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刻藝術論文范文

時間:2023-03-21 00:44:28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陶刻藝術論文,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一、有目的地討論,把握討論契機

課堂討論是合作學習的一種有效手段,它使師生、生生之間都能夠形成信息情感的交流,可以集思廣益,加深對知識的理解。組織學生有目的地討論、開展合作學習無疑是學生自主學習、探求知識的好形式,它是數學教學過程中師生、生生交往共同發展的多向的互動過程。而有些教師由于理解偏差或操作不當等原因,使課堂討論在教學實踐中走入了誤區。例如采取“分組式”討論教學,一般先給出問題,最恰當的討論契機是當學生們經過思考,開始嘀嘀咕咕地小聲交流時。此時學生通過思考,對問題本身已經有了一定的認識。從行為學上講,小聲交流就是擁有結果但不明了的表現,學生開始主動交流見解,內心對完善自己的認識有比較強烈的需要。在一題多解、一題多變時采用課堂討論,效果則較好;在新課講授完后,讓學生討論一節課的收獲,以這種組織方式作為課堂小結,效果也較好。

二、關注素質發展,培養合作能力

數學課堂除了注重學生的知識目標,更應關注育人、發展的目標。課堂討論是一種合作學習,教師應采取措施,讓每個同學都發表自己的見解,充分發揮生與生之間的互補作用,為全體學生,尤其為學習較差的學生提供更多更好的課堂參與機會,互相幫助,達到對不同思維和方法的解釋與分享,并將個人獨立思考的成果轉化為全組、全班共有的認知成果,達到知識共享,培養學生的群體意識及合作能力,如討論前分好小組、學困生做討論記錄、讓學生參與討論的評價之中等。

三、考慮客觀因素,謹慎采用討論

實踐表明,在學生群體中困難生較多的班級,課堂討論效果較差。一是課堂難以控制,學生中“天南海北”聊天、思維游離于課堂之外的情況較多,開展難度大;二是學生本身知識水平限制,討論深度低;三是學生心理“自卑”因素多,參與積極性低。在這種情況下,教師開展課堂討論,應先解決大部分學生的心理問題,再有效地開展討論。在人數非常多的班級,教師在開展討論之前,應做好充分的準備,如課前提前讓學生進行分組、分工、分階段準備,防止課堂上花較多時間組織學生討論。

教師還要對學生在課堂上的表現進行及時總結,給予適當鼓勵。在教學過程中,要隨時了解學生對所學內容的掌握情況。比如在講完一個概念后,讓學生復述;講完一個例題后,把條件中的數值變換一下,請學生仿照例題板演,然后再進行變式訓練或者下一個題目。對于基礎差的學生,切記不可以打入“冷宮”,要對他們多提問,讓他們有較多的鍛煉機會;同時要根據學生的表現,及時進行鼓勵,培養他們的自信心,讓他們能熱愛并學習數學。

篇2

工作室制的教學藝術

高職高專教育者在教學過程中,應該針對學生個性差異,因材施教,實行工作室制的教學藝術,引導學生清楚地認識到自己的特長,分析學生的興趣、特點、社會需求等綜合因素,對學生進行長期、有針對性的業務指導和技能訓練。這樣,學生在工作室環境中通過教師的言傳身教學到知識,逐步學習到實用性設計技能,為就業做好準備。

導師制的教學藝術

高職高專教育者在教學過程中,還可以構建和諧的師生關系,建立導師制教學藝術,與學生建立一種平等、民主、和諧的朋友關系,這樣教學才能事半功倍。導師在進行專業輔導時,可充當學生學習的推動者,針對學生的具體情況進行技能訓練,營造一種良好的學習氛圍。

情境教學藝術

高職高專教育者可以有計劃、有目的地組織學生進行參觀、學習等教學活動,讓學生接觸到實用性設計技能,培養他們合作、交流的能力。讓學生在設計實踐活動中體驗實用性技能,在參觀過程中感受實用性技能,可提高學生的設計能力,使其成為公司需要的完美人才。

“信息化式”教學藝術

高職高專教育者在教學過程中可以充分利用手機、網絡、電話等現代通信工具,實現“信息化”教學。通過“信息化”教學,教師可以很便捷地幫助學生答疑、討論、解惑,對學生進行實用性技能的進一步引導。這樣,教學會變得非常方便、有效。

“手拉手”教學藝術

高職高專教育者在教學過程中還可以實行“手拉手”式教學,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進行一些實踐性較強的設計課題,有效引導學生參與實踐創作,使學生由被動學習轉變成主動學習,由抗拒接受轉變成主動求知。

良好的教學評價藝術

高職高專教育者可以建立一個良好的教學評價機制,根據不同學生的性格、承受能力、專業基礎、接受能力等方面存在的差異,設計不同等級的評價標準以激勵學生奮發向上。準確合理的評價能把學生的積極性充分調動起來,營造一種良好的學習氛圍,使其始終保持積極的學習狀態。

設計技能實用性培養貫穿學院整個教學