有的資源,比如金融系的模擬炒股系統,會計系的網中網會計軟件系統,財政系的稅務軟件等,讓學生在社會實踐中升華對理論知識的認識,形成愛好理財、擅于理財的校園風氣。
第三,開展第二課堂活動,以校外指導老師為主,以他們的實戰經驗來為學生培訓相應的理財知識,比如可以聘請證券公司、會計師事務所、財務管理咨詢公司等相關培訓機構人員,為同學們講述現有的投資技巧、理財理念及理財方式。
學校能夠為學生營造一種“人人理財”的大環境,在這種環境下,學生就會耳濡目染,即使沒有進行個人理財,但也會了解很多理財知識和理財工具,能夠為學生培養一種良好的情操,對于他們以后的發展有很大幫助。
參考文獻:
[1]王趙亮,韓宏立.美國財商教育及對我國的啟示.中國鄉鎮企業會計,2010年第1期.
[2]蘇雯.網絡理財VS銀行理財.理財,2013年第11期.
篇8
互聯網金融分流市場
以各類“寶”為代表的互聯網金融理財產品的本質是被稱為準儲蓄的貨幣基金,其獨具的實時支付功能,使其對儲蓄存款有了更強的替代性。而在國內理財市場,同樣被投資者視為存款替代品的還有銀行理財產品。由于二者都對儲蓄存款產生替代作用,因而互聯網金融理財產品的逆襲對銀行理財產品形成一定的沖擊。
余額寶業務推出之后,理財市場上各種類似的理財服務不斷涌現,一時出現各種寶。這些寶同樣都打著現金管理工具的旗號,但又有著不同的市場定位,從不同方面分流本該流向銀行的各種“閑錢”,加速貨幣基金對銀行存款的替代,長期來看就是在分流銀行理財產品的潛在客戶。
安全問題難以忽視
從收益性看,貨幣型基金的投向是貨幣市場的各類工具,其中絕大部分是協議存款,其收益率受市場整體資金價格的影響無疑是很明顯的。2013年這類產品為眾多投資者提供超過7%的7日年化收益率,正是利率市場化的時勢,造就了互聯網金融理財的各類寶,但是“水能載舟亦能覆舟”,一旦未來市場利率中樞下行,各類寶的高收益率優勢將不復存在,這是必須意識到的。
從流動性上來看,雖然余額寶能夠實現贖回資金T+0到賬,但這并不是貨幣基金的結算方式出現了變革,而是通過基金公司以自有資金為客戶提前墊資而實現的。這意味著規模越大,基金公司墊付資金的壓力越大,一旦出現大規模贖回,超過基金公司墊資能力,則可能對收益形成負面影響。另一方面,監管層已經開始加強對基金公司的該類貨幣型基金的風險控制,要求將風險準備金與所投資協議存款的未支付利息掛鉤,前者必須對后者全額2倍覆蓋。目前貨幣型基金享受協議存款提前支取不罰息的優惠政策,一旦該項優惠政策被取消,貨幣基金將面臨重大考驗。
從資金安全性上來看,由于互聯網金融理財產品采用了互聯網作為資金劃付的渠道,其安全性始終是一個難以忽視的問題。
篇9
1.成本不同。傳統金融行業在人力資源配置和信息傳遞方面具有較高的成本,相比來看,互聯網金融具有完全信息化的特點,在資本運營和業務開展過程中,往往只需投資者在客戶端簡單的操作就可以完成資金的配置,在金融部門方面也無需大量人力資源盯崗,在金融產品研發、發行、管理、回購等階段都可以在網上進行,所以相比傳統金融具有成本優勢的特點。2.效率不同。以前常見的金融部門在業務開展過程中,不管是信息傳遞還是業務運行,都有較長的時滯性,完成一個客戶的投資需要一定的時間。而互聯網金融通過電腦、電話、手機等手段,投資者和理財產品直接掛鉤,省去了中間不必要的繁瑣中介過程,因此具有高效率的特點。3.風險不同。傳統商業銀行自身具有較高信用,附屬理財產品的資金流向一般都是國有控股部門的股權、債券等,風險系數較小。自余額寶出現以后,大量互聯網金融產品也陸續登上了舞臺,這些依附的基金公司和投資方向有太多不確定性,互聯網自身具有的虛擬性也賦予了它們較高的流動性風險、市場風險和經營風險等。
二、以“余額寶”為例金融理財產品盈利模式分析
2013年6月余額寶產生以來,眾多類似的互聯網理財產品也陸續產生,京東的“小金庫”、網易的“現金寶”、蘇寧的“零錢包”在市場上迅速發展起來,改變了互聯網金融市場的格局。
(一)現有互聯網理財產品對應的基金產品
目前,京東、淘寶、蘇寧等網站陸續推出與第三方支付掛鉤的理財產品,這些產品必須依托相應的基金公司運作,具體如表一
(二)余額寶自身的特點分析
1.收益率高。余額寶在2013年6月份成立時,七日年化收益率從4%上漲到春節期間最高6.7630%,明顯要高于銀行存款五年定期的存款利率,雖然現在七日年化收益率只有4.63%,但也仍舊高于普通銀行存款利率。高收益率吸引了大量投資者,尤其是一些中小投資者,截止到2014年2月份,已經有超過8100萬的開戶數和5000億元的籌資規模,因此,高收益率使投資者如此青睞于余額寶這個新興互聯網理財產品。2.流動性強。余額寶只需從淘寶網站使命認證注冊就可以投資,只需要一臺電腦或一部手機就可以輕松將資金轉到余額寶賬戶,投資過程簡單方便,投資和贖回規模也沒有下限,為中小投資者提供了理財平臺。另外是一種T+0的貨幣型基金,當投資者贖回時并不需要像股票一樣遵循T+1政策,具有即時到賬的特點,因此,資金流動性較強,出現流動性風險的可能性較小。3.技術創新。自從20世紀末招商銀行行長馬蔚華提出要以“創新”兩字貫穿金融市場中以來,余額寶在互聯網金融發展的草根時代引領了一陣狂潮,開創性將互聯網應用到金融市場中去,余額寶投資者可以通過客戶端隨時隨地在網上購物并輕松付款。另外,余額寶操作簡單靈活,在電腦和手機客戶端上可以清晰的看到賬戶余額、每日收益總額、每日年化收益率等各項指標的數值,技術創新是余額寶這類互聯網理財產品最突出的特點。
(三)余額寶的盈利模式分析
余額寶通過與天弘貨幣基金公司合作,將貨幣基金主要投資剩余期限在1年以內的國債、金融債、央行票據、債券回購、銀行存款等低風險證券品種,分享貨幣市場的投資收益。據天弘基金披露的數據,2500億規模的余額寶,超過80%投資的是銀行的協議存款,因協議存款收益較好,并且可以提前支取,無論是從流動性和收益,都是面向千元投資額的互聯網金融T+0貨幣基金最好的投資選擇。余額寶現在有大量融資規模,當與銀行進行協議存款談判時有更大的籌碼,就能獲得更高額的利息差,在給傳統商業銀行帶來經營沖擊的同時,獲取了較大規模的凈利潤。
三、余額寶等互聯網理財產品風險分析
(一)監管風險
目前,我國國內的監管體制主要是“一行三會”模式,即中國人民銀行、銀監會、證監會、保監會,對現有的金融市場進行監管。以余額寶為首的互聯網理財產品具有影子銀行的性質,在創新和盈利的過程中,往往存在基金管理公司管理行為不規范、銷售行為不正當,所授權的監管部門監管不嚴或監管不到的現象出現,因此在監管方面存在很大的漏洞。周小川曾在2014年全國政協小組討論會上提到,并不會取締余額寶這類互聯網理財產品,相反應加強監管。監管層“鼓勵支持”的態度已然明確,隨之而來的還有監管之手,風險提示不充分和部分領域的監管空白是目前互聯網金融面臨的最大的兩個監管問題,現在的黨務之急就是把握重點,加快監管步伐。
(二)經營風險
余額寶這類互聯網金融發展到一定階段出現的產物,虛擬性、不可控性是它們與生俱來的特點,對于投資者來說本身就存在一定的風險。匯添富的“現金寶”曾因為自身體制不完善,出現盜用投資者信息以非法手段獲取本金的案例,另外,今年6月份深圳一家名為“科訊網”的P2P網貸平臺超過2700萬元的“跑路”事件,青島港金屬貿易融資公司在18家銀行的貸款超過160億元,涉貸的一些核心人員已經外逃,成為近期內最大一起“騙貸”案例。2014年上半年央行曾對支付寶每日投資限額進行了規定,旨在降低交易過程中的交易風行,另外還需要對領導者和管理者進行職業培訓,提高他們的道德素養,我們還需要提高信息透明度,降低投資者由于信息不對稱帶來的道德風險和逆向選擇等風險因素的產生。
(三)利率風險
周小川說“,市場上肯定有一種力量是推動利率市場化的,各種新興的業務方式也都是對利率市場化有推動作用的”。有些學者認為余額寶是趴在銀行身上的“吸血鬼”,推高資金利率,轉嫁給實體經濟,當這類新興產品出現以后,大量的銀行協議存款將傳統商業銀行置于不利的位置,更多的談判籌碼降低了銀行凈利潤,增加了市場利率風險。推動利率市場化進程成為解決這一風險因素的關鍵性措施,在市場一體化的今天,應該放開銀行的利率管制,更多的交給市場這張無形的手去解決,余額寶的這類新型理財產品市場將隨之萎縮,余額寶的優勢將不復存在,利率風險因素也隨之降低。
四、結語
篇10
余額寶于2013年6月17日正式在網上上線,它是由支付寶最新推出的互聯網理財產品,余額寶通過互聯網進入金融業,實現了金融的創新。然而它在短短6個月的時間里便吸引了上百萬用戶的關注。支付寶是由支付寶與天弘基金合作推出的理財產品,可以說是改變了互聯網金融市場的格局。余額寶的推出也引起了其他各類“寶寶”的問世,喚起了基金公司推出互聯網金融服務的熱潮。此外,余額寶的出現對傳統金融企業如銀行等也產生了直接的沖擊。雖然現在這個階段,類似余額寶的互聯網金融服務所能夠吸引的存款與銀行的存款相比還微乎其微,但它以顯示出了比銀行活期儲蓄和短期理財產品更大的誘惑力,從而改變了傳統用戶的理財習慣,人們逐漸開始接受互聯網理財。特別是在人們對股值與黃金感到失望時,余額寶的出現無疑活躍了互聯網金融市場。
用戶通過余額寶不僅能夠從中得到較高的收益,還可以隨時從中進行消費和轉出。余額寶其龐大的用戶量與資金存量已經在業內掀起了一陣余額寶之風。余額寶從誕生但現在能夠發展的如此成功,源于以下幾個原因:
第一,客戶的來源。余額寶的大部分用戶是源于支付寶或淘寶的用戶,注定了它的龐大用戶群體基礎。因此余額寶用戶數量增長之快也變得合情合理。
第二,余額寶的模式。它是用戶通過將錢存入余額寶即購買了由天弘基金所提供的增利寶貨幣基金,從中獲得收益。余額寶是以互聯網為基礎創造出的一種高效且廉價的盈利能力,進而為客戶構建出一條便攜的理財模式。
第三,低成本高效率的手段。余額寶的靈活方便,收到了廣大用戶的青睞。只要是在支付寶實名認證的用戶都可以一建將資金從支付寶轉到余額寶中。然而它的起購資金低,只需一元就可以購買貨幣基金。
第四,品牌與口碑。余額寶是由支付寶平臺推出的,在此之前人們對支付寶已經建立了好的信譽,從而為余額寶贏得良好的品牌與口碑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第五,強化“以客戶為中心”的創新意識。余額寶從客戶的角度出發,通過創新產品、優化流程、提升服務,來不斷地滿足客戶。
第六,時機的把握。隨著現代互聯網技術的發展,特別是一些互聯網企業它們利用現代信息技術例如大數據、數據挖掘技術和云計算等,不斷推出互聯網金融創新產品。余額寶的推出正是這一方面的體現。
二、余額寶對商業銀行的沖擊及影響
余額寶推出短短一個月里募集資金規模就已突破了百億元,從2013年6月推出,半年時間就擁有了8000多萬用戶,資金累計近5000億元。規模還在不斷增長,勢必在以下幾個方面對我國商業銀行產生一定的沖擊影響。
1、分流銀行的存款
支付寶吸收存款成本低,提供的理財產品流動性大且收益率高,對客戶有較大的吸引力,且日益呈現增長趨勢,將對銀行的傳統存款業務產生顯著打擊。支付寶的客戶多以年輕人為主,經濟積累較少,在他們購物之余渴望自己的閑錢能夠得到穩健的增值。余額寶是通過給買貨幣基金實現收益,是一種理財模式,必定存在一定的風險,由于人們對支付寶平臺在安全和信譽有極高的信任,主觀上認為其不具有風險,而且又有很好的流動性和高收益,使得客戶將賬戶資金轉入余額寶的概率增加。余額寶通過抓住人們的心理,提供了一條極低風險的增值渠道,一定程度上分流了商業銀行的活期存款。
2、影響商業銀行的市場地位
由于我國體制和政策因素,商業銀行長期處于金融服務機構的核心地位。大多數金融業務和渠道都被商業銀行控制和壟斷。但“余額寶”收益率超銀行,可能對銀行壟斷形成一定沖擊。一批以阿里巴巴為代表的互聯網企業,通過互聯網渠道對金融業逐步進行滲透,加快了金融業政策和制度不斷調整和創新,對商業銀行傳統業務造成了顯著沖擊。以第三方支付業務發展為例,商業銀行的支付業務地位就已經受到影響。如今,支付寶公司又與天弘基金公司合作推出余額寶,開始爭奪商業銀行的理財業務和活期存款業務利潤。余額寶的推出也為投資人提供了更多的投資理財選擇,對消除銀行機構壟斷上,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中小企業融資難的問題。盡管余額寶打著政策的擦邊球上線,但仍舊倍受違規爭議。證監會在隨后的新聞會上,點名余額寶業務違反了《證券投資基金銷售管理辦法》和《證券投資基金銷售結算資金管理暫行規定》相關規定。但是,證監會并沒有采取措施暫停余額寶業務,卻認為余額寶是基金銷售模式的創新并給予明確支持。余額寶反映出我國政府加快金融服務業改革和開放的決心,支持和鼓勵互聯網金融創新,彌補商業銀行在諸多業務上的不足,使我國金融服務業向民間資本開放邁進了一大步。所以,余額寶的出現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商業銀行在金融市場的地位。
3、余額寶對商業銀行理財產品的影響
余額寶與商業銀行相比,具有理財和消費并存的特點。不僅能因持有貨幣基金而得到較高收益,還能隨時進行贖回基金用于消費支付和轉出。而且對客戶的最低購買金額沒有限制,一元錢就能購買,收益按天結算。使客戶通過“存零花錢”的方式就能獲得增值機會。商業銀行的1天周期的超短理財產品與其性質最接近,但商業銀行的一天周期的超短理財產品要最低5萬元才可以申購。銀行也想做余額寶這樣的東西,但在政策上受到很多限制。比如,銀監會規定理財產品的最低門檻是5萬元,這就把很多對理財產品有需求的客戶擋在了門外。有人認為銀行理財產品針對的是具有一定投資需求和風險承受能力的投資者。因此二者并沒有直接的競爭關系,對銀行現有理財產品難以形成直接的威脅,但從長期來看,其對銀行理財產品的潛在影響不可小覷。
4、余額寶對商業銀行基金代銷的影響
余額寶使得天弘基金一炮走紅,帶動了貨幣基金的熱潮,為貨幣市場創造了巨大的產品需求者,調動起短期融資市場的活躍度。據阿里巴巴透漏,已經有更多知名基金公司和阿里巴巴進行商談合作,這種情況勢必會對銀行的基金代銷業務造成沖擊,直接影響到銀行的中間業務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