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四年級教學計劃范文
時間:2023-03-20 03:46:15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小學四年級教學計劃,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采用多種媒體的現代化教學手段,創設良好的語言環境和充分的語言實踐機會,優化教學過程:利用英語教學音像資源--圖畫、圖表、投影、錄音、錄像、CD、VCD、DVD等多媒體軟件,這里給大家分享一些關于冀教版小學四年級英語上冊教學計劃5篇,供大家參考。
小學四年級英語上冊教學計劃1一、班級情況分析
四年級從上個學期的情況來看在英語學習上掌握較好,主要表現為學習成績層次上很均勻,英語學習興趣很高,在教學上我最多的是在個別輔導之余引導他們分組相互學習,共同進步。二.教學目的
1、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培養他們學習英語的積極態度,使他們初步建立學習英語的自信心;
2、培養學生具有一定的語感和良好的語音、語調書寫基礎,以及良好的學習習慣;
3、使他們初步具備用英語進行簡單日常交流的能力。
4、同時培養學生的觀察、記憶、思維、想象和創造能力。
5、適當介紹中西方文化,培養學生的愛國主義精神,增強世界意志,為學生的進一步學習奠定良好的基礎。
三.教材分析:
1、注重學生語言運用能力的培養,突出語言的實踐性和交際性,同時也突出語言的真實性和實用性。
2、注重學生自學能力和學習策略的培養,為學生的進一步學習或終身學習奠定基礎。
3、注重中外文化的雙向交流,使學生通過學習,培養未來跨文化交際所需要的能力。
4、注重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以不同方式最大限度的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
5、注重融合學科內容,加強學科之間的整合和滲透,讓學生通過英語學習來獲得其他學科的知識。
6、注重教材的靈活性和可操作性,以滿足不同層次的學生的需求。
7、注重教學資料的配套,為學生提供良好的英語學習環境,幫助學生拓展自我發展的空間。
8、注重中小學各階段的銜接,以保證各學段的順利過渡,全面提高中小學英語教學的整體質量。
四、教學措施
1、認真備課,鉆研教材,抓緊課堂教學,做到當堂內容當堂掌握。
2、運用各種不同的肢體語言來輔助教學。
3、在課堂上多開展一些有趣的活動、游戲讓學生在活動中學習英語,在生活中學習英語。
4、多為學生營造一些學習氛圍。
5、要求學生在課余時間盡量的運用已經學習的英語進行對話。
6、多看英語畫報,多讀英語故事,多看英語書籍。
7、多與學生交流,進行口語交際訓練。
五、主要教學目標:
1、能聽懂、會說12組會話,并能進行簡單的交流。
2、能聽、說、認讀60個單詞和詞組并能聽、說、讀、寫61個單詞和24個句子,并簡單運用。
3、能聽、做活動。
4、能唱3首歌曲。
6、能聽、說、唱7首歌謠。
7、能完成6個自我評價活動。
8、能了解6項簡單的中西方文化知識。
小學四年級英語上冊教學計劃2一、學情分析
四年級的學生思維敏捷,并且學生對英語比較感興趣,學生課堂表現積極、主動,樂于參與,樂于表現自己。大部分同學對學習英語都有濃厚的興趣,學習英語的自信心較強,但有一部分同學英語基礎差,教學難度很大,所以在今后的教學中,應面向全體學生,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充分調動他們的自主能動性、積極性,并發揮團隊協作精神,營造互幫互助,共同學習英語的語境,培養他們學習英語的積極態度,使他們樹立起學習英語的自信心,形成初步的英語語感,打好語音、語調基礎,幫助他們具備初步的用英語進行交流的能力。同時讓學生了解中西文化的差異,培養愛國主義精神和世界意識。
二、教材簡析
本套教材的教學目的是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培養他們學習英語的積極態度,使他們初步建立學習英語的自信心;培養學生具有一定的語感和良好的語音、語調、書寫基礎,以及良好的學習習慣;使他們初步具備用因英語進行簡單日常交流的能力。教材同時也充分考慮學生個體學習能力和學習習慣的差異,設計了符合各種學習模式的練習活動,如講故事和聽力游戲適合聽說能力強的學生,拼字、拼卡片以及記憶游戲適合邏輯推理能力強的學生。書本上的故事有精美幽默的繪畫以及聽指令畫畫、涂顏色等活動。本套教材以動作或手勢進行的字謎游戲、角色扮演以及TPR( Total Physical Response)活動適合好動愛表現的學生學習,喜歡交際的學生會對教材設計的各種對子活動、小組活動、問卷式調查和訪問活動感興趣。培養學生的觀察、記憶、思維、想象和創造力。適當介紹中西方文化,培養學生的愛國主義精神,增強世界意識,為學生的進一步學習奠定良好的基礎。
三、單元重點難點分析:
Module Main Point Difficult Point
Module 1
Module 2
Module 3
Module 4
Module 5
Module 6
Module 7
Module 8
Module 9
Module 10
四、教學進度
教學時間 教學內容
第一周 Module 1
第二周 Module 2
第三周 Exercise 1~2
第四周 Module 3
第五周 Module 4
第六周 National Days
第七周 Module 5
第八周 Module 6
第九周 Exercise 5~6
第十周 Mid-term Examination
第十一周 Module 7
第十二周 Module 8
第十三周 Exercise 7~8
第十四周 Module 9
第十五周 Exercise 9
第十六周 Module 10
第十七周 Exercise 10
第十八周 New Year’s Day
第十九周 Review Module
第二十周 Final Examination
五、教學措施
根據《英語課程標準》的內容和精神,針對本冊教材的教學目標,結合我校學生的基本情況,我擬訂了以下的教學措施、任務和要求:
1.重視基礎知識的教學,奠定創造思維基礎。
任何一種創造都是以對新學過的知識進行科學的加工和創造性的勞動為前提的。要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能力,就必須加強基礎知識的教學。深鉆教材,挖掘教材的內在聯系,認真備好每節課,精心設計教案。如共同探究英語字母的奧妙,對于小學生來說,英語字母的學習是其中一個重要內容。英語字母則是又愛又惱,愛的是寫法與順序基本相同,也有大、小寫之分,惱的是讀音上部分相近卻有區別。筆者認為若能使學生通過多種知識媒介達到掌握的目的,定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采用英語字母的謎語,開展學生智力:如:Whatletter can fly?(什么字母會飛?),答案為Bb.(bee蜜蜂);What letter can wedrink?(什么字母我們能喝?)答案是Tt(tea茶); What letter is a part of theface?(什么字母是臉的一部分?)答案是Ii(eye眼睛);What letter is aquestion?(什么字母是個問題?)答案是Yy(why為什么)
2.更新教育觀念,明確教師角色,建立以人為本的學生主體觀,建立民主、平等、和諧、合作的教育觀,讓學生在輕松的氛圍中學到知識。
改進教學方法,提高教學效率,改變過去"滿堂灌"的方式,讓課堂煥發出生命的活力,在課堂上,有講有練,精講精練,有動有靜,讓學生說起來,動起來。
3.采用多種媒體的現代化教學手段,創設良好的語言環境和充分的語言實踐機會,優化教學過程:
(1)利用英語教學音像資源--圖畫、圖表、投影、錄音、錄像、CD、VCD、DVD等多媒體軟件,不僅能為學生提供規范的語音、語調,還可以提供真實自然的語言使用的示范,即語言使用的場合、時間、對象等,而且還有體態語(bodylanguage)-----手勢、動作、表情等的示范。
(2)多種媒體的運用使教學變得生動、形象、活潑、感染力強,容易激發學生興趣,引起有意注意,加深印象,幫助學生持久記憶。
(3)充分利用現代化教學手段,可以超越時間和空間的限制,使學生置身于以英語為母語的環境中,體驗英語的實際運用。多媒體課件的使用可以使教學過程程序化,大大提高教學的效率,這一點對課時少的小學英語課尤為重要。
4.實行開放式教學方式,讓每個學生在參與交流中提高英語交際水平,同時提高學習興趣和合作能力。
運用激勵機制,評價形式多樣化,激勵小學生積極進?。?/p>
(1)尊重和愛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對每個學生的成績和點滴進步都要加以肯定。課采用口頭表揚和精神獎勵的方式,特別要注意對學習后進的學生所取得的進步及時給予表揚。
(2)評價形式應具有多樣性和可選擇性,應以形成性評價為主,以學生平時參與各種英語教學活動所表現的興趣、態度和交流能力為主要根據。以口語活動為主。訓練和提高學生能聽懂一些日常生活對話,能用英語進行簡單交流。
隨著社會對小學教師素質要求的不斷提高;隨著研究的不斷深入,小學教師專業人才的素質結構必將具有更為豐富的內涵。在教學課余,我計劃不斷進取和自我更新,努力提高個人綜合素質,為學生能接受高質量的教學而努力。
小學四年級英語上冊教學計劃3一、學生基本情況分析:
經過一年的系統學習,大部分學生對英語仍然保持著濃厚的興趣,但有少數學生由于遇到困難,學習興趣可能會開始減退。因此,這個學期在教學中,教師應該以學生的發展為宗旨,以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重點,面向全體學生,在激發學生興趣的同時,扎扎實實地從每個學生抓起。教師在以活動為課堂教學的主要形式的同時,要充分發揮任務性教學的優化使用,設計豐富多彩的教學活動,有效的教學任務。同時注意到學生中存在的兩極分化,教學內容注意由簡到難,循序漸進,在知識的復現中做好及時補差工作。充分培養學生的聽說讀寫能力,尤其要加強識讀,拼寫的能力。重視閱讀能力和寫作能力的同步培養。重視英語作為語言的交際功能。
二、教材分析
冀教版小學英語是根據“新課程標準”中一級要求進行編寫,以“話題---功能---結構---任務”相結合的原則,力求使話題、功能、結構和任務四個方面在比較真實的情景中緊密聯系,融為一體;本教材提倡“任務型”的教學模式,讓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通過感知、體驗、實踐、參與和合作等方式,實現任務的目標,感受成功。在學習過程中進行情感和策略調整,以形成積極的學習態度,促進語言實際運用能力的提高。本冊教材分為四個單元,每單元6課,共24課。
三、教學目標
1、能按要求掌握所學的單詞和句型。
2、能運用日常交際用語,活用句型,進行簡單的交流,并做到大膽開口,發音正確,所用話語與場合符合。
3、能在圖片、手勢,情景等非語言提示的幫助下,聽懂清晰的話語與錄音。
4、培養良好的書寫習慣,能做到書寫規范整潔。
5、培養良好的聽英語、讀英語、說英語、用英語的習慣,能自覺的模仿語音、語調,逐步培養語感。
6、能在任務型學習的過程中運用相關的語言知識,完成某項任務,并促使語言能力的提高。
7、能演唱以學過的英語歌曲,朗誦已學過的歌謠。
8、能滲透給學生良好的自學英語的方法。
四、教學重難點:
1、能按要求掌握所學的單詞和句型。
2、能運用日常交際用語,活用句型,進行簡單的交流,并做到大膽開口,發音正確,所用話語與場合符合。
3、能在圖片、手勢,情景等非語言提示的幫助下,聽懂清晰的話語與錄音。
4、培養良好的聽英語、讀英語、說英語、用英語的習慣,能自覺的模仿語音、語調,逐步培養語感。
5、能在任務型學習的過程中運用相關的語言知識,完成某項任務,并促使語言能力的提高。
五、新課標對教材的要求:
1、按照《英語課程標準》對小學階段兩級總體課程目標和具體內容目標的要求,結合《新標準英語》教學內容及教師用書中所提供的教學建議,三年級起點第三冊第一模塊至第十模塊的教學任務。
2、對于三年級起點第三冊模塊的教學,教師應根據學生的實際水平和具體情況確定自己的教學重點。
對學生已學過的內容,以發展學生綜合運用英語的能力為目標,發展學生用英語做事情的能力,通過設計一些任務型活動如:調查、小組活動、情景描述、說明等,對所學內容進行擴展性的運用語言進行交際能力的訓練,而不是簡單的機械重復。同時,教師應在注重培養學生聽、說英語能力的基礎上,逐步培養學生讀和寫的能力
3、新大綱的要求,使我擺正了教與學的關系,靈活了教學方法。
進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更加注重開發學生的潛能、提高全體學生的基本素質、提高學生英語學習興趣的方法。
a.創設和諧的課堂氣氛
和諧的課堂氣氛可以使學生的情緒高昂、優良好的心態,從而提高課堂效果。因此,老師們時刻注意著把微笑帶進課堂,將歡樂帶給學生;在課堂上認真。和藹的對待每一位學生,尊重學生的意見,信任他們向上的愿望,理解他們的錯誤,激勵每一位學生的進步,對學困生更要加倍關注。和諧的課堂氣氛培養了學生敢于思考、勇于創新的進取精神,使他們保持活撥、向上的心理態勢的同時,獲得了知識,提高了能力。
b.運用新鮮、多樣的教學手段和方法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避免過于單一的教學方法,對不同的內容、不同的學生采取了不同的教學方法,使學生各有所得。充分利用現代化教學手段,如:錄音、
錄象、電腦等并結合其它的直觀教具,如:實物、圖片等為學生創設情景,讓學生參與教學使他們更感興趣地接受新知識;利用語音教室、多功能教室、
網絡教室讓學生接受語言的熏陶、學會提留信息并不斷地充實自己,提高能力。
c在抓好課堂教學的同時,針對英語學科學生作業和考試的問題,進行了多次地研討并大膽地進行了改革,使學生在更多時間里做一些樂為或趣味性較強的作業。進步較大的作業在全校進行展示;英語期中能力測試的不斷改進深受學生的喜歡,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利用:唱一首英文歌、和同伴表演一段課本劇、和老師進行情景對話、和同伴編一段對話、英語書法、拼詞競賽等方法來進行測試,期末考試試卷上具有我校自己特色的常識題、數學題等促使學生在英語方面全面發展,增加了英語學習及運用的趣味性。
六、教學措施 :
1.課堂上盡量使用英語組織教學,做到持之以恒,由少積多,以助于創造英語氣氛,養成學生聽英語,用英語思維的習慣。
2.根據學生的特征,可將每個單元,該單元的教學內容重新組合,科學合理的把單詞教學,對話操練,復習鞏固融為一體。
3.多以圖片、手勢呈現英語單詞及對話情景,圖片呈現采用靈活多樣的方法將該單元所學的內容柔和在一起進行綜合操練。
如師生快速問候和介紹、學生間連續的相互問候和介紹,創設情景進行表演等,讓學生將所學的對話用于不同的情景。采用先聽說,后讀寫,先整體,后局部的方法教學。
4.在課堂教學中,盡量開展形式多樣的活動教學,活躍氣氛提高興趣和學習效率。
5.詞匯教學上,盡量利用實物和圖片,增加復現次數,反復循環,循序漸進,注重師生操練、生生操練。
6.逐步滲透任務型教學,培養學生活用英語,用英語完成任務的本領。
7.適當增加教學內容量,以滾動式教學,以反復滲透鞏固的方法提高學習效率。
8.語音教學中采用“分散出現,集中歸納,經常接觸”的方法。
9、初步滲透任務型教學的教學理念。
小學四年級英語上冊教學計劃4一、復習要求:
Module1
1.學會并運用英文數字13——29
2.復習顏色詞和動物名詞
Module2
學會用英文問路、指路。
Where is the______? Go straight on Turn left turn right
Module3
學會如何講述正在發生的事情。 What are you doing? I am watching TV.
Module4
詢問和回答其他人正在做什么。
What are they doing? They are doing_____.
Module5
1.談論和詢問中國和外國的習俗。
2.詢問他人是否想要某種食物。
Do you want some rice? Yes,please.No, thank you.
Module6
談論有能力做什么事情。
Can you run fast? Yes,I can.No,Ican’t.
Module7
學會使用be going to談論自己的計劃和即將發生的事情。
I am going to swim in the sea.
Module8
學會描述體育活動。
What are you going to do for sports Day?
I am going to run 100 metres\do high jump.
Module9
學會請求允許自己做某事。
Can I have some soup? Yes,you can.Sorry you can’t
Module10
學會12個月份的表達法,并能熟練地進行問答。
二、復習重點:
1.Revise
number13------29
2.Revise
describing the direction.
3.Presentcontinuous
4.Modal
verb “can”
5.Future
tense with be going to
三、復習難點:
1.Talk
about months
2.Can
I have------? Yes,you can.Sorry,you can’t.
四、復習策略:
1.采用集中復習和自主復習相結合的方法。
所有詞匯并以四會內容為重點;所有句型并以每單元的四會句型為重點進行聽說讀寫訓練;語音以輔音復習為重點,輔之以單元音的訓練;
語法:一般疑問句及其答句,本冊教材的幾種特殊疑問句及其答句,名詞的單復數形式。
2.階段復習的實施辦法:
第一階段:圍繞各單元重點句型展開復習,檢查各單元的單詞和課文對話的背誦情況,并且注重口語交際訓練。
第二階段:詞匯單項復習并檢測,包括默寫、單詞歸類,并輔之以游戲以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短語及句型進行英漢互譯練習,答問訓練并與連詞成句、尋找應答等能力性題型結合練習,以提高學生的實際運用能力。
第三階段:在學生進行自主歸類復習的基礎上,設計一些綜合練習,集聽力、語音、詞匯、短語、句型及對話于一體進行由淺入深的測試鞏固型訓練,發現普遍性問題集體解決,結合個別輔導,力爭使每位學生都得到提高。用模擬試卷進行期末模擬測試,以便查漏補缺,發現問題及時解決。
3.復習措施:
⑴加強復習課的研討和備課,加強學生學習心理的研究,做好學生的心理疏導工作。在不加強學生負擔的前提下,提高教育教學質量。
⑵按單元課文的順序進行單詞、詞組和句型歸類,復習相關的知識點。
⑶加強聽力、口頭和筆頭練習。
⑷每課根據復習的內容做一份相關的課堂練習,給教學提供反饋信息;在家自默單詞、詞組和句型。
⑸及時評講,及時改正,及時補差,使每個學生在原有基礎上有所提高。
小學四年級英語上冊教學計劃5一、教學目的任務:
本冊英語中,我們繼續學習介紹朋友們,學習如何表述正在進行的動作,如何表達自己生活中遇到的問題,如何與他人進行討論。
1.能聽讀辨認語音,培養學生聽說能力。
2.能按四會要求掌握所學的詞匯,句型,掌握語言材料。
3.能按要求會讀,會說,聽懂,會寫日常交際用語,提高學生語言運用能力。
4.能進一步感知理解語法,掌握初步的語法知識。
二、教材分析:
新學期一開始,我對外延社修訂版大綱和英語教材進行了比較系統地學習與分析,深入領會了新教材的修訂意圖,弄清教材的重點、難點,發現:本冊英語中,我們繼續學習數字的表達,自己喜歡的食品,學習如何問路,學習一些美國的節日,繼續學習如何描述人、物品、動物的特征,以及如何比較這些特征等。我們還將學習如何表達能力、如何請求獲得允許,以及如何描述正在進行的動作。本冊教材有這樣幾個特點:1、注重了學生運用能力培養;2、尊重學生的差異,并讓其充分發表出來;3、在承認學生之間差異的同時提供了互動互學的條件;4、設置了發展學生特長的選做題。體現了新大綱的各項要求,明確英語教學方向。
三、班級情況分析:
1班級情況分析:
本班級共有學生36人,其中男生22人,-14人,學生對英語表現出濃厚興趣,并有了一定的英語基礎,能運用英語進行初步的交際。本班學生大多基礎知識掌握良好,掌握了一定的技能技巧,學風較正。但有少數學生由于學習態度不夠端正,基礎不扎實,能力也較差,學習比較困難。
2學生知識能力習慣態度分析
學生經過一年的學習,有了一定的英語學習基礎,大多數學生產生了濃厚的英語學習興趣,但也有些學生已失去了剛開始的興趣,出現兩極分化現象,還要注重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英語的習慣。
四、教學突破點和創新點:
本學期的教學內容包含了一些新的語言現象,如描述正在進行的動作,;比較兩個事物等。關于描述正在進行的動作和狀態,要分階段反復進行,要堅持大容量,長時間的輸入。本學期要讓學生掌握必要的語言知識,形成必需的應用語言的能力。
五、教學方法:
1.按照《英語課程標準》對小學階段兩級總體課程目標和具體內容目標的要求,結合《新標準英語》教學內容及教師用書中所提供的教學建議,三年級起點第三冊第一模塊至第十模塊的教學任務。
2.對于三年級起點第三冊模塊的教學,教師應根據學生的實際水平和具體情況確定自己的教學重點。
對學生已學過的內容,以發展學生綜合運用英語的能力為目標,發展學生用英語做事情的能力,通過設計一些任務型活動如:調查、小組活動、情景描述、說明等,對所學內容進行擴展性的運用語言進行交際能力的訓練,而不是簡單的機械重復。同時,教師應在注重培養學生聽、說英語能力的基礎上,逐步培養學生讀和寫的能力。
3.新大綱的要求,使我擺正了教與學的關系,靈活了教學方法。
進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更加注重開發學生的潛能、提高全體學生的基本素質、提高學生英語學習興趣的方法。
a.創設和諧的課堂氣氛
和諧的課堂氣氛可以使學生的情緒高昂、優良好的心態,從而提高課堂效果。因此,老師們時刻注意著把微笑帶進課堂,將歡樂帶給學生;在課堂上認真。和藹的對待每一位學生,尊重學生的意見,信任他們向上的愿望,理解他們的錯誤,激勵每一位學生的進步,對學困生更要加倍關注。和諧的課堂氣氛培養了學生敢于思考、勇于創新的進取精神,使他們保持活撥、向上的心理態勢的同時,獲得了知識,提高了能力。
b.運用新鮮、多樣的教學手段和方法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避免過于單一的教學方法,對不同的內容、不同的學生采取了不同的教學方法,使學生各有所得。充分利用現代化教學手段,如:錄音、
錄象、電腦等并結合其它的直觀教具,如:實物、圖片等為學生創設情景,讓學生參與教學使他們更感興趣地接受新知識;利用語音教室、多功能教室、網絡教室讓學生接受語言的熏陶、學會提留信息并不斷地充實自己,提高能力。
c在抓好課堂教學的同時,針對英語學科學生作業和考試的問題,進行了多次地研討并大膽地進行了改革,使學生在更多時間里做一些樂為或趣味性較強的作業。進步較大的作業在全校進行展示;英語期中能力測試的不斷改進深受學生的喜歡,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利用:唱一首英文歌、和同伴表演一段課本劇、和老師進行情景對話、和同伴編一段對話、英語書法、拼詞競賽等方法來進行測試,期末考試試卷上具有我校自己特色的常識題、數學題等促使學生在英語方面全面發展,增加了英語學習及運用的趣味性。
六、課時安排
第一周:Unit1period1-2
第二周:Unit1period3-6
第三周:Unit2period1-4
第四周:Unit2period5-6Unit3period1-2
第五周:NationalDay
第六周:Unit3period3-6
第七周:Unit4period1-4
第八周:Unit4period5-6Unit5period1-2
第九周:Unit5period3-6
第十周:Unit6period1-4
第十一周:Duanishadatestin
第十二周:Unit6period5-6Unit7period1-2
第十三周:Unit7period3-6
第十四周:Unit8period1-4
第十五周:Unit8period5-6Unit9period1-2
第十六周:Unit9period3-6
第十七周:Unit10period1-4
第十八周:Unit10period5-6
第十九周:Revision:Unit1—Unit4
第二十周:Revision:Unit6—Unit9
篇2
鼓勵學生大膽質疑,注重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導的教學方法,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學生有疑難和不懂讀的地方,不厭其煩地講解、分析、帶讀,力爭讓他們學了就懂,懂了會用。這里給大家分享一些關于湘少版小學四年級下冊英語教學計劃5篇,供大家參考。
小學四年級下冊英語教學計劃1一、學情分析:
在經過一年多時間的英語學習,學生對英語有了一定的了解,大多數同學學習興趣持續高漲,課堂上,他們舉手積極,氣氛活躍,絕大多數學生能按時完成課后作業。但少數學生學習積極性不高,紀律松懈,作業拖拉,學習效果差,又缺乏家長的積極配合,學習英語的能力已經出現兩極分化現象。
二、教學目的和要求
本教材的教學目的是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培養他們學習英語的積極態度,使他們建立學習英語的.自信心;培養學生具有一定的語感和良好的語音、語調、書寫基礎,以及良好的學習習慣;使他們初步具有用英語進行簡單日常交流的能力。同時培養學生的觀察、記憶、思維、想象和創造能力。適當介紹中西方文化,培養學生的愛國主義精神,增強世界意識,為學生的進一步學習奠定良好的基礎。
三、教學重點和主要目標:
本冊教材的特點是:
1、強調語言運用。
2、注重能力培養
3、突出興趣激發
4、重視雙向交流
5、融合學科內容
6、重視靈活擴展
7、實現整體設計。
本冊教材分為六個單元,兩個復習單元。教材強調語言的運用,注重能力的培養,突出了興趣的激發,重視雙向交流,融合學科內容,重視靈活擴展,實現整體設計。教學重點和主要目標:
1、能聽懂、會說12組會話,并能進行簡單的交流。
2、能聽、說、認讀60個單詞和詞組并能聽、說、讀、寫61個單詞和24個句子(包括學校、時間、衣服、天氣、購物、農場動物、數字、顏色等幾個話題),并簡單運用。
3、能聽、做6個TPR活動。
4、能學會3個小制作。
5、能唱8首歌曲。
6、能聽、說、唱7首歌謠。
7、能完成6個自我評價活動。
8、能聽懂6個幽默小故事。
9、能了解6項簡單的中西方文化知識。
四、教學方法及措施:
鑒于以上原因,本學期我將從以下方面著手展開教學:
1、融會話教學與情景表演之中。
2、巧用實物、頭飾、卡片、chant
等來幫助進行單詞教學。
3、利用讀寫課等時間對學生進行單詞書寫的指導。
4、繼續加強基礎部分的教學,同時采用小老師帶徒弟的辦法,幫助學習相對滯后的同學。
針對部分學生“喂不飽”的現象,本學期繼續把C部分的教學內容滲透到AB的教學環節中,同時繼續加強口語練習和日常用語教學,以不斷擴充學生的英語信息量。在課堂上盡力運用小組競賽法,調動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
五、教學進度及課時安排:
周安排二課時每個單元共12頁,第1-2頁呈現本單元的主要教學內容(不占用課時);第3-8頁為重點教學內容,各用一課時,共6課時完成。第9-12頁為選學內容(不占用課時)。
課時安排如下:
教學內容 課時
Unit 1 Our School 6課時
Unit 2 What Time Is It? 6課時
Unit 3 Is This Your Skirt? 6課時
Recycle 1 3課時
期中復習檢測 3課時
Unit 4 It’s Warm Today 6課時
Unit 5 How much Is It? 6課時
Unit 6 At a Farm 6課時
Recycle 2 3課時
總復習 6課時
共計 51課時
小學四年級下冊英語教學計劃2一、指導思想
全面貫徹“三個面向”戰略指導思想,滲透和灌輸可持續發展的戰略思想。以素質教育為根本宗旨,以培養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重點,充分遵循四個“有利于”思想,即:有利于發揮學生的潛能,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全面素質,有利于提高學生的自學能力,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和創造能力。
二、學生情況分析
四年級的大部分學生對英語有著較濃厚的學習興趣,但也有少數學生由于遇到困難,學習興趣會隨之減弱。尤其從這學期開始,對學生又提出了新的要求:培養聽、說、讀、寫的技能。所以教師應該面向全體學生,以學生的發展為宗旨,始終把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放在首位,引導學生端正學習態度,掌握良好的學習方法,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
三、教材分析
1、本教材的教學目的是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培養他們學習英語的積極心態,使他們初步建立學習英語的自信心;
2、培養學生具有一定的語感和良好的語音、語調、書寫基礎,以及良好的學習習慣;
3、使他們初步具備用英語進行簡單日常交流的能力。
同時培養學生的觀察、記憶、思維、想象和創造能力,適當介紹中西方文化,培養學生的愛國主義精神,增強世界意識,為學生的進一步學習奠定良好的基礎。
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和認知能力,教材選編了一些與學生日常生活密切相關,與教學內容和教學進度同步的中西方文化知識。如第一單元介紹了小學生在不同課室應遵守的行為規范;第二單元介紹了四個國家的時差;第三單元介紹了漢語中四了外來詞語的由來;第四單元介紹了華氏與攝氏兩種表示溫度的方法;第五單元介紹了不同國家的衣服與鞋子不同型號的表示方法;第六單元介紹了英語中與動物有關的三條諺語。
四、教學內容目標
1、能聽懂、會說12組會話,并能進行簡單的交流。
2、能聽、說、認讀60個單詞和詞組并能聽、說、讀、寫61個單詞和24個句子(包括學校、時間、衣服、天氣、購物、農場動物、數字、顏色等幾個話題),并能簡單運用。
3、能聽、做6個“TPR”活動。
4、能學會3個小制作。
5、能唱8首歌曲。
6、能聽、說、吟唱7首歌謠。
7、能完成6個自我評價活動。
8、能聽懂6個幽默小故事。
9、能了解6項簡單的中西方文化知識。
五、教學重難點
1、本冊重點學習學校課室及功能室的名稱、分布和不同的功能;
2、學習時間的表達以及描述不同時間進行的日?;顒?
3、學習服裝名稱及其單、復數的使用習慣;學習表示天氣狀況的形容詞;
4、學習有關衣服和鞋子的大小、評價價格、顏色和款式;
5、學習農場上常見的牲畜和蔬菜名稱以及包含名詞復數形式的一般疑問句。
六、教學措施
1、認真備課,鉆研教材,抓緊課堂教學,做到當堂內容當堂掌握。
2、運用各種不同的肢體語言來輔助教學。
3、在課堂上多開展一些有趣的活動、游戲讓學生在活動中學習英語,在生活中學習英語。
開展“四人”學習小組,互相幫助,取長補短,共同前進。
小學四年級下冊英語教學計劃3一、學情分析
這學期繼續接任四年級四個班教學任務,經過一年多的英語學習,四年級學生對英語已經有了一定的基礎知識和聽說讀寫技能,有了一定的運用語言的能力,而且、也形成一定的學習習慣。盡管如此,各班的學習情況不盡相同。有些班學生英語課紀律比較好,但也有一部分學生上課雖然不講話,但出現“神游”狀態,而且學生對于英語的領悟能力與接受能力不是很強。由于班主任相對較配合,所以課外作業完成的比較及時,但質量還有待加強。學生的英語學習還有以下問題有待解決:
一、部分學生興趣不是很高,個別學生有“一無所知”的情況。大部分學生學習英語還是為了學習而學習,談不上真正意義上的興趣。
二、回家不會學習,沒有正確的學習方法,英語鍛煉的機會幾乎為零。
三、部分學生學習的目的性不是很強,導致學習習慣不是很好,作業不能按時認真地完成,這在書寫和聽力作業上表現尤為突出。
二、教材分析
1、本教材的教學目的是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培養他們學習英語的積極心態,使他們初步建立學習英語的自信心。
2、培養學生具有一定的語感和良好的語音、語調、書寫基礎,以及良好的學習習慣。
3、使他們初步具備用英語進行簡單日常交流的能力。
同時培養學生的觀察、記憶、思維、想象和創造能力,適當介紹中西方文化,培養學生的愛國主義精神,增強世界意識,為學生的進一步學習奠定良好的基礎。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和認知能力,教材選編了一些與學生日常生活密切相關,與教學內容和教學進度同步的中西方文化知識。如第一單元介紹了小學生在不同課室應遵守的行為規范;第二單元介紹了四個國家的時差;第三單元介紹了漢語中四了外來詞語的由來;第四單元介紹了華氏與攝氏兩種表示溫度的方法;第五單元介紹了不同國家的衣服與鞋子不同型號的表示方法;第六單元介紹了英語中與動物有關的三條諺語。
三、教學內容目標
1、能聽懂、會說12組會話,并能進行簡單的交流。
2、能聽、說、認讀60個單詞和詞組并能聽、說、讀、寫61個單詞和24個句子(包括學校、時間、衣服、天氣、購物、農場動物、數字、顏色等幾個話題),并能簡單運用。
3、能聽、做6個“TPR”活動。
4、能學會3個小制作。
5、能唱8首歌曲。
6、能聽、說、吟唱7首歌謠。
7、能完成6個自我評價活動。
8、能聽懂6個幽默小故事。
9、能了解6項簡單的中西方文化知識。
四、教學重難點
1、本冊重點學習學校課室及功能室的名稱、分布和不同的功能;
2、學習時間的表達以及描述不同時間進行的日?;顒?
3、學習服裝名稱及其單、復數的使用習慣;學習表示天氣狀況的形容詞;
4、學習有關衣服和鞋子的大小、評價價格、顏色和款式;
5、學習農場上常見的牲畜和蔬菜名稱以及包含名詞復數形式的一般疑問句。
五、教學措施
1、認真備課,鉆研教材,抓緊課堂教學,做到當堂內容當堂掌握。
2、運用各種不同的肢體語言來輔助教學。
3、在課堂上多開展一些有趣的活動、游戲讓學生在活動中學習英語,在生活中學習英語。
4、開展學習小組,互相幫助,取長補短,共同前進。
5、要求學生在課余時間盡量的運用已經學習的英語進行對話。
小學四年級下冊英語教學計劃4一、本冊教學總目標
在教材總體設計目標上本冊教材內容重興趣,重成就感,重自信心的建立;在教學方法上,重體驗、重實踐、重參與、重創造性思維的發展;在語言教學內容上,重語感、重語音語調基礎、重交流能力的培養。它符合新的課標精神,遵循了小學生英語學習的規律以及兒童心理、生理發展的需求,是以小學生的生活經驗和認知發展水平為基本出發點,充分體現了現代教學理念和素質教育思想,寓教于樂,寓學于教,強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感悟、體驗、實踐、參與以及思維能力的發展。
本冊教材主要特點是
1)突出對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每個單元的主人公是活潑可愛的小動物和與小學生年齡相仿的兒童,課堂活動以學生活動為主,采用聽、說、做、唱、玩、演等活動形式,能激發學生的參與感,保持學習興趣。
2)突出對初步英語交流能力的培養,教材每個單元的話題都與學生日常生活密切相關,通過情景引入,有利于學生及時練習和使用新學的語言知識,這正好與我校生活教育的理念,生活教育的六個特質是一致的,將教材內容和生活有機結合并融合,提高英語課堂教學的效益。
3)注重評價對學生的激勵作用,教材中有“自我評價”體系,體現了對傳統測試形式的改革,又突出了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思想,有利于培養學生的自主意識。具體教學目標如下:
1.了解句子的書寫規則,能正確抄寫一些單詞并會正確拼讀。
2.能歸納教材中詞語的類別:星期,天氣,動詞詞組,時間的表達。
3.掌握簡單的對話,如:詢問別人每天干什么,詢問時間和天氣,征求別人建議。
4.會讀會默一些簡單的英文詞匯,如:周一,下雨的,四十五等。
5.能分辨元音字母組合的發音,找出不同類的單詞。
6.能夠聽英文指令做出相應的動作。
二、本冊教材的教學內容
Unit 7 Today is Monday.
1.What
do you do on Monday?I go to school.
2.What
day is it today?It’s Monday.
Unit 8 Mocky is late
1.What
time is it? It’s one o’clock.
2.It’s
time for school.It’s time to go to school.
Unit 9 Day and night
1.When
do you get up.I always get up at seven.
2.When
does he get up? He often gets up at seven.
Unit 10 Making suggestions
1.Let’s
play football.
2.Shall
we go to a movie?
3.Do
we have enough time?
Unit 11 The weather
1.What
are you going to do? I am going to eat dinner.
2.He
is going to see a movie.
3.We
are going to watch a video.4
。 It’s going to be a fine day.
5.It’s
going to be fine today.Unit 12 Review
三、本冊教材的教學重點、難點
1.能歸納教材中詞語的類別:星期,天氣,動詞詞組,時間。
2.掌握簡單的對話,如:詢問別人每天干什么,詢問時間和天氣,征求別人建議。
3.能分辨元音字母組合的發音,找出不同類的單詞。
四、本冊較上冊新增及版塊變化、擴充內容
1.Reading
Comprehension篇幅加大;增加了回答問題的練習。教學要求及建議:在教學中可利用課本提供的插圖練習,讓學生進行看圖說話和短文復述。
2.Talk
together,Touch, Ask and Answer和 Ask and find out更加圍繞KeyStructure來開展句型機械操練和真實情境中的會話,并將會話與書寫練習相結合,落實機械操練及會話成果。 教學要求及建議:加大課堂Pairwork、group work的實效,利用教材提供的情境開展主句型的機械和意義操練。
3.Uncle
Booky’s Blackboard更加集中主句型,并在本單元新知識學習基礎上結合學生已有知識做大量的可供句型操練的替換詞組的羅列。教學要求及建議:落實書寫,能夠按照英語的書寫要求默寫這一部分的句子。
4.Self-assessment新增結合單元知識根據自己實際情況進行書面回答問題的練習和短文仿寫。
更加體現了課本知識與學生生活實際聯系緊密,學以致用。教學要求及建議:要求學生給出完整的書面回答。此外,教師可舉一反三結合單元內容進行問題再設計。
小學四年級下冊英語教學計劃5一、學生現狀分析:
四年級有學生65人,男生35人,女生30人。
通過近一年的學習,以對本班有了一定的了解。大部分同學成績不夠理想主要在于沒有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聽課時不能高度集中,思想開小差,小動作多。本學期在此基礎上進一步提高他們的聽說讀寫的綜合能力。
二、教學內容:
本學期教學內容有兩點。
1、New
standard English。一年級起點第八冊。
2、Englishchildhood。
《英語的童年》的教授。配合外教老師進行口語課的教學活動,利用可以利用的機會創設情景教學,使學生在情境中學習英語,大膽說英語,表現自己,使學生大膽說,積極做,努力唱。
三、教材分析:
本冊教材分11個模塊。內含一個復習模塊。每模塊分兩個單元。一般情況下,第一模塊呈現本模塊所要學習的語言內容,第二模塊提供若干任務型練習,包括一首歌謠或小詩。本書要求學生能運用語言、學會組織和創造,突破口語的表達。
四、教學目標:
1、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使他們建立學習英語的自信心。
2、培養學生具有良好的語感和良好的語音語調及書寫基礎。
3、盡可能用英語進行日常會話交流。
4、培養一定的觀察,記憶,思維,想象和創造能力。
五、教學重難點:
我會按照教學的大綱完成教學要求,他們將會學會用英語如何表達將來式、過去式、以及愿望的表達。同時在此基礎上提高他們的發音、書寫的能力。培養他們聽說讀寫的能力及加強學習習慣的培養和自我學習的能力,通過潛移默化、后繼薄發的學習達到良好的'效果。
口語教學工作,與外籍教師共同探討如何實施英語教學,讓學生和外籍教師多接觸、多交流,培養學生說英語的自信心。
六、教學措施:
教學前教具準備:錄音機、多媒體、生字詞、掛圖。情景創設中的道具等等。課時分配:本冊共11個模塊(其中一個復習模塊),每個模塊用6個課時。一周完成6課時,其中包括復習課和測試課。
篇3
(一)生理發育的特點
1、四年級學生一般為9~10歲,屬于人體發育的童年時期,總的說來,身體發育處于相對平穩階段,身高、坐高、體重、胸圍、肩寬、骨盆寬等指標男生均自9—10歲開始突增,女生均自8---9歲開始突增,女生均早于男生。四年級學生相對比較是屬于身體發育最快的時期。
2、四年級學生安靜時脈搏均值比三年級相對減少;女生血壓指標10歲時增長迅速;肺活量均值男女生都有遞增但差異不大,男生稍大于女生。
3、四年級學生身體素質指標均有提高,50米、立定跳遠和50米乘8往返跑男生優于女生,差異不明顯;立位體前屈女生優于男生且差異明顯;速度、腰腹力量、柔韌、速度耐力素質指標為四年級學生的敏感期,既關鍵發展時期。靈敏素質發展也極為敏感,學習和掌握技術動作較快。
4、四年級學生骨骼成分中膠質較多,鈣質較少,可塑性比較大,富彈性,堅固性較差,不容易骨折,且容易彎曲變形、脫臼和損傷,因此,要特別注意身體姿勢的培養和練習前的準備活動。
5、四年級學生肌肉中含水率較高,肌肉細長而且柔嫩,大肌肉群發育比小肌肉的發育要早因此,要多安排跑、跳、投等基本活動能力的練習,在注意發展大肌肉群的同時,也要注意小肌肉群的發展。
6、四年級學生的心臟容積和血管容積之比小于高年級,因此,不易進行過分劇烈或耐久性過大的練習活動。
7、四年級學生的第二信號系統活動逐漸占有主要地位,為抽象邏輯思維能力的發展提供了可能性,因此,要有意識地將體育教學的五大領域目標有機的結合起來進行教學。
(二)生心理發展的特點:
1、四年級學生感知覺的無意性和情緒性比較明顯。身體練習時容易被新穎的內容所吸引,經常忘記練習的主要目的。興趣十分廣泛,幾乎那項體育活動都喜歡,感知動作的要領比較籠統,容易把相近的動作混淆起來,時間和空間感較差。
2、四年級學生注意力不夠穩定,不易持久,有意注意雖有發展,但還很不完善。集中注意力的能力較好,交換練習的時間應控制在20分鐘內。
3、四年級學生無意記憶還占相當優勢,因此,講解不宜過長,敘述動作要領和練習方法要提綱挈領。
4、四年級學生的情感容易外露,愛爭論問題,容易激動,動不動就提出批評意見,但仍愿意依靠老師,希望老師來做主。
5、男女生之間開始出現界限,男女生之間容易保持一定的距離,站隊時的間距都比低年級大了,不愿意站的很近。
6、自我評價意識開始形成,擔心自己體育成績不佳、擔心自己在練習中影響集體。開始能分辨同學中體育能力的高低及學習態度的好壞。愿意聽表揚,要求老師采取公平態度,老師批評不當,就不樂意,特別是女生.
二、教學目的
在《大綱》中,明確地規定了小學體育的目的:“通過體育教學,向學生進行體育衛生保健教育,增進學生健康,增進體質,促進德、智、體全面發展,為提高全民族的的素質奠定基礎。”
〈1〉使學生初步認識自己的身體和掌握鍛煉身體的簡單知識及方法,學會一些體育、衛生保健的安全常識,培養認真鍛煉身體的態度。
〈2〉初步學習田徑、體操、小球類、民族傳統體育、韻律活動和舞蹈等項目的基本技術,掌握簡單的運動技能,進一步發展身體素質,提高身體基本活動能力。
〈3〉培養學習各項基本技術的興趣和積極性,以及勇敢,頑強,勝不驕、敗不餒,自覺遵守規則,團結協作等優良品質。
體育課教學常規
體育課教學應叢增強體質出發,加強課堂的“三基”教學經常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有意識地培養學生各種優良品質,充分發揮教師和學生兩個方面的積極性,不斷提高教學質量。
(一)、教師方面:
1、認真備課,精心寫好教案,不備課,無教案不準上課。
2、認真學習和貫徹教學大綱,鉆研教材,明確教材目的與任務,掌握教材重點、難點明確本課的教學任務、幾為完成任務而采取的教學原則、教學方法,組織措施等。
3、根據教學任務,提前準備和布置好場地、器材、及教學用具、教師不準曠課、丟課的因故不能上課,必須經學校領導同意,并做好妥善安排。
4、在教學中,加強與重視“三基教學”同時要注意對學生能力的培養,努力完成體育三個方面的任務。
5、教學原則、教學方法的運用,要從增強學生體質出發,根據青少年的心理生理特點及學生的實際情況,科學地安排好、密度和運動量。
6、教師要注意儀表整潔,舉止大方,教態嚴肅、自然、注意精神文明的建設,并在課前三分鐘前換好服裝。在上課現場等候上課。
7、認真做好學生的學期、學年體育成績的考核和評定,重視資料的積累和保管,并且定期進行科學的分析和歸納,指導和改進教學工作,不斷提高教學質量。
8、教學中要充分發揮體育委員,小組長及積極分子的作用并且經常做好對他們的培養和訓練工作,使他們真正起到教師助手作用。
9、教學中要有嚴密的組織紀律,嚴格的安全保護措施與要求,嚴防傷害事故的發生一旦發生傷害事故要及時向領導匯報并作好妥善處理。
(二)、學生方面:
1、學習目的明確,積極自覺的上好體育課。注意聽講,積極學習掌握必要的體育基本知識技能與科學鍛煉身體的方法,逐步養成自覺鍛煉的習慣。
2、上體育課,著裝要輕便,整齊,做到穿輕便運動鞋上課,不帶鋼筆,小刀等提前按教師要求,在指定地點等候上課。站隊時要做到快、靜、齊。
3、不得無故缺課,不遲到、不早退,服從領導,聽從指揮,遵守課堂各項規定。
4、在課堂上嚴格執行教師的各項要求,不經允許不得隨意移動器材教具要嚴格執行教師規定的各項保護措施。
5、要愛護體育器材,不得有意損害各種體育設備和用品,課后要按教師的要求如數送還各種器材。
6、目的明確,積極自覺的上好體育課。注意聽講,積極學習掌握必要的體育基本知識技能與科學鍛煉身體的方法,逐步養成自覺鍛煉的習慣。
三、教學進度
周次計劃進度
一引導課,體育常識,游戲是兒童的良師益友。
二1、隊列隊形;2、游戲:穿過小樹林;
三1、基本體操;2、游戲:守衛紅旗;
四1、基本體操;2、游戲:報數比賽
五1、基本體操;2、游戲:春種秋收;
六游戲課:1、穿城門;2、夾球接力;
七1、技巧:前滾翻起立接球;2、游戲:綁腿接力;
八1、技巧:不同開始姿勢的前滾翻:2、復習前滾翻
九游戲課:1、端水平衡:2、障礙賽跑
十1、技巧:復習前后滾動;2、游戲:繞木棒接力
十一1、韻律活動;2、走:各種姿勢的走
1、用各種正確姿勢的走;2、游戲:迎面接力
十二1、隊列:報數;2、復習各種姿勢的走
1、韻律活動;2、隊列:報數
十三1、技巧:前滾翻;2、游戲:跳墊子游戲
十四1、勞動模仿操;2、游戲:迎面接力
十五1、隊列:齊步走—立定;2、復習勞動模仿操
游戲課:1、蹦蹦跳跳;2、獵人獵槍老虎
十六1、隊列:走圓形;2、十字接力
1、技巧:立臥撐;2、游戲:換物接力
十七1、隊列;行進間走;2、復習韻律操;
1、韻律操;2、游戲:單腳跳接力;
十八1、游戲課:1、踏石過河;2、攻關;
1、技巧;仰臥起坐;2、游戲;快跳快跳;
篇4
本班共有學生51名,女22名,來自周邊十幾個村莊,學生精神面貌良好,學生的學習衛生等各方面都很好,在學校中各項活動中都能取地良好的成績,總之本班在各方面都能均衡的發展。有較大的潛力,然而對事物都是一分為二的,學生多班額大,總有幾個頑皮的學生,在其中組織紀律方面,尚待提高,個人衛生和集體衛生也是也是一個難題,學生自制力差,認真完成作業情況也不樂觀,面對多方面的問題,特制定本計劃:
二、學期目標:
由本班概況,從而可知學生狀況,參差不齊,針對本班的不足與長處,制度預期的目標:
1、學生思想品質方面,思想進步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質和良好的情操。
2、學生文化素質方面,在思想基礎上加強學生的智力開發,挖掘學生智能潛力,面向全體因材施教使每個學生都達到最佳發展狀態。
3、體育方面,由教師具體指導,定期了解學生體育發展的情況,使之認真鍛煉身體掌握一定的體育知識,或者為德`智`體全面發展的好學生。
4、勞動教育,具有一定的勞動知識掌握一些勞動技術,培養學生的思想觀,人生觀。
三、工作的重點`難點:
結合本班實際,我認為思想教育是達到預期目標的重大通道的是工作之重,只有學生從思想上有正確的態度去學習去認識,才能保證全面的工作的有序進行。
四、工作計劃:
為實際的預期目標,保證全班工作的順利進行作為班主任將努力做好如下工作:
1、加強學生的思想教育工作:
對學生的思想教育,是學校教育的重要一環,是搞好各項工作的重要前提條件,針對學生特點,采取相應的教育措施,加之靈活多樣的教育活動方法,抓根治本的對癥下藥,與學生家長密切配合,運用說服,榜樣淘治等方法,搞好班級工作。
2、努力提高教育教學質量:
篇5
學生思維活潑,想象豐富,接受能力強,具有一定的美術知識和技能,動手能力較強,上課氣氛活潑,接受能力特強。同學們普遍提高了對美的感受能力,形成了健康的審美情趣,大部分學生對美術學習有著濃厚的興趣。
存在問題
1.由于人數較多,上課部分學生紀律不夠嚴謹,注意力容易分散,沒有做到靜、齊、快。
2.部分學生作業習慣較差,男生比較突出,繪畫水平差距太大。
3.課前教學中雙邊教學開展一般,部分學生上美術課沒有激情。
二、教材分析
【造型·表現】 初步認識形、色與肌理等美術語言,四年級美術學習使用各種工具,體驗不同媒材的效果,通過看看、畫畫、做做等方法表現所見所聞、所感所想的事物,四年級美術激發豐富的想像力與創造愿望。
【設計·應用】 學習對比與和諧、對稱與均衡等組合原理,四年級美術了解一些簡易的創意和手工制作的方法,進行簡單的設計和裝飾,感受設計制作與其他美術活動的區別。
【欣賞
評述】 觀賞自然和各種美術作品的形、色與質感,四年級美術能用口頭或書面語言對欣賞對象進行描述,說出其特色,表達自己的感受。
【綜合·探索】 采用造型游戲的方式,結合語文、音樂等課程內容,進行美術創作、表演和展示,并發表自己的創作意圖。
三、學期目標
1、學習色彩的冷暖,色調等基礎知識,透視、構圖知識,并能在寫生或創作中運用這些知識。
2、學習剪紙技巧及利用日常生活用品、工具、材料進行工藝制作。
3、通過繪畫、工藝、欣賞、進一步增強學生美術知識提高美術修養。
4、在風景、靜物寫生或創作中,能獨立、全面地應用色彩知識,構圖知識、透視規律,從而使作品更生動、更有感染力。
5、學習剪紙技巧,培養學生大膽、細心、心靈手巧的動手能力。
6、通過橡皮泥的立體創作或利用日常所見的物品進行工藝制作,培養其空間想象力、創造力。
四、教學措施
1、多對學生進行優秀美術作品欣賞,增強欣賞能力,開闊其視野的提高美術能力。
篇6
一、學情分析:
本校小學五年級共四個班,本人擔任五1、2、3班教學任務,五年級學生組織紀律性較強,學生的協調性、柔韌性、靈敏性有了一定的基礎,基本學會與同伴合作學習,能正確評價自己及他人的學習態度與學習能力;在主動參與體育游戲與活動。五1、3班學生運動能力較平均,五2班學生相對其他2個班級體育素質比較好,但存在著男、女的差異比較大,所以,本學期將因材施教,提高興趣,發現體育人才,重點抓廣播操質量和課堂紀律,強化課堂常規訓練,為今后的學習打下基礎。
二、教材分析:
小學五年級體育教材以實踐教材為主。根據學生的能力以及學校的條件,體育教材主要選擇田徑(跑、跳、投)、基本體操、小球類、技巧、游戲、地域性體育項目等基礎項目,以便使學生跑、跳、投等的基本技術得到提高;并挖掘生活中的實用技能。并通過體育鍛煉,培養集體主義精神,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增強自信心,為終身體育打下堅實的基礎。
三、教學總目標:
1.引導學生初步養成主動、積極參與體育活動的意識,表現出樂于學習和對體育活動的濃厚的興趣,體驗到體育活動帶來的快樂。
2.引導學生通過學習各項體育活動內容,獲得一些運動和健康的基礎知識;初步學習和體驗運動的技術與技能,學習科學鍛煉身體和自我鍛煉、自我表現、自我保護、自我評價的方法,培養參與體育活動的良好習慣,以及安全地進行體育活動的意識。
3.引導學生通過體育教學活動,和多種形式的游戲發展身體靈敏、協調、平衡、速度、耐力和力量等體能,促進身體全面發展,增強關注自己身體和健康的意識。
4.引導學生學與練的過程中,體驗參加不同項目運動時的緊張與愉快、興奮與疲勞、成功與挫折等心理感受,學會通過體育活動調控自己的情緒,并在一定的困難的條件下進行體育活動,養成克服困難等意志品質。
5.引導學生形成活潑開朗、積極向上、團結合作、競爭進取等的精神,以及勇敢、頑強、尊重他人、遵守規則的意志品質。
四、教學要求:
每堂課教學,都應把學生的運動實踐活動作為實現綜合目標的載體,教學中要關注四個學習領域目標的達成。
教材的設計要把重點放在培養學生參與活動和主動、積極的學習態度上。教師在選擇教材時,要在“趣”上做文章,發展學生體育基本活動能力。
篇7
一、 教室清潔計劃和分工情況
1、教室:本班教室位于二樓門廳內側,清潔范圍包括教室外的過道和樓梯。
2、 清潔目標要求:做到“五無”,同時隨時對地板和墻壁進行清潔,教室內無異味。
3、 清潔計劃和分工:本班共有43名同學,4—5人一組共10組清潔值日小組,每天輪流打掃教室(包括過道和樓梯),時間為每天的早晚放學后。同時,每周五下午第三節課全班共同對教室、過道、樓梯進行徹底的清潔,對不愛護公物和衛生的同學進行批評和令其值日。
二、 清潔區維護計劃
1、 清潔區范圍:本班清潔區為食堂和教師宿舍面前的水溝和路道,同時負責辦公樓右側的校長室、教導室、會議室的維護。
2、 分工情況:清潔區掃除時間為每天早上的早讀后,由男女生輪流打掃。平時有垃圾隨時撿。
篇8
一、
指導思想
結合此次線上空中課堂、
科任教師直播教學內容以及本班學生掌握情況,
致力于構建開放而有活力的《數學》
教學體系,
促進學生學習方式的改變,
全面提高每一個學生的數學素養,
為孩子的終身學習、
生活和工作奠定堅實的基礎。
二、
班級學生情況分析
X
年級
X
個班共有學生
X
名,
其中男生
X
名,
女生
X
名。經過本學期為期幾周的線上“空中課堂”
和科任教師線上教學,
根據學生平時參與線上教學和完成課后作業等情況來看,
有的同學對線上學習的興趣較濃,
基礎知識和能力掌握較好,
能主動學習,
但有個別學生自制力較差,
無論是聽課還是作業都不夠認真,
甚至出現應付的情況,
由于線上教學老師不在身邊,
家長也有自己的工作要做,
個別情況下不能及時陪同孩子觀看空中課堂,
這就導致拉大了
學生之間掌握知識情況的差異。
三、
教學分析
本冊教材包括:
小數的意義和性質,
小數的加法和減法,四則運算,
運算定律與簡便計算,
三角形,
位置與方向,
折線統計圖,
數學廣角和數學綜合運用活動等。
其中小數的意義與性質、
小數的加法和減法,
運算定律與簡便計算以及三角形是本冊教材的重點教學內容。
四、
教材編寫特點
1、
改進四則運算的編排,
降低學習的難度,
促進學生的思維水平的提高。
2、
認識小數的教學安排,
注重學生對小數意義的理解,發展學生的數感。
3、
提供豐富的空間與圖形的教學內容,
注重實踐與探索,
促進學生空間觀念的發展。
4、
加強統計知識的教學,
使學生的統計知識和統計觀念得到進一步提升。
5、
有步驟地滲透數學思想方法,
培養學生數學思維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6、
情感、
態度、
價值觀的培養滲透于數學教學中,
用數學的魅力和學習的收獲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與內在動機。
五、
教學目標
1、
理解小數的意義和性質,
體會小數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
進一步發展數感,
掌握小數點位置移動引起小數大小變化的規律,
掌握小數的加法和減法。
2、
掌握四則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
會進行簡單的整數四則混合運算;
探索和理解加法和乘法的運算定律,
會應用它們進行一些簡便運算,
進一步提高計算能力。
3、
認識三角形的特性,
會根據三角形的邊、
角特點給三角形分類,
知道三角形任意兩邊之和大于第三邊和三角形的內角和是
180°。
4、
初步掌握確定物置的方法,
能根據方向和距離確定物體的位置,
能描述簡單的路線圖。
5、
認識折線統計圖,
了
解折線統計圖的特點,
初步學會根據統計圖和數據進行數據變化趨勢的分析,
進一步體會統計在現實生活中的作用。
6、
經歷從實際生活中發現問題、
提出問題、
解決問題的過程,
體會數學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初步形成綜合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
7、
了
解解決植樹問題的思想方法,
培養從生活中發現數學問題的意識,
初步培養探索解決問題有效方法的能力,初步形成觀察、
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8、
體會學習數學的樂趣,
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
建立學好數學的信心。
六、
教學重難點
1、
小數的意義和性質,
體會小數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進一步發展數感,
掌握小數點位置移動引起小數大小變化的規律,
掌握小數的加法和減法。
2、
掌握四則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
會進行簡單的整數四則混合運算,
探索和理解加法和乘法的運算定律,
會應用它們進行一些簡便運算,
進一步提高計算能力。
3、
認識三角形的特性,
會根據三角形的邊角特點給三角形分類,
知道三角形任意兩邊之和大于第三邊以及三角形的內角和是
180
度。
4、
初步掌握確定物置的方法,
能根據方向和距離確定物體的位置能描述簡單的路線圖。
5、
認識折線統計圖,
了
解折線統計圖的特點,
初步學會根據統計圖和數據,
進行數據變化趨勢分析,
進一步體會統計在現實生活中的作用。
6、
經歷從實際生活中發現問題、
提出問題、
解決問題的過程,
體會數學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初步形成綜合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
7、
了
解解決植樹問題的思想方法,
培養從生活中發現數學問題的意識,
初步培養探索解決問題有效方法的能力,初步形成觀察、
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8、
體會學習數學的樂趣,
學習數學的興趣,
建立學好數學的信心。
9、
養成認真作業、
書寫整潔的良好習慣。
10、
在綜合應用中,
能運用學過的知識解決實際問題。
11、
在實踐活動中。
初步了
解分析研究問題的步驟和方法。
七、
開學安排
(七)
對“空中課堂”
講過的知識運用課堂時間進行回顧復習,
不放過任何一個知識點,
使學生對已經掌握的知識進行復習鞏固,
還未掌握的知識達到掌握的狀態,
縮小學生之間的差距,
為后續教學工作的展開打好基礎。
(八)
根據學生學習情況,
利用一定的時間和精力,
以測試的方式了解學生在線上教學階段對每一課每一個知識點的掌握情況。
(九)
學習新知識的同時,
堅持不懈地抓好學生良好學習習慣的培養。
尤其是培養學生養成樂于傾聽、
勇于發言的習慣。
(十)
多借助互聯網+教育,
創設生動活動的學習情境,使學生在線上學習時產生的消極態度和不好的習慣轉變過來,
愛學習,
樂學習。
(十一)
建立學習小組,
開展小組合作學習。
讓孩子們在實踐中體驗,
在交流中感悟,
享受健康的學習生活。
(十二)
對學生多一些寬容,
以欣賞的眼光看待他們,
對學困生多鼓勵,
提高他們的學習興趣,
消除學生在“空中課堂”
篇9
關鍵詞:低年級;看圖說話;教學效果
看圖說話是小學低年級作文教學中的重要訓練模式,《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明確指出,要指導低年級學生學會按照一定順序觀察圖畫和簡單事物,在看圖中說出連貫的話。在低年級的語文教學中,有很多圖畫內容,教師如何有效指導學生看圖說話呢?
一、精心創設情境,激發學生看圖說話的熱情
良好的情境可以激發學生的看圖說話興趣,促進學生在輕松的環境中學習。在低年級學生的看圖說話教學中,教師要精心設置教學情境,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促進學生的學習動機被激發起來,在身臨其境中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例如,在《小熊真可愛》看圖說話教學中,教師在出示圖畫之后,可以配上優美的音樂,引導學生進入生動的情境,還可以讓學生進行角色扮演,促進學生說話的熱情上漲,學生由“要我說”轉變成“我要說”,說話的質量在寬闊的想象空間中也提高了。
二、指導學生按順序看圖說話,提高說話的有效性
在小學看圖說話中,學生除了擁有說話的積極性,還需要教師加以看圖說話方法的指導,讓學生按照一定的順序學會看圖,只有學會了按照順序看圖和有重點地說話,才能說得準確、形象和生動。首先,教師要指導學生有順序地看,引導學生從整體畫面上感知,對圖畫的內容進行一定順序的觀察,按照從上到下、從遠到近、從大到小、從人到物、從整體到局部等順序進行觀察,讓學生掌握觀察的技巧。其次,教師要指導學生有重點地說話,不能眉毛胡子一手抓地說話,看到什么就說什么,想到什么就說什么,引導學生在說之前想一想,有重點地說。當然,教師要引導學生不拘泥于形式,大膽說出自己的想法,說出不一樣的想法。例如,在教學《愛吃的水果》看圖說話時,除了結合圖畫之外,教師可以讓學生帶來自己愛吃的水果,在觀察、比較和試吃中認識水果,并引導學生按照一定的邏輯順序說話,提高學生的語言交流能力。
此外,在小學低年級看圖說話教學中,教師還可以充分發揮學生的想象力,在圖畫中留有一定空白,讓學生在觀察后大膽想象,說出空白處的東西,并引導全體學生參與到說話評價中去,及時糾正學生在說話中的錯誤,從而有效提高看圖說話的有效性。
參考文獻:
篇10
[關鍵詞] 小學;寫話教學;思考;實踐
[中圖分類號] G623.24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2095-3712(2014)08-0033-02
[作者簡介]萬明哲(1975―),男,江蘇南京人,本科,江蘇省南京市百家湖小學分校將軍山小學教師,小學高級。
作為一線小學教師,我們往往發現,學生純自然狀態下的說更接近學生真實情感和事物本質,課堂上學生說的不如自然狀態說的,書面的表達更是如此,學生寫出的大都是空話、大話、套話。小學低年級是學生作文的啟蒙階段,這個年齡的學生更需要進行相應的指導,為此,筆者做了一些思考與嘗試。
一、把握特點,注重有序推進
課標關于“寫作”,一二年級定位為“寫話”,三年級開始是“習作”,目的是降低寫作的難度。筆者鼓勵學生們從一句話寫起,逐步過渡到二年級進行“連句成段”的句群訓練。
小學生寫作訓練起始于一年級說話訓練。一年級上學期漢語拼音教學結束后,在原來大量聽說基礎上,教師鼓勵學生用漢語拼音寫話,引導學生用學過的詞寫完整通順的句子。開始時,教師的要求不能過高,關鍵是讓學生動起來,遵循“起點低、坡度小、寫生活”的原則,等到學生能寫一句完整的話后,進而提出進一步要求。
一年級下學期教師可以進行針對訓練,引導學生圍繞句子四個要素(時間、地點、人物、事件)進行寫話。一開始,教師可以用課文中的句子做例句,使學生產生感性認識。如:“一天晚上,幾個小朋友在院子里玩?!保ā对铝梁驮撇省罚⒕渥幼魅缦略忈專菏裁磿r間?什么人?在什么地方做了什么?一天晚上(時間),幾個小朋友(人物)在院子里(地點)玩(事件)。筆者引導他們按照這樣的形式寫句子。學生會寫后,又可進一步引導他們認識諸如“我吃過午飯后立即到小區健身廣場去玩”(人、時、地、事),“星期天,白龍廣場上有很多人在放風箏”(時、地、人、事)的句式,并且讓他們練寫。練寫時,其內容依然是學生豐富多彩的生活,反復練習,可為以后的習作訓練打下良好的基礎。
在有意識訓練學生說話、寫話中,教師要遵循由扶到放的原則。開始時,引導學生觀察圖畫內容后,教師一句話一句話地帶學生在方格內寫,包括句子開頭空兩格、句子的停頓、常用標點符號的使用和占格等;后來,教師將不會寫的字詞寫在黑板上,學生自己根據詞語組織句子。逐漸地,再進行“連句”訓練,學習按一定順序觀察圖畫和簡單事物,寫幾句意思連貫的話。到了二年級之后,學生基本能寫一段完整的話,各種標點符號也能準確地使用。
二、找準基點,加強訓練指導
葉圣陶先生曾明確提出:“作文與說話本是同一目的,只是所用的工具不同而已,所以在說話的經驗里可以得到作文的啟示?!逼鋵?,說只能為寫服務,說可以幫助學生選擇材料、組織材料,幫助學生開闊視野、打開思路,幫助學生評價修改等。
低年級教材單元練習中安排了“口語交際”,一般要求照樣子說一說,或看圖說一說等。教師可以安排這樣的訓練:觀察一種生活中常見的動物,說說它的樣子,再用幾句話寫下來。在學生起筆之前,教師重點引導學生討論準備寫哪種小動物,從哪幾個方面寫它的樣子?;ハ嘌a充和擴展,按照一定的順序“完整”地說出這個動物的樣子,然后再讓學生照著寫,打開學生寫話的思路,使學生有話可寫。寫完后,教師引導學生交流討論,評價寫話的質量,為學生修改指明方向。教師還可以從文章的內容出發,設計與之相關“寫”的訓練,使閱讀、寫作、思維訓練三者融為一體。通過以讀帶寫、以寫促讀的讀寫訓練,學生的思維得到發展,能力得到提升。
實踐表明,閱讀教學過程中,教師根據教學內容設計一些明確、簡短的寫話訓練,利用十至十五分鐘的時間當場完成,可以有效地將讀與寫結合起來,從而促進學生閱讀和習作能力的提高。如教學《臺灣的蝴蝶谷》一課時,筆者結合第二自然段“飛過、穿過、越過”等動詞學習,及時創設情境:教師走到一位學生身邊,彎下腰,撫摸著他的頭,對他悄悄說了一句話。引導學生觀察教師的動作,初步嘗試運用表示連貫動作的詞進行寫話訓練。這樣,既能結合閱讀教學,有效拓展動詞的運用,對學生表達有具體指向性,更能訓練學生留心觀察周圍事物,寫出真實的感受。
蘇教版教材的插圖精美,不僅符合小學生的年齡和認知特點,也有利于提高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有助于培養他們的觀察、想象和語言表達等能力。因此,作為教材第二語言的插圖,也是不可忽視的教學資源,值得我們去好好利用。比如,蘇教版第三冊識字8后,筆者引導學生觀察:“圖上有()的池塘,()的荷花,小金魚在干什么?荷花為什么笑了?”最后請同學把這幅美景寫下來。強烈色彩圖案的刺激和生動有趣的富于想象力的畫面,使學生在享受美的同時,也忍不住把這美表達出來。
當然,對于看圖寫話,看圖是基礎,但是低年級學生還缺乏觀察能力,特別是剛入學的學生,觀察事物無目的、無順序。這就要求教師要在指導看圖上下功夫,讓學生掌握看圖的方法,通過仔細看圖,判斷事物發生的時間、地點,了解畫面所反映的主要內容,培養學生有步驟地、有順序地觀察圖畫的能力。
三、注重積累,豐富寫話素材
“無米下鍋”一直是學生寫作的通病。因此,教師要引導學生從生活中找語言,讓學生明白,寫作源于生活,生活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作文素材的源泉。
筆者曾經與家長一起組織學生爬翠屏山,到將軍山進行燒烤等活動,讓學生在集體的生活中體驗生活。暑假期間,學生用相片輔以文字描述形式,記錄“我的暑期生活”。這些都引導學生豐富并靜心感受自己的暑假生活。
除了感悟生活,教師還要引導學生大量閱讀。課標第一學段明確提出“背誦優秀詩文50篇(段)。課外閱讀總量不少于5萬字”。課外讀寫訓練的有機結合,可以擴大學生的知識面,讓學生捕捉到更多的信息,也可以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能使學生更加熱愛生活。筆者以興趣激發為立足點,逐步、穩妥推進低年級的閱讀。比如,筆者在班級板報中開辟了“每周一詩”欄目,在“拓展閱讀訓練”中增設了《弟子規》等經典誦讀板塊,利用課前兩分鐘以及吃飯排路隊等時間,進行集體誦讀。再比如,在一年級第一學期學完拼音后,筆者推薦《小豬唏哩呼嚕》(拼音版)進行全班集體閱讀,注重閱讀興趣培養,輔以方法指導,開始約一半學生20分鐘只能讀2頁,慢慢地能讀到15頁甚至更多。后來,筆者又推薦了《大個子老鼠小個子貓》系列、楊紅櫻《親愛的笨笨豬》系列等讀物。不少學生自己讀完后,又選擇了其他感興趣的讀物?!白x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睂⑺x的書與生活中獲取的素材結合起來,學生語言表達能力提高了,就不會怕寫話了。
擺正“寫話”在低年級語文教學中的位置,做到“低起點,穩起步”,把握好層次性并逐步遞進,扎扎實實走好每一步,為中高年級習作打下基礎,我們相信學生今后的寫作是件快樂的事情。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