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卵監測范文

時間:2023-04-03 18:40:39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排卵監測,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排卵監測

篇1

排卵試紙的原理是:在女性每個月經周期,尿液中的黃體生成激素(LH)會在排卵前24~48小時出現高峰值,使用排卵試紙能較準確地測出LH的峰值水平。一旦測到兩條杠,就可以在排卵當天同房。

有些心急的女性到醫院通過B超來監測排卵。卵泡一般情況下直徑2~3毫米,接近排卵日時會逐漸增大,在排卵日的前兩天可達到18毫米,排卵當天會增大到20毫米以上。如果正好是排卵日,有時可在超聲波上看到卵泡破裂。

然而,讓很多白領失望的是,盡管排卵監測做得很到位,夫妻倆也沒有生殖健康問題,可就是遲遲懷不上孩子。

最佳的同房時間是排卵前

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婦科主任醫師葉敦敏說,排卵監測看似很科學,但并不像大家想象的那么精確。以白領使用最多的排卵試紙為例,試紙的質量、敏感性、女性的心情以及環境等諸多因素,都可能影響監測結果的準確性。有時女性明明有很好的排卵功能,試紙可能顯示只是弱陽性;有時沒有排卵,試紙可能顯示是強陽性。

另外,大多數排卵監測的方法都是已經排卵了才監測到,其實最佳的同房時間是在排卵前。因為卵子排出后生存的時間大約是24小時,而進入女性陰道在生殖道可以存活48到72小時,并且到輸卵管需要一定的時間,如果等到排卵了再同房,就可能錯失最佳時機,這是幾乎所有排卵監測方法的局限性,也是許多女性監測排卵后立即同房卻沒有成功受孕的原因之一。

多數人沒必要監測排卵

葉敦敏說,如果沒有排卵障礙,大多數備孕的人不需要監測排卵。月經不調、采取促排卵治療、兩地分居、需要做人工受精或試管嬰兒的人,才有必要進行排卵監測。

現在,大多數都市人對懷孕這件事太心急了。葉敦敏感慨地說,在門診,有剛結婚1個月沒懷上就來咨詢為何懷不上的,有沒避孕3個月或者半年就要求看不孕的。其實,正常健康男女在不避孕的情況下,半年內懷孕的占50%,所以即使半年沒懷孕,你也要知道有一半人和你是一樣的。在接下來的半年里,又有30%左右的人能懷上,所以即使1年還沒懷孕,還是有20%的人和你是一樣的。醫學上給“不孕癥”的定義是不避孕1年沒懷上。所以,只要還沒到1年就不需要著急。

監測排卵不利于懷孕

葉敦敏在接診中發現,許多心急的夫妻密切監測排卵,不想錯過每個月的受孕機會。有的夫妻是,平時讓丈夫憋著,到排卵這兩三日才同房,美其名曰“集中火力”;有的妻子一旦監測到排卵,無論老公在哪里,哪怕在外地出差,也立即買張飛機票追去……

篇2

[關鍵詞] 排卵監測;指導受孕;減少;重復性異位妊娠

[中圖分類號] R714.2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4721(2013)07(c)-0051-02

異位妊娠是婦產科常見的急腹癥之一,由于未婚人工流產及性觀念改變,性傳播疾病發生率增加,導致盆腔炎癥等原因,異位妊娠有逐年增加及低年齡的趨勢[1]。由于其發病率高,并有導致孕產婦死亡的危險,一直被視為具有高度危險的妊娠早期并發癥[2]。重復性異位妊娠(recurrent ectopic pregnancy,REP)是指首次異位妊娠經手術或保守治療后,再次在子宮外的輸卵管、卵巢或腹腔內妊娠[3]。隨著異位妊娠的增加以及異位妊娠藥物保守治療及保守性手術的增加,REP也出現了增多趨勢,其發生率為8%~15%,最高達40.5%[4],目前尚無有效的預防方法。本研究通過對14例異位妊娠保守性手術及保守治療后希望生育的患者,于準備受孕前行子宮輸卵管造影,選擇健側或相對健側輸卵管,監測排卵,指導同側卵巢排卵時受孕,探討其在提高宮內再孕概率,減少REP發生中的作用。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研究對象為2012年1月~2013年2月深圳市南灣人民醫院及深圳市龍崗區坪地人民醫院收治的16例異位妊娠保守性手術及保守治療后希望生育患者,經知情同意,作為研究對象,2例患者經綜合治療后,通液時阻力大,液體反流明顯,造影提示輸卵管完全阻塞,作為排除對象,未納入研究。剩余14例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年齡23~36歲,平均(25.9±3.6)歲;孕產次1~7 次,平均(1.8±0.4)次;12例經保守性手術,2例經藥物保守性治療。14例患者中,7例曾有盆腔炎病史,1例為首次妊娠即為異位妊娠。查閱住院病歷,12例保守性手術患者中均有不同程度的盆腔粘連。

1.2 治療方法

采用前瞻性研究的方法,對14例研究對象進行常規的輸卵管通水或造影、抗感染、理療、活血化瘀的中藥口服或灌腸等綜合治療消除輸卵管黏膜及輸卵管周圍炎,疏通輸卵管等綜合治療,14例患者通液顯示輸卵管暢通無阻力后,于準備受孕前行子宮輸卵管造影,選擇健側或相對健側輸卵管,于造影后3個月,監測排卵,指導同側卵巢排卵時受孕。觀察6個月,統計14例患者的宮內再孕率、REP發生率。

2 結果

14例患者中11例(78.57%)獲得了宮內妊娠,其中,8例在3個月內獲得了宮內妊娠,3例分別在在第4、5、6個月獲宮內妊娠;1例(7.14%)于指導受孕的第2個月再次發生了異位妊娠;2例(14.29%)患者在指導受孕的6個月中未獲得妊娠。

3 討論

異位妊娠的確切病因尚未完全明了。典型的異位妊娠患者多有原發或繼發性不孕史、宮腔內操作病史(如人工流產、放置宮內節育器、子宮輸卵管通液、刮宮等)、盆腔感染和性傳播感染病史[5-6],提示異位妊娠的發生與輸卵管的炎癥等導致輸卵管通而不暢密切相關。目前異位妊娠的治療方法包括期待療法、藥物保守治療、保守性手術及輸卵管切除術。隨著陰道超聲及血清β-HCG檢測的普及,異位妊娠的早期診斷率大幅提高,給藥物保守治療及保守性手術創造了條件,同時也為將來發生REP埋下了隱患。大量研究表明[7-10],REP的發生部位與前次異位妊娠的發生部位無明顯相關性,受孕側輸卵管的狀態及前次異位妊娠的治療方法是決定是否發生REP的重要因素。保守性手術患者中,因為原有的輸卵管炎或盆腔炎可引起盆腔粘連和輸卵管粘連、變形、內膜損傷、瘢痕形成,使輸卵管纖毛運動異常及輸卵管通暢度受損阻止受精卵進入宮腔[11]。同時保守性手術可能損傷輸卵管,造成瘢痕形成,藥物治療則可能導致妊娠組織機化,均影響患側輸卵管的功能和通暢性,因而易發生REP。總之,除外輸卵管殘端妊娠及受精卵游走等特殊情況外,REP的發生與發生側輸卵管的狀況密切相關。因此,本研究通過監測排卵指導避孕并非一概選擇對側輸卵管,而是通過造影選擇健側或相對健側輸卵管,指導該側輸卵管排卵時受孕,有效提高了前次異位妊娠后患者的宮內再孕率,大大減少了REP的發生。

篇3

【關鍵詞】:超聲監測;不孕癥;卵泡發育;排卵

發育良好的卵泡和準確的排卵日期為優生優育奠定了基礎,臨床上不孕癥的患者多見有卵泡發育以及排卵障礙,B超因其獨特的優勢可以直觀監測病人的卵泡發育過程,確認卵泡是否發育成熟、是否排卵以及排卵的時間,比過去臨床上用測基礎體溫、查血和尿素激素水平來預判排卵日期能更好的提供可靠信息,為醫師選擇合適的治療方案提供有力的依靠。因此,B超監測卵泡發育用以治療不孕癥具有很高的臨床價值,本文對B超檢測卵泡發育在治療不孕癥中的效果進行分析。

1.正常月經周期卵泡發育超聲表現

(1)卵泡出現時間:每個月經周期開始有多個卵泡同時發育,但一般僅1個或2個卵泡發育至成熟,稱主卵泡,其余卵泡相繼閉鎖。

(2)卵泡生長速度:超聲在月經周期第3-5天,可在卵巢內發現小卵泡,以后逐漸長大,平均第14天最大,可發生排卵。月經第5天到排卵前,主卵泡平均每日增長1.5mm;第10天前平均每天增長1.2mm,排卵前4天平均增長1.9mm,至卵泡發育成熟。

成熟卵泡可顯示如下特征:①卵泡呈圓形或橢圓形,直徑達15-30mm(21.2+-0.53mm),卵泡內呈無回聲區,清亮純凈,邊界清晰,壁菲薄。②20%成熟卵泡在排卵前一天,可見卵丘(cumulus oophorus)圖像,在卵泡內近壁處呈短強回聲。

(3)臨近排卵卵泡超聲圖像:①卵丘出現率約20%,大多出現在>18mm成熟卵泡中,預測排卵發生在24小時內。②卵泡周圍透聲環,隨lh值上升,膜組織水腫,粒層細胞從膜層細胞分離而形成。預測排卵發生在24小時內。目前超聲顯示機率很低。③卵泡壁粒層細胞與膜組織底層完全分離,出現卵泡壁齒狀[1].

2.監測方法

自月經周期的第8天起,每2天B超監測1次,當發現卵泡直徑達17毫米時,應該改每天監測1次,當卵泡發育成熟直徑達20-23毫米時,必要時每天測2次,直至排卵為止。B超探頭頻率3.5MHz每次監測,觀察雙側卵巢大小、形態,記錄卵泡數量、大小,月經第幾天等。重點觀察卵巢內的卵泡的聲像表現,并記錄卵巢內卵泡數目、縱橫數值[2]。

3.監測結果聲像圖表現

卵泡發育成熟且排卵的聲像圖表現:單/雙側卵巢出現2個或2個以上優勢卵泡,卵泡間相互擠壓,排卵前一天的卵泡直徑為22±1.32mm,范圍18-35mm,卵泡平均每天增長2.0±0.56mm,并且出現有符合監測標準的成熟卵泡征像。

卵泡發育不成熟的聲像圖表現:出現卵泡生長緩慢、卵泡壁厚、

不規則,超過正常排卵日并且達不到直徑17mm,甚至有的在直徑17mm一下便停止生長,明顯沒有符合監測標準的成熟卵泡征像和卵泡排卵征像,在連續觀察后,卵泡逐漸萎縮并閉鎖。

卵泡發育成熟不排卵形成囊腫的聲像圖表現:卵泡成功發育成熟,并且出現了符合監測標準的成熟卵泡征象,但在接下來的觀察中沒有出現卵泡排卵征象,在排卵日期過后,卵泡不破裂反而繼續增大,直徑范圍達到30-50mm,形成病理性壁薄光滑張力高的囊腫,,存在時間久,直到患者下個周期的月經來潮后才破裂[3]。

卵泡發育成熟未破裂并卵泡黃素化的聲像圖表現:B超檢測下,患者卵泡發育成熟,并且監測到符合標準的成熟卵泡征像,但未監測到排卵征象,在給予HCG后依舊無排卵征象,在持續觀察中,患者在兩到三天后形成黃體,其直徑范圍在30-40mm,壁厚,內部有網狀回聲。

卵巢過度刺激綜合征的聲像圖表現:患者在B超下顯示雙側卵巢增大,多發卵泡及黃體囊腫,并伴有卵巢間質水腫。

4.效果討論

超聲監測育齡婦女,特別是生育障礙婦女卵泡發育詳細情況,確認其卵泡是否發育成熟、是否排卵以及排卵時間,為臨床對癥治療提供可靠依據。例如,B超監測加尿LH測定是診斷小卵泡發育的主要方法,臨床上大約有一半發育不良的卵泡發生排卵,其黃體功能正常。文獻報告在小卵泡排卵的患者中只有60%不到的內膜發生分泌延遲,這種異常大部分患者用常規的不孕檢查手段不能發現,用B超監測可發現LH(+)日卵泡平均直徑

[1]曹澤毅.中華婦產科學[M].第2版.人民衛生出版社,2000:2333.

[2]周永昌,郭萬學.超聲醫學[M]. 北京: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1999.819.

篇4

最佳生育年齡

女性的卵巢早在胚胎時期就開始形成,在胎齡16~20周時,卵母細胞總數約600萬~700萬個,達到卵巢中生殖細胞的最大數目,此后卵母細胞不斷減少;胎兒出生時卵巢內僅剩100萬~200萬個卵母細胞;至青春期開始時,卵巢內的卵母細胞已減至30萬~50萬個。直至50年后,卵母細胞的儲備最終耗竭。而在絕經前10~15年(即女性35歲以后),卵泡的生長、消失均加速,臨床表現為月經周期縮短,繼之以不排卵和月經停止。目前普遍認為,女性的最佳生育年齡為24~29歲。

而男性的最佳生育年限為30~35歲。質量在30歲時達到最高峰,一般持續5年左右。35歲后,雄激素開始衰減,激素的分泌量下降。年齡越大,質量越糟糕,遺傳變異越多。

備孕注意事項

那么,夫妻雙方在備孕時,需要注意哪些事項呢?

1.適當加強鍛煉,提高身體素質。

2.戒煙戒酒,不熬夜。

3.避免浴盆、桑拿、緊身衣物。

4.避免危險運動及久坐。

5.調理飲食結構,多吃海產品、優質蛋白及蔬果。

6.慎重服藥。

科學監測排卵

對于備孕中的夫婦,尤其是對于一些難受孕的夫婦,合理安排好同房時間至關重要。

首先,我們需要了解女性的排卵期。理論上,女性的一個月經周期只有一次排卵,且大部分女性只排一枚卵子,在排卵期安排好同房才能增加受孕的概率。對于月經周期規律為28~30天的女性,排卵日一般會在月經周期的第14~16天;對于月經不那么規律的女性,排卵期一般在下次月經來潮前的14天左右。

推算排卵日期的方法有:基礎體溫的監測、觀察宮頸黏液、排卵試紙的使用等,當然更準確的還是B超監測。

監測基礎體溫 體溫升高前最低的那一天就是排卵日。

觀察宮頸黏液 宮頸黏液稀薄,清亮如蛋清狀,拉絲度最長時,可能就是排卵日。

使用排卵試紙 目前市場上流行的排卵試紙,強陽性后約1~2天為排卵日。

超聲下排卵監測 至醫院生殖中心行B超檢查,能明確卵泡及內膜的發育情況。

合理安排同房

知道排卵后,如何安排同房呢?

精 子 可以在女性生殖道內存活時間長達72小時,因此排卵前3天同房,就有受孕可能。但是還受女性生殖道內環境的影響,如果生殖道有不良酸堿度或生殖道炎癥,會影響活力和存活時間,進而影響受精能力。

卵 子 排出后的存活r間比短,平均為12~24小時。若是在24小時內未遇上,或者遇上了不健康的,那也不能受孕,卵子便會被溶解吸收。

所以算下來,從排卵日的前3天至排卵后1天,是同房的最佳時期。

篇5

關鍵詞 經陰道超聲 卵泡 子宮內膜 不孕癥

不孕癥是指育齡期婦女末次妊娠后或婚后,夫婦同居1年以上,未避孕不受孕,男方生殖功能正常的疾病。本文對48例不孕癥患者進行經陰道超聲(TVS)監測子宮內膜及卵泡發育變化,具體報告如下。

資料與方法

2009年4月~2010年11月收治不孕癥患者48例,年齡22~39歲,不孕年限1~8年,月經周期23~38天。其中14例繼發性不孕,32例原發性不孕。本組患者中卵巢正常伴縱隔子宮2例,伴雙角子宮4例,子宮正常伴多囊卵巢13例,子宮附件均正常29例。所有患者均排除男性不孕,且輸卵管通暢。

治療方法:囑患者排空膀胱,取膀胱截石位,將陰道探頭外套一次性,外涂耦合劑,緩慢放入陰道內行多角度掃查,監測內容包括雙側卵巢大小,卵泡質量情況,卵泡數目,內膜厚度,子宮形態,子宮大小等。所有患者開始監測的時間為月經周期8~11天,最大卵泡直徑<10mm時,每3天監測1次,最大卵泡直徑<15mm時,每2天監測2次,最大卵泡直徑≥15mm時,每天監測1次,直至月經周期14~18天成熟卵泡排出為止。每次監測均嚴格測量,準確記錄,觀察有無排卵及成熟卵泡。卵泡前卵泡移向卵巢上端的表面并向外推起,一端見丘狀低回聲斑塊,拉長呈啞鈴形或橢圓形,卵泡液清,卵泡壁薄。排卵后黃體恢復囊液透聲差,壁厚,圓形的囊泡。

結 果

本研究48例患者中,子宮附件均正常29例,雙側卵巢均可見生長的卵泡,卵泡直徑3~5mm,子宮內膜呈增殖早期。至子宮內膜增殖中期,一側卵巢生長優勢卵泡23例。其中21例患者對側卵巢無優勢卵泡,但可見生長卵泡。監測后期48例不孕癥患者治療后有優勢卵泡產生并最終排卵成功29例,排卵率60.42%,29例患者中有16例妊娠,妊娠率55.17%。19例非妊娠患者的子宮內膜厚度及卵泡直徑與29例妊娠患者比較有統計學差異(P<0.05),見表1。

討 論

女性不孕癥的發病原因較多,主要有:①心理因素引起的不孕癥;②減肥過度引起的不孕癥;③外陰、陰道性不孕;④宮頸性不孕;⑤子宮性不孕;⑥子宮內膜異位性不孕;⑦輸卵管性不孕;⑧卵巢性不孕;⑨內分泌失調性不孕;⑩免疫性不孕,性傳播疾病性不孕,原因不明性不孕。

超聲可對女性是否排卵進行監測,比用尿中激素水平變化、血中激素水平變化、基礎體溫等進行對卵泡發育、是否排卵的監測的作用更為肯定。超聲排卵監測中,制定個體化治療方案、調整、指導、卵巢對排卵治療的反應性作用較為肯定[1]。本研究48例患者中,子宮附件均正常29例,雙側卵巢均可見生長的卵泡,卵泡直徑3~5mm,子宮內膜呈增殖早期。至子宮內膜增殖中期,一側卵巢生長優勢卵泡23例。其中21例患者對側卵巢無優勢卵泡,但可見生長卵泡。監測后期48例不孕癥患者治療后有優勢卵泡產生并最終排卵成功29例,排卵率60.42%,29例患者中有16例妊娠,妊娠率55.17%。19例非妊娠患者的子宮內膜厚度及卵泡直徑與29例妊娠患者比較有統計學差異(P<0.05)。在超聲排卵監測中需要嚴格預防卵巢過度刺激等并發癥的發生。當超聲監測發現卵巢直徑>48mm,明顯增大,卵泡發育過大,有輕度嘔吐、惡心、腹脹等癥,應立即掌握好給藥時間、用藥劑量,提示臨床醫師,適時調整用藥劑量,監測卵泡,避免及減少此綜合征的發生[2]。

綜上所述,經陰道超聲監測子宮內膜及卵泡發育變化是目前治療不孕癥較可靠、實用的方法。

參考文獻

篇6

回顧性分析我院60例卵泡監測患者的臨床資料,探討超聲卵泡監測的方法及意義。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我院2005年8月至2008年5月對60例卵泡檢測患者進行超聲檢查,根據所獲得的資料,對排卵可能發生的時間范圍做出相對合理的估計,患者年齡20~42歲,有1~10年不孕史。

1.2 儀器與方法

使用GE Logiq 5彩色多普勒超聲診斷儀,探頭頻率2.0~5.0MHz,囑患者充盈膀胱后,經腹部超聲檢查。對60例患者的卵泡監測中,有26例月經周期在24~30d,有18例在30~40d,有10例在50d左右,有6例月經周期不規則或在2個月以上。根據患者月經周期從月經第3d至30d進行監測,每2d 1次,直到估計成熟,而后1次/d,至卵泡排出。

2 結 果

通過卵泡監測的60例患者,有34例在月經周期的10~36d有排卵,有6例無卵泡發育,有12例卵泡發育緩慢,8例未破裂卵泡黃素化。34例有排卵患者中有21例監測1個周期或2個周期后成功受孕,不孕患者中有5例合并雙側或一側輸卵管不通,8例有盆腔炎及附件炎病史,余為其他原因引起的不孕,無卵泡發育及卵泡發育緩慢患者中6例患者通過藥物治療后成功受孕。

3 討 論

3.1 卵泡監測的適應證

①由于內分泌因素引起的不孕癥,需要了解卵泡發育者,包括自然月經周期和藥物誘發排卵周期。②功能性子宮出血通過觀察自然狀態和藥物治療后的卵泡生長發育情況,判斷臨床治療效果,指導臨床用藥。③習慣性流產了解卵泡生長發育及黃體形成情況,對判斷流產的原因有一定的幫助。

3.2 卵泡監測的時間

(1)月經規則:不管月經周期長短,只要月經定期來潮,兩次月經周期差不超過 7d, 排卵日一般是月經前14d左右。正常月經女性,黃體功能維持 14d左右后黃體萎縮,功能減退,月經來潮;所以黃體期固定,而卵泡期可以長短不均。監測時間:應該在排卵日前3~5d左右。

(2)月經不規則: 卵泡監測應該從月經第 3d開始,間斷或持續長程監測,因為卵泡期與月經期不能確定,此時應該延長監測時間。

3.3 卵泡及大小卵泡的聲像表現

卵泡的聲像表現為圓形或橢圓形無回聲區,位于卵巢皮質內,邊界清晰,囊壁菲薄,內壁光滑。在月經的早期,卵巢皮質內可見多個直徑3~5mm的小卵泡,隨著月經周期的推移,卵泡逐漸增大,形成優勢卵泡,而其它小卵泡逐漸萎縮。主導卵泡成熟,逐漸突出于卵巢表面。對卵泡的觀察除注意其形態、數目、回聲外,測量卵泡的大小對了解其生長發育狀態、藥物治療效果以及判斷卵泡成熟是十分重要的。

一般顯示卵泡的最大切面后測量卵泡的長徑和橫徑,可簡單取其平均值作為卵泡大小的評價標準。自然周期中優勢卵泡的生長速度大約為(1~2)mm/d,近排卵前的卵泡最大生長速度可達(2~3)mm/d,卵泡直徑達18~28mm時成為成熟卵泡。

3.4 成熟卵泡的特點

①卵泡最大直徑超過20mm,排卵前正常卵泡最大直徑范圍為17~24mm。②卵泡外形飽滿呈圓形或橢圓形,內壁薄而清晰。 ③卵泡位置移向卵巢表面,且一側無卵巢組織覆蓋,并向外突出。如果在測卵泡的時候出現卵丘,即意味著即將排卵。

3.5 排卵的判斷

(1)優勢卵泡消失即原來無回聲區的優勢卵泡突然消失或變小。

(2)血體形成卵泡破裂后迅速縮小,約在1~45min內由于血液的充盈可重新形成囊性血體結構,其大約持續72h,隨著顆粒細胞或卵泡膜細胞的長成而形成黃體。血體內一般為不凝血液,少數可以是血塊。因此,超聲表現為卵巢皮質內無回聲區變為邊界不清、形態不規則、內壁較卵泡壁稍厚的混合性回聲區。

篇7

[關鍵詞] 不孕癥;女性;彩色超聲監測;臨床價值

[中圖分類號] R711.6[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7210(2009)06(c)-022-02

Clinical value of monitoring women infertility with CDFI

HUANG Yuhong

(Department of Laboratory, the People's Hospital of Yangjiang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Yangjiang 52950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significance of women infertility diagnosed with CEFI. Methods: 54 cases of infertility patients received CDFI, then they wer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according to conception or non-conception, the parameter values were recorded and analyzed. Results: Follicle was normally developed in conception group, and ovulation was observed, endometrial proliferation activity in a cyclical change was also observed, uterine artery blood was rich and showed a spiral type continuous wave amplitude in ovulation period, the high resistance index was low, the three indexes were cooperative, and the statistical results of two groups had significant difference (P<0.01). Conclusion: Applying CDFI to dynamically monitor women with menstrual history is important to guide the clinical analysis of reasons of infertility, and improve the conception rate.

[Key words] Infertility; Women; CDFI; Clinical value

不孕癥患者近年來呈逐年增多趨勢,其病因復雜,其中子宮螺旋動脈血供異常為可能原因之一[1]。我科2004年7月~2008年11月對我院54例不孕癥婦女進行了監測和跟蹤隨訪,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2004年7月~2008年11月我科對54例患不孕癥的已婚婦女行彩超監測,其中,原發不孕19例,繼發不孕35例?;颊呔鶠樯诚到y發育完善(其配偶排除不育因素)和正常周期性月經史,月經周期為25~32 d。患者年齡24~36歲,平均30歲。

1.2 方法

患者取膀胱截石位,常規消毒鋪巾并行婦科檢查,放置陰道窺器。儀器:GEV-730三維彩色超聲診斷儀,陰道探頭,頻率5~9 MHz,在消毒的內加少許耦合劑,套在陰道探頭上,慢慢放入陰道內緊貼宮頸或陰道穹隆進行常規監測檢查。①監測卵泡發育與子宮內膜增強變化:觀察時間為月經周期第10天開始,隔日觀察1次,直至卵泡成熟并排卵,記錄排卵期前后卵泡大小和子宮內膜厚度(EN)。②監測子宮中螺旋動脈血流阻力指數(RI),當卵泡趨于成熟即將排卵前,監測子宮內膜周圍的動脈血流,選擇血流豐富的動脈取樣,測其收縮期峰與舒張期峰,計算面積。排卵后5~10 d內再次監測子宮螺旋動脈血流RI。

1.3 統計學方法

數據以均數±標準差(x±s)表示,各項參數值采用SPSS 13.0統計軟件進行分析,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經陰道彩超監測按受孕、未孕的不同參數值分組對比。

2 結果

2.1周期性卵泡發育與子宮內膜厚度的相關性

受孕組周期性排卵泡發育與EN呈正相關(R2=0.03,P<0.01)。未受孕組卵泡發育與EN缺乏周期性變化,見表1。

表1 周期性卵泡發育與EN的相關性(x±s)

*指月經后的天數;指單側子宮內膜厚度,由宮腔線至一側內膜層厚度

2.2 排卵期EN與子宮螺旋動脈血流RI比較

受孕組排卵期子宮螺旋動脈血流RI偏低,與EN呈周期性變化,未受孕組排卵期子宮螺旋動脈血流RI明顯增高,與EN無明顯相關。見表2。

表2 排卵期EN與子宮螺旋動脈血流RI比較(x±s)

2.3 排卵期子宮螺旋動脈血流RI與受孕率

排卵期子宮螺旋動脈血流RI與受孕密切相關,即RI為(0.55±0.05)時,受孕率達60.8%,見表3。

表3 排卵期子宮螺旋動脈血流RI與受孕率(x±s)

*經陰超聲監測原發不孕19例,其中7例受孕;繼發不孕35例,其中27例受孕

3 討論

我國育齡期婦女不孕癥發生率約為10%,排卵障礙引起不孕約占25%[1]。女性生殖功能受下丘腦-垂體-卵巢軸、神經中樞及其他內分泌腺功能活動的影響,如其中任何一個環節的功能失調或發生器質性病變,均可造成暫時或長期的卵巢障礙。而系統、有效的監測技術和相關的經驗積累對提高輔助生育技術的效果不容忽視。因此,在不孕癥的治療中,超聲監測不孕癥患者卵泡發育,特別是經陰道超聲監測是十分有效的方法。由于經陰道超聲不受腸腔氣體及肥胖等因素的干擾,距離探測靶器官又近,較經腹部超聲觀察更直觀、準確,監測血流更方便、快捷[2]。因與盆腔器官相鄰,能更好地顯示子宮、卵巢的細微結構,圖像分辨率高。與經腹探查圖像比較,在其顯示范圍內可獲得更豐富、更準確的圖像診斷信息,且受檢者無需充盈膀胱,不受肥胖及盆腔器官位置的影響。結合表1分析,有正常排卵月經周期,卵泡成熟與EN呈正相關,即使卵泡趨于成熟,EN漸達高峰,排卵后3~7 d在孕激素作用下,EN繼續增厚,呈均勻性略強回聲,以后不再增厚。在異常情況下,排卵期EN無明顯改變。由此可見,EN及特征變化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卵泡的功能狀態及內膜對激素的生殖效應[3]。

子宮螺旋動脈是供應子宮內膜生長的重要血管,在整個月經周期中呈不同變化[4]。從表2中可知,排卵期受孕婦女的子宮螺旋動脈受激素水平調節,舒張期血流豐富,呈高振幅連續波,RI偏低,表示子宮內膜層血流灌注量大,使子宮內膜增厚,為受孕創造良好的內環境;而未受孕婦女卵巢甾體激素缺乏周期性變化,子宮螺旋動脈舒張期血流纖細,RI明顯升高,呈低振幅非連續波,供血障礙導致子宮相關層相應增生緩慢,將不利于著床[5-7]。結合表2可知,子宮螺旋動脈血流RI在一定范圍[為(0.55±0.05)]內繼發不孕患者的宮內受孕率提高,當阻力指數過高[為(0.85±0.05)]時,宮內受孕率降低,子宮螺旋動脈血流RI的高低與卵巢體激素分泌有關[8],激素水平低下的不孕癥婦女,子宮動脈在舒張期血液灌注量小,使RI升高,所以,黃體期子宮動脈血流RI升高系引起宮內不孕[9]。子宮血流及子宮功能狀態均受激素水平影響而發生改變。正常情況下,子宮內膜增生晚期(排卵后),子宮動脈血流量增多,血流阻力相應下降[10]。由于子宮螺旋動脈是供應子宮內膜生長的重要血管,此時其血管結構增粗,增長并迂曲,管壁的物質交換面積顯著增大,以適應孕卵著床和發育的營養供應[11-12]。

總之,B超可實時動態觀察卵泡發育及排卵過程,對人體無損傷、無痛苦,可反復操作,準確性高,目前已普遍認為B超是監測不孕婦女卵泡發育與排卵情況的重要手段之一。它可廣泛用于不孕癥的藥物誘導排卵的監測,為指導臨床用藥、指導性生活及人工受精等提供可靠依據,對提高受孕率,避免或降低藥物誘導排卵并發癥的發生具有重要的實用價值。

[參考文獻]

[1]蔣瑩.陰道彩超分析子宮內膜異位癥患者子宮動脈血流動力學的變化[J].中國超聲醫學雜志,2007,23(3):208-216.

[2]孫云波.卵巢巧克力囊腫破裂的超聲診斷分析[J].中國超聲診斷雜志,2006,22(3):228-230.

[3]于麗,肖麗萍,白紅.經腹及經陰道超聲診斷卵巢巧克力囊腫的評價[J].中國超聲診斷雜志,2006,22(6):464-466.

[4]孟海萍,張恒,方亞祥.經陰道超聲檢測評估中藥灌腸治療子宮內膜異位癥的療效[J].上海醫療影像,2007,16(1):52-53.

[5]劉秀芳,袁長瑞.中藥保留灌腸治療子宮內膜異位癥54例臨床觀察[J].中國中西結合雜志,2007,27(5):252.

[6]王迪,張美云.陰道B超在不孕癥卵泡監測中的應用價值[J].交通醫學,2007,35(3):44.

[7]胡迎,饒文康,彭婕.經陰道彩色多普勒超聲在不孕癥中的應用價值[J].井岡山學院學報,2006,22(5):18.

[8]夏曉軍,朱曉蕓.118例經陰道超聲監測不孕癥卵泡發育的分析[J].現代醫藥衛生,2008,23(14):65.

[9]黃偉.B超監測卵泡發育與排卵在不孕癥中的應用分析[J].鹽城工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07,18(3):52.

[10]段欣,林曉文,林燕明.B超對不孕癥患者卵泡監測458例分析[J].實用中西醫結合臨床,2005,23(2):50.

[11]施群,張旭,徐彩榮.B型超聲監測卵泡發育在治療不孕癥中的應用[J].黑龍江醫學,2006,31(3):33.

篇8

【關鍵詞】 宮腔內人工授精; 來曲唑; 克羅米芬

Analysis of Outcome of Lower Dose Letrozole and Clomiphene Citrate in Intrauterine Insemination/XING Guan-lin,WANG Fang.//Medical Innovation of China,2016,13(08):012-015

【Abstract】 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impact of 632 patients’ outcome who using CC or Letrozole to controll ovarian hyperstimulation in intrauterine insemination.Method:Ovulation obstructive 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the CC group and the Letrozole group.The dose of CC group was 50 mg/d and the Letrozole group was 2.5 mg/d,natural ovulation patients were in control group,all medicine for 5 days.Result:The female age,the male age,the infertility fixed number of year,BMI in CC group,Letrozole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were compared,the differences were not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The endometrium thickness of CC group was thinner than the other two groups,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The natural ovulation rate had significant statistical differences(P0.05).The pregnant rate in three groups were 11.4%,14.8%,12.5% respectively,and the abortion rate were 10.0%,8.0%,11.1%,the differences were no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Conclusion:There are similar pregnant outcome using lower dose CC and Letrozole, but Letrozole group natrual ovulation rate,endometrium thickness and pregnant rate are higher than the CC group.

【Key words】 Intrauterine insemination; Letrozole; Clomiphene

First-author’s address:Luoyang Central Hospital Affiliated to Zhengzhou University,Luoyang 471000,China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6.08.004

目前宮腔內人工授精(intrauterine insemination,IUI)在不孕癥患者中的應用較廣泛,對于月經周期規律、既往排卵正常患者僅需進行卵泡監測即可,但對于排卵障礙患者,尤其是多囊卵巢綜合征(polycystic ovarian syndrome,PCOS)患者需應用促排卵藥物進行治療,克羅米芬(clomiphene citrate,CC)和來曲唑均可用于促排卵治療,兩者對于IUI結局的影響如何,是臨床上關注的問題。本研究選取本院生殖醫學科2013年1月-2015年6月行IUI助孕中進行低劑量CC和來曲唑促排卵治療患者結局進行分析,旨在研究兩者對IUI結局的影響,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筆者所在醫院生殖醫學科2013年1月-2015年6月行第一周期IUI助孕患者632例,年齡21~42歲,女方均進行輸卵管造影排除盆腔輸卵管因素性不孕,并排除子宮內膜異位癥及既往盆腔手術患者。在行IUI助孕前,女方均進行2~3周期自然周期卵泡監測,了解其排卵情況。男方為少弱癥或檢查正常者,除外男方逆行。根據女方既往監測排卵情況,將診斷為排卵障礙的患者根據用藥不同分為CC組及來曲唑組,CC組176例患者,年齡22~40歲,平均(29.4±4.43)歲;來曲唑組169例患者,年齡20~41歲,平均(29.6±4.12)歲。本研究中患者均為單純應用CC(枸櫞酸氯米粉片,塞浦路斯高特制藥廠)或來曲唑(來曲唑片,江蘇恒瑞醫藥股份有限公司),CC劑量為50 mg/d,來曲唑劑量為2.5 mg/d,用藥天數均為5 d,同時排除后期應用人絕經期尿促性腺激素(hMG)患者。自然周期排卵正常不使用促排卵藥物者為對照組,287例患者,年齡22~42歲,平均(30.2±4.23)歲。CC組、來曲唑組、對照組周期數分別為176、169、287,三組在女方年齡、男方年齡、不孕年限,BMI等方面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三組一般情況比較

組別 周期

(個) 女方年齡(歲) 男方年齡(歲) 不孕年限(年) BMI

(kg/m2)

CC組(n=176) 176 29.4±4.43 31.4±5.19 2.6±1.72 22.9±3.38

來曲唑組(n=169) 169 29.6±4.12 31.4±5.13 2.8±1.89 22.8±3.69

對照組(n=287) 287 30.2±4.23 31.8±4.88 2.5±1.62 22.0±3.48

P值 >0.05 >0.05 >0.05 >0.05

1.2 監測排卵及促排卵治療 既往排卵正常者采用自然周期,月經周期28~30 d患者月經第10天開始陰道B超監測卵泡發育,卵泡發育至14 mm,每日早晚測尿LH,并每日行陰道B超監測,若卵泡至18 mm,B超監測已排卵,立即安排行人工授精,若卵泡至18 mm未排卵且尿LH陽性則第2天行IUI;若LH陰性,注射絨毛膜促性腺激素(hCG,麗珠制藥公司)1萬U,第2天行IUI。排卵障礙或PCOS患者,于月經第5天口服枸櫞酸氯米粉片50 mg或來曲唑片2.5 mg,用藥5 d后陰道B超檢查,若有卵泡發育,繼續監測同自然周期,若卵泡至18 mm,尿LH陰性,注射hCG 1萬U后第2 天行人工授精。所有患者排卵日均記錄內膜厚度。

1.3 人工授精手術 人工授精當日,再次陰道B超檢查了解有無排卵,男方取精后,0.5 h觀察有無液化,應用密度梯度離心方法分離,同時記錄分離前后濃度及活率。女方采用截石位,躺于婦科檢查床上,嚴格消毒鋪巾后,用人工授精管(COOK,COOK公司)吸取分離后的0.5 mL,輕輕送入宮腔,1 min內慢慢注入宮腔。手術后患者休息0.5 h后離開。

1.4 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 19.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x±s)表示,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比較采用 字2檢驗,以P

2 結果

2.1 三組內膜厚度、自然排卵率及授精當日男方質量比較 CC組、來曲唑組、對照組排卵日內膜分別為(7.2±2.03)、(9.1±2.58) cm和(9.2±2.75) cm,CC組內膜厚度低于其他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三組自然排卵比率分別為12.5%、35.3%和61.0%,比較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三組內膜厚度、自然排卵率及授精當日男方質量比較

組別 周期(個) 排卵日內膜(cm) 自然排卵

例(%) 前向運動(×106)

CC組(n=176) 176 7.2±2.03* 22(12.5)* 31.8±1.54

來曲唑組(n=169) 169 9.1±2.58 58(35.3)* 30.5±1.62

對照組(n=287) 287 9.2±2.75 175(61.0) 31.4±1.67

*與對照組比較,P

2.2 三組妊娠結局比較 來曲唑組生化妊娠率、臨床妊娠率均高于其他兩組,流產率低于其他兩組,但組間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三組妊娠結局比較

組別 周期(個) 生化妊娠

例(%) 臨床妊娠

例(%) 流產

例(%)

CC組(n=176) 176 22(12.5) 20(11.4) 2(10.0)

來曲唑組(n=169) 169 26(15.4) 25(14.8) 2(8.0)

對照組(n=287) 287 42(14.6) 36(12.5) 4(11.1)

>0.05 >0.05 >0.05

3 討論

有研究報道腹腔鏡下輸卵管切除可降低卵巢功能[1],而子宮內膜異位患者盡管年齡較輕,卵巢功能減退患者已占較高比率[2],卵巢功能下降將降低妊娠幾率,因此在本研究中排除既往存在盆腔輸卵管因素、盆腔手術及子宮內膜異位患者。

克羅米芬(CC)是目前世界衛生組織推薦的一線促排卵藥物。其與內源性雌激素競爭結合雌激素受體,干擾雌激素對下丘腦的負反饋作用,促進黃體生成激素與促卵泡生成激素的分泌,從而促使卵泡發育[3];隨著卵泡發育雌激素分泌增多,通過正反饋作用,使促性腺激素釋放并達到排卵前峰值,最后誘發排卵。CC可能通過對宮頸粘液及子宮內膜的作用而降低妊娠率,增加流產率[4]。來曲唑是第三代非甾體類芳香化酶抑制劑,能抑制芳香化酶活性,最終降低血漿中雌激素含量[5],通常用于乳腺癌等雌激素依賴性腫瘤的治療。Mitwally等[6]首次應用對其氯米芬無反應的多囊卵巢綜合征(PCOS)患者進行促排卵治療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在本研究中,來曲唑組內膜較CC組厚,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來曲唑半衰期短,通過抑制外周雌激素的產生而起作用,對宮頸黏液性狀及子宮內膜影響較小[7-8]。CC組自然排卵率(12.5%)相比其他兩組最低,較多數需注射絨毛膜促性腺激素后排卵,由于占據了腦部雌激素受體,進而能夠有效降低機體內雌激素對下丘腦形式負反饋作用[9-10],最終使自然排卵率顯著降低,多需注射絨毛膜促性腺激素促進排卵,而來曲唑的自然排卵率則明顯增加,達到35.3%,但仍有超過一半患者需注射HCG促進排卵。此外,CC組妊娠率較其他兩組有所降低,但組間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這與其他研究結果相同[11-13]。但CC組流產率并未增加,考慮是由于CC應用絨毛膜促性腺激素促排卵及排卵后黃體支持,降低了流產的發生,過去有研究也證實了這點[14-15]。

曾有研究顯示,提高來曲唑用藥劑量能獲得更多的優勢卵泡,取得更高的成功率[16]。但本研究中來曲唑的應用均為2.5 mg/d,仍得到14.8%的臨床妊娠率,說明低劑量來曲唑的應用對排卵障礙患者仍然是有效的治療。有研究顯示來曲唑可避免多個卵泡發育,不易導致多胎妊娠或嚴重的卵巢過度刺激綜合征(ovarian hyperstimulation syndrome,OHSS)[5,17]。來曲唑(LE)作為抗乳腺癌藥物,促排卵的安全性目前存在爭議。也有研究認為LE的半衰期較短,在胚胎著床前藥物已經從體內清除干凈,致畸的可能性不大[18]。李怡梅[19]研究顯示來曲唑促排卵與傳統CC促排卵相比可有效提高臨床妊娠率,在相同促排卵效果下LE在預防自然流產及多胎妊娠方面優于CC。本研究中來曲唑組生化妊娠率、妊娠率高于其他兩組,流產率低于其它兩組,與李怡梅研究結果較一致,但無統計學差異。

綜上所述,低劑量的CC及來曲唑聯合絨毛膜促性腺激素治療排卵障礙患者均可獲得與自然周期相似的妊娠結局,但來曲唑的自然排卵率、內膜厚度、妊娠率相對更高,值得臨床推廣。

參考文獻

[1]周江妍,王慈英,汪利群,等.腹腔鏡下抽芯法輸卵管切除術治療輸卵管積水對卵巢功能影響的研究[J].中國醫學創新,2014,11(6):31-33.

[2]吳成平,王芳.子宮內膜異位癥行體外受精-胚胎移植助孕結局分析[J].中國醫學創新,2014,11(31):107-109.

[3]朱桂金,徐蓓.PCOS患者誘發排卵的方案[J].實用婦產科雜志,2007,23(3):134-138.

[4]朱加聰,鄧梅君.經陰道超聲卵泡監測的臨床意義[J].實用醫院臨床雜志,2011,8(5):147-148.

[5]葉碧綠,袁葉練.芳香化酶抑制劑在誘發排卵中的應用[J].生殖醫學雜志,2005,41(6):374-377.

[6] Mitwally M F,Casper R F,Diamond M P.The role of aromatase inhibitors in ameliorating deleterious effects of ovarian stimulation on outcome of infertility treatment[J].Reprod Biol Endocrinol,2005,4(3):54.

[7]李尚為.多囊卵巢綜合征的促排卵治療[J].中國計劃生育和婦產科,2014,6(6):12-15.

[8] Kar S.Clomiphene citrate or letrozole as first-line ovulation induction drug in infertle PCOS women:a prospective randomized trial[J].Hum Reprod Sci,2012,5(3):262-265.

[9]尚濤.聯合用藥治療內分泌失調性不孕癥的臨床分析[J].中國醫藥指南,2013,11(19):277-278.

[10]周燦權.促排卵藥物的應用及其副反應的防治[J].中國實用婦科與產科雜志,2001,17(4):209-213.

[11]李先蓮,袁海霞,宋彩霞,等.克羅米芬及來曲唑分別配伍注射用尿促性素對多囊卵巢綜合征促排卵指導同房治療效果的分析[J].中國藥物與臨床,2015,7(15):923-925.

[12]黎普茜,葉艷娜.來曲唑和氯米芬治療多囊卵巢綜合征不孕患者的效果比較[J].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15,6(11):18-19.

[13] Cortinez A,De Carvalho I,Vantman D,et al.Hormonal profile and endometrial morphology in letrozole-controlled ovarian hyperstimulation in ovulatory infertile patients[J].Fertil Steril,2005,83(1):110-115.

[14]魏曉玲.克羅米芬聯合人絨毛膜促性腺激素治療多囊卵巢綜合征的臨床療效觀察[J].中國實用醫藥,2015,3(10):137-138.

[15]劉海英.克羅米酚聯合人絕經期促性腺激素治療小卵泡排卵的效果分析[J].中國醫藥導刊,2015,17(7):713-714.

[16]馮文蓮.多囊卵巢綜合征患者對不同劑量來曲唑促排卵治療效果分析[J].中國醫院管理,2015,12(6):60-61.

[17] Kar S.Clomiphene citrate or letrozole as first-line ovulation induction drug in infertle PCOS women:a prospective randomized trial[J].Hum Reprod Sci,2012,5(3):262-265.

[18] Tulandi T,Martin J,Al Fadhli R,et al.Congenital malformations among 911 newborns conceived after infertility treatment with letrozole or lomiphene citrate[J].Fertil Steril,2006,85(6):1761-1765.

篇9

關鍵詞 艾灸 中藥 治療 排卵障礙 月經失調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2.30.172

排卵障礙是導致月經失調的常見原因,也是主要的女性不孕癥原因之一,病因復雜,目前無特效治療方法。2009年1月~2012年1月采用艾灸配合中藥治療排卵障礙性月經失調患者70例,應用取得了滿意的臨床效果,并以單純艾灸及中藥治療各70例作對照?,F將結果報告如下。

資料與方法

2009年1月~2012年1月收治排卵障礙性月經失調患者210例,年齡21~36歲,平均27.5±6.7歲;病程6個月~9年,平均4.5±2.6年。臨床均有不同程度的月經過多、月經周期紊亂、經期延長、或不規則子宮出血等表現。其中功能性子宮出血45例,月經稀發69例,繼發性閉經96例。中醫辨證:腎陽虛75例,腎陰虛57例,肝氣郁結41例,痰濕內阻37例。采用隨機自愿原則將210例患者分為艾灸組70例,中藥組70例及艾灸合中藥組70例,三組年齡、病程、主要辨證分型等資料均具有可比性(P>0.05)。

排卵障礙的診斷標準[1]:①基礎體溫(BBT)連續記錄單相或不典型雙相≥3個月;②經前1~2天宮頸黏液呈現羊齒植物葉狀結晶者(橢圓形小體)。③B超監測無成熟卵泡及排卵征象(無卵泡發育或卵泡直徑14mm,但30mm,未破裂卵泡黃素化為大卵泡排卵周期)。④激素測定:經前測血孕酮水平低下。如疑為多囊卵巢綜合征或高泌乳素血癥應監測血中促卵泡激素(FSH)、黃體生成素(LH)、雌二醇(E2)、P或PRL水平以確診。

治療方法:①中藥組:月經第7天開始服中藥,日1劑,經期停服。根據臨床辨證分型,腎陽虛者溫腎養精,調補沖任,右歸丸加減(熟地、附子、菟絲子、山萸肉、枸杞子、當歸、杜仲、鹿角膠、肉桂、紫石英、山藥、仙靈脾等)。腎陰虛者滋腎養血益陰,以左歸飲加減(山萸肉、枸杞子、茯苓、山藥、甘草、女貞子、地黃、金櫻子、桑寄生等)。肝氣郁結者予疏肝解郁,行氣養血,以郁種玉湯加減(當歸、香附、郁金、白術、云苓、仙靈脾、丹皮、女貞子等)。痰濕內阻者治以健脾祛濕化痰,以蒼附導痰丸加減(蒼術、香附、枳殼、云苓、膽南星、艾葉、桔紅、甘草、川芎、白術、熟地、當歸等)。②艾灸組:取關元、子宮(雙)、三陰交(雙)為主穴。腎虛者配腎俞穴,肝郁者配肝俞穴,痰濕內阻者配脾俞穴、豐隆穴。操作時先點燃艾條,艾條距穴位1~1.5寸,以局部感溫熱為度,主穴每穴灸20分鐘,配穴每穴灸15分鐘。月經周期的第12~16天每天灸1次,此外可隔日1次,經期停灸。③艾灸合中藥組:用上法辨證用藥的同時配合艾灸治療。3組均以1個月1個療程,6個療程后評定療效。

觀察項目:治療周期測基礎體溫(BBT)有無高溫相及其持續時間;月經周期第10天開始,隔日做B超1次監測卵泡發育情況;觀察月經前1~2天宮頸黏液有無羊齒植物葉狀結晶及血孕酮水平。治療期間若妊娠則結束治療判定為治愈。

療效判斷標準[2]:①有效:月經來潮正常3個周期以上或懷孕,基礎體溫呈雙相;或B超監測顯示有正常卵泡發育并有排卵,經前1~2天宮頸黏液出現羊齒植物葉狀結晶,且監測血孕酮水平在正常范圍。②無效:治療后癥狀無明顯改善,基礎體溫仍呈單相,B超監測顯示無成熟卵泡發育及排卵,經前1~2天宮頸黏液無羊齒植物葉狀結晶,且監測血孕酮水平仍低于正常。

統計學處理:采用SPSS12.0統計軟件進行數據處理,采用X2檢驗,P

結 果

療效:艾灸組70例中,有效47例,其中15例已懷孕,無效23例,有效率67.1%(47/70)。中藥組70例中,有效49例,其中17例已懷孕,無效21例,有效率70.0%(49/70),兩組有效率比較無統計學意義(P>0.05),療效相當。艾灸合中藥組70例中,有效59例,其中23例已懷孕,無效7例,有效率84.3%(59/70)。療效優于單純艾灸組及中藥組,有效率與兩組比較均有統計學意義(P

基礎體溫曲線的變化:所有患者治療前監測基礎體溫均為單相。治療后艾灸組70例中基礎體溫呈雙相46例,仍呈單相24例;中藥組70例中基礎體溫呈雙相47例,仍呈單相23例。艾灸合中藥組70例中基礎體溫呈雙相60例,仍呈單相10例。艾灸合中藥組基礎體溫呈雙相者明顯多于單純艾灸組及中藥組,與兩組比較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

B超監測排卵情況:艾灸組70例中顯示有成熟卵泡發育,并見卵泡消失35例,后穹隆探及低回聲區顯示卵泡已排出15例,有成熟卵泡發育未見排出5例,無成熟卵泡發育10例;中藥組70例中顯示有成熟卵泡發育,并見卵泡消失37例,后穹隆探及低回聲區顯示卵泡已排出16例,有成熟卵泡發育未見排出7例,無成熟卵泡發育9例;艾灸合中藥組70例中顯示有成熟卵泡發育,并見卵泡消失38例,后穹隆探及低回聲區顯示卵泡已排出24例,有成熟卵泡發育未見排出11例,無成熟卵泡發育5例。

討 論

西醫認為,排卵障礙性月經失調是丘腦-垂體-卵巢軸功能失調的一種病理表現,中醫則認為腎-沖任-胞宮系統的正常運作決定著女性生殖功能,維持正常的月經周期,其中任何一個環節功能失常,都可導致卵巢排卵障礙,月經失調,二者具有某種程度的相似之處?!秲冉洝吩弧澳I氣盛,天葵至,任脈通,太沖脈盛,月事以時下,故有子”,說明女子生殖功能的健全主要在于腎。腎氣乃系先天之真陽,是生精、化氣、生血同時也是生長、發育、生殖的根本。腎氣旺盛,陰陽調和,促進人體生長、發育和生殖的天癸才能分泌,沖任二脈在天癸作用下,任通沖盛(沖為血海,任主胞胎),精血注入胞宮化為月經。如若肝腎不足、沖任失調、胞宮失養或氣滯血瘀、痰濕內阻,則致卵巢排卵障礙、月經失調。我院采用艾灸配合中藥補肝腎、調沖任、理氣血[3],以達到調整機體陰陽氣血平衡,使腎-天癸-沖任-胞宮軸功能正常運行,恢復卵巢的正常排卵功能。本文資料顯示,艾灸配合中藥臨床療效(84.3%)優于單純艾灸組(67.1%)及中藥組(70.0%),與兩組比較均有統計學意義(P

參考文獻

1 徐莉,謝波,徐丹,等.艾灸配合克羅米芬治療腎虛型排卵障礙性不孕的臨床研究[J].新中醫,2010,42(8):97.

篇10

【關鍵詞】中藥助孕湯;排卵障礙性不孕癥;臨床研究

【中圖分類號】R711【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44-5511(2011)11-0055-01

不孕癥是世界上近年來發病率不斷上升的一種疾病,在我國患病率達到10%~20%,因排卵障礙發病率就占20%~40%,其中持續性不排卵占15%~25%,稀發排卵占8%~10%,黃素化卵泡未破裂綜合征占3.5%~29%。由于長期無排卵,子宮內膜過度增生而無周期性孕激素的對抗作用,尚具有發展為子宮內膜癌或乳腺癌的高度危險性。因此,我們在臨床上使用中藥助孕湯治療排卵障礙性不孕癥,取得了明顯的療效。2008年3月~2010年12月我們對60例排卵障礙性不孕癥進行了隨機、對照臨床觀察,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觀察病例共60例,年齡22~45歲的育齡婦女,隨機分為2組,各30例。觀察組發病年齡最小22歲,最大45歲,平均29.9歲;不孕年限最短2年,最長11年,平均不孕年限4.24年;月經初潮平均年齡15.2歲;對照組發病年齡最小21歲,最大43歲,平均28.1歲,不孕年限最短1~2年,最長12年,平均不孕年限4.62年;月經初潮平均年齡14.6歲。兩組病人年齡、妊娠情況、月經周期及病程等方面比較相似。

1.2 診斷標準: 參照《不孕與不育》[1]排卵障礙的臨床診斷標準。陰道B超監測優勢卵泡直徑>17~18 mm后卵泡消失,或卵泡壁塌陷,卵泡內出現密度較高光點為正常排卵。本實驗選擇卵泡生長發育過程中卵泡生長緩慢、無優勢卵泡形成或形成優勢卵泡后生長發育中萎縮、停育、遲緩、退化或變性,卵泡不破,比正常生長期明顯遲緩,子宮內膜過薄,無排卵等排卵障礙為受試對象.

1.3 治療方法

1.3.1觀察組: 動態觀察基礎體溫(BBT)曲線、宮頸黏液結晶、尿LH峰值、B超跟蹤監測卵泡和子宮內膜的生長發育等,根據女性正常月經周期的生理變化,分階段選擇中藥助孕湯,藥用紫河車10 g,女貞子12 g,菟絲子10 g,雞血藤15 g,熟地12g,丹參10 g,白芍10 g,淮山藥12 g,茯苓10 g,山萸肉10 g等,經凈后即服,每日1劑,水煎分2次服,共服7~10劑。3個月經周期為1個療程。

1.3.2 對照組: 采用激素療法。于月經第5天起,口服克羅米芬(上海衡山藥業有限公司生產)50~100 mg/d,連續5天,同時加服戊酸雌二醇(商品名:補佳樂,廣州先靈藥業有限公司生產)1 mg,每天1次,連續9天。月經第10天開始監測B超,優勢卵泡達到20 mm×18 mm時,1次肌注HCG 5000~10000 u,24~36 h同房。

1.4 觀察指標和方法

1.4.1 基礎體溫測定: 按常規測量方法。黃體期體溫較卵泡期高0.3 ℃~0.5 ℃,為雙相型體溫,有排卵周期。

1.4.2 宮頸黏液結晶檢查 :宮頸黏液按《婦產科學》[2]常規操作取樣。月經周期第8~9天、12~14天、17~18天及22~23天各取標本1次,對閉經及月經周期不規則者,結合基礎體溫、B超及末次宮頸黏液結晶檢查情況而確定時間和次數。宮頸黏液呈現下述改變預示有排卵:黏液量多、稀薄、透明,拉絲度≥10 cm,呈典型羊齒狀結晶。

1.4.3 B超檢查 :采用美國GE公司LOGIQ-400CL彩色超聲診斷儀,由專人操作。月經第10天或宮頸黏液出現典型的羊齒狀結晶時行B超檢查,優勢卵泡直徑>15 mm時,隔天1次B超檢查,優勢卵泡直徑>17 mm時,每天1次,直至排卵,并同時記錄子宮內膜情況。

1.4.4 血清雌二醇(E2)和孕酮(P)或LH峰值檢測: 月經第12~14天,閉經者就診日,于上午9時取空腹肘靜脈血2 ml,檢測使用免疫化學發光法,儀器采用雅培AXSYM.PLUS型,配套用試劑。所有實驗室檢測由專人操作,在排卵前24 h內血LH水平≥40 u/L,或卵泡直徑達15 mm時用尿LH試紙(萬華普曼生物工程有限公司)監測尿LH每天1次,直徑達18 mm時每天2次。方法是將試紙條插入尿液中片刻取出,1~5 min后判斷結果。根據是否出現反應線及其與控制線顏色深淺的比較,判斷尿LH峰是否即將或已出現。

2 結果

2.1 療效判定標準 :參照衛生部1993年制定的標準。治愈:1年內妊娠者;有效:1年內輸卵管碘油造影或聲像學檢查示雙側輸卵管通暢而未妊娠者;無效:1年內未妊,輸卵管碘油造影或聲像學檢查顯示無改變者。

2.2兩組總療效比較: 觀察組和對照組治療2個療程后,療效比較見表1

表1兩組治療2個療程后總療效比較 [n(%)]

注與對照組比較P

2.3 促排卵效果比較:觀察組有282例排卵,排卵率為94.0%,對照組有210例排卵,排卵率為76.6%,兩組間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2.4 卵泡生長發育比較:服藥前和服藥后的LH-4、LH-3、LH-2、LH-1天卵泡生長發育在觀察組分別為11.0 mm、11.4 mm、12.6 mm、14.0 mm和13.2 mm、14.2 mm、15.0 mm、17.5 mm;對照組分別為10.4 mm、11.3 mm、13.1 mm、14.4 mm和12.0 mm、13.1 mm、15.0 mm、15.8 mm,觀察組各時相服藥后均明顯增長(P<0.05)。

2.5 子宮內膜的生長發育比較:服藥前和服藥后的LH-2、LH-0、LH+1天子宮內膜的厚度在觀察組分別為7.3 mm、9.0 mm、9.4 mm和10.3 mm、10.7 mm、12.6 mm,在對照組分別為6.3 mm、8.4 mm、9.8 mm和7.5 mm、9.5 mm、10.2 mm,觀察組各時相服藥后均明顯增長(P<0.05~0.01),且明顯好于對照組。

2.6 調經效果比較:觀察組月經周期服藥前、后分別為(53±21)天、(34±10)天;對照組月經周期服藥前、后分別為(52±18)天、(39±9)天。觀察組明顯好于對照組。

3 討論

中醫學認為,腎主生殖,腎為天癸,沖任、胞宮之主宰?!澳I者主蟄,封藏之本,精之所處也”。卵子是生殖之精,生育之本,其藏于腎。卵子在腎精充盛孕育之下而發育成熟,但其正常的排出則有賴于腎陽的鼓動、沖任氣血的調暢及其相互協同作用來完成[3]。隨著生殖內分泌學及對中醫臟腑經絡本質的深入研究,發現補腎為主的中藥有調節下丘腦-垂體-卵巢軸的功能,是誘促排卵的一種行之有效的治療方法。排卵功能障礙性不孕癥,應重點解決兩個問題,其一是提高腎陰,促進卵泡發育,奠定成熟卵子的受孕基礎;其二是通過活血化瘀誘導排卵。近代藥理研究證明[4],活血化瘀藥能增加子宮輸卵管蠕動,豐富神經營養,增加卵巢等內分泌腺體的供血,促成熟的卵泡排出,同時通過改善子宮的血液供應,促進蛻膜生長發育,有利于孕卵著床。

中藥助孕湯是我們依據女性月經周期,陰陽消長轉化的理論而立治。方中丹參、雞血藤益腎通經,熟地、女貞子補益精血,山藥、山萸肉滋陰,茯苓滋補肝腎,白芍養肝和血,紫河車、絲子溫養肝腎,調補沖任。采用超聲監測卵泡時發現,卵泡期使用滋補腎陰藥后,卵巢內可有多個卵泡發育,但隨后成熟的優勢卵泡只有一個,其生長速度與自然月經周期卵泡生長速度一致。同時宮內膜由卵泡期的線狀光帶逐漸增厚,至排卵期內膜厚度達10.0~12.6 mm,與自然月經受孕周期的宮內膜增長厚度接近。在黃體期使用溫補腎陽藥,宮內膜由三線征變為光團,基礎體溫上升,證明中藥助孕湯可起到調節性腺功能的作用。

參考文獻

[1]羅麗蘭.不孕與不育.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98,213-217.

[2]樂杰.婦產科學,第5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2,452-4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