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入設計論文范文
時間:2023-03-27 12:53:27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導入設計論文,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作為一課的開場,導入設計應該遵循一定的原則,才能起到既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又高效的作用。
1啟發且新奇
課堂導入語最基本的原則就是對學生有啟發性,并且新奇有趣,吸引學生。導入語不是裝點門面,是要真正讓學生有深入思考的,所以啟發性很重要。而導入語設計的新奇有趣,才能激發學生上課的興趣,讓學生主動學習,教學也會事半功倍。
2短時且高效
課堂導入語在一課開始前,它不宜時間過長,一般應該控制在3分鐘左右便可,拖沓冗長倒適得其反。
3因材且因需
因材即考慮學生的特點,因需即考慮學生的需要。在設計導語時,定要考慮到學生的需求,學生的知識基礎、生活閱歷、心理特征、思維特點等。
4一課一設計
導入語設計必須有一定的針對性,根據教學的具體內容、最終要達到的目的以及學生的學情來設計,一課一設計,力求多變,設計要考慮本節課的具體內容,不能為了有趣、搞笑而脫離了教學內容,離題千里。緊扣課堂內容才能高效。
二高中語文課堂導入設計的技巧
任何的導入設計都是為學生掌握課堂知識服務的,而語文課堂導入設計的方法也是無統一標準的,不同的教師依據不同的課型、學情以及自己的教學風格而設計。那么這里我只就我的教學案例來談一談我對課堂導入設計技巧的一些思考。
1設置懸念法
古語云“:學起于思,思起于疑”,求知欲望往往是從疑問開始的。在開課時設置一些懸念很容易讓學生集中注意力,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如在上陶淵明的《歸園田居(其一)》一課時,考慮到學生對陶淵明有一定的了解,還不夠全面,但單獨拿出一塊來講作者,又顯得枯燥乏味,于是我就在課堂導入語這里做了一些文章,從作者本人角度設置疑問,我邊播放一些圖片,配以適合的音樂,邊吟誦以下內容,最后發出疑問:他是漢魏南北朝800年間最杰出的詩人他“少無適俗韻,性本愛丘山”“,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他是開創田園詩的第一人他“種豆南山下”“,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他安貧樂道,崇尚自然,泯去經過世俗熏染的“偽我”,返歸“真我”他撫弄無弦琴,“但得琴中趣,何勞弦上聲”他是魏晉風流的代表,他用言行、詩文裝點自己藝術化的人生他率真、耿直,不為五斗米折腰向鄉里小人他一路走過,為后人開辟了一座清新、寧靜的“世外桃源”他,是誰呢?在一步步設疑的過程中,最終學生很容易猜到答案。這樣的設疑可謂起到“一箭雙雕”的效果,既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又使枯燥乏味的傳統式作者介紹內容豐富、有趣了起來。事實上,一般詩歌鑒賞類內容都可以如此操作,從作者的角度設疑一舉兩得。當然對于其他的課型,如小說賞析我們可以從小說中的主要人物角度設疑,傳記作品可以從文本內容本身設疑等等。
2創設情境法
我這里所說的創設情境,主要是教者依托一些圖像、聲音、視頻等現代化手段來設計導入語,讓學生提前進入學習狀態,同時也在一定程度上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在教授《我有一個夢想》一課時,我選取制作了這篇演講詞的作者馬丁•路德金演講的部分,并配以中文字幕,把這個內容設計為導入語。結果學生在聽到這段慷慨激昂的演講后,學習本文的興趣完全被激活了,接下來的課幾乎不用老師去如何分析,學生自然而然就體會到了馬丁的思想與情感,并且他們爭先恐后地模仿馬丁的演講,還自創演講詞。由此再一次印證了“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的道理。創設情境法的優勢在于,能在段時間內抓住學生的內心,烘托一種很好的學習氛圍。有很多課型是適用于采用現代化手段創設情境導入的。
3故事激趣法
篇2
關鍵詞:學位論文 網上評審系統 應用研究
中圖分類號:G64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3)02(c)-0027-01
1 現行評審方式存在的問題
近年來,我校研究生授予學位人數逐年遞增,其中2012年授予學位人數比2008年增加了75.7%,增加了近一千人,論文送審的工作量也越來越大,傳統論文送審方式也暴露出了一些問題。
1.1 周期長
論文寄出和寄回的時間需要一周的時間,對方學校需要整理和商定合適的平時專家,評審專家論文評審,對方學校匯總評審結果等需要一定的時間保障,根據統計,傳統的論文評審周期要一個月左右。
1.2 費用高
論文的打印裝訂費用、郵寄費用隨著論文送審數量的增多,也越來越高,隨著畢業生基數的遞增,這一費用勢必逐年加大,給研究生管理部門帶來了較大的經濟負擔。
1.3 效率低
傳統的論文評審方式主要依靠工作人員的手工操作:論文的編號、寄送、評閱書的整理統計,學位評審管理人員需進行大量的重復簡單勞動,工作效率低。
2 系統設計與結構功能
2.1 系統設計原則
(1)用戶分級管理。
研究生上評審系統用戶分管理員和評審專家、學生三級:①管理員用戶可以將本年度申請學位研究生的基本信息和論文電子版上傳、審核、修改評審專家基本信息;可以查閱專家提交到系統上的評審結果;打印論文評閱書。②評審專家用戶可以管理本人基本信息,對系統里的評審論文進行下載、評閱,最后將最終的評審結果上傳。③學生用戶可以上傳評審論文(pdf格式),查詢評審結果,下載打印論文評議書[1]。
(2)系統操作簡單。
為方便各級用戶使用,系統在設計上始終強調操作簡單明了,各個操作界面都設計的非常人性化,讓用戶對各種操作一目了然,如在評審專家界面,在點擊“提交評審結果”后,會提醒評審專家,一旦確認后,將不能再修改評審意見,有效的防止了有的專家誤點擊。
2.2 系統結構功能
我校設計研發的研究生學位上評審系統具有四項主要功能,即論文基礎數據管理、評審標準管理、評審專家管理和論文管理。
(1)論文基礎數據管理。
本模塊的主要功能是將學生信息安排批次進行管理,可以批量或單個將學生信息導入到系統內,系統根據學位類別進行分類,管理員可以通過本模塊對學生信息進行修改、刪除等操作。
①批次管理。
批次管理用來區分每年申請學位的研究生,通過批次管理可以設置網上論文評閱的批次,以便于論文評審信息歸檔和統計。
②學位類型管理。
該系統針對不同的學位類型進行分類管理,在學生學位類型管理界面,選擇查詢條件將會查詢符合條件的學位類型信息?!疤砑訉W位類型“鏈接,將會顯示添加學位類型界面。通過點擊“設置為有效“或“設置為無效“鏈接,將會改變對應學位類型的狀態??梢孕薷?、刪除對應學位類型的信息。
③導入學生信息。
該系統使用前,需要將學生的相關信息導入系統,為方便快速導入學生信息設置了“批量導入學生信息“功能,該功能提供批量上傳論文學生信息的excel模板。按照模板要求填寫完上傳信息,就可以實現批量學生信息的導入,隨著研究生論文送審數量的增多,這一功能顯得尤為重要,為了方便個別增加的學生信息的導入,系統也設置了“添加學生信息”功能,方便了管理管理。
該功能可以對導入系統的學生信息進行查詢、修改學生信息“修改密碼“將會顯示對應學生的修改密碼界面,進行密碼的修改。“刪除“將會刪除對應學生的信息,如果該學生已經存在論文信息,那么刪除失敗。為方便刪除學生信息,還設置了“批量刪除”功能,將會對所選擇的學生信息進行批量刪除,管理員可以方便的進行編輯學生信息。
(2)評審標準管理。
不同學位類別的評審標準不同,同時根據管理規定的變化,評審標準也在不斷的修改,該評審系統通過評審標準管理這一功能,可以方便的增加、刪除和編輯各個學位類別的評審標準,不同學位類別的評審標準將會在論文對應學位類別的評閱書上體現。
(3)評審專家管理。
該功能主要用于對評審專家進行信息導入、編輯、賬號分配。為方便快速導入評審專家信息設置了“批量導入評審專家信息“功能,該功能提供批量上傳評審專家信息的excel模板。按照模板要求填寫完上傳信息,就可以實現批量評審專家信息的導入,為了方便個別增加的評審專家信息的導入,系統也設置了“添加評審專家信息”功能,方便了管理管理。系統對專家的信息可以進行修改、刪除等操作。
(4)論文管理。
主要提供了上傳/查看論文、審核論文信息、統計評審專家信息、統計評審結果信息。
①論文上傳管理。
該功能將評審論文電子版上傳到評審系統中,為了論文保密,系統要求提交pdf格式的電子版。對于上傳的論文電子版,需要經過管理審核后,才能傳到系統上,這樣保證了研究生上傳的論文符合學校的送審要求。
②評審結果統計。
該功能將論文評審結果進行統計,按照查詢條件進行評審結果信息的查詢,并導出excel評審結果統計庫。通過點擊“統計評審專家信息“鏈接,將會顯示統計評審專家信息界面,可以選擇查詢條件進行評審專家信息的查詢,并導出excel或專家編碼信息。
3 研究生學位網上評審系統應用實踐
通過我校使用研究生網上論文評審系統的情況,極大方便了老師和研究生,受到了一致好評,該系統有如下特點。
(1)縮短了評審周期。該系統的操作是在網上進行,評審專家已提交評審結果,學校管理員就可以得到評審結果,大大縮短了評審周期,評審周期的縮短,可以讓研究生有更多的時間進行論文修改。
(2)降低了經濟成本。系統采用無紙化辦公,評審的論文通過系統導入電子版即可,節省了論文打印裝訂和論文郵寄的費用。
(3)提高了管理效率。運用研究生上評審系統,可將論文評審工作相關的信息收集、校對、整理、傳輸由傳統的手工作業方式轉變為基于網絡技術的網上評審、審核和辦公自動化模式,將學位評審管理人員從大量的重復簡單勞動中解脫出來,大大減少了學位論文評審工作所耗費的時間,提高了工作效率。
4 結語
研究生學位上評審系統,改變了傳統論文評審方式,方便了評審專家的使用,縮短了論文評審周期,節省了評審費用,且能夠保證評審信息信息快速準確,將研究生學位論文評審工作變為簡單規范,提高了研究生學位論文評審工作的質量和效率。
篇3
關鍵詞:分選器,Pro/E,3DMAXD,動畫制作
一、引言
三極管分選器是晶體管自動檢測分選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它解決了長期以來手工分選晶體管的難題,具有分類迅速、準確的優點。提高了晶體管分類的質量和效率,適用于大、中規模晶體管生產廠家晶體管的自動分選。
Pro/E和3Dmax是使用最廣泛的兩種設計軟件,相比較Pro/E的精準建模,裝配和分析檢驗的功能被廣泛認可,但是其在渲染和動畫表達方面稍有欠缺;而3Dmax的渲染和動畫制作的功能很強大,但是建模方法、能力和準確設計定位的比較差,所以為了尋求一種好的解決方案,為了利用兩者進行優勢互補,即使用Pro/E進行精準的建模,然后導入3Dmax進行渲染及后續的工作動畫制作。
下面來介紹一下三極管分選器工作的動畫制作過程。
二、實例操作
1. 三維實體建模
首先使用AutoCAD軟件進行二維工程圖繪制,然后使用Pro/E進行三維實體建模生成零件,然后使用其裝配功能進行裝配如圖1。論文參考網。
2. 由Pro/E導出過程
在進行導入的過程中,可以以單個零件的形式進行導出,也可以由裝配體的形式導出。導出的形式有很多種,比如IGES(*.igs)、STEP(*.set)和Wavefront(*.obj)等等。相比之下,IGES(*.igs)和STEP(*.set)兩種導出方式不同程度出現破面,從而造成了在3Dmax環境里顯示的實體面組不完整,所以這里我們采用Wavefront(*.obj)的導出方式,這樣可以良好的保證了導出的實體在3Dmax環境的真實性和完整性。
首先對裝配好的實體進行保存:文件-保存副本,如圖2
圖1 分選器工作主體裝配圖圖2 Pro/E環境下保存類型菜單
其次在保存類型中選擇Wavefront(*.obj)的導出方式,然后確定,在繪圖區右上角會彈出“輸出Wavefront”的對話框如圖3,然后在繪圖區中單擊一個平面,激活要輸出的所有項目,弦可以設為默認值或為1.然后確定保存即可。論文參考網。
3.由3Dmax導入過程
進入3Dmax環境后點擊菜單欄上的文件-導入-選擇導入的文件- WavefrontObject(*.OBJ)-然后打開-完成,如圖4。
圖3 “輸出Wavefront”的對話框圖4 3DMAX環境下導入類型菜單
4.使用3Dmax進行動畫制作
1)光源的設置;這里使用點光源即匯聚光,方法是單擊光源圖標如圖5,選擇“目標聚光燈”,在適當的位置添加點光源若干。
2)攝像機的設置;在本次動畫設定方面,我們將動態攝像機與設置關鍵幀兩項功能配合使用。首先是單擊攝像機圖標,如圖6進入設置環境,然后選好攝像機的初始位置如圖7。然后設定關鍵幀。對于關鍵幀的設置要注意兩點:一、關鍵幀的總幀數不易設置過長,應與機構的起始運動的時間是基本相等的。論文參考網。二、為了使動畫表達清晰準確,在細微的位置應使幀數做到最少化,且在復合運動過程中要求有關聯或連接的位置應盡量把關鍵幀細化,所以這要求在制作的過程中要把一個或幾個關鍵幀的時間段計算準確,以便順利連接,使生成的動畫具有連貫性。
圖5 目標聚光燈圖標圖6 攝像機圖標圖7 攝像機加載初始位置
三、結論
1. 通過保存文件時使用Wavefront(*.obj)格式的存儲方式,可以順利的實現將PRO/E的圖形導入3Dmax中,且破面幾率達到最小。
2. 使用3Dmax的強大渲染效果可以使模型經過渲染后的真實感大大增強。
3. 使用Pro/E和3Dmax相結合可以使原本在Pro/E比較復雜的機構運動簡單化,使動畫制作變得容易,且運動過程表達清晰。
4. Pro/E的精準建模,裝配功能與3Dmax的渲染和動畫制作表達有機的結合到一起,使得整個機器的機構模擬的效果近乎完美,如圖8圖8 仿真動畫影響輸出
參考文獻
[1]鄭兵, 祝強 , 徐展 基于Pro/E和3DMAX的精確動畫制作 機電產品開發與創新2008,21(5):116~117
[2] 林清安 《Pro/ENGINEER野火3.0中文版動態機構設計與仿真》電子工業出版社2007-3-1
[3] 陳敏3DSMAX在機械制造工藝三維動畫仿真中的應用 上海工程技術大學學報 2004 18(2)
[4] 楊東超徐凱劉莉陳懇利用3DSMAX實現擬人機器人動畫仿真機械設計與制造 2002 (4)
篇4
一、精創導入,營造氣氛促感知
隨著學生歷史知識面的不斷拓展與信息交流平臺的推廣,學生們對大部分歷史事件及人物已經有了初步的認識。然而,大部分學生都有著“知其然卻不知其所以然”的學習困惑,這正是我們教學的突破口。由此,筆者以為要引發學生們對所學內容的自覺關注,精心的教學導入是必不可少的。在日常的導入設計中,筆者就有意識地將學生們可能熟知或者一知半解的歷史知識與生活中的日常實際相結合,以學生們感興趣的生活話題、時尚話題、網絡話題等相結合,營造濃厚的歷史學習氛圍,促進學生們對感知能力的發揮。
如在《商鞅變法》這課的教學導入環節設計中,筆者考慮到大部分學生對于“商鞅變法”這個偉大的歷史事件早有耳聞,也知曉一二,但是并沒有深入了解,更談不上見解與感受。筆者以為要讓學生真實地了解這個偉大歷史事件的來龍去脈,就應該引領學生們回到那個動蕩與改革的時代背景中去。為此,筆者以電視劇《大秦帝國》中有關商鞅變法的視頻片段作為教學導入的“藥引”,圖文并茂,用極具視聽效果的視頻引發學生們對春秋戰國時代背景變革的關注以及對“商鞅”這個歷史人物的好奇,營造出“改革風潮”浩浩蕩蕩的緊迫氛圍,渲染教學氣氛,促進學生們對改革時代背景的主觀感知。
二、啟發講授,穿插情境引思考
高中階段的學生已經形成獨立的思維模式,他們已經學會如何篩選知識,去偽存真,并從中引發思考。因此,筆者以為在教學講解的過程中,要有意識地發展學生內化知識的能力,發展學生們獨立思考的學習能力,讓學生們融入到教師的講解中,并在感知與理解的過程中,有所啟發,為隨后的變式操練、知識探究與運用分析做好鋪墊。
教學《商鞅變法》中商鞅為加強中央集權各項舉措中的“燔詩書而明法令”時,為了讓學生們更加深刻地理解這條改革條例的出發點與影響,筆者并不直接言之,而是以學生們更加熟悉的秦始皇“焚書坑儒”之史實導入話題,通過穿插“焚書坑儒”這一教學情境,引發學生由此及彼的聯想能力,尋找這二者之間的聯系與相同點,讓學生們明白它所存在的歷史意義——加強思想統治,維護中央集權,同時也嘗試去理解它所帶來的不可湮滅的消極影響——鉗制思想,摧殘文化,抑制創新。從而,幫助學生們以歷史的角度與觀點,身臨其境地去理解為什么商鞅要主張焚毀不利于統治的詩書,促進學生歷史素養的形成,同時也引發學生們對于“文化創新”意義的理解與關注。
三、合作探究,大膽放手激創造 [本文由WWw. dYlW.NEt提供,第一論 文 網專業寫作各種職稱論文和畢業論文,歡迎光臨DYlW.neT]
在歷史教學中,我們要善于把歷史與當今時代主流相結合起來,完善探究評價機制,創設輕松愉快的實踐平臺,以富有時代意義的話題吸引學生,以激勵性的評價體系激發學生的潛能,以寬松愉快的探究氛圍鼓勵學生們的實踐創新,讓歷史課堂不再厚重而缺乏活力,讓更多的學生喜歡上歷史課的學習。
在教學完《商鞅變法》的基本內容后,為了教會學生站在歷史的角度,以辯證的觀點去評價這場具有歷史意義的改革風潮,筆者設計了一個以變法結局為出發點,嘗試分析變法局限性,客觀評價商鞅變法的探究性任務。在這個任務過程中,筆者首先以思維導圖的模式,帶領學生們就本課主要學習內容,即變法的背景、內容及作用等,夯實他們實踐探究的理論基礎。隨后,筆者又以多媒體課件形式,呈現相關的文言材料,啟發大家根據材料的只言片語以及提示性圖片去尋找解開探究問題的線索。
篇5
關鍵詞:有限元,AWB,扭力臂,疲勞壽命
1 引言
齒輪箱用于風力發電領域,工作時承受較大的隨機扭轉載荷??萍颊撐?,AWB。扭力臂是齒輪箱中的關鍵部件,一旦失效,會導致整個齒輪箱的失效,所以要在設計階段確保扭力臂滿足國家規定的20年的使用壽命。
對于用于兆瓦級風力發電機組的扭力臂來說,其受力情況較為復雜,且長期承受交變應力,按照傳統的經驗數據能否保證扭力臂在20年的時間內正常工作成為廠家擔心的問題。本文通過有限單元法,根據風力發電機組相關的規定,對某1.5WM風力發電機組中的扭力臂進行疲勞壽命分析,驗證該扭力臂的疲勞壽命是否符合要求。
2 疲勞分析過程
雖然在實際應用中有著多種不同的疲勞分析方法,但任何疲勞分析卻都要經過以下通用的步驟:
(1)對零件進行結構分析,尋找零件的薄弱部位;(2)獲取材料的疲勞性能,根據具體情況分析出零件的疲勞性能, (3)處理載荷,生成載荷譜;(4)根據實際零件的可能的疲勞破壞形式,采用一定的疲勞損傷累積規則,得到零件的疲勞壽命。
圖1 扭力臂疲勞分析流程圖
根據以上的步驟,對于本文分析的扭力臂的具體流程如圖1所示。
3 扭力臂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3.1 三維實體模型的建立
本文選用的有限元分析軟件是ANSYS-Workbench,它是一個集成化的仿真平臺,給ANSYS的求解提供了強大的功能。
圖2 扭力臂的三維實體模型
圖3 SolidWorks導入AWB的專用插件
本文采用三維實體造型軟件SolidWorks生成扭力臂的實體模型,再將其導入至AWB中。AWB對于包括SolidWorks在內的主流的CAD軟件集成有專門的插件,避免了以往通過IGES格式導入數據而造成的單元丟失等問題,保證了最好的CAE結果。科技論文,AWB。如圖3所示,在SolidWorks中生成扭力臂的實體模型后,可以通過插件把實體模型直接導入到AWE中。
3.2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零件的材料參數在AWB>Simulationg>Engineering Data下輸入。本文中,扭力臂的材料采用QT400,查找文獻[1]可查知QT400的抗拉強度為400MPa,屈服強度為250MPa,密度為7300kg/m3,彈性模量為1.55GP,泊松比為0.27。
由于扭力臂的尺寸較大,且靜力學分析主要是為了找到扭力臂應力最大的位置,目前采用AWB默認的網格劃分即可。AWB軟件中,默認采用10節點的四面體單元和20節點的六面體單元劃分單元。網格劃分的結果如圖5所示,共有20589個單元,35433個節點。
圖4 材料參數輸入圖5 網格劃分情況
4 靜力學分析
本文僅需要得到扭力臂薄弱部位,所以只需計算應力分析。
4.1 受力與約束
扭力臂受力比較簡單,主要承受承受自身重量、整個齒輪箱的重量和內齒輪傳遞來的扭矩。
本文對扭力臂的受力做出了適當的簡化:內齒輪傳遞來的扭矩平均加載至用于與內齒輪聯結的各個螺紋孔上(由圖6中的Moment設置),齒輪箱的重量同樣由各個螺紋孔均勻承擔(由圖6中的Force設置),同時要考慮扭力臂自身的重量,設置Standard Earth Gravity(標準重力加速度);固定在機艙上的兩孔設置為Fixed Support(約束其六個自由度),具體的受力與約束情況如圖6所示。科技論文,AWB。
圖6 扭力臂的受力和約束
4.2 靜力學分析結果
扭力臂的應力云圖如圖7所示,等效應力(von-Mises)的最大值為63MPa,出現在過度圓角上,該位置產生了較大的應力集中,符合力學原理。扭力臂的最大應力遠小于許用應力250MPa,符合要求??萍颊撐模珹WB。
圖7 扭力臂的應力云圖
5 疲勞分析
5.1 材料的P-S-N曲線
通過相關的材料手冊,可以查到扭力臂所用材料QT400的P-S-N曲線,在指定存活率下的疲勞壽命,如表1所示,計算公式見公式1。
LgNp=ap+ bplgσ(1)
篇6
【摘 要】 高中階段英語課程難度無疑是加大了,教學的任務也更加繁重了,“五嚴禁令”的提出更是對課堂教學提出了新的挑戰——課時減少了,課堂教學任務加重了,激活英語課堂,提高效率勢在必行。筆者經過不斷地學習和教學實踐總結出幾點激活課堂,提高效率的方法。
【關鍵詞】 激活 英語課堂 學習效率
新課標對高中生應達到的英語水平要求更高,要掌握的詞匯量更大,學習難度更大。因此,要讓學生學好高中英語,教師必須要考慮如何給英語課堂加點催化劑,進而激活課堂,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筆者根據本人幾年來的不斷學習和教學實踐總結出以下幾點淺薄的見解:
一、進一步優化備課工作——編寫導學案
一直以來,很多老師都在認真的備課,可是真正到課堂中實踐之后才發現學生的學習效率依然達不到預期的效果。這是因為很多老師在備課的時候忽略了學生的主體作用,只是自己單方面的在備課,而沒有讓學生也參與到備課工作中來。讓學生“備課”?聽起來有點不可思議,其實也就是讓學生在老師的指導下認真預習。這就要求教師要事先按照大綱的要求,認真分析教材,再根據學生的學習水平適當地調整課程難度,設計成為學習目標、課前預習、新知導學、新知檢測幾個板塊,做成導學案,提前分發給學生預習。這樣,有了導學案,很多不會預習的學生就可以輕松地做好預習工作了。
此外,教師還可以根據各班的實際人數、學生的學習特點、個性差異等,分編學習小組,每小組選出一名組長負責主持本小組的活動。讓他們進行分組預習,這樣便于學生們進行討論和探討,讓學優生帶動學困生共同進步。在導學案的指導下,教師還可以鼓勵學生通過網絡、詞典等各種資源做好預習工作。可以讓各小組成員之間分工合作,讓生生之間充分地互動起來。在師生都進行了充分的準備之后,學生就會更加自信,更加積極地參與課堂活動,課堂就會活躍起來。形成了這種良性循環之后,學生的學習效率也會隨之大大地提高。
二、設計精彩的導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孔子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是學習的原動力,要想激活課堂,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是關鍵。很多學生學不好英語就是因為缺乏學習興趣。那么教師就要通過各種方法讓學生產生學習英語的興趣。一堂成功的英語課就是要做到讓學生在輕松的氛圍中獲取語言知識以及應用語言的能力,要讓學生主動地吸取知識并掌握學習知識的方法,要變被動為主動,首先要有生動有趣的,能激起學生學習欲望的課堂導入。
新授英語課的導入要符合學生的心理特征,要有趣味性、新穎性、針對性,要新奇(滿足學生求新心理)、多變(不斷更新和變化刺激形式)、多樣(采用多種教學手段、導入方法多樣)、熱烈(創設和諧熱烈的教學氛圍,喚起學生的情感共鳴,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課堂導入時間不宜過長,否則就會顯得冗長,從而影響整節課的進程。此外,英語新課導入還要遵循一定的程序,即:集中注意——引發興趣——激發思維——明確目的——進入學習主題。導語設計要有明確的目的,針對教學內容和學生特點,既能吸引學生注意,誘導學生求知,又能引起學生的興趣,啟發學生思維,使舊知與新知聯系緊密,進入課題自然合理。具體可以采取直觀導入法、懸念導入法、復習導入法、預習導入法、實事導入法、背景知識導入法和游戲導入法。例如上“Film and Film Events”這一單元Reading課時,我事先在網上下載了一些電影以及奧斯卡頒獎典禮的片段和花絮,在新課一開始時播放給學生觀看,電影這一主題是學生所感興趣的,因此,一開始我就成功地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激發了他們進一步了解電影知識的興趣,然后再設置幾個簡單的問題引入本課話題,輕松地把學生引進了知識學習的大門。閱讀過程中通過分組討論,情景對話,小組競賽等活動讓學生充分參與課堂,展示自己,就能讓整節課在輕松愉快、有張有弛的氛圍中結束。
三、確保學生的主體地位——讓學生扮演課堂主角
英語作為一門基礎學科,不僅要使學生掌握語言本身,同時通過語言教學來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思維能力、想象能力、交往能力及合作精神,培養學生表達情感、認識社會的能力,培養學生對美的感知能力。因此,在高中英語教學中,教師要運用正確的指導方法,把教學的“中心”讓給學生,促使學生主動學習英語,增加英語知識的吸收,提高英語學習的技能,以此來達到學生自主發展的目的,并最終達到綜合能力和自信心的提高,這是激活課堂、提高學習效率的需要,也是教育改革的需要,更是社會發展的需要。
四、結束語
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深入,“五嚴禁令”的提出,只有激活英語課堂,才能提高學生學習效率。
蔣陳立美. 高中英語教學中如何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J]. 考試周刊,2012(77).
篇7
論文關鍵詞:與歡快的旋律結合后,使歌曲更具有童稚、樂觀、浪漫的氣息歌曲由七個樂句兩個樂段組成第一樂段平穩的節奏與略帶跳動的音調,表現了夏雨下個不停第二樂段節奏較寬,是主人翁情感的抒發后兩小節節奏緊縮,曲調迂回,點明了歌曲的主題意境
二、設計理念:
以音樂審美為核心的基本理念,應貫穿于音樂教學的全過程,在潛移默化中培養學生美好的情操、健全的人格。音樂教學要體現以審美為核心、學生發展為中心、體現新型師生關系、體現新的評價方式。我采用多種方式加強學生的音樂感受,導入時用《小雨沙沙》的音樂創造一種有關雨的氛圍,通過謎語激發學生興趣,引導學生對音樂表現形式和情感內涵做到整體把握。在歌曲教學中我采用多次聆聽來達到學生能演唱的目的,對美妙的音樂有所記憶,利用沙錘伴奏來讓學生探索樂器的特點,在寬松和諧的氛圍下,每個學生都積極地參與到音樂活動中來了,并且促進了學生的個性發展。在創作表演中,各組組內交流合作,努力探究創造小學音樂論文,各組互評,學生自評,從而完善了評價機制,至此,本節課的教學便實現了新課標規定的音樂課程的價值。
三、教學目標:
1、能夠喜歡雨的音樂,感受音樂所描繪的雨的形象,引導學生用歡快活潑、富有表現力的情緒演唱歌曲。
2、感受并表現歌曲中的節奏,養成細心傾聽音樂的習慣。
3、讓學生能用不同的演唱方法來表現歌曲,進一步提高學生運用打擊樂為歌曲伴奏的能力。
4、感受不同的構思,不同旋律,相同內容,風格情緒的變化。
四、教學重難點:
1、重點:引導孩子用優美的聲音、愉快的情緒表現《踩雨》。
2、難點:歌曲中相似旋律及切分節奏、附點八分音符的表現。
五、教具準備:
教學課件、小樂器(沙錘)、鋼琴。
六、教學策略與方法:
音源創設情境 聽唱式、表演式
七、教學過程:
1、課前準備:播放歌曲《小雨沙沙》(營造課堂氣氛)
2、導入:謎語:千條線萬條線掉到地上都不見 (以謎語激發學生興趣)3、感受大自然的聲音
設計意圖:鈴聲響了,師走向講臺,說:“今天我給大家帶來一節非常有意思的課,(激起學生興趣)用上你們的耳朵和眼睛,(提出活動要求)把你們的觀察告訴我。(學生更加精神集中,猜測即將發生的事情)”師說出了一個簡單的謎語,學生感覺出乎意料,驕傲地說出了謎底,接著音樂響了,雷聲轟轟﹑風聲呼呼﹑雨聲嘩嘩﹑師隨著音樂的速度與節奏與課前準備好的幾個學生出其不意﹑精神抖擻﹑步伐整齊﹑動作劃一的舞動。學生被震撼了﹑驚呆了,數秒鐘后,掌聲雷動,跺腳聲咚咚,全班都開始了。師問了幾個問題,“你們看到了什么?聽到了什么?”教室內頓時氣憤熱烈,按捺不住地舉手發言交流,積極主動地思考發現。熱烈討論后,師歸納大家的意見,播放輕快的歌曲《踩雨》。
4、歌曲《踩雨》教學:
①聆聽歌曲《踩雨》觀看下雨情景圖小學音樂論文,說感受:(情境創設,自然引入雨天
的情境,有趣而自然的進入了本課的主題。)
設計意圖:消除顧忌打開心扉說出真心話說出真感覺。
②快樂旋律三分鐘訓練,引導學生用各種雨的聲音來訓練力度記號的表現。
1=D 2/4
pf
3 45 5 5 - ︱3 4 5 5 5 - ︱
小雨 沙沙 沙 大雨 嘩嘩嘩
fp
5 65 4 3 4 5︱34 3 2 1-
大雨 大雨 嘩嘩 嘩 小雨 沙沙 沙
設計意圖:音樂課是一個實踐性很強的教學活動,必須讓每個學生都愿意參與,這既是師德的具體體現,也是學生眼中教師人格魅力的集中凝聚。簡單的練聲使每個學生都很平等的參與著,簡單的基礎上同學們想出了不簡單的方法,比如合作表演,比如為旋律配伴奏等等。學生的精彩表演師都用歌曲的各種節奏作為獎勵送出。為下一環節的演唱做好鋪墊。
③聆聽感受歌曲:
·旋律(節奏)訓練引出歌曲(多次聆聽為演唱做好鋪墊)
·師送歌聲給學生
設計意圖:教師轉變教育觀念,擺正自己在教學活動中的地位,放下架子,走下講臺,成為學生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和參與者,建立一種資源共享的伙伴型師生關系,也拉近了師生距離,讓學生覺得也不會再難為情不好意思等。
· 多次聆聽(輕聲模唱)感受歌曲描繪的情緒(培養學生細聽輕唱的習慣)
· 感受哪一句歌詞最能表現出我們在雨天里踩著小雨時的樂趣
· 給歌曲伴奏 (讓師生一起探索樂器特點)
設計意圖:學生的想法各式各樣,在單獨表演時都比較容易,但在合作表演時錯誤較多,所以有些學生在把自己創意展示時,其他學生應做忠實的觀眾或聽眾,可在接下來的合作表演中得心應手。
·“踩呀踩呀……”讓學生們站起來一起有節奏的做一做腳上的動作。
(合作 探究)
④演唱歌曲: (讓孩子們用歡快活潑、富有表現力的情緒演唱歌曲)
·相似旋律處對比演唱
·歌曲處理找困難全班幫助解決 (互幫互助養成良好學習氛圍)
·借助樂器用優美的聲音、愉快的情緒演唱歌曲
⑤創作表演:(組織學生進行綜合性表演,表現出音樂之美)
設計意圖:這一創作活動留給了學生自主體驗,自我探究的空間,驅使他們積極主動地參與活動,激發學生的創新能力和豐富的想象能力,為學生提供了合作機會,體驗
了與他人合作的愉悅。通過師生之間、學生之間平等互動與交流,通過教師更富有激勵性的個性評價語言,使學生在饒有興趣的學習氛圍中主動探究,積極參與,充分發揮想象力和創造力小學音樂論文,逐步獲得創造、表演、感受、評價等藝術能力,同時提高學生的合作交往等能力,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⑦結束:師呼喊學生一起走出教室踩雨
教學反思:
再好的方法,如果一直延用,長時間沒有變化與改進,學生都會對之慢慢失去興趣。“年年歲歲教此書,歲歲年年法不同”應是我們教師的不斷追求。如果我們采用多樣的教學方法,自然會保持音樂課堂的恒久魅力。
在本課教學中首先用學生熟悉的歌曲創造了簡單﹑輕松﹑愉快的學習環境,導入環節中教師用肯定的語句激中了學生的精神,在歌曲教學過程中把自己的歌聲送給學生拉近了師生的距離,最后環節學生的創作表演體現了課標的合作性。從這一案例中,我深深地感到有效的的學習方式給我們音樂課堂帶來的是學生興趣的高漲,是教師有效的教學,老師們放開手讓孩子們發揮課堂的分分秒秒吧!
篇8
關鍵詞:超材料;反演算法;HFSS;MATLAB程序
1 概述
自從Veselago于1968年從理論上提出了超材料(MTM)的概念以來,因為其特殊電磁特性而越來越吸引著物理學界和材料界的廣泛重視[1-3]。通過反演超材料的有效電磁參數成為研究超材料的重要手段,相應的反演算法也被提出。Ziolkowski提出了NRW反演算法[4],Smith隨后提出了基于傳輸矩陣的經典反演算法[5],Chen又提出了改進算法[6]。
文章基于已有的反演算法的MATLAB程序[7],提出一種基于經典反演法的改進算法,通過電磁仿真軟件HFSS提取模型的S參數,然后導入MATLAB反演程序。不僅結果與經典論文吻合,而且因為僅需要導出一個HFSS結果文件其反演速度和便利度顯著提高。
3 結束語
文章改進算法所反演的結果顯示在10GHz頻段周圍其等效介電常數和等效磁導率同時為負,與經典論文[5]結果吻合。驗證了所提出的反演程序的正確性。
參考文獻
[1]V.G.Veselago.The electrodynamics of substances with simultaneously negative values ofε and μ[J].Sov.Phys.Usp,1968,10:509.
[2]馬波,陽小明,李天倩,等.箭頭型超材料模型及其在無線電力傳輸中的應用[J].西華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5,34(5):47-50.
[3]馬波,陽小明,等.梯形超材料對微帶天線增益指標的改善[J].西華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6,35(2):34-38.
[4]Ziolkowski R W.Design,fabrication, and testing of double negative metamaterials[J].Antennas and Propagation,IEEE Transactions on,2003,51(7):1516-1529.
[5]Smith D R,Vier D C.Electromagnetic parameter retrieval from inhomogeneous metamaterials[J].Physical Review E,2005,71(3):036617.
[6]Chen X,Grzegorczyk T M,Wu B I,et al.Robust method to retrieve the constitutive effective parameters of metamaterials[J].Physical Review E,2004,70(1):016608.
篇9
論文摘要:本文對當前大學英語課堂導入的必要性、具體實施方法及應注意的問題進行了闡述,希望能對大學英語課堂教學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深入實施,大學英語課堂教學發生了巨大的變化,更多的教師開始追求課堂教學的實效性。作為課堂教學重要環節之一的課堂導入,其實效性將直接影響整節課的教學效果。本文對當前大學英語課堂導入的必要性、具體實施方法及應注意的問題進行了闡述,希望能對大學英語課堂教學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
一、課堂導入的必要性
在英語教學中,良好的課堂導入能創設活潑的課堂學習氛圍,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望,培養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從而使學生愉快、主動地投入到新課的學習中去。課堂導人作為新課教學的序曲,尤為關鍵。首先,成功的課堂導入是激活整個課堂氣氛的前提。它可以促使學生在心理上和知識上做好學習新課的準備,使他們進入良好的學習狀態。其次,良好的課堂導入可擴展學生的知識面,開闊其視野。再次,導入是為課文的內容和主題作鋪墊,是大學英語課堂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導人的成功與否,與課堂教學效果息息相關。因此,要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主動參與教學活動的熱情,教師必須巧妙地設計課堂導入的環節。
二、課堂導入的具體方法
(一) 問題啟發式導入法
在上一堂課時,往往是從問題開始,由問題結束.教師在運用這種問題啟發式的導入時,要選準切入點,富有啟發性,這樣才能激發學生的求知欲與想象力。問題的設計要扣人心弦,所有的問題都要緊緊圍繞課文內容這一主題,這樣才能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教師可根據課文所涉及的話題,精心設計出一些相關的問題讓學生回答。通過回答問題使學生對所學知識有初步的了解。
(二) 情景導入法
對語言的學習是一個應用和實踐的過程。大學英語課有不少內容可借用環境,開展討論、游戲、角色表演等活動,創設符合教學需要的情景,導入新的教學內容。這些活動可以是圍繞課文主題的小品、話劇、游戲、歌曲等多種形式。在教授新課前,教師可以讓學生模擬表演具體的情景,要求幾位同學扮演相關的角色,表演結束后,讓同學們就幾位表演者的表現進行討論。從而導入學習內容。這樣,學生會對文章內容產生很大興趣。學生通過角色扮演的方法參與到課堂教學中,一方面可以調動他們學習英語的積極性;另一方面,學習交際技巧的能動性必然驅使他們想進一步學習課文中的交際知識,并與自己所熟悉的環境相結合,從而縮短運用英語與實際生活間的距離,使學生產生用英語表達的欲望。
(三)視聽導入法
在英語課堂教學中,多媒體技術的應用使學生能聞其聲、觀其形、臨其境。同時豐富的信息資源為教師提供了廣闊的選擇空間,無論是動聽的音樂、唯美的畫面、精彩的電影片段,還是名家大師的杰作、流行的綜藝節目等,都能自然流暢地傳遞出語言信息,因此只要選擇性地加以利用。都能成為構思新穎的導入形式。
(四)比較導入法
運用比較法可以對不同概念內容或對象進行分析比較,發現它們之間的相似之處和規
律的區別點,把其中某一對象的有關知識或結論推移到另一對象中去。這一方法尤其適用于跨文化語言教學活動。通過對比,可以發現母語和目的語在結構與文化上的異同,從而獲得一種跨文化交際的文化敏感性。與以往的傳統教學相比,運用比較導入成功地實現了跨文化交際,使學生能夠較好的掌握目的語。
(五)熱點話題導入法
把某些社會熱點問題與教學內容相結合,從而導入新內容。圍繞課文內容,聯系大學生生活實際,引入他們關注的熱點話題是一種較好的方法。一方面,可以使學生在課堂上有話可說,充分調動他們的課堂積極性;另一方面,它也在啟迪學生的思維,對大學生的德育及人生觀教育有著積極作用。教師可以把學生分成若干個小組,讓他們談談自己對生活的理解,通過暢所欲言的討論,教師和學生各抒己見,鍛煉了口語表達能力,也加深了對生活的理解。
三、課堂導入應注意的問題
(一)要緊扣教學內容
教師首先要認真分析和研究教材,再進行課堂導人的設計,注意與課堂教學內容保持一致,不能一味追求趣味性而忽視教學任務;同時,針對不同的教學內容和教學對象,應確定不同的課堂導入方式。課堂導入要在內容、形式和情感上真正起到引導的作用,才能使課堂教學達到預期的目標。
(二)避免主次顛倒
課堂導人是開展課堂教學的前題,因此,時間不宜過長。有的教師在課堂導入環節提供大量的信息或設計太多的活動,學生的注意力可能會集中在導人材料或形式上,而不是課本知識上。這樣會喧賓奪主,影響預期的教學目的和效果。
(三)要防止出現斷層現象
一堂好課,課堂的各個教學環節應環環相扣,教師設計課堂導人時要考慮其它教學環節如何有效開展.要明確課堂導入應起到鋪墊作用,不能就導而導,如果只重視課堂導入,而忽視其它教學環節,就會使課堂教學出現獨立的環節。
(四)注意師生互動
教師在進行課堂導入時,要體現以學生為中心。成功的課堂導入要使學生積極的投入,應促進學生和學生、教師和學生之間進行交流。在教學活動中,教師起引導作用,學生才是學習的主體。教師在設計導入內容時,應考慮到學生的情感因素,創設一種愉快的學習氛圍。只有這樣才能調動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使學生通過自身不斷的實踐和思考活動,提高語言的實際運用能力。
總之,英語新課導人的方法多種多樣,沒有固定的模式,在具體運用時常常是相互交叉、滲透。新課導人策略的運用,體現了教師對教育教學理論創造性地運用,反映了教師展開有效課堂活動的能力。教師應根據教學內容、教學目標及學生實際,靈活設計導人活動,實現各種導入方法的優化組合,以求得最佳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楊建華,陳鵬等.現代教育學[m].長春: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5
篇10
黃統奎,張艷紅
(廣東技術師范學院 天河學院,廣東 廣州 510540)
摘要:該文研究基于Struts2 + Spring + Hibernate的高校畢業設計管理系統的設計與實現。該系統按照畢業設計工作流程實現管理端,教師端,學生端相應的功能。重點實現了業務流程管理、用戶權限管理、選題管理、文檔管理、文檔在線編輯、成績評定、在線交流、數據備份等功能。該系統具有界面簡潔、易用性強,交互性好、功能完善、同時又考慮到數據安全和系統功能的擴充。
關鍵詞: Struts2;Spring;Hibernate;畢業設計;文檔管理
中圖分類號:TP31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3044(2014)19-4384-03
1 課題背景
隨著大學的擴招,畢業生數量的逐年遞增,高校畢業設計教學活動中需要處理的數據和信息也越來越大,在畢業設計管理工作中遇到工作效率低,交互性差,工作量大等問題,這已經成為高校每年畢業設計管理過程中急需處理的問題。同時課題資源過于零散,容易重復, 進一步加大了課題資源整合的難度。綜上所述,該文研究基于 Java EE的高校畢業設計管理系統,使用該系統實現快捷高效的畢業設計管理工作。
2 系統分析
通過需求分析,系統確定有三種角色:學生、教師、管理員。
2.1功能模塊劃分
在具體設計實現畢業設計管理系統時,主要考慮了系統的以下主要功能和模塊。
1) 公用模塊
(1) 登錄模塊:驗證帳號密碼是否正確。
(2) 修改個人信息模塊:修改賬號密碼。
(3) 師生互動模塊:師生交流平臺。
(4) 瀏覽信息模塊:查看信息。
2) 畢業生模塊
(1) 選報課題模塊:選擇指導老師與課題。
(2) 上傳論文模塊:上傳各階段的論文。
(3) 下載文件模塊:下載指導老師的資料。
3) 指導教師模塊
(1) 申報課題模塊:申報自己的課題。
(2) 分配課題模塊:選擇畢業生與其對應的課題。
(3) 上傳論文模塊:上傳各個階段的論文。
(4) 審批論文模塊:審批上傳的論文。
(5) 下載文件模塊:下載畢業生上傳資料。
4) 管理員模塊
(1) 公告模塊:信息。
(2) 課題管理模塊:管理課題。
(3) 賬號管理模塊:管理畢業生與指導教師賬號。
(4) 日常維護模塊:數據庫備份還原。
2.2業務流程圖
2.2.1 管理員業務流程圖
管理員定期對系統的信息進行更新和維護,可以對公告、課題、帳號信息進行查看、增加、修改、刪除等操作,以及配置系統的參數。業務流程圖如圖1所示。
圖1 管理員業務流程圖
圖2 教師業務流程圖
2.2.2 教師業務流程圖
教師登錄系統后,可以對課題進行管理,審核選題信息。教師可以查看學生的選題情況和學生個人信息,并確定是否錄用學生提交的課題。在選題完畢之后,教師可以在系統中批閱該課題的上交文件,并給出評價及評分。業務流程圖如上圖2所示。
2.2.3 學生業務流程圖
學生登錄系統后,可以查看公告,修改個人資料。學生在選題中,可以自由選擇教師及其提供的課題,也可以自己選取導師并自定義課題。選題后,學生允許提交各個時期的文檔文件,并將上傳信息顯示在教師端界面。學生的業務流程圖如圖3所示。
圖3 學生業務流程圖
3 詳細設計與實現
為了系統開發以及后期的維護更方便和明確,實現對項目的分割,將項目分為DAO、Service、Action層。根據面向對象思想,建立實體類,實現實體關系,將后臺的數據表映射出來到這實體類中,提供給DAO、Service、Action層使用。
在web.xml添加Struts、Spring、Hibernate的filter和listener。在WEB-INF文件夾里面編寫Spring的application.xml,整合Spring和Hibernate,實現Spring的IoC和AOP功能。將spring與struts的整合在一起,使用了自動掃描技術和注解的方式為每個類自動配置映射文件,使得程序的可讀性變強。
利用Hibernate編寫DAO層,為每個模塊建立DAO接口,在接口中實現了增刪改查等方法,實現JAVA與數據庫的數據交互,供Service層調用。
為每個模塊建立獨立的Service接口,每個接口將實現不同模塊的邏輯。Service層是實現系統業務邏輯的接口。利用之前編寫的DAO層的接口,編寫Service層,實現業務邏輯。合理規劃Service的分類,在進行系統維護時會非常便利。
Action層用于處理頁面信息,根據不同的處理結果返回不同的頁面到客戶端。設計Action層,調用Service層方法進行邏輯處理,然后根據處理結果為客戶端返回頁面,最后對界面進行美化。實現過程如下:
在創建具體的Action時,應當先創建抽象類BaseAction,繼承Struts2中的ActionSupport抽象類,聲明一個map變量session,這樣以后每當實現一個Action,只要繼承BaseAction,便可使用到session進行權限控制。同時也要創建PageAction,繼承Struts2中的ActionSupport抽象類,并在該類中聲明一個分頁技術所需要的參數,包括了記錄總條目、當前頁碼和總的頁數等參數。
客戶端每向服務器提交一次請求,都會先被相應的攔截器(interceptor)攔截并進行校驗,攔截器會檢驗session中的key為actor保存的對象是哪一個對象(Admin、Teacher、Student),若滿足攔截器的通過條件,將允許繼續進行操作,否則將強制跳轉到登陸頁。不同的Action將根據設計時規劃好的權限設置不同的攔截器。
在線word文件的預覽功能,使用的是PreviewAction里面的默認方法獲取當前的文件內容,通過里面的execute方法將內容在pageOffice的插件上顯示出來,并且如果我們修改里面的內容后直接通過插件的poCtrl1.setSaveFilePage()方法將數據保存起來。那么下次我們點開文件就可以看到保存后的最新內容。
數據管理功能,所要調用到的是DataManageAction里面的execute方法跳轉到數據管理界面。其中每當我們點擊備份時,我們將數據庫名、登陸賬號、密碼、安裝路徑等參數傳遞給DataManageAction里面的backup方法,將數據進行備份出來并彈出備份是否成功的提醒消息,然后將數據庫還原時,我們需要先選擇備份的文件,最后將頁面的參數傳遞給DataManageAction里面的restore方法,將數據還原并彈出是否還原成功消息。
日志管理功能,所調用到的是LogManageAction里面的execute方法跳轉到日志管理界面。其中當我們點擊“導出日志”時,我們將調用LogManageAction里面的export方法,將服務器上項目的HTK.log日志文件以流的形式將其下載到客戶端,并彈出保存的窗口讓用戶選擇存放的路徑。當我們點擊“清空日志”時,那么程序將會調用LogManageAction里面的clean方法,將服務器上的HTK.log日志文件里面的內容清空并彈出清空成功消息。
4 總結
設計難點:保證上傳信息的導入正確的添加到后臺數據庫中,對導入的xls文件是通過暫存在服務器讀取還是直接從客戶端讀取。評分功能中,如何確定角色并且實現正確評分。在進行系統詳細設計時,必須從一個宏觀的角度,考慮某一功能模塊設計會不會對其他的功能模塊造成不良影響。本系統設計中充分考慮到數據安全性和功能的可擴展性,按照軟件測試流程完成了軟件測試,確保系統最終滿足用戶需求。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