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像制作范文

時間:2023-03-16 13:50:57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影像制作,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影像制作

篇1

金屬影像產品可廣泛用于: 1.影樓行業制作金屬水晶照片,由該技術制作而出的金屬照片,美倫美奐,豪華高檔,真正實現了人們“以金屬鑄造永恒,憑真彩留住瞬間”的最終愿望。

2.對于廣告行業金屬影像技術以其投入小、制作快、色彩一次呈現等眾多的優勢,使你拓展市場變得易如反掌――紀念牌、展示牌、證書、專場店牌、授權牌、表彰牌、科室牌、胸牌、門牌、設備標牌戶外金屬寫真板等。只要客戶想得出,您就能做得到。而且,不管多少種顏色、多少種圖案均可制作。

3. 佛教用品行業的 金屬佛像畫,金屬唐卡在沿襲中國傳統肖像畫風格的基礎上,利用我們的工藝使每一幅都堪稱藝術臻品,經得起時間的研磨,真可謂:一生常隨、世代傳承。

4.工藝品行業的金屬裝飾畫則立體感更強,整體風格穩重典雅,整幅畫面光彩奪目、金光四射,具有強烈的金屬質感…

凡此種種,不難推斷,從各個領域的應用范圍和應用前景看,金屬影像制作必將在極短的時間內風靡全國,而由此引發的利潤空間也必將無限巨大!現在這班致富快車已然轟轟開動,只等眼光敏銳的先行者共同攜手引爆掘金狂潮!

篇2

關鍵詞:影像藝術;后期制作;光;應用

影像藝術是人們精神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近年來,經濟社會的發展和科學技術的進步為影像藝術的發展提供了更為廣闊的發展空間。在影像藝術發展中,后期制作是必不可少的一個方面。其中,在影像藝術后期制作中,光是其中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在豐富影像藝術效果方面占據著舉足輕重的地位。在后期制作中,影像藝術中使用的光主要是人工光。在具體的應用中,我們借助于各種制作軟件,靈活運用各種人工光,可以調出明調、暗調或者中調等不同的藝術效果,而不同的光線影調則表現出不同的效果。比如,明調可以使影像藝術中的物像顯得充滿活力;相反,暗調則會使物像顯得比較深沉,增加了畫面的凝重感。由此可見,影像藝術后期制作中合理運用人工光促進了影像藝術表現形式的發展,對提高畫面的藝術效果具有重大意義。

1 影像藝術中光的概述

在影像藝術后期制作中,與其他元素相比,光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具體的應用中,從不同的角度來看,光的類型也有所不同。第一,從性質上來分。從性質上來分,光可以分為直射光、折射光和混合光等三種形式。其中,直射光就是由陽光或者聚光燈所形成的光源,這種光直接作用于受光物像,從而形成較為強烈的明暗效果,凸顯物體的立體感;折射光與直射光不同,由于受到一定的阻擋,它的光線方向會發生一定的改變,這種光線一般都比較柔和;而混合光則是處于兩者之間的一種光線。第二,從功能上來分。從功能上來分,光又可以分為主光、輪廓光、輔助光、修飾光以及背景光等幾種類型。其中,在具體的應用中,主光具有明確的投射方向,使畫面形成對比明顯的明暗效果;輪廓光則是把物像的輪廓表現出來的一種光,它使物像的主體和背景分離開來;輔助光就是輔助物像造型或者主光的一種光線,它可以增加物像的質感;修飾光就是用來彌補主光或者其他光不足的一種光線,發揮修飾作用;背景光就是營造特定環境和氛圍的一種光線。

2 光在影像藝術后期制作中的應用

(1)光在影像藝術后期制作中的作用

在影像藝術后期制作過程中,光可以發揮多種功能。具體來講,它的重要作用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第一,增強影像的藝術感染力。在影像藝術中,光利用明暗效果可以傳達一定的情緒,使畫面中的各種物像具有生命力,在很大程度上增強了影像的藝術感染力。第二,增強人們對物像的想象力。在很多情況下,在未使用光線之前,藝術家塑造的物像所傳達的內容十分有限。而在影像藝術后期制作中,工作人員通過靈活運用各種光線,可以突破畫面的局限性,給觀賞者留下無限的遐想,增強了人們對物像的想象力。第三,豐富了影像藝術的表現形式。在影像藝術后期制作中,工作人員需要借助于各種虛擬技術對其進行處理,以達到一定的藝術效果。而光的應用不僅可以渲染各種氛圍,還可以增加畫面的立體感和質感,大大豐富了影像藝術的表現形式,拓展了影像藝術的發展道路。

(2)光在影像藝術后期制作中的具體應用

正如上文所述,光在影像藝術后期制作中發揮著重要作用。具體來講,它的應用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第一,光在畫面基調中的具體應用。一般來說,每個畫面中都存在一定的基調,不同的基調向人們傳達不同的情感。對于同一個畫面,如果我們在影像藝術后期制作中選用不同的光線,就可以形成不同的基調。比如,使用直射光可以使畫面更加清晰,為整個畫面奠定了明朗的基調。第二,光在畫面意境中的具體應用。在影像藝術后期制作中,營造氛圍是光的一個重要作用,因此,通過對光的利用,我們可以使畫面呈現不同的意境。比如,在畫面中,我們使用偏淡一些的光調,就營造了一種清新而淡雅的意境;而使用偏暗一些的光調,就構造一種暗淡頹廢的氛圍,形成了一種灰暗的意境。第三,光在視覺感染力中的具體應用。在影像藝術中,對于某些物像,我們通過光的處理,可以形成不同的視覺感染力。比如,在某些影像藝術中,我們利用光可以使畫面中的黃沙呈現出咖啡色,給人一種滄桑和悲涼的視覺沖擊;還可以利用光使畫面中的水呈現蔚藍色,給人一種明朗和清爽的視覺效果。第四,在突顯畫面重點中的具體應用。在具體的畫面中,存在一定的主次之分,我們利用各種光線,可以突顯畫面中的重點部分。比如,在一個人物畫面中,我們使用輪廓光可以把人物突顯出來,削弱畫面中其他的一些元素,從而使人們能夠在最短的時間內獲取畫面中的主要信息。

3 結語

綜上所述,不同形式的光在影像藝術中發揮著不同的作用,使影像藝術中的物像更加豐富多彩,為影像藝術的發展提供了新的發展思路。在社會發展新時期,人們對影像藝術的審美標準越來越高。因此,在今后的影像藝術后期制作中,我們要合理利用光,創造出更多優美的畫面,促進影像藝術的發展,使影像藝術更好地滿足人們的審美需求。

參考文獻:

[1]連端.光彩照人:小議影像藝術的靈魂--光線[J].美與時代(上),2013,08(03):59-60.

篇3

【關鍵詞】影像融合;正射校正;遙感影像

0.引言

數字正射影像圖是將航空影像數據或航天遙感數據,經過輻射校正幾何校正,并利用數字高程模型進行投影差改正,附之以主要居民地、地名、境界等矢量數據,按國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圖圖幅范圍剪裁生成的正射影像數據集。為了滿足不同用戶對遙感數據的要求,利用高分辨率遙感衛星數據制作較大比例尺的數字正射影像圖就有了其研究、發展和應用的空間。

1.正射遙感影像圖制作基本原理及方法

1.1 幾何糾正原理

數字圖像糾正的目的是改正原始圖像的幾何變形,產生一幅符合某種地圖投影或圖形表達要求的新圖像。像素坐標變換和像素亮度值重采樣是數字圖像糾正的兩個環節,并且它們在糾正過程中是同步進行的。

(1)像素坐標變換是通過建立糾正函數來實現的,多項式糾正方法是實踐中經常使用的一種方法。該方法的基本思想是回避成像的空間幾何過程,而直接對圖像變形的本身進行數字模擬,它認為遙感圖像的總體變形可以看作是平移、縮放、旋轉、仿射、偏扭、彎曲以及更高次的基本變形的綜合作用結果,因而糾正前后圖像相應點之間的坐標關系可以用一個適當的多項式來表達,校正誤差可以通過對均方差估計求得。

(2)數字圖像亮度值的重采樣。由于位置計算后找到的對應的x和y值,多數不在原來像元的中心,因而必須重新計算新位置的亮度值。做法是采用適當的方法把該點位周圍鄰近整數點位上亮度值對該點的亮度貢獻積累起來,構成該點位的新亮度值,這個過程稱為數字圖像亮度值的重采樣。

1.2 正射校正原理

正射糾正的實質就是將中心投影的影像通過數字元糾正形成正射投影的過程,其原理是將影像化為很多微小的區域,根據有關的參數利用相應的構像方程式,求得解算模型然后利用數字元高程模型對原始非正射影像進行糾正,使其轉換為正射影像。正射糾正是一種高精度的幾何糾正,是利用數字高程模型對衛星影像進行逐點數字微分糾正,用以消除衛星遙感影像和航空遙感影像由于地形起伏等引起的像點位移。采用共線條件方程糾正法進行正射糾正。

1.3 融合原理

分辨率融合是將不同空間分辨率遙感圖像按照一定的算法,在規定的坐標系中,生成新圖像的過程。處理后的圖像既具有較高的空間分辨率,又具有較好的多光譜特征,從而達到圖像增強的目的。高分辨率影像與多光譜數據的融合是遙感影像進行正射校正的基礎。融合方法的選擇,取決于被融合圖像的特征以及融合的目的,ERDAS IMAGINE 系統所提供的圖像融合方法有三種:主成分變換融合、乘積變換融合和比值變換融合。

1.4 數字高程模型

數字地面模型(DTM)是地形表面形態等多種信息的一個數字表示。嚴格地說,DTM是,其向量的分量為地形、資源、環境、土地利用、人口分布等多種信息的定量或定性描述。DTM是一個地理數據庫的基本內核,若只考慮DTM的地形分量,稱其為數字高程模型DEM或DHM,其定義如下:

DEM是表示區域D上地形的三維向量有限序列,其中是平面坐標,是對應的高程。當該序列中各向量的平面點位呈規則格網排列時,則其平面坐標可省略,此時DEM就簡化為一維向量序列,這也是DEM或DHM名稱的原有。

2.正射遙感影像圖處理制作

2.1 ERDAS下遙感影像融合處理

這里選擇Brovey變換法,此融合結果一個明顯的表現就是色調非常良好,幾乎完整保持了原始影像的色調信息。

影像融合的具體操作步驟如下:

ERDAS圖標面板工具條上,單擊Interpreter圖標Spatial Enhancement,打開Resolution Merge對話框,調入需要融合的全色影像數據和多光譜影像數據,選擇融合方式和重采樣方式,鍵入波段數,點擊OK即完成影像數據融合,如圖1。

圖1 影像數據融合對話框

2.2 應用PCI軟件進行遙感影像正射校正

經過設置投影參數,數據格式轉換,加入DEM,采集控制點,模型計算,重采樣,完成對遙感影像的正射校正。

(1)工程設置

在PCI軟件中建立一個包含所有工程數據的工程文件,設置校正影像的輸出格式、輸出分辨率、輸出投影及坐標系統等,如圖2。

圖2 設置工程投影與控制點投影對話框

(2)控制點采集

控制點采集為人工采集,根據提供的GPS點位,在衛星影像上找到相應的同名點。這些控制點用以構成數學模型來對衛星影像進行糾正,并將影像歸算到地面坐標系,如圖3。

圖3 控制點采集

(3)重采樣生成正射影像

2.3 實驗數據整理

表1 遙感影像圖正射校正結果(單位:像素)

GCP X殘差 Y殘差 RMS

GCP 01 0.41 -0.74 0.80

GCP 02 0.64 0.67 0.11

GCP 03 0.02 -0.73 -0.71

GCP 04 0.96 0.37 0.89

GCP 05 0.70 -0.08 0.69

GCP 06 0.65 -0.64 0.08

GCP 07 0.62 -0.53 0.34

GCP 08 0.60 0.52 0.30

GCP 09 0.36 -0.01 -0.38

GCP 10 0.31 0.12 -0.28

GCP 11 0.28 0.09 -0.27

GCP 12 0.22 -0.16 0.14

根據上表計算總的控制點誤差為:

所以X方向總誤差為0.5427,Y方向總誤差0.4944;RMS(均方根中誤差)為0.7341,以上單位均為像素。

2.4、應用ERDAS軟件進行遙感影像的裁剪

由于正射糾正后的圖像不是規則的圖形,因此要通過左上角和右下角兩點的坐標,對此影像進行裁剪。

2.5、正射遙感影像圖和AutoCAD圖像的疊加

將在AutoCAD中生成的方格網與正射校正后的影像數據在ArcMap下進行疊加,由于兩個數據的坐標是匹配的,所以可以疊加在一起,如圖4。

圖4 十字絲和影像疊加圖

2.6、地圖整飾

在Photoshop中將疊加后的影像數據進行整飾,使輸出影像圖更加美觀,成果如圖5。

圖5 正射遙感影像成果圖

3.結論

本文系統的闡述了正射遙感影像圖的制作流程、原理與方法,其中包括全色影像與多光譜影像融合,高分辨率遙感影像正射校正,正射影像數據重采樣以及圖像整飾。并結合某地區遙感影像圖的制作實例和實驗結果,對本文所闡述的方法加以驗證。隨著航攝技術、衛星技術的進一步發展,數字正射影像的原始數據來源越來越廣,分辨率越來越高,同時,隨著計算機技術和糾正算法的進一步完善,數字正射影像圖這一產品會愈發完善,將會得到更多用戶的認可和使用。

參考文獻:

[1] 劉國成,楊長保.遙感圖像處理軟件的設計與關鍵技術研究[J].吉林工程技術師范學院學報,2009.

[2] 韋玉春,湯國安.遙感數字圖像處理教程 [M]. 北京: 科學出版社, 2007.12.

[3] 孫家.遙感原理與應用[M].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2009.6

篇4

【關鍵詞】 衛星遙感 影像圖 制作

隨著科學技術的快速發展,人類社會已步入數字化信息時代。數字信息在促進我國國民經濟以及社會發展中發揮著重要作用。傳統的數字正射影像生產過程主要包括:DEM的生成及數字正射影像的生成、內業的空中三角測量加密、外業控制點的測量、航空攝影等,在數字影像處理過程中,其耗時長、成本高,精確度低等特點[1]。因此,傳統的地形圖已無法滿足快速發展的現代社會需求。數字正攝像圖具有信息豐富、直觀性強、精確度高的特性,其正被廣泛應用于土地動態監測、道路設計、農田水利建設、防洪抗災等領域,隨著科技的飛速發展,高精確度的正攝影像圖對我國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1 數字正射影像圖的發展現狀

近年來,計算機技術及數字正攝影像圖生產技術迅猛發展,數字正射影像圖在城市規劃、建設及管理中發揮著重要作用。數字正射影像圖正被城市規劃專家廣泛認同,其在實踐中的應用也得到進一步發展。目前,城市在獲取基礎信息以及更新圖像數據庫時,大多采用數字正射影像圖。

自20世紀60年代以來,遙感一詞受到社會的廣泛關注。遙感是指通過對遙遠地方的目標物進行探測,并對獲取的信息進行分析研究,進而確定目標物的特有屬性,以及目標物之間的關系[2]。而衛星遙感影像是指運用現代衛星遙感技術獲取地球表面的客觀實在物,并對物體進行數據分析,然后制作成影像圖,最后服務于實際應用。目前,世界各國政府及有識之士已達成“數字地球”的共識,他們都在為取得信息時代的戰略制高點兒付出巨大的努力。在此背景下,我國也將“數字中國”提上議事日程,而“數字城市”是“數字中國”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在我國經濟發展中發揮著重要作用。遙感信息是“數字城市”的重要內容,正影像圖的精確度關系著我國數字城市的發展進程。隨著遙感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人們對遙感信息的內在規律也日益了解,遙感信息已被廣泛應用與城市的多個領域中。數字正射影像圖在規劃城市建設、提高城市環境及社會經濟效益方面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城市景觀模型是城市現狀的表現形式,其對于城市規劃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傳統的城市景觀模型無法展現城市的真實情況,應用數字正射影像圖建立數字城市三維景觀模型,既提高了精度,又可多角度瀏覽城市景觀,為城市建設和國民經濟發展提供決策依據。當前,利用遙感信息構建數字景觀模型的技術已日漸成熟,應用衛星遙感數據采集城市的平面信息并利用已有數字高程模型數據,可以制作成高精度的數字正射影像圖。

2 數字正射影像圖的制作存在的主要技術難點

2.1 攝像圖像拼接縫隙較明顯

當前,立體像對之間存在很大的灰度反差,如果重疊區域的鑲嵌線處理不當,那么,人們會發現一幅圖中存在幾條很明顯的反差縫隙,從而造成視覺上的不接邊。因此,為了保證影像的質量,提高影像圖的額鑲嵌效果,作業員應在投影差較小的區域鑲嵌反差線,并盡可能選擇靠近街道、河流、公路等區域,并禁止利用向前線分割整體的建筑物。在鑲嵌影像時,作業員應采用羽化的方式,并避免出現硬街邊。完成影像鑲嵌后,作業員應開始對影像進行分幅,對于出現的雜點應進行再次處理。

2.2 建筑物變形嚴重

在對數字正射影像圖進行糾正時,大多采用平均高程建構地面圖形,并突出平均高程平面的建筑物。由于高程建筑存在較大的投影差,因此,數字正射影像圖容易發生變形。在采集突出建筑物的數據時,作業員應分別采集突出建筑物以及非突出建筑物,并保證這兩者的特征線不相交。在刪除非突出建筑物特征線的數據時,作業員應對突出建筑物的特征線進行數據計算,并計算生成DEM,唯有這樣糾正影像,才能保證建筑物不變形;在刪除突出建筑物特征線的數據時,作業員應保留其特征線的數據,并計算生成DEM。

2.3 正射影像圖內色彩不均勻

利用衛星遙感進行圖像拍攝的過程中,其中間亮而四周暗,有些上邊亮而下邊暗,因此,在拍攝過程中,作業員如果對攝像圖片處理不得當,那么后期制作出的DOM色彩將失真,并出色彩不均勻的情況,其嚴重影像數據判斷。

當前,作業員在處理原理影像時,大多采用中科院的DUX航測影像處理軟件。運用DUX航測影像處理軟件對原始影像的色彩進行勻光勻色。勻光處理參數主要有兩類:一是確定有效范圍以及景物處理系數;二是調整影像的亮度、色彩、敏感度參數。其具體步驟是:首先,對原始影像進行勻光處理;然后,成批打開相關影像數據,并分批進行勻光處理,在做勻色處理時,作業員應調整每條航帶首尾影像,并采用“λ自適應”進行調整;最后,根據調整紅啊的首尾影像對中間影像進行自動匹配,并分批處理勻色生成的影像。

3 數字正攝影像圖的制作原理

數字正射影像圖(Digital Orthophoto Map,縮寫DOM)是利用DEM對經過掃描處理的數字化航空像片或遙感影像(單色或彩色),經逐像元進行輻射改正、微分糾正和鑲嵌,并按規定圖幅范圍裁剪生成的形象數據,帶有公里格網、圖廓(內、外)整飾和注記的平面圖[3]。數字正射影像圖與我們平時看到的地圖不同,它是我們地面信息在影像圖上的真實反映,它不僅不存在變形,還比普通地圖豐富,其可讀性更強。數字正射影像圖可作為背景信息,我們可從中提取所需的自然資源以及社會信息,其為防治自然災害以及規劃公共設施等方面提供了很多可要的依據。

數字正攝影像圖的制作原理是:依據正攝影像的特點,應用專業的地理信息遙感軟件對原有的影像圖進行輻射矯正以及幾何矯正后,它可以消除各種因畸形及位移誤差,從而獲得較為準確的地理細膩下以及各種衛星遙感數字正射影像圖。當前,國內外使用的數字攝影測量儀主要是:Jx-4A全數字攝影測量系統,其是我國四維北京公司開發的測量系統;ImageS-tation工作站,它是美國Intergraph公司開發的測量系統;VituoZo系統,它是武漢適普公司開發的系統。這些測量系統都能制作出各種比例的正射影像圖,而且,他們的制作原理是一樣的,他們都是對數字進行微分糾正[4]。

數字正攝影像圖的制作原理是:首先,依據影像紋理配成立體像對,在此基礎上,生成數字高程的模型;然后,對配成的像元進行數字微分糾正,并生成正射影像圖[5]。這種制圖方式,可以保證圖像質量,并延長器成圖周期,其對作業員的綜合素質要求很高。因此,在運用數字正射影像圖進行制圖時,作業員應深入了解全數字攝影測量系統,并提高自身計算機圖形圖像處理知識,從而不斷提高自身工作能力。

4 遙感正射影像圖的制作

4.1 收集原始衛星影像圖

近年來,遙感技術不斷發展,遙感衛星影像層出不窮。在利用遙感方法制作圖時,原始衛星影像數據主要選用Ikonos、World View及QuickBird等。這些影像數據具有文件數據量大、地面分辨率高、便于管理的優勢,因此,被廣泛應用于高精度正射影像圖制作。

4.2 影像圖的糾正、配準及融合

第一,利用GPS控制點對影像進行糾正。利用衛星遙感數據制作正攝影像圖時,作業員采集到第一批衛星影像資料后,就開始對影像進行影像控制,并利用GPS做影像控制。影像圖糾正的實質是對中心投影的影像數源進行正射糾正,并形成正射影像圖[6]。作業員可利用現有的1:500、1:2000以及1:5000對地形圖資料進行影像糾正,在一定程度上可節約成本,縮短了工期,從而提高了工作效率,并確保了影像精確度。

第二,在完成影像糾正后,作業員應對多光譜影像進行配準。影像配準的目的是識別兩幅或多幅影像之間的同名像點。其中,影像配準的方法有:灰度配準;特征配準。

第三,在完成影像配準后,作業員應對不同分辨率的遙感圖像進行融合處理,并確保融合后的遙感圖像既具備良好的空間分辨率,有具有多光譜的特征,從而實現增強圖像的目的。在融合圖像分辨率的過程中,作業員應配準前兩幅圖像并在處理處理過程中,選擇合適的融合方法。只有精確地配準不同空間分辨率的圖像時,作業員才能得到滿意的融合效果。

第四,在支座遙感正射影像圖時,作業員應選用具備遙感影像配準標準的融合系統Cyberland,來對影像圖進行糾正、配準及融合。當前,QcickBird全色影像以及QcickBird多光譜影像是應用較為廣泛的影像制圖軟件。。

4.3 無縫鑲嵌影像圖

影像圖鑲嵌是指對若干幅相鄰的遙感數字圖像進行幾何鑲嵌、去重疊、色彩調整等數字化處理,然后將其拼合成一幅完整的新影像圖。在應用遙感圖像時,幾幅影像圖的交接處可能會存在較大的縫隙,需多幅圖像才能覆蓋縫隙,因此,他們需要研究該區域的圖像配準,并將這些圖像鑲嵌氣力啊,從而更好得進行處理、分析及研究。影像鑲嵌過程如下:

第一,確定影像重疊區域。相鄰圖像的重疊區域是遙感圖像鑲嵌工作的實施地,也是其他工作的基準。例如,影像色調的調整、影像的幾何鑲嵌、去影像重疊區都是以影像圖的重疊區作為基準的。因此,影像圖之間的重疊區域的確定是否準確直接關系到影像圖鑲嵌的效果。

第二,調整影像色調。影像圖的色調調整是遙感影像圖鑲嵌工作的重要內。由于影像圖存在不同的時相以及不同的成像條件,再加上需鑲嵌的影像圖具有不同水平的輻射以及較大的亮度差異,必須對影像的色調進行調整。如果不對影像圖進行色調色調,那么即使影像圖的幾何位置配準很優秀,鑲嵌在一起的影像圖也無法應用于實際工作中。色調調整時影像制圖中的重要環節。雖然有些遙感影像圖的成像時相與成像條件相接近,但是,衛星遙感器的隨機誤差會導致圖像的色調不一致,這將影像圖像的實際應用效果,因此必須對衛星遙感影像圖進行色調調整。

第三,圖像鑲嵌。在完成重疊區域確定以及色調調整后,作業員可對相鄰影像圖進行鑲嵌。圖像鑲嵌是指找出相鄰影像圖需鑲嵌圖像的重疊區的接縫線。因此,重疊區域接縫線的質量直接關系到影像圖的鑲嵌效果。在對影像圖進行鑲嵌的過程中,作業員即使對影像圖進行色調調整后,影像圖接縫處的色調也會不一致,因此,作業員需對影像重疊區域的色調進行平滑,提高鑲嵌的亮度,這樣才能保證影像鑲嵌后的無縫隙存在。

第四,在對影像圖進行鑲嵌的過程中,作業員應采用專業的影像處理系統。ImageXuite是專業的影像處理系統,其影像勻光及鑲嵌功能較為強大。作業員通過對影像圖進行勻光、勻色以及色調調整等,從而生成無縫鑲嵌的影像。

ImageXuite是影像圖鑲嵌的重要軟件,其在大多數情況下勻光效果顯著,并實現較好的無縫影像鑲嵌。但是ImageXuite軟件具有一些缺陷,例如,對影像的調色功能不強,在勻光的所有影像都偏暗時,ImageXuite的處理效果不佳,這是,作業員需配以Photoshop軟件,通過運用Photoshop軟件對影像進行調整,直到較好效果,然后將調整好的影像作為主影像,最后再對其他影像進行勻光處理,經過這些程序后,作業員即可獲得一幅效果較好的影像圖。

5 結語

隨著科學技術的迅猛發展,衛星遙感技術取得了長遠的進步,其影像圖的成圖精度越來越來高。目前,人類社會已步入數字化信息時代,數字信息在促進我國國民經濟以及社會發展中發揮著重要作用。衛星遙感技術融合了現代信息技術以及智能化遙感信息處理技術,其為城市規劃、了解區域環境等方面提供了技術支撐。正攝影像圖是利用DEM對掃描出的衛星遙感影像進行微分糾正、輻射改正以及鑲嵌等,并依據規定裁減出形象數據,從而形成影像圖。數字正攝像圖具有信息豐富、直觀性強、精確度高的特性,其正被廣泛應用于土地動態監測、道路設計、農田水利建設、防洪抗災等領域,隨著科技的飛速發展,高精確度的正攝影圖對我國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參考文獻:

[1]孔娟,薛倩,錢躍磊,陳慧娟.淺析數字正射影像圖制作質量的改進[J].許昌學院學報,2012,(5):120.

[2]李海洋,王麗英.基于PCI的遙感正射影像圖制作[J].礦山測量,2009,(4):44.

[3]張玉方,歐陽平,程新文,蔡沖.基于LiDAR數據的正射影像圖制作方法[J].測繪通報,2008,(8):44.

篇5

關鍵詞:數碼影像;項目課程體系;社會服務

中圖分類號:C961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8454(2013)24-0032-03

一、引言

隨著影視文化產業的空前發展、數碼特效的頻繁應用,以及電影電視進入網絡時代,數碼影像被廣泛地應用于商業、服務業、教育業、傳媒業、娛樂業等眾多行業。數碼影像技術包含對動畫、影像元素的綜合處理,是一個兼有藝術、電腦技術、影像技術特點的增值型的服務行業,就業方向涵蓋電視臺、數字影視制作公司、動畫公司、移動多媒體公司、互動娛樂公司、廣告公司、電視頻道及欄目包裝部門、電視劇制作部門以及其它各影視制作機構等領域,可從事數字動畫、數字特效、影視片頭、宣傳片以及廣告的策劃、設計與制作等方面的工作。目前,全國 2000家電視臺、5000家影視制作公司和近萬家網站都急需大量影視制作人員;教育行業、廣告業、會議與教學演示、以及各種商業展示活動對數碼影像及三維特效制作的需求不可等閑視之;而影樓、婚慶公司等需要的攝影攝像、后期制作人才更是需求驚人;并且隨著戶外、公交、地鐵、樓宇以及 3G手機等新興媒體的不斷涌入,讓原本人才緊缺的影視市場更是雪上加霜。

我校在2009年將圖形圖像專業與圖文信息專業整合后,確定了高職數碼影像制作人才培養規格,即知曉相關藝術設計的素描、色彩畫、三大構成等基本造型手段,具有較好的藝術修養,有較高的審美能力;熟悉多媒體設計公司運作的基本理論與實務,掌握常用的計算機二維及三維動畫制作軟件、平面設計軟件、多媒體制作軟件等,能進行多媒體素材的采集、處理、編輯制作,順利完成網頁設計、平面設計、視頻編輯合成等工作;能密切關注、跟蹤數碼設計領域的發展動態,熟悉國家有關的方針政策和法律法規,能夠運用相關法律知識規范相關設計與創作。同時通過企業專家訪談調研、工作任務分析、專兼職教師研討、課題研究等方式,豐富并逐步完善了數碼影像制作人才培養模式。

二、基于工作過程構建項目課程體系

高職數碼影像制作人才培養方案可采用建立基于工作過程的項目課程體系。課程體系中課程的排列順序,應以個人職業成長作為參照;課程中項目的排列順序,也應遵循個人在實際工作崗位中的成長規律。

在課程體系的建設過程中,首先要著力開發核心課程。如第一學年《數字圖像處理》、第二學年《三維動畫制作》及《數字視頻制作》、第三學年《高級動畫與特效制作》課程。其中《數字圖像處理》以PhotoShop為學習軟件,通過難度低的廣告設計和制作流程,學習圖像處理技術,學習平面布局和色彩配置的基本應用,初步實踐客戶溝通和團隊合作,初步鍛煉項目表達能力?!度S動畫制作》學習以 3DMAX 為例的靜態與動態的三維立體設計操作,初步實踐制作立體片頭和鍛煉客戶溝通、團隊合作和項目表達能力。《數字視頻制作》以 Premiere、After Effects為學習軟件,學習非線性編輯及影視后期制作技術,進一步鞏固熟練圖形圖像處理技術、音頻處理及數字影像制作技術,進一步加強客戶溝通、團隊合作和項目表達能力。《高級動畫與特效制作》既是相對獨立一門課程,同時又是先前三門課程主要技術的綜合運用。進一步學習影視欄目包裝的技巧,強調和突出培養學生動畫的整體控制能力及藝術創造力。

該課程體系中各門專業課程均采用項目教學。課程教學項目的選擇設計首要考慮的是工作崗位需要和行業企業要求,將行業與專業緊密結合,選取企業中實際工作典型案例作為教學項目的原型,化繁、雜項目成多個子項目,再根據教學內容的組織先后次序進行一定程度的整理,從教學角度對這些項目進行篩選和修改。課程的內容組織不再按傳統章節進行劃分,而是以工作過程為依據將原有教學內容重新安排、整合成為典型項目,并在難度上層層遞進。

如在《數字視頻制作》課程設計中,打破了傳統教學內容的橫向劃分,依托武漢市廣苑影視制作公司制作的《武漢百年建筑》系列記錄片,將教學內容縱向組織,設計了民眾樂園發展簡介、民眾樂園建筑特點、武漢百年建筑展示、史學人物訪問、宣傳片花制作、電視片頭制作等典型項目。這些教學項目保留了實際項目的真實性,有著清晰的工作任務和具體的成果展示,具有真實的市場價值,同時適應教學需要。其前后順序按照實際工作崗位中提高和發展的次序進行,依次對應初級影視節目編輯、熟練影視節目編輯、專業影視節目編導能力目標。如果說第一個項目設計小而精,包含傳統各章節的一些基本知識技能,完成這個項目就能對影視編輯軟件制作有個總體概念和基本思路,學生能感到很快掌握了這個軟件。但以后的項目則都是在前一個項目基礎上,對知識技能的層層深化、鞏固和加強。越后面的項目,所包含的知識技能點越多,面越廣,同時又在一次次鞏固以前的內容。隨著項目難度增大,學生邊學邊做,邊做邊學,每次都會有新的提高。通過這些項目逐個實施,學生將學習到熟練的數碼影像的制作技能;并且在每個項目結束時還設有項目總結,學生將收獲到高于軟件操作本身的影視美學、采編等理論知識;通過項目具體實施環節,學生的客戶服務、團隊合作、項目管理等職業素質也得到了提高。

三、藝技相融,注重專業能力提升與創新

數碼影像技術人才是復合型人才,除了要求從業者有熟練的操作技巧之外,更應有良好的藝術素養和獨特的個人創意。數碼影像技術的教育應與文化、藝術融合。正如厲無畏先生在其著作《創意產業導論》所說:“在獲得知識和操作技能基礎上突破前人模式的獨創思維和創造能力,是創意人才必備的首要素質”?!皠撘庑汀睌荡a影像制作人才要求相關人員既要具有人文藝術修養,又要能夠運用最新的數字制作技術手段。

筆者曾于2012年到英國伯恩茅斯大學媒體學院學習培訓,了解了NCCA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模式(NCCA:英國國家計算機動畫中心the National Centre for Computer Animation 簡稱,于1989年經英國政府審核批準在伯恩茅斯大學媒體學院建立)。該學院在各類教學活動的基本框架和程序性設計上,始終堅持重藝強技,藝技并舉,融教、學、做為一體。其以建構在理論指導下的教育項目(非商業項目)來實施專業教學,并將藝術和人文教育有機地貫穿到專業教學和實踐過程中,使學生藝技并重,具備良好的職業綜合素養。憑借其在影視與動畫制作領域的杰出成就,有超過50名在校任教老師和畢業生參與了電影《阿凡達》的制作,曾榮獲女王周年獎。

本著技術是創作的基礎,藝術是技術的張揚的原則,高職數碼影像制作人才培養應注重知識、能力和素質的協調發展。除了開設相應的視覺傳達等側重藝術的課程外,專業課程承載的理論知識內容應融解在各個不同項目中,在課程結束時通過項目總結加以歸納。同時項目訓練中注重能力創新。如在一些專業主干課程(如3D、AE、PREMIERE等)結束后,設定一些綜合制作類與聯合作業類項目,以項目本身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如完成特定主題的影視作品,包括MV作品、影視廣告和藝術短片等。作品完成后在課堂上演示,采用自評、他評、師評和行業評的四種評價方式,以加強客戶服務、項目管理、自學能力等職業素質的培養。

課余還應多開展優秀影片賞析活動,還應鼓勵學生積極參加各級各類相關專業活動和作品大賽。如我校圖形圖像專業數碼影像制作方向的學生組成了3個團隊,參與了本學院系列學生素質教育活動,并攝制了《新聞廣場》、《七劍下天山――第三屆“厚薄杯”校園團隊賽》、《安全警世錄》、《青 我的夢》等專題片,《堅實的腳步 閃光的足跡》還獲得市教工委基層黨建DV大賽三等獎。這些專業實踐活動和作品大賽,激發了學生的原創能力,培養學生獨立創新能力和制片能力,使學生在進入實際工作崗位之后,具有較強的可持續發展能力,具備從電視節目編輯技術人員成長為電視編導人才的發展空間。

四、打造與行業接軌的教學環境,培育社會服務能力

社會服務能力建設是高等職業教育發展的重要方面,它既是高職教育服務于經濟社會發展的責任,也是高職院校自身發展的迫切需要。教育部《關于加強高職高專教育人才培養工作的意見》中明確要求:“高職院校要積極開展科技工作,以科技成果推廣、生產技術服務、科技咨詢和科研開發為主要內容,積極參與社會服務活動。”

早在2008年,本專業就建立了一個虛擬三維演播室及三個后期制作及特效制作實訓室,并不斷更新硬件,打造與行業接軌的教學環境。還與市開放大學現代技術教育中心、武漢市廣苑影視制作公司、武漢紅一文化傳播有限公司等建立了學生實訓基地,為我校數碼影像制作人才的培養提供了有力的保障。近年來,先后參與完成了多門校級精品課程及中央廣播電視大學非統設課程《影視特技與后期合成》、國家軟件技術專業教學資源庫《數據結構》、《C語言程序設計》、國家級精品資源共享課程《軟件建?!返冉虒W視頻的錄制和基層黨建DV專題片、企業宣傳片、微電影、婚慶片頭等制作。

通過社會服務,既是對專業教師職業能力培養模式的創新,使教師主動了解企業、行業需求和專業發展方向,并總結提煉教學案例以更新教學內容,進而促進人才培養方案、教學計劃、教學內容的改革。同時通過社會服務,帶領學生參與,為學生提供真實項目機會,真實體驗企業的運行氛圍,切身感受客戶的需求反饋,提高了學生的實際應用能力。

篇6

關鍵詞:真正射影像圖真正射糾正航測射影

1 引言

數字正射影像圖具有表現直觀、真實、信息量豐富、易于更新等優點,因而逐漸成為數字城市空間數據框架的重要組成部分,并在國土資源調查、城市規劃、城市管理等方面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對于傳統的城市大比例尺數字正射影像圖,由于影像圖中高大建筑物的頂面嚴重偏離其正確位置,偏離方向以及偏離程度視攝影中心相對于地物目標的方位而定,有時建筑物會向街道方向傾斜,有時會遮擋其他地物目標,并壓蓋或遮擋其他地物,嚴重影響了影像圖的準確判讀。隨著城市建設的快速發展和高分辨率多角度影像的日益普及,傳統的數字正射影像圖已不能滿足城市發展的需要,真正射影像圖隨之而生。

我國在真正射影像圖方面的研究起步較晚,在2006年《中國測繪學科發展藍皮書》中第一次提出“真正射影像”的概念。簡單地說,傳統的正射影像圖是中心投影,又稱為偽正射影像圖,而真正射影像圖是垂直投影。傳統的影像圖需要利用包括地形和地物的完整三維數字表面模型(DSM)進行微分糾正,消除投影差,使地形與地物均被糾正到正確的平面位置,并對地物造成的遮擋與陰影進行有效地檢測與恢復,從真正意義上確保影像處處為垂直正射投影,從而生成真正射影像圖。

近年來,由于秦皇島市城市建設發展迅速,2005年的航測資料已相對陳舊,城區數據急需更新。在更新的同時,為了更真實地展示城市容貌和建筑物之間的關系位置,為城市規劃、建設、管理、公安、消防、交通等行業提供基礎測繪地理信息數據支持,秦皇島市制作了城市區290平方公里的1:1000比例尺數字真正射影像圖。

2 技術方案

2.1基本技術參數要求

航測面積 290平方公里 成圖比例尺 1:1000

坐標系統 1954年北京坐標 高程基準 1985國家高程基準

影像成果分辨率 10 cm 真正射影像圖分幅 50cm×50cm

ADS80+ALS60航攝參數

航高 628m(ADS80)/1188m(ALS60) 航測比例尺 1:10000

航攝儀器 數字航攝儀ADS80

激光探測系統ALS60 旁向重疊度 不小于50%

焦距 62.77 mm 航向重疊度 100%

點云密度 0.6 m 飛行速度 160km/h

GSD 6.5 cm 飛機 運五

2.2航攝儀器的選擇及參數要求

航攝儀器選擇ADS80推掃式數字航攝儀和ALS60機載三維激光雷達。

ADS80推掃式數字航攝儀相機參數

IMU 型號FSAS-SYS 500 Hz

焦距 62.77mm

CCD像素大小 6.5μm

全色波段線陣 2×12000像素(交叉)

RGB和NIR波段線陣 12000像素

FoV視場角 64º

前視方向與底點夾角 27º

底點與后視方向夾角 14º

前視方向與后視方向夾角 41º

ALS60機載三維激光雷達參數

視場角 10-75 º可調

回波信息 4次

強度信息 3次

激光最大發射頻率 849000HZ

最高掃描頻率 100HZ,隨視場角增大而減少

多次回返 每個脈沖可探測多達三個目標

精度 高程精度15cm,水平精度1m以內

2.3 技術流程圖

空中三角測量采用自動空三軟件系統:Z/I ImageStation Automatic Triangulation 5.1 版和LPS Orima兩個系統進行作業,采用地面控制點與POS系統獲取的EO(外方位元素),通過光束法區域網整體聯合平差得到空三加密成果,使得平均每立體像對的加密點都約為20個。Lidar數據的編輯在LidarEdit和TerraScan、TerraModel軟件下進行,只保留地面點,植被點、建筑物等人工建筑,橋梁需要移除并且單獨放入“Misc Structures”層。數字真正射影像圖的制作,主要是利用基于Lidar地面點制作的數字高程模型,對數碼航片進行真正射糾正,再進行無縫鑲嵌,最后根據1:1000標準分幅進行裁切。

2.4航線的布設

項目內容 航線總長(KM) 航線條數

ADS80東西航線 1472.7 119

ADS80南北航線 1109.4 144

ALS60航線 751.3 60

全測區航線 3333.4 323

2.5 數字真正射影像圖的制作

數字真正射影像的制作,首先對多視影像進行空三解算、密集匹配,生成高精度的地表三維點云(DSM),同時在多視匹配過程中記錄同名像點及其與地面點的可視對應關系;其次在正射糾正過程中利用記錄結果,選取地面點在影像上的最佳像素進行灰度重采樣;然后,通過陰影檢測,并對陰影進行處理和影像勻光;最后以像素為單位組合生成真正射影像,并根據1:1000標準分幅進行裁切。

3 精度評定

對獲取的數字真正射影像圖選取明顯地物點,通過外業全站儀數據采集,進行了平面精度的驗證,平面中誤差6.3cm,達到了技術設計要求。

4 結語

城市大比例尺真正射影像圖是數字城市空間數據框架的重要組成部分。特別是隨著我國城市化進程的快速發展,傳統正射影像已經不能滿足應用需求;另外,低成本、高精度、高重疊度傳感器影像的獲取與應用日益廣泛,為真正射影像圖的生產提供了大量冗余信息。如何精確、高效、批量、自動化的真正射影像數據生產將是未來重要的研究課題。

參考文獻

[1] 張祖勛,張劍清.數字攝影測量學[M].武漢:武漢測繪科技大學出版社,1996

[2] 王樹根.正射影像上陰影和遮蔽的成像機理與信息處理方法[D].武漢:武漢大學,2003

[3] 劉軍,王冬紅,王慧等.基于數字建筑物模型的線陣推掃影像真正射糾正.遙感技術與應用.2009,24(1)

[4] 航測秦皇島市城市區彩色三維地形圖工程項目設計書.北京星球數碼科技有限公司,2009.12

篇7

Summary: The paper introduces the manufacturing process of big-scale DOM .And in this paper the writer analysis the link of producing quality defects and the main point of the quality control, with the case of manufacturing 1:2000 DOM. So this paper provides the manufacturing basis of the produce of big scale DOM.

關鍵詞:正射影像圖DEM數學精度質量控制

Kay Words: DOM DEM Mathematical Accuracy Quality Control

1 引言

數字正射影像圖較數字矢量圖更為形象直觀地表現地形、地物和地貌特征要素,比矢量圖描繪的信息要豐富得多,隨著影像圖的逐級放大,越來越多的信息可以提取出來,用戶使用起來如同身臨其境,大大提高了工作的可視性,使抽象的信息容易被理解,便于交流,提高了工作效率,為國土資源管理、城鄉規劃、基礎設施和工程建設提供科學的技術依據。但如何能質地良好、美觀得體的高精度數字正射影像圖呢?這也是一個非常值得探討的問題。

21:2000大比例尺數字正射影像圖的制作過程

數字正射影像圖的制作因為糾正所用三角網數據的來源不同,方法也就不同。以下為航測方法制作大比例尺數字正射影像圖的流程。

作業流程圖

31:2000數字正射影像圖精度要求

像控點的平面精度:像控點相對于鄰近基礎平面控制點的點位中誤差不得大于±0.20m。

像控點的高程精度:像控點相對于鄰近基礎控制點的高程中誤差,城區和平坦地區不得大于±1.0m,山區和高山區不得大于±0.2m;正射影像圖地面糾正分辨率:0.2m;正射影像圖明顯地物的平面位置,對最近野外控制點的點位中誤差:平地、丘陵地:≤±1.2m;山地≤±1.6m;相鄰圖幅接邊差一般不大于1.0 m,個別情況不大于2.0 m。最大誤差規定:兩倍中誤差為最大誤差。

4 影響數字正射影像圖質量的因素及控制辦法

在制作影像圖過程中,其間的每一道工序、每一個步驟都會對影像圖的質量產生影響,其中控制測量、數字空三、DEM采集精度會對影像圖的精度產生影響,而攝影質量、色彩調整、勻色、影像圖修飾都會對影像圖的美觀程度產生影響。這些影響因素既相互獨立,又相互聯系,每一道工序都會影響到下一工序。所以對每一步驟都要仔細認真,層層把關。

4.1攝影質量對影像圖的影響

航空攝影是航測成圖的一個非常重要的環節,它幾乎影響到之后的每一道工序,直接關系到最終的成圖精度和質量。如果是常規航空攝影,其掃描底片的質量(底片有無劃痕、臟點或灰塵等),都會對影像圖產生影響。所以在航空攝影時,首先要保證選取相機的焦距一定要滿足成圖要求,其次要保持曬片室衛生干凈,防止灰塵污染底片,曬片時盡量避免劃傷底片,產生劃痕。

4.2控制測量、數字空三對影像圖的影響

控制測量、數字空三的誤差、精度也會對影像圖的精度產生影響,所以在控制測量時要嚴格控制其精度,測區平面像控點采用統一的密邊區域網布設方案,而且要求所有平面控制點均為平高點,高程控制點采用航線網布設,相鄰點跨度不應大于4條基線,每個區域內必須按像控點精度施測5個檢查點,自由圖邊的像控點應布設于圖廓線外,保證其控制范圍。

數字空三測量同樣也要保證其足夠的精度,應滿足以下條件:

內定向中誤差不大于0.020mm

相對定向及模型連接較差: 上下視差一般不大于0.008mm

絕對(大地)定向精度限差不得超過下表:

空三測量的精度指標

DEM的采集直接影響像片糾正的精度、是否會產生變形等,所以在采集時:

(1)河流、水渠寬度在圖上大于1mm的用雙線依比例尺采集,小于1mm的用單線采集。采集時,應從下游向上游的方向進行采集。采集依比例的雙線時,應注意兩岸的深度保持一致。

(2)池塘邊線一般以塘坎邊緣線繪出。較大的池塘(坎邊線和水線能明顯區分)應采集坎邊線和水線。采集水線時,應鎖定高程值,保持水線邊線等高。

(3)道路寬度大于10米的要用雙線采集,小路不采集。采集時必須切準,保證道路邊線的高程精度,防止道路飛離地表。

(4)路塹、陡坎比高大于1米且圖上長度大于5mm的應采集坎上沿線和坡底線。反之,長度小于5mm且比高小于1米的不采集斷裂線。

(5)明顯的地形特征線(如山脊線、山谷線、山腳線)應采集,為確保成圖精度,采集要以靜態方式采集,不得采用Stream Line String命令。

(6)碎部點采集應使用ACTIVE POINT命令,不使用CELL。碎部點位置應首先選在地形特征點上,如山頂、鞍部、溝心、谷底、坎頂、坎底、路叉、變坡處、渠邊、渠底(無水時)、河邊、池塘邊、橋面上等。要加采散點,采集間距為50米一個。

(7)遇到建筑物時,采集的DEM要將其置于一個平臺上,如果同一建筑物置于多個面上就會產生變形。

(8)采集要素不宜太多,如:比較陡峭的懸崖、峭壁,一般情況只采集其上下線,如果中間也采了斷裂線,反倒會引起懸崖、峭壁的變形。同樣采集要素不能太少,尤其是不能丟漏特征點、特征線,如果丟漏就會引起地貌的變形或移位。

(9)在采集完成后,應仔細檢查修改DEM,避免斷裂線打架、相交,再從前視圖上檢查修改三維數據中的“飛點”、“飛線”。最后生成一個TTN文件,這樣便于形象化顯現查看TTN表面,檢查修改斷裂線及散點。

如果能夠做到以上幾點,采集的DEM就趨于完美,既保證了像片糾正的精度,又減少了像片變形。

4.4像片色彩、亮度調整及勻色對影像圖的影響

正射影像不光要求有足夠的精度,更要求影像清晰,反差適中,色彩及色調均勻,影像無模糊、錯位、扭曲、拉花等現象。常規航攝像片通常是中間亮四周暗,或上邊亮下邊暗,不同航線其色彩、亮度往往差異較大,所以像片色彩、亮度調整及勻色就顯得尤為重要。

在勻色之前,我們首先要對像片進行色彩、亮度調整,即用APPLY.LUT對所有像片做一個批處理,這樣就使得所有像片的色彩、亮度整體上比較接近,然后在標準直方圖基礎上用“Auto Dodging” 進行自動勻色。經過這兩步處理所以像片就能夠滿足影像清晰,反差適中,色彩及色調均勻等要求。在這里要提醒大家要注意,用“Auto Dodging” 進行自動勻色多少會帶來像片信息的損失,色彩、亮度變化越大,信息損失也越大。而用APPLY.LUT批處理基本上不會帶來信息的損失,所以在勻色之前,做此批處理是非常重要的。

4.5 像片糾正、拼接對影像圖的影響

在所糾正的像片中,離像主點越近的地物其投影差越小,像片中心部分必須要用于正射影像生產,所以在畫拼接線時,盡量沿像片重疊范圍的中間部分畫,而且要完全使用所有像片,不要隔片拼接,這樣就會避免高建筑物傾斜。地物密集地區走拼接線時,一定要反復對照,消除不同航片上由于建筑物及高大樹木的投影差而帶來的影像疊置和地物丟失的現象。如果拼接線必須從密集居民區通過時,有時會由于投影差的關系,必須切割某些建筑物,這時就要保證高建筑物完整。

4.6影像圖修飾對影像圖的影響

影像圖修飾是應用PhotoShop對拼接挖好的影像圖進行色彩、亮度調整以及對影像錯位、扭曲、變形、拉花等現象進行改正。這一步驟是最為繁瑣但又最為關鍵的一個環節,它直接影響到影像圖的最終質量。所以這就要求作業員不但具備熟練應用PhotoShop這門工具的能力,而且還要具備對色彩、亮度的鑒別能力。當然在作業過程中還要仔細認真,檢查影像中是否存在錯位、扭曲、變形、牛頓環等現象,還要檢查掃描劃痕、臟點、拼接后的地物色彩反差不一致等地方,并對這些問題一一改正、修飾??傊罱K的成圖一定要影像清晰,反差適中,色彩及色調均勻,影像無模糊、錯位、扭曲、拉花等現象。

5質量保證體系

在控制好以上影響因素外,還應做好以下質量保證體系:

5.1對于不同的項目,在組織上實行項目負責制,從技術設計、實施過程中的技術問題處理,到像片控制測量、空三加密、DTM采集、DOM制作都選定具有豐富實踐經驗的質量檢查人員負責,嚴把質量關。并且在項目實施過程中應嚴格按照ISO9001質量管理體制的程序進行,做好各項檢查記錄工作。

2、對產品實行二級檢查,一級驗收制。首先是作業人員自查和檢查員檢查,質量檢查科為二級檢查,由業主組織的專家組進行檢查驗收。

3、檢查驗收執行GB/T18316-2001《數字測繪產品檢查驗收規定和質量評定》。

6 結論

本文主要探討了影響影像圖質量的諸多因素,以及質量控制的一些作業技巧,實踐證明只要能夠按照以上技術要求及指導方法去做,就一定能控制好質量,生產出令客戶滿意的影像圖。

參考文獻:

〔1〕CH/T 9008.2-2010《基礎地理信息數字成果1:500、1:1000、1:2000數字高程模型》;

〔2〕CH/T 9008.3-2010《基礎地理信息數字成果1:500、1:1000、1:2000數字正射影像圖》;

〔3〕GB/T7930-2008《1:500、1:1000、1:2000地形圖航空攝影測量內業規范》。

篇8

關鍵詞: WGS84坐標系;CGCS2000 坐標系;地面特征點;圖像校正;線性變換

1.概述

隨著衛星遙感技術、互聯網技術的日新月異,提供高分辨率的衛星影像圖成為可能。作為民用的免費衛星影像清晰度也逐漸提高,例如谷歌衛星地圖、中國天地圖等。而傳統地圖的制作,不僅制作周期長、現勢性較差,而且作為國家重要基礎地理信息數據,必須通過申請繳費才能獲得。如何利用現有的免費衛星影像圖制作高清晰度的、現勢性強的有較高坐標精度的地圖,更快捷、更實用的滿足野外踏勘工區、勘察、地質、旅游探險等各行各業的需要?本文將針對谷歌影像地圖進行可行性分析,研究獲得高精度地圖坐標的具體操作方法,并進行精度驗證。

2.獲得清晰影像地圖的理論分析

1) 常見的幾種大地坐標系統之間的關系

WGS-84坐標系(World Geodetic System一1984 Coordinate System)一種國際上采用的地心坐標系。坐標原點為地球質心,其地心空間直角坐標系的Z 軸指向BIH (國際時間)1984.O定義的協議地球極(CTP)方向,X軸指向BIH 1984.0的零子午面和CTP赤道的交點,Y 軸與Z 軸、X軸垂直構成右手坐標系,稱為1984年世界大地坐標系統。

我國先后主要采用三種大地坐標系統,1954北京坐標系,1980西安坐標系,CGCS2000國家坐標系。三種大地坐標系分屬于不同的橢球體系,擁有不同的橢球參數,在我國各個歷史發展階段均發揮著巨大的作用。因CGCS2000 國家坐標系與WGS-84 坐標系有很多相同橢球參數,兩者進行轉換過程較為簡單且誤差相對較?。ň暥?、大地高最大誤差均為0.105mm經度相同),故本文假定WGS84坐標系與CGCS2000坐標系等價。

2) 影像畸變

遙感影像變形的原因:①遙感平臺位置和運動狀態變化的影響: 航高、航速、俯仰、翻滾、偏航。②地形起伏的影響:產生像點位移。③地球表面曲率的影響:一是像點位置的移動;二是像元對應于地面寬度不等,距星下點愈遠畸變愈大,對應地面長度越長。④大氣折射的影響:產生像點位移。⑤地球自轉的影響:產生影像偏離。如果不作幾何校正,遙感圖像則有在幾何位置上發生變化,產生諸如行列不均勻,像元大小與地面大小對應不準確,地物形狀不規則變化等。有時根據遙感平臺的各種參數已做過一次校正,但仍不能滿足要求,就需要作遙感影響相對于地面坐標、地圖投影坐標系統的配準校正,以及不同類型或不同時相的遙感影響之間的幾何配準復合分析,以得到比較精確的結果。本文討論內容是對影像直接進行投影校正,然后實測地面點在CGCS2000坐標系下的坐標,求得影像圖在沒有地面控制點校正的情況下的精度。

3) 影像特征點的選擇與標記

在準備下載的衛星影像區域內均勻選擇一些特征點,例如易分辨、特征非常明顯的特征點,比如道路交叉口、河流交叉或分叉處等;另外圖像的邊緣部分一定有一定數量的控制點,以避免誤差的外推。利用前面所述的七參數法或四參數法計算所有特征點在CGCS2000坐標系下的坐標,利用這些特征點對整幅影像進行圖像校正,校正整幅圖像為相應坐標系統下的坐標。

4) 影像地理坐標系統分析

谷歌衛星影像采用WGS-84大地坐標系統,特征點顯示坐標為經緯度格式,需要進行高斯投影正算,得到特征點在CGCS2000坐標系下的平面直角坐標。

利用線性變換法進行圖像特征點校正,至少需要四個特征點進行圖像校正。

利用三次線性變換進行圖像特征點校正,至少需要八個特征點進行圖像校正。

5) 影像平面直角坐標系的建立

3.獲取、校正影像圖片采用的軟件

南方平差易高斯投影軟件;

GEtscreen截屏軟件;

Photoshop圖像處理軟件;

南方Cass7.0或者mapgis軟件;

4.實例檢驗及精度分析

以山東東營廣饒縣西劉橋鄉一勘查工區(200平方公里)為例,主要操作流程為:

1) 在谷歌地圖上選定工作區域,并標記外業實測特征點精確位置,同時利用南方平差易軟件計算谷歌地圖上量取的特征點的平面直角坐標;

2) 利用谷歌截圖軟件GEtscreen 對選定工作區進行截圖,把下載下的JPEG 格式的圖像在photoshop軟件中合并成一幅完整圖像;

3) 在mapgis 軟件或南方CASS7.0 軟件中利用圖像校正功能對圖像進行投影校正,實例以T1、T2、T3、T4 點為校正點進行校正,從下表中可以看出,J1-J6 經過投影校正后與理論計算值誤差在1m以內;

4) 根據野外獲得的高精度實測特征點坐標對圖像進行第二次校正:圖像地面控制點校正,經過對比發現:經過地面控制點校正的圖像監測點坐標誤差最大1.074m,未經過地面控制點校正的圖像監測點坐標誤差平均在3~5m 之間,可以很明顯看出經過地面控制點校正的圖像精度高于未經過地面控制點校正的圖像精度,但面積在200km_,誤差平均在3~5m的圖像用于野外地質工作、旅游探險、手持GPS導航地圖已是相當方便實用。

5.結論

1) 實例工區平均海拔較低,地勢較為平坦,影像變形受地形影響相對較小,其他區域圖像

校正精度會有所出入。

2) 隨著谷歌的免費衛星圖像空間分辨率越來越高,再結合民用GPS手持機獲取分米級

地面控制點坐標的成果,相信通過免費衛星影像圖制作亞米級精度的實用地圖的方法會越來

篇9

關鍵詞 數字技術;影視制作;方向;影響

中圖分類號J94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1674-6708(2014)116-0024-02

數字技術在影視作品中的應用直接改變了影視作品的特性,提高了影視作品的質量。使影視作品的制作平臺發生了巨大的變革,正如卡梅隆所說這是一場數字文藝復興運動。在影視制作中使用數字技術,可以極大地簡化影視作品制作工序,在人員分配中,制作者可以將導演、攝影等職能集于一身,更好地展現自己的創造思想,將自己的創作意圖更好地融入作品,同時還能節省大量的制作時間,為影視制作者提供更大的發揮空間。著名導演喬治?盧卡斯認為:“我在發展數字技術方面的主要興趣在于能加快電影制作的過程,從而使我能夠以更有效的方式實現我的想法。我一直致力于改進我在電影制作方面的能力,因為主要的電影制作過程仍然停留在19世紀。數字技術可以節省大量的時間和能源,它可以使電影制作人員更富有創造力(無論是在特殊效果還是在后期制作方面)并且使電影制作工作更加輕松?!?/p>

1 數字技術在影視制作發展中的方向

技術的每一次變革都會對人們的工作、生活產生極大的影響,但技術又有不同的分類,只有在其相應的領域內才能實現技術功能的有效發揮。數字技術的普及為影視作品的制作提供了更加便捷的途徑,還提高了影視作品的質量。數字技術在影視制作發展主要有以下幾個發展方向:

1)導演在影視作品制作過程中,通過數字技術對作品進行3D的影像處理,通過虛擬數字影像,不僅能夠實現人們對影視的想象空間,還能降低影視作品的成本投入,同時數字技術還為影視制作帶來了便利,如增加了剪貼畫修改的靈活度。數字技術在影視制作中的大量運用,使一些超高難度及超現實的表演手法呈現在人們面前,對于一些小成本的作品制作也具有重大意義。目前數字技術的運用已經改變了影視制作人員的工作環境,技術的革新極大程度地降低了人力需求,還減少了對外部自然環境的依賴,如震驚世界的第一部3D電影《阿凡達》就大量地運用了數字技術;

2)在影視制作數字技術中,影像跟蹤與修整也是其發展的重要產物。這種數字技術主要適用于三維數字技術與傳統拍攝的共同領域。Mokey是一個具有革命性意義的軟件,采用全新的技術手段完成影視制作的動態摳像,這種技術可以大大縮短影視制作的時間,是傳統技術不能比擬的;

3)使用MatchMoverPro4.0自動化3D追蹤工具,不僅能夠增強影視原始文件的處理功能,更能加強與三維數字技術的有效利用。近幾年這種數字技術在電影、廣告中被廣泛使用,呈現出了許多優秀作品。

2 數字技術對影視制作的影響

隨著影視數字技術的不斷進步,電視、電影行業呈現出百家齊放的現象。由此可見,數字技術對影視行業的發展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影視作品的特點、風格、品質的好壞都受到拍攝技術的影響,隨著信息時代的到來,影視制作也呈現出多元化,進入了數字技術時代。

2.1 數字技術貫穿于整個影視制作

隨著信息時代的到來,科技的進步,影視作品在制作過程中越來越多地利用到數字技術,在影視素材,影像儲存,影視合成等各個環節都有效地利用了數字技術,這些技術的運用,不僅提高了影視作品的質量,還減少了拍攝成本。

1)在影視素材創作過程中運用到的數字技術主要是數字化非線性編輯系統,非線性編輯技術的運用可以使影視鏡頭中的景物可以由無數個獨立拾取、記錄和處理的影像元素來合成,以此增加制作者的想象空間,增強創造力。目前大多數影視素材都是先通過拍攝,然后運用專業的采集技術轉化成數字素材進行特效加工,甚至有的影視作品整體都是編輯技術創作的。在這些影視素材中又分為不同的種類:靜態素材、動態素材、聲音素材等;

2)隨著計算機技術的革新,影視制作中的影視材料的存儲技術也有了極大的提升,從原來的膠片、磁帶存儲逐漸轉變為了數字硬盤存儲技術。目前常見的影視材料存儲設備主要有三種:磁存儲器、光盤存儲器、半導體存儲器。這些存儲技術的普及,極大地減少了影視制作的時間,為影視制作增添了便利;

3)影視制作過程中的合成技術在整個制作中顯得尤為重要,它的主要任務就是將多種原始素材通過數字技術的特效手段進行混合處理,主要包含對圖像的摳像、疊加等,這些技術手法在卡梅隆的《阿凡達》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

2.2 數字技術豐富了影視作品的內容

影視作品主要是通過圖像和聲音向受眾傳遞信息,從而激發受眾的情感。影視作品中的圖像是影視藝術的主要表現形式,傳統的圖像獲取主要是用攝像機,在加上一些模型技術等,隨著數字技術時代的到來,傳統技術已經跟不上時代的潮流,不能滿足人們對影視作品的需求,這些因素的存在迫使影視制作者必須轉變思維方式和思想觀念,積極融入到數字化時代。數字技術的運用,可以使影視作品畫面更逼真,模擬環境更真實,而這些都是傳統技術難以實現的。

數字技術已經適用于影視制作的各個環節,不僅提高了影視制作的質量,縮短了拍攝時間,減少了拍攝成本,還為影視作品的創作提供了更為廣闊、全面的發展空間。將大量的影視素材通過專業的數字技術進行后期處理,使制作工作由繁瑣變的簡單,完善了影視制作的工藝技術,豐富了影視作品的內容。

2.3 數字技術為影視制作開辟了新道路

上個世紀90年代除美國的幾部數字技術的電影大賣外,全球影視行業都處于低迷時期,這更顯示出數字技術在影視制作中的重要性。目前以3D數字技術為主的影視作品無不大賣,給投資方帶來了不菲的收益,在經濟利益和信息時代的召喚下,影視制作普遍采用了數字技術。數字技術不僅激發了人們的創造性,豐富了人們的創作方式,轉變了制作理念,還將影視制作引領上了全新的道路。

3 結論

綜上所述,隨著信息時代的到來,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數字技術在影視制作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這是時代的發展趨勢,也是人們對更高層次影視藝術追求的必然結果。數字技術的運用,讓影視制作更加高效、更加靈活簡便,同時還提高了影視作品的質量,豐富了作品的內容,開啟了影視制作的新篇章。

參考文獻

[1]張歌東.數字時代的電影技術與藝術[M].CONTEMPORARY CTNEMA,2003(3).

[2]王孝錦.數字技術對影視技術的影響[M].南京藝術學院學報,2003(3).

[3]李興亮.關于數字技術與影視創作觀念的冷思考[M].社會科學家,2010(5).

[4]彭吉象.數字技術時代的影視美學[M].現代傳播,2009(2).

[5]蘇凡博.數字技術背景下的武俠電影特技[M].電影評介,2009(20).

篇10

關鍵詞:現代攝影 定格動畫 制作

攝影技術的發展是經歷了一段長久而悠遠的發展過程,在19世紀前期,法國藝術家發明了銀版攝影法,同時出現了真正意義上的世界上的第一臺照相機。實際上在兩千多年前我國已經有史料記載了光學原理,是攝影技術出現的最初條件。攝影技術發展到今天已經已經不再是傳統意義上用照相機與膠片對歷史片刻的保存,而是一種人們生活中享受,一種娛樂方式。除此之外,現代攝影也推動了相關產業的發展,例如對攝影發展,現代油畫藝術,藝術發展,定格動畫。定格動畫這一種歷史悠久又充滿現代氣息的動畫藝術表現形式在當今社會的藝術領域與商業領域中都處a于一個特殊的位置。由于現代攝影技術的發展,給定格動畫制作帶來了新的發展局面。

一、現代攝影技術與定格動畫制作

(一)現代攝影技術的概念

所謂現代攝影技術,即通過一百多年的發展攝影在現代運用高科技的手段進行拍攝。采用數碼方式代替傳統的膠片數碼相機代替傳統的膠片照相,不僅能夠解決傳統膠片的模糊問題,還可以清晰的解析出攝影攝像中的區別,并且方便長久的儲存備份,不會由于時間等因素造成資料的流失。同時通過高科技的通訊技術與信息技術可以將所拍攝的內容自由的傳送。

(二)定格動畫制作

定格動畫,即stop-motion Animation,是將所需的拍攝對象逐個的進行拍攝,再對其進行有組合的連續操作放映。從而得到連續的對象的活動效果。在傳統意義上,定格動畫的制作材料一般都是由黏土,木偶等材料所制作的角色為主角進行演出,這種動畫形式非常的古老,是現代動畫的重要組成部分,是與手繪動畫,電腦動畫具有同等的重要性。

二、攝影技術的發展對定格動畫的影響

(一)傳統攝影技術與定格動畫制作

傳統攝影也是有著悠久的歷史,在攝影出現后的一百多年內,攝影的技術日益的先進,其屬性不斷的改變,已經完成了一種存儲影像的收藏手段變為了一種娛樂,實現商業價值的方式。通過傳統的照相機與膠片進行拍攝,在于暗室進行沖印,再將圖像以照片的形式表現出來,這就是傳統的攝影技術,這是一種光學過程,將對象存放在膠片上,再以底片的形式進行保存與存儲,這就是傳統的攝影,在數碼時代已經不復存在了。在現代攝影尚未普及的時候,定格動畫的制作相當之復雜,所有的成像畫面都是通過膠片與攝影機逐個逐個的進行拍攝然后在進行組合,這樣的定格動畫制作成本非常之大,制作程序難以想象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定格動畫的發展腳步。

(二)現代攝影技術與定格動畫制作

現代攝影技術主要是指DC以及DV,DC即為Digita Camera數碼照相機,DV即Digital Visual,數碼攝像機。數碼攝影就是用數碼照相機進行拍攝再通過計算機從而進行打印的一種現代化攝影,相對于傳統攝影技術來說有著不可忽視的各種優勢,如,在對對象進行拍攝的時候DC可以直接顯示,影像的儲存可以直接以數字的形式存儲在存儲卡里,也不用再通過暗室進行沖洗,并且資料的傳輸也極為方便。這對于以往用傳統攝影技術制作定格動畫來說是一個重大的突破,不僅有效的降低了定格動畫制作的成本,還將動畫制作的質量得到了一個高質量的提升。智能化的拍攝相機也將定格動畫的制作過程得到了簡化。而且通過DC所拍攝的圖像質量遠高于傳統照相機,完全滿足定格動畫的制作要求。

三、結束語

現如今數字化的發展,使得DC拍攝越來越普遍,不需要專業的攝影機,甚至是家用的攝像機也能夠拍攝出高質量的制作定格動畫的圖形。這一突破大大的開拓了定格動畫的制作的發展前景,越來越多對定格動畫這種藝術形式熱愛的人將會投入到期制作中來。數碼照相機的出現,有效的降低了定格作畫制作的難度,大大減輕了其制作成本,也使得其畫面質量得到了提升。如今,不僅是攝影技術的發展,計算機處理圖像軟件的發展也為定格動畫的制作做出來杰出的貢獻,不僅提供了攝入定格動畫的全部功能還能夠實現實時監控拍攝效果,實時摳像等功能。在科技日益發達的今天,人們對生活品質,對藝術的追求不斷的加深,相信定格動畫這一傳統又蘊含現代氣息的動畫表現形式將有無可限量的未來。

參考文獻:

[1]李文聯.楊紹先.攝影攝像基礎[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