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語課件范文

時間:2023-04-07 17:52:25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英語課件,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英語課件

篇1

一、高中英語課件的種類

根據高中生的認知特點和高中英語教材的特點,高中英語課件按其作用可分為下述幾類:

1.情境課件

情境課件主要用于烘托和渲染語言情境和背景。課件的選材主要是圖片、動畫和音像文件。如,介紹“污染”可用圖片描述各種污染,介紹“生態平衡”可用各種圖片展示生態不平衡,介紹“鄉村音樂”可用聲音和圖象展示鄉村和音樂。情境課件的優點是容易把學生帶入“語言的情境”中,引起學生學習興趣。不利的因素是,如果課件技術含量差,畫面簡單,會束縛學生的想象力,禁錮學生的思維能力;如果畫面過于渲染,又可能造成華而不實、喧賓奪主的后果。

2.提示課件

提示課件主要用于編制課文對話、復述課文主旨大意。課件內容主要是對話和課文中的關鍵詞語,以文字呈現為主,配以顏色和音樂。制作這類課件的原因是,要么對話中生僻詞語較多,學生記憶較困難,要么課文較難較長,學生復述困難。有了課件提示,能激活學生的思維,化難為易,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加速課堂教學進程。制作這類課件,要注意提示的關鍵詞不宜過多或過少。太多,不能充分激發學生思維;太少,不能引起學生聯想。這種課件提示的媒介亦可用圖片。

3.歸納課件

歸納課件主要用于歸納或概括課文段落主旨大意、分析段落、揭示段落主題句、分析文章結構、辨析人物關系、揭示事物內在聯系等。一般來說,課文內容比較復雜、人物關系較多、課文結構有特點等,都可以制成這種課件。其主要目的是培養學生分析、歸納、概括的能力。因此,課件應在學生充分討論分析之后演示。

4.辨異課件

辨異課件主要用于區別易混易錯的詞語和語法現象,用課件揭示易混易錯之處,化難為易。這種課件選材主要是文字和圖示,制作時可利用多種手段,使易混易錯之處明朗化,并可配置一定數量的練習題,進行強化練習。其設計力求新穎、精巧。否則,很容易成為教案的翻版。

5.訓練課件

訓練課件主要用于課堂練習。練習的內容應是這一節課或一單元的難點和重點內容。練習的形式不限,但應以最小的版面包含最大的容量。這種課件的呈現主要依靠文字和色彩,亦可適當配以音響效果,但不能喧賓奪主。制作時,可注意在展示的形式和內容多樣化方面下功夫。

6.講授課件

講授課件主要用于授課。選取內容應是一節課的重要內容。通過課件把重點內容展示給學生,使授課內容清晰、有條理。通過視覺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加深學生對授課內容的記憶。這種課件的制作主要靠文字,因此,文字應清晰醒目。制作這種課件時,要精心設計、合理安排,絕不能照搬照抄教案。

7.學習課件

學習課件主要用于學生自學,以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課件內容可以是一個單元、一冊書的重點內容;也可以是一條或幾條語法項目的內容;還可以是一單元或一冊書的詞匯內容。學習課件重在培養學生自學,所以要在如何培養學生自學這一方面精心設計、制作。

8.檢測課件

檢測課件主要用于學生自我學習、課后檢測。檢測內容應與學習內容同步;測試形式應以能檢測學生的真實水平和實際能力為標準,切忌把各種模擬考試題編人課件。

二、高中英語課件的制作

1.制作的材料

課件制作的材料基本有文字、動畫、圖象、音頻等。目前,可供英語教師選擇制作課件的素材很少,我們解決的辦法是花時間從網上、VCD等其他材料上下載截取,但較費時。

2.制作的方法

目前英語課件制作可利用的方法有:.

(1)Flash這是比較流行的網頁平面動畫制作軟件,它所占空間小,適用制作內容也較少;

(2)Powerpoint具有較好的中文操作環境,易學易用,能滿足播放圖片、音像材料的需要;

(3)FoundAuthor這是我國開發的多媒體軟件,功能較大,又易于操作;

(4)Authorware它是一個功能強大、可將多媒體素材融合制作的多媒體創作工具;

(5)Director動態圖象處理軟件,可以對視頻、圖象進行動態處理;

(6)VB這是一種程序設計語言,窗口界面,容易操作,生成的最終文件較??;

(7)Photoshop圖片處理軟件;

(8)3DMAX三維動畫制作軟件。

3.制作的程序

我們是按照下述六個步驟制作課件的:

掌握技術研究教材創作腳本收集資料編輯合成修改調整

(1)掌握技術掌握軟件和輔助軟件技術,如Powerpoint、Flash等軟件操作技術;

(2)研究教材吃透教材,掌握教材知識體系,找出重點、難點及熱點問題;

(3)創作腳本根據教學目標、學生特點和教學內容編寫出課件要解決的問題;

(4)收集資料根據需要收集媒體資料,如圖形、動畫、圖象等;

(5)編輯合成確定制作平臺,設定課件結構,把課件具體內容與素材和腳本相結合進行制作;

(6)修改調整課件制作后,根據交互性、可操作性、教學設計、教學目標、教學內容和學生特點等進行修改和調整。

三、課件的應用

制作課件的目的是提高教學質量。一個課件能否提高教學質量,必須看它在教學實踐中能否經得起檢驗。所以,我們把課件的制作與課件在教學中的應用緊密相結合,并在教學中檢驗每個課件的實際效果。每個課件在教學實踐中應用后,從課件的文字、圖形、圖象、音頻、視頻和教學目標實現的效果等方面進行綜合評價,以利于課件的進一步完善。

下面是我們應用多媒體課件教學的模式:

附圖

教學模式說明:

(1)教師授課時,需注意三方面問題:①課件和多媒體教學技術應該應用得當;②課堂教學設計要考慮用課件和多媒體教學手段體現教學程序和教學內容;③教師要始終考慮授課對象,以學生為中心。

(2)學生一般處于視聽思考解決問題記憶內容的學習模式中。因此,教師要注意在學生思考和解決問題這些環節中給學生留有足夠的時間,以培養學生獨立思考和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

(3)本教學模式符合多媒體課堂教學和培養學生綜合素質的要求。

【參考文獻】

1.黃華明《應用現代教育技術研究》,遼寧人民出版社,1998

2.劉金國《反饋教學論》,遼寧人民出版社,1998

3.裴娣娜《發展性教學論》,遼寧人民出版社,1998

4.畢英姿“多媒體CAI優化課堂教學”,《中小學電化教學》2001.2

篇2

關鍵詞:開放教育,制作英語課件,導學作用,學習效果

 

一、制作英語課件在開放教育英語輔導課的位置

制作電子課件在輔導課教學中的應用,是教師的教學風格得到前所未有的展示。近年來,隨著網絡教學的開展與普及,對多媒體CAI課件(ComputerAssisted Instruction 計算機輔助教學)的需求將越來越大。。其融文字、圖像、聲音、動畫等多種媒體信息于一體的特性,能對學生進行多種感官刺激,從而極大地增強教學效果。課件已被大量地應用于教學,并成了教學手段現代化的一個重要標志。電教媒體參與課堂教學進程,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在我國教育界已經形成了一種共識。而支撐計算機輔助教學的主力軍——電子課件伴隨著信息技術時代的到來走入了各個教學課堂中。作為一名教師應該如何把握使用多媒體課件的時機,制作電子課件就成為教師一個實施教學的的重要手段以及帶來的即時學習效果。

二、制作英語課件體現輔導課導學原則

導學與教學不同。教學是教師“教”與學生的“學”所組成的雙邊活動。在遠程教與學過程中,學生的遠程學的活動與教師的遠程教的活動,構成了遠程教學賴以進行的兩個并行且統一的活動體系。制作英語課件《高級英語寫作》第三章輔導課的導學強調學生識別籠統詞還是具體詞以及識別段落。給學生創設自主學習而設計的學習環境,旨在培養學生的興趣與信心,把握學生的學習方向,授予學生學習方法,提高其學習素質而進行的指導。導學只是一種手段,是為學生學會學習、學會主動發展服務的。導學根植于教學,來源于教學,導學是教學的更高層次,是更為開放教育道學理念。導學是“以學生學習中心”,通過多種教學組織形式幫助學生自主學習,為學生提供全方位學習支持服務,以促進其學習能力的發展。學生不僅是教授的對象,而且是教學的主體。這是現代教育思想與傳統教育思想的根本區別。學生的主體地位,是教學的出發點、依據和歸宿,是教與學中實施素質教育的核心。

導學這一新型教學模式就是學生主體性的素質教育,把學生從被動學習的束縛中解脫出來,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體。在教學中讓學生自主地、主動地參與,充分發揮學生的能動性和積極性。而教師的主導作用,重在激發、引導和提高學生的主體性,激發學生內在的學習欲望和要求,幫助學生實現從“要我學”到“我要學”,從被動接受到主動探求的轉變。教師應讓學生感到學習的快樂,越學越有味,趣在其中,樂在其中,厭學、棄學的現象。本文作者認為在制作英語課件掌握以下幾種原則:(1)本著明確教學目的,貫徹實施大綱的原則,以學生為主,充分兼顧學生的個體差異,發揮他們的主觀能動性,讓他們積極參與到教學中去。英語教師的輔導中的主要任務是解決學生學習語言的重點與難點;(2)本著盡量采用多媒體技術,運用制作英語電子課件,豐富教學情境的原則,用虛擬的英語語言情景,激活成人學生的英語交際欲望;(3)本著充分應用多媒體技術所具有的直觀性、圖文并茂的感官性激發學生的學習互動和交際性;(4)本著運用制作英語課件發展開放教育學生聯想思維,進而引導學生通過發現問題、探索問題和自我評價等方式獲取英語語言的基礎知識,培養英語知識結構,提高學生的英語的運用水平;(5)在制作英語電子課件考慮學生的知識結構和學習認知水平,針對開放教育英語專業成人學生,教師要了解他們以往的英語學習經驗、現有英語水平、學習興趣、學習動機、認知方式、學習能力、學習環境;(6)認真研究和設計開放教育英語教學目標,了解學生對教學內容的知識需求,把教學內容分解為相對獨立的知識結構模塊,確定選用媒體的形式,確定英語課件的表現形式所起到學習效果。

三、課件與輔導課導學關系

課內導學借助制作課件可以節約大量輔導時間,大幅度提高單位時間的訓練量,從而提高教學效率。在多媒體視聽環境中,學生可以用聽配套錄音磁帶進行自學,利用制作英語課件上輔導導學課增大訓練量,掌握英語寫作基礎知識。輔導教師指導學生在計算進行寫作,互評,現場點評。課件有利于輔導教師對學生導學,培養學生自主化學習。通過輔導課導學使用多種教學途徑的互動交流,教師角色從單純傳授語言知識為主轉變為以學生主動學習為主。教師充分運用英語課件創設情境,提供事實,呈現過程,展示范例,讓學生運用多種感官進行觀察、感知、比較、演繹和歸納,逐步完成輔導課導學任務。學生通過課件接收教學信息,眼睛、耳朵、大腦等多種感官并用,在單位時間內獲取最大的信息量,使自己的聽覺能力、視覺能力、注意力、聯想能力等得到強化,要轉變學生過去的被動接受式學習為現在的主動發現式學習,從而確立自己在教學過程中的主體地位。學生主體地位的確立得益于課件提供的參與機會與程度。。制作英語課件對開放教育英語導學的促進作用也體現了人才培養模式。對學生實施個別化教學,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是多媒體教學的特色之一。由于制作英語課件具有兼容性,互動性,交互性的學習有利于不同學習程度學生的學習,因而可以在真正意義上做到因人而異、因材施教。

四、制作英語課件體現輔導課導學優勢

中央電大“開放教育試點”(本科)英語專業外語系列教材選用的是由顧曰國教授主編一系列《高級英語寫作》等教材。該課件制作內容體現該教材的學習模式,即:熱身→活動中包括語言點、文化背景、案例分析、討論話題、相應練習→配套錄音磁帶→配套光碟。然而在以往的開放教育輔導課導學中應用開放教育英語教材所配備多媒體的視聽,其目的是強化學生的聽覺能力、視覺能力、聯想。通過多年教學實踐,本文作者發現,學生接受能力還存在一定的學習困難,具體表現為:(1)學生英語基礎差,過多看和聽配套錄音磁帶,學習效率低,難以激發成人學生的學習熱情;(2)雙向交流少,不能有效地評估學生的掌握程度;(3)鞏固所學知識與能力訓練受到一定的限制;(4)課堂有限時間學生很難達到聽、說、讀、寫同步四項基本技的綜合訓練。顯然,在輔導課中需要教師的導學實非常必要的;使用制作英語課件能補充上述不足的部分。

課件制作內容體現該教材的學習模式,即:熱身→活動中包括語言點、文化背景、案例分析、討論話題、相應練習。其設計內容是以教師是教學活動的引導者,學生是任務的中心,在課堂中始終處于中心地位,充分體現“以學生為中心,以學生的學習應用能力為本位”的原則。通過兩人活動、小組活動等多種形式,“學”中“練”,“練”中“學”。 該課件制作內容還設計培養學習者創造能力的學習任務,培養學習者在未來職場中的可持續發展能力的學習任務活動。

在制作英語課件,設計學習活動任務放上相關的圖片與聲音融位一體,體現教學靈活性、豐富性、形式新穎性等特點。其目的是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使教學效果事半功倍。如何在開放教育英語輔導課導學中制作英語課件能最大化地充分發揮英語寫作的學習效果。本文以制作英語課件應用在《高級英語寫作》課程導學為例,課件制作的內容和形式在輔導課中的導學中要能體現英語寫作的教學和學習效果。

五、課件在輔導課的導學中所產生的學習效果

制作英語課件所采納教學方法的是合作學習方法展開英語寫作教學 即:全班寫作、小組寫作、個人寫作。在授課中把三種方法在課堂上穿插使用。輔導課導學引導學生進行全班寫作,具體做法是輔導教師利用課件文稿上給出命題:什么是成功? 教師首先讓學生考慮作文提綱。把全班分成幾個小組寫提綱,選出代表,派一個學生到電腦前依次輪流寫電子文稿。。先讓一個學生寫出第一個提綱。后面的學生要跟著前面的學生思路進行寫作。全班學生把注意力都集中在電子文稿上,尤其是集中在選出代表一個的思路上。寫作文的學生必須思維敏捷,觀看的學生注視著寫的學生的句子內容是否與主題一致。觀看的同時,學生既要思考下一個句子該怎么寫,又要檢查句子的內容是否起到承上啟下的作用,還要注意措詞的風格、行文的連貫和銜接等問題。如果某個句子出了差錯,就會導致下一個句子接不下去,從而會影響文章的質量,最終發展使集體寫作進行不下去。全班合作寫作的特點表現為學生既是寫作的參與者,又是作文的讀者和評價者。教師利用制作英語課件提供寫作要求在班上讓學生參與寫作和修改作文。全班合作寫作優點為:1)互動強;2)寫作結果轉換成寫作過程;3)培養學生思維能力和邏輯推理能力;4)起到教師的面批作文的效果;5)教師批閱講解能使學生能理解錯句的癥結。在使用英語課件授課和在寫作活動中,教師要留意每一個學生,盡量讓每一個學生都能積極參與寫作,教師要關注不活躍的學生,點名讓他們也出謀獻策,參與并動手親自寫作。為了讓寫作課更有效的開展,教師可采納合作小組寫作方法來指導課堂活動。教師給出命提后,先組織學生對命題開展小組討論活動。以小組為單位對命題進行內容方面的討論。小組活動具體做法如下:1)讓學生先對命題來個“大腦風暴”;2)小組對命題開始討論,由一個人執筆,或由組員輪流執筆,盡量做到讓每一個小組成員發言;3)小組寫作可以避免個人寫作文時,有的學生感覺沒話可說,沒話可寫,想寫的又寫不出來;4)在開展小組寫作中,寫作能力強的學生可以幫助作文能力差的學生。這種小組寫作優勢表現為:1)學生間的互動性強,組員之間可以互相提示、互相提醒;2)重視寫作過程而非寫作結果;3)教師可以隨時參與每一個小組的作文修改。教師這時候所承擔多種角色既為指導者、資源提供者、評估者。學生的角色為:參與者、資源提供者、及評估者。第三種方式是個人寫作。它是一種傳統的寫作形式。個人寫作強調的是每一個學生首先要獨立思考老師給的命題,按照作文要求獨立完成寫作任務。個人寫作的特點為:1)自主性強;2)計劃性明顯;3)作文具有個性特征,表現出個性差異。以上闡述的三種做法都各有千秋,根據本文作者利用英語課件輔導導學應用的教學經驗,輔導教師在用課件教寫作課要考慮學生的語言基礎和寫作課的教學要求,對不同年級和不同學生的水平,教師要靈活使用這三種教學方法,才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教學要求。本文作者通過課件寫作課的教學實踐,認為這種利用制作英語課件在輔導課的導學展開合作寫作教學方法非常有效,學生對使用英語課件導學這一教學法效果非常認可。

[參考文獻]

[1] 李萌濤. 大學英語聽力多媒體光盤的教學設計[J]. 外語界,1998,2.

[2] 劉麗燕,賈國棟. 大學英語精讀多媒體組合教學[J]. 外語界,1998,4.

[3] 張新明. 遠程教學系統設計與開發遠程[J]. 2001,1.

篇3

關鍵詞:多媒體;英語課堂;激發興趣;創設情景;提高實效;感受體驗;滲透內涵;拓展渠道

隨著科技的迅猛發展,在網絡連通世界的今天,傳統教學下的“一張嘴,一支粉筆,一塊黑板”在英語課堂中已經不可能“一統天下”了,甚至顯得有些力不從心,難以招架。越來越多的英語老師在課堂上采用多媒體的教學,來優化英語課堂。

“講讀式”教學以老師(錄音機)講,學生讀為主,顯然這種教學能比較容易地把重難點傳授給學生。但無法調動學生的積極主動性,多媒體教學與傳統的“講讀式”教學相比,它能真正調動學生的各個感官,做到眼到,耳到,手到,心到。有著不可抹滅的優勢:

一、活用多媒體,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 運用多媒體教學,能充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欲,寓娛樂于學習,化枯燥的學習為輕松愉快。在每個單元中的let’s do,通過TPR活動,練習并運用所學字母和生詞,來強化知識。僅憑錄音和書上的圖片,學生也許無法完全正確理解意思,在多媒體課件的幫助下,學生就能準確地理解短句的含義。加上學生善模仿和愛動的特性,相信學生一定在享受let’s do中完成教學目標。

二、活用多媒體,創設課堂教學所需的情景

多媒體技術的發展為小學英語情景教學提供了更為豐富,便利的手段,它可以突破空間和時間的限制,將聲音,圖象,動畫和影像相結合,創設真實,豐富和立體化的英語學習環境,讓孩子們在有生有色的真實語言場景中學習語言。

PEPBook8第二單元的let’s read內容,“講讀式”的教學方式是照著書本一句句的朗讀,理解,復述以至背誦。在這學習過程中,學生只是被動地接受知識,如果采用多媒體教學,效果就大不相同。首先我會用一個flash,讓學生對本課的內容有個大致的了解,同時,課件上出現幾個孩子喉嚨痛,頭痛,鼻塞的癥狀,如果你是個小醫生,你覺得應該如何治療呢?或者你有沒有貼心的小建議呢?在此之后,學生基本上能對這篇文章的內容理解,并能進行的復述,這種形式的教學讓學生在課堂上有個思維的過程,加深理解,提高記憶效率。

三、活用多媒體,提高外語課堂教學的實效

學生真正感受,體驗,學習英語的陣營還是在課堂上,教師應該在這40分鐘,使課堂內容最優化,而利用現代教育教師輔助英語課堂教學就可很大程度上提高教學效率和提升教學質量。例如,在教學字母書寫的時候,教師總會特別注意站姿等方面,怕一不小心,留給學生的就只有背影,看不到書寫的筆畫,而豐富的多媒體資源就解決了這個問題,不僅有字母的發音,筆畫書寫,還有例詞等,給字母教學帶來便利,加快教學速度。

四、活用多媒體,感受課堂情感領域的多重體驗

在目前的小學英語課堂傳統教學中,普遍存在著重認識,輕情感的現象。老師總會不自覺地忽視了學生課堂上的情感體驗,而以傳授知識為主,這與學生的語言學習規律是背道而馳的。而多媒體教學則有效的彌補了這一缺陷。

筆者曾聽過這樣的“Friends”的課,一直到現在仍歷歷在目。一堂課圍繞動畫人物Shrek貫穿始終,首先讓學生對他的外表進行描述,he is fat,he is strong,he is ugly,所以孩子們剛開始不喜歡和外表丑陋的Shrek做朋友,同樣課件中出現的人物看到Shrek時都逃跑了,所以Shrek是十分的無助,傷心,孤單。教學過程中忌平鋪直敘,它應該有起有伏,有,就在此時,伴著Shrek孤單的神態,出現了《lonely》這首歌I’m lonely, lonely, lonely.I’m lonely, lonely in my life.I’m lonely, lonely, lonely.Then help me help me to survive.把整個課堂推到了一個小,不僅是學生,連聽課者都深深被這種情感感染,達到了“聞者流淚”的效果。其實Shrek是個honest,kind,brave,clever的人,所以他也交到Donkey 和Cat這2個知心朋友。真正的朋友是不會計較一個人的外表金錢這些外在的東西。

五、活用多媒體,拓展學生學習的信息渠道

隨著電腦的普及,學生與各類信息的距離也越來越近,在課堂或生活中,網絡亦是觸手可及。這也為我們提供了一個改變教學方式,合理利用網絡資源,在英語教學的時間和空間上進行了有效的延伸和擴展的機會。

在教授好一類詞之后,可以讓孩子們回家后利用網絡做“brainstorming”,讓學習機會從課堂延伸到課后,如在學習好水果類單詞后,可以讓學生在網絡上學習更多的水果單詞,如mango,lemon等。

在圣誕節前夕,教師可讓學生收集一句圣誕祝福語(網絡就提供了無邊無際的資源),并熟練朗讀,然后將其抄寫一份給老師。教師可將全班的匯總,做成“圣誕祝福薈萃表”。這樣,學生不僅感受西方的文化,積累了語言的知識,而且通過用英語說祝福語,鍛煉語言的表達能力,同時,讓孩子們學會感謝和感恩。

篇4

【關鍵詞】英語課件 Flex RIA

一、引言

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與國內高校教學信息化的逐步深入,多媒體輔助教學課件的應用及其相關研究探索也隨之逐步擴大和加深。在外語教學領域,多媒體課件的使用尤其廣泛和深入。這其中的原因亦不難理解,相對于傳統的黑板教學,多媒體課件通過成熟的網絡技術和信息技術提供了諸如圖片、音頻、視頻和動畫等更豐富的教學資源,對于學生的外語聽說能力學習起到了不可忽視的重要作用。

目前國內以英語為主的外語多媒體教學課件,一般由英語教學專家進行教學設計、軟件開發人員設計開發,并由出版社或教育軟件公司以光盤為媒介出版發行。其作為一種桌面應用程序,響應速度快,資源豐富,以復雜多樣的交互手段結合文字、聲音、圖片及視頻等媒體素材模擬有利于英語學習的各種交際情境。然而筆者通過對國內多個出版社發行的英語課件調研后發現,現有英語課件由于開發技術較為落后,系統設計不夠合理等原因,其開發過程或多或少都存在如下一些問題:1、可復用性低?,F有大部分英語課件的開發技術并不支持面向對象開發方法,或僅對面向對象提供較低級的支持,從而導致程序代碼的可復用性較低。2、可維護性差。英語課件學習內容規模龐大,用戶運行環境復雜,課件在開發和使用的過程中出問題的可能性非常大。現有大部分英語課件開發技術缺少對面向對象的支持,同時也缺少軟件工程思想和方法的應用,因此維護升級均為較困難。3、開發成本高?,F有英語課件采用的開發技術大多為針對具體內容的一次性開發。隨著課件需求的增加和交互復雜性的提高,這種開發方式的弊端逐漸暴露出來,開發周期越來越長,成本越來越高。

基于上述分析,筆者認為尋求新的技術解決方案以合理的解決英語課件的上述問題,已成為課件開發者們亟待解決的重要問題。而隨著富互聯網應用(RIA,Rich Internet Applications)的發展,各種RIA技術的不斷出現為英語課件的開發提供了有效且可行的技術路線和解決方案。其中Adobe Flex作為用于開發RIA客戶端的主流技術,其構建的RIA應用提供內容豐富的用戶界面,且完全支持面向對象的開發,完全符合課件開發的需求。

本文首先簡要介紹Flex開發框架,之后對在整個系統中最重要的數據模型設計與實現做詳細介紹,最后對該開發技術的應用效果進行總結和歸納。

二、Flex和Cairngorm框架

Adobe Flex是Adobe公司開發的支持RIA開發和部署的集成開發環境,主要面向企業級的開發。它采用ActionScript 3作為核心編程語言,并被編譯成swf文件運行于FlashPlayer虛擬機里。ActionScript 3是一種強大的面向對象的編程語言,基于ECMAScript Language Specification, Third Edition①。Flex是目前RIA客戶端開發技術的主流,它提供了豐富的控件和功能強大的基礎類庫。利用Flex我們可以很容易的開發和部署RIA應用。

Cairngorm框架是在Adobe Labs(Adobe ,2006)的一款開源輕量級RIA開發框架。Cairngorm框架由Value Object、ModelLocator、View、Front Controller、Command、Delegate六個模塊組成,按照數據模型、用戶視圖以及控制邏輯對程序代碼進行分類②。其執行過程簡要描述如下:FrontController負責監聽事件,當事件發生時,FrontController調用Command對象執行相關操作。Command對象調用Execute方法訪問服務,最后由onResult方法處理返回的結果,異常信息則由onFault方法處理。View通過綁定機制根據ModelLocator中的數據創建用戶界面,當ModelLocator中數據被修改時,數據綁定機制將負責更新視圖。

三、英語課件數據模型設計與實現

由于數據模型包含了英語課件中所有的學習內容,關系著課件最主要功能的實現,是系統設計的核心,因此,本文將著重討論這一部分內容。一套英語課件通常分為8-10個單元,每個單元可能包括課文學習、單詞學習、選擇題、填空題、匹配題、判斷題、翻譯題、寫作題、電影欣賞、音樂欣賞、看圖說話等大量學習內容。這些學習內容包含了大量的文字、圖片、聲音、視頻等各種數據,并且由于題型眾多,交互邏輯和界面表現復雜,采用面向內容的一次性開發方式常常導致課件程序規模龐大而復雜。

同時,我們注意到每個單元雖然學習內容不同,但學習內容的組織結構基本相同,即每個單元包含了相同的題型,因此每種題型的實現代碼在課件不同單元中均可復用。此外,即使是不同的英語課件,學習內容結構不同,但題型仍然具有相對穩定性,故每種題型的實現代碼在不同課件間亦可復用。另一方面,對于不同的練習題型,有時也具有非常相似的數據格式以及交互邏輯。由此可見,對各種題型的可復用結構進行合理抽取,是提高課件代碼可復用性的關鍵。

基于上述分析,我們首先設計所有題型的基類ExerciseModel。其中,課文學習和單詞學習也分別作為題型的一種。ExerciseModel僅簡單的記錄了題型基本信息。通過添加其它數據類型可以派生出各種具體題型。其具體設計見表1:

表1 ExerciseModel類功能表

完成基類的定義之后,根據不同題型所需的不同數據對象,從ExerciseModel類派生該題型子類的辦法即可實現不同的題型。由于英語課件題型眾多,不可能一一列舉,下面我們分別以具有代表性的課文學習和填空題來闡述具體學習內容的設計。

1、課文學習

TextModel類繼承自ExerciseModel類,實現課文學習這部分課件內容。TextModel類包含課文題目、課文作者、每個段落的內容和翻譯、生詞、背景知識等數據,其中每個段落的數據由TextItem類保存和傳遞。TextModel類添加Title和Author屬性記錄課文題目與作者,同時TextItem類保存每個段落的數據模型,其功能設計見表2。

表2 TextItem類功能表

此外,每個屬性均有對應的Get、Add和Remove三個方法實現該屬性的獲取、添加和刪除。例如,保存課文內容的Para屬性可調用GetPara、AddPara和RemovePara方法,分別實現獲取、添加和刪除課文的操作。以課文生詞為例,其實現代碼如下:

private function init(evt:FlexEvent):void {

var nw:TextArea=FormItem(evt.currentTarget).itemTextArea as TextArea;

nw.htmlText = txt;

nw.selectable = true;

lbl.addEventListener(TextEvent.LINK,nw _link);

2、填空題

填空題包含習題題干、參考答案、提示信息等數據。提供評測、創建和還原用戶學習數據備忘錄等接口。其中評測為課件提供多種自動評測策略,比如:帶首字母的評測、不帶首字母評測等。用戶學習數據備忘錄對象用于保存用戶答案、評測情況等。

FillBlankModel類定義為填空題的數據模型。它由FillBlankItem類構成,FillBlankItem類對應填空題的每個Question的數據模型,需要保存題干、參考答案和用戶答案等數據以及評測接口。此外,FillBlankModel類和FillBlankItem類都提供備忘錄模式,以XML格式保存用戶的答題和評測情況。同時通過重載CairngormError實現CheckStrategy類作為評測策略基類,提供抽象接口Check()。FillBlankCheck類繼承CheckStrategy基類,實現Check()接口,提供單個小題評測的能力。FillBlankItem類設計見表3。

表3 FillBlankItem類功能表

與TextModel類相同,FillBlankModel類的每個屬性均有對應的Get、Add和Remove三個方法實現該屬性的獲取、添加和刪除。FillBlankModel類主要代碼簡化如下:

//打包填空題模型XML

override public function get Data():XML

{

……

//初始化填空題模型

override public function set Data(Value:XML):void

{

……

//處理屬性_CheckStrategy=CheckStrategyManager.GetInstance().GetStrategy(Value.questions.@checkType);

_IsQuestionCheck= Value.questions.@isQuestionCheck.toLowerCase()== "true";

//處理小題

var questionsList:XMLList=Value.questions.question;

……

}

每個小題的數據模型FillBlankItem類主要代碼簡化如下:

//生成answers節點

var answers:XML=;

……

//初始化本小題數據

public function set Data(Value:XML):void{

……

if(XMLUtilities.HasNode(Value,"answers")){

……

//處理提示

if(XMLUtilities.HasNode(Value,"tips"))

……

//處理單詞短語框

private function parseContent():void

……

四、應用效果分析

采用Adobe Flex和Cairngorm框架進行英語課件的設計與開發具有很強的優勢。首先,具有較高的可復用性。一方面通過定義英語課件的架構及通用模型,便于在后續的開發中重復利用;另一方面實現了程序與源文件分離,這樣不僅可以重復利用英語課件的多媒體素材和腳本數據,而且還可以通過替換源文件來重復利用代碼。其次,具有較好的可維護性。通過在開發過程中運用軟件工程的思想和方法,遵循高內聚、低耦合的開發原則,實現課件的模塊化開發,使得程序代碼結構清晰,可讀性好,便于為后續維護或二次開發提供相應接口,提高了英語課件的可維護性。

當然,該解決方案也有一定的弊端。主要在于其采用的設計模式對可復用結構進行了較高層次的抽象,同時各個模塊間嚴格遵循高內聚、低耦合的開發原則,導致系統的實現難度大大提高。因此,在實際開發過程中,應根據具體情況對此進行良好地平衡,以盡可能降低開發代價?!?/p>

參考文獻

①Adobe. 2001.Adobe Flex[EB/OL].Adobe Labs. labs.省略/technologies/flex/

②Digimmersion.2006.Flex Application Design for Cairngorm[EB/OL]. 省略

篇5

關鍵詞:中小學英語課件;PowerPoint;動畫

中圖分類號:TP31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3044(2017)07-0185-02

隨著現代化教育技術的飛速發展,多媒體課件作為一種新型的教學輔助工具被廣泛地引入到英語課堂教學中。它打破了傳統的“灌輸式”教學,巧妙地將文字、圖像、聲音、視頻等信息相結合,以動態的方式向學生展示英語學習內容,從而大大地提高了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和效率。

中小學英語教師進行個人課件的制作,首先的_發軟件為PowerPoint。開發一個優秀的PowerPoint課件,首先需要選好題并編寫好腳本,然后進行素材的收集與處理,接下來把這些素材插入到PowerPoint中并設計貼切的動畫,最后進行預演、修正并打包。

1動畫設計的原則

動畫的設計是整個課件成敗的關鍵。這里所提到的動畫,僅僅是指讓課件中的內容以一種動態的方式出現在學生的視野中。但是并不是只要讓課件中的內容動起來了就是一個好的課件,這種“動”,一定要和授課內容以及所采取的教學方法相結合。一個好的動畫設計,應該緊扣內容本身,充分展現設計者的目的,從而啟發學生的思維,給他們留下深刻的印象,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反之,一個動畫如果脫離了內容本身,只是一味地追求浮夸的效果,那么學生除了觀看浮夸的動畫效果,不會有丁點收獲。

2動畫的類型

PowerPoint中讓內容以動態的方式出場有兩種設置方式,一種是設置“幻燈片切換”的方式,這種方式整張幻燈片一起以設定的動態方式出現;另一種是“動畫”方式,需要先選定個體的對象,然后再逐一為它們設置動態的出場方式。

要制作好PowerPoint課件中的動畫效果,首先需要了解動畫的類型及它們適用的場景。PowerPoint中的動畫一共發為了四種類型;

(1)進入型

設置了進入型動畫效果的內容,在進行課件播放的時候并不會主動出現在屏幕上,需要播放者單擊鼠標之后才會以設定的動畫效果顯現。這一類型的動畫效果通常用于設置提問情節,首先拋出問題,留出適當的時間給學生思考,然后在大家的期望中再給出答案,可用于課文中的提問環節。

(2)強調型

設置了強調型動畫效果的內容,在進行課件播放的時候會一直顯現在屏幕上,播放者單擊鼠標之后它會以設定的動畫效果發生變化。這一類型的動畫效果適合于對象之間的相互比較,用于強調某一對象的局部特征,加深學生的印象,例如英語詞匯的演變。

(3)退出型

設置了強調型動畫效果的內容,在進行課件播放的時候會一直顯現在屏幕上,播放者單擊鼠標之后它會以設定的動畫效果退出播放屏幕。這一類型的動畫效果適合于英語單詞的認與記的教學環節,讓認識的單詞一個一個的消失,如同做游戲,激發學生的好勝心理,以達到預期的目標。

(4)動作路徑型

設置了動作路徑型動畫效果的內容,在進行課件播放的時候顯現在屏幕上,播放者單擊鼠標之后它會按照給定的路徑從起點運動到終點。

3幾種典型的動畫應用

3.1連線題

如果要實現選項之間的任意連線,需要用到PowerPoint中的控件和VBA編程,對于中小學英語教師來說難以掌握,我們以一個簡單的方式呈現。

(1)將當前幻燈片頁的版式設置為“兩欄內容”

(2)分別在標題欄和左、右文本框中輸入對應的內容

(3)在“插入”選項卡里選擇“形狀”按鈕中的箭頭,將對應的選項連接好

(4)設計動畫效果:標題不設動畫,隨幻燈片一起切出;左、右文本框以及箭頭選擇“進入型”的動畫效果,先出現左、右文本框,再逐個出現箭頭

以這種方式來設計動畫比較簡單,易于實現。但是在現實中并不能保證學生一定會做正確,這就需要教師扮演好學生和課件之間的“引導者”這個角色,以教師的語言來彌補課件開發的遺憾。

3.2填空題

填空題主要選擇“進入型”動畫效果來實現,而且以位置不移動或沒有太大的移動為好,以免分散學生的注意力。設計選擇題時要在填空的位置上顯示下劃線。

(1)將內容輸入幻燈片適當的位置

(2)選擇要設置填空的一個題目,刪除要填空部分的內容,并用空格代替

(3)選中空格,為空格加上下劃線

(4)單擊“插入”選項卡中“文本”組中的“文本框”按鈕,插入文本框,并輸入答案,調整文本框大小并拖動到下劃線上

(5)重復步驟(2)~(4),把所有要填空的內容設置完成

(6)設計動畫:除了插入的文本框,其余的內容隨幻燈片一起切出,文本框逐個以“進入型”動畫效果出現,比如“百葉窗”、“向內溶解”,都是很適合于這一題型的動畫類型。

3.3單詞的認知

單詞的認知有兩種動畫設置方式。第一種方案是和圖片相結合,把單詞藏在圖片背后,正確讀出單詞后單擊圖片顯示單詞。第二種方案是“摘蘋果”游戲,把單詞掛在蘋果樹上,認一個摘一個放到樹下的籃子里面,最終把所有的蘋果都摘完。

方案一的設計步驟;

(1)按需要插入表格,并把要認知的單詞輸入到表格單元格中;

(2)插入合適的圖片并調整圖片的大小,以遮蓋住對應單元格中的單詞;

(3)動畫方案:表格不需要設計動畫,每一張圖片設計一種“退出型”動畫效果。

這樣完成的動畫缺乏足夠的互動性,它的順序是被定義好了的,不能更改。在PowerPoint 2010中引入了觸發的機制,很好地解決了這一問題。在“動畫”分組的右側有一個“高級動畫”分組,如圖1所示:

選定一項已設置好的動畫,點擊“高級動畫”分組中的“觸發”按鈕,在單擊中為其選擇一個觸發的對象,那么當你點擊這個對象時候,對應的動畫就會被擊發。它能打破原定的順序,更好地實現互動。

方案二的設計步驟:

(1)設計好背景蘋果樹和水果籃;

(2)蘋果和文本框相組合,將需要認知的單詞放在蘋果上,并拖動到蘋果樹上合適的位置;

(3)以“動作路徑型”動畫方式設置蘋果落人果籃中的動畫;

(4)為設置好的動畫添加觸發對象。

篇6

    關鍵詞:多媒體課件;大學英語教學;運用

     多媒體課件是教師根據不同教學要求和目的,將文字、圖形、圖像、聲音、動畫、影像等多種媒體素材融為一體,從而制作出各種精彩紛呈的幻燈片課件。近年來,隨著社會信息技術的發展,多媒體課件被越來越廣泛地應用于大學英語教學中,已經成為大學英語教學的一種重要教學手段。下面,筆者從自身課堂教學實踐對使用多媒體課件的大學英語教學作簡單分析。

    一、在大學英語課堂教學中使用多媒體課件教學模式的必要性(一)改變傳統教學模式的必要在傳統的教學方式下,大學英語課堂上利用的媒體是粉筆、黑板,教學過程單調,費時,同時受時間和空間的限制,教學內容局限于教材,學生獲取信息和知識的途徑十分狹窄。而英語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學科,語言的形成有賴于一定的環境和背景。在大學英語課堂教學中廣泛使用使學生視聽覺并用的多媒體課件,把教學內容及其延伸情景生動逼真地再現眼前,并在提供語言操練和摹仿上起到其他教學手段無法相比的作用,可以大幅度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和教師的教育效果。

    (二)大班教學的需要

大學英語教學需要給學生較多的語言實踐機會,但我國目前高校普遍非英語專業的學生人數都具有班額大、學生多的特點。如果教師單純采用傳統的教學模式,那么在有限的課堂45分鐘內就無法讓每個學生真正參與到活動中來。多媒體課件教學是一種以學習者為中心的開放式教學模式,它促進了英語課堂教學的多信息、高密度、快節奏,使教師有可能、也有條件把教學的重點轉向培養學生的語言應用能力上,為學生創造盡可能真實的語言教學環境和更多的語言實踐機會。

    (三)學生認知心理的需要

1990年,耶魯大學教授edward tufte在解釋為什么最有效的信息傳播媒介是可視圖像而不單單是靠聽覺時指出:“信息圖像化本身就滿足了每一位學生的不同需要,使其能以各自不同的方式和各自不同的進度來對圖像化的信息進行個別化與理性化的篩選和理解。圖像化的信息本身就給學生提供了一個同步進行的可控寬頻帶通道。而單純口授是無法達到這一點的”。

    在目前情況下,只有多媒體課件才能在大學英語課堂上充分調動學生的視聽和其它感覺器官,從而獲得最佳的認知效果。

    二、在大學英語課堂教學中使用多媒體課件教學模式的優勢(一)有利于激發學生的興趣,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現代大學英語教學強調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使用多媒體課件的大學英語課堂教學圖文并茂、聲像同步可使學生手、腦、眼、耳并用,彌補傳統教學方法在直觀性和動態感等方面的不足,使學生處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學習知識,他們從“被灌輸”狀態轉向“自主”狀態,真正體現了學生的認知主體作用,促進他們英語自主學習能力的提高。

    (二)有利于提高學生的跨文化交際意識和語言綜合運用能力大學英語教育目標是培養學生的語言綜合運用能力。為此,在大學英語課堂上就要給學生提供能進行語言實踐活動的自然情境和教學情境。多媒體課件教學可提供聲像情景等使學生置身于真實的語言環境之中,他們在體驗西方文化氛圍的同時產生一種需要運用英語的激情,從而使學生在真實的語言環境中提高了聽、說、讀、寫的綜合語言應用能力和跨文化交際意識。

    (三)有利于提高大學英語教學質量和效率大學英語課本包括了聽、說、讀、寫的綜合要求,教學信息量極為龐大。按照傳統的教學方法,一節課講的內容有限且效果不佳。而多媒體課件能在有限的時間內將大量的文字和影像清晰地展現在學生面前,大大節約了傳統教學模式寫板書和放錄音機的時間,大大提高了信息輸出量,可以幫助教師在有限的時間內極大滿足學生的求知欲,促進和提高大學英語教學質量和效率。

    三、多媒體課件在大學英語課堂教學中的突出問題(一)多媒體課件對課堂教學靈活性的束縛在使用多媒體課件的大學英語課堂教學中,課件的內容已經預先輸入,于是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往往會遷就課件,依賴課件。然而,課堂教學的實際情況不可能完全預設,但受多媒體課件約束,教師只能竭力使教學環節與課件相吻合,而且教師由于要操作電腦,整節課站在講臺上,學生直接看到的是屏幕,這就使教學組織活動變得被動不靈活。

    (二)多媒體課件對英語學習氣氛的抑制大學英語教學課堂上學生之間的交流,師生之間的互動,同學之間的互助合作和相互競爭,教師對學生的鼓勵和啟發是最好的學習氛圍。使用多媒體課件的目的之一就是促進和活躍這種學習氛圍。但不少的英語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以操作計算機為主,學生隨著教室的屏幕演示過程而學習,這種學習氣氛變得呆板而冷漠。

    (三)多媒體課件對學生學習效果的影響心理學研究表明,當人們注視屏幕時,頭腦活動會減慢,思維活動受到屏幕內容的抑制。如果在大學英語教學過程中使學生過分依賴多媒體課件提供的聲像信息,就會影響他們的思維能力。多媒體課件單位時間內傳遞給學生的信息量大,并且速度快,在課堂上的停留時間較短。當傳送給大腦的信息量超過大腦的接收限度時,學生就會感到頭昏腦脹,煩躁不安。顯然,學生在這種狀態下是不會獲得好的學習效果的。

    四、如何解決使用多媒體課件的大學英語課堂教學中存在的突出問題(一)堅持“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教學原則多媒體課件在制作和使用時要明確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是發展的主體,教師是課堂的主導者。課件不可代替和剝奪學生在課堂上的主體地位。教與學是一系列的雙邊活動,教師切忌把課堂變成忙于進行多媒體課件的演示課。只有將教師的主導性與多媒體課件的輔結合起來,才能獲得良好的教學效果。

    (二)使用多媒體課件與傳統教學模式有機結合原則教師要明確傳統教學方式的主導地位。目前廣泛應用的多媒體課件,仍是一種輔教學手段。教師在課堂上通過嫻熟的教學語言、手勢等對外語知識的闡述,與學生面對面的交流與探討是傳統授課方式的優勢。多媒體課件與傳統教學模式相結合,加強教學互動性,并通過板書給學生留下反思發問的時間和機會,這樣會遠遠勝過電腦屏幕整齊劃一的顯示方式。

    結束語

本文認為,對于大學英語這門公共課程來講,在師資比較緊缺教學任務繁重的情況下,多媒體課件輔助課堂教學不失為一種好的方法。作為大學英語教師,我們必須為以學生為中心,合理地使用多媒體課件,使多媒體課件輔助課堂教學真正起到為大學英語教學服務的目的。

    參考文獻:

[1]彭立.多媒體輔助教學利弊談[j].中國電化教育,1997(7).

篇7

1 運用多媒體,創設情境

情境教學符合小學生的心理特點,在情境中學英語、用英語,學生喜聞樂見。多媒體課件能創設出圖文并茂、聲色俱全、生動形象的教學情境,拉近英語與現實生活的距離,使原本枯燥的書本知識變得生動鮮活,讓學生懷著愉快的心情積極參加到學習活動中。

例如:在教單詞peach、pear、orange、watermelon時,可以設計一個去水果店買水果的課件,在鼠標的點擊下,讓學生“買”走。在這樣一個“真實”的情境中,每個學生都躍躍欲試,從而很好地激發了學生學習的興趣,自覺地運用英語交際,提高了英語口語能力。

2 運用多媒體,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興趣是一種情緒。如果孩子們能對學習英語產生濃厚的興趣,那就是學習和記憶英語的最積極、最有效、最持久的方法了。

蘇霍姆林斯基說過:“興趣的源泉在于運用?!辈捎枚嗝襟w教學,運用教學軟件創設英語教學視、聽、說的環境,通過人機對話,情景創設,模擬發音,使學生的興趣和信心大增。而且由于視、聽、說相結合,增加了學生對語言的感知與記憶,創設了類似母語學習的環境,在這種視、聽、說環境中,每一位學生的主動性都得到了發揮,增添了學習英語的興趣和樂趣,變“要我學”為“我要學”,進而長久保持對英語學習的興趣,寓教于潛移默化之中。

小學生活潑好動,富有想象力,但經歷淺、知識面窄。所以,在小學英語課堂教學中,要積極運用各種新穎的引課藝術,創設與教材相適應的樂學氛圍,使學生在特定的情境中,激起求知的欲望,展開豐富的想象,產生探究的興趣,積極參與學習,主動探究創造。而多媒體將形、聲、光、色、動、靜融為一體,突破時空限制,用生動的形象、真實的畫面、優美動人的語言和音樂,來豐富學生想象,刺激學生的興趣和求知欲,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教學活動。

3 運用多媒體,讓學生主動參與學習過程

多媒體具有交互性,能支持學生進行大量而快速的語言實踐活動,使學生真正達到交流的目的。

如:教學對話時,可以把教學內容制作成課件,待學生學會后,按動靜音,聲音消失,讓學生配音;再給學生提供幾組不同的與課文相關的場景,讓他們做配音演員。栩栩如生的畫面,學生猶如身臨其境,興趣盎然,表演十分精彩。這真正實現了以學生為主體,發展了個性,讓學生體驗到學習的樂趣。

實踐證明,計算機輔助教學具有極強的生命力,它對改進課堂教學方法、提高教學質量有著重要作用。作為我們英語教師來講,要不斷地學習和掌握多媒體電腦技術及其他教學手段的使用,精心設計電教軟件,創設逼真的教學情景,把自己從繁重的勞動中解放出來,讓英語課變得更加豐富多彩。

4 注意事項

盡管多媒體教學有著從前任何一種教學手段所不可比擬的優勢,但是我覺得還應該注意如下問題。

不能“以教師的活動代替學生的思考”。教學活動中,必須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讓學生盡可能多地自己操作計算機,這樣,他們才覺得學到的是自己迫切想知道的知識,是自己學到的,而不是教師“灌輸”的,學生學起來會更加積極,記得也更牢固。同時,這樣還可以縮短反饋的周期,發現問題可以及時補救。

不能以“以人機對話代替師生對話”。教學活動是一個師生共同參與的活動,在教學中通過師生之間的對話,信息交流、反饋,實現教學雙方對教學過程的把握,幫助教師在一個動態的過程中完成教學任務,實現教學目標。

不能“以形象思維代替抽象思維”。教學活動的一個重要目的就是培養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對學生而言,這種能力的培養顯得尤為重要。

應該科學地利用多媒體教學手段,要落到實處,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不能認為只要一用計算機輔助教學,就可以激發興趣,突破難點,教學效果就會顯著提高;更不能把課件制作得太花哨,讓學生過分沉浸在聲光世界中,使“寓教于樂”走向極端。殊不知,不從教材特點出發,不根據教學內容設計出合理的課件,盲目使用計算機教學,生搬硬套,只會失去計算機的長處,適得其反。

篇8

毋庸諱言多媒體演示課件在多媒體教室里向學生提供了最新的“原汁原味”的英語材料,創設了一個全方位的多元化的英語語言環境,普通教室和紙質教材望塵莫及。在這過程中,學生們開始覺得新奇有趣,學習積極性很高。但很快教師們發現他們的學生又“習慣”了,又開始無精打采起來。為何教師們煞費苦心制作的多媒體課件引不起學生的興趣呢?

其實細想起來并不奇怪:傳統課堂里的角色并沒有絲毫改變,教師仍然主宰一切,學生仍然被動坐等老師灌輸。只不過教師的灌輸手段高科技化了(用計算機),學生的接受更生動形象了(有多媒體)。這些拿慣了鼠標的,玩慣了電子游戲的,電腦齡網齡比你長的學生,很快就領教了你那兩下子,他們能讓你一個人在課堂上擺弄鼠標嗎?

此時如果還停留在ppt演示課件的水平上,無異于“穿電腦新鞋,走教師中心滿堂灌的教學老路”。教育界對于演示課件早有質疑。網絡上的討論“教師制作課件為哪般?”“教師有無必要自己做課件?”就是一種反思。許多教師批評這樣一種趨勢:平時不用多媒體,一旦要上公開課就四處求助,連開夜車,突擊制作;學校多媒體教室平時沒有人使用,到了做公開課時,多媒體教室爆滿都排不開了。這種“作秀”難道不是演示課件只為教師服務,不為學習者服務的最好注釋和證明嗎?演示課件非但不能觸動傳統教學的教師中心地位,反而又給處于中心地位的教師配備了現代化高科技武器,鞏固和加強了教師的中心地位。這與現代教育理念和教改初衷完全相悖。所以從工具的性質和用途來講,powerpoint是名副其實的“演示課件”,它是老師和演講人的優良助手和得力工具。但它幫不了學習者的忙,對學生來講并無太大價值。要實現課堂角色轉變需另辟蹊徑,另尋利器。

相比ppt課件,htm網絡課件的優越性是顯而易見的。

htm網絡課件是體積小的便于網上使用的課件。使用者只要點擊相關鏈接,即可進入有關頁面瀏覽,實現網上收聽收看,而不需下載整個課件。而ppt課件必須全部下載,無法在線瀏覽。

htm網絡課件是個開放的動態的課件。網站管理員可隨時方便地進行添加刪改,大到全面改版,小到更換一幅畫,修改一句話,增加一個標點,點擊鼠標即可完成。而ppt課件一旦傳到網上便無法修改。

htm網絡課件有強大的交互功能,可實現諸如提供表單,搜索調查,論壇留言,測試評分等人機交流。在網絡教學中廣泛應用的一個功能是在線測試。學習者可參加課程設置的各項測試,課程會自動閱卷評分,顯示正確答案。在有些題目后,網站管理員還可寫有解析點評,對重點難點進行分析講解。如果還有不清楚的問題,學習者還可以通過留言板和電子郵件得到進一步的幫助。這樣學習者便能在網上完成一個完整的學習過程。而ppt課件很難實現這些功能。

htm網絡課件的這些優點再加上多媒體音像材料,更讓傳統紙質出版物和普通教室望塵莫及。

htm網絡課件用Frontpage制作。Frontpage是微軟Office家族的一員,和Word,Powerpoint,Excel一樣,易學易用,無須涉及諸如數據庫,VB,JAVA等高深技術,每個老師都能學會,是適合我們普通教師使用的制作網頁課件的利器。

正如刀叉是為西方人士吃面包西餐專用,而筷子是中國人吃米飯面條專用一樣,ppt課件只能助教師一臂之力,而htm網絡課件才是學生的鐘愛。由全班學生看菜鳥老師一個人用鼠標戳戳點點,到學生個個用上“狗,貓,鼠”,實際上是借助高科技手段在一定程度上實現了課堂角色的轉換,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傳統的教師中心論。

篇9

一、共筑英語課堂,建立融洽的師生關系

課堂是由教師和學生組成的集體,兩者是共同成長、相互促進的關系。融洽和諧的師生關系是活躍英語課堂氣氛的前提,對提高課堂效率和學生的學習水平都有舉足輕重的作用。教育家夏丐尊先生曾說過:“教育上的水是什么?就是情,就是愛?!苯處煂W生真誠的關愛不僅能夠加深師生之間的理解、縮短師生心理上的距離,還能激發學生健康的情感,產生積極的學習動機和激情。因此,教師必須對學生真情付出,關心愛護每一位學生,公平對待每一位學生,與他們做朋友,走進學生的內心。在學習上,我們要鼓勵學生積極上進、增強自信心,給予他們肯定、贊揚和鼓勵,應多采用肯定性評價,如常用Not bad. Well done! You are so clever. Think it over and try again. Don’t be shy. Don’t worry. Try your best. I believe you.等鼓勵性用語,讓他們體驗學習的成就感和養成主動大膽的學習習慣。

二、激活英語課堂,創設良好的語言環境

1. 使用英語組織。我們應堅持“盡量使用英語、適當使用母語”的原則,在課堂上盡量使用英語來組織課堂教學,如常用What’s the weather like today? Who would like to answer this question? Any volunteers? What’s your opinion? Pay attention to your pronunciation.等課堂用語,有利于師生之間互相交流,增加學生運用語言的實踐機會,培養學生良好的英語語感。

2. 開展口語訓練。我們要堅持利用課前幾分鐘開展Free talk活動,給學生訓練口語的空間和機會,讓他們以輕松愉快的心情投入到英語課堂活動中去。至于訓練的素材可以選取課本中的材料,也可以從日常生活中選取,所取內容應涉及各種情境的,開展的方式也應是多樣化的,例如專題會話、分組討論、師生交談、扮演角色、模擬人物訪談、介紹時事新聞、講幽默故事、唱英文歌曲等。

3. 進行情景教學。我們要靈活運用直觀教學手段,為課堂創設逼真的教學情境,使教學內容變抽象為形象、變枯燥為趣味,讓學生猶如置身其境,興趣盎然,積極思考,“學中樂,樂中學”。以高中人教版第4冊Unit 4 “Body language”為例,教師可以利用身勢語和一些有點夸張的簡筆畫創設情景,讓學生進行交流活動,見此情景,學生自然會躍躍欲試,思維就被激發了,課堂氣氛也活躍了,讓他們在快樂中獲得和鞏固課文知識。

三、駕馭英語課堂,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

課堂的活力從哪兒來,關鍵在于教師的引導。在課堂中,教師要把課堂“還給”學生,注重體現和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讓學生主動參與組織和交流,在探究和合作交流中學習新知識。這樣,不僅能夠增強學生的主動參與意識,而且還能讓學生體驗到學習的快樂和成功的喜悅。如高中人教版第3冊Unit 2 “Healthy eating”, 我們可以圍繞“飲食與健康”主題開展調查研究活動,讓學生從網站、圖書館等渠道搜集相關資料,分組設計健康食譜,通過討論、交流、分析、反思、評價、歸納和總結,最后舉辦小型美食節活動,評選出優秀的食譜并推薦給學校食堂。在活動中,教師只充當學習的引導者,為學生創造更多的學習機會,他們的學習熱情得到了激發,學生的能力得到了拓展。

篇10

(1)開發工具:Flash8.0。

(2)運行環境:Windows 98及以上操作系統,Internet Explorer 6.0或以上,Flash Player8播放器。

二、課件特點

(1)占用空間小。

(2)操作靈活,使用方便。

(3)運行環境簡單,對計算機系統軟硬件資源要求低。

(4)畫面絢麗多彩,內容豐富動感,引發幼兒的學習興趣。

三、課件操作方法

(1)雙擊運行“英語ABC.swf”即可運行該課件。

(2)進入界面點擊操作按鈕即可。

四、課件簡介

本課件是針對3~5歲幼兒設計的英語課件。通過生動的畫面使幼兒在動感的節奏中學習歌曲,掌握26個英文字母的發音。同時拼圖游戲可幫助幼兒在生動有趣的練習中鞏固所學知識。

五、學習目標

(1)通過歌曲《ABC Song》理解和感受兒歌的語言、節奏及整體語感。

(2)利用拼圖游戲體驗學習英語的樂趣,增強幼兒的記憶力。

(3)引導幼兒有意識地注意傾聽,聽懂所接受語言。

六、課件詳介

《英語ABC》是根據歌曲而制作的動畫Flash,通過生動的畫面使幼兒在動感的節奏中學習歌曲,掌握26個英文字母的發音。同時利用拼圖游戲使幼兒進一步掌握26個英文字母,將枯燥的學習變得生動有趣,真正寓教于樂。學唱英文歌曲要運用知覺、感情,直接滲入大腦,形成記憶。本課件畫面絢麗多彩,內容豐富動感,卡通的背景圖案對幼兒的視覺產生強大的吸引力,把孩子們的注意力集中起來,從而引發幼兒對英語學習的濃厚興趣,在不知不覺中學會吟唱歌曲,培養幼兒準確的英語發音,流暢的語流。

本課件適用于不同年齡階段幼兒的學習,3~4的幼兒通過課件的學習掌握新的英語歌曲,提高對英語的興趣;4~5歲幼兒利用拼圖游戲復習已掌握的知識,同時利用鼠標的拖拽練習小肌肉的靈活性。巧妙運用形象、直觀的課件吸引幼兒的注意力,將語言學習與多媒體技術整合在一起,讓幼兒在豐富的畫面中欣賞歌曲,親身體驗游戲的樂趣,培養積極的學習態度。

具體內容介紹:

(1)簡潔而又艷麗的開始界面(如圖1所示),引發幼兒的注意力,有助于幼兒在自主學習時簡單方便地進行選擇。

圖1

(2)字母拼圖游戲(如圖2所示)增加幼兒的學習興趣,增強幼兒的記憶力,讓幼兒在游戲操作中鍛煉小肌肉的靈活性,并能在游戲中獲得知識。

圖2

(下轉頁)

(上接頁)

(3)生動的畫面有利于幼兒理解和感受歌曲的旋律,卡通字母生動形象(如圖3所示),可加強對字母的記憶。

(4)歌詞的顯示(如圖4所示)有助于幼兒記憶。

圖3

圖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