攝影測量學范文

時間:2023-03-19 05:15:20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攝影測量學,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關鍵詞:攝影測量學;教學改革;教學內容;教學模式;考核方式

“攝影測量學”是一門對非接觸傳感器系統獲得的影像及數字表達進行記錄、量測和解譯,從而獲得自然物體和環境的可靠信息的工藝、科學和技術[1-2],其課程理論抽象,涉及大量公式推導,對空間變換思維有很高要求。應用型本科院校一般只開設攝影測量學一門課程,與此相關課程開設較少,且起步晚、師資力量與配套硬軟件欠缺,導致學生難以實現對攝影測量理論的整體把握和全流程專業技能的培養。因此,本文結合省內應用型本科院校攝影測量學課程教學的實際情況,以滁州學院為例,探討攝影測量學課程教學改革新途徑。

1攝影測量學教學現狀及存在問題

1.1內容豐富且理論抽象,學時數有限

“攝影測量學”是一門內容涵蓋廣泛的學科,通常包括攝影測量基礎知識、雙像立體測圖基礎與立體測圖、攝影測量解析基礎、解析空中三角測量、數字地面模型及應用、全數字攝影測量基礎、像片糾正與正射影像圖等[3-5]?!皵z影測量學”不但教學內容多且極為抽象[6-7],攝影測量的實質是通過二維的像點坐標計算地面點的三維坐標,這個過程涉及不同坐標系的轉換,需進行大量公式推導,要求學生要有較深的數學功底與較高的空間變換思維能力。目前,課堂教學一般是多媒體教學與板書相結合,尤其針對課程中三大定向等一系列的空間變化過程,更是顯得捉襟見肘,導致學生難以理解、想象。但在課程教學中,為了與其他專業課程相協調,本課程僅安排48學時(理論32學時,實驗16學時),課程結束,學生普遍反映難以掌握相關的理論知識、實驗內容也不熟練。

1.2實驗內容單一,與生產實踐脫節

應用型本科院校除了講授“攝影測量學”理論知識外,一般都會安排實驗教學,通常包括三大定向實驗、立體匹配編輯實驗、4D產品生成實驗等,主要使用的數字攝影測量軟件是武漢大學遙感學院與武漢適普公司共同研發的VirtuoZoNT的教育版,教育版較生產版最大的差距就在于只能使用系統自帶數據,不能處理外業實際航拍數據,相機參數控制點文件現成,操作內容單一,導致學生缺乏處理意外情況與實際解決各種特殊問題的能力,跟不上測繪行業的快速發展和用人單位的需求。

1.3考核形式陳舊,考核結果欠真實

目前,大多數“攝影測量學”的考核成績是由60%的期末成績、20%的實驗成績和20%的平時成績加權而成。期末成績是依據試卷卷面成績而定,大部分學生忙于應付、考前突擊,也能考出高分,而對實際的原理卻掌握不牢;實驗成績則是以實驗報告為主,無法體現學生實踐動手能力的差異;平時成績是根據學生的到課率、課堂提問、課后作業等組成,由于課程本身教學內容繁多,教學時間少,考勤與課堂提問次數較少,課后作業也存在抄襲現象,導致平時成績也是流于形式,甚至只反映老師對學生的個人印象[8],無法反映學生的真實表現。這種重結果輕過程的陳舊考核形式,導致學生平時學習動力不足[9],難以反映學生在整個教學過程中的綜合表現及學生的真實能力。

2教學改革的探討與實施

針對課程教學中存在的不足,筆者結合近年的教學經驗,探索從優化教學內容、豐富教學手段、創新教學模式以及改進考核方式等方面逐步實現攝影測量學課程的教學改革。

2.1優化教學內容,增加課時數

根據突出重點、合理有序的原則,篩選教材內容串成有機的整體,強調各章節的自然銜接,明確主線,優化教學內容,因而本文依據應用型高校培養要求,構建以實際生產流程為主線的課程框架(見圖1)。在實際教學中,以整體知識體系為依據,側重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的講解,簡化繁瑣公式的推導,讓學生系統掌握本門課程的內容。同時由于課程內容豐富,為讓學生更好地掌握“攝影測量學”的基礎理論知識與相關軟件操作,我校在人才培養計劃修訂中,將測繪14、15級的總學時數增加到64學時(其中理論48學時、實驗16學時),同時新增1周的課程實習(3天的野外實習,3天VirtuoZoNT生產版室內實習),通過合理分配學生組數、野外與室內相交替的實習方式,成功解決生產版儀器短缺的問題,又能讓學生通過實際航拍數據處理提高應急突變的能力。

2.2豐富教學手段,抽象內容直觀化

隨著計算機網絡的廣泛普及,大部分高校是采用多媒體為主、板書為輔的教學模式,伴隨“互聯網+”、慕課風暴來襲,采取課堂教育與網絡教育相結合的混合教學是高校教學的大勢所趨。我校聯合泛雅網絡平臺構建了網絡教學平臺,提供給學生利用網絡資源自主學習的條件。目前“攝影測量學”課程的教學大綱、課件、教案、課后習題等資料均已上傳至網絡平臺。除此常規教學材料,平臺中還設置了國內其他高校相關優質課程資源、師生互動討論區等,既鼓勵學生拓展視野,又可與教師及時交流,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在網絡平臺上,用形象的聲像媒體表達課程中抽象內容,例如坐標系旋轉變換分解的動態過程,讓抽象內容直觀化,提高教學效果。

2.3引入“對分課堂”,創新理論教學模式

“對分課堂”是復旦大學心理系張學新教授提出的課堂改革新模式,該模式將課堂時間對分為兩部分:一部分是教師講授;另一部分是學生以隔堂討論的形式進行交互式學習,即教師講授內容與學生討論內容在時間上錯開一周左右[10-11]?!皵z影測量學”內容抽象化、復雜化,學生在有限的教學時間內無法“內化”課堂內容;另外由于缺乏教師監管和指導,在課后的網絡資源自主學習中,學生的個性化學習無法實現,收獲甚微。本研究通過引入“對分課堂”,建立一個以“教師當堂講授和學生隔堂討論”為主,以“網絡資源自主學習和考核評價”為輔的教學模式,結構如圖3所示,改變傳統“填鴨式”教學,旨在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發揮學生學習的自主性,有效避免學生面對全新知識內容的焦慮,幫助學生樹立學習抽象復雜內容的信心并提升學習效果。

2.4采用多元考核方式,避免期末

“一張卷”考核是一種評價教學質量優劣的重要手段[12],應用型本科院校的“攝影測量學”的教學質量考核要體現在教學過程中,并非體現在最后的考試成績上,尤其是引入“對分課程”教學,課程學習過程管理與評價就尤為重要。新型教學模式的評價不僅要考量學生對課程知識的掌握程度,還要對學生在隔堂討論中的問題進行反饋并給予針對性的解釋,從而達到以監督促提高的效果。因此需采用多元考核方式,降低期末“一張卷”的比重,引導學生注重平時的表現。期末成績、實驗成績、平時成績的權重分別調整為40%、30%和30%,期末成績仍然為閉卷考試成績;實驗成績細化為20%的實驗課考勤、40%的實驗報告成績和40%的實驗綜合考核成績;平時成績的考核較以往授課模式不同,上課考勤僅占平時成績的10%,其他考核元素包括作業提交、小組匯報、討論(包括隔堂討論與網絡資源討論區的討論)參與度等,其中作業提交占平時成績的20%、小組匯報占30%、討論參與度占40%。這種多元考核方式減少期末成績的占比、加大過程化考核比重,對學生進行全過程的考核,更加重視對學生的學習過程、學習態度、學習方法與動手能力的考評,提高學生對所學知識的運用能力,以提高“攝影測量學”課程的教學質量。

篇2

根據國家教育部的文件精神,本世紀在全國各所高校極力推行雙語教學.雙語教學首先在全國的重點大學推行,取得了極為顯著的成果.接著,各普通高校結合本校的實際情況,在師資隊伍允許的前提下逐步推行雙語教學.雙語教學的英文是Bilingual Teaching,是指在教學過程中,使用除母語之外的任何一門語言作為課程講解的基本語言.在我國,雙語教學是指用一門除漢語以外的語言作為課堂教學用語所進行的除外語專業教學的課堂教學.隨著我國加入WTO,與世界各國的加強了聯系,商務談判,勞務輸出,國外進修,國際交流等,英語得到了更廣泛的應用.因此全國各高校的雙語教學采用的課堂教學語言主要是英語.一般來說,雙語教學的目的體現在以下兩個方面:一是提高高校專業課學習的專業知識獲取能力,便于在以后的學習和工作中繼續深造,為專業課題研究奠定基礎;二是提高在專業環境下應用英語進行描述和交流專業課知識的能力.

2 雙語教學的意義

在當今改革開放的時期,第二語言英語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能否熟練掌握英語并精通專業知識成為衡量一個人綜合素質的極為重要的方面.因此,從提高國際競爭力的角度看,通過某種方式來提高學生的英語水平同時提高學生的專業知識學習[1].雙語教學對于高校教師和學生都有著極為重要的意義.

1)對教師而言,實行雙語教學可以使教師在具備英語基本應用能力的基礎上,設法提高自身的口語能力.不斷提高教師的綜合能力,因為現任教師的英語水平是由國家整體應試機制決定的,即英語水平只停留在讀寫應用能力上,而忽視了聽說能力.因此要推行雙語教學,對教師也是一種學習動力.另一方面,通過雙語教學,可以使用國外優秀原版英文教材,使老師可以借鑒國外同行的教學經驗和教學資料,并獲取本專業更深層次及更廣泛的專業知識,特別是計算機專業技術更新快,更需要不斷從國外教學資料中獲取新的知識,這樣可以將最新的專業知識傳授給學生.

2)從學生的角度來看,推行雙語教學可以提高本科生的專業英文水平,有利于學生專業素養的培養,也有利于學生將來的繼續深造和求職就業.就目前的實際情況而言,本科生的英語閱讀能力不高,特別是計算機專業方面的英文文獻閱讀能力有待加強.大二同時為學生開設了大學英語課,一方面通過大學英語課的學習提高學生整體閱讀能力,另一方面,通過網頁設計雙語教學提高專業英語閱讀能力,因為國際上先進的科技論文絕大多數是英文文獻,而且很多技術文檔也只有英文版本.通過本課程雙語教學方式切實提高本科生閱讀專業英文文獻的能力,為以后的繼續深造奠定堅實的基礎,同時也便于現在學習期間獲取更多更廣泛更新的技術.

3 《網頁設計》課程雙語教學的實踐探討

我校雙語教學是一個逐步推行的過程[2],要使雙語教學達到預期效果,既能夠提高學生專業水平,獲去更多更新專業知識,又可以提高英語交流能力,必須注意在雙語教學實施過程中全面推進,周密部署,總結經驗,不斷改進的路子,特別是在教材的選擇和教學方式的確定以及針對學生英語水平的實際選擇不同的教學模式.并在教學過程中根據需要和實際情況調整教學方法,使雙語教學能夠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3.1教材選擇

就計算機專業課程而言,雙語教學的主要目的是掌握計算機專業術語,獲取國外先進技術,閱讀英文文獻,因此在教材的選擇上,結合學生英語水平實際情況和教材的難易程度,選擇合適的教材.目前計算機專業英文教材的選擇主要有以下三種形式

.3.1.1采用原版英文教材

原版英文教材是直接使用國外原版教材,相對于翻譯版本教材有兩個突出優點[3].一是原版教材在內容真實度上要高于翻譯版.當前很多對國外教材的翻譯版極少有適合本科生學習的,其中的內容在很大程度上有失真感.由于翻譯者的翻譯水平及中國漢語的造句習慣造成的翻譯前后意思的極大變化.二是原版英文教材包括的內容相當全面.學生閱讀這類教材容易獲取其中的新技術,增加知識的廣泛性和專業知識的深度,這與雙語教學的初衷是一致的,即通過雙語教學提高學生的專業水平,包括專業知識的廣度和深度;但采用本類教材的主要缺點是:由于教材的內容包羅萬象,在課時固定的前提下,肯定不能完成教材的所有內容,能夠完成其中半數多一點已經達到極限.這樣就必須要求教師對其中的內容作出取舍,或者對內容作出一定程度的精簡.增加了教師備課難度.

3.1.2采用改進后的原版教材

這類教材通常是由本專業課專家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對原版英文教材進行適當的章節刪減,形成正式出版的縮編教材,供雙語教學教師使用.但這種做法在目前的普通高校可能不是很符合實際.畢竟當前階段還是處在雙語教學探索階段,縮編教材目前還很少.

3.1.3采用中文教材,輔以必要的英文參考資料

這類教材很適合我校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及網絡工程專業學生的實際需要.主要基于以下2點來考慮:一是網頁設計課程原版英文教材極少.計算機專業課原版英文教材比較多的有操作系統,計算機網絡,JAVA程序設計.由于在網頁設計教學中,所講解的知識主要是靜態網頁的設計,讓學生掌握在Dreamweaver8環境下掌握網頁設計基本操作,如三種網頁布局方式,在網頁中插入各種網頁元素等.二是由于在網頁設計課程中,HT-ML標記講解也是必不可少的內容,因為在后續課程JSP程序設計及J2EE的學習都要涉及到HTML標記,熟悉HTML標記是掌握網頁設計和JSP程序設計的的基礎.另外,HTML標記名稱及標記屬性都是英文的,基于標記名多而難記的特點,決定英文參考資料就選用HTML3.0專門講解HTML標記[4].

3.2學生實際情況

本雙語教學實踐是針對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和網絡工程專業本科層次大二學生進行的.本科生在高中階段英語成績應該都是比較理想的,因此具備一定的英語聽寫能力和英語應用能力基礎,教師在實行英語講解時,能夠聽懂30%以上.另外,與網頁設計課程同時開設的大學英語課為雙語教學的實施起到了推波助浪的作用.大學英語課為網頁設計雙語教學奠定了語感和語境基礎,所講解的英語閱讀技巧和聽說能力的提高有助于學生更好地學習專業課網頁設計的學習,而配合大學英語課能夠更好地進行專業課雙語的教學.

3.3教學方法與模式

網頁設計專業課雙語教學在教學方法上采用不同于其他計算機專業課程雙語教學方法.網頁設計是計算機專業學生必修的一門專業課,側重于計算機基本操作技能和操作能力的培養,以及學習網頁相關的標記和標簽.由于網頁內容描述標簽是基于英文單詞的標記,因此對于網頁設計課程采用雙語教學可以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另一方面,網頁設計課程的先修課程是計算機導論,主要在大二開設本課程,因此,學生的專業基礎還比較薄弱,他們既沒有學習任何一門編程語言,也具備項目規劃能力.鑒于此,考慮到學生的接受能力,我們采用了英文標簽與對應的英文詞匯結合講解,軟件工具界面英文講解的方式,使學生既能夠掌握本課程的超文本標記,也能夠獲取更多的本課程相關專業詞匯,為后續的課程奠定良好的基礎,同時為更深入地學習動態腳本語言和其他網頁設計工具提供支持.鑒于此,教學方式可采用英文教材,英文板書,中文講解.

3.3.1英文標簽的雙語教學

網頁設計課程主要在dreamweaver8界面下講解.常見的html標記有很多,通過給學生下發全英文的html資料,讓學生更好地結合英文單詞記憶常見標簽的含義及其用法.這些常用標簽的名稱和含義都與特定的英文單詞有關聯,主要有以下幾種情況.

1)標簽名稱是單詞的首字母.如<p>標記對應英文單詞paragraph,標記名稱即paragraph(段落)的首字母,顧名思義<p>標記在html標記中用來表示網頁中的一個段.

2)標簽名稱是單詞的頭n個字母,n是一個少于單詞字母個數的整數.如<img>標記對應英文單詞的image(圖形,圖像),標記名稱即image的頭三個字母,因此<img>標記表示插入到網頁中的一副圖像.

3)標簽名稱對應英文單詞中的某些不連續字母,這些字母通常是由單詞的首字母加上后面的不連續字母組成.如<hr>標記表示插入到網頁中的水平線,該標記對應英文單詞horizon(水平線),標記名稱由單詞的首字母和第三個字母組成.

4)標簽名稱是整個英文單詞.如<table>標記表示網頁中的一個表格,<form>標記表示網頁中的一個表單,<frame>標記表示框架,<layer>標記表示層,當然還有很多類似的標記,限于篇幅,這里不進行全面介紹.

3.3.2Dreamweaver界面

網頁設計課程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課程,除了認識一些基本的html標記以外,主要在于學習如何在dre-amweaver環境下布局網頁元素及設置網頁對象的屬性,在講解本課程的這部分內容時,我們采用全英文教學,重點讓學生掌握基本操作步驟,而作為老師,采用全英文教學,除了讓學生掌握操作步驟外,還可以更深入地用英文闡述,如:單擊“文件”菜單,然后單擊新建子菜單,clickthefilemenu,thenclick“new”submenu,這樣學生很容易對專業詞匯click,file,menu深刻記憶,以后在實際的交流過程中,很容易將這些專業詞匯派上用場,脫口而出;在網頁中插入圖像時,我們可以選擇三種方式,用全英文講解:whenweinsertapictureintotheweb,wecanchoosethreemethods.

3.3.3腳本語言的講解

在網頁設計課程中,使用的腳本語言有vbscript,javascript,在網頁中使用腳本語言有助于增強網頁特效,這種小程序的代碼不多,并且可以嵌入到任何一個html文件中在客戶端運行,只要在常規的html文件中增加一對<script></script>標記對,就可以在這一對標記之間書寫腳本代碼,當然,腳本代碼必須符合腳本語言的基本語法規范,如函數,變量的定義和使用等.這一部分的講解,主要讓學生掌握流程控制語句中的專業詞匯,函數的使用,一般的腳本語言關鍵字,如if……else語句(條件選擇語句),do……while語句(循環語句),switch……case語句(多情況選擇語句),break語句(中斷語句),continue語句(新一輪循環開始語句)等[5].

4 提高雙語教學有效性的措施

通過雙語教學,學生能夠在短時間內掌握網頁設計課程中的HTML標記基本含義及其應用,相對于普通的教學方式,雙語教學能夠加深學生對標記的理解.怎樣提高雙語教學的有效性是一個永久的話題,一方面取決于老師對專業知識的理解和自身英語應用能力的強弱,另一方面,學生英語基礎的差異也是制約雙語教學效率的一個主要因素,經過多年的教學經驗,總結出一下幾點,供同行參考.

1)根據學生自身的英語基礎選擇合適的雙語教學模式,確定使用全英文講解或者是部分英文講解,并在講解過程中針對某一具體章節靈活切換教學模式.

2)鑒于計算機學科是實踐性比較強的學科,對部分實驗采用全英文講解.

3)在課程考試方面,英文考題占一定比例,一般來說英文考題要求學生以全英文作答.

4)學生完成當天的作業時,應配有相當數量的全英文作業,便于學生鞏固該學科某個知識點,適當提高英語應用能力.

篇3

關鍵詞:影像學技術;肺靜脈;投射角

肺靜脈左心房區域的解剖學研究很少被關注,研究左心房、肺靜脈、左心房與肺靜脈結合部的形態、變異等方面的文獻諸多[1],但很少涉及肺靜脈長軸與人體標準、矢、冠狀面之間的夾角即肺靜脈投射角。增強磁共振血管成像(CEMRA)或CT血管成像(CECTA)均可以測量出肺靜脈投射角[2]。研究通過分析我院98例房顫患者和49例健康檢查者的臨床檢查報告,探究肺靜脈投射角大小的影響因素。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2014年2月~10月進行CECTA與CEMRA檢查的房顫患者120例,其中A組49例為持續性房顫或陣發性患者,均通過心電圖機超聲心動檢查確診,排除其他可能引起左心房形變的肺部、縱隔和胸廓病。男女比例為25:24,年齡為18~70歲,平均年齡(50.8±14.6)歲,房顫時間6個月~1年,平均(8.5±2.4)個月;B組49例健康者,男女比例為35∶14,年齡為20~73歲,平均年齡為(52.1±10.8)歲;C組為49例CECTA肺靜脈左心房圖像資料均為無器質性心臟疾病健康人,男女比例為26∶23,年齡為20~74歲,平均年齡(49.1±12.3)歲。B組與C組心電圖、超聲心動圖、普通體檢結果顯示均無心、肺、胸膜和縱隔病,縱隔位置正確,胸廓未變形。以上3組研究對象的一般資料對比均無明顯差異(P>0.05),有可比性。

1.2方法 將A組和B組98例檢查者給予4~5 ml/s高壓注射18~20 ml對比劑Gd-DTPA[3],掃面范圍須囊括整個左心房部分和所有靠近心臟50 mm的肺靜脈。獲取左心房及肺靜脈高信號圖像。用最大密度投影、多平面重建從增強MRA[4]原始數據中重建肺靜脈和左心房圖像。

C組49例進行心電門控掃描,掃描儀器為Toshiba Aquilin 64排螺旋CT機[5],電流:350~450 mA,管電壓;120~150 kv,準直:65×0.5 mm。通過雙筒高壓注射器5~6 mL/s速度肘前靜脈注射50~60 ml非離子型對比劑,以同樣速度注射30 ml生理鹽水。掃描范圍須囊括胸鎖骨上方和距心臟隔層下的16 mm處[6]。注射對比劑同時,動態連續掃描感興趣層面,指導患者吸氣再屏氣,4~7s內,采集掃面數據,并記錄心電圖。

1.3數據記錄 測量A、B組肺靜脈與冠狀面間投射角和肺靜脈與橫軸面間投射角。

1.4統計學分析 將上述所有患者的所有數據結果均采入到SPSS 19.0軟件進行分析處理,確保錄入過程客觀真實,以95%為可信區對數據進行處理,正態計量資料采用(x±s)表示,組間對比采用t檢驗。P

2 結果

2.1 A組與B組各肺靜脈投射角對比,兩組數據無顯著差異(P>0.05),無統計學意義,見表1。

2.2將A組、B組的肺靜脈投射角與C組對比,無顯著差異(P>0.05),無統計學意義,見表2。

3 討論

臨床實踐證明,肺靜脈向左心房投射角相關的解剖學規律即包圍在表面肺靜脈鄰近心端處的肌袖組織,使肺靜脈的形態和肺靜脈與左心房的相對關系穩定不變。上肺靜脈均投射至下后方,下肺靜脈均投射至前上方。但對于各肺靜脈投射角的特征、特定性規律,長期陣發性或持續性房顫患者的左心房面積增大各支肺靜脈投射角與正常人的差異等問題鮮有研究[6-7]。

本次研究顯示,在一般資料均無差異的前提下,A組、B組、C組各肺靜脈投射角度差異不明顯(P>0.05),對比無統計學意義。通過臨床多組測量對比,肺靜脈投射角度與性別、年齡及CEMAR和CECTA成像方法無關,肺靜脈投射角作為解剖學特征之一是固定的,長期陣發性或持續性房顫對靜脈透射度并無影響。臨床實踐中,從正側位利用肺動脈注射造影劑,肺循環肺靜脈顯影完成肺靜脈造影,診斷出肺靜脈異位引流等先天性新房肺靜脈異常癥狀。

綜上,臨床實踐中,一般通過肺動脈注射造影劑,經肺循環即完成肺靜脈顯影全過程。從正側位投照可診斷肺靜脈引流等靜脈連接異常癥狀。因肺靜脈細窄,需通過肺靜脈造影進行檢查大小及心房形變。肺靜脈投射角是一種解剖學固定規律。

參考文獻:

[1]侯祚瓊,湯建平,章宏偉,等.現代影像學技術在修復體表軟組織缺損中的應用(附15例報道)[J].中國現代手術學雜志,2010,14(5):385-388.

[2]顧建河,陶曉峰,肖湘生,等.現代影像學技術在moyamoya病診斷中的意義[J].國外醫學(臨床放射學分冊),2001,24(1):29-32.

[3]李嫣,夏黎明,管漢雄,等.64層螺旋CT三維重組對左心房及肺靜脈的形態學評價[J].放射學實踐,2012,27(1):52-56.

[4]張杰,江倩,陳秀慶,等.低氧誘導大鼠肺靜脈重塑及下調其過氧化物酶體增殖物受體γ的表達[J].中華結核和呼吸雜志,2015,38(8):607-611

[5]祝忠群,張海波,徐志偉,等.完全性肺靜脈異位引流術后肺靜脈狹窄的病理類型及手術治療[J].中華胸心血管外科雜志,2012,28(9):522-525

篇4

關鍵詞:不規則區域;空中三角測量;像控點布設;高程精度

1 引言

空中三角測量是通過對影像點的量測和同名光線的交會計算每張像片的外方位元素,還原像片航攝時的幾何位置和姿態。它經歷了模擬法、解析法、全數字三個階段。隨著航空攝影測量技術的的快速發展,采取攝影測量方式測制復雜地形區域大比例尺地形圖已成為一種常用方法。通過多次航空攝影測量項目的實施,筆者認為通過合理布設像控點來提高復雜地形區域空中三角測量高程精度是切實可行的。

2 像控點布設方案

像控點測量即航外控制測量。在布設像控點之前,先需要了解測區的地形地貌并進行空三分區。如在某項目中其航攝區域為不規則形狀:

測區西北角和西南角為高山區,其他地方地勢較平坦,主要為丘陵,采用常規空三分區,可將測區劃分為兩個長方形區域。但勢必增加像控點數量,同時需要進行空三接邊,增加空三工作難度。因此,測區只劃分為一個不規則的空三區域。

方案一布點方式為:按照同一航線相隔36條基線布設一個像控點,相鄰航線按照每隔4條航線布設一個像控點的方法進行。

方案二布點方式為下:布點方式參照“五點法”原則,按照在每四個點構成的矩形區域中央補充一個平高點。

3 區域網平差

(1)采用方案一,計算結果如下:

(2)采用方案二,計算結果如下:

通過野外實測檢查點,對兩種布點方案做精度對比:

通過比較上述兩個方案,采用方案一,其高程較差精度不能達到要求;而采用方案二,其高程較差精度能達到要求。因此采用方案二的布點方式能有效地提高高程精度,其結果均能符合要求。

4 結束語

隨著IMU/DGPS系統的引入,像控點布設大幅度減少,但對于不規則復雜地形空三區域仍需盡可能合理布設控制點,才能使高程控制達到較理想值。

參考文獻

[1] 黃世德. 航空攝影測量學[M].北京: 測繪出版社, 1986.

[2] 張劍清. 潘勵,王樹根.攝影測量學[M].武漢: 武漢大學出版社,2009.

[3] 喬瑞亭,孫和利,李欣. 攝影與空中攝影學[M]. 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2008.

[4]國家測繪局. GB/T 6962—2005 1∶500 1∶1 000 1∶2000地形圖航空攝影規范[S]. 北京: 標準出版社,2005.

[5] 國家測繪局. GB/T 7930—2008 1∶500 1∶1 000 1∶2000地形圖航空攝影測量內業規范[S]. 北京:北京出版社,2008

篇5

>> 32例舒血寧注射液不良反應文獻分析 舒血寧注射液致嚴重不良反應2例分析 基于SRS數據的舒血寧注射液不良反應關聯分析 舒血寧注射液與肌氨肽苷粉針連續注射不良反應報告1例 穿琥寧注射液的不良反應 舒血寧注射液治療高脂血癥及對C反應蛋白(CRP)影響的研究 基于注冊登記研究的舒血寧注射液治療腦梗死臨床用藥特征探析 簡述舒血寧注射液的臨床運用 舒血寧注射液的臨床運用 舒血寧注射液主要臨床應用及注意事項 舒血寧注射液治療原發性腦出血的臨床研究 中藥注射液不良反應及救治 紅花注射液不良反應及分析 清開靈注射液不良反應研究 丹紅注射液不良反應風險因素研究 中藥注射液的臨床應用分析及不良反應預防 痰熱清注射液的臨床新應用及不良反應 基于自發呈報系統的喜炎平注射液不良反應風險預警研究 基于真實世界的舒血寧注射液治療腦梗死患者臨床用藥特征分析 復方骨肽注射液及骨肽不良反應研究 常見問題解答 當前所在位置:l.

[2] Evans S J, Waller P C,Davis S. Use of proportional reporting ratios (PRRs) for signal generation from spontaneous adverse drug reaction reports[J]. Pharmacoepidemiol Drug Saf,2001,10(6):483.

[3] Zhao S Z, Reynolds M W, Lejkowith J, et al. A comparison of renal-related adverse drug reactions between rofecoxib and celecoxib, based on the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uppsala monitoring centre safety database[J]. Clin Therapeutics,2001,23(9):1478.

[4] 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藥品不良反應監測中心. 藥品不良反應/事件報告表[EB/OL].[2007-06-30]..

[15] 龍麗萍,周于祿,陽國平. 309例老年人嚴重藥品不良反應報告分析[J]. 中國藥物警戒,2009(1):26.

[16] 鄒元平,林宇,邢珂,等.中藥注射劑致老年患者不良反應情況分析[J].中國實驗方劑學雜志,2012,18(14):295.

[17] 李文杰,尹曉飛,范雪亮. 超劑量使用中藥注射劑應引起高度重視[J]. 中國藥業,2011(15):65.

[18] 向永洋,謝雁鳴,易丹輝. 藥物警戒數據挖掘方法比較及其在中成藥預警中的應用[J]. 中國中藥雜志,2011,37(20):2831.

[19] 劉巍,陳易新. 藥物警戒研究方法簡述[J]. 中國執業藥師,2008(9):19.

[20] 李文武, 劉超,李學林,等. 淺談我國藥品不良反應監測自愿報告系統[J]. 藥物流行病學雜志, 2010,19(1): 50.

Analysis of adverse reactions and pharmacovigilance research to

parenterally administered Shuxuening

YANG Wei1, XIANG Yong-yang2, XIE Yan-ming1*, SHEN Hao1

(1. Institute of Basic Research in Clinical Medicine, China Academy of Chinese Medical Sciences, Beijing 100700, China;

2. School of Statistics, Renmin University of China, Beijing 100872, China)

[Abstract] Parenterally administered Shuxuening is a commonly used Chinese medicine. There is a need to understa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adverse drug reactions (ADRs) to it. 9 601 ADR cases reports were collected from the national adverse drug reaction monitoring center reported between January, 2005 and December, 2012. These included 326 serious ADR cases, accounting for 3.93% of the total. It was found that ADR reports increased annually from 2005, reaching a peak in the third quarter of 2009. The number of ADR cases reports were greatest in the third quarter of each year. ADRs in patients aged 60-74, accounted for 3 348(34.87%) of all cases. 9 391(97.81%) cases were administered by intravenous infusion. In 8 431 cases, the dosage was in accordance with instructions. 61.61% ADR cases occurred on first administration. The ten most frequent symptoms were, rashes, itching, dizziness, palpitations, chills, allergic reactions, shortness of breath, nausea, phlebitis and vomiting. Systemic damage mainly affected the skin and its accessories damage, or the nervous system damage. Through the use of proportional reporting ratio (PRR) and Bayesian confidence propagation neural network (BCPNN) and propensity score applying generalized boosted models (GBM) to control for 17 confounding factors, analysis of the 10 kinds of ADRs found that for the ADR signals of dizziness, palpitations, phlebitis, and vomiting, BCPNN found that dizziness and phlebitis were early warning signals. This research found that in the 60-89 age group, higher dosages of parenterally administered Shuxuening gave rise to more phlebitis. This study provides important information for parenterally administered Shuxuening research, and guidance for its risk management.

篇6

關鍵詞 Arduino;沖擊力測量;自制教學儀器;實驗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1-489X(2016)20-0138-02

Abstract For the traditional pressure measurement instrument bulkyinconvenient to operate and other shortcomings, this paper proposes use Arduino controller and pressure gage incorporated in and consti-tute pressure measurement systems. To meet the impact force mea-surements but also can improve the ability of students, the source code and design drawings and other information contained in the device at the same time in favor of secondary development, to gra-duate as soon as possible to choose their own topics to start their projects play a guiding role.

Key words Arduino; impact force measurement; self-made teaching instrument; experiment

1 引言

自制實驗測量儀器往往能針對實驗過程中的具體問題,更有針對性地解決教學過程中出現的問題。不僅培養了學生的創造力,也提高了教師和技工的理論知識水平和實操技能,提高了實驗的開出率,節約了實驗資金。例如:國內的中國礦業大學,利用自制的給水度儀進行巖石的孔隙度研究并做了許多相關實驗,取得良好的實驗結果;長春師范學院利用自制的教學儀器開展化學實驗的教育教學,裝置簡單,材料易得,有效地避免了浪費,同時啟發了學生的動手能力。

傳統的壓力測量儀器雖然測量比較精確,但是體積比較大,同時無法測量接觸力和瞬時力,不利于開展沖擊力測量的研究。針對這些缺點,筆者帶領研究生設計出沖擊力測量系統,并成功應用在護膝防護性能測試的實驗中。本設計的自制教學儀器可以突破以往研究生在實驗過程中的難點和重點,有利于研究生教育教學的開展與深入。

2 儀器基本設計描述

在硬件方面,采用Arduino UNO作為主控制器,壓力應變片作為傳感器,電腦作為主要的數據接收和顯示工具。Arduino UNO采用AVR C語言編程,并內置大量的函數,所以開發非常簡便。

薄膜壓力應變片是一種測量壓力的傳感器,在做力學的相關實驗中會經常用到,常用于可測量相對力的變化、測量力變化的速率。

上位機通過USB串口從Arduino UNO控制器中讀取數據,然后實時繪制壓力折線圖并將數據以txt格式保存。

3 自制測量儀器在護膝抗沖擊力測量中的應用

傳統的護膝都是用厚氈材料制成的。厚氈材料的回彈性與緩沖性均劣于聚氨酯材料,所以研究在微孔彈性體和慢回彈配方的基礎上,開發聚氨酯運動護膝組合料顯得尤為重要。

本次實驗分為兩組,一組在無任何防護下模擬膝蓋受沖擊的狀態作為對照組,一組在佩戴好聚氨酯護膝后模擬膝蓋受沖擊的狀態。

實驗過程 3個不同體重的人(50 kg,60 kg,70 kg)

分別戴上聚氨酯護膝和不戴護膝向受沖對象模擬摔倒動作3次,記錄并繪制傳感器采集到的數據。本測量系統能自動將獲得的數據以特定排序存儲到txt文件中,同時繪制出相應的折線圖(見圖1)。

折線統計圖中,縱軸表示電壓大小,單位為伏特;橫軸為采集數據的時間間隔,單位為毫秒。電壓越低,表明遭受的沖擊力越大。其中實線為佩戴聚氨酯護膝時的電壓變化圖,虛線為未佩戴護膝時的電壓變化圖。兩折線的最低點為瞬時沖擊力最大點。

由圖及數據表可以看出,聚氨酯護膝有明顯的緩沖作用,對膝蓋起到保護的效果。

自制沖擊力測量儀啟發學生對新材料的深入研究 本次實驗只是定性的研究,還可以從兩個方面引導學生進行深入的研究。

1)如何將“定性”的研究向“定量”的研究轉變?從目前的實驗中只得到“聚氨酯護膝能起到緩沖作用”,要想深入研究,需要找到傳感器電壓和沖擊力之間的關系。有學生提出可以使用MATLAB擬合工具箱對壓力與電壓數據進行擬合,從而得到壓力與電壓的近似函數關系。這樣在以后的沖擊力測量中可以獲得沖擊力的近似值,從而完成從“定性”實驗向“定量”實驗的轉變。想法很可行,所以在接下來的相關實驗中可以結合MATLAB工具進行數據處理。

2)本次沖擊力實驗只是得出聚氨酯材料有一定的抗沖擊力這一結論,而并未做與傳統護膝材料的對照實驗,而且聚醚多元醇、擴鏈劑含量等都對聚氨酯的緩沖性能有影響。因此,接下來的實驗可以引導學生就如何改良聚氨酯的緩沖性能而進行進一步的實驗,以求找到最適合做護膝的配比。

4 結束語

自制測量儀器是科研和教學相結合的成果,在使用自制測量儀器的過程中,有利于將儀器的使用方法、原理以及制備過程教授于學生,培養學生的創新性思維和科研思維,開創了一種新的教學模式與實驗模式。同時,有效地避免了購買的儀器設備中出現的問題,節省實驗成本,使實驗設備更具有經濟性,提高了研究生的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王小贊,于宗仁.自制實驗儀器在水文地質專業教學中的應用[J].實驗技術與管理,2016(4):73-76.

[2]田利,徐冬梅,王彬彬.自制微型實驗儀器在化學實驗教學中的應用[J].長春師范學院學報,2012(6):141-144.

[3]應安明,王桂玲,劉桂濤.自制實驗儀器設備在教學中的使用[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03(1):20-21,24.

篇7

關鍵詞:測繪學 新技術 應用

測繪學古老而現代,繪學現在正在向一門剛興起的學科―地球空間科學發展。測繪學是一門古老的學科,有著悠久的歷史。測繪學的發展在世界上古史時代,就有利用測繪學治理尼羅河泛濫后農田邊界整理的傳說。公元前7世紀,管仲在其所著《管子》一書中已收集了早期的地圖27幅。公元前5世界至3世紀,我國已有利用磁石制成最早的指南工具“司南”的記載。公元前130年,西漢初期便有了《地形圖》和《駐軍圖》,為目前所發現我國最早的地圖。隨著人類社會的進步和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測繪學科的理論、技術、方法及其學科內涵也隨之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尤其是在當代,由于空間技術、計算機技術、通信技術和地理信息技術的發展,測繪學的理論基礎、工程技術體系、研究領域和科學目標與傳統意義上的測繪學有了很大的不同。

測繪學的主要研究對象是地球(當然再未來將發展到外太空,研究其他的星球)。人類對地球形狀認識的逐步深化,要求精確測定地球的形狀和大小,從而促進了測繪學發展。因此,測繪學可以說是地球科學的一個分支。測繪學的研究成果是以地圖為代表的信息產品,地圖的演變及其制作過程、方法是測繪學進步的一個主要標志。測繪學獲取觀測數據的工具是測量儀器,測量學的發展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測繪方法和測繪儀器的創造和改革。測繪儀器的發展經歷了早期的游標經緯儀到小平板、大平板儀、水準儀、航空攝影機、擺儀、重力儀、全站儀,測量機器人,數字繪圖機。成果也從原來的手繪地圖到數字地圖,由原來的二維地圖到現在的三維地圖,四維地圖,最近由武漢大學測繪遙感信息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研制的“天地圖”這一偉大成果就是一個很好的代表。

測繪學的科學地位和作用意義重大。在科學研究中的作用:測繪學在探索地球奧秘和規律、深入認識和研究地球的各種問題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F在的測量技術可以提供幾乎任意時區域分辨率系列,具有檢測瞬時地理事件如地殼運動,重力場的時空變化,地球的潮汐和自轉等問題,這些觀測成果可以用于地球內部物質的研究,尤其在解決地球物理方面可以起到輔助作用。測繪學在國民經濟上的作用是廣泛。豐富的地理信息是國民經濟和社會信息化的重要基礎,為構建“數字城市”“數字中國”提供了重要的資源。在現代化戰爭的今天,測繪學在武器的定位、發射、精確制導等方面發揮著不可代替的作用。另外在防災減災方面,測繪做出了不可磨滅的作用,2008年汶川特大地震中,測量所的的地圖在救災中起指導作用,減少了災難等帶來的重大損失。在以后的發展中,測繪在防災、減災上仍然將發揮它的作用。

測繪學的分類。隨著測繪科技的發展和時間的推移,在發展過程中形成大地測量學、普通測量學、攝影測量學、工程測量學、海洋測繪和地圖制圖學等分支學科。大地測量學研究和測定地球的形狀、大小和地球重力場,以及地面點的幾何位置的理論和方法。普通測量學 研究地球表面局部區域內控制測量和地形圖測繪的理論和方法。局部區域是指在該區域內進行測繪時,可以不顧及地球曲率,把它當作平面處理,而不影響測圖精度。攝影測量學 研究利用攝影機或其他傳感器采集被測物體的圖像信息,經過加工處理和分析,以確定被測物體的形狀、大小和位置,并判斷其性質的理論和方法。測繪大面積的地表形態,主要用航空攝影測量。工程測量學 研究工程建設中設計、施工和管理各階段測量工作的理論、技術和方法。為工程建設提供精確的測量數據和大比例尺地圖,保障工程選址合理,按設計施工和進行有效管理。海洋測繪 研究對海洋水體和海底進行測量與制圖的理論和技術。為艦船航行安全、海洋工程建設提供保障。地圖制圖學 研究地圖及其編制的理論和方法。

工程測量學。工程測量學是研究工程建設和自然資源開發中各個階段進行的控制和地形測繪、施工放樣、變形監測的理論和技術的學科。測繪科學和技術(或稱測繪學)是一門具有悠久歷史和現展的一級學科。該學科無論怎樣發展,服務領域無論怎樣拓寬,與其他學科的交叉無論怎樣增多或加強,學科無論出現怎樣的綜合和細分,學科名稱無論怎樣改變,學科的本質和特點都不會改變。

篇8

測量學首先是一項精確的工作,通過在學校期間在課堂上對測量學的學習,使我在腦海中形成了一個基本的、理論的測量學輪廓,而實習的目的,就是要將這些理論與實際工程聯系起來,這就是工科的特點。測量學是研究地球的形狀和大小以及地面點位的科學,從本質上講,測量學主要完成的任務就是確定地面目標在三維空間的位置以及隨時間的變化。在信息社會里,測量學的作用日益重要,測量成果做為地球信息系統的基礎,提供了最基本的空間位置信息。構建信息高速公路、基礎地理信息系統及各種專題的和專業的地理信息系統,均迫切要求建立具有統一標準,可共享的測量數據庫和測量成果信息系統。因此測量成為獲取和更新基礎地理信息最可靠,最準確的手段。測量學的分類有很多種,如普通測量學、大地測量學、攝影測量學、工程測量學。作為測量工程專業的學生,我們要學習測量的各個方面。

通過這次實習,鍛煉了很多測量的基本能力。首先,是熟悉了全站儀的用途,熟練了全站儀的各種使用方法,掌握了儀器的檢驗和校正方法。其次,在對數據的檢查和矯正的過程中,明白了各種測量誤差的來源,其主要有三個方面:儀器誤差(儀器本身所決定,屬客觀誤差來源)、觀測誤差(由于人員的技術水平而造成,屬于主觀誤差來源)、外界影響誤差(受到如溫度、大氣折射等外界因素的影響而這些因素又時時處于變動中而難以控制,屬于可變動誤差來源)。了解了如何避免測量結果錯誤,最大限度的減少測量誤差的方法,即要作到:

(1)在儀器選擇上要選擇精度較高的合適儀器、

(2)提高自身的測量水平,降低誤差水平。

(3)通過各種處理數據的數學方法如:距離測量中的溫度改正、尺長改正,<蓮~山課件>多次測量取平均值等來減少誤差。第三,除了熟悉了儀器的使用和明白了誤差的來源和減少措施,還應掌握一套科學的測量方法,在測量中要遵循一定的測量原則,如:“從整體到局部”、“先控制后碎部”、“由高級到低級”的工作原則,并做到“步步有檢核”。這樣做不但可以防止誤差的積累,及時發現錯誤,更可以提高測量的效率。通過工程實踐,真正學到了很多實實在在的東西,比如對測量儀器的操作、整平更加熟練,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動手和動腦的能力,同時也拓展了與他人的交際、合作的能力。

篇9

[關鍵詞]地方高師院校;測繪工程;應用型人才;人才培養;課程體系

[中圖分類號] C961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2095-3437(2016)08-0145-03

一、引言

21世紀,隨著數字地球、智慧城市的建立,注冊測量師制度的逐步建立,本科院校“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重大改革項目的啟動以及測繪主體體制及運行機制的改革完善等,測繪市場及測繪教育遇到了空前發展的機遇,也面臨著巨大的挑戰。[1]因此,重視和加強對測繪工程專業應用型人才培養的研究,提高測繪工程專業學生的社會競爭能力和適應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現實意義。隨著廣西積極參與“一路一帶”,以及北部灣經濟區、西江經濟帶“雙核驅動”戰略的實施,整個廣西對于測繪人才的容納量也隨之逐漸增大。根據專業人才需求狀況調查,我區高校能提供的測繪人才遠遠不能滿足廣西經濟建設和測繪市場對高層次測繪技術人才的需求。因此,我校作為廣西設有測繪工程本科專業的兩所本科院校之一,重視和加強對測繪工程專業應用型人才培養的研究,對壯大我校的測繪專業隊伍,提高我校測繪工程專業學生的社會競爭能力和適應能力具有重要意義。

二、人才培養改革的必要性

(一)適應國家政策的需要

2007年,由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國家測繪地理信息局共同頒布了注冊測繪師制度的有關規定及配套實施方案。測繪行業的執業資格考試從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社會對測繪專業技術人員的要求和評價標準。[2]依據測繪注冊師考試大綱要求,各高校的測繪工程專業必須及時調整人才培養方案,修訂專業理論與實踐教學內容,不斷加強和完善工程測量課程教學改革,主動適應注冊測繪師制度。2010年,為促進我國由工程教育大國邁向工程教育強國,教育部啟動實施了“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2011年,教育部和國家測繪局聯合印發《關于成立測繪領域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工作組和專家組的通知》(教高廳函[2011]6號),正式啟動了測繪領域“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測繪領域卓越計劃的實施,促使高校測繪專業必須改革人才培養模式,把測繪專業教育與生產、科研實踐有機結合,解決學校教育與社會需求脫節的問題,共同打造創新能力強、實踐能力強、競爭能力強的測繪人才隊伍。

(二)廣西區域經濟發展的需要

在廣西加快推進北部灣經濟區、西江經濟帶、桂西資源富集區乃至“一帶一路”建設的背景下,今后相當長的時期內,廣西的工業建設、交通建設、城鄉建設和能源開發等將會突飛猛進?!笆濉逼陂g,廣西的公路、鐵路、水利、城鄉規劃建設、土地管理、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等一批重點工程項目將紛紛上馬,在建設廣西的過程中,亟須從事地形測量、城市建設測量、道路及水利工程施工測量等掌握最新技術的高端測繪人才。[3]

(三)測繪行業適應信息化社會發展的需要

隨著社會的不斷信息化,數字城市和智慧城市的建設取得了重要進展,科學技術的發展已使測繪學科由傳統測繪向信息化測繪發展,測繪行業的服務范圍逐漸擴大,應用領域不斷變廣,測繪學科的內涵不再局限于控制、測圖和施工放樣,已擴展為研究地球自然和社會現象,解決人口、資源、環境等社會可持續發展中的重大問題,為經濟、國防等建設提供數據保障和技術支撐。[4]測繪學科已從單一學科逐漸走向多學科的交叉,其應用已擴展到與空間信息分布有關的眾多領域,滲透、融合于各行各業之中。

(四)學校學科綜合發展與適應高校應用轉型的需要

我校是以文、理為主的地方性師范類院校,測繪工程專業是我校為數不多的工科類專業之一,也是非常年輕的專業,于2012年首次招生。學校要適應高校應用轉型、實現更名大學的目標,必須要注重學科的全面發展。測繪學科本身的技術性、實踐性和應用性特點[5],可為學校應用轉型和專業人才培養改革創建典型范例。

三、人才培養現狀與存在的問題

我校是廣西繼桂林理工大學之后開設有測繪工程專業的第二所本科院校,由于學校本身的師范類特點,測繪工程工科類專業應用型人才的培養還面臨著以下主要問題。

(一)學生認知問題

學生普遍認為測繪工程屬工科專業,應開設在工科類院?;蚓C合性大學,潛意識中不太接受或認可師范類院校內的測繪工程專業;其次,也由于學生對傳統測繪行業的艱苦性有一些認識,測繪專業有很大一部分學生入學時不是自愿填報而是調劑到該專業,所以他們從心理上比較排斥測繪專業,沒有學好專業技能的興趣和積極性。

(二)課程設置問題

目前,學校的公共基礎課耗費了學生較多的時間和精力,大一大二主要以公共基礎課和學科基礎課為主,且這些基礎課大多數由外院其他專業的老師上課,由于基礎課的老師不太清楚課程跟專業的關系,致使很多學生忽視基礎課的重要性,導致后面的專業課程學習很吃力。

(三)師資隊伍問題

近幾年,本專業一直沒有測繪專業的博士生應聘,應聘的碩士生也是女生居多。因此,高學歷的專業教師比較缺乏,專業教師的男女比例也不太平衡。目前,測繪專業大部分教師都是從其他相關專業轉過來的,本身缺乏全面系統的專業理論與技術素質,而且,測繪專業教師大多是從學校到學校,基本沒有接受系統的專業訓練,具備工程實踐綜合素質的教師非常少,再加上日益激烈的科研壓力,他們很難能全身心地投入專業教學中。此外,由于專業教師偏少,經常出現同一個班的多門課程由同一個教師授課的現象,容易導致學生對教師的“審美疲勞”,缺乏聽課積極性。

(四)實踐實習問題

測繪工程是一門應用性和實踐性很強的學科,教學過程中需要安排大量的實踐環節。以文、理為主,師范專業為主的師范院校,在培養人才的實踐動手能力方面的基礎設施建設確實略顯薄弱,很難滿足工科類專業的要求。此外,由于校園面積有限,校內缺少專業的實習基地,很多課程實習不能很好地開展;也由于學校沒有相關的測繪資質,教師很難申請到測繪方面的工程項目,學生普遍缺乏接受工程實訓的鍛煉機會,學生野外實習不能較好地結合項目開展,很多時候就變成了走過場,只為完成教學任務,達不到提高實踐動手能力的效果。

總的來說,就目前情況看來,我校測繪工程專業的人才培養還存在著一系列的問題,導致人才培養目標難以得到充分實現。

四、人才培養改革思路

針對目前我校測繪工程專業人才培養存在的問題,可從以下幾個方面開展人才培養改革。

(一)加強學生專業思想教育

根據我校的生源狀況,學生入校一周內的某個時間會進行專業思想教育,召集專業教師與學生一起座談,回答學生在專業上的一些問題及困惑。但專業思想教育不只是入學時的事情,而是貫穿整個大學生活的系統工程。學生從入學到畢業,由于社會環境的不斷變化和自身的不斷成長,其對專業的認識會受到多因素的影響而改變。因此,專業思想教育是本專業教師需要長期重視的事情,跟專業課程教學一樣重要。以往,學生的專業思想教育都被認為是學工部的事情,為了從本質上改變學生對專業的認識,本專業要求專業教師將專業思想教育融入課堂教學當中,班主任也由原來的學工老師擔任改為專業老師擔任。只有長期不懈地加強專業思想教育,才能逐步提高學生對專業的正確認識以及整個大學階段的學習積極性。

(二)加強課程體系改革

課程體系改革是教學改革的重中之重,在人才培養目標上,本專業定位培養應用型的測繪技術人才。目前,由于大一大二通識教育課程過多,專業課主要集中在大三學年,因此,課程設置缺乏靈活性,在有限的時間內無法滿足課程之間的完全銜接,前驅課程和后續課程的關系不明確,導致學生接受專業知識的連續性較差。建議課程體系改革增加二級學院對通識教育課程安排的靈活性,同時,為保證專業知識的連貫性,建議每門課程集中在半個學期內完成講授。比如,按知識的連續性,測量平差基礎課程應先于GPS原理與應用和攝影測量學,但由于時間所限,有時測量平差基礎會和GPS原理與應用或攝影測量學在同一學期開設,致使學生學習GPS原理與應用或攝影測量學需要用到平差知識的時候,測量平差基礎還沒學到相關內容。如果將測量平差基礎集中安排在上半個學期,GPS原理與應用或攝影測量學安排在下半個學期,知識的連貫性問題就能比較好地解決。

(三)加強師資隊伍建設

目前,我校測繪專業共有教師7人,其中講授測繪專業課的老師4人,教師中本碩均是測繪專業畢業的只有1人,師資隊伍明顯薄弱。為了改變不能引進高學歷高職稱的雙師型教師現狀,必須要加強自身教師隊伍的建設,對于應用型人才的培養,尤其要求老師要有足夠的測繪實踐經驗,因此,專業課程的教學可以兼職聘任行業專家授課,也需要陸續將專業教師派到測繪行業各相關單位掛職鍛煉。通過師資隊伍建設,逐步建立起兩支教學隊伍:一支由本校教師組成的隊伍,以課堂教學內容為主,結合承接測量工程項目,完成測量專業教學任務;另一支由測繪單位的技術專家組成的隊伍,以組織學生參加單位的工程建設為主,結合課堂教學,完成相關課程的教學任務。

(四)加強實踐教學環節

測繪專業應用型人才要求學生具有較強的實踐動手能力,因此教學中除學習理論知識外,需要學生進行大量的實踐,從而在實踐中將所學的理論知識進行綜合運用。[6]長期以來,在師范院校的背景下,非師專業普遍存在著重理論輕實踐的傾向。[7]測繪工程專業課程強調操作與應用,很多課程在課堂學習后都有課程設計或野外實習,它是連接理論和實際應用的重要紐帶,把課程的主導者從教師轉到了學生,對培養學生應用能力和創新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8]當前,在高校應用轉型的驅動下,學校日益重視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但由于場地、經費等原因,用于實踐教學的實習基地建設不到位,實踐教學儀器設備投入不夠,難以滿足日常教學的需求。為了達到應用型人才的培養目標,使學生具備較強的實踐動手能力,實踐教學體系的改革可從以下幾個方面考慮:

1.實踐教學內容體系建設:對現有課程結構進行調整,重構實踐教學內容體系,增加實踐教學比重,注重測繪新技術的應用。

2.實踐軟、硬件環境建設:在現在儀器、設備、場地的基礎上,優化實踐教學資源,提高有限資源的利用效率,同時逐步添置滿足日常教學所需的儀器設備,加強校內實習場地和校外校企合作實習基地的建設。此外,部分貴重儀器由于數量限制無法讓每個學生動手操作,這種局限于老師演示的教學模式使實踐教學效果大打折扣,為了培養符合社會需求的高級測繪工程人才,可采取開放實驗室、舉行測繪技能大賽等機制來改善實踐教學軟環境。

3.實踐教學監控與評估體系建設:傳統的實踐教學模式以完成教學任務為目標,教學管理中側重強調對教學“量”的監督檢查,往往忽略了對教學過程“質”的監督管理。[9]因此,人才培養模式改革還必須要加強實踐教學環節制度建設,建立健全實踐教學組織、保障體系,制定并實施實踐教學環節的評價標準,實現對實踐教學的過程監控和成果質量評價。

五、結束語

整體而言,相比工科院?;蚓C合性大學,地方高師院校的測繪工程專業還存在很大的差距。作為一所地方師范院校,能迎難而上與實力雄厚的工科院校和綜合性大學一樣擔任為地方培養測繪工科類人才的責任,這是一種榮譽和機遇,但同時也是一種挑戰和壓力。只要正確面對差距,循序漸進,勇于改革嘗試,探求符合市場需求的測繪工程專業人才培養目標,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專業思想,制訂完善的課程體系,建設合理的測繪專業教師團隊,不斷改善實踐教學軟硬件環境,我校測繪工程專業定能形成具有地方師范院校特色的專業,培養出滿足廣西測繪市場需求的測繪高級技術人才。

[ 注 釋 ]

[1] 劉東娜.淺談測繪工程專業人才培養[J].教育論壇,2011(7):81-82.

[2] 王繼剛,崔旭升.與注冊測繪師考試相適應的工程測量教改思考[J].地礦測繪,2013(1):46-48.

[3] 李天和.工程測量技術專業人才培養模式改革與實踐[J].測繪通報,2014(9):126-128.

[4] 蔣利龍.測繪工程專業本科生就業現狀及趨勢分析[J].測繪通報,2013(7):105-108.

[5] 趙紅,李敬軍.測繪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的探索與實踐[J].測繪通報,2013(1):101-103.

[6] 張桂蓉.測繪工程專業課程教學改革問題探析[J].科技咨詢,2014(7):213-214.

[7] 劉彥花,童新華.高師GIS本科專業教育的思考[J].高教論壇,2007(4):55-57.

篇10

雖然為期兩個星期的工程測量學習早已經結束了,但是我依然記憶深刻,通過這次實習,讓我深刻明白了理論聯系實際的重要性。測區是我們河北建筑工程學院本校區,雖然測區比較大,基本上是整個學校,測繪圖也是我們整個學校的平面圖,不過,讓我們值得慶幸的是,在這個已經步入夏天的時節,在我們測量的時間里,雖然偶爾也有一陣小雨,當然在下雨的日子里我們是不能測量的,并不是我們偷懶,而是充分的為儀器考慮,為了能盡快地完成任務,天氣好的話我們小組星期六、星期天加班進行測量,我們在測量的過程中也并不感到累,也沒有感到辛苦,反而還能自得其樂。

關于測量學這門課是在我們二年級第一個學期學的,雖然知識有些不太明朗,但是我們知道測量學首先是一項精確的工作,通過在學校期間在課堂上對測量學的學習,使我在腦海中形成了一個基本的、理論的測量學輪廓,而實習的目的,就是要將這些理論與實際工程聯系起來,這就是工科的特點。測量學是研究地球的形狀和大小以及地面點位的科學,從本質上講,測量學主要完成的任務就是確定地面目標在三維空間的位置以及隨時間的變化。在信息社會里,測量學的作用日益重要,測量成果做為地球信息系統的基礎,提供了最基本的空間位置信息。構建信息高速公路、基礎地理信息系統及各種專題的和專業的地理信息系統,均迫切要求建立具有統一標準,可共享的測量數據庫和測量成果信息系統。因此測量成為獲取和更新基礎地理信息最可靠,最準確的手段。測量學的分類有很多種,如普通測量學、大地測量學、攝影測量學、工程測量學。作為城市建設系的學生,我們要學習測量的各個方面。測繪學基礎就是這些專業知識的基礎。

這次實習我們遇到了很多的困難,但我們同時也學會了很多東西,我們學到了測量的實際能力,更有面對困難的忍耐力;也學到了小組之間的團結、默契,更鍛煉了自己很多測繪的能力。首先,是熟悉了水準儀、光學經緯儀的用途,熟練了水準儀、光學經緯儀的各種使用方法,掌握了儀器的檢驗和校正方法。其次,在對數據的檢查和矯正的過程中,明白了各種測量誤差的來源,其主要有三個方面:儀器誤差(儀器本身所決定,屬客觀誤差來源)、觀測誤差(由于人員的技術水平而造成,屬于主觀誤差來源)、外界影響誤差(受到如溫度、大氣折射等外界因素的影響而這些因素又時時處于變動中而難以控制,屬于可變動誤差來源)。了解了如何避免測量結果錯誤,最大限度的減少測量誤差的方法,即要作到:

(1)在儀器選擇上要選擇精度較高的合適儀器。

(2)提高自身的測量水平,降低誤差水平。

(3)通過各種處理數據的數學方法如:距離測量中的溫度改正、尺長改正,多次測量取平均值等來減少誤差。第三,除了熟悉了儀器的使用和明白了誤差的來源和減少措施,還應掌握一套科學的測量方法,在測量中要遵循一定的測量原則,如:“從整體到局部”、“先控制后碎部”、“由高級到低級”的工作原則,并做到“步步有檢核”。這樣做不但可以防止誤差的積累,及時發現錯誤,更可以提高測量的效率。通過工程實踐,真正學到了很多實實在在的東西,比如對測量儀器的操作、整平更加熟練,學會了數字化地形圖的繪制和碎部的測量等課堂上無法做到的東西,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動手和動腦的能力。

我們在這次的實習中,也了解到了要想很好地進行測量,首先必須要掌握過硬的基本理論知識,要有實干精神,每個組員都必須親自實踐,工作也可以交換來做,還需要知道失敗乃成功之母,在實習測量的過程中,不可能完全的沒有錯誤,我們應該不氣餒,繼續一次又一次的重測,重計算,一次次地練習,一次次得提高測量水平,我們不斷在經驗中獲得教訓。而且也多虧了老師的指導,我們實習之初,遇到了各種各樣的困難,多虧的老師的耐心講解,才使我們解決了不少測量中的難題。

我們在實習過程中,不可避免的遇到了一些困難,在我們實現之初,我還有點擔心自己不會測,測不好,擔心只有兩個星期的測量時間,自己不能按時的完成任務,但是,經過我們小組的反復測量,我們的團結、默契,克服了測量中的種種問題,終于按時完成了任務。在測量實習的過程中,我們也遇到了各種各樣的困難。比如:

(1)立標尺時,標尺除立直外,還要選在重要的地方。因此,選點就非常重要,點一定要選在有代表性的地方,同時要注意并非點越多越好,相反選取的無用點過多不但會增加測量,計算和繪圖的勞動量和多費時間,而且會因點多而雜亂產生較大的誤差。

(2)在用水準儀和經緯儀測量的過程當中,有的過程出現了大的誤差,經過我們的重新測量計算,誤差范圍也減小到了可以允許的范圍里。

(3)由于我們以前沒有接觸過全站儀,所以當我們拿到它的時候完全不知道怎么使用,而且我們班五個小組只有三個小組借到了全站儀,這給我們的測量帶來了一定程度上的困難,在老師的指導下,我們從學會怎么使用全站儀到能夠熟練地運用它,我們感到蠻高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